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核销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资产核销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资产核销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金融资产呆帐核销误区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对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进一步扩大了核销自、放宽了核销条件、降低了核销成本,解决了多年来金融企业“核销难、核销成本高”的难题,有利于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加大核销力度,化解历史包袱,促进不良贷款下降。但在核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人员对核销政策理解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更加有效贯彻落实核销政策,降低不良贷款,真实反映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状况,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呆帐核销工作经验,总结了呆帐核销的五大认识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呆帐核销只是简单地将资产从表内转到表外的帐务处理过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金融企业呆帐核销管理办法(2010修订版)》(以下简称《办法》)“总则”第一条明确指出,呆帐核销是“为了规范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及时处置资产损失,切实提高资产质量,充分实现资产保全,增强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一项制度。其目的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绝非简单的帐务处理,笔者认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状况。呆账核销实质上是从会计帐面上剔除那些名存实亡且难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状况,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从而避免因“不可靠”的财务信息导致出现系统性风险或其他风险。未及时核销加上不准确的风险分类,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经营决策。二是降低不良贷款。通过核销,及时计提呆账准备,处置资产损失,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三是实现信贷资产的分类管理。通过呆帐核销,对符合核销条件的不良资产转到表外,并根据核销条件和预计将来贷款收回的可能性实施分类管理,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清收处置政策,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特别是财政部2010年修订的呆帐核销管办法,将单笔贷款额500万元及以下,经追索1年以上,确实无法收回的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列入自主核销范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已核销贷款日后收回的可能性,对于这部分贷款,要加强监控,一旦借款人恢复偿还能力,要及时保全资产。四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通过核销呆账促使金融机构提足拨备,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五是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呆账核销同时也是总结经验的过程,在核销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呆账形成原因,从而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误区二:核销的呆帐必须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规定

这种将呆帐核销和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混为一谈的现象,完全是对呆帐核销政策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这种现象在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和澄清。

第一,出台的部门不同。呆帐核销管理办法由国家财政部门制定,而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为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二,概念不同,呆帐核销是指金融企业按财政部呆帐核销管理规定进行审核认定后,对符合核销条件的不良资产按规定程序申报,经上级部门批准使用企业提取的呆账准备金,进行内部账务处理的行为。对已核销的呆账项目,除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消灭或无法通过法律程序继续追索的已核销资产外,金融企业仍保留追索权;而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的资产损失,按规定程序向税务部门申报后,经税务部门批准在税前扣除的过程。

第三,包括的资产范围不完全相同。核销的范围主要包括金融企业承担风险或还款责任并形成损失的下列资产:信贷类,具体包括贷款、银行卡透支、出口议付、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债权;非信贷类,具体包括拆借类、投资类、其他债权类资产(其他类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清算款项、存放境外同业活期款项、存放境外同业定期款项、买入返售债券、买入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而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所指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

所以两项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而言,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条件相对严格,涉及的资产范围相对较广。所以,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债权,不一定符合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在核销过程中,对于符合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的债权,可以用税前计提的呆帐准备进行核销帐务处理,而对于不符合税前扣除政策,但符合财政部核销政策的呆帐债权,只能用税后计提的呆帐准备进行核销帐务处理。另外,呆账核销一般由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审核,申报审批,以及报财政部门备案。而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一般由金融机构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向税务部门申报扣除企业所得税并作相应帐务处理。

误区三:对于因历史久远、保管不善导致信贷合同,借据等重要债权凭证缺失的呆帐资产,无法核销

对于重要债权资料遗失的情况,《办法》第四条第(九)项和第八条第九项都有明确规定:因权利凭证遗失无法诉诸法律的,提交台账、贷款审批单等旁证材料、追索记录、情况说明以及金融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因丧失诉讼时效无法诉诸法律的,提交金融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可以核销。这项规定对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处置因历史久远等导致重要资料不全或丧失诉讼时效的不良债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误区四:呆帐责任认定只是走过场,只要达到核销条件就可以申报核销

在呆帐核销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碍于人情关系,责任认定存在走过场,或根本未开展责任认定工作的情况,对明显存在主观问题的呆账,仍然以不存在主观责任人,或无责任认定依据等借口不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呆帐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是呆帐核销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呆帐核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呆账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每核销一笔呆账,必须查明呆账形成的原因,对确系主观原因形成损失的,应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包括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未经过责任认定程序而予核销的,应当追究批准核销呆账的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办法》第二十二条要求金融企业建立责任追究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各监管部门报告责任追究工作,对违规违纪行为,必须在认定责任人后2周内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在1周内书面向各监管部门报告。所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企业在进行呆帐核销时,务必认真开展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工作。

