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篇1

关键词:高校;个性培养;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40-02

在本人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新一代的大学生当中,出现了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娇生惯养,许多学生营养过剩或由于挑食、偏食而造成营养不良,怕苦怕累,意志薄弱,不爱锻炼,体质极差,缺乏创新能力。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还出现了体育自卑心理,主要反映在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但是,在强调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挫折的时候,其实也应该从教育者自身找原因。大学生缺少的是一个可以提供给他们、而他们又乐于接受的素质锻炼平台。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应该是高等学校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改革也应该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承担一部分责任;而我们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完善自己。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进行努力。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这就要求,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生理健康、学习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今后个性的成熟与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融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培养为一体,减轻和转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同时得到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给予学生鼓励表扬

对于体育差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学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要适当,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等方式,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要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拚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要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对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设置一定的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个人目标,树立成功的信念,在完成各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开展勤苦锻炼,利用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增加练习的数量和强度等因素,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实施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体育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种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一)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变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取“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二)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失败、挫折、反复等顺境与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如对体质、技术差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其树立信心,不能经常叫出来以错误的示范进行“表演”;要主动热情接近他们,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要耐心指导,必要时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尝到自己进步的喜悦,使之产生学习新技术的信心。例如,在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所谓自我锻炼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动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我锻炼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的。因此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极为重要。通过上述对自我锻炼能力的概念及要素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想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有目的又有目标,既有约束又无束缚,既有集体学习又有自己活动范围去自主、积极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已被普遍承认是一种发展个性的好方法。

(四)按学生性格类型组合学习小组

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属于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的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结果前者感到“吃不饱”,后者则“吃不消”,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培养和发展。

(五)开设选项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忘我地投入到这一行列中。传统的教学常常抑制学生对某一项目的兴趣,如果让某人放弃自己的爱好去从事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那么这岂不可惜。然而开设选项课却能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开设选项课,虽然受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但在许多学校仍受学生和教师喜爱,而且效果较好。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从高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来看,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顺利的成长。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学研究,以满足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要以高尚的师德、正确的言行,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给学生作表率,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群.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EB/OL].http://省略/.2005.

[2] 龙之荣.试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体育函授通讯,2002,(9).

篇2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对各类艺术活动的了解也在逐渐深入。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艺术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兴趣。经过笔者调查,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状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包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力;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明显,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艺术起源和发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的种类与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等内容。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未接触和认识到这些内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艺术概论》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的理念应该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在培养美感和塑造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 补充完善教材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主编的《艺术学概论》。由于艺术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艺术的内容都会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观点,使其达到易读性。其次,教师要根据艺术学领域最新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不断更新教案内容,使其拥有前瞻性与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3 立足本土艺术,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我国各民族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要体现本区域、本民族的艺术资源特色,应以普及本区域的艺术资源为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中,要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艺术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本土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授艺术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更多地艺术文化,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上传统艺术文化。

实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地注重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艺术的教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地方戏曲和民歌等音乐艺术文化也不断地进入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结合本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才是高校艺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以辅助和引导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元素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各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西方艺术作品理解的再创造的,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其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讲授与灌输有区别,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讨论法主要是在个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与讨论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而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艺术教学过程。

最后,拓宽学术视野,加强艺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具有多元性,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1]。艺术理论与包括地理、历史、宗教等在内的多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任何一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包涵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既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作品中蕴藏地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得到艺术美的陶冶和塑造。如在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赏析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莫扎特不同歌剧的乐曲,然后对歌剧的特点与形式,莫扎特的生平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将歌剧作品同这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剧作品的真正内涵。

篇4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23-01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理念当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有胆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男女心理素质特点入手,针对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并得出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有着明显差异和不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差异更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后的感受是很愉快很舒畅,而40%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无特殊感,甚至16%的人会感觉疲惫不舒服。通过表一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是心情舒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培养自己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体育运动舒缓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那么,如何养成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已有研究证明,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就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几节课时间,通过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大概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以及情感体验等,并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上正确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2.合理的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同学们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就是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体育教师对学生某个动作或者某段时间表现作出评价,这个是时候,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有极大的满足感,即使面对教师提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也能欣然接受,并从意识上去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也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是谩骂,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严重问题。3.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发展和建设,甚至是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制定,那么体育社团作用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可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活动群体。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三、心理素质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其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渗透既然作为相应心理素质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心理因素,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运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低落的情绪和紧张的生活学习压力,从思想上认可体育课对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总之,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大学生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年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14-19mdjnu

