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9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的意义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为了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组织了一组阐述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的文章,陆续在本栏目刊登。

最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篇2

一、学习和深刻领会执法为民理念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检察实践中,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恪尽职守,预防和惩治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反贪部门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工作,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2、一切依靠人民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检察工作仍然需要走群众路线。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才能使检察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检察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无论你的侦查设备多先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警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经费,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检察工作就耳不聪、目不明,就无法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发生犯罪案件,无人报案、无人作证、无人提供线索,于是一些干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群众工作不好做,甚至抱怨群众觉悟低。这说明我们的一些干警还没有真正掌握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和本领,没有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没有把群众工作做到位。我们的干警在接待当事人时,一要注意态度,二要注意方法,要将心比心,认真考虑群众的立场、观点和利益。

二、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检察干警要真正落实执法为民的各项要求,要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要作到立足本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严格执法,实事求是

要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检察工作中,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指向什么;人民群众对哪些方面不满意,我们就重点整改哪些方面的问题。

2、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文明执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执法工作遇到大量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当事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检察干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位,多数当事人都能自觉接受和履行处理决定。反过来,即使案件处理结论是公正的,只是由于干警的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也往往会引起当事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引发上诉、申诉甚至形成上访。更有甚者,有的干警在工作中,粗暴对待当事人,不但没有实现执法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群众不满,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形象。所以,文明执法,事关重大、意义重大。干警对待人民群众说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办事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考虑要细致。要多给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添麻烦。要注意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对待当事人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讽,对当事人要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好恶而影响对当事人的态度。

3、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检察干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检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每个干警都应该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既注意八小时之内的公正形象,也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清廉。

篇3

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西方国家公平正义不同的是,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

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政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通过执法活动实现、维护公平正义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相比,政法队伍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执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在立法上,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另一方面,在执法与司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到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结果。

体现公平正义精神的制度,如果没有具有公平正义理念的人去执行,再好的制度也会打折扣,还可能走向反面;而如果执法不公,再公平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谈,只会离公平正义越来越远,而不可能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要求我们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要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品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首先要在思想上、情感上想公正。这种对公平正义的诚挚追求,是肩负起公平正义使命的动力源泉。公平正义又是善良和爱心的艺术,要让人民群众在司法工作中体会到公平正义的温暖,不仅需要我们有一颗公正之心,而且要有一颗善良之心。

二要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司法环境虽然有很大好转,但许多方面还不很理想,执法中时刻面临着来自权力、金钱、物质的各种诱惑,经受着权与法、钱与法、情与法等各种考验。作为一名干警,在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衡中,要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到第一位,树立为公平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职业和人生价值所在。只要具有为公正献身的精神和敢于公正的勇气,就能把自己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贯彻到实践中。

篇4

    第二个核心能力是可以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计划的能力。管理者要能够理解机构内外的复杂性,了解所处的环境及社会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可以做出判断,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提议与决定。管理者也要有能力建立人员网络,从中取得回馈、反馈,做出正确决定。要对组织管理有一定敏感,能不能做这些工作,能不能按时完成这些工作,都要有敏感性,还要知晓哪些人能做这些工作。

    第三个核心能力是确定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管理者要能提出意见、有组织性、将政策化为可操作的目标。要有能力知道政治家想要什么,这些政治家希望我们的机构来做什么工作。在能力要求方面意味着要果断、有主动性、采取主动行为,有能力说服别人,也要有能力调整,具有灵活性。

    第四个核心能力是领导力。有能力鼓励下属合作,在需要的时候做出反馈,不仅仅是在工作做不好的时候给予反馈,而且在工作做得好的时候也要及时做出反馈。要会分配责任,并有能力去监督工作实施过程,必要的时候做出调整。

篇5

[关键词]企业利益观;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中,企业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争论的课题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还是应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相应地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我国企业产权多元化之后,还应不应该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西方企业利益观的演化

西方企业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和唯一化的价值观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观的转变,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循序渐进的结果。

(一)利润最大化和唯一化利益观

在18~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企业是一种“具有赢利性的经济组织”,为企业的所有者赚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功能,企业的存在,天经地义地是为了履行资本增殖这个义务。这种观点源于亚当·斯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参与企业定价和决定企业自身产出,企业应通过制定合适的决策来适应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从而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同时在无意中创造了公众和社会效益,通过“看不见的手”增进了社会福利。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则继承了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这种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尺度。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企业是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按股东的利益来经营,追求最高的财务收益率。而当经营管理者追求利润以外的目标,将企业组织资源用于“社会产品”时,则必然付出代价:降低利润和股息,使股东受损;降低工资和福利会使雇员受损;如果用提高价格来补偿,则会使消费者受损。因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承担较高的社会责任,则投资基金就会从担负着较高社会责任的企业中流出来,转向那些社会责任较低或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因为后者将会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而,无论是市场上的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国家的所有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都不应该承担较高的社会责任,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大化利润观,马克思曾作过经典性的概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为了实现最大利润,资本家曾经对内残酷剥削,对外疯狂掠夺,从而“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早期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手段、结果,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严重弊端。

