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一个重要术语,它揭示了中医学认识人体不仅关注于“藏”本身,而且注重考察“象”,把“象”放在医学研究的重要位置。《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不仅确立了“以象测藏”的研究方法,而且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为后世界定“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观《黄帝内经》全书,从正面论及五藏之“象”者,主要集中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针论》等篇,其他篇章亦有述及。五行与五脏等人体之象及自然之象的关系认识见表1。
五行五脏五体五官五华五液五神五志五脉五声五动五味五色五音五臭五季五气五方五星木肝筋目爪泪魂怒弦呼握酸青角臊春风东岁火心脉舌面汗神喜钩笑扰苦赤徵焦夏火南荧土脾肉口唇涎意思代歌哕甘黄宫香长
夏湿中镇金肺皮鼻毛涕魄忧毛苦咳辛白商腥秋燥西太
白水肾骨耳发唾志恐石呻栗咸黑羽腐冬寒北辰
由表1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把人体之象与自然之象结合起来,构筑了天人一体的藏象功能系统。该系统把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用五行加以规范,划分为五个功能体系。每个体系以五脏为中心,联络六腑、五体、五官、五华、五志等,并与自然界五方、五气、五季、五色、五味等相结合,体现了人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黄帝内经》整体思想的集中体现。
《黄帝内经》五行藏象系统涉及面很广,包括了体象、神象、脉象、声象、味象、色象、时象、位象等。以体象为例,五脏各有体表联系的器官组织,其精气多少、功能状态如何往往可通过体表组织的形态、功能得以体现。如心开窍于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通过舌的色泽、动态反映出来;再如肾其华在发,发的质地、色泽、生长状态是肾中精气充盛与否的外在标志。由此可见,五体之皮肉筋骨脉、五华之毛唇爪发面、五官之鼻口目耳舌,也包括五液之涕涎泪唾汗,皆可视为五藏之“体象”,是五藏精气和机能显露于体表的客观标志。
“神象”包括了“五神”和“五志”。“五神”系神魂魄意志,“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故将其分属五藏,而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及“(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因此可根据精神情绪的状态测知五藏精气有余、不足及其机能状况。《灵枢・本神》篇有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1],说明情绪的异常反映了五脏的虚实,是辨证的线索之一。
五藏之象还包括了和望闻问切密切相关的的声、味、色、脉、动等诸“象”。如五色应五脏,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灵枢・五色》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1]。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源于五行推演,如肝属木,木色青,故青色属肝。另一方面,主要基于古人对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黄帝内经》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2],认为五色是五脏气血彰显于体表部位的特定表现,故辨五色有助于把握五脏的机能状态。
五脏功能随着季节变换会出现一些盛衰变化,如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受其节律性变化之影响,脉象在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也进行“微调”,表现出“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长夏脉微软弱、秋脉微浮、冬脉微沉”之特点。《黄帝内经》根据五脏应四时规律,将五脉分属五脏,“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脏平脉,所谓“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诊家枢要》)[3]。清代黄宫绣在《脉理求真》中将五脏平脉与所应部位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为凭脉辨析五脏生理病理打下基础[3]。《素问・玉机真藏论》描述了五脉太过与不及皆可致病。“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肽满。……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2]。说明五脉太过、不及分别对应五脏不同的功能状态,是五脏病变的真实反映。《四诊抉微》引张石顽语:“夏脉钩,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也。……肾脉石,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4]。说明五脉所现部位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脏腑,而且对推断病机也大有启发。
《黄帝内经》把五味、五音、五声、五动分别与五脏相配,使五藏之象拓展到声、动、味、嗅诸方面,为四诊提供了依据。如五藏味象: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五藏声象: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五藏变动之象:肝在变动为握,心在变动为忧,脾在变动为哕,肺在变动为咳,肾在变动为栗。以上诸象对诊断五脏病证颇具借鉴价值。《中医治愈奇病集成》引述一例,患者自觉口咸,如含盐口中,伴头晕乏力,纳谷不香,带下清稀。根据见症结合味咸属肾,辨为脾肾不足,投以温肾健脾之剂取效[5]。王庆其教授治一患每于睡梦中嬉笑怒骂,诸法鲜效。根据心在声为笑,“神有余则笑不休”,断为心气实而神有余,投以清心泻火安神之剂使证情得到改善[6]。
《黄帝内经》藏象系统除上述诸象外还涉及到时象和位象。由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季节变迁、昼夜更替、地域转换势必对人产生影响,使其在生理病理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特性。