参考文献: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

早期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色彩比较淡薄,后来随着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人们对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和研究者关注到体育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1.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身技能是不同行业在用人方面共同的首要考虑因素,这说明求职者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进入理想单位的敲门砖。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情感、发现、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与自身技能的提高,又与长期的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耐力和意志力。体育教育还能够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为发展学生自身技能提供保障。人的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大类。钱学森曾说过:“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最突出的特点是创新,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

2.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从社会学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心理学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就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感受到赞扬、批评、友谊和激励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其次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常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形成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由此看来,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其课程具有完整的体系,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体育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难度。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意识具有自我内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培养鲜明、正向的健康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接受、理解体育教学的理念和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技能。

3.体育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人格

体育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育不仅能够调整情绪,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最重要的任务。作为竞技性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免不了同学间的磕磕碰碰,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宽容心,不拘泥小节。在体育教育中,作为施教者要制定严格的规则,必须要求学生遵守这些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在一个集体项目中,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体育运动正是如此。通过体育教育中的竞赛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受到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完善自身人格。

4.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热爱体育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2006.

[3]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张伟健.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郭贤锋.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篇6

关键词:综合素质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舞、影响

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urgent need for modern human society,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world.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folk dance art in college can develop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creativity. Cultivation of the tenacious will quality, cultivate sentiments of students,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o enhance patriotism and collectivism. Therefore, we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hinese folk dance art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Comprehensive quality, folk dance, role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中国民族民间舞第二课堂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不参加中国民族民间舞第二课堂的学生为参考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首先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征作用、发展、健身作用、发展现状、精神文化相关的文献,从中找出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整合编辑。

2.分析与结果

2.1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使得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受教育者的欣赏,体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方法,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舞蹈艺术审美知识,提高学生的美好形体。

2.1.1 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在舞蹈教育中,由于课程的设置对于人体的形态要求往往不像专业舞蹈教学那么严格,但在具体的训练中会通过纠正学生不良的自然体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在舞蹈活动中,学生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增强了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使他们的仪表、举止端庄得体,在气质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培养。

2.1.2 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学生审美素质的作用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

2.1.3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的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艰辛才可以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强烈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有些较弱的学生,经过刻苦的训练,意志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增强了竞争意识,树立了自尊心,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这完全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2.2 我国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的价值开掘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价值核心尤其的重要,更要从内容上去挖掘。因此民族民间舞的价值开掘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2.2.1 技巧应该为表现内容服务

技巧应该为表现内容而服务。技巧,固然在民间民族民间舞上有着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其稳定的象征性、表象性符号,而这只是局限于物质的和制度的层面体现。

2.2.2 舞蹈内容应该体现民族审美

舞蹈内容应该表现为人与民族心理的体验。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文化的状态,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价值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

从历史角度、社会角度来研究民族民间舞,其价值无限,尤其具有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因此,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舞,是真正具有民族个性,有其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以上的调查,我发现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大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在大学里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程度,陶冶情操,充分发挥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

3.2 建议

3.2.1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该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具有挫折意识,要有坚强的自制力,具有健康的情感,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着的追求,更应该具备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2.2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教学的建议

对于大学生我们应该增加理论课程教学,图稿学生的文化艺术培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正确的教学目的。要注重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新媒体;素质教育;高校学生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媒体形态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新媒体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传统媒体的功能。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研究新媒体工具和大学生在学生教育中的新媒体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传播的有效性,这将为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及大学生的素质提供依据和思路。

2新媒体对大学生素质的引导

基于大学生新媒体传播从宏观角度的重要性,新媒体传播有许多积极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包括:组织功能、人际沟通、情绪释放。首先,归宿感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大学生身上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有助于消除无助和在异乡生活的感觉。其次,对于新媒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受局限性,人际社交圈子会趋于多元化、多样化。最后,很多大学生在情感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上的一些倾诉,新媒体的出现也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但从另外一个层面看,新媒体传播为大学生产生很多有效的影响:第一,大学生的自主性,他们在心理上是渴望自由和平等的,互联网络是自由开放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让大学生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很多受大家关注的社会身份、官职地位等都不复存在。第二,大家接触新媒体后,可在QQ、微信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广阔的信息源及现实中难以获得的知识和本领。最后,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的情感宣泄、现实压力也得到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矛盾、纠结在通讯网络中传播,在网络通信的世界里情感得到寄托。在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新媒体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高校,高校的素质教育,很多关注的不是教育,而是“教”,教育质量并没有受到领导重视。虽然教育教学进行了,很明显没有融合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缺少有效的方法,会导致教育课程和内容的改革相对滞后的质量。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网络的发展不相适应。

