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济危机的途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经济危机的途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
一、后危机时代的标志和经济环境
后危机时代是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去后,虽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危机依然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世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为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世界,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倒退,人们的购买能力收缩。虽然这场经济危机在持续一年以后已经结束,然而它依然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即形成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稳定且持续增长;另一个标志为金融市场的各项指数是否已经稳定到如经济危机以前一般。从这两个标致来看,目前全球并没有从后危机时代中走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1.国际形势
后危机时代让国外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危机。美国、英国、东欧国家及日本都曾以透支国家的信用,大量印钞的方式缓解危机。大量印钞的结果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然而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大量印钞的结果是将经济危机的结果转嫁给它国,由它国与美国共同承担经济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与美国的大量印钞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中国的经济以稳健的方式发展,所以在2007年至2008年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因此减退。中国在经济危机时一枝独秀的状况让发达国家产生焦虑感,为了转嫁矛盾,发达国家将焦点转向中国,对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以中国的轮胎案、特保案为理由强行要增加关税,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发达国家的经济策略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面的一个难题。
2.国内形势
拉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平衡,它体现在投资过多而消费不高的状况上。中国的内需难以拉动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目前中国的福利保障欠缺,民众不敢随意消费;同时也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有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拉大贫富差距,使大量的民众不敢随便消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问题显得更突出,它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也在后危机时代显得突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依靠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第二产业为主,相对投资较少,能产出大量经济利益的第三产业还未完全展开,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萎缩,其它各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以依靠第二产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两大隐患。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如果自然能源长期大量的消耗,未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将不能再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现在体现得更突出,以山西为例,山西原属于我国产煤的大省,然而现在山西部分县市已出现缺煤的现象,更有部分县市因为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出现沙尘现象。北京及一些其它的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现象,它使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未来政策的取向
1.构建拉动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消费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使经济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从2008年起,我国利用经济危机时期加强对外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他们利用种种借口给中国对外投资设下屏障,且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紧缩限制了我国出口的范围。我国必须意识到一味增加对外投资,依靠对外出口并不是使经济发展的长远办法,我国需要从政治上调整贫富差距、政策上保障民众福利,用拉动内需的方法才能让我国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改变政治环境构建新的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发展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国民的素质,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大部分劳动力的素质非常低下,他们仅仅只具备初中生的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素质问题让他们的劳动方式粗放化。一些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自然农业生产,他们甚至不能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农村和城镇的劳动力只能做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最简单的工业加工劳动,他们无法从事高、精、尖端的工业生产。部分劳动力只能用家族性的方式管理企业,他们无法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劳动人口的素质使我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更使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受到限制。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以前,需要通过改变政治环境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让高素质的劳动力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高经济产业的发展。
篇2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师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统领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能力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态度和蔼、语气亲切,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产生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时,说到“落后就要挨打”。突然有一位同学在台下说:也未必,进步也会挨打。我没有批评学生的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而是问他为什么?学生就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历史上曾经‘进步’的苏莫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被落后的蛮族摧毁的;曾经非常‘进步’的中国也曾屡屡受少数民族南下的骚扰,包括历代加修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北方少数游牧强敌,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根据这样的史实,要求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落后会挨打、落后不会挨打、进步也会挨打。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质疑
高中学生还处在思维成长阶段,知识经验不足,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意识还不是那么的强烈。组织学生质疑过程中,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除了积极主动、正确引导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质疑。比如,构建语言情景、运用面部表情、使用肢体动作、创设问题情境等。
例如:在讲授《中国产生》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你会选择哪里开办企业呢?为什么?”“试想,你在创业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解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
三、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用于质疑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一个又一个的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一步步往前。教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没有质疑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学生也积极参与,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置的,实际上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留有充分的时间,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教师在每一阶段都要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提出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当场解决,较重要的和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认真筛选后在全班交流。在组内交流时要求学生把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描述出来,这对其他学生思维的养成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这样才能避免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从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都能提出:1929―1933年美国为什么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又有什么影响?这些学生都理解,但有几个学生问:“现今中国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状况很相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现今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房价的虚高导致分期付款、提前消费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而2007年开始的股价日益攀升也使股市不稳,风险日益加大。这是否也意味着中国不久也会出现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难于理解,交由组内交流,在分析、讨论、交流中学生形成了正确认识:中国不会爆发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不改变,其基本矛盾就存在,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就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国家会进行强有力的社会调控,所以中国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四、把握课堂教学,让学生惯于质疑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部分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预习效率。通过精心设置的质疑问题,使学生得到启迪,学会质疑的方法。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质疑――带疑自学――尝试讨论――大组交流――解疑设疑” 模式教学。[2] 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比如,首先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地了解,了解教材的主旨和大意。对于课文中的历史纵横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联系与想象;对课文中的学思之窗,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讨,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广开思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形式表达出来。
篇3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异化
一、生态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危机--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通过研究认为,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生态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制约作用也不明显。因此,马克思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生产领域,并指出只有生产领域中的危机趋势,才能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但是,随着科技革命和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由于经济危机而必然崩溃的预言并没有出现,当代资本主义通过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但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本·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中提到,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认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安德烈·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每一个过程都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都是消极的。一方面进行生产的原材料来源于自然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自然界的开发和索取也就更加疯狂。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要强行排放到自然界。这样,就形成了形形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并直接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个世界的生态问题在今天看来可谓是比比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全球化石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0年代早期呈现明显的上升情形。其增长率明显大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于1990年代末所预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正在逐步递增,每十年的增长率都有显著的变化。碳排放的迅速增加在一些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内尤为明显,比如,中国,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减少它自己的能源供应量。全球的生态系统都在衰退中,人为的全球变暖,至少导致了十种以上的环境恶果产生:地表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海洋环流、大气压力、降水量、森林火灾、植物与动物物种的改变、水土流失、高空大气温度改变,以及世界洋流温度的改变。[1]生态社会主义者高兹曾具体分析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三种主要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是,过度积累危机、再生产危机和生态危机,他认为过度积累危机来源于再生产危机,过度积累危机的解决取决于再生产危机,而再生产危机又是以消耗和破坏大量自然资源为前提的。因此,再生产危机又可追溯到生态危机。高兹在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是典型的过度积累危机,这种危机被再生产危机所加剧,而说到底再生产危机最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由此高兹得出结论:\"毫无疑问,生态因素在当今经济危机中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危机都根源于生态危机,都被生态危机所激化。另一位生态社会主义者阿格尔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用高生产、高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也延缓了资本主义的寿命。但是,经济危机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为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和重要特征。
(二)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生态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直接导致了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即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大卫·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指出,生态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生产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长,而在于资本主义获利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生态危机不只是一个纯粹控制自然的观念和运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等危机的集中表现。
关于世界性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西方的绿色运动理论一般将其归于科学技术、工业化、人的自私品性以及传统观念等。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现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决不仅仅是人的观念落后,或工业主义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的必然结果。生态者还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是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必然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把自然看成掠夺和获取利润的对象。在不断加强资本对人的剥削的同时,也加强了资本对自然的剥削。这种过度生产势必引起能源短缺、地球自然界的\"不断萎缩\",并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生态者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还存在着一种\"成本外在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家不可能牺牲企业利润去保护环境。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然想方设法地把一部分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部。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这部分成本外在化,或者把它转嫁给社会,如把废气排入大气层,让废水流入江河湖泊或者是转移给后代,让后代去支付这笔费用。
因此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剥夺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逻辑也必定要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这就导致了资本家操纵社会消费,制造永远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需要的虚假需求。极力宣扬以消费为荣,诱导人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幸福程度标准,使人们把享受无休止的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造成了\"异化消费\"。这种\"异化消费\"又反过来刺激\"异化劳动\",这样就形成了从工业无限生产到\"异化消费\",从\"异化消费\"再到无限增长的恶性循环。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被大量地浪费,污染物被大量地排放,最终超过了自然界所能负荷的程度,从而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引发生态危机。美国学者维克托·沃尔斯指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有限资源实行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并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发展中国家当成垃圾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解决生态危机,资产阶级环保学者主张在资本主义现有制度的框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些改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从而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带来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剥夺和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蕴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既然,导致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所有的生态马克思主者来说,生态社会主义既是他们的理想社会目标,同时又是最终解决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然而,所谓的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生态社会主义。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都存在着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无条件推进工业化的倾向,同时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和单纯计划经济的盲目性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它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标,更无法超越当代资本主义的体制,承担起解决生态危机的重任。生态社会主义者构想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社会。它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使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历史性解决,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全新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社会。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政治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体,在这种新型的民主中,基层民主最为重要。所谓基层民主,就是把国家主要权力交给基层组织,实行基层自治和权力分散化,通过民主自治、民主参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经济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人与自然都能承受的生态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即可满足人的需要,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在文化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彻底摈弃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摆脱了贪欲无限、消费无度的文化观念,建立兼顾人类长远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活范式。倡导一切生产和消费都要符合绿色社会的道德规范,鼓励人们从创造性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中寻求快乐和满足,从而保证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将根据需要而不是利润分配资源。在这种根据需要分配资源的社会中,生产不再是建立在工资奴隶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愿劳动的基础上,大多数人将希望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并能与别人相处。虽然很多环境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但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比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更为严重。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环境原则建立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人们将不再体验到一种环境危机。
参考文献:
[1](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69.