误区五:已核销贷款可放松管理

篇2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发展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工作业绩突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根据2000年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1月10日实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要求,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全不良资产,减少损失”。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截至2006年底已接收工、农、中、交、建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24971亿元。为此,2006年底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0.49%,工行、中行、交行和建行通过剥离不良贷款和其他措施,资本充足率先后达到股份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票上市要求,分别发展成为上市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近几年先后参与了中经开、中创、港澳国际、港澳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清算关闭工作,托管了汉唐、辽证、华夏、闽发、德恒、恒信证券等高风险证券公司,参与了“德隆系”风险处置工作,还利用专业化优势,通过竞标方式处置了几家中小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在我国现有法律和信用环境以及要求支持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的条件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现金回收业绩,提前超额完成了财政部下达的目标考核责任任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实施债转股政策,使一大批国有企业大大减轻了财政包袱,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实施债转股达到了改制上市条件,发展成为绩优上市公司,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几年来,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实施债转股企业441家,持股金额达172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债转股后的新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5%,比转股前的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7%。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向债转股企业派股东代表、董事和监事,参加债转股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及重大经营决策,较好地促进了债转股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对债转股企业实施资本运作,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核销政策性破产企业债权,促进一批老工业基地、西部欠发达地区困难企业和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企业重组和行业重组帮助一批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脱困,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通过专业化追偿债务,对我国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综合运用折扣减债、打包处置、拍卖招标、债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手段和方法处置不良资产,较好地发现、挖掘和实现了不良资产价值,培养了不良资产市场。通过债转股、企业并购、资产重组、上市推荐和承销、咨询顾问、资产证券化等投资银行手段处置不良资产,较好地提升了不良资产价值。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专业化的不良资产估价技术、管理技术和处置技术,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不良资产内控体系和经营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化和专业化的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制度、程序和法规,确立了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专业机构地位。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必然性

1、从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和金融体系现状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应退出市场,而应加快发展。我国目前以至今后仍存有金额巨大的不良资产市场。从金融领域看,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有巨大的不良资产。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2517.8亿元,其中:主要商业银行11741.8亿元,城市商业银行607.2亿元,农村商业银行135.1亿元,外资银行33.8亿元。我国的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良资产。

2、从实业领域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转轨时期,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加之经济周期、产品寿命周期规律的作用,我国实业界更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多的不良资产。因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达9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和综合业务运作中培养了一大批我国金融系统急需的紧缺专门业务骨干队伍,在化解金融风险,处理危机事件,处置不良资产和整合资源上形成了明显的专业优势。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后予以关闭清算,业已形成的金融组织机构资源、资产资源、专有信息和客户资源、业务经验资源和专门的人才资源就会闲置和消失,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安置人员和处置资产还要花费巨大的费用。

3、从行政领域看。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机构调整的深入,行政资产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资产。根据提高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需要,大量的社会不良资产的存在,客观上需要专业化和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

4、从完善金融体系看。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需要相应地完善金融体系。我国近几年来,在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要求下,银行机构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则比较薄弱,如金融租赁、信托、担保、基金、理财和其他金融服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历史经验表明,金融业务有很强的专业性,非金融单位和人员从事这些非银行金融业务效果不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评级、征信服务、投资咨询、财务顾问、汽车金融租赁、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非常旺盛,现有金融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还不多,尚未形成特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客观上需要新的专门金融机构提供此方面新的金融服务产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脱胎于四家国有银行,有较强的金融从业背景、优势和能力,在多个、多种业务实践中又不断地在开发和提供这些产品,不同程度地提供了这种金融服务,最适于发展为此类金融机构。

我国目前金融组织体系尚不完善,金融行业中最大的银行业尚无化解风险和应对危机事件的专门金融机构,如存款保险机构。证券业和保险业也刚刚成立保护基金公司,受机构、业务覆盖面和人手所限,实际行为能力非常有限。适当利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现有基础、条件和特长,搭建我国金融行业风险应对处理机构平台是最佳捷径。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特点;完善措施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可知,住房公积金不是用于投资的资金,而是暂存资金,只属于职工个人。按照现行体制,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主要涉及了管理中心业务的核算及公积金业务的核算这两方面的内容。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相较,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制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

与一般的经营性企业单位不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年度是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由管理中心或受托银行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对职工账户累积的缴存金额结息并转入职工的账户。因此,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应付给职工的利息,通过利息的计提,计算当期的损益。

