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化社会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化社会治理

篇1

一、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就是在政治社会中,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形成自我政治价值,培养一定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具有一定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即是由“自然人”走向“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训练个人、维系既有的政治文化和维系政治体系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在此进程中,它存在着主导力量的发挥的问题,而这种发挥就涉及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问题。所谓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和所选并实现的某种可能性。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就是政治社会化主体在培养其社会成员习得特定政治文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个体社会政治价值观所持有的倾向性或实现的可能性,这种倾向性就是指而言就是意识形态倾向。由于政治社会化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在个体方面,主体让其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使之变为政治人。在政治体系层面,又要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意识,对其成员进行政治教化,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社会个体宣传和推介本体系的政治价值取向和应有的行为模式,力争使更多的个体对这一体系产生认同感,从内心中确证现存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在这个意义上,对主体力量而言,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就是以维护政治体系的存续为目的,实现社会成员对既定政治体系的政治认同。

二、影响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确立的因素分析

1、国家性质是判断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首要前提

人类自身的各种社会政治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生活的利益关系的产物,一切政治活动无不围绕着利益的争夺展开。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其他方面的利益纠葛,都需要制度性安排进行调节。国家是对利益关系进行调节的制度性安排,其有序地发挥调节机制的作用依靠社会政治活动进行,即在一定利益关系主导下,形成一定政治意识和政治倾向,通过相应的政治活动进行政治表达,实现利益诉求。所以,诉求利益必然会对国家产生影响。统治力量会在给予其社会成员通过相应途径进行利益表达的同时,为确保社会政治体系的稳定,统治力量也相应地对其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告诉他们的利益诉求必须在社会政治体系的可承受度以内,不能危及政治体系本身。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国家,都会教化其民众认同其统治的合法性,而这种教化本身即是具有倾向性的、都是从维护有利于其统治进行的,是由国家属性决定的。

2、先贤学说是影响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思想源泉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是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的生活内在地存在着秩序和规则。人一旦结成政治社会。为维护政治社会的存续,统治主体首要考虑的价值不会是自由、正义等,而是秩序等。人们在讨论自由、正义等问题时,亦是基于秩序这个前提,即自由、正义总是在一定秩序框架内才会彰显其意义。纵观人类历史,对追求理想的秩序是古往今来的贤者所追求的目标。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到霍布斯的《利维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到《联邦党人文集》中展现出来的分权制衡学说,反映了西方贤哲对理想秩序的追求;同样,古代中国的先贤也都存在这种愿望,老聃言“小国寡民”、孔子讲“有道之世”、孟子讲“仁政”、朱熹讲“王道”而康有为讲“大同”思想均表达了历代中国先贤对理想秩序的追求。先贤们的思想学说,毫无疑问地会被后世发掘其合理性,成为论证其行为的历史合法性依据。

3、政治文化内在决定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

从政治文化来看,政治文化会内在规定性决定了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倾向,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政治文化是在政治体系中的团体、个体等,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传统影响下形成的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包含了主体对所处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等政治现象,以及主体在政治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倾向和价值态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这种价值态度涵盖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政治认知是人们对一定政治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人在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不一致的,因而人们对政治体系存在多样性的认识。但政治体系本身也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人们进行政治教育,将政治体系总体状况灌输到人们的观念意识中,以形成对个体所在的政治体系的总体认识。由此可见,作为政治现象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都是具有倾向性的,主体当然会将这种倾向性带到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影响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确保个体接受的政治教育是主体力量所需要。从历史发展看,它是在一定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相互作用的结果。

4、意识形态是影响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篇2

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 社会化 产业化 运行机制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社区服务领域的拓宽社区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嘉兴市社区服务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掀起一轮社区服务研究的.初步培育了居民的社区意识,但由于受历史、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社区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位于社会公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的转型社区服务的功能在不断拓宽,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居民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社区服务必须承担原来由单位向员工提供的服务功能.并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由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原来的后勤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发展社区服务要承载部分生产三是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各阶层利益差别增大.从而增加了阶层矛盾,社区服务通过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保障.可以缓;中阶层矛盾,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增加社会和谐:四是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民众生活出现多样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结构也出现变化。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宽带来了社区服务性质重新定位的问题,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社区服务也不能只具有公益性。

社区服务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社会的赞助和志愿者的义务奉献外更重要、更关键的是牢固确立自我发展意识.培育自我发展机能.其途径是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二、现阶段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所谓社会化,一是社会事情社会办.二是社区和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绝到统一实现一体化。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是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过渡所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结合嘉兴市社区社会化和产业化实际.可以发现当前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还存在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的资金投入。具体表现形式为直接的财政专项拨款、无偿提供场地、设施和税收减免等:二是社会捐助资金投入:三是有奖募捐基金投八.四是社区服务的自身积累。我国社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型,政府的投入始终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政府资源投入不足.社区服务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2社区服务项目少水平低

从嘉兴市社区服务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多.且大都集中在社区保洁、社区绿化、老年人照顾、孤残儿童照顾.残疾人照顾,贫困家庭救助、职业介绍、计划生育辅导等方面.

即使是这些服务.体力劳动和经验性的服务远多于知识和技能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至于社区居民急需的专业服务诸如老年人的心理与行为辅导、问题青少年的行为矫治与辅导,暴力家庭与单亲家庭的辅导和治疗、弱智儿童辅导、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的辅导、刑释人员的社会化辅导居民的康复辅导、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等知识含量高的专业化服务.则几乎是空白。

3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社会上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业本身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一般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胜任。基于这种认识.目前嘉兴社区服务的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政府通过下派、招聘等多种方式.使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 5%,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9%,但这些人员主要从事的是社区管理工作,社区服务许多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咨询、文化教育、调解等.目前的社区工作者基本上没有专业背景,上岗后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限制了社区服务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影响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还有缺乏长短期发展规划和管理条块分割两个因素。相关部门在组织领导、方针目标资金来源、扶持保护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尚无详细的统筹安排: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涉及到工商、税收,城建,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国家虽然出台了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实践中由于管理上条块分割,导致政策的协调陛和操作性大打折扣,没能营造一个有力于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

三、建立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当前社区服务在社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社区服务的发展应着力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八手。首先必须实行管理体制创新,总的思路是,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大力兴办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组织和经营实体.建立高效统一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为此.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功能.可考虑在市、区两级政府建立社区服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社区服务产业化工作。同时为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建议市民政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市社区服务行业管理标准,并组织成立社区服务行业协会。街道居委会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摆上工作日程.提供必要的场地.加强日常的管理.尤其要充分发挥街道对辖区内服务业的综合协调管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1市场化经营机制

