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篇1

关键词: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内涵;理论基础

中D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68

现实背景下,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国政治力量的角逐,使得全球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各种力量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合作,或者竞争,使得世界在和平与动荡中前行,突发事件已逐步摆脱传统的自然灾害领域,越来越带有人为的特点,群体性冲突以及事件处于多发期,而且破坏性力量愈趋强烈,且带有跨国,跨领域的特点,显然,新形势下,由科层制应急组织向新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转型愈发迫切。通过在知网搜索应急网络组织关键词,仅出现少数几篇相关文献,针对性研究的成果甚少。基于此,笔者将从内涵、意义及理论基础三个维度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进行初步探析。

1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内涵

孙国强认为,网络组织治理必须明确其治理主体(网络合作各结点),治理对象(构成组织的各类要素),以及治理过程(基于自觉的弹性管理)。杜军等在结合网络组织、应急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是围绕应急事件而建立起来的层次化网状虚拟组织,并由实体形式的应急成员组织以及把这些组织串联在一起的各种联系机制与联动流程构成,当突发事件由常态演变为战态时,需要形成协作应急中心,来进行应急活动的高效执行以及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消耗,进而提升应急产出绩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区别于一般层级组织管理,是多主体(政府,社区,企业以及非盈利组织)平等参与的共同治理,等级与权威被大大削弱,更多的是权力的分配与共享,同时有着十分清晰的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并为此共同制定一系列能自觉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非正式安排,并不断的优化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过程,减少治理费用,提升治理的可塑性,从而使应急的综合产出最大化。

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中,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几个方面的特性:(1)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客体是应灾体,即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多元主体,而且在灾害应对中表现得较为强势;(2)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应急行动主体,政府扮演主导角色,但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互相强制,同时依据应急对象的状态变化,政府和其他应急主体的分工也会动态调整;(3)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权力机制发生变化,应急网络中各结点共享权力,权力的分配与使用已专门有相关的制度规定,没有权力垄断的局面,没有单一决策现象,应急决策必须依赖共同而有效率的磋商产生;(4)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必须依赖各成员组织的互相信任,只有各成员组织间充分建立信任机制,维持信任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凸显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降低信息传递与磨合成本。

2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

杜军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意义,认为其能有效的克服科层制组织治理的失效,包括降低应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以及应急管理费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理论性。

2.1 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爆发的复合型、不确定性特征,已对公众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冲击。传统的科层制应急组织(政府单干或垄断)因其固有的治理缺陷(失效)已越来越无法应对复杂的应急事件(环境),政府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和力量参与,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快速联动,需要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所以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应急网络组织体系是必然趋势,而且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治理体系,提升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无论应急处于哪个阶段,都能高效运转。同时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动革新,摆脱落后的应急观念,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加入到应急网络中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其主导的大应急网络组织体系,并将提升各主体的应急能力为己任,而且政府有必要让渡更多的权力予其他主体,让其协助改造政府内部应急组织架构,进行共同治理。通过建立共同目标与愿景,合理分工,协商决策,成为利益共同体。

2.2 理论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首次提出,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笔者认为,建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是与其一气呵成的,应该说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在应急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进一步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完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步骤,同时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应急主体都具有极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将深化应急理念与应急组织的变革,以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也借鉴和拓展升华了其他理论,包括网络组织治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以及应急管理理论等。总之,这一切都会促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的产生。

3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借鉴吸收一些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运作及行为,笔者将用简述的形式来介绍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理论。

3.1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可以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提供良好借鉴。一是治理边界分析,包括边界的内涵,功能及效益分析;二是治理幅度研究,包括治理幅度的内涵界定,及影响治理幅度的变量分析等;三是治理幅度关键要素研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等;四是网络组织治理模式研究,包括王忠耀的有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和无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以及国外学者提出的空心网络、柔性网络、增值网络和虚拟网络等。最后便是在网络组织治理中用得比较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研究,此理论最早源于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认为企业网络是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系统,其目标便是为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同时其中存在一个剩余控制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在企业网络里面,这个剩余控制权被各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实际上是协同合作,互补共赢。

3.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等经济学家应用宏观、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二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实际上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为了克服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整性,以及对于契约的监督实施等所担负的成本,实际上,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交易费用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去衡量,以及怎么去克服,这些都给予了我们如何去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考;对于产权,实际上最终包含的是人与人之间所有权关系,物是这种关系的载体,而且产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获得认可与尊重,产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工具,或者说是与他人进行交易的筹码,也就说产权是可以让渡的,有的是无偿让渡,有的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对于应急网络组织中个体而言,实际上是存在产权让渡的,但这种让渡是自愿且带有公益性质,一般是其他主体将资源贡献给政府,或者直接反馈给受灾者,为了实现应急产出的最大化,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都会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产权,以达到产权最有效率的配置。

