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资源管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市场交换,实现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并需要资源利益在各种交易参与者间公平分配,以此形成资源产品的生产、价值分配和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事实显示,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以森林资源为例,其开发利用和政府管理状况不容乐观。迄今,人们仍广泛地认为基于权利的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是促进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并将之作为各国政府改革森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不仅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在更大的经济改革范畴内亦是如此。但是,大量事实证明森林资源产权尚不足以保护产权所有者公平分享资源的收益。公地悲剧、私地悲剧、失效普遍存在。经济学界的大量研究关注不同产权形式的探索,如公有产权、私有产权、产权、自主治理等,但在真实情境中,除法律、习惯、习俗等确立的产权之外,容易忽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公平资源收益受到的各种限制条件的约束,其中更充斥了寻租、盗取等非法行为。这一约束机制具有结构性和相关性,包括资本、市场介入能力、技术、知识、政策制度、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变量。获益能力理论的优点在于揭示影响自然资源利益分配的具有政治、社会、经济特征的约束机制的结构和内在因素,分析影响资源价值分配的各种力量,帮助我们认识实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双赢目标的进程中存在的障碍,形成改进资源管理政策的建议。
2获益能力理论
2.1概念和内涵“获益能力”(access)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产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分析中,将“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获益能力”(accesstoland,labor,andcapital)等同于“使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权利”(rightstoland,laborandcapital),即把获益能力看做一种使用资源的权利。施拉格尔(Schlager)和奥斯特罗姆(Ostrom)在分析公共资源产权时,将获益能力视为构成公共资源产权权利束的5个要素之一,是“进入一个特定的物理区域和享受非负的效益的权利”。德•让维里(deJanvry)和萨杜雷特(Sadoulet)描述的“资源获益能力”(accesstoresources)是指可以利用并从资源中获益,而这种获益方式可以通过拥有产权或者租赁的方式获得。因此,获益能力的传统定义是和产权联系在一起的,是指从事物中获得利益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理论上的。里博(Ribot)根据多年对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自然资源管理的研究,针对目前森林资源的分权、自由化和基于社区的管理改革,提出当地群体对森林的权利(accesstoforest)不能最终保证他们从贸易中获得公平的利益。他进一步强调以产权为导向的资源管理方法对促进当地的发展是不足够的,除非同时促进市场能力和其他机会,产权或其他形式的对资源的直接控制不能使当地人从森林或者其他资源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在这些研究基础上,里博发展了“获益能力”概念,不再把获益能力理解为基于产权的权利,而把“获益能力”定义为“从事物中获益的能力”,是关于一个人或组织获得利益的所有能力的集合,包括基于权利的能力,如自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本等;基于权力的能力,如社会身份地位、社会关系等,以及基于个人能动性的能力,如市场能力、企业家才能等。社会和法律禁止的行为也对获益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法律之外控制资源利用的各种机制、结构和关系,如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压制和欺骗。获益能力理论关注权力等政治、政策和社会因素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将政治和政治制度作为市场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内生性因素,不仅特别关注价格或产权这样的单一控制和积累机制,而且拓展到对市场运行中各种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中,将生产和交换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阶层中研究。
2.2获益能力的结构获益能力的分析对象是商品链条中的各类经济主体,聚焦于他们如何获得、维持利益和控制其他参与者的利益。政府各类机构经常在资源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通常不是链条中的经济主体①,因此,将政府视为影响经济主体获益能力的角色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为了与产权的“一组权利束”进行比较,里博引入“一组权利束”的概念来描绘获益能力,他指出获益能力包含技术、资本、市场、劳动力、知识、授权、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权利的即合法的能力(权利是指被法律、习俗和习惯认可的行为);一类是非法的获益能力。同时,里博承认这种分类方法并没有完全包括所有的获益能力,相互之间可能还存在交叉,仍需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可从获益能力的组成结构上形象地将其理解为“一组权利束”,进而根据与利益产生关系的密切程度,将获益能力拆解为两层,核心能力是直接的获益能力,包括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市场、技术和知识六类。能力是间接的,可以显著地影响内层能力,从而影响价值产生和利益分配的能力,存在于政治和社会文化范畴,包括法律政策、国际政治力量、社会地位和关系、文化和习惯习俗等。需要强调的是,获益能力理论将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量视为非独立的变量,相互间有丰富的互动,而非把市场视为独立于政治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独立“竞技场”,这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原则有差异。外层能力并非是外生变量,而是市场存在并发挥功能的内生变量。这也是获益能力理论与经济学视角下的生产力要素系统最大的区别所在。正因为如此,获益能力理论在揭示真实的政治、社会环境之下的资源利益分配路径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
2.2.1内层获益能力内层获益能力包括自然资源、技术、资本、市场、劳动和知识。自然资源(accesstoresources)是核心获益能力。通常经由产权来明确②。拥有某种资源的产权,将大大提高从该资源中获益的能力。但是,一些经济主体虽然不直接拥有自然资源,但由于其技术、资本、市场能力等出众,也往往可以在分配格局中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自然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获益能力,但其他能力对其有替代作用。自然资源产权不足以决定获益能力。资本(accesstocapital)是重要的获益能力。它能用于资源的发掘、生产、加工、动员劳动力等资源获取方式。对资本的控制可以通过产权来实现,维持则可以通过付租金、税费或影响资源控制者的方式来达到。在现实情境中,资本往往集中在资源产品商品链的末端,即大加工、流通和销售企业,而资源产品商品链前端的初级生产者往往缺乏资本这种重要的获益能力,也缺乏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能力。劳动(accesstolabor)是一种获益能力。当整个资源利用过程和商品的利用途径需要大量劳动力时,拥有劳动力资源的人就控制了获取能力。特别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开发,劳动是一种重要的获益能力。技术(accesstotechnology)是一种获益能力。技术是许多资源加以利用的基础,高新技术往往能帮助人们从资源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技术含金量越高的产品通常附加值越高,带来较高的利益回报。技术又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合法权利,也可以成为非法手段。知识(accesstoknowledge)是一种获益能力。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高学历和特殊身份及由此带来的话语权,能影响就业机会、资格或技术,进而影响资源分配的利益格局。基于知识和信息优势也能带来直接的利益。市场(accesstomarkets)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获益能力。自然资源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因此只有具备了市场能力的各类经济主体(个人、合作组织和企业)才能保护自己在资源利益分配中的地位。这也说明,脱离了市场,仅从基于权利的产权视角出发,考虑对经济主体的资源产权保护,不能确保其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地位。市场以各种方式影响各经济主体最终获取利益。市场能力包括市场准入、影响市场供给需求关系的市场力量、影响定价机制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建立品牌的能力等一系列能力。我们可以发现,内层获益能力与价值的创造过程和分配过程均有关,但仅此尚不能决定利益分配格局。还有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主体的力量或能力左右或控制着利益分配的大格局。
2.2.2获益能力获益能力深刻地影响着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了利益分配“游戏”的规则,决定了并非主要价值创造者的某些参与者,却可以分得比创造者更大的利益“蛋糕”。换言之,获益能力包括了那些对利益分配起到主导或控制作用的能力。法律和各种政府政策。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调配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政策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成本利润、经营风险和竞争壁垒。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可以决定利益分配的大格局,影响资源经济主体在利益分配中的谈判能力。政策是政府实施持续的资源管理的手段。基于权力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间关系的隐性资源配置能力对于建筑在情理基础上,而非法理基础的多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特殊的含义。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政治的不平等传递到经济领域,形成相互强化的不平等陷阱。其中,基于权力的地位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是重要的获益能力。国际政治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产品国际贸易中,国际政治力量左右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正日益深化。例如,欧洲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反对非洲的非法木材砍伐活动,声称不可持续的砍伐正在破坏热带森林,要求欧洲各级政府制订更一致和更严格的热带木材采购政策。上述欧洲国家的政治行为影响了非洲木材商品链的基础及其经济主体的获益能力。非显性制度的风俗习惯。由于其制度内生性,往往有着高稳定度、低建立成本和有效行为约束能力,这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具有特别的含义。我们注意到一些地区虽然不具备完善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没有制定先进的资源保护政策,但依靠村规民约实现了这一功能。在崇尚科学规范管理的当代社会,如何发挥风俗习惯的力量,对其予以尊重、保留和发扬的空间,既值得管理者思考,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智慧和行动。文化。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内涵可以明显提高产品的稀缺性,影响产品的供需关系,实现高附加值。工业化阶段,产品同质低价竞争比较普遍,文化在克服低水平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3能力间的相互关系各种能力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丰富的相互关系。能力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某种能力的稀缺性越高,越难以被替代,就越可能成为主导能力,不仅保持了自身很高的获益,也控制了其他能力的获益。具体获益能力的分析必须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宏观环境中进行,一般来说,任何一种利益格局的形成都是几种获益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主体通常在各种获益能力比较平衡的情况下,可能得到较高的资源利益。在分析各方面因素时,研究者需要始终关注影响不同经济主体得到、维持和控制利益的途径及其微观动态过程。内层能力束的构成多是生产要素,诸如资本、技术、劳动、知识。对于这些能力,个体生产者、小农跟规模化和组织化的企业竞争时,不具有优势地位,具有先天劣势。如果决策者听之任之,那么内层能力束的结构注定了小规模参与者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价值获取利益过程中的劣势。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改变这一现实,将能力作为杠杆,可能影响并改变内层能力束对小农的约束。这些能力包括法律政策、习惯习俗等社会力量和文化。其中,政府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成为“关键杠杆”能力。通过政策可以赋予小农公平的资源初始分配,可以实施倾斜优惠政策,撬动市场能力的提升,降低科学管理的高门槛,调动隐性社会制度的力量,增加小农在资源利用中的参与空间和可能,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内层能力束的去约束。这些政策和行动的最终目标,应是为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争取建立更公平的资源经济,改变受大资本左右的“自由”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实现的公平利益分配,保护小农等初级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保证社会和谐。
3与产权理论的差异
获益能力与产权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从产权发展的历史来看,比较有影响力的产权理论可分为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理论。到目前为止,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产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产权是一组权利束,不是单一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获益权等。第二,产权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法律界定的,或者由社会习惯风俗所强制实施的。第三,产权是较为明确的,具有社会共识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广义和狭义产权的范围不同。本文引用分析的产权概念是麦克皮尔斯和康芒斯的定义,即“产权是一种类似于可强制执行的要求,如事务使用权或受益权”。产权与获益能力间的显著区别(图略)获益能力与产权的三个显著区别是:第一,能力比权利范畴大。能力不完全随主体产生,能力可以产生于参与者间各种社会关系的互动中,也可以由宏观法律政策、文化等赋予,可以没有明确的权属关系。获益能力关注的是哪些人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而不像产权只关心权利关系。产权是一种获益能力。第二,获益能力不要求像产权一样被法律、风俗习惯认可,也不要求具有社会公识性。它可以包含在法律限度内,也可以作为基于权利的获取途径包含非法的获取途径。权利不是利益获取、控制、维持的唯一途径,暴力和窃取同样被认为是基于权利的获取能力。获益能力只要事实能证明就可以,而不需要任何清晰的社会认同。第三,获益能力可以是隐性的、不明确的、动态不稳定的。获益能力是各种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机制的函数。这些因素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并不总是能明确识别的,这就导致了获得资源的权利及其内容的变化。同时获益能力的应用总是与商品链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获益能力强调的是一群参与者运用一切政治社会经济手段以获取利益的能力,关注一群参与者的利益分配,并且影响分配格局的能力不都是有明确产权归属的要素。获益能力是比产权更广泛的一个概念,而资源产权和其他要素产权只是资源获益能力中的一部分,构成了部分参与分配的获益能力,但并不能决定全部的获益能力,难以主导或控制获益能力。换言之,政府仅靠调整产权关系难以全部解决现实环境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正是获益能力不同于产权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应用获益能力能在更符合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分析自然资源管理等问题。
4获益能力理论
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获益能力理论自提出以来,结合商品链分析方法,在国际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农产品领域内开展了不少应用性的案例研究。下页表2归纳了应用案例、分析视角和主要结论。
篇2
一、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称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热爱工作、具备专业知识、人际关系良好、善于与人沟通、知人善任等。具体来说,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握以下企业发展必需的核心技能。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结合企业总体发展计划,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制定职务说明书;与业务部门合作设计实施招聘方案;设计合理的薪酬,实行有效的激励;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对企业内部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做好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必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课题,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不同问题,新问题会层出不穷,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并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加强这一工作,通过吸引、接纳受过专门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或者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培训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二、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组织未来的经营或运作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组织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只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考核,形成企业人力“阶梯型结构,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分析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培训能使员工以学习、训练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呵以说培训是一系统化的行为改变过程,这个行为改变过程的最终目的足通过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的提高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明显地表现出工作上的绩效特征,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效提高就是培训投资的回报。有效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问题,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和配合,从管理者、培训部门和员工个人三方面综合入手,把培训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真正落实企业的培训计划,将计划付诸实施,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四、完善企业用人与激励机制
