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服务业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8年有望成为金融服务行业继续变革的一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公司正致力于联合风险管理、治理与审计流程,而IT风险管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80%金融服务公司的IT技术主管预计,所在公司会在接下来的12个月到18个月里增加IT风险管理方面的开支。此外,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开支至少增加5%到25%。
风险管理必不可少
由于近年来发生了数起严重的信用卡持卡人身份信息失窃事件及其他金融信息安全泄密事件,加上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侧重于更有效地管理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服务机构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需要拓宽风险治理及管理的范围。
IT风险管理是金融服务公司必不可少的业务需要,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操作、管理、衡量、控制及报告与IT有关的风险问题。IT风险管理项目如果成功运行,不但能给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方面带来信心,而且能让大家看到IT可以有效、安全地带来商业价值,同时提供数据完整性、可用性及机密性等方面的高可靠表现。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金融服务业在IT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有待改进。IT风险管理要达到高层管理者的预期目标,还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方面,应当实施一套自上而下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项目还应当结合已确定的风险类别、风险承受力以及风险权重,其中包括企业总况、地理区域、业务部门以及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对重大风险和关键的IT流程及控制着眼于全面而不是孤立的视角。这种着眼于全局的策略可以通过自动化与集成工具来简化流程,并且实施更可靠、更有效的风险报告机制。同时,IT风险管理框架与流程必须处理好信息的准确性、机密性、可用性、安全性及快速性。因为这些信息平时在公司内部以及众多客户之间生成、处理及共享,其中任何一方的信息受到威胁,都可能会给金融服务公司的声誉或者财务带来重大影响。
IT风险管理要素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在全球范围走访了众多金融服务机构,调查了解它们各自目前在IT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调查结束后分析人员发现,项目的成熟性与有效性、风险融合、IT风险管理流程、工具与技术,成为了成功实施IT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目前,很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并没有把IT风险管理与自身的总体风险管理战略有效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效的IT风险管理项目,其中一个基础就是对体现及结合业务流程、政策、风险与控制的流程-风险-控制这个总体框架实行标准化。研究发现,近60%的金融服务公司当中的IT风险管理项目并没有与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ERM)战略与框架(包括经营模式、治理/监督、流程与方法以及综合报告)结合起来,或者仅仅是部分结合起来。事实证明,许多公司还缺少对风险与相关法规执行的有效协调,许多人并不认为本公司在风险报告及披露、风险与问题管理以及趋势分析等方面拥有有效的机制。这表明在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法规执行审计及其他重要相关环节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机遇。
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金融服务公司的风险管理项目没有统一的控制库,也没有在整个公司内得到广泛接受及理解的统一风险语言(风险语言指在风险管理方面使用的专门词汇和措辞),甚至有的就根本不能确定存在这种统一的控制库或者风险语言。各业务部门彼此孤立的体系加大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每个部门的软件、流程、甚至风险语言都各不相同。业内专家表示,在整个组织内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风险语言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各部门最终才能了解整个组织里面的IT风险与控制。
许多金融服务公司制订风险控制项目的目的,就是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确认自己面临的重大风险,这也就促使了风险融合(risk convergence)应运而生。
风险融合是指确立一种综合方法以及一套统一的流程,以便减少冗余的风险与控制活动、消除业务部门的重复现象、降低成本以及支持战略决策; 确保各职能部门都有统一的度量及报告机制,支持战略决策的机制,以及利用各职能部门和工作流当中的风险管理流程与信息的能力。风险融合的基础就是协作、协调、结合及集成。因而,风险融合要成为现实,就必须跨风险职能部门制订一个框架,而且数据必须在整个公司无缝共享。
如果金融服务公司能实现风险融合,就能了解整个公司的风险状况,以便统筹兼顾,并且跨治理、风险和法规执行等多环节来提高流程效率。
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公司期望IT风险管理方面的投资能够带来高回报。它们期望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表现为流程、风险和控制等方面的效率提高)、消除冗余现象、减少开支、确定问题与风险的优先级、缓解风险、提高投资回报、提高资源管理效率以及遵从法律和监管法规。虽然有效的IT风险管理项目能够直接带来大幅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的好处; 不过从长远来看,对公司个体及整个金融服务行业来说,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可付诸行动的风险报告,和更有战略意义的投资以及公司业绩的提高所带来的收入增长。
IT风险管理的未来
有IT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平均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构建起一套有效、成熟的IT风险管理框架,从而让那些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或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各自在IT风险控制和执行相关法规方面的要求。
篇2
[关键词]金融服务 营运资金管理 应用
一、引言
营运资金如同人体内的血液,它的生命在于“活”。营运资金周转越快,企业价值增值的速度就越快,企业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反之企业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陷入“黑字破产”的困境。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企业内部资金循环与外部金融市场资金循环是紧密联系的。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对改善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金融服务应用的可行性
1.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对于企业的CFO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最大的挑战就是不仅需要把握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因素而且需要熟悉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外部环境,以便实现对营运资金更有效的管理。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孤立的对单一会计要素进行分析与控制,忽略了营运资金管理的整体性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打破以往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界限,将营运资金管理与渠道关系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外部金融市场等有效结合起来。管理理念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2.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资银行凭借其拥有的国际品牌声望、完善的经营管理和创新的差异化产品积极抢占中国市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积极推进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原则,把客户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作为其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客户群体,也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最大的受益群体。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管理的外部环境。
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在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上的重新调整与组合。对于非金融类企业而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也为企业与银行进行信息共享与密切合作创造了条件。对于金融类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使银行传统业务的处理实现了电子化,而且有能力向客户提供更多金融信息增值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难度。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业务的兴起为金融类企业未来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金融服务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有充足的现金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筹资活动,不断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在资金顺畅流转中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在实务中,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和大额应收账款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因资金不足而受到严重限制。选择适合的商业银行,有效利用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是企业在“现金至尊”时代下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企业接受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抵押、保理池融资、现金池等。
1.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整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营运资金在供应链上的流动会形成一条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的价值链。供应链融资使得整根链条形成了一个闭环模式,银行能够准确掌握各个环节上企业的信息,通过核心企业的优质信誉,为它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注入资金。这项金融服务可以帮助供应链上个别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问题,使得价值链上每一个节点的企业都能做到按时供料生产、准时配送、及时付款。只有整个链条都处于高效运转状态,企业才能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2.应收账款抵押
应收账款抵押是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信贷限额条件下采取随用随支的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短期借款的融资方式。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物权法》将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企业可用于担保融资。这为该项业务在中国的开展扫清了法律障碍。以往企业进行融资多是依靠不动产进行担保,有些企业因为抵押担保资产不足导致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开展具有良好前景的投资项目。现在法律将应收账款纳入担保财产范围,一方面,企业可以有效解决应收账款造成的资金沉淀问题,将会计账面上的应收账款转化为企业实际可以使用的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拥有更多可供抵押融资的资产,帮助企业及时筹足经营所需资金。
3.保理池融资
