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亮点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亮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山区水利建设 工程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区地势地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制约的作用,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还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后期养护成本,为了使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作用,就要根据山区各方面的用水状况来建设完善的水利工程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山区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我国山区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水利工程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保证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应用,而且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广泛的,有体现了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联系紧密的节能环保水利工程,也有新型的生态工程、绿色工程,还有与文化传承有关的历史文化景观工程等等。总体来说。在山区建设水利工程会受到地势地形的影响,导致整体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的集中性比较弱,对于管理工作也会带来相应的困难。
为了确保山区水利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施工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把握好施工的技术和质量,不能对现有的条款进行生搬硬套地使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拓宽山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渠道和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预期的效果。
山区水利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这也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山区的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导致交通运输条件有限,很多水利工程修建的地方都没有公路可通,给工程材料的运输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山区水利工程一般情况下都是规模比较小的工程,例如农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而且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点比较分散,投资的款额也多少不一,少的在3万到5万之间,多达几十万,铺设的输水管道的长度也有所不同,根据实际需要,有的长达几千米,有的则长达几十千米,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工程的大小就出现了各种差异,分散性增强。在山区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施工的环境比较差,而且施工的条件也很差,经常是在无水无电的情况下借助人力来进行施工的,而且受天气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如果赶上下雨天,很多施工材料就无法搬运,有些在施工地点的材料还要进行相应地转移。
在山区建设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尤其重要,这关系到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从目前我国的山区水利工程的发展情况来看,资金投入少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水源工程底子薄、基础差。政府对山区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比较小,群众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筹集资金,所以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在水利工程的计划阶段,缺乏对区域供水的总体规划,有些细节的设计上也欠缺合理性,水利工程的总体标准不够明确,现行的标准又比较低,所以导致整体的建设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少就使得施工技术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对骨干工程的投资力度不够,施工的效率就得不到应有的提升。群众的积极配合与参与意识也相当关键,如果当地的群众在资金上不积极投入,就会给组织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二、山区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山区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尤其关键,不仅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还关系到使用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管理:
首先要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到一起,在进行审批的时候要将项目本身的审批工作与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审批结合起来,从宏观上来把握审批的内容。
现阶段的山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普遍存在重视建设过程忽视工程管理的现象,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比较小,管理效益非常低下。一些规模小的山区水利工程可量化到户的尽量到户,不能到户的可以设置制度健全的“用水户协会”实施共同管理的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利设施的私有化情况的发生。关于收费标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从刚开始的能够维持正常运作的标准,逐渐过渡到后期的保本盈利的标准,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不断加强山区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力度,同时要提高山区水源建设质量。要把所有种类的水利工程都纳入到科学管理的范畴之内,并对骨干工程实施重点的建设,还要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由于水质性、季节性、资源性缺水和时空分布不均的调控能力。相关部门要做好定期的勘探和测量工作,尤其是在农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要设置便利的水利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组织和带头的作用,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强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的管理。