3.3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反对一般管理规则,主张相机行事的理论,它强调对组织所处的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能作出快速反应,并调整相应的组织治理手段。应急网络组织事实上是不断在面临着应急环境与应急阶段的变化,很显然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方式是存在动态变化的,必须与应急阶段变化相适应,这样在应急过程中才能赢得主动地位。组织激励理论中比较流行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期望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最先被满足的应该是其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往往更激励人;期望理论实际上是设定一个组织目标值,但是并不是随便设定,而是要能使员工的期望值最大化,实际上是要能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实现时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但也不是无法完成的目标。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人的治理,是由主体的人员组成的,所以这就存在激励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的产出绩效最大化,需要借鉴这些理论。

3.4 应急管理理论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与应急管理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不能混淆,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联系甚至交融的地方,了解应急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应急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应急机构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及管理的一整套步骤与方法,包括应急规划,减缓与准备,预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恢复重建,信息与舆情引导,应急社会动员,以及沟通协调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应急管理的阶段,了解这些阶段,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总体来看,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实际上是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如推行受灾保险,制定建筑质量标准等;准备是指增强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成立协作中心等;响应是指采取应急行动进行突发灾害应对,最大努力挽救生命c财产,降低损失。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与搜救,提供应急救援物资等;恢复,指的两个阶段恢复,一是短期内的灾区受灾群众安置,二是长期内的灾区重建工作。实际上减缓可划分为应急常态阶段,准备则是由常态到战态阶段,而响应则处于战态阶段,恢复则由战态到新常态阶段。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西方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8-12.

[2]杜军.应急网络组织的概念、属性及其状态切换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171-175。

[3]杜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必要性与驱动、特征及治理安排[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238-241.

[4]邱孝.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181-183.

[5]王耀忠.网络组织的结构及协调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

篇2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蒸蒸日上,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相关的证券法律还不完善,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才开始还在探索中前进,因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基本上由国家出资控制,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些公司在治理方面表现为:操纵本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最终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与投资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解决这些公司治理问题也是我们当下需要研究的重点。而会计监督作为重要的会计职能之一,能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作用,因此通过发挥有效的会计监督职能能否改进公司治理问题,是我们这篇文章研究的重点。

研究意义。积极有效的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通过会计上的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上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结合,不仅体现学科上的交叉,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会计监督和公司治理的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建立健全会计监督职能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会计监督就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和监督,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对于公司治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李维安(2003)认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他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三)会计监督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两者的理论来源相同。两者均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在公司治理中,由于委托人和人的利益追求不同,因此,公司治理就要协调好方与委托方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追求共同的利益。其次,会计监督作为处理委托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所有者通过对经理进行必要的监督,确保经理按其目标行使经营权,从而解决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和会计监督的理论依据均是委托理论。

两者相互影响。会计监督不但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而且也有利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有效的考核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人要使企业能够有效运转,必须尽其所能,因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是解决公司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核心。

同时,公司治理有助于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公司治理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三、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的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也在适应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无疑要接受时代的考验,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如会计造假案件仍大量存在,说明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而且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代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公司内部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这些部门可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制于公司,迫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最终他们选择听从公司管理层。针对这些现象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规定,但是从实施现状来看,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会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方面是通过虚增成本,降低利润,从而减少其税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为了能筹集到资金,编制虚假的会计报告,给广大投资者公司发展前景很好的信号,从而达到吸引投资者投资本公司的目的。像以前的银广厦以及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件,在现在还是时有发生,说明国家在出台了相关法律,可能在实践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

企业资产管理薄弱。不少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资产管理薄弱,最终造成企业很多资产浪费,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甚至有些企业资产管理并没有责任分明,最终导致企业很多资产流失,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亏损。

四、加强上市公司会计监督职能的建议

根据上述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优化股权结构。要合理配置股权,优化股权结构。发展多元股权结构,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因为只有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才会使更多的投资者关心企业的业绩,从而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监督管理中去,这样不仅会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也给各位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监督职能。在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不仅造成股权结构的过分集中,而且也造成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状。而要改善这一现状,除了上面所说的优化股权结构,同时还要中小股东要能积极的参与到公司治理去,典型的方式就是参加股东大会。基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参加成员的现状,一般只有大股东才会参加,而很少有中小股东参加,因而,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操纵会计信息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中小股东应该意识到参加股东大会的重要性,要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会计监督中去。

篇3

[论文关键词]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一、理论学科设立的意义

关于设立理论一级学科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都作了论述,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有利于说”、“四个有利于说”和“四个需要说”,多数学者比较倾向于“三个有利于”说。

“三个有利于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四个有利于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理论研究,为巩固和加强的指导地位提供学科支撑;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个需要说”,即理论学科的设立是加强理论创新的需要,是整合理论学科力量的需要,是加强理论研究与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也有学者指出,理论学科的建立,可以丰富和发展的学科内涵j,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二、理论学科的特征

有的学者指出,对理论学科特征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说”和“四个特征说”。但多数学者认为,理论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整体性特征。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指出,整体性成为理论一级学科的显著特征。一级学科的整体性以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为根据,以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为前提,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还体现在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

有的学者指出,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科学体系及指导价值的学科。它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体系、地位与作用,研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的学者认为,理论学科有三个特征:一是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二是问题研究上的综合性,三是理论教育上的公共性。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有四个显著特征:普遍的指导性与研究的学理性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的分支性的统一,世界的历史性与国别的具体性的统一。

