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语文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语文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教学方法;电机与电气控制;PLC;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7-02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工控设备制造公司或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发展,适应本专业相对应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岗位群定位是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自动化设备调试员、中高级维修电工等,本专业有五个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都是为了岗位需要设置的专业知识。其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在第四学期进行了贯穿和综合。

1自动化生产线的课程设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有:识图绘图能力、机电安装调试维修能力、电控系统调试检修能力、自动线调试维护能力、机电设备管理能力及机电产品营销能力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前序课程有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与控制,后序课程有机床维修等。在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涉及到:机械手工作原理、握机械手控制原理、机械手气动原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力目标有:对已安装的机械手机械部件进行测量;对机械手的气路进行基本调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检查分析、找到故障点并分析解决故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素质目标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规范的操作习惯、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精神及沟通能力。

此核心课程以项目驱动教学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具体自动化生产线为载体,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以自动化设备改造为工作过程,涉及电路图分析、电气图设计、程序设计、设备组装、设备运行调试、设备检测、设备维护等行动领域,设置六个学习情境:零配件拆装、传感器检测、气路检测、异步电机检测、步进电机检测、整体检测调试,分成20个任务。

项目一:供料站的安装,有机械拆装、气路拆装、电器拆装三个任务;项目二:加工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加工站组装、光电传感器检测、限位传感器检测三个任务;项目三:装配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装配站组装、电磁阀检测、气缸检测三个任务;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分拣站组装、传送带的检测、异步电机的检测、变频器的检测四个任务;项目五:输送站的安装,设计任务有输送站组装、光纤传感器检测、机械手检测、步进电机的检测、溜板检测四个任务;项目六:整体运行调试,有PLC控制网络构建、程序编写、综合调试三个任务。

2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方法与评价设计

2.1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项目任务,传授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知识点的说明。

(2)现场教学法:在符合生产要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和维修应用能力实践,提高职业氛围,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3)任务驱动法:将教学过程融入项目任务中,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实施,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知识。

(4)小组讨论法:学生每六~八人为一个小组,小组讨论分析,讨论解决,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六步教学实施:明确任务、讨论分析、制定方案、检测故障、检验效果、总结分析。老师交代目标,注意观察和记录小组对现象分析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跟主题分析偏离太远的小组予以引导,让学生自行摸索,在后期对学生可能会引起事故或损坏设备和工具的异常操作给予纠正,最后老师组织小组进行故障排除工作汇报,互评,并对每组进行考核评价,再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2.2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企业考核与校内项目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创新和思考,更督促他们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改进,去寻找合适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课程考核为:校内项目,企业,综合实训三大类。当堂课的考核有:教师考核、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考核内容为五项:任务分析情况,实施方案制定,任务完成质量、分工协作精神、故障检测手段、安全操作规范、小组总结。

和很多专业课一样,多种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方案,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

3相关课教学

3.1电机与电气控制的教学。

本课程以发电机为主题,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厂实用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情景教学为主线贯穿全课程,用实物进行直观性教学,使学生感性认识强,理性认识够。

典型的教学任务有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启动控制(或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机械手控制等。

课程特色是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网络资源、闲瑕时间作为期三个月的“继电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能够根据功能要求选择个元器件的类型及其型号;了解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把各元器件连接起来实现本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内容和要求:两台电动机都存在重载启动的可能,任何一级传送带停止工作时,其他传送带都必须停止工作,控制线路有必要的保护环节,有故障报警装置。课程设计书要有课题介绍、题目、摘要、总体方案设计、设计目的、控制要求、设计要求、 硬件选型、主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控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重载保护电路设计、欠压保护电路设计、总结。

3.2PLC教学。

PLC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早期是一种开关逻辑控制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控制核心采用微处理器,功能有了极大扩展,除了最广泛的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开关量逻辑控制外,还有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与显示打印,PLC接口采用光电隔离,实现了PLC的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隔离,减小了电磁干扰。