要把企业化管理和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服务业,针对居民消费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开拓社区服务新的市场空间,在经营方向上.针对社区居民的职业层次.生活条件、消费水平服务需求等,确定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整体布.类目!妻营苎项旦主茎包两:一是便民利民服务类.即提供与社区居民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方面有关的服务。二是后勤保障服务类即为驻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除社区居民外)提供所需要的有偿服务。从对嘉兴市社区的调查情况看.目前应重点培育和发展老人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中介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社区服务产业。

2.多元化投入机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目前社区服务资金来源的四个渠道中政府投入是解决社区服务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要把社区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导向功能.通过政府启动资金的引导,带动和促进有关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服务业。其次要建立多元筹资模式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居民捐赠制定捐助办法,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资金给予税收减负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同时要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性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团体等社会资金和外资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合伙经营,以及承包、租赁等方式投资社区服务业,以拓宽社区服务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和筹资机制。

3.服务资源共享机制

篇3

【关键字】商业银行;区域化;风险管理

一、昆明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昆明商业银行处于云南省经济最有活力的中心城市,面对的是云南省范围内相对最有价值的客户。昆明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面对只能在本地经营的区域限制,近年来,监管当局才开始鼓励商业跨区域发展。但是长期的区域限制,使苦命商业银行与当地的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熟悉当地经济民俗,对本地客户,特别是中小型客户信息了若指掌,相对省内其他竞争对手而言,昆明商业银行的信贷交易成本较低,与客户合作的延续性较强。

昆明商业银行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拥有决策层少、业务重点、高决策效率、业务调整速度快等优势。昆明商业银行不仅熟悉当地情况,了解贷款企业,节省调查工作;而且管理结构简单使商业决策效率较高,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户。而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在不断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往往将优质的基础设施项目或有潜力的政府金融服务项目交给昆明商业银行。截至2013年12月末,昆明商业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机构网点已超过100家。全行资产规模1048亿元,是成立之初的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23.88%;一般性存款余额750亿元,较成立时增长了214%;各项贷款余额达498亿元,较成立时增长了191%;实现净利润9.6亿元,是成立之初的43倍;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末的3.89%下降至目前的0.96%。全年累计投放贷款707亿元。成立5年来,已累计投放贷款3000多亿元,昆明商业银行已居云南省商业银行首位。

但昆明商业银行依然存在劣势,第一,资产规模小,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比例高;第二,业务受地域限制,给跨区域经营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三,公司治理结构不明确,管理机制不灵活,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较差。

二、发展昆明商业银行区域化建议

1.确立区域化发展目标

地理范围受到限制是阻碍昆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打破地域限制进行区域化管理是昆明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以及稳定发展重要内容。昆明商业银行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避免盲目扩张,主要是在当地的经营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化经营定位。

昆明商业银行应将最初确定的“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以及城市居民”的市场地位逐渐转变为以其所在城市为中心、以县域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新的市场定位,即区域化定位。

2.借助新兴技术

针对昆明商业银行在无法异地经营的劣势,昆明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不仅是成本低、易于操作,客户也可以享受个性化服务。因此,不仅将有助于吸引客户,而论命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来帮助区域化经营。昆明商业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应积极开发统一的网上平台和电话银行;在零售业务上,应发展个人网上银行平台、电话银行等,并开发这些业务为具有销售功能的利润中心。以银行卡为载体,整合服务与技术,完善产品研发体系,为市场发展和业务需求提供高效、稳定的支持。

3.加强风险管理

区域化经营能够有效地解决昆明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风险,而区域化经营给昆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昆明市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在区域化经营前,有效地解决区域化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将导致风险的不断扩大,不利于昆明商业银行的发展。加强风险管理,需要昆明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思想、不冒进、不贪功、合理的确定发展业绩目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尤其注重信贷风险,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实施差异化管理,根据不同的风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为昆明商业银行跨区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注重人才培养

昆明商业银行实施区域化经营,不管是风险管理还是产品创新,都必须依靠高素质人才,通过吸纳金融、会计、管理、法律等复合人才,有助于昆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昆明商业银行应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对培训机制的完善,逐渐完善人才结构,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更好地利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应重视人才本土化,不仅营销人才本化,也应提高管理人员本土化,给当地人民更大的发展空间,避免原来的团队和本地团队之间的冲突与隔阂,建立一个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总结

随着银行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限制政策的松动,区域化发展必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昆明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对地理位置及客户了解、网点布局较好、经营灵活、政府支持等优势,但是也存在资产规模小、业务经营受到地域限制、人员素质低等劣势,因此昆明商业银行必须确定区域化目标、借助新兴技术、加强风险管理以及注重人才培养,才能更好的促进昆明商业银行逐步实现区域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邱兆祥.熊江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时报,2011(12)

篇4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必要与意义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实施了区域化管理的模式。然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区域化管理体制的运作还没有完全成熟,机制不活。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问题表现

(1)执行力不足。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随着一些私营施工企业不断发展与参与竞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受到巨大的冲击。(2)人才流动突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加上企业人才流失不止,吸引人才不力,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要点

(1)管理制度创新以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夯实发展根基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财务、资金、质量、安全、文明、设备等各项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疏理。(2)在区域间落实好项目管理。在区域的实际条件下,国有施工企业的管理重心应转移到项目管理上,实行好项目经理授权经营,建立起科学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工程项目强制性标准和项目经理考核奖惩办法。总之,项目管理应以合同管理为龙头,以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3)努力打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新时期国有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施工企业务必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制定好本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人才战略规划责任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真正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打造企业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区域化管理的建议

(1)科学改革机构。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2)优化更新体制。第一,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3)不断完善机制。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总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区域化管理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李学.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8(2)

篇5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主义;范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2-04(4)

早在1938年,社会学家Howard W.Odum和Harry Estill就曾用“新区域主义”来描述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现象。[1]随着二战的结束,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带动的各种国家间多边协议的签订,“新区域主义”开始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开始走向国际政治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发展等多个学术层面的理论研究,所以目前学界对“新区域主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范畴界定。但从区域发展的视野来看,“新区域主义”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理论,其对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群规划,尤其是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启发。