(二)企业利益观的混合状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反思追求利润最大化与企业自我利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到20世纪20年代,共出现了三种相互联系的观点。首先,企业和管理者不仅要满足股东的权益,而且要满足顾客、雇员和社会的需要。第二,企业和管理者有义务平衡各方利益,他们是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的协调人。第三,通过成功地运营企业,一方面可以服务社会,减少社会不公、贫穷以及其他的弊病;另一方面企业和管理者仍然有义务承担社会项目去造福或服务于公众。这三种相互联系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管理者所接受。企业发现了很多可以资助社区各种服务的方法,他们深入地参与政府的各种事务,从教育制度到公共健康,为其提供建议和设想。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企业建立起各种社会基金,捐钱捐物,以实现他们的人道主义活动。

虽然在此期间,企业及其管理者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上有所提高,但他们既没有过多地参与社会项目,也没有转变自由放任和以利润为重的态度。这说明,在实践中企业实施的是这种混合的利益观。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利益观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利益观的出现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内部因素来看,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变革要求企业利益观顺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企业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必然导致劳资对抗,产品质量和生产秩序难以保证,市场也难以认可和接纳这种企业。为了企业的长久生存和发展,企业活动的决策必须符合社会道德。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加速的工业活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工业生产带来诸多人类困境,诸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土壤沙化、海洋毒化、生态危机,等等。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对于治理环境、生态平衡责无旁贷,企业既要作为经济组织,又要作为环保组织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来源于企业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社会法制的完善强制性地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特别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劳动保护法、公司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等都具体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底线伦理。企业行为只有纳入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责任,做到责权对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是企业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暂时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会给企业赢得美誉,取信于消费者,让员工满意,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企业。

在这一时期,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许多优秀公司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了卓越的业绩,体现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双赢的良好效果。例如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企业不应该太短视、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社会长远计划及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他提出企业赚钱的目的应是丰富人们的生活,造福于社会。“企业与社会必须一起繁荣,共存共荣,否则必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在他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成为其所有活动的核心。

由西方企业利益观的演化,我们可以看出:其一,企业利益观由利润最大化为唯一追求到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是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其二,企业利益观的转变是权利义务逐渐相统一的过程。最初企业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只注重权利,置义务于不顾,后来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则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其三,新的利益观体现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它表现为:在空间上,企业应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在人格上,企业应是经济人与社会人、道德人的统一;在角色上,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互为依存;在目标上,经济利益一元化应与社会文明进步体系多元化、全面化相一致。

二、我国企业利益观的极化现象

(一)重义轻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利益观

1956年“”完成后,在超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我国进入计划经济体制轨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既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具备独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的生产和流通企业而存在,不计经济利益地执行国家交给的生产供销任务,同时也不计成本地获得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不可能也不允许有个体利益的存在和追求。在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利益时,总是强调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二者利益出现不一致时,总是强调企业无条件地牺牲自身利益以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国家对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资料往往无偿调拨,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倡无偿互助的协作精神。这种重义轻利利益观的贯彻,虽然有助于加强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由于企业的正当利益长期处于被忽视、被抑制的状态而得不到保障,企业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插手干预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是政府的行政附庸,是完成上级计划的工具。企业职能多元化,并由此产生了两种后果:一种是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责任,没有很好地担负起来,如企业的盈利目标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另一种是企业承担着大量本应属于政府或社会的责任,如办学校、办医院、安置离退休职工的生老病死等。从长远来看,这不但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利轻义: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利益观

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受到压抑。改革开放以来,一旦从旧体制中挣脱出来,人们的欲望便一下子爆发出来。而与此同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疏导,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加上新旧体制交替产生的空隙,以及对西方高度工业化文明中的生活方式的过度渲染,企业利益观由一个极端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表现在:

1 企业利益失衡,缺乏诚信。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不讲信用。有的企业逃避纳税责任,以偷漏税款来侵占国家公利;有的企业牟取暴利,利用某些市场缺陷坑害消费者,制假售假;有的企业只关注自身利益,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有的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还有一些企业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假包装到资本市场上圈钱,等等。

