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同点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同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同点

篇1

摘要: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之间存在很多的异同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管理思想;异同;传统;西方

一、前言

任何形式和规模的管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每一种管理思想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强大的思想冲击着我国的传统管理理念,反思我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和西方的管理思想加以比较,分析两种管理思想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势,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找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

二、关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

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政治性特点。我国传统管理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政治管理中,以追求“德政”为目标。通过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来表达的,古之战争或军事管理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军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经世治国。在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中,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管统治者十分清楚经济这一点,老百姓富裕了,也就好管理了,百姓生活贫困,容易产生动乱。所以有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富国强兵,在于更好地为政治服务。推行仁政,然后促进军事和经济发展,最终还是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其次,中国传统思想具有伦理性特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伦理性特征。传统文化提倡“家国同构”,认为国即是大的家。儒家还将“礼”作为管理社会和家庭的基本准则。在社会管理中“礼”已经成为了一种比法律更有效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强调伦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强调人与人彼此间的和谐和一致,使整个组织家庭化和家族化。他们以“大同”为理想目标,用伦理道德的标准进行社会管理,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意识观念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对社会行为起到了强制性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和潜在性、稳固性。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其伦理性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再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辨证性特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最早具备辩证思想的思想家当推老子,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管理方式的认识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辩证发展和运动的规律性,强调有效的管理方式必须要根据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权谋变化的思想在东方管理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就是认为任何事物都不会有完全一样的情况发生,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要使管理工作取得实施就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找出解决的办法。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和因事来确定其具体的管理方式,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思想来管理社会,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具备人本性特点。在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都是非常含蓄的。社会道德追求的是一种“温、良、恭、俭、让”。从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中可以看到即使是专制君主,其控制行为一般也比较含蓄,也不会过于直露。而一般老百姓也都已经接受了这种含蓄的控制。这种含蓄的管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是深受中国社会历史影响的。儒家思想反对酷刑,主张在通过教化来促进管理,促进人内心的转变,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起到管理效果。在伦理道德的关系上,管理者为这个大家庭的主人,有义务和责任关注家庭成员,当然家庭的成员也要对这个一家之主尽忠尽孝,由此可以看出来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人本性特点。

2.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当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各种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就是科学人阶段,这个阶段,管理强调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实行科学化管理。这种管理理论开辟了生产作业与行政管理两个研究领域,并在这两个领域倡导科学精神。西方管理思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社会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从组织内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管理,倡导在实践中抛弃传统的高压式管理方式,推行旨在满足人的社会需要的管理措施。西方管理思想的第三个阶段即丛林化阶段。该理论分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程序学派等,之后管理学派更为强调的是知识管理和人性管理两个方面,在整个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管理的精神实质就是自由和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的融合和相互借鉴

1.融合中西方管理的激励方式。

现代管理方法讲究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来实现以人为本,提高管理绩效,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这与传统的激励方式有相同点,就是都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激励。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也非常多,由于收到不同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激励方法的侧重点存在着很大区别:首先就是中国古代激励重情。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西方则比较忽视情,长期只强调用铁的规章制度管理员工。中国古人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重视塑造人的精神,向臣民灌输儒家思想,这种教育使得在国家、组织中产生一种具有很强凝聚力的整体精神。而西方的精神激励方法则强调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西方精神激励缺乏一种整体精神。

2.强化道德理念,建设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确立企业文化,并身先士卒地去实践,通过自己的言行,向组织成员展示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经营特点等,对其成员的行为起到引导和同化的作用。领导者的这种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以德服人”中找到最好的解读,同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即企业文化的建设。优秀的领导者要确立经营理念,并由此形成企业的管理风格、管理理念,构成整体的管理氛围。

3.强化中西管理思想结合,完善企业管理理论。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快速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活而有效的反应,保持一种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考的环境。柔性管理是指企业在市场机会不断变化、竞争环境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快速反应,不断重组其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和利润的管理模式。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知识、信息、技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极大发展进步,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促使不同国度管理思想的相互整合,尤其是要注重集体取向和整体思维的东方管理思想与注重个体取向和系统思维的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融合的倾向更为浓厚。

参考文献:

[1]王星闽. 中西方企业管理差异性分析[ J ] 理论建设,2009. 6.

