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九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

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学思路:

本学期,我们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毕业;扩大优生面,提高优秀率、平均分”的思想,分层次的进行备课、教学。对学习困难生,我们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再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立、自主及竞争意识。对优秀生在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进行强化性训练,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提高考试技巧,争取明年中考语文优秀率有较大提高。

三、教学措施: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计划从以下方面入手:

1、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田老师一道团结协作,把精力放到教学上,把精力放到学生的管理上。

2、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平时,注意研究考试类型、考试动向,指导日常的教学。积极进行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对于教学内容,我们要共同商量,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写出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共同的简单教案,然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再进行细化。

3、采取分类、分层次教学,对一般学生,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作文写作;对成绩优秀者,采取强化性训练,训练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考试能力。以抓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重点。对于字词等基础知识不能放松,要落实到实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继续通过各种活动、措施,在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由兴趣到志趣的转变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

4、教学内容上,对于讲读课文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和技巧。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授课内容,要本着学生先入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先读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反馈正确信息后,老师在有的放矢的讲解课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学习致用。

5、重视作文教学,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改革。作文教学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提高学生作文,作文备课要全面,过程要写明确。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审题、拟题、开头、结尾、布局、语言、选材、立意。为了尽快适应应试,可加大范文仿写的力度,让学生练熟、练活。开始先练习“片段组合式”的模式,提高作文平均分。等到熟练后,对中上游学生提倡“个性”写作,在文采、感情等方面得以较大提高。

为了根本上提高作文成绩,应重点从以下两点解决:一是重视学生的书写,做到规范书写;二是开阔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学写好读书笔记,把作文化整为零,经常练笔,做到水到渠成。

6、针对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期间要对中考个考点一一训练到位。争取提前取得较好的社会氛围。

教学进度和内容:

第1—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3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4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5—7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8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九周:综合训练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2—13周: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4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5—16周: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17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篇2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紧张而忙碌的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2)班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回顾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

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思想、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编写每一份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工作;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2.教研工作

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二、业务学习

1.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我对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

2.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本人在手机上购买听书APP,有时间就听书,主要是文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觉得收获不少。

三、取得的成绩

1.在我的教育和管理下,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开学初端正很多。

2.学生的书写水平也有所提高。

3.学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今后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要狠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把握,采取措施加强练习。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少力度,今后加强对差生的教育和管理,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篇3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对优化语文教学试作阐述。

一、声画结合,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声画结合的特点,为对课文进行透彻分析与深入理解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而这种教学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实现的。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文内容,尤其是复杂的故事、小说、戏剧等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课件,具有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播放一些重要的音频、视频资料,能在无形之中将课文的重要细节、重要人物和重要情节突显出来。尤其是在故事、小说、戏剧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描述对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故事的矛盾冲突是围绕鲁智深与镇关西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其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出场与事件发展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讲解和分析颇为吃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将主要人物和情节用箭头式表格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的相关影视片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品读人物形象。此外,多媒体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语言各具特色,有的流畅明快,有的生动活泼,有的凝练含蓄,有的朴实感人,有的富有哲理。运用多媒体可将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

二、扩大教学容量,实现开放式教学

语文课程是基本的母语教学课程,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语言能力和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教学优势为语文学习资源的拓展和实践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也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延伸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点尤其在诗词教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比如,在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身对诗词的认知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更谈不上让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领悟其意境和拓展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整理关于雪的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写作背景,并结合部分史料,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创作思想。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与诗词相关的音频、能体现诗词意境的画面融合起来,为学生呈现宏伟的雪景。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搜集其他诗词资料,以拓展知识面,并用同样的手法分析几首其他的诗词。

三、开展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篇4

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根据教科室的统一安排,本学期全组教师都参加了校本培训活动。主要的内容有:组内公开课、试课、专题讲座。开课教师都能认真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并有层次性。课后我们能及时安排交流、反馈。每次都有主评、记录。郑兴利、林丽丽、孙启会等老师的课受到好评。汤志凡、余秋莲老师的新授课别出心裁。缪招娣老师做专题讲座。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此外我们还分备课组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疑难课、专题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由主备教师主讲,其他老师参与研讨。研讨中我们进一步明晰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我们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每次模拟测试后我们组都能及时做好交流、总结,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下阶段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改进。