再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网络化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人民的生产与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水利工程,山区人民的生活很难富裕,甚至得不到根本性的转变,依然非常贫困。规模小的水利工程是山区水利工程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水利工程的水源供水比较单一,往往是仅仅依靠集蓄降水径流的小型集雨工程来提供水源的,这就不能确保水利工程供水的稳定性,当降雨量比较少的时候,小型集雨工程所贮存的水根本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降雨量比较多的时候,小型的集雨工程容量又很有限,当积满之后就不能急需贮存了,造成很多水资源的流失浪费。根据实践的经验,水利工作者与农户共同研究实施了一系列水利设施网络化工程。网络化的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山区中的塘坝、池、山泉水利用集道、管道相互连接,作为水利工程的补给水源,同时在田间配套节水灌概工程。这些工程有的是将小流域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网的结构,有的是以某个水库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开来的结构,最终都形成了集截流、蓄水、灌溉等为一体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仅实现了山区供水的均衡发展,还可以加大一些水库的蓄水容量,为水利工程的供水率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与高效化水平,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最后要加强对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技术的监管,同时提倡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综合的考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施工方案,并不断提高施工的效率,简化施工的工序,将主要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来。前期的准备费用要合理安排与规划,尽量降低水利工程审批论证会的召开次数。对山区水利工程项目要进行严谨的勘测、规划、设计,有效控制技术质量,确保第一手资料真实、准确,规划符合山区生态建设,为山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结:
综上所述,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工程的资金投入、政府的政策、施工技术、工程的管理与审核方法密切相关,为了克服在山区建设水利工程的不利条件,就要切实将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增加水源的供给力度,大力建设网络化的水利工程,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申万炎.浅谈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9)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坚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坚持以普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等法制建设各环节整体推进的同时,坚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求发展”的工作中心,着力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扎实推进“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城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活动基本原则等内容,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崇尚遵守宪法、贯彻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2、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宣传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资源、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宣传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承包和征用以及企业改制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4、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宣传与平安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自治、维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围绕“无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反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继续推进“回归社会”工程,充实健全“四位一体”的帮教组织,形成教育转化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巩固工作质量。
三、“法律六进”工作
1、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
要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我镇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工作,深入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反警示教育。以“法律进万村大服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普法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
3、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4、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
要通过学法用法,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5、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把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中,在社区形成崇文明、反对的浓厚氛围,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远离,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社区自治工作向纵深开展,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适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依法保障“四个民主”的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五、具体要求
1、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要注意把握重点工作,抓出亮点,同时要全面兼顾,整体推进,使“五五”普法工作在新的时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和亮点。
2、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反邪知识培训,提高和增强他们的识别、防范和抵制各类的能力。
3、全面加强专职、兼职、志愿者三支普法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普法宣讲员的政治、法律素质,充分发挥普法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努力增强法制宣传的实际效果。
4、加强网上法制宣传,认真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和特定日期专项法制宣传活动,深化基层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法制教育覆盖面。
5、适时组织普法队伍业务培训,积极培养典型,研究探索普法工作新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篇3