篇2

关键词:中道;中庸;亚里士多德;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道思想就是其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最早提出了中庸这个概念,对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想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庸和中道思想的实质。

1.中道与中庸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在政治、军事上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与复杂的社会状况,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家庭生活。如何缓和各城邦之间及城邦内部的矛盾,是当时的重要问题。这样,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社会生活的思考中逐渐形成了反对极端、求其中道的思想。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年,他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感受。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逐渐向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转变,新势力的突起使旧的政权的控制力逐步的衰弱,老百姓处在水生火热的政治交锋之中,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当时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同时力图以“中庸之道”来调和阶级矛盾,挽救奴隶制危机,实现他“克己复礼”的主张。

2.中道与中庸思想的基本内容

2.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所谓中道就是指适度、适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还详尽的说明了这种适度的意义:第一,他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第二,它以选取感情与实践中的那个适度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度和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人的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因此,要想具备良好的德性就必须做到适度。他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他的观点,如食物的多少,他认为如果10磅的食物太多,2磅的食物太少,并不能推定教练将指定6磅的食物,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6磅有可能太多也可能太少。“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准确、更好,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他又把中道分为绝对的中道和相对的中道。绝对的中道指两端的距离绝对相等的中间状态:如果10是多,2是少,6就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因为6-2=10-6,这是一个算数的比例。但是相对于人而言,我们的中间是不能以这种算数的方式确定的,它要因人而异,因此是一种相对的中道,即适度、适量。总而言之,所谓“中道”就是“适度、适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作为一种善良德性,它是最高意义上的善。

2.2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在哲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对中庸之道极为推崇。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此第一次把“中”与“庸”连结起来,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但是未对其给出直接的定义。孔子把中庸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和哲学范畴。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一书中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其中说道:“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教导人们约束自己的感望和言行举止,将其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达到中和的境界。这样,事物才会按照正常且正确的方向发展。

孔子的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即“适度为中”,孔子提出了“度”这一概念,相对于恰到好处的正中之点,过度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过犹不及、适度为中体现的正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孔子坚持适度为中,这个“中”指的是调和可以调和的东西,将所有德性相互制约同意的部分作为恰好的度,尽量避免过与不及。

“中庸之为德”是孔子确立的修身养性、主中致和的德行之道,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天下最好的德性。这种中庸之道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即是要达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中庸》首先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把宇宙看成和谐整体,孔子认为要包容他人,协和对方,要想达到中庸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致中和”。

3.中道与中庸思想的比较

3.1中道与中庸思想的区别

第一,两种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差异。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性恶欲的根深蒂固,认为法律是遏制人性恶欲的唯一解决办法。法律是德性的象征,因此也是中道的标准,所以他推崇法治而摒弃人治。孔子则恰恰相反,他把亲情看成是维护社会的核心力量,他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礼”的同时,更强调中庸“仁”的道德性,《为政》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他强调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利人的道德行为,而非法律行为。

第二,两种思想的实现途径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中道是在后天的学习和行为中逐渐取得的,而不是先天就可以获得的德性,人们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学习和汲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这些德性。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认为“中”是人生而有之的天赋德性,将这种潜在的德性转化为现实的德性仅仅是一个向内用心的过程。每个人都具备“中”这种禀赋,后天的实践活动对这种德性的形成起不到任何有力的作用。所以孔子还提出了“内省”的方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这就是要求人们不断的审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2中道与中庸思想的相同点

第一,两种思想都产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均生活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具体说来,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末期,城邦制度逐步走向落寞,最终被马其顿所取代,而孔子生活的时期,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旧的体制和文化观念正在解体,社会制度也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化,社会格局混乱。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缓和新旧矛盾,中庸和中道思想便应运而生。

第二,两种思想都反对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指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想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以实现表面的和谐或一致的哲学观点。事实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是十分厌恶折衷主义的,中庸强调“允执厥中”,中道强调居二恶之中点,都是指要把握好事物矛盾的度,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绝不是指将不能统一在一起的相互矛盾的东西无原则地加以调和,更不是教人圆滑处世之道。

总之,比较中道和中庸思想的异同,现代社会运用这种处事方法可以使人理性的把自己的感情、欲望、行为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做到“无过也无不及”,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分析和对待复杂的事情,从而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人们既不能对资源进行肆意的开发利用,也不能不利用资源来发展国家的经济,而是要合理的加以利用,寻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适度,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做到了这个原则就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