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对于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题中之义,重视并下力气搞好理论学科建设,并且把它很好地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推动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点:第一,高校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强而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科意识,尽快调整自己的学科归属,勇敢地进人到学科阵地,明确学科建设新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好自己长期的研究方向,成为这个学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第三,必须尽快落实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各高校都要独立设置直属于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管理机构的规定,真正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理论学科建设的成功。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开展理论学科研究,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建设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基础,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对于凝聚队伍、培养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也将有力地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进一步深化基本原理研究,发展史、中国化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交叉关系、双向互动关系。交叉关系论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应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基础和实践基础,为此,应当动态地研究、把握二者的关系,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双向互动论者则认为,二者存在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理基础和学科支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支撑。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理论的学科定位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理论支持,理论学科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理论学科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整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还有学者指出,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目前存在着的“两张皮”的问题,应当在思想认识上将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学科建设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三者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努力构建三大整体性建设协调发展的平台,并在管理机制上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性建设局面。

四、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理论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术界对理论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做好学科建设首先需要搞清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设立理论学科的深刻背景和客观依据;二是设立理论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三是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的内涵和体系的论证;四是理论学科中各二级学科的学科内涵,包括学科名称、历史沿革和研究生培养目标等的探讨。

有学者认为,关于理论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缺乏更多实践经验的支撑,特别是对理论学科的内涵和定位的理解,对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基本措施、学科规范与学科建设的基本标准、学科人才培养的El标与模式等问题,还亟待作出深入的和适合于实际的探讨。

有学者指出,在研究中存在着几种错误倾向,已经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对的深入研究。这些倾向包括:教条化倾向、封建化倾向、实用化倾向、西方化倾向。

有学者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用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替代倾向,二是用教学意识替代学科意识的简单化倾向,三是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不强的表面化倾向。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需要深入进行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二是理论学科建设最应直面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三是理论学科建设本身要不要划边界、怎么划边界;四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问题;五是什么是的指导地位,什么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学科至关重要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指出,建设理论学科,第一,必须以经典著作为根据,以基本原理为基础;第二,必须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第三,必须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

有的学者提出,要从四个方面来建设理论学科:一是明确思路,凝炼学科方向;二是明确方向,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明确责任,增强学术素养;四是明确目标,夯实理论基础。

有的学者把理论学科建设归结为三大任务:一是对于理论学科发展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于理论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即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于理论学科具体的应用研究,包括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内容。

有的学者提出,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着力研究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理论研究,二是现状调查研究,三是战略规划研究,四是培养方案研究,五是教学体系研究,六是评估体系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加强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强化理论的学科意识,因为学科意识是对本学科归属的清醒认识,是对本学科性质、任务、目的的科学把握。强化理论学科意识是巩固和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弘扬优良学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思想保证。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六个二级学科研究的关系、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在学科建设中,要把加强二级学科建设作为重点,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来增强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研究要在“学科”及内容上下功夫,主要包括:学科主要课程建设、学科教材建设、理论研究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资料库建设等。从研究领域来说,可以包括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经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国外研究、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方向。

有的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离不开学术组织的建设,因为学术组织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平台,能够使每个学科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学科建设,使每个学科点在交流与合作中对学科建设取得更多的共识;学术组织是汇聚学科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能为学科建设队伍的集合和发展创造条件;学术组织对规范学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有学者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作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理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理论学科建设不是一般的学科建设,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学科建设。应当把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列起来。

有学者认为,理论学科建设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主要培养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在本科教育中设立理论专业,设置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二是从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中提炼出理论一级学科层面的课程,即各二级学科的共同课程。还要形成理论学科建设合力,主要由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和专业化的梯队,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学科规范、学科培养计划和学科教育三个要素构成。

篇4

[关键词] 甘肃省 森林 害鼠 综合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114-01

1 前言

森林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良好发展方面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森林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保护,需要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方式。森林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受到多种负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病虫害等方面,在甘肃省森林资源的防护过程中,能够发现害鼠的情况较为明显。害鼠是啮齿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类型,当前国内有着180多种的害鼠。森林中的害鼠是影响森林资源生态建设的大敌,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之中广泛存在着,主要是啃食灌木、阔叶树以及针叶树等多种类型的林木枝叶、树干以及果实、种子等,不仅会造成幼林的大面积死亡,同时还会对林业生产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造成较大危害。

2 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相关情况

2.1 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内涵

森林害鼠综合管理,是森林害虫防治工作、综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害鼠综合管理主要是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森林害鼠进行有效治理,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和价值,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重要目标,是有效减少害鼠对森林造成的危害,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和演替,同时还需要有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2.2 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针对森林害鼠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需要从害虫治理工作之中,选择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合理办法,提升治理效果,减少害鼠的危害影响。通常情况下,森林害鼠的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复合生态系统中发生害鼠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针对是否需要进行种群数量的改变,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第二,积极使用生态学和害鼠生物学的知识和各项病虫害治理技术,积极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治理方案。第三,在选择最佳治理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有效的评判和试验,只有当这些方案取得良好成效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投入到使用之中。

