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上好思政理论课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5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既是时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旗帜和灵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掀起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共鸣,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实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播主阵地的作用,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目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1、掀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宣传和诠释,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特别是受到当代大学生认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达90%以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达80%以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究其知晓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占81%,‘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共占16%,‘与人交谈’及‘其他’分占1%、2%”。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乃至信念,直至践行。
当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仍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田海舰等人对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1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3的学生还未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31.76%的学生“不赞同”或“说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1.53%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不过是个口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58.27%的学生认为理论太抽象,怀疑其科学性与真实性,对其持“排斥”或“漠然”态度;39.55%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追求的”这一问题选择“不是”(10.20%)或“说不清”(29.35%),等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说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或者说,教育者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没有很好地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这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结合实际,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仍然复杂,篇幅较长。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共15章,长达384页。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把其中的内容串起来的话,就会造成条割分块,既不利于这门课主要内容的传达,也不利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精髓的掌握。从这门课的章节内容上看,虽然只有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节提到了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但是纵观全书,会发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实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要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发挥其真实价值和作用,一定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离开了这条主线,就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真正用途和意义,就很难发挥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
3、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艺术魅力。教师在拿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后,一般情况就是根据章节的顺序,按部就班进行讲授,两个学期下来,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学生在深奥、抽象的理论面前,收获甚微,仍然没有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没有把握住其中的主线,把各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在攀登知识高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要使学生重拾方向,教师必须提供明确的路线和前行的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师只有抓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认真组织教学,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并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充分了解、领会、掌握了课程的精髓,反过来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对中央和各级政府相关精神的贯穿落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等,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主体——大学生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效应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扩大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了解、领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予以认同,解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问题,扩大认同面,并逐渐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从事日常行为。实现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抽象性、深奥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提炼其中的精华,并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围绕着这一主线,采取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有所获,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又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1、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科学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能仅仅背诵和死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内容,更要了解和掌握其来龙去脉,包括其环境背景、时代条件、形成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等。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产生时代背景、生命力、传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熟悉掌握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之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师要熟悉掌握其历史传统、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作用、现时代仍然要坚持的时代意义,等等。只有全面吃透、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内容,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2、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任,每门课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就其精髓和主要内容来说,却较为简单和明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共15章,长达384页,但提炼精华,无外乎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运用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形成过程及实现力量;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精髓,才能很好地教授这门课。
3、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从上述分析的内容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具体的、全面的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时代条件、社会实践、原因和过程、历史地位等的解读,只有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这门政治理论课精髓的教授增强、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领悟,就既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点,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之中。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孤立、牵强附会地加以结合,而应该看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每一章节的精髓中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每一章节中都渗透、融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想政治理论;困境
信息数字化、媒介网络化、传播全球化引发的信息革命,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媒介及其传播所携带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消费行为,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素质。环境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重要条件。如何面对网络新媒介所建构的新时空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人的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现实世界之中,成为人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因而也成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要素。”[1]这种新的时空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新的困境。
1.“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削弱“把关人”的作用,教育者的“话语权”受到冲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所拥有的知识量和知识范围及层次等处于一种主动、主导的优势地位,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知识掌握以及对社会的认识等进行“把关”。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遭到削弱,进而使得传统教育环境下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权”和主导权的教育者的主体优势受到冲击和制约。
2.“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制约信息的权威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误导。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易树立权威,得到尊重。随着web2.0技术的深入应用,用户的角色有了巨大的转变,开始在信息的生产、共享和传播方面拥有更多主动权。由于碎片化制约了信息的权威性,加上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的有限,海量的、良莠并存的信息会使大学生思想意识混乱,无所适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网络话语霸权,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他们通过网络等主要媒介推行其文化扩张政策,对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实行话语控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以电子文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使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生活理念和价值观成为主导当代文化的核心力量。[2]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被信息垃圾所污染,价值取向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被误导。