[2]AndreGorz.EcologyasPolitics,Boston:SouthEndPress,1980·[3]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96.
[4]俞吾今,陈学明.国外哲学流派新编(西方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雨辰.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2-7.
篇4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金融危机简称金融风暴,指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及地域内经济急剧的快速的超周期性的恶化。这种状况对房地产、证券、利率指数、地价、生产企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不景气,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规模和产生的价值不协调,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工人严重失业。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企业财务风险受到极大冲击。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现实下和特定的时期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于或无法控制、预料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流的效益降低和可持续性不协调,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实际绩效和目标发生偏离,对企业生存、发展和长期盈利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出口下降、贸易壁垒增加
本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之一,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必然使得我国出口的进度减慢,贸易规模顺差相对减少。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进口需求下降。国内,如苏州、宁波、上海等地区,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密集型私营企业,如玩具、服装、纺织等受到巨大冲击,面临重重的困难。一定时期内,发达国家在立法层面和WTO层面会不断出台更多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的出口企业要提高警惕性,要小心谨慎地面对贸易保护主义。
(二)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诸多经济活动都和贸易往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出口贸易就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5%以上。近年来,美国贸易赤字加大,境外投资资产的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其维系的赤字贸易平衡,因此美元持续贬值。受到美国汇率影响,我国诸多企业经济收益与成本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出口商品的成本大幅提高,以美元计价的产出商品成本也相应提高,所以中小企业面对的汇率变动风险已经显而易见。
(三)债务风险
历史上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表征就是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累累负债。每一次经济危机来临,主导国家和所波及到的国家都在经历一个形成外债的过程中,并且数额庞大,有一定的持续时期。如经济危机最先显现的美国,房利美、房地美就是次贷危机,由于次级贷款的不断积累和增加,资不抵债,最终破产。还有一系列金融机构外资参股,在危机的情况下,发行债券让其他国家认购,我国就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经济危机,外资企业当然也严重受损,为美国次贷危机买了单。金融危机过程中,一些美国的债主一定会向美国讨债,包括我国,必然有不少企业花费精力和时间去要账,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处理不当背负巨大的债务,导致发生大量的坏账、烂账、呆账。
(四)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
由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形势一直不好。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处于生产规模的发展时期,通过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是相对可行的融资手段,但是通过上市融资有些中小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国家的主要信贷,大部分流转到了大型的公路铁路基础建设项目和国有大中心企业,留下来一部分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主要是智力密集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其贷款额度也相对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大批有待发展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由于大量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即使有国家信贷扶持,银行也不愿意把贷款给他们用,原因是,风险不好控制和风险不确定。所以,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二、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应对金融危机,应着重做好以下五点:
(一)巩固和加强国内市场的经营活动秩序
1.实施多元化经营。由于美国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其他经济主体的正常运作也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市场的经营,应该立足现实,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大出口增长比例。我国出口企业,应该认清目前的形势,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长线布局,把目标对准如俄罗斯、非洲、中东、印度、拉美等一些和我们一样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并且有进口需求的国家,从而,使得出口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扩大内需,调整生产结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购买力大大提升。因此,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化吸收的潜力,通过调整结构,面向国内市场,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会一定程度上均衡外部市场冲击带来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危机,既是风险,又是机遇。扩大内需,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是应对危机的不二选择。
(二)规避汇率风险
当下,规避汇率风险,中小企业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变更贸易结算方式、贸易融资、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采用非美元货币结算方式、增加内销等。中小企业可运用的金融产品主要有:保理业务、外汇期权、平衡责任、套期保值、借款保值、远期合同、掉期保值等。规避工具的正确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和不利冲击。企业也应当敦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远期结汇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避免潜在的亏损风险。
(三)控制债务风险
企业的债务货款能否及时的收回,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是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所以,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控制方法非常有必要。比如,运用信用证来收汇,在对外贸易时签订合同等。每一个企业务必高度重视,签订合同的规范性、正式性,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签订合同,还可以洞悉合作方的诚意、严谨、认真态度。同时,对于进出口企业是避免债务违约的必要手段。
(四)提升融资、筹资决策水平
企业在解决自身的资金资本需求的时候,应该遵循,先先内后外的原则。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精简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创新流程,改革变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完善资金回流,来解决“内”的问题。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资产质押,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发行股票等来解决资金,这是外的途径。企业应该创新融资方式,不拘泥于老套的融资模式。具体可以采用,票据贴现,委托贷款,股权质押等。通过并购贷款,银行信托理财等形式广泛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一年一度的贷款归还,来获得新的授信额度。寻找较低成本的资本运营模式,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和财务风险。
篇5
我国自2004年7月1日加入WTO,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开放我们的市场,将进出口经营的权利都开放出去.随着贸易的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遭到一定的风险,给我国的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影响.同时世界经济贸易存在风险,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规避贸易风险,保护我国经济市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规避经济贸易中的风险.
2经济贸易中遇到的风险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由于本身交易的复杂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所以很多细节都可以引发贸易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解决贸易风险,我们需要对贸易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
2.1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经过报盘、还盘、确认、订约、履约几个过程来完成整个交易,但是在协商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买卖双方的尤其是买方的财务出现变化不能及时履约,这样在结算的时候,就会出现由于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等问题造成出口商货物与单据不符的情况,或者买方出现拒绝付款、拖欠货款等情况,这样就会危害出口企业的经营.这些情况都属于信用风险.
