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 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 mol・L-1的浓硝酸和1.0 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 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 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 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 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 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 假设1. 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 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 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 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 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 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 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 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 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 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 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 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 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 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 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 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 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 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 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 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 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 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 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 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 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 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 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篇2
1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以央视新闻“甲流及其预防”的录像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和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经过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问题、归纳等教学环节,在完成NaClO及HClO性质等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科学猜想和实验探究能力,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84”消毒液的制取及其物理性质;
②知道NaClO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HClO的化学性质;
④了解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2.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科学猜想,并学会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②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猜想、实验和交流讨论等,形成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②感悟生活中化学现象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
3教学过程实录及点评
4 教学反思
篇3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接触到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直接给学生指明了解出方程的明确方向。同时,它也对学生后续学习不等式、函数,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接触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把知识内容加以练习,再次加深等式性质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实验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为今后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符号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在用式子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的活动中,经历探索、总结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难点:两个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明确目的。
四、教学程序(分三部分教学)
(1)联系实际,激趣引入。大家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的简单方程的解。但是形如3x+7=32-2x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方程首先是等式,所以我们要先来看看等式具有什么性质。首先激发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天平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①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图1、图2的教学模式(篇幅所限,图略,下同):先让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生口答,验证。接下去,继续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把茶壶呢?生答,再一一演示验证。图3、图4的教学模式和前面一样。
②总结抽象,认识规律。通过上面的观察,先用一句话归纳图1和图2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再以第一句话为基础归纳出图3和图4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不变,0除外。)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同时要让学生自己举例,检验等式的性质,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任何一样的东西,天平都是平衡的。让学生体会,一会儿我们在用字母表示规律时其中字母取值的任意性,再次加深学生对字母表达运算的认识,从学习的各个过程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
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在横线处填空】
①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4分)
1)如果x+8=10,那么x=10+___; 2)如果4x=3x+7,那么4x-___=7;3)如果-3x=8,那么x=__; (4)如果x=-2,那么__=-6.
②完成下列解方程。 (11分)
1)3-x=4. 解:两边____,得3-x-3=4_____.于是-x=______.两边____,得x=____.
2)5x-2=3x+4. 解:两边____,得____=3x+6;两边____,得2x=_____;两边____,得x=_____。
③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X=a的形式)明确运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总结分析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检测】
④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拓展训练】
⑤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7x-6=-5x;2)-x-1=4;3)2x+3=x-1;4)+2=+2
⑥当x为何值时,式子x-5与3x+1的和等于9?(7分)
⑦列方程并求解。 (8分)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求这个两位数。(提示: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
⑧如果方程2x+a=x-1的解是x=-4,求3a-2的值. (8分)
⑨等式(a-2)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x未知),求这个方程的解。(8分)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篇4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从“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谈一些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
(一)复习
1.组合的定义
2.组合数公式
(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1我班现有45名同学,1.现要选出20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25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现有n名同学,
(1)现要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n-m)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问题2我班今天有45名同学,明天张杰同学将到班上课。现接到校团委的通知,要求我班明天选3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考虑到张杰刚病愈,体力不佳,决定不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考虑到张杰已有近一个月未到班,为了让他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决定一定要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原有n名同学,现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若要从该班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决定不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决定要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有何发现?
