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税收征管法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最新税收征管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税三期;纳税;风险
伴随我国税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的税务环境快速变化。“金税三期”是我国税务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施大数据分析,进一步规范了务机关的征管行为和企业的纳税行为,发挥了良好的互动管理作用。税收征管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纳税管理风险发生了变化,需要企业充分认识“金税三期”工程带来的纳税环境变化,提升涉税风险的管控能力。
一、“金税三期”对企业纳税管理的主要影响
(一)优化企业纳税申报流程
在“金税三期”实施以前,企业办理税务事项往往涉及国税局、地税局、发票认证等多个平台,有的业务还必须到税务局的业务大厅上门办理,有时因为资料不齐全,需要来回于企业和税务机关,税务事项办理效率相对较低。“金税三期”将国税与地税的纳税平台统一到一起,企业可以通过一个界面完成企业税务管理涉及申报、纳税、报表等全部工作,“金税三期”平台上公布了税务公告、税务政策、咨询电话等多项信息,改善了用户界面,方便了企业纳税,通过系统的流程优化实现企业纳税申报流程的优化。
(二)提高企业发票管理效率
在“金税三期”实施以前,仅增值税发票的系统就涉及开票系统、认证系统等多个系统,各系统的集成性不佳,效率较低。“金税三期”实施后,通过系统集成与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如在发票票种核定业务中,系统会自动启动行政许可界面,要求进行相关的查询审定工作流,使得税务机关的工作更加流程化,企业享受的税务服务更加高效。
(三)规范企业税收征管流程
我国税收征管由税收征管法及实施条例具体明确,在实务操作中,由于特殊情况较多,税务机关在处理企业涉税业务时,选择空间和行政余地相对较大,不利于税收监管的公正执行。“金税三期”将税收征管法相关要求镶嵌入系统,自动拦截一些违规行为,如在行政处罚中,“金税三期”将责令限改通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严格区分,需分别送达,并分别销号,实现了企业税收征管流程更加规范。
二、“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纳税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纳税申报风险
“金税三期”基本实现了企业涉税流程的线上化管理,处处留痕,企业的纳税足迹清晰透明,增加了企业产生纳税风险的可能性。如企业在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中,实施“金税三期”前,有的企业为规避全员明细申报,选择到税务机关大厅申报,实现个人所得税一笔集中申报。“金税三期”实施后,无论采取何种申报途径,企业均需提供全员明细申报记录,使得企业的代扣行为必须真实合法,增加了企业人为虚假申报面临的处罚风险。
(二)发票管理风险
在营改增全部扩围后,我国的发票全部为国税局管理的增值税涉及的相关发票,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同样是企业税务风险的高发区域。“金税三期”实施后,全国各地的企业纳税数据均在统一系统之内,通过稽核管理,如果某个企业取得了虚开发票,或开具了虚假发票,将都在系统中真实存在,一旦违法方被发现,企业将必然面临发票风险,面临补税、处罚等财务损失,甚至面临刑事处罚风险。
(三)征管稽查风险
“金税三期”实现了全国企业纳税数据的集中,实现了国地税征管平台的统一。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下,“金税三期”所汇集的数据,为税务机关进行征管排查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与保障。如“金税三期”将自动对收入变化异常、税款申报异常、发票缴销异常的企业实施筛选和披露,这时需要企业对异常情况进行说明,如果理由陈述不充分或虚假,系统将自动将该企业认定为税务检查或稽查的重点企业,使得企业面临的征管稽查环境更加严格。
三、“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加强纳税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关注税收征管政策,保护自身权益
一是加强对征管政策的学习,特别应突出税收征管法与税收征管条例的学习,掌握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实施中应遵守的程序与规则,在税务机关程序不当时,可以有效保护自身的权益。二是自觉遵守税务机关的征管规定与要求,按时申报缴纳税款,报送财务报表等企业信息,并确保信息真实完整,降低纳税异常发生的几率。三是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将企业纳税与业务实际有效联系,保障各类纳税事项合法合规。
(二)加强发票管理,防控纳税风险
一是建立发票管理制度,设立发票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制度与责任方面,加强发票管理的自觉性与合规性。二是加强发票领用与取得管理,由专人负责发票的库存管理,建立领用台帐,保证发票真实开具与发票完整;加强业务部门培训,坚决杜绝取得虚开发票和虚假发票。三是加强发票自查,建立自查机制,定期开展发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补缴税款,并严肃处理涉假人员。
(三)加强实体法规学习,提高系统应用效率
一是企业财务部门或涉税办理人员应加强税务实体法学习,掌握企业所涉税种的税务政策,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纳税申报与管理。二是加强税法宣贯与内部培训,普及企业全员税务意识,发挥全员力量,保障企业税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三是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交流,关注“金税三期”平台的税务信息,实时掌握税务管理最新要求与信息,及时建立企业税收相应政策,加强实施,有效防范企业纳税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税收成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
税收收入是有成本的,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就是税收成本。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专指税务机构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具体包括: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薪酬、税务机构办公用具和办公设备支出以及为进行及适应税制改革而付出的费用等。广义的税收成本除了包括税务部门的征收成本外还包括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一、纳税成本之特点
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包括经济和时间损失。也包括纳税人的心理压力(心理成本)。纳税成本具有如下特点:
1.金额大、范围广
我国现行税种有20多种,虽通过不断的结构减税,但其整体税负仍约占纳税人收益的5%左右。除此还包括相当可观的办税费用、滞纳金、罚款、税务费用以及额外税负等。
2.风险大、影响深
纳税人为了降低税收负担,减少纳税成本常常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税收筹划。一旦筹划失败很有可能涉嫌偷逃税款,被处以所偷逃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更影响了企业的声誉,使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受到抑制。
二、纳税成本之种类
纳税成本可分为纳税人的奉行成本和税收的额外负担。
(一)奉行成本
所谓奉行成本是指纳税人在按照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奉行费用)。主要包括:
1.正常税收负担