(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不同

与一般经营性企业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住房公积金不以成本核算为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归集资金运营的安全及住房公积金的保值与增值, 会计核算注重的是资金使用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政策性的住房管理制度,在提高职工购房支付能力、转变住房分配体制、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与运作主要由分散在各省市(区)县的近340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这些管理中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营机构,而是政府管理与协调职能的代表,具有协调政府、单位、职工及银行等多方利益关系的职能。

二、当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缺陷

(一) 利息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应付给职工的利息,通过利息的计提,计算当期的损益。当前,关于利息的核算,主要包含了应收利息的核算及应付利息的核算两方面问题。

(二) 抵贷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抵贷资产的形成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清收单位及项目贷款时形成的。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前,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都不同程度发放了项目贷款。在清收项目贷款时,除收回货币资金外,还收回一些抵贷的实物资产。通常情况下,抵贷的实物资产应在短期变现后冲减逾期贷款,但是由于收到抵贷资产质量、种类,变现审批程序,资产处置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抵贷资产不能马上变现。二是在清收个人贷款时形成的。抵贷资产作为中心资产的一部分, 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及会计核算,但目前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没有明确抵贷资产业务的核算。

(三) 公积金贷款呆帐核销的核算

财综〔2006〕10号文件《住房公积金呆帐核销管理暂行办法》对住房公积金呆帐的认定做了比较详尽的规范, 但没有规定呆帐核销的会计处理程序,现行《办法》也没有对呆帐核销做出具体规范。

三、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制度

首先,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已经不适应目前住房公积金企业的发展要求,国家应根据当前住房公积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具体法律制度,及时修补在实践中的漏洞,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住房公积金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其次,在全国各地定时开展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反馈各地在财务核算中发现的问题,规范统一财会核算软件以减少各地花费在财务和业务软件上的开发费用和升级费用,实行全国全省网络一体化。组建管理中心及其所属机构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上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监管部门联网,纳入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

(二)完善应收利息的处理与核算

对于单位贷款利息,按照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于无能力偿还贷款及利息的单位,由中心资产保全部门起草报告,经财政部核实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受托银行停止计算,中心财务部与受托银行同步停止对单位应收利息进行会计处理。而定期存款利息,超过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年末应计提定期存款利息,如按季考核资金增值收益情况,应按季预提在“应收利息”一级科目下增设“应收定期期存款利息”二级科目。

(三)明确应付利息的预提方法

在年终决算时, 按照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应对职工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计提利息。计提的会计期间可按季,也可计提到年底。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仅提供大家一种按季预提应付利息方法。

如2010年6月30日结算后,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10000万元,3季度归集住房公积金净增加1000万元。应付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计提利息如下:

(1)上年结转应付职工住房公积金存款当季预提利息

=6月30日结息后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4=100000×1.71%/4=42.75万元。

(2)当季归集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存款应付利息

=每季住房公积金净增加额×活期存款年利率/4=1000×0.36%/4=0.9万

由上述分析可知,3季度应付给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利息应该是43.65万。

(四)加强监管,强化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的审查

目前各种新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是中心与委托银行共同完成的,核算业务内容比较复杂,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就正常业务流程而言主要是公积金的归集与支取,委托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从业务流程出发,在会计核算中要认真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入账凭证的审核,尤其是资金流出中心时凭证的审核。第二,各类账户,表册信息的核对。第三,会计核算与公积金业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佟威.浅谈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J].科技资讯, 2010, (09) :220.

篇4

摘要: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的进展情况,探析了引入外资的背景、特点和对中国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业的改变和影响,集中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的特殊动因。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中外合作动因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引入外资银行有着和我国银行业情况相符的特殊的动因。结合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中外合作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补充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反映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指标,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最低要求。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2月23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8%的最低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缺乏良性的资本补充机制,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都偏低,而在银行资本增长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过快将直接导致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经济效益的下降。而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收入高度依赖信贷差,这类业务相对于在国际一流银行业务占比重较高的中间业务来说对资本金的要求更高,因此对我国银行来说,提高资本充足率就显得更加重要,必须采取措施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为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我们有必要借助外资银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直接增加资本金。经过我国商业银行逐步改革,引入外资银行进行战略合作,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的问题。

二、高效处置不良资产,推升中资银行资产质量

造成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外部环境和银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目前,中国不良资产处置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银行自行处置,主要利用诉讼等手段依法收贷或是利用呆账准备金核销,采用这些手段处理不良资产使银行的成本增加,负担过重,不利于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二是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华融、信达、东方、长城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专门管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不良贷款,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比较慢,无法满足银行快速上市的要求,影响银行的发展规划;三是外资银行直接购买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以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或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问题。

三、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

产权关系及其组织安排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机构、决策机构和约束激励机制等,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