PLC有5种编程语言:

(1)顺序功能图(SFC)。

顺序功能图常用来编制顺序控制类程序,包含步、动作、转换三个要素。顺序功能编程法是将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分解为小的工作状态,这些状态按顺序连接组合成整体的控制程序。

(2)梯形图(LD)。

梯形图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是在常用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形象、直观、实用,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要求用带CRT屏幕显示的图形编程器才能输入图形符号,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PLC编程语言。

(3)功能块图(FBD)。

功能图编程语言是用逻辑功能符号组成的功能块来表达命令的图形语言,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图一样,极易表现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功能。

(4)指令表(IL)。

采用经济便携的编程器将程序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就用指令表,使用的指令语句类似微机中的汇编语言。指令表程序较难阅读,其中的逻辑关系很难一眼看出,所以在设计时一般使用梯形图语言。如果使用手持式编程器,必须将梯形图转换成指令表后再写入PLC,在用户程序存储器中,指令按步序号顺序排列。

(5)结构文本(ST)是文字语言。

编程语言的学习是PLC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间加以不同的应用实例:顺序控制电路、常闭触点输入信号的处理,使用多个定时器接力定时的时序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钻床刀架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LED数码管显示设计,还经常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梯形图。

增加的学习情境还常有如下任务:洗手间的冲水清洗控制、进库物品的统计、竞赛抢答器装置设计、彩灯或喷泉PLC控制;寻找数组最大值并求和运算、电热水炉温度控制等。

3.3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就是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接口都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用于示波器、报警系统、移动电话、彩电等日常方面,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医用设备领域、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都有广泛应用。

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微型单片化集成了如看门狗、AD/DA等更多的其它资源。教学内容以80C51为核心讲授单片机的的引脚、存储器组织结构、典型语句,以实例应用为线索:单灯受控闪烁、P1口外接8只LED发光二极管模拟彩灯、单片机做加、减、乘、除运算等项目。各子任务都作硬件电路及工作原理分析、主程序流程图设计、源程序的编辑、编译、下载、单片机的I/O接口分配及连接。

教学采用ISP-4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可以完成大量的单片机学习、开发实验,对学习单片机有极大的帮助。该板采用在线可编程的AT89S51单片机,有程序下载功能,可将编辑、编译、调试好的单片机代码下载到AT89S51单片机中。

3.4变频器技术及应用。

变频技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驱动电路与保护技术;掌握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谐振型变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脉宽调制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技术;了解变频器与感应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双馈电机组成调速系统、变频器与同步电动机组成变频调速系统,掌握电力电子电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运行特性等,是强电应用和现代技术推广的有力体现。

3.5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传感器技术代替人的感观,在各种环境下应用,检测技术是一套有效的反应体系,包括信息的获得、测量方法、信号的变换、处理和显示、误差的分析以及干扰的抑制、可靠性问题等。因此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对常用检测系统有相应的分析与维护能力。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测量能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案,能正确选用传感器及测量转换电路组成实用检测系统的初步能力。

教学过程进行小论文制作,让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从文字处理水平提高到办公处理水平。对分节、目录、文献标识作严格要求。题目如数字显示电子称、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表、单片机电子秤研究、光纤测温仪、烟雾报警器、小车寻迹设计、电熨斗自动恒温系统、电涡流探伤、电感测厚仪等。

4毕业论文指导分析

毕业论文专业联系实际,通常小型自动化系统以单片机为主,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以PLC为主,系统运行动力离不开电机,观察离不开传感器,调速可用变频器,综合所学,学生的论文涉及广泛,有效教学可对应从如下方面侧重指导。

4.1立意选题。

根据实际和研究方向做好侧重和体现,如“触摸屏控制的碱液配置系统”和“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的系统性和方向性,“车库自动门的PLC自动控制”和“测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检测指标要求等。