企业在做好企业招聘、培训工作,并合理使用人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来留住人才,以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企业要做到有效留住人才,根据企业的现状,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制定有效的薪酬策略。
对企业员工来说,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标志、地位的象征和才能的体现。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薪酬设计要科学合理。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要能表明薪酬的全部价值,使人才了解自己所得的依据。薪酬多寡应与个人业绩挂钩,切实做到按劳取酬,公正合理;第二,引进现代激励机制,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股票期权制度。股票期权是企业所有者给予特殊员工(包括各种专业人才和高层管理者)的一种权利,他们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以某一预先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第三,还要注重工资和福利的协调发展。
第二,工作激励。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以往民营企业都更多的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而事实上,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大多体现在精神方面。我国企业的情况虽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有很大差异,如报酬激励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更大一些,但各类人才同样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看得很重,希望在较少羁绊、效率更高的企业施展抱负,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全面了解各类人才的精神和事业追求,了解他们实现自身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时间安排及精神激励,不仅提供恰当的工作及良好的支持环境,而且提供培训、专题讨论、参加会议等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获得提高水平的机会,还要注重人才在企业里的声望定位,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将这种声望定位推及社会。
篇3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着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着,这些专着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着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着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着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着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着名的着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着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着。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着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着。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篇4
关键词:矿业院校;采矿工业专业;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75-03
一、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十年来大宗矿产品资源如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重要的能源与矿产的消费量一直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矿产资源消费需求量之大、逐年增量之快,是国际上任何国家所不曾经历的。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耗竭性、供给稀缺性与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矿产资源国际间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也成为我国国土资源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矿产资源管理是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我影响矿产资源的各种行为进行调整、协调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在此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全球资源观的教育,从全球化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矿资源形势,用全球化的思维指导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理清思路,定好位,并紧密结合国家的资源战略,培养更多具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理论基础,特别是具有采矿工程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笔者结合“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保证采矿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全面、具有全球视野的矿业人才,成为新时期矿业类院校本科生教学培养内容不可缺少部分及本科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课程目标定位
矿产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是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以矿产资源所有权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身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矿产资源评价等学科知识,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业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对外依存度以及国际矿业开采技术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实施以及矿业权市场的初步建立,国家对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要求越来越高等,对从事矿业资源开发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样化和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矿产资源开采理论和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知识,从而必须促使采矿工程学科内容的调整和拓宽[3,4]。因此,矿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由技术型发展为技术-经济-管理型,“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从原有的纯采矿技术人才拓宽到以采矿技术为基础,具备国际视野并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内容较广,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方法、矿产资源供需预测、矿产资源服务年限评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以及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内容,各内容间密切联系成一整体。
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是进行矿资源评估的基础。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在被开采利用之前,其规模、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开采技术指标和条件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因此,正确理解矿产资源的确切含义、基本特征和工业性质,是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提。
矿产资源评估方法是矿产资源评估中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矿产资源价值的手段和途径[5]。在确定矿产资源基本开采指标、开采条件和评估目的后,评估方法的选择成为影响矿产资源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要明确指出,同一个矿床,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在不同的矿业时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矿产资源评估人员应在充分了解被评估对象具体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条件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
矿产资源供需预测。世界矿产资源丰富,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发达国家中的一些重要资源国,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仍坚持通过出口资源来提高国内经济,并希望为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寻找新的市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热变化及其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的大背景下应当不断地丰富,增加矿产资源价格变化对经济影响的探讨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程、行业运行变化,不断深入并突出体现矿产资源需求与国际矿业市场关系等内容。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矿床开采的重要因素,既要考虑资源储量规模,又要分析矿资源赋存的地域条件、外部环境条件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影响矿资源开采的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矿床的开采价值,主要采用专家评定、灰色理论分析法。
矿业权是指赋予矿业权人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采和采矿等一系列活动的权利,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评估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源评估准则,依据相关程序,对矿业权市场上合法流转的探矿权、采矿权等资产价值的评估。随着与资源大国战略合作关系加紧,国际市场上的矿业权管理将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内容具体涉及矿业宏观管理、矿业权管理与市场、矿业税收政策、矿山环境保护、矿业融资等。在全球化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个国内问题,也是个复杂的国际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6]。
四、课程教学实践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课程,其内容涉及地质学、矿床开采技术、矿床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等。为了适应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突出重点、加强各部分之间紧密相关,构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三方面特点:(1)知识结构系统性:从基础地质理论、资源勘查技术手段、储量分类、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资源管理五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2)知识结构规范性:由相关标准构成资源地质勘查标准体系,由矿床开采技术规范建立矿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标准体系,由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指导矿业权的流转;(3)知识实用性:采用理论、方法、规范、实例与讨论步骤构成课程教学体系,注重老师传授与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参加讨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7,8]。
(一)加强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共40学时:教师教学30学时;素质拓展4学时,主要安排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与矿产资源管理相关的资料并做总结发言讨论;实验室教学2学时,学习各种采矿技术知识,包括三维地质模型、采矿方法模型等;课程设计4学时。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注重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小组学习和帮扶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见解,而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极大地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认真备课,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实例分析讲解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同时课后留一部分作业,使学生能巩固和复习课堂所授知识;认真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并集中讲解存在的问题;上课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资料并解答学生疑问。
(二)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也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以及工程测试中心。在讲解矿产资源分类、分布的实验教学中,以地质标本实验室为基础,设置认知矿石标本、读图和岩心编录实验,使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物形象结合。通过矿体三模型和采矿方法实物图,使学生了解不同赋存条件矿物的开采方法,在进行对比分析矿床开采设计方案中有哪些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各种开拓、开采设计方案与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设置虚拟矿床开采中心和数字矿山实验室开放日,积极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并将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矿产资源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以所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对整个课程阶段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学习,要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来实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也是进行工程训练、培养科研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又是最能检测学时对知识理解和把握,以及展示学已致用的教学环节,还是进一步学习和查漏补缺的一个比较环节。通过矿产资源的开采设计,使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开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资源开采的具体分类方法;通过虚拟矿业权的流权,使学生掌握了解了矿业权流转过程中都涉及哪些法律、法规,流转过程以及与国际矿业公司矿业合作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从管理者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高度。
(四)加强现代矿业法律与法规学习
矿产资源开发涉及面广泛,常由于法律意识薄弱而引来官司,少者罚款,重者停产整顿,甚至关闭矿山。国内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同时要重视国外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详细了解并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比,切忌习惯地执行不同国度的规范,否则,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作为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必须学习和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意识,因此,加强学习矿产资源开采的相应法律课程,应列入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
(五)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国外矿业投资渠道和案例逐渐增多,矿产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配置环境下应当不断丰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吸取先进国际采矿专业课程的优点,也要结合我国采矿环境的情况,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行、行业变化和国家经济需要,增加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对国内经济影响分析,成为该课程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例如,结合本课程,增设谈判模拟试验,虚拟矿业并购背景,使学生熟悉矿业并购流程和需注意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国内矿业环境与国际深入融入,我国从事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涉及国家和矿业类型也越多,合作方式不一。需要与各级人员,包括国外工人、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交流,熟练运用当地语言特别重要。因此,除了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英文除外,还应该鼓励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多学习第二外语,如西班牙语、法语和俄语等小语种,如有可能,应采用双语教学或增设第二外语班[9]。
五、结语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发展进程和采矿技术不断提升,国际矿产资源已进行共同开发利用时期,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对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要结合大的国际矿业环境,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才能提高采矿专业的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出满足矿产资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牛建英,赵连荣,王炜.全球资源配置下的“矿产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3):78-80.
