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语文教学陈旧问题的主要症结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2.语文活动课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3.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教学质量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4.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篇2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测验对象是黑龙江省阿城市一中2004级高中生,测试时间是2004年9月。从所得的有效问卷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抽取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每班抽取20份问卷(男生10份,女生10份),共220份问卷。
测验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CheckList90),即90项症状校核表。使用的测验版本是汪征宇的翻译本,测验采用五级记分。将所抽样本数据录入电脑,利用SPSS11.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研究得出,症状总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有3名,占总人数的1.4%。在一个或多个因子上检出的人数是45人,检出率是20.5%。据表1可知,各因子均值(M)由高到低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性>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恐怖。
有的研究者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很多学生第一次住校,而且进入省重点高中,学生强强相遇,对自己要求较高,学习压力大;2)对学习方式变更不适应,高中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学生由过去初中老师的掌上明珠“沦为”普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3)高中生源的差异较大,农村、城市学生聚到一起,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需要协调和相互了解;4)经济、社会的巨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人面对变化后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调整不好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
2.高中生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从表1可知,高中生样本数据与常模统计比较后的结果是,高中生样本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p<0.05),强迫极其显著地高于常模(p<0.01),人际敏感显著低于常模(p<0.01)。从各因子得分排序来看,位于前三位的在高中生样本组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常模组依次为人际敏感、强迫、偏执。
从高中生研究样本与常模比较看,学生躯体化和强迫问题较多,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强迫是指主观上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和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这种强迫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躯体化”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
科学地休息和调控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闲暇时间有自己的爱好,在饮食上注意调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强迫和躯体化问题。
3.高中生SCL-90各因子的性别比较
由表2知,各因子≥3分的检出率中,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虑、偏执3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经过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见表3。
从各因子分≥3的情况(检出率)和男女生各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时要注意性别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有学者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女生在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男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思维具体、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同国内有关研究是一致的”。总之,性别的差异是生物基础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三、建议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对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室,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学生实际上是赞成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笔者对阿城一中2005级398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7.5%的学生赞成学校开展个别心理咨询(赞成课堂心理教学的占24.6%,赞成集体心理讲座的占27.9%)。
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工作过程。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直接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报栏咨询、网络咨询等等。
3.各学科教学渗透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于咨询室中,要积极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资料的收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具有保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收集和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过程;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
学生心理档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级和学校的团体资料,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最为重要的是要从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存贮档案,要为师生和学校提供及时有价值的反馈,为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校园守望者:教育心理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论文关键词: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是教的过程中,把握主体(教师)的客体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施教,使知识变枯燥为生动;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呈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用到位的语言文字表达,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来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论文,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活力在于课堂,学生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使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定位到位,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目标定位1,能对生活化的素材归纳和演绎获取新知识。如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例举如下材料供学生学习,要求学生用相关知识解释,并进行创新。
材料一:DNA指纹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出来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材料二:最近有许多商家隆重推出一种被称为“核黄素”的保健品,据说其主要成分是从一些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核酸,并吹嘘其有健脑作用和能够为人提供丰富的营养。核酸真的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吗?