3运用新媒体创新素质教育方法

首要问题,学校加大对社交网站、社交平台的建设,让在校大学生有这样的途径,成为在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工具,大家都知道,很多社交网站拥有雄厚的数据技术,更新速度快,自由,呈现新形态等,社交网站包括文章评论、网络论坛、BBS、通讯群等,对在校大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中国的互联网中新闻网站是主流媒体,包括综合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新闻频道。其次,校园网的建设也是很好的手段,学校的宣传很多都是通过校园网站积极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坚持以建设的原则,完善校园网络系统。提高网络建设水平,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微信、微博,对在校大学生新媒体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微博的相互关注及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相互认识,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可见,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演讲、相互理解的交友平台。第三,利用手机媒体为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从1500名来自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99%的学生都是智能手机,95%的学生用手机浏览新闻,90%的学生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58%的学生用手机进行各种网络互动活动,所以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由于手机媒体和手机文化的特点,对大学生素质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利于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等平台参与互动和获取平等的优质教育。教师和学生通过短信平台、QQ群可以双向或多向互动,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交流,这样学生会注意力集中,在教育过程参与性较高,互动性和平等的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利于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最后,利用校园电视平台,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校园电视台是让学生收听学校的广播,收看学校的电视宣传片。它通常放置在宿舍和教室里。校园电视台除播放中央和地区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播放学校的有益电视节目。学校可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播放与学生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为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发挥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和校园电视互动的机会,参与节目制作的学生,在广播中播出消息,良好的校园电视节目传达给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新媒体素质教育的作用

利用新媒体工具充分传播知识,以促进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传播,使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都能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变迁,掌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新媒体素养教育使得高校新媒体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更高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生交流,除此之外,应加强新媒体素养,即加强使用新媒体的各种手段及时接收网络通信的能力。新媒体工具,基于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的不同,它着重于应用程序和信息交互。新媒体工具作为中间媒介通过在消息的传输的另一侧的接受,从而导致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从大学的角度看,新媒体工具的普及是教师权威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而且获取过程有效迅速。比如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问题,可以轻松通过网络渠道得到解决,这就不同于以前,有时还胜过老师的方法。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它不仅是一点的加强,而是包括质量理论和实践素质和媒介素养、新媒体的能力、信息素质利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新媒体,创新思维,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研究和实践创新,以便于适应大学生新媒体信息的发展。高校应首先建立新媒介素养的培养机构,可以定期举办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研讨会,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主题为辅助,通过学生骨干力量的参与收集意见,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培训。此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可以比较各个高校的经验,对学校的宣传部门、学校社团、教师进行实践培训,以提高高校教育和新媒介素养。另外,从大学生的角度看,大学生是新媒体工具的主要运用者和传播者,他们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也是新媒体的主力军,所以高校新媒体素质教育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极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和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如图书查阅、电子阅览、网络教程。但课程的量不是太多,针对性也不强,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变化,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研究系统的新媒体素质教育课程。随着自媒体、网络通讯工具的日益发达,新媒体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学生群体对信息社会的普及与认同息息相关。高校要积极开展新媒体的教育,不能寄望于一蹴而就,更需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同时发挥在教育实践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来学习,而且在与新媒体接触中会无意识地接受。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偏差、避免心理、情感依赖等现实问题。而且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使得普及性更强,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应充分认识现实与网络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的交往和网络新媒体的信息获取对比过程中,找到平衡点。

5结语

由于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中运用的不断提升,学校将面临更多、更先进的新媒体环境,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变化,高校在新媒体素质教育的氛围也应该随环境与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即教师有较高的教育理念和终生学习的习惯,利用网络的力量,不断获取前沿信息同时更新头脑中的知识,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掌握传播新媒体的技能,并积极提高新媒体的交流更新能力,保持与时代同行,跟上新媒体不断变化更新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91.