4.2材料整合。

在任务要求明确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相关技术指标,对应查找并列出论文结构,一份毕业论文至少含有三到五门课的内容,对应于研究方向进行相应编排和取舍。

4.3技术处理。

所搜集图片的背景往往有水印,要去掉,图片按要求进行不同方向的剪切。图表里的文字应是五号或小五,注意表格标题要单独标出等等格式要求。流程图、梯形图的设计与表现。

多种教学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出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系统的学习与应用创造练就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专业课的有效教学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设计将显示本专业沉甸甸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吕景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7月

[2]马玉春.《电机与电气控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李建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

篇2

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校是室内设计人才最重要的培养机构,室内设计教育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的高低。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学生的专业素质较弱、实践经验缺乏、设计作品缺少创意等等。这些原因都将严重影响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

1、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室内设计的本质内涵,因此,部分高校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美术教学思维来进行室内设计教学。在进行室内设计课程安排的时候,很多老师还以美术课的基础作为室内设计的学科基础来训练学生。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传统思维的制约,很多室内设计新技术、新知识都无法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

1.2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仍有一些高校的领导对设计实践不够重视,对老师参与实际设计业务并不支持,怕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安排。相当部分高校教师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设计实践经验,所以只能依照陈旧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里面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而没有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大多学生也过度依赖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并没有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大学期间未参与过一次室内设计项目的学生仍为数不少。教师缺乏设计实践经验,学生又过度依赖教师课堂讲解,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1.3学生设计理论知识缺乏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设计理论知识,不了解设计发展历史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已经过去,了不了解都一样,获得实际经验才是最重要的。的确设计实践非常重要,但设计理论是基础,基础没打好,设计师的成长之路则很难走远。

1.4学生对建筑设计知识缺乏了解

室内设计是以建筑设计为基础的,而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需要系统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结构、空间语汇和建筑内环境设计等情况,才能真正了解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然而,目前大多高校在安排室内设计课程的时候往往避开建筑相关知识,甚至连最基本的《建筑史》类课程都没有安排进入课程表中。如果单纯的进行室内设计教育,而忽略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存在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教学就不够全面了。

1.5缺乏教学创新

社会不断变化,室内设计师必须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而目前除了一些专业设计院校外,还有相当部分高校仍以传统的观念来指导设计教学,而没有真正将创新设计的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模式固化都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抄袭他人作品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室内设计需要向别人借鉴,但是,是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将其物化为自己的设计。

2 、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的策略

针对目前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学科发展,设计类学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细化。目前的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虽然都一样需要有美学功底,但其实已经有明显的差异。高校不能继续沿用旧的美术教学思维来教设计。室内设计课程编排从基础课开始就应该有所侧重。比如由原来的色彩和素描,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再发展到设计观察记录。学生由原来单纯训练造型和色彩感,到懂得如何运用造型和色彩,再发展到懂得观察、分析和记录室内空间造型色彩,这些都为接下来的设计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2注重设计理论学习

经常在高校教师和专业设计师口中听到南北方美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差异,他们普遍认为北方的专业美术院校理论基础扎实,南方艺术院校则更注重实践经验的培养。笔者认为,实践经验非常重要,但当设计师成长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他原有的理论基础就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没有理论支持的室内设计显得单薄,没有概念。纵观国外设计院校,普遍注重设计理论教育,除必修《现代设计史》、《室内设计史》和《建筑史》外,《艺术史》和《服装史》等理论知识也常出现在学生的选修课表当中。

