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在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进行科学探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改变教师的教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二、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切实制定三维目标
1.研究教材内容和结构
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单元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和基本概念,达到能概述教材内容和知识要点的程度,从而为理解和把握教材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和把握教材包括熟读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法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高中化学教学在课程理念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步发展。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制定要切合实际,恰如其分。
3.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在熟悉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既是教师制定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环节,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根本依据。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三、重视学情研究分析,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1.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和温故知新的有机衔接。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一节课,学生对生活中各类白酒的色、态、味已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观察、实验、对比等研究方法,使学生逐步认识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从而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并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有机物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分析学生的群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多元化的社会使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是当前教师们的一个共同的感叹。原因是现在的学生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自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群体水平和个体差异,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3.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去关注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产生这些困难和障碍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四、注重教学实施过程,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篇2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引言
近几年,“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名词不断兴起,“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微课”为代表的“微教育”也不断受到关注。微课建设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与应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纵观国内外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国外已经将“微课”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国内对“微课”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对“微课”的实际教学应用研究则更是极少。国外将微课应用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应用于美国不少中小学之中,我国对该模式的应用处于探索阶段。
1.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具有以下优势。
(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学习。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世界、获取情感智慧、生命智慧的一个新支点,推动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对学生而言,一是会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设计精要的微视频和预习案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二是会加强课堂参与,开阔认知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鉴于翻转课堂要发挥其自身优势离不开优秀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微课作为新兴的学习资源又具有多重优势的情况,本文尝试将二者有机整合,设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分析微课资源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微课为基础,课前自学与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第二部分是根据前期设计的教学内容完成微课制作;第三部分是利用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完成翻转课程教学;第四部分是对教学效果和微课资源进行评价。
(1)前期设计。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以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应该首先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起点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解,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设计小而精的知识组块,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
(2)制作微课。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教师明确了需要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并使各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顺承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首先要完成脚本设计,这个环节对于微课的制作、微课的质量和微课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设计脚本时,需要考虑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学习对象的知识背景。通过脚本完成内容形式、画面编排、交互控制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内容的设计,为下一步微课开发明确了具体方案。微课的开发通常由任课教师完成,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在制作微课时注意,画面中最好只出现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要出现其他不相干的内容如教师身影、各种物品摆设等,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微课力争在有限的10分钟内将要呈现的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地展现给学生,为此最好配有音频解说,而且要确保音频与视频同步,否则学生观看起来容易出现疑惑。教师要在每一节微课视频的最后安排适当难度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微课堂之后的练习中有的放矢,从而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本模式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翻转教学,主要依据前期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来执行。在开展翻转教学之前需要学生对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内容有个初步了解,避免在之后学习过程中手足无措。翻转课堂基本由“接受任务――课外学习――课内强化”三个环节构成。
接受学习任务,明确学习内容是翻转课堂的起点。本模式下,学生要依靠微课资源独立完成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准确接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所布置的单元学习任务,并在微课资源中找到对应的学习内容。
课外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应按照接受的学习任务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微课资源的学习。由于微课资源能够方便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因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学习而不受场所限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重新观看微课视频,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联系其他学生以获取帮助,或在课堂上请求教师帮助。
课内强化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该环节常见的活动形式有难重点分析、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重点分析与难点解答是课上教师经常采用的形式,它主要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完成重点知识的强化。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相应问题,结合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或做课后练习时发现的问题一起确定课上要讲授的内容。
(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不仅要重视期末考试情况,还要关注平时的学习情况。平时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练习、阶段性测试、课堂研讨表现、竞技成果展示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可以通过网络考试平台提供的测验来评定。
3.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根据之前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借鉴微课程开发模式,提出了一个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由学习者分析和学习情境分析、学习策略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者先行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组成。
图1 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
(1)学习者分析与学习情境分析
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者分析除了包括认知特点、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起点水平分析外,还须分析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态度、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的技术环境进行分析。
学习情境主要是网络环境的分析,学习者是否能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提供的微课程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利用讨论区或者交谈软件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
(2)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境。学习策略包括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的设计。这些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3)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目标单一、内容清晰,使学生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所以微课程设计时要深挖细节,设计主题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程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目标准确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微课程必须重视细节上的钻研,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的规划,构建微课程,倘若是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将其分为若干个小主题,内容相关的片断组成小专题,供学生学习。
4.结束语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实验研究,翻转课堂不是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典型的工厂式教育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微课”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钟晓流.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3]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
篇3
在教学改革和在线教学的推动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涵、特征及其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究。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工科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知识点较多,逻辑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情境相匹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工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5105
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比较强。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工程设计类课程采用了“案例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课前准备仍显不足;二是课堂讲授之外,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三是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解决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翻转模式下,教师首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并编写