二、以语文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语文组老师积极参加县市级教学教研活动,如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提高班活动。县九年级质量分析会议等。会后我们都能及时探讨、交流,针对不同的课型,及时反馈,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参加各类教学评比,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组郑兴利老师、缪招弟老师、孙启会老师参加县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荣获二等奖,童小燕老师的论文《立足校内,内外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荣获县三等奖。

四、及时开好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情和学生的需求。

本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座谈,主要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作业及考试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考前心理等问题。另外要求学生对本班语文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我们能及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予以解决。满足了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5

作文教学没有统一的规划、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学习被动等原因,暴露了作文教学的无序和随意性,文章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制定作文规划;注重教法、学法的灵活变通;满足学生发表的欲望等三个方面寻求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原因 策略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作文是分数最重的题目,从纯粹语文应用的角度而言,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很高,沟通能力很强。但现实情况下,初中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析原因

(一)没有统一的长期规划

作文教学不像文本教学,有统一的教材,有配套的教参,教师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就可以了,作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都是由教师自己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教法,随意性很强,没有统一的长期规划。首先是教师的整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没有具体规划。这个阶段主要训练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是整片训练还是片段训练没有整体规划。其次是备课组内的老师之间没有统一协调。一个备课组应该集体备课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各个老师各行其是。再次是学校各级组之间教学没有规划。作文教学不是短期的个人行为,而应该整个初中阶段必须作出三年的作文规划,各个年级的侧重点是什么必须明确,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健康良性发展。

(二)作文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教师对待作文教学的随意性还体现在作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批改打分――笼统评价――布置写作,节节课如此,很少有语文教师能像教教材文本一样用心寻求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总是沿用一直不变的教学方法,而且方法呆板而落后,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就在这寡淡的课堂教学中渐渐泯灭了,所以无怪乎教师一说这节课是作文课的时候,学生一片叹息了。

(三)学生主体学习被动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作文教学好像成为了世外桃源,几乎没有感受到外来改革的一点气息,依然故我的走着自己的老路,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新课改重点倡导的学生主体的呈现问题。作文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总是自导自演肯定效果很差,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只剩一个被动接受写作了。

二、寻策略

(一)制定具有全局观系统的作文规划

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的全局观,不能随意,更不能盲目。以笔者所见,全局观系统的作文规划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每一个年级要有不同的作文训练侧重点。初中主要训练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比如七年级可以侧重训练学生记叙文写作要素齐全、有条理、详略得当的叙述一件事的能力;八年级侧重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注意各种叙述顺序的选择,语言上注意流畅性和灵活性;九年级侧重于表现手法的选择和多样化,对于人物刻画具有独特性,对于事件的选择具有新颖性。

其二,同一个年级训练要有统一性、层进性。每一学期开学要进行集体备课,提前安排好一个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而且要注重层层推进,不能颠倒,更不能跨越式的拔苗助长。比如教学要先训练学生能够条理清楚的叙述一件事情,然后才能进一步的要求学生学会取舍和详略安排。统一性是集大家的智慧,精心打造好每一次的作文课,而且有利于导学案的统一使用。

其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作为对作文教材缺失的有力补充。校本教材必须依据学校整体的安排,分年级和学期编写。作文教学没有教材是因为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法,不能有固定的文本可以模仿,这个考虑初衷是正确的,担心学生的作文因为作文教材而束缚住了思想,久而久之变成了新“八股文”。但是校本教材是从本校的学生实际出发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不具有强制性,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作文校本教材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尤其要注意名家文章和学生文章结合,建议可以精心选择一些中考优秀作文来例证操作的技巧。

