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

篇1

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对调研方法进行改革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立足于传统调研方法的基础上,对网络时代下的调研方法进行改革,是取长补短的明智之举。

一 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

1.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

第一,二手资料的收集。根据获取资料的性质可以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一手资料的收集,其二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每种又有不同的具体调研方法。获取二手资料的传统方法有:报刊剪贴法、文献资料法,这些方法实施的主要地点在报刊社、图书馆、统计机构等。

第二,一手资料的收集。市场调研方法主要用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这也能反映出市场调研方法的优点。用于第一手资料收集的传统调研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不与被调查者正面接触,而是在旁边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者的表现会相对自然,没有压力束缚,所以就效果而言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传统调研方法。观察法有三种应用方式:直接观察法、实际痕迹法、行为记录法。

询问法,是被应用最多的传统调研方法。询问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询问、直接提问等,是通过不同形式的问答对被调查者有一直观了解。观察法与询问法主要用于定性的市场调研中。

实验法,是指将调查的范围缩小,通过实验来取得想要获得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总体发展结果的可能趋势。

2.优缺点

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在中国的数据收集中有相当高的使用率,对需要评估的对象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数据,供决策者进行参考。但是由于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生硬等特点,导致其存在很多缺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市场调研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信度低。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观察法时,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动机等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观察的结果只是对表层现象的记录,并没有真正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调研,信度很低。

运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询问法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一代,对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很熟知,所以在心理上对市场调研并没有采取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只是敷衍了事。这对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十分不利,传统市场调查统计的结果往往是无用的数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情况的掌握没有起到辅助的作用,失去了市场调研应有的作用。

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实验法时,也有信度较低的这一缺点,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受着各种文化的影响,个性张扬、独立,走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实验法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大众。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具有独特性,用实验样本来对整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判断是不正确的,从实验法得出的数据也是没有可靠的信度的。

第二,效度低。效度指的是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的效率,无论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等所获得的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都需要大量时间、人力、财力来进行。对一个问题的调研所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在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受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很大,被调查者的个人问题、调查者的个人问题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调查的进度,导致调研的效度低。

第三,广度低。广度是指范围,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调查,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大广度的被调查对象,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是达不到全面调查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使用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普遍存在着广度低的现状。

二 网络时代下调研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

第一,信息的广泛性。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收集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相比较受不可控制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来说,对信息收集的广度性是很突出的优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是全班性的、全校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的,这种大容量的信息收集只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信息的及时性。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所调查的是发生过的事情,且只有发生过的事情才有调查的可行性,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昨天的问题今天再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已失去了意义,所以传统市场调查的延时性对现代数字化的社会是不适用的。而利用网络来进行市场调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信息的传递是实时的、准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市场调研需要及时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会得到进行市场调查的有效数据,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完善。

第三,调研的经济性。在用网络进行调研时,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一台电子计算机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如果是采用观察法,要有数位观察人员,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可能还没有结果;如果是问卷调查,需要印制数张的问卷,调查者手拿纸笔对被调查者进行逐一访问。所以,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相对来说是便捷性的、经济性的。另外,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用网络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可行的选择。

第四,结果的准确性。用网络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信度高,产生信度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调查过程不必与被调查者接触,所以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配合度较高,不会产生在传统调研过程中发生屡屡被拒的现象。

2.缺点

第一,网络的虚拟性。由于网络固有的弊端,导致网络调研也会有弊端存在,网络的安全性与虚拟性一直是作为网络优点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对大学生的网络调研,会出现冒名的破坏者,或者无限循环者,这将严重影响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网络调研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技术也处于探索中,对网络调研技术、网络调研流程、网络调研规范都没有准确的范本。另外,网络调研人员的调研水平整体不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调研方法的创新并不代表着全盘否定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不是将网络调研方法作为所有问题的唯一调研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对传统的市场调研选择性地运用,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新时代的网络市场调研方法之中,取各自所长,去各自所短,将两者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准确、有效的调研结果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分析多种不同的结果,进而得到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这才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