《课前学习指导书》指导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学生课前先自学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料,完成课前任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动得益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视频、中国大学MOOC、国防科技大学的梦课平台(国防科技大学在部队内部网上自建的MOOC平台)及各高校的自建平台等大量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MOOC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目前此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与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说起翻转课堂的起源,不得不提19世纪初Sylvanus Thayer将军在西点军校的一个实验: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资料,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对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提前学习;上课时,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1]。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相关资源的缺乏,Sylvanus Thayer的这种方式没有引起社会和学者的过多关注。2000年,
在《经济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classroom flip”)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2]。但此时翻转课堂的模式还是没有被迅速传播开,主要障碍就是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较少。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解决了视频资源短缺的问题[3]。2007年,可汗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在线“可汗学院”,把他的讲课视频都放在了这个网站上。同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Jon Bergman和Aaron Sams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来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学生回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则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4]。从此之后,翻转课堂成为最热门的教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另外,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资源上的支持,特别是开放教育资源(ORE)运动,如可汗学院微视频、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OCW)、TED视频、耶鲁公开课、MOOC网络资源、网易公开课等,这些资源对翻转课堂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翻转课堂的特征
第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不在时,利用网络通过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而在课堂上由专门教师组织研讨、答疑解惑、组织考核。翻转课堂是一种典型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第二,学生的课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简单的课前预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学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制作教学微视频,编写课前学习指导书,设置考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一些测试。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前学习是有指导的学习,并不是盲目的自学。
第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以往的“讲师”转变成了学生的“教练”,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学生“身边的辅导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的表现虽然不那么凸显了,但是教师的作用却更加重要了[5]。
第四,积极学习的实现形式。让学生自己对其学习负责,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经常强调的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单和指导书的引导下,课前自己学习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课堂上单独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参与问题讨论。此时教师的作用是聆听对话,按需指导。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造教学时空,实现传统教学环节的翻转,从而发挥班级授课制中学习者主体作用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理论由本杰明・布鲁姆首先提出。20世纪60年代布鲁姆向传统的所谓学生学习能力呈正态分布理论发起挑战。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好课程内容。
“掌握学习”法的教学设计首先需要教师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然后进行群体学习。在教授新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先备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再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补偿性的矫正学习。最后,再次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看似完美的设计,在传统课堂中却难以实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学生必须跟上班级群体的学习进度。而传统课堂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掌握学习”得以真正的实现,同时与在线资源结合,可以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学习进度。此外,在线答疑、讨论及测试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课堂上教师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教学目标。
(二) 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最早提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现象,它需要自我调节,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6]。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况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活动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更容易获得个体的学习风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法改变了师生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及采用的学习方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尔・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
“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在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和指导书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上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形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更高效。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工程设计类课程是工科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类专业课。此类课程知识点较多,逻辑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笔者的授课对象基础扎实、求知欲强,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授课教室具备网络硬件环境,学生可以在教室完成在线自主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应用系统(SPOC系统)获取教师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能使用问答系统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能在线测试,提交作业。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三部分。结合这三部分,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与方法设计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情境,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为本”向“能力为本”转变。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供暖工程”和“空调用制冷技术”两门课中进行了实践。
(一)课前自主学习设计
此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课前任务设计,在进行课前任务设计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指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吸收式制冷》这一章时,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循环理论、设备、系统设计、性能调节等内容,初步具备了制冷系统设计的能力,基本掌握了制冷系统运行调节中的问题分析方法。吸收式制冷系统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把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侧重两种制冷方式性能、应用情况的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同时要给出判断标准和应对措施。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在课前学习指导书中和课堂上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是设计课前任务的基础。主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软件熟练程度、是否具备在线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前任务等方面。
做好了前期的分析,然后进行课前任务的设计。在进行课前任务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1)了解学生。主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2)激发兴趣。所设计的课前任务学生有兴趣去做;(3)挑战自我。课前任务要有层次、有挑战性,并且挑战与奖励挂钩;(4)联系课堂。课前任务设计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5)允许犯错。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所要解决的重点,要允许学生犯错。课前任务的形式主要采用了观看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研读教材、阅读文献、熟悉规范、整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测试、自我评价等。
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所采用的教学资源以教师录制的微视频为主,另外辅以工程设计案例、flas、数字化的教材和参考书、相关规范标准、相关期刊文献、常用软件等。
另外,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与传统课堂预习的最大差别就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前学习指导书。
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授课过程中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表、网上互动问答、课前学习自测等形式考察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一般在上课前一天整理好反馈资料,以便优化第二天的课堂内容。
(二)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对整理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做案例。学生在做案例的过程中提出难点和质疑,通过相互协作解决难题。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采取了测试、问题讲解、小组研讨、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和回顾总结的组织形式。从课后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5%的学生认为课堂组织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起到知识深化和能力提升的作用。
(三)课后拓展设计
为使学习更加深入,需要课后进行延伸拓展课堂。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反思、自测、课外拓展阅读、开始新项目或者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本课程采用案例设计、专题报告及拓展阅读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演完剧本的演员,而是指导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导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是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准备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充分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计科学高效的课堂学习形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 Ramsey M. Should you flip your classroom?[EB/OL].http:///blog/flipped-classroom-room-ramsey-musallam, 2012-02-0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3]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5]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课 题: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翻转课堂中职专业课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2016SK314)研究成果。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201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建设800门左右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广泛共享;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顺应了这一教学改革的理念,为课程教学变革带来了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笔者学校情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影响技校教学质量的常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玩手机、打瞌睡甚至缺课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
