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环节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深入发展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取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的解决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些局限性,以更为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化技术的基本优势和特点, 不仅实现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整合,并且大大的方便了教学操作,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为明显。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概述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辅导作用,利用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和工具将电脑中呈现的教学内容投射到白板下,形成教师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交互式白板大大的方便了教师的操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关程序的加持下,界面更加美观、功能更加完善,操作也更为灵活,教师使用也更为方便。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声形结合,集图片、视频、声音等各方面为一体的教学工具,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更加客观、立体,更为生动、形象和具体,学生学习更为简单,更容易掌握和理解。 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相关特点和优势,应用在教学中,集合了黑白与多媒体设备的长处。教师不仅能借助白板进行教学内容的指导和书写,并且还能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随意查阅资料,使教学不在局限于黑板,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更为灵活和多元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备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既方便又省时,还能进一步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此之外,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其它的功能,如:视频插入、视频编辑、放大镜功能等等,能更加灵活的应对教学需求,为教学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环节的优化
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即使书写和绘制图形的功能,并且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自由板书,同样还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也能对资源实行保存,重新展示,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更为人性化和多元化,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固有模式, 在教学内容的表现上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更为立体、饱满,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
量更明显、更突出。 如:1.在解读文章时。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客观和直白的资料。不同于以往的灌溉式教育,交互式电子白板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的避免了以往教育模式下的刻板性和单一性,教师只需要将阅读要求出示在白板下,引导学生去解读文章,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涵,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更具有参与意识,学习积极性更高。2.在写作教学时。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是由于写作教学综合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写作教学更多的是关乎到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找不到方向,教师教学也无从入手,基本都是根据一个中心和主旨,进行抽象的指导,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和思维性。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利用白板的遮盖作用,让学生去深入探究文章的思路,学生写作更为规划,思路更为清晰,教师在教学时也能更快的找出学生写作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3.在阅批作文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一个相互的平台上阅读文章,去分析文章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和交流,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改,使阅批作文不在是教师的活动,而是关系到师生之间,是师生之间针对作文能力培养和训练的一次有力的尝试, 不仅提高了批改效果,也提升了学生写作水平。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难
点。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辅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与传统的黑板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更加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的功能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视野,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抽象、难点的知识点和概念,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将抽象概念进行剖析,以更为具体、形象的形式表示出来,给予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表现,降低理解难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提供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模式,让学生敢于表现和表达。除此之外,交互式电子白板还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更为自然、快速、动态的呈现出情境交融、声形并茂的教学情境,在情感上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才感官上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更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将被动的教学转为主动的学习,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为生动、形象、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更具有表现力,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篇2
一、“四环节循环教学法”提倡先学后教
(一)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源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在新课改进行时,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
(二)“先学后教”式教学方法,是遵循“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的。学生先学,进行自学质疑。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
(三)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也是“四环节循环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四环节循环教学法”提倡合理分组,合作探究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的进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更需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
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
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在展示的时候,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四环节循环教学法”提倡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四环节循环教学法”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运用的:
1.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自学质疑。
2.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看谁对教师的提问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如此等等,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老师给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表现分给以鼓励。在每个环节展示成果的时候,老师是在不失时机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对课文进行合作释疑。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且莫在评价上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人文素养 自然环境 节约能源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神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因此,物理教育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倡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与自然环境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人品养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物理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初中阶段的物理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渗透了人文与科学自然观的品德教育。
一、物理教育中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必要性
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角度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作为未来的公民,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社会、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乐于参加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对自然的兴趣,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从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认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满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品质、自然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科学教育已关注到道德文化层面,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自然环境的教育。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晓自然界的奥秘,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人文负载。
近几年,我们人类遭受了沙尘暴的肆虐,洪水的袭击,干旱的侵扰,都是我们人类无知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生态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环境的教育也是时代负于我们的责任。
二、物理教育中人文与环境教育的具体体现
1.保护生态,珍爱生命
自然生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各大水系的源头、森林植被、湿地、耕地、生灵都需要我们去保护。
教材中介绍的火力发电、核电站,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利用水利发电的同时也采取了科学的措施保护着三峡的生态环境。