3.“即时交互”的传播方式消解主客体关系,传统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居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客体,处于从属地位。教育模式沿袭“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点你背”的单向线性传播,缺乏及时的互动交流,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这种模式强调灌输现成的知识,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网络时代,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向主体间性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所实现的就不是人(主体)与网(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人(主体)与人(主体)的关系。而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S-R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双向互动、互补关系,即一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新型认识关系。”[3]网络环境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受制性,对强化式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联系
媒介素养是指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民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同时监察和改善传媒,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属于“做人”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和内容都包含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1.二者在目标上指向一致。网络媒介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流动和共享,而且也扩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空间浓缩、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隐匿等特点,它在使现实主体性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却又使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主体性畸变、主体批判性的缺失以及主体性的被奴役。”[4]如何重塑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就成为了时代的重任。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大众传播形态的变化以及青少年在新媒介传播中主动性的增强,西方国家已经逐步抛弃了保护青少年抵御媒介不良影响的教育理念,“批判意识”,“民主参与”和“主体发展”等理念逐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研究表明,人的现代性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而媒介素养有利于媒介社会中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当前国际媒介素养培育理想公民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活动。这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从而充分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成为高度自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二者在内容上优势对接。重视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通过媒介教育这个纽带,增进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锻炼公民技能、磨练公民品性,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5]美国学者和素质教育专家瑞妮•霍布斯总结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升公民教育:一是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公民的领导能力,自由地、负责任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公民对主动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兴趣和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6]“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大课题。尽管公民意识教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公民意识。而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三德”的基本要求,就是引导大学生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未来的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在家庭生活中做一个好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等,都向我们展示了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上互相交叉与交融,二者的结合是有机的、相互促进的。把握好二者间的内在契合性,无疑是突破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困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
三、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要善于借鉴传播学理论的成果,积极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合。
1.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会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不仅是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媒介素养包含三种能力:一是对媒介根本属性的认知能力。“拟态环境”理论告诉我们,“这种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全景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7]这也就是说,媒介具有反映现实和建构社会现实的双重功能。由此可知,媒介带给人们的一方面是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错误、假象等。加上人们缺少对媒介事件验证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常常把媒介中涉及的事件、场景当成真实情形。媒介素养强调大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媒介再现现实的根本属性,了解信息的制作流程,理性辨别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二是对媒介理性批判的解读能力。所有的媒介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利用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就成为了一些国家推行其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媒介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商业利润的载体和催化剂。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辨别、解读媒介中屡见不鲜的负面信息,提高个人“把关”能力。三是运用媒介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了解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大学生了解信息对自我的意义,学会利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自我的发展,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据此,我们可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来设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诉求,即在媒介社会发展节奏中实施教育,在满足大学生个体成长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上实现教育目标。具体可设计为: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网络问题为主线,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利用网络的过程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二是掌握与媒介交往的技能,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第一层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将尽可能地减少媒介信息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第二层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利用媒介的水平并从中获益。[14]媒介素养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塑造“知性”与“德性”方面的作用显著。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为人格化力量,合理控制自己的媒介行为。其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明确:媒介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有机的、也是特殊的组成部分,如现实社会道德一样,必须明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一切媒介行为必须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利益。通过舆论、信仰、礼仪、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调控手段,贯彻公正、平等的媒介素养理念,与传播法规和技术控制互为依托,从而形成媒介素养的伦理规范体系。据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要求我们坚持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对技术至上的观念进行反省。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整合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内容,形成三个层次。第一,了解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对大学生发生影响的机制和效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体验和认识网络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与网络参与能力;第三,在参与网络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中,掌握诸如《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规范,做具有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的合格公民。
3.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利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摆脱对媒介的过分依赖和盲从,培养创造、开拓精神,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素养,而素养的提升不仅依靠外在的教化方式,更应该注重“内化”养成。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使用与满足”中快乐地探索和锻炼,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借鉴媒介素养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树立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多采用情境式的对话教育策略。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学生能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8]这种教育策略对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又有较高媒介素养的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丁和根.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3]孙玉祥.“网络时代”与人的存在方式变革[J].求是学刊,2001,(1).
[4]陈胜云.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J].现代哲学,2001,(1).
[5]陈苗苗,檀传宝.国际视野下媒介教育促进公民教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6).
[6]ReneeHobbs.TheSevenGreatDebatesintheMe⁃diaLiteracyMovement:Circa2001[EB/OL]..)
[7]郭志法.信息过载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1).