五脏的时间特性,主要反映在生理、病理的周期性节律方面。如随着四时更替,五脏功能可出现周期性变化: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这种变化是和自然界阴阳消长、五行休旺同步的,故以之可了解五脏功能状态、推断病情轻重预后,诚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2]。五脏的四时节律对发病亦有影响,《素问・咳论》在讨论咳证发病时指出:“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而受病,……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2]。说明同样寒邪所感,发于不同季节则受病部位不同,发于春者病位在肝,发于秋者病位在肺,发于冬者病位在肾,提示根据四时节律可对不同季节发作的病证作出脏腑定位,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一日之中也可出现与一年相类的节律性变化,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将一昼夜四分之,提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1]。朝即平旦前后,相当于寅卯辰时,与一年的春季相类,为肝气偏旺的时区;日中相当于巳午未时,类似夏季,为心气偏旺的时区;日入对应申酉戌时,与秋季相类,为肺气偏旺的时区;夜半对应亥子丑时,类似冬季,为肾气偏旺的时区。根据五脏在日周期内的变化时区,可通过观察疾病发作或加剧的时辰,推知病在何脏,进而从该脏求治。如咳嗽一症,五更咳剧者,多为木火刑金;昼午咳剧者,多为心火乘金;黄昏咳剧者,乃肺金自病。故治疗方面“切不可见咳治肺,而置咳时所旺之脏不顾”[7]。五藏时象除四时节律、昼夜节律外,还包括了运气节律及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节律,兹不赘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五脏空间特性的表现之一便是五脏与五方相通应,“肝应东,心应南,肺应西,脾应中,肾应北”。这种相通应的关系,是以五行为中介、以取象比类为手段建立起来的。如以肝为例,肝属木,木具升发之性,自然界东方系日出之所,亦有升发之性,故二者相通应。“心应南,肺应西”等皆与之类同。由于古代确定方位是“面南而立”,左为东,右为西。故肝应东、其性升发可表述为“肝生于左”;肺应西、其性肃降可表述为“肺降于右”。心属火应南,肾属水应北,由于阳主表而阴主里,故也可表述为“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由此不妨推测《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降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等有关五藏位象的认识实滥觞于五脏应五方的关系。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藏象系统中囊括了方方面面的“象”。“象”的界定是以整体观为指导,以五脏为线索,联系人体形、窍、志、液、华、色、味及自然界的位、时等展开的,它揭示了生命过程的整体性和生命活动的联系性。就人体而言,人体有五大系统,五大系统内部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五华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建立是以经络系统为中介,以精气血津液为基础的。其中,精气血津液是五脏之“象”形成的内在基础。由于五脏的精气血津液灌注于体表,荣养相应的器官组织,才使五脏与体表密切了联系,使其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神”的正常也有赖于五脏精气血津液的濡养。《灵枢・本神》篇有云:“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2]。皆说明“神”的产生是建立在精气血津液的基础之上。此外,人体的色、脉、声、动等现象也离不开精气血津液的维护。《素问・脉要精微论》述及声诊时指出“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2]。说明气盛和气衰可引起声音的变化。《中藏经》指出脉象主要反映了气血的变化,“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8]。(《中藏经・脉要论》)可见,人的体、神、色、脉等诸象都以五脏精气血津液为内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有余、不足,或运行障碍都可从“象”上得以反映。《灵枢・决气》篇所谓“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1],即是五脏精气血津液不足时的病理之象。
五脏除和系统内诸要素息息相关外,还和自然界之气存在相通应、相收受的关系。五脏的时象、位象即反映了天人的统一性,是五脏之气顺应自然变化进行消长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中医“藏”、“象”关系的精神实质是整体观念,正是在整体思维的指引下,中医采用了不打开黑箱的方法研究人体,将“象”与“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以象测藏”为指归,全面展开对生命现象的考察和对生理病理现象的探索,由此完成了对生命、健康、疾病本质的揭示,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体系。
1 参考文献
[1]李生绍,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0,57,69,79.
[2]傅景华,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25,30,38,61.
[3]元・滑寿等著,郝恩恩,张慧芳,孙志波校注.脉学名著十二种[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0,370.
[4]清・林之翰编著.四诊抉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87.
[5]李祥云主编.中医治愈奇病集成[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56.
[6]陈明著.黄帝内经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20.
[7]瞿岳云,许建平,潘远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及应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22.
