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疗效对比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近年来推崇核苷类药物较热衷,与干扰素比较疗效如何。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对98例慢性乙型肝炎适用抗病毒患者,分别予以阿德福韦酯49例和干扰素49例抗病毒。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标准[1],并出现ALT≥2X正常值上限,HbeAg阳性或阴性,HBVDNA≥105copies/ml。随机应用阿德福韦酯组和干扰素组抗病毒对比观察。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阿德福韦酯组(商品名:名正,江苏连云港正大天晴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1片。干扰素组(商品名:隆化诺,深圳海王生物制药集团生产)每隔日肌肉注射a-2b 干扰素500万U。两组疗程均1年。
2 结果
2.1 用药半年及满1年后监测ALT、HBVDNA指标,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组别男女年龄(岁)ALT>80%HBVDNA/(copies/ml)
≥105>106>108
阿德福韦酯组391018~6337122116
干扰素组40917~5935142115
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组别6个月12个月
ALT
阿德福韦酯组45404441
干扰素组31222924
χ2组11.48814.2212.0813.21
注:χ2值均>χ2=0.01(1)=6.63,阿德福韦酯与干扰素比较P
2.2 疗程结束过了3个月后追踪复查HBVDNA,了解抗病毒后对HBVDNA的抑制率。见表3。
表3
两组 HBVDNA抑制率比较(例)
组别(例)104拷贝/ml抑制率(%)
阿德福韦酯组4944589.79
干扰素组49282157.71
3 讨论
对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各类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只能抑制HBV的复制而不能清除病毒,这给临床的治疗带来很多的困难[2]。近年随着核苷类药物的不断问世,有报道对慢性乙肝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治疗取得的较好疗效[3],但国内外[4,5]在乙肝防治指南中均不推荐联合治疗初治的患者,表明联合治疗还需要深入研究。从笔者近年单独应用临床观察回顾分析:单用阿德福韦酯抑制HBVDNA复制疗效确切,追踪复查HBVDNA>103拷贝/ml仅5例,占10.2%;单用干扰素抑制HBVDNA复制疗效也过半,HBVDNA>103拷贝/ml有21例,占42.9%。本世纪初干扰素是已证明有效的抗HBV复制的一类药物但疗效报道不一。曾有文献报道治疗一年HBVDNA阴准率在38%~59%[6]。关于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终点,公开认为HbsAg
作者单位: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转阴或HbsAg血清转换成抗HBs阳性,但难度很大。抗病毒治疗虽然不能清除HBV,但能抑制HBV复制,使HBVDNA低于检测值下限,ALT恢复正常。从本文资料表明,单独使用抗病毒治疗都有效,但从阿德福韦酯与干扰素比较而言,其疗效既时对HBVDNA抑制率明显高于干扰素(P
参 考 文 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241-247.
[2] Wong K,Sun G,Zhang X,el al.PEL-B-chitosan, a novel gene delivery system with transfection efficency comparable to Polyethylenimine in Vitro and after Liver administration in Vivo.Bioconjug chem,2006,17:152-158.
[3] 胡远顺,李红艳.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对乙肝标志物影响分析.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4(24):45-46.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421-429.