[2]曹代勇,魏迎春.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教材建设新探[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1):110-112.
[3]华心祝,杨科,涂敏,等.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03-105.
[4]张磊,屠世浩,乔明,等.中澳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的差异性研究[J].教改教法,2015,324:62-64.
[5]魏迎春,曹代勇.矿业类院校地质勘查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8):80-82.
[6]张玉梅.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思考[J].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2010,(5):28-34.
[7]杨胜利,秦凤华.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0(45):45-46.
篇5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主要是研究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物力、人力与时间等各种资源以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由于项目管理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显示出的强大功能,因此在世界各国各行业已得到普遍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与加入WTO,国外公司的进入与国内公司的走出国门,国内的项目管理人员更加迫切需要了解与掌握国际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编写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全面而典型的讲述了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引入了项目管理资格认证。200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第6版报道:“随着我国加入WTO,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日益扩大,但项目管理尚未被列入我国的学科目录中。”从此正式拉开了项目管理在国内得到学习、认证与应用的序幕。
[正文]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根据这个定义,项目就具有了目标明确性、活动一次性及资源消耗性等特性。换句话说,具备前面三个主要特性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项目。现实中的项目随处可见,如设备消缺、会议组织、技术竞赛、结婚典礼以及家居装修等等,都可以看作是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项目管理问题,不过,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能更多关注的事情本身,而对做好事情相关的组织、计划、控制等过程相对缺少关注,或者没有经验与能力加以关注。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来实现项目要求 .项目管理总体有五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执行过程、收尾过程等,包含了九大领域的知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及系统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作为项目经理要全面掌握这些九个核心领域的知识,并重点把握系统管理的观念,避免进入某个细节,注意在五个不同阶段的重点。
一、项目管理的三个约束条件
任何项目都会在范围、时间及成本三个方面受到约束,这就是项目管理的三约束。项目管理,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范围、时间、成本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便项目所有干系人都尽可能的满意。项目是一次性的,旨在产生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但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运行项目。这要求项目经理要用系统的观念来对待项目,认清项目在更大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在考虑项目范围、时间及成本时,就会有更为适当的协调原则。
1、 项目的范围约束
项目的范围就是规定项目的任务是什么?作为项目经理,首先必须搞清楚项目的商业利润核心,明确把握项目发起人期望通过项目获得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于项目的范围约束,容易忽视项目的商业目标,而偏向技术目标,导致项目最终结果与项目干系人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因为项目的范围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从而与时间和成本等约束条件之间产生冲突,因此面对项目的范围约束,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商业利润核心做好项目范围的变更管理。既要避免无原则的变更项目的范围,也要根据时间与成本的约束,在取得项目干系人的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合理的按程序变更项目的范围。
2、 项目的时间约束
项目的时间约束就是规定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完成,项目的进度应该怎样安排,项目的活动在时间上的要求,各活动在时间安排上的先后顺序。当进度与计划之间发生差异时,如何重新调整项目的活动历时,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或者通过调整项目的总体完成工期,以保证活动的时间与质量。
在考虑时间约束时,一方面要研究因为项目范围的变化对项目时间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研究,因为项目历时的变化,对项目成本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对实际项目进展情况的分析,提供给项目干系人一个准确的报告。
3、 项目的成本约束
项目的成本约束就是规定完成项目需要花多少钱。对项目成本的计量,一般用花费多少资金来衡量,但也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特定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关键是通过成本核算,能让项目干系人,了解在当前成本约束之下,所能完成的项目范围及时间要求。当项目的范围与时间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多大的成本变化,以决定是否变更项目的范围,改变项目的进度,或者扩大项目的投资。
在我们实际完成的许多项目中,多数只重视项目的进度,而不重视项目的成本管理。一般只是在项目结束时,才交给财务或计划管理部门的预算人员进行项目结算。对内部消耗资源性的项目,往往不做项目的成本估算与分析,使得项目干系人根本认识不到项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对内部开展的一些项目,也要进行成本管理。
由于项目是独特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项目资源使用之间存在竞争性,除了极小的项目,项目很难最终完全按照预期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三大约束条件完成。因为项目干系人总是期望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最大的项目范围。这三个期望之间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项目范围的扩大,会导致项目工期的延长或需要增加加班资源,会进一步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同样,项目成本的减少,也会导致项目范围的限制。作为项目经理,就是要运用项目管理的九大领域知识,在项目的五个过程组中,科学合理的分配各种资源,来尽可能的实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使他们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二、项目管理的五个主要过程组
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大概分成概念、开发、实施与收尾过程。在概念阶段主要是对成本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结果是要拿出一份报告,并获得批准与支持。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是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与概念,就立即转入开发过程。在开发阶段,要有项目计划书、预算的成本以及工作分解计划。我们做事时,可能只是拿出一个简单的工作分解与大致的项目计划时间表,就结束了。在实施阶段,要有底层的工作包与确定的成本估计,但我们没有,到了这一步,我们基本上就开始失去了控制,没有明确的里程碑,我们只是把一个阶段当成了一个项目。在收尾阶段,我们是经常讨论每个项目的教训,但对完成的工作的文档工作基本上没能及时跟上,同样与用户之间的交接也未能做好。
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与收尾,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的启动过程,特别要注意组织环境及项目干系人的分析;而在后面的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抓好项目的控制,控制的理想结果就是在要求的时间、成本及质量限度内完成双方都满意的项目范围。
1、项目的启动过程
项目的启动过程就是一个新的项目识别与开始的过程。一定要认识这样一个概念,即在重要项目上的微小成功,比在不重要的项目上获得巨大成功更具意义与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讲,项目的启动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决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什么项目的关键阶段,此时的决策失误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重视项目启动过程,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首要步骤。
启动涉及项目范围的知识领域,其输出结果有项目章程、任命项目经理、确定约束条件与假设条件等。启动过程的最主要内容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这项活动要以商业目标为核心,而不是以技术为核心。无论是领导关注,还是项目宗旨,都应围绕明确的商业目标,以实现商业预期利润分析为重点,并要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未来能对其进行评估。
2、项目的计划过程
项目的计划过程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项目的范围、任务分解、资源分析等制定一个科学的计划,能使项目团队的工作有序的开展。也因为有了计划,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有一个参照,并通过对计划的不断修订与完善,使后面的计划更符合实际,更能准确的指导项目工作。
以前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计划应该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实际进展必须按计划来进行。实际并不是如此,计划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仅是通过这种方式,使项目的资源配置、时间分配更为科学合理而已,而计划在实际执行中是可以不断修改的。
在项目的不同知识领域有不同的计划,应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编制不同的计划,其中项目计划、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活动清单、网络图、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估计、质量计划、风险计划、沟通计划、采购计划等等,是项目计划过程常见的输出,应重点把握与运用。
3、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一般指项目的主体内容执行过程,但实施包括项目的前期工作,因此不光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范围变更、记录项目信息,鼓励项目组成员努力完成项目,还要在开头与收尾过程中,强调实施的重点内容,如正式验收项目范围等。
在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信息的沟通,即及时提交项目进展信息,以项目报告的方式定期通过项目进度,有利开展项目控制,对质量保证提供了手段。
4、项目的控制过程
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是保证项目朝目标方向前进的重要过程,就是要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项目进展朝向目标方向。
控制可以使实际进展符合计划,也可以修改计划使之更切合目前的现状。修改计划的前提是项目符合期望的目标。控制的重点有这么几个方面:范围变更、质量标准、状态报告及风险应对。基本上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控制,项目的控制任务大体上就能完成了。
5、项目的收尾过程
一个项目通过一个正式而有效的收尾过程,不仅是对当前项目产生完整文档,对项目干系人的交待,更是以后项目工作的重要财富。在经历的很多项目中,更多重视项目的开始与过程,忽视了项目收尾工作,所以项目管理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提高。
另外要重视那一类未能实施成功的项目收尾工作,不成功项目的收尾工作比成功项目的收尾更难,也来得更重要,因为这样的项目的主要价值就是项目失败的教训,因此要通过收尾将这些教训提炼出来。
项目收尾包括对最终产品进行验收,形成项目档案,吸取的教训等。另外,对项目干系人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也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简单的打发回去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更是对项目组成员的不负责任。
项目收尾的形式,可以根据项目的大小自由决定,可以通过召开会、表彰会、公布绩效评估等手段来进行,形式是根据情况采用,但一定要明确,并能达到效果。如果能对项目进行收尾审计,则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也有很多项目是无需审计的。
三、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是指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与掌握的九大块重要知识与能力。其中核心的四大知识领域是范围、时间、成本与质量管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还涉及很多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以用来帮助项目经理与项目组成员完成项目的管理。如:网络图示法、关键路径法、头脑风暴法、挣值法等,不同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管理工作。另外,还有很多项目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P3等,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在项目的各个过程中完成计划、跟踪、控制等管理过程。
1、项目整体管理知识
项目的整体管理,或者说是综合管理也不为错,它是综合运用其他八个领域的知识,合理集成与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
项目的整体管理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项目计划制定。即收集各种计划编制的结果,并形成统一协调项目计划文档。
项目计划执行。通过执行项目计划的活动,来实施计划。
整体变更控制。控制项目的变更。
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人员、计划以及工作,统领全局,带领团队实现项目的目标;当项目目标之间或参与项目的人员之间出现冲突时,负责拍板定夺;并负责及时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项目进展信息。总而言之,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这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回顾以前负责的项目,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未找到项目发起人,或者项目发起人不明确,常把自己当成项目发起人;
项目交付成果定义不清,以致最后收尾时无法对照计划进行验收;
缺少组织结构描述;
对项目的控制未能规范化,尤其是项目范围的变更控制;
风险管理未得到重视,只是在项目组内讨论,并停留在项目负责人的头脑中;
缺乏项目干系人分析;
没有规范的进度报告,项目进展报告随意性较大。
要有效的开展项目管理,引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与方法工具,先依样画葫芦,通过实践,进一步领会这些内容是必须的。
2、项目范围管理知识
项目范围的不确定,会导致项目范围的不断扩大,作为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始时,就要对项目范围拿出项目干系人都认可的、理解无歧意的范围说明文档——项目章程。然后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责任,还必须分解项目范围,使之成为更小的项目任务包——工作分解结构(WBS)。
最后还有就是要认识到项目本身不是孤立的,因此有时范围的变更也是必须的,关键是当变更发生时,如何加以控制。
在以上讨论之前,最重要的是当面临项目时,或不知道具体做什么时,如何进行范围管理。对潜在项目的识别,有四个步骤:
确定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业务分析,找出重要的业务过程,分析其中最能从项目中得到好处的过程;
形成项目可能的优势,确定范围、好处及约束;
选择方案,分配资源。
对于从多个项目中选择项目,或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方案的情况,常见的四种方法:整体需要、分类、NPV及加权评分模型。
3、项目的时间管理知识
项目的时间管理,就是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的过程。首先要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然后是跟踪检查进度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之间的差异,及时调整资源、工作任务等,以保证项目的进度实现。在跟踪过程中,要及时与项目干系人进行交流,以及时发现范围的偏差,而产生时间与进度上的差异,或项目组成员有意或无意识的虚报了项目完成情况,导致进度的失控。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活动定义:从WBS分解而来;
