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工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工业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工业设计资源 创新与开发人才储备设计管理

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工业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设计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各高校间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同。但是我国企业中工业设计的发展不够平衡,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工业设计对企业的作用在企业界还没有真正达成统一的共识。虽然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企业对工业设计作用的正确认识有待商榷。当把工业设计纳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发展之中去思考时,就会发现工业设计在企业中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有效作用,工业设计走出高校,进人企业并成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尚需时日。但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在寻求塑造形象、扩大规模、产品升级等发展战略过程中,工业设计势必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深层的资源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地挖掘、开发与利用,工业设计作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也将会得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一、工业设计与企业真正有效对接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基本条件

(一)在认识层面上要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促进,逐步形成设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设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容是当今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是目前很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严格的说,企业文化是市场运作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消费者所给予的结果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概念。设计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气息,不管企业设定了何种企业文化目标,如果缺少了设计文化的含量,势必产生弱化企业文化的结果。企业形象建立的外在支撑点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但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支撑点还是要靠企业文化的自身建设来完善,之所以企业把树立品牌形象重点目标锁定在文化建设上,还是看重了“文化”在“塑企”中的分量。就目前的状况看,有些企业把工业设计纳入到技术层面上来看待,在认识层面上没有得到全方位的认同、理解,更谈不上扶持,从而使工业设计仅停留在设计层面上,没有真正提升到设计文化的层面上来理解、认识,很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接,这就无疑浪费了设计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当然企业形象树立初始阶段是靠自身的产品来展开的,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占有市场的产品,企业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企业产品在设计方向把握、设计风格取向是否和企业整体形象战略保持一致;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如何建立起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等诸多方面,工业设计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企业能把工业设计作为设计文化来认识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那么工业设计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工业设计所传达的深层设计文化底蕴将会得到释放,它的作用将会超越产品本身,对消费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渐而成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对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意义是深远的。

(二)工业设计要得到企业的认可、政府支持,才能发挥效能

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程,并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也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同。但是企业对工业设计自身的特性和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认识上仍然不够清晰明朗,没有很好的解决工业设计与其他部门协同发展、互相促进、发挥效能等诸多实际问题。对工业设计的管理,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对待工业设计,工业设计资源开发自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和理想状态,只建立工业设计部门,而没有发挥其职能部门的功效,这是目前多数企业的现状。

造成目前现状的主因,就是企业需要工业设计,但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使之有效运行起来。也就是说对工业设计缺乏有效的管理,认识单一、不够全面,对工业设计认同程度,仅仅停留在依附于产品自身物化过程的直观感知层面上,缺少对产品自身潜在的深层文化含量的认知,从而导致企业对工业设计的实质及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有很大的出人与偏差。很多企业把工业设计等同于美工,这种源自对美工概念认识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错误认识,使工业设计得不到企业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所难免。相比发达国家而言,已把工业设计提升到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政府部门大力扶持,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发展,并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工业设计高效能的发挥使企业得到高额回报,真正为企业创建了品牌、树立了形象,同时赢得了超高人气及信誉度,这是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借鉴与学习的。

二、工业设计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综合开发能力

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代表着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由于各企业处在不同规模、不同体制的状态下,其综合开发能力会有所不同。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新旧产品换代更新周期日趋缩短,开发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市场空间,是每个企业生存之道。企业在研发方面是肯投入的,因为这是企业生命延续的始发点、立足点,所以企业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并做足自身良好形象,为自己争得生存发展空间。作为研发部门的组成部分,工业设计在企业研发中越来越被重视,原因就是任何开发的新产品,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某种形态出现的,产品形态设计过程离不开工业设计,产品外在的新形象与其新性能相匹配过程中工业设计起到了主导作用,是产品附加值体现的有力保证。可以说企业综合开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价值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综合开发能力。

(二)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

好的产品设计不一定换取好的市场,但是好的市场必须有好的产品来开拓,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是新产品品牌效应的保证。我国工业设计必须走创新的设计方向,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产品功能创新的原则,设计师与企业家共同推动企业的创新之路,加快引进技术的消费,提高技术创新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工业设计在创新中要解决人与技术、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人与人、美学与技术、功能与美等各种关系,这也是工业设计存在的价值。那么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消费观念与需求发生了转变。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员会自觉来研究这些变化需求,不断应对和满足这些变化需求,并开发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及时为企业提供高回报的创新点和盈利点。可以说设计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技术创新是设计创新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一不可,这也是企业综合开发能力提升的重点。“开发与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维系长远发展的根基,失去它犹如人断血脉,所有企业都把“开发与创新”纳入到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之中,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争夺“后方”这块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阵地。目前,工业设计在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过程中,还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自主创新和深层资源开发没有体现,自身价值没有得到首肯,工业设计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产品开发与创新,实现企业产品价值创新,还需一段路程要走。但是随着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工业设计在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进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越发突显,工业设计将成为企业研发与创新的主要角色。

三、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储备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坚实基础

(一)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企业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可以说有了一些积淀,但工业设计教育在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只停留在重“研学”轻“应用”的设计教育,其实已经背离了设计教育的宗旨。校企供给和需求空间的变数是很大的,设计教育要跟上这种不断变换的节奏,就需要有一种灵活的设计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与之相对应。近几年高校设计教育也做了大量的尝试,例如:专业教学中设计项目课题的引入;阶段性实训实习课题训练;工作室研发课题训练等,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就其设计教育与企业整体匹配对接之路还是困难重重。缩小供给和需求空间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来完成,加深校企专业联系,研讨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直接对接模式。校企共同搭建设计教育合作平台,共享设计资源。让工业设计教育深入到市场经济之中;让工业设计根植于企业之中,真正做到了解市场需求。研究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研究产品更新和消费变化。学校逐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以适应企业管理体系的要求,这才是工业设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人才储备是企业的基石

对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增强企业整体的设计意识,健全设计组织,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提高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工业设计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企业领导的设计意识是工业设计人才储备的基础。企业领导对设计组织的建立、设计管理政策落实、产品研发与实施、设计人财物的投人等都将带来重要影响。工业设计能否在企业中得到重视并发挥其作用,很大程度来自于领导层的认同与首肯,如果设计得不到来自高层的重视和支持,设计就很难在企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容易产生设计决策的无序状态和混乱局面,使企业设计人才管理缺乏统一性,设计人员发挥不了作用,最终难免导致设计人才的流失。所以加强设计管理,储备设计人才,应该被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管理体系当中。