2.2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也称作外汇风险,是指在外贸交易中,由于签订合同到付款之间有时间间隔,所以很多时候会因为国际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而给外汇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损失或者收益,外汇风险分为交易性风险、经济性风险、融资性风险这三种.在经济时刻变化的时代,由于外汇的变化引起的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或者受益的事情十分常见,例如外币升值,那么本国企业的货币贷款、关税、增值税等都会受外币增值的影响而增加,由于这些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势必会增加,成本的增加就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收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应提前定制防范措施.
2.3单据风险.单据风险给买卖双方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本身给双方当事人带来的风险.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条款中如果有漏洞出现,被买方利用就会损害卖方的经济利益.如:合同条款中出现过于重视价格和付款方法而忽视了品质条款、检验条款及法律条款,一旦被买方利用,卖方的利益就没有保障了.同时海运中也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由于货物是海运,所以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提单欺诈、祖传合同欺诈、海运保险欺诈以及集装箱欺诈等欺诈行为,这些都是单据欺诈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对出口商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害相当大.
2.4政策风险.随着世界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间的经济互相联系起来,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增多了,同时利益纠纷也在不断地增加,摩擦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当发生经济危机或者其他的事件时,很多的国家会通过贸易壁垒或者反倾销的规定来转接危机,将本国的危机转嫁到经济实力不强的国家,或者通过设制贸易壁垒将外国商品挤出本国市场,从而为本国市场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风险.
2.5工作环节出现的风险.外贸出口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环节越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就越多.在进行外贸交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同的准备、交易切磋以及履行条约阶段,如果条约不能正常履行,还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调节,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完成,如果有一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出现贸易风险.
2.6贷款风险.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我们为世界贸易建立了一系列的轨迹贸易制度,这些制度我们的贸易提供了一些准则,但是这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系列的漏洞.在这些制度的支持下,世界各地的贸易更加的密切,同时没有奶一个国家希望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会危及每一个国家的经经济.在国际贸易中,贷款危机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如果贷款之前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导致贷款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打击,所以贷款必须在双方互相信任且借款方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才能将款贷给贷款方.
3我国出口企业遭遇风险的原因
3.1忽视信息的全面收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上,进行对外贸易,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对市场上的信息进行分析,主要试分析交易方的各种信息.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出现由于课上的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足、利用虚假合同、陷阱条款等欺骗交易一方导致交易一方的资金受到损害.很多对外贸易公司忽视对客户的信息管理,缺少对客户合作可行性的分析,从而出现外贸风险.外贸工作人员收集信息时主要是对这些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出与该客户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帮助企业进行安全贸易.
3.2缺乏专业的风险防范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所以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在很多对外贸易公司中,进行风险防范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的人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没有管理经验,对外贸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忽视风险防范.缺乏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遭受对外贸易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3.3外贸工作人员防范风险意识淡薄.外贸中出现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贸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差,对市场的判定不准确,导致外贸中出现很多风险.有些外贸工作人员注重对市场的开发,市场的占有额提升之后,企业的利润就会随之上升,但是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市场上的风险.很多外贸公司内部本应进行国际贸易防范教育,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主管人员认为这些无用或者其他原因就将这项教育取消,导致外贸工作人员从事外卖工作的时候缺乏防范意识,无视市场上存在的风险.
3.4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外贸企业防范管理的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组织的不健全,组织不健全的后果就是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没有相关组织对国际贸易进行相关的检测,不能及时的提醒外贸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防范措施,出现风险之后就会措手不及.当企业的外贸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企业的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在交易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4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制主要分为两方面:加强制度方面的建立和加强对客户信息调查体制的进程.首先是设置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部门,选出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者,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降低外贸企业的外贸风险.其次是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调查,对客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支付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确保客户可以在后期的合作中将货款定时支付.
4.2提升外贸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升对外贸易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可以有三种途径:首先可以引进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弥补贸易部门的风险防范缺陷:其次可以加强对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专家讲座、短中期集中培训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货物跟踪等,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额能力;最后就是加强整个对外贸易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教育,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培养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潜在风险并规避风险的能力,使得公司上下都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和措施.
4.3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即对外贸易过程里实行通过限制进口以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且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待遇,以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很多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的财政政策,将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削减,同时为了安抚民心,就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很不利.
4.4提升应对危机的信心.抵御经济贸易风险,我们还需要增强抵御经济贸易风险的信心.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量逐步上升,但是外贸经济危机还是存在,面对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有力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经济危机爆发的规模控制住,逐步恢复经济.所以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以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经济危机,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危机,逐步调整经济的发展状况,逐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4.5增强对市场的信任.对于地域经济贸易风险来说,国家的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手段,国家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以及维护市场的正常运作的目的,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缓解市场经济风险出现的次数.但是对于政策的出台的结果,我们还要看市场的反应程度.国家出台的政策应与市场相契合,防止出现落差,将政府的承诺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政策,增强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很重要,只有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提升了,才会不断地扩大市场,增大市场的规模.
4.6将短期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有机结合.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将两者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有机结合,才能够发挥好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经济的增长才是重点,因此,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利于财政政策实施的手段.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也是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中长期的财政政策与短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才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
4.7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商会、协会代表企业利益的作用,政府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经济发展的引导者,通过各协会、商会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沟通和协调,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加强商会、协会的职能建设,让政府协会真正发挥好构筑起完整的外贸风险方法和预警机制、利用好国际规则提高我国企业出口标准、提高应对风险等职能,从而达到推动我国出口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维护好出口企业商业利益维护的目的.