2.3补充建筑设计知识

室内设计依托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学科。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中融入建筑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室内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课程中融入《建筑史》、《建筑制图》、《建筑学》和《经典建筑鉴赏》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脉络,通过学习建筑学知识和分析经典建筑来掌握建筑语汇的运用,以更好的与室内设计融汇结合。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纸上谈兵,教师和学生都只会停留在理论阶段,况且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设计教材更加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需要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一线教师在教学任务之余,多参与实际设计项目,获取实践经验,再结合理论知识,将其以实例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其次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期进行专业实践,结合课堂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多建立一些教学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引进实际设计项目,邀请企业设计师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创作,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能在和企业设计师交流过程中,发展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2.5灌输整合设计理念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社会,学科边界也在逐年模糊化,单纯的一门学科如今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实现了很多的不可能。它除了与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学科有关以外,现在还与很多的设计专业学科交汇,比如说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多媒体设计学科、产品设计学科和纯艺术学科等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除了学习本学科知识外,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多接触其他学科门类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实际或者虚拟的设计项目对学生所学各门类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已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2.6培养创新设计意识

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的王永才先生曾经对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素质模型做了定义,他认为评价一名的工业设计师是否合格,可以从人体的五个部分“手、口、眼、脑、心”来表征,而且随着设计师的职业阶段发展,这五项素质都会有所侧重,从初级模式到中级模式,再到高级模式,设计师每个阶段的成长,“脑”的素质比重都在增加,当到达大师级模式时,“脑”素质将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五项素质中的“脑”指设计思维层面的素质,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排在首位。笔者认为王永才先生这个工业设计师职业素质模型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师,也就是说,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呢?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接触的课程离不开四大类:技能类、知识类、经验类和方法类。技能类课程是室内设计师的基本职业要求,但只是掌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类课程则可以理解为理论类知识,如第五点建议灌输整合设计理念中提到的各学科门类,都是一个全面的设计师所必需的。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经验类课程也必不可少,在校期间的实题训练,课余和寒暑假的实习实践,都是获取设计经验的有效途径。而方法类课程则是教会你如何整合技能、知识和经验三类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创新源于如何灵活有效的整合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掌握的经验。注重设计方法的训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3 、总结

高校是室内设计人才最重要的培养机构,室内设计教育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的高低。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转变陈旧教学观念、注重设计理论知识培养、适度补充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灌输整体设计理念和培养创新设计意识等方面来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已适应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赫鹤,许平.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与造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篇3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 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1】

积极参与网络教研。一年来,本人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体内容的博客文章102篇,因内容的可读性、思想的含金量得到网友认可,找到了若干志同道合的同仁,受到同道网友的追捧,全年网络点击超过8000人次。年底,酝酿成立“新自我新教育”教研博客圈。

篇4

一、高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须——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的教育。素质教育实现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实现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因此,语文教育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将重点放在打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学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增强,知识面拓展。

素质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须——现代语文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是接收新知识的容器,学生要通过主动创新去获取知识。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教学思维上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引导,正是抓住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引导学生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把教学改革和学法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高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列举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浯文知识的方法,达到形成语文能力的目的;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法中几点做法,以期和广大同仁探讨交流:

首先要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知听讲不多发言,只为做题不去思考”是对高中语文教学不良现状的概括。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教育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发言,充分论述课堂发言的好处,教学设计上多注重师生互动环节,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鼓励性的评价和引导,并激励学生提出不同于老师所讲的固定俗成的见解,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散思维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其次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展阅读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日常课外阅读,二是假期课外阅读。高中生学习紧张,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假期课外阅读的指导,并根据学生总体的实际水平,帮助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外阅读文本。除了指定的名著、唐诗宋词外,还可以让学生选择《疯狂阅读》《大河文摘》等语言性和知识性并重的杂志和报纸作为欣赏阅读,而《中学生阅读》《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应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让学生精读,并完成相应的习题的训练。

再次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主要是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组成,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引导他们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以免读写脱节,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分清知识层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2)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学写作文,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生可以把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既强化了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作文能力,一举两得,事半功倍。(3)鼓励学生向报纸和杂志投稿,在锻炼自身写作能力之时,更能激发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写作热情。