篇2

关键词:低碳理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HACCP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分割行业进入到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比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当前更加关注能效高、排放低的低碳经济,由此也衍生出低碳理论,并且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食品工业经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遵循低碳理论推动行业发展十分必要。

1食品工业低碳发展必要性

在低碳经济下,食品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政府部门为了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必需要对产业进行监督,尤其是降本节能与开源节流的实施,以期能提升经济效益,有效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安全做贡献[1]。另外,低碳经济引发的绿色经济变革,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养,改变群众生活方式、工业生产模式、人类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基于低碳经济这一背景,食品工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着手点。食品工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必然联系,也是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刚需,必然要与低碳理论紧密结合,实现食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理论的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基于当前社会环境,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成为各个国家践行低碳经济的主要举措,也是长期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期能提高能效、降低排放。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着重研发低碳理论的先进技术,并对各个产业、能源的低碳需求方面进行优化,目的在于提高国际市场相关产业的竞争力[2]。

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消费者对食品产品可持续性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过可持续食品,并且采购对象集中在健康与可持续性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相关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在食品行业消费者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食品服务与产品、绿色环保电子产品、环保型汽车、绿色低碳建筑工程项目[3]。其中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营养供给,只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各个行业的运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食品安全问题被忽略,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需要深入渗透低碳环保理论。

3低碳理论基础上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3.1优化食品生产加工标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加工安全性,需要对现行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优化。严格按照现代化食品加工规范,提前分析加工环节存在的隐患,采用信息技术搭建食品安全加工系统,将加工检测结果、数据等上传到系统中,保证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被追踪。在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时,建议采用HACCP体系(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食品加工设备安全控制的预防性体系,及时发现食品生产加工潜在安全隐患[4]。将HACCP体系与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结合,运用于食品生产危害分析方面,除了明确食品生产和各个环节搭建的关键控制点之外,还可以发挥持续性验证流程、记录系统的优势,确定食品加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2创建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库

企业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创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全方位地检测食品产品中的污染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搭建食品安全数据库,将国内外现有食品安全数据上传其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库的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针对发现的食品工业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3.3加大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力度

针对食品安全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检测制度,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此外,为了保证安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展开食品安全评价,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对于已经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分析风险因素。拓宽食源性疾病、食品有毒化学物质、致病菌污染信息的采集范围,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食品危险评估,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搭建预测预警模型,规避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议组建专业检测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在企业食品安全检测中推广速测技术,将政府部门技术监督、企业自主检测、社会检测机构三者结合,创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重点展开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可行的抽验方案,一方面对食品安全机构执行的检测工作进行统筹处理,另一方面构建食品检测数据互通互认机制,将检测所得数据共享,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4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低碳理论的应用启示

目前,全球市场中消费规模显著增加,2013年仅为1160亿美元,截至2019年末已经达到2540亿美元。食品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低碳理论的运用,并且在食品机械、产品加工过程中明确环保的目标。食品工业领域与低碳理论结合,朝着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始终秉持低碳管理理念,达到低碳消费的目的,期间需要保证生态平衡、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食品生产与消费也要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我国作为食品生产、消费的大国,食品工业领域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粗放形式的現象,特别是小型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设备的产能较低,排放污染大,整体来说比较落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在食品产业结构方面加强重视,做好结构优化工作,带动食品工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深入贯彻低碳理论,减少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污染排放,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鉴于此,今后在实施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渗透低碳理论,除了保证食物自身的自然性与营养成分外,还应该从食物生产、消费这两个环节着手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

食品工业加工企业必需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引导下,及时调整发展方向,采用全新的产品技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推动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食品工业加工领域,关于低碳理论的渗透得出以下启示:①食品工业领域在社会环境下提倡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在食品方面普及营养标签。②转变传统的饮食与消费理念,要实现均衡饮食、减少垃圾排放的目的,所有消费者能够做到理性消费。在贯彻低碳理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浪费行为,消费者与企业展开合作,从食品生产与消费环节真正突出低碳环保。③组建专门的食品低碳生产监督小组,定期展开企业食品生产、消费等环节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污染与浪费问题,提高各个环节行为的规范性与服务质量,突出食品工业可持续性与低碳环保的特色。监督小组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食品工业安全法律法规条款要求严肃处理违反低碳环保要求的行为,一方面可以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也为实现食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作出贡献。

篇3

关键词:复配食品添加剂 现状 前景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改进加工条件,提高食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作现代食品工业的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快速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以其显著的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今天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对于复配食品添加剂,人们开始认识到如何规范和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复配食品添加剂将成为未来食品添加剂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潮流。

1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种类

根据2011年7月5日卫生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定义,复配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

复配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复配防腐保鲜剂、复配抗氧化剂、复配增稠剂、复配凝胶剂、复配乳化剂、复配甜味剂、复配酸味剂,复配膨松剂、复配凝固剂,复配品质改良剂,复配护色剂及复配消泡剂等。

2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复配原则

添加剂的复配一般要求遵循稳定性、协同增效性、适应性、安全性等原则。

2.1复配成分的稳定性

复配添加剂的每一种组分都要具备相对稳定的条件或在复配产品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复配产品性能更加稳定。

2.2复配组分的协同作用

添加剂复配后各组分的特性起互补,协调作用,产生效果相加的效应。如:不同的甜味剂复合后能减少单甜味剂的不良味道,使甜味更加协调醇厚,在实际使用中应考虑到其增效的结果,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添加剂量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2.3复配添加剂的适应性

加工食品大多是由多种配料组成的混合体,复配后的添加剂要适应食品形态上(固体、液体、乳状等)、组成上、色泽上、口味上的差异。

2.4复配添加剂的安全性

构成复配添加剂的各个组分及其应用时的添加量都要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3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优势

复配添加剂与单一食品添加剂或普通食品添加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使各种单一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得以互补从而使复配产品更经济、更有效。

(2)使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效力得以协同增效,从而减低其用量和成本。

(3)因为单一的食品添加剂用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它的副作用,使产品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4)使食品添加剂的风味得以互相掩蔽、优化和加强,改善了食品的味感。

(5)使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得以改善,从而可以满足食品各方面加工工艺性能,使之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使用。

(6)可以缩短食品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周期,降低研发费用。

(7)可以方便采购、运输和使用。

正因为复配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上优势,所以复配食品添加剂日益为人们认识和重视。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不仅解决砼业力量不够的问题,还为企业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和成本,例如繁杂的采购成本、储藏成本、运输成本、实验成本等。