2 企业责任空虚,缺乏自制。国有企业突出地体现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空虚。当企业负责人拥有各种资源使用权而缺乏实际责任约束时,其经营管理往往处于一种无风险状态,继而产生种种弊端,如盲目、贸然决策,重投不重收,生产营销管理混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非国有企业的责任空虚集中于对员工的福利责任和社会责任上,不履行《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责任,克扣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不为员工办理相关的保险等;为了尽可能减少社会性支出,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的破坏等,拒绝承担责任。

企业利益观为什么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认识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较为模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视为“份外之事”,以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尽一些公益义务。二是只看到社会责任给企业造成的负担,而没有看到给企业提供的发展机会,于是将社会责任推向政府、推向社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的情况下,其结果是造成社会责任的“真空状态”,企业政府两不管。三是有些企业只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及社会利益。这种行为只能是逃避社会责任,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我国企业利益观所存在的极化现象,既突出地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又明显地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过渡性困境,更尖锐地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缺乏坚实的伦理道德基础。这不仅制约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企业应从自身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考虑,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强化企业自律精神,建立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三、塑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

由前述可见,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都不是企业利益观的最佳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因而具有“经济人”的品质。但是,企业又离不开社会。首先,企业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改善所需要的产品,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否则,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价值;其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于社会、国家提供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安全保障,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等。一个公正的、法制健全的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应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社会又为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又具有了“社会人”的品格。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利益,对社会负责。于是,有人提出“公司公民”、“法人人格”概念,认为企业要正确处理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寻求有效的途径使小我与大我达到完美的统一,实现企业的独立权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观,就是要达到义和利的统一。义,即公益、社会利益;利,即私益,企业利益。义利统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义利共存。公益与私益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客观地共存于实际生活中。尊重它们所具有的价值,这是市场理性的起码要求。但是随着行业市场、利益相关者范围的逐渐扩大,市场主体对义利的认识由承认各自的合理性走向承认彼此的交互性,即义利共融。

2 义利共融。为了谋利必须谋义,或者说,利己必先利人。这个原则是由市场经济和企业的伦理二重性决定的,即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既具有为己谋利性,也具有为他服务性,为他服务性是为己谋利性实现的前提。

3 义利共生。这是义利统一的最高层次。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已空前地融为一体。在这个共同体里,任何一个主体都是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如果人类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保护大家共同的生物圈,而经济生产的组织者——企业,必须责无旁贷地主动承担起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只有达到义利共生,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条件

企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从内部条件来看,涉及三个方面:(1)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实力,这是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物质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承担财富创造责任的利益主体,如果没有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物质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对义和利的追求。(2)需要一个既重视物质文明又重视精神文明的行为主体。精神文明是义,物质文明是利,很难想象一个不注重精神文明或伦理道德的行为主体,能够对义利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实践。(3)需要一套与之相应的内部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利益观作为一种高尚的企业道德理想或精神原则,如果不渗透到企业的行为实践和行为机制中去,就会沦为空想。

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利益观,是社会整体道德进步的过程,其间既有企业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更有社会道德取向对企业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益观的道德理想,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其一,需要较为发达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二,需要有一个尊重人权、法律公正、公共信仰程度高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形态,市场主体的内在趋利性往往使其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走向反面,因此必须建立起各个层面的制度规范和游戏规则。其三,需要通过文化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促成行为主体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既尊重自己的存在,也尊重他人的存在;既关注自己的命运,也关注他人的命运;既维护个体的基本权利利益,又维护社会整体权利利益,并且将社会整体权利利益置于个体权利利益之上。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和范围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要了解企业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限度。企业的基本使命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要完成这一使命,并使企业继续存在下去,因此为了弥补风险和承担未来的责任,企业需要最低限度的利润率。超越这一最低限度,而做某些经济上不合理和难以支持的事,其结果必然是造成更大的损害,这是社会责任的第一个限度。其次,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承担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缺乏能力的社会责任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能力限度是社会责任的第二个限度。此外,在社会责任上最重要的限度就是职权的限度。任何人要求职权就要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也就必然要求职权,权责是相伴而生的矛盾统一体。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应考虑承担这种责任所包含的职权对企业来讲是否合理,企业是否有这种职权。如果没有,那就会跨越自身的权限,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也是不负责任的。

可见,企业既应该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又必须考虑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限度,拒绝承担超出其能力的社会责任,这种拒绝不仅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是对社会负责。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范围包括五个方面:

1 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责任。主要包括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产品和加工工艺的安全,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的责任,等等。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所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能。

2 保持社会稳定的责任。企业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为他们提供就业、生活福利以及工作条件,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履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责任。企业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因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企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涉及的将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而也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直接相关。

4 外部性责任。这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权,以及对媒介、消费者的责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将承担更多、更广泛的环境保护责任。企业对媒介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要自觉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企业还应把满足消费者需要作为应尽的义务,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对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时担负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

