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关键词: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引言

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由于心理原因而引发的出走、休学甚至凶杀、自杀等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时展的新要求,同时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农村地区,大学生属于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者,也是人们所羡慕和夸赞的主要对象。然而,在其进入城市步入大学后,其之前所具备的种种光环都将一一失去,面对繁华缭乱的城市生活,农村大学生也会由之前的被夸赞对象转化为见识肤浅、形象土气、生活拮据的新角色。同时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由于未接受到优质的小学教育,不管是在生源素质,还是学习能力、就业机会等多方面,同城市学生相比都处在一种劣势地位,由此也引发了各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校农村学生现状分析

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更容易出现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不善言谈、性格孤僻等多项心理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环境的不适应

城市和农村,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环境下所接受到的知识层次以及所接触到的人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也导致了农村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2)学习的不适应

农村教育同大学教育而言,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学生之前所接触到的农村教育基本上都是一种“死读书”的教育模式,而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也就导致部分农村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适应。

(3)文化的不适应

由于长期的农村生活,学生也养成了很多的习惯,具体包括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但在城市这一新环境下,学生之前所具备的种种习惯也就显得有些不协调。

(4)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对于农学学生而言,其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由此在新的生活环境下也就出现了一定的交际面窄、不主动以及交际障碍多的问题。

(5)心理不适应

在当代高校的农村学生群体,有部分学生都持有一种抱怨不公的心理,对社会、对家庭都有一种埋怨心理,同时对于其他同学也有一种排斥心理。从表面上来看显得自强,甚至是自负,但从其内心来看,却很脆弱,存在一种较强的自卑心理,进而出现了一种挫败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地阻碍。

二、解决高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依据学生入学期间的体检结果以及后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反馈,做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明确原因并作出及时处理,同时建立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农村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因此也就要求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务必要做到真实详尽,其建立要以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试反馈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农村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对其进行科学深入的了解和观察。此外,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持续改进和更新。由此,不仅实现了对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实时把握,促使心理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同时还能够结合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同学生心理变化的关系,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有效积累,为后期的相关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可靠地依据和借鉴。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能够达成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良好格局,同时,借助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使其收获一良好的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心理发展。

(三)加强社会关注和支持力度

定期的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农村学生对于社会进行更多的了解,从而有效地降低其心理落差感;同时,社会也要正确的了解大学,杜绝误解的出现,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并为农村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其次,在强化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但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环境的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达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要更好的保证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要注重从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引导农村学生自我教育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充分的借助教学课堂以及所具备的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项媒体资源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导学生能够对自身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农村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促使其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进而促使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客观地接纳和认识自己,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农村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以及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现阶段,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恶劣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各界对于学生心理问题也给予的高度的关注,由此,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注意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随着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学校采取的措施的有效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周琬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1:28-31.

[2]陈雯,余陆维,王坚.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考古,2006,03:347-350.

[3]杨娣,江立成.“问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7:27-30.

[4]王俊奇,左占伟.提升河北省农村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173-176.

篇2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长期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慢了一拍。针对这些问题,我粗浅地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一下。

一、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当今“健康”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指身体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客观的对待现实,适应社会,善于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客观的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具有很强的自制力,遇到问题不忧郁,不悲伤,并且能在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优秀的成绩。而身处农村的家长们对健康的概念还仅只是停留在身体健康,强壮有力气,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吃得下,睡得香,有病又痛就打针吃药,根本意识不到心理健康问题;再者,农村家庭多数存在问题,比如单亲,留守儿童,孤儿等,像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教育不够,无暇顾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何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缺乏。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外出打工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从管教,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

那么,造成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据调查了解,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二、如何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在农村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