篇2
一般认为,认知性的教育范畴主要针对的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它在认识论上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从概念中理解现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其在德育、智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性训练主要针对人的某种操作技能的形成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它在教育上的特点,是在认知原理的基础上,以模仿为途径,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能力或操作能力为终极目的。这种教育主要在职业教育和行为能力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育就其自身规律来看,把教学追求的重点放在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术的训练上都是不适宜的。这种追求,说明普通音乐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自身规律的方式方法,仍然是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模仿。
从小学音乐教育目的来看,开设该课程绝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未来的公民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置的。因此,音乐既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智育的客体,又不是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手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而是让受教育者获得音乐素质和得到音乐审美陶冶的“美育”范畴。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内容。从教材四部分的内容来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月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能达到教学目标。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传承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音乐知识教学能强化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了解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的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会运用到,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主要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服务,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就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育特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特别是教学评估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
篇3
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课题,但不同的时代应赋予不同的内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问及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流利地回答: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但广大教师恰恰对备课、上课和评课这些日常的工作感到茫然,在课堂实践中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老教材能体现新理念吗?如何体现开放?研究性学习是怎么回事?怎样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如何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黑板还要不要?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怎么办?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说明“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和“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仍然是他们最为关心而又把握不定的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就难免看到一些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的做法。
本书作者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陈述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怎样上好课,怎样备好课。而下篇则以一个个案例为主,从案例中分析,透视,反思,从一个个课堂片段中理解新课程,新数学,针对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而解决的。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以一名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旁观者的身份去感悟课堂,从许多的发生在日常教学中的生动的具体的事件,有些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亮点,也有些是令人惋惜的课堂败笔,但他们都是来自于外我们对课堂的潜心探索和事件,都曾是在每一位执教老师的教学生涯中有过里程碑意义。通过这些案例,本书的作者用心感悟,他的体会与思考,都有着冷静和理性的思考。本书的所有案例都来自第一线,来自一位小学数学教研员的一本厚厚的听课笔记,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
看了这本书,让我感悟到:每一个人的一生所拥有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所做工作的数量和业绩相差就比较悬殊。这就要看一个人做事是否有恒心和勤奋的程度。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勤看、勤听、勤记、勤问,就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篇4
职业教育同样也要积极落实素质教育。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必修文化课,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交往素质和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总之,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占重要地位,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去认识和落实素质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坚决摒弃与素质教育相悖的观念和习俗,积极承担起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任。不要再闹出“什么教不了教语文,语文教不了上后勤”的笑话,千万不能忽视语文教学。
二、确定教学目标,循序渐进
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以中职语文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为依据,明确具体地制定出各学期、各年级、各单元的素质教育目标,并使之成为有序有机的整体。还应围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好教学各环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和品读,注重目标与方法的和谐统一。
三、知识能力并重,导学自学融合
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将重心放在启发指导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导学、导练、导思、甚至导感,使教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的过程,进而达到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把心思放在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感悟领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在强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更应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上。
目前,中职学校为突出专业课教学,一般是“简化文化课”。语文课课时就相对较少了,而其实语文学科承担的任务并不轻,这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除了教师课堂上精心导学外,还应加大指导自学的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学最好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有明确的自学要求,绝对不能“放羊”。二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否则,便是一句空话,因为很多学生对语文是比较轻视的,而语文的自学程度深浅又不太容易衡量。三要重视激发自学兴趣,注意教会自学方法,重视培养自学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良好习惯养成者更易成功,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四要有恰当的检查评估办法作保障。
四、改革评估考核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考试办法和评估机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学全过程。我们一定要改进现行考试办法,建立新的适合素质教育需要和中职学生实际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考核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质水平,应坚持平时过程与最后结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卷面与实践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基础技能与个人特长相结合,做到多层次、多渠道、个性化、综合化、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注重学生社会实践
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接受教育,二是自身实践。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应使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内教学一样,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多样化的良好机制。学校一定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环境,教师应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指导学生策划和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生活化语文观念,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将语文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篇5
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1引言
创新是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感官熏陶内化为内心的认知和体会,从内部解放思想、灵感,进行丰富的联想,以非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艺术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创新教育只是通过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或者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课程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单一、滞后,学生的创新学习处于被动位置,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另外,现阶段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大学教育体系中非专业的艺术课程是作为选修课出现的,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也没有配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艺术素质教育成效不大,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关系
在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发现、改进或重组能力,以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将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融入知识的延伸整合、方法的开拓创造、资源的发掘等方面,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的有效途径。另外,与创新教育重视结果不同,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一定时间段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其实现结果创造条件。艺术素质教育在开发学生想象力,形成开放性、活跃性思维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创新人才培养可以说是在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有机融合艺术与科学的一种教与学活动。
4艺术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1观察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涵盖了人的各种感官因素的综合能力,例如人的直觉、记忆、感觉等。因此,感官因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其中观察力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其是对外部事物形象的感受、把握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艺术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观察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艺术创造者总是下意识观察、捕捉需要创作的素材,例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就是在生活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创作出来的艺术精品。通过艺术素质教育,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让学生重新认识和感受大自然和身边习以为常的人与事物,形成新的感悟和理解,拓宽自身的思维空间。
4.2想象力的培养
由于艺术具有自由的特征,本身就是一门想象的艺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想象力,所以艺术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欣赏艺术作品,需要集中注意力,专注地欣赏,通过外在的艺术形式,引起你的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的反映。再如在欣赏音乐、美术等作品时,声音、色彩会刺激学生的感官,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性格等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艺术作品形成共鸣。历史证明,很多发明也得益于想象的启发,例如电话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等。艺术素质教育中想象的空间非常宽阔,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会逐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3灵感的培养
直觉是灵感的直接来源,人的大脑会通过直觉直接反射新的形象与思维,我们说直觉是高于一般感觉的高级理性感觉。艺术素质教育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使学生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灵感,通过不断的感悟来获得直觉和灵感思维,进而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4.4个性的培养
个性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展示学生独特能力的方式,只有学生内在的独特想法、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将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激发出来。而艺术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个性的发展,并为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在对学生在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时,需要学生置身于历史境地,去体会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艺术作品的内涵延伸或拓展,进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新作品。
5结束语
总之,创新教育对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必须强化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灵感以及独特的个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为更好的开展创新教育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意义、问题和建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9-221.
