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市场风险控制

篇1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非均衡与错配现象

改随着银行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品种和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金融功能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非均衡与错配问题相当突出。McKinnon和Shaw(1973)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利率管制,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过多的金融管制和利率限制导致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调等金融抑制严重的现象。在McKinnon和Shaw看来,一国实行利率管制就会产生金融抑制,经济货币化程度比较低。我国从1995年开始,金融深化程度明显加快,M2/GDP由1995年的104%逐步上升到2003年的188%,尽管2004年宏观调控使M2/GDP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我国的M2/GDP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比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泰国高。在利率管制下,贷款利率不能揭示项目的风险,金融机构在不能根据项目收益情况和风险程度来定价其贷款时的次优选择就是实行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的结果是金融深化受到制约。我国在利率管制的约束前提下产生了金融深化,这一方面说明银行系统的风险程度陡增,另一方面还说明了金融体系或银行信贷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比较低,金融市场在与实质经济相匹配中出现了错位。现代金融中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同等重要且相互协调发展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甚至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国际社会也普遍认识到,过于依赖间接融资,是一些地区和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金融结构体系中最大的矛盾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区之间在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条件相近的归类原则,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划分为三类地区,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4年我国存贷款占比中、西部地区低于东部地区52.9、38.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金融产值占GDP比重分别是4.31%、2.17%和2.14%,而且,2003年的数据分别是4.79%、2.79%、3.19%。与此同时,东部、中部地区的GDP在全国中的占比明显低于存贷款在全国中的占比,西部地区的GDP占比高于存贷款占比。这些说明我国金融资源基本上集中在东部地区,且金融效率在进一步下降。

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

从资产方看,就是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由于资产证券化属于微观金融方面的内容,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资产、运作模式与机制、发行定价等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当前,资产证券化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定价约束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信用增级以及投资银行等机构参与,证券化产品设计及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这些都需要付出相当多的交易成本。如果金融市场不完善,定价机制扭曲,定价不合理,那么,从成本与收益角度来衡量可能是商业银行在追求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负债方看,就是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一般金融债券以及存款类衍生品等,通过直接融资市场促进商业银行主动负债业务的发展,改变目前过度依赖于被动负债的不利局面。商业银行主动负债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直接融资市场的产品种类,促进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纠正商业银行负债与资产的期限结构与流动性错配,有利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由高度集中的直接控制转变为通过金融手段的间接控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变迁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由政府出面建设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控制与审批所有的金融产品定价,甚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都是由政府主导设计好以后推出市场。由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都是在政府限定的较小范围与框架中进行,微观金融主体的创新活力被抑制,于是,中国金融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出现了“竞争过度”的假象,金融脆弱性进一步提高,金融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从国外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几乎都是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由下而上的诱制性变迁过程中实现的。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在当初的梧桐树下交易发展起来的,从现代金融来看,它是在民间金融或非正规金融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财务健全的大型企业能够在诸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发行的证券,经营和财务状况稍次的企业可以在区域性证券交易所交易其发行的债券或股票,“垃圾证券”则可在“未经注册的交易所”交易。纽交所在190年发展历史中大约平均1年才发行7只左右股票,说明美国企业融资许多是通过区域资本市场或其他低级资本市场实现的。而且,西方各地各层次交易所是属于竞争性的企业,同一层级和不同层级的交易所是相互竞争的,交易所也会对欲上市交易其证券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挑选,一旦发现严重问题,立即退市。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竞争机制,走“诱制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相结合的道路。首先,在证券发行与上市相分离的基础上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公司化改造,创造适度竞争机制。企业发行的证券在哪一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由企业与交易所进行双向选择。其次,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公司化改造。构造一个上海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外汇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场相互竞争的格局。第三,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当地投资者在获取本地企业有关信息时具有比较优势。第四,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完全放开对金融产品及其定价等管制。监管部门把工作重心放到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建立规范的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发行和交易制度并实施有效监督;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发行股票、债券或认股权等其他证券,还是私募发行,以及在哪个市场交易其发行的证券等,完全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财务计划、融资成本等自主决定。一是扩大企业债发行主体。目前,我国企业债发行主体主要局限在铁路、交通等行业的少数大型中央企业集团,今后既要继续支持这些具有投资级别的、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发行债券,也要支持从事其他行业的具有投资级别的企业发行债券,同时还要给非投资级别的中小企业一定的发行债券的空间;适当支持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券并投资于中国的项目。二是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债券。从西方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看,尽管债券的交易有两种方式,即以集中指令驱动交易方式进行的场内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和以报价驱动交易方式进行的场外交易市场(OTC),但主流的交易模式是以场外交易为主。我国企业债主要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因为债券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比股票要低得多,其低投资收益率使得大宗交易才具有资金的规模收益,而且,债券品种繁多,交易复杂,所以国外债券交易主要是以场外交易为主。三是培育机构投资者。只有机构投资者才会对债券微小的价格和收益率波动敏感,同时它们还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研究能力和管理风险能力。因此,债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企业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基金和证券公司,今后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社保资金投资企业债券,使它们成为企业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从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并降低市场风险。从间接融资体系看,由于平均信贷审批成本、信息与风险控制成本比较高,大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服务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从直接融资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和财务不健全等,很难获得直接融资机会,及时获得投资者也会要求很高的风险补偿;单个的农户就更加不可能获得直接融资机会。因此,社区银行的发展将有利于解决上述约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居民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尤其在大中商业银行把目光钉在高端客户、排斥低端客户的情况下,发展社区银行更具有必要性。发展社区银行首先要纠正小银行就必定与高风险挂钩的认识,因为社区银行在关系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中的“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之所以应当如此界定,基本理由有二。其一是美国“社区银行”的规模大致与我国的城市信用社相近,而我国的城市信用社是业务活动范围不超过县域的商业性银行机构。2002年末,美国“社区银行”资产总额的平均值为人民币9.2亿元。2004年末,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平均值是:股份制商业银行3815亿元,城市商业银行151亿元,城市信用社4.4亿元。其实,若考虑到美国的人均GDP要比我国大得多(以汇率计,为30倍左右,以购买力平价计,为8倍左右),因而就“真实的”相对规模(无论按哪种方法计算)而言,美国“社区银行”资产总额的平均值实际上还要小于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其二是我国与美国同为大国,美国的商业银行层次体系对我国有较大的可借鉴性,今后,我国的较为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与美国“社区银行”相对应的层次将是“县域商业银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还远未完备,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未来的商业银行体系也将有5个层次。资产规模最大的是跨国银行,目前工、农、中、建、交等银行已在境外设有机构,并且规模也进入世界大企业500强,它们(并包括其他可能的银行)中的一家或数家,将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的跨国银行。其次为“全国性商业银行”。目前除了工、农、中、建、交行外,还有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再次为“省域商业银行”,它们可以在一个省(市、区)范围内开展经营。浦发、广发、兴业等银行在未成为全国性银行前都属于这一类。这个层次的银行虽然暂时没有,但是今后是不可缺少的。又次为“市域商业银行”,这就是目前的113家城市商业银行。最次为“县域商业银行”,其业务活动范围不能跨越县域,现行的城市信用社便属于这一档次。社区银行与借款人比较近,容易获得借款人的人品、经济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不透明的信息,相对大银行而言知根知底,在放贷中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从国际上看,尽管社区银行在规模上无法与大银行相比,但在经营业绩上不相上下。例如1992-2003年,美国社区银行整体的资产回报率比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分别只低0.11和0.04个百分点,社区银行的资产质量略高于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