材料三:美国911事件死难者身份确定。科学家将对每具尸体的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检查。由于很多尸体已经被分成了数块,据专家估计此次将被检查的碎片数有可能达到百万以上。所有的细胞核样本将被送到美国盐湖城的基因研究中心进行分析,他们的工作是要对死者的身份加以辨认,而线粒体DNA则将被送到马里兰州罗克威尔的细胞研究室去,他们的任务是要查出死者属于哪个家族。据称研究后得出的分析数据将与所有遇难家属提供的资料和样本进行核对,这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DNA分析鉴定行动。
材料四: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都与基因有关。依据已经破译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这些基因并针对相应的病变区位进行药物筛选,甚至基于已有的基因知识来设计新药,就能“有的放矢”地修补或替换这些病变的基因,从而根治顽症。基因药物将成为21世纪医药中的耀眼明星。基因研究不仅能够为筛选和研制新药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利用基因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能。比如,有同样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人,由于具有不同基因序列,对同一种病的易感性就大不一样。明显的例子有,同为吸烟人群,有人就易患肺癌教育论文,有人则不然。医生会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给予因人而异的指导,使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最大可能地预防疾病。
目标定位2,学生能把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如平时布置学生作业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脂质、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小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既能达到验证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如要求学生在家中腌制咸菜和萝卜条,制作腐乳、果酒和果醋,检测家庭中常用食品的成分等。利用学生寒暑假期、周末在家的时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家庭作业。比如,、泡菜的制作、制作小生态瓶等;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还可以走上社会调查居住附近有无遗传病患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等),并分析其家族系谱图找出遗传方式;调查附近的商店中有哪些转基因食品;农村学生可以调查蔬菜大棚是否经常通风并思考原因;外出旅游时可以调查当地景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物种丰富度、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身边有无生态入侵现象等等。通过生活中观察、验证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会很好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这些生活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生活课堂,即关注学生的主体和活生生的经验与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知识技?艿慕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Φ淖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用智慧的教学方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教必修2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我讲到,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进是分离的,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法,事实上孟德尔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即从假说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个别现象或事件的推论。当我讲到“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教育论文,实际上检验的是演绎的‘推论’,是一个特例,孟德尔用实验验证这个特例,从而验证了规律”,学生仍然不理解。怎么办呢?这时我采用了生活化的知识进行解释。地球是椭圆的还是方形的呢?假说一,地球是方形的;假说二地球是椭圆的。如果地球是方形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应当是看到整个船身的;如果地球是椭圆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依据假说演绎推理出来的一个特例,即推论,用亲身体验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的实际情况来验证这个特例(推论),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是整个完整的船身,则大海是方形的;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则大海是椭圆形的。这时我给学生说,孟德尔的测交实验就相当于“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个假说基础上的一个特例,只验证了这个特例,则假说自然就被证明了。
智慧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就如同催化剂一样,有效的教学必然是采用恰当教学方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智慧程度越高,带来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因为智慧的教学方法往往产生于生活实践中。
三、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生活知识的内容上,体现选择性原则,更能带来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在讲解共同进化的知识时,我选择了生活化的一些媒体知识。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1有趣的巢寄生杜鹃。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卵斑等许多方面与宿主相似,但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出,它有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编者注:杜鹃又称布谷鸟,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2 蜂鸟。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种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第二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中采蜜教育论文,这一类花分泌的花蜜一般较少,而且它们也经常吸引许多传粉的昆虫。尽管长喙蜂鸟也可以取食短筒花中的蜜,但它们一般更偏爱长筒花,而且在短筒花附近,它们往往受到其它短喙鸟类的驱赶。蜂鸟飞行速度快,可以长距离地飞来飞去取食那些不能被短喙蜂鸟利用的花蜜。蜂鸟是典型的通过一次飞行造访不同种类的花来提高摄入的能量,而不是只依赖一种植物的传粉动物。因此,对于种群数量小的植物来说,选择压力可能促使植物产生较多花蜜吸引蜂鸟。有趣的是,依靠蜂鸟传粉的植物几乎分泌同等数量的花蜜,这也许是因为蜂鸟不屑于光顾那些产蜜量不高的花。有些依赖蜂鸟传粉的花可能与蜂鸟密切地协同进化。笔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考察时曾好奇地观察长尾蜂鸟(Phaethornis superciliosus)取食一种风梨科植物的花蜜,这种植物花筒的形状似乎刚好能容纳进细长的蜂鸟喙;除蜂鸟外,似乎没有任何其它动物前来采食花蜜。