4 国外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和管理情况

国外些发达国家由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研究和使用时问比我国长,目前都已经走到终端产品即以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为主的阶段。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及加工企业都把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放在了第位,而复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是食品添加剂课题的首选。在管理上,各国都注意到复配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在管理形式上,各国也不尽相同。

美国的复配食品添加剂要由FDA批准才能使用:而英联邦和加拿大法规中关于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更为明确:(1)单项原料要有安全性评价:(2)所使用的单项原料符合法规:(3)混合物中单项添加量不能超过限定。

国外对应用技术研发也十分重视,投入的技术力量约为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力量的二分之。国外产品的型号比较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应用技术开发的早,复配化和制剂化技术水平较高,例如,日本正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约为1100种,批准投放市场的复配食品添加剂品种却达1252种。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成了保障食品安全,推动世界食品工业健康、快速、安全发展的条有效途径。

5 关于复配食品添加剂新国标的几点建议

(1)复配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发生化学反应,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确保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经物理混匀,不产生新的化合物。

(2)各种成分均需拿出检验方法。标准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制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检验方法。

(3)各单品种的含量要标明。标准中关于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明各单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辅料名称,进入市场销售和餐饮环节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还应标明各单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含量。

6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复配食品添加剂是类十分重要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其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中的地位也在大幅度提高。食品添加剂工业不仅会朝着“天然、营养、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复配”也将成为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目前有批企业研究和开发复配食品添加剂已经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这些企业大都规模小,产品少,产量低。为了适应添加剂的现代化发展,新型复配食品添加剂开始进入市场,正在成为今后食品添加剂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要发展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产业,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各复配添加剂企业应结合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实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档次,政府和社会对复配添加剂企业的支持和扶助。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复配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管理力度,从而进步提高我国复配添加剂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档次。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教学;优化;更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22-02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我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使《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的教学适合时展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及时扎实地掌握最新的食品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培养合格的从事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适用型人才,成为本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的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也逐渐加强。笔者拟从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出发,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对《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 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以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为专业方向,以“为食品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培养能够从事食品生产、检验、管理、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被作为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注意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设置了食品质量管理概论、食品质量管理工具、食品质量法规、食品质量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食品安全控制HACCP系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质量检验等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涉及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食品加工、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保藏和食品包装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如《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技术》、《食品保藏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讲授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即将原料和辅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转变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和特定质构的可食用的食品的过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食品良好操作规范、食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食品安全控制HACCP系统等均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保证食品安全需要严格遵守的操作规范,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操作规范进行生产加工,才能生产出符合产品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食品分析是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手段,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要按照食品生产操作规范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分析检测。《食品分析技术》课程讲授食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课程内容侧重于分析方法。《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中的“食品质量管理工具”讲授的是如何对产品的大量检测数据采用统计学等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如何用统计分析结果判定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产是否处于受控状态等等。此外,本课程中的“食品质量检验”部分讲授如何制定食品质量检验计划、如何对整批产品进行抽样等等。《食品分析技术》课程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完成食品分析的全部过程。其他课程如《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藏技术》、《食品包装》等都与食品安全有重要的联系。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两个重要体现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可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从多方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瘦肉精、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塑化剂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院课程组从网络、报纸等媒体上收集了大量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报道,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制成多媒体课件,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对这些事件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引起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等,从中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于食品普遍存在着不信任和恐惧心理,认为现在没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的内涵,特别是对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说法要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如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针对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业。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满足了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其作用不容忽视。与其他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违规违法使用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科学地看待有关食品安全的一些问题。

篇5

关键词:食品学科 信息化时代 教育变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58-03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r Food Sub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Information Era

Li Ping Gu Q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310018, China)

Abstract:Food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during the information era, which demands on talents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innovations in food subject.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As the main body for talent cultiv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train students to obtain hi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nses, excellent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food industry.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are currently existing in food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ir cau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ffered some thoughts on 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Food Subject; Information er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近年来,食品工业持续迅猛发展,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然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食品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食品工业“十二五”l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改造”的发展原则;“十三五”规划也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在工业4.0与互联网+的全球化历史机遇下,食品工业在今后几年里势必调结构、转方式,可能出现新业态、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与社会价值实现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如何在新态势下培养契合当前食品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过硬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创新人才?该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1 高校食品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

食品学科为应用型学科,其发展是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应突出对食品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理论课课堂形式单一,很多高校长期由一名老师单独承担一门课程,存在知识老化、局限等问题。实验课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与科研及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脱节,学生难以接近科学研究和工艺技术前沿,毕业后难以适应科研与企业的需求。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不紧密,校企合作、校外创新实践平台等目前效果不尽如人意。

1.2 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个性化不足

由于要兼顾科学研究、食品工业需求和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现在普遍对学生按照统一节奏、模式和内容进行培养,忽略学生个性特点、兴趣和想像力,导致学生能力平均化、专长不明显、创造力低下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创新能力强、具有继续从事科研等潜力的人才挖掘。

我国教育部已认识到培养个性化拔尖人才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前,国内高校对个性化教育尚处尝试阶段,食品学科领域也开始探索以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培养本科学术型人才的策略,但与欧美等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1.3 食品学科本科教育国际化起步晚,体系不健全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食品出口国和第五大食品进口国,食品工业国际化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但我国高校食品学科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目前尚处起步阶段,培养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重心放在研究生培养上,对本科生国际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本科生积极性、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很多高校已开始邀请国外食品领域权威专家来进行系列学术报告,听取报告者多为老师和研究生,本科生来听取报告人数极少。另外,也有高校邀请国外专家进行短期授课,但效果与预想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听不懂或不愿听等现象。

2 高校食品科学教学变革与发展对策思考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产学研用复合型人才

重点加强精品课程、核心课程建设。改变长期由一名老师单独承担一门课程的现状,每门核心课程由专门具有研究背景的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来担任。学习借鉴英国等国家,由多名教师共同为学生讲解一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近期学术发展等。利用团队的力量把核心课程打造成真正的精品,通过不同风格教师组织同一门课程教学,使学生真正体会核心课程在开展食品研究与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

建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利用优良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结构,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一,理论课教学中,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更直观表达各种食品学科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巧妙地运用微课、翻转课堂及慕课等新型授课形式,资源共享、提供在线答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实现“默会知识、隐性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第二,实验课教学中,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建设。使学生有机会去企事业单位之前通过仿真教学软件的演示及操作,了解设备操作流程及原理等,为其后续实习或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避免学生操作实际设备可能带来的危险。这种形式不仅是真实实验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也能满足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的需求,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更强的学生。