[2]徐振祥.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1).

[3]刘虹,周伶.手机新媒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4]于旻生,李瑨,郝佳.论手机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原因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被简化、淡化、虚化,被忽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除两课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开这方面课程的,也只是几门选修课,不成体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热情不够高,实用化取向明显;第二,文化素养普遍偏低;第三,人文精神相对缺乏。高职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在于:教育观念滞后、高职生自身素质不高 、人文素质教师缺乏。

二、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职院校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缺乏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人”、“单面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而人文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并能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

三、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抓好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几个主要方面

高职生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毕业后所进入的岗位与本科生有所不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根据情况,构建适合他们的教育体系,并牢牢抓住以下几方面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自强精神:目前社会上一些人对高职教育有歧视态度,高职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教育他们自强自立,有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要有自信心,用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用顽强的毅力,脚踏实地去实现人生目标。

敬业精神:使学生懂得要生存发展必须敬业爱岗。高职生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必须立足平凡岗位,不能好高骛远,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刻苦钻研业务、精通业务,能解决岗位上的技术难题,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转贴于

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重心是育德。培养学生在校要有良好的学生品德,走上社会要有良好的公众道德,走上工作岗位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职业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工作有责任感、进取心、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有正确的职业信念、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

诚信品质:要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要使学生懂得诚信品质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事、做人要讲诚信,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努力把诚信理论变为诚信行为。在参加考试、申请入党、求职、在工作岗位上以及生活中都要诚实守信,养成信用至上的习惯。

审美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人文素质。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辨别美丑的能力,能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追求美。用美来规范行为,指导人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具有美的人格和灵魂,追求美的生活方式。

耐挫能力:在社会中高职生不是稀缺人才,而是普普通通的一线人才,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所受的挫折也许会更多一些。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让他们勇于面对现实,用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困难。通过挫折砥砺自己的意志,在挫折中奋进,百折不挠,做事业和生活的强者。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发展观。鼓励在职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取得经验并加以推广。要不断组织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管理队伍,以其自身的人文素养熏染学生。

(四)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增设哲学、历史、语言、艺术等人文课程,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这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由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大多为3年),实习实训的时间占得较多,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又不能开得很多,需要对这些课程的安排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培养对象的需要进行科学设置。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三个层次,内容上三者相互配合。比如“大学美育”是必修的核心课,围绕这个核心可开出“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选修课,在此基础上再开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欣赏”、“中国名画欣赏”、“贝多芬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等系列讲座,在每一门人文核心课的基础上扩展辐射出“选修课”、“讲座课”。像这样组合就形成了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系列讲座课不受学时的限制,学生听课比较自由,与其他课时不冲突,无考试压力,能很轻松愉悦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五)积极探索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文化艺术教育的骨干课程是《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应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此外,还要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人文教育,因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职院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②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③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④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学校的大学精神和理念,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参考文献

[1]赵四亮,李毅.浅谈高校人文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2]王利琨.浅论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69~70.

[3]姚和芳,熊芊.论高职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篇9

关键词:90后;理工类学生;文化素质;现状;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7051-03

新一代的大学生们,生于90年代,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文化、网络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社会背景下。他们个性鲜明且张扬,却心理受挫能力差;他们思想开放独立却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他们追求新事物,却没有正确的方法;他们热衷非主流的时尚,讨厌主流中的束缚;他们过分的依赖网络,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他们在安逸舒适富裕的环境下生活着,他们在父母溺爱下成长着,他们在网络社会正负信息交错的影响中学习着,逐渐使得这一批90后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1]。这些90后理工类大学生部分都存在文字表达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欣赏水平欠缺、社交能力不强等问题,然而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现实社会,想要获得高薪工作取得个人成就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90后理工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加强90后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便显得十分必要。

1 90后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90后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笔者针对湖南科技学院理工类专业大一至大四90后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45份,此次调查在全院理工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开展,具有相对普遍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总结如下:

1.1 文字表达能力差,缺乏基本的写作功底

在调查中被问及大学生常用的两个文体——请假条和申请书的写作格式和包含的基本要素时,回答的是五花八门,能准备无误的回答出来的不到半数。这表明,很大程度的学生不懂得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格式要求,不了解各种写作文体的基本要素和格式,遇到需要写相关文章时,仅会的就是到百度上进行复制粘贴,也不管语句是否通顺,语言是否贴合主题,更谈不上检查是否存在错别字、语法语病等情况。

