社区治理对策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治理对策

篇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在向城市社区化管理方向发展。但是当前中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条件差异较大,农村社区建设在范围、内容和模式上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义乌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城市急剧扩张中,对城区7个街道的社区管理作了规划与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在义乌城区之外的一些街道及乡镇并没有实现社区化管理或者在农村社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了确实的让农村社区服务于民,研究义乌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义乌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未充分实现村民自治

社区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按照村民自己的心愿,选择大多数村民都认可的人来担任村干部,决策村民自治范围内的重大各类事务,规范各种行为。村民自治是农村社区治理的方向,也是推进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但是义乌农村自治实施中发现很多问题。(1)村民自治发展不平衡。村民自治的改革实践滞后于立法,有法不依,村民法制概念薄弱,参政议政积极性不足造成如:竞选的条件、规则、选票的制作程序做没能做到完全公开公正;唱票和计票的规则、方法、方式么能做到公开、透明。对村委会选举中贿选、补选的处罚没有落到实处,对罢免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2)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尚未理顺。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不明晰,乡镇政府行政控制与村委会自治权利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乡镇政府把村委误作为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过多干预村民自治。(3)农民政治意识薄弱。一方面农民对权利迷信、盲从。对政治生活缺乏责任心和关注度,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村里的政治活动中,对政治评价不倾向不抵制。另外,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程度低,理性弱,民主监督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

2、农村社区没能给村民带来认同感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解体,新的生活方式还未健全的前提下,乡民各顾各,乡村日益变得一盘散沙,农村社区认同感不强。农村不再是老树、黄昏、昏鸦,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设计风格 统一的建造经营理,村村专业街,到处是作坊的建造模式,人们过往的记忆都被“农村社区建设取而代之”。农民很难融入到新的乡村生活中,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富裕了,人心却散了,失去了原有村落共同体赋予的安全保障。另外,义乌外来人口的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都与本村农村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农村社区在传统文化和新进外来文化的双重作用下,原有的村约、规范对农民的约束和影响能力下降,农民集体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不强下降,不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崇尚实用主义,顾“小家”忘“大家”,农村社区已经没有以前淳朴特质;反而人际关系资本化和利益化得到放大,大大降低了农村社区凝聚力和感染力。

3、未充分发挥社区功能

村民家庭住宅建设后,人们的住宅形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生活习惯仍保持着原来的作风。依靠农业收入也转变成了租金收入,闲余时间越来越多,社区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与指导作用,导致村民部分村庄改造后,村民仍然过着“耕地种菜”的纯农民生活,绿化带里种菜,车库里养鸡,耕具随处放等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有碍于整体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社区统一管理。另一方面,部分村民对于社区化管理存在观念偏差,不愿交物业管理费用,认为是不必要的支出,粗放的生活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这也制约了农村社区化管理的进一步深化落实。

4、农村社区自身的定位不明晰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上级有关部门办一项活动,盲目下达农村社区治理任务,他们明确要求制度上墙,新成立的组织更是要“挂牌子”,似乎有了牌子一切事情就成了。为了迎合上级各部门的要求,部分社区也只能“热衷于”制度上墙、挂牌子等表面文章,钱花费不说,真正能起作用的并不多,大多数的治理只是形式而己。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居民而言,有些居民认为农村社区治理是主要靠政府投入和上级管理为主,自己的主动参与很不适合时宜,对很多公共性事务采取不闻不问、也从不干涉。对于政府这边而言,如何治理社区认识还不够清楚。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治理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政策,都在摸着石子过河,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搞好搬经镇农村社区治理,首要问题是对社区进行了定性和定位。根据各社区的特点,发展自己有利的项目,来带动群众致富。

三、义乌农村社区治理对策研究

篇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区逐渐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满足居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承担大量社区教育工作的志愿者,越发值得人们的关注。本课题对社区教育志愿者激励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成因,并就完善激励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社区教育;志愿者;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41-02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社区肩负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多样需求,社区教育坚持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基本目标,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两大功能,全面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健康发展和特色发展。因此,社区教育者越发得到社会的重视。

一、社区教育与社区教育志愿者

1.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在社区通过个人或群体的力量,促进学习和社会发展的组织项目。社区教育的最基本特征是各类项目和活动都是社区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提高社区各年龄层公民的素质和才能,促进社区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正式教育,社区教育是非正式的。学校的正式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往往无法覆盖大范围的人群,而社区教育给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处于边缘地带的个人和群体提供了很好的受教育渠道。

2.社区教育志愿者。社区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首先是面对着不一样的人群,年龄跨度会非常大;其次是学习目标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社区教育覆盖领域广,类别多样,从而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也有特定的要求。社区教育的师资包括三部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社区教育志愿者。笔者通过对多个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社区没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占有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都是教育志愿者。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对教育志愿者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教育志愿者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如志愿者拥有某项特殊技能,但不懂得如何教学;志愿者可能来自正规学校,面对社区这个复杂的群体,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开展教学;有些年龄比较小的志愿者,以往都是作为学生的角色,更需要社区的引导,等等。