活动排序:明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活动历时估算:估算每项活动的时间,可以PERT方法进行;
利用PROJECT 2002等工具软件,协助项目的时间管理;
利用甘特图帮助跟踪项目进度;
利用网络图及关键路径分析,协助确定完成日期上的重要性或调整工期对项目工期的影响,以及处理关注的焦点活动。
需要注意一点,以前学习项目的时间管理工具及方法以后,就以为可以实现对项目的跟踪控制了,其实不然,这些工具都是通过人来发生作用,活动也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项目经理不能把太多心思花在工具上,而是学会利用工具来协调人与资源的矛盾冲突。
4、项目的成本管理知识
对于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方面,就是要努力减少和控制成本,满足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其过程包括:
资源计划:即制定资源需求清单;
成本估算:对所需资源进行成本估算;
成本预算:将整体成本估算配置到各个单项工作,建立成本基准计划;
成本控制:控制项目预算的变化,修正成本的估算,更新预算,纠正项目组成员的行动,进行完工估算与成本控制的分析。
在成本管理中涉及很多财务管理的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及方法与工具的使用,作为项目经理,对这些内容要熟悉,特别是挣值分析的相关术语及简称,如:BCWS、BCWP、ACWP、CV、SV、CPI、SPI等等,不光要了解这些术语的涵意,还要掌握他们的计算公式。
5、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发挥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员的作用的过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包括:
组织计划编制:形成项目的组织结构图;
获取相关人员:其中重点是业务相关人员;
团队建设:明确每个项目干系人的责任,训练与提高其技能,实现团队的合作与沟通。
因为与人发生关系,其中首先是要明确各自的责任,这一点计划编制时就要明确,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帮助项目经理提高效率,并能及时发现任务分解的合理性,最后形成合理的任务分解表。
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方法来帮助项目成员实施项目计划,提高效率。项目是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实现的,注意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团队成员各尽所能是项目经理的挑战。在处理过程中,争取做到对事不对人,通过有效的会议来帮助项目实现沟通、检查以及目标实现。
6、项目的质量管理知识
项目的质量,理解为项目满足客户明确或隐含的要求的一致性程度。注意这里包括明确的要求,也包括隐含的要求。这对IT项目来说,如何满足用户隐含的质量要求,可能是IT项目质量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能所开发的系统符合需求说明中的要求,却与用户实际的要求(包含隐含的需求中),相差很大,导致不一致,结果导致IT项目的失败。
现代质量管理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体系,国际组织也有相关的质量文件,以评审普通的生产质量,如ISO2000系列质量标准;对软件的生产质量,也有一些评价模型,如SQFD模型、CMM软件成熟度模型等等。其中CMM成熟度模型分成五个层次:自发的、简单的、有组织的、被管理的及适应的,分别标识为不同的级别。
对于项目管理需要制订质量计划,并应用质量保证的工具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有许多现成的工具与方法,如帕累托分析、统计抽样和标准差等。要提高项目的质量,必须在领导中形成质量意识,通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来提高质量,通过形成质量文化来改进质量,是全面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以往所经历的项目中,项目的质量管理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公司每年都在开展QC活动,该活动的目的就是改进质量,但活动成了科技创新活动,而更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却未能有所体现,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7、项目的沟通管理知识
项目的沟通管理非常重要,对项目经理而言,就如同前线指挥需要情报管理一样,这是使整个项目组掌握项目信息,实施其他管理手段的基础,所有的控制都有基于沟通基础之上的。
在项目的开始,需要编制沟通计划,包括什么时间、将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格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向谁传递。在项目的沟通中,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或非正式的交流,各种方式有利也有弊,关键看是否有利于沟通的效果。
沟通的复杂程度随着对象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因此要通过适当的工具和手段,使面对面的沟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因无效沟通而给项目管理带来的负责影响。
在沟通中,会议是有效形式之一。很多业务员人员喜欢通过会议,以简单的形式化的语言描述项目的进展与项目中碰到的问题,而不喜欢技术化的图表与文档。
8、项目的风险管理知识
当因为未能做好风险管理,导致项目的风险发生时,项目干系人将难以一下子接受风险发生的事实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心理状态,才能恢复对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且能在风险发生时,帮助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而不会手足无措。很多项目的失败,是因为风险发生时,对项目干系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导致失去主观判断能力,而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这种意义上讲,项目的风险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提高项目干系人的风险意识,只要有了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全面与否,在有些项目中可能重要性反而不是太明显。
风险识别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经验法则等方法,在识别这些风险因子之后,可以对这些因子加上权重,最后可以计算出项目成功的概率,并能据此决策项目是否应该开展、继续或停止。识别风险因子之后,紧接着就是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产生的风险成本与收益,决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风险处理、风险接受、风险改善等等。
实际工作中,可能识别到存在的风险,但却不能加以正确处理。风险就这样被层层传递。如因用户参与不够,导致需求不正确,进一步产生工期估计的失误,结果是计划的偏差,最后整个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因此,要注意从风险的源头抓起,防止风险的层层放大。
9、项目的采购管理知识
采购就是从外界获得产品或服务。对于IT项目而言,采购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的IT项目都离不开采购管理,而且很多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备采购或咨询采购,对于企业而言,能否做好采购管理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点内容。
有效采购管理包括以下过程:
编制合理有效的采购计划:这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即确定项目的哪些需求可以通过采购得到更好的满足。在采购计划中,首先是决定是否需要采购、如何采购、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何时采购等内容;
编制询价计划:即编制报价邀请书RFQ或招标书;
询价:进行实际询价;
开标:评估并选择供应商;
管理:对采购合同进行管理;
收尾:对采购合同进行收尾。
在整个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两个过程,一是采购计划,二是合同收尾。采购计划的编制,是采购管理整体按需求进行的前提,如果这一步做不好,其他都是白费劲;而在采购的合同收尾过程中,最容易忘记或做不到的就是采购审计。至于供应商的选择等过程,在IT项目中,往往会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管理与成本。其实,管理与成本决定合同能否按期保持履行的前提。在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中,一般项目以设备为主要成本时,往往就不再考虑其他内容,而仅是作为一般的设备采购,交会器材部门实施。因为不光没能做到项目管理,亦未做到采购管理,所以这类项目虽然也实施完成了,但项目的实施质量总令人不太满意。
篇6
关键词: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维持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管理及其相关科学;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给管理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可能。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组织体系的完善,人们在逐步意识到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管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管理科学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表现出新的可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管理学自身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管理学学者来说,思考管理科学的前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先来看一下管理与管理科学概念以及对科学管理的分析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实践。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是战略决策,它包括宏观战略决策,微观战略决策。第二层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的作用是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或者说一种好的氛围,使之能激活组织中成员的智力,而使组织跳跃式发展;或者说管理的作用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或者说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产生新的增长。管理的实质是创新的行为,是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的行为。
什么是管理科学?这里说的管理科学是广义的。管理科学是探索人类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的知识,它包括管理的思想、理论、理念,以及管理者制定决策的科学的、富有逻辑的、合理的方法。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说:管理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的艺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管理科学与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管理是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这就要靠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作指导。而管理科学的研究,提出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均来自于管理的实践,是管理科学家深入实践,观察、分析,进行案例研究,总结、提炼管理的实践经验的结果。正因为管理的实践,才丰富了管理科学。
二、21世纪的管理变革
无论从管理思想理论层面,还是操作技术层面,21世纪的管理都面临并正在经历着许多变革。在管理思想观念上,集中在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战略竞争、定量的管理方法等现行理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正在接受学习型组织和复杂科学管理及模糊化、柔性化思想的挑战。传统的资本观、资源观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更受重视。而新的资源观认为,不仅自然资源是资源,社会资源(网络)、文化资源(文化、科技)、体制资源(制度、机制)、人力资源(劳力、智力)、购买力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资源。在管理理念上,从一味的竞争走向竞合;从只强调为顾客服务,走向引领顾客创新,形成顾客资本。在管理模式上,从只注重生产制造和人、财、物管理,不注重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橄榄型模式转向注重研发和市场营销、注重知识管理、促成知识资本创新增量的哑铃型模式。在组织结构上,从纵向的、实体性组织向扁平化和虚构型组织转变,组织形式更多的不是工厂,而是虚拟化企业和科技园区。在管理变革的形势下,许多操作层面上的管理新概念悄然而至。
1精益生产:指企业不断迅速地开发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投入市场,注重技术、管理和人力集成和有效使用,并改变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管理界认为这将“成为21世纪的标准生产制度”。作业管理。其含义是指以深化工艺、净化工序为主导思想,以作业为企业的起点和核心,运用计算机软件缩短加工路线和生产周期,取消非增值作业,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全程无浪费管理。
27S管理模式:该模式认为企业成功管理在于三个硬件:战略、结构、制度;四个软件:作风、人员、技能、共同的价值观。
3团队:指采用团队组织及工作方式,建立不同层次的“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树立“共荣、忠诚、奉献”的团队精神,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形象战略。它要求企业从深层的灵魂塑造、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到企业外在形象的整合等全方位的变革,以在市场竞争中,依靠企业形象力赢得竞争优势。
4定制市场营销:作为现代企业营销的最新领域,其核心就是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各个顾客的不同要求结合起来,使差别化营销走向极限,尽一切可能去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三.企业管理的前沿性课题
当前企业管理前沿性课题林林种种,琳琅满目。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企业再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从头改变,重新设计”。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2战略竞争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提出了竞争的五模型论,即分析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力量、供应商的议价力量、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提出了低成本战略、聚集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三大战略。
3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共同愿景是必不可少的“修炼”。
4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应注重从学习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在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下,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而激活人的智力和能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资源从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产生新的增长。因此,现代管理的实质是创新。把握管理前沿问题,首先要认清现代管理的创新走向和发展趋势:
1管理行为人性化。成功的管理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力,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理念基础上,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实现的统一。
2管理资源资本化。货币资本、信息资本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现在人力资本特别是人的能力尤其被管理者重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组织发展的动力源。
3管理组织柔性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要求管理组织实施灵活多样的、具备柔性化与虚拟化的管理路线。环境的动态变化推动了组织的柔性化发展,要求管理组织的决策结构由集权走向分权、信息结构由层次式走向网络式、动力结构由被动型走向主动型、生产结构由封闭式走向开放的虚拟式。
4管理链接价值化。传统的管理重视短期效果,注重公司的销售状态、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反映过去状态的经营指标,而价值导向型管理模式却注重经济附加价值等有前瞻性的长期价值指标。
经营战略全球化。进入21世纪,企业经济活动的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更加模糊,知识、信息、资本、人才等在全球流动,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全球意识,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企业应面向全球开发与配置各种资源,建立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生产体制,不断完善和加强国际销售网络。