1.网络访谈小组法

网络访谈小组,是指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讨论。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调研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访谈小组的方式,借助实时的聊天工具彼此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调研环境轻松、愉悦,大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会相对真实地展现自我的态度和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调查者有机会记录大学生在被调查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2.网络投票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对被调查者往往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不相适宜的。此方法通过网站设置针对性的一两个问题,来获取学生相关方面的态度。因为这种方法占用学生的时间较短且打破了传统的调研形式,学生不会轻易出现抵制心理或消极应对,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3.网络问卷法

网络问卷法不同于传统调研中的问卷法,网络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惯性因素,比如网络用语的使用、美图的编辑优化、网络热点的探讨,通过对问卷进行再设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的主题蕴藏在其中,让学生能用网络的心态去回答相应的问题。

4.网络邮件法

网络邮件的方法实质是替代了传统调研方法中的询问法。通过给大学生发邮件、收邮件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大学生思考的空间,适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中相对较为深刻的问题的探究,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可得到真实可靠的问题答案,且交流的平台是自由的网络,大学生不会感觉受到陌生人的骚扰。

5.网络观察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要求调查者要直接进入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将自己通过某种方式“隐蔽”起来,使被调查者能够表现出自然的状态,而调查者则有目的地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语言、动作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掌握一手的原始资料,但这一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较复杂。而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提供了便捷性。调查者可以通过博客、QQ空间、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这种方法不会“惊动”被调查者,且被调查的内容是被调查者本人真实状态的记录。

篇2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概念的界定

(一)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青年亚文化是指区别于主流价值观,其代表的是处于边缘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方式,主要体现为行为、思维和话语等方式与化的不同,具有创造性、叛逆性的特点。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群体这个特殊阶段分离出来一种亚文化,其产生和发展与青年群体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休戚相关。在现在80、90后的青年群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特殊的环境下,使他们个性更加突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行为、话语等方式上都表现出叛逆性和反主流性。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不断深入和冲击的今天,这也给正处于喜欢接受挑战和充满好奇心的青年群体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的活动满足现实人和一个社会、国家和政党的发展需要。它通常借助于道德规定、思想观点和政党的观点对其所属成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主体,也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对作为客体的青年大学生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更加积极,有效的满足客体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青年学生主流传统文化、国家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一直要把握的主流教育方向。

二、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本课题在研究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过程中,选择了温州5所大学,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发放问卷500,回收有效问卷421份,这里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总结。

(一)积极影响。在对“社会流行会影响您的生活吗?”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中发现,82.3%之多的学生还是受到社会流行的影响,因此一些流行的,新颖、轻松的亚文化在拓宽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调查发现72.2%的人认为课外文化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因此如果青年亚文化能够很好的融合自我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然后以一种娱乐、搞怪形式实现,对于缓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和谐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青年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难免产生一些心理和思想焦虑情绪,特别是一些标新立异、带有叛逆性的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挑战,使大学生思想上对主流文化产生抵触和怀疑,导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偏离和错误;如在对“社会流行会影响您的生活吗?”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中发现,一心只是读书和丝毫不产生影响总共只有17.7%,这说明如果对流行的,叛逆性的青年亚文化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也是很容被颓废、不思进取等消极的非主流文化节的侵蚀,造成大学生生活价值和道德意识紊乱,减弱和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和身上健康。