二、社区教育志愿者激励现状

因为志愿者的来源背景各不相同,激励也需要有针对性,复杂多样,因此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各个社区都有各自的体系,在激励机制方面也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面临的一些共有问题也不可小觑。

1.组织管理者激励意识淡薄。动机是解释人们行为、愿望、需求等行为的理论依据。动机可以理解为一个循环,思想影响着行为,行为产生表现,表现又影响思想,不断循环。动机包含着诸多方面,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而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改变现有的动机。因此,激励对于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是否能长期稳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是否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我们现在主要是以道德行为标准倡导志愿服务,过于强调奉献、利他、义务等,而忽视了激励在社区教育志愿服务中关键性影响。根据之前学者的相关研究以及本课题组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服务的初衷并不单纯只是实现自我的精神价值,而是付出与回报并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帮助有需要的社区群体,体现自身价值;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丰富阅历;扩大交际圈,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发闲暇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因此,注重激励机制的完善应该是工作的重点。

2.志愿者缺乏成就感。大多抵驹刚咭豢始饱含热情和信心,但慢慢会丧失继续前行的动力。教育志愿者大多数来自学校,学生的考核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大体现,这也是教师成就感的主要来源。但社区学校不同,大多只需要传授而成绩不是最后的重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没有量化的衡量。此外,目前很多的社区教学缺乏系统的大纲规划,志愿者对当前的课程和自己的期望值存在不小的差距。

3.激励方式不恰当。根据自身的背景环境、教育程度和个人经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有的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有的是为了打发空余时间。因此,要根据不同志愿者的情况采用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过多的物质回报会使志愿服务的本身意义丧失,从而削弱志愿者的内在动力,没有了前行的动力,这也会造成志愿者之间的攀比伤害。但是,过于强调精神激励也远远不够,志愿者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因此,单方面的强调物质或者精神都是不合理的。

4.培训不到位。虽然饱有热情,但大多数志愿者缺乏从事社区教学的经验,不满足相应的能力要求。很多社区招募到志愿者之后,只是把社区情况给他们做了简单的基本介绍,而没有关于志愿服务的具体权利和义务的说明,没有社区教学特殊性的普及,没有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规划。相关培训的不到位大大削减了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使他们得不到精神的满足及社会的支持和认同,自身的能力也得不到预期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志愿者的流失。

三、社区教育志愿者激励机制完善的建议

1.强化激励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奉献精神,付出不求回报,但在志愿者组织管理中,过于偏向给予并不能使志愿服务有序并持续稳定地开展。社区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激励是推动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开展的内在动力,组织者要更新自身的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更好地调动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对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提升满意度也非常重要。首先,从志愿者招聘登记录用开始,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就应该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工作有正式的要求指导,最好有针对新来志愿者的相关培训,包括具体的工作要求、职责、时间安排、工作方法、基本技能等等,使志愿者对接下来的工作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根据志愿者自身的特长、兴趣、潜能、教学背景等等,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当然也得把他们的一些特殊要求考虑在内,以便使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达到最高,有继续志愿服务的持久动力。在之后的正式常规服务过程中,就要有完善合理的考核标准,要细化、量化,并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客观反映志愿者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成长。社区教育组织部门应该为志愿者创造出相互交流沟通的环境,包括志愿者之间意见观点的交换,搭建志愿者与社区教育管理者沟通反馈的平台,对取得积极进展的方面大力鼓励表扬,对有欠缺的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让其今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想结合。物质激励在短期很有效果,而精神激励可以产生长期的影响。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仅以精神鼓励而限制物质欲望是不现实不可能的,社区相关部门应该采纳合理的物质激励措施。当然,精神激励对于教育志愿者更为重要和有价值,可以激发内在动力。对于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在学校的工作量、评职称时给予一定的优先支持等;对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期末评奖评优时给予加分、找工作时优先推荐等;对于离退休发挥自身余热的志愿者,可以给予更多的物质激励,在社区宣传表彰。对于长期从事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群体,社区可以在医疗、养老金、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有相关的福利政策。

4.长期有效高质量的培训。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培训对吸引、培养、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尤为必要。培训也可以成为一种淘汰机制,确保签约的志愿者能很好地履行义务。培训能帮助新来的志愿者更快地熟悉人群和将要参与的项目和具体事务,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很多志愿者把培训看成是参加志愿组织的福利,通过培训,他们能学到很多对今后自己生活、就业有帮助的技能。社区对教育志愿者的培训应该有固定的部门负责管理运行,根据志愿者的人数、来源、水平等进行评估考核后,统筹安排。

志愿者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意义重大。鉴于对于志愿者激励现状的深入了解及成因分析,课题组认为应该增强志愿组织管理者的激励意识、提升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供有效合理高质量的培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志愿者会以更加积极、乐观、主动地心态投入到服务当中,让社会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篇3

(一)社区人力资源较为缺乏和限制以及开发尚不充分 

目前,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低效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匮乏是社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基本矛盾。当前,我国各地社区有大量的闲置人力资源存在,主要有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下文简称四类人群),这些群体数量多、规模大、增长快,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相当一部份人处于失业状况,有工作的则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些人群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变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成为有效或高效的人力资源。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欠佳 