6竞争理念双赢化。以竞争合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竞争理念日益受到企业重视。即不要把击败竞争对手作为企业最终目标,而要树立共存共赢的合作理念,把企业看作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成分。
7管理文化兼容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形成知识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很显然,单纯依靠本土文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技巧,很难使企业获得成功。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的差异,当管理活动与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时候,就能够形成不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最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
结语:现代管理科学及其实践发展迅猛,各种新理论、新理念、新思潮、新模式、层出不穷。充分认识管理前沿问题,对企业正确运用管理前沿理论和方法指导经营活动十分重要。谁把握了管理前沿,谁就把握了未来。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创新前沿 张彦宁,蒋黔贵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
[2]现代企业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方建中等著 人民出版社 2003
[3]决胜全球市场 金科塔 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
篇7
关键词:绿色会计;环境成本;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杜李(1964-),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会计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76-04 收稿日期:2009-01-01
自20世纪70年代比蒙斯(1971)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1973)的“污染的会计问题”发表以来,人类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开始从会计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索,引起了国际组织、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联合国,2005;耿建新等,2004;张劲松,2006)。在建设可持续社会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门对人类的经济生产和社会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绿色会计”应运而生。针对我国的现实问题,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从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绿色会计的发展问题(孙兴华等,2000;徐小琴,2007),认为绿色会计是企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助推桥梁(王建华,2006),并提出了环境会计的概念框架(张秀敏等,2007),这对我国实施绿色会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由于绿色会计的许多基本问题在理论方法上尚未解决,我国的经济实体和环境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基于学术界已有工作,进一步梳理绿色会计的一些基本思路,探讨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应当采取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措施。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特点和目标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它以自然资源消耗与自然环境占用的补偿为中心,综合运用会计学原理和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绿色会计的实质是将生产主体因经济活动而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会计循环不仅包括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信息、基金与物质商品,而且也包括与企业环保有关的资源、废弃物及其处理。
绿色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核算对象的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形形,资源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是由资源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自然现象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其成本价值的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核算周期的复杂性。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且较为单纯,受环境问题类型和尺度的影响,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十分复杂。三是核算内容的广泛性。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生产消费,要消耗自然资源,各种生活、生产、社会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要反映到绿色会计核算中,绿色成本、绿色收入、绿色会计收益等核算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变化,这也增加了环境核算的内容。四是核算方法的多样性。绿色会计不仅涉及经济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评价,货币也不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空气、水、土地等维持生命存在,是人类共有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个体,没有明确的归属,绿色会计不能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比如反映一个区域的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水土涵养量、空气质量等生态资源状况就难以用货币计量,要采用价格替代、支付意愿等特殊计量方式。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绿色会计的目标应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要实现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目标协调,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应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帮助环境资源使用者和管理者了解绿色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绿色资产、绿色资源的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变化情况;了解绿色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以及实现效益的能力;了解环境投资总额、环境投资管理情况、环境投资产生的效益及绿色负债变动情况等。由此可见,绿色会计的目标注重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多目标协调。一是经济利益,GNP增长和区域社会发展不因时代更替而衰减;二是社会利益,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环境利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关系。围绕上述目标,绿色会计改变传统会计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成本核算办法,将环境自然价值计入成本,综合评价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与得失,达到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二、实施绿色会计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推行绿色会计成为当前国际会计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要推行绿色会计这一新的会计核算制度还面临着以下难点和问题:首先,对实体经济活动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和体系。传统会计对实体经济活动只做财务评价,而绿色会计要对实体经济活动进行包括财务评价、环境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对一个实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环境评价一般要涉及多个方面:因该经济实体污染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在三废治理过程中产出多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环境防护和治理发生多大影响等。环境评价的难点就在于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难以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等信息进行综合的定量评价。其次,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缺少可比性,信息的披露缺乏可靠性。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绿色会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用货币单位来计量。而且要有物理单位来计量。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绿色会计核算的对象及计量形式,导致对企业所拥有的环境资产,承担的环境负债以及环境缋效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缺乏可比性。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会计准则和监管机构,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有些企业也可能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而隐瞒应当向外界披露的会计信息,致使绿色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差。这也是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三,生产单位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不高。就会计工作而言,绿色会计对每个单位来说都无直接益处,只有额外负担,因而推进资源环境会计核算在微观单位内部不会有原动力。脱离开来自社会的、公众的、道义的、政府的压力和推动力,资源环境核算不可能像其他经济核算那样首先在每一个社会个体基于内在需要而展开。绿色会计能够在
学术研究和专业研究中建立起来,但要落实到经济核算实践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研究诸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的职能等基本问题。传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和财务技能,并精通生产经营知识。绿色会计则是一门由环境学、资源学、生态学和会计学等交叉渗透而成的知识领域,在具体应用中要运用到多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其中不乏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现有的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所限,难以恰当处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以及环境绩效评价问题。
三、实施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与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绿色会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核算,它不仅涵盖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包含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同时又涉及时间和空间尺度问题。因此,绿色成本核算必须突出系统性原则。从理论到实践,从产品到市场,从企业到社会,从资源到环境,从短期到长期,从国内到国际,从宣传到立法,从价格变动到公众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要系统研究。特别是环境经济系统属于多目标系统,经济、环境、社会、资源构成一个复合系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各个方面,坚持多目标原则,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成本核算中的基本体现。
(二)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建立绿色会计制度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必须跨越的门槛,它不仅涉及产品成本的市场价格变更,市场规律变动,还涉及商品流通准则和经济制度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会计的实施要经历一段漫长过程和大量艰苦的准备工作,要坚持长期性原则。但是,鉴于当代“环境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又不能不立即着手这项工作,否则,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中我们将处于被动境地,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成立一个由经济、环境、资源、管理、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对绿色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企业行为规律、产品市场规律、价格体系变动、会计核算项目、法律体系变更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部分产品或地区市场进行试点获得经验后,再开展社会宣传,逐步使公众和市场接受,最后研究立法或修改有关法律,考虑市场调节手段,调整会计教育和管理以及审计制度。
(三)灵活性和边界起步相结合的原则。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不同的环境、地域和历史条件下会发生大的变动,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不同的产业、产品,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可以采取“双轨制”。一为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二为探索性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仅供研究和参考用。待各种条件相对成熟和世界商品流动准则出现变化时,再推广实施,绿色会计核算的起始科目,应当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内容人手,采取边界推进原则。不宜一开始就从那些十分模糊,毫无基础和多变不定的项目人手,诸如大气环流下的风能、潮汐能成本等。此外,也可以采用分解综合的方法,如一块草地的价值成本,可以分解为土地、气候、环境、区位、旅游、商业等多项价值,分别衡量,再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估。
(四)强制性与自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生产单位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当然,如果生产单位主动地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政府及社会公众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并配合创造相应的环境成本核算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由于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会随着生产的产品、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国的企业绿色会计的构建不能全盘沿袭西方的相关做法,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
四、实施绿色会计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应该组织环境学、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与会计学等领域的专家联合开展研究,探索我国现实条件下的环境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由于绿色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绿色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为此,会计理论界应加强研究,积极探索。因其缺少公认的会计假设、会计准则和会计对象,绿色会计的核算方法存在较大争议。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成本的计量和核算至少应围绕以下6项价值指标来展开,即: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损失成本、恢复和再生成本、保护成本、替代和机会成本以及改善收入。可以借鉴环境经济学的估价理论发展环境会计的一些计量方法:(1)以环境标准为起点,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性市场法;(2)带有主观性的间接市场法、意愿评估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3)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基础上的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本法、生产率变动法、影子价格法和模糊数学法;(4)建立在资源价值观基础上的环境资源分类计算法;(5)通过对活动跟踪动态反映环境资产的耗费或收益的作业成本法;(6)累计产品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