纳税人取得收入除了要征收流转税外,对取得的收益亦要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另外国家对纳税人的一定财产还辅以财产税。如果把这部分税收全部看成是从纳税人收益中缴纳的,我们可以测算出这部分正常税收负担的比重。若流转税负占收入总额的5%,收益率为20%,设流转税占收益总额的比例为x,则有方程式:收入额×5%=收入额×20%×x,解之x=25%,若所得税税率为25%,则合计税负达到收益总额的50%,如果考虑财产税这个比例还要高。因而,降低正常税收负担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开源节流、努力进行税收筹划。
2.办税费用
办税费用是指公司企业办税人员薪酬,为个人代扣代缴税款所花费的费用,办理涉税事务的附带费用或管理费用,如购置设备、电话费、邮费、交通费等;以及纳税人为办理涉税事务而进行税收筹划所花费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精力和金钱等。
尽管办税费用在纳税成本中占的份额不大,但仍有筹划空间。如对财会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由财会人员兼任办税员,尽量足不出户进行网上申报税以降低资料、交通等费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递延纳税办法来降低利息费用。
3.税收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第32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因此办理纳税申报,特别是采取递延纳税方式降低利息费用时应当特别关注各个税种的纳税期限,在规定期限内纳税。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税收征管法》第31条纳税人因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在批准的延长期限内是不加收滞纳金的,因此,我们也应掌握好这一规定,来减少纳税成本。
4.罚款
《税收征管法》第60条对纳税人的下列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罚款处理。如果未按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册的;未按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未按规定履行纳税申报的;违反发票使用规定的;以及偷税、欠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纳税人如果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除了经济上蒙受损失外,更会给企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纳税人应按规定自觉履行各项义务不但可以避免罚款支出,相反还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5.税务费用
有些纳税人为了防止税款计算、申报出错,以及进行税收筹划,需要向税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税务咨询,或代为办理纳税事宜。按照有偿服务原则,聘请中介机构需要缴纳一定的税务服务费用。支出这一费用纳税人应当在事前作适当考虑,考虑聘请税务的收益与支出是否配比,而且费用支出要远远低于收益的提高才有必要聘请中介机构支付税务费用。
当然这里要防止中介机构只收费不服务,以及中介机构为照顾缴纳了服务费的单位千方百计设法使单位少缴税款,少缴的税款至少超过了收取费的数额,从而使正常的税收流向税务费用。而有些中介机构又把这些服务费大部分以房租、水电费名义上交给税务部门,由其用于弥补机关经费,用于发放资金等。更应杜绝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务中为疏通关系花在有关官员方面的隐形支出。同时还要杜绝税务部门以各种名目收取“保证金”、“发票押金”使之成为税务部门的一项收费,用于弥补经费。以及各项昂贵的税务工本费和报刊杂志费也都是使企业纳税成本增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二)额外税负
所谓额外税负是指由征税所造成的,超过政府税收的额外经济负担。也就是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予以征税,但又完全可以避免的税收负担。主要包括:
1.与会计核算有关的非正常税收负担
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增值税(或营业税)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税率的应当单独核算其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的项目,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销售额,未单独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对纳税人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如果核算不实、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往往要比实际应纳税款高得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对核定征收的应纳税所得率按照不同行业确定在7%--40%的幅度内,事实上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远低于此。因此,纳税人应当加强财务核算,主动争取实行查账征收方式。
2.与纳税申报有关的非正常税收负担
与纳税申报有关的额外税收负担主要是纳税人主观因素形成的,如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再如对符合条件的减免税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批,逾期申请视同权益放弃,税务机关不再受理。
还有对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号虽有新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或在少扣除的支出、企业作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代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对于以前年度应扣未扣支出导致多缴的税款允许在当年应纳税款中抵扣,虽如此但企业还是因未及时扣税,增加了纳税成本。
对于额外税收负担,纳税人应通过加强财务核算,把握最新税收政策、按规定履行各项报批手续,认真做好纳税调整等方法加以解决。
总而言之,要降低纳税成本除了纳税人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外,税务部门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政府部门亦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各方齐努力,使纳税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参考文献
篇3
一、转变思想观念
观念的陈旧老化,禁锢着人的头脑,制约着人的行为。转变“思想缺乏上进心,工作缺乏责任心,做事缺乏事业心,做人缺乏同情心”的“无所谓”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做人处世缺乏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老”观念,树立做人讲究原则,处世要有准则,是则是,非则非,是非分明的“包公”作风;转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旁观者”观念,树立“地税事业人人创,服务经济大发展”的“主人翁”思想。端正心态,和谐发展。
二、走出工作误区
工作误区就象人们忽视的人体“毒瘤”,身体健康时无痒、无痛、无感觉,身体抵抗能力一旦下降,问题随之而来。工作的误区,往往也是这样,容易被我们忽视,该做的还来不及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不少,工作缺乏开拓性。**县地税局总结以往工作,梳理出几个容易忽视的误区。