[8]汉・华佗撰,吴昌国校注.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
收稿日期 2007-01-18
篇2
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具有稀缺性,难以持续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面临着严重的枯竭困境。当前87%以上的商品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石油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着枯竭。具体到中国,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人民生活亟需改善,为了尽快扭转局面,提高综合国力,改善民生,我国采取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迅速变化,原有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有必要根据国情,借鉴世界先进国家与地区的有益经验,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传统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结果,具有客观必然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家的发展需求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低碳经济正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供了目标与方向。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对碳开发与使用的约束,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更关注人类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尤其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求达到环境友好。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障碍
(一)资源短缺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资源是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无论是高碳经济还是低碳经济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与更高层次的方式转变更需要理性、优化的资源配置。我国高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造成了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耗竭与短缺。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处于世界落后地位,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资源特别是能源呈现出绝对不足,供求矛盾非常尖锐,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企业缺乏自觉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作为能源利用的最重要的主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企业能否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直接制约着整个经济体系发展方式的变迁。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低碳意识欠缺,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缺乏足够认知,对于国家的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往往消极应对,没有有效贯彻,致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探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激励与约束。对于开发或利用能源的非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或经营者缺乏远见、融资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缺失等原因,即使想发展低碳经济,也会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引进成本过高等原因而放弃,转而追求短期高额利润,滥用能源,破坏生态环境,而全然不顾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各地屡禁不止的小矿山。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内部体制仍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技术落后、高管腐败、激励乏力、监管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所需的内在推动力,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与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短缺。
(三)公众的低碳意识不足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表明,公众意识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上起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在我国,低碳事业发展不够成熟,社会的宣传方式与力度不够,公众的低碳意识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的培育。一份针对西安市的调查显示,67.83%的人基本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和方式,表明人们对低碳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日常生活的调查表明,只有13.17%的人进行废物利用,77.23%的家庭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这表明人们的低碳意识大多仅仅停留在口头,并未付诸实施,没有将自身与国家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个体主义仍主导者人们的思想。
三、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的激励及监督,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内在动力。首先,加强国家规范企业能源开发利用行为的制度建设,革新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弥补制度缺失,尤其强调要有严密完善的实施机制,保证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切实执行,从外部对企业资源利用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与约束。其次,国家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投融资、行政审批、技术研发等环节对企业的低碳经济投资给予行之有效的支持。另外,要深化国有能源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坚实微观基础。实行严格的预算硬约束,督促企业在有限预算的情况下促进技术进步、节能减排,自觉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尤其是经营者的考核,弱化单一利润指标的影响,切实体现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情况的评价,并完善配套的奖惩机制,对于低碳行为进行奖励,对于不合规定的高碳行为给予惩治;更新陈旧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将低碳理念深入到企业管理如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将低碳思想根植于企业文化,树立全局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持续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引导企业员工的低碳行为,稳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3
学者Castells(1996)对信息技术范式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他认为,信息技术范式“构成了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二是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网络化特征,三是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塑”功能,四是信息技术对相关技术具有强大的整合性。
与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相比,信息技术范式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生产和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问题。它带给社会经济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首先是全新的经济交往手段。即信息化经济使得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依赖于信息技术;其次,全新的经济活动内容。即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该产业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具有全新的产品形态和特点;第三,独特的经济规则主导着信息化经济的兴衰。这些规则是:“摩尔定理”“、梅特卡夫法则”和“信息垄断”等。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必然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必然与低碳技术相互渗透,并成为其基础性技术。因此,有人说低碳经济是能源革命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形成的能源互联网(TheEnergyInternet)。
1信息技术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模式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进步,将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1.1低碳技术信息化
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技术,主要包括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和碳捕获和碳存储(CCS)技术。它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如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环保技术、低碳建筑施工和低碳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社会获得广泛应用,并全面渗透到低碳经济技术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和手段。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活跃、最具变革作用的技术,发挥着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着强大的“扩散效应”。即其他产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能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对资源能源依赖的“高碳”产业更好地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工业节能、物流节能、建筑节能和电网节能等方面,是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方向。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这些低碳产业的代表,它们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信息化是贯穿新能源产业的一条干线。有资料显示,由于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我国工业用水循环率达到了96%以上。《信息化时代推进低碳经济》的报告认为,如果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节能减排,那么在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不采用信息技术减少15%。国际气候组织的《SMART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研究报告认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到2020年将可以减少7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1.2低碳经济运营环境信息化
低碳经济运营环境的信息化,主要是构建信息共享的社会化网络平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快捷、完善的网络环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2.1低碳环境监督信息化。建设全社会范围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是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管理体系,积累了大量环境信息资源,实现了环境监测监督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扩大了监控监测范围,提升了监控监测效率。