加强食品学科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实训是加强食品学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结合当前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第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最好利用地域优势,选择附近食品工业知名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第二,校企双方进行产学研合作需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和义务、合作内容,制定平台运行规范,建立保障机制。第三,校企双方积极践行。高校可在企业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让教师、学生深入工厂生产一线,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建立共同的研发机构,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深度。

2.2 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创新型食品学科人才

美国在食品专业本科教育大多采用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约有80%的大学大一就开设学术研讨课程,这一举措在新生学术角色的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食品学科的本科生一般接受3个学年的课程教学,第4学年到各个实验室或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研究,采用这种方式加强食品科学毕业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借鉴美国、日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培养创新型食品学科人才。

第一,建立与完善个性化本科教育保障机制。可借鉴日本建立“三年基础教育加一年实践研究”的培养模式。同时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增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科目,将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实习锻炼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学习。明确平台向学生开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虑由此而造成的运行成本负担,从人员、经费、设备、项目等物质方面给予物质条件支持,保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质性开放。充分利用高水平实验室作为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加强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有效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加快创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以下三种模式可借鉴:一是学校或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开放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课程)建设。由教师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申报,教学内容要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生组成团队,自由选修。二是依托国家及省市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化工竞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校“希望杯”科技创新大赛、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中国食品学会组织的学科大赛等赛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组建竞赛型创新团队。三是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本科生参与,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型研究创新团队。

第三,开设学术创新强化班,建立导师制度。从大一新生中挑选科研素质好、兴趣浓厚的学生,以自愿双选的原则组建学术创新班。实行全程学术导师制,聘请学术功底深厚的教授担任创新班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和学术导师。创新班学生在不影响课程学习和导师允许的前提下,大一即可M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培养学术思维,传授学术研究方法。

2.3 构建全球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科技创新复合国际化人才

第一,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引入英文原版教材和课件,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体系的国际化。针对本科生很少参加海外专家学术讲座及对外教课程听不懂等现象,可通过低年级学生设立简单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开设英文读、写、听、说的短期培训讲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英语授课和讲座形式。

第二,国际化师资力量,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科的发展战略实现有较强的引领、带动和孵化的作用。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人才;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学校、学院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送往海外名校交流学习;积极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担任客座教授等。

第三,依托现有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包括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等,积极吸纳国外优势高校和研究室的加入,联合建立一系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国际化学术交流机制建设,定期举办和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论坛。

3 结语

以上是对当前形势下食品学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相信我们的教育能随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蓬勃发展,为我国食品工业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推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及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汪姣,龚园.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4(2):77.

篇6

2013年,为深入推进全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强对主食加工业发展的示范和引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启动了主食加工重点行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委托相关单位,在面制、杂粮主食和预制菜肴加工等三个领域开展技术示范推广交流活动。11月21日,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示范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来自全国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研发、生产、装备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主管部门的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代表围绕杂粮主食加工产业发展以及技术、装备开发的方向与目标、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行业标准编修计划等进行了研讨和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产品推介。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杂粮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杂粮产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一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致富。杂粮主产区多属贫困人口聚居地区,杂粮既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二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杂粮具有生物多样性选择,是抗逆抗灾的先锋作物。三是传承 “五谷为养”的中华养生文化,杂粮不仅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药食同源”作用,辅助降脂、降糖和调节人体机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杂粮养生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利用,杂粮主食产品不断丰富了百姓餐桌,以谷子、高粱、芝麻、荞麦、燕麦、大麦(青稞)、绿豆、芸豆、小豆等各种小宗杂粮杂豆为原料的食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我国杂粮主食加工刚刚兴起,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技术装备落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杂粮主食和制品,其生产技术装备多停留在小作坊、小规模,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品质难以保障,掺杂使假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杂粮食品产业的传承与发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实施为提升杂粮主食加工水平和能力提供了契机。目前,杂粮主食加工急需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和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杂粮主食独特配方及工艺,注重营养性、功能性产品开发,推进杂粮主食加工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

杂粮主食加工技术示范交流专题活动为全国各地杂粮主食加工企业、装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参与研讨交流和技术成果推介示范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杂粮主食加工业产学研合作,为做大做强杂粮主食产业,带动杂粮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水平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示范交流推广活动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刘明国副局长结合主食加工业的发展情况,重点从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态势、发展潜力及推进主食加工业的主要工作措施三个方面,与大家做了交流。

我国主食加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2年以来,农业部启动实施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良好发展氛围逐步形成,消费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工商资本进军主食加工业趋势显现,在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的作用下,运行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增长态势明显,效益稳步提高。据统计,从事方便食品制造的规模以上主食加工企业,目前已经超过1150家,2013年前三季度的累计主营业务收入比2012年同期增长12.7%;上交税金比上年增长7.3%,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目前,我国杂粮年产量约1200万吨,涉及杂粮主食深加工的企业有千家左右。

二是领域不断拓展,产品趋向多元。为了适应主食消费的趋势性变化,主食加工业拓展生产领域,逐步实现以生产传统米面制品为主,向以生产多种类型主餐食品转变,工业化主食产品产销两旺,品种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市场上的主食产品主要有:面制类主食、米制类主食、带馅主食、调理制品和预制菜肴等等,品种花样日趋增多;杂粮主食也广受百姓亲睐,以谷子、高粱、芝麻、荞麦、燕麦、大麦(青稞)、绿豆、芸豆、小豆等各种小宗杂粮杂豆为原料的食品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形成了杂粮面食、杂粮米、粥羹、佐餐饮品、杂粮糕点和预制速冻杂粮制品等六大类产品。

三是领军企业发展壮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主食加工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工艺技术先进、加工标准化、配送连锁化、供应社会化的领军企业。在速冻食品行业,北方的瑞达、民乐、“狗不理”,南方的龙凤、安井、五羊,中部的三全、思念、科迪等等,已经成为引领主食加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杂粮及面制主食加工行业,山西六味斋、河南多福多、江西春丝、桂林西麦等发展很快。在一些上规模、上水平的大企业带动下,主食加工行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据分析,2012年行业内人均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21%。