1 “新区域主义”的溯源

“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源自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区域主义(Regionalism)”浪潮,“旧区域主义(Regionalism)”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初期欧洲工业化迅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内部出现了显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隐性的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社会生态学家盖迪斯(P.Geddes)和规划学家芒福德(L. M umford)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城乡均衡、分散发展,而被称为生态学派的区域主义。但区域主义真正出现发展演化则是在二战后期,尤其是瓦尔纳(Viner,1950)关税同盟理论的引入,其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理论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理论大大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此区域主义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理论之一。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区域主义无论是在理论的内涵和实践的外延上都出现了极大的拓展,表现为:“一方面,从权力结构、社会动力机制、区域治理模式等视角,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区域主义通常被用来分析社会凝聚力(共同继承的民族、族群、语言、宗教、文化、历史、意识等)、经济凝聚力(贸易模式、经济执行程度)、政治凝聚力(体制形态、意识形态)以及组织凝聚力(正式区域机构的存在)等的程度,尤其关注区域互相依赖关系及其走向。”[2]

在实践上,区域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实践推动力:第一个推动力来自欧洲一体化的实践。区域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推动力的思潮,对当时欧洲一体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未能提出真正解决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分隔问题,未能有效促进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未能有效抑制个别超级大国的国际政治力量上的“单级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区域主义日渐式微。区域主义的另一实践推动力来自美国和欧洲城市群(大都市区)各政府间的合作。[3]具体案例有1960年代的加拿大多伦多大都市政府,1964年荷兰的大鹿特丹政府,1965年英国的大伦敦政府及成立与1974年的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联合政府,二战后至90年代前期美国的“大都市区政府”实践。

2 “新区域主义”的内涵

2.1 新区域主义理论兴起的时间

新区域主义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之后对传统的区域主义的再思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苏霸权的衰落,和欧洲在一体化进程中的迅速崛起,区域主义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先各国签订的带有对抗性质区域贸易协定(RTA)已被更加自由的贸易环境所代替,区域主义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复苏,此时的区域主义研究已不同于以往超国家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条路线、区域治理的网络化决策机制等一系列主张。

2.2 新区域主义对区域的分类

新区域主义将区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层面之上的各类区域,这类区域主要是跨大洲的经贸合作组织,如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另一类是国家层面之下的各类区域,这类区域在近些年的城市化浪潮中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规划和区域治理。在欧洲“新区域主义”是欧盟空间发展蓝图(ESDP)的重要理论基础,较有影响力的实践如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4]、德国在1997年《德国的欧洲大都市地区》(European Metropolitan Areas Germany)中要引导打造的7个大都市地区[5]以及美国洛杉矶、东北沿海地带的大都市区治理。无论哪一类区域,它完全不同于自然地理特质的空间概念,而是不同尺度的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空间。[6]

2.3 新区域主义的核心论点

“新区域主义”是在反思“区域主义”的基础上而得以兴起的。所以,新区域主义的核心论点无论是其对作为子概念的区域的表述、还是对区域主义的运作机制都做了较为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使得新区域主义已经成为不同学科和不同价值的聚合理论。

3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主义”的比较

新区域主义在理论上源自对传统区域主义的发展,同时又在很多理念上与区域主义有着重大区别。在区域管理机构上,由于旧区域主义主要是冷战时期两极政治架构制约下的产物,它主要呈现的是以强权为中心的统治格局。而新区域主义则产生于后冷战时期全球多极架构下,它呈现的是以国家、市民社会和企业公司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7]在区域成员所承担的责任上,传统区域主义的科层制机构使得区域成员在成本收益上出现不匹配,而新区域主义强调的自愿协作是区域内成员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着眼于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分工与合作,可以确保区域成员间形成可信任的承诺和协调,从而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成员间的信息迅速交流和实现既定目标。[8]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传统区域主义强调行政边界的划分和因此形成的权利和义务,而区域主义在强调行政边界的融合外,更加强调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有机融合。在区域化的内容上,传统区域主义的实施存在着大量的前设性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区域主义的主题内容。而新区域主义则对前设性条件要求较少,因此,区域内成员的协作主题内容更加充实广泛。“新区域主义”与“区域主义”的比较具体内容见表1。

4 “新区域主义”与西方大都市治理

普遍认为,西方国家在对大都市地区区域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中形成了阶段性鲜明的三种大都市区治理理论:以建立科层制集权型大都市区政府为目标的“区域主义”;以分权化的市场机制实施大都市区治理的“公共选择派”;以在大都市区建立网络化治理机制的“新区域主义”(图1)。

作为新型的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沃利斯(Wallis)认为,新区域主义的关键,是要依靠公民的广泛参与和责任,创建治理的合法性,提高治理的能力。[9]藉此,同过去的区域主义相比,新区域主义表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强调治理能力的发展,而非政府的扩张;治理的主体为跨部门联盟,而非单一的公共部门;跨部门的合作代替政府间的协作;治理的性质为过程性的,而非结构性的;构筑以任务和项目为驱动的合作治理网络,代替正式的政府组织。[10]基于大都市区在空间上和职能上是多中心的、空间连绵不断、服务功能相互交织扩散的广域地区。新区域主义认为,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应该强调通过综合性政府改革来促进形成治理战略。[11]它提出有效的大都市区治理可以不依赖成立统一的区域性政府,相反,区域性治理可以通过合作性安排来实现,这种安排建立在政策相关者之间的谈判过程之中。[12]与区域主义主张以县市合并实现大都市区政府的主张不同,塞维奇(Savitch)和(Vogel)认为新区域主义主要有三条实践途径:多层级政府方法(“multitiered” approach),由处于不同层级的政府提供与之相对应的不同范围的公共服务;功能链接方法(“linked functions”appraoch),建立区域功能的合作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议;综合网络方法(“complex networks” approach),通过多层次,多主体的合作协议网络来促进区域治理。[13]新区域主义的这种有别于传统区域主义的治理理念已经成为代替科层制与市场制的第三条治理之道。代表着大都市区治理理论的新趋向。

5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治理的“第三条道路”

新区域主义理论在区域发展理论上的创新之处就是其对传统的二维管理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由区域多层级政府、区域发展多功能融合而形成的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区域各类资源的高效动员,并且其将区域发展的视野拓展至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全方位领域。在治理方式上走出了一条超越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自发调节的“第三条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新区域主义已经逐渐成为对区域管治最具影响深远的方法之一,为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在欧洲,大都市政府作为一种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开始复兴,如1994年意大利的波各那省的48个自治市组成了大都市政府ACM,1996年成立的荷兰鹿特丹大都市政府以及1994年成立的德国斯图加特地区政府。在北美,Calforma州政府设立一定的基金或税收优惠政策,以奖励投资于区域利益行为的地方当局;Oregon地区那样设立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基金等。[14]新区域主义倡导建立信任、互惠、合作、创新的治理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赢利部门积极参与区域项目;其将区域看做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空间,新区域主义被视作一个过程和社会构建[15];以及其淡化模糊区域界限和行政区界限的内涵,新区域主义的这些理论精髓也为我国同城化浪潮中城市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Stephen M Wheeler.The new regionalism:key characteristics of an emerging movement[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02,68(3):267-278.

