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唱教学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唱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大家经历过台风天气吗?这里有一些在台风天拍的图片(课件播放台风图片和背景音乐)。台风给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今年4月份一场台风即将正面袭击厦门,某海域还有7个渔民没有接到消息,还在各自的渔排上工作。此时抗灾指挥中心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课件出示七个渔排和一个工作人员的画面)。情况十分的危急,应该怎么办?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台风即将来临,需要通知海上作业渔民返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方案1――逐个通知

师:假设这个工作人员用打电话方式通知这7个养殖人员,每分钟可以通知1人。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怎么通知?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通知。

师:电脑出示方案并用学具示范设计方案展示到黑板上。

(1)小组讨论,用小黑板及学具摆出设计方案,并标出所用时间。

要求: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说出各自的通知方案。

②在小组中推选出中最佳的通知方案?并用学具摆出这个方案(标上通知时间)。

③在小黑板右上角写出该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2)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设计方案,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三进行点评指导。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小组设计的方案(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分组通知的方案)

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一共用了几分钟时间?方案2与方案1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生:在第一分钟,方案1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1,方案2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1。

在第二分钟,方案1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2,方案2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2,同时渔民1通知了渔民3,也就是同时通知了2个人,所以节省了时间。也就是说方案2采用分组通知的方法,节省了时间。

讨论:是不是分成的组越多,越节省时间?  [通过让学生呈现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优化思想。本教学设计通过方案二是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案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密切,采用这种分组方案的同学会有不少小组,教师可从同学中的方案中挑选一个进行指导,并对其他类似的设计方案进行归类说明。]

(三)方案三――所有人不空闲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下第×小组设计的方案(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最优方案)

师:一共用了几分钟时间?方案3与方案2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生:接到电话的所有的人都不空闲,接着往下通知,最节省时间。所以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七个人。

猜想验证:如果再给一分钟时间,一共有几个人接到这个通知?

学生汇报,验证。并画出第四分钟通知情况的示意图。

[通过三个方案的展示点评,让学生经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都不空闲三个阶段,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通过对增加一分钟通知几个人的猜想验证,既深化了知识,理解了方法,又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课本内容。]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一)探索规律师:这个方案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

生1:第1分钟,通知1个人,第2分钟,通知2个人,第3分钟,通知4个人。

生2:如果把工作人员算在内,第一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2人,第二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4人,第三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8人。

师: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或下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规律的发现是本课的难点。本教学设计通过让同学们填写表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规律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二)应用规律

1.一个合唱队共有31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仍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需要多少时间?请你用图示法画出这个时间的设计方案,要求合理,美观,并能清楚的表示出通知的过程和所用的时间

2.如果海上还有50条小渔船在外作业,照样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条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分钟才能通知到他们呢?

篇2

[关键词]学习科学;非线性;微课程设计;PLC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0008(2013)05-0032-06

一、引言

最近,可汗学院、TED公开课和中国微课网等掀起了一阵微课程学习的世界性潮流。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教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将从微课程设计的角度展开研究。在讨论微课程设计之前,首先必须为“微课程”正名。毫无疑问,微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有学者认为:“课程是一个经验系统[1]”。而微课程产生于“空间虚拟化”和“时间碎片化”的学习型社会。鉴于此,笔者将微课程定义为:微课程是学生在混合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随需获得的全面、个性化发展的经验系统。

从内容上看,微课程既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也包括动态的教学活动。从结构上看,微课程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习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者自身建构意义的过程。而“微”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学习需求,在时间和体量上对课程的限定。

为了进一步厘清微课程的本质,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将微课程定义为小学习资料,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小课程都是片面的、肤浅的。更有甚者,将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则是一种重“课”轻“程”的历史偏见。这些不科学的定义将会严重影响微课程的教学实践,让微课程实践者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

在厘清这一概念后,如何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是摆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这一课题的意义在于为教师提供一个合理和规范的微课程设计框架。同时,作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必须有“微课程设计”意识、培养自身“微课程设计”能力,开展微课程设计。正如黎加厚教授指出:微课程设计是21世纪教师必备技能。本文将以微课程设计作为研究主题,一是因为,在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诸多微课程设计研究仍然采用线性设计模式,但是微课程不适合采用线性设计模式。二是因为微课程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发生机制和轨迹进行探索,基于学习科学的微课程设计意义重大。三是因为广大教师需要一个能直接指导微课程设计的模型。