篇6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规则波;经济危机;汇聚效应;色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3-04-28
作者简介:朱其忠(1969-),男,安徽淮南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202;云南财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1D33。
英国1825年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各种经济危机大致呈现周期性特点。苏绍智把经济危机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9世纪20至40年代,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1]。从这五个阶段的发展来看,经济危机源头从一国发展为多国,波及范围从少数国家蔓延到世界范围,从一国中的外贸部门扩展到整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高的今天,经济危机发生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对世界经济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各国需要应对汇率、贸易政策及政治环境等日益复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的诱因和传导机制。从时间上看,经济周期的诱因研究出现较早,古典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外部因素观和内部因素观。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研究出现较迟,构建了若干经济计量模型,如国际经济周期理论、“多源化”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突变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国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一国发生的事件很可能对其他国家经济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Uribe和Yue(2003)利用7个发展中国家数据,阐述了国际利率、国际传播和产出波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实际利率与整个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Neumeyer和Perri(2005)发现:虽然产出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波动大小不同,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与产出在周期中的协动性方面是非常一致的,而且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经济波动性更大;Lei Wu等(2012)认为美国股市在次贷危机中不仅与亚洲股市之间有着依存关系,而且还具有传染效应,使得亚洲新兴股市对日本和香港的冲击反应过度。
“多源化”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某一单一因素的效应。Carlstrom和Fuerst(2001)构建了一个包括内生成本的RBC模型,该模型在交易子集的现金先期约束中引入货币,演示了内生成本是怎样改变货币传导机制的,并讨论了内生成本对货币冲击的放大和传播。信息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Zeira的研究(1999),表明由于经济信息的动态变化,在寻找投资机会的过程中将产生产出和投资周期。突变周期理论主要分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突变现象,混沌周期理论将确定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认为经济体内部即使没有外部冲击也会产生不规则的周期性波动。本文引入孤立波理论,通过对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经济波动的类型、特征以及经济危机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二、经济体的特征
由于经济体是由大量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小于要素内部的关系。所以,经济体的微观结构具有离散的性质,这种结构带来了经济体变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无形性。一是经济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些影响和作用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二是要素本身也不稳定,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经济体的无形性使得经济波动有时候具有偶然性,有时候具有必然性。有人发问:“为什么从向上趋势变为向下趋势时转变得非常骤然、剧烈,但从向下趋势变为向上趋势时却一般说来并无尖锐转捩点”[2]。
4.周期波动性。经济体的发展是在波动中前进的,且呈现周期性特点。一个完整的经济波动周期包括四个阶段: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因其运行像波浪一样,所以简称为经济波。周期性经济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横波是指任何与该波有关的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纵波是指任何与该波有关的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的波。由于所有经济体都是有边界的,这两种波经常耦合在一起,比较常见的经济波动周期有康德拉耶夫周期、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由于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分别位于波峰和波谷,具有一定的能量,不断推动经济的周期性和非均衡性发展,如“曾为周期的危机,给予一个物质基础”[3],即促进了固定资产更新、工艺的改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下一次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线性经济规则波与非线性经济危机的特征
从表面上看,经济体内要素的变化是非正常波动,但实际上其变化具有确定的属性。从微观结构及运动来看,经济体内的各个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宏观结构及运动来看,每个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布是均匀的,两者的相互矛盾决定了经济体的运行过程既具有线性波动又具有非线性波动的特征。
(一)线性经济规则波的特征
线性经济规则波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一是经济体较为封闭,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二是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三是要素相互独立,横向联系少,且层次分明,如行业条块分割等。
1.线性叠加性。由于每一个要素的运动或变化都会引起经济体的波动,而波长可能各不相同。所以,经济体波动可以被看成是由许多不同要素的分经济波叠加而成的,称为合成波。较为稳定的合成波是一种线性叠加,即线性规则波,这种叠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叠加的,经济波参数(波长、波幅、周期等)均相同,在其传播过程中波形将保持不变;另一种情况是被叠加的,经济波参数各不相同,在其传播过程中波形将发生改变。
2.分层性。各要素之间联系在线性经济规则波中不太紧密,且发展速度也较慢,所以该经济体表现为分层波动,称为层流。经济体分层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形式,纵向分层分为高层经济体、中层经济体和低层经济体等,横向分层分为农业经济体、工业经济体、服务业经济体等,每一层次都是有规则地按一定方向(专业化)、一定发展速度做相对运动的,彼此不相混杂。
3.有序性。线性经济规则波的有序性既包含低级有序性,又包含高级有序性。低级有序性缘于经济体所含要素少、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所以整体性较弱,导致经济体发展速度缓慢。高级有序性不仅经济体所含要素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而且各经济分量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谐发展,所以整体性较强,导致经济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无论何种有序性都表现为经济体平稳运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非线性经济危机的特征
当线性经济规则波遭受较大冲击,且经济体发展处于加速状态时,其层流将会被破坏,出现了切向的速度分量,使各经济流层互相混合,该经济体逐渐从有序性转变为混沌、无序性,形成紊乱的运行状态,甚至可能出现经济“漩涡”,这种情况称为经济危机。所以,非线性经济危机所导致的能量、资源损耗要比线性经济合成波大得多。
1.非线性叠加。经济危机的产生并非是各分经济波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蝴蝶效应,放大了该叠加。一个微小的冲击,“甚至只是一个负面的新闻,也可能会通过放大作用对某一市场产生毁灭性的打击”[4],进而冲击整个经济体。这种非线性放大效应具有突然性,难以预测,人们常常用“爆发”这个词来描述经济危机的产生。
2.混合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是某些要素发展速度较快、脱离实际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各要素相互“缠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产生经济危机的经济体没有层次之分,而且各经济分量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都是极不规则的,有许多不规则的“漩涡”产生,使经济体各层相互混杂起来。它们不是有规则地做相对运动,而是以相互超越的速度发展,如“信用过度膨胀,是造成随即出现的1929年大灾难的首要原因”[5]。
3.无序性。经济危机的无序性是指经济分量的不规则波动,不仅表现为供给无序,而且需求也无序。“消费市场已经表现出奢侈过度的特征,这不是因为所有的美国人都对世间商品充满贪婪物欲,而是因为人们的购买力已经彻底无序”[5]。所以,经济危机也可理解为经济体的速度、各种属性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涨落现象。当经济体出现经济危机时,其要素除了作宏观运动之外,还要作不规则的危机涨落运动。
4.传播性。经济危机会传播,并以震荡的方式进行,这是因为经济体在受到扰动时所激发出的内应力,趋向于把该经济体恢复到原来的未扰动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果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可以更容易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其他国际金融联系等将该危机传输出去,使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程度降低,但却会在短期内、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引起经济震荡”[6]。
四、从线性经济规则波到非线性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所以,“产出绝对水平的上下波动(即古典周期)和产出增长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即增长周期)现象古已有之”[7],“历史经验似乎已经证明即使没有那些表面上被认为是起因的显著的外在力量,周期运动也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强烈倾向”[8]。以19世纪20年代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由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爆发过全面的经济危机,所以被称为线性经济周期阶段,其主要运行特点是经济规则波;在此之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均频繁爆发,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它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阶段被称为非线性经济周期阶段,其主要运行特点是经济危机。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9]。从长期来看,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以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都认为“没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失业”[10]。所以,“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着理论基础作用,“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留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1]。但是, “无危机”并不是说经济没有波动,而是指经济波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是一种线性经济规则波。线性经济规则波不仅是非线性经济危机的前提,而且还是其基础。正常运行的经济体如果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扰动,打破了原有的线性经济平衡,不平衡的部分就以一定的速度向经济体的其余部分传播,振幅一旦超过临界值,该经济体可能会变得很不稳定,导致整个经济体的震荡,演变为经济危机。内部因素包括技术的创新效应、固定资产的集中更新、金融领域的乘数-加速效应和货币的超量供应等;外部因素包括国际贸易、热钱效应、跨国公司等。例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房地产市场遭受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暴跌,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全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5%,美国某些地区的房产销售商忧心忡忡地注意到自己的房地产价格猛挫50%”[12]。因此,经济危机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伴侣。
五、经济危机的“孤立波”效应
(一)孤立波理论概述
“孤立波”一词译于英文solitary waves,是由英国科学家罗素(J.S.Rusell)于1844年首先发现的奇特现象。1895年考特威格(Korteweg)和德伏瑞斯(De Vries)建立了有名的浅水波动方程,即KdV方程,并求出了该孤立波解。孤立波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既有非线性会聚效应又有色散效应的复杂波动系统,其借助能量守恒定律阐释隐藏于波动现象中的形状不弥散问题,从而提供了观察自然的新途径,并成为描述和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方法和数量模型。它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它的波峰越高,速度就越快,若有一低一高两个孤立波,低的在前,高的在后,沿同一方向前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高的孤立波必然会追上低的一个而发生“碰撞”(赵芳灿,1983)。碰撞会产生两种可能,一是弹性碰撞,即碰撞后保持原有的速度和波形,采布斯基(Zabusky)和克鲁思卡尔(Kruskal)(1965)把这种具有类似于粒子碰撞后不变性质的波,称为孤立子;二是非弹性碰撞,即碰撞后原有的速度和波形发生了改变,这种波仍被称为孤立波。孤立波理论最主要的特征是波的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的综合作用,其原因是波的能量有限性,且分布在有限的空间或时间范围内。会聚效应将把不同行进速度的波集中在一起,形成“浪”;色散效应将把不同行进速度的波分散,使其消失。所以,两者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如果大小也相等则会形成孤立子。
(二)孤立波理论在经济危机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但只要把该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危机则不会发生。即使经济危机发生了也并不意味着经济体就一定会崩溃,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经济危机可以改变波动形状,使其慢慢地消失或传播出去。所以,政府干预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汇聚效应和色散效应。
1.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源于经济繁荣阶段,是经济体里企业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一方面,由于人员构成、文化、技术、规模等的不同,在“经济人”行为的推动下,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必然会产生差异;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在所难免。或因为消费者需求偏好发生变化,或因为领导者决策失误,或因为其他企业原因,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某种阻滞力。企业不同,阻滞力的大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经济越繁荣,阻滞力对企业的影响也就越大。当某一经济体或经济分量中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行进速度时便会产生会聚效应。特别是当一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另一些企业发展速度较慢时,两者的速度差异使得经济波在运行的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向前倾,且这种差异越大,经济波的前倾度也就越大。因此,在某一时刻,一些“排头兵”企业开始出现“崩塌”,从而产生经济危机。例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由占次级贷款市场7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破产引发的。
2.经济危机的色散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风险积累的过程。一方面,在此期间自动稳定器不断起作用,如比例所得税、转移支付、储蓄等,它能够减少各种干扰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即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从而使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另一方面,政府也会根据“凯恩斯原理”对经济波动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它包括“双紧”模式、“双松”模式、“松财政、紧银行”模式、“紧财政、松银行”模式等,以化解风险。由于这些机制和政策实施的范围、对象、条件、目的等各不相同,如与货币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与财政手段相比,货币手段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由于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和方向各不相同,使得不同行业中的各个企业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导致经济波在运动时改变它的形状,并弥散开来。所以,初始时刻出现的经济危机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弥散,以至在某个时刻完全消失。