(二)注重教法、学法的灵活变通,力争创新

作文教学跟其他教学一样,要注重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很多教师只是注重讲的内容而忽视讲的方式,虽然重难点把握很准确,但是由于教学法安排不科学,效果肯定不佳。教法学法上要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新鲜感。笔者在作文批改环节经常采用小组同批的方式,但是如果让一个人批改会造成把握不准的情况,让一个小组的所有同学共同批改则会让批改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吸收借鉴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笔者还会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选出代表,利用多媒体或者讲义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析,这样就把学生充分的融入了课堂,让学生讨论、评价、打分,虽然一节课教师讲的很少,但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大大增多了,通过代表性作文的分析讨论,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作文的一些技法,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讲给学生听强百倍。

(三)满足学生发表的欲望催生写作的主动性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23-01

1 以备课为重点,提升教学过程的严密性

我在教学中一直非常重视备课这一环节,授课前都会仔细分析学生的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学时既教授语文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而言备课时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功底以及对目前语文教学方式的认可度,例如可通过谈话,问卷调查、基础知识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态度、语文基础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上述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是此意;第二,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这点在备课中是极为重要的,以往不少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仅是研究教学内容,却很少考虑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导致在授课时面面俱到,“全面开花”,整堂课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令教学过程极为松散,丧失了应有的严密性。如此缺乏目的性的教学将极易混淆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正确定位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这是避免教学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环节;第三,备课时须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既要紧扣教学大纲,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此外,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还应注意一个细节问题:区分每篇课文的重难点,让教学重点与难点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2 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七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发言尤为积极,而八年级发言的学生相对于七年级就略有减少,九年级发言的学生就更少了。可见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就越少。出现这种现象皆是因为人在幼年时期思想顾虑较少,不管在何种环境中都能以轻松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认识就愈加深刻,往往在严肃的环境中思维活动就会受到限制。加之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一个人的思维以及创造力只有在自由、轻松、安全的氛围中才能获得淋漓尽致的发挥。现代教育学研究理论显示:人只有在温馨惬意的环境中想象力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思维能力才能获得大幅提升。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如何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内容?针对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分组讨论,我则在组间巡视,对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适时点拨,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但能迅速结合课文理解上述三个问题,而且还能提出很多具有创意的新问题,并能自行积极思考予以解决。可见开放民主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全身心的放松,将自己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全部释放出来,随之课堂教学效率也将获得大幅提高。

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从本质上而言,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刘开曾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人们常说:“因景生情,情景交融。”这充分说明情境对人认知活动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调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问题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也可以是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而来。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定范围,既可以是语文范畴内的问题,也可以是与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更可以是单一性或综合性的问题。譬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则联系了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语文范畴内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们对路边的绿狗尾草关注过吗?你对这种平凡而又普通的草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通过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感受罗丹的至理名言:“世界上本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而已。”)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进一步深情导入,“冬天往往给人‘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之感,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与其它季节相比一切都显得那么颓废、萧条,可是在老舍的笔下简直是美丽至极!一切都是那么温馨,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展现出令人神往的冬季之美。而老舍又是何许人也?老舍乃我国著名作家,其文措辞简练,主题新颖别致,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探究一下这位文学大师为什么认为济南的冬天是如此美丽的以及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冬至之美’的?”

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兴趣高涨,思维相当活跃,最终在我的引导下深刻理解了课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在语文课堂上联系现实生活设计新颖别致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上述问题的设计是从多维角度出发的,且完全符合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能让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其兴趣,获得良好的效果。可见这样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形式的问题,不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其创新思维。

4 以效率为准则,充分结合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语文课堂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多维的角度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活跃度,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性,最大程度优化语文课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我就充分结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开展教学。首先借助多媒体屏幕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直观形象地感受生命释放出的激情和动人心魄的鼓声、体现阳刚之气和刚健之美的激情舞蹈。

接下来让学生欣赏我国著名舞蹈名作《醉鼓》以及课文的音频朗读带。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醉鼓》中蕴含的磅礴气势以及张扬的生命力,通过听觉领略了文章的恢弘大气、激情洋溢,更是感悟了陕北农民奋发向上、生机勃勃、不断进取的生命内涵。结合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要远远超过传统讲授法,能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师应把握时展的旋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体现时代性的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上构筑一个高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主问题;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从书面语言获得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文特殊能力。通过阅读,既可巩固、强化已获得的语言信息,又可受到思想和精神的陶冶,它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类的情操以及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毫无兴趣,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抄……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