土耳其著名的环保专家库拉勒博士表示,其实大自然的生态均衡极为微妙,而且敏感,即使移动一棵树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所以,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意识到爱护一草一木,不伤害生灵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2.保护环境,控制污染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我国政府把环境教育融于了各科教学之中。
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的污染。认识到噪声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中讲到,由于燃烧石油、煤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化学变化形成的酸雨,污染环境,危害生态,会使林木的抗病虫能力降低,使湖泊中的鱼卵不能孵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臭氧层遭到一定的破坏,造成了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学原料生成的废料、汽车排放的废气、装饰材料中甲醛含量的超标,都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
事实证明,环境的污染,正在危害地球上的生命。教育学生要养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提倡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的良好习惯。
3.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有用完的时候,能源有枯竭的日子。全世界都认识到节能是继石油、煤、水能、核能四种能源之后的第五种能源。美国人封存自己的矿藏资源,日本人保护自己的森林如同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节约能源,保护我们人均很少的资源。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告诫学生,目前从燃烧中获得内能是人类使用的能源的主要来源,但燃料的利用给人类问,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的不科学获取,也可能会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
教材《蒸发》中介绍了用喷灌的方式,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来节约水能。1度电的作用,教育学生节约每1度电,了解每转化1度电都要消耗很多资源。“高压输电”减少电能的损失、“热电联产”提高废弃的热量的利用,这些都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节约能源就是节约资源。《开发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一次激励学生要学以致用,要开发和利用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人文与自然环境教育融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
1.将物理学习和社会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按教材内容的需要,适时适量的插入一些保护环境的例子。如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地介绍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原子能,既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2.看电视
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电视中人与自然环境的栏目,多看中央十套的《科学与教育》的节目,像探索、发现中的“极地跨越”“走进非洲”,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环境资源,了解曾经水草丰富,牛羊遍地的撒哈拉怎样变成今天的干旱、环境恶劣的大沙漠。
3.阅读报刊
让学生留意报刊中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的报道,由于学生阅读报刊的条件有限,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素材的积累,配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增长一些见识。如《人民画报》中介绍的日本人处理垃圾的先进设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沙尘暴的危害等图片,可以让学生传阅。
4.举行主题班会
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环境的污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交流自己对生态平衡的认识,谈谈自己为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5.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网络查找,了解本地区、全国、全世界对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状况,了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的保护工程”、兰州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思路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30-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语文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位置和作用。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三者相互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
1.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一些初中因地域、经济、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新课程改革理念难以深入人心,使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没有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效率比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1.2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教学改革策略。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1.3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2.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切断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能力、思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初中生活跃灵动的思想及创造性思维方式。另外,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虽然势在必行,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一些中学在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时往往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教育改革目标,改革的成果也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就要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动改革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中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容易忽视对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或提炼,缺乏新意和创意,因而收效甚微。
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创新的策略
3.1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题预先明确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可以测量的教学结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是老师的教学改革目标不够明确,就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低下,因此,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教学目标要按照课程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使其难易程度合理,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3.2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整体的有效性。
3.3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教材是语文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要重视语文教材的创新,建设一套高质量的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的理论高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个性特征,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逻辑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据可依,从而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复杂性的过程,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仅要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标,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并且坚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利用语文教学教材,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规范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景森.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改进研究[J]. 新课程(教师). 2010(05):120-122.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的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初中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赢得更多主动。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学生立足社会必不可缺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采取科学的培养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存在问题
1.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都认为,学生只要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好了,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相应的语文专业知识,要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并不是很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面临到很多的学习压力,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过程中,给语文教学的时间本身就不多,在仅有的几十分钟教学时间中,如果要安排口语表达内容,将会对整个教学环节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却未必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甚至是限制了学生更长远的发展。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校也应该充分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学校的重视。
2.学生自身对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认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实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稀缺,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进入到社会之后必备的技能,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只是重视应试方面的学习,产生了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提高自身表达能力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对策
1.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过程往往存在着心理障碍,对于自身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在表达过程中担心自己的想法会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嘲笑。这种障碍长期进行下去,势必会限制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及时克服这种心理恐惧。首先,教师应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实际的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减少心理压力。