第二,研究性学习缺乏。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作业、应付考试,自然也就谈不上对课程的兴趣和对内容的探究了。
第三,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基本上属于个体行为,偶尔的交流也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帮忙,因此“学霸”和“学渣”各自相向而行,两极分化严重。
第四,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真实、多元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遗憾的是,虽然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业、课堂上的交互、高频次的测试往往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过程性评价往往被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的加权比例所替代。
因此,本文在混合式教W中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二、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或“翻转教学”等,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内完成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课外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真正碰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却又孤立无援。而在翻转课堂后,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教学视频,先行自学,遇到问题,既可以多看几遍视频,加深理解,也可以记录问题,到课堂上主动与同学探讨交流,寻求教师的帮助,真正掌握知识点。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一般是指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传统的家庭作业,如工作表、习题、章节练习等,是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是混合式教学。目前,国内外专家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包括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等,如图1所示。
本文将混合式教学界定为:通过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协作教学进行系统化结合而使教学趋于最优效果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活动为核心,包含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网络教学,其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通过各种交流和互动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参与、协作互动、资源共享、知识建构的氛围,以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在教学组织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教师的教学有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持,同时,有条件为学生课余上网提供便利。
2.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首先是课前在线学习阶段。无论用什么方式在课前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前的学习内容必须能够达到和教师在课堂讲解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如果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看书,比较像是预习,而不是翻转课堂中的在家自学,因为学生自己读书与在课堂中由教师讲解是明显不同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在家自学能达到和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相同效果,提供教师讲授的微视频是最容易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在翻转课堂的定义中,常会谈及提供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自学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除了教学视频之外,互动电子书结合了教师的解说视频、练习及反馈,也成为翻转课堂课前自学的另一种选择。
课前三步骤分别是指: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点、进行学情分析、完成进阶练习。首先,学生要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引下完成对微视频的学习,在课前自主学习单上要让学生明确观看视频需达成的基础目标,要求学生记下没看懂的地方或遇到的问题并向教师反馈学情,教师对学情进行分析然后布置对必须掌握知识点再现的题目,让学生完成进阶练习,上传到“云端”,通过学习分析系统分析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帮助学生通过运用达到基本学会的程度。
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细分教学知识点,准备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前几天在平台上教学任务、评价标准、教学课件、测验任务等。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随时查看课件,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发起问题。教学资源以PPT课件为主,结合微视频、课前自主学习单等,微视频与课前自主学习单配套。视频来源主要是教师自己录制。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平台查看学习任务,完成相应的学习课件,提交相应的测试,若有问题在讨论区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自己学习的节奏,不懂的可以重复看,测试不对可以重复做,直到感觉掌握了,再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课前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自测情况都会在平台上统计出来供教师调整上课内容,也方便学生课后随时复习。
其次是面对面教学阶段。在翻转课堂的面对面教学阶段是以透过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分析与评价为主。然而,在开始这些活动之前,确认学生的自学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此阶段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确认学生的自学状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一次简单的小考,考试的题目不用太多,以免占用太多时间。此步骤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自学方面的困难,也可以请学生做笔记、准备问题提问,回答相关问题等。
第二,进行复习与讲解。针对较为困难或容易误解的概念,设计一些问题或课堂作业,透过分组方式进行讨论及操作。学生透过与同学的互动能更深入思考,了解问题所在并练习运用所学。针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考虑进行重点式的复习,或是利用活动时间提供个别化的讲解。
第三,提供别指导。通过活动的进行,教师可以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困难;接着,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协同学习,并由教师从旁适时提供协助,或者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较多的指导。
再次是课后在线学习。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讨论的体会,整理本堂课各问题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绘制在一张图上,下次课要和教师布置的其他课外练习一起,作为作业上交。同时学生会在超星尔雅平台的讨论社区中继续和同学和教师进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更加深入的讨论。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在线学习、课堂面对面教学、课后在线学习三部分。课前学生在自主学习单的指引下,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进阶练习,明确基础目标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课前可通过各种学习平台如QQ群、微信平台等和同学们进行初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困惑,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辅导学生。
依据布卢姆的认知领域分类,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所进行的自学属于记忆及理解等较低的认知层面,主要透过教学视频的讲解,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而在课堂中将进行更高层次的认知学习,即应用、分析及评价。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从课堂中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个别化指导等各方面促进学生进行深层反思,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认知,尤其是应用、分析及评价。
三、小结
混合式教学使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协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但是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还要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来实现。笔者把翻转课堂理念融合到混合式教学中,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新的途径,使学生在课前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单提示的学习流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适当的练习,达到基本学会的程度。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需要做出合适的调节和指导,随时与学生交流讨论,随时给学生反馈和纠正,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应用。学生课后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zong_he/201602/t20160219_1367155.shtml.(2016-02-19).
[2]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每一名高中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他们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强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落实“全体成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对分层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进行研究[1],可以发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其中有所体现.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
数学教师应该切实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对数学成绩差的原因进行深度的剖析,有的学生可能由于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学底子薄,还有的学生可能是对数学学习的兴致不高或者是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对数学知识吸收的效果没有起色.高中数学教把本班学生分为A、B、C、D四组[2],这种分组的方式不是依据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分组的,而是依据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而进行分组的,这样数学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为了使A组学生克服马虎的缺点,对他们进行反复的习题演算;对于学习兴致普遍低下的小组,数学教师先带领他们认识柱体、椎体以及台体等各类立体几何图形;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高中生,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柱体等简单几何体表面积的基本公式,继而鼓励他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对台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最终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对球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任务.
二、解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的流程
建立健全分层课堂教学模式是基础,此时数学教师应该始终秉持因材施教、全面性、分层互助以及整体发展的原则,同时也要主动而科学地对数学课程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分层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流程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提升教师“教”的效率的同时,优化高中生对数学知识“学”的效果.此时由分层课堂教学模式主导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定会有质的飞跃.而分层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表示:激趣引导―方法反馈―释疑矫正―激励评价.以下是本文作者对上述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的深入探究.
(一)激趣引导
这一分层教学环节的启用实质上就是数学教师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起始点,合理而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当数学教学目标确定下来之时,把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展示给高中生,例如,在教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代替“黑板+粉笔”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教会高中生掌握绘制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技巧与方法,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出来之后,数学教师再将“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导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领悟与吸收的能力显著增强,此时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优化.
(二)方法反馈
为了获得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学生对知识吸收情况的反馈信息,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自己在理解定义、运用公式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组内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借鉴,最后由小组组长将组员未解决的问题呈交给数学教师,教师对其进行系统的解答.