本文作者:周紫哲袁永辉工作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篇2

>> 未来的美国住房金融市场 克服道德风险重建美国住房金融市场信心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资本市场风险控制研究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VaR视角下金融市场风险测度统计研究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理财工具供给研究 美国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经验 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研究 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选择的研究 基于半参数的金融市场风险测度法研究 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形成的理论研究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启示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金融市场若干风险测度研究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 金融市场的风险值测量及动态分析 论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监管 浅谈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 离岸金融市场中利率与风险的探讨 国际金融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探析 国际金融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Fannie Mae., 2011, "Fannie Mae Debt Securities", Retrieved from Fannie Mae: http:///resources/file/debt/pdf/understanding-debt/Callable_Brochure.pdf.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2011, Report to Congress, Washington D.C.: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2013, The Housing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 Challenges in Managing Interest Rate Risks, Washington D.C.: 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Hubbard, R. G., 2003, "Evaluating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at Fannie Mae", Fannie Mae Papers, Volumn II, Issue 5.

Jaffee, D. July 2002, "The Interest Rate Risk of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Retrieved from UC Berkeley Haas Business School : http://faculty.haas.berkeley.edu/jaffee/Papers/FFJuly31.pdf.

Poole, W., 2005, "GSE Risk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pp85-91.

Schmid, F. A., 2005, "Stock Return and Interest Rate Risk at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pp35-48.

Thomas, J., & Van Order, R, March 2011, "A Closer Look at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What We Know, What We Think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Know", Retrieved from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usiness: http://business.gwu.edu/creua/research-papers/files/fannie-freddie.pdf.

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2014, "Summary of Senate Banking Committee Leader' Bipartisan Housing Finance Reform Draf", Retrieved from 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http://banking.senate.gov/public/_files/SummaryoftheBipartisanHousingFinanceReformDraft_update.pdf.

Weicher, J. C., November 2010, "The Affordable Housing Goals, Homeownership and Risk: Some Lessons from Past Efforts to Regulate the GSEs", Retrieved from St. Louis Federal Reserve: http:///conferences/gse/Weicher.pdf.