[2]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袁政.新区域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2):99-100.

[4] 杨滔.“新区域主义”在新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中的诠释[J].城市规划,2007,(2):19-23.

[5] 唐燕.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7-31.

[6] Keating, M. The Invention of Regions: Political Restructuring and Territorial Government in Western Europ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 1997vo115:384.

[7] 汪涛,等.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3,(5):54.

[8] Rossi,U.New Regionalism Contested: Some Remarks in Light of the Case of the Mezzogiorno of Ital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4,(2): 468.

[9][10] 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与区域主义改革[D].厦门:厦门大学,2005.

[11] 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 Kiibler, D.&Schwab, B.New regionalism in five Swiss metropolitan areas: An assessment of inclusiveness,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7Vo146: 474.

[13] 唐燕.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14] 吴超,魏清泉.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观、方法论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3,(2):92.

[15] HETT NEB.The new regionalism revisited [ M ]//SODERBAUM F, SHAWTM( Eds.).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22-42.转引自:罗小龙,等.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管治尺度构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7):604.

篇6

(悉尼大学商学院,悉尼 2008)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 2008,Australia)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对世界各国与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金融治理的实施与推进不断获得各国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不仅是中国完善自身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地区性大国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在国际金融治理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为自身金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金融架构的良性构筑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为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健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Abstract: The frequent outbreak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caused tremendous negative impact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all related countries and area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has been paid growing international concern and attentio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for China to perfect its own financial supervision, but also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duty of China as a developing regional pow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Chin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order to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finance and the benign construction of glob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 and thus promoting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order.

关键词 : 中国;国际金融治理;战略分析

Key words: China;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strateg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25-03

0 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与扩散,扰乱了全球的金融秩序,并给国际金融的平稳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中国需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同时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与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此,中国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进而依据角色定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金融危机治理进行针对性的考察与应对,并形成具有灵活性与前瞻性的战略手段。

1 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就制度的角度而言,“合作者”就是指由于体系中存在合作的需要和可能使得行为者为了回应或预期其他行为体的偏好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身份定位。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合”与“合作”,并且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也印证了中国是一个“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国家。因此,中国给予其传统文化的主张与内质,需要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来。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期内,中国自发地与国际体系接轨,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金融机制、组织或机构,目的在于主动融入国际金融格局的进程,其参与不仅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追求和谐、提倡共荣的文化内质,同时也为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中国通过主动和适时地参与相关国际金融机制和组织机构中,就金融运行的原则、程序、话语权分配、策略实施等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进行协调与磋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些机制中不平等与不完善的弊端进行了改善,并针对预防及应对这些弊端引发的金融危机提出了自己的间接以及对策措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也就是说,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是以磋商达成共识、协调促进共享、合作促进治理、治理实现均衡为目标,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合作者”身份来制定决策、采取措施、实施行为的。基于此,中国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理应受到世界各国的接受与欢迎,同时中国也应该保持追求和谐与主张共荣的文化内涵,积极投身于国际金融治理中,并将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2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重要手段

2.1 促进跨国信息共享体系与联合监管机制的构建

现阶段,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依然处于秩序紊乱状态,究其原因是全球治理与金融监管的不完善与不健全,而这种不完善与不健全也是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诱发因子与助长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世界经济的稳健增长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一定的改革,有利于在新的环境与基础上构建可行、合理、科学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进而提高过金融秩序的规范性。

在此过程中,中国需要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首先,中国需要将自身的信息公开披露体系进行完善,将信息获取与运用的不对称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与消除。并保证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机构与组织必须定期公布国际金融市场的监测信息,同时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危机、风险预警机制与监控调节机制,对本国的经济、金融及货币的调整,需要严格依据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世界各国进行合理与适时的引导。其次,中国需要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管理与流动进行加强与巩固。现阶段,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趋势逐渐凸显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允许国际投机资本没有规则地流动,中国需要发挥自身力量加强对国际市场资本自由流动的监管与控制,避免其引发金融风险与金融动荡,并以规范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不良发展进行防范与合理的打击。除此之外,中国要推进跨国性金融机构的统一系统监管模式的形成。只有形成全球范围内针对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动的统一监管、协调组织机制,并制定出针对风险投资、对冲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与工具的管控与治理架构,才能避免大型国际游资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中国还需要通过磋商,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跨国监控协作进行强化,进而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规避与科学的治理。

2.2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度转型与决策改变

现阶段,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主要受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掌控,并且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的不到充分的尊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权益保障根本无从谈起。基于此,中国需要发挥自身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转型与决策改变,并积极提供支持力量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从而对世界各国起到示范作用。

对于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更新及转型,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对其进行科学而有效地促进与推动。首先,中国需要促进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普遍性与透明性,尤其需要推动加快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较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制的改造,进而将其中不公平、不透明的行为进行改善。其次,中国需要推动提款权制度的更新与改革,提出将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大,并将其作为国际支付与储备的主要补充手段的实施对策,如此可以对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动荡进行有效的规避,进而可以从整体上对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维持作用。再次,中国必须推动IMF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挥稳定作用的功能发挥,引导成员国将货币金融政策的透明度与普遍性提高,并以实现金融稳健度提高为目的,积极推动双边与多边监督,而对金融资本来源与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与全球货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除此之外,中国需要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运行改革的建议,对IMF的股份比例及组织人事安排的调整提出合理化意见,进而可以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并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发言权与代表性,以此抵制一些少数发达国家对于投票与决策的垄断局面。

2.3 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安排

要想将国际套利资本引起的汇率风险从根本上降低,就必须采取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汇率政策。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浮动汇率制和钉住汇率制的实施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实施的应对措施,其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以美元、欧元或自选货币篮子为钉住目标。然而,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汇率政策与制度成为世界各国逐渐关注与重视的重要问题。

对于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发挥“合作者”角色的中国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需要对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提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因此需要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选择与制定作出有效的更新与改革。就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弹性较低,长此以往,其波动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如此不仅会导致中国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损害,对于中国未来金融的安全及稳定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隐患。对此,中国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措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安排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调整。首先,中国需要将单纯依靠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被动确定人民币基准汇率的方法进行彻底地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依照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与调控目标进行确定,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依据内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对整体性汇率政策进行制定。而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适当的放松可以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自由性,从而使其可以依据相关信号及时作出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进而使其能够较为真实地对市场供需关系的消长变化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中国需要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最高特汇规模的限制进行适当的放宽,目的在于提高其头寸限额的弹性,如此可以提高其运作活动与行为的主动性与灵活性。除此之外,对于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与管理需要进行加强与巩固,提高其管控的力度与效果,进而使其可以充分运用汇率政策、外汇管理政策及利率政策的功能。