最后要拓展语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通过语文课活动加以补充。实践证明,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来弥补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缺憾很有必要。在讲座课上,学生只管听、只管记;课后,既不复习也不考试;全凭专家感化和学生的兴趣,在熏陶渐染中使学生的文学与文化修养得以提高。讲座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在开学初拟订好计划,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随意改变。举办讲座时教师应尽量使课堂容量丰富充实、具体到位。大到文学史上某个热点问题,小到课堂上某个容易忽略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讲座的内容。讲授时教师尽量旁征博引吸引学生,以声情并茂的即兴发挥感染学

生,以才华横溢的自由挥洒驾驭学生,以收放自如的学者气质征服学生。使他们经常领略到读书人特有的潇洒气质进而羡慕这种潇洒气质,从而在内心涌起对学好语文读好书的真正渴望。

篇5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篇6

我们认为,一个团队组织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质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和任务。加强个人专业素质成长,历来是本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先进的理论是教学和科研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一切教学和科研都将是纸上谈兵。阅读和学习是提高自身的需要,也是自我进修的有效途径。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惟有不断学习。因此,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和工作室成员的理论修养,始终占领理论“制高点”。

2011年,本工作室将继续认真组织所有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习新课程理论专著。本学年工作室将向各位成员分发孙绍振、潘新和、王荣生、钱理群等教授的理论著作以及各类资料,不断提高成员的理论修养。

2011年福建省将全面进入新课程,工作室成员还将关注新课改的语文教改动态、信息,积极钻研新课程理论,要求每位成员三个月读一本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专著或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进行内部交流。此外,寻求合适的时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2、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形成风格

3、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要务之一和本质属性。名师工作室导师在自身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要继续带动工作室成员自觉进行研究,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压担子”,争取“全面开花”,使整个工作室始终洋溢着一种研究的学术氛围,力争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

课题研究方面,我们将继去年申报的《小学与初中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衔接研究》、《初中与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衔接研究》、《语文课程知识和教材知识研究》三项课题,继续开展研究,计划于暑期再开一次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并积极筹备与申报国家级课题《中学语文新课程知识体系研究》。

二、完善网站建设,扩大影响和辐射,打造福州地区语文品牌。

完善网站建设,将依然是2011年本工作室工作重点。我们目标在于及时迅速地更新信息,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同时通过一定的反馈系统,互通信息,搜集与传递数据,各取所需,共同发展,这样就能使老师和同学能有效及时掌握信息,获得帮助,充分发挥工作室网站的展示、引领、激励和辐射等功能;同时也能使工作室突破时空界限,延伸教研教学空间,拓展思维方法,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工作室内部善思考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1)(2)

三、加强常规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工作室影响。

1、将继续坚持每月二次的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研究工作和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每次的例会上都将分别有一个中心话题,并轮流由某个成员主持、主讲,工作室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各抒己见,并在适当时机对来自工作室以外的的语文教师开放,使工作室真正成为语文教师研究教学、切磋教艺的成长发展的“家园”。

2、吸收成员,创建分工作室。本工作室计划在吸收了福州一中陈宁、福州四中吴见榕等老师为成员之外,还将继续招纳福州地区有志于教育事业有能力有成果的语文教师。本工作室已成立了福清分工作室,我们将加强联系,做好指导和辅助工作,使分工作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并考虑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在连江县成立分工作室,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影响。

四、积极引领福州地区中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增进辐射功能,体现指导价值。

2011年,本工作室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本市其他兄弟学校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体现出名教师工作室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的指导价值。

2011年,我们还将根据福州市教育学院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虽然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我们会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处及语文科的指导下,集全工作室的力量,力求圆满完成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2011年,本工作室在连续三年成功策划组织了“福州市首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福州市首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大赛”、“福州市中学语文新课程论文大赛”之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语文相关比赛活动。