1.2 文史哲的基础匮乏,知识结构单一

在高考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匮乏且单一的,缺乏的是能动性和灵活运用性,一旦高考结束仅学的书本知识也随高考后而流失。进入大学,放开高考链条下的生活,学生们只知道自由放松,对文化素质的学习完全忽视和淡漠。从调查结果显示,完整看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很少,知道孟子、老子、孔子等文化名人的主要思想和主张的更少,了解四书五经内容的那更是微忽其微。

1.3 艺术欣赏水平不足,文明礼仪缺乏

欣赏不了名著中文字和文化底蕴的魅力,懂得的只是网络上流传的粗俗而肤浅的口水小说;欣赏不了高雅的音乐、歌剧、音乐剧、话剧等高雅的艺术,信手拈来的却只是网络中流传的“小三”;欣赏不了风景画、人物画、抽象画的艺术内涵,热衷的却是网络中人物形象穿着布料少之又少的动漫游戏。艺术修养的缺乏,更进基本文明礼仪也在逐渐的淡化。校园内男女朋友在公众场合勾肩搭背亲吻如无人之地的现象随处可见;爆粗口、衣着不整出入教学楼的也是屡见不鲜;领导老师下寝室了解学生状态,学生表情冷漠,连基本的招呼也不会打的情况时常发生。这不仅让人感叹,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1.4 创新意识差,实践能力弱,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

应试教育下部分学生存在仍是以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模式来博取高分,他们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差[2]。90后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高,动手能力薄弱,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欠缺,过于依赖网络,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

2 90后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

2.1 内在因素:90后大学生时代特点

1)时代的特征体。90后他们有着这个新时代的特点,他们个性鲜明且张扬,他们思想开放又独立,他们早熟却又不成熟,他们追求新事物,热衷网络。

2)社会的多元体。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思想空前解放的环境下,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教育,受到国外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网络信息时代正负信息相互交错的抨击,多元化的思想下也造就了他们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多元化的行事风格。

3)矛盾的综合体。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他们的潜意识想要去成就一翻事业,但是却贪图安逸的生活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想要追求更高的目标,但又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他们总想做行动上的巨人,却往往是行动上的矮子,他们总在左右为难着,总在矛盾着。

90后大学生存在以上的时代特点,而使得他们在理想信念上产生模糊,思想意识形态上不够坚定,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文化素质教育参与热情不高,甚至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除了网络任何事物都引起不了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在文化素质培养上越行越远。

2.2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是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所遗留的问题,我们所定位的教育只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也只是为了一个考试分数而死记硬背,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知识从而转化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常识的指导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从而使得教育的天平出现偏颇,无法全面而综合性的去进行教育[3]。再加之,网络社会的冲击和影响,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高雅艺术和低俗文化都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不受限制的冲入学生们的视野,90后的学生经验不足,辨别能力较弱,使得不少学生在网络的旋涡中,摒弃了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放弃了对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

2)学校因素。对于理科类专业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平衡,开设的课程都是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于人文知识的灌输涉及较少。专业教师在课堂中对于人文知识氛围的营造也有所忽视,只是一味的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引导[4]。并且,在强大的理工科背景下,学校综合性的文化氛围也有所不足,对一些讲座和社团活动以及大型的课外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活动也较流于形式,没有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3)家庭因素。许多家长在学生考上大学后,就像甩包袱似的,把所有的教育义务全抛给了学校,殊不知,学生的启蒙教育源于家庭,学生的性格形成源于家庭,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的养成同样也源于家庭,家长的思想状况,家庭的整体氛围,是学生文化素质形成的一个关键。90后的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60、70后,而这些60、70后的家长重理轻文的思想根深蒂固,心里更是一直信奉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条,把上大学学理工专业作为今后高薪就业的主要途径,认为吟读作对那是无病,认为读名著看小说那是看闲书做闲事,认为听音乐赏艺术那是走歪门斜道。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产生了偏见和不屑。

3 加强90后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调整课程设置,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应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理工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课堂,《大学语文》应该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开设[5-6]。同时也可开设文学鉴赏、艺术鉴赏、音乐欣赏、文化概论等选修课,而这些选修课只限针对理工类的学生开放,切实增强理工类学生在文化素质培养的参与度。