1.2.2环境管理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已经在政府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有效实现了环境管理业务的网络化办理,环境政务及业务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环境管理政务信息的资源共享。
1.2.3低碳经济数据库化,通过搭建全国统一的低碳信息交换平台,可以有效沟通各行业、地区的相关信息,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低碳项目交易。如低碳经济中重要的废物再生技术,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产业间的物质交换,将原来的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转化为经济活动的动力。
1.2.4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消费统计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对资源消耗的计量和监测管理,能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准确、可靠和科学的监测数据,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突出节能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合理地进行能源调配,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对解决我国能源约束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1.3物资资源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对资源消耗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质的减量化。信息化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缩短了交易相关方的距离,使得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力资源等在信息网络系统内部的共享,流动的效率和效益得以提升,信息的传播逐步进入虚拟化和无纸化,为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提供了契机。低碳经济体系内部物质(包括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的流动越快,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就越明显,经济效果就越好。而信息网络的发展为这一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并由此重构和优化了整个经济流程,从而促进了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运行。
由于低碳经济强调资源的减量化,尤其是生产领域的物质资源减量化,可以通过增加低碳经济系统网络内的信息流来替代物质流,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目前,虚拟交换前置已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以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为目地,建立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信息资源的交换部分地替代物质资源的交换,以信息成本的增加取代物质资源的无谓消耗。如通过按定单生产和以需定产,将生产之后发生的交易提前进行,对企业来讲,可以更好的实现零库存生产,大大减低成本,对社会来讲,可以减少总生产中非必要物质的流动和损耗,又可以缩短社会总生产的时间。体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实现了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革命性转变。原来的社会经济流程:生产—分配—交换一消费,在信息环境中,变为:虚拟交换—生产—分配一实际交割一消费。通过交换与生产环节的置换,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将被纳入运转有序、物耗优化、流转快捷的轨道。可见,用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可以使交换在生产之前实现。
1.4低碳信息产业
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低碳;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59-01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自然能源储备已经稍显不足,同时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如何维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环境的现状
土壤破环严重、淡水资源污染。作为世界土地面积排第三位和拥有最多人口的大国,面临着人均土地面积仅有0.77公顷的处境,随着人口进一步增长,工业迅猛发展,我国的土壤剥蚀状况加剧,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工业固体废料未经科学处理便随意向土壤表面倾倒和堆放,使得有害物质逐步渗入土壤和飘散至空中,随着降雨过程最终渗透地表。这些现象不但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土壤原有的功能,使得经济作物减产,农作物受到化学污染而质量下降,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还污染了地下淡水资源,使得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逐年减少。由于庄稼减产,植被减少,帮助传播花粉的蜂蜜等昆虫大量减少,植物无法繁衍,形成恶性循环,全球人类都将面临食物短缺的现象,为争夺自然资源和食物,大战一触即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增加。。
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以及大气污染引起气候变化。随着世界工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极地上空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的现象,地球已然成为“温室大棚”,极端天气和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海洋碳酸化,杀死了大量微生物,使得食物链中最底层的食物消失,由下至上迅速断裂,严重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安全,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海水污染加剧并释放出更多二氧化碳,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海洋之外的动植物。除此之外,诸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工业废气在未经脱硫技术、脱氮技术便排放在空气中,随着降雨过程转化为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不但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的自然家园,还对土壤以及建筑物造成了侵蚀。伴随工业有害气体排放的粉尘、颗粒物等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近年全国各地经久不散的雾霾天气也是地球给人们敲响的警钟。
地球生物生存环境堪忧。环境污染导致森林面积减少、酸雨频发、雾霾弥漫。森林面积锐减,加之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耕地面积逐年扩增等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地球数以千计的物种失去了原本的生存家园,最终走向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产生连锁的环境效应。
二.环境保护的实践措施
1.转变观念和思路,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改变人们传统的“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的思想^念,树立“经济和环保并重”的低碳理念。政府部门可以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探索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产业,然后从政策层面上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低碳经济模式。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采取宣传措施,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的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节能减排降耗的实践中,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和企业传统的错误理念,切实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
2.加强科技创新,从源头上建设低碳环境
世界各国企业应携手共同发展低碳经济,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以取得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效果的企业为榜样,学习其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寻求适合自身的新模式,同时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一方面通过技术方式降低已存在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出使用清洁能源的新工艺,从源头上改变生态环境,遏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行高效利用能源、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等政策。
3.携手国际社会,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
作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和“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于2009年开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将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节约和不浪费,可以改变地球大环境。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不但能够推行低碳环保的理念,使得全人类都开始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间的合作,有序地推进了低碳生态产业地转移,建立了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推行了情节发展机制,统一了全球碳交易市场,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地碳定价权,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地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
4.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地成功经验
通过积极探索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资融资途径,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的运作流程,将节能减排融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在此基础上发展符合国情的促进建立低碳产业的鼓励措施,利用金融体系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
总结
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参与其中,并且还需要官方或民间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和合理宣传。保护环境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营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二是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出发点,减少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为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和祖国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总之,提升能源效率是我国传统高耗能企业改善经济、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经之路,是当前务必解决的核心问题,必须要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从生活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郑林昌,付加锋.中国城市低碳环保发展协调性分析――以环保模范城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4,30(3):26-30,35.