2.4 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及国际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损害与打击,中国采取了各项措施与策略对其进行应对,以保证国内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产业振兴计划、亚洲货币互换基金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抵制作用,使得自身与相邻国家与地区遭受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大减少。区域货币统一体系构建与重塑中最具可行性与科学性的行为就是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及国际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接收国际社会的广泛接收与认可,并且可以将计价单位、交换媒介与价值储藏这三大国际货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非是重复性地搞一国垄断货币体系规则制定与运作来寻求货币领域的霸权地位。现如今,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并且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与不利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中国需要加快区域货币合作与协调的步伐。

基于此,中国首先需要在国内范围内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并将人民币的发债规模与种类进行实质性的扩大,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并将这种效应的最大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区域之内,为了对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进行防范与抵制,中国需要推行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如顺利推动清迈协议的实施与监理亚洲共同货币基金的设想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提高的战略步骤,中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国需要将其金融环境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与优化,目的在于为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来看,中国自身的国内金融环境依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目前中国自身的银行体系建设存在不完备的地方,重要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并且不良货款比率以及资本充足率等状况依然不能与国际的通行标准相适应,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监管与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并且这些问题与弊端的分析、判断与监控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与管理。其次,中国需要推动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并对这种措施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以保证其得到循序渐进的实施效果。就目前来看,中国自身金融体系依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其对外部风险及危机的应对能力较低,这就致使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因此,中国需要对境外的直接投资领域提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在这个领域对中国境内的大中小型企业、机构等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进行进一步的放宽,允许其将自身的海外业务进行扩宽,从而将各方面的竞争力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中国需要高度重视证券、期货等投资类领域,在这一领域需要对境外的投资者对我国股权类投资的限制进行合理的放宽,并且需要对国内企业及其他组织结构对境外证券市场的针对性投资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还需要将信誉良好的境外机构取得合格资质的限制进行放松,进而实现中国内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的平稳加快。

3 结论

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与金融危机频发爆发,国际金融治理的开展与实施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为了使国内经济获得平稳、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全球金融秩序的规范与稳定,中国需要本着追求和谐、提倡共荣的文化本质,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来,并积极发挥自身力量,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有效对策,为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及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崔志楠,邢悦.从“G7时代”到“G20时代”——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1:134-154,159.

[2]王信.金砖四国国际金融实力提升对国际金融及其治理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01:5,94-108.

[3]李巍.金砖机制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J].国际观察,2013,01:33-40.

篇7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1 环境检测类型

1.1 研究性环境检测

研究性环境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某个科学项目所做的检测。例如某个地方需要确认是否适合某种生物制度生存,或者确认某个地方的环境气候对于动植物生长是否会产生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对该地区进行环境检测,然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以上问题的答案。研究性环境检测基本上都是环境科研单位进行,这些单位都会有国家认证资格,会出于自身的目的进行研究,还可能是受到了委托进行研究性环境检测。

1.2 监视性环境检测

监视性环境检测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因此监视性环境检测是定期和长期性质的。监视性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含量,从而推断污染物的增长趋势,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环境治理方案。监视性环境检测使环境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通常由环境监测站进行。

1.3 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

带有特殊目的的环境检测主要指的是环境检测的目的较为特殊,例如需要对污染事故进行及时治理,就需要立刻对污染现场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污染源和扩散范围,并且采取治理措施。这种环境检测不是长期的,也不是处于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检测的方式和技术等都比较特殊。环境检测之后,还需要根据事故严重性进行事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责任划分,并且对个人和部门进行考核,政府部门也可以据此实施咨询。以上的评估、考核咨询等都是环境检测的特殊目的,针对这些目的采取的环境检测就属于特殊的环境检测。

2 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分析

2.1 智能化检测系统得到推广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复杂,无论是污染物还是污染源以及污染的危害等情况都比较复杂,传统的环境检测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用于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出智能化监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动态化以及即时性的环境监控,对于所在地区的水质、土壤以及空气等污染情况都能够进行监测。并且能够通过智能化系统将监测数据结果及时进行分享,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方案[1]。

2.2 实施区域化环境治理

环境检测工作基本上都是具有区域性质,也就是都是针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进行检测。针对某个区域采取一定时间的环境检测,能够对该区域环境污染的类型进行确认,并且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环境污染的源头。这种区域化的环境检测能够为该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系统性和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并且还能够据此对后续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防治[2]。

2.3 提高环境治理的技术含量

环境治理实际上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如果治理技术落后基本上很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现代环境污染情况更加复杂,治理难度更高,传统的环境治理技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环境检测确定污染源以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通过分析污染物成分类型以及含量等信息,就能够判定何种治理技术能够对污染进行治理。如果传统的治理技术无法进行有效治理,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这就提高了环境质量的技术含量。而且环境治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会使我国整体的环境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2.4 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3]。

3 应用环境监测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3.1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

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提升环境治理效果的基础。在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所使用的环境监测方法也不尽相同,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治理方案,才能使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3.2 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

众所周知,各个地区污染源不同,环境污染类型也不同。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对待性原则来展开各项工作。通过准确全面分析监测区域的实际污染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应用监测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环境监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监测人员必须要明确检测重点、难点以及主次检测内容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做好对严重污染区的监测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环境治理方案和环保对策,有效控制污染源,避免环境污染。

3.3 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开展

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至关重要,能够加快环境治理进程。在环境监测之前,首先要对监测区域的污染状况形成一定的认知,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遵循该方案展开布置各项监测工作,在确保其合理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3.4 针对人为污染进行重点监测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部分人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存在乱排乱放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业、生活废物为主,这些废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生态平衡。部分企业受到经济利益、资金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乱排乱放行为,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在农业发展中,很多农户过度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水源及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环境监测部门要重点做好对人为污染行为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污染。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所发现的乱排乱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使更多企业及个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环保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对此,就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提高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环境检测措施,为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有效的遏制环境污染问题,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贞宇,路伟,李静,严彦.浅谈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 (10 ):49.