思明区正处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紧扣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五五”普法的目标和任务,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为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强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紧紧围绕思明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立足推进全国强区建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平安思明建设,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针对企业改制、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安置等突出问题,选择群众最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要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根据不同对象的文化素质,接受能力等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融入机关、单位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在不同时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在全体公务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与全民普法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全区人民的法律素质,打造文明思明,和谐思明。
三、要突出职责增强实效。“五五”普法我区突出强调了各职能部门的普法责任。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及群团组织,对内要严格落实学习培训计划,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本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公务人员要主动学法,不断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对外要结合部门特点,积极开展全民普法工作,重点是本部门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在使特定对象受到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宣传教育面,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普法依法治理的实践中来。
四、要突出创新抓出特色。在“四五”普法中,我区创造性地推出“社区公民学法登记台账”、“机关干部学法培训手册”、“用社区人演社区戏”等系列普法亮点工程,受到了辖区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我区通过强势启动,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获得新提升。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再创一批具有思明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五五”普法的新发展。
篇4
2015年以来,深圳龙岗区推出“社区民生大盆菜”,通过居民“点菜”、政府“配菜”的方式,对公共服务资源进行精准配置,同时也借此推动施政方式的微改革、微创新。“社区民生大盆菜”这一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也由此入选“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何谓大盆菜
龙岗区是深圳市的后发城区,区内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相较于深圳特区还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龙岗区为加强社区治理、落实民生服务,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诉求和愿望对接有差距的问题。结果是民生工作没少做,社区居民认同感、参与度却不高,造成“政府买了单、群众不买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龙岗区于2015年2月推出了“社区民生大盆菜”改革项目。龙岗区是客家人的集聚地,逢年过节许多居民都有吃“大盆菜”的习俗。大盆菜里不仅有山珍海味,也有萝卜青菜,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众人需求。“社区民生大盆菜”名称寓意民生类公共服务不仅仅是“山珍海味”型的大项目、硬工程,更多的是居民日常必需的“青菜萝卜”型小项目、软服务。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居民“点菜做菜”“政府买单”的方式,针对社区群众迫切需要、普遍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借助施政方式的微改革、微创新,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办理,真正实现社区居民“我的实事我做主”。
“社区民生大盆菜”改革项目通过机制再造、流程优化,不仅精准地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得到群众普遍认可,更重要的,通过激活基层自治活力,实现了基层治理方式的变革,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效尝试。龙岗区委区政府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充分展现了其解决群众问题的决心,以及推动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的信心。
截至今年6月,“社区民生大盆菜”已经推动实施项目五批共4111个,投入资金5.3亿元。数据显示,“社区民生大盆菜”自实施以来,在2015年民生投入和2014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龙岗区民生投诉下降了40%。
如何点菜配菜
传统体制下民生项目的筛选、实施、督办,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主导进行,民众被视为接受社会治理的群体而导致表达诉求渠道较少,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因此,无论是民生工作选项,还是民生工作过程乃至成果,作为受惠主体的民众,事前不知、事中不晓、事后不觉。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表示,“我们实施‘社区民生大盆菜’,就是要通过老百姓自己选择、自己决策、自己参与,来共同解决好身边事,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基层民主自治共治新局面。”
就具体操作而言,项目由居委会负责在社区范围内广泛征集,项目的确定由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讨论表决,项目的审定由街道召集的专家论证团队进行评审,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主体确定为街道办事处,项目实施和验收由社区居民参与监督和测评。项目确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结果和评价要求“四公开”,并接受“两代表一委员”和居民群众的监督。通过这些工作,既充分发挥了社区居委会“枢纽、议事、监督、服务”等职能,也为做实社区工作站、做强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提供了重要途径。
2015年3月19日上午,龙岗区“民生大盆菜”首场点菜定菜活动现场,龙城街道愉园社区17个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急事、难事一一被“端上桌”,依次接受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票决。最终,16个民生实事项目获通过。
在“点菜”现场,区、街道和其他部门领导一直处于“旁观者”角色,他们没有“出手”替居民“下单”,改变了以前“政府在做,百姓在看”的格局。
在具体实施上,“民生大盆菜”特别创新了资金使用规范。对资金的使用坚持“专项核算”和“于法有据”的原则,由区财政年度预算统一做出安排,每个社区安排200万元资金。为了确保经费快速到位,开通资金审核绿色通道,原则上在确定实施后15个工作日内办好资金拨付手续,确保项目能够快速落地。
启示和完善之道
实践证明,“民生大盆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供给侧改革探索了新路径。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举措。
“民生大盆菜”项目以老百姓身边小事、实事为切入点,从“政府配菜”过渡到“百姓点菜”,使公共服务的供给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打破了以往政府供给与居民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极大改善了政府供给的有效性。
无论是工程类、服务类,还是货物类,无一例外全部是由居民根据自身的需求上报确定,成为了政府精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改进公共服务供给路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典范。