[2] 童志锋.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环保运动[J].中国青年研究,2016,(8):4-9.
[3] 陈坤铭,季彦达,张光南等.环保政策对“中国制造”生产效率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3,30(9):37-43.
篇5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煤炭企业;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14-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资源突出,气候变暖、雾霾等极端天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哥本哈根到德班,关注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煤炭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煤炭企业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
一、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占到70%左右的比例,煤炭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支撑。据测算,中国煤炭生产利用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和18%左右[1]。我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十三五”期间在能源结构上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十二五”以来,我国在煤炭生产和消费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如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基本达到预期,煤炭开采的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绿色开采和绿色消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还面临着许多不足,尤其是环保和技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其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机构,继而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核心是高效率使用能源,清洁能源结构。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2]。
发展低碳经济是煤炭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然要求。当前过分的开采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下,主要表现为开采方法落后,回采率低,开采后的洗选比例低,伴生和共生资源利用率低等,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综合利用率是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优势
2015年12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以上政策的出台,为煤炭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
当前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具备以下优势:一是中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储量相当客观,煤炭产量高速增长,煤炭供应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二是我国煤炭工业体系逐渐健全,集团的多元化集约经营,大型煤炭企业快速发展,2013年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达到51家,亿吨企业8家,累计淘汰小煤矿1.7万处,规模化生产初见效应。三是“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消费观念的日语改善,IGCC、EMC、CDM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我国在煤炭洗选、伴生资源利用、洗后产品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为煤炭行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条件。
三、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
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面临大幅度亏损情况。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大,煤炭市场需求趋缓与煤炭产能释放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大量企业经营困难。自2012年起,中国煤炭企业利润出现连续下降,2014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仅为2012年的29.2%,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积近70%,部分省份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4]。
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煤炭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采取将煤炭和化工合并,延长煤炭产业链,拓宽煤炭产品等措施,但是煤炭行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大型煤炭企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众多中小企业机械化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甚至还存在手工采煤的行为。中国煤炭产业的配套体系还很不完善,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要加快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进程。
部分煤炭企业技术人员匮乏,煤炭资源利用率低。据统计,在煤炭企业中农民工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地方企业和乡镇企业中更为严重。由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技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必然阻碍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步伐。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仅为30%,“三废”利用率极低,对“三废”没有进行合理的综合运用,原煤入洗率也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四、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
篇6
众所周知,低碳经济是近年来的一个十分热点的议题,在现如今全球气候恶化、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原本的资源消耗型逐渐转变为资源节约型,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这一转变则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及有效的途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将金融服务投入到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之为碳金融。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是将现代金融与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鉴于此,本文笔者从碳金融和环境金融两个角度入手,深入探究了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
1.国内外低碳经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金融行业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且使低碳经济的发展适应于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文从国内外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支持进行分析,并且总结了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特点。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有碳金融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及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而成。碳金融的市场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和平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碳经济的服务体系则为碳产品的交换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是对碳市场基础服务的补充和扩展,同时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由此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碳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碳金融的相关政策则确保了碳金融市场的有序性,使得各项金融活动的开展都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并有助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国外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碳产品交易市场是碳金融发展的前提。碳产品交易市场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以交易配额为基础的交易系统和以项目投资为基础的交易系统。以交易额为基础的交易系统主要起到了控制碳排放量的作用,而以项目投资为基础的交易系统则主要起到减少碳排放量的作用。尽管这两个系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两个部分相互结合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我国支持低碳发展的金融前沿问题。随着我国对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行,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入到了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金融服务领域,我国主要着重于研究金融产业对于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和参考。金融机构对碳排放量及相关概念的咨询等提供了服务,并在原有服务范围内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未来,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强调,为确保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及时的解决。
我国现有的低碳经济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碳金融操作体系的不完善,项目实施和交易内容的不平衡,同时项目的开发缺乏相关的动力和支持,又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流程的监管和咨询。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但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仍较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也较少。大多数的政府资金还是投入了传统的经济发展项目中,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合作项目进行低碳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制定了不少相关的方针政策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在2010年我国就制定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金融机构对于低碳经济的投资和管理有了更好的保障,风险因素也明显下降,交易的有序性大大提升。其次,政府部门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金融行业的秩序,明确了交易双方的义务和权力,从整体上维护了低碳经济金融市场的秩序,确保了各项交易活动能够有序的进行。
2.金融资源参与低碳发展的理论