3 甘肃省森林害鼠的发生情况分析

甘肃省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相应的森林造林的树种较为单一,纯林的面积较大,采用的虫害防治技术较为落后,无法有效满足森林成长、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甘肃省自身的森林害鼠情况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大沙鼠和中华鼢鼠、达乌里鼠兔方面,且森林害鼠的发生面积在不断的增加当中,并且危害程度也在逐渐加重当中。针对甘肃省森林害鼠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能发现其中的危害区域面积设计到了10个州市地区,43个县,重度危害的占了4.17hm2,受到森林害鼠危害的株率达到了20%,给全省的经济、森林资源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对甘肃省森林害鼠的发生原因进行充分分析的过程中,能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较为失衡、营林水平低、针对森林害鼠防治的费严重不足,且采用的相应的防治措施不够合理、恰当。

4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治理的良好对策

甘肃省的森林害鼠情况较为明显,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理对策,提升总体的治理效果。

4.1 转变综合治理的观念,加强综合治理工作

森林害鼠防治工作,在当前甘肃森林建设工作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有效开发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现阶段,在开展森林害鼠的防治工作时,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着重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将各种控制措施进行合理的协调,这其中需要不断改变原有的治理观念,以更加先进、科学的治理观念管理森林害鼠的各项情况。保证森林害鼠的治理工作不会再次危害到社会生态环境,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4.2 加强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对森林害鼠治理的关注度

森林建设工作,在当前可持续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森林害鼠进行综合治理,将森林害鼠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加强宣传工作,让社会公众都能够准确明白森林害鼠的危害性,森林害鼠的蔓延情况,从而赢得社会各界和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这样在开展后续的森林害鼠综合治理工作时。将会具有更高的执行效果[2]。

4.3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在开展森林害鼠综合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森林害鼠严重影响到了甘肃省的林业建设工作,针对森林害鼠进行综合管理,影响到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这时候积极拓展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强科研工作,采用良好的技术工作,将能够有效提升森林害鼠的防治水平[3]。

5 结束语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积极采用一些良好对策,我站转变综合治理的观念,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对森林害鼠治理的关注度,以及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有效降低了森林害鼠的危害,保障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林宏. 森林鼠害与森林环境因子关系及防治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0):266-267.

篇5

【关键词】文化类遗址;保护与开发;还原历史;旅游开发

0.引言

文化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状况。它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开发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对文化类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只从表面、短期效益看待遗址旅游开发问题,致使文化遗址的保护是举步维艰。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文化遗址的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遗址保护和创造经济价值这对逐渐尖锐起来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我们来解决。如何在保证遗址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还文化类遗址一个真实的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1.文化遗址现状存在问题

1.1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的文化遗址大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破坏严重,无论是建筑还是环境,都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有些文化遗址甚至有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现在参观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石碓或者一些仅有的历史痕迹,对这些遗址的建筑原貌、历史风范已经是难以寻找,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兴趣。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或者当地的流传来回忆当年的色彩。

1.2周边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把文化遗址掩盖,当今的发展已经侵入到文化遗址区域中。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大量出现,以及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存在,使得一些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差到极点。

1.3污染严重

文化遗址的污染包含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文化污染,其中包括毫无顾忌的无根源宣传,大肆的吹舞。其次就是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影响着文化遗址的保护。

1.4交通组织落后

大多数文化遗址位置较为偏僻,所以道路交通组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譬如政策、资金、及开发观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前景基础薄弱,影响到文化遗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5景观的参观性差,内容少

由于前期人们对文化遗址的不重视,当今未开发的文化遗址大都没有景观设施,更没有很大参观价值。仅剩的一些建痕迹不足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保护,既然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还原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1实地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对任何一个文化遗址的开发都应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其历史性、真实性及可塑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作出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修葺方案,没有毫无依据地只凭主观想象将这些建筑人为美化或丑化,失去了历史真实感的文化遗址将难以吸引游人。对现状及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对于没有破坏的部分仍然坚持保护原则。对周边影响文化遗址的东西要进行改造,尽量让其融合到文化遗址中,对影响较大的,不便融合的应进行清除,重新规划治理。

2.2改善周边环境

针对目前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在周边种植,建立防风固沙林,位于上风向污染源进行关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3道路交通改善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遗址,可根据游览和生活的需要改善交通组织,应将交通路线分为游览路线和公共生活生产路线。两条路线互不干扰。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能满足遗址的开发。

2.4加大景观投入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应对文化遗址加大景观投入,包括小品及服务设施,使展区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观赏价值。

3.文化遗址,促进旅游开发。更得到有利的宣传和发扬其历史价值,文化特征和意义

3.1文化、功能上的合理定位,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其城市性质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为遗址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旅游环境。

3.2游客定位准确。比如游客的年龄构成、本地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构成、潜在的游客构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区具体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的配套功能设置等。

3.3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4.结语

在传统的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现代手段恢复、再现历史,加之专业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完善的旅游系统管理。引导游人投身历史、感受体会历史,品位解读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因而对于文化遗址的自身价值和独有特色得到充分的继承、发扬。

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不是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适当合理的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只有建立在继承发扬文化内涵和恢复再现历史原貌基础上的表现形式,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3.