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缺乏竞争力和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制度根源。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决策机构的设置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首先,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可以形成多种股权互相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银行的管理、决策机构和约束激励机制将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可以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第三,战略投资者在入股我国商业银行之后,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将派出董事参加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此外,在引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也会主动学习借鉴境外投资者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内部控制的成功实践,从而促使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步伐的加快,战略投资者在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逐步体现出来。

四、提升公众信心,确保IPO成功

首次公开募股IPO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股份制改造能否顺利完成。而IPO能否成功,关键因素在于公众对我国银行业的信心。

我国银行业就处于这样一种自身能力不强,信誉度不高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众自然对其信心不足,缺乏对其投资的热情。而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战略投资者多数是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有着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有着良好的声誉。战略投资者的加盟,直接提升了国内外公众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心,刺激股票的需求,从而为IPO的成功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获得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银行竞争力

篇5

1.关于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是支持中小企业的主要力量。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长期以来直以服务国有大企业、追求规模效益为经营宗旨,双方形成了兴衰与共的牢固关系,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强调“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使这种关系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实的警示,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市场化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并在信贷管理制度上进行相应的变革,普遍上收和集中了信贷管理权限,实施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压缩风险资产的比重,中小企业的贷款自然就在被压缩之。国有商业银行主观上的性经营行为在客观上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一是基层行资金使用上存多贷少,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义进一步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行为,加上严格贷款条件,清理边散小户,控制新增贷款户,以致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因资金薄弱而出现银行信贷上的“真空”。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强化了贷款风险的约束机制,但与之相匹配的利益激励机制却没有相应建立,特别是在现有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所有人缺位,严重影响了基层行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和信贷人员的放贷积极性。

三是呆坏帐的核销以所有制来划分,政府可以对国有大企业承担“无限责任”,“补贴”国企出现的亏损或破产,而中小企业的呆坏帐却不在核销范围之内,由此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后顾之忧和“惧贷”心理。

四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操作流程长、环节多,不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同时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单项融资交易成本。

2.关于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3.关于地方金融机构

地方金融机构作为扎根于基层的金融组织,无论在体制还是地缘方面,都具有支持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竞争不断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经营定位和目标已经逐渐偏离其根本。一是防范金融风险要求的严格贷款约束和责任人追究机制,制约了基层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二是某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曾经产生过风险的地区,各基层金融机构以防风险为工作重点,上级行的信贷控制较严,业务开拓创新受到一定影响。

(二)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制度存在缺陷

1.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比较

当前中小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又分为企业从股市和债市筹资、外部自然人和企业入股、企业民问借贷。通过股市融资的只能是中小企业中的少数佼佼者,又没有专门的创业板块的支持,因此企业通过股市融资的可操作性较小。而通过债市融资目前还存在制度性的障碍。随着企业改制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普遍建立,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外部自然人和企业入股的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充实企业资金。

2.银行贷款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尽管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多样,但是规模较小,不能作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当前,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投资资金来源,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首先,银行贷款是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手段。

其次,股市和债市融资的制度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自身努力突破的。

第三,外部企业和自然人人股具有分散股权的风险,企业不希望外部股东介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第四,尽管民问借贷交易成本较低,但是资金规模有限,也没有银行特有的多种金融服务,使用范围十分有限。

3.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的制度缺陷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一,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各国有银行均按各自总行规定的标准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不分企业规模大小,标准一致信用等级评定的条件与定位比较高。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股份制企业或家族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核算不正规,无法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金融机构的资金定价机制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后,为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安全性,金融机构普遍对中小企业提高了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第二,银企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

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及不规范的财务及管理制度不仅使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社会公信度不佳,而且使中小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外源性资本支持时,银行和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往往会做出有违融资者意愿的逆向选择。而作为中小企业,为实现融资目的,又会想尽一切办法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从而演绎出另一种与市场规则相悖的逆向选择。这不仅会产生有损银行与投资者利益的道德风险,亦会进一步损毁企业自身的社会公信度,加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银企问的信息不对称,反映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割裂性和低效运作。

(三)现行金融制度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1.中介手续繁、费率高、效率低。

企业能作为抵押物的主要是房地产及主要生产设备,企业办理抵押的主要手续却包括抵押登记、评估及抵押合同公证等,涉及工商、房产、财险、法律公证处多个管理部门,手续繁琐,时间长,短者10多天,长则1个月。需要缴纳的综合收费率最低的也高达0,7%。而且,由于评估登记的有效期限经常与贷款期限不匹配,需要重新评估,加重了企业负担。

2.担保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担保公司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中小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建立担保机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贷款担保难问题。但是调查发现,许多担保机构建立以后并未完全按设立的初衷(或章程)运作,担保资金的使用方向偏离了机构的主要职能——担保功能,没有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主要的业务发展目标。