金融资本是低碳产业资本供给的主要途径。金融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建设及资金的积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就经常被提及。在经济体制中原本就设有金融部门,其最初的功能是进行资金的调配和货币的流通。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体制的作用逐渐扩展到了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和及其功能的创新使用。政府部门在金融体制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政府部门对金融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究,对低碳经济发展与金融体制的发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并对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新的定义和理解。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起到了相当于中介商的作用,通过组织市场资源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产业结构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交易的流程,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对于交易过程中的剩余资金,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这一部分资金,金融机构采用了累积和投资的手段,将剩余的零散资金聚集起来,投入到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并通过创新的服务手段进行了产品和服务的优化,由此促进了市场对低碳服务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传递机理。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也就是需求型发展模式和引导型发展模式。其中,需求型发展模式是从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低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服务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这一经济模式的产生是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不断扩展的背景下,交易的风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交易收益的极大增长。因此,有效规避交易中的风险是促进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金融市场只是被动的对实体经济的变化做出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金融结构对相关服务产业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了调整。在这一发展模式下,可以将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的累积起来,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其缺陷是资金将在部分金融机构内长时间的滞留,以便于降低的资金的流动性,使其无法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金融资本投入是低碳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而金融行业正好为低碳经济提供了这一部分资金支持,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的活力大大提升,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投资的灵活性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能够大大减缓资源消耗的速度,能够大幅度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但对于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而言,这一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难以填补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空缺,所以,务必要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加以有机结合。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选择;甘肃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28—03
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vante August Arrhenius曾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会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增加,并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发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这一预测在今天得到充分的验证。建立在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城市及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已经开始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在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北京正式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先选择在上海和保定开展项目合作示范。2011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广东、云南等5省和天津、重庆等8市的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甘肃省要想在未来几十年里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其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实质就是要解决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进行新型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最终目标即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进行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通过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模式,构建低碳产业结构下的生产方式、消费理念和鼓励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低碳技术,又称清洁能源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稳定或减少能源需求,同时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主导技术涉及石化、冶金、电力、化工、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以及对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相关领域的有效控制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李胜等(2009)提出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4个环节,核心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创新,提高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水平。建立低碳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的低碳化。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现为提高建筑物的能效,执行节能产品认证,并将低碳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其次,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等制度,通过限定排放上限,依靠碳排放交易体系来激励对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技术开发的投资;第三,设立碳基金,充分发挥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在扶持和鼓励低碳技术开发领域的指导作用。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继英国政府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2006年10月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全新的审视,报告指出如果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低碳产业,可以避免未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并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重要战略选择。美国积极推动气候立法,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2009年7月公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2008年日本提出“福田蓝图”,次年4月,又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草案,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发展日本的低碳经济。就研究方法而言,除了传统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等。综合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形势下,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的调整发展战略,制定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政策、发展战略、能源政策、生态保护、政策与制度建设等与低碳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并探索了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靳志勇(2003)就当年英国的低碳经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李文虎(2004)对英国的绿色能源战略进行了介绍;庄贵阳(2007)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应依靠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制定低碳政策措施来实施一场能源革命,试图建立一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任小波等(2007)对斯特恩报告进行了解读,从科学基础、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学问题、减排行动的政策与经济因素、适应行动的效益分析以及全球合作应对气候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对报告的主要内容、立场和结论进行了介绍;王志轩(2007)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要在法制的框架下推进,要科学估计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一定要通过政策、价格来引导,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推进。综合来看,国内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阐述、宏观政策、思路架构和低碳能源角度的技术途径等方面,针对具体区域发展低碳经济路径的研究,大多也只停留在介绍国外低碳经济政策措施的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二、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甘肃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能源缺乏的省份。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多是重化工业,能耗高、污染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比较大。在这种发展方式下,资源能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难以支撑,产业竞争力低下,人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在地区性能源、资源、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的约束是甘肃的必然选择。
(一)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5位;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在全国和西部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占绝对优势;煤炭、油田、水能资源丰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全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甘肃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化工业比重达到85%以上,是典型的“两高一资”工业结构,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2010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消费能源达到3689.45万吨标准煤,而其中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达2 984.30万吨标准煤,占到工业能源总消费的81%,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2.7%和84.6%。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石油可达40%左右,天然气占到22%左右。甘肃省能源结构以煤炭、火电为主,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低。
(二)甘肃省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