因为社区人力资源构成比较复杂,而且各群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外来务工群体则都来源于全国各地.所以其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因素对开发社区现有人力资源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总体上讲,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很薄弱,培训规模、学院数量、师资供给、实用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被开发者的需要,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 

(三)保障与支持力度较弱 

社区教育机构对教育培训开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构建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是最重要的。实现社区教育机构开发目标依赖于形成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体系,快捷的沟通平台并融入社区教育机构文化,通过对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来形成高效的平台,推动被开发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本增值,这些都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后盾,否则人力资源开发很难保证从根本上造福被开发人群。并促进社区教育本身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多元的开发主体,不足的协同整合 

目前教育局、民政局、计生办、劳动局、文明办、工会、妇联等部门是社区教育中从事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但是,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统筹协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欠佳.从而使联动效应和系统效应难以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各开发主体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没有制定出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协调方案和总体规划设计;在管理与运行上也没有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与沟通协调机制,各开发主体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主要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协同运作较少。 

(五)丰富的培训内容,但系统性针对性欠缺 

当前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生活保健教育等是各开发主体开展的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人群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培训内容的市场化针对性、弱势群体针对性、个性化针对性仍有待加强。此外,就系统性而言,各社区人力资源缺乏主体和教育机构,利用自己的平台,整合各友资源,对各群体开展教育培训以及多种载体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呈现“点状”分市,其序列化、系列化格局尚未形成,缺乏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解读和分析 

(一)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环节就是部门联动、行业参与 

社区教育中进行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首要一环就是政府各个部委办局的统筹和联动,各行业及社会团体的配合和参与。这是由人力资源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的,也与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相关。部门联动与行业配合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开发中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教育供给、培训项目资金和师资来源、开发成本等方面,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规模效应,发挥整体优势的首要环节。 

(二)依托社区教育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教育在人力资源生成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支撑和推动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的发展。其中,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这主要在以下三点体现:其一,社区教育的特有优势决定了社区教育具备开发社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条件。其二,社区教育的內容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可以开发社区人力资源。其三,社区教育的宗旨和功能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将开发社区人力资源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之一。 

(三)促进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节点 

只有有机融合社区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与市场机制,才能保证社区教育提供给企业、单位和社会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同一地区、相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个性化所呈现;社会和社区的发展,对教育的区域化和特色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结构的多样性和优质性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导向。研究中发现,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倍受欢迎,参与培训的学员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工作业绩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 

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一)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进行制定,并将其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由各部门、各行业联合制定社区人力资源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求而开发总体规划,既使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发挥,又对各行业的实际需求信息和市场敏感所吸纳。规划要使各个阶段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任务、内容、类型、方式、师资及其培训、开发举措及实施等明确,定位各开发主体、机构的职能作用,制定按需要、分步骤、分层次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并且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开发。科学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开发的盲目性,避免由于无效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后,由政府统筹,将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社区教育规划。 

(二)创建区域特色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首先,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和以四类人群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其次,依托现有各区县市社区教育网,对覆盖面及信息量,建立链接培训、就业、劳动力市场供需以及居民学习需求的实时信息服务体系拓宽。实现各人才市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社会培训机构、受训学员之间的信息互动。最后,培育和发展一批社区教育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中介组织。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结构来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中高级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整合社会各界资源。 

(三)对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机构设立 

为使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提高、有效避免“多头管理”,政府应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各系统、各部门开展社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对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立,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对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并举战略实施。以此为基础,政府将各行业、社区企业和社会力量引入成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为社区教育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各种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建立具地方特色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管理机制。 

(四)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标准和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估标准制定 

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标准制定,使各开发机构硬件建设、场地、师资资质及其业务水平、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得以明确,对开发机构的办学进行规范。制定评估标准,对开发机构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及其成绩进行评估.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社区教育中人力资源开发行为、绩效和水平。 

篇4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现状;困难;对策

责任制护理的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责任制护理采取专人专管的方式,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响应上级卫生部门的号召,积极开展责任制护理,采用分床到护、分工明确、不定期检查、每月考核的方法具体实施。

1社区责任制护理的现状

1.1护士床位分配除护士长、供应室护士及预检台护士外,其余护士全部分配床位,根据床位的远近程度、使用率的高低情况不同,适当调整护士分管的床位数,最后每位护士分别负责3-5个床位。

1.2护士每日分工情况除护士长每周一-周五负责管理外,每日安排6名护士上班,其中2名早班负责门诊补液及注射工作;1名主班负责病区医嘱处理、领药发药及出院宣教等工作;1名值班负责接收新病人、特殊患者监测等工作;1名日付班负责病区加药、次日排药等工作;1名治疗班负责病区静脉输液、测量体温及绘制等工作。

1.3责任护士工作情况在完成每日所属班次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空闲时间以及为患者更换药液等机会,对自己分管的床位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及疾病知识宣教、为患者修剪指甲等责任护士的工作。