二、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矫正点选择

上述分析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深层原因是制度。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金融改革,调整和完善融资制度。

(一)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容易了解到地方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降低服务价格,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另一方面,鉴于国有银行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地方性中小银行不宜继续采用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所有制模式,而应以民间资本构建的股份制为主。新晨

(二)对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从制度建没的角度来看,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应本着“明确标准、放松管制、细化监管、鼓励竞争”的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只要符合标准就准予设立,只要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就及时依法惩处,保证中小银行在良好市场环境中公平竞争。从我国的现实出发,为了稳妥地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法。例如先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城市信用社,将之改造为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再逐步推开。

(三)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从国外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通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比重一般要高于股权融资比重的数倍有时近10倍。与之成为对照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均存在着股票热、企业债券冷的特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利率尚未市场化,二是企业信用水平不高。对于前一个影响因素,由于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利率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日程表,因此可以说,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的外部条件正趋向成熟。对于企业信用问题,则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筑一个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系统并建立起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藉以解决企业债券和票据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信用识别问题。

篇6

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贷款准备金制度确立阶段。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88年。1988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二)贷款准备金制度初步发展阶段。1988年至1998年期间,财政部又陆续出台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国家政策性银行财务管理规定》和《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的通知》等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银行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规定,详细规定了不同行业、不同性质贷款的计提比例,基本确立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三)贷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发展阶段。2000年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上市银行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提取贷款减值准备金。2001年财政部出台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呆账准备金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主要是统一了呆账准备金的名称及范围,规定了商业银行计提要求及会计处理方式并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2002年央行出台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并确定了呆账准备计提比例,即一般准备为贷款余额的1%、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减值比例可以浮动20%,这标志着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计提有了统一的标准。2006年财政部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提出了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但没有对具体的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作出相关规定。

二、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行的贷款准备政策法规主要有三项: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财政部金融司2005年出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和财政部会计司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三部法规对于贷款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

(一)称谓及内涵不同:《指引》中确定的称谓为“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用于弥补贷款损失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专项准备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专项确定损失;特种准备用于弥补特定国家、地区或行业的风险。《办法》中的称谓为“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贷款减值准备。一般准备与《指引》中规定相同;贷款减值准备用于弥补特定损失,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新《准则》中称为“贷款减值准备”,指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二)具体计提标准不同:《指引》规定一般准备为贷款余额的1%、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减值比例可以浮动20%。《指引》中对于一般准备的计提没有明确是否在成本中列支,但实践中大部分银行将其在成本中列支。《办法》规定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与《指引》规定一致,但是明确一般准备在税后利润分配中提取,原则上不低于风险资产的1%。新《准则》没有规定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比例,而是借鉴IAS39采用的是确认损失模型来计量贷款损失度,强调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前要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贷款损失已经发生。原则上要求金额重大的贷款进行单笔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按预计现金流折现法进行计提。对单笔未发现减值或金额不大的贷款纳入资产组中进行减值测试。显然这种准备金计提原则与银行监管政策的审慎性和前瞻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因为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

三、其他国家的做法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但是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欧美普遍做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只对计提准备金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允许银行考虑自身的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准备金计提算法,只要银行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其准备金计提是合法的。

(二)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西班牙除了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还计提“动态准备金”。原因是特种准备金具有“滞后性”和“亲周期性”,不能反映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利润和收入的较大波动性影响,而动态准备金就是针对未实现损失的贷款计提的准备金。它的计提原理是在经济扩张、银行贷款和收入增加时,银行预计未来将经济收缩、贷款损失增加而多计提准备金。这种准备金用来弥补经济收缩时借款人违约增加而特种准备金不足对利润和收入产生的冲击。银行可以依靠自身的贷款损失经验数据决定准备金的提取数额,准备金计提系数从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或其他处理方法中得到;没有内部模型的银行可以使用央行提供的标准法计算。标准法将贷款分为6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系数,系数和风险暴露的乘积就是潜在风险值,这是计算动态准备金的基础。其计算如下:

潜在风险的测量值:Lr=s×L,L代表总的贷款,s代表平均系数(内部模型法下由银行自己算出,标准法下由监管当局给出,介于0%~1.5%之间)。

每年提取的准备金为:StP=Lr-SP,(SP为特种准备金额),如果SP0,动态准备金增加;如果SP>Lr,不良贷款较多,则StP

每年提取的总准备金金额为:一般准备金+特种准备金+动态准备金=GP+SP+StP=g×L+SP+(Lr-SP)=g×L+S×L(GP为一般准备金)。

(三)爱尔兰的压力测试法。爱尔兰央行将压力测试法运用在贷款准备金计提中,计算当未来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因素周期性变化时银行贷款准备金的变化,建立“动态的”、“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政策。