“民生大盆菜”体现了基层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而居民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变成社区居民“我的实事我做主”,同时也使公共服务的供给更好地实现群众需求的导向。
在发现亮点的同时,“民生大盆菜”也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
首先需要加强的是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的代表性。目前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的成员主要由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小区业主代表、股份公司董事长出任,这些职务大多是任命的,没有经过居民选举。同时,社区中基层组织众多,既有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也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以及村股份公司,还有小区的业主委员会,这些基层组织如不能做到权责明晰,在解决问题时就可能存在相互推诿、“九龙治水”的问题。
为此,首先要完善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的选举规则,在现有成员的基础上,设置由居民公推直选的居民代表,真正做实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的代表性。其次,在将权力下放至社区的同时,还需理顺社区机构的关系,将不同机构内成员代表的身份进行整合,精简基层治理结构,做到职权专一,避免产生基层治理机构的职能重复或出现职能真空地带。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民生项目的“负面清单”。项目在实际的征集、确定中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项目关注重点本应是密切关系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民生类项目,而从立项的项目来看,有些不能惠及绝大多数社区居民的民生服务项目通过了立项;有些本应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非民生服务项目,也在民政局牵头的“大盆菜”项目中立了项。
篇5
该榜单显示,索尼、英特尔、三星电子位列在华外资企业前三名,中国远洋控股、联想集团、中国石化分列中国本土公司前三名。相较于2011年,本土企业得分大幅提升,外资企业略有下降。
中国远洋控股第三次蝉联排行榜中国榜单第一名,系统、综合、详细的信息披露形式和殷实的数据披露是其领先之处。中国远洋继续积极践行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蓝图,并与多家NGO合作共同开展扶贫帮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活动。
索尼在环境、社会、企业治理三个方面的信息披露中均表现优异,连续两年获得外资企业榜单的冠军。以“2050年环境零负荷”为准绳,索尼根据ISO 14001的标准建立了一套环境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索尼运营的各个方面。
本土企业差距明显
在肯定本土企业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领域进步的同时,报告亦通过本土与外资企业的比较分析,总结其可改进之处,指出仍缺乏在确保报告可行度和透明度方面的细节。
统计显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供应链管理是两者分差最大的两项。报告认为,中国企业缺乏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量化目标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具体行动;缺乏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供应商选择系统及带动供应商共同履责的项目。
报告发现,只有23%的本土企业制定了可量化的环境目标,在覆盖比例和全面性上远低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的社区项目缺乏多样性,在教育培训项目上差距最为显著。编制报告时,本土企业关键议题的认定机制为17%,低于外资企业的47%。
行业重心与亮点
排行榜同时公布了12个行业的分析报告,通过对上榜企业的研究,探寻出各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重心及亮点。以电信行业为例,报告选取2家外资企业和3家国有企业,分析认为“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绿色行动”是其行业履责重心。
报告列举了中国移动引领供应商低碳发展,中国电信开展员工援助计划的案例,指出电信行业履责亮点集中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两方面。
篇6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抓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紧扣“五五”普法规划,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以“法律六进”工程为载体,结合行业实际,突出重点对象,因时因地制宜,分门别类施教,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掀起学法用法热潮,达到帮助普法对象析身边事、学常用法、做守法人的目的,增强了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法律进机关、进单位不断深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依托县、乡党校等阵地,采取开展党政干部法律教育培训月、科级干部《物权法》专题培训活动,举办各级干部法制讲座、法制专题辅导、行政执法培训班、普法培训班以及网上答题、现场知识竞赛、组织普法考试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牢固树立现代法治观念,增强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法律进乡村扎实推进。立足农村实际,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月、农民法律法规集中教育培训、“建设新农村,送法进万家”、送法进乡村、法律政策对谈、“法律进村入户”等活动,尽量把普法触角延伸到基层农户,进行零距离、贴近式宣传教育,方便群众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利用乡村赶集大会、城乡文化联动活动等有利时机,组织普法赶集和法制文艺节目演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有效调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法律进社区内容丰富。以“六进社区”为依托,以广场周末文化活动为契机,以社区文化节为平台,突出“法德进社区,和谐建家园”这一主题,采取法制宣讲、宣传展板巡回展览、赠送以案释法教材、发放《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演出法制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普法内容,吸引居民广泛参与。通过为社区派驻常年法律顾问、组建法律志愿者队伍、建立普法活动室、人民调解室等途径,构建完善的社区普法网络,打牢和谐社区建设基础。