1.4每月考核情况护士长不定期每周深入病房,检查患者指甲与皮肤状况并询问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评估责任护士的具体工作进度,并将检查结果直接记入护士考核分,与每月绩效奖金紧密挂钩。

2效果

2.1我中心自开展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由开展前的80%上升到90%以上,这是责任制护理模式优越性的体现。但患者与责任护士的沟通仍然较少,患者得到的健康知识及心理护理仍缺乏,患者叫不出责任护士名字的情况依然存在。

2.2责任护士管床概念明确,利用发药、换液等进行床边宣教的情况日益增加,说明责任护士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但责任护士在完成每日班次工作的前提下,不能完全兼顾床位,科内护士普遍反映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无法让患者对护士产生最大的信任和满意。

3存在的困难

3.1护士人员不足充足合理的床护比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更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2]。《护士条例》已明确提出普通病房的床护比应达1:0.4。然而我们医院的现状是:核定床位25张,而实际开放床位45张,导致卫生局根据核定床位配备的人员与实际护理工作所需的护士人数差距很大;而且小部分护士转科,从事非护理工作。病区内也有许多非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如输入医嘱、病区取药等等,导致护士人员严重不足,这是责任制护理工作开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3.2护士素质偏低在基层工作的护士,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平时除了应付日常工作外,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导致护士知识贫乏。部分护士对自身职责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责任护士工作。

3.3患者老龄化社区住院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这些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导致对健康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又加上老年性耳背耳聋的影响,造成护士与患者沟通困难。

3.4不遵守院规由于社区医院距患者住处很近,所以许多患者在完成当天治疗和症状好转后,不遵守住院期间不得私自离院的规定,偷偷回家过夜,导致护士不能利用下午相对空闲的时间对患者开展责任护士的工作。而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也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4对策

4.1实行分层责任制和床边工作制,灵活推广责任制护理分层责任制管病人:根据病区床位和当天病人数,把病人分给责任护士,一般每个责任护士分管8-13张床,要求各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病人的各项治疗及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护理记录等进行全面负责。护士床边工作制:每个责任护士均配备多功能护理车一台,放置在所管床位病房门口外,车内放治疗药液、护理用品和盛污物的容器等。责任护士的工作主要围绕在病人身边,把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3]。

4.2加强护士编制管理护士的配置应以符合患者的需求为基本选择[4]。上级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开放床位配备护士;门诊与住院分开管理;减少护士分流,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充足。

4.3加强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的培训,更新护士知识体系,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法律法规及责任意识教育,养成人人负责的氛围。鼓励护士参加自学考试、业余大学、外出进修等,提高自身水平。

5小结

社区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护士对床位患者服务不够到位,从而使该模式在我社区医院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根据现阶段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责任制和床边工作制、增加护士配置、加强培训等是实现责任制护理全面有效开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林兴凤,赵升田,毕建忠,等.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0,14(11):19-21.

[2]杨鲜苹.影响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开展的因素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30.

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职业经理人 误区 对策

我国的民营经济和企业短短的20年来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突破管理上的障碍,即改造原有的家族管理模式,取而代之采用职业化的管理。本文就民营企业推行职业化管理,在职业经理人建设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存在的误区

1.在引进职业经理人过程中重引进、轻融合。民营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往往在引进前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对引进来后怎样管理团队的融合则较少考虑。要真正做到让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作到实质上的引进,还需要做好引进后的人员融合,在内部建立有效的人员融合机制。

2.在职业经理人使用的过程中制衡多、施展空间小。通常,民营企业老板对职业经理人授权时,让外聘经理与家族成员同时负责一个部门,或让家族成员进入由职业经理人主管的部门。企业老板如此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让家族成员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监督;(2)让家族成员学习;(3)让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彼此竞争或相互制约;四是可以让家族成员成为候选人。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家族成员往往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婆婆”,职业经理人的际权限受到极大地削弱,管理空间非常有限。

3.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约束多,激励少。“控制性残缺”现象是民营企业强化企业控制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职业经理人名义上可能获得很大的控制权,但实际上做决定的还是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这种对职业经理人单独设防的制度设计会极大地打击经理人的积极性。况且目前民营企业的老板尚未重视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激励职业经理人最大程度地提高人力资本产出,如果设防过多,这必然会导致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缺乏信任而分道扬镳。

4.激励手段单调、老化、缺乏层次性。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坚信金钱万能的激励作用,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物质激励,多给钱就能留住人才。这种单一、传统的激励已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应,无法保障经理人员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

二、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对策建议

鉴于上述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种种误区,民营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1.职业化管理中实行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模式。民营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职业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而要推行职业化管理,实行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基础和关键。老板应该给予职业经理人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需要的足够控制权,而老板着重应该强化的是监督权力,但要把握好老板实施的监督权不要过多地干涉、挤占经理的经营控制权。

2.建立和恢复企业主的自我诚信。企业主的诚信是培养经理人职业操守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企业治理机制得以实施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强化对经理人的内部约束,提高经理人对长期激励的可信度和接纳程度。因此,企业要规范财务制度,履行对社会和员工的承诺;推行职业发展规划,让经理人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保证其才能得到发挥和价值能够实现。企业主应当充分认识到,信任是相互的,只有以身作则,对社会和员工的守信,才能得到经理人的信任。