篇8

关键词:湛江开发区 重金属治理 污染现状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44-01

随着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的建设,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涉重金属行业将迅猛增长,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越来越多被关注和重视,制定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迫在眉睫。

1 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气、废水排入环境。根据湛江开发区2012年的环境统计数据可知,开发区产生重金属的行业主要来自于重金属冶炼、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和手工具制造行业,产生的重金属主要为铬、铅、锌,2012年六价铬的产生量为0.59吨,而其他重金属的浓度低于监测限值,不纳入环境统计,产生的重金属全部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1]。

1.2 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2]。重金属污染较难治理,这与它的特性分不开。重金属污染物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无法从环境中彻底消除,只能改变其存在的位置或存在的状态[3]。重金属在其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被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虽然湛江开发区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不是很严重,但是随着湛江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湛江市钢铁、石化、造纸等基地建设,湛江开发区将构建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石油炼化为基础的石油化工产业。钢铁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前延伸是矿山和其他辅助材料的采选业,向后延伸是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与检修等产业。围绕湛江钢铁基地的建设,开发区将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包装产业、汽车制造业。湛江开发区资源开发和加工的力度相对还会加大,在有限的环境容量条件限定下,重金属排放将不可避免地增加,重金属污染压力有增无减。

2 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

2.1 没有完善的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治体系

湛江开发区污染防控基础工作薄弱,缺乏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管理嵌入环境管理和形成常态化管理的机制,相关技术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缺少量化的技术评估检测平台;缺少“产生-加工-应用-回收”全过程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重金属污染源数据库。

2.2 重金属治理技术落后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最大的瓶颈在于技术。在重金属废气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含重金属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都缺乏经济适用的技术,在协同减排方面的技术也非常缺乏。重金属治理方法现在包括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化学治理及农业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效果彻底、稳定,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生物治理实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破坏小,但是治理效果不理想;化学方法治理效果和费用都适中,但容易再度活化;农业治理方法易操作、费用低,但是周期长、效果不显著。

2.3 重金属监测水平滞后,无法为环境决策和执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重金属污染监测需求特殊,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装备面临诸多问题:在线监测技术装备门类不齐,实时连续感知手段缺少;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装备落后,应急工作被动;技术手段单一、应用成套化程度低,不符合综合防治需求。

3 重金属治理的对策

湛江开发区重金属治理要遵循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理念,建立起完善的重金属防治体系。

3.1 强化湛江开发区重金属规划目标和任务,加强区域规划环评,严格执行区域环境准入政策

认真规划,把好源头,规划辖区重点项目实施和重金属相关行业产品产量变化,按照“一区一策”、“一厂一策”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辖区内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的防控任务和防控要求,分解落实本辖区的控制目标和重点项目。

严格准入,严格控制重金属采选和冶炼项目。积极引导涉重金属入园入区,集中治污,实现减污增效。湛江市属于非重点防控区域,必须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增加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实现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7年排放量的零增长。

3.2 完善重金属排放标准,确定重金属排放基数,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源数据库,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要继续健全政策体系,完善重金属排放标准,补充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判定,包括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的指标和限值。

进一步摸清重金属污染底数,明确辖区重金属排放基数。其中废水重金属排放量应以2007年污染普查数据为基准,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应以环境统计、环境监测、排查调查等相关资料为基础进行测算。湛江市属重金属防控非重点区域,要求以2007年重金属排放量为基数,增产不增污,各年度重金属排放量都要控制在2007年的排放总量内。

3.3 建立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思路,强制推进重金属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重金属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湛江开发区以节能减排为核心,以污染预防为重点,以提升科技水平为切入点,以工艺清洁化,设备密封化、运行自动化、计量精准化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中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要抓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将涉及铅、锌、铜、铬、镉和汞等重金属行业作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把“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服务、管理环节;注重全过程控制和必要的末端处理,建立“产生-加工-应用-回收”全过程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管理体系,实现“工艺、环保一体化”,通过技术改造减少含重金属原材料的应用,减少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金属副产物或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4 结语

总之,湛江开发区应该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环保“三同时”制度,全面排查辖区涉重企业,实现重金属治理区域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不变栽种面积,经过集约项目、集成技能、集中投入,切实提高茶园集约化生产程度,推进我市茶叶规划化栽种、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运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程度,具体提高茶叶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才能。

二、目的任务

依照全国园艺产物规范园创建活动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茶叶优势(重点)区域选择14个基地参与规范茶园创建活动,指导资源向优势区集中,逐渐构成产业集群,促进茶产业结构区域化。规范茶园要求树强健,树冠构造合理,掩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不变,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具有规范化、洁净化加工前提,茶叶产物悉数符合食物安全国家规范的要求,执行品牌销售,产值和效益较高。

三、基本要求

1、区位要求。在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县(市、区)茶园的中心地域、交通比较便利的区域选择。

2、加工前提。产地情况前提必需符合《无公害食物茶叶产地情况前提》(NY5020-2001)的要求。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为15°—25°的茶园须坚持等高梯级场地。泥土PH值4.5—5.5,土层有用深度1米以上,泥土松散、肥美,通透性优越。茶园内田间道路、沟、渠等基本设备齐备,便于功课和运输,水土坚持优越。有茶叶初制厂且结构合理,加工设备配套完全,能知足规范化、洁净化生产的要求,取得QS认证。

3、茶园规划。相对集中连片,规划在1000亩以上。

4、种类与技能。茶树种类必需是国家或省级认定的无性系良种。履行规范化生产技能,依照《无公害食物茶叶生产技能规程》(NY/T5018-2001)和《无公害食物茶叶加工技能规程》(NY/T5019-2001)的要求,进行施肥、垦植、修剪、采摘等治理和病虫害预防,坚持完善的茶园耕耘活动档案记载及茶园投入品品级准则,采用规范化工艺,执行洁净化加工,保证产物质量安全。

四、重点工作

(一)科学选点。除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思索工作基本好,技能力量强,当地县政府注重,茶农专业组织或龙头企业基地积极性高级要素。

(二)指导服务。各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订技能方案,明确技能规范,开展技能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还,在茶叶发展关键时节,组织农业(茶业)部分、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规范茶园进行现场观摩。

(三)总结验收。各创建规范茶园地点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依据创建活动发展状况,合时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验收,并将后果报至市经作站,市局将共同农业部、省农业厅进行抽查。对验收及格的规范茶园,将报请农业部统一授牌并对外。

(四)增强宣传。各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积极向吉安农业信息网报送有关“规范茶园创建”的宣传信息并以简报的方式寄至市经济作物站,还充分应用报纸、收集、电视和播送等媒体,宣传报道创建活动发展、成效和经历,加大宣传力度,一起营建优越的社会气氛。

五、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市局成立以分担指导为组长的全市规范茶园创建指导小组,详细工作由市经作站牵头,局内有关单位参加。各有关县(市、区)县政府也应成立规范茶园创建指导小组,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创建工作。规范茶园创建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成立施行小组,首要指导亲身抓,整合有关项目和技能力量,保证各项办法到位。