以下,笔者将从学习科学找到对微课程设计的若干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微课程设计的点链圈(简称PLC)模型,进而对模型的设计原理、基本框架、设计思路、设计内容、主要特点和局限性及应用范围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让一线教师了解具体的微课程设计过程,本文提供该模型的设计应用模板,并在一堂小学音乐课《四季童趣》中进行了实践运用。

(一)从学习的发生机制看,微课程设计需要包含六要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都强调微学习的“短、平、快”,是否学习者观看一段5分钟微视频,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又或者说只是娱乐了呢?黄荣怀教授通过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提出了网上学习发生应当满足五条件:即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3]。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应具备六条核心特征: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目标指引的、诊断性和反思性,具有所有这六条特征的学习才是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4]。结合以上学习发生的条件和特征,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至少包含学习需求、情境、微内容、工具、微活动和评价六要素。

(二)从学习的发生轨迹看,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

一般说来,课程内容是按照学习者认知的逻辑顺序,而不是按照知识发生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Kolb的体验学习圈是指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四阶段理论模型。它界定学习是基于体验的持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行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5]。借鉴“微博”的视角,如果仅仅是录制一段简短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这与我们平时看叙事电视是毫无差别的。因为,两者共同的地方是观察者只是停留在了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阶段,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反思”、“概念化”或“应用”等循环走完,看似热闹的“体验”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这一程序化、科学化体验学习过程,要遍历体验学习圈的每一个环节,完成体验学习的主要过程,按照“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括、行动应用”这一线索展开设计。

(三)从学习的发生结果看,微课程设计应注重深度学习效果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面对资源碎片化、媒介技术草根化、思维平面化,“李克东难题”①也日益受到重视。实际上,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学习者能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并进而建构个人化、情景化的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深层知识是否可以在微课程中被整合?高阶思维是否可以在活动中习得?灵活迁移是否可以在体验中实现,这些成为了微课程设计的要点和难点。

以下学习理论能为微课程设计提供深度学习的策略:一是可以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来创设真实化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来支持和促进深度学习;二是分布式认知不仅能提供更多认知工具来分担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从而为发展学习者的高阶能力提供更多时间和精力,还能创设丰富的认知情境来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提升其认知的理解水平;三是通过探究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条件化知识和元认知发展实现深度学习[6]。

三、微课程设计的点链圈(PLC)模型

(一)设计原理

除了以上学习科学给微课程设计三点启示外,Selander的学习设计双循环序列模型成为了点链圈模型的直接来源。瑞典学者Selander在学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其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提出了双循环学习设计序列(Learning Design Sequence)模型。该学习设计序列模型把在一定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转化循环,每个循环又包含不同的认知学习活动。在该模型中,学习被看作是一个符号转化和形成的活动序列。第一个“转化”循环主要涉及利用不同的媒介和学习者已有的符号系统解释新任务,并形成新的知识符号。在第二个“转化”循环中,学习者通过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经过讨论和自己的元反思,再次进行陈述,形成新的认知结果[7]。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同样需要依次经历从知识习得到能力迁移的两个转化过程。但是,由于微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循环圈的内容作了系统的调整和改造。

(二)设计思路

传统的教学设计按照“新三论”的系统方法的指导,不管是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还是主观主义教学设计,都未能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的非线性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是比较孤立地强调教师这一方或学生这一方的地位与作用[8]。笔者结合上述的理论框架,第一个循环转化采用客观主义教学设计;第二个循环转化采用主观主义的教学设计。整个微课程设计采用“双主型”教学设计思路,笔者认为这才是实际意义上的第四代教学系统设计(ISD4)。具体说来,在第一个循环转化圈中,倡导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反思,重点是让学生习得知识;在第二个循环转化圈中,倡导主观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讲习得的知识进行应用迁移,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总之,微课程设计模型将教学观念由原来的“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转向“学教并重”;教育思想则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从而较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五)主要特点

在微学习时代,因为学习时间被碎片化,学习空间被虚拟化,学习被看作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连续统一体。笔者的微课程采用了非线性设计方式,适应了微学习的特点,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突破了传统线性教学设计思想的桎梏。本模型是一个动态交互网络模型,第一个转化循环圈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自组织的初级阶段),第二个循环圈又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自组织的高级阶段),整个设计过程是学习者、教师、微课程和技术四实体要素的动态交互过程。