四、对完善我国资产准备金制度的启示

(一)统一称谓。我国先后出台的多项法规对贷款准备金的定义过多,容易引起歧义。建议将贷款准备划分为“一般准备”和 “贷款减值准备”,废止“呆账准备”和“贷款损失准备”。

(二)明确贷款准备金具体计提方法

1、一般准备用于弥补贷款损失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按照《指引》规定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比例计提,计提总数额不低于风险资产的1%。

2、将新准则作为“贷款减值准备”的唯一标准,并具体明确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同时,我们在贷款减值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单项减值测试的标准。新准则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贷款单独进行贷款减值测试,但未确立“金额重大”的标准,银行应根据自身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因素确立不同的标准。对于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也应进行单独测试;②合理预计抵质押品未来现金流。对于抵质押品现金流的估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规定:抵押品不能代替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全面评估,至多可被视作借款人违约的次级还款来源。可见我们对抵质押品现金流的估计应采用谨慎性原则;③迁移模型。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或单独测试无减值的贷款运用迁移模型。迁移模型是通过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中分析其在特定时间风险分类的变动,测算每一类别贷款发生损失的概率,通过将当期资产负债表日相同类别贷款余额与损失率相乘得到预计的损失金额。

(三)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借鉴西班牙动态准备金计提制度,建立“预期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目前,我国贷款准备金的计提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只是针对已出现减值贷款进行计提,对信贷风险进行事后弥补。监管当局当务之急是贯彻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贷款准备金充足性原则,即充分覆盖贷款损失。同时,积极借鉴西班牙动态准备金计提方法,将银行信贷纳入整个社会宏观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动态的、预期性的准备金政策,以起到一般贷款准备金不足引起的利润和损失波动的反周期作用。

(作者单位:徽商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树润,杨宝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实务与监管[C].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金融会计理论与实务,2010.

篇7

摘 要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办法的出台,本文探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缺陷,提出弥补的对策。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配置 加强管理 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庞大,有效地管好这批国有资产对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把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和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监管制度。财政部公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由于资产形成和配置的预算约束不严格,造成了使用单位资产占有欲望的无限扩张和资产匹配的随意性。在资产使用上,由于缺乏公正、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导致资产使用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导致各单位尽量多占用资产和变相将资产用于营利性;在资产处置上,由于缺乏规范的处置程序和处置途径,导致使用单位自行随意处置和资产的严重流失;在资产流动上,缺乏明确的规则来促进必要的流动,导致“单位占有、使用”实际成为“单位所有”。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缺陷

针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加强管理,改变现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管理体制不顺畅

一是管理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现象极为普遍。具体表现在财政部门和国资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清;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与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清;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与资产具体占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权限不清;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权限不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体占有使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二是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业务上实行“条条管理”,而财务又实行“块块管理”,这种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造成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导致国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资产配置不合理。由于缺乏公正、合理、有约束力的财产配置标准,造成资产配置的随意性;由于各单位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以及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之间缺乏必要的透明度与协调性,容易造成资产配置不公与重复购置;大部分地区缺乏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财产购置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甚至腐败问题。同时许多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不合理,其承担的任务量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协调。其次是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由于缺乏客观公正的财产使用效率考评标准与考评方法,以及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从而无法对财产的使用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估,不利于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由于缺乏严格的、规范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普遍较低;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导致各单位普遍存在账外资产的现象;单位之间资产调剂困难,影响资产使用效率。再就是资产处置不规范。由于缺乏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导致处置过程的随意性与资产浪费及流失;由于缺乏国有资产规范的处置途径,如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产权管理特别是产权变动管理松弛,漏洞较多,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3.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约束与强有力的政策规范,法律与政策滞后于财产管理实践,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各级立法机关与管理部门只出台了一些局限性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与规章制度,而且部分法规、制度之间有的还有矛盾,使执行部门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管理制度与法律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实践,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随意性很大,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两个办法的落实

财政部颁发的两个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要真正将两个办法落到实处,各级管理部门应恪守职责,履行义务。根据《两个办法》要求补充和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并且贯彻执行,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资产,对闲置的资产及时调配,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资产配置、使用、调配、处置等环节做出规定加强管理;建立资产清查制度,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核查,年末进行全部系统的财产清查,是否存在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账实相符。要求有关领导、主管部门及人员,带头执行管理制度,以身作则,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按制度的规定程序办事,形成良好的风气,保护好国家财产完全完整。