篇3
摘要:宪法中的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是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其他一切权利实现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首先从平等权的概念出发,解析了平等权的内涵:其次解读了平等权的基本内容,具体包含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差别对待和允许合理差别等内容;分析了对公民平等权的保护。
一、平等权的基本概念、性质
所谓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体系中,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平等权既是宪法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宪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关于平等权的性质,胡锦光教授认为其不但具有综合权利体系的性质,同时又有作为宪法指导原则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平等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必须在宪法中有所反映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确立了其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是确立其成为宪法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如果平等权仅是一个基本权利而不是一项基本原则,就无法保持其完整性,也会影响它在众多基本权利中的指导意义。总之,对于权利性和原则性这两个方面,忽视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对平等权性质的错误理解。
二、平等权的基本内容
2.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权基本内容的首要方面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的含义有三: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③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2.2禁止差别对待与合理差别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写到两大原则:第一原则—平等自由的原则,即“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原则—适合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存储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罗尔斯的意思是首先要平等自由,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到机会平等和合理的差别。
因为平等有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两种类型。为了实现平等对待与实质平等之间的平衡,就必须有某种限度的不平等或者倾斜去补偿另一项的不平等。这样就产生了差别原则。差别可分为合理差别和不合理的差别,不合理的差别就是差别对待,合理差别就是罗尔斯第二原则中的合理的差别。
(1)禁止差别对待
差别对待也就是不合理的差别,没有合理依据的差别,主要包括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出身、、教育程度、党派、财产状况等理由所采取的法律上的差别或者歧视。平等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宪法原则。
(2)合理差别
合理差比是指根据实质平等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是为了保障实质平等权的实现,而由国家根据权利的基本价值理念衡量判断的结果。
三、公民平等权的保护
保障公民平等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保障平等权符合法治的要求。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平等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所以保护公民个人的平等权不仅是法治的内在要求,而且有助于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保障平等权符合人权的要求。在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权在宪法中的体现,所以保障公民的平等权也就是保障了人权。再次,保障平等权有助于公民其他的权利的保护。宪法中公民的平等权是公民其它权利的基础,对其它权利的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目前平等权的保护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不仅在宪法中规定了平等权的条款,而且在04年修宪中增加了保护人权的规定,但是平等权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1认清平等权的重要性,加强对平等权的立法保护
平等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立法上,如果没有法律内容上的平等,保护公民的平等权就是一句空话。要把平等观念和平等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中,无论在制定宪法还是在制定其它法律法规中,以切实保护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竟争和发展。在立法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宪法应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和国际人权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把平等权的基本内容详细阐明于宪法之中。第二,在其它法律中将平等权与其它权利结合起来,使平等权渗透到公民权利的各个领域,使公民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人格尊严。
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基本内容;基本思想;特点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尧典》中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制定有体系性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在我国,传统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时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 他从自己的政治理念出发形成他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悌”、“礼”、“信”等德目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无“仁 ”更谈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逻辑地得出“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结论。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忙于征战,政治上的功利压倒了道德上的考虑,所以,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实际遭受着冷遇。封建主阶级的政权得到巩固后,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成了统治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时,孔子道德观因具有统一人民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到汉武帝的时代,董仲舒根据孔子的道德教义,在提出“三纲”、“五常”的同时,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硬手段,将儒家道德观念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规范作为网的经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形成了一些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其内容的道德规范,比如:仁、恕、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规范非常之多,每一个规范都有其独特内涵,另一方面规范更主要地又是对行为的规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圣、义、忠、和六个规范;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政治伦理的规范;战国时期,孟子上继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说,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春秋繁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举贤良对策》说。宋元时期 ,人们在管子的礼义廉耻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纲目,道德规范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具体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既要继承也要批判。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第一,天下为公。其实质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整体意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天下,既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也有以仁义为内容,以社会道德风气为主要表现的天下。如顾炎武“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显然, 这两个天下有不同的内涵和阶级属性。但它们或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升华为一种神圣的、必须普遍遵守天命的整体意识,或超越个体的、局部的利益,形成统一的、具有社会性利益的整体意识。
篇5
(一)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
(一)关系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社会进步发展大潮中泥沙俱下,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价值观理论,实施社会主导价值教育,更要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二)措施