2)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大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专业教师上课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将人文精神、文化常识、文明礼仪等传递给学生,在老师的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无形中给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用。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对学生适时引导,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他们的内在需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合理分配大学时光,充实自身的人文素质,形成独立高尚的人文精神。

3)注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大校园综合性文化氛围营造的力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与熏陶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并配合相应的爱好开设适合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因势利导,使他们在活动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7]。结合时势、结合主题的开展讲座和大型文化活动,根据学生兴趣,利用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平台,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多方位的文化素质熏陶。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活动,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引导学生与社会文化相衔接,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4)开设网络化文化素质教育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促进文化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建立相关网站,指导学生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内容,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教师也可通过书写博客,在QQ空间里发表日记,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

5)构建和谐家校联系机制,学校、家庭双管齐下,做好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文化素质的培养其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和家庭只有加强联系沟通,互通信息,才能全面准确了解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胡瑞年,何骏敏.”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J].中南论坛,2009(1).

[2] 张靖.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3(1).

[3] 农艳春.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工作对策[J].学术争鸣,2009(3).

[4] 周金声,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4-8-3.

[5] 戴跃侬.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成才之基[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篇10

论文摘要:随世界新军革进行,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革。我院作为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军官。因此全面增强学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艺术教育一度被军事院校忽视。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又针对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和课程设置条件,具体提出在军事院校需要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以及对具体要开设的美术理论课程实施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一、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1996年07月29日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无论任何形式,但都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观念。都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创作、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作品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握住艺术教育的关口,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命脉。虽然学生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可以学会欣赏、审美。如果我们忽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很快,单一的知识结构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感叹、欢乐、神思的灵魂世界。站在艺术品前不能判定他的价值,失去人生中美好瞬间。审美能力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感、意志、想象发挥中介作用的活动。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而艺术教育则应该贯串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

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15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 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政基础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的任职培训特别是未来长远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素质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哪种军事院校,不管哪种层次军事教育,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差别。但作为军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军事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理工类院校同时应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一大趋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的作用亦也不容忽视。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院校也不例外。

三、高等军事院校美术理论课程的实施

原则上说,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在横向布局上,应能覆盖艺术范畴内的主要门类,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在纵向结构上,应能兼顾理论传授、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广学生日益高涨的选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应向高水平、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主要应强调两部分:一是知识性的,介绍艺术是怎样的,艺术的规律有那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绍为什么是这样,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以及由此可以推导出什么。将艺术教育从时间和观念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  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具体院校的职能,军事院校毕竟是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艺术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与科研人才的专业艺术高校。因此,可以结合本院校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开设艺术类课程。至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类艺术门类艺术实践教育,军事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进行课程教育,但为了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进行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教育。至于美术门类,由于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造型基础也与本院的工程类课程息息相关,已经开设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例如色彩、素描等。但是,美术理论同样也需要开设,以便引导学员们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美术史上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美术风格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眼光、增强艺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

综上分析,看见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为开阔学员艺术视野,达到学科门类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以设置一门构建跨越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名曰《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另外针对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可以专门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体现美术造型规律与基础的《美术概论》;还有再现美术历史发展的美术史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另外还可以针对艺术作品欣赏开设中外艺术赏析课程,如《艺术鉴赏》;另外可以专门开设中外美术理论的课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国绘画理论》;当然也可以根据各个绘画门类开设门类课程,如《中国油画史》、《中国山水画史》、《中国花鸟画史》;如果再从时间上看,针对现代艺术,可以开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艺术门类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由于限于军事院校的特点与教育功能,不可能全部开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所有这些课程,但其中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鉴赏》是必须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艺术门类,更具体的说是美术造型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

四、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高校(包括高等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开发人的右脑,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切忌教条,应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由于军事院校的功能与教育条件所限,不可能开设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因此作为各艺术门类一般规律的《艺术概论》,以及作为美术门类一般规律的《美术概论》,还有作为了解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以及涉及对具体作品鉴赏的《艺术鉴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就显得极为必要,也有条件可设这些课程。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应多管齐下,综合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一探索,可以使未来指挥军官素质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可以实现未来指挥军官向素质型军事人才的全面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员艺术素质具体而言是美术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授受美学》,陈宏在,安徽教育出版社。

[2]《艺术家的美学》,翟墨,人民文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