(三)释疑矫正
发问是高中生存在的普遍特点,只有存在疑问,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数学能力才会得以强化.例如,教师在对“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地将疑虑提出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方法掌握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一要点作为本章数学教学的易错点、疑难点以及重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授与练习,当然教师在解除疑虑的同时,应该实施启发式教学方针,以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四)激励评价
每一名高中生都希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之时,应该及时地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时,当教师发现那些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高中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时,说出:“你们的记忆力真强!”或者是向他们投去肯定的目光,高中生自信心就大大增强了,积极地学习本章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等后续课程知识.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参差不齐”是各个高中学校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特点,那么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吸收的速率与效率,教师应该适时地应用课堂分层教学方法,以协助高中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对数学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最大限度地缩短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此外,本文作者建议数学教师在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方法时,应该重视开展分组备课、分组测试教学活动,以达到全面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微信;商务英语;教学设计
伴随着互联网的雄起,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也正风生水起。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并且有发送文字,语音,以及视频信息。微信用户已占据全国极大比例,尤其是高校学生,观察发现,无论课上课下,都在实时刷微信。
一、问题的提出
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高学生;第二种是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均很薄弱。笔者在平时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商英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学,只埋头看手机,刷微信等的情况;通过平时将课堂相关知识于网络平台尤其是微信平台的观察结果来看,学生对此有很大的兴趣。
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将微信平台引进课堂教学环节,探索一种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二、微信平台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1.背景依据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总理在2015年两会中再次强调跨境电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在进出口稳中有升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在国家的大力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额为2.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8.8%。预计在2017年跨境电商市场交易额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正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是互联网和电商领域的“深蓝之海”。这就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外贸电商英语基础。
外贸电商英语课程正是为了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所设定的。而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注重书面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于与行业英语相关的实操训练的重视程度并不够;然而,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要求学生真正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来解决交易各个环节的实际问题。
这也正是本研究的设计初衷,希望借助微信这一移动平台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高职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恐惧,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2.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Jonassen,1993: 35),学习者的学习发生在与学习环境( 包括学习资源、 教师、 学生和媒体) 的交互之中。Kafai & Resnik( 1996) 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当组织者、 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根据不同移动平台所具备的教育特点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特点,本研究选择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外贸电商英语这门课程为研究对象,依托微信服务平台来尝试突破传统课堂,设计商务英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图为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QQ截图20151008095513.png>
如图所示,实线为主要交互方式,虚线为辅助交互方式。图形左侧为课堂上存在的主要交互模式;课上教师通过微信交互平台或者直接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微信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以直接指导学生,解答学生相关问题为主,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进行监督。图示右侧则是课后的预期师生交互模式,主要以师生通过微信服务平成交互的模式为主;教师可通过私聊,群聊,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及时交互,以达到延伸课堂,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三、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
1.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本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两个班,一共八十个学生,已具备大一阶段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两个商英班,一班为对照班,二班为实验班;通过前期的调查分析,两个班的学生在英语基础,英语学习热情,商英专业知识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任课教师,周课时,使用的教材等方面,两个班均保持一致;一班仍延续原有的教学模式,二班则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日常教学。
2. 实施过程
外贸电商英语课程选用张海波主编的教材《电子商务英语》,主要的重点教学模块包括在线营销,在线支付,物流和客服。以客服模块为例,教师将客服模块进一步细分为售前,售中及售后等几部分,并根据不同的部分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下达教学任务之前,教师已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层次,将学生分成4~6个人的小组,之后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场景进一步细分小组成员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下述图片为实验班某小组学生在课上完成的其中一个任务场景的微信截屏。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QQ截图20151008095555.png>
该小组的任务场景是:在客服中,遇到客户对所售商品的质量不满,要求退换货;产品学生可在线从美亚上寻找;网络由教师通过PC共享wifi,避免一些学生担心手机流量问题而影响任务的完成;此前,教师已以美亚上的一些客服实例为模本,面授相关语言表达技巧和应对套路。同一任务,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场景模拟训练,学生在规定的准备时间结束之后,进行presentation展示。
对上述任务的过程监督观察发现,同样的任务,采用微信服务平成的实验班的学生,任务实施热情明显较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一角色的学生会进行积极的合作、讨论,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先自行解决,最后才会向任课教师询问;然而,对照班学生的反应则恰恰相反,任务完成度明显较低;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任务只有一两个学生在做的情况,课堂氛围也会稍显沉闷。
3.结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通过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重点访谈,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你认可目前的商英课程的教学模式吗?
A.非常认可 B.比较认可 C.不大认可 D.不认可
(2) 你认为在课堂上使用微信平台方便吗?
A.非常方便 B.比较方便 C.不大方便 D.不方便
(3)你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商英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有用吗?
A. 非常有用 B.比较有用 C.作用不大 D.没用
(4)你认可“基于微信平台的商英教学模式”?
A. 非常认可 B.比较认可 C.不大认可 D.不认可
通过对学生的重点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两个班65%的同学希望创新现有商英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75%的同学认可将微信平台引进商英课堂。对两个班该门课程的后测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在线实操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亦是如此。
四、结语
微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年轻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设计能够突破传统高职商英教学模式的沉闷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高职商英专业对职业性的要求较高,而传统的角色模拟训练对学生来说已缺乏新意,能达到的训练效果也非常有限,微信服务平台的引入,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更为逼真的任务场景。当然,本研究由于样本等的局限性,还有待后续更多专任教师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onassen,D. H. Thinking technology: context is everything[J]. EducationalTechnology,1993( 6).
[2]Kafai,Y. & M. Resnik. 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 Designing,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96.
[3]柴阳丽,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4]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XDIYJS,2014
[5]王丽等。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03
[6]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网络思政.思想理论教育,2014.02
篇7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的迁移: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由小数乘法到分数乘法;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教学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2012年6月16号下午18点37分神州八号发射声控,女航天员刘洋搭载升空。你们知道刘洋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