三、合理引导青年亚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祖国未来的发展和前途,虽然其存在一些消极、不利的影响因素,但只要我们一种科学和客观的方式,合理和理性的加以引导,就可以扬长避短,据此,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课题组试图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一)加强课堂教育的引导。在课堂教育上,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弘扬主流文化,通过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来实现对学生青年亚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青年亚文化、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和统一。同时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可以尝试开展以弘扬中华名族主流文化价值的辩论会、演讲会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抵制落后、腐朽和颓废的庸俗文化。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境。高校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良好的形象、道德表率、为人师表对工作的热情和专业素养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群体。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因此青年亚文化常常又是在出全方位的互动影响中形成的。社会和家庭应该要特性关注社会公德和家庭责任感。特别是各种媒体在传播各种 亚文化的时候,不能单纯为了商业目的而忽视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加强对大学生亚文化的引导。在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对于青年亚文化不能对其一味的抵御或者无视其存在,而是应该积极的因势利导,努力挖掘其具有创新性,建设性、对主流文化有益的元素,使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提高丰富的资源和新方法。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出课堂,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大学生视野,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锻炼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生活中感悟人文关怀、感悟优秀文化、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实践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化”与“外化”。

参考文献

[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3] 张平功.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及表现[J].青年探索,2007(4).

[4] 李修志.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篇3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其影响有了新的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及社会环境。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全面了解新时期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因素,并大胆创新当前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案,尽可能确保所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较好地满足新的教育需求,从而确保每个大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发展与成才。那么,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高校思政教育者要想在大数据这种全新的教育背景下真正提高教育实效,就需要大胆创新与主动学习,以显著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高效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新时期,教育者应积极创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需要思政教育者具有很高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主动学数学的原则方法与基本原理,能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与处理错综复杂的学生思政信息,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信息综合分析、归纳、处理及辨别能力,并可灵活运动各种大数据方法与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快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网络系统全面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关联点与契合点,尽可能做到调研、分析与解决问题动态的一致性。为快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供条件,比如常态化举办一些信息技术培训会,使得教育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并学会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到校为他们开办“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新途径”等专题讲座,使得教育者在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促使自身综合素质的大幅增强。

二、创新教育者工作方法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新特点的教育主客体都需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大胆创新当前的工作方法,以努力探究出更为高效的工作形式,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的预警与教育。从而某种意义上来讲,大数据时代的思政教育核心工作是预测。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互联网、各种自媒体及社交网站中的各种正负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归纳,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学生在新的社会与生活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思想与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进而设计与分层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对特定特点的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最终有效预防极端事件及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把大数据时代的工作方法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大数据技术成为传统工作方法的有力补充,以实现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恰当结合,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并且,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主动和社会中的第三方进行合作,利用有关组织在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更为全面、精确地获得当前大学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使其成为制定思政教育方案的有效依据。

三、构建思政教育“云课堂”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是“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在这种被动的、枯燥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教师抛过来的理论知识,而没有自主选择与亲自参与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就需要教育者大胆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大数据时代特有而暂新的教育形式“云课堂”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尽可能提高教育形式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从而显著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电脑、计算机及智能手机早已普及,这就为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当前的教育条件,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构建出题材广泛、主题明确的学生可自主接受、自主学习的思政教育新课堂,即“云课堂”。把寓意深刻、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思政教育内容集聚到一起,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不仅可大大拓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时间与空间,而且还可为学生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教育质量的大幅优化。

总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因此,在全新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全面了解新时期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点,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以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梁爽.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6,02:80-84.

[2] 胡小芹.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周慧敏.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高校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队伍建设、方法、内容、载体等发生了新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的影响,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急待创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由于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前进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作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1.缺乏平等性理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常是运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灌输,而受教育者只是被动的聆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人以居高临下、严肃有余而亲和力不足的印象,缺乏现代教育平等性的理念,容易引起具有很强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感,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新形势下,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难以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教育对象,而要看到他们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的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主导、主体关系,同时还要多一些亲情和友情的成分。因此,教育者要思考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选择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重“群体”轻“个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传统的工作形式多停留在开会、听报告、学文件等形式,即使上课,也是不问对象,不分层次,不考虑个性的差异,不因材施教。居高临下的灌输一气,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多数人特别是年青人的心理特点。在内容上很少有超前的理论做指导,只是通过个案、事例的分析来做思想工作。在教育方法上,存在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不利于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3.单一、呆板、无活力。过去的灌输教育由于太注重“灌”,而轻视“输”,不可避免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呈现出诸如不问条件、不管对象、不重艺术而不负责任、不讲实效而胡乱灌输的现象,这样,普遍采用的强硬灌输方式便突显出来。当然必须承认,在特殊环境下,强行硬塞的灌输有其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然而,强硬灌输方法并非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有与之相应的,如像温和式灌输、分散式灌输、间接式灌输等多样性的其他灌输方式。要真正将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众所形成的某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灌输给一代新人,不采用多样的灌输方式,仅凭单一的强硬灌输方法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目的。