责 编/樊保玲

篇3

[关键词]金融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1我国金融风险的分类

1.1人为操作风险

金融产品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金融投资管理者对于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及投资决策不当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为金融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威胁。其次,由于投资者或是投资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是造成金融产品投资风险的重要诱因。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汇率或是估价的变动所导致的金融投资者的本金或是收益受到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造成金融投资出现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是波动变化的,如果金融投资者对于市场分析能力不强,则会导致金融投资遭受市场风险。根据市场风险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两种情况。

1.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活动中,将大量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些金融工具,而投资的金融产品在短期内由于难以变现,导致金融投资者出现资金使用紧张的问题。如果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大,而且金融投资者对此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不大时,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1.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其实质就是违约风险,由于金融投资交易的双方未能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义务,造成金融投资产品出现风险。随着金融投资产品的准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各种债券及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投资的重要内容,如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出现破产或是亏损等,会直接导致公司债券及股票价格的下跌,导致金融产品出现信用风险。

2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2.1加强风险分类控制

由于金融市场上在种类和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异,因而每个商品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这些风险的种类多种多样,即使面对同一种风险,这些差别很大的商品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因此,如果想要把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将要面对的金融投资风险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必须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对于投资风险分类控制,具体的做法是预测评估金融投资的不同商品可能遇到的各个风险,对于不同的金融商品的不同金融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事实上,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投资者的不谨慎,很多投资者在没有深入研究投资将要面临的风险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对某个单一的金融商品进行大量投资。这种错误的行为在增加投资者所投资商品投资风险的同时,还增加了投资者受损的几率。选择多种不同的金融商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之后再进行投资,才是值得推荐的做法。由此可见,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自身的金融投资商品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且分散自己的资金,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策略,建立能使金融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投资组合,在投资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2.2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相关的制度、机制

防范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必须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的管理结构,并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机构的作用,在组织结构上避免金融产品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避免金融投资主体操作风险发生的重要措施。对于重要的金融投资决策活动进行完善的记录与动态的监督检查,建立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管理预案,确保风险控制的实时开展。控制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应在金融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促使金融投资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并借助于问责制度,对于操作管理出现问题的金融投资管理人员追究管理责任。为了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规避能力,应在金融机构主体内部完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集思广益来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

2.3加强风险评估

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风险的评估是投资者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使投资者了解并合理控制和应对外界一些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因素,降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风险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于风险评估也要不断更新变化。只有时刻对所产生的风险作出判断和评估,才能使外界风险减少对投资者自身投资的的金融商品的不利影响。风险评估为风险和利益的科学配置提供了相对可靠的依据。投资者均想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但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就要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根据风险评估对所产生的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得金融投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投资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3结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成熟,金融投资者也有了更多选择。在进行阁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应结合自身实际,将所有的影响因素考虑周全,最终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相关制度及机制,做好金融投资的统筹规划等工作,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和蓬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德志.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2]王洋,范久利,白暴力,等.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J].商业经济,2010(12).

[3]王洋.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0).

篇4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影响这些风险的因素众多,来自不同层次。而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企业金融风险的重要环节,需要深入研究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和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等。下面对各种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详细阐述:第一,证券投资风险。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如果企业出现盲目投资或者制定错误的决策,会降低回报率,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企业出现证券投资风险时,会加大企业金融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制定错误的决策。另外,当证券价格不断下降,造成企业收入减少,有时企业会出现亏损现象。如果证券价格上下波动,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当证券价格上浮时,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不会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企业投资比较随意、盲目,所以,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不能采取这种投资方式。

第二,基金投资风险。基金投资方式是我国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小额资金先集中在专家手中,专家再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投资。全部基金投资是由多个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的,安全级别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企业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大量资金,为基金投资设置了一些安全问题,但是没有配置专业水平较高的投资专家。有的企业进行基金投资的目的是储备资产,在购买基金过程中,忽视基金类别,过分关注收益高的基金,但投资风险较高,这种投资方式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风险。

第三,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传统金融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基金投资和证券投资方式相比,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性更高。这种投资方式需要控制企业大量现金,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如果企业采取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方式,会引起资产的波动,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比如,期权债券投资,如果操作正确,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如果操作错误,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如果选择这种投资方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规则交易风险、价格风险以及被控制风险等。企业如果想选择这种投资方式,应该采取谨慎态度。

金融投资风险成因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利率变动。投资利率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收益,下调利率能增加金融投资资产收益,上调能减少金融投资资产收益。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合理调整投资货币和资产间的关系,关注利率差变化情况,做好应对利率变动准备。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汇率变动。国家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增加金融投资风险。有的国家汇率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的国外投资者面临着更大投资风险,即汇率风险。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变动。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考虑投资商品可能面对的风险,关注投资过程中市场变动情况。金融市场是金融投资商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变化,了解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如下:对部分商品的投资和商品的投资者产生风险;对金融投资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和管理市场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必须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虽然不可能消除金融投资风险,但是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当风险发生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了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合理评估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投资者至关重要。通过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利于金融投资的一些因素,并事先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地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决策依据。风险是不断变化的,风险评估应该根据风险具体情况及时更新,从而不断降低投资风险对金融产品的不利影响。