通过这些生活化媒体的呈现,学生对共同进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共同进化理解深刻到位①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②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③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四、用到位的语言文字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后,学生提出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分裂间期图像大大多于细胞分裂期图像。我以“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来解释。这样解释虽有一部分同学明白了,但总有一些学生还是实现不了从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过渡。看来要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奏效了。我打比方道: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蹦跳,由于同学们累了,蹦起活动的时间变短了,停留在地面的休息时间变长了。此时我带着照相机来到操场,对准同学的活动场面,拍了一张照片。此时我问同学,在这张照片中是停在空中的人数多,还是停在操场地面上的人数多。大家恍然大悟:大多数停留在地面休息的同学好比间期的细胞,少数在空中跃起的同学好比分裂期的细胞。对于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停留在地面的时间长,停留在空中的时间短,在拍照的一刹那,被摄入停在地面场景的机会就多于停在空中的。照相的一刹那,就如同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被固定的一刹那。生活中的场景与细胞分裂的场景如此相似,真可谓实例不同,其理相通。
又如我在执教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中,我提问“秋季开放的原因?”一位学生回答“是由于日照短、气温凉造成的。”面对学生的回答既有正确的成分,又有不正确的内容,我不是只作“对与错”的评判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掌握方法的引导者,学习情绪的鼓励者。
此时我表扬学生考虑问题的客观态度:“在秋季开放教育论文,你依据当时日照短了,气温凉了,来思考、推测是理性的。”这样评价,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情绪的维护者、鼓励者,而不是压抑者。
接着我继续与学生对话:“有句科学名言是这样说的——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有这样的一个实例,大家知道否?有人想在夏天让开放,于是找来不透光的铁桶,给做短日照处理,终于在夏天开放了。同学们依据此实例再做推测,会得出什么结论”。于是学生依据夏天并不冷凉,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秋季开放的原因关键在于日照短。此时的我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材料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引导者。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作为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独具优势,田野、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生活化,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篇4
[论文摘要] 所谓人才,就是“人”与“才”的有机合成,具体表述为“人才=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与高技能”。教育的现展取向与变革正是围绕培育“人”与“才”而展开。成人成才需要做人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
教育与人才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子,谈教育不可不谈人才,讲人才不可不讲教育。人才学作为一门中国特有的新兴学科已在其系统研究中全面关照教育,深入连接教育。人才学之本体论所关联的人才定义及其全新的理性解析,可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变革的本质与实践路径。人才学关于人才定义的探究无疑可成为教育变革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取向,几至终极追求。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人才学者对人才定义提出了多种表述,可谓见智见仁,其中有两种典型性表述值得关注。一种是组织人事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表述,该定义认为人才就是指那些具有中专(含中师)及中专以上学历的人,而那些高中及其以下学历者被认作是劳动者。显然,尽管该定义有一定的人才统计意义,但它却带有明显的学历偏见,已不合时宜。另一种是人才学中流行的表述,该定义认为,所谓人才就是指那些以突出成就为社会进步、人类幸福做出贡献的人。该定义在人才定性和人才价值判定上较之以前诸种表述已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它明显失之空泛与抽象。“突出成就”存在巨大的“边际模糊”,不易界定。人才定义宜简明扼要,内涵丰富,定性清晰。为此,笔者对人才定义提出新表述。
一、“人才”的个性化表达
所谓人才,简单地讲,就是“人”与“才”的有机合成。“人”为人才之“帅”,发挥定性作用;“才”为人才之“资”,展现人才真实价值内涵。所谓“人”,既非生物意义之人,也非政治形态之人,而是人作为社会“类”存在所赋有的公共品质,即人格亦称健康人格。所谓“才”既非学历高下,也非知识多寡,而是内赋于人本质力量中的高创新力和高技能。由此,我们则可将人才明确表述为:人才=健康人格+高创新力和高技能。