2.强化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详细的资产目录。现在执行的资产目录是多年前的,考虑到电子产品、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依然采用旧标准来确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等,已不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可新的标准又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容易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问题。所以应建立类别齐全的、内容详细的资产目录,以便参照执行。二是核算制度的完善。要建立健全相关账簿,各事业单位既要有总账,也要有明细账,既要记录数量、单价、金额,也要记录用途、经办人、责任人;要做好月对年清工作,各事业单位每月编制资产账面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账账相符;每年年终开展资产清查,及时处置盘盈、盘亏资产,清理不良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可以从源头上防止资产的漏记和错记,可以强化资产的账账、账实核对工作,并有效的开展年终清查。

3.健全资产的内部控制平台

健全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相一致。建立资产责任制度,资产的使用人对资产负责,以确保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健全资产日常核算制度,规范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帐在内的各种账簿资料,加强明细核算,对资产增减事项要及时入账,彻底消除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严格做到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及账实相符。健全资产清查制度,采用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健全资产核销制度,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资产要严格履行报批审核程序,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人和转让收人要及时上缴,不得坐支;同时,应将其全额计人“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账户,不得挪作他用。

4.建立资产管理的奖惩机制

一方面,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将资产的占用、使用、收益、处置、利用效率、闲置、报废等,作为对单位、单位负责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与业绩挂钩,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与保值增值,以及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以制度或法规形式,明确资产的主管部门以行业、系统为单元明确资产的主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有权检查、指导下级单位的管理工作,对所属单位配置、占用、使用、处置、报废等情况有权做出决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资产在规定范围以内的有权决定使用、处置、报废,超出规定范围的要报请上级有决定权的部门批准,方可处置报废;在制度法规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配置资产,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权限及责任,对违反制度规定,不按程序办事或决策失误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承担相应的责任,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政策,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好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一、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五年

2002-2006年是我区经济和金融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经济和金融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5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生产总值由2001年全国第24位进入2006年第17位。人均生产总值2万多元。由2001年全国第16位进入2006全国第10位。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带动了金融业的超常规发展,而金融业又为经济实现跳跃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5年来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高速增长。资本市场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信托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为框架。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金融改革和创新全面展开,区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金融资金大量涌入。金融业已经成为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2006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5.9%。超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1.4个百分点。

5年来我区金融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存贷款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由2001年末的1498.8亿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4036.6亿元,年均增长21.9%;2006年存款余额增幅达22.4%,比全国高5.6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05.2亿元,贷款余额增速从2001年的9.7%提高到2006年的22.9%,超过全国信贷增长速度。超过全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区同期存款增长速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壮大

全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为框架的、多层次、多品种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

(三)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到2006年末,全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2家,股票市值930亿元。5年来,全区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共计融资200多亿元。去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又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上市公司清欠任务,累计清理大股东占用资金20多亿元。

(四)保险业呈现多元竞争发展格局

全区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4.6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72亿元,年均增长24%。目前全区保险主体有15家(一家筹建),保险业总资产159.8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全区保险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呈现出多家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区积极配合和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改上市工作,妥善解决改制过程中的历史包袱,依法保全银行债权,使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两家信托公司成为自治区重要的融资平台,两家证券公司成为综合类券商,并且通过证监会规范各类资格审核。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到2006年末有15家旗县统一法人社正式挂牌运营,26家获准筹建。经过积极争取。我区成为全国开展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6个试点省区之一、全国小额贷款机构5家试点省区之一、全国微小贷款2家试点省区之一。我区与几大国有商业和政策性银行的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与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金融合作机制逐步形成。

(六)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初步建立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先后成立了各级金融办,制定了对金融机构的表彰奖励制度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了打击非法逃废金融债务的工作机制、金融稳定和应急机制,形成了覆盖各盟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网络。初步建立了一个多方位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各类突发性金融风险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力地维护了地方金融稳定。

但我区金融业的发展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全国排名第25位,存款余额排名第26位,总量偏低;全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和生产总值之比)1.5%,大大低于全国2.7%的平均水平。二是地方金融企业实力不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没有融合,股权结构单一,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较低。三是面向中小企业、农牧业、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不足。2006年全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19.5亿元,其中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占15%、用于农牧业的贷款占3.7%、用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贷款仅占0.5%。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二、努力把金融改革和发展推向新阶段

抓紧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对于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我区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西部金融强区为目标。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全方位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做大做强金融企业,着力扩大融资总量,创新金融服务品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全力维护金融稳定,建立起大中小企业并重,多样化融资方式并举,品种丰富、层次齐全、分工合理、各展所长、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经济社会与金融发展相互推动的新格局。