本工作室还将配合福建省电教馆拍摄的“名特优教师高中语文说课录像”,安排工作室成员张璐、郑云如、郭妍、李智明、葛莉茜、孟全波等老师参加拍摄。

篇7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占高考语文分数的五分之二,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但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每每是“谈写色变”,那么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呢?我们的作文教学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设计简单。所有语文老师都认为学生作文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精心地去备作文课。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跟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都是学生自身积累和努力的结果,老师只需要教给学生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老师在作文课时往往选择一则材料和同学稍做讨论分析,然后学生自行写作,老师批改,写上几句评语,在下次课上对共性的问题进行一下点评,一次作文教学就算完成了。

(2)对写作过程把关不严。《新课标》提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但通常作文课都是两课时,老师一般是出示写作材料,让同学讨论分析一下就开始写。时间本身很充足,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速度很慢,老是出现下课还不能完成的情况。长时间这样,学生就养成了拖沓的习惯,思维也就缓慢了,这就导致有的同学到了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就写不完作文了。其实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有意识地加快写作速度,写作就能很快进入状态,快速完成作文。在学生的日常作文中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拿到写作材料,学生就开始拿作文书翻阅,找类似的作文。这样就容易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容易套作,没有新意,写不出真情实感。这跟《新课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相违背。因此,在日常作文写作过程中,老师应当严格限制写作时间,迫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尽快完成。同时,在作文完成讲评之前不允许学生看写作范文。

(3)批改方式单一、不及时。做高中老师辛苦,做高中语文老师更辛苦,其中批改学生作文就是其中一大“苦”。老师往往是学生作文完成后一一批改,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批改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大致加以点评,写几句评语。即便如此,批改一次作文仍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等老师把作文改完了,离学生的写作时间已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对当时的写作思路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写作的热情也消退了。老师再把作文发下来时,一部分同学也就只看看分数、等级和老师的评语。学生没有得到及时反思、纠正,下次写类似的作文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二、教学对策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整。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教师备课要充分。作文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作文写得好坏和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当在学生作文之前就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要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作文前要做好哪些准备,这些都很重要。

(2)严格把关写作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老师要严格把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作文之前,学生应该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写作时容易进入状态,写作速度就比较快。为了鼓励学生,老师可以当即表扬。对于那些写作比较慢的学生,老师应当明确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让学生都有意识提高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在写作时,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得套作抄袭。学生可以在写作之前积累相关素材,但是一旦开始作文,学生手中不应当有任何资料,杜绝学生的依赖性,让学生养成独立思维的好习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诉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因此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积累素材。

篇8

关键词:五年制高师 《现代汉语》 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对学生汉语言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制高师的《现代汉语》教学,虽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目标,却也因师范的示范性要求,决定了这门课在培养师范生基础和技能应用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可现状是,随着中师教学模式逐步向高职教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尴尬。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五年制高师教学中,《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开设在预科段一、二年级,每周一课时。由于学生初中阶段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课堂教学要进行知识点的系统讲授,必然减少了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课时。同时,《现代汉语》学习的实践内容占较大比重,如语音知识的学习重在提高普通话的水平和朗读能力,文字知识的学习重在使用规范汉字,词汇、语法的学习重在语言的规范化等等,因此课时的保障很重要。

其次,《现代汉语》知识的延伸性在课程设置中被忽略了,大专阶段文科专业中,没有该课程的设置。大专文科学生有一些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语言应用问题,特别是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组词、造句、修改病句、修改作文的能力。这些都和汉语学习有关。

(二)教材存在缺陷

教材难度较大。教材的编写者是以高校现行汉语教材为蓝本的,语音、语汇、语法、修辞等篇章的知识比较全面,难点也很多,比如“的”词性的判定,“是”词性的判定;特殊句式中的兼语句和主谓作宾句的区别,非主谓句和省略句的区别;多重复句的划分,句群的划分等。现行教材的知识结构明显超出了五年制师范学校预科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给教学带来一定困扰。