由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自主发现了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即
(三)学生自主证明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四)小结练习,并布置作业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
由“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可看到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如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出示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组织讨论——小结练习——公布答案并订正——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时要突出个别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对一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同学的个别辅导。要及时了解自学进展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问题讨论时有的放矢。对学生普遍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也不组织学生讨论;对大多数学生所能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回答,教师修正补充;对学生认为自己已懂,而实际理解不深的,教师提问,让学生讨论,以加深理解;对绝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重点讲。
三、通过“问题教学”,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与转变。
(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内容分析
本内容为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在此我针对第二课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转变设计了本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3+的检验。教学难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
三、设计思路
从古代迷信活动的“杀鬼”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并结合学生的旧知,学习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方法。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总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从而得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师】事先准备一张涂有氯化铁溶液的纸,用硫氰化钾溶液喷湿一把小木剑,刺向纸。这就是封建迷信中杀鬼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杀了鬼?我们这节课就来揭开谜底。
【生】观察,思考。
【实验3-10】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毫升氯化亚铁溶液和5毫升氯化铁溶液,各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生】观察,并记录结果。
【师】“杀鬼”的谜底就在这里了。谜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过度】如何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板书】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
【生】思考并回答,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投影板书】Fe3+的检验:
(1)向Fe3+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Fe2+的检验:
(1)向Fe2+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师】铁元素存在着+2,+3两个化合价,这决定了其化合物的复杂性。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思考)
【板书】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性质比较。
【生】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投影板书】
【过度】如何用实验来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实验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供的药品有:FeCl3溶液,FeCl2溶液,Cu,HI,H2S,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过氧化氢,KSCN溶液,维生素C)
【方法提示】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的方法很多,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应该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测你的预测。相应的,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应该寻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预测。
【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展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进行对比分析。
【生】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感悟。
【师】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同时我们也发现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板书】三、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较强氧化剂
【知识运用】1.展示一瓶新鲜苹果汁,搅拌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思考。
2.展示一瓶放铁粉的FeCl2溶液,提问:固体是什么呢?它起什么作用呢?
【生】思考,讨论,交流。
【本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踊跃发言。
【师】小结全课,布置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略)
篇6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二,从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出发,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3+、Fe2++。关于Fe3+、Fe2++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要让学生自己设计Fe3+、Fe2++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Fe3+、Fe2++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学会用多种方法鉴别Fe3+、Fe2++。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据调查,我国有20%的人患有贫血症,其中半数是缺铁引起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探寻补血剂中的……
【魔术】喷KSCN溶液在滤纸上出现“铁”。
【教师】(PPT)补血剂硫酸亚铁片的说明书,你能找出补血剂中含有哪些铁的化合物?猜猜红色物质是什么?(氧化铁) 那么硫酸亚铁在哪里?(绿身体) 非常有可能。
【教师】原来真正的药物在最里面,那吃到胃里谁帮它脱掉“红外套”呢?(胃酸) 对。
【板书】 Fe2+O3+6H+=2Fe3++3H2O
【教师】红外套真是氧化铁吗?课前我把药片包衣溶于盐酸得到溶液A,如何检验A中Fe3+?
【学生】讨论方案:观察溶液颜色、用氢氧化钠溶液、加KSCN溶液。
【教师】下面开始我们的探寻之旅吧!
【学生】棕黄色,有Fe3+。滴加NaOH溶液,有Fe3+吗?(有)。滴加KSCN溶液,有Fe3+吗?(有)。
【活动】Fe3++3OH-=Fe(OH)3 Fe3++3SCN-=Fe(SCN)3
【过渡】这些既是Fe3+的检验方法,也是Fe3+的性质。
【板书】检验 一、性质
【教师】(“铁”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Fe3++3SCN-=Fe(SCN)3】
【教师】继续探寻之旅,浅绿色药片中有Fe3+存在吗?请讨论实验方案……
我们来试一试:将浅绿色药片研碎后放入③号试管中,加水溶解,(无明显现象)。均分到④号试管中,向③号试管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④号试管,滴加NaOH,(灰绿色沉淀)。④号试管中物质倒在表面皿中的滤纸上备用。
【教师】通过实验,发现浅绿色药片中没有Fe3+,那有什么?(Fe2++),如何检验?
【教师】③号试管利用提供的氧化剂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实验】溶液颜色变成了血红色。
【教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①淡蓝绿色部分含有Fe2++;②Fe2++有较强的还原性。
【板书】还原性: 2Fe2+++Cl2=2Fe3++2Cl-
【教师】药片包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隔绝空气)
【教师】④号试管生成Fe(OH)2 Fe2+++2OH-=Fe(OH)2
【问题2】请再次观察滤纸上的沉淀的颜色。灰绿色变成了红褐色?(Fe(OH)3) 为什么?(Fe2++易被氧化)。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了红褐色的现象,常用于Fe2++检验。
【板书】检验:①浅绿色。②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 ③Fe2++ 无现象血红色溶液。
【教师】试剂加入顺序可以颠倒吗?(不行)为什么?(无法排除Fe3+干扰) 如何将Fe3+变成Fe2++ ?(还原剂)
【学生实验】②号试管,向血红色溶液中加铁或铜粉,震荡。溶液的血红色消失了,Fe3+被还原了。
【教师】真的一定是Fe3+被还原了?到底少了谁呢?怎么证明?