本案例中,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但是,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访谈和学生交流,侧面了解,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对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否则就无法评价。为此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从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②对给予的长方形和实物,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包括: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出问题或提出任务,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练习等;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完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8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随着现代社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大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为了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必须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使学生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其得以更好应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更好作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优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实现课内翻转及课外翻转。另外,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不但能够实现课内翻转及课外翻转,同时能够使学生及教师角色发生翻转,使实际教学及学习活动中,学生自主性得以增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安排,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其并不会对学生学习活动造成干扰。在该教学模式下,传统课堂教学状况得以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不必全方位讲解,只需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可帮助学生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及完善。
二、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营造良好环境,使学生更好进行自主学习。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通过对教学视频进行合理运用,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对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及控制,也可合理掌握视频观看节奏,对于已经掌握内容可将其快进跳过,对于未理解及掌握内容可反复进行观看,并且可暂停进行思考及记录,同时也能够利用聊天软件获得其他学生及教师帮助,可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效增强。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及学生地位发生变化。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之后,学生需通过观看视频方式在课下完成知识学习,在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师生之间可加强沟通交流,教师可更好解答学生疑惑,从而使学生所学知识应用得以更好强化,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学生学习实施个性化指导,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在现代高职教育中比较适宜。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1.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兴趣得以提升。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教学主体为学生,对学生个性发展及个体差异比较重视,可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为主动学习知识,教师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进步,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使其能够更好解决问题以及巩固知识,并且对教师及学生实践互动交流具有促进作用,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更好理解及掌握英语知识,使其英语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改变,营造轻松愉悦氛围,同时可对文字、图片以及声音与视频等因素进行运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最终可使英语教学得到较好效果。
2.实施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使教学评价方式转变。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的完成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不但对学习结果评价比较重视,并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评价比较重视,可使各个方面评价实现良好结合,从而使综合性教学评价得以较好实现,主要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另外,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其所设计内容也包括很多方面,在结果评价方面注重学生英语知识及英语技能掌握情况,在过程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各个方面具体表现。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过程中相关视频资料设计。首先,应合理创建教学视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创建教学视频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具体而言,创建教学视频就是教师依据实际教学需求,通过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制作教学片断,并且在网络上及时进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能够进行观看。在创建教学视频过程中,应当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同时对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考虑,尤其是对于学生个体差异应当加强注意,必须要与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同时也应当对教学内容适用性、实用性及趣味性加强考虑。比如,在录制英语对话视频时应当考虑字母配备,语言选择及检验练习方式等相关内容。
其次,合理选择教学视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创建教学视频之外,教师也可通过合理选择视频进行运用。当前,大部分高职英语课本均配备相关视频资料,因此,教师应当在对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收集选择相关视频,从而进行适当运用。在对这些视频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然后才能够在网络上,使学生在课前学习中能够得以较好运用,为翻转课堂教学得到良好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2.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属于主体,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专业学生而言,其在英语教学及学习方面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与学生专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对学生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英语教学能够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合。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重视,认为其不存在实际价值,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互动加强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探索。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之间加强协作,可使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对于小组学习模式而言,其主要就是通过不同成员相互合作方式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加深理解。在高职英语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可使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且将讨论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更好理解知识,最终可使英语课堂教学得到较理想效果。
3.教学评价设计。在高职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及任务,通过进行教学评价,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得以较好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了解及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因此合理进行教学评价十分必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评价设计方面当将传统课堂评价方式改变,积极鼓励学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以,在高职英语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内容及形式方面对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及改进。首先,英语教师应当对英语考核标准进一步进行完善。对于传统英语教学考核评价而言,其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单纯期末考试方式,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标准。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方面,对于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当充分进行考虑,在学生评价及考核方面应当注意涉及各个方面相关因素,从而使学生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够使评价机制体现出较强人文性特点。其次,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为能够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其评价人员也应当表现出多元化特点,不但要由教师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之间也应当相互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保证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具有公正性及公平性,使学生情况能够得到更好反映。
4.教学辅导设计。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比较重视师生之间互动与学生之间互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属于主体,然而教师参与仍属于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课堂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表现加强监督及观察,对于学生所出现错误应当及时进行纠正,在互动学习过程中,若学生存在困难应当适当给予其帮助及指导。对英语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差的一些学生,教师应当利用充足时间对其进行辅导,从而使其能够将知识结构梳理能够得以较好完成,使英语学习得到理想效果。
五、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创建教学视频及选择教学视频时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创建视频及选择视频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在对视频进行创建及选择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应当注意不可脱离学生实际,也不可脱离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视频教学能够发挥出较理想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会选择一些教学内容之外的视频,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兴趣得到一定提升,然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过于分散,最终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导致有不良结果产生。
第二,教师不可过度放任。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虽然对学生主体性比较重视,然而并不是说教师不参与教学中。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过于放任学生,应当对其适当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将精力投入课堂学习中,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教学中若对学生过于放任,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这对学生学习及课堂教学反而十分不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这一方面加强注意。
六、结语