3.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经济危机的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经济体,使其呈波浪式前进。根据会聚效应与色散效应之间关系的不同,可以把经济危机孤立波分为收敛型孤立波、平衡型孤立波、发散型孤立波。收敛型孤立波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大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短期的,波形是不稳定,它传播距离短,震荡性大,对本国经济有重大的影响。例如1990年前苏联发生的经济危机,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轻视了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协同作用,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平衡型孤立波即孤立子,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等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长期的,波形是稳定的,它传播距离长,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大。例如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就是因为它席卷了所有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使一些国家很难靠牺牲另一些国家来摆脱危机[1]。发散型孤立波是指由经济波的会聚效应小于其色散效应所引发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短期的,波形小并逐渐消失,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较小。例如1993-1994年发生在我国的通胀危机(24.8%),通过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1996年下降到5%,同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滑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97年仍达到9.7%)[13],并且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实现就业和经济的软着陆。在会聚效应和色散效应中,会聚效应更多地受市场行为的影响,较难控制,而色散效应更多地受计划行为的影响,较容易把握,如某些国家采取诸如货币贬值、出口补贴等政策,产生孤立子,转嫁经济危机,从而危及其他国家。
六、结语
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它是由许多影响因素形成的单一频率的、单色的经济波叠加而成的。如果是线性叠加则称为线性经济规则波,如果是非线性叠加则称为非线性经济危机。不管是线性经济规则波,还是非线性经济危机,都具有周期性特点。非线性经济危机来源于线性经济规则波的非正常波动,它能够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国家之间传播,有时候很弱,有时候很强,可以连续地传播,直到色散效应而消失为止。在当今社会,经济危机的传播具有了新的特点:策源地多元化和小国化、策源点金融化和虚拟化等。通过把孤立波理论引入经济危机的研究,发现经济危机在产生、传播过程中具有孤立波特征。经济危机的孤立波分析有利于认知其内在的结构和形态演化,有利于决策者了解经济体里企业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对制订和实施情况,为化解危机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但是,对于经济危机采用的孤立波理论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缺少前人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探索经验。本文对经济危机的孤立波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作出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苏绍智.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论(上)[J].经济研究,1963(4):49-61.
[2]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12.
[4]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
[5]狄克逊・威克特.经济危机与大国崛起[M].王水,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崇仪.经济周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丁纪岗.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105-106.
[8]哈伯勒.繁荣与萧条[M].朱应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5.
[9]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42.
[10]宋玉华.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林洁莹.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以理论解释功能分析为视角[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2):142-144.
篇7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大量研究,集中在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其所处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等重要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解释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新现象,如全球化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等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成为近几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新自由主义政策引起的。这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的泛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新自由主义政策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狭小、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还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后果,只能通过危机的强制性来解决。因而,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解决危机首先必须清除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生产过剩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还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一种隐蔽的生产过剩。这种观点认为,从现象上看,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传统的由消费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而是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不像过去从实体经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然而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是由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危机所引起的。具体而言,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生产过剩特别是房地产的过剩,通过信用方式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信用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更进一步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这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相推动与刺激,发展到一定的时点,危机不可避免地。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通过运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来揭示本次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这种观点认为,本次危机是由于利润率下降导致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从实证角度来看,1975-2008年间,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未得到有效恢复,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进行了重组,并在这之后出现了“弹性化”,非生产性工人比重上升导致利润份额下降,利润率出现了长期停滞的现象,于是,美国形成了依靠金融活动进行资本积累的新模式和依靠信用的膨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局面,同时,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更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结果导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和金融市场的恶性膨胀,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支配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矛盾等等,都是利润率下降的结果。
第四种观点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货币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黄金发展为以美元为代表的各种世界纸币,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国民收人的合理分配来扩大市场,而是采取扩充信贷的方式来刺激市场的扩大,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这种方式,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金融垄断资本利用货币、金融手段赚取高额收益提供了机会和刺激,从而形成了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全球化现象,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开辟新的空间来突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的限制的规律。而本次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在全球化、自由化推动下,发达国家资本积累模式的转变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因过度扩张和积累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金融化,并最终引发危机。
第五种观点从长波的角度考察了本次金融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长波理论,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很可能是新一轮长波的下降期的到来,而这也意味着金融危机要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萧条期。这种观点认为,战后50-60年代的“黄金增长期”不过是长波中出现的短暂繁荣,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也不过是长波中暂时繁荣的表现。此次金融危机预示着长波下降趋势的开始。有的学者还指出长波后期往往会出现金融化的现象,而本次经济危机由金融领域引起正是出现了金融高度金融化的现象,契合长波的特征。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严重的“滞胀”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了调整,同时通过各种国际性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对于1970年代以来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国内外学者从以下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新的技术革命即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是197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并对社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加快了商品的流转速度,并且使劳务的远程及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新的国际分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资本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方面是随着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以及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促进了股份制的发展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化,使资本的终极所有权高度分散化;但是另一方面,股权的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不仅强化了少数大公司和大机构的控股权,而且也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阶层的权利。
收人分配两级分化日益加深。随着1980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所在比重不断缩小,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美国,近三十年,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人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人却增长了四倍,占人口0.01%的最富阶层的财富更是增加了七倍。
经济全球化和高度金融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关系得以重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所提供的机会,加紧对外投资,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获取比国内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业获得迅速发展,金融资本总量迅速赶超产业资本并占据优势和支配地位。发达国家经济在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和高度金融化特征。与此相联系,资本积累模式也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了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场,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全球经济规则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全球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从而有助于美国获取铸币税以及转嫁国内危机;二是发达国家在强调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却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采取严格管制,使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对称的、片面的全球化;三是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战略性资源处于垄断和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四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深,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等。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问题
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最初出现的是商业资本主义,然后是产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一20世纪之交出现了以私人垄断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0年代进一步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生了长达10多年之久的滞胀现象,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而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与资本、资本与劳动、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进人新世纪之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去产业化、全球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金融资本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搜取各国财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但金融资本又几乎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所垄断。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如蔡万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过程、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劳动和资本之间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所出现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资本已经控制了发达国家经济命脉,并且通过经济全球化、对外扩张将其垄断势力扩张到世界范围,因而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金融资本的统治,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指出推动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度的三个力量分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的“自由化”和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2.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高峰认为应当从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特征角度来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制度特征首先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占支配地位;其次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因为垄断资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的国际流动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自由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世界市场;最后垄断资本还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而,可以把当前的资本主义归结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滞胀”危机,开始放弃长期坚持的以国家管制经济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代之以“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并且向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新自由主义才导致了经济危机,因而可以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之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外学者如大卫?科茨杰拉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等都持有这种观点。国内也有些学者认同此观点,如刘盾等指出英美国家依照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方法,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导致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因而可以称之为新自由主义阶段。有学者还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后果,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波动性以及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