【学生】再次滴加KSCN,如果变红色,就说明没有KSCN,被反应掉了。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Fe3+有较强的氧化性。
【板书】氧化性。
【练一练】2Fe3++Fe=3Fe2++ 2Fe3++Cu=2Fe2++ +Cu2+
【教师】细读标签:“①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吸收。”为什么?(还原性)
【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体验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同时也认识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
【作业】①尝试构建Fe、Fe2++、Fe3+的相互转化关系图(“铁三角”)
②调查市场上其他品牌补血剂成份,比较它们优缺点。
四、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 实验教学 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专题三“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复习的第二课时,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代替。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应着力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合作和探讨等途径,把外界施加的信息通过主动建构变成自己的知识。笔者根据这种观点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能力与方法
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概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小组合作与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
b.使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c.教学的重点、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材处理
(一)学生状况的分析和对策
知识:已经复习了铝单质的性质,通过学习钠镁的知识,对元素的学习有了基本的了解。
能力:高三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心理:旧知识的重新回忆。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的教学策略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提炼总结,让全体同学动脑、动手、动口,愉快自主地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三、教学过程
性质方面:本节课的重点是讨论三氯化铝的制备。利用所给试剂,先小组讨论可行的方案,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如果学生记得一些反应的现象,能把离子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就可以不用做实验,对于不确定的实验方案,可以用实验验证。
两个难点: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铝和往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这两个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结合盐类的水解讲解,配合图像一起分析,每一种实验方案都用PPT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图像投影出来,让学生与自己书写的结果对比,教师再对氢氧化铝的两性进行总结。接下来总结铝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就容易多了,方程式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连接高考的热点: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如果学生无法判断,就可利用所给的试剂做实验,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接下来讲解一道2011年的高考题。
理论联系实际:列举明矾净水、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泡沫灭火剂等,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方程式,强调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四、教学后记
五、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一)氢氧化铝的性质
1.两性
2.氢氧化铝的电离:
篇8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苏教版)《2.2.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部分划分为两节课(探究概念图像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概念图像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古莲子的年代问题和炭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对数函数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想
(一)函数及其图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像语言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维持持久的好奇心。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全方位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这种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
(二)结合参加我校组织的市级课题《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
1.在课堂活动中,利用图形计算器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
(三)通过图形计算器与学生的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自我动手、自我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像,分析、归纳、总结,自主构建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培养学生自我动手、自我实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用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像、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六、教学策略分析
(一)本节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概念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法指导,重视新旧知识的契合,关注知识的类比,学习方法的迁移。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娱乐“计算米粒”与数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图形计算器,通过学生自我动手、自我实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通过让学生给函数命名,举几个指数函数例子这个小环节,增强学生对指数函数本质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概念的得出可谓“润物细无声”。
(四)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研究函数可以从图像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出发,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图像及其性质。设计中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侧重对解析式、作图像探索。学生的上台报告,老师借助图形计算器的直观图形,以形助数,以数定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
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
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
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
师:1.2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2007年9月13日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7亿吨。这就是说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
【设计意图: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同时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y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得出y=2x(x∈N■)和y=2■(x∈N■).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指数函数的定义
师:其实,在本章开头的问题2中,也有一个与y=2■类似的关系式y=1.073■(x∈N■,x≤20)
(1)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逐个给出)(约3分钟)。
①y=2■(x∈N■)和y=1.073■(x∈N■,x≤20)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能否构成函数?