3.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的信用制度。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以职业经理人信誉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培养、评估、选择,使用的市场机制,所以,制定职业经理人的网络化信誉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4.建设能约束民营企业老板的企业制度。这里的企业制度,指的是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方面的管理制度。

5.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是民营企业的人才保障。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源有两种渠道,一是外部招聘,二是内部选拔、培养。

6.建立企业内部契约制度。尽管我国大多民营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还没有正式、规范的文本契约,但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应与企业签订受法律保护的任职合同,民营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应该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民营企业承诺给予职业经理人什么样的薪酬、条件、环境、权力等;经理人在职时完成企业的目标、任务,离开企业时,对企业在商业秘密、技术专利、不竞争合约等方面应负有的责任,都要做出条文化、数字化、可考评化的严格规定,确保双方共同信守承诺,不受危害。

7.建立健全经理人的激励机制。经理人为企业服务,绝不仅仅是为了物质待遇,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激励方法要有所改变、创新。

(1)给予经理人信任、尊重、关爱等精神激励。信任经理人就要分权下放,适当授权,使经理人充分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不过分干预经理人的日常经营管理;在人格上充分尊重经理人,在情感上关爱经理人,使得经理人拥有归属感和满足感。

(2)股票期权。这样能“拴”住经理人的心,特别是核心经理人。通过股票期权,使经理人也成为企业利益共同体中的一员。还可有效约束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3)沉淀福利制度。这既是考察也是吸引。企业实行优良的福利制度,包括利润提成、住房、股份等。但是这些条件不是一次性就能得到,而需要经过一个考察期。只有当你工作了一定的年限并达到企业的要求时,它才能真正变现。

8.重视经理人的学习教育,积极帮助其自我成长。“21世纪将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有效的培训、积极帮助经理人提升自我,是赢得经理人忠诚度的最关键工作。实践证明,对经理人的教育和培训是最有效的长线投资,是以小投入获取高收益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让经理人在企业中深切体会到了自我发展与被重视的感受,从而对企业更加忠实。

参考文献:

篇6

>> 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浅析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华侨路街道“社区学习共同体”实践探索 《初中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中期工作报告 社区医院傍“大”:北京的“共同体”实验 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如何可能? “依托名师工作室,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推进社区治理的巴南实践与探索 构建教学共同体的路径 依托评价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探究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依托地方特色 推进社区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谢伊青.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治理不容忽视的载体[J].成才与就业(终身教育与学习),2014(10):5.

[8]韩映雄.培育学习团队 转变居民角色[J].成才与就业(终身教育与学习),2014(10):11.

[9]李杰.社区治理可以从团队自治抓起[Z].上海市浦东金杨街道社区学校,2014-09-11.

篇7

>> 多中心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如何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 浅谈燕鸽湖社区高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广场舞管理模式的分析 多中心视角下的“公地悲剧”治理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社区商业中心宏观选址研究 住宅电梯安全问题的探析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失范治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市中心性及腹地界定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北京“大城市病”治理研究 国内住宅电梯的舒适性研究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模式转变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维护机制研究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后发展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研究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网络框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刘润莉,白金平,唐平.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J].控制工程,2011,18(S1).

[3] 张长凤,梁启东.棚改高层住宅电梯管理隐患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8,(6).

[4] 中国法制出版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5] 任广浩,解建立.公共服务中责任政府的构建模式创新:由单中心到多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6] 余军华,袁文艺.公共治理:概念与内涵[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

[7]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毛寿龙,李梅.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8] 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6).

[9] 尚海涛.公共性和效率性观点下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多元化及其潜在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10,(5).

篇8

关键词:钉钉;互联网;城市社区管理

1信息技术是城市社区创新管理的手段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对社区治理的影响日趋明显。钉钉(DingTalk)是阿里巴巴集团专为中国企业、政府、团队打造的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提供PC版、Web版和手机版,支持手机与电脑间文件互传,主要有免费商务电话、DING、消息已读未读、团队组建等功能,结合搭建在钉钉平台内部的微应用,提升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在贵州省贵阳市政府采用钉钉软件进行管理的大环境下,本文以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为例,探索如何通过钉钉更好地实现社区的创新管理。随着城市社区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必须要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借鉴一些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在线调解、协商谈判等做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纠纷化解水平[1]。“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目标。因此,创新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模式不仅对社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逐步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必须进行全新的管理,为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和启示,进一步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工作,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社区。

2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形态不断呈现多样化。多种因素的交错叠加,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社区社会事务繁杂,缺乏及时的管理与监督。社区服务工作总量多且分散,缺乏及时的管理与监督。及时有效管理与监督社区服务资源,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手段。(2)社区工作人员年龄老化,专业化程度偏低。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社区管理非专业化现象严重,人们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城市社区管理缺乏沟通和交流平台。目前社区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虽然也有如大山洞社区压缩办公空间建设多个供老人、小孩交流与活动的空间,但人们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沟通交流,居民缺乏教育,社区与居民关系疏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较弱、渠道较少[2]。(4)社会参与社区建设程度较低。社区网格化管理强调问题及时收集和反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居民实际需求及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热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社区作为管理部门,基本是在职能范围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完成上级交派的各种任务,而由于人员和精力有限,在主动引导、激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方面做得不够,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渠道不多。(5)社区治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够广泛。当前开展的社区各项治理任务基本靠群众的反映和政府部门的实地巡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3]。