四是产业加速聚集,布局不断优化。我国主食加工生产企业持续的向主要原料优势产区、大中城市的周边和重要的交通物流节点集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在河南、山西、四川、湖南等农产品资源大省,逐步形成资源集聚型主食加工业。在天津、广东、北京、上海等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逐步形成市场集聚型主食加工业,部分企业在发展主食加工业生产的同时,探索多种流通和销售业态。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少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

五是产业链双向延伸,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主食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加工原料的稳定供给、品质的一致性和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近些年来,日益注重建立、健全自己原料生产、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的产业链,企业的经营不断的向产业的两头延伸。一头向产前延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专用原料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带动农民增收,也缓解原料成本的上涨冲击,同时从源头上掌控质量安全;另外一头,向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市场延伸,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一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供应体系;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吸纳了更多的就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展主食加工业潜力巨大

主食加工业是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的基础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前景和潜力不可低估。

第一,发展主食加工业是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丰收,粮食、肉类、水产品等一批主要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逐步由总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通过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主食加工业,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民就业链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可以使产品价值在原粮基础上提高3~10倍。我国杂粮主产区多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发展速度慢的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以发展杂粮主食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强杂粮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规范有机、绿色杂粮生产基地,是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第二,发展主食加工业是促进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按照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往往也是食品消费结构快速变化期,这一时期居民对加工食品、方便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人均GDP已经达到6000多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家庭人口规模逐步缩小,主食消费方式正在由原来大量靠家庭自制,向大量依赖社会化生产供应转变。我国食品消费正处于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增长速度最为强劲,食品安全最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阶段,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及食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安全化等新特点。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富贵病”明显高发,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观念,杂粮的养生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利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杂粮及其他主食加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主食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发展主食加工业是促进食物安全,规范主体行为的重要措施。据调查,现在城市居民大概70%、农村居民40%左右的米面类主食依赖于社会化供应。但是我国主食工业化水平很低,据专家估算在15%~20%之间,大量的主食产品,依赖于小作坊、小摊贩,甚至是部分黑窝点在供应,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无法得到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证食物安全,亟待加快主食加工业发展,必须按照产品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组织制度化的工业化要求加快发展主食加工业。

第四,发展主食加工业是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主食加工行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主食消费需求和主食加工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但是除了这个基本的矛盾以外,从产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太合理,传统的主食产品的比例在现有的总量中还比较大,一些新兴的方便食品、冷冻食品、预制菜肴等,包括这些年市场上显露出强大需求的功能性杂粮主食等行业发展比较滞后,一般性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所以,急需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推进主食加工业的主要工作措施

为了顺应城乡居民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的迫切需要,解决当前关系老百姓一日三餐消费主食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两年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12个省市进行试点示范,加强引领带动,组织了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展示推介和研讨观摩交流,开展了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营销模式的推广和扶持政策研究等工作。同时,为了培育发展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认定了两批共60家“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凝聚了共识,营造了环境。主食加工业面临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发展正逢其时。

下一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实现“九个一”目标。一是在全社会树立一个主食工业化的理念,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研发一批技术装备,四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技术,五是推动制订和修订一批行业标准,六是培育一批示范企业,七是推介一批主品,八是推介一批成功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九是协调、争取一些可行的政策措施。

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计划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试点范围扩大到15个省区市,通过加强面上的引导推动,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广聚共识。

一是加强点面互动。采取全国性活动与区域性活动相结合,加强主食加工业面上的引导和重点区域推动,做好全国与省市地方的协同联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大中城市郊区推进主食加工现场交流;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有关省市开展区域性的主食加工提升行动主题活动。

二是组织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和产品展示推介。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主食加工业精品之窗”网站等平台,开展主食加工业的技术、装备展示,宣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产品。

三是协调争取政策。针对主食加工企业反映突出的税负重、融资难等问题,将积极协调财税、金融部门,争取在政策上逐步突破。税收方面,争取在所得税、增值税优惠上有突破。投入方面,农业部正在推动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今后几年拟对主食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及产加销产业链建设等固定资产投入给与重点支持,争取在利率、授信、贷款周期等方面有较多的优惠;同时,协调、争取对主食加工示范企业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示范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规程、品质控制等内部管理培训和企业标准升级,以及采用先进标准,促进示范企业标准化、规范化。

四是开展主食加工标准编制试点。选择2~3个通用性、基础性的主食加工标准,如主食加工产品分类、名词术语等标准,委托有关单位编制、起草,作一些探索、尝试。

篇7

关键词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36-01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Guid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LI Feng WANG Yong-li LI Da-pe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18)

Abstract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ood Scienc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nd frequenc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 is pal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exsi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On this basis,some reform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such as teaching goals,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teaching mothod,cultivation of teachers.These suggestions aim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under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food professional English;teaching situation;reform

食品专业英语是我国高校面向食品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大学英语与食品专业知识融合的纽带,是农林及轻工院校培养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1]。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如食品企业的跨国性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普遍,食品国际商务及展销会等越发频繁,食品研发及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交流更加常见[2],食品从业人员接触到国际食品法律和安全问题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些新特点对高校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专业英语是实现学生由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应用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进一步学习深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突出应用性、交际性及时代性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式,对于提高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推动高校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对课程缺乏足够认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学习科研中的长足发展而设置了专业英语课程[3]。虽然是专业必修课,但是与大学英语等课程相比,高校及师生对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食品专业英语建立在食品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而食品专业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营养与卫生、生物化学、机械设备、微生物、仪器分析与检测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科融合多、知识体系繁杂,但是多数学校食品专业英语课的学时偏少。以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食品专业英语为36学时,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食品专业词汇,并且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显然难度较大。另外,在大多数高校,食品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生的大四上学期,此时学生专业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且面临考研及就业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1.2 专业教材建设单一,内容更新相对滞后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尽管食品专业英语课程在高校中设置较早,但是专业英语的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相比相对落后,表现在专业教材种类少、更新速度慢、内容不全面。如有些教材编写于20世纪90年代,内容上多侧重于介绍食品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基本知识,而对于食品营养化学、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机械与检测技术等较少涉及;而且随着食品国际贸易及交流的发展,学生毕业后接触商务信函、商务合同签订、食品进出口表单等应用文的机会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在当前食品专业英语教材中也很少被体现出来;另外,目前能够兼顾食品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1.3 教学师资相对薄弱,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既要熟悉食品专业领域的概念和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很多高校里,这样的复合型教师数量很少。目前,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由一些英语基础相对较好或者有过出国经历的食品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担任,他们往往在听、说、读等方面能力略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另外,相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知识传授上,如典型的“一言堂”式教学:“学习词汇―朗读―讲解―翻译”教学模式,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环节基本上没有。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极大地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2.1 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