保理池融资是卖方将其对特定买方或所有买方的应收账款整体转让给银行,银行以应收账款的回款为风险保障措施,根据稳定的应收账款余额(最低时点余额)向卖方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业务。保理池融资也是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开展的一项业务创新。利用“保理池”可以将企业对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汇集到一起集中使用,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坏账担保、买家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保理池融资帮助企业实现应收账款的提前兑现,大大降低了企业因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这项业务使合作银行充分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企业可以全方位改善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保证企业未来良性发展。
4.现金池
现金池基本操作模式是以集团公司总部的名义在银行设立集团现金池账户,同一集团下不同成员单位以委托贷款的方式每日定时将资金余额上划总部现金池账户,用款时需要从总部现金池账户提取。现金池不仅满足了当前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而且有利于集团总部加强对成员单位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的掌控。现金池将集团内各个公司的资金汇总起来统一调配集中使用,避免一部分公司因资金盈余造成的沉积浪费,也帮助一部分资金短缺的公司渡过难关,减少因资金不足进行融资所增加的财务费用。现金池业务在使用中应当注意主账户和成员公司账户之间无论是上划还是下借资金,对产生的利息收入需要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四、企业如何充分应用金融服务
1、遵守现行国内法律制度
目前,国内现行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并非亦步亦趋,法律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落后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速度。例如电子票据的应用虽然可以提高票据业务办理效率、节省企业交易费用,但是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并不承认经过电子签名认证的非纸质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有些产品在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先进、成熟的银行产品,但是在国内却缺少相应法律制度的保护与认可。所以企业在实际应用金融产品与服务时,首先应该关注其在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遵守现行的法律制度,规范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第二企业要密切关注法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国家政策导向。一旦一项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会尽快修订完善,以保证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在更为合理完善的法律框架下发挥最大价值。
2、识别并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商业银行非常重要。这个银行必须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和成本效益措施,并与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控股银行,以华夏、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以花旗、汇丰为代表的外资银行等,各个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风险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商业银行及其提供的产品服务时,企业需要设计一个专业综合的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金融创新能力、产品收费标准、客户服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企业根据评价结果选出核心竞争力强、战略目标一致的金融机构作为企业长期合作伙伴,一起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理财活动,实现企业与商业银行“双赢”的目标。
3、提升企业信誉和抗风险能力
“人无信不立”。同样企业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信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也很难立足发展。信誉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对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筹集资金等活动产生积极作用。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商业银行在做出是否合作的决策以前也会对企业的资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测试,以尽可能降低自身经营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等途径给社会公众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通过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国际公认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做出权威的评价结果。另外,企业日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不断降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凭借良好的企业信誉和抗风险能力赢得商业银行的信任与支持,以充足的营运资金来应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濮秀君,吕顺利.中西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比较.四川预算与会计,1999;1
[2]王凡.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会计系,2007
[3]严晓燕.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93-295
[4]张卓其.电子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5]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杨立霏,张欣怡.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及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2007-2008.会计研究,2009;6:51-57
[6]中国资金管理网.在国内建立现金池所应关注的政策问题
篇3
关键词:财富管理;高净值客户;信托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62-02
自从财富财产制度确立以来,财富管理一直被作为一种财富保障的方式、资产管理的方式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货币的兴起和经济金融化这个趋势,财富管理演变成为金融机构或者资产管理机构,利用它掌握的客户信息和金融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财富管理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财富市场的崛起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中国高净值财富人群总体可投资资产的分配中,信托领域所占份额仅在4%~5%左右,信托业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潜力巨大,财富管理业务是信托业未来的蓝海。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新兴市场的财富分布和投资增长迅速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财富市场增长速度减缓。2008—2011年间,欧美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只有6.3%,而新兴市场中亚洲地区复合增长率达到20%,财富份额占全球财富份额的比重达到26%。在全球的财富管理市场中,中国最有吸引力,中国财富市场的崛起,已经成为全球财富管理的重要趋势,中国财富管理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二)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多元化
金融危机之后,投资者更加深刻的认识风险,风险偏好趋于中性和稳健。贝恩咨询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约70%的投资者倾向于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中等的收益。价值偏好方面,追求更多的财富目标的重要性下降,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财富安全,财富继承、子女教育的偏好明显上升。产品和服务偏好多元化的配置,特别是横跨货币、资本、房地产、贵金属、衍生品、私募股权、艺术品这种市场的综合性理财方案受到欢迎。
(三)财富管理投资组合变化显著
房地产投资占比趋于下降,房地产中实物投资的比重降低,而房地产的投资信托基金的比例迅速上升;另类投资受到关注,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结构性产品等增速迅猛。结构性的产品在过去两年的增长率高达160%。
(四)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
财富管理长期以来的盈利来源主要在于带给客户交易所收取的佣金,比重高达90%。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之间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现在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逐渐的变为按照客户的资产规模和理财方案的知识含量收费。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利益冲突,减少客户承担的风险。
二、中国的财富管理发展现状
(一)财富管理需求显著增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富人士的数量快速增加,财富积累出现集中趋势。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12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在大量首次公开募股及主要由企业家产生的新增财富的推动下,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至2012年底,全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预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高净值家庭总数将达到121万户。报告预测,从2011年底至2016年,中国的财富增长速度预计会达到15%,超过全球每年的平均增速。
在高净值财富增加的同时,后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震荡不断,在中国高通胀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认识到财富保值增值、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财富管理需求的急剧增加,催大了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吸引了中外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银行、券商、信托、保险、基金、第三方理财公司等纷纷涌入财富管理领域,借助各自优势,各种新型投资工具层出不穷,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中国财富管理业务逐步走上正轨。
(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情况
目前中国的财富管理业务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业务的形式与内容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的转变才刚开始;二是产品结构雷同、形式单一,产品推介和增值服务不够深入;三是专业人才和产品类型的缺乏是阻止财富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四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激烈,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对财富管理市场虎视眈眈,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三、中国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信托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财富管理不仅仅是信托公司行业的未来模式,也是整个理财市场或者金融市场各类机构共同的发展模式。信托公司独家能做的业务,其他类型金融机构都在纷纷效仿;信托公司或许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切其他类型机构的蛋糕了。这就是所谓“大信托”的现象,前年、去年的时候这些似乎还是端倪,现在已经非常明晰和确定了。所以,信托公司确定自己的方向,应把自己放在更大的金融市场变迁的背景下。第二,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变化不断,今后变化会更快,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信托公司确定未来方向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信托公司可能分为专门私人客户服务的、企业客户服务或为金融市场同业服务的不同类型。当然,这个分类可能还可以细分,不同的公司可以在其中组合选择,又生成专业化或综合化的不同发展类型。