4.缺乏民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讲听”式、“我说你做”的“说做”式、“我令你止”的“令止”式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完全对立关系,承认的只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否定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严重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校没有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习培训等,但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性和管理者的身份依然是严重存在的现实,我们习惯于以老师或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通过正面灌输来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不注意调动受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天赋发展受到了束缚,他们逐渐失去原有的特色和鲜明个性,遇到问题时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

2.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当今社会变化来得巨大而又迅猛,社会生活中的矛盾错综复杂,有时还很尖锐和突出,大学生自然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结果使社会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1]社会影响是复杂的,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良莠混杂,使一些不谙世事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面对社会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处于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队伍建设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相当缺乏,且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某大学调查显示,学校的思想教育队伍中真正出身于思政、管理专业的人数不多,而且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更是人才欠缺。从思政队伍专业结构来看,毕业于思想教育专业的仅3人,占3.2%;管理专业的10人,占10.6%;政治专业的3人,占3.2%;经济专业的10人,占10.6%;法律专业的有37人,占39.3%;其他专业占33.1%。从来源结构来看,目前有69.1%的思想教育教师毕业于本校,虽然从专业接近于学生所学专业,但是这种“近亲繁殖”,没有学科间的交融,专业上的互补,使得整个队伍缺乏活力,结构不合理。[2]

4.领导体制不适应实际需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功能,仍然是以政治系统为主来承担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从学校整体工作的高度来认识、规划、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体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才轻德、重专业课轻“两课”、重智育提高轻道德教育等倾向,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5.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管理考核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虽然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考核机制,定期对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绩和能力进行考核,但是考评体系不够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对象主要是上级和同事,没有学生参与,因此考核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由于教师工资和奖励工资大都是按照级别、工龄来确定,考评结果不能真正与工资和奖金挂钩,只是小范围的用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一定程度上造成考评流于形式,无实质的激励性,达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致使教师缺乏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严重缺乏创新精神。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通过拓展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育、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丰富精神性教育和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等方式来实现。

1.拓展教学手段。一是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拓展。在教学中应采取师生双向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求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从而使大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二是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封闭的圈子里走出来,适时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用开放型的教育方法取代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教育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在开放型的教育中经风雨、见世面,而不是将其囿于温室之中保其不受风吹雨淋,促进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判断力的形成,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三是由“冷漠说教”向“情感沟通”转变。现在的大学生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渴望理解,渴望沟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身份,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交流沟通,做到平等诚心听真话,情理交融讲真理,师生双方架起互相信任的桥梁。

2.丰富实践教育。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3]一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形势为大学生拟定一些调研课题。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瞻仰、老少边穷地区寻访、国情民情乡情调查、优秀校友跟踪调查、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考察等。二是组织社区服务。大学生们通过服务,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服务的实际效果,能够丰富思想情感;通过社会的认可和肯定,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3.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行为示范性教育适应了大学生善于模仿、易受感染的特性。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作风、人格、品行、仪表气质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教师的个人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它能使学生产生人格自居作用,而形成与教师一样良好的品德。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八字校训,深刻地召示着每一位学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要用自己的心灵去铸造学生的心灵。