1“主问题教学形式”的提出

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有效性的评价。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提示作进一步的思考、理解、讨论和探究。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课堂所提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既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要把握好提问的深浅度。因而这些问题应该做到难易适中的,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2主问题带入文本学习的形式与优势

主问题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课堂多碎问题”,甚至呈现“一问一答”的模式,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积极的思索探究后便可以生成深层次的思考了。笔者在《杨修之死》备课中,第一次结合“教参”及课后作业,理出本课的几个重点问题:本文讲述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概括归纳);杨修的死因;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按此设计教学显然将本课内容割裂,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并不能被激活,学生自然无法深生成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笔者就做了调整,以“杨修该不该死”的主问题引入,概括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带出了杨修的死因以及曹操的人物形象的分析。问题一出,学生就积极参与,思考达到了一个兴奋点。“杨修该不该死”是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3设计主问题的要求

主问题不必太复杂,但一定要囊括课文的重点、难点;主问题一经提出,要能马上吸引学生到文本的阅读上去;主问题也不能过难,应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如《丑小鸭》这一课中设计的主问题“丑小鸭丑吗”,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均可回答。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丑”和“美”的思辩,达到对“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的价值观渗透。设计主问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难,这要求教师对于文本有独到的解读,还要了解学情。

4设计主问题的方法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如九年级下《那树》一文描述了一棵大树长年累月地为人类造福,最终被人类砍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之情,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与深重感慨。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笔者设计了“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这样一个问题,并分两个层次进探讨,第一层次:用“那是一棵(品格)的树”这个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了“奉献、坚强”等,第二层次:用“那是一棵(内心)的树”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了“痛苦、无奈”等,引导学生走进那树的心灵,进而去思考人类的愚妄无知。(2)可以从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内容入手。如八年级下《背影》,《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文中反复出现“背影”,“背影”也是作者最为感动的画面。因此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第一环节:那是的背影,从文中哪里读出。学生回答出“温暖”等词,并通过细节品读“背影”;第二环节:那是的背影,思考作者感动的原因。学生在这个环节思路打开,说到那是“年老的背影”,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这一背影让我了解到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他的种种做法“我”由衷地感激,还有那是“坚强的背影”,父亲祸不单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惨淡、生计难维等等,父亲却还劝慰我——天无绝人之路;也有学生说那是“孤独老去的背影”,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理解,为自己幼稚的举动的深深忏悔、自责,都伴随着“泪水”倾泻而出。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泪水噙满了儿子对父亲的疼惜,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间相爱相怜的至爱亲情。(3)可以从文章中的疑惑处入手。《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品质。笔者发现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查字典笔者发现:“炽:①燃烧②昌盛;势盛③通“饎”,烹煮;痛:①疼痛②悲痛,伤心③恨,怨恨④狠狠地,尽情地⑤爱惜,那么“炽痛”的意思就是“热烈而深切”,放在句子“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中显然出现了重复的语病,这里就出现了疑惑之处“作者出现语病了吗”,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极其热爱之情。进而设置主问题:“我发现,“炽痛的热爱”就在(词语、短语、句子、标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4)整合话题。教师通过整合已学和现学的教材,设计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该“话题”的(进行)讨论、对话。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鲁迅的9篇文章,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戏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孔乙己》。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补充了《〈呐喊〉自序》和萧红等人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录。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题为“我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交流会。