针对基层依法治理的薄弱环节,广泛开展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创建活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79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8%,创建示范社区4个,依法治校示范校2个,在此基础上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6个,全市8个,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推亮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法德进家”活动是合黎乡在“四五”普法期间探索总结出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五五”普法启动后,我们及时在全县推广“法德进家”活动的经验和作法,经过三年多的积极实践和不断完善,“法德进家”活动得到广泛普及,从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法德宣传版面基本遍布城乡,法律资料袋、以案释法教材已进入60%的农户家中,法德教育宣讲直接延伸到了村社,以一版、一袋、一匾、一案、一讲“五个一”为主要形式的“法德进家”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农村法德教育氛围日渐浓厚。全县建成法德一条街19个,制作法德进村入社宣传板面1468块,发放法律进家资料袋2万多个,编印以案释法案例选编教材2万本,组织法德宣讲1200多场次,村均达到9场次,30%的农户家中都有2块法德教育牌匾(法律、道德各1块)。“法德进家”活动是新时期农村普法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一条农村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由于社会效果明显而备受各方关注,曾经得到省委和省司法厅及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2006年11月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06年12月和2008年4月,由甘肃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小乡村铸就大和谐》、《一单解民情,法德进万家》,先后两次亮相“法治视线”栏目,研讨文章登上全国性普法刊物《普法依法治理通讯》,对扩大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影响,推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树新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积极探索法制教育和民调工作互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坚持法律宣传与人民调解互动共促,把普法教育融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起“一庭三所联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全县逐步形成基层政法单位互相协调沟通、共同参与配合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大格局,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整体联动作用,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处化解。几年来,“一庭三所联动”机制共排查矛盾纠纷318件,调处化解306件,成功率达到96%。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暨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2007年,依托新坝乡政府网站架通宽带网,使30个村、22个单位、站所与乡政府网站联网,建成法制教育和民调工作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设置内容涵盖农村法制教育、道德建设和人民调解等各个方面的多个栏目,使网上信息上报渠道畅通,信息交流速度加快,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做到及时迅速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控制矛盾、化解矛盾,将民间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激化前,提高法律知识普及率、知晓率和矛盾纠纷调处率,普法效果更加明显,“第一道防线”更加牢固。“五五”普法以来,共调处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矛盾纠纷2558起,调解成功2440起,调处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5.4%,有31个村连续5年没有发生刑事、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7%以上。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高台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县域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各项事业逐步迈上了法治化轨道。他们在工作中创造的“法德进家”、“法制扶农”、民情报告、“一庭三所联动”等经验和做法,被省、市喻为创新工作和亮点工程,得到宣传报道和总结推广,2006年6月,高台县被评为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县,2008年11月,又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受到了表彰奖励。
(四)法律进学校形式多样。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广泛开展“崇德明法,立志成才,共促和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月、“法在我心中,德伴我成长”主题法德教育宣传月、校园法制宣传周、“小手拉大手,普法一起走”等学校系列法制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各中小学校采取图文寓法、以案说法、播放录像光盘讲法、知识竞赛以题释法、模拟法庭现场普法等贴近生活、新颖活泼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法律进企业逐步加强。以普法宣讲团成员和企业常年法律顾问为骨干,坚持送法进企业常抓不懈,有组织地开展企业学法活动,为经营管理人员和干部职工举办法制讲座、法律宣讲,增强企业和干部职工的守法意识、维权意识,促进依法生产经营,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
篇7
一、总体目标
按照“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查弱补缺、提升亮点”的原则,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城乡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格局,完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使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各镇街、各单位确定2个综合整治标准化样板镇村、社区、街巷及文明示范建筑工地。
二、整治区域
范围内各镇街、单位辖区所有主干道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各镇政府、街道、社区、农村所在地、集贸市场、镇区集中居住地、通村主干道、各干沟、干渠沿线和各个村庄的环境。
三、整治任务
(一)违章建筑清理。重点清理拆除辖区内各干道、干沟、干渠沿线影响交通及街道镇容镇貌、村容村貌的乱搭乱建房屋、临时建筑物等。坚决杜绝产生新的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辖区内各类垃圾和废弃物,包括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垃圾堆、柴草堆、粪堆、沙石料堆、砖堆等。重点整治城中村、两镇街道的卫生死角、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车辆及市场的门头牌匾等,加大道路保洁力度。严格行政执法,对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实行“严管重罚”。改进垃圾收集清运方式,认真落实门前卫生承包责任制,确保主干道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三)苗木绿化美化。确实抓好城乡公共绿地苗木栽植工作,确保适宜栽植地段全部栽植树木。集中对干道、干沟、干渠缺损行道树、农田林网、绿化带进行苗木补栽。
四、整治内容
(一)城乡综合治理工程
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清除城乡违章建筑,着力解决乡村乱堆、乱建、乱搭、乱倒等现象;加大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工地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狠抓店铺门牌匾、“门前三包”制度落实,着力解决占道经营、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问题,加大对城市出入口、广场、公园、车站、主要商业大街、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等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实行严管重罚。
牵头单位:城管局
责任部门:建设交通局、公安分局、卫生局、爱卫办、园林局、国土分局、环保分局、工商分局、各镇街
(二)交通整治工程