(二)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

篇3

农村经济的低迷,城市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用工,城市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的昂贵让农民父母们选择了将孩子留在家乡读书,于是出现了农村留守学生。他们大多由父母一方或由祖父母、亲戚等代为抚养,这些学生长期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生活在一起,缺乏亲情的沟通和有效的管理,无法享受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之外还应关注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针对我校的实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确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统计数据凸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学生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二是自卑心理障碍。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学生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是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有的甚至为避免无聊和社会无业人员交友玩乐,有甚者伙同社会三无人员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学生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学生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学生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六是大多数学生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学生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二、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原因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者被寄宿有亲戚家甚至自己独自在家,与父母较少交流和接触,父母最多间隔一段时间问候一声,因此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1.1由于经济的原因,农民外出务工,必然回家的次数就不多了,这些家庭的学生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从生活期望上看,59.78%的留守学生希望“爸爸妈妈都在家”,13.34%则选择“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读书”,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24.87%,这表明学生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多数留守学生表示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可见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障碍,甚至出现“亲生后母现象”,这无论对父母还是子女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创伤。在和留守学生交谈中发现,他们感觉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难受,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厌学、逃学、上网吧、离家出走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调查,留守学生宣泄烦恼的途径,“憋在心里不说”的占32.7%,写日记的占51.2%,由于缺乏或不愿意采取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这些正式的宣泄方式,过半的学生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主要从同龄人中去获取安慰,初中生自我意识、分辨能力差,容易被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轨行为影响,严重的出现“拉帮结伙”现象。

1.2虽然外出打工的父母、留守学生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大多数留守学生都表示喜欢读书,父母都表示只要学生能读,都会让子女继续读书,但是留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老年人文化知识有限,有些甚至是文盲,很难辅导留守学生的学习,能监督他们的学习已经不错了,造成留守学生自律性差。有学生刚进校,面对初一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父母的鼓励,很多学生出现成绩滑坡现象。据调查,留守学生中只有11.7%成绩优良,大部分居班级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也充分反映了留守学生学习无人督促,处于散漫状态的严重现实。

1.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由长辈或亲戚监护的学生只能是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只负责照顾生活,学生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大多只限于吃饭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情,难以尽到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无论是隔代监护还是亲戚监护,在监护内容上存在很大的盲区。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中各种矛盾和竞争加剧,学习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中学生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无人倾诉,和监护人存在沟能上的障碍。初中段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女生碰到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的事情,不好意思和长辈、亲戚说,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对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2.学校方面

2.1学生的健康成长,归根到底还是教育问题。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其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较强;社会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体较为广泛,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媒体等。

我国农村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较薄弱,这也是留守学生状况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留守学生本身缺乏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没有给予相应补充。众所周知,我国农村长期以来缺少相关的青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社会在青少年的教育成长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大多数农村学校应试教育过强,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留守学生甚至连倾诉的渠道都没有,更加孤立。

2.2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留守学生”中有50.54%的学生成绩较差,39.46%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无故辍学。教师的关注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健康心理、良好品性的外部动因之一。留守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教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一般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多是一些留守学生,学校通常是惩罚性的教育,教师往往是知道“难以管理的”听之任之,难以做到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其转化。

3.自身方面

3.1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学生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学生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大多数留守学生都是隔代抚养,因此代沟影响较大。留守学生不能同祖辈有效沟通,多方面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

在个性特征上,留守学生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

3.2焦虑心理突出。留守学生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看到了农村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甚至是屈辱,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把自己肩负的责任看得过重,认为自己不读好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这样,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3依赖心理较强。留守学生多由祖辈抚养,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常对留守学生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对他们百依百顺,百事包办,让他们除了学习什么都别管。父母由于常年有外,总觉得有愧于学生,因此经常给学生钱以补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父母对学生过分溺爱,导致学生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

3.4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一些学生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参与小团体,沾染不良习气;还有的学生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

4.社会方面

4.1留守学生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4.2留守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学生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4.3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农村村级组织职能的异化和弱化;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农村留守学生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这一代打工家庭不得不承受的社会代价。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进一步流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学生”的队伍必会进一步“扩大”。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仍然得不到改善,必然有碍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最终将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可以说,今天的留守学生问题就是明天的农村社会问题,是个很综合、很复杂的问题,必须依赖监护人、外出父母、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紧密合作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1.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务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务工父母应改变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不能片面地认为外出务工既能省学费又能挣钱,而应该明白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若子女未能通过上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成年后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必须正确认识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人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学生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人。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农民工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目前,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学生一个月打不了一次电话, 还时常无话可说。专家提倡父母与学生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