1、首先必须铸造灵魂,坚持以武装大学生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的指导地位。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多样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影响。我们要坚持以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使广大学生学会用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明辨是非,自觉抵制社会上的错误思潮,为他们在理论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坚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教育中要突出主题,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应当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教育大学生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把共同理想的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大学生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3、把握精髓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应该坚持用历史来教育学生,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篇6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高校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
1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要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要高质量地讲授政治理论课程。要生动的高质量的讲授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要认真学习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妥善处理好高校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 支持高校学生创立理论研讨组织的发展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内在统一的过程。要使当代中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活动。近些年来,高校涌现的大量学生理论研讨组织,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在高校的大众化,就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当代中国社团,逐步形成校、院(系)、班三级网络;要为理论研讨组织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热心学生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在理论研讨组织进行建立党团组织的试点;要为理论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经费。
3 突出高校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功能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指导社会就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突出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实质。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要在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当代中国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基地建设。
篇7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245-02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文化多元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探索规律性,强化针对性,注重科学性,增强实效性,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性质和方向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坚持用教育学生,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才能确保高校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二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这也对高校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总体朝着健康向上主流方向发展的同时,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只有深入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使学生真信真懂真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自觉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三是促进高校文明和谐风尚的形成。建设高校文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根本。而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确定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规定了文化建设的规范要求和行为准则。因而,高校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必然要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倾注了很大力量,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对坚定党的领导,坚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基本政治态度、政治观点,保持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高度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关注国家民族荣誉,关心国家和统一大业,重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生活方式积极健康,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强烈的成才愿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学生价值观知行脱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
(一)教育主体素质亟待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不够充足。以辅导员为例,根据和教育部的规定,每120—150名大学生应配一名专职辅导员,但许多高校目前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再者,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刚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由于工作时间短、阅历浅,实践经验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很难做到细致入微和保质保量。
(二)教育内容和社会实际联系不紧密
教材内容知识化、理论化,多与社会实际脱节,特别是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往往照本宣科,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只学到了理论知识,而对现实生活缺少分析。这样,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面前,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正确认识校园内外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对社会的评价,引发知行脱节现象。
篇8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思潮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提高公共部门的组织绩效就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内容。追求公共部门的“廉洁、廉价、效率、效益”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价值,与之相联系,提高公务员的能力与素质就成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价值的“关键因素”。因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公务员培训就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部分,是政府组织重构和改善组织绩效的重要内容,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干部培训产业化趋势明显
我国的改革开放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正好在时间上同步,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干部培训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和1994年公务员制度在全国推行以后,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培训了大量的人才,基本适应了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但是,也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干部培训模式,从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和培训目的等方面出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干部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的重心逐步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方向转化,干部培训的重点也由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向确立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培训的方向转化。换句话说,培训由“新公共管理模式”在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不同,在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政府以合作伙伴和服务为导向的价值定位、政府的社会责任、政府以公共精神为指导的公共政策制定、政府的谈判技能等等,是治理模式的核心价值,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干部培训状况来看,符合我国干部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以社会治理模式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培训模式似乎并没有确立,培训的目的性不强,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干部培训产业化趋势非常明显,政府投入非常大。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据资料显示,我国县以上正规公共机构设立干部培训单位或中心的达4600多家,从科级单位一直到部级单位都有,仅这些机构的维持费用就不是一个小数,再加上一些大学和社会也在搞干部培训,而且较之正规培训机构似乎更有“吸引力”,以至于培训项目成为一些大学和社会机构创收的来源之一。