师范性不强。对于小学教育文科方向的学生来说,未来将从事的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段、篇无不和现代汉语知识密切相关。比如第一章《语音》的学习,奠定了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的基础;第二章《文字》奠定了小学低年级字词教学的基础……可见,师范学校的现代汉语教材,应该和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而现行教材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除了几个例句来自小学语文课文之外,几乎和小学语文教学没什么关系,只是一门独立的、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忽略了师范学科的“师范性”。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目前五年制师范教育使用的几套《现代汉语》教材的体系结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讲清概念,再举例说明,最后巩固练习。沿袭教材的编撰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几乎都是“讲——做——练”一个模式。由于课时有限,加上教材缺少能力训练练习,教学时,教师只能保证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无法顾及,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显得很单一。

教学评价方式呆板落后。一张试卷,是无法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不够科学。现代汉语学科,学生要学习的技能远胜于理论知识。例如词类学习,学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词类划分的方法,能正确确定词在语境中的词性、用法,这种技能的掌握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让学生去记忆、背诵名词的语法特点、语法分类,去背诵动词、形容词的区别。理论背得再熟,不会实际操作,也是枉然。又如修辞,那么多辞格,背诵它们的格式、修辞效果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在语境中多用几次,多体会一下这种辞格的妙处反而更感性一些。至于复句、句群的分析更是这样了,有方法但无固定的套路,永远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现代汉语的工具性特点,对该学科的学习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价应该全面一点,方式多样化一点。让学生不仅能听说读写达标,而且还具备评判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课程设置

增加课时,延续设科。五年制师范学校《现代汉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本,构建与五年制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汉语课程体系。预科阶段每周2课时,大专阶段再开设《现代汉语》实践应用课,这样,知识和能力就有了连贯性。

实施分时、分科教学。现代汉语知识包括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了现代汉语语言系统,文字是汉语记录语言的符号,修辞主要体现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笔者认为预科段一、二年级可以学习“语音”“文字”“语汇”三章。语音主要是普通话语音知识的介绍和普通话训练,“文字”主要讲解汉字的音、形、义,“语汇”主要介绍汉语词语的组成情况。这三章是最基础的,也是难度最小的,适合预科段学生学习。而且可以和师范生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相联系,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语法”和“修辞”放在专科段作为专业课学习。这样设置,几块知识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套,好处是既缓解了课时不足的矛盾,又可以加强实践这一环节,技能训练的目标实现了,知识的延续性体现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为有利。

将评估考察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结合起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60篇朗读作品、30个话题,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三字一话、板书设计、说课比赛等等,都是体现师范生语言素养的一面镜子。把它们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一个评价尺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语言是活生生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语言的变化也非常迅速,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学要紧跟时代。现代汉语的考察评估也应该贴近生活、满足运用,这样既避免使学生感觉所学内容太抽象,所学知识和实际没什么联系,又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加强教材建设

由中师到高师,《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进行了诸多改革,有三个主要版本。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是各家教材共有的特点。五年制高师现代汉语教材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改变单一的工具论观点。语言是一种工具,一个符号系统,但我们不应该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语言同时还是一种文化。语音、词汇、语法都反映出某一民族特定的文化现象,记录汉语的汉字,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以前说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时,我们的着眼点是语言符号的结构规则,这样的汉语课难免枯燥。语言的工具职能,只有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门知识习得后才能更好体现。如果能在教学中注意汉语学习的文化性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浓厚,汉语学习的枯燥性势必减弱。例如在“汉字形体演变”一节的学习中,记住十几种字体及其特征固然重要,但教师完全可以以汉字形体为媒介,引领着学生从“三皇五帝”到“秦汉盛唐”一路演绎。甲骨文为什么会盛行于商代?隶书是如何产生的?小篆在文字学上有何特殊地位?狂草为什么成熟于唐?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中国历史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在汉语教学的课堂,如果只注重学科的实用性能,那么这门课会被解构得了无生趣。如果能巧妙地将汉文化渗透到课程中,既增加趣味性,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同时体现汉语学科的文化性,课堂将十分精彩。汉语教材的编写,要注重体现汉语的“文化”特质,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修改教学内容。对于高师预科段的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汉语教材,不管是理论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应有别于高校教材。首先,理论上不宜过深,也不求完整。预科段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接受知识的能力,自身知识技能的结构,都决定了汉语教材的内容应以“精要、好懂”为主要特点。例如《语音》一章,笔者认为,“国际音标”和“音位”知识就没有必要放进教材。声母、韵母,元音、辅音这几个知识点容量已经足够。又如《造字法》一节,假借字同样没有必要放入教材。汉字造字法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是用字法。对预科段学生来说,本节学习目标是能判断四种造字法,重点是形声字。至于假借,和古汉语知识联系密切,出现在预科段教材中,有点过于艰深了。