着力解决主次干道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栏杆、不走斑马线和逆向行驶等突出问题。加大重点路段、路口的监管,重新调整交通秩序管理勤务模式,安排警力在相对固定的示范路口和示范街(路)定点执勤和巡逻执勤,进行常年管制,实行严管重罚,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加强文明交通劝导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我区交通秩序的有效整治。
牵头单位:政法委
责任部门:交警一大队、交警二大队
(三)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着力解决公民文明素质差、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倡导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杜绝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营造宜居环境。加大对车站、商业街、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的整治力度。在政务网设立“曝光台”,鼓励市民举报不文明行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文明市民、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使市民群众在学习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受到精神鼓舞,得到教育提高。
牵头单位:宣传部
责任单位:文明办、教育局、文体旅游局、信息中心
(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
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在城区内能植树的闲置地、荒地、水边、沟边,公路、铁路沿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庭院和居民小区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今年新修的城市道路及改造的小街巷两侧增添种植品种,提升绿化水平。加大对乡村、城市垃圾桶、公共车站牌、路灯、路标等设施的维护更换。着力解决背街小巷破旧、城乡道路破损坑洼、盲道和无障碍设施残缺和被占用等问题,加大对消防栓、交通信号灯、座椅、公用电话、路灯、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巡查力度,及时修复功能损坏的设施,全面进行对亮化设施更新改造。对建筑工地进行督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围档,建筑垃圾按要求清运,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重点建筑物有碍观瞻的立面和喷涂广告进行粉刷、清洗、维修,力求建筑立面风格与街景整体协调、整齐美观。推进村镇“脏、乱、差”整治工作。合理布局垃圾倾倒点和转运站。做好改水、改厕工作,开展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居住方式。
牵头单位:建设交通局
责任部门:园林局、城管局、公安分局、环卫处、交警一大队、交警二大队、各镇街、辖区企事业单位
(四)督查督办工程
每周坚持以实地查看、暗访和第三方走访等形式,加大对辖区的街道和背街小巷卫生,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市主要出入口环境,镇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主要国道、省道、旅游线路沿线、乡村道路两侧环境卫生,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环境卫生,单位及社区环境整治情况,以及各类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等进行跟踪督查,形成督查报告,及时通报督查情况。
牵头单位:政策研究督查室
责任单位:风清办、文明办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推进阶段,安排部署,全面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治理阶段。各牵头单位、各镇街、各部门单位按照统一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责任到人,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治理,形成大声势、大治理、大变化的良好局面。坚持经常性整治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全面整治和凸显亮点相结合,打造标准化村镇、社区、街巷及建筑工地。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由区政研督查室牵头,成立风清办、文明办、爱卫办等部门组成验收组,经常性地深入整治现场,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阶段:总结观摩阶段,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要及时上报信息,总结集中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区委、政府将组织各镇街、部门单位进行观摩、评比。
六、组织领导
为了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立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七、具体要求
篇8
街道始建于1976年,隶属,现位于城区中东部,总面积9.2平方公里。街道设13个基层党支部,7个社区居委会,有55个驻区单位,94个住宅小区。人口有3.2万户、7.8万人。街道共有干部职工139人,其中社区干部91人,街道党政办公楼位于东影北街79号。辖区以非公有制企业发达,居民住宅小区密集,转制企业和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大学艺术学院、教育出版社等大中专院校和文化部门、娱乐场所较繁华地区之一,也是发展潜力较大的街道之一。
近几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整体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街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心,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着力点,以创建“学习型、廉洁型、创新型、节约型”街道为目标,打造一个“持续递增的经济环境,平安稳定的居住环境,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便利快捷的服务环境,高雅向上的文化环境”的新型街道为建设思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形成合力、创先优、开拓进取,取得街道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自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实绩突出位”、“优秀街道党工委”和“全区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自治区绿色环保社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街道”、“全市旧小区改造示范社区”、“全市科普示范社区”、“全市反示范社区”、和“全市维护稳定先进街道”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街道经济、社会工作中,我们打造了如下几方面工作亮点——一是,班子团结协作、作风干练,具有较强的创新力和凝聚力,顾大局、谋发展、廉洁自律、规范行政行为,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和辖区百姓的一致好评;二是,街道经济大踏步前进,特别是财税收自近几年以来连续四年增幅均在30%以上,被区委、区政府作为全区财税工作突出单位予以典型推广;三是,大力推行品牌社区建设,打造了“丽苑情”“鱼水情”“昭君情”等一系列独具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全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并把润宇装饰市场联合党支部创建成为全市唯一的自治区级“五个好”两新组织党支部,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五是,加大投入成立了地区民生服务中心等四个中心一个协会,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效率;六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颖活泼、内容富、形式多样,打造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假期青少年读书阅览活动,被市关工委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亮点动;是,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人民调解工作,制定了防范预警制和重大事件防范预案,实领导班子包片责任制,严格责任落实,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政法委和政法委的高度评价;八是,建立“四比创”的工作机制和“五个感激”主题活动,激发了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街道始终走在思想解放的前沿,不失时机,乘势而上,紧紧抓住城市建设、社区服务和文化建设三个环节,深入开展“绿色社区、”“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成功打造了四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品牌社区”。