(二)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
毫无疑问,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尤其激烈。过去的竞争比较多的是金融同业间的竞争,比如银行与银行、信托与信托,现在已经逐渐发展到行业间的竞争,未来一定是全市场范围的竞争,甚至大批非持牌金融机构也来参与这个市场。
这个过程中,信托公司的牌照优势、甚至我们现在还以此为傲的制度优势都将逐步消失。当然,其他机构的相应优势也会逐步消失,那就要比拼公司的产品、服务、品牌这些内在的能力了。进军财富管理市场其实意味着迎接全新而艰巨的挑战,富人们不仅看某家公司富丽堂皇的贵宾厅、豪车和游艇,他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以及对他和家庭生活质量、境界的提升。这些要求对信托公司而言,意味着巨额的投入、长期的坚持以及管理的磨炼,还要面临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
(三)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的发展策略
信托公司做好财富管理应当对三件事有认识:一是财富管理是什么,简单地说,它不是销售又离不开销售;二是公司的资源禀赋或基础在哪里;三是公司进入这个市场的目标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解决之后,才是如何做的问题。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大致思路是:第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资产配置实现产品的量身定制。财富管理的核心在于资产配置和组合运用,最关键的就是改善产品供给能力、坚持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以产品锁定客户。第二,加强品牌建设,实施交叉销售和联盟合作策略。信托公司应将品牌建设突破点,通过多种形式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全方位地传播宣传信托公司财富管理品牌,持续提升品牌价值。第三,提供综合化产品服务,完善客户服务内容。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托公司根据财富管理业务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配置划分业务部门、设置分支机构和资源配置,招募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敢于竞争、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第四,推进优势技术,努力开拓新型服务渠道。目前财富管理服务渠道自动化、网络化趋势非常明显。信托公司应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中心,形成大型的信息网络,建立客户数据库,从个体客户需求出发,充分挖掘现有电子化服务系统的服务功能,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及营销一体化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贾明东.后金融危机时资者的财富管理方式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2).
[2] 潘新民.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2,(3).
[3] 王庆武.崛起的中国财富管理[J].金融博览:财富,2012,(7).
[4] 冯珊珊.角逐财富管理市场[J].卓越理财,2012,(4).
篇4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世博会;上海
一、金融服务业概述
现有的对金融服务的定义主要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或者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比如英国学者亚瑟・梅丹(2000)定义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加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联合国统计署也定义了“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项统计口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说法,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附件之一的《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采取了列举式定义金融服务。
国内学者莫世健在《WTO与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对金融服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金融服务指一成员金融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任何金融性质的服务,这是《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广义的金融服务。第二,金融服务具体指保险、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该意义上的金融服务指现有的主要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内容,是狭义的概念。
由于金融服务模糊的内涵和难以界定的范围,所以,世界各国对金融服务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表现在经济统计中就是各国关于金融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中国统计的产业体系中,金融服务业是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子产业,下分四个大类: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活动。
二、加快发展上海金融服务业的迫切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带动作用越来越强、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征、逐渐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其变革的主要因素、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主流等。金融部门可以为借贷双方提供金融中介服务,为各市场主体分散和管理风险提供市场环境和条件,为整体经济配置资本资源并为国内和国际的商业运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这些固有特点使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地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更是加快了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步伐,如今,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五年过渡期已过,我国如期完成了关于金融服务业的入世承诺,甚至有的领域还超前完成。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相对开放的大环境下更好的发展金融服务业这个问题也具备了更深远的意义。
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它北界长江,东濒东海,
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拥有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无论是规模、产品种类还是管理经验、创新能力等都处于我国的领头羊位置。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2007年全年GDP实现12001.16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城市,金融业增加值1195.72亿元,亦位居中国城市第一。其实早在1992年,上海就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交易规模、机构数量、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己经成为中国大陆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从全国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一个质的飞跃,上海需要发挥国家支持、地方推动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合力。国际金融中心属于市场机制发育非常完善、金融深化达到高层次的产物,而上海目前金融业发展还远不成熟、市场机制还远不完善,上海只有尽快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才能实现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宏伟目标。
另外,国家一直在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2005年12月顺利开港后不仅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而且大大提升了上海港口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竞争力。然而航运业是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长,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公司靠自有资金很难满足全部的资金需求,需要从诸多的融资渠道中选择适合本公司的筹集资金方式。同时,航运业也是高风险行业,海上保险作为一种损失补偿机制,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航运业的这些特殊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金融服务业为其提供服务,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将解决航运公司的港口资金不足的困境,帮助航运经营者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可以说没有金融服务业的支持,航运中心的建设将失去生存的基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筹备和举办,为上海金融服务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巨额融资就是举办方必须要迈的坎。据估算,世博会建设直接投资约250亿元(30亿美元),其中世博会工程建设投资80亿元,土地储备前期动拆迁170亿元。除了对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还必须对由园区建设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进行间接投资。根据经验,l美元的场馆建设投资,将拉动5到l0美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即世博会建设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将带动150美元到300亿美元的间接投资。传统上,像世博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活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政府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出资。但是对于旨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承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应该更多更灵活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特别是资本运作手段来减轻政府支出的负担。金融服务是世博会成功的必要条件,资金的筹措、调度以及清算支付,世博会场馆后续开发利用、投资回收,世博会期间为国外客商提供的金融服务,世博会专项基金的设立、增值、运用等都与金融服务业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业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006年底中国已彻底开放金融业,上海成为中外金融机构竞争较量的主战场,在世博会日益临近、航运业需要发展成熟的形势下,上海能否成功向世界展示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至关重要。
三、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上海金融服务业的建议
1.知己――强化优势,转化劣势
上海金融服务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发展速度快、吸收能力强,虽然起步晚,但已有了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劣势有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跨越式发展程度低、交易规则和政策的不完善等。有针对性地强化优势,上海金融服务业可以进一步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加入,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加快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转化劣势可以采取: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商业经营手段,根据形势和自身情况适时出台相应政策;普及金融理论知识,提高公众对金融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方面;优化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