5 社会福利性责任。许多企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作出各种善行,如向灾区捐款、扶危救困、投资环境保护等,在城市及社区的发展中,主动承担额外的责任并支持当地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四、强化社会利益观:政府的重要职责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偷漏税现象严重;侵占消费者利益和职工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企业的投诉和诉讼日益增加;企业自身利益至上,忽视社会利益,野蛮掠夺式开发资源、浪费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其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整体意识淡薄,实际行为被动;其二,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其三,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造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足。对此,亟需政府发挥能动作用,加以解决。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环境

1 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方面要依照法律规定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否则,有些“聪明”的企业就会投机取巧,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对于那些负责任的企业而言,就成了竞争中的不利因素。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变得“聪明”而不负责任,形成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有必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使每一个企业都遵守同一规则,且不容打破。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法治环境。一是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严禁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向企业乱伸手,增加企业不合理负担;严格依法行政,整治行业不正之风。二是营造公平竞争、良性运作的法治环境。严格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对逃避承担社会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给予应有的处罚。

2 建立积极的竞争环境

(1)引导正当竞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实现对功利目标的追求。竞争求利,这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的任务是把竞争求利的行为限制在合法、合德的正当轨道上,用规范来约束生产经营者的竞争行为。一是要求坚持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结合为本,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安康作为竞争活动的最高目的,而决不允许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狭隘利益损害社会利益,即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二是要求用合法、合德的正当竞争手段实现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而不允许采用诸如为实现自己利益不惜置竞争对手于死地的违法违德的手段。故意用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或搭售强卖,或贿买贿卖,或诋毁他人声誉的方式获利都是应该制止的。

(2)提倡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守信,即信守协议,建立自身良好的信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要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保证人们能够履行契约,诚实守信。在自利动机驱使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通过契约的形式把与他人的经济联系确定下来,各方在互惠互利、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契约。任何与契约内容密切联系的欺骗、隐瞒行为和不守信用的违法行为,都将严重影响其他签约人的利益,并严重妨碍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3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者要带头树立社会责任观念,并时时、处处宣传和贯彻社会责任观念,把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过程和环节之中。这是舆论环境建设的首要内容。二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应充分发挥舆论媒介和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形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对那些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要广泛宣传、鼓励和表扬。三是要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实行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专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表扬先进与针贬后进相结合。

(二)培育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中介评价机制

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介评价机制。迄今为止,我国一直没有形成由社会评价企业的机制,很多机构是为向企业要钱而做评价,缺乏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评价机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最缺乏的是信用。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社会经济生活中很多违法违章行为大量存在,有些甚至是明目张胆的诈骗、造假行为。只要有市场,就一定要有企业信誉评价机制。但是仅仅寄希望于市场的自然演进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誉评价机制是不行的,尽快建立以行政管理为支撑的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不少违法企业不怕处罚,就怕曝光,这说明它们已经认识到了企业信誉的无形价值。建立一个完备的企业评价管理体系,社会评价机构应将“曝光”作为一种日常管理手段,并利用互联网为手段,整合、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这将是一条推进我国企业评价机制建立的捷径。

(三)夯实有利于企业追求社会利益的基础

1 帮助企业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政府应帮助企业从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战略思维,追求长期效益,充分认识企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强化企业自律精神,主动及尽可能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世界范围内许多知名企业都已非常重视社会责任问题。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曾用20年的时间跟踪了世界500家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而是同时追求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它们普遍遵循三条原则: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21世纪,市场已进入微利时代,暴利企业越来越少。20世纪把顾客当上帝的经营理念已被现在的“以客为友”的经营理念所取代,不少企业开始由CI(企业形象)策划转入CS(用户满意)策划,把企业的经营目的定位于服务,认为企业就是为社会服务的,而利润则是社会给予的报酬。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企业经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共同幸福而进行的活动。所以,企业追求的目标不是利润、产值和市场占有率,而是为社会、为客户、为股东创造价值,服务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人,作为社会主体,人与人的不可分离的群体属性,就决定了秩序对于人类的意义,没有秩序就没有真正的共同生活。法作为一种具有外在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就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公共秩序状态而产生的。法的秩序价值的实现,是指法有效地调整社会秩序,实现法所预定的秩序目标,并使依法建立的秩序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而对社会利益的调整,则是法实现秩序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说到利益的调整,我们先回顾一下王海打假案。