③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学生对比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发现y=2■,y=1.073■是一个新的函数模型,再让学生给这个新的函数命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师:如果可以用字母代替其中的底数,那么上述两式就可以表示成y=a■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
(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约6分钟)。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①若a
②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0,a■都无意义)
③若a=1又会怎么样?(1■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a≠1.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 :①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②讨论出a>0,且a≠1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
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y=2×3■,y=3■,y=-2■。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
①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
②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
可以从图像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思考。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知道图像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像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
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
(2)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就从图像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
①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图形计算器的操作从图像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
②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
③每组都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或成果写出来以便交流。
【学情预设:考虑到各组的水平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巡视,对个别组可做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更可加深对所得到结论的理解。】
(3)交流、总结(约10~12分钟)。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关注各组的研究情况,此时可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对比从两个角度入手研究的结果。
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发现、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或要求学生分析。
师:各组除了研究过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还是否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呢?(如:过定点(0,1),y=a■与y=(■)■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师:下面我们开一个成果展示会!y=2■,y=10■,y=(■)■,y=(■)■.
【设计意图: ①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研究一个具体的函数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图像角度研究只是能直观地看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而具体的性质还是要通过对解析式的论证;特别是定义域、值域更是可以直接从解析式中得到的。
②让学生上台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
③对指数函数的底数进行分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分类问题使该难点的突破显得自然。】
师:从图像入手我们很容易看出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过定点(0,1),但定义域、值域却不可确定;从解析式(结合列表)可以很容易得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但对底数的分类却很难想到。
教师通过图形计算器中“动态图”模块,改变参数a的值,追踪y=a■的图像,在变化过程中,让全体学生进一步观察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可以边总结边板书。
(三)巩固训练。
例1:已知指数函数f(x)=a■(a>0,且a≠1)的图像经过点(3,π),求f(0),f(1),f(-3)的值。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
师:根据本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什么条件吗?
师:从方程思想来看,求指数函数就是确定底数,因此只要一个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底数是确定指数函数的要素,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
例2:(1)同时画出y=2■、y=(■)■与y=3■和y=(■)■的大致图像,观察并思考y=a■和y=(■)■图像之间的一般结论?
学生活动:通过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探索研究,归纳出结论。
(2)同时画出y=2■、y=2■、y=2■的图像,思考它们图像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图形的美,直观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从解析式角度进行)。
②突出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强调各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融会贯通。】
(四)提升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再一次复习对函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让学生体会本课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
②总结本节课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③强调各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融会贯通。】
(五)作业:课本59页习题2.1A组第5题。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不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篇9
关键词: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用合一;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42-03
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在某一领域里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职“教、学、用合一”技能型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为从事第一个职业岗位做好准备,也要为职业生涯中从事其它岗位作必要的准备。要在分析学生及岗位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一、职业岗位能力匹配分析
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每一个岗位由于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职业专门技能主要体现在某个具体职业中;行业通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各行各业领域里,比如个人与团体管理能力以及资源与运营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所有劳动者身上,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六大模块。[1]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培养重点是核心能力,其次为行业通用能力。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学生及职业特点,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进行“教、学、用合一”的教学设计。
1. 岗位能力分析