2.知彼――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加强合作
上海和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差距很大,这个差距除了缘于发展时间短,还缘于很多体制上、措施上的因素。想尽早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金融服务业就一定要和国际大都市多交流,多比较,少走弯路以更高效率地去发展。
另外,世博会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回顾以前,几乎每届世博会都会对举办城市金融服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上海要加强和以前举办过世博会城市的合作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更好地把握世博会在筹备、运营和后续3个阶段的效应,认识到这个效应的阶段性和持久性,从而成功地向世界展示自己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实力。
3.利用好世博会这个助推器,为航运业等其他产业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作为一个和世博会联系紧密的行业,金融服务业既要抓住机遇,完善体系和市场建设,又要规避各种由于世博会可能带来的风险。世博会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同时,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完善与充实,又会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世博会构成上海保险业功能开发的最佳平台,迫切需要上海保险业发挥好保障、融资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在这个大环境的需要下,我们要加快发展保险业的进程,把保险业作为金融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无论是世博会还是航运业等其他产业都需要金融服务业给予巨大的资金支持,为了满足资金方面的需要,我们可以尝试发行世博会建设债券、对世博会相关设施实施证券化、发行世博会项目信托计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借鉴美国成熟产品的发展模式,谋求金融市场和产品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烈望.世界金融中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8.
[4]申海波,陈莉译.金融自由化的经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方华等.世博会与上海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建松.关于发展浙江地方金融产业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7]刘桂荣.伦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上海的借鉴和启示[J].上海商业,2006(5).
[8]刘桂荣.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商业,2004(8).
[30]曾波.上海世博会融资中的金融创新[J].上海投资,2004(6).
篇5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 创新 意义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金融服务业针对这种情况,为求得更好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着一系列的创新。金融创新目前已经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金融服务业创新对象也是为了提高银行服务价值。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基本上已经和世界接轨,而金融深化的不断加剧,使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显得落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首先,银行客户掌握了更多的金融知识,他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对于金融服务的鉴别评价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要求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并尊重他们,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融资的收益和成本上。这种情况下,银行就只有通过创新服务,从而拥有更多重视长久的客户,来满足客户对于金融服务业要求的提升。其次,客户有了更大的可选择空间来选择金融服务,并且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主动权也越来越大,银行只有不断的进行服务创新才能吸引更多客户来保证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国内银行增加利润的需要
新时期我国的银行发展举步维艰,在面临着外国其他银行的挑战的同时,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要。为了抢占商机,获得新的客户,满足自身的发展,国内银行要对自身的服务体系不断进行创新,在原有的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促进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争取到利润的最大化。
(三)是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很多的经济行为都是在金融服务业中完成的,人们对于金融服务业服务的范围和服务要求也随之扩大,金融服务业将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很重要的职责。在不断的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对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个必然。因此,要满足人们参与经济生活中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将我国金融创新推进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中。
二、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
相对于国内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创新能力要强很多,并占有绝对优势。一方面,我国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由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一、金融开发技术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等原因,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相对的占领市场主动权和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的就能力较差。反观国外金融工具种类就比较多,而且金融服务全面,并具有较强的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
(二)国内金融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比重相对偏低,金融服务业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协调,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增长速度过于缓慢,低于我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半;而且对于农村的金融服务而言存在供给严重滞后,存在金融服务业发展较大的地区差异,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机构仍显缺乏。
(三)对外合作和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
除了中国银行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海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其发展程度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而外资银已经通过大规模的并购与重组,在综合经营模式下将分支遍布于世界各地。目前来看,大多数国外的银行已经业务的重点已经不像国内银行把主要业务放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而是置于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等金融衍生工具之上,因此他们获取高额的利润或者规避金融风险都可以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来实现,这也是相对于国外金融机构国内银行难以望其项背的。
(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立法比较滞后,法规操作性较差,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不能严格执行等一系列问题,表现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大都有支持金融的发展。
(五)我国金融服务业优质的人力资本比较匮乏
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与经营管理方式与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息息相关,国外的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培养和储存投入很大,十分重视服务人员的培训,这就对保证了金融机构内控系统的稳定性。而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业,尤其是各类商业银行业,很少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上投资。为了降低其经营成本或者缩减开支,而导致员工的工作报酬太低,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构是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向外资金融机构大量的流动,加大内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之间的收益率差距,从而使内资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更低,从而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关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金融服务体制改革
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应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使技术创新以及资产质量等项目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快自身改革,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商业银行目前有几个方面需要进行的解决和完善,首先,国有银行保证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进行产权明晰;其次,要解决组织层次过于繁琐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和科学有效的治理结构;三是要逐步降低不良贷款的机率,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适当地补一些资本;四是建立多层次银行服务体系,进一步调整结构组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二)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客户的要求,因此,金融服务业最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应该立足于市场及客户,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金融服务业创新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金融服务业得以生存的最根本保证是客户,所以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开发出的金融产品既要考虑实际情况,还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和客户的需要。只有有市场、有客户的金融产品才会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反之则要尽快转型,要发展其他的金融产品。只有这样,金融服务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很好的发展。
(三)提高员工素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银行柜台是与客户的接触最为频繁,也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可以说银行的柜面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决定了金融服务的水平,为此,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柜面人员的服务管理,这也是金融服务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方面。首先,客户在为了获取选择某种金融产品的信息时,工作人员就成为了最直接的对象,工作人员对客户的询问表现的一无所知的话,则会引起客户的反感,从而造成客户的流失,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自身的金融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竞争实力,就要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带动员工学习各种新业务、新知识的热情。使得员工对于客户的询问可以对答如流,并为客户提供适当的建议,提升竞争实力。其次,银行的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热情的服务态度。要让客户可以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来购买金融产品,这才是拥有忠实长久客户的最佳途径。