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实际教学符合当前社会要求及实际需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较好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当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及优势加强认识,充分把握,在此基础上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设计,使其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使其价值得以更好体现,促进英语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李艾伦.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
[2]董月.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教师,2015(6).
[3]张长颉.高职英语教学实施有效翻转课堂的方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6(7).
篇9
面向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强调情境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学习,翻转课堂的引入使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品质的实践性知识学习成为可能。基于对翻转课堂的理解,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构建了基于“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的翻转教学模型,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又对翻转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翻转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手册;学习资源包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3―0061―06
一、公共课顽疾:学习结果难以迁移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员,一直是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甚至是唯一一门涉及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课程。在21世纪数字化学习时代中,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师范生在真实的教学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却并不乐观,2011-2012年我们对全国四所院校四年级实习生所做的调查表明[1]:
第一,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显得单一。在通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方面,师范生主要将其作为传递知识的图片展示工具、音视频播放工具和实验演示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还没能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师范生对学科专用工具,如物理学科中的数据挖掘器、数学学科中的几何画板、化学学科以及生物学科中的虚拟实验软件等的应用尚不充分,甚至从未想过在教学中应用此类工具,无法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产生交集。
第二,师范生不能运用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法对教学进行准备。师范生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和教学重难点的筛选往往是出于对教学内容本身的考虑,而非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师范生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点和教师活动的设计,而对学生活动与学习资源的设计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在媒体资源的选用上,师范生往往只考虑媒体资源本身的优势,却忽略了媒体资源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适切性。
显然,师范生在跨出校门之前还没有在教育技术能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实习生对实习学校文化的适应因素,也有师范生自身持有的学科文化的制约因素[2],当然也包括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迁移的因素。而且,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师范生即将跨出大学校门时却回忆不出“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究竟讲了什么[3],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地反思:“现代教育技术”究竟应为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做好哪些准备?师范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期间究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
二、新技术契机:解困“现代教育技术”
新课程的实施难题
反思多年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始终没有解决教育技术意识在师范生头脑中的确立以及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调用的问题。这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的脱节、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割裂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技术与学科的割裂都是课程设计者对教育技术知识性质认识偏差造成的,他们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知识其实是一种带有动态性、情境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的复杂知识,对它的运用需要教师以充分认识技术特性和深刻理解教育系统为前提条件[4]。教育技术知识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学习并非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可以完成的。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需以问题为中心,在解决问题的行动与反思中不断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信念。教育技术公共课需为师范生建立学科教育技术问题情境,促使师范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5]。在师范生还不具备学科教学实践的前提下,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的学习需要在具有学习脚手架的环境中,以体验学习、设计学习、案例学习为主,主要体现在师范生在课堂中对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基于教育技术知识性质的课程设计成为一种可能。翻转课堂最显著的特点是重新建构了学习的过程,将传统课堂翻转为“课前学习”与“课堂研究”紧密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6][7]。这样的颠倒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意义重大,尤其表现为:
(一)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
根据对在校师范生的调查结果,自2013年末开始,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幅缩减了教师教育课程系列的课时,从原来的18周直接减为9周,这意味着原本36学时的学习时间只剩下18学时。课时50%的缩小意味着教师课堂讲授与系统总结的时间严重不足,学生在课上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与互动时间大幅缩水,这对于原本打算基于教育技术知识性质的课程改革着实是个致命性的打击。
翻转课堂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把逻辑性较强、概念清晰、结构良好的内容讲授从传统的课上移至翻转后的课下学习,这就使得在不减少基础知识容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时间成为一种可能,尤其对解决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充分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当将这些内容录制成微视频发放给学生后,学生也可以实现自定步调学习。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充分认识教育技术知识性质的基础上,我们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与学习评价在课程设计上做了重大改革。教育技术新课程的设计尤为强调学生在学科教育技术应用情境中对教育问题、学习问题、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研究问题和教师发展问题的解决,它改变了传统上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与学方式,避免将“教育技术”公共课变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高级研修班。目的是解决以往学生学会了技术,却不能领会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的问题。这样的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以解决真实的问题,翻转课堂恰好能满足这样的课程需求。它可以使学生的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过程与技术工具操作的学习前置,将技术在教育、学习、教学、评价、研究和教师发展中的作用方式和意义价值的研讨放在课堂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于教育技术理论、方法与策略的对话可以变得更为深入和充分,学生对教育技术意识的形成和教育技术方法的内化成为一种可能,学习品质也将得到很大提高。
三、尝试翻转:设计与试行
“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
根据对教育技术知识性质的认识,结合在2011-2012年全国三所本科师范院校学生的调查结果与研究结论[8],我们设计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并配套开发了学生“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2013-2014学年首先在F大学的M学院对2011级思政教育专业的80名师范生试行了新课程。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主题设计
师范生阶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是“拓宽视野、提高意识、强化教师作为教导者阶段的学科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公共课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只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介型核心课程之一,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师范生对技术与教育、技术与学习、技术与教学、技术与评价、技术与研究、技术与教师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学科教学实践首先建立“教育技术信念”。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设计了六个学习主题,分别为 “技术与教育”“技术与学习”“技术与教学”“技术与评价”“技术与研究”和“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翻转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
在新课程中,我们希望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然而,对于这样一群还没有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在没有脚手架的前提下,问题解决是难以完成的。而且翻转学习又把知识学习过程放在课堂之外,对学习支持系统设计有极高要求。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翻转学习中我们着重对学习材料筛选、组织和呈现方式设计,为每一个学习主题开发了包括“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在内的翻转学习资源。
1.“学习手册”的开发
“学习手册”是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架,它由“研析活动”“设计实践”和“技术体验”三部分构成,以任务驱动方式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析活动”设计是让学生经历教育技术真实案例的解析过程,内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升教育技术意识。“设计实践”设计是让学生经历复杂的教学设计过程,体会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与创造性,感受技术在教学、评价与研究中的应用方式。“技术体验”的设计是让学生体验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评价工具、研究工具和反思工具的使用,拓宽学生的教育技术视野。以“技术与教学”这个学习主题为例,在“学习手册”的“研析活动”阶段,我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技术运用解析表,辅助学生建立技术与教学之间关系的认知。
图1 “学习手册”中“研析活动”设计示例
2.“学习资源包”的开发
“学习资源包”是学生在课外完成“学习手册”中各项任务的完整学习支持系统,包括“理论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案例”和“技术使用指南”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呈现以微课视频和文本化资源为主。其中,“理论学习资源”主要涉及六个学习主题的若干核心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如技术与教育主题下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发展史等;“教育技术案例”主要涉及六个学习主题的真实教育教学案例;“技术使用指南”主要涉及“学习手册”中“设计实践”和“技术体验”环节中关于技术的基本应用、整合应用和创新应用的操作指导,如技术与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和时间线工具(用于表达教育技术发展史)、技术与学习主题的智能辅导系统、教育游戏、搜索引擎、百度百科、百会在线等。“技术使用指南”有别于一般的“工具书”,“技术使用指南”开发的目的是引导师范生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技术,而不是单纯地学会操纵技术。在“技术使用指南”中,我们对资源设计遵循如图2所示的过程,学生在翻转课堂之前初步领会技术应用的意义与作用方式,学会技术使用的基本操作。