[2]石娟娟,潘红,刘月秀.试论艺术素质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10):38,111.
篇6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素质教育;价值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正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压力。一方面,旧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新的就业环境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及时地做出战略调整,让毕业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茶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面临着重重挑战,在新时代,将茶文化的发展与高校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将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两者的创新式发展。
1茶文化的现代特征
我国的茶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它根植于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农业文明之中,在官本位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教道教等传统思想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敬畏自然、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讲求“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的思想内核。这种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延续千年,虽然期间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点发生过变化,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一直相对稳定,并且影响非常深远。从开始,我国进入了近代历史,当国门被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之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文化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不例外。在这一百多年的近代历史进程中,中国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宗法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我国的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样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变革了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茶叶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形式,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态度也有了一定偏移。早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不断纵深发展,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扩张。茶叶的综合利用渗透到了化工、医疗、食品等多个领域数百种商品之中,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正在改变着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可以说,现代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更加追求人的主导性,偏重于人对茶文化的享受,相关的礼法观念却相对弱化。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现代人对茶文化的新价值内涵正在加速接受,并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物质文化享受。尽管如此,传统茶文化与道家、儒家、佛教思想紧密相连的特征依然明显,并没有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失殆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仍然眷恋着“忠孝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与茶文化的传统核心内涵相契合。值得注意的是,茶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并非简单的时间概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且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非常之大。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的茶文化依然非常稳定地存在着,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茶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实,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很多领域都有着与茶文化相似的发展路径,因此,研究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对于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2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加大了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力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高校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了曲艺、象棋、书法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了更高的文化内涵,可谓是一举两得。素质教育是合乎发展规律的,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加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的面太窄,很多情况下仅局限于本专业,其本质上还是服务于专业教学。有些地方虽然在跨专业等方面做了些尝试,例如多开设公共课、给专业相近的学生联合授课、打破专业限制等,但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没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内涵,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都经受着新时代中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的素质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得到创新发展来实现自我救赎,获得更多年轻人的接受认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里聚集了大量中国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他们具有知识、能力朝气和活力,对传统事物和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推广,以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必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培养出足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3茶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综合学科体系建设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人的起居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目前,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舞台,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推广,这一方面见证了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茶文化历久弥新,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特征。在国外,很多具有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都被纳入了当地高等教育的范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启示性,将茶文化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给学生全方位的茶文化教育,增强其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感悟,不但有利于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性教学的弊端,而且有利于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综合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茶艺分为六大要素,即人、茶、水、器、艺、境。在这六大构成要素中,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核心作用。人既是茶艺活动的掌控者,也是茶艺意境的创造者。茶艺需要上好的茶叶、水、器皿,同时更需要茶艺师的心灵手巧才能贡献出极致的茶艺精髓。茶艺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体系,其中吸收了很多种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佛教、道教、儒教等,仁爱等传统文化精髓也融入其中。茶艺讲究天人合一,要求茶艺师心无旁骛、心如止水,实现人与物的完美融合。茶艺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只有在细细的品味中才可以感悟。当代大学生正在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逐步形成,然而,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和风气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如果不及时制止和调整,必将影响其一生。茶艺展示的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研习茶艺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理性和淡然,提升自我感悟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另外,茶文化展现了一种人生艺术,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后,通过茶道规则沏一壶好茶慢慢品位,在品茶的过程中思考和感悟,无形中便提升了人生修养,让心灵得到净化。