3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社区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很难保持有效性和持续性[3],要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管理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参与决策等[4]。

3.1实现多方整合,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

“钉钉”政务移动办公系统集即时消息、公告、定位签到、考勤、日志、审核、视频等功能于一体,从管理和服务入手,建立了信息收集、受理、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和机制,积极发挥了基层党员、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区干部与职能部门人员等的作用,形成了社会服务管理问题有人报、事件有人管、处置有反馈、结果有监督的工作局面[5]。实现各级各部门“沟通高效化、联动智能化、反馈便捷化、信息数据化及监督全程化”,将全社区相关部门干部和职工纳入“钉钉”监督管理体系中,跟踪督查基层干部社区责任落实。基于钉钉的信息平台变革社区管理和服务手段,满足各类群体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需求,比如辖区有企事业单位328家、个体工商户2224户,可以组建相关的工作平台,既是宣传政策、通知公告平台,又搭建了相关单位、个体交流沟通的桥梁,已读未读一目了然,精准关怀,减少了社区人员的工作量,利用“授客学堂”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促进现代化社区建设。

3.2通过钉钉搭建一体化、多层级管理交流平台

我国的社区规模大,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渠道不畅通。通过钉钉搭建的平台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通道。推动与扶持公民参与模式,转变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化思维方式,充分肯定公民在社区中的作用,促使公民参与社区中的各种公共事务并与政府部门进行良性互动,使许多利益冲突在基层就得到解决[6]。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及时准确获得和传递各种信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钉钉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搭建了新的平台、拓宽了参与渠道,成为提高居民参与度的有力手段。钉钉是基于手机号码认证的平台,社区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自治组织,通过钉钉搭建“社区—小区—楼栋—个人”的一体化、多层级管理平台,总的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各小区或楼栋设置一个子管理员,居委会利用该实名平台支持和鼓励社区内诸如业主委员会、各种自治团体的沟通交流,也可以鼓励以楼为单位建立加强宣传、教育、沟通的群和平台。基于该平台可以社区各类信息公告,组建不同层级的交流平台,实现各类事务数据的收集、统计[7]。

3.3通过钉钉搭建社区的各类活动平台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的必要手段,有效满足了市民咨询、救助、服务、娱乐的日常需求。比如大山洞社区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搭建了社区儿童幸福家园平台,成立了大山洞社区儿童幸福家园工作领导小组、大山洞社区儿童幸福家园家长委员会、儿童委员会等组织,为招募和管理专职和兼职的人员队伍、专职爱心妈妈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人员,可以开发人员招募和管理系统。

3.4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创新社区服务体制

高效和迅捷的沟通工具可以提高社区的工作人员沟通效率。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钉钉+”模式,重塑工作流程,创新服务群众模式,提高效率,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通过“钉钉”把社区管理、城市管理、违建巡查、城管等工作分发下去,实现队伍建设“全覆盖”。利用钉钉平台中消息、DING等功能,打破多层级管理模式,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相互直接反馈信息和接收指令,逐步形成“信息、解决问题、核查反馈”的工作流程,结合社区开展的社区儿童幸福家园推出“日照料”“周活动”“月家访”“建台账”“延时制”的工作机制,利用钉钉中的签到、日志、微活动、微社区等活动信息、反馈工作情况,保障家园的规范运行。比如大山洞社区推出“日照料”“月家访”“延时制”的工作机制,专职爱心妈妈可以通过日志提交每日辅导和照顾儿童的情况,以供其他爱心妈妈查看。创新社区服务体制,健全“五项机制”,建设阳光之家。

3.5加强钉钉信息平台建设,预防和疏导社区矛盾

加强钉钉信息平台建设,一是搭建问题沟通交流的平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终端由社区向前延伸到网格,基层干部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交流群和报送日志等及时发现问题,将事后介入变为事前掌控。二是搭建及时处置和监督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发生的各类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对报送的事件要求处理人员及时报送处理结果。三是搭建决策支持平台。依托这一管理体系,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网格内突发事件、群众需求等信息,实现了动态过程中的“底数清、情况明”,实现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为工作决策提供了更加直观、便捷、实时的信息参考[5]。

4结语

随着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与生活交汇融合,对社区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很大影响。以后将继续探索钉钉及相关微应用集成的平台应用,与现有系统进行整合,抓住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开创社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孟建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5-11-17.

[2]王华.从管理到治理:大庆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

[3]陈亚萍.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路径探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

[4]戴杨艳.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文献综述[J].经贸实践,2017.

[5]伊琳立.北京市密云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6]唐桂娟.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基于“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的实证分析[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7(1).