现街道办事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区建设蓬勃发展,整体环境和谐安宁,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从速度看成长,从思路看发展,从发展看未来,通过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个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街道正在快速成长和发展中迅速崛起。
篇9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明确普法工作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工作职责,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形成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全中心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局面;并且,借鉴全区各单位普法工作中的亮点做法,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为宗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是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宣传教育。今年,中心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顺利开展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平时,利用每月一次的政治学习会及oa短信功能广泛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关于法治精神、法治宣传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普法工作的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突出加强宪法宣传,增强全体职工的全民法治观念。截至今年10月,已安排政治学习会10次,主要学习了新《环保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关于全面深化法治__建设行动计划》、《建设工程招投标法律实务》等与评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法治宣传活动内容丰富。今年开展的法治宣传活动主要有:与新碶街道签订了综治管理责任书,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结合法治文化“季风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结对村和结对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日常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结对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水平;组织学习了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
篇10
2006年办事处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区委七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法治新浦”、“平安新浦”建设,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和协社会的能力,改造特殊群体的能力和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为构建和协社会、服务跨越发展贡献力量。2006年工作目标是:1、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3、落实学法制度,抓好重点对象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列入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4、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工作,达到市级规范化要求;5、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各项制度,继续探索“大调解”平台作用以及功能的发挥。
一、全面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综合素质
司法行政工作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司法行政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2006年,我处司法行政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继续加强与工作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业务培训,以务实和求实为工作目标,做到通识与通才培训兼顾。二是进一步要求工作人员和基层调解员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自学,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制作的水平。三是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运用。特别是相似案件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业务技能。
二、 继续发挥“大调解”平台作用及其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将工作力量、工作重心前移,把摸排和预防工作放在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堵,宜钝不宜激,宜小不宜大,把钝化控制矛盾的形成和激化作为前移工作重点,进一步减小大调解平台的压力。其次,抓人民调解的潜能挖掘。人民调解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传统业务,要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着力提高调解人员整体素质。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年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4次纠纷排查活动,集中调处和化解带有规律性、季节性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三、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继续落实安置帮教措施
我处社区矫正工作重点,是要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要按照“重在矫正”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方法,不断提高矫正程序的严密性和矫正手段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矫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合力,努力提高矫正质量。要按照“抓住重点、培育亮点、形成特色”的要求,着力完善规章制度、质量评估、安全保证等体系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实践总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来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完善矫正工作程序,健全志愿者队伍,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不脱漏管和无重新犯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