篇10

指导意义:以法史来把握法律的趋势。

关键词:全球化融合多元化趋势私法自治网络

引言

人类经历了由族群到国家、由国家到跨国家的国家团体和超国家的国际社会的过程。与这想适应,法律的发展也经历了由族群之法到国家之法由。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法律将会出现由国家之法到跨国家之法再到超国家的世界之法的过程。法律自从产生以来就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法律的发展趋势将是私法进一步发展,将形成私法自治。最终达到法律的目标顶点法律的民主主义和国际主义,也就是在法律的国际化范围内法律的多元化。

本文主要有:法律的全球化、各法相融合、私法自治、法律对网络的介入。

法律的全球化

一、法律全球的原因

纵观人类法律的发展史,自法律产生以来经历了族群法、城邦法、国家法、国际团体法的发展过程,是法律规范所规范的范围扩大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法律不断发展,要求法律所规范的范围扩大,这必然会引起法律的全球化。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及频繁化,并且各国法律之间不断加强的深度协调化,就更需要一个更大的统一的行为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与经济交往愈加频繁、愈加深入,法律的全球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一)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概述

法律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化,各国的法律逐步趋同,或者是各国法律之间不断加强的深度协调化,或者是几者的多元的综合。1、虽然法律全球化的理论没有完全的界定完善,但是世界的趋势,尤其是法律全球化的发展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应呈现出多元化的法律格局。

(二)、欧盟法律对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谈及法律的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欧盟的法区域化及其法律全球发展趋势的影响。欧盟区域法律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从各城邦法律到各国法律再到今天的欧盟法律,由于欧洲各国的不断发展、政治与经济交往愈加频繁、愈加深入以及各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他们选择了法律的区域化,统一规范行为方式。在欧盟立法中区域化的发展尤其是显著的,欧盟法律对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容我们忽视。

第一、欧盟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欧盟法律由区域化向全球化发展趋势。

在欧盟立法中区域化的发展尤其是显著。欧盟制宪委员会近日发表了规划欧盟未来的欧盟宪法草案。在方面,欧盟未来的欧盟宪法草案预示着新的欧盟时代的来临。它使目前的成员国有效运转。是世界历史上的又一盛事。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法,权利,政策与功能,及对有关条约的规定,是对现有的条约重新立法和调整的结果。

第二、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几个标志性事件

纵观欧盟法制史,每一次历史的运动都在不,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同程度上推动了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1,1968年的《布鲁塞尔条约》,2,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3,联合国国际私法委员会自20世纪末举行了5次海牙国际私法委员会讨论海牙国际私法民商事的管辖和承认问题,建立世界性的国际条约统一全球的各国法律冲突,形成统一的世界示范法。

1,1968年的《布鲁塞尔条约》、由于各国管辖权和承认执行问题涉及各国的,因此,法律冲突是十分普及的事情。在1968年,欧共体为加强司法合作进一步保护欧共体内国的合法权益而签定了《布鲁塞尔条约》。在第1条的范围中明确说明了条约的适应范围和事项。该公约是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在国际民商事管辖和执行方面规定的最为详细、完整的,也是适应范围最广泛的条约。

2,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使得成员国的某些法律趋同,形成统一的世界性法律来解决各国法律冲突。

特别指出的是,欧共同并不是仅仅的成员国的相加,而是由于内部一体化建设大大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它于其他国家中的力量,尤其是谈判的要价,对世界立法产生影响。如中国的入世谈判就是一例。自1986年的申请开始起,中国和欧盟的谈判十分艰苦,对中国调整对外关系有较大影响,如中国修订公平法。

综上所述,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形式得以体现,而当欧盟法律与全球法律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欧盟法律又极力推行其法律制度,这也许是欧盟法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特有机制之一。因此,区域法律对于法律的全球化既有促进又有一定的抗衡。

二、在法律全球化下的法律多元化

依据地方性知识认识法律;将“法律”和“人类学”分解为不同学科,已通过具体的交叉而非混杂的合成将他们勾连起来;从地方性知识出发来探讨事实与法律,就必然导致法律多元化的认识。

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时就涉及到因各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实行相对而言的“不同”法令,其目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古代所谓的“不同”的法律都必须要在统一的原则之下的,而在统一原则下的各地“不同”的法律也是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世界是由多民族、多国家组成的这样的“不同”法律到我们现代社会就是,各国的法律在国际法的统一原则下的多元化法律,多元化法律以各国的实际情况而出发。法律的多元化本无可厚非,由于法律的多元而导致的问题应由国际化法律来解决。

因而,如果能在法律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平衡才是的最佳状态。

各法相融合

在中外法制史上,法律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法律就出现过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融合,两种法律制度的融合产生了封建的普通法的原则还出现了法兰克帝国的法律统一运动。融合的过程,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从法制史的角度讲,法律全球化的过程需要不同法系各自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对于人类的文化不同法系将相互吸收利用、相互的改造。相互吸收利用、相互改造便是融合的过程。

私法的自治

一、私法自治的基础

私法是调整私人关系的法律规范,自治是其根本特征。私法自治的应有之义在于:在私域的范围内,只要不违反法律,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而法律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得非法干预。私法之所以能够得以自治,具有其深厚的自治基础。

首先,私法是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它排除了性别、财产、籍贯等的差别和身份等的限制,排斥一方利用其不平等的地位对另一方的强制。这样就可以使私法主体在私法关系中实行充分的意思自由,所以私法能够自治。

其次,私人生活的复杂性和私人性。一方面,私人生活内容极其丰富,范围极其广泛,种类极其繁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私人生活,民法只需从私人生活的规律中抽象、归纳出一般规则和一般制度来对此加以调整。不能、也不应事无巨细地加以调整,况且,立法者不可能精确设计出私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规则。民法制度的设计,“并不是建立某种特定的秩序,而只是创造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一个有序的安排得以自生自发的型构起来并不断地重构。”另一方面,私法关系更主要地涉及私人生活领域。在私法关系中,每个人都有不愿为外人所知道的信息或领域,如个人的隐私、商业秘密等。这些隐私性,本质上也就排斥外人介入安排,因而最加之方法,也就是个人依其意愿自作安排。由此私法的自治性也就显得更为必要。

再次,私法从本质上说具有其内在的法律调整机制,这正是私法得以自治的基础。其一,私法具有内在的法律行为的调整机制,如意思表示成立、生效规则等有效地保障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充分维护私法主体的利益。其二,私法具有内在的价值评价体系,诚实信用原则、意思自由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等,且将这些原则确立为强行性规定,当事人违之则不能得到法律保护。保障了私法主体在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公平、平等。其三,私法具有独有的制度体系,如民事权利能力制度、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交易安全制度等制度体系,为私法主体自治提供了坚实的框架,有效地维护着私法主体的自治。其四,私法具有独有的责任体系,确保私法主体能够在私法关系中有效地实行自治,保护私法主体通过自治而取得的权利和利益。也正是因为其具有了内在的法律调整机制,才可以使私法从古罗马法发展至今,其生命历经众多演变,丝毫不减原来之本色。