与干部培训政府投入和一个机构培训效果难以量化考评相联系,个别正规培训机构的“官僚化”现象较之大学要严重的多,用办机关的办法办培训几乎是培训机构的常态。“官本位”思想渗透到培训机构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教学管理部门,就是学术评议机构也被“领导”占据,而教授则被边缘化或者利用权力把“领导制造成教授”。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本身人心浮躁就是必然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当也是必然的。认真研究教学培训的人不多,认真研究如何当官的人就比较多,这是激励机制使然,怪不得员工。当然,这样的培训机构也能混日子,甚至表面混的很好,因为有政府拿钱,倒闭不了。
为何出现“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培训目的不明确,对中央新时期的改革精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的需求和心理结构吃不透,甚至没有研究,这就必然会出现为培训而培训,并逐步出现“干部培训福利化奢侈化倾向”。与之相联系,干部培训过程就必然会导致基本价值空洞化、基本内容庸俗化或娱乐化、培训方式西方化;培训全过程休闲化的现象。
培训机构的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一些学员把培训当成了福利,当成“串串门、认认人、养养神”的地方,把学习考察当成了参观旅游。以至于个别机构把干部培训、参观考察大力推进到国外,以各种“充分理由”扩大国内外培训。按理说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外国人学习,但实际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几乎没有成批出国学习培训的,在信息时代也没有必要这么做,特别是花纳税人的钱这么做。
由于国内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针对性、目的性不强,与干部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联系不紧密,甚至与政府机构背景和国家的政治发展背景相脱节,一些老师的讲课内容几乎十多年不变,或为取悦学员娱乐化、休闲化,一些学员对课程的兴趣也以休闲为标准。据说前一段时间干部自主选学,排在前几位的无非是佛学、国学、养生学之类,而与工作有关的或事关国计民生的学问乏人问津。这或许能说明目前我们的一些干部的精神状态,也能说明我们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培训菜单是领导定的,当然要适合领导口味。
保证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说了这么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干部培训。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要适应竞争的要求,都必须要锻造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国家首要的“软实力”,公务员的品质和水平,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品质和水平,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权意识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保证。虽然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培训是一个方面,但从成人教育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还不是一个主要方面。
在一国之中,与其它公民一样,公务员首先是一种职业,差别是这种职业是一种掌握“公共权力”的职业,职业素质要求更高,来自于社会的监督更严。作为一种职业,公务员也具有普遍人性或“功利心”,也有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一个国家的公务员能力强不强、素质高不高、有没有责任心、对国家和人民忠诚与否、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环境是决定公务员基本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和基本的制度安排,对规范公务员行为和培育公务员素质有着本质性的影响,反之亦然。这就是说,社会环境影响人,决定人的价值导向,同样,公务员作为社会的标杆人物,其行为也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要大于一般人。因此,在培育公务员良好品质和工作作风上,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作用。同样,公务员的良好的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对改善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公务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来自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培育。
其次。组织文化和组织机制也对公务员基本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基本价值导向、工作态度和热情、工作动力,来次于组织的激励机制,组织环境是培育一个人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土壤。如果一个组织在用人上、工作安排上、领导作风上风气不正,组织文化遭到破坏,组织的激励机制失灵,那么,什么样的培训也不会起作用,人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学习的,人的心态来源于“世态”,特别是来源于自己生活工作其中的“组织小环境”,这是被社会心理学证明了的真理。因此,形成鼓舞人、激励人的组织小环境,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的关键。
最后,公务员基本素质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培训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针对性是指两个需求,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一个是公务员的实际业务和工作需求。一般来说,国外对公务员培训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高级公务员培训,一种是普通公务员培训。前者由于主要针对政策制定或领导层面的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的学习和研讨,以提高理解力和政策执行力为目的,主要由政府的培训机构来完成;后者主要针对普通公务员,以提高或扩大与本质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或学习前沿知识为主,目的是拓展普通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预期。公务员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课程、学校,可以连续3到5天集中学习,也可按自己的需求分散听课,公务员只要按照相关的培训要求完成要求的学时即可,普通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是提高社会培训机构和大学来完成。
因此,提高公务员的整体能力与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环境的改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及公务员培训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公务员培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国公务员培训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仅就培训本身来说,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政府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二是要把培训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预期联系起来,形成公务员自觉学习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当然,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改革的任务复杂而艰巨,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经验证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和平、要发展,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清正廉洁、责任精神、国家意识、能力水平等,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干部培训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培训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篇9
关键词:检察公信力 方法 法律监督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二重维度概念: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对社会公众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一方面表现为司法机关是否具有值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因素及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信任方所信任的程度。从司法公信力的外延角度来看,司法公信力可分成审判公信力和检察公信力。
检察公信力是指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对社会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是检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目标追求。[1]
同志曾经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保障法官不受其他因素的不当干扰,独立行使审判权。当然,司法独立不能一蹴而就,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养成中逐渐独立。在独立的同时,要保证法官具有较高的审判技艺和职业操守,以避免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法官代表国家进行司法,法官是否独立,是否受到尊重,则表明了这个国家法治文明的程度。如果他们的裁判可以被任意改动,则不仅表明了法官和法院无尊严,更表明了司法无尊严,法律无尊严。