(二)加快绿色会计法规体系及准则的制定。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战略方案。在环境实践中形成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政策。从发达国家绿色会计的发展历程看,首先是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披露,进而由绿色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绿色会计与环境管理相联系。即使在环境信息的披露方面,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我们还应建立绿色会计相关的法规体系,包括会计法、绿色会计具体业务准则、企业内部绿色会计核算制度。目前,可由财政部牵头,吸纳环保、会计、税收等各方共同筹划“绿色会计准则”,在实践上规范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及报告形式,增强其实务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三)在传统会计体系下增设环境类会计科目。基于绿色会计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近期可以采取一种过渡方案。为了能够反映环境、资源因素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在传统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环境类会计科目:(1)在“资产”中增设“环境资产”科目,用以记录会计主体所拥有、控制或占据的诸如水、矿等自然资源,对符合固定资产性质的资产还要提取折旧,计入成本或费用中;(2)在“负债”中增设“环境负债”科目,用以记录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环境负债,如应向环保部门缴纳而尚未缴纳的环保费用等;(3)在“所有者权益”中增设“环境公允价值”科目,用来反映会计主体无偿取得的环境资产的价值,如矿区所占荒山等;(4)在“收入”中增设“环境收入”科目,用来反映会
计主体因积极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而获得的奖励、补贴或税费减免,企业因回收废水、废渣而得的收入,环保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等;(5)在“费用”中增设“环境成本”科目,这是与“环境收入”相对应的一个科目,反映会计主体为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因破坏环境而支付的罚款等项目;(6)在“利润”中增设“环境利润”科目,它是“环境收入”与“环境负债”的差额。
(四)加强绿色会计的社会与政府监督。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对绿色会计的监督,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积极作用,加快绿色会计专业标准的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为了应对国际上日益增多的绿色贸易壁垒,就需要企业加快绿色会计系统建设,加强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为了保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保障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加强环境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尽快制定中国环境审计准则,强化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审计监督。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专项环境审计,强化对绿色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绿色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普及绿色会计理念。绿色会计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做出相应的会计记录,势必会对企业的短期效益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绿色会计的推行取决于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民环境责任意识的增强,即每个公民都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实施和宣传教育的力度,将绿色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可以采取筹办中国绿色会计刊物,建立奖罚分明的环保执法力度等活动来加大实施绿色会计的宣传力度。要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在中小学增设环保常识课,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绿色会计、审计专业课。加强在职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设立绿色会计基金,奖励研究推广绿色会计、治理污染等有功人员,增强人们接受环保教育的积极性,建立一个推行绿色会计理念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束语
篇8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管理伴随着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源于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的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这加速了经济知识化步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研系统在知识经济中起到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等关键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发达国家,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欧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主席号召:“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管理更是不能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国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科技的管理优势,而决定人才、科技管理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无论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来创造新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的命脉和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还是致力于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创新,都要遵循如下原则才能是科学、有效的创新。
1.系统原则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是人类知识能力的综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综合能力已走向系统综合智能型,系统综合能力的凝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能力具有较高逻辑起点的鲜明标志。因而,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必然遵循系统原则。
2.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又称需要性原则或科学性原则。指在创新科研选题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科技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就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为任务。
3.理性原则它是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科学发展中的基本原理评估、选择科学假说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普遍的哲学原理。二是科学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理性原则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的哲学信念有助于指导创新者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爱因斯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念推动他在相对论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时,理性原则自身又是辩证的,它时时处于发展之中,不应视为僵死的教条。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势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商品国际化使世界贸易飞速发展,资本国际化使跨国公司,蓬勃发展,跨国企业已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国中之国”,技术和经纪国际化、已无国界之分。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4.动态原则科学管理把对象视为系统,管理目的是为了使系统实现最佳效益,但任何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受着系统内各个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有关外部系统的约束,随着时间、环境以及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管理创新应随着对象系统的发展而不时修正控制方案,这就是所谓的动态相关特征。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方面的交换和联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需求的多样化,使经济环境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
5.发挥优势原则管理创新要从自身的长处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形成具有特色的、有竞争能力的管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走向全球化、国际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同时,创新不是全盘的否定。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人类已步入21世纪,这将是变动更加剧烈复杂的世纪。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苛刻,消费需求及替代品的变动将更加难以预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者要求得一席之地,唯有不断创新。一个企业,管理过程没有常规性创新意识,无意于开发新市场、也没有组织力量研制产品,更谈不上战略、组织制度的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第二项职能,他们借助于这个工具将外界的变化开拓为新的工作社会与职能,一旦获得市场许可,那么不论是经济利润、市场份额,还是社会目标,都将随之而来。总之,企业管理的生存在于创新,创新是管理的灵魂。
1.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古典的劳动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管理的要求,一个较为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提出了系统化的人事管理思想,建立了这方面的一些模型。但这些模型主要是强调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例如,在招录人员的时候,强调人对工作的适应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取决于工作的要求,工资分配的标准根据工作特征来定。但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对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人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就是基于这种要求应运而生的。“以人为中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导思想,这种管理理念着重探求“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把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
人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支撑着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人的管理承担着企业不同战略发展阶段提供合乎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从而体现出人本管理的重要性。那么,从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应该怎样实现人本管理呢?
(1)感情管理。现代管理建立在“复杂人”假设基础上,感情管理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深层行为动因的一种科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鼓励手段,联络感情,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需要,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使职工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在企业中也不例外。因此,企业领导不论是在制定计划还是在日常的交往中,都必须发自内心地记住这一要义,并且要把这一要义处处体现在行动上。其次,要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谁都知道,理解别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作为管理干部,理解职工就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一般人对比自己职位高的人都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戒备心理。所以,要理解别人就必须通过接触、交谈。这就要求管理者主动去接近职工,与他们交谈。最后,对每一位职工都要真诚相待,信而不疑。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真诚,只有建立在彼此推心置腹、真诚相待、信而不疑基础上的友谊,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友谊。管理者要真正尊重职工,就必须建立起这种经得起考验的友谊。
(2)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参与管理,这也被称作“全员参与”。因为决策的制定让执行者参与,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少的阻力,而由于决策执行者有着更可靠的一线经验,他们参与决策的制定,保证了决策的可行性: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已不再是少数专职管理者的事,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全员参与正在兴起。
(3)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提纲、实现目标,即所谓“自己管理自己”。它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把职工的个人意志与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职工自觉自愿地积极为企业做贡献。
自主管理的领导方式为人本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下级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出了较大的对企业负责的积极性,使其企业合理性的目标在不断完善中形成。它具体表现在:扩大了行为主体的自,增强了行为主体的主动性。使每一个下级工作人员把需要、行为目标、行为过程内在地统一在一起,根据上级的计划、命令、自行设定完成的行为;缩短了行为周期,每个行为主体都成为效能专家,调整了行为一切的结构;增强了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价值评估,促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利益挂钩,增强了反馈调节功能,提高行为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了行为的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使行为主体在多层次上尝试,及时比较结果,求得最佳结果,从而建立起发散式和凝聚式相结合的行为方式。
2.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企业只有管理好知识、知识资产、健全知识使用的机制,发挥与知识共存的人的作用,才能创造更高价值,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倡导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组织的形式、规模、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社会思想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变化,通过对以往观念思想的反思,人们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承认知识是生产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增值中起决定作用已成必然的社会现实。于是,在对以往经济管理中关键要素的重新定位后,知识管理被置于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位置。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将使未来社会中各组织与个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变化。那么,怎样实施知识管理呢?