2.加强口语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充分地利用好口语表达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口语表达课,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这部分的训练课,做好详细的准备,认真设计课程的每一个细节;其次,增加阅读教学。语文阅读和朗诵能够增加学生的语感,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加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文章的记忆程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所有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所以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师来说,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震震 初中语文语法巧讲――短语划分的捷径[J].小作家选刊,2012,(08)。
[2]陈青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贵州教育,2010,(12)。
[3]李卫军 借鉴古代“内省”教育理念,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10,(22)。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激趣教学;课堂导入;电教手段;教学评价
一、利用精彩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重视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富有生动性和情趣性的课堂导入语,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学习《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假如你和朋友们去西双版纳原始大森林去探险,突然你发现前面有一只漂亮的麋鹿,于是情不自禁地想上前看看清楚,但走着走着,你忽然发现你的同伴都不见了,四周空无一人,面对这样一片孤寂的森林,你会怎么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笛福的《荒岛余生》,让我们一起看看鲁滨逊是如何使自己摆脱心理恐惧的,你们想不想学?”学生明显被我的话题深深吸引了,于是齐声回答:“想!”这样,我们就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直观性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图文、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课文中枯燥、抽象的意境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并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一种生动、直观的方式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而且因为其具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和动听悦耳的听觉效果,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激励性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还应该特别注重教学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并尽量使用赞美性的语言,这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学习心态,进而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进来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如,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或者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次轻轻的拍肩,都可以向学生传递出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和赞美之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逐渐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篇7
一、“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1.回顾预习,巧妙导入(约1-3分钟)
联系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目的地回顾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注意事项:一是导入内容要与所学新课密切关联。二是要讲究导入艺术,巧妙导入。三是导语要精练、生动,富有启发性。四是可用多媒体音像导入,增强直观性、趣味性。
2.提示目标,概括要点(约1分钟)
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总体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可用电子白板演示)。注意事项:(1)准确制定学习目标。(2)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
3.指导自学,导之以法(约2分钟)
明确给出本节课学生自学要点,并指出每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注意事项:(1)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2)明确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学。(3)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知道达到什么程度。
4.巡视解疑,洞悉学情(约5-8分钟)
学生通过自学对本堂课所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此时,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调查,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注意事项:(1)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既面向全体,又重点突出。着重巡视中差学生,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和小组长的作用,适当穿插竞赛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5.提问检查,纠正谬误(约5-6分钟)
重点提问中差学生,让其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注意事项:(1)尽量让后进生回答演示。让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问题。(2)共性问题,重点讲评。
6.课堂讨论,教师点拨(约8-10分钟)
(1)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注意事项:教师点拨时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教的内容;明确教的方式;明确教的要求。
7.当堂训练,达成目标(10-13分钟)
(1)出示达标训练题。(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3)提问并订正。注意事项:(1)课堂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2)训练题要典型、适度适量。(3)训练题要低起点,多层次。
8.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3分钟)
下课前3-4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注意事项:(1)课堂小结要提纲携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必须留适量的课后作业,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二、“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分析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根据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预习提纲。经过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形成个性的认识和结论。
2.展示成果,合作交流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主要通过学生交流、互动辩论、教师点拨等活动来实现。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途径,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3.质疑深化,巩固提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不仅有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全班内的交流互动,更体现在老师的适时点拨上。作为课堂的主导角色,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又要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还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4.整合认知,拓展思维
教师归纳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对那些共性化、差异性、逻辑性问题进行重组和整合,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系统,从而达到构建设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
三、“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显性效果
1.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自主合作型的课堂,学生有机会去积极地思考、探索、发现,积极地参与展示交流,并亲历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2.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质的变化
自主合作课堂,老师舍得给学生时间自学了,善于组织小组研讨了,讲课时间相对少了,由满堂灌变成了精讲多练。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导,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的无效环节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做到“堂堂清”,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三步八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方法步骤,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更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8
一、初中学生古诗鉴赏教学现状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学习的状况,深入探究古诗词教学策略,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问题,使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并主动地参与古诗鉴赏活动。但是,综合目前初中学生古诗鉴赏教学现状可以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古诗鉴赏能力教学方面,对于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不够重视。在进行古诗鉴赏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直接向学生讲授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在古诗鉴赏学习方面的自主性,对于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的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环节,应重视强化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的意识。通过强化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鉴赏的重要性,并在语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古诗鉴赏的实际活动,逐渐增加自身对学习古诗鉴赏的自信。其次,在长期的学习中,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培养的意识,也会促使其自身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更好地与学生一同进行古诗鉴赏。