人格有多种诠释,当人格不从心理学考量而从社会学或伦理学加以理解时,我们便会得到一种通俗的解读:人格就是做人的起码资格。据此,我们将人格解析为这样三层内涵:一是本性人格,即人性。人性无论是善是恶,还是无善无恶,只要不堕入兽性或另类本性,它都有“类”存在的合理性,本性人格完全对立于非人性和反人性品格,其内涵诚如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人性论》一书中所述,包括慷慨、仁爱、同情、怜悯、友谊、扶助、感恩等方面的内容。[1] 647十恶不赦之人,我们称其为无人性之人,他们完全丧失了本性人格,人性没有了,兽性放大了,这样的人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够,自然就更谈不上做人才了。二是道德人格,即公共道德品质。这里所讲的公共道德指社会赖以维系并延续发展的最起码、最根本的道德,也就是社会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那些突破道德底线或者出现严重的反道德倾向以致于道德人格严重缺失或完全丧失的人,我们称其为缺德者,这样的人缺乏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即不配作为人才之“人”。有人认为,对于人才不应有更多的道德约束,不应强化对人才认定中“人”的评价,大凡人才都是有缺陷的。这种认识颇有偏误。我们承认,许多人才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这些毛病决不可能是气质性问题,决不是不可以矫正与医治的毛病。道德人格病入膏盲的人才,实际上也不是人才,至多算是人物罢了。轻视或忽略人格对人才的定性作用,我们可能又要回到那个老旧的论争:希特勒算不算人才?倘若如此,我们又会重新陷入人才概念的模糊纠缠之中。三是文化人格,即不同民族的文化伦理。倘若说本性人格、道德人格表现为人类公共人格的话,那么,文化人格则表现为人类族群之间的差异人格。不同民族一定会有不同的文化人格,这种文化气质深入骨髓,即便在全球化的今天,它也决难移易。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有别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所崇尚“骨气”“气节”“谦虚”“孝道”“恕道”“忠国”等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人格,它们构成为中国人评价人才的重要考量范畴。
人才不仅需要健康人格,还需要高创新能力和高技能。创新从类型层面看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从模式层面看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方法创新。人才应当在某一创新层面取得突出成就,以此证明其所做的贡献、所具有的高创新力。人才创新成就不仅包括“硬创新成果”,也包括“软创新成果”。前者指那些物化的、有形的、可定量评价的创新成果,后者主要指思维、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评价人才每每重“硬”不重“软”,这是一种偏误。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应是更为重要的创新成果,因为所有的重大创新无不源于此。轻视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我们绝不可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当然,人才评价也不能以几句漂亮的语言、几段精彩的美文式表述、几次轰动的演讲以及一些生造的概念来确认人才的高创新力。除创新力外,我们也应当让技能成为人才评价的另一种资质,国家对此已正式予以确认。高技能可能蕴含创新成份,也可能只是操作水平的极致化,无论怎样,高技能都能产生超常值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如果不是这样,就无从认同高技能。
教育的终极目的旨在追求人的发展的完美、人的潜能的充分而自由的释放,这恰恰与上述人才观形成天然耦合。教育担当着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奠基的重大社会责任。教育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终极追求,就不能不聚焦于健康人格和高创新力、高技能的培养。当然,我们着重讲人才与教育的关系,决非轻视教育在培养合格劳动者方面的重大功用。
教育之于健康人格是“做人”教育,教育之于高创新力是创新教育,教育之于高技能是实践教育。显然,教育与人才的对接生成恰恰构成素质教育的主体内涵,从人才观的角度审视教育,可以得出素质教育的全新理解。
二、“人才”对“做人教育”的诉求
“做人教育”包括人性教育、德性培养和文化传承。
人性教育就是开启、张扬、放大人的善良天性。休谟在其《人性论》一书别强调仁善仁爱的人性品质,并将“同情”作为健康人性论的核心范畴,将其理解为人性发展的基点。[1] 647孟子性善论中的“恻隐之心”与此类似,恻隐之心即是仁爱之心。日本东洋大学中里至正教授花了3年多时间对7个国家的6000多名中学生进行比较调查发现,日本学生最没有同情心,同时发现日本学生同情心薄弱与日益严重的日本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直接相关。[2] 人性教育旨在完成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善性启蒙;二是人性批判。所谓善性启蒙,就是开启儿童的仁善仁爱之心,引领儿童逐步赋有同情心,使少年儿童的善性得到健康发育,诚如《三字经》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善性启蒙最佳时机便是在“人之初”,即在幼儿、小学和初中阶段,善性启蒙在这一时段恰宜而科学地切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当今可资善性启蒙充满人性人情美的文艺、音像、影视作品比比皆是,这使善性教育有了厚实的时代内容。所谓人性批判,就是在教育中开展善恶甄别、是非评价、事件褒贬,让学生基本具备健康的人性批判精神,使他们能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交织中秉持理性判断,不至于在仁爱与凶残、同情与冷漠、欣赏与嫉妒、感恩与无情等方面陷入迷茫与无知。由此看来,人性教育是“做人”教育之根本,是学校一切德育活动的基点。有学者指出:“否认人性,抹杀人性,德育就会失去施教的基础”。[3] 学校德育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抽掉人性教育,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德性培养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时下,“有知识无教养”现象日甚,由此凸显了德性培养的急迫性。德性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品质,即公共道德认知、公共道德意识和公共道德行为。公共道德认知就是让学生知晓公共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公共道德意识就是让学生在领悟、体验、灌输的认知过程中逐步认同公共道德,进而沉淀为一种稳定的信念;公共道德行为就是将儿童道德的内涵外化为可评价的语言规范和行为规范,言与行成为评价教养水平的最重要的范畴。由是观之,学校德性培养需要重新梳理公共道德内容,力求压缩聚焦、简明扼要和清晰表述,重新审视灌输在形成公德意识中的作用,厘清灌输与体验的相互关系,系统构建基于公德精神的规范话语和规范行为体系,制订话语矫正和行为矫正的具体措施。学校德性培养宜精宜细宜适,决不可贪大求多,不适应学生认知与需求,务必从最简单的生活细节做起,从最通常的话语说起。有人说,美国人就凭三句话沟通世界,表达人品,这就是:“Thankyou”(谢谢)“Excuseme”(请原谅)“Sorry”(对不起)。此话虽有夸张之嫌,但无疑揭示了精当的规范语言对于人之入世成人的价值,这对德性培养不乏启迪。中国人德性养成还是应当围绕“礼”下功夫,引导人们讲合礼之言、行合礼之举,为此,应在学校推行“礼育”。 转贴于
文化传承就是通过教育弘扬中国特有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品性有逐步弱化甚至趋于消失的征候,民族个性有或沉或浮、时隐时现的迹象,对此,教育不能不关照。学生应不应讲孝道、良心、气节、自强、大公小私、荣辱、感恩、君子人格等,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必须正视且亟待回应之事。学校无疑应坚持仁爱之德、礼仪之德、和睦之德和道义之德的教育,以此维系和张扬民族文化的精、气、神。文化传承教育,不同施教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问题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或选“感恩”,或选“礼育”,或选“敬人”,或选“孝亲”等。总之,文化传承教育一旦进入具体的实践层面就必会产生效应,尽管它是“中药”而不是“西药”。