误区之一:无过便是功。这是一种对工作消极的态度,是缺乏事业心、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制约地税事业发展的障碍。由于“怕”字当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指一指,拜一拜,不指就不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事无所谓等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工作主动性、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我们要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和目标考核”,加大考核力度,全面提高工作执行力。从而,激活干部思维,激发干部活力,焕发干部青春,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误区之二:服务“了”就好。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加强纳税服务,对建立和谐融洽的税收征纳关系,顺应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降低税收征纳成本,维护和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增强地税工作的时代特色,提升地税社会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执法者,服务于执法中,执法于服务中,服务应该考虑如何服务好,如何服务到位的问题,服务应该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不能以牺牲国家税收为代价来谈服务,不能以损害地税形象来谈服务,更不能以侵害纳税人的利益来谈服务。纳税服务,必须把握好服务的工作原则,不能乱服务,要正确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快捷服务、优质服务。不是“服务了”就行,要“服务好了”才行。
误区之三:“说”了就行。地税机关是执行税法的机关,不仅要求认真、准确执行好税收实体法,更重要的是准确执行好税收程序法。光说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抓好宣传辅导、贯彻落实,只有认真执行好,国家税收政策才算真正落实到位。
误区之四:陪好就可以。“陪好”是热情的表现,工作靠“陪好”过关,只能是暂时的。再接受上级和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的问题上,作为被检查单位和被监督对象,想蒙混过关,溥衍了事,只会让工作水平、工作实效越来越低,使得整体水平与兄弟县市差距越来越大,和其他地区就更无法相比,只有认真踏实做好了工作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做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也才会感到心里踏实。误区之五:方也好,圆也行。这是一种缺乏原则的态度。工作缺乏计划、操作缺乏规范,目标不明确,结果是眉毛胡子一起抓或眉毛胡子乱抓,工作随心所欲、无的放矢、顺其自然,阻碍着工作质量的提高与地税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规范化建设步伐,树立“要方则方,要圆就圆”,“无规矩难成方圆”的工作理念,实现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超前性、规范性、开拓性。
三、创新地税工作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老的框框套套,紧扣时代脉搏,以实现我县快速发展为己任,不断增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坚持思路决定出路的原则,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走出一条促进地税工作稳步上台阶的新路子。要切实转变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税收事业科学发展观念,努力实现地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根据今年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强化税收征管,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开拓创新,全面激发**地税活力。
一是创新县局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工作。以综合征管软件上线为新起点,建立健全并规范各项制度、办法、台帐、文书,以州局建立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长效互动机制为工作主导,完善工作链条,顺畅工作运转、创新工作局面,以坚实的税源管理为基础,以税收分析为抓手,以税务稽查为手段,逐步推进纳税评估实践,从预防、审核检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征管长效机制。
(二)是创建特色地税文化。将县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造、总结、积淀而成的各种物态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精神文化等进行汇总梳理,建立**县地税特有的税务文化品牌。把**县地税建设成一个具有高效规范的执法队伍和拼搏奋进的学习型组织和团结向上的温馨家园。
(三)是理财工作创新。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行政经费管理,提高经费开支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地税系统日常经费管理工作正常高效运转。具体做法为:开源节支、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落实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进一步推行财务公开。
(四)是发挥网络互动优势。20*年县地税局开拓创新,开通了**县地税网站,并在地税网站开设了税企网上互动平台。该板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税官信箱、最新法规、税案曝光、欠税公告等,税企互动平台的建立,使地税和纳税人之间又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快捷高效的征纳双方网络互动,实现
“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的税收目标,发挥网站的实时化、信息化、知识化、高效化的作用。通过该平台的建立,纳税人通过网站还可以全面了解国家最新税收政策及有关法规。针对纳税人提出的疑难问题,尽可能予以解答,充分发挥税务网络的优势。相信这一举措,将提升该局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转变观念,优化纳税服务。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质量,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也要转变观念,把向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作为当前改进税务机关工作
作风的重要措施,彻底摒弃“官本位”、“高人一等”的错误思想。要把为纳税人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切实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是坚持依法治税。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强调税收执法权的同时,增加了对税务机关执法监督的有关条款,强化了对纳税人正当权利的保护措施。具体来说,税务机关一切的执法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同时还要落实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坚持“文明办税六公开”,把行政许可、执法程序、税收定额、案件处理等向纳税人公开,坚持“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纳税人监督。