二、王海“打假”背后的故事

1998年9月,一位叫王海的打假英雄将天津某华联商厦告上法庭,案情大致如下:王海在华联商场购买了40个电话台灯,该电话台灯的电话部分无入网证,灯具部分有四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故要求华联商厦向其赔礼道歉,并双倍返还购灯价款,电话台灯由法院予以收缴。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在1998年3月25日,王海曾将购买过的电话台灯经他人在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后于9月,王海购买了相同款电话台灯40个并于当日持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要求华联商厦双倍赔偿其经济损失。华联商厦方面提出王海购买台灯后十分钟就手持检验报告索赔,购买行为不以生活消费为目的,不属于消费者,只同意退还货款,不同意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行双倍赔偿。一审法院及二审法院均认为,华联商厦作为商品销售者,应依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向王海退还货款。而王海在其得知有关部门对电话台灯的检测结果后大量购买,随后要求华联商厦双倍赔偿损失的行为,不能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赔偿,对王海的诉求不予支持。

至此,王海败诉了。由此引发出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

三、调整利益以实现维护秩序

有一种利益理论认为,行为者服从利益而非法律。若行为者权衡服从法律与不服从法律的利弊后,发现服从更有利,便会守法;发现不服从更有利,违法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我们用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王海积极打假的行为和商家售价的行为。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法律对社会的控制离不开对利益的调整,而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主要又是通过将利益要求转化为一定权利,并把它们及相对的义务归诸法律主体,同时还要通过维护权利和强制义务的补救方法―惩罚、赔偿和制止等来实现。

要想制止制假售假商家的违法行为,就要加强他们守法的利益,也就是变相地加大对他们违法的惩罚。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惩罚性赔偿这一方法,应该能用就用,不光要赔,还要多赔。以美国法律为例,他们主张保全私权利,维护公共秩序而采取严格惩罚性赔偿的方法。虽说对某些商家造成较大损失,但从公共利益的保护层面看,是很值得借鉴的。

王海的败诉核心因素是对“消费者”这一概念的定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和单位。《消保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根据前面所提的利益理论,基于行为者对利益的服从,我认为,消保法里关于“消费者”的定义应该扩大解释为: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办公或者其他正当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和单位。在原先定义中,消费者人群限制为为生活消费需要,这样定义未免太局限。即便不为生活消费所用,而是用作办公、生产或是其他正当的目的,也不应当排除在消费者行列之外。如果能做此定义,扩大消费者的范围,一方面能加大对商品买受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制假售假商家赔偿范围,加大了违法成本和承担处罚的风险,对不法商家的威慑力加大,这对于制止他们的违法行为会有很好的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交易秩序的维护。

然而,王海在购买商品时既非用作生活消费所需,又不是其他正当合理的用途,目的仅是获赔收益,所以王海并不应当被认作是消费者。表面上看,他是在依照消保法维护权益,但这种以索赔获利为目的伸张法律正义却并非真正的正义。法院对其知假买假,钻法律空子的认定不是没有道理。单从行为上,不可否认其正义性,但他的动机与目的却超出了维护秩序、捍卫法律权威的界限,更多的延伸向了谋取利益,而这种利益的谋取,却是不正当的,非正义的,即使其打假行为本身是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手段。

诚然,充斥于交易市场的制假售假,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私人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个公共利益。对这个公共利益的任何侵害都是对消费者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威胁。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处理。具体的方法有:第一,扩大消费者定义范围,从一般的生活消费扩展到包含其他正当消费需要,以此保护真正应予保护的群体。第二,加大惩罚力度,以巨额赔偿威慑制假售假者。也让违法商家由于忌惮过大的处罚风险而收敛行为。第三,国家行使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例如在王海案中,应该在退还王海货款以后,对商家采取没收不合格产品,并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措施。这样一来,既惩处了制假造假的不法商家,维护了公共利益与市场秩序,又能够维护权利主张的正当正义性。

篇7

一、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工作的落实

各车间领导要高度重视综治工作,把维护稳定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班子成员会至少每季度研究部署综治工作一次,重点解决本车间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管好的问题。要建立综治责任人述职报告制,把综治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强化车间综治(治保)小组建设,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由5—7人组成,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纪录、有总结,资料规范完整。要建立健全综治(治保)小组工作制度,针对车间的不同特点和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开展安全文明车间、安全文明班组、安全文明楼院创建活动,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和综治宣传工作的落实

加强职工法制、道德教育。把加强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厂和以德治厂结合起来,认真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坚持每月学一法,使法深入到每个职工头脑。工青妇和老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其成员和联系的群众正确处理工作、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和纠纷,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任务,总结推广综治工作的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广播、黑板报、《﹡﹡通讯》等传媒在综合治理宣传中的作用,加强综治宣传报道工作。各车间要坚持半年出一期法制宣传栏,全年至少完成综治内容的通讯报道2篇。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美德,努力营造群众乐于参与、敢于参与综治工作的社会氛围,激发职工同违法违纪、不道德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三、切实抓好治安防范重点工作的落实