5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主问题”确立之后,教学活动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我们在备课时完全能够预见到的。尽管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们在每一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课堂生成了。要处理好教学目标预设性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做到动静结合,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当课堂上出现没有预设到的情形时,我们要适时地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钱梦龙老师讲《故乡》时,一名同学对跳鱼有“青蛙似的两个脚”产生了好奇,一直追问“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钱老师就问大家见过这种鱼没有,而后又问“(闰土见过这种鱼)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学生回答道:“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钱梦龙老师引导学生所进行的简短的讨论既没有扼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文本之中。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老师的天职。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往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元化理解的局面,完全以教师的预设左右课堂的教学,听不到学生的声音。但现在我们的教学方式又发展到另外一个极端,过度强调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笔者认为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应该并行不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6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李镇西老师说:“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处理,这样预设的因素大大减弱了。”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下《我用残损的手掌》,引导学生关注题目,请学生思考“看到这首诗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行借助参考书,学生了解到作者当时(1942年)被关在香港的土牢中,是作为爱国志士被捕入狱的。在狱中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首诗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所以,他是想借手掌的残损来暗示他身体遭受的酷刑以及心理饱受折磨啊!学生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做了“摸索”、“触”、“蘸”、“掠”、“轻抚”、“贴”等动作,进而去体会作者的爱情情感。总之,一节优秀的阅读课,应该运用“主问题”引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课堂的生成,注重课堂的实效。可以说,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精彩的问题教学课。

参考文献

[1]徐金海,金正扬.中学语文教学探索——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4):2-5.

[3]柳欣睿.主问题激起深度语文之花.语文教学通讯,2009:7-9B.

[4]王德庆.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本”.语文教学通讯,2007:10B.

篇8

语文,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社会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很受伤。

当前教育重“分数”轻“素养”的不良风气仍然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逐渐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大家每天做着为分数而疲于奔命的转磨活。笔者认为,要改变面目可憎的教学现状,当务之急,我们唯有重视并全面思考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深刻内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情感渗透,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推进。

什么是渗透?渗透本指自然界中液体在广义多孔介质中的运动。孙春成老师说,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运动的过程,那么其运动方式最好的莫过于“渗透”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知识,思想与情感的有效的“渗透”。

下面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就教于大家。

一、注重人文情感教学环境创设,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在他的《论整体人的学习》中指出:教学中教师必须是“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这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种自由、平和、融洽的人文情感氛围。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发展状态。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经纬交互渗透,才能有默契的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也更容易点燃中下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才能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创设人文情感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老师在他的博文中如是说:“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创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渗透的环境,我们需要激励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一书中写道,美国的教师经常把“我不知道”挂在嘴边。

创造有利于人文情感渗透的环境,我们需要赞赏学生。没有赞赏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把赏识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的常态,因为“一半也是满的。”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讨论如何看待骗子的行骗行为。一学生提出了“骗子惩罚了荒唐的皇帝,他的行为值得肯定”。面对不和谐音符,我没有给予简单的回答是肯定或否定,也没有批评学生思想认识的错误,而是冷静的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来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的分析研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一个结论:骗子虽然是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愚昧昏庸设下骗局,但其出发点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骗子的行为不能肯定,我们不能效仿骗子的行为,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教学中实现的是语文教育生态关怀,关怀人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着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情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整合对接人文情感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教材是例子,但也蕴涵着挖掘不尽的人文情感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肥沃土壤。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们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它设置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三个主题板块。三个板块中,人与自我是核心中的核心。以该套教材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所选五篇课文,无论人称上还是内容上,都是紧紧抓住“我”这个核心,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我界”。如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以诗的形式叙述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追寻。《走一步,再走一步》则是通过叙写成长中的一次脱险经历,而自悟出一种朴素的人生哲理。《生命 生命》则通过自己对平常小事的体验和童心,试图感悟出深远的生活道理。《紫藤萝瀑布》则通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焕发的勃勃生机,体味一种悲痛化为宁静之后的喜悦。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着笔,这些课文都试图在你面前打开一扇又一扇天地,让你进入一个全新的“我”的天地。

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人文情感教学资源,或是在开篇介绍关于作者的人文背景资料,交给学生打开学习疑惑之门的钥匙。或是在课中对接渗透人文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老师等多方的有效对话,从而更透彻更深入研读文本内容。

我在教学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之“书信”单元之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一封信》时,整合运用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教学资源,达到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的效果。