食品专业英语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食品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加快,食品专业英语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广。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及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不能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表现在学习目标上,仅仅是多认识专业术语,掌握较多的食品专业词汇,而忽略了专业文章的特点、组织方式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引导,在平时让学生尽可能有机会体会到专业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合资工厂、观看外文的食品加工工艺视频资料、学习国外食品法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专业英语的应用领域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与工作息息相关。同时,学校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增加该课程的教学时长。

2.2 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内容的系统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应加强教材建设这一薄弱环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紧扣食品行业发展的最新特点。在教材编写上,着重介绍最新的食品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如选取国外原版的食品领域专业文章,突出时代性;针对食品专业英语涉及内容多的事实,在内容设计上,宜少而精,可考虑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机械、食品检测、国际交流等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作为教授素材;同时,还应适当增加食品专业英语“听”“说”“写作培训”等内容模块的设置,学以致用,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突出系统性与应用性,最大程度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2.3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潜移默化的能力和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性。要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通过多丰富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经验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于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食品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角[4]。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角色,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如丰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引入课堂指定话题讨论、辩论赛、职场模拟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如组织学生观看食品行业相关的外文电影、制作与科技趣味相结合的课件与Flash短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2.4 提高综合素质,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因素。专业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食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的锻炼,二者要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应加强自我学习,提升本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特别是注意学习本学科的最新的前沿知识[6];此外,学校可通过多组织教学交流、教师说课、相互评课等多种形式,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特别是专业教师应经常跟授课效果好的大学英语教师多交流经验,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吸收、改进并推广,真正将食品专业教学和英语教学融会贯通。

3 结语

随着食品工业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食品专业英语成为拓展专业视野、培养综合能力、适应新时代职业需要的重要工具,这些变化对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需要将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使食品专业英语这一课程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素质、推进食品学科的整体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赵曼,范秀英,蒋大勇.高校专业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7): 84-85.

[2] 戎茜.基于应用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8): 371-372.

[3] 李俊梅.重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6): 131-133.

[4] 付大安.需求分析解度下的专业英语调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1):52-54.

篇8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食品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应用型创新性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食品加工一线企业创新型研发人员的有效途径,所以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挖掘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为食品工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应用型高端技术人才是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是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实行学位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在农业院校、轻工院校、综合性大学设置。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专业主要设置在高等农业院校,在某种程度上从属于农业科学,主要涉及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此外,有少量的轻工院校和商业院校设置该专业,而且也是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为主。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逐步向我国综合性大学扩展。从师资的配备和教学的内容来看,食品相关专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带有浓厚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色彩。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目录,设置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此一级学科下设有食品科学、粮食/优质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可授予工学或农学学位。目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有两种,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是以培养食品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为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食品技术相关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旨在为食品加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设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食品领域内的高级科研、管理、工程技术人才的战略任务,近十几年来,本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向食品工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面对“十三五”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食品领域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显露了一些问题,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愿望不足、创新能力匮乏。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专业硕士重视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重视的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模式也不同。但一些高校对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够准确,仍在沿用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明确,研究课题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导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重科研、轻应用”的思想,造成食品专业硕士的职业型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不能进一步更新知识,提高把握和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技术问题这一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实际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应以研究为导向,以创新精神或者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判优劣高下的标准。研究生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O置不尽合理,偏离专业实际和研究需要,授课方式多是沿袭以往的课堂授课为主,没有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给研究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有些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有些课程研究生的授课班型较大,授课形式与本科生差异不大。而且,近年来,一些研究生受到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急功近利,学习心态浮躁,对科学研究兴趣不足,学风较差。课堂学习不认真,玩手机,甚至存在缺课、旷课等现象。由于学校和导师监管不严,个别学生更是忙于社会兼职或是提早到就业单位实习等,真正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

(三)毕业课题脱离生产实际

研究生科研训练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食品专业的研究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科研选题上,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导师缺乏实际生产经验,不能从生产中发现问题,更不能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导致很多研究生在论文选题上,脱离食品企业实际。第二,查阅文献的能力、研读文献的数量及深度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和对食品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了解,文献读得不多、读得不深入,较难胜任开拓自主创新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第三,缺乏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尤其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而目前很多同学往往是为了发文章,为了毕业论文而去搞实验设计,当然,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对于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尽早去实验室锻炼,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带着问题去搞科研。

(四)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创新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依托科研实践进行培养和训练。这就使得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当大一部分研究生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来的,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一般都是在本科生阶段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已经适应了本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对研究生阶段以“研”为主的学习方式还缺乏了解,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学习。造成刻苦“学习”的研究生很多,但很少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多研究生只在意怎样发表几篇论文然后顺利拿到奖学金、得到学位,而对创新不感兴趣。所以,研究生阶段,首先在思想和认识上要明白研究生主要就是研究、创新、工作,所有的学习都为创新服务。

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意见

(一)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

经过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学习,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非常适合运用自主性、开放性课程教学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通过“讲授”“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帮助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学科交叉,开拓学生思维。食品专业是一门包括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交叉。学生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改善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学科理论、技能和方法的互补互感作用,改善其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和综合技能。这要求研究生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使学生了解掌握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最新知识,以开阔研究生视野,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形成学术氛围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术活动研究生可以了解相关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交流和探究等活动,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会融入和产生很多创新思维,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渠道。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应以研究生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学科为依托,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配合与合作下,形成纵横一体的学术交流网络,营造学术氛围、丰富学术交流机会,以及调节学术交流形式的多样化。食品领域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及实施需要从导师组、校内和校外三个层面上开展。

一是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二是校内学术交流制度化。定期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可以交流的学术讲座,建立学院间不同学科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机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或课题组之间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就学科的最新问题或难点进行讨论,也可谈谈最近的学习心得,培育学生的学术意识,提高学术水平。

三是开展学术竞赛活动打造学术氛围。如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研究生食品大赛等,在校内开展学术竞赛一方面可以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提高校内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与沟通,并带动研究生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四是校外层面上,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团队保持学术联系,与其他院校保持适当的团队合作,定期选派研究生交流,努力实现校际间学术资源共享,实现学术资源受益的最大化。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各个学校的优秀学术讲座及时放到网上,供大家分享,扩大受益面。

(三)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随着现代加工、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手段等,如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实际就会落伍,造成研究意义的空洞。