4.新帝国主义。经典作家如卢森堡、希法亭、列宁等人都对帝国主义进行过深刻的论述。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只是新时代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以“新帝国主义”来称谓当代资本主义。如杨承训等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处于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突出表现是美国拥有的超级金融垄断地位,实质是一种新帝国主义。赵常庆则指出当代新帝国主义除具有传统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掠夺本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倚仗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成果和金融产品获取垄断利润,延续老牌帝国主义损人肥己的贪婪本性;改变过去侵略扩张的殖民统治方式,代之以抢夺和控制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作为控制世界和巩固霸权的手段;美国操纵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滥用美元发行权,剥削发展中国家,左右世界经济;充分利用其软实力,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从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发展中国家。而蒯正明印则指出与传统的殖民掠夺方式不同,新帝国主义构筑了一套更加灵活的资本积累和剥夺体系,新帝国主义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行渗透和控制,这套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大、运行更灵活、成本更低。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以金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信息化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不同的概念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四、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问题
新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伊始,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曾经乐观地预言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复苏。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持续的动荡,经济持久萧条低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一波持续一波,而经济危机更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社会危机,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英法等国发生的社会骚乱、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等等。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局面不仅构成了对“发达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复苏”这类预言的有力回击,更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经陷人了死胡同,未来资本主义制度将发生重大调整。但是,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对此,学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资本主义制度衰落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由盛转衰的标志,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技术、所有制、资本形态、资本运动空间、调节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衰落的原因。具体来说,技术方面:信息化导致资本主义出现产业空心化和无就业增长;所有制方面:资本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合法性的丧失;资本形态方面:金融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资本运动方式进人了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空间上: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使得资本运动的空间巳经达到了极限;最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包括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所有手段,仍然无法解决危机,各种干预政策都失去效力。因此,这些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可能陷人长期的停滞状态,资本主义正走向历史性衰落。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从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同世界人民的矛盾还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都表明资本主义矛盾在不断深化,资本主义正走向衰变。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巳经进人了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主导的新阶段,因而寄生性、腐朽性更强,更接近于垂死的资本主义。
2.制度调整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金融危机是对资本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并不构成全面性、总体性危机,也没有撼动资本主义的根基,特别是现在英美发达国家的执政党仍然是属于中右翼政党,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工人阶级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仍然弱小,因此,资本主义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现在的发展模式,但都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而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另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自身调整中走向复苏。至于调整的方向,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瑞典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注重社会平等、充分就业和完善福利,重视阶级合作,突出强调劳动者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以及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129157有的学者则认为可能是“新莱茵模式”,是一种基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包括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投资社会化、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以及让社会各阶层分享发展成果、注重各国以合作方式进行全球治理等内容。
3.对外转嫁危机论。有的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危机史表明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放任危机从而销毁相对过剩资本,缓和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新一轮资本积累创造空间;另一种就是通过贸易冲突、军事手段等打垮竞争对手,为国内资本积累创造外部空间,特别是军事战争还能够带动国内需求。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金融、政治、科技、军事实力,因而向世界分X体系的外围国家转嫁矛盾、输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不可避免的选择。而根据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外转嫁危机的手段包括在经济上通过金融战争来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政治上加快对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和平演变”步伐,为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提供政治保障;军事上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军事遏制甚至发动局部战争。的学者更指出除非发动帝国主义的战争,否则资本主义将会进人长期停滞的局面。
4.社会主义前景说。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同时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现实世界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都是必然的。
五、简短的小结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人WTO,中国已经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世界经济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联系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当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趋势等各方面的研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首先,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在某一部著作或著作的某个篇章中完整地阐发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危机理论,如生产过剩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利润率下降理论,等等。在对新的国际金融资本经济危机的讨论中,经济学者大多数分别沿用上述几种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因而,从总体上来看,理论创新的力度明显不足。在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的金融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篇8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课程改革
1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得极为普遍。随着时展,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僵化。在传统本科教学中,基本上延续了《资本论》的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重点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而忽视对当代西方国家的新现象、新矛盾的剖析,忽视对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系统研究。这既不符合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理解狭隘化,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削弱了该学科的现实解释力。
第二,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方法单一。马克思曾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运用历史逻辑分析法,侧重于规范分析,缺少实证分析,缺乏现代研究工具的应用,忽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堂往往没有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致使其课堂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观点陈旧。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阐述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为重点,将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色彩强化放大,而忽视了其“经济学”的角度,忽视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例,传统政治经济学仍然聚焦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制度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少于论述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形成机理,从而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企业运营都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综上,在当前的本科教学中,政治经济学正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必须从体系、方法和观点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才能赋予传统政治经济学以丰富的时代感。
2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2.1 体系的现代化
从学科体系上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应以搭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主导方向。广义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2]。可见,广义政治经济学以研究多种社会的生产方式为核心。当前,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强化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系统剖析。
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既要考察不同的垄断形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也要挖掘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垄断组织形式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科学管理的内涵;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仍然余威尚存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当重点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及欧美国家的发展困境和对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危机、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要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当采取怎样的实现形式;应当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用和完善等问题。既要挖掘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也要研究与一切社会形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所采取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与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相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能取得存在依据;作为商品经济共性规律的价值规律在当前我国经济的竞争性领域仍然发挥着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而且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的市场范围。
2.2 方法的现代化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应局限于历史逻辑方法,而应发展出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方法论体系,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在一起,加大数理方法的运用,并吸收制度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等现代分析工具,建立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相关概念和范畴的联系。