2.调整国家政策,解决外地民工就学问题

鉴于父母在学生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农村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的种种局限,政府应设法解决民工流动子女受教育问题,通过修改户籍、借读等方面的政策,减免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学校的创建门槛和收费标准,扩大供民工选择的教育资源,最终使子女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另外,城市本身就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更有利于子女的全面健康发展。

3.完善农村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功能

当然,毕竟现阶段城市本身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民工子女,也就意味着无论城市如何努力,都必然会有很大比例的留守学生群体出现,因此就地解决留守学生问题就更有现实意义。

完善监护制度。目前,留守学生的监护权制度尚属空白,致使监护权转移无法可依,这是造成当前这一程序混乱的重要原因。我国《民法通则》仅仅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在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时,监护权法定转移,但是并涉及“留守”这一特殊状态。而这一权利的转移几乎全部在本地习俗下通过口头协议发生。转移双方在监护责任上没有明确协商,致使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晰,无法约束监护人,这在亲戚监护中的矛盾尤其明显。近年来屡见报端的留守女孩被及留守学生失踪等悲剧大都就是由于监护权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政府应完善这一制度,设计相应的委托程序,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充分发挥当地基层组织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亲情需求。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父母信任的基本态度,对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学生留下更多的钱,让学生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学生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错误片面观念,要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学生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两人都出去时则要改变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具体说来,一是提高沟通频率,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交流一次;二是在沟通内容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要与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所有这些努力都可以实现情感补偿,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4.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

三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根据学生行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四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五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班主任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六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七是建立“家长”队伍。学校的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做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情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事件。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有了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5.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农村一直没有培育社区教育组织。由于人口移动将越来越频繁,父母缺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小孩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留守学生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政府,妇联或团组织可以鼓励有亲和力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给这些留守离子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关爱,以作为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手段。

篇4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论文摘要]:我在小城镇的边缘乡下小学任教,我们学校和现在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学校一样,留守儿童、双亲离异儿童、隔代教育儿童占了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又相对落后:认识观念模糊、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育德育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我们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机构组织、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师资培训、对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学校几乎为零。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00年初,教育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随后,教育部出台了许多“减负”的规定与措施。强调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抓住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农村小学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具体,组织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了工作的无序与被动;在教研机构上,设置教研组的少之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的更是难得一见,理论指导的缺乏,导致了实践工作的盲目,影响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 

3.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 

6.努力探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采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的形式外,还要大胆尝试下列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种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与熏陶;强化团体心理辅导,应对“群发式症候;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宽心理教育手段;聚焦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教育范围等。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期望短期内大规模地、全面地铺开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 

[2]高飞,叶少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3]张明.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

[4]郑日昌.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辅导,团结出版社. 

[5]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6]教育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篇5

[关键词]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随着农村人口的自然减少和外流,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但是小学生长时间脱离母,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正确认识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实施正确的教育策略,成为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寄宿制学校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并没有像管理者教育者期望的那样,集中办学,管理规范了,条件改善了,孩子独立能力会有所增强,知识、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小学生对父母有着依赖性和崇拜感,过早地隔断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与情感,势必会比造成小学生性格的不健全:孤独、敏感、缺乏安全感;没有责任感、偏激、自我失控;爱花钱、吃零食、玩手机;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不爱学习是当前一些寄宿制小学生的主要表现。

学生刚开始住校时,比较兴奋,感到新奇,新奇感过后,加上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开始焦躁,特别是有的父母要长时间离开外出务工,学生就会产生孤独感。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比较自私,又比较霸道,集体生活中就会出现打架、不合群现象等。学生经常不与父母在一起,与父母见面或通电话时,聊的除了生活问题之外,就是向父母要钱,父母处于爱怜便答应孩子的要求,使之养成爱花钱、不爱学习、懒惰的毛病。