1.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甘肃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典型的“二、三、一”形式,一定时期内,甘肃省能耗高的重化工业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大幅降低,还有可能升高,这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很难发生根本的变化。而重化工业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甘肃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使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就加重了甘肃经济的高碳特征。
2.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从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开况和供需变化来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资源上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2006年,中国煤炭消费排名全球第一,其中生产占当年全球总量的39.1%,消费占当年全球总量的38.6%。甘肃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多种新能源资源,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必须认识到,甘肃能源生产和消费仍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到70%以上,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
3.技术结构水平低下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动力是先进的科技水平,甘肃省技术结构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和经费有限,劳动力技术水平偏低。甘肃工业企业基础比较薄弱,低碳技术储备不足,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慢,导致能源生产和利用水平相对落后,这是开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严重制约因素。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目前,我国低碳技术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而引进转让势必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和适应阶段。我国在低碳技术开发上尚没有明确发展规划,如果甘肃省内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4.节能减排意识缺乏
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科技部组织专家开展的《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表明,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7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随着甘肃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能耗、物业能耗、污染性消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甘肃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一)结合“十二五”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结合“十二五”规划,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为低碳发展提供指导。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平均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避免碳密集产业的转移,否则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底端,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进而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比重,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低能耗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法律、金融、物流、旅游、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降低GDP的碳排放强度,推进低碳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甘肃能源生产和消费仍以传统能源为主,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新型洁净能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甘肃省在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上处于政策优势地位,其中,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目前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风能电力基地。同时,甘肃省在核燃料生产供应上具有技术优势,要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新型能源的能源消费比重。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全面推进节能减排,鼓励企业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倡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三)加快低碳技术引进与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较成熟的低碳技术。针对甘肃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环境污染现状,省内企业要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在低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理论与经验,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工艺上实现引进、消化以及技术创新。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河西新能源开发与接人电网等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研究创新。搭建甘肃省低碳经济信息平台,支持建立低碳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应用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传统能源的约束。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研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要立足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使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转变消费观念,推进全民节能
篇8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篇9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其发展正面临着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相关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20世纪90年代,在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Krueger和Grossman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环境污染趋于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污染达到转折点,在该点以后环境会逐渐好转,整个曲线呈现倒U型形态。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达到转折点之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为了经济的发展无限制地滥用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它就很容易遇到“倒U形陷阱”。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早期就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且防止对资源的滥用[1],以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脱钩理论“脱钩”(decoupling)源于物理领域,是指使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间的响应关系尽快分开。国外一些学者通过长期动态观察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消耗总量在经济发展之初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在以后的某个特定阶段发生反向变化,出现经济增长而物质消耗总量不同步变化的实质。该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世界经济进行定性或定量化研究,为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学者王虹等人经过研究发现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与能耗、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均在“弱脱钩”后出现“扩张性复钩”,主要原因是CO2排放量增速过快,因此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是关键所在[3]。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按可比价格计算,以1978年为100),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高出6个百分点,2010年GDP达到了3979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4]。从GDP构成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说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同期,我国城市化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平均每年以9.2%的速度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25个属于大城市,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个,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城市化促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增长活力,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天津成为2007年至2010年全球各大城市经济增长活力的前五强,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
(三)能源消耗状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从1990年9870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324939万吨标准煤[4],年均增长6%以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0.3%,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家。从能源消费构成来看,201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8.0%、19.0%和4.4%。我国以原油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较少,绝大部分城市是以煤、原油为主或仅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未来能源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并且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费[3]。(四)环境压力状况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环境面临一系列压力与挑战:城市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攀升,但是对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造成污染严重;机动车保有数量大幅攀升,造成交通拥堵,其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虽然实行了“退二进三”战略,减轻了中心城市的环境压力,但工业污染问题却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的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用地增长过快,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降低了城市环境承载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然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由此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低碳经济对于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按当年价格计算,三次产业的构成1978年为28.2%、47.9%、23.9%,2010年为10.1%、46.8%、43.1%[5],即由最初的“二、一、三”结构逐渐演变至今天“二、三、一”结构。