[2]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篇6

    一、缘起与内涵

    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学者们从多层面对协作性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1.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缘起

    (1)思想传承:行政协调论的现代生长

    行政协调论是传统行政思想的一个优秀因子,在西方传统行政理论中不乏丰富的行政协调理念。1887年,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对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做了进一步阐述,“分权的原则使每种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的政府功能。然而,实际的政治需求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协调一致。”“法律与执行之间缺乏协调就会导致政治的瘫痪。”[1]12-51为此,他提出通过行政适度集权化和政府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1947年,怀特也在《行政学概论》一书中对行政协调的动因、机构及原则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协调的困难性是行政单位数目的增加”,从而导致“在各个方面的活动中,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十分困难,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应该设置政府委员会以利于行政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协调机关的组织原则是对任何事件均由主管会制定完整的政策,用以领导相关的各部”[2]76-82。佩里?希克斯指出,“政府之间的协作和整合必要性决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尽管具体的形式、偏好的工具和特殊的问题已经时过境迁,但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和整合,不管是被称作是‘协同的’、‘整体的’,还是‘协调的’、‘整合的’,所有的这些都是政府组织永恒的追求目标。”[3]9因此,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传统的合作理论的一种复兴,只不过其内容更加复杂,具有综合性和理论性”[4]。

    (2)理论反思:碎片化治理的根治之道

    碎片化治理是新公共管理改革走向极端的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地推行了一场以新公共管理改革为内容的政府再造运动,新公共管理大量借鉴工商企业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把传统的官僚制政府改造成小型化和分权化组织结构模式。“新的组织形式以灵活性的日益增强和垂直整合组织结构的解体为特征,合同承包广泛地被采用,大型组织规模大幅小型化,并被分裂为更具自主性的商业单位。”[5]12-13如新西兰除创立国有企业单位外,将剩余的政府部门分割为更小的、更专业的机构,英国也在“下一步改革方案”中建立了大量小型化的执行机构。但随着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也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的限度问题,即机构裂化问题[6]。碎片化治理就是机构裂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新公共管理的碎片化治理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转嫁问题,让其他机构来承担代价;互相冲突的项目;导致浪费并使服务使用者感到沮丧;互相冲突的目标;由于缺乏沟通,不同机构或专业缺乏恰当的干预或干预结果不理想;在对需要做出反应时各自为政;公众无法得到服务,或对得到的服务感到困惑,他们常常不知道到哪里去获得恰当的服务;由于没有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是强调可得的或固有的一套专业干预,从而导致服务提供或干预的遗漏或差距[7]48。可见碎片化治理的根源在于新公共管理改革不仅没有摈弃传统官僚制功能性组织原则,而且强化了功能性组织设计,从而导致政府机构之间协调和整合问题急剧增加。因此,寻找一种增加协调和合作的治理模式就成为根治碎片化治理的根本出路,协作性公共管理正是对这种理论反思的结果。此外,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公民当成客户回应,隐含着把公民视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被动接受者的危险,忽视了政府和公共机构与公民之间开展协作。协作性公共管理则抛弃公民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概念,以协作为基础,强调加强政府和公共机构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伙伴关系[8]。

    (3)实践需求:复杂性问题的应对逻辑

    公共服务与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是协作性公共管理产生的直接动因。在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地方政府面对的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在客观上需要跨越功能划分、组织界限甚至地理界限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活动。奥尔图提出组织间网络管理等跨组织结构普遍存在且可能增加的五个原因。a.是处理艰难或复杂政策的需要。传统社会中官僚制组织形式可以有效解决的那种容易界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的问题已经让位于需要多方共同解决的恶劣问题。b.政府直接干预的局限性促进了基于网络解决方法的增长。c.政治驱动力诱导出需要超越政策目标,使联网成为基本需求。d.实现联系制度化的努力结果。由于二级项目效果的信息不断增多,通过组织之间的特别工作小组和计划团队等制度安排也相应地增多。e.横向规定和交叉法令等在内的命令层次提供的额外压力。因为在许多热点问题中,如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不同的项目之间具有不同的目的、资金来源、颁布标准及利益相关者,协作与互动沟通势在必行[9]22-23。可见,跨组织结构应对复杂性问题是协作性公共管理产生的现实动因。

    2.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

    协作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理念,它对于理解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学者们主要从组织间关系、组织结构和集体行动的逻辑三种视角对协作进行了界定[10]104:a.组织间关系视角的协作是指基于特定议题的利益相关者自发组织、参与到同一过程中,采取行动或共同决策。b.组织结构视角的协作主要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来定义协作,认为协作过程是松散的、多层网络组织的相关组织领导利益相关者以解决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c.集体行动的逻辑的视角的协作意味着自治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谈判、共同制定的规则和组织结构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决定和解决共同关注的事务。