(四)加强制度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金融服务的创新体制是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增强金融服务水平需要一套有效的金融服务机制。当今社会,金融服务体制也要适应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的快节奏的氛围之中,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来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体制要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新的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客户满意度,从而顺利实现金融服务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曹佳玲,潘小红.关于加强金融创新的思考[J].市场竞争能力建设,2007(11).
[2]何德旭,王朝阳.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J] .财经问题研究,2007(06).
篇6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行业规模、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监管水平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表现在: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金融服务各行业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
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必须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的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必须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继续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我国金融业应该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和虚心地向国外先进金融业学习。有专家建议,我国金融业应在四个方面提高应对能力:转变赢利模式,由过去单一的传统赢利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在战略、产品、客户定位上实现差异化;借鉴外资金融机构服务方面的优势,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应对可能的国际国内的金融风险。
篇7
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据此,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并且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私车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需求。2001年私车消费比例达到47.1%,2002年超过56%,2003年增至62%,2004年大幅度增加为93.7%。汽车消费尤其是私车消费的持续走高,迫切需要完善的汽车金融服务。然而,我国汽车信贷业务严重滞后,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总销售的比例不足10%,反观国外,美国的比例为92%,英国为80%,德国为75%,日本为44%。另外,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公司),不仅仅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信贷业务,而且向汽车厂商、经销商等提供涉及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租赁、维护、回收等多环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与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差距,不仅显示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性,更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与迫切性。
反观国外的汽车金融业,已逐渐成为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最具利润增长潜力的环节。例如,福特汽车信贷公司2000年净收入达17.86亿美元,占整个福特汽车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在2004年第一季度,福特全球净收入19.5亿美元,金融公司的净收入为6.88亿美元,占第二季度总收入的35%;第二季度收入为12亿美元,金融公司收入为8.97亿美元,占第二季度收入的75%。由此看来,汽车金融服务将成为汽车市场重要的竞争手段。当前,世界汽车巨头在争夺处于成长中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同时,也纷纷涉入新兴的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并且势在必得。通用、福特、大众、丰田全球四大汽车集团已经获准进入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与此同时,标致、戴-克、沃尔沃、现代等外资汽车公司也积极准备开展此项业务。相比较而言,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起步晚,与国外发达的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障碍重重
我国于1993年便开始了汽车金融服务业务,但是一直到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汽车金融管理条例》以后银行的涉入,才使得汽车金融服务业成为目前各家银行激烈竞争的前沿领域。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不仅起步晚,而且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履行,汽车金融市场的制约因素将更加突出,阻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信用体系不健全使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基础缺失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汽车金融服务大规模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既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也没有形成权威的社会中介信用评估机构。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无疑将加剧汽车信贷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银行风险加剧。由于信用体系的缺失,银行在贷款给汽车消费者后,无法准确、及时掌握消费者资金的使用情况、消费者偿债能力以及消费者偿还意愿等,导致银行可能遭受拒付或者无力偿还等风险,即所谓道德风险。面对此种风险,银行便提高贷款者的资格要求,附加苛刻的条件、增加鉴别手续等;但是,这种做法既不能完全避免道德风险行为,也不利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国外一般都存在独立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调查中介,专门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个人信用档案,为其他企业或部门提供所需的信用档案。这样不仅减少了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等收集、鉴别申请人相关信息的成本,而且减少或者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
现有汽车金融市场主体难以适应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按照经销商-银行-保险三方贷款模式展开。但是,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汽车金融市场主体很难适应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首先,面对复杂的汽车金融服务,银行既无精力充分了解汽车销售全过程,又缺乏对购车资信调查和风险控制的必要手段,因此,银行对汽车信贷业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其次,从本质来看,商业银行仅仅把汽车消费信贷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来开展,缺乏保证汽车销售稳定增长的直接利益动机,不能为汽车产业提供连续稳定的金融服务。在车市低迷或启动困难时,商业银行就会收缩相应的汽车金融服务,转向其他有利可图的金融产品。再次,销商-银行-保险三方贷款模式的初衷是将经销商、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联系到一起,并共同承担贷款风险。然而,事与愿违,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中缺乏进行有效信用评估的动力,而过多的依赖风险转移。银行通过履约保证保险、信用担保或保证,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经销商或保证人。而保险公司则可能运用免责条款来规避风险,经销商可能根本就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如2003年5月,人民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汽车消费信贷的坏账率高达15%左右,高于房地产按揭贷款。最终,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风险问题,也使得银行缺少审查贷款质量的动力,阻碍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不完善的制度约束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建立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汽车金融管理条例》,授权国内的四大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汽车贷款业务。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修订《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经人民银行批准,财务公司可以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同业拆借,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和融资租赁,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 尽管该《办法》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以企业财务公司形式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提供了可能,但是其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市场,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主要通过企业内部资金或者资本市场融资来获取资金来源;而我国则只能通过银行获得。因此,汽车金融业务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同业拆借、债券市场等各种方式获得必要的业务资金。
除此之外,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贷款手续过于复杂,担保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汽车消费者因收入水平不稳定而存在还贷风险等等。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可行性模式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规范的市场运作模式。总的来说,国外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有:由制造商独立构建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由银行建立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由非汽车制造商的财务公司组建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信贷联盟等。目前国际上主流做法是汽车厂商自己组建独立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通过其销售网络,将金融服务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在网点分布上不受制于银行。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状况及现阶段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特点,笔者认为中国现阶段可采取的可行方式为,中国汽车集团财务公司、商业银行与厂商共同组建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部门(公司)、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三方共同参与、相互竞争来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