四是加强廉政建设,杜绝各种“以税谋私”行为。当前,少数地税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税谋私”行为时有发生,廉政问题始终是征纳双方关系的焦点问题。因此,加强廉政建设是正确处理征纳双方关系,构建和谐地税必不可少的措施。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81-03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流程均实现了数字化形式运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也以电子方式运行,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教育目标已不能仅仅满足于电脑记账的水平上。网络环境对税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构网络环境下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再建《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一)网络环境下对涉税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税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重要变化:大多涉税业务都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办理。比如,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发票的领购、开具、验旧、查询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通过网络申报系统,纳税申报、税务会计核算等都可以网上办理;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税款的缴纳、对账查账等很多日常操作均可以足不出户完成。2009 年,网络发票试点在我国开始实施。2009 年7 月1 日,广东省东莞市地税局开出中国第一张网络发票。2013 年4 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实施《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税收管理由“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转变。至2013年,安徽省所有16市国税局已全部使用了网络发票管理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以及各类会计、ERP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在各类软件的标准环境下操作,能够解决企业涉税业务问题。
(二)网络环境改变了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网络环境下的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将多种不同学习方法组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与创新,实现学生从单向式的信息承接者到群聚式集体讨论,如学生可以直接从网上浏览或下载与税务会计有关的互动式网络实践课程。开展在线讨论,利用在线测试随时评价学习效果,随时掌握学习进度;采用E-mail、微信、QQ聊天工具、网上论坛、BBS和其他即时通讯等网络信息工具开展群体性的互动学习活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双向互动的新型学习模式所替代。新的教育理念催生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发达的网络技术为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搭建平台
税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税务会计人才鲜明的应用型特征,也决定了税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学特征,特别是依赖网络、多媒体技术。因为只有综合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开展教学,才能真实再现税务会计工作场景,才能将宏观经济背景、企业经营战略、涉税业务处理流程、处理原则、数据分析、调查处理等描述显现出来,从经济学原理、法理逻辑、实践运作等多个维度阐释税法条文,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想像力等,从而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因材施教,把不同类型经济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所应涉及税收业务处理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
校园网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已初具规模,它几乎涵盖了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生,拥有最大的用户群。在网络环境下,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网在其教学中的作用,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质量工程专用网、图书馆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精品课程网站等。至2014年9月,安徽省107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3所)均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为网络实践教学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安徽省教育厅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络教育资源网站――安徽高教网,并且与网易合作链接了国际名校公开课,与爱课程合作链接了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并为安徽省各高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了专门的直连网页。在税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可以对学校校园网资源充分利用,开发税务会计实验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把税务会计实验室建设成集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开放学习为一体的信息库,构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税务会计实验环境。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确立“工程性、技术性、生产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样的定位下,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具备会计学、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具有分析、解决会计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落实于课程体系与具体的课程上。因此,税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税务岗位职业能力。因此,并关注综合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
税务会计的重要特点是专业性、实践性、复杂性和灵活性较强,需要强化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因此,网络实践教学设计就要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二)重点培养会计学生的税务业务操作能力
通过调查,税务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编制企业各类税务报表,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税收减免、发票领购等事项;拟定企业税务事项的相关规章制度;对企业涉税经济业务进行税务筹划。要完成这些工作,税务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税收、会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各项涉税业务的办理流程和要求,精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熟练使用主要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有较强的纳税筹划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因此,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顺利履行税务会计岗位职责,是税务会计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三)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及持续发展能力