二、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既然寄宿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需要教师和舍务管理者承担起教师和父母的双重角色。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寄宿学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一个人是否有健康快乐人生的关键,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以诚相待,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接纳的态度,使学生增强信任感,感觉到教师如同知心朋友,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教师爱戴学生,学生信任教师,这种精神力量对那些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具有降低焦虑、缓解紧张的作用,可以使他们敞开心扉,大胆向教师倾述自己的心声,释放苦闷和委屈,这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也能使学生郁积内心的情绪得以适当的渲泄,从而使他们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与小学生朝夕相处需要坦诚,与之谈心应注意表达方式、时机和态度,要抱着对学生关心负责的态度,学生才会和你说真话。学生在寄宿生活中会成立小团伙,产生矛盾、摩擦,有的学生受了委屈也不想对老师说实话,这时,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2.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在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平等对待他们。教师不仅要接纳其正面、优点和长处,也不能拒绝其负面、缺点和短处。每位学生个体都有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的需要,学生虽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对教师的偏爱最敏感。教师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教师做事不公正的印象,对教师产生偏见。教师对全体学生应一视同仁,维护学生的利益和自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

3.关爱学生,遇到问题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有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小学生也需要沟通,如果教师上课总是强调不得随意问话、插话、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在这种长期“精神虐待”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导致行为异常。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位理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从而使学生心理感到满足,增进师生的亲近感、信任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全面认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的换位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倾诉的机会,从而使学生郁抑的情感得以释放,大大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意识到与教师有心理共鸣,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孤独感。

4.倾听学生心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倾听,要善于运用倾听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倾听不只是用耳朵去感知说话者的语言和内容,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探索和发现。教师要察言观色,从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中、表达中听出深层次的内容,听出问题,听出矛盾,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倾听的重要性在于及时作出反应,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注意他,用心听、感知他、爱护他。教师应鼓励学生倾诉心声,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5.激发学习动机,培B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习活动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或激发工能),二是指向功能(或方向功能)。使其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源自学习兴趣,缺乏持久的明确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是为取得高分数得到表扬获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是为学校群体交给自己的任务而学习,有的学生是为了个人前途、理想甚至是为自己将来的幸福而努力学习,也有的学生为国家、社会新发展等学习,起主导作用的是前两种学习动机,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缺乏深远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持久的深远的学习动机,深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经常性的教育强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6.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目标。自信心是学习做事成功的关键,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形成,就会努力学习,认真做事,避免因压力和烦恼而产生焦虑。目标愈高尚,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的意志力也愈大,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了这种人格品质,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避免在学习认知活动中盲从、轻率和消极。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学贵于勤,学贵于恒,好习惯必始于勤,成于恒。引导学生主动展示自我、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张扬个性的人格品质,这是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必备的品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种心理问题会随之产生,学校教育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教师的职业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不论社会如何变化,“教书育人”永远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永远是教师的神圣使命。爱心与责任是教师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更是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

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这些学生留在户籍所在地就读,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龄儿童。在农村,留守现象非常普遍。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7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000多万,比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的数量翻了一番。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28%,部分省市已超过40%,这意味着每三个农村儿童中至少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中,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将继续攀升。

一、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2.自卑心理障碍;3.寂寞无聊心理;4.逆反心理;5.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危害。

大多数承担监护责任的祖父母辈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更有不少家庭的老人迷信、打牌、饮酒等,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与祖辈因代沟而缺少沟通,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由此产生的不良品行危害孩子发展:少数“留守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做出违法犯罪事件,影响社会安定。

三、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1.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学生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可见长期分离使亲子关系出现障碍,甚至出现“亲生后母现象”,这无论对父母还是子女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创伤。

2.虽然父母和监护人对子女读书和接受教育的态度比较积极,大多数留守学生也都表示喜欢读书,但是留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老年人文化知识有限,有些还是文盲,很难辅导留守学生的学习,也不能监督他们的学习,造成留守学生对学习的自律性差。很多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父母的鼓励,出现成绩滑坡现象。

3.留守学生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监护还是亲戚监护,在监护上都存在很大的盲区。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时,存在沟通障碍,无人倾诉。中学阶段是身体发育关键期,女生碰到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一类的事情,不好意思和长辈、亲戚说,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也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校原因。

1.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多数农村学校注重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2.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据调查,留守学生中48. 4%的学生成绩较差,39.6%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辍学。虽然教师的关注、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抵消留守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缺乏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问题学生学校通常施以惩罚性的教育,当教师知道他是“难以管理的”,就听之任之,难以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社会原因。

1.留守学生处于弱势的地位,在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2.留守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社会环境复杂,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由于父母远在他乡,得不到关爱和正确引导;同时,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长此以往,留守学生就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3.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四)自身心理特点。