譬如,在讲解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制度分析法,阐述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讲述剩余价值规律时可以从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理的角度加以阐释;在讲解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时,可以与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概念相对比;在讲解资本周转速度和平均利润率理论时,可以引入数学方法;在讲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可以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讲解商业流通费用时,可以梳理其与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课堂讲授时,为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应重视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价值规律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到资本的循环周转,再到平均利润率规律,都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应注重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系统规范的案例资源库,并借助于动画、影音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以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展示方面的不足。
2.3 观点的现代化
从观点上看,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应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3]。例如,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可阐释为现代企业商品经营的消费者导向;劳动力商品的相关理论,意味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十分重要;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理论和资本的运动性理论都与现代企业的资本增殖息息相关 。
其次,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政府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例如,在经济危机理论中,增加对虚拟资本特点和虚拟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政府的金融管制和货币调控提供政策基础。再如,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等问题都可以用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加以分析。
3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在观点创新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
所谓“根本观点”是指今后的实践只能进一步证明而不能的一般原理;所谓“具体论断”是指对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判断。对于的根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对于某些具体论断则可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3.2 在体系创新时应坚持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曾在历史上引发多次争论。当前,我们主张将研究对象扩展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出自该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需要。在关注生产关系的同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要关注资源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全盘置换为对生产力或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那样的话,政治经济学将丧失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的根本立足点。
3.3 在方法创新上应注意避免陷入“去内容化”的陷阱
当前,数理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日益普遍,甚至出现了经济学泛数学化的趋势。其实,数理方法的运用只是对历史逻辑方法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数理分析本身不能创造任何思想,它只是思想或观点的呈现工具而已。如果理论或思想本身是苍白的,那么无论运用多么精巧的数理模型去包装,也不可能产生鲜活的生命力。同样,在案例运用方面,也要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力争选取富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素材,让案例真正能为观点或理论服务。
总之,只有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当代经济,反映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最新变化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观点创新和内容创新,政治经济学课程才能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才能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梅建军. 《资本论经营智慧》.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国福丽(1979—),女,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01-02
随着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萎靡不振,各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到程度的损伤,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上升、民心不稳致使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争夺萎靡的国际市场,缓解本国经济压力。反倾销,作为WTO规则允许的一项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救济的措施,成为大多数国家挽救经济的选择工具,并且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本国利益,滥用现象也不断出现。中国,这个以出口为主要支柱的国家,越发的成为反倾销案件的重灾区,美国对华反倾销形势愈演愈烈。
一、美国对华反倾销频繁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致使贸易保护主义再抬头
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深受其害,国内经济萧条,工人纷纷下岗,局势不稳,摆脱金融危机的愿望格外强烈,急于恢复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但它没有选择同他国联手共抗危机,对外实行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控制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价格,保护本国市场,对内通过颁布法令的方式推销国货,保证国货的国内销售,维持本国产业的正常运作。奥巴马的购买国货令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高达1442.6亿美元,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19.01%,中国成为美国重点关注的出口迅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国。2008年美中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2,680亿美元,激起了美国企业要求保护性措施的呼声。为阻止中国产品更多地进入美国市场,美国贸易当局则会加大对华反倾销力度,中国成为遭受美国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且政策得当受经济危机影响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国际会议等场所上有了更多发言和表决的机会,并在协调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政治上的国际认同。且在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震动之时,中国却展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这对奉行大国强权政策的美国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美国竭力遏制中国迅速发展态势,保持其大国地位。
(四)我国出口企业长期恶性竞争
我国一些出口企业以低价作为进入市场的方法,将开拓国际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低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上。在具体产品出口时,部分企业又会恶性竞争,甚至不惜成本地同国内企业或其他国家企业竞争,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为商品抢占市场,反而造成国外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而且使中国产品易遭受反倾销的指控,适得其反。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趋势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与趋势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滥用替代国制度裁量权
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时承诺,在中国加入WTO的15年过渡期间内,仍可对原产于中国的被调查产品采用替代国价格作为认定正常价格的标准。但替代国制度对于每个具体反倾销案件被告国替代国的确定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科学性,常常成为反倾销国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工具。同时,替代国的确认标准十分笼统,实践上认定会与被诉国实际情况有差异。例如印度常常被视为中国反倾销认定的替代国,但是两国虽然皆是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仿,但印度资源短缺,很多商品情况不可能相同。
(二)反倾销领域范围不断扩大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领域已经不再仅停留于农产品、纺织、玩具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而是已经扩展到中国新兴的钢铁、油井管、彩电、蘑菇罐头等出口行业,范围更加细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例如,2009年,美国对华钢铁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7起,其中,除钢格板外,其余6起小调查的涉案金额均超1亿美元。同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了针对中国进口轮胎的特保案,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该案涉及金额22亿美元。被认为是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
(三)反倾销与反补贴叠加适用
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叠加适用,又称为双反措施合并适用,是指对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至最终合并适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这是自金融危机来,美国对华反倾销形式的最大变化和发展趋势,双反措施并用因其一旦成立则要求对方称反倾销与反补贴税合并征收的高额代价而日益备受美国的青睐,成为美国对华进口商品限制的又一常用利器,给中国的出口经济带来了新的困境。
三、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一)中国出口量的下降
美国对华反倾销直接导致的是中国出口量的下降。美国对华反倾销仲裁确认后会对美国进口商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从而导致进口中国产品的美国进口商成品增加,中国商品在美国价格上涨,由于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科技上的核心优势,美国进口商可能就会停止进口中国此类产品,中国出口额就会下降,作为中国重要支柱的出口贸易受到影响。
(二)优势产业受到打击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市场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对美国出口的受阻,使得企业出口量下降,销售状况恶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阻碍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改革。从国8家宏观层面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恶化,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阻力上升,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严重依靠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讲,会遭受重大损失,可能导致整条相关产业链的衰退,大量工人下岗,经济萧条,国内购买力下降,国民经济大幅消退。
(三)彼此采取报复手段
对于美国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而破坏中国正当利益的行为,中国有理由也有权利依照我国法律和WTO规则对其进行适当的报复。例如在美国对中国提出轮胎特保案后,中国也提出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程序。但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的变本加厉,就在中国立案后三天,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四)对他国产生示范及连锁效应
金融危机形势下,各国纷纷寻求对策。美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来维护本国利益的先例一旦得逞,各国为了其利益也会纷纷效仿。而且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使得我国原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不得不重新寻找市场,其他国家害怕我国产品会大量涌入本国,而跟随美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美国橡胶特保案一出,阿根廷接着提出对中国橡胶制品反倾销的调查。如果中国不积极应对美国特保案,中国橡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可能就会封闭,给中国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动荡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经济政治各方面发展的绝对趋势,经济危机波及的结果已经从反面证明没有哪个国家可能脱离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而独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只能靠各国联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贸易环境来实现。如果各国只是一味的保护本国利益,为了本国利益甚至去践踏他国的权益,只会使国际贸易发展停滞不前,并被经济发展的潮流甩下。
四、我国对于美国反倾销趋势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充分发挥作用
针对国外的歧视性措施,中国政府可以通过与外国政府进行谈判和高层会晤,合理运用WTO的反倾销规则,采取适当的“对等歧视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通过双边政府谈判来解决反倾销问题。同时,政府应在维护各企业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采取适度的政策、措施,对本国出口企业实施积极的监管和管理措施。通过立法、行政、经济等各种途径,坚持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加强对应诉企业的奖惩力度。0
(二)了解学习美国反倾销法律规范和实践新动向
要合理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就要时刻作好被反倾销前的准备,也就是说,要了解美国关于反倾销的各种规定:如美国有关于反倾销有那些法律,美国反倾销负责的部门以及具体实体上的倾销的认定、损害的认定,程序上调查、裁决、征税、复审等。只有充分了解并学习后,才会在美国提起对华反倾销时有所应对。另外,要随时关注美国在贸易救济规则方面对各国实践的新动向,例如再出现像双反措施合并适用类似的新的救济措施,要第一时间了解并尽快在现行WTO规则下找到应对的策略,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小。
(三)学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
中美双方都是WTO的成员国,都有义务遵守WTO的规则,合法利益都受规则的保护,当有一方违反其规则而侵害对方权益时,另一方则有权诉诸于争端解决程序,通过在WTO规则框架下的磋商、调解、专家小组、上诉等协调与对方争议与利益关系。像如果中国认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某个案件是其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是对贸易救济程序的滥用,是不符合WTO规则的不正当行为,则可向世贸组织提出启动争端解决程序,并有权实施其授予的报复。
(四)对待美国反倾销,要积极应诉
要改变在对待反倾销应诉方面的被动性,对待美国反倾销调查和,应当积极参与,主动了解情况,根据情况查清事实,打有充分准备的“漂亮之战”。很多反倾销案件败诉的原因都是因为中国没有积极应诉或是应诉之后消极待诉,让美国认为这是默认倾销的表现并以自己行政部门调查的资料为据做出了其认为理所应当的有利判决,而中国人只是默默的接受了这个判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避免孤军奋战
首先,行业协会,作为一个行业中各个企业间的纽带,在面对反倾销案件时,要充分发挥其连接作用,宣传反倾销对整个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发动相关企业积极应诉,并在背后同其他企业一起提供物质和法律上的各种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其次,行业协会还要做好同商务部之间的联系工作,在商务部指导下,做好应对反倾销的各项准备。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缺陷 对策
2008年以美国为起点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我国经济在此期间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了减缓危机造成的国内经济增速下降,我国采取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宽松的手段。经济危机现已过去了两年之久,流动性的巨量释放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通货膨胀,救市以来的CPI指数的迅速攀升就是最好的反映(如图1)。通常认为超过3%的物价涨幅就是明显的通货膨胀,而从2010年5月起CPI指数就已超过了3%水平,9月和11月更是达到了5%的高点,通货膨胀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对经济本身带来的危害是如何产生,又该如何避免?