    基于协作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大量存在于各种跨组织协作、网络管理和公私伙伴关系等实践之中,学者们从多种视角、多个层次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揭示和探究。沃尔特?鲍威尔从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的比较中揭示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含义,认为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形式,它不同于市场自发性协作和等级制度有意识性管理的诸多过程[11]。罗伯特?阿格拉诺夫和迈克尔?麦圭尔在《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一书中把“协作”作为在政府组织间进行管理的基本描述符号,“它描述了在多组织安排中的促进和运行过程,以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纵向和横向活动的复杂结合,其中仅有一些结合可以被认为是协作的,但是所有的结合都是多方参与的。”[9]3-39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则认为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一种网络化治理模式,它象征着当前改变公共部门形态的四种有影响的发展趋势正在合流:由公私联合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政府;联合政府若干机构提供整体服务的协同政府;基于先进技术用以往不可能的方式与外部伙伴进行适时合作的数字化革命;要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选择。这四种发展趋势的集合,使网络化治理成为一种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它将第三方政府高水平的公私合作特征与协同政府充沛的网络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然后利用技术将网络连接到一起,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12]8-17

    总之,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官僚制单中心治理和新公共管理分权化治理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①。以公民为中心、多中心安排治理和整合性公共服务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结构、机制与模式

    在实践中,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发生在区域、地方政府和社区管理等多个层次,且横向协作和纵向协作是相互重叠的,协作既可以存在于中央政府层级(如美国联邦系统内)的纵向环境中,也可以存在于参与者是地方政府(代表社区内多种利益)的横向环境里。协作性公共管理形成了独特的结构类型、协作机制和实践模式。

    1.结构类型

    协作性结构可以在政府运作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环境,即在纵向政府各个层级和公私部门中组织互动的横向环境中产生。在具体运行时,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还可以在自外而内的网络环境里操作[13]。一个公共管理者可能同时涉及跨政府边界、组织边界和部门边界,且负有正式的契约责任,从而很难区分不同环境中的边界,因此,划分协作公共管理的结构类型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米尔娜?曼德尔和托迪?斯蒂尔曼根据西方国家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了实践中协作公共管理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功能特征(见表1)。上表从问题导向、对目标的承诺、联系强度、努力宽度、目的的复杂性和努力范围等功能性特征分析了如下五种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网络类型[14]。

    (1)间歇性协调

    这主要发生在两个或多个组织相互调整、相互适应地完成同一目标的政策和程序中。间歇性协调结构的交互作用一般在较低的层次产生,组织间的承诺也只是保持在目标完成的深度,资源共享也相对较少和低风险。

    (2)临时性工作组

    这是用于完成一个具体的和有限的目标,并随着目标的完成而迅速解体的协作性公共管理结构类型。在这种结构中,资源共享仅仅存在于有限的范围之内。这类型的结构主要包括为具体的问题(如水质量标准、社会关注事件等)而建立起来的讨论潜在性解决办法的各种组织间关系的群体。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13-02

面对学术界众说纷纭的新农村建设主张,需要对时下的理论研究进行“冷思考”。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做出必要的梳理和讨论,理性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现将近期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完全有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不少学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完整的思路。但是,也有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后果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目前我国所提出和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很有可能演变为一次运动,未必就能触及到困扰中国农村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只能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口。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主流学派:第一,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一思路逐步为政界所认可。第二,温铁军从现实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实验,在社会舆论方面影响很大。第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则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核心。文化建设要重于经济建设,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增进,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三种观点是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主流学派,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此外,茅于轼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是历史性任务,建设新农村也要服从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农民工要进城,除了选择进入大中城市以外,也可以进入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因为中小城市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均衡发展,减轻大城市压力,创造中小城市就业机会,让农民在家乡就变为城市人。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并向大中城市或小城镇转移的过程,具体的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如果没有城镇化,眼睛光看着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贺雪峰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在农村人财物外流的现代化背景下指望农民内生形成秩序实在是不切实际。二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既然农民不能一下子转移出去,又缺少快速增收的空间,可以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做出文章,从而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变得有意义,保证在他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却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茅于轼则认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相矛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增加城市里的就业机会,还有就是要让进城农民有自由创业的机会,在医疗与教育上也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资金要靠多方面筹措。首先,是把农民的储蓄用在新农村建设上,并通过金融机构或私人借贷等手段加以鼓励。同时,国家应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以及在金融上给予各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鼓励城里人到农村去投资。在这中间,发展农村房地产无疑可以分流部分城市人群,因为农村房地产项目相比城市项目,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茅于轼也赞同,“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贺雪峰主张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第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温铁军指出,第一,各级组织部门要取消或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新设定考核指标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放弃以GDP论英雄、以招商引资论政绩的考核体系。第二,要加强对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培训,彻底转变地县两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问题累积比较严重的地方,应由中央和省级直接派驻工作组,把和地方各种势力没有瓜葛的政治力量输送进去,认真解决问题。第四,要想把中央对农民的好政策落实到基层,就得采取像“扶贫”、“整村推进”等方式。第五,在农村资金要素缺乏的问题上,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着力培育农民的互助合作金融。

茅于轼主张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

四、评述和结论

以上学者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首先,以上学者都认为建设新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温铁军更侧重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贺雪峰却对此保留意见,认为基于中国农村分散、经济联系松散的现状,“农民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贺雪峰主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茅于轼主张市场应是解决的手段,首先应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信贷途径和能力,相信农民能实现资本增殖的能力。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课题,当前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理论探讨空间,以下几方面还须改进加强:第一,时下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国家政策解读上,研究方式仍以经验性总结为主;第二,研究者的视角多是“自上往下”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第三,研究者所选村落多是官员们树立的明星村和汉族区,对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第四,新农村建设是一动态过程,应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作历时性分析。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政策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必要的对话和互动,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围和实际探索领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北方经济,2005,(12).