(1)设立知识主管。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管理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管理决策和知识化是知识经济的一大特点,在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下,西方国家一些大公司为尽快获得、掌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立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或者“智力资本主管”。这些人给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经过提炼和创造的智力资本。知识主管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隐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这就决定了知识主管既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又是知识管理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2)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与其说“知识就是力量”,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知识共享就是力量”,个人或小团体知识变成公司的知识后,共有的知识只有由这个企业共享并恰当地使用,知识才会在企业当中流动起来,创造新的知识才成为可能。
许多企业都建起了企业内部网,使用了Notes或自行开发了基于Notes的办公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尤其是群体技术、电子邮件、网络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收集、整理、分析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手段,全球范围迅捷的知识共享也成为可能。
3.从战术管理走向战略管理50年代末战略管理开始进入管理学领域,至60年代、70年代被美国企业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然而在80年代,美国式战略过分注重于建造精巧的阁楼,大量繁杂的量化目标使战略目标失去了灵活性与实用性。90年代却是战略回归的年代,战略管理在企业中重新升温,战略规划也给众多咨询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战略管理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趋势。
(1)建立企业总体战略。包括公司的宗旨、性质、企业的业务领域、企业的发展建设与规模、企业投资方向等等事关企业命运的战略。
(2)战略目标管理是战略管理的核心。这是由战略的目标管理在战略管理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战略的成败于企业于环境组织能力发生变化后战略目标是否能予以协调,使三者保持动态平稳。作为一位未来的经理人员必须将战略的重点集中到目标管理上去,只有把住主线才会把握全局的变化。即从空间上把握战略的目标管理,必须将目标管理程序把握于胸,胸有成竹才能运筹帷幄。方向、方案、方法、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有机四部曲。即从时间上把握战略目标的管理。
4.从垂直管理走向水平管理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管理采用垂直控制的金字塔方式,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规模的重复性生产,但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难以交流、学习和决策,阻碍员工发挥创造性,特别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的隔膜、产生不信任的工作环境。随着知识的网络化,“等级式”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管理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人际沟通,企业经营实行网络化,组织结构更依赖小组和团队的活动。管理层次大为减少,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正在形成——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二十一世纪组织存在一种重要形式,传统组织是以制度、目标、任务、机制建设等等要素形成的管理组织,而信息时代的出现,大的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企业组织形态逐步变迁为新的组织类型——学习型组织。简单地说,管理组织由工作型向学习型转化,以实现水平管理。传统的垂直管理力求于“管”,而学习型组织力求“合”(合作与协和),传统的垂直管理力求“指令”,而学习型组织力求“协调与指导”。传统的管理往往力求“单元突破”(如:产量、产值等),而学习型组织力求“整体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高知识、高信息、高服务的要求与产业调整的需要,要求进行组织形式的变更。纵观时代演变,不难看出各时代组织运行依托模式的特征;农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自然的依托型;工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资本依托型;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运行属于学习依托型,没有知识没有学习的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从结构上看组织模式将由等级式向网络式转化,将由垂直管理向水平管理转化。人们希望有一个经济上有效益、职工们情绪又满意,在亲密无间和客观明确之间保持着微妙平衡的组织、这就必然要求组织进行变革,走向水平管理。
5.从硬件管理走向软件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更注重策略、结构和系统的管理,企业的变革也是倾向于制度、规章等方面。没有牵涉多少人的因素在内,这称为“硬件”管理。而价值、人员、作风、技术则是体现到人身上的可塑因素,它是无形的,却又很有力量;它是变化的,却在一代员工心中扎根很深。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更趋向于这些“软件管理”。
(1)共同价值观。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必有它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生存于社会上的意义。
以往企业对于未来的反应似乎只是管理者的事,他们用计划书制定出来,在规定时间按规定步骤执行便可。而如今,全体员工都必须清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企业的长远规划和近期打算,他们必须知道。对待社会、企业要从长远出发,从全局考虑,利用传播传媒树立起企业的社会价值观。对待企业内部,他们着眼于全体公众福利的增进,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信念于员工生活哲学中,任何一个企业若要求得未来生存须具备坚定的信念。用激励手段内化企业价值观。
(2)对人员系统化的使用。作为管理者,他该对如何用人、评人、解雇有一系列的新理解,这将是一个全新动态的代办处资源管理系统。公司在选拔人才时,没有黄金准则,不能以何种原则去用人。适时升降有助于维持组织的代谢机制。培训也将构成职员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篇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速度迅猛,世界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在科技先进和信息化先行的发达国家,又涌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这给经济管理和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课题。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生产存储、分享和使用在技术上更为可行、经济上更为合算,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配置、组合方式将更为合理、更有效,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几个基本概念
1.知识工作与知识型员工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工作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工作又有了新的内涵,即信息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知识工作,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这一时期,知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即知识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着知识的创新服务的。所以,新的知识工作的概念应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发展新知识的活动。
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2.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工业经济
信息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后工业经济”,它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指导思想,而工业经济主要以单一的,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最大利润为指导思想。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工业经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必须结果,是对工业经济的超越。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应该说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的一种经济时代,也是从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表现,知识经济要求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其内涵进一步扩大。总之,从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并不断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所以目前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
3.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经营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为知识型的管理,简称为知识管理,它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创新的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纯粹的信息管理则是对企业信息进行分类等。知识不等于信息,知识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结合的产物。知识与信息的不同是知识管理、信息管理这两种管理最大的不同点。知识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对信息的管理,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而增加企业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20世纪末发达国家不少企业在企业总经理与信息部经理之间设立一种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部经理重点负责企业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应用,而知识主管主要从事企业创新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无论是信息管理还是知识管理,都主要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只不过知识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讲,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经营意图,即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从企业管理的分层来看,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属于执行层,而知识经营属决策层,所以知识管理与知识经营之间是执行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具有比其他员工更强的竞争性,必须调整公司,把公司建成知识型公司,并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彼德·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特殊性,否则他们根本没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
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组织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力有无的惟一因素。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
4.流动性
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信息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定律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长期保持雇佣关系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5.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这种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因为分割难以进行。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所以,企业的管理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和调整。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自我管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并且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和创新的需求。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2.员工与产品平等对话
在工业时代的公司中,社会分工明确,大多数工作的定义方式使得员工和管理者很难看到完整的过程。工业时代的工作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对于产品属性的清楚的认识,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和产品被锁定在一个黑箱中,作为个人的贡献者看不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缺乏认识,他们只是被期望去适应一个大过程中的一个小部分。人们被培训去做某件事,而且被告知不能偏离固定的程序,员工的想象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碍事的,员工的知识几乎没有真正的价值。于是,员工通常对过程和产品容易采取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在信息时代,工作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生产许多产品和对这些产品进行改造的过程。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并不是孤立地看待过程和产品,而是把它们放在员工的想象和知识的更大的视野中。员工对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掌握,激励他们去使用其技能、想象和知识,通过技术的变革来产生产品的变化。这样的过程有如员工与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由于员工掌握了过程,他们发现自己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并会因受到鼓励而更大胆地去想象,去发明,去创造。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照应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
4.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欢迎的100家最佳公司中的几十家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诸如在公司内部提供理发和修鞋等多项生活服务,以及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这为员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类福利使公司表现出富有人情味,接受调查的员工都说他们非常珍视这一点。目前,许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管理者还可以倾听职工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并经常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使得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5.正确的激励
激励活动是由谁激励、激励谁和怎样激励这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所说: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可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当然,还应该注意对工作进行设计,因为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
6.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永远忠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7.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8.管理方式分散化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只会碰壁,因此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导致员工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应该建立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充满说教的组织氛围,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沟通,也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如分散化管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管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电脑网络的存在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平行的世界,知识型员工也由于自己的专长而自负,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施以“分散化管理”,应是信息经济时代管理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吉雷:“浅淡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中国培训》,2001年第4期,第59~60页。
吕兵,张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西南金融》,2001年第1期,第22页。
肖光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2期,第13~14页。
孙建国:“论信息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前沿》,2001年第3期,第9~12页。
篇10
关键词:扶贫项目;可持续性;项目生命周期;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2-0101-07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使近2.4亿极端贫困人口和5亿以上生活在1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11月,随着中国政府扶贫标准的提高(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1.28亿农村人口纳入了国家扶贫工作的对象。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意味着,中国将有1.28亿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从各类农村发展项目中获益。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不高,已建项目的可持续性不强,影响了整体扶贫效果。因此,深入开展对我国农村扶贫项目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探索农村扶贫项目可持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进而提出提高现有扶贫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对于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干系人参与和学习行为的影响。关于扶贫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和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和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国外学者开展了探索性研究。JulesN.Pretty等(1993)[1]和RobertChambers(1997)[2]认为,农村发展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通过系统地和有组织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未知”的过程;农村发展是学习的产物。KennethG.Cooper等(2002)[3]认为,项目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项目绩效的发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项目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还没有学会如何学习,并指出了因缺乏系统学习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PederHjorth(2003)[4]的研究结论显示:要使项目获得成功,必须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并致力于改进和学习;成功的项目依赖于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是动态的且在不断积累,需要所有项目参与人不断的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StephenBiggs等(2003)[5]指出,项目PCM管理框架的核心是“学习周期”,即针对项目管理周期内出现的问题,结合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项目计划不断地进行调整,并为下一“学习周期”积累经验。MichelThiry(2004)[6]指出,不同项目的生命周期具有自身的特点,但都必须对学习环节予以充分考虑。ManfredWallenborn(2008)[7]分析了技能培训与开发对扶贫项目的作用并指出,通过向农村项目的目标群体提供适当的培训计划,学习收到了实效。
JulesN.Pretty(1995)[8]认为,农村参与式方法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参与”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不是所有的“参与”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A.T.White等(2005)[9]对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海岸综合管理(ICM)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其重要结论之一是,ICM项目的演变和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使项目的可持续性得到了保障。LukyAdrianto等(2005)[10]以日本鹿儿岛渔业项目为例,采用多重标准的参与式方法,构建了由当地项目受益人参与的渔业项目可持续性指标体系。SubhaVishnudas等(2008)[11]从自然资源、技术、机构和经济4个方面对印度喀拉拉邦两个参与式小流域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可持续性是这些项目可持续性最薄弱的环节。