4.丰富精神性教育。校园精神主要指教育理念、传统意识、团体心理倾向等,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事业观,影响着学校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制约着全部教育活动的进展。高校应加强学校精神的提升和再造。应加强高校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使学校领导部门和领导者形成优良的思想作风和民主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学风,克服懒散的情绪和松垮的作风。

5.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4]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的关键是要丰富网站、网页内容、栏目,努力增强其吸引力。二是利用电子邮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达党的主流声音。同时,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开展调研、心理咨询和各种竞赛活动。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沉闷抑郁,心理压力大且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三是研制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门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特别是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软件。高校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元素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机制,将课程内容结构由线性设计转变为网状设计,清晰地呈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其有机联系,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是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软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包括游戏软件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行传播,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翁提云.构建生活化课堂之浅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146.

[2]付丽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三位一体"性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40.

篇5

认为,人的思想是在后天的外部教育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新媒体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大学生驾驭新媒体的能力更强,占有的信息更丰富,从而提升了他们的主体地位,而这种提升也增加了施教的难度。由于多样化的信息手段,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环节上所需要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行获得而加以自我内化。这就要求教育主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他们自行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就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各类信息的丰富性和获取便捷性,使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波动性和思想观念的实践检验周期增加,这使得思想政治过程教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增强。新媒体的出现,不但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向性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性和渗透性的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适应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从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与之相适应,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青年学生自然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争夺的主要对象。在当前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的条件下,要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任务,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具有知识的大学生。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面对虚拟网路的无情感状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使积极的情感因素向着有助于的健康方向发展。而如何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就明确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方向。新媒体条件下创设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正如同志所强调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努力的重点,而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把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文化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优势相互交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我们的任务和目标确定后,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这为我们在新媒体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不断探索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适应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多媒体条件下仍应坚持并改善“灌输”方法。列宁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首先学会自我“灌输”才能“灌输”别人,形成有时代特色的有效的“灌输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实践上的实事求是。在延安开展学习运动时就指出:“本领恐慌。”认为“开铺子”,就要不断进货,否则就易倒闭,所以自觉地学习的基本理论是根本。当然,理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先进的方法,这就是要实现“灌输”内容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将教育的基本内容有机地融入新媒体的形式之中,让形式服务于内容,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说教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读经典著作,给学生以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和思想大师对话。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要求,借助新媒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传统的多媒体教学PPT之外,还可以加进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视频链接、论坛、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主流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化解互联网上大量的不良信息给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困惑,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而在开设网络课堂和网络谈心等这些活动之外,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这个平台将最新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视频等音像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质量的新媒体教学软件、数据库,加快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并以此构筑新媒体教育阵地,逐步建立起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最后,在实践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有关已发事件的调研和测评,掌握一些重大的政治和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以便使其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及时有效。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各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会如“研究会”、“三农研究会”等社会团体等都具有积极的育人功能,让对人的教育与对社会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这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面对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趋势,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双刃剑”功能中积极的一面,重视网络、关注网络并做好网络管理和网络控制工作,及时关注网络技术新进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新媒体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结语

篇6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儿女共同的梦,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接班人,承担历史的重任,是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代表,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大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培养,关键是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价值理念。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具有时代意义。

一、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1、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不仅专业核心课是上学期间必学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型人才,但思想道德修养更是前提。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其成长成才的基础,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价值取向,提升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2、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前提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所以要实现这一梦想,必须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学生自然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成为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每一所大学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中国梦融入这一教育体系,必然能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中国梦理念,并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1、坚持“自觉”原则

这里说的“自觉”就是要让中国梦扎根于大学生心底,要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地弘扬中国梦,而不是以一种规章制度束缚大学生,让其觉得中国梦是一种负担。这种自觉性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让中国梦这一理论不单单只是一种泛泛而谈的理论,必须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自身,必须要让中国梦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头脑,要将中国梦的内涵及意义根植于大学生思想中,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践中。