下面是我教学的片段:

学生:文章中父亲为何要大费周折的用讲童话故事这样的方式来解答女儿对爱情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教师:回想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是表现了父爱母爱的?(点拨大家打开记忆之门,架设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学生:比如《背影》、《永久的悔》、《小巷深处》等。(学生纷纷说出读文感受,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天下的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的。如果是你作为文中的父亲,面对情窦初开的女儿问到这个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处理?(启发学生一叶知秋)

学生1:问题的关键首先源于父亲对儿女无尽的关怀和爱护,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女儿以后的幸福人生,父亲不但用童话故事巧妙的回答了女儿的提问,而且为女儿人生之路指明方向。

篇9

其实,要是单讲雪,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并不困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孕育着春天的消息;朔方的雪蓬勃奋飞,跟严酷的黑暗现实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此阐明鲁迅写作本文的思想感情,也显得合乎情理。难就难在:既然是写雪,为什么开头结尾却都写了雨?怎样理解“暖国的雨”和“雨的精魂”?它们对表达主题思想起什么作用?在通篇结构安排上又有什么用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全文的主题就不鲜明,脉络就不清晰。遗憾的是,教材后面的“探究·练习”虽然有所涉及却又似乎有意回避而未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解答,一般的参考资料或者有意回避,或者牵强附会,或者自相矛盾。

首先,“暖国的雨”中的“暖国”指哪里?

按照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者的理解:暖国似乎就是江南!理由有三。1.从教材提供的“感悟·品味·欣赏”中对文本的辅诠释中不难看到这一点:“一切对雪景的渲染都是对‘暖国’和‘江南’局部生活经验的描述与回忆,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淡淡的哀愁中的回忆,是对‘暖国’‘江南’的雪的依恋和回味。”这两句话编者分别放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边上。2.教材第220页文下的注释:“鲁迅在本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3.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九年级下册》在该文的“重、难点集释”中也特别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南国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从这三处不难看出,在编者看来“暖国”即“江南”,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只提到“江南的雪”(也可以叫“南国的雪”)与“朔方的雪”两个对象,表现的也就是两种情感。

“暖国”真的就是“南国”,就是“江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暖国”这个词条。按照百度中的解释:“暖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把“暖国”就看作是“江南”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百度为这个词语所提供的词语出处就是鲁迅的《雪》,这么说来,这个解释不具有说服力!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扣住作者自己的语言、扣住文本本身来分析。既然“暖国”即“江南”,“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作者为什么要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并列分提?更何况中间的关联词“可是”更显示二者是有所区别的两个不同的对象;而且“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的“向来”一词也表明“暖国的雨”就是“雨”而不是“雪”!

由此可见:“暖国的雨”中的“暖国”并不就是江南!“暖国的雨”更不能和“江南的雪”画等号!

在笔者看来,正如“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是两个不同对象一样,“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也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如果硬要区分三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别,那么,毋庸置疑,朔方,就是鲁迅写作本文时所处的北平这样的北方大地;江南,自然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江浙一带地区;而暖国,应该是比江南更南的地区。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暖国的雨”?它和结尾“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之间是什么关系?

《鲁迅日记》,1924年12月30日记着:“雨雪,……下午霁,夜复雪。”次日又记:“晴,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也许是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散文诗的契机。正如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开头想象的一般,上个世纪20年代的这个雪夜,“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先生的目光应该能“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穿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童年的故乡”,想到雪的前世今生。鲁迅先生超越时空,任心灵自由驰骋,以其独特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发掘出“雪”与“雨”相通的内在意蕴。

所以,是眼前的雪引发了先生的文思,但先生还是在开头以淡淡一笔写到:“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的确,相比于眼前如粉如沙、冰冷而坚硬的“朔方的雪”,暖国的雨温暖、柔和而不够灿烂,“博识”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它单调,但是,“博识者的话浅”,那毕竟是别人的看法,它自己是不是觉得“不幸”,不得而知!所以,先生用了一个未置可否的问句。如果说“江南的雪”寄托着鲁迅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朔方的雪”象征着先生凛然难犯、顽强奋战的抗争精神,那么,“暖国的雨”可不可以理解为平静世界中的一种平淡生活?