岗位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动手能力。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能力,表现为能熟练掌握岗位群通用的基本技能,有专业背景的专门技能以及某些特殊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并能运用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或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解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并且能够针对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把精密的设计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高质量产品。
(2)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掌握和操作先进生产技术,而且能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其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等方面。他们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将思想付诸于行动,生产体现于产品的关键纽带,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造技能型人才。
(3)适应能力。亦即国家人社部规定的行业通用能力,体现为适应劳动岗位变动的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同专业(工种)劳动岗位的流动方面,也表现在对邻近专业(工种)劳动岗位的流动方面。除了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群主要工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专业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相当的了解。
(4)核心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所有劳动者身上,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等,还包括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素养。这些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的素质以及转岗就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基础课培养的主要为后两种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核心能力。
2. 学生本体分析
高职学生基本来源是通过高考上了高职高专录取线前来就读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业成绩不及本科学生。随着扩招以及生源人数剧减,来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都受到局限。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来校就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学一门技术,能迅速就业。正因如此,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也希望通过2~3年完成学业,学有所成。在他们眼中,专业课的学习才是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如果只是"高四"课程,纯属浪费时间。因而,有必要针对这个特色群体进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就能“用”上技能,这将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及后续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是对一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及其预期效果等做出整体筹划和安排。[2]文化基础课课程的整体设计应立足于高职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核心能力需求、职业核心能力目标、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训练素材、“教、学、用”一体化和形成性考核等要素。
篇10
关键词: 参与性 中职旅行社 计调课程 教学改革
旅行社计调,就是计划与调度的结合,是旅行社内部专职为旅行团,散客的运行走向安排接待计划,统计与之相关的信息,并承担与接待相关的旅游服务采购和有关业务调度工作的一种职位类别①。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规范,孕育出旅行社计调这个岗位,因为是比较新的产物,最初的旅游专业的课程是没有开设旅行社计调课程,所以关于计调这方面的教材、教学设计等相关研究都相对有限。因此,我总结在旅行社计调岗位工作的情况,以及走访专职计调了解他们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设计了一套旅行社计调的教学设计,但此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收到的效果不显著。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分析主要有:第一,学生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有点力不从心,以致上课能不认真对待;第二,计调工作是繁琐而复杂的,需要处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在传统的授课当中,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做订车、订房、订餐、编排线路等内容,这些内容跟自己关系不大,不能设身处地地想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学到的东西如同水过鸭背,学过后就忘记了,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我重新整理了旅行社计调所需能力:第一,对价格控制的能力,第二,对开发线路的能力,第三,对商品质量控制的能力,能够发掘又好又便宜的商品,第四,处理事情的计划性能力,第五,信息收集及筛选的能力,第六,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对旅游目的地新的认识,第七,计算机的专业应用能力。这七大能力如何通过课程培养才是关键。我总结课程经验,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参与性对旅行社计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我提出以下观点:
一、进行学情分析
中职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学习旅游专业的同学大部分是比较喜欢玩的同学,自身就怕复杂的课程,旅行社计调又是一门需要动手、动脑、用电脑的课程,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参与性及积极性是很重要的。第二,旅行社计调开设在第二学年,二年级的同学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对旅行社的相关工作包括导游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认识,也建立热爱旅游的思想建设,但由于一些学校存在经费上的限制,部分同学没有能了解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况,因为经济、时间等问题无法前去这些地方,那么利用这种有兴趣的心理,根据计调能力的培养要素,引导学生通过编制自己想去的地方的行程,获得计调相关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方案
参与性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点。学习计调的目的不是编制行程,而是培养他们对信息收集,对信息处理,对行程再编排的能力。怎么提高参与性能?我们可以设计参与性的实践项目:地接计调以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家乡的景点编排线路,组团计调以全国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编排线路。授课前老师首先把自己编排的线路和按照编排的线路实践的结果加以展示(以我在海南旅游五天的线路为例子,在讲订酒店的时候,专门把订海南亚龙湾的酒店作为项目。要求订五星级,一线海景,价格最优惠的酒店,看谁订的酒店与老师订的一样。这个过程中扩展同学们对酒店知识的认识,同时教会同学们看地图。其中有三个同学订到了我订的酒店,也是我对比过最便宜的五星级一线海景酒店。放出自己出去的照片,对比他们看到的酒店照片,激励同学们自己编行程,自己出去旅游。)把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再把课程要求告知同学们,同学们参与其中,为自己干活,参与度和积极性就非常高。再以地接计调举个例子: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课程学习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身处地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三、课程排课建议
1.课程性质:旅行社计调合适集中授课,需要用到电脑及网络。
2.课时为36个课时,安排一周时间。
3.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经济及安全可以保证的情况下,让同学们自己实践行程,有利于扩大旅游专业同学们的视野,同时实践自己的行程安排的合理性。
我们学习计调的目的不仅仅是知道计调的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具备计调需要的那些能力,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教育往往过多强调教会学生会做某样事,而忽略了本该通过课程培养的能力。如果能够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学习了计调的工作内容。
- 上一篇:地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