第二,以学习者体验为中心,整个设计过程是控制和释放的统一。整个设计模型以学习者的体验学习过程为线索展开,由于遵循学习发生、学习路径和深度学习的学习设计规律,从而保证了微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从教师的经验体系到学生的经验状态的转化过程中,涉及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即教师有目的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建构,在第一个转化循环圈以教师有目的的教学为主,第二个转化循环圈以学生主动建构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控制性和释放性的完美统一。

第三,为学科教师进行微课程设计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案。从模型设计理念、思路、框架和内容,笔者进行了系统解析。这样,学科教师能深入理解,并直接运用此模型开展微课程设计。另外,该模型还能为教师开展课例研究、资源开发和教师培训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框架。

第四,支持混合学习。因为本模型采用“学教并重”和“主体—主导相结合”思路进行设计的,所以,它不仅支持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非正式学习,而且支持面向现实课堂,尤其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四、基于点链圈(PLC)模型微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

为了方便一线教师理解微课程设计的理念,使用微课程设计的方法来教学、记录以及和其他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基于点链圈(PLC)模型的微课程设计应用模板(如表2)。

(一)案例来源

本案例《四季童趣》是在第三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上,由湖南省长沙市桂花树小学胡妍瑛老师执教一堂小学音乐优质课。在此基础上,笔者和胡老师重新对此进行了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一开始,有人认为《四季童趣》这首歌曲结构是回旋曲式A-B-A-C-A-DA-E-……在春、夏、秋、冬四季四个片段中,存在一个主题,同时每个季节又有不同的插部,并且每一个部分又有不同的知识点和新材料,所以,可以将《四季童趣》设置成四个微课程。胡老师认为,这首歌曲是二段体结构,若把本课机械地分割为四季,则破坏了音乐形象。本节课教学的微课程究竟如何形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特点,胡老师不是选择最难唱的“切分”节奏,而是将歌曲4/4节拍、速度和力度等旋律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作为微课程的知识点。她认为音乐是一门以审美为中心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体验教学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单一的乐理知识会让学生很“纠结”,如果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感受和记忆中学会歌曲,那么学生就会在喜欢音乐的同时也喜欢上音乐课。于是,《四季童趣》的微课程形成了。

(三)案例反思

1.微课程形成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作为一个新事物,微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知识类型和学习者特征等影响因素。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通过微课程设计与实施,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随需获取一个完整的经验。微课程的形成既要把握好知识粒度,又要确定好时间单元。在内容上,要保持知识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人为分割而破坏知识结构。在时间上,要遵循学生注意力规律,又不能“偷工减料”,将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统一起来。

2.微课程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虽然PLC模型为微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但是微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创造性空间。从微课程设计过程看,本课采用“点链圈”设计思路,以下主要介绍两个转化循环圈的设计。

第一“转化”循环圈:在这节课开始,通过图片情境和声势律动,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这首非常欢快歌曲的学习中。在老师的伴奏下,通过律动训练和画图谱,既理解了歌词内容,又进行了节奏演练,为歌曲学唱做铺垫。通过旋律模唱和合唱等学唱形式学会歌曲。最后,通过情绪处理,在笑声中感受着歌曲带给他们的快乐,并突破了渐强音这一教学难点。整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有一根隐性线索贯穿始终。

第二“转化”循环圈:在学生学会了轮唱的基础上,为了促进知识应用迁移,把知识融入到音乐实践中。在长音反复出现的情况下,让学生完成“即兴创编演唱形式”任务。教师搭建“节奏填充”和“轮唱”脚手架,学习者进行大胆地创编。在这一创编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音乐记忆力、注意力和领悟力,同时,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微课程成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

在该微课程设计案例中,教师、学习者、课程和技术四个实体要素构成了一个动态交互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是音乐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更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架,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熟练应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教师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和任务,使得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动态平衡过程,完成了教学信息自外而内的循环传递。

五、结束语

笔者从微课程设计的角度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新三论”和学习科学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微课程点链圈(PLC)模型PLCM设计框架图、设计内容表和设计应用模板。一方面,以求教于诸专家进一步指导和完善;另一方面,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微课程设计的参考框架。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内涵、意义、形成、设计和应用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微课程具备可操作性,仍需处理好与中观课程的关系,具有大课程视野,以便于建立课程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杨志娟,蔡淑兰.课程定义的新视角———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新经验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25.

[2][美]R.基思·索耶,徐晓东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黄荣怀,张振虹等.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6):15.

[4][6]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9-21.

[5]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 2009,(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