图2 “技术使用指南”的指导过程
(三)“现代教育技术”翻转教学“二阶三步”模型的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翻转教学模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两个阶段是指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这两个阶段;三个步骤是指课程设计阶段的课前准备、课程实施阶段的课外自学和课程实施阶段的课内导学。
第一个阶段是课前教师的准备阶段,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学习手册”、开发“学习资源包”,并将这些内容放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手册”的设计主要围绕学习内容的筛选和学习任务的组织展开,“学习资源包”的开发主要涉及学习资料的整理、案例的改编和微课视频的录制。第二个阶段是翻转教学的实施阶段,主要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是学生在课外根据“学习资源包”的辅助,自主完成“学习手册”上的各项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在截止日期之前观看视频,学习资料,并在平台的论坛模块完成学习任务,反馈学习疑点或难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则时刻通过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指导,并收集学习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学习难点;第二是学生带着“学习手册”完成过程中的疑惑或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或问题组织全班讨论、示范讲解,并根据任务类别,组织学生作品展示或模拟教学,完成学习内化。以“技术与教学”学习主题的设计实践任务为例,在课堂学习时间内,教师根据学生课外完成任务的情况,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案例,让设计者进行模拟教学。其余学生则对这些案例的适切性和过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最后,教师根据课前搜集的学生学习难点和疑点,结合课内模拟教学的问题进行课堂总结,并指导学生修改课前设计的作品。
图3 “二阶三步”翻转教学模型示意图
(四)翻转教学注意事项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 课程学习的时间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时刻激发和保持其动机。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我们主要依靠“学习手册”中各项学习任务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在设计上始终保持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② 课程学习尤其依赖于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教师需要首先明确学生处于何种信息技术水平,学生在接触课程时首先需要熟悉网络平台的基本操作。我们在第一次课中并不直接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是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测验,并在测验后组织学生熟悉网络平台,建立个人学习账号;③ 课程对教师的工作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将设计好的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上传至平台;④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信息素养要求和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微课设计与制作技术。
四、检视结果:“现代教育技术”
新课程教学评价
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改革仍在继续,目前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基于第一轮设计研究的结果,这一轮设计研究仍处于预研究阶段。为了获得学生对这种课程改革的认可度的评价,我们选取2013-2014学年选修这门课程的2011级思想品德专业师范生作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这个专业共80名学生进行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份。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可这次的课程改革,对以自主研究和问题解决为主的学习方式表示认同,但还不能够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问卷结果表明,87.7%的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角色,还能掌握教育中技术的应用(方法);86.3%的学生认为会在教学或学习中经常使用课上接触过的各种技术。学生在学习后对信息化教学一般性知识了解有了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后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平均值\&人数\&标准差\&标准误\&Sig.\&Pair 1\&学习前\&2.0886\&79\&.45825\&.05156\&.003\& \&学习后\&3.2785\&79\&.59779\&.06726\&]
(二)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的评价
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表现为还不太习惯:41.3%的学生态度中立,仅有42.5%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表2所示)。但是表3的结果却有81.2%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值得其他课程借鉴。这说明虽然多数学生还不能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但他们却认同这种学习方式。
表2 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的习惯程度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Valid\&完全同意\&4\&5.0\&5.1\&5.1\& \&不同意\&8\&10.0\&10.1\&15.2\& \&中立\&33\&41.3\&41.8\&57.0\& \&同意\&34\&42.5\&43.0\&100.0\& \&Total\&79\&98.8\&100.0\& \&Missing\&System\&1\&1.3\& \& \&Total\&80\&100.0\& \& \&]
表3 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是否值得其他课程借鉴的看法
[ \&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Valid\&中立\&15\&18.8\&18.8\&18.8\& \&完全同意\&15\&18.8\&18.8\&37.5\& \&同意\&50\&62.5\&62.5\&100.0\& \&Total\&80\&100.0\&100.0\& \&]
通过调查得知,虽然多数学生认可了这种学习方式,但是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还不能适应,68.8%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比他们预期的要沉重许多。
(三)学生对课程学习资源的满意度
学生对我们在课程中为其设计的各种学习资源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尤其喜欢“技术使用指南”。学生对课程总体的评价与对“技术使用指南”的评价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如表4所示),学生对“技术使用指南”的评价结果对其课程总体评价结果产生显著差异。此外,问卷结果还表明对技术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特别需要“技术使用指南”的帮助。
表4 “技术使用指南”的满意度结果对课程总体评价的影响
[“技术使用指南”满意度\&频次\&平均值\&方差\&最小值\&最大值\&F\&Sig.\&对大部分内容都不满意,只对一小部分感兴趣\&3.00 \&2.67 \&0.58 \&2.00 \&3.00 \&5.15 \&0.01* \&大部分还可以,但不满意其中一小部分内容\&43.00 \&3.47 \&0.67 \&2.00 \&5.00 \&基本上全部内容都能够令我满意\&34.00 \&3.85 \&0.82 \&2.00 \&5.00 \&Total\&80.00\&3.60 \&0.77 \&2.00 \&5.00 \& \& \&]
五、结语与反思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之初,我们从数字化学习时代教师能力需求角度,以教育技术知识性质的认识为前提,对课程内容选取、结构组织和活动安排老师做了规划,但还没能清晰、完整地在头脑中勾勒出有关学生学习过程设计的线条,这给我们实施基于“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带来诸多困难。首先,教学课时无法保证,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由于面向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课堂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课堂中不再是教师系统的讲授,而是学生基于问题的自主或同伴合作学习,学生在不具备系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2课时的内容至少需要花费4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其次,学生对问题的研讨无法深入。同样受到学生基础知识的限制,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于教育技术实践问题的讨论和教育技术案例的研究往往难以深入,造成教师很多时候替代了学生的主动思考。
2012年前后在国内悄然兴起的翻转课堂热潮重燃了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希望,我们试着把翻转课堂引入基于“学习手册”和“学习资源包”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翻转教学无形中延长了课程学习的时间,解决了课时严重缺乏的问题。同时,由于翻转课堂特别强调课前对微课视频的利用,因此也可以弥补学生课前知识基础匮乏的缺陷。经过对翻转课堂的行动与反思,我们认为翻转教学的课前准备绝不仅仅是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制作。翻转教学的设计仍不失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创造性。系统性表现在翻转的教学需要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与学的过程,包括课外学习活动与课内学习活动的有效衔接,尤其是确立微课在翻转教学中的定位。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微课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视频,学生更喜欢的是“技术操作指南”中的技术示范类视频。这两类微课视频基于翻转教学的目标有着不同的应用时机,理论知识微视频主要用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而技术示范类微视频则一方面用于课外自学;另一方面则用于课内学习辅助。当学生在修改作品时,技术示范类微视频往往更能发挥视频的重现功能。完整性表现在翻转教学设计不等同于微课设计,它仍然应该是完整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设计。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既包括对“学习手册”中任务设计,又包括“学习资源包”中资源与工具设计,也包括课内研讨、示范与展示活动设计。创造性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特征,类属于设计活动范畴的翻转课堂设计自然继承了这一属性。
此外,在“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中试行翻转教学,也让我们体会到翻转教学实际上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自我导向、自定步调和自我监控特征的课外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存在根本差异。学生即使在情感上接受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但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适应。正如我们课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接受度较高,也希望其他课程能够借鉴翻转学习,但是在翻转学习面前,学生还是表现出了畏难情绪。与接受学习相比,不断地完成连续性的任务被学生认为是“超负荷”的课业负担,从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相应的,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而言,教师的障碍不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在于学习任务设计与课内学习活动组织。事实上,在翻转课堂试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到最难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翻转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学习参与度。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我们会更加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3][4] 杨宁.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杨宁,包正委,董玉琦.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探析――基于四年级师范类实习生的深度访谈[J]. 电化教育研究,2014,(5):103-107.
[5] 杨宁. 面向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教育技术共同课设计与实施[R].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交流材料(2014).