2、坚持“结合”原则

这里说的“结合”就是说在进行中国梦教育过程中,要将其与中国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要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中国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深入理论教育要求大学生掌握中国梦的内涵、本质及历史底蕴,同时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入理论教育离不开实践教育的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让中国梦成为大学生稳定的价值认知,才能让中国梦内在化并外在化为大学生日常实践活动。

三、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1、理论教学

中国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必须首先通过理论的教学让大学生了解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而思想政治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一般都开设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一切资源,既可以通过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形式,将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展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搜集那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政治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行教育。教育者要尽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向学生解读中国梦的含义,阐述中国梦的实现对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意识中国梦的内涵,并为之奋斗努力。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检验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理论的升华。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调研、基层实践、公益活动及科学研究等多形式参与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经过英式教育的洗礼,大多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理论知识富余,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进入社会后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说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还远远不够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中国梦的社会实践,将理论应用与实际,将感性认识上升至理论认识,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真真切切的认识什么是中国梦,才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合格践行者。

3、文化活动

十以来,国家愈来愈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其中很大原因就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这样,同样,高校要培养具有中国梦理念的大学生,就必须营造适当的校园文化,营造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文化,营造带有中国梦气息的校园文化,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自然地理解并吸收中国梦内涵,使中国梦的宣传达到良好显著的效果。营造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有多种形式: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演讲比赛、歌曲舞蹈等文艺活动。其次,要把中国梦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如制作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海报、横幅标语等。最后,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等电子资源,扩大宣传力度。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分类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75-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的必然要求。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大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体现出差异性,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才能挖掘出发展潜能,使每一位同学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不同需求,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开展分类指导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扩招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高校扩招以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校生数量的增长使得每一位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在校生社会构成渐趋复杂,素质状况多样化,辅导员需要针对每名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人素质特点提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工作呈现一定的复杂性。

(二)多元文化思潮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影响加大

目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同时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渐增多。但也应注意,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基本状况的把握,大多处于对同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普遍性认识,没能从学校具体育人环境和生源特点、学科专业等方面分析特殊背景下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需求,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践上,还没有建立区别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学生成长需要的差异性指导体系。

(三)当代大学生成才愿望强烈,发展目标多元化趋势增强,学生急需科学合理的分类指导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少自我规划的能力,有部分学生甚至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大一、大二时放纵自己,到大三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盲目学习,学习缺乏动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缺乏执行力。

二、构建分类指导模式遵循的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要充分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舞台,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特长,让他们所学专长得到充分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个体学生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价值观、思想认识等方面,而且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要在正视差异、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高校“分类指导”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针对性原则

掌握每一个学生现状, 是实施分类指导的前提。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应多留心, 多观察, 并通过多种形式对每个学生加以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解剖, 针对不同学生重点分析,制定分类指导的具体目标,为实行分类指导提供准确依据。

(三)操作性原则

分类指导体系的建立,各项指标体系要客观,分类方法要明晰,便于操作实施,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有利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三、我校构建分类指导模式所采取的措施

(一)以学生思想工作面对面及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分类指导为抓手,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2006年9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学生思想工作面对面活动。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全过程、动态跟踪服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2008年,为推动思想工作面对面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全面启动了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分类指导工作,辅导员、班主任根据约谈情况建立档案,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合理规划未来,明确努力方向,并定期检查和回访每位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努力做到“知己知彼”,增强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学业规划的重要性。2013年,我校根据当前工作的特点,深入开展调研,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将原有的约谈卡和学业生涯规划手册改为约谈手册和学业生涯规划书,改版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简洁实用。

(二)分阶段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类建立各类群体学生档案

为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包括新生思想状况调查、全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等。各院系按年级、按专业分别展开调研,并结合思想工作面对面,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间,详细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听取学生对学校建设、发展、管理等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做好班级心理困扰、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排查工作,分类建立院系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贴心、优质的指导与服务。