三、“人才”对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期待
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论述颇多,不一一描述,这里仅点击一、二。
(一)转变教育中的“标准件生产”
从小学到大学,芸芸学子通用一种学习材料、一把评价“尺子”、一种检测手段进行培育与训练,这诚如工厂中的标准件生产。“标准件”式的教育方式恰恰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和创新潜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限制了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基础教育虽然重在“基础”、重在通识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但这也不能成为采用“标准件”式教育的理由,因为排斥个性发展和创新品质培养的通识教育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畸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就是应试教育。当前新课改的旨趣就在于要改变这种畸形发展的教育。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其潜在的优势才能,并促使他们的这种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社会活动。观照于此,现行的“标准件”式的教育根本无法达成教育的真正目的,而恰恰与教育的真正目的南辕北辙。当然,要彻底改变“标准件”式教育决非易事,也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聚焦学生创新思维
对于创新型学生培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奠基”,而非直接造就创新型人才,“奠基”任务有多种,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是教育作为的核心指向。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之根,是人才受用终身的核心创新品质,创新教育的力量与魅力也在于此。创新思维培养关键就在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转向多向思维,从机械思维转向灵活思维,从对称思维转向非对称思维,从定势思维转向反定势思维。教育要达此功效,首先要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思维和多向思维训练;其次应引领学生在组织活动中的多预案设计,尤其是独特创新方案的设计;再就是应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多种思路解决难题。长此以往,学生必会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学生创新思维总与教师创新品质息息相关。教师施教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尽量少给标准答案,少予解题“万能套路”,宽容学生的胡思乱想、奇谈怪论和反常思维,接受学生的反驳与批评。与如此品质教师为师,学生必受益良多而有大才展露。
(三)反思学生自由时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由时空。人才成长史证明:重大创新和重大发明多数都是在独立思考和自由想象中获得的,自由时空恰恰可资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想象。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希尔给中国学生的最大忠告是:少学习,多思考。他认为,把太多的信息塞进大脑,会让学生没有时间放松,没有时间想象,牛顿本是一个寻常学生,但在剑桥大学休学的两年里,他静下来发展想象力,最终成就了他伟大的发现。[4]现实教育却极大地剥夺了学生发展的自由时空,使他们成为考试、分数、作业和练习的奴仆,无尽的考试和练习、繁杂的学习重压让他们几乎没有丁点自由时空。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显示:在科幻的想象力上,高中生大大低于小学生,此种现象便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倡导“减负”,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时空,为他们自由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学而不思,学而不作,即便学富五车,也只能成为不会生存、不会创新的“书呆子”,坐而论道的清谈家。学校教育可为学生创设三种自由时空:专业性自由时空,即在常规学习中创设自由时空,如课堂中的自由互动等,创设主体是教师;业余性自由时空,即在正式学习之外创设自由时空,如业余爱好、杂学等,创设主体是学生;边缘性自由时空,即介于常规学习和非常规学习之间的自由时空,如兴趣组、选修课等,创设主题为教师与学生。在现实教育格局中,自由时空仍可发掘和组织,关键在于教育中的各主体是否具有自由时空意识,教育制度是否提供保障。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倘若不给学生自由时空,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从全新人才定义审视当代教育变革,我们或许会有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 参 考 文 献 ]
[1] 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运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纪大海.教育漫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已超过十年时间,教育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们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这其中有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镇西老师的自主教学、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模式,这些教育主张为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课堂上师生角色转换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引导不够、师生关系需重新审视等诸多问题,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36新课改实施以来虽有成效,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是注重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满堂灌”、“填鸭式”就成为了学校课堂的真实反映,我们的课堂依然问题重重。