[2]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6,(6).

[3] 茅于轼.乡村建设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1).

[4] 茅于轼.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同时进行[J].城市开发,2006,(4).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心理学;分析

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都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涵上的一致性。所谓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回答的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它由“荣”和“辱”两部分组成。“荣”就是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及人对于这种赞誉的追求;“辱”就是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以及人的灵魂深处形成的羞耻心。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有价值感和荣誉感;当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没有价值感和荣誉感。此外,荣辱观从心理学角度可分析为荣辱认知、荣辱情感、荣辱意志及荣辱行为四个要素,也就是通常讲的知、情、意、行。所以,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在提出背景、教育对象、文字表述上存在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

高校是我国人才成长的基本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故而,高校是否大力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系到当代青年价值观和荣辱观是否得到有效培育的关键环节。在高校中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抓住二者的共性因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达到既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又帮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双重目的。

一、优化培育环境 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互相影响的。对于高中毕业直接跨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其身体、认知、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都处在成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环境,大学生身上才能自发地凝聚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环境的优化,首先是文化环境的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强大的环境优势,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读书演讲、读报评报、新闻评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灯箱、刊出专题墙报、开设专题广播,借助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的熏陶,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树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准备齐全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图书,办好阅览室,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网,方便大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优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还包括朋辈群体环境的优化。这是因为,大学的集体生活使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人、同辈群体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又同时受到高校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环境将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催生恶性循环。大学培育环境这些年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大学培育环境必须优化。

二、发挥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好它。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体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研部门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将大学 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纳入院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荣辱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利用课堂教学搞好基本政治理论教育,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做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入”工作,即: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和进入头脑。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及课程中增加有关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吃透其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它既是我国优良民族传统的精华,也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结晶;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化。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有效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夯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挥心理学教育的催化剂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其培育都属于大学生认知发展和道德水平发展的内容。故而,针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可以在心理教育中渗透进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如在讲授《教育心理学》时结合柯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确定出的个体从儿童到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其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所以,青少年的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再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标准来判断。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过程,进而帮其认识到个体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是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吻合的。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八荣八耻”以及“忠诚、使命、纪律和求知”,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标准。

大学生理解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教育心理学里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从而有意识地按照这种过程去培养合乎当代大学生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就得到了自发的催化。

构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尽管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交叉学科和多元文化的课题,但是,由于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内涵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结合其与荣辱观教育的共性因素,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浇灌,在大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

篇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存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被提上日程,人居环境改善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步骤。显然,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对于支撑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知道,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活动给人们生存带来的负外部性日渐凸显,环境的不断退化给自然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环境治理模式使得国家将治理焦点集中于城市而忽视了农村。与城市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相比,全国绝大多数农村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现象。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已经从健康、生产要素和社会安定等三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了农民的健康。由于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环境污染不仅迅速由“小污”变为“大污”,而且已经因“小污”而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着的负面影响。

所谓农村环境,狭义上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如农村卫生状况、安全环境等;广义上不仅包括生活环境,还包括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而目前农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其环境污染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指由工业企业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面源污染主要指由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本文侧重对狭义上的农村环境面源污染的治理,这种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治理主体比较广泛,需要多方参与。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路径的研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以政府强制为主”的单一行政治理路径,二为产权明晰前提下的市场治理路径,三是基于特定制度与组织载体的农村自主治理路径。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产权界定困难等原因,会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现象,因此不能将单一的政府或者市场视为治理农村环境的灵丹妙药。而要实现有效的自主治理必须要解决三大难题,即:新制度的供给问题、可信任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表明,我国属于政府主导的“命令一控制”型治理路径。然而,我国城乡二元环境管理模式使得农村环境处于“三不管”状态,即国家不愿管、市场不能管、D村委管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探寻农村环境治理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法,既不囿于传统,又能够实现农村环境的善治。

1.2文献综述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概念的运用不再局限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其涵盖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典意义,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治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治理的概念界定、理论渊源、适用性等方面。

(1)对治理的定义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治理的概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研究中,通过对“治理”与“统治”的对比研究对“治理”的定义进行了界定。罗西瑙作为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认为,“治理与统治不同,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在罗茨看来,治理是一种新的统治社会的方法,他详细列举了治理的六种不同的定义。俞可平则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格里斯托克则梳理了目前流行的各种治理概念,提出了治理理论的五种主要概念:第一,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局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第二,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第三,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第四,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第五,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作了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2)治理理论的学术渊源

治理理论的兴起有着广阔的世界背景和深刻的历史缘由,其部分原因在于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直接原因则来自于政府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综观学者对治理理论学术渊源的研究,可将其归纳为两大理论渊源:一是以极端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潮,一是以公共选择理论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极端自由主义的特点是强调市场本位,极端强调个人自由,主张以制度保护个人权利并制约政府的权力,主张有限政府,坚决反对政府干预。公共选择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个人效用最大化和政治的交换性。这就使得公共选择学者认为,政府的每一种行为都包含着失败之处,推崇有限政府。有学者从治理理论的理论渊源推导出治理理论的精神,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认为治理的根本精神是契约观念,这对当代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2章理论基础与案例概述