加强电厂、大坝、物资仓库、摩托车库和其他复杂场所以及与周边乡镇结合部的治安防范,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危险品的管理,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杜绝违章用火用电行为。加强门岗值班,特别是节假日的值班巡逻,防止“三无”盲流人员危害我厂的治安。加强对组织人员的监控工作,防止他们进入我厂滋事。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加大治安整治力度,及时制止和处理寻衅闹事、侮辱他人、打架斗殴、扰乱单位秩序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坚决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制黄贩黄、、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健全并落实预防和处置的工作制度,做到信息灵、见事早、启动快。一旦发生,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坚决杜绝发生群体性纠纷械斗;杜绝发生群体性闹事事件;杜绝发生集体越级上访;杜绝发生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四、切实抓好矛盾和隐患排查调处工作的落实

改革的深化必将带来职工利益的调整,维护全厂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各车间要从稳定是大事、无小事的高度,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对职工反映的问题,需要调查了解的要抓紧安排,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主动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活。要建立定期排查和解决本车间不稳定因素的工作制度,及时疏导、化解内部矛盾,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务必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综治(治保)小组要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重点地方、重点岗位、重点事件实行“滚动式”排查,并把排查调处结果报厂保卫科。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落实化解责任。对跨车间的矛盾纠纷,由保卫科负责,协调有关车间共同化解。对可能引发或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尽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层层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集中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切实抓好综治责任制督查考核工作的落实

篇8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根本需要。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护理教育 教学实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这一科学命题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同时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的特点。

2.教育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教育目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过了几次变动,直至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规定”的精神来看,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可以解读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育目的。

2.2 教育目的属性。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和统一,所以教育首先必须服务于当时的生产力,同时也要服务于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教育目的具有传承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即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属性。教育目的的二重性是辨证统一的,自然属性决定着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制约和指导着自然属性。与自然属性相适应的社会属性会促进其自然属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教育目的社会属性的价值取向。

2.3 教育属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传承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这种建设者和接班人走向社会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意志,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五育”之中,德育和美育就是形成受教育者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教师再传受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德、美教育贯穿于所教授的课程之首。

3.目前我校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校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专业设置多样化,各专业之间相互补充和渗透,逐步形成了以护理教育为主,其他教育为辅的综合性医学教育体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影响下,我校在学生教育的方面却只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和护理伦理课程以外,很少有专业课老师去关心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教管的过程中只注重量化的“扣分”而没有专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考评标准或有标准不依,只要能保证学生安全最低要求就万事大吉;文体活动不少而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些班级为了比赛的结果出现辱骂甚或斗殴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在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的“五育”教育之中而忽视了“德、美”教育,过分强调外加的纪律约束,而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和价值取向的结果。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相违背;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

4.加强德美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职教育任务繁重,教学时间较短(一般为三学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批训练有素而又技能高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属不易!尤其是我校这样的医护教育学校。现在的社会正属于急速转型期,价值取向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的过程中教育者如忽视增强一元化普遍的约束作用与功能,就会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走向亡失!拜金主义、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等多元化思潮就会更趋向于功利性!这样的“建设者”走向社会应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每一位教学教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德、美教育,树立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

5.教学实践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对中职学生普遍性的价值取向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医德医风”教育为主的护理学生,她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接触的是患者而面对的却是生命!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后果可想而知!鉴于中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实际,并结合本人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教育,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医疗教育事业服务。

5.1 加强德育教育宣传,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角色的转变,强调教务人员的榜样性作用。

5.3 提高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发挥管理学生的指导性作用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篇9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农村的现状

(一)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乡土人才流失严重

一方面由于务农收入和务工收入存在着较大的比较收益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发展前景、发展空间有限,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也纷纷涌进了城市,留守农村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人口正在日渐减少。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至多在农忙或过春节时才大规模返回家乡,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外地定居,甚至有不少选择举家搬迁,他们的小孩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到入学年龄后就离开家乡。因外出打工或举家外迁,流失的几乎都是农村中的“精英”分子,这使得培育新型农民几乎变得更加困难。可以说,由于当前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规模的急剧缩减,乡村很难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留守农村的人口也显然很难支撑农村长远的治理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人口瓶颈突显,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危机。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收入甚微

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但是农民的生产仍然比较落后。这种现象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尤其突出。由于受到自然、历史和传统的因素制约,我国农业依然处于散、小、乱的生产格局状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土地分割严重,规模经营难以推广。农村依然采用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在生产力方面不能追求生产工具的革新,不依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技的支撑,只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其维持机制是用劳动替代农业技术和资本。同时,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特色农业缺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使得众多的农民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而损失惨重,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农村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落后,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