1.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不明显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古人有云“‘读书在自用心,先生只是引路人;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终归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外因。”[2]108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讲,学生在底下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2.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够
教学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现实恰恰相反,老师上课注重了知识传播和要求学生记忆,忽略了学生阅读、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现在大部分孩子怕写作文,高中生的作文大都是流水账般的人云亦云,更有甚者直接网上搜索抄篇文章应付了事。出现这种状况的一大原因,就在平日的教学中缺乏相应训练,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培养缺失,这种不足不仅对写作表达,还有各科学习,甚至以后的人生成长都会有深远影响。
3.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学生怕老师,见到老师绕道走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如此?老师“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且年龄上要长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优势群体,而学生“知者少”“闻者寡”,且年龄上幼于教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弱势群体。[2]168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永远只有仰视的份儿,故学生怕老师。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对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自主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思路。
什么是自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主”一词的语义学意义是:自己做主。[3]1810《辞海》的释义是:“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如:婚姻自主。”而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描述。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ene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Little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无人知监控的学习。”[1]183从以上诸多观点,不难看出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强调自己动手、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朱小蔓教授在研究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教育实践时提出了“三小主人”的观点,在论述这一自主创新的模式时,她对“自主性”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自主性实际上是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动源。因为有了自主性,一切学习生活便成自觉。”[4]163俗话说的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点明了自主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
1.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进行了认真预习,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下课后及时查漏补缺,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地把“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这样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学忠老师认为:“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效地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102的确,在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华罗庚先生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可见,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3.有助于生师交流相处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方式下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对于老师,也达到了真正的尊重,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和谐,完全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宽松自在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真的至关重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的催化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孩子周围的环境入手。教师、父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放任型”和“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现代教育理念主张父母做“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成为孩子自主能力培养提高的有力推手。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受环境的影响很大,那么作为为人师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又该如何为学生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阅历欠佳,对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去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其次,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应该以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并勇于自新。古语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本意是在强调学生应尊重老师,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学习,摆弄东西,模仿他人,对世界的强烈好奇汇聚成巨大的兴趣力量。可是,当学习成绩演变为升学的工具,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渐被家长、老师、社会给“无情”扼杀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首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乐趣、有成就感。对教师来说,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鼓励学生。不要希望所有的学生考试都能考优秀,要看到他们每次的进步,进步的学生无论幅度大小,都应多多鼓励,好孩子永远是夸出来的。