如果企业在规划投资方案、制定风险反应机制时,完全按照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操作,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市场情况。深入了解要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金融投资组合,将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提高获利可能性,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根据制定的风险收益组合,对所要投资的金融商品进行合理评估,并检验所制定的风险收益投资组合是否科学,从而为后续的投资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投资过程中,如果遇到投资风险,投资者能够马上做出反应,并制定有效的的应对措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经验。

控制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金融市场在种类和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每个商品面临的风险也不同。金融风险种类多样,即使面对同一风险,不同商品所做出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想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与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需要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合理预测金融投资过程中商品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根据金融投资风险类别,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即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实际上,由于金融市场复杂多变,且投资者投资态度不谨慎,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没有对深入分析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就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单一金融商品中。这种错误行为,不仅增加了投资者投资商品的投资风险,也增加了投资者的受损概率。选择多样化的金融商品,形成合理的投资组合,再进行投资。另外,需要考虑投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的变化,科学预测和评估投资组合中各种金融商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金融商品进行合理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规划和策略,这样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

建设投资管理人员队伍。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储备高素质投资研究人才。只有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职工,才能胜任企业的金融投资研究工作。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大量投资管理人员,提高职工薪酬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另外,企业需要对投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帮助企业领导者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篇5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风险控制

一、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是由基础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的未来价值衍生而来,是由两方或多方共同达成的金融合约及其各种组合的总称。与其它融资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格是从可以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买卖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值中衍生出来的。这种衍生性赋予这种新的融资工具以广泛的运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交易形式。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普遍应用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转移风险,但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高杠杆倍率决定了它自身的高风险性。根据各种风险的性质和各种风险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按照导致损失发生的各种不同因素可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大类。

1.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因为基础金融工具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损失的一种风险。它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风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风险,存在于每一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之中。根据衍生工具价格变动的不同原因。又可以将市场风险分为四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和商品风险。

2.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它是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的对方出现违约所引起的风险。产生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交易对方因财务危机出现违约;二是在合约剩余期限内,违约方的合约价值为负。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包括交割前风险和交割时风险两类,交割前风险是指在合约到期前由于交易对方破产而无力履行合约义务的风险;交割时风险是在合约到期日交易一方履行了合约,但交易对方却未付款而造成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指衍生工具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地卖出或将该工具转手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括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的风险。包括两类:一是与市场状况有关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另一类是与总的资金状况有关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又称营运风险,指在金融衍生交易和结算中,由于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导致的风险。具体包括两类:(1)由于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上出现漏洞,工作流程不合理等带来的风险;(2)由于各种偶发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电脑系统故障 通讯系统瘫痪、地震、火灾、工作人员差错等给衍生品交易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5.法律风险,指因为法规不明确或交易不受法律保障,从而使合约无法履行而给交易者带来损失的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属于新型金融工具,相关法规和制度都不很健全,法规的不完善增加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措施

1.加强衍生工具法制建设。尽管我国在金融立法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制订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但对衍生工具的立法目前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现有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需要,要尽快出台《期货交易法》及其他衍生工具交易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应明确、细化金融衍生交易中的相关法律责任,如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以法制力量引导衍生工具交易有序、正常进行。

2.实施动态监管。出现监管漏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体系僵化,不能适应风险的动态变化。因此,对衍生工具风险进行监管,也必须是动态的,即随着金融环境及衍生工具的发展变化,不断扩展监管思路,调整监管手段,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3.严格金融衍生工具合约设计使其标准化规范化。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合约品种设计尤为重要。在设计场内交易合约时,应充分考虑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原生性金融市场现的发展情况。场外交易应尽量使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合约,努力与国际接轨。

4.确保衍生工具交易的公开公平进行。无论场内还是场外衍生交易,均要求参与者具有充足的资金,这是金融机构开展正常业务和抵御风险的前提。首先,信息要公开,应强化金融衍生交易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改进会计的财务报告标准,以增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透明度。其次,加强自我约束。由于银行、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广泛认可、规范有效的行业自律准则,确保交易的公正性。再次,制订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申请进入市场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格的准入审查,以维护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公正交易。

5.参与对衍生工具法律风险防范的国际合作。按照WTO协议安排,我国金融市场在今后5年之内将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衍生工具风险势必渗入我国,因而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证监会、人民银行应尽快加入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监管组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统一在法规制订上的认识。另一方面我国的衍生工具交易机构应加人国际互换及衍生工具协会等国际组织,定期与国外衍生交易机构交流风险监控信息及组织人员培训。可引入《国际证券监管联合会对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法规》《美国B C&D集团对衍生工具内部风险管理理规定》等国外先进做法,提升我国对衍生工具法律风险的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多种变量的融合,金融风险的测度愈加困难。为了使金融市场中不利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小,规避风险,需要我们进行风险测度,近些年来。现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金融风险侧度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来应对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构成