由于几千年以来农民都是在分散孤立和封闭状态下生活,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习惯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科技环保意识不强,脏乱差现象在农村依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现实中在农村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精神寄托的有形设施、文化组织和无形的精神正在日益的衰落和消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现存文化站 文化中心及各类文化基础设施简陋,大多已经超过其服役年龄,老化情况严重。[1]此外,农民对待文化消费依然持保守态度,对待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创新意识不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格调不高,富含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艺活动在农村也鲜为人知,与城市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大力革除传统的陈习陋俗,已成为促使农民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文明的当务之急。同时,农民法制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最终导致农村容易成为各种纠纷、冲突的泛滥地,也常常沦为各种欺骗和陷阱中的受伤者。比如一些地方的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法律陌生、不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被逼无奈才求助于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不信法、不用法、以理代法、“惧法厌讼”与缺乏权利意识等现象。

(四)农村缺乏资金支持,发展面临困境

资金流向遵守效益优势的原则,哪里收益高就必然流向哪里,所以当前城市资金不但难以流向农村,即使是农村自有资金也难以留住,而不断的被城市吸走。农村发展资金的缺乏,导致关系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路、电、水、气相关设施不尽如人意。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大部分仍然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2]这当然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业务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管理粗放等原因有关,同时与农民工的收入投向也有很大关系。所以,随着农民工工资的提高和农民工工资相关保障的完善,如果能够动员返乡农民工将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话,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二、返乡农民工具备的潜在优势

(一)农民工规模较大,在农村易形成能量效应

农民进城后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居民接触,这就势必会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权益意识较强。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和传统节日,农民工群体表现出了流动的周期性,他们大多数几乎每年总有一段时间会回到家乡,在此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所接触过的、经过自己一番加工的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内容带给了农村居民。他们的这种载体作用不仅表现在实物形态,更重要的乃是生活观念层面。[3]目前,我国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1.1亿,2004年为1.2亿,到“十一五”期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无论是从精神的影响上,还是从物质的提供上,返乡的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回流有效改善了乡村建设缺乏中坚力量的状况,如果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他们的优势,将会有助于加速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农民工见多识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农民工绝大部分流入发达城市,见过世面,眼界开阔,他们整体素质较高。他们中多数人年富力强,在外经历过无数风雨,接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从事着不同职业,社会阅历丰富,信息辨别能力强,能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农业种养殖中,知道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生产和经营,善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方法和观念进行大胆尝试。在农村各项改革中,能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农村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并积极参与和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同时,因为在城市从业的经历,通过耳闻目染和身体力行,也使他们表现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许多观念,如有着比较强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组织观念、市场意识、合作意识、法律意识等等。在农村比较崇尚“能人效应”,一旦返乡农民工成功返乡,必将在群众中引起“鲶鱼效应”。

(三)农民工主体中青年人居多,生活和消费方式有所改善

返乡农民工开始改变传统的消费观点,他们出来打工不只是为了挣钱回家,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更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并通过各种途径充实自己,享受精神消费。特别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报刊广播和影视的影响,他们的行为观念已经相当城市化、现代化。[4]他们占据了农民工总体相当大的比例,现在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求知欲更旺盛,善于接受新事物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可塑性强。他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消费方式有别于上年代农民工。比如在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他们逐渐变得讲究个人卫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培养了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而且,回到农村后,他们将这些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健康的兴趣爱好直接辐射给其他农民,对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文明卫生习惯有极大帮助。农民工总体上显示出参与政治事务、关心国家大事和相关时事政策的较高积极性和极大热情。尤其是在今年的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很多农民工不惜高额路费和几番周折专门回村参与村级干部的选举工作,投入自己神圣的一票,其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工主动参与村级“两委”人员的竞选。

(四)农民工收入提高,资金实力相对优越

在农民进城务工政策出台以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大农业――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收入结构比较单一,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2010年2月做客凤凰网《大政经》栏目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后,十年的时间,农民收入结构的本身变化是非常的明显,过去都认为农民主要的收入应该来自农业,从现在的情况看,已经说到了一个临界点,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去年是5153元,这其中来自于真正所谓农业、畜牧业、林业,大农业这一块的收入大概就是50%,一半,还有40%是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就是打工,有的是进城,有的是在乡镇企业,还有10%来自两块,这是新的概念,一块叫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些房子出租,存款的利息,财产性收入大概不到4%,还有6%多一点,叫转移性收入,就是政府给的各种补贴等等,现在的收入结构,我说今年是个临界点,可能到明年,来自农业大概会降到49%,50%以下。[5]从中可以发现,外出务工的农民相对于在家务农的农民收入要高出很多,资金实力相对比较优越,他们的资金投入将会有效弥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