(二)注重古诗积累,夯实古诗学习的基础。注重古诗积累,夯实古诗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在学习初中古诗鉴赏的环节,通过强调学生的古诗积累量,夯实古诗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古诗形成相对全面的理解,并在学习类型相似的古诗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联想、想象,培养自身的古诗鉴赏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再害怕参与古诗鉴赏的活动,并主动地参与到古诗鉴赏活动中,与同学和教师一同进行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环节,语文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及状况,以便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
(三)引导学生掌握古诗鉴赏方法,增加适量训练活动。在初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教学问题。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古诗鉴赏方法,增加适量训练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古诗鉴赏学习的难度,并在不断地古诗鉴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学生参与古诗鉴赏活动的信心。
(四)通过知人知事的方式,对古诗进行分门别类教学。在古诗鉴赏教学中,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知人知事的方式,对古诗进行分门别类教学,也是提高初中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在开展古诗鉴赏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导入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首先对古诗进行一定的分类,比较学过的古诗类型方面存在的不同点,深化学生对古诗鉴赏的意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快速的抓住古诗鉴赏方法,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篇9
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初中语文评价作了相应的指导。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及目的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指明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望能不断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概述及目的
1、概述
所谓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指的就是通过诊断初中语文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简单的来说,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对教学的工作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对教学管理方式的评价以及对教学环境的科学评价等,在这诸多的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是最为关键的。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能使教师及时的掌握教学信息,并能充分的向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或进行自我反思。
2、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来说,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初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得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作了许多改动,其中改动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课改的重要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从此学习方式提出以来,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时髦,不管情境、不管内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强调自主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甚至不少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师生、生生互动,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于是,在这样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各种各样挂着新课标名目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竞赛课等开展得如火如荼,整个教学过程丝丝入扣,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无可挑剔,可谓完美无缺,听者仿佛在观赏一场精妙绝伦的节目秀。在这活跃、几乎接近完美的课堂教学中,晃眼看去,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学生也主动参与学习,但若你仔细的去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表演课,教师是演员,学生则是群众演员,课堂看似活跃,其实都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要一到自主探究、交流学习时,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茫然,交流讨论环节也是自主的说话。这样的课堂,使得教学过分的趋于形式,违背了教学的宗旨,严重的阻碍了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象,使得很多学生只会看,不会写;也有一部分教师过分追求“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以及过分追求拓展迁移的广度与宽度。使得学生渐渐与课堂脱节,不利于学生的长久性学习。
三、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
1、如实把握好教学评价的原则
初中语文评价对教学有着巨大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运用适当评价的形式,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如实的掌握好以下几个评价原则:①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使被评价者向标准靠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②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以及当前语文教改的趋势,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③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④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简单明了,本色实用,可操作性强。只有认真的遵循好这几个原则,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才能如实的发挥出来。
2、合理运用评价方式,准确、有效的评价
篇10
一、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语文教育
(一)教学方式应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合作探究为主
初中语文纲要指出,要改变语文教学过程中只强调学习以及机械式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自主活动,合作探讨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是教师 “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合作,就是指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不会受到教师权威的束缚,也更加能够激活思维,进而培养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由封闭转向开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存在着繁、难、多、旧的问题,这是由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封闭造成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缺乏弹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几乎所有的学生学的都是相同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条件来灵活地组织语文教学内容,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具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笔者认为,构建开放性教学内容系统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在组织课堂内容时,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组合,以及在备课过程中,多翻阅其他相关教学资料,加大课堂信息流量;2.应选择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内容,满足当代学生生活的需要,并考虑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教学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多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其教学形式的特点是时空的单一性。教学活动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中进行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师生的自由活动有所限制,不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探讨活动的展开,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课堂时间进行调整,灵活安排。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善于抓住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课前准备。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环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环节和内容适时进行调整。如在教授鲁迅的《孔乙己》时,可以让学生从鲁迅先生为文中主人公的命名角度出发,考虑文中主人公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接着让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句,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句,然后让学生快速默读;读完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文中出现的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进行讨论,研究其实质和作用,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2.为什么孔乙己出场后才能笑几声?
3.出现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教师以“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引,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又能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索,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二)善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个性化的教案,做到因材施教。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取决于其实际生活经验和背景,所以要确定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背景进行创新。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性目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如人教版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其教学目标可以设置成以下几点: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2.对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体会。
3.对文章按空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写法进行领会。
4.对文章进行细致地观察。
制定的这些目标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如:
1.更多了解鲁迅先生本人和他的一些作品。
2.体会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并学习这些写作手法。
以上制定的两个学习目标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因为有的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只要要求他们达到基础目标即可。
- 上一篇: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
- 下一篇:社区治理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