2.1理论基础

郑杭生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运用治理的思想对社会治理做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不仅仅一般地提到要在总体上用“社会治理”来代替“社会管理”,而且还全面论述了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改进,提出“四个治理”原则,即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这“四个治理”,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治理具体制度的框架。

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以熟悉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是有一定范围的,这个范围的含义是多层面的:自然地理、社会认同、心灵归属等,我们把这个范围内的整体社会状态叫做熟人社会。在中国农村,因为地理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的标准不一,各地的熟人社会范围和性质不同。熟人社会与D村民组、行政D村的行政区划产生了复杂的互动。熟人社会是农村社会一个基本的结构单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社会圈子,是真正意义上农民日常生活的单位,熟人社会中具有较为稳定和可靠的社会预期,是农民日常生活中合作互助、获得社会身份和地位,以及心灵归属的圈子。

篇10

[关键词]人文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价值

[作者简介]刘淑珍(1968-),女,内蒙古赤峰人,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汪永芝(1974-),女,江苏丰县人,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北京1016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62-02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在这种背景下,“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的。“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指在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和人格,关注学生的生命存活的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活泼的、和谐的生命教育境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人文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境界,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个体生命,主张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知识教育和校园环境建设,以实现培养有政治觉悟、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的人的教育目标。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是人类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积淀和升华。其核心是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现代人文精神应包括天地万物一体的关爱精神,不为外物所奴役的主体精神,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求是精神,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自强创新精神。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文精神,旨在高扬人的主体性,使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种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能力,并在外在现实世界和内在世界的改造中不断追求自由自觉的实现,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人类新的价值观念,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人文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神,是关于价值的传递与创造。因此,从人文的视野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教育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价值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视野,从根本上反对教育的功利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使学生成为自立自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在人文视野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走向生命关怀的应有之义。教育是以人及其生命为核心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的精神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内在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并促使人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自身生命的超越,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只有真正关心人,感受被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体验他们的生命律动,科学地阐明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恰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继承了传统德育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及其深刻的德育传统,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文为特质的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释、道、法等流派,并相互融合,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重视个人修养,强调通过变化主体来适应客体的发展,注重内求反省,以便认识自身,完善自我,以人伦为本位,注重道德完善,将道德作为文化的重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支撑中华民族长期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积极重大的作用。儒家教育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最能体现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的基本特色,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珍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过于偏重知识教育,忽略德育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有知识没文化、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因此, 弘扬传统德育思想,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源泉,挖掘传统文化中重视人的生命自省,重视人的个体自觉,相信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思想,是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既具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又有文化知识传播功能,在对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文化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及相关条件的制约,部分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这已成为制约他们创新能力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大学生通过学习哲学可以获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可以了解伟人的事迹,体会伟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改造世界的活动。通过这些学习,大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他们的知识底蕴越来越丰富,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四、“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完美的人格是需要塑造的,人文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果一个人缺乏人文知识熏陶,就会出现价值判断颠倒、价值观念混乱、精神空虚、信仰失落等精神危机。人文视野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注重联系教学内容加入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内涵,使大学生开阔视野、获得人文知识的滋养,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格内涵,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通过学习中外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的高尚情操,使学生接受人文知识的洗礼,这些知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格。通过审美对象的价值熏陶,使美的事物进入学生的视野,用美的事物去浸润学生的心灵,使其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感动,并且自主寻求美的情操,使他们用乐观的心去挖掘生活中的美,体味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强化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从而使生命境界得到升华。

五、“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交往形式被肯定,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最终由物质利益关系决定。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必然会导致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增加“思政课”教学的难度。在思想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精神世界日趋复杂。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手段、时效性和工作者的素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思政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释改革实践提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他们的功利性思想也越来越浓,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找工作关系不大,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从思想上不重视,把“思政课”边缘化。有些高校教学中也确实存在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向边缘化的问题,这更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但是,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客观上又存在着一种事实上的强烈需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生、对社会的茫然与困惑。此外,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要比过去复杂,如何理智地看待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积极地应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使身心和谐等,这些与他们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人生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能治标不治本,要标本兼治。标本兼治,光从外在方面入手解决表面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理念创新,从根本上入手,从人文教育大视野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先立其心,“君子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虑,虑而后得”。

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转变观念,全新定位,树立大教育观,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德育精华之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个性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满足学生发展的各方面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和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成才看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在春风化雨的教育过程中,解决大学生中因家庭、性别、教育背景、性格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的逆反、漠然、趋异等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大学生承受的思想压力是巨大的,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压抑、苦恼、空虚、烦躁、焦虑,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压力已造成很多学生心态消极与心理不适应。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放下心理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将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收到实效。

总之,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人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应。教育者一定要时刻关注“人”的存在。只有在人文视野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视域融合,才能激发生命的灵感,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断超越与升华,真正实现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