1.个性特征倾向。大多数留守学生都是隔代抚养,代沟影响明显,留守学生不能同祖辈有效沟通,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教导。他们不愿与人交往,生活在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留守学生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

2.依赖心理较强。留守学生多由祖辈抚养,祖辈由于思想观念较陈旧等因素影响,会对留守学生过分地照顾与保护,对他们百依百顺,让他们除了学习什么都别管。父母由于常年有外,总觉得有愧于孩子便给钱以补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

3.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一些学生逃学、不交作业,甚至参与小团体,沾染不良习气;还有的学生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

四、如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完善学校相关功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弥补亲情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事件;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篇7

论文摘要: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出现,农村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新群体的出现,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一种捉襟见肘的窘态,这就让我们做学校德育工作的人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德育教育的方法所在。我们通过实践探索与思考,认为可以从走进学生心里来强化教育,并在营造一种氛围中,加上日常礼仪教育等方面来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农村中学教育环境,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是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里实施有效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倾听,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的了解得谅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运用倾听,也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倾听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是正负强化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班级管理和师生交往中实施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说过:“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没有道德”。从进校起班上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建立班上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学习、纪律、品德、劳动、卫生等各项奖励制度和严禁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管理规定。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对严重违纪学生除写出书面检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好班委、团支部的建议,注重培养“小助手”,锻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另外,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与帮助。?一般说来,后进生具有成绩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将要走上歧途或已走上歧途的孩子,这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班级可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可以对班级对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排队,找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由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与各科任教师结对交朋友,并建立帮教联系本。对帮教活动、帮教过程以及谈话记载、转变情况、均做好记载,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是加强传统礼仪实施德育教育

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本班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入学,就将学生分礼仪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礼貌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见到家长、长辈、老师都能自觉打招呼。不文明言辞不断减少,不文明行为正成为历史。

总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者应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重智意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的现象,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红, 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篇8

一、农村生源大学生精神生活教育

有人可能认为,大学生主要活动内容是学习,所以大学生精神生活教育就是大学知识教育——上课。但是,应当知道,大学是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所在,如果将农村生源大学生精神生活仅仅归于大学上课,这就完全违背了大学教育的理念。农村生源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和现代化教育方面通常相对欠缺,要完善这些不足之处,就要将大学教育扩展到课堂以外的方方面面。如果大学教育仅仅教导农村生源大学生如何听课,这些农村生源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什么也做不了,他们不会工作,不会自我学习,不会与人相处等等,因为除了听课以外,他们没有任何本事,这就太荒谬了。真正的精神教育不是要让农村生源大学生学到多么深奥和多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是培养一种对知识和思想的热爱,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借用这一定义,我们将今天的高校精神生活教育定义为:教育农村生源大学生学会爱知识和思想。因为,如果一个人不爱知识和思想,他就只会将知识和思想当成一种工具,一旦达到其目的以后,这些知识和思想就被遗弃了,从而,知识和思想就得不到进步和发展。如果一个人爱知识和思想,他会用心来对待它们,且不允许在知识和思想上存在纰漏和瑕疵,一旦发现某个知识或思想出现漏洞或错误,就会想办法找到解决的途径,它也不允许对知识和思想的背叛,他爱这些知识和思想,就会把它们当做珍贵的东西维护并发挥出来。