MelissaMarschke等(2009)[12]以柬埔寨两个渔业社区为例,对参与式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利于项目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行为有助于改变社区的行为规范,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帅传敏等(2007)[13]对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IFAD)援华农村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后发现,IFAD项目对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层的能力建设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帅传敏等(2009)[14]还对中国农村不同模式的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资扶贫和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项目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
文献回顾表明,国内外关于扶贫项目可持续性的研究仍然很薄弱。迄今为止,尚没有看到任何研究文献,从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角度,研究项目干系人参与和学习行为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本课题组调研的中国扶贫项目的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拟对扶贫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干系人的参与和学习行为对能力建设、项目绩效和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路径和程度开展实证研究。
(二)研究假设
假设1:项目干系人的参与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且项目不同阶段其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
H1a:项目干系人的参与行为对扶贫项目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H1b: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对扶贫项目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假设2:在扶贫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技能和项目机构的管理能力,且不同阶段学习对能力建设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
H2a:项目干系人在项目不同阶段的学习行为均对能力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假设3:在扶贫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机构的管理能力对于提高项目绩效和项目可持续性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H3a: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对项目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H3b: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对项目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H3c:项目绩效的高低对项目可持续性也会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假设4:在扶贫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与参与行为存在互动关系。
H4a: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项目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关假设及变量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方程概念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问卷与信度检验
根据以上研究假设,本课题组设计了半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0个结构化的问题,分五个维度。分别是:项目绩效、项目可持续性、参与行为、学习行为和能力建设。其中,后三个维度又分为项目开工前、项目实施期间和项目完工后3个阶段。在30个问题中,有23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设计,7个问题属于一般选择性问题。调查对象包括陕西、湖北和贵州3省9县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农户(如表1所示)。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二)描述性统计
从项目角色来看,样本中普通村民和村干部占主要部分。从性别来看,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多为普通村民或乡村干部;高收入人群则主要是项目经理或者工程承包人;受教育程度显示,有77%人的学历在高中以下,只有23%的人具有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年龄结构分布较广,但主要是中年和壮年项目参与和受益群体。
(三)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方法,对项目3个不同阶段(项目开工前、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完工后)的样本效度进行检验。CFA用于检验测量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是否吻合(Anderson&Gerbing,1988)[15]。其主要拟合指数分为绝对拟合指数、增值拟合指数以及简约拟合指数三类(Hu&Bentler,1995)[16]。三类拟合指数的要求以及三个阶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主要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
在三个阶段中除PGFI值以外均达到可接受的
标准,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度比较理想,表明项目三个阶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效度良好。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假设检验
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后,我们采用总体样本进行SEM检验。从三个假设模型的拟合参数中可以看出,结构方程拟合有较好水平(如表3所示)。但从表4中看能力建设与项目绩效回归系数的P值都远远大于0.05,所以,拒绝能力建设与项目绩效路径系数不为零的假设。
(二)修正模型与假设检验
根据原模型检验结果,删除能力建设与项目绩效路径后,形成如图2所示的修正模型路径图。重新运行得到修正模型的拟合参数(如表5所示),均达到结构方程拟合较好水平。通过对原模型与修正模型拟合参数的比较,我们发现:修正模型的χ2/df以及RMSEA略小于原模型,χ2/df越靠近1模型越简洁,而RMSEA越小代表模型越好。因此,修正后的模型与数据的真实结构更加吻合,并且所有的P值都小于0.05(如表6所示),表明修正模型的假设全部成立(如表7所示)。
(三)项目不同阶段修正模型的多组比较分析
在结构方程建模中,如果要检验模型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通过结构方程建模中的多组分析方进行参数约束从而进行比较和检验。在未设限模型中P=0.197>0.05,表明在未设限模型与数据吻合的较好,此模型为真。测量系数模型的P=0.376>0.05,表明三阶段在测量模型系数上无显著差异或具有组间不变性。结构系数模型的P=0.000
根据表6,我们不难发现不同阶段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学习行为”对“能力建设”具有显著性影响,且不同项目阶段“学习行为”对“能力建设”的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从表6中可以看出,“学习行为”对“能力建设”的影响,从0.819到0.915,再到0.991,且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其影响呈递增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项目开工前,项目干系人获得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初步掌握了项目操作和管理技能。进入项目实施期,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展,参与者能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项目实践,于是对“能力建设”的影响有所上升。到项目完工以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项目干系人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因此,这一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
2.“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且不同项目阶段“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有所差异。从表6来看,“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从项目开工前的0.586到项目实施期间的0.409,再到项目完工后的0.410,且项目开工前和实施期间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项目完工后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其影响呈前高后低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学习曲线”的边际效果递减在发挥作用。项目开工前项目干系人对“学习”的需求较大,此间“学习”对“项目绩效”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随着项目的开展,项目干系人操作和管理技能越来越熟练,对“学习”的需求逐渐减弱,因此在项目实施期间“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的边际效果会递减。
3.项目干系人的“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有影响显著,但项目完工以后随着参与人的减少而降低。表6显示,“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从0.405到0.411,再到0.248,且项目开工前和实施期间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项目完工后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这表明,项目开工前和实施期间“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大致相当,项目完工后的影响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完工以后,主要进行项目的后期维护和管护活动,参与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整体参与程度会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了“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程度。
4.“能力建设”对“项目可持续性”和“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影响显著,且项目的不同阶段,这种影响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从表6来看“能力建设”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从0.447到0.514,再到0.681,除项目开工前达到0.01的显著水平以外,实施期间和完工后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其影响呈递增趋势。“能力建设”对“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各个阶段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项目三个阶段的系数分别为:0.543、0.599和0.645,也显示出了递增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干系人管理项目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因而对于项目可持续性和项目机构管理项目能力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5.“项目绩效”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显著,但项目各个阶段有逐渐减弱的趋势。项目三个阶段的系数分别为:0.501、0.362和0.261。这表明:“项目绩效”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项目开工前高于实施期间,实施期间又高于完工后。这可能是由于项目绩效的高低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即前期是打基础的时期,坚实的项目基础将为本项目完工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
6.“学习行为”与“参与行为”存在互动关系,项目不同阶段的相互影响程度大体相当。在结构方程建模中,单箭头表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双箭头表示变量之间的协方差或者相互影响(如图2所示)。从表6来观察,“学习行为”与“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影响,从0.71到0.64,再到0.664,且项目各阶段也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水平。这表明,“学习行为”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干系人在参与项目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因此,二者之间应该存在强相关,项目的不同阶段相互影响程度基本一致。
五、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一)研究结论
1.扶贫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对扶贫项目管理的“能力建设”具有显著性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项目进程中呈现递增的趋势。研究表明,在项目周期内,“学习”是提高项目干系人能力的重要和有效途径;项目前期(即开工前的准备期)的“学习行为”对“能力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行为”将贯穿项目干系人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但与项目中后期比较,项目前期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对有效提高项目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2.扶贫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对扶贫“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项目进程中显示出前高后低的趋势。研究表明,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都在提高“项目绩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均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这种现象,是由于“学习行为”在“学习曲线”的作用下对“项目绩效”的影响递减;而项目完工后,随着项目参与人的大幅度减少使“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减弱。
在项目周期内,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都对提高“项目绩效”起到积极作用。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后我们发现,在项目开工前,“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比“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更加明显;在项目实施期间,二者的影响基本相当;在项目完工后,“参与行为”比“学习行为”对提高“项目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表明,在项目前期,项目干系人的“学习行为”对提高“项目绩效”的作用大于“参与行为”,但随着项目实施的推进“参与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超过了“学习行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3.“项目绩效”和“能力建设”都对“项目可持续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在项目进程中前者呈减弱的趋势而后者呈增强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其一,项目绩效的高低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即坚实的项目前期基础是项目完工以后可持续发挥效益的根本保障。其二,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干系人管理项目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因而能力建设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逐渐增强。
4.“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存在互动关系,项目不同阶段的相互影响程度大体相当。这表明,“学习行为”和“参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项目干系人参与项目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二)管理启示
1.强化项目的前期“学习”和中后期“参与”。在扶贫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在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期间,各级项目管理机构尤其是基层项目管理机构,应该加大对项目干系人尤其是项目受益人的培训力度,采取本地电台、电视台、墙报、手册、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现场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使项目干系人有充分的机会“学习”项目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项目进入实施期以后,鼓励项目受益人尤其是贫困户和妇女等弱势群体积极“参与”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并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参与,以提升扶贫项目的绩效水平。
2.加强项目干系人的能力建设。在扶贫项目管理实践中,要想提高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必须加强项目干系人的能力建设。项目干系人的“能力”包括项目受益人的项目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管理能力两个层面。因而,在扶贫项目的全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项目受益人各类项目操作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逐步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与此同时,也应加强对各级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培训,逐步提升他们管理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3.高度重视扶贫项目的前期绩效。在扶贫项目管理实践中,重视项目的前期绩效对提高项目可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说,从扶贫项目进入实施期开始,就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的扶贫目标和项目的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建设,为项目的“长治久安”打牢基础。与此同时,注重调动项目干系人“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层面鼓励他们参与,比如村一级的项目执行小组的成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贫困户和妇女组成,以强化项目绩效进而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Pretty,J.N.,R.Chambers.Towards a Learning Paradigm:New Professionalism and Institutions for Agriculture[R].IDS Discussion Paper No.334.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Brighton, UK, 1993.
[2] Chambers, R.Whose Reality Counts Putting the First Last[M].London:IT Publications, 1997.
[3] Cooper J.,M.Lyneis,B.J.Bryant.Learning to Learn, from past to fu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2,20(3).
[4] Hjorth,D.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for urban poverty alleviation[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3,27(3).
[5] Biggs,S.,S.Smith.A paradox of learning in project cycl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J].World Development,2003,31(10).
[6] Thiry,M.“For DAD”:a programme management lifecycle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3).
[7] Wallenborn,M.Skills Development for Poverty Reduction (SDPR)―The case of Taji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9,29(6).
[8] White,A.T.,P.Christie, H.D’Agnes, K.Lowry, N.Milne.Designing ICM projects for sustainability:Lessons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5,48(3-6).
[9] Pretty,J.N.Participatory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J].World Development,1995, 23(8).
[10]Adrianto,L.,Y.Matsuda,Y.Sakuma.Assessing local sustainability of fisheries system:A multicriteri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with the case of Yoron Island, Kagoshima Prefecture, Japan[J].Marine Policy,2005,29(1).
[11]Vishnudas,S.,H.G.Hubert,G.Savenije,P.Van der Zaag, C.E.A.Kumar, K.R.Anil.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two participatory watershed projects in Kerala[J].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8,33(1-2).
[12]Marschke,M.,A.Sinclair.Learning for sustainability:Participatory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ambodian fishing villag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1).
[13]Shuai,C.M.,X.F.Zhang.Assessment of IFAD Project Sustainability for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Z].IEE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Knowledg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WiCOM,2007.
[14]Shuai, C.M.,C.C.Hu.Assessment of Project Sustainability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 Based on Different Models[Z].IEEE WiCOM,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