(三)以大学生分类指导为抓手,探索推进学生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模式

学校支持院系超前谋划,依据院系学科特性,密切联系实际,制定适宜的分类指导办法,鼓励并且支持院系首创精神,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制定精细明确、方式灵活多样的分类指导方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为不同需要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高质量的指导与服务,从而做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点、有特色、有实效,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院系积极探索分类指导,特色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自探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指导方案以来,增强了院系学生工作的积极性,院系在学生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分类推进,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学校学生群体及专业特点创造性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10年起,学校对19个院系大一新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状况进行了调查,详细分析了新生的思想状况,形成了20万字的分析报告。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先后有19个院系根据学生实际,制定了针对2010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资源环境学院根据考研的学生遇到上自习座位紧张、教室经常变动等影响学习的困难,积极联系,设立了考研自习室,派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自习室的安全和良好秩序,以自习室为阵地,先后举办了考研动员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备考和报考培训会等活动。考研自习室设立后,深受同学们欢迎,考研自习室的设立有效推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林学院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学生沙龙”,使面对面工作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拓展至普通学生之间、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学生与专业课教师及学院领导之间的有效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学生需要,统筹学校教育资源,相继开展了“心理健康指导课”“百场素质报告会”“出国留学主题讲座”“就业指导课”,深受学生欢迎。

资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014ZZ008)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实用教育,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重视,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重点在于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内容包含了社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社会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大学生要开展创新创业,必须要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只有充分了解了创业相关的要素,备足了创业的功课,才能少走弯路。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各种能力,通过了解创业的各种必备条件,掌握创业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管理决策和领导能力,这样有利于他们结束大学学业,步入社会之后,能够独立地真正开展创业,不至于和社会发展不想融入。

然后是可以加深对社会环境的认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更要引导他们加深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要步入社会职场,他们想要创业,就必须认识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清楚掌握创业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而不是后面我们即将要提到的肆意创新、盲目创业。

最后,加强实践模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创新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运作,通过实践模拟就可以解决资金和人力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试着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然而当前,许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仅停留在了理论教育的层面,这一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并没有得到完全贯彻和实施。这也是当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行成科学的创新理念和创业思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和运行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尖锐的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很多地方和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虽然对创新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家长可能并不会让他们在校期间就开展创业活动,更多地让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鉴于大学生自身的经济条件,也导致创新创业没有良好的环境。

2、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式方式不当,未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是近年来才提及,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可寻,但是很多高校教师自身没有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入了解,仅仅依赖于一些传统的认识,四处收集星星点点的课本知识,未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更不可能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了。

3、许多大学生盲目跟风无明确目标,创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造成人力物力损失。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宣传,也有很多大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创业的大军当中,但是这些人员当中,有很多并没有对创业进行分析和评判就盲目地开展,不管项目是不是符合社会的需要,也没有开展创业前的调研和学习,有些甚至亏的血本无归,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

1、加强学习,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改革。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这就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关注和利用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方针政策,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有序化和规范化。

2、加强指导,针砭利弊。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在给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不仅仅要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更要教会他们全面地看待创新创业,不能仅仅看到创业有可能带来的巨大成功,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创业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例如资金困难、创业风险骤增等各种困境。

3、强化教育,端正心态。大学生创业的首要目的,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要追求金钱和盈利,然而,我们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跟大学生们直接打交道的一线辅导员,在作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就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开展创新创业,更多地将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素质作为首要目的,引导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要想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尤其是承担如此重要责任的当代大学生。此外,创新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昌盛长久的立足之本。必须要讲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且作为重要内容来开展,从而推动创新创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妍,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51-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调查中接受访问的161位高校领导中有接近30%的人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改进,更好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学生的13.4%,有1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影响甚微,还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教学方法以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及其他实践环节。这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改进。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调查发现,接近30%的高校领导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一般或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有20%的高校领导认为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性,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数量不足,工作量大,而且队伍不稳定,常常一两年就转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作的顺利运转。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学校党委主管的约90%,少数由行政系统负责,个别的实行了双重领导。高校党委承担着统一领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直接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等问题,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传播着一些腐朽有害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刺激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据调查,某高校经常上网的人数高达80%,其中,15%是上网学习,60%是聊天,25%是玩游戏。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对上网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很多高校建立了BBS网站管理机制,但也有一些高校忽视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队伍,但是师资水平、考核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使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实效。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适应新形势,建设好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配合,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和关键环节。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要建设好,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员工都能主动履行育人职责,在高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氛围。