其次,对学生的要求要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来定。用前苏联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的目标不能过高,当然也不能过低,应该像摘桃子,“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地逐步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义务和责任让自己的课堂活跃,充满乐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是个新闻,按理说新闻学起来很枯燥的,学生兴趣不会很高。一位老师以经典老歌《东方明珠》导入课文,课堂中间穿插一些相关常识,比如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有趣事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饶有趣味。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才易于达到心灵深处,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的责任。要行使这个“责任”,应该怎么做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第一,要强调大胆实践的意识和开放性的探索意识。第二,要“强调实践出真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要树立积极参与意识,参与讨论,参与答辩,参与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会学’的学习能力,会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会分析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5]115在平日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多议、多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其智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逐步引导,尽可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长期一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要带着耳朵专心听讲、会抄笔记、背笔记就行,这造成学生很强的依赖和被动性,满足于学习上的一知半解。自主学习,强调注重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方面,教师该怎样做?
第一,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不能总是把饭做好了端给他们吃,而是把材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而是应给学生留一定的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应积极参与。江苏省洋思中学创立的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活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的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7]45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们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第二,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8]156课堂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参与、协作、商议的双向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8]157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学生对老师不再依赖,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自主学习便得以实现。
第三,给学生以肯定的眼光,多鼓励、少批评。有学者认为:“教师在有争议的内容时,恪守中立的原则,并保护所有参与者的不同观点。”[9]18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回答,不宜马上简单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究竟哪些观点是可以采纳的。教师给予学生的应是多一些肯定性的话语,少一些讽刺和否定,好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是夸出来的。“相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而言,文本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普遍性而不是特定意义上讲,任何文本都可以被批评乃至否定。教师也不再是主宰者,教师的任何观点都可以被怀疑乃至批驳。”[8]158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就有学生指出:“父亲跨栏杆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的确,从现代人的观点、社会层面来看《背影》中的父亲行为的确不妥,如果我们一味的崇尚名人,不敢于怀疑的话,那么又怎么前进呢?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此时对提出此疑问的学生予以简单粗暴的否定甚至批评的话,这个学生的积极性、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被抹杀了。教学中遇到有争议的情况是好事,应正视它的存在,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口语的表达训练。语文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师生间的对话,是对学生独特理解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肖自明,陈兰萍,范牡丹.基础教育课程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栗洪武.学校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学忠.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6]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秦培元.洋思教育的密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1,(3):23―24.
[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