二、农村生源大学生生活理想教育

生活总是琐碎和散乱的,而且,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农村生源大学相对要面对更多生活方面的压力,在大学阶段,他们通常要独自承担许多事情,包括经济问题,如果以前有父母和家人帮忙解决,现在则更多地靠自己和朋友的帮助来解决。同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容易怀疑自己,不断地更改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方向,结果自己也忘了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农村生源大学生刚进校园的时候,满怀着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但是,一个月或者半学期下来,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门路,有些课程根本没有听懂,在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课程也没有下来自学,从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如果这个时候有同学发表意见,认为农村人没必要上大学,而以前的高初中同学现在已经很能挣钱,“生活美好”,于是就动摇了读书的年头,也想方设法去挣钱,到了期末,看到有的同学成绩好得了不少奖学金,又开始动摇起来,如此反复。尽管农村生源大学生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但高校教育者也要教导农村生源大学生不能仅仅为了考好成绩而学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要以更远大的目标为导向,否则,就会动摇不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些远大的目标和方向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理想,在这方面,我们也不能为学生设定其理想的内容,而只能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所在,学会为自己找到目标,并通过自身的学识,逐步将理想的内容明确起来。当今社会十分注重做事情的实效,有人认为理想就像一种遥不可及的传说一样,那些只有小孩子才会相信的东西,不可能拿来教育农村生源大学生。不错,一个教育者,其观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变,我们不可能在今天讨论五十年前或者一百年前的学生理想,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下,结合时代的独特性,通过适合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方式,把理想教育贯注到每一个农村生源大学生内心。我们从基本的层面出发,把理想当成对农村生源大学生活具体事务的一种主导、一种具有超越性的观念,而不要求它一定是多么伟大和宏伟的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完全可以在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生活理想教育上有所作为了。

作者:邓美林 苏洁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心理健康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方法,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大部分是留守学生,中学时期正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加上学习压力比较大,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等,使得学生在心理这方面显得压力很大,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不但身体健康,而且拥有健康的心理。

由于城乡差距,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师资缺乏而且质量堪忧,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不够规范。由于这些客观情况的存在,难以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任务,学生的身心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导致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本文就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广大体育工作者相互交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的、心理以及社会的完全好状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无身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而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学生学会一些技能后,便会表现出身心愉快,使学习生活满意程度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加强,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同时,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培养稳定的情绪,培养独立性和做事果断的能力,提高智力发展等。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之,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在农村初中,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和教学实践,可以消除依赖性强、任性、娇气、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教师应该针对学生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的特点,制定适宜农村中学生的锻炼计划,通过体育实践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农村体育教师应在有限的体育器材和各种条件的制约下,就地取材制订适应学生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教学计划,从而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1.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但不完善,且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比如,我在一堂跳高课的教学时,因为中学生对跳高杆有恐惧心理,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难度要低,在布置器材时,我用橡皮筋代替了跳高杆,在橡皮筋上串上几个铃铛,以增加趣味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同学都消除了恐惧感,敢试着跳了。就在这时,我发现有个叫项某某的同学,体型比较胖,还是不敢跳,我有意向他点点头,然后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后背,示意他不要怕,大胆跳,结果他倍受鼓舞,后来主动试跳了好几次,在以后的体育课上他也消除了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面向全体,启发诱导

健康的心理素质涵盖的内容很多,有自信、坚强、勇敢、爱心,等等。当前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很多学生都是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中长大,因此,带有隔代教育自身的心理缺陷,表现出依赖性强、任性、娇气、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例如:我们学校的二(5)班,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这个班学生团结不好,缺乏集体凝聚力,于是在上这个班的体育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拔河”的游戏,使他们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体会到不论干什么事,大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才是取胜的法宝,使那些团结性较差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后来对这个班级我又组织了几次篮球比赛教学,他们的团结精神明显增强了,在校运动会时,这个班团结一致,夺取了年级段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这种实践体验的教育方法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更明显。在运用时要以学生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回味完成体育动作过程中受到的启发教育以及巨大精神因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达到健康心理形成的目的。

(2)自主选择,确定目标

通过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欣赏能力、自我判断能力,来品尝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该注意:目标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自己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比如:在短跑项目教学中,由于该项目要靠无氧代谢来完成,跑后肌肉分泌大量乳酸,感觉腿酸胀,呼吸急促,很不舒服。农村中学生大部分是步行到学校的,所以他们对跑类项目的练习根本不感兴趣。因此,体育老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对抗的对象,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选择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伴,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会再有学生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跑得快而自卑,消除了自卑心理,在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3)组织比赛,严肃活泼

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最吸引人的组织手段之一。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广播操表演赛;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接力赛跑等。在短跑或者中长跑教学中,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让相当水平的学生一起比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