(一)、建立外部独立的司法体制
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正如前述,要想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保证司法权的独立、公正的行使。如果司法权不独立,就有可能造成司法不公。因此,需要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避免司法行政化、地方化。作为司法权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权,检察权的独立关系到司法权的独立,可以说没有检察监督权的独立就没有司法公正,更不用提检察公信力。可以建立问责机制规制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不当干预,检察机关在做重大问题决策和对重大案件进行处理时,应当提前向当地党委请示报告,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党委则应当通过加强对检察机关政治等方面领导,而不能对检察机关直接指挥,更不能包揽检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检察院的经费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对各地区检察机关进行人、财、事的统一调配管理,脱离地方政府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的过度干预。真正做到司法独立,以便于检察机关更好的行使检查监督权,进一步提高检察公信力。
(二)、加强检察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司法独立是建立检察公信力的前提,检察队伍是确保检察公信力的主体,检察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关键。以"廉洁、务实、自律"的形象,努力打造思想政治过硬、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夯实检察公信力的基础。要提高检察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加强思想、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按照《检察官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检察人员准入制度,坚持检察人员录用标准,保证新录用检察人员的素质。同时,实行岗位淘汰制,对不适合该岗位的检察人员予以调岗,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辞退条件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对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常抓不懈,积极建立健全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检察人员专业能力。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而且应具备可靠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以提高检察公信力。
(三)、建立"高薪养廉"机制
解决检察机关的腐败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检察人员的薪金待遇。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即执行"两高一严"制 (即高素质、高待遇和严惩处),促使检察官们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行为习惯。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有经济实力在检察系统实现高薪养廉制度,前期可以在某一地域内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最终在检察机关系统建立起"高薪养廉"制度。以高薪吸引优秀人加入检察队伍,以高薪促使检察人员抗腐拒变并自觉形成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以提升检察公信力。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在检察机关内部,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2]二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检察公信力。自觉接受党委、人大的监督,定期向党委、大汇报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项,征求们对检察机关重大事项及重大决策的意见或建议,建立与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并接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纪律监督。三是在新闻媒体及检察机关门户网站上公开检察工作职责,开设官方微博依法公开相关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答复公众热切关注的重大事件。加强案管中心的建设,公开举报电话,积极主动地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在透明监督体制下,把检察公信力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五)、加强社会公众法治教育
通过对社会公众现代法治教育,以实现对检察公信力的认同。现代法治教育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五个方面。"[3]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诠释了我国现代法治理念的本质与灵魂,诠释了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正义的辩证统一。"现代法治理念为社会民众法律信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社会民众把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精神所信仰,而司法恰恰是正义实现的载体。作为司法活动基本内容之一的检察监督,自然得到社会民众的信赖,在现代法治教育过程中,检察公信力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学文,李闽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3):25.
[2]龙庆军 袁 剑.浅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J].法制与社会.2012(07):180。
篇10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对其进行发扬,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孟子认为“仁政”既是行政管理的根本目标,又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仁政”思想是在“人性善”论前提下提出来的,在“人性善”基础上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以民为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对行政管理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制民之产”,给民以“恒产”。所谓“制民之产”,就是指国家和政府要给民众一定的私产,即“恒产”,以保证民众的生活需要。在孟子看来,老百姓没有固定的谋生产业,因此也就没有长存的善心,行政统治就不会稳定,所以政府要“制民之产”。
(2)兼以法治。仁道与法治相辅为用,这是孟子仁政的重要特色。法治和仁道是为政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仁治与法治要相辅相成才能进行治理。
(3)任用贤能。任用贤能,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而“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形成人才济济的形势,从而使国家政治修明,励精图治。
二、法家””法治主义””的行政管理思想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最大的区别是法家崇尚法治而儒家崇尚人治,“以法治国”是法家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另外,法家思想还提倡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是法家行政管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和商鞅的“人性好利论”,认为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人好利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都是利益关系,因此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必须使用严刑峻法的手段才能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韩非反对儒家把行政管理寄托于“明君贤臣”的人治理论,他认为人治往往是人在政举,人亡政息,造成社会的动乱,只有实行法治,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即使像尧一样的贤人也难以治理,而如果法律完备,再庸俗的人也可以治理好国家。强调法的重要性。韩非认为法对行政管理的具体作用还表现在它为所有的政府官吏和民众提供了行为规范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政府官吏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一切都是按照法律的标准来进行,这正是法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评述
儒家和法家的行政管理思想对其后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行政思想的基础。我们在现代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应该批判地对这些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政管理的根本目标。儒家思想提倡“以民为本”,孔子主张“爱人”,孟子进而提出“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现代的民主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管理活动更加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政管理的根本目标。
(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儒家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强调行政管理应该以民为本,教化为先,刑罚辅之,而法家则提倡纯粹的“以法治国”。法治和德治是行政管理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我国历来都强调法治和德治并重,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处于一个制度文明的社会,我们现代的行政管理思想应该集儒法两家思想之大成,以法治为主,辅之以德治。
- 上一篇: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 下一篇:对金融监管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