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绝对主体,并且在信贷业务的开展中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营业网点众多等其他市场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保证汽车销售稳定增长的直接利益动机,与汽车厂商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不利于汽车金融服务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任何形式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将产生融资需求,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借助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与营业网点,形成商业银行与厂商、经销商协同合作的发展模式将是较为现实的次优选择。另外,应该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其他业务分离开来,组建独立的汽车金融服务部门(公司),以期形成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汽车产业是技术性很强,相关性很高的行业,要求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对汽车产品有很深的分析和了解。另外,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作保证,因此要求相应的金融服务必须以促进汽车销售为首要目标。实际上,与银行相比,附属于制造商的金融服务公司更能够与母公司荣辱与共。国外实践表明,附属于汽车制造商的金融机构以其专业化服务水平以及与母公司一致的战略目标、紧密配合的灵活销售策略,使得汽车厂商在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我国首先应尽快完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允许各汽车厂商组建自己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允许外资进入汽车金融市场之后,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便以合资或独资方式组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因此,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必将成为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一般都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运作机制。因此,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进入,一方面将成为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引进先进经验、补充专业人才、形成竞争态势,促进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迅速成熟。
完善的汽车金融市场也需要从体制上、宏观政策上加强配套建设,其内容包括:
第一,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库,提高信贷的操作效率,降低消费信贷的成本和风险。具体来说,可以鼓励社会中介(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担保公司等)充分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专业的个人信用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并且备案储备于计算机网络中。各金融服务公司在审批汽车消费信贷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提取申请客户的资信情况,并在其信用基础上进行业务处理。2003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纷纷退出车贷险市场,银行业也收缩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完善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才能降低市场运作的信用成本,才能降低汽车消费信贷经营主体的风险,促进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完善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相关法律,提供规范的法律环境。作为新兴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很多旧法律已经不再适用,如《贷款通则》、《担保法》中就没有针对消费信贷的条款,更没有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法规。近期颁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填补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法律空白。但是,我国汽车金融法律仍然很不健全,需要对《贷款通则》、《担保法》、《汽车管理条例》、《抵押登记办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作相应修改,并出台一些新法规,彻底填补法规缺失的现状。
第三,加快创建和完善配套保险。国外汽车保险业较为发达,不仅可以为汽车提供各种险种,而且可以提供分期付款购车信用保证保险。反观我国保险公司险种单一,且对汽车信贷的风险管理较缺乏经验。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创建和完善购车保险,保障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
篇8
大家好!2007中国国际服务业论坛今天在深圳隆重召开!
同志不久前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在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同志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要深化财税、金融、计划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现代社会,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入WTO以后,我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促进服务领域开放,在服务业开放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服务业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等。这些都为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和发展工业的关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搞好宏观调控的关系,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政策支持。当前,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要以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业等行业。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监管水平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
第二,金融服务各行业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金融产品与服务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和占领市场主动权的能力较差。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三,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一行”,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因此,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金融业作用的认识,培养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我国金融服务理念的培育还远远不够,金融服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被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而忽视了其服务的本质和产业的特性。把金融服务业看作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服务领域,看作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产业,有助于加快促进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关联产业的加速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服务行业应加快自身改革,使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结构等各项指标合乎国际标准,按市场机制要求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趋势,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创业板的推出以及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要。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金融服务行业充分竞争的开展以及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在既定法律框架下进行。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为此,必须改进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方法,强化金融监管的内外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第四,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同时,要注重金融服务业在中、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大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五,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和信息化向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现代金融服务业正逐渐变成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资源的多寡在现代金融业中基本决定着金融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因此,有必要继续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多渠道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深圳是我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它更是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城市发展战略带动了深圳的经济繁荣。这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我谨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向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这次论坛中大家广泛深入的进行研讨、交流,推动我国城市科学发展,带动城市全面进步。
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 服务业 消费者行为 影响因素
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行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知识、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服务产业有一个新的趋势:服务业经济活动的状态有明显改善。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突出了新经济的特点,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快速增长和高附加值的服务。
作为一种全新的业务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是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电子商务对服务生产要素的配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素的种类和范围扩大了。信息、知识、管理和公司的核心能力和用户服务已经成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和信息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和其他生产要素表现为服务正在增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普及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现代服务行业的推动力量。因此,本文首先将对服务业、电子商务下服务业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然后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前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而展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服务业顾客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服务业的概念