最后,从根本上来说,自治是反映市场经济的私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而私法中的每一个人,都被假设为理性的经济人,都是自己最佳利益的判断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私法是市场经济生活的法律表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以自治为特征的私法也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同时以自治为特征的私法抓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这种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推动力,并使之法律化,从而也从根本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私法自治的渊源

1,私法自治的出现和形成

一般认为,私法自治理念滥觞于罗马法。虽然罗马法没有提出完整的私法理念,但当诺成契约在罗马法中产生时,就意味着私法自治的出现。“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而成立”。这个产生于万民法中的被梅因称为罗马契约法上的“巨大的道德进步”,它孕育了这样一个原理:契约可仅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成立。而乌尔比安(DomitiusUlpianus)对于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更是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私法是任意性的,可以经由当事人的意志而设立。这已初步表明了私法自治的本质,但此时的私法自治并未抽象成为民法的基础理念,而实质上的私法自治应该说是产生于16世纪法国法学家查理•杜摩林提出“当事人意思自治说”(TheoryofAutonomyoftheParties),他提出应由交易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法律来调整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即当事人的自由选择应该是适用法律的依据。此后私法自治得到了进一步抽象,18世纪法典化运动,法国民法典鲜明地通过对于契约自由思想的阐述确立了私法自治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当德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概念的出现,标志私法自治发展到了顶峰。至此,私法自治终于成了近代民法体系中高度抽象的理念。

2,理性人的出现是私法自治形成的核心

无论是古代罗马还是中世纪的欧洲,法律上的人总是属于一定身份的。如果不拥有一种身份,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拥有任何财产。在这种情形下,私法自治就无法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存在。而在古罗马,这个人仅为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家长,在中世纪主要是封建庄园主,只是到了18世纪自然法与理性主义哲学充分发展、在法国民法典中形成私法自治理念时,这个以当时的资产阶级(包括市民与商人)为基础的“类”的人,才真正支撑起私法自治这座大厦。可以这样认为,私法自治的形成就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

三,私法自治的本质:自由的保护与促进

私法自治旨在实现人从意思自由进化到行为自由的目标。私法自治与其说是“自治”,不如说是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促进。从法律的角度来解释“自治”的内涵,其应有之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事主体自由设定权利义务的自由;二是法律对民事主体适法行为的尊重和肯定,以上两者都是自由的含义在私法中得到实现所必须的,只有并存于私法自治的理念中,缺一不可,才能实现真正的私法自治。所以,从更为广义的范围来说,私法自治的本质,无疑是指对自由的保护与促进。

私法自治在现代民法中的局部扩张的趋势,在对私法自治进行限制的同时,私法自治也出现了扩张,即在原来传统民法中不允许或者是限制私法自治的一些领域,私法自治却出现或者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具体制度上。

1、在现代物权法领域,私法自治的范围仍然有限,但扩张趋势却在不断加强。(1)、物权法定的缓和。即认为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只要不违反物权法的立法宗旨,并具备一定的公示条件时,可以将其解释为非新种类的物权而认可其效力;同时,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物权习惯,只要符合物权立法旨趣,并有一定公示方式时,一般都借解释而认可其效力。这样,法律解释在物权法中实现对行为人意志的尊重上充当了先行者。在法律解释不能完全涵盖这种新型物权的特性时,新型的物权就出现了,如所有权保留、让与担保等。(2)、物权转向以用益为中心。在现代民法中,所有权的行使对行为人双方意志的他物权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用益物权异军突起,成了物权法中发展最为迅猛的种类。这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于行为人双方意志尊重的结果。(3)、物权边缘的模糊化。在现代民法中,在物权与债权之间则出现了一定的模糊区域。在债法领域,由于意志行使的受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限债权,而在物权中则由于对于意志的承认,出现了物权的自由化。

2.婚姻家庭法中私法自治的扩张。(1)离婚法从有责主义到无责主义,现代离婚法中大都采用无责主义:当事人只要认为婚姻已出现破绽,且无回复的可能,并具备一定外在表征,即可离婚。这样不仅有责一方意志得到了尊重,而且双方生活隐私也得到了保护。这样,由于对人的尊重,离婚法中的道德性因素被排除了出去,自由意志得到承认。(2)对于离婚协议的认可.现代民法实行完全自由的协议离婚:双方只要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协议,经过登记手续即可离婚。同时,现代民法还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这种财产分割的对外效力从婚姻家庭法中出现的这种扩张,在注重意志的同时,更多地是对人这种生命体的尊重。

这样,现代民法中的人更为多元,在承认理性的、抽象的人的同时,也承认人的不足;在关注作为类的人的正义时,还重视具体人的正义;在关注个体的同时,更对整个人类命运进行深层的关注。正是这些,使得私法自治这一变化趋势。

法律对网络的介入

在法制史上新的部门法都是产生在介入新的法律领域的基础上的。由于新的领域行为规范不统一、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下,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仅依靠道德是难以实现的,法律作为人类最具代表意义的行为规范规范、作为治理社会的有效方法和机制就应当介入网络世界规范网民的行为。

网络并不是一个纯粹自由的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受到现实社会法律的约束,从而防止因权利滥用对国家、组织或者他人造成侵害。网民作为一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要言责自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权利和义务永远是统一的,而目前网民言论所呈现的状况是权利本位的无限扩张和义务本位的缺失。随着电子网络科技的发展法律应该介入网络的虚拟世界,网络犯罪正是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律既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那么网络行为应该得到规范,法律就应当介入网络世界这一新的领域。

结语:

法律的发展是社会的自觉状态,近代以来法律的发展的趋势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对直觉情感的超越。纵观世界法制史,人类社会从习惯、礼仪、宗教、德教等无形的行为规范到法律这一有形的行为规范,法律走过了族群法、城邦法、国家法、国际团体法的发展过程。在法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人权、自由、民主使私法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日益扩大,而公法必然要得到限制。总结世界法制发展规律,我们发现各种法律将不断融合而趋向于全球化的统一,在这全球法律下各国的法律形成的是多元化的法律格局,并且法律不会停止对新领域的规范,对网络行为法律应予以规范。

在此笔者认为从法制史的角度来讲,法律的发展趋势还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如法之制约平衡、公法与私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参见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2.[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426-483页。

3.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参见杨正呜:《网络犯罪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79-130

5.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