篇9

论文关键词 村改居 行政化 治理主体 社区自治

一、“村改居”的内涵

“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具体指的是:撤销以往的农村组织,更改为城市居民社区委员会,借助管理城市居民的方法,对“村改居”展开管理。从利益分配角度而言,“村改居”属于对社会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指的是:重新划定进程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分配形式。从政策上而言,“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属于城市人;但从实际利益角度而言,他们与真正的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待遇有所不同。而“村改居”要切实保障“村改居”人员的基本权益,提高“村改居”人员的社会地位,使其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高品质、高水平的生活,最终实现“村改居“追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目标。

二、新型社区基本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社区在形式上已基本完成了由农民转变为居民,农村转变为社区,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经济的“四个转变”。虽然“村改居”在形式将村委会的牌子换成居委会,在角色上宣布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居住形式上由散落居住的平房庭院变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城市高层小区,但在社区形态又表现出诸多乡村社区的特性,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村改居”社区的数量及其集聚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庞大,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与治理状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和社区管理的水平。通过对“村转居”社区调研发现,其“亦村亦城”的特点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社区治理的转型和发展以及社区居民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发现目前“村改居”进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刻剖析,从而为探寻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社区治理对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新型社区治理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村改居”这种新型的管理组织,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其成员由失去土地后的农民组成。“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村改居”是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时的“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偏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行政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居民委员会的定位实际上有偏差,居委会在内部设置和职能上,基本上仍按上下对口模式,被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之内,并没有体现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居委会无论履行何种功能,都具有“金字塔式”行政化等级结构的组织特征,使居委会俨然貌似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有的政府部门,打着“某某工作进社区”的旗号,把工作延伸或直接推向社区,社区居委会便成了一根针,万事都要从这个根针的“针眼”穿过,于是居委会常常忙于上级督办的任务,致使居民自治管理的空间不断减少。

第二,人员安排的行政化。在实际工作中,现在社区居委会主要人员存在着“民选”和“街聘”的双重身份现象。一方面,“街聘”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居委会干部的文化素质文化,使年龄结构年轻化,增强了居委会工作的活力,但也由于应聘人员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以及就业求职心态的影响,存在对社区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等问题,因而得不到社区成员的认同。另一方面,由于采取形式,居民对下派和招聘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替代原有居民认同度高的工作人员,有被强加的感觉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致使“街聘” 在选举中落选;此外,“街聘”的社区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和保障与其他非聘人员之间的反差较大,也导致这些居委会干部的思想波动和工作上的攀比。

第三,组织职能的行政化。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机关部门把社区居委会当作下属单位,把社区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上面大量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集中在社区居委会头上。长此以往,居委会也从根本上忽略了原本的自治组织属性,把自己看成是政府组织的一员,把政府的行政力量和工作内容向下延伸,于是便造成了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偏向满足于完成上面布置的工作,而为居民群众需求考虑的职能越来越少。目前社区居委会所有工作几乎年年都有评比和考核,考核部门涉及党委、政府的几十个有关职能部门。这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业绩主要取决于政府及各部门的认同,而不是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认可,这样就偏离了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然属性和本质要求,与居委会制度安排的初衷已相去甚远。

第四,工作方式的行政化。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社区问题、服务居民群众,但其工作方式行政化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暇顾及居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既不能很好地服务居民,也不能很好地与居民沟通,在工作中也得不到居民的支持。社区居委会的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在工作方式存在着机关化倾向,习惯于8小时坐班制,积极主动服务的少,在无形中拉大了社区同居民群众的距离。时间一长,这样的社区居委会也就得不到广大居民的认可。

2.居住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居民参与自治的意识和热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改造建设,居民的流动性加大,人们渐渐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新的居住模式从客观上限制了社区居民之间能广泛而频繁的交往,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同时,社区居民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差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很难象原来村落平房式的居住环境那样维持较长时间的联系,社区内邻里间的情感淡漠,影响了居民之间的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热情。尽管“村改居”后,设置了社会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但村民并未完全摆脱有事找村干部的心理依赖。此外,很多“村改居”的居民都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却未将意识付诸于行动。

3.社区自治组织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失地的农民,该群体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特征,对规章制度缺乏正确的了解,参与自治组织管理活动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居民都不了解社区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外来人口,导致社区事务缺乏关注度。自发性的群体组织大多由具有共同爱好的居民组成,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其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单位制”的体制环境影响了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后续影响制约着我国居民社区参与,由于各种利益和资源都集中在政府及其附属的单位中,个人的利益绝大部分都是依靠单位来实现,在利益和情感的依赖上基本没有“社区”的概念,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导致普遍的社区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居民的利益关系逐渐由单位转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但居民的单位情结不会立即消逝,这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三、“村改居”社区问题的主要解决对策

“村改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组织,“村改居”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运而生。从当前“村改居”社区管理状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效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社区管理改革工作。