3.3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茶文化休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对茶文化更是偏爱有加,茶文化休闲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的茶艺人才存在着严重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茶文化休闲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对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不利。就业难具有警示作用,倒逼着当代高校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无疑是一种顺应时展的明智选择,有助于培养专业的茶艺师,迎合市场需求。而且,茶艺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承者,承担着将茶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4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
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研习茶文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内涵,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领悟和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茶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校方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硬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逐步将茶文化纳入综合学科体系中来,并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教育体系。茶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校方应当创造条件与企业等社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让学生走出去,到茶艺社等社会舞台上磨砺和锻炼。在亲身的实践中深刻掌握和领悟茶艺的精髓。总之,只有实现创新,才能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文化光辉,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茶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完美融合,实现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孙丽花 单位: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与茶道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教育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2—02
[作者简介]白燕,沈阳化工大学社科系(辽宁沈阳 110142)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开设中国语文课,其着眼点在于“民族文化保护”。但在随后几年的大学语文“复兴”热中,人们各自的出发点和归宿却大不相同。这种对大学语文各取所需的态度,最终导致了这门课程在定位上的含混不清。以下从语文教育、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维度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并对当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模糊认识予以厘清。
一、语文教育
从教育的学科体系上划分,大学语文属于语文教育,这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特征。大学语文的“语文”属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内涵:
1.大学语文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工具性层面而言,在突出强调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语文必要的工具性。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人们更多的是标榜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而鲜及它的工具性,这实际是存在一定偏颇的。“大学语文”终究还是“语文”,它仍然要发挥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价值。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如快速高效的文献阅读能力、准确规范的学术写作能力等,这些高层次的语言应用能力,正体现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意义。从人文性层面而言,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首要特征,但不能架空语文去谈人文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落实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不是宽泛地将文、史、哲的基本知识笼统地传授给学生。后者的做法不仅打破了各学科体系之间的内在平衡,而且使大学语文不堪重负。
2.大学语文必须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即采用以经典文本阅读为基础的审美性教育方式。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典篇章的解读与涵养上,通过由语言文字和文学建构的审美世界去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切忌完全讲成文学史或文化史课,相关知识的传授也应配合文选进行,尽可能将学生带进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审美感悟中,进而引发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大学语文这种特有的感染性审美教育形式,是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区别。总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首先应该立足于“语文”,扣紧“语文”。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语文本位上来,体现出语文教育的“当行本色”。温儒敏教授提出“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的观点是切中肯綮的。所谓“走出语文”,是指突破旧有的僵化的教学体系,拓展“大学语文”的视野;“回到语文”,是指虽然教学内容广了,但也还是要把“大学语文”作为语文课来教。由此反观当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有学者提出以“大学写作”(甚至“应用写作”)、“大学文学”、“大学人文”或者“传统文化”课来取代大学语文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偏离或模糊了大学语文的本质特征,都是对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片面性理解。
二、高等教育
从教育的发展层次来看,大学语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这意味着大学语文教育必须纳入到高等教育的轨道中来,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大学语文课程的“高等”定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等形态,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提升。这里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两个转变:由偏重语文的工具性,转变为偏重语文的人文性;由偏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偏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兴趣的激发以及品位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力、想象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种着重于素养培育的取向,正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由着重关注知识、关注能力深入到关注素质的总趋势相一致。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要努力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而不是对中学基础语文的简单延伸,更不能功利地定位为为中学语文“补课”。