金融管理的三个层面是风险识别、风险测度、风险控制,其中,风险测度是风险管理的关键。传统统计方法现已很难准确的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技术进行金融风险的测度。

风险是指某些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比于其他风险,金融风险具有广泛性、强破坏性、传导性、规律性和可控性的特点。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往往对多个领域,多个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但通过对几次金融危机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金融危机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不可控制的,只要我们科学进行预估,这些危机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需要我们特别注意金融危机的测度工作。

根据金融风险发生的多种原因和形式,可以把金融风险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一般是国家规范、政府监督、法律法规的管理,不考虑度量问题。流动性风险在其他风险测度时都会对流动性因子成分进行分析,不用单独列出。所以当前主要进行测度的只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种。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一般是因为商品价格、股票、汇率等市场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金融机构风险,是金融体系最常见的风险;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信用等级跃迁、信用价差波动、违约等事件导致的风险,狭义上可以理解成一种违约风险。主要由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引起;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由于内部人员、自身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一般只存在于银行当中。

三、金融市场的主要成因

金融风险测度不仅是为了使我们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的,它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在于透过量化数据,认清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不足和现实情况。从现实层面来讲,当前金融行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由最不可控的股票风险引起的。股票市场方面,股权结构不合理、市场做空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不对等、政府干预过多、利率变动、国际金融炒家对人民币进行炒作,都是引起股票市场风险的主因。

信用风险方面,国有银行是以国家信用作为保证的,个别违约现象不能使整个金融市场混乱,最有可能引起信用危机的就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雷曼兄弟的破产就是一例。当前,引起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和信贷导致金融风险累积。近十年来,我国信贷余额和GDP的比值,M2和GDP的比值都有所偏高,已经显现出风险的迹象;不良贷款的比重偏高。美国次贷危机大家还记忆犹新,我国企业的逃债、废债行为十分严重,扩大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重;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信贷资金运用约束性差。2010年,对GDP贡献率仅为1/3的国有企业拿到了90%的银行贷款,而占社会总产值60%的非国有企业只有不到10%的贷款,可见我国融资机制的不合理性;最后,宏观经济波动也会引发信用危机。

操作风险方面,操作风险的表现主要为内部诈骗、外部诈骗,操作失误等,主要原因有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失控、内部机制不完善、业务流程设计不当、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不达标。

四、如何用贝叶斯方法测度金融风险

贝叶斯方法是综合总体信息、样本信息和先验信息进行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采用贝叶斯方法统计推断的全部结果,就是贝叶斯统计。

进行贝叶斯统计,首先要做先验分布选取,依据贝叶斯MCMC方法及贝叶斯统计软件,将经验数据输入Winbugs软件,根据模拟结果选取最优分布作为参数的先验分布,然后进行GARCH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确定及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进行完之后对POP模型参数进行先验分布假定,最后进行模型的有效性检定。需注意的是,MCMC得到的马尔科夫链是否收敛于平稳分布是需要进一步检验的。目前检验方法有Gelman与Rubin的诊断方法和Brooks-Gelman两种。

市场贝叶斯分析方法是建立GARCH-POT模型,根据已有研究成果,GARCH-POT模型思路是假定模型参数互相独立,且选取正态分布作为参数的先验分布,然后联合似然参数得出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再根据Pareto分布的参数选取参数先验分布,在据此对先验分布的超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进而得出残差估计值。

对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可以利用贝叶斯方法进行测度,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就不进行赘述了。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审计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会计的职能、作用不断在扩展和深化,财务会计部门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银行会计作为信息的供给者、经营活动的监督者,肩负着依法核算、提供真实信息、控制风险、提供优化服务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责,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经营业务种类、各种金融风险的不断出现也给商业银行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1.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部门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完善银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风险观念落后

我国银行大多把对内部成本的控制、内部资产安全的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但是有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内部会计控制能合理保证银行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还持淡漠态度,更为严重的还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有的银行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笼统地制定几项制度,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严格按照制度落实执行,更不审查控制制度是否真正有效,使内控工作存在很严重的形式主义。

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但信贷风险的管理还相当落后。银行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策略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根本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工作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从而加大了各种坏账、呆账的出现频率。

1.2知识领域有待拓宽

银行财务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是承担内控职责的主要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时时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拥有科学的内控制度才能够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管,这项工作并不仅限于财务会计工作的本身,也大大超出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它涵盖金融、市场、投资、法律、营销、信息、生产等诸多领域,是多方面知识的融合,因此,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持很难将内控工作做到位。