服务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总之,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定义服务的内涵,从事生产、经营的服务内容产业称为服务。另一个定义是独家的定义,或统计的定义,是不要被分为第一、第二产业是服务业。这两个定义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前者因为不同服务的内涵,扩展服务有很大的不同。从统计意义上讲,后者定义强大的操作,但是这种分裂方法无疑是艰难的经济分析服务业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种植一个隐藏的危险。
(二)服务业的特点
非独立显性存在性。有形商品的传统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独立的生产者不能直接向消费者和独立的生产、运输和存储的产品适用于解决问题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带来的不便时间间隔?? ?但作为无形产品和服务产品没有生产之间的关系,运输、储存和消耗。只有当服务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才会进行生产和消费。
(三)电子商务下服务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现代商业活动进行业务管理和市场贸易的使用现代电子工具(包括现代通讯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它是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相互作用。从业务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将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改善客户服务,加快业务创新,减少时间的流动,降低流通费用,从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已加速了这一过程的社会信息,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改变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二、不同服务业下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电子商务下生产业下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产业,也被称为“生产业”意味着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直接向个人消费者,作为中间投入和服务,为进一步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金融服务、保险、房地产、商业服务、房地产租赁服务,专业和全面的技术服务,教育。以下我们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探讨影响顾客消费行为的因素。
1.网上银行
在电子商务中,银行作为联络商家和顾客的纽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网上银行的兴起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结果。网上银行对于顾客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银行本身的网上银行开发程度以及支付安全因素、网络因素。
2.网上证券交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有限的交易所大厅时常人满为患,或者由于投资者难以及时获得行情信息,更无法及时买进和卖出等,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或经济损失。现在股民通过Internet证券交易商,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兼顾到自己的投资,这种金融业务Internet证券交易形式深受广大股民欢迎。在此情况下,顾客的消费行为受网络和行情提供媒介的影响最为重要。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服务业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兴起,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操作,显著减少总社会交易成本,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移动电话和物流信息的传递。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功能,一流的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之间的第三方供应商和买家之间,是服务为第一目的的过程中,消费者最相关的物流服务和收货。科学化的管理、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分布广泛的物流网等等,都是影响顾客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咨询业顾客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管理咨询可以分为综合性咨询和专项咨询。综合性咨询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咨询、企业长期管理改善咨询、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等咨询。而专项咨询我们可以以淘宝旺旺那个客服为例,为顾客的专项需求提供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业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回复的设置不仅为企业减少了人力还能及时的为顾客提供最快的回应。网上咨询费用相对来说较低,为消费者的咨询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咨询服务业更多的需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其中对顾客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于方案要别具一格、有创新点,要求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创新水平较高。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产业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创意产业,注重对研发的投入并且产品的差异性大,同时也就要求创意人才的素质高。此处我们以代表性的网络游戏业为主进行介绍。
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玩家是游戏中的一员,可以以游戏的自身特点吸引玩家。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也使得网路游戏业的涵盖范围由运营商到网络广告平台到进行虚拟交易的论坛和网站再到游戏开发商等等。多环节的复杂形式,当然对顾客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游戏页面的美化程度、网络广告的推广程度、论坛网站的交易火热程度,当然还包括游戏开发商的技术程度和网络速度。
三、以电子商务下生产业金融服务业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传统金融服务业的消费者行为
金融业服务业贯穿消费者各年龄阶段,如图5-1所示为消费者在各阶段的消费行为。
(二)电子商务对金融服务业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天的金融服务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可以说处于领先前沿,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金融市场得以实施,特别是股票、债券、期权、期货和外汇市场。如果金融服务想要得到快速发展,就要求发展电子商务型金融服务。这也是现今唯一的途径将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与世界金融服务业建立联系。但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金融服务行业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紧随金融服务行业的趋势将会蓬勃发展,必然会获得巨额利润。被金融服务行业的趋势甩掉脚步的,势必面临淘汰。
(三)电子商务情况下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与国外相比, 中国的金融水平还很落后。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服务网点分布广,尤其是金融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建设, 更应该从内部开始。通过对各参考文献的归纳总结,我国的电子商务情况下金融服务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问题:金融业的网络业务在中国仍然是应用于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技术问题。电子商务的一些技术壁垒已成为影响金融行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用户反映了大多数网上银行存在安全与隐私问题,所以一些用户并不急于享受现代在线金融服务。
(2)统一规范问题:电子商务的特点就是商务的高度开放,但就现阶段发展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情况下金融业仍存在不兼容的现象,对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电子商务的规范化管理在金融领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3)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环境下对金融行业的监控难度大,比传统的金融服务业更为复杂,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覆盖网络监管和金融监管体系,关系到启动一个虚拟电子银行各种金融服务、价格和其他监管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1.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电子商务在金融服务业的普及情况还有许多方面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安全技术方面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这样的现状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电子商务的先进安全技术,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电子商务实施中关键问题是网络安全,这是我们可以预估到的技术难点。在电子信息内容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方面要特别加大监管,并且要能准确识别电子信息内容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等。
2.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没有先进的、完备通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资费和通讯服务质量依然是阻碍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要加快高速宽带互联网的建设,实现通讯网、、多媒体网的二网合一,以此来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网络平台。
3.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涉及商户、银行、电信、公证、ISP和消费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纠纷。要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电子商务规则,对其中引起的纠纷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权威的认证机构,维护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促使更多的人放心在网上购物。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顾客,电子商务下的服务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改进,更进一步的方便消费者的操作。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优化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促进面向服务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关注现代人才培养服务,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现代服务业以人为本,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才作为后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成了纸上谈兵,只有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升对顾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远见.电子商务网站断货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1).
[2]张帆.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J]. 企业导报, 2012, (8).
[3]石禹秋.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意向研究[J]. 时代金融旬刊, 2011, (17).