(一)全面推进农村牧区金融改革,构建农村牧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农村牧区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各展所长、服务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为“三农三牧”服务的作用。利用农业银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等优势。搞好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协调城市商业银行和驻区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农村牧区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积极引导农牧民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稳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支持邮储银行做好在农村牧区的储蓄、汇兑和小额贷款业务。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积极推动旗县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确保今

年全部完成旗县统一法人社、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的改制任务。深化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自治区与盟市、旗县的关系,构建简洁高效、分工合理的管理体系。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走商业化运作的路子,推动农信社向现代金融企业方向迈进,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自治区联社改造成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内控严密、经营有特色的全区性农村合作银行。四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调整职能。拓宽支农支牧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涉农领域的种养、加工、流通等中小企业发展,做好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的准备工作。协调开发银行不断加大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农村牧区饮水、农牧民培训等方面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动全区县级开发性金融的资金全覆盖工作。五是搞好财政支农支牧资金和金融资金的联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多渠道筹集担保资金。推动其向农村牧区延伸。积极探索把一部分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财政资金转变为贷款项目的还本付息补贴资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或担保资金。这样既能产生财政资金带动信贷投入的成倍放大效应,又能产生财政资金不断积累的蓄水池效应,形成财政资金带动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地方金融龙头企业

进一步整合金融资源、延伸服务网络,做大做强全区金融机构。一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支持中国建设银行等3家已上市银行解决分支机构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配合农业银行做好不良资产核销、债权落实等股改前的准备工作;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做好商业化改革的各项协调工作。二是扩大金融机构覆盖面。抓住国家鼓励各家金融企业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机构和网点的机遇,积极支持各家股份制银行在盟市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包头市商业银行在区内外进一步拓展分支机构、鄂尔多斯城市信用社改组成立城市商业银行,支持乌海市商业银行在小三角地区增设分支机构。完成中信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我区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积极引进养老、健康、出口信用等专业化保险公司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引导保险公司向旗县及农村牧区延伸机构。三是扶持地方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抓紧推动包头市商业银行、恒泰证券公司、内蒙古信托投资公司等企业上市融资。促使其按照国际标准运作。迅速成长壮大。积极支持呼市、包头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成立自治区股份制商业银行。打造地方金融龙头企业。加快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内蒙古信托投资公司增资扩股工作进度。争取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股本增加到6亿元以上,内蒙古信托投资公司股本增加到lO亿元以上。四是推动中俄蒙双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俄蒙银行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协调各家商业银行在俄蒙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银行结算便利化。支持各家保险公司在俄蒙开展人寿、财产、运输等保险业务。

(三)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交易非常活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功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一是加快培育拟上市企业。继续加强与证券监管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企业发行审核的协调力度,支持已通过审核的公司尽快申请上市。建立和完善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机制。制定促进地区上市后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重点推进霍林河煤业主板上市、特弘煤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和福瑞制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进程。二是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支持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发行新股、可转债、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扩大融资规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推动鄂尔多斯、伊泰、伊利、蒙牛等企业进行再融资;推动草原兴发的重组工作,实现宝山能源借壳上市;加快包钢集团整体上市步伐。三是加快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激励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四是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企业债券的有利时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五是加快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工作。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扩大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四)积极发展保险市场,扩大保险服务覆盖面

一是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今年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已经纳入财政预算。我区是全国6个试点省区之一。要抓紧确定试点范围和试点品种,落实配套财政资金。制定承保方案。确保试点成功。探索把一部分用于农牧业抗灾防灾资金转变为保险补贴资金,提高农牧民投保能力。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牧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创新农牧业保险产品。二是积极推进煤炭、建筑等危险行业以及车辆、旅游行业和公共聚集场所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三是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

(五)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关键是解决融资问题。目前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股权多元、覆盖全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要围绕我区大型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与之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尽快做大做强担保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进一步加强与开发银行的合作,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人股,推动担保公司的整合和重组,形成一批股权结构合理、风险控制严密、覆盖范围较广、资金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进一步提高担保资金与银行贷款的放大比例。二是建立长期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资本金以及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制度。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企业四方共同出资,覆盖各个盟市。面向当地中小企业、农牧民的信用担保网络体系。三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信用担保、信用评级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用于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专项资金、工业中小企业的贴息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协调运作,形成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合力。四是积极推动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成为中小企业与金融部门合作的组织平台。形成与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协同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业指导、技术引进、物流、信息、法律等其他服务体系。五是积极借助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网络。寻找有实力的、具有高成长性的区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管理和技术,实现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创新机制、管理机制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