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而重化工业必然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低碳经济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重化工业阶段向发达经济转型,将原来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转为更为高效的制造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二)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能够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危机不可避免。为了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即积极开发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三)调整能源结构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能源消耗结构很不合理,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重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来说,核电装机容量、风电资源量都很少甚至是空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非常低,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迫切需要突破发展瓶颈,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能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也得到了相应改善,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发展基础和条件,必将陷入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这就迫切要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主基础之上,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提高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已经把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积极研究开发新一代节能技术、核电技术、太阳能、风能、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为了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不被淘汰,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大研究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夯实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以西安市为例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人口、交通、工业相对集中,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区域带动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西安市目前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等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是西安市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大的时期,2010年人口数量达到846.78万,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力度,积极做大经济总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末人口总数量将达到1070万人。由此可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西安市的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况且城市化水平越高,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必然就越多,资源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虽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必然伴随着各种环境生态问题,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2.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人均碳排放量增速较大西安市几乎没有一次能源生产,二次能源生产比较单一,仅有电力、热力和原油加工,况且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平稳上升,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353.35万吨标准煤,2006年比上年增长9.31%,2007年比上年增长8.93%,2008年比上年增长8.57%,2009年比上年增长8.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集中度偏高,从行业大类看,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五大行业,占规模以上能源消费总量的70.7%。同时,西安市人均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1996—2002年间增长缓慢,但在2002年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均碳排放量呈现增长态势。
3.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瓶颈为了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低碳技术具体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石化、冶金等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缺乏人才,研发能力有限,科技水平落后,发展低碳经济存在制约瓶颈。比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虽然已经掌握了诸如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和氢能技术等,但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使得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还比较弱。
4.市民低碳意识模糊,存在不良消费习惯据市场调查发现,西安市很多市民虽然对于低碳经济有所了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如夏季会把空调温度调得较低、经常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家用电器经常处于待机状态、出行时自己开车者较多、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者较少[8]等等。另外,在住房、汽车等高碳排放领域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攀比心理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都说明目前普通市民低碳意识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
(二)西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西安市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在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方面牢牢抓住低碳经济,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而低碳经济涉及许多领域和行业,以西安市目前的财政实力和发展情况,必须选择重点领域,争取在短期内有所突破。西安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西安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调整,但是在工业结构内部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面较广,根据西安市的实际情况,应确定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将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9]。因为低碳经济将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两方面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它们都离不开相关新材料产业的支撑,因此应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培育重点企业,努力将西安建成全国最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对于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应增加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融资支持,比如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对于新兴产业给予贷款优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筹建高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等,解决其资金需求问题。同时,对于新兴产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快其发展速度。
2.鼓励“产学研金”结合,加快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鼓励“产学研金”结合,争取将西安潜在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对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必须形成统一的资金和政策渠道;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打开科技研发的条块体系,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将那些困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请出来,鼓励他们和企业合作;构建企业为主体、有科研机构参加的产业技术联盟,争取在某些关键领域,突破技术发展瓶颈,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阵营中;加快科技成果的就地产业化力度,将西安的科技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3.加快新兴产业研发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力度,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属于各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亮点,对于相关研发人才的争夺一定非常激烈。西安的科技人员数量虽然很多,但是有关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专业配置不均匀,因此,应尽快完善西安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于现有人才,应通过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综合能力。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早已不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情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甚至普遍存在,频频曝出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癌症村等新闻触目惊心,农村环境污染亟待治理、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广泛。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长期以来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堪忧;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导致农村面源污染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基层政府对农村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等,又有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监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因素。此外,农村“空心化”问题又导致治理力量严重缺乏,使农村污染治理难以形成合力。农村成为环境污染的低谷,环境保护的盲区。
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土壤与地下水,阻碍“美丽乡村”的建设,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人民所盼的必然之举。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对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加快转变传统种植、养殖增长方式,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培训、宣讲等方式打造立体的农村环保宣传和教育平台,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减少由农业生产生活主体造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与法律,提高企业入驻农村的标准,重点支持生态经济、循环和低碳型工业、生态循环型农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遏制工业污染蔓延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