三、返乡农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的操作性分析

由于制度、经济、素质和城市发展壁垒导致农民工无法实现城乡之间的顺利转移,必然产生大量农民工的返乡问题。[6]农民工的返乡会给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所以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把返乡农民工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人力资源,要做好宣传和引导,积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提供有关支持和扶持,促进农民工的优势转化。

(一)创造环境,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农民工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有些已能承担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而且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积聚了不少创业基金,并有着极大的干事创业激情,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民工群体依然要保持着往返于城乡之间的状态,所以农民工输出地需要为返乡农民工的作用发挥创造环境,广辟渠道。返乡自主创业将是今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许多农民工通过打工实践,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术,拥有了资本,具有饱满的创业激情,为了将返乡农民工在城市学到的本领转化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手段,当地政府应统筹规划安排,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科技保障和信息鼓励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创业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处处可创业、行行可创业、人人可创业”的大创业观。当然,鉴于以前的历史教训,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工作可以做,但千万不能一哄而上、“逼民创业”。

(二)积极宣传,发挥返乡农民工作为村级组织带头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农民工自身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较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利用农民工这方面的优势来影响和提高农民群众的各方面素质,或者说要想切实有效地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工在各方面的良好示范效应。参与基层组织工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大力宣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意义,支持和鼓励素质高、群众反映好,有经济和市场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参加竞选。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竞选村级组织带头人的话,相信在上级的细心培养、指导和引导下,他们必然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宣传法治理念和科技环保理念,坚持依法办事,能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带领广大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必然能将城市的先进文化和文明输入乡村,改变乡村的旧俗陋习,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内容,提升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档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农民工这一群体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这一任务的实现,同时也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持续前行的动力。

(三)做好服务,为返乡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活,返乡后,其自身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已不同于出乡前的生活习惯,他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信息,丰富了其他农民的眼界。农民工在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农民工返乡,将外地的文化传播给了当地的农民,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和文明的融合,扩大了农村的开放程度,改变了输出地的社会生活,加快了输出地的社会变革过程。[7]但是新一代农民工对农业种植和养殖缺乏经验,所以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根据返乡农民工返乡的势态,积极做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及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发展、林业发展,就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宣传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将农民工返乡的压力转变为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还应积极鼓励返回农民工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经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活力。

参考文献:

[1] 郑金侠.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群文论坛, 2011(5).

[2] 邱兆祥. 农村金融:关键是要完善服务功能[EB/OL]. finance.省略/roll/20061020/0905988263.shtml

[3] 刘程, 邓蕾, 黄春桥. 农民进城务工经历对其家庭生活消费方式的影响―――来自湖北、四川、江西三省的调查[J].青年研究, 2004(7).

[4] 潘寄青, 谭海燕, 李娜. 新生代农民工城乡转移及就业路径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9(2).

[5] 解读2010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大政经》系列访谈之七. 农民收入结构进入临界点非农收入超50% [EB/OL],news.省略/special/2010nongye/201002/0216_9506_1548176.shtml

篇10

 

关键词:权利 权力 法治 法律价值

    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的改革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真正启动了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上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

    然而,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已成为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巨大障碍。

1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    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公民不论存在多大差别,都具有同等的尊严和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并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依照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权利经济,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参与者(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市场主体既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如法人、企业,也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公民。市场主体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其权利和义务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设定,而不允许有任何人加以侵犯或者非法设定和强加。由于市场经济是追逐利益的经济,所以特别强调权利,如果法律不为市场主体设定并保护权利,市场主体就丧失了权利能力,失去生机和活力,也就没有了在市场中存在的任何价值。市场主体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如财产保值增值权、追求经济利益权、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权等,享有这些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要求的权责需明确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区别所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以权力为本位,通过行政命令方式来组织、管理经济,本应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只是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自身没有独立的权利;另一个应是主要社会经济主体的公民则附属于单位和企业。由于社会参与者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相应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企业缺乏活力和生机,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从国家最初改革国有企业时采取的措施“放权让利”上看,即可真切地看出旧体制下的企业“无权无利”或“少权少利”。而市场经济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经济,市场主体及其一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交易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企业有自己的意志利益,其一切活动都体现着“权利本位”的原则而不再体现“权力本位”。

    所以说,提倡并鼓励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并对市场主体及其各种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新的权利需要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权利内容。市场经济为完善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民主政治的基本含义是使政治权力按法律设定的既定途径运行,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即政治权力的运行不听从或不利于它的主人—人民。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而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是当前社会对公民权利侵犯的最大威胁。因此,完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2公民权利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