1.3内部审计监督有限

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审计监督是银行乃至所有企业最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但随着银行业务量的增加,服务项目的不断增长也给审计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1审计力量有限

如上所述,业务及服务项目的增长使得财务会计部门很难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所有审计项目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就会在工作中出现漏洞,使得一些需要审计的内容得不到严格的检查。

1.3.2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者仍然是银行的内部人员,这种自己查自己的做法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缺乏一定的公信力。并且在审计过程中,一些参加审计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会受到内部其他人员的影响,不能够真实的反映问题,这也加大了审计工作公信力的缺失。

2.针对银行财务会计部门所出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银行财务会计部门问题的不断深化,必然引起银行经营状况的下滑,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此,加强银行财务会计部门的各方面建设是加强银行管理的首要任务。

2.1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经营当中面临的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为经营活动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将风险控制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必要时可以把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作为人员业绩考察的一部分,最终将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2.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深造,加强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修养,尤其是对诸如法律、营销、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学习更能够与财务会计工作相结合,更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同时加强新鲜血液的注入,大量引进在财务会计领域具有高能力的人才,加强业务队伍的建设,从而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

2.3完善审计制度,加强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首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审计制度,以便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够做到标准化。其次,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需要专业的财务从业人员的参与完成。再次,对于审计报告中所提出的改正意见要及时的执行,要善于在发展中找问题,然后再将问题解决在发展的道路中。最后,要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如果不能保持其独立性必然丧失了其自我检查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审计工作直接对特定人和组织负责,而不能受到工作中的特殊关系影响,摒弃工作原则。

我国自加入WTO以后,商业银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也随之而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减少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尤为重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排头兵只有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引进外部先进的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控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风.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的不足与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169-170

[2]李国煜.提升制度执行力夯实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基础[J].审计文汇,2013,9:39-40

[3]郭茶花.基于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因素研究[J].2013,49:248-249

篇8

1利率市场化下河南省民营银行的发展劣势

1.1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河南省民营银行所受到的扶持明显不足,资金实力远远比不上那些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都有资金实力非常雄厚的集团企业资金做后盾支持,但民营银行却并没有这种优势,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民间,与集团企业相比资金数量非常有限,这非常不利于民营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与变化[1]。

1.2市场经验不足河南省民营银行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期间还并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市场经验,其市场经营模式还远远不必国有商业银行成熟,而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经验、经营模式又不够成熟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危机,这也不利于民营银行发展。

1.3内部管理不完善对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而言,完善的内部管理,对于其发展来说都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一套完善、成熟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抵御风险发生,确保自身在市场中的稳定与安全。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善与成熟的内部管理机制,但这确实河南省民营银行所欠缺的,这同样是由于市场实践与经营实践不足所造成的,其内部管理机制还略显稚嫩,无法有效抵御风险发生[2]。

2利率市场化下河南省民营银行的发展优势

2.1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虽然民营银行的资金不必国有商业银行雄厚,但是其资金的来源却更加的灵活、更加的多元。民营银行资金来源的灵活多元脱离了国有银行资金进入时的条条框框和国资经营的负面影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资金进入民营银行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民营银行总体运营效率。就这一点来说,是非常有利于河南省民营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发展的。

2.2运作效率更高我国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虽然各方面的制度、机制都非常健全,但是其运作却显得较为复杂,过于臃肿的体系结构降低了其自身的运作效率。而河南省民营银行却正好与之相反,民营银行的体系结构更加的精巧,其内部的制度、机制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更加的精简,这其实就有效提高了其自身的运作效率,非常有利于其应对快速变化的利率市场。

2.3与小微企业的互惠合作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非常多,河南地区也不例外,但众所周知融资贷款是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各方面的运营制度约束,无法向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贷款服务。而河南省民营银行在这方面的约束就非常少,它能够与当地的小微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小微企业提供及时、快速的融资服务,实现双方共同发展、互惠互利。这不仅有利于河南省民营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发展,也有利于河南省当地市场的整体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4内部管理机制灵活河南省民营银行为产权制,其优势是决策链非常清晰,内部管理机制灵活,在利率市场化下,这完全可以被看作是河南省民营银行的一大优势。而且,河南省民营银行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运营特征和运营需求,构建一套完全适合自身的高效管理机制,打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机制、管理规律,这非常有利于河南省民营银行吸引思想理念更加先进的金融人才,对于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影响来说意义重大。