(一)淡化社区的政治色彩,强化社会的服务功能

从街道社区当前的管理模式来看,基本遵循了至上而下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原则,即:社区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按照街道办事处安排的任务行事,这不利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此,应该按照“政社分开”原则,重新定位政府与街道、社区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环境。居委会的主要工作在于:通过行使管理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同时重新构建社区与基层政府之的关系。政府应转变自身对社区的指导方式,从政策、财务等方面支持社区工作,而不应该过度地干涉社区事务。作为社区服务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强化自身的服务管理职能,切实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做好社区管理工作。

(二)健全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制度,完善居民自治管理体系

社区自治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制度支持,因为需要采取措施,健全社区相关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就是居民共同谈论下而制定的自治章程,该制度的用途在于还给居民监督权、客观地公布社区的重大事务。这样做不仅为居民自治设定了科学的标准,又促使工作的透明度得以提高。此外,社区应该努力营造民主的环境,方便居民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创造,促使居民越来越依赖自我管理以及服务创造。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地方将农村人口转移到一个稳定的地区,并实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目前我国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治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治理措施的改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各个国家政治方针都从原本的统治转向治理,通过“治理”解决人民的需求。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是指无需依靠国家政府的强制要求,而是上下互动的过程,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进步和发展的机制。在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中,首先要明确治理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其并非国家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强制管理,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经过协调,互动等,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过程。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居民、社会组织及相关单位和企业平等协调合作,从而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由于全球关于农村社区治理存在多种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对以下几种理论进行了分析:①社区治理,即主要由当地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居民等共同管理社区内的大小事务,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模式。该种方式使农村社区内,各个主体相互促进发展。②自组织治理,该种治理模式主要是保证新型村农社区建设的有序性和活力。③社会资本治理,该种治理主要是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资本存量增加,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治理,即通过构建环境、经济、社会等指标体系,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我国政府对农村社区治理非常重视,主要是由于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普遍存在经济基础差的问题,政府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有效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且其还处在建设之中,各项事务都比较繁琐,需要所有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才能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需要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让居民有目标、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同时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要让社区居民真实感受到社区的进步和改善,居民才有信心和动力参与到建设中。为了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进步,其加强了科技的发展,各个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多项技术培训,让社区居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

但在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居民收入不稳定、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居民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在外务工,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相对不稳定,且农村居民所能够选择的行业相对较少,其经济来源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目前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但存在公共服务不完善的情况,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非居民实际需要的服务,而且很多非政府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在发展期间,会出现资金不足问题,影响农村社区的发展。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阶段及模式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主要是从2006年开始起步,国家政府根据农村发展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农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到2009年,我国进入农村社区治理发展阶段,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社区居民和组织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推动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到2013年,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趋向于成熟阶段,主要是由居民和社区组织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有规划地进行发展。目前常见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有:①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如我国深圳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规模的扩张也比较迅速,将城中村、城郊农村基本消除。在城市化扩张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主要是加强城市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村民自治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农村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促进民主发展。③就地城镇化治理模式,该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进行城镇化治理模式,将农村划分为农村社区,按照城镇化标准进行建设,并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推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四、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

在如今的农村社区发展中,要注重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即居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完成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使农村社区居民各个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另外,在农村社区治理中,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最好让社区居民自主完善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社区民主自治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不应随意将工作转移至其他部门。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模式,需要全部居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治理中,因此需要通过对居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参与感,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及自身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利益关系,使居民更加有动力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

(二)注重农村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农村社区发展中,居民最关注问题。在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非常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农村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应当结合自身的特色实现经济的发展。首先农村社区应当明确自身的主要发展产业,并加强对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时通过建设合作社,发展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如今人们非常注重生态产品,而很多农村都没有被工业影响,其产品基本都属于生态产品,农村社区要意识到生态产品在如今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方式。旅游业也是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农村自然环境恬静,没有收到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

(三)注重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社区居民的个人收入越来越好,但集体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得不到居民的支持,因此需要让农村居民认识到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得到保障。要想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根据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有领导性强、规划性强等特征的领导班子,带动居民促进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还需要注重对社区闲置资产的利用,很多农村社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集体资产,其可以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另外通过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也能够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农村普遍存在素质能力不强的问题,传统的经营理念不适合农村社区的发展,应当注重经济创新,如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非常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由于农村社区资金较为紧张,在建设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时,需要把握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并可以结合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特点,对农村社区进行规划。首先要保证电力、网络、水质等基本服务的完善,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使资金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即根据居民的需求改变社区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

(五)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

首先应提高政府对农村社区居民社会保障的支付比例,使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如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彩票的形式募集资金。另外可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机制。针对失去土地的居民,要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需要根据失地居民的实际情况,给予居民相应的补偿,并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让居民可以在其他的行业寻求发展道路。农村社区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托残制度的建立,使老人、残疾等得到社会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率成为我国提高经济的发展方式之一,但如何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进行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注重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徐世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9-33.

[2]陈藻,冷天.“人”的城镇化背景之下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111-116.

[3]丁宁宁,李国锋,袁王月.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选择――基于多案例研究视角[J].农村经济,2015,06:56-61.

[4]贾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4,03:10-13.

[5]华芳英,鲍忠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7:23-26.

[6]刘国章,王志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0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