[6]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 N. Hamdan, P. McKnight, etc. A review of flipped learning[EB/OL]. http:///cms/lib07/VA01923112/Centricity/Domain/41/LitReview_FlippedLearning.pdf.
[8] 杨宁,包正委,董玉琦.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要素及路径分析[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86-191.
篇10
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指明本节课引导学生所要奔向的终点境地——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结果及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课堂教学目标也是评价一节课的主要标准。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 英语教学目标意识缺失。据对8所初级中学98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88%的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准确表述,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次教学的目标设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把教材教完,陷入“教材本位”的误区。
2.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与表述有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主体错位;缺乏可操作性;难度定位脱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或过于宽泛。
3.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早些年,各地基层小学的英语课,课时少,师资不足,有不少学校甚至不开英语课。因此,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只能从字母教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集中在语法和课文的语言点上,搞题海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的语言操练,成绩很难提高。
但近年各地小学英语教学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英语课都正常开课了,教学质量有了保障。初中生源质量在提高,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仍墨守成规,就会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
(1)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
(2)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交际用法,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3)需要了解或运用的语言技能。
(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1)使用能准确表达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具体描述学生“做”什么和怎样“做”。
(2)清楚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形式:说或做什么、行为发生或变化的条件、说或做的方式与条件,以及能引起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上可能产生的变化。
(3)学生的情感、文化意识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应举例加以说明。
3.教学目标不应面面俱到。不同的课型,教学目标应有所不同。知识操练课,“技能”与“策略”就可能不是主要目标;相反,在阅读、听力等技能训练课中,技能目标就比知识目标更重要。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
三、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定位,对于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最为关键,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1.初中英语话题核心任务是落实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5个方面提出了5级水平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完成24个话题核心任务。
当下比较流行的外研版新标准和人教版新目标两种教材,编写原则都是“题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编写意图都是从学生兴趣、阅历、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编写方法是“模块”式的,利用题材(话题),达到谈论友谊、建议、警告、回忆等“功能”目的。
新课标不提倡死记硬背,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的语境。话题中设置的各个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从习得知识到形成语言运用能力过渡的桥梁。
下面笔者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来说明。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天气(weather),核心任务是:
(1)描述天气。Describing weather(sunny, cloudy, windy, etc.).
(2)极端天气。Extreme weather.
(3)天气,着装。Dressing for the weather(coat, scarf, etc.).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描述天气,如阳光、阴天、风、雨、热、温、冷、凉等。 Describing weather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hot, warm, cold, cool, etc.).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除了中间穿插完成教材上的听力任务外,设计了下列几个步骤:
(1)在Greeting后,利用学生喜欢上网与朋友聊天的特点,假设自己有许多身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QQ朋友,从而引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天气,完成描述天气的教学目标。
(2)由于前一单元是学习进行时态,在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Pairwork复习进行时态,同时又操练如何谈论天气。
A: Hey...Look at picture...How’s the weather in pictu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picture...?)
B: It’s...
A: What’s he/she doing?
B: Oh, he/she is...
(3)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 about weather.
(4)先和学生谈论今天的天气,再模拟网上在线用QQ与朋友谈论天气。假设一个外国朋友计划今年夏天来中国,欲了解中国夏天的天气以及在夏天人们可以做什么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编对话帮忙解决这位外国朋友的问题,最后进行展示。
整节课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有效训练。
2.话题教学适应当下英语考试的特点,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近年一些初中各年级的期中和期末考卷,在命题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知识覆盖面广,话题涉及范围大,重视语境,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关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所选文章的话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教育价值;逐年增加书面表达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话题的要点做到有效输出。这些改变都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根据学业考试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话题教学适应教材内容编排的要求。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三维的编排形式,使教与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这一特点十分突出。话题在各年级课程中呈螺旋式地重复,这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应考提供了契合点,使我们有可能利用话题这条主线进行文本再构,将整套教材重新整合,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使之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及其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且理解得更全面、深刻,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如“Go for it!”七至九年级五册书,教材中的各主题单元就分布在24个话题中:
(1)“个人情况”。呈现于七上Unit 1和Unit 3;七下Unit 1、Unit 7 和Unit 4; 八上 Unit 6 和Unit 10;九年级Unit 2。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呈现于七上Unit 3。
(3)“周围环境”。 呈现于七上Unit 2和Unit 4;七下Unit 2; 八上Unit 12;九年级Unit 11。
(4)“日常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5、Unit 9和Unit 11;八上Unit 8;八下Unit 3、Unit 4和Unit 9。
(5)“学校生活”。呈现于七上Unit 12和Unit 10。
(6)“兴趣与爱好”。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6、Unit 7、Unit 9和Unit 12;七下Unit 3;八下Unit 6;九年级Unit 5和Unit 8。
(7)“个人情感”。呈现于七下 Unit 7;八下Unit 8;九年级 Unit 13。
(8)“人际关系”。呈现于八上Unit 9、 Unit 11;八下Unit 8;九年级Unit 3、 Unit 9。
(9)“计划与愿望”。呈现于七上Unit 7、 Unit 9;七下Unit 10;八上Unit 3、 Unit 5、Unit 10;八下Unit 5、Unit 7;九年级Unit 4、 Unit 11。
(10)“节假日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10;九年级 Unit 7。
(11)“购物”。呈现于七下Unit 8。
(12)“饮食”。呈现于七上Unit 6;七下Unit 8;八上Unit 7。
(13)“健康”。呈现于八上Unit 1、 Unit 2;八下Unit 2。
(14)“天气”。呈现于七下Unit 6;九年级Unit 10。
(15)“文娱与体育”。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10;八上Unit 9;九年级Unit 6。
(16)“旅游和交通”。呈现于八上Unit 4。
(17)“语言学习”。呈现于九年级Unit 1。
(18)“自然”。呈现于八下Unit 3;九年级Unit 15。
(19)“世界和环境”。呈现于九年级Unit 15。
(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呈现于八下Unit 1。
(21)“热点话题”。呈现于七下Unit 12;九年级Unit 1、Unit 12。
其余的(22)“历史和地理”、(23)“社会”、(24)“文学与艺术”这三个话题教材无涉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