3河南省民营银行的发展策略探讨

3.1满足市场各方需求利率市场化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银行业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在我国,民营银行就相当于是市场的“初生儿”,其发展需要尽可能考虑到市场中的各方需求,这样才能快速占领市场,真正获得可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民营银行的出现,给我国的银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对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民营银行对我国此前相对单一的金融结构体系起到了补充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行业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化,有利于形成健康、良性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但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民营银行自身要生存、要发展,还是要尽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否则的话民营银行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将是岌岌可危的,所以民营银行必须要尽可能满足市场各方需求,这样才有可能追求到自己所需的利润[3]。首先,民营银行应当抓住小微企业这一主要的客户源,因为从市场量级来讲,民营银行应当有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而且目前河南省小微企业的数量较多,民营银行可以借此发展许多小微企业客户,拓展自身的客户数量。截至2013年9月底,河南全省共有小微企业单位数大约249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比例超过98%,贡献了全省约53%的GDP、60%以上的出口、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新增就业。近年来,河南省小微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财税收入、促进市场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小微企业客户的过程当当中,民营银行必须要处理好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争取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合作局面,尤其要抓住那些被国有商业银行所“抛弃”的小微企业,为他们提供发展所需求的资金保障。其次,民营银行还需要抓住普通的市场客户,这也是民营银行应当主要发展的客户群体。在国有商业银行强大的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市场信誉背景下,很多的普通市场客户都选择了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如何发展这些普通的市场客户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与国有商业银行异质化的路线,因为目前各个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服务上都基本趋同,没有什么特点,同质化的现象严重,没有给普通的市场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尽可能避免在产品的种类和服务上与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否则就难以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竞争。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基于对市场的广泛调查,加强对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尽可能贴近普通市场的客户需求,体现出自身的经营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获得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机会。

3.2扩大资本补充方式从整体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银行在主流商业银行体系中仅占5%。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来看,大型国有银行与政府控股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95%,民营银行仅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5%,其中“工农中建交”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60%以上,过低的资产规模非常不利于民营银行发展。利率市场化下,金融市场的变化非常快速,民营银行要想积极、安全的应对市场变化,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就必须要扩大资本补充方式,增加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筹码。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这是民营银行充实核心资本的关键途径。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以自身的扩大资本补充方式,这可以帮助民营银行有效增强自身资本。其他的次级债、混合债以及提留盈余公积也可以成为民营银行的资本补充方式。

3.3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要想有效抵御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外部市场风险,河南省民营银行还应当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机制,以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积极地应对和防范风险,使自身受市场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向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相关做法的借鉴,从中吸取一些对自身风险控制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民营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因为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长,相关的做法成熟、经验丰富,可以为民营银行提供宝贵、有效的参考,也值得民营银行学习。其次,河南省民营银行还应当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业务运营特点等,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自身风险控制措施的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防范与抵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外部市场风险。

3.4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现代的银行业务早就跳出了存贷款业务的限制,业务发展非常的多元化,但从目前河南省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其他的中间业务数量种类少,收入也较低,这是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尽快改变的现状。据统计2011全国94家民营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20270款,2012年则上升为28239款,较2011年上涨39.31%,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这说明民营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河南省民营银行应当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开发与创新,丰富自身的中间业务种类,尤其要走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相异质化的路线,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来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并利用自身决策链短、市场活动灵活的优势特点,来快速开发中间业务,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但在中间业务的开发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特点的体现,不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严重趋同,否则就会丧失自身的优势,尤其要专注于对微小企业的中间业务开发,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之外,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顾问、金融理财、市场咨询、增资扩股等方面的服务,尽可能满足微小企业以及自身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需求。

3.5谨慎对待快速扩张发展初期,民营银行的市场扩张速度可能非常快,关于这一点民营银行必须要谨慎对待,否则的话民营银行就可能会不堪运营负荷,出现多种问题。民营银行必须要有节制、有控制地发展,适度地扩张自身的市场规模,期间主要应当做好对客户的维护以及对风险的防控,不断适应利率市场化下的市场变化形式,以实现稳步、长远的发展。

4结语

篇9

一、证券投资风险控制的相关概念

1.证券投资市场风险的本质

证券投资的风险性是对于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现期进行资金的证券市场投入,而未来的收入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证券投资市场的风险。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可能是由证券发行方的信誉不足造成的,也可能是资金未来流动性的变化导致的。由于证券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相互联系,并且受到多种市场因素的影响,所以证券投资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

在证券投资中,投资人的目的是获取收益,利用本金的时间效益获取资金收益。投资人放弃自己持有的现金的使用权力,将使用权转移,并将消费的行为放在日后进行,并从中获取收益。证券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就是对证券的现金流进行折算,计算折现值。在进行证券投资之前,投资人首先要对证券的未来收益进行核算,并将证券的现期价格与未来收益进行比对,对与自己预期收益相符的证券进行投资。

3.多样化投资组合

金融市场的投资中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收益行性,但风险性和收益性的大小有所区别,形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投资产品的流动性和经营流动状况不同。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人,可以进行多样化投资,将投资的风险分散到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中。多样化投资组合是指投资人将资金投入到证券和其它金融领域,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的办法

4.动态再平衡策略

在投资人进行证券投资后,证券的价值可能发生动态的变化,并对投资人的收益产生影响。在投资人买入证券后,还可以进行证券的交易,在证券市场上通?^购入和卖出活动控制投资的风险,提高自己的收益。投资人对于债券的现期价值和未来收益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将预期收益较低而现期价值较高的证券卖出,买入现期价格较低的证券,进行风险的规避。