2015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缺乏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办学思路应转变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反映在税务会计课程改革中,就是要求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税务岗位职业能力,更要着眼其综合职业素质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税务会计网络教学资源体系
鉴于当前税务会计实践教学资源比较分散,不同教师自行建设、自我管理、为自己所用,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建设多,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税务会计网络实践教学体系。比如,可将已有的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教学资源、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实习实训中心网站、学科建设资源等进行理顺和整合;对于各资源重复部分,如大部分资源均涉及税务会计实务处理,可考虑对其整合,而对于缺乏的创新型、复合型内容则应增加和完善。同时,支持从教师端口对模块数据的修改和再开发,设置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征进行调整的权限,自动对学生实训进行过程校正,保证网络资源的共用和可循环再用。
(二)建立网络条件下的税务会计实务仿真实验室
笔者所在学校税务会计实务仿真实验室基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选取“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三个重点环节设计模拟实验,设置按税种组织分段实训和模拟企业真实案例组织税务综合实训两大板块。分段实训集结了各项最新税收法规作为业务处理背景资料,业务涉及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常见税种,系统训练学生掌握涉税业务处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税种的确认、计量、记录、核算和申报等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在操作中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税收征管法规,逐渐形成合理税务筹划思路。
综合性实践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实践项目中,将上述重点税种加以整合,选取一个综合性企业,设定一定的情境和外部环境,业务涉及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等,让学生在设定的经济环境下实施税务筹划,探索实现企业综合税负最低的合法途径。在这一阶段实践中,可以锻炼学生整体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领和指点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探索性的自我学习。
在税务会计实训中,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企业岗位、银行岗位和税务岗位。在网络化税务会计仿真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企业、税务、银行之间业务链的形成过程与关系,让学生感受经济业务的真实流程,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
(三)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2003年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34字税收征管模式。目前,企业的涉税业务基本都可以实现依靠软件网上办理,如网上纳税申报、网上发票开具、网上银行缴纳税款等。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必须具有网上办税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展网络教学,构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向学生提供课程相关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教案与课件、授课录像、案例与习题库、行业背景知识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与学生互动,通过BLOG、论坛、聊天区、答疑区、邮件、微信等,增加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再者,还可以通过建立如“纳税申报实验室”等,给学生提供虚拟企业报税资料,学生依据资料进行税务处理、网上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完成该企业所有日常涉税业务,不仅可以巩固实体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纳税申报实践技能,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税务会计课程的兴趣。
(四)加强对网络学习过程的监控
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但网络教学资源的发散性也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更多的干扰因素。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科学设立考核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设计学习任务以实施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的监控。比如,监控登陆次数、在线时间、翻看答案的次数、跟帖次数、在线作业与测试、提问、讨论参与度等,对于重点知识内容的学习,还可采取网络提问、网上作业、专题论文、设置问题讨论板块、实地考察、专项考核、问题诊断、发送电子邮件、以及QQ群公告等多种方式,增加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和进行实时教学,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交流与监控。
现代社会需要既懂会计又精通税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税务会计课程要以会计职业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新定位《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税务会计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立网络条件下的税务会计实务仿真实验室,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并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的监控,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真正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周书灵.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1).
[2] 黄炜倩.浅谈基于网络环境的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
- 上一篇:经济纠纷最好的解决办法
- 下一篇:工程管理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