1.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货币供应量显著增大。
2008年我国的M2存量增长了13.7%。2009年我国M2存量增长了22.99%。2010年12月份,M2存量为725851.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了18.95%。截至2011年1月份M2存量为733895.06,增加了8043.27亿元。可见,2009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异常,增长率竟达到了23%,而当年GDP增长率仅为8.7%(后修订为9.1%),通货膨胀压力无疑激增。
1.1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贷款利率作为投资成本的度量,其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下降和贷款需求的增加,直接影响是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2008年9月至12月,中央银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降幅达21.7%。2008年9月底,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余额为388335.16亿元人民币,2009年末增长至520795.56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增幅达34.1%。投放巨额信贷在减缓经济衰退中发挥了重大作用,GDP增长“保8”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是,银行信贷作为货币创造的核心环节,其扩张也必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扩张,简单估算可以得出从2008年9月至2009年底,伴随信贷扩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幅大约在25%左右。
我国中央银行在2010年10月20日,12月26号两次上调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回笼资金,减轻通胀的压力,我国的存款从697196.96变为805879.09,扩大了108682.13亿元,增长了15.59%。但是2009年,我国中央银行并未调整存贷款比例,我国的存款规模仍然由557331.16扩大到681874.78,增长了22.35%,所以可以看出尽管调整了存贷款利率,但是实际,并未回笼足够的资金。
1.2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中央银行2008年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调整了3个百分点。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数,同时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据简单推算,存款准备金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幅在四千亿至五千亿元人民币之间,2008年底由于存款准备率的下降释放的流动性在一万五千亿元人民币以上。2010年上调了6次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了0.5个百分点,共计上调了3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减值约为一万两千亿到一万五千亿左右。
1.3公开市场业务
以下是我国从2002年到2009年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的走势图。
数据来源: Resset数据库
图2可以看出,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至2009年末,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5000亿元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投放到市场的广义货币供给也在2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0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创出了8年来一个新的纪录,全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近9000亿元。在2010年12月3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以10亿元地量回笼操作为2010年公开市场操作画上句号。至此,全年公开市场共计累计回笼资金6.36万亿元,对冲到期释放的7.25万亿资金后,向市场净释放出8895亿元资金。
2.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风暴后采取的积极的货币政策向市场中注入了大批量的资金,造成CPI的不断攀升,虽然官方数据一直显示通货膨胀率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但是物价的快速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确实对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有着重大意义。但是,总需求的增加是建立在货币供应量巨额扩张的基础之上,故而,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了后危机时代不得不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接下来提出了我国调用货币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2.1过多调用存款准备金工具
当我国面对货币市场动荡或者是金融危机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这种工具的见效比较快,但是社会影响比较大,在使用的时候缺乏弹性,作用力过于强烈,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准确把握调整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在操作上需要非常谨慎。在实际中,粗略的统计,存款准备金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控制的货币供应量多达五千亿到六千亿元。并且,在现行市场下人们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视为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过于频繁的调整存款准款金率会不断地改变人们对货币市场的预期,使得市场的运行更加偏离原来设定的方向,调整该指标的本意是引导人们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投资意向,但是,当该指标频繁波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急于跟着变化改变自己的投资决策,而是会静观其变,这样一来,存款准备金率将可能会丧失风向标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反复调整某一项指标,更应当减少频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力的指标。客观上来说,我国的各个经济市场的发展都还不是很完善、实际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和经验也不够,这还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多多借鉴学习。所以,在实际中,应当多样化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再贴现政策的使用、以及窗口指导力度的加大等。由于每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市场的途径不同,所以,综合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并且,多渠道同时治理货币市场可以更快的改变不良的市场运行。
2.2事前预警机制不足
按照目前的经济周期惯例,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此时会向市场中投入大量的货币,当流动性过剩达到一定指标的时候将会造成通货膨胀的问题,接下来当危机趋于平缓后,政府又要面对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此时,治理通货膨胀又为重中之重,如果治理的力度过大,那么不久后,政府又得花大力气治理通货紧缩的问题,可以看出,问题如链条般一环扣一环,层出不穷,货币政策永远出现在问题之后,再加上其时滞效应,货币政策究竟是在救市还是埋下后患呢?本文认为,应当尽快完善我国各类市场,制定更加完善的法规制度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严格监察各类经济指标,例如银行的信贷比,流动性指标等,当这些指标超出某些范围立即予以监督更正。金融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市场主体可能随时面对利益诱惑而且主体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利益矛盾,所以,只有法律的约束才可以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只是发挥了“补救”的作用而只有真正做到事前预警和规范化才可以优化市场运行机制。
2.3货币政策传达通道不畅
我国银行业整体都存在着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在日常业务中,一笔业务的办理可能会需要很多张单据,直觉上这笔业务受到多方的监管,但是内在主体的行为其实还是缺乏规范性的,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近几年连年递增的经济犯罪看出。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不到二十年,尽管商业银行已经以很快的速度在完善体制,但是还并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完全适应的机制,现有体制对货币政策反映较为迟缓,并且有时商业银行并未按照中央银行的市场化调控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例如,当中央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时,本意是想增加贷款的发放量,拉动市场的投资,但是,出于贷款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在贷款的时候往往还是会将贷款集中借给信誉和资金情况都比较好的大企业,这样就造成了本身有着良好资金运行情况的大企业占有着过多的资金,那些真正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却不好申请到贷款,这样的情况却还是违背了货币政策制定的最初的意愿。所以要想让政策顺畅的传递,则必须保证这些机构的调节行为和中央银行的初衷保持一致。
3.结论
经济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两年之久了,但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却还并未散去。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这些措施的确为把我国的经济拉出低谷起到了作用,但是巨大的资金注入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三大货币政策的强力效果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物价快速上涨。所以,本文认为,我国的救市需要一些更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措施来解决,因为这样才避免问题呈链条状不断涌现,使得治理经济低迷的成本有所降低,否则“铸币税”过度增长的代价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论[M].
[2]周明,周述忠.浅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J].2006,24期.
[3]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
[4]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
[5]李玮玮.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6]徐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借鉴[J].青海金融,2008、12
[7]唐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