所以,首先从研究生管理人员、导师到研究生本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科学研究来自于食品加工、检测实践,探索科研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去指导生产实践,应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指标并写入培养目标。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多与食品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对研究生能力的需求并依此调整相应的培养方案,加强多方合作与交流。在专业课程的要求与设置上尽可能形式多样,以满足科研与实践所需,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

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科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将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结合食品企业的需求,开发出新的课程体系、培训体系等,并学习国内外优秀高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许多实践基地,学校可以组织研究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种双赢的模式应加以利用和倡导。

另外,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即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企业家来为研究生授课,或者根据学生参与不同项目的科研方向指定相关方向的企业人员担任导师,以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

锦州医科大学2007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以畜产品加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以辽宁省肉类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通过与辽西地区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和锦州益多乐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聘请校外企业优秀专家兼职研究生导师,充实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定期举行导师和用人单位座谈会,探讨学生的创新培养方法。学院每年邀请校外兼职导师和用人单位的领导到学院进行座谈,征求提高培养研究生质量的良方,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聘请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专家开展中式传统肉制品现代化生产的研究。

目前,学校已与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不仅加强了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研究生解决企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要锻炼的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促进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吉忠,,张俊,黄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1).

[2]李保国.关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4(15).

[3]宋晓燕,朱伟,张小全.论食品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

[4]王彪.\谈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

[5]王小三.浅谈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

[6]卢芳国,陈伶利,杨胜辉,高强. 论学科交叉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

篇9

[关键词]工学 人才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引言

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各个高校设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的食品行业专门人才。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工程底子薄、工学理论知识匮乏,已成为日益暴露出来的显著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教学和食品工业现状脱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工程素质距离企业的要求似乎越来越远。因此,必须加强工程教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研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对工程全球化、复杂化的挑战,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1]。

本文对57所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大纲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包括18所综合类院校,13所工科院校。将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分成四部分,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实践环节;创新能力。通过探讨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找出影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得到能够促进工程能力培养的最优培养模式,更新相关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能力。

二、基础课程教育培养模式的调整

(一)适当缩减公共基础课学时

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基础教育等方面。在本研究所调查的21所工学类院校当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为40-60%,其中,工科类院校专业课学时多于综合类院校。基础课占总学时比重过大,这导致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相对少,专业知识薄弱。在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英语和数学占学时比例最大,而在现代高中教育环节中,英语和数学等常规课程已经涉猎了一些大学课程内容,学生上了大学之后,这些内容还会重复学习30-50学时,这不仅浪费时间,还直接减少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如果将这部分学时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势必会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丰富。

(二)加强学生工程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工程训练方面,作为工学类院校的学生应掌握有一些工学类基础知识,如:机械基础知识和电学基础知识等,以便将来可以从事一些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工科院校对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教育要好一些,基本能有90-120学时的学习,而一些综合类院校却忽视了学生工程基础的训练,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偏软,缺乏工学学士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因此,应调整基础课学时,保证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在100学时以上,满足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必修课中,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属于工程类课程,在进行教学时应避免填鸭式教学,教师讲授要少而精,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学习方式,培养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种媒体,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准确、生动和客观。例如在讲述食品机械与设备时,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食品机械单元操作的动画或录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加工过程。在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界上或我国大型食品工厂的图片或录像,使学生对现代化食品工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另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察,如考试、讨论、读书报告和论文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独立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丰富专业选修课的种类

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把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使教学内容不仅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2]。增加工程类专业选修课,可以将一些工程类课程的基础部分设定为专业选修课,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食品机械及设备原理、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的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工学类院校共同努的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的教育,实习环节的培养和毕业设计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食品工程类课程实验多为演示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演示实验直观、生动、有趣,在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并且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演示,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演示食品机械的单元操作过程;课外演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观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演示走廊,在教学楼或实验楼里专门辟出一定的空间用于摆放一定数目的演示实验,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参观和学习[3]。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涵盖多项技能和多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这类实验一般应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1/3以上。使学生能够对食品单元操作、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现代食品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熟悉和掌握。

(二)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增强对食品行业的了解

实习环节是本科生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也是学生首次真正接触食品工厂,从对食品工业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实行一学年三个学期的教学体制,在暑假前后安排第三学期6周左右的实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自主安排实习日程,完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食品工艺实习。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社会调查实习,让学生自行设计社会调查表,发放调查问卷,及时掌握食品行业动态。设立食品工程系统设计实习,利用3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使用CAD制图软件自行设计一套食品加工系统,完善食品工程环节的学习。实习环节的考核要把对企业的了解、对行业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作为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提高对各实习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积极性。

(三)通过毕业设计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工程基础训练,对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适当延长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环节的时间。学生可以在寒假完成3周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针对所研究课题进入相关食品工厂进行模拟工作的阶段,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还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准备状态,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受到提出问题、检索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实验验证、撰写说明书和毕业论文、接受答辩等基本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这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正确观察、缜密思考、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实验习惯、诚实记录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本科专业人才,为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设计、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五、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随着各大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就显得更为迫切[4]。

高校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会从事一些科学研究工作,本科生可对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学习和研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作为教师的助手参与进来,辅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学生在进行课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就培养了他们运用书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提供本科创新基金,学生经过市场调查及社会调研后,在学校的支持下选择创新课题,并作为第一研究人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这样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开展工作、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要鼓励他们在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掌握技能中多动脑筋、想办法,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同时,还对学生毕业后参与到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等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结论

针对当前工学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背景薄弱这个主要问题,构建了能够促进工程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优培养模式。第一,基础课程方面,缩短基础课学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在大学一二年级增加工程类基础知识作为选修课,使学生更早的接受工程训练。第二,专业知识方面,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工程类选修课的比例。第三,实践环节方面,增加工程类课程实验,并尽量建立演示走廊及开放性实验室,在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增加学生工程方面的训练,突出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作用。第四,创新能力方面,设置课外培养计划,并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更早的接触前沿科学。

我国在改造传统食品工业方面正面临转型期,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必将代替原有的陈旧的落后技术,这需要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门人才。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培养符合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要求的毕业生,使他们系统掌握食品营养、加工工艺及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并成为能够从事食品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推动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食品工业不断现代化,逐步迈进世界强国的行列。

[基金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

[参考文献]

[1]赵辉,平文祥等.综合性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66-67.

[2]李先保,郭亮.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2):59-61.

[3]丁培峰.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346-11347.