其次,语法知识必须做出删减。纵观整套汉语教材,《语法》一章占了很大篇幅。如上所述,预科段汉语语法如果过于求全,教学效果恐怕并不好。我国的教学语法系统有两个:《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法研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成果上又有了很大发展。经过不断完善,现行教学语法更加科学,更加实用。中小学语文教学最适用的规范语法就是教学语法,其内容重在指导应用,在于说明什么样的语句语法规范,什么样的语句语法不规范。教学语法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高师现行现代汉语教材,在以中学教学语法为基本体系的同时,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正因为内容太多,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高师汉语语法,应着重体现“实用性”,以体现教学语法的特点,使语法知识真正对以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三)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教师不能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介绍,不能让课堂教学陷入“备课抄参考、上课读讲稿、从头讲到底,学生不明了”的窠臼。教师要明白,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就像是一块待燃的煤,等着教师用智慧的火花将他们点燃,使其发挥巨大的能量。精讲多问,多组织课堂讨论和双边活动,着力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模式应成为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主打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互动环节很容易设计,效果也非常好。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现代汉语课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式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积极尝试启发式教学,少讲、精讲。理论学习不再是唯一目的,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教师的教必须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教师在讲授“现代汉语词汇组成”这一章节时,可以布置学生搜寻新词,扩大学习范围,走出课本,走出校园,从报纸、网络及杂志等广阔的领域中去学习。学生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对学生容易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放放手,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在自己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注重技能培养。现代汉语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工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的语感从感性向理性转化。新课标也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即语言直觉。”这里提到的语感,实际上就是一种技能。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表达、应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是师范学校现代汉语学习的目的。所以,技能训练就成了现代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以语音教学为例,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方音辨正知识点时,罗列了对应规律之后就草草收场,学生只停留在全国的方言分区以及音位的划分原则等知识点的机械识记上。实际上可以通过让学生找出自己熟悉的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来加深学生对语音理论的感性认识;通过指导学生将语音理论运用于语音实践,在反复的训练或具体活动(朗诵、演讲等)中提高普通话水平;再如,讲授词汇部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家乡方言、社会流行语、街头公共用字等语言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结合新词语的产生机制讲解隐喻等认知语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关于成语的考察,让学生体会汉语学习的实际意义。在现代汉语学习过程中,最难、最枯燥的是语法部分。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但语法教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一直难有成效,往往教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学得叫苦连天。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熟知的精美的广告词和流行歌曲等现实语言生活中学习修辞和语法,这样就比较形象生动了。

高中语文课程选修课五个系列中有一块重要内容:语言文字应用。小学低年级语言文字的知识点非常多,可见,现代汉语课程和中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汉语课程俨然已成为培养未来语文师资的重要支柱学科和核心课程。五年制高师的现代汉语教师要始终了解这一课程的设置意义,同时关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用自己优秀的教学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

参考文献:

[1]郜峰.高师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2]郑献芹.优化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构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言岚.高师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现代汉语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