篇10
关键词: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服务贸易;战略价值分析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的多元化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完整,能够提供的服务日益繁多,而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服务类经济,基于与全球经济发展接轨的考虑,我国应当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并将之提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里程碑加以重视,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不仅仅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路径,更是我国从一般服务经济转向金融服务经济的战略性大计,纵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较之于之前的经济增长保八的增长率而言,当前经济增长速率已不能继续维持在如此高的增长率上,这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在新常态的经济状态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现阶段可以采取的相对理性的经济措施,而发展金融服务外贸首先可以加速我国金融外贸产业的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优化,最终将积极作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之后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价值有一下四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渐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发展,一系列新兴行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新生并且扩张,一些服务性活动也被赋予了可贸易性,于是,金融服务贸易业务应运而生,世界贸易相较于过去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自然禀赋的服务型贸易逐渐转向了以知识技术型为基础的新兴服务贸易,尤其是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国际上这类趋势愈加明显,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顺应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趋势,加快本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大潮流面前,跟上世界经济的脚步,是我国当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借助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产业转移,开拓创新,力争使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全面走在当今世界的前列。但是,不大乐观的是,就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现状(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子进行说明)来看,正在经济发展期的中国,与世界其余各国相比较,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在国民经济体中所占据的比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存在着产业结构落后甚至有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艰巨挑战,在此艰巨挑战之下,我国要做到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升级优化,就应大力扶持第三产业(譬如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服务外贸就是手段之一,所以,发展该项产业的确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认为,我国要借助金融服务贸易行业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第一个要做到的是学习和借鉴,在发达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外贸行业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加以借鉴,从而带动我国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关键词: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服务贸易;战略价值分析的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的发展。理论上讲,加快金融业与国际贸易产业的融合与互动,能够有效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将形成服务产业链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第二,当今社会世界各国贸易发展十分迅猛,金融贸易化在各国的服务性新型贸易中所占的部分也越来越重,毋庸置疑的是,一国贸易水平在现阶段都集中在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中。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应当尽快发展该产业,因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外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这种战略价值的一点重要体现就是能够极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我国处于经济型常态下的区域经济新型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代表性体现。金融服务外包有很多定义:根据服务内容可以分为金融服务业务流程外包和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最常见的是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性外包服务占据着全球该项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按照服务供应商的地理分布来划分,可以分为国内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服务。由于该项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竞争力由此得以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发达国家的该项服务已经成为金融企业参与国际化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手段。直到现在,各国通过金融服务外包形式实现的金融服务贸易已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对于我国而言,同别的行业相比,金融贸易对GDP的贡献要远远高得多。从成本上来考虑,金融服务外包在各方面(乃至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金融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能力,以赢得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的优势领先地位。
三、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基于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现状
1.我国现代服务业总体状况综述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金科玉律是: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表现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下降,然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表现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在世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其中大量劳动力先是从农业等产业转移到工业等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移到服务业领域(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现在已然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核心国民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局面。从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取决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资源开始朝着一体化的配置方向发展,众多发达国家其国内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在本国市场开始持续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金融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是我国服务业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通过金融服务贸易可以有效推动形成我国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一种新思路,一种新途径。2.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业现状从2001到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宁波市金融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规模整体偏小、服务水平整体偏低,这种现状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为微弱。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宁波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的主导产业长时间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宁波市的生产结构有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是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宁波市现阶段在这方面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国内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就自然有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作为全国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市,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会相应影响到服务贸易的发展。(1)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宁波市拥有巨大的天然港口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在宁波市发展金融服务外贸行业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宁波市政府主要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运用于港口沿岸发展,并未将外贸理念与港口发展相结合,所以说,宁波的港口优势在发展金融贸易服务业中还未充分发挥。这一点应该引起宁波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予以建设,使之成为宁波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关键点,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港口经济优势,切勿使宁波市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闲置浪费。(2)目前宁波市政府也存在缺乏金融与外贸结合的意识形态局限,从部分运作机制上看,宁波市政府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与完善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这些组织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又是必须存在的,此外,宁波市政部门协调管理机制十分缺乏,导致部门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徇私现象,以至于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市政部门内部协调机构,则会导致行政体制不顺,部门工作力度小,协调。从立法层面上分析: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与监测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所缺乏的,有关外贸部门缺乏相关立法。
四、加大人力资源转型力度,形成我国人力资本的新型格局
当今中国社会,由于人才市场上劳动力趋于饱和,市场并不缺少一般的劳动力资源,所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主要招募人士主要集中在以金融人才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和服务技术密集型人才。在我国积极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为我国金融业注入国际化的发展活力,将我国高端的劳动力变为最具创造力、竞争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创新性高端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人力资源类型。这一点也是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所在,笔者认为,从这一点上来讲,对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推行的国策是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策的全面推行,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全面转变,试想,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型金融人才,必将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21世纪最为可贵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我国目前最为缺乏的也是人力资本,所以,本文认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有利于转变人力资源类型,形成我国独有的智慧人力资本,众所周知,金融服务贸易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外贸将使得我国金融外贸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将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政策建议
如何深化推动金融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是政府和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与金融有关的贸易政策还是与贸易有关的金融政策,都应该充分考虑我国金融业的行业特性与发展需要。1.政府角度金融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严格推行需要政府做到以金融支持为核心。政府在制定相关金融外贸政策或产业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资金的支持。例如,鼓励金融市场降低门槛,提供新能源的发展,技术研究和发展需要的相关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规范和引导外商投资的流动,鼓励资本流动,积极鼓励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国内大型企业等等。2.企业角度在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服务外贸产业竞争压力急剧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内金融服务外贸企业应该以创新性产品的研发为切人点,重视企业非价格竞争力的发展。在今后,生产外贸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企业将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对产品的不断深化发展,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六、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为了提升在国际中的经济影响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而言,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以达到使得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最终目的。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现代服务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国家战略分析及结论。总之,在经济结构优化中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随着我国金融外贸相关产业的逐步完善,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近,严格的金融规制已经在我国很好的实施,到那时,我国的金融服务外贸产品在国际上将有很强的国际环境竞争力,而不是由国际市场中的贸易壁垒所阻挡,进而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因此,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逐步建立严格的金融规制政策体系,而且还需要相关企业的创新意识,方能使得中国的金融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充满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方能使得我国金融服务外贸在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的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作者:朱李娜 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政华.当代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