是的,和“江南的雪”相比,它少了一份“滋润美艳”;和“朔方的雪”相比,它又不能“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它“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它也许如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它也许就是这种如水般平淡、宁静生活的折射,但是谁能说这种平淡、宁静的生活不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所喜欢而向往的生活?尤其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

眼前冰冷纷飞的“朔方的雪”,让先生思绪万千。如果说花雪相映、蜜蜂嗡闹、孩子和大人童心荡漾的江南雪景是一部乐曲中悠扬、舒缓而略有忧伤的部分,让人感到孤独寂寞;气势磅礴、声威浩大的朔方雪景是这部乐曲中粗犷急促、高亢激越的;那么,开头“暖国的雨”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则恰如这部乐曲的前奏。由平静到舒缓再到激越的安排既符合一般乐曲和文章的思路,也符合鲁迅先生写作本文时那个雪夜的心路历程——平静世界的平淡生活无所谓“幸否”,童年时期的温馨固然美好却稍纵即逝让人难免惆怅,而眼前面对的寒冷和风雪则只有抗争才能改变!这样的话,结尾那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好理解了——当外界的寒冷和风雪打破平淡生活中的一切的时候,那些死掉的雨,是会化作精魂,即便孤独也会无所畏惧、永不妥协地抗争!

篇10

一、为情境而情境,教学过程华而不实

“一堂课引入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说明了情境的作用,好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音,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因而,教师们都很重视对教学情境的设计。但是,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令人看了有些“华而不实”之感。

片段一:

学区公开课上,王老师在教学现代诗人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二者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主题,但却相去甚远。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王老师第二次执教时对该片段的处理:上课铃声响之前,多媒体声像同步――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接着教师用刚刚学过的李商隐诗《无题》的对爱情的追求启发引入.再通过散读、多媒体配乐朗诵、最后借助诗歌的抒情思路领会诗人的爱情宣言,进一步深化主题,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为了“情境而情境”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上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这样追求“轰轰烈烈”的课堂效果,是一种课堂作秀,不是我们提倡的新课程教学,而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头脑空空”的假课堂,因此,在情境设计上,要注重自然延伸的有效性,真正设计出为教学服务的情境。

二、为创新而创新,阻碍学生的思维

在观摩课、竞赛课中不用多媒体辅助设施的教师几乎是没有的,因为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然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定位存在偏差,认为课件运用得越多越好,设计得越新颖越好。教师一味追求一帆风顺的课堂,课前话了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熟悉课件,并让学生参与进来,甚至还将个别题目答案透漏给学生。

片段三:

本校教师杨老师在上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时,设置了六个教学环节,可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了整个课堂,甚至连愚公移山这首歌,《愚公移山》的动画片等与《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再加上一些可爱的小动画、漂亮的花边,突如其来的众多新奇的花招,哗众取宠,学生课前还情绪高涨,而接近尾声却“跌入峡谷”,汇报学生人数寥寥无几。

经调查分析,课件穿插使用次数太多,其琳琅满目程序令人眼花缭乱、头昏目眩,学生无法进行知识从“同化”到“顺化”的编码;部分学生感觉到回答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缺乏成功感,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了许多东西,实则轰轰烈烈的背后,根本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因而更谈不上取反思创造了。同时也制约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使课改走向极端。

三、用“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削弱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师生及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仅在“辅助”二字当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如一味的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片段四:

本校的张老师在上《桥之美》时,不是让学生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体会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欣赏桥美之所在,而是机械的展示十幅各具形态的桥,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欣赏她对本教学课件的处理,课件中的每一幅画都伴有教师动情地现场解说,精选的画面与教师动情的现场解说,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师生间相互感染,从而达到了情感共鸣,突破了教学重点。

经以上两教学片段效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用影视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显然与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画面上,而应本着“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原则,设计出有助于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