2.从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样担负着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使命。大学被誉为养成人才的精神家园,高等教育的终极关怀理应落在健全人格的培育上,高等教育的一切目的都应与促成人的优质发展这一终极命题相符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高尚情操、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这一目标的达成并非大学语文一门课程所能胜任,但是大学语文却能以其丰富浓郁的人文内涵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渊薮。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成人”教育,语文教育素有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的优良传统,大学语文更应秉承这份优秀资源,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三、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维度看,大学语文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最初是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而提出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它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则通常特指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大学知识结构的片面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它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高。
素质教育直接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大学语文课程设立的初衷即迎合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大学语文课的专利,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以其关注人生、贴近心灵的独特方式,关怀着人类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精神感染的特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修养。此外,大学语文又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优长,这正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相契合。
注释: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基本原则;教学方法
一、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学习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不是“两张皮”。素质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形”,素质教育是“神”,二者构成神形兼备的境界。渗透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法则。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渗透性质原则。要注意几点:(1)素质教育既然是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发挥教学作用的,因此,老师要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应该让语言材料本身发挥教育作用,让它去熏陶、感染学生。(2)素质教育虽然是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决不是自然而然的,不自觉和无意识的。它需要老师高度自觉地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把握教学的方向。精选有教育意义的言语材料、诠释评价教育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3)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文化、审美素质教育等不是外加的因素,而是语文教育所固有的内容,缺少了就不可能学好祖国的母语。
(二)综合性原则
由于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实践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为了适应人类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语言文字的运用又呈现出分繁复杂的状态。这就决定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高度综合性。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就带来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表现在教育任务的综合,教育内容的综合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贯彻综合性原则,教学别注意三个结合:知识、智力、能力相接合,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语文训练、语言材料积累、熏陶感悟相结合。
(三)社会性原则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构成的要素。语言与社会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由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以祖国语言教育为内容的语文教育也具有社会性。遵循这一规律,语文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贯彻社会性原则,要注意这样两点要求:(1)语文教学联系社会生活要注意现实性、时代性。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2)课内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对课堂活动的参与被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教材中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老。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言。”等等。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故转变教学观念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沟通作者与学习者的情感,使学生在与作者灵犀沟通中产生感情共鸣,依次陶冶情操,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学、愿学、主动学。所以教师应通过或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或生动描述、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充分进入角色,与学生一同感受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讲《项脊轩志》一课,结束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讲起了父亲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一些动人情景,使学生听得入神,而后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深情回忆使整个课堂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无须生硬说教,那种把挚爱之情、孝敬之心献给父母的高尚情感铭刻在了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更有利于剔除独生子女学生的不良待人方式。
(三)教给学生方法,促进素质教育
我国现代教育家梁启超很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说“善于教人者,教人以方法。” 因此,要纠正教师提什么问题,学生答什么问题,总跟在老师后面转的被动应答性的学习行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学生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学生学方法,使学生会学,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具体表现在使用六步教学法。[2]即通过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自学课文,讨论定向目标中的问题并去解决,对未能解决的问题由我做答,最后通过自测和自结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这样学生既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认为,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 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这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养成教育,让学生对每篇文章自己试分段,归纳一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并写好读书笔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总之,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时代给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复杂变化过程,当好启发者、引导者、教育者的角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使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晓琼.浅议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年6月.
[2] 杨英娟.略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2005年10月.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贯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294-01
近年来,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学校为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把素质教育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仅靠学校抓素质教育是不够的,家庭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当务之急是要把素质教育普及并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