5.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

(1)技术分析理论。其主要是以图表为基础来对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给予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给予准确的预测,其又被称之为图表分析理论。该理论需要进行三大假设,分别是价格沿趋势运动、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历史会重演。(2) 基本分析理论。其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来进行的投资分析和决策,是美国机构投资者常用的一种投资风险分析方法。基本分析理论中所提及到的公司真实价值是由公司的现金流、增长率和风险等财务指标决定的,并且公司股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范围进行波动,而且股票的内在价值直接决定其价格。因此,基本分析理论的核心环节就是对股票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进行合理估算。(3)现资组合理论。其是在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是关于资本市场均衡和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决策来开展的正证券投资行为。(4) 行为金融理论。其是行为经济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主要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人们的感情、认知、态度等心理进行研究。

二、证券投资中控制市场风险的措施

1.掌握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

要进行证券投资,首先要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和资金融通的状况,并对金融证券市场的各种业务有基本的了解。证券市场由于各种行业和市场的变动而存在证券价值的波动性变化,投资人要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提高自身的收益,就要掌握基本的证券市场运行规律,并了解自己在证券市场中进行买卖的权利,保障自身的证券买卖行为可行,能够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情况对证券进行购入和卖出。

2.建立风险预测和控制机制

证券投资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对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能够帮助投资人控制证券投资带来的风险。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预测,能够对证券市场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前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对自身财产安全构建保障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测和分析机制,投资人能够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各种投资活动中,通过多样化投资预先规避风险,实现现金的高效流动,并通过流动产生资金的增值。

3.减小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控制力度

证券市场能够通过供求关系的平衡实现市场的内部调节,并建立供求定价机制,通过内部资金与证券的有序流动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但我国实行有控制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政府能够对证券市场的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可能对证券市场的运行状况产生影响,阻碍资金的自由流通,对证券市场的自我调解和控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证券市场自身供需机制的平衡在政府的控制下也可能发生变动,对证券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减少对证券市场的控制。

篇10

关键词:涉外金融;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涉外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通过双方竞争交易,最终完成融通资金的目的。经过近些年的国际金融贸易,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暴露出传统商业模式的诸多弊端,例如金融管制松懈、金融创新效率慢、风险控制力度不够等一系类问题,诸多问题的影响下严重阻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常态,并使得涉外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诸多挑战。

一、涉外金融产品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传统商业模式制约发展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业的发展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以不同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多种方面的变化:一、网络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二、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金融产品业务的竞争。三、利率化,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影响金融改革的不断变化。等等变化说明,世界的变化在不断地进行,而传统商业模式并无新技术的支持,在与新兴融资工具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金额减少,盈利难度增大。

(二)商业银行对涉外金融产品风险的控制不当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制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主要通过一系类的市场参数的波动性来反应,而这些市场参数又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例如利率、股票、汇率等。目前,我国尚处于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并不是十分的发达,在新的国际发展形势下,仍就存在着许多潜在性的风险。随着汇率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设计涉外金融产品来防范多变汇率带来的市场风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些涉外金融产品自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风险,使得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规避各种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国际上有许多市场风险造成的案例,如进口押汇因价格变动导致货物销售不好不能如期到款,利率的变动失去低价廉价的竞争力、进出口双方向交易买方行使抵消权等。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涉外金融产品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系数最高的风险。在新形势下,多数银行仍不同程度的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各地区经济状况的复苏状况不同,银行对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银行利用其继续维持流动性,另一部分利用流动的泛滥性促进盈利,两者各有其自身特点,但却都离不开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的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构成极大地威胁。另外,随着资本成本的提高,部分银行更加偏爱于高收益的资产项目,长此以往也严重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商业银行要

随着客户需求的转变而转变,由最初的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过渡,要精准抓住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加涉外金融产品的盈利。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要至少做好如下的几项工作:一、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特色战略,在满足国际市场环境的大前提下,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二、增强金融创新意识,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多元化的产品支持,只有不断创新推出更全面的金融产品,才能让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三、新兴融资工具与现有的工作模式相结合,不断完善金融功能,利用网上平台,建立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实现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首先,银行高层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意识的重要性,抓紧改变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其次,要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基层工作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举办提高风险意识的讲座,并规定在业务上硬约束。最后,在国际金融贸易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要遵守市场运作规律和要求,减少因自身原因带来的市场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使我国涉外金融产品逐渐成长起来。

三、结语

在国际贸易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主动创造自身的优势,构建扎实的根基,努力抓住一切机遇,逐步提高我国涉外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在涉外金融贸易中要有超前的防范意识,对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要依据风险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培强,马海龙.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旬刊,2014(2):133-133.

[2]张月军.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3(17):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