2.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培养承受压力能力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有:第一,是提高唤醒水平。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唤醒水平提高,使其产生兴奋、振作精神、全神贯注。第二,降低应急反应水平。体育锻炼具有减轻学生的应急反应及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使学生一下子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第三,增强社会联系。中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特别是参加集体项目的体育锻,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优势,加强中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精彩的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等,学生既锻炼身体又体现了团队精神,既锻炼了个体的意志力,又使其精神振奋、摆脱烦恼、陶冶情操。每次比赛之后,体育教师针对比赛的结果及时进行总结,指出挫折和心理压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应当想方设法战胜挫折和心理压力。同时用优秀运动员的榜样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当然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和项目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和符合中学生身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

3.强化健康心理训练,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来自主观方面,主要是自身的生理、心理障碍,如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与所学的内容相矛盾;有的来自客观方面,如器械体操、耐久跑以及环境气候、场地器材等。平时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几个心理脆弱、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中学生,教师首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比如,把他们编在一个组里,多跟他们一起活动,多给他们鼓励、表扬,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再次,在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伙伴,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受到温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当然,对个别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及时带学生到医院治疗,学校毕竟只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健康成长的地方。

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注意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去磨练自己。如每天坚持早锻炼,坚持课间操,节假日也不例外,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等。并将意志品质的磨练外延到体育之外的领域中去。所以,良好的习惯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都需要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去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四、结语

在农村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项目,让学生做出自由选择,为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乐趣,展示才能。体育教师必须从中引导,并在技术上加以点拨,让健康的心理通过健康的体育锻炼体现出来。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是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本人,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成就其乐。

参考文献:

1.全钦昌等著.学校体育学.

2.马启伟等著.体育心理学.

3.张健超.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37―01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上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比较自卑、胆怯。如果在教育实践中,不及时地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谈几点感受。

一、教育案例分析

1. “我当官了”。班上有一名学生辉,性格倔强,有点偏激,比较厌学,由于贪玩,作业经常拖拉,考试成绩不理想。在班上他是老师经常批评的对象。因此对学习没有多少积极性。一次偶然的机会,生活老师让辉当上了“生活小组组长”,这让他激动不已,并有了出色的表现。由此,我发现这些被教师忽视的学困生群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我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好好地表扬了他,他格外的兴奋,表现更好了。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后进生”,由于偷懒、调皮、不守纪律等,使得这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在老师和别的同学眼中,他们是“坏孩子”,看到的尽是缺点,没有优点,因此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没有信心。如果老师长期训斥他们,批评他们,那只能是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卑,破罐子破摔,越走越远,最终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问题。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教育方式呢,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适时地给予表扬和赏识,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希望。

2. “妈妈,您在哪儿”。班里婷娟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平时比较孤独、自卑、胆怯。在她的记事中,妈妈总是痴痴呆呆的,更别提对母爱的诠释了。由于父亲忙于生活,经常外出打临工,因此无法在家照料她,懂事的她除了学习还要照看生病的妈妈,帮干家里的农活。生活艰苦的她,穿着比较俭朴,同学都不愿与她交往,甚至都不喜欢和她坐同桌,这使得她总是独来独往,不太合群,感到无比的孤独、自卑。一次我看到了她的日记 《妈妈,您在哪儿》。日记中写道:每到过年时,看着别的人家都开开心心地过年,我心里就非常难过。每次年夜饭只有我和爸爸在一起吃,也没有多少菜,一切显得很冷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问:“妈妈,您在哪儿?为什么别人都有正常的妈妈,而我的妈妈会是这样呢?”虽然内容很简单,还有不少错别字,但使我很感动。

该如何去做呢,我深思。她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爱,更需要的是同伴的关爱。之所以她是那么自卑、孤独,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来自同伴们鄙视的目光、教师的冷落。我发现后准备为婷娟过一次生日。在我和同学的精心策划下,活动非常成功。我们不仅对教室进行了布置,而且还订了一个大生日蛋糕,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品,还为他们拍了许多照片。孩子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让婷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教育了其他的同学。对待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的快乐。随后我要求同学们长期地关心她,适时地帮助她。渐渐地,我发现她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在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了。

二、教育方法反思

1. 赏识比批评更有效。有人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看一个人,你便会看到他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便会看到无数缺点”。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尤其是教学中的“后进生”。所有的人都渴望被人认可、肯定、赞赏,更何况是小孩子,不是有这样一句吗,“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辉同学由于得到老师的一次赏识,从此变得格外积极、格外自信。因此,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