在相当部分的家庭,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对孩子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自强自立意识、风险忧患意识以及是非分辨能力,劳动实践能力,生存发展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漠然置之。出现文化教育有余、素质教育不足的现象。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有的心胸狭隘、自私、固执、孤僻;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懂得理解、关心、尊重和帮助别人;有的意志脆弱,受不得批评、挫折和失败的刺激:有的自立意识差,依赖心理重,不懂得什么叫节俭,不体会父辈劳作之艰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过分讲究穿戴打扮,花钱大手大脚,厌恶体力劳动;有的娇纵、任性、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撒泼,甚至对长辈颐指气使,蛮横无忌。面对这种状况,有识之士无不忧虑和关切,对这类孩子如不加强素质教育,长大成人后,将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要求,即使学习成绩好,也难保不成为“高分低能”儿。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无可厚非。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学好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更应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有些家长无力承担,如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专业素质课,需要聘请专门的家庭教师授课。就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素质教育应侧重于对孩子心理素质、自立自律意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篇10
【关键词】钢琴教学;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一
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众多高素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由此我国把加强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内容上讲,素质教育大体包含思想、文化、身体、审美、劳动五种基本素养。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培育好的审美情趣,提升感知美、欣赏美、运用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美育中趋于完善,提高素养。而钢琴音乐是一种音乐语言,它表现的作品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以便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钢琴艺术教育用很多中外名曲为内容,对这些乐曲的内涵、意境的理解,甚至对乐曲作者状况、社会背景等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能从中给学生呈现一个全新的领域,大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学生的眼界。能让学生在思想、文化、审美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其它音乐教育相同,钢琴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钢琴教育的第一特点就是实践性。钢琴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形象性。钢琴音乐是一种不可确定性的听觉艺术,它依靠形式、结构等来展现现实世界,通过引起听众的共鸣来达到描绘音乐形象的目的,这是钢琴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主要特点。钢琴教育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情感性。钢琴艺术其实是一种情感艺术,钢琴曲目尽管是通过规整的音符排列来表达情感,可此种情感实际上是非逻辑性与不确定性的,这是由于作曲家的思想与情感却不是遵守所谓严格的规则、逻辑思维与推理形式来传达,而是直接通过听众的内心体验来传达的。
从上面分析来看,感性特征使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变成钢琴教学的首要任务,形象性与感情性的特征,让适当的理性指导变成确保感性教育有效与提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由感性为主,到感性和理性的并重,真实地反映出了钢琴教育中由感性认知到情感体会,由情感体会到欣赏提高的内在规律。
二
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审视,钢琴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美育功能,特别对提高学生素养具有以下面几个的功能作用:
(一)作为一种音乐语言,钢琴音乐所展现的曲子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从而强化他们对文化课的领会能力与理解能力。在全部教学过程中,技巧仅仅是基本的操作技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钢琴教学主要以中外名曲为内容,对这些曲目深刻内涵的理解和对曲子作者情况、社会背景等全面分析讲述,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所以,钢琴教学事实上不仅是音乐范畴的知识,它同时含有人文知识、思想体系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众多内容。通过深入分析、体验各种风格的曲目,能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人生境界,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思索社会与人生。
(二)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气质,培育正确的审美观。普及钢琴教育不但是一门专业课、一门学科的获得,更是关系到一个人良好情操的形成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艺术美的感受、通过对全部钢琴作品中作者感情的分析与描绘,能更加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艺术美。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让学生由于听觉而产生的情感体会与反应,能建立在稳固的符号特征之上,促使学生的感性实践与理性认知有机地融为一体,逐渐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丰富感受,为形成细腻的审美情趣形成坚实基础。
(三)钢琴教学能提升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观察在钢琴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在钢琴教学中教育学生对他人的演奏方法,从细微到整体,从技巧到音乐,从作品艺术风格到演奏状态等细致观察,仔细听辨,并和自己的演奏作比较,从中找出差距,才会对以后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理解力的培育与提高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关键。在钢琴教学中,把不同的音乐根据不同特性划分,将音乐特性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此种教学方法能帮助老师更清楚地讲述也能更直接、更方便地引导学生们领悟与把握音乐的艺术特性,进而能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三
钢琴教学不但是钢琴艺术的品格展现,也是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反映。人们应该对此要深刻认识,加强实践。首先,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钢琴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从国外传入,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可在中国的应用远没达到国外的普及程度。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认识不足与观念落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进行,不应该把钢琴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纯粹的辅助教具;对钢琴教学课程安排上,不应停滞在为了节省师资、缓解设备缺乏而漠然处之这一层面上。而应该对钢琴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所拥有的美育优势充分认识,将钢琴教学当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课程设置实施。其次,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应依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让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由浅到深,使教学对象相得益彰,来适应中等艺术学校音乐教学与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其三,改进教学手段。把数码钢琴、声像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慢慢引入钢琴教学过程。这样,在教学形式上可从原来的口传心授方式变成多媒体方式,由单一授课制变成开放式教学。在钢琴教学手段上,可由纯粹的书面教材拓展到声像教材,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音乐形象、音乐意境、音乐风格,让学生感受体会、借鉴进取,使钢琴教学课堂活泼高效,优化教学过程。其四,要提升师资水平。面对钢琴教学的艰巨任务与持续更新的研究课题,老师们应去除传统观念,以开拓精神吸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结构,提高教学水准,很好地完成钢琴教学任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