篇10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工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46-03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摆脱传统农业社会,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必由之路。贫困落伍地区后发优势的挖掘和奋起直追的事实,同样印证了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性及不可逾越性。青藏高原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问题,工业化的梦想在上千年的游牧、农耕文化的夹缝中艰难萌发。结合生态恶化的新问题,青藏地区所要选择的工业化之路将有别于传统的唯经济利益独尊的模式,是一条新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即生态工业化道路。

一、青藏高原生态工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一)概念内涵

生态工业是一种新型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早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位研究人员提出“生态工业学”和“工业生产系统”以来(科学的美国人,1989),对生态工业的概念探讨就从未间断过。199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工业发展”概念,该概念囊括了工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指出新型可持续工业模式是代替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的最佳模式。之后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界定做了补充与完善。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广泛借鉴他人对生态工业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其总结为:将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起来,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及系统工程原理,以有效资源节约、轻度环境损害及废弃物再利用为特征,实现经济活动同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流良性互动的工业发展模式。根据这一定义,青藏地区的生态工业具体是指,合理利用牧区清洁的自然环境和可再生草地生态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方法和清洁能源,对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进行大批量、标准化的精加工和深加工,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安全、健康、优质绿色产品的产业,包括草地绿色食品工业、绿色产品工业、绿色医药工业和绿色能源工业。

(二)特征

1 生态工业是进一步挖掘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稀有物种等自然资源经济潜力的集约型产业。青藏高原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关学者对我国各省市自然资源富集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和自治区自然资源优势度均居全国前3位,部分处于青藏高原的四川和甘肃省,资源优势度也均名列全国前10位(刘再兴,1993:111)。当地生态工业首先是以农畜业资源为投入要素的,生产高档、优质、绿色农畜食品的精加工业;其次是围绕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进行的名、优、特高档食品、保健品及礼品的加工业;再次是对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产业,是合理、有效、高效的实现潜在自然资源向现实经济资源转换的产业,是取之于自然又回报生态的产业。

2 生态工业是为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农牧民群众及广大消费者谋福祉的产业。对一个区域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脆弱或退化的生态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撑,而环境的改善或破坏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定。青藏地区走生态工业化道路,是在青藏高原生态退化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情况下,以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承重代价为前车之鉴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既充分尊重当地生态环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又密切关注当地经济发展问题迫切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二、青藏高原发展生态工业的可行性

(一)生态环境脆弱性需要发展生态工业

从古老的游牧生产到较进步的农耕生产最终迈进先进的工业化大门,是人类历史对落后生产方式的沉痛变革与否定,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不息探索与追求,这个过程充满着破坏又富含创新。目前,青藏地区的生产系统已遭到人为和天然因素的破坏,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的研究结论,全部属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和部分属于青藏高原的甘肃、四川省区的整体生态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均位居全国生态退化压力最大的7省之列(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309)。如果青藏地区按照传统工业化模式,来组织工业生产,那么必将加剧当地生态退化态势,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及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将会对当地生态退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给脆弱生态以致命打击。青藏地区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不容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来发展工业。

(二)资源禀赋特点有利于发展生态工业

任何工业生产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对工业形式先进与落后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其自然资源的利用形式及生产加工方式的评价。青藏地区的生态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及粗放式生产过程的根本变革,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等资源是实现这一变革的物质基础(见下表)。目前,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属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也是直接迈入生态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性阶段。首先。青藏地区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为开展绿色肉食品加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原料;具有高寒品质的青稞、小麦、蚕豆、豌豆、油菜、茶叶等为农作物精加工留有广阔的余地;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植物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为制药业及科研事业的兴起提供了契机;珍奇的动物资源是高原风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中的一部分既是高原所独有的,也是世界的珍品,除了欣赏价值外还极具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许多矿种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当地已形成了大量有名的矿区,这对合理、科学、高效、可持续采矿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此外,青藏地区独一无二的日光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更是发展绿色能源工业的最佳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均可用于发电,这将是缓解当地用电难问题、告别火力发电的高能耗高污染而通向光明的智慧举措。

(三)国家鼓励发展生态工业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开篇序幕中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必然选择”。作为国家战略,它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化为资源集约型发展模式。同时,据有关部门初步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奠定基础和初步开发

阶段,主要支持以天然农牧业资源为基础的绿、特农牧业生产;第二阶段为加速开发阶段,主要发展以农牧业初级产品为投入的食品加工业及采矿业;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即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提高。目前,第一阶段的开发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顺利实施将有赖于工业化框架的初步制定,即选择一条依托于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看来,青藏地区走生态同业化道路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西部大发阶段性战略的交汇,它既服从国家的全局规划,也不脱离当地的发展进程;既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生态安全,也不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的科学工业化道路。

三、青藏高原发展生态工业的措施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动力能源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基础之上,力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尽量少的排放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生态工业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以下4个关键因素:

1 政策法规。政府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和法规对青藏地区工业企业生产中,能源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及加工的管理机制,防止乱挖、乱采及浪费现象,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建立水资源供给管理机制,对工业生产的用水量、污水处理及排放事项进行监督;建立能源消耗管理机制,对工业生产中电、煤、石油等动力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督促高能耗生产向节约型生产转变;专门建立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固体废物的产生、排放及处理进行管理的部门,鼓励排污少、环境损害小及废物再利用的生产方式。同时,可以对工业产业的部门结构予以政策引导,限制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环境效益差的部门,倡导发展环境效果好的清洁生产部门。

2 经济手段。资源的日益稀缺及成本的上涨,要求开展节约和高效的工业生产。经济手段指激励或惩罚,即作为利益主体会对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价格的上涨做出反应。因此,从根本上缺乏运用新观念、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经济激励。为此,运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自发的来改进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发展生态工业不可或缺的关节。具体实现途径为:(1)对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及能源的工业使用适当加价或制定配额原则。对以往可以免费或支付较低廉价格便可获取的资源进行加价,这将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利润的下降,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质便会促使企业改良高投入、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寻找更节约更经济的生产方式。制定资源的使用配额是另一种价格激励方法,即根据企业已有生产规模制定一个最佳资源的消费限度,在该限度范围内资源是廉价的,超过该限度的资源是十分昂贵的,这同样能够激励企业改进技术,追求高效生产。(2)对工业污染物进行征税。对工业生产中所产生和排放的三废及其他废弃物,依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分门别类的制定一个税率,按照“危害大、税率高,排污多、税金高”的原则征税,将污染代价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此来控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