(3)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加紧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和连续性。

篇10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当代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日新月异,并呈现普及化的趋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逐渐被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所瓜分,甚至有被后者超越的趋势。微信作为移动终端中的网络社交平台,日益成为广受大学生欢迎的新兴媒体,成为他们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尝试探析微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时代感。

1.以微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初探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微信还打通从QQ、邮箱到腾讯微博等各个环节,构成跨平台的信息枢纽,并兼具社交属性。

微信在表现形式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短信、彩信,也不同于微博。微信更侧重小众化、及时性和精细化的社交。微信分为“微”与“信”,“微”主要是指信息、消息者的个体化和信息的碎片化。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微信展现了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快捷性、碎片性和分众性。

2.以微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2.1微信日益被大学生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2012年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年龄结构中,25-34岁人群占比47.6%,接近五成,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主力军。在职业结构中,在校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占比较高。在学历结构上,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大专及本科学历为主,分别占比为30.9%与39.0%。笔者认为,随着大学生之间聊天、交友、恋爱、生活及学习等信息的分享和交流需求的增长,像微信这样的综合性网络社交平台,必定会为大学生所接受,并逐渐被推广普及。

2.2微信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要成为这样的载体必须具体三个基本条件,即: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三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很明显,微信具备这三个基本条件。

2.3微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开班会、组织活动、观看影视作品等,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精确性。微信综合了用户的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好友,使得微信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只在相识的朋友间传递,实现了个人与自身消息的无缝对接。这就可以避免网络的匿名性、盲目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针对性,精确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有选择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次,快捷性。微信客户端都是被安装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一般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网络浏览学生的状态,既可以当即作出反应,也可以尽早发现学生负面情绪,寻找原因,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微信借助移动、无线网络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具有明显的快捷性。最后,平等性。微信作为影响辐射化的新兴媒体,它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拉回到同一个平台上,双方都有充分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两者对等。在这个对等的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不需要与学生当面交谈,而是在网络空间中即时沟通,让学生反映自身的状况。同时,双方还可以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就某一特定问题,发起有关讨论,这种讨论带有很大的交互性和随意性,有利于双方表达真实的意思,以加深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

3.以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主要措施

与时俱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显得有些吃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也逐渐丧失教育内容的优势。

微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既可以适当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也可以让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1利用微信语音即时交流,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

首先教育者应当创立一个自己工作微信,然后让学生都加入进来。这种加入方式,不一定需要强制学生加入,相反,只需要教育者在微信内容中一些有关学生自身利益的消息,学生就会主动申请。其次,教育者应当在工作时间内,细心观察学生最近的动态,适时给予评论、回复、赞等。微信的即时交流有两种情况:一是“同步”的即时交流;二是“延迟”的即时交流。在微信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以时间顺序存储,只要双方登入微信,就可以收到对方的回应,从而起到一种“当下事当下做”的效果,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

3.2利用公众性微信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语言应用形式。

在网络时代下,网络媒体往往充斥着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大学生比较容易被负面的信息所误导;另一方面,又比较容易被大量无关信息所吸引,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离心化。加上80后、90后大学生整体上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注意力集中点转换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一样重要。教育者借助微信载体,创设图文并茂、声情交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恰好符合当下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心理接受特征。

3.3整合微信平台中其他功能,多管齐下,发挥载体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