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最新动态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监管最新动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将日益明显。因此,金融监管法制的国际化也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监管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对现有金融法制的不断修改和补充必须顺应国际化的潮流。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必须遵循世贸组织法制的要求,及时废、改那些与之相抵触的规则和制度。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必须建立在和尊重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的基础之上,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仅必须注意金融监管方式、的化、国际化发展动态,而且应该及时掌握新的方法,以提高监管的适应性和效率。
金融监管的国际惯例是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参照
由于金融体系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具有全球的金融监管合作机构--巴塞尔委员会所出台的有关银行监管的文件,在国际形成了重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原则和监管规则都得到了不少国家的立法和监管当局的认可和采纳。事实上,我国金融监管的诸多制度的形成也逐渐接受巴塞尔委员会文件的影响,这种接纳具有国际影响的监管制度,是我国监管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监管法制的创制者必须重视对这些重要监管文件的学习和,并积极、大胆地借鉴。
监管技术与方法的国际化是有效监管法制生成的关键所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监管主体面临的金融市场主体更为复杂多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更为艰巨,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而滋生的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和产品更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鉴于此,监管主体必须充分重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比较突出市场准入审核、报送稽核等方法的运用,但是,对于现场稽核或利用外部审计、并表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信息披露、紧急处理措施等方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法规对于这些方法的具体运作都缺乏明确的要求。而美国、新加坡等国的不仅赋权监管当局以不需预先通知的核查权,而且对金融机构的财产、资料等有高度的临时控制权。紧急处理措施在我国立法中除有接管制度外,并无其他临时性的紧急处理措施———诸如最后贷款人手段、限制金融机构及其负责人的权利行使等。利用外部审计、市场退出监管等方法也还是具有缺陷或疏漏,不便于具体操作。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仅必须注意金融监管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动态,而且应该及时掌握新的方法,以提高监管的适应性和效率。
监管理念的国际化是监管法制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我国金融市场正由封闭向半封闭及开放型金融市场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金融市场已无法孤立起来,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浪潮势必借助世界贸易组织机制将中国金融市场卷入其中。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针对政府控制下的封闭型金融市场而构筑,监管视野局限于国内,因此监管法制要适应国际化发展潮流,首先监管法制的重要创制者--监管当局要在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上确立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监管理念,即一切监管必须不仅基于国内金融风险,而且要针对全球性的金融风险。监管当局要注意研究国际化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运作,探求针对金融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金融风险国际化的监管手段、方法,学习发达市场国家的相关经验,以弥补传统金融监管只重宏观金融管理而无视开放式金融管理的不足。金融监管当局要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为监管视野放眼全球创造条件,即应安排专门化的人员和机构来负责国际化监管。
积极参与监管国际合作是推进监管制度国际化的重要动力
当今金融监管国际化潮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双边合作、局部区域合作和全球性合作的多层次上。区域性合作和全球性合作的影响尤为突出。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这既包括双边的和多边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也涵纳了全球性的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参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如下积极意义:其一,可以把握当今金融监管法制和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其二,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新规则的形成与发展,并有助于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以使金融监管国际法制更为合理;其三,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国际化的积极发展,在国际合作中通过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动力来促成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以适应金融监管新形势的需要。为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金融监管,应继续致力于双边和多边合作与协调,尤其应高度重视反映银行监管国际合作成就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及其有关文件。这些文件虽然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它们有助于不同国家改善国内监管,促进不同国家监管当局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并为全球化的国际法制之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 创新 问题
一、前言
随着银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金融产品创新成为力促银行业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增强金融产品创新不仅符合现代市场竞争的特征,更符合实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抵御市场中的潜在风险因素。
二、我国商业银行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对待金融产品的态度相对不足,缺乏重视程度,在商业银行内部也没有建立金融产品创新的文化氛围,银行主管缺乏战略眼光,在金融产品设计理念、经营方式和营销策略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不完善,难以适应国际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不足,意识跟不上直接影响创新行动的开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缺乏战略性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普遍存在短视行为,在创新模式上过多的注重发展金融产品规模,而没有专心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的金融产品,这就使得现存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金融产品的创新定位基础找不准,许多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是围绕客户进行,而是较多的关注了本部门内部的各种要素,这就使得金融产品创新与客户需求相背离,制造出的金融产品即便理念再好也缺乏市场。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类型越来越堵,许多商业银行经营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但是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路径更多的是“拿来主义”。我国商业银行在缺乏金融产品自主意识,但又要进行市场拓展时,过多的选择了捷径,直接从国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引进或者模范过来,完全不顾国内金融市场土壤的接洽度,这就呈现虽然金融产品五花八门,但真正能够在市场站住脚的却很稀缺,许多引进的金融产品在国外市场发展很好,但在国内就成了以低价格竞争的廉价品。金融产品的创新模式过于单一是金融产品发展不理想的关键要素。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体制不完善
我国银行金融体制表明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金融产品按一级法人管理,逐级授权。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业务开展原则上应在上一级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内。这就使得监管部门在发现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行为,没有直接态度予以关注,更多的是予以观望,这就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新业务的内在需求。同时,商业银行监管受行政干预较多,没有给予商业银行监管适度的灵活性和执行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监管过严、过死,压制住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活力。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
(一)根据市场需求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价值的体现在于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把握市场需求。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更改金融产品创新战略方向和策略,实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动态化,避免走单一“拿来主义”的老路子,也摆脱靠以营销金融产品数量为主的模式;另一方面要走多样化服务模式,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市场客户需要那种服务,金融产品就应该及时满足。目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服务在与其他行业合作越来越密切,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金融产品发展经验,并在我国市场基础上,多与保险、证券等行业加深合作,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的种类,同时要重点依托电子科技手段提高金融产品消费的便捷度,方便群众及时能够享受到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优质服务。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内部创新氛围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实现更为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主体思想和行动的创新转变。因此,要彻底转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内部氛围薄弱意识,重点加强金融产品内部氛围塑造。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多自学和对外交流,了解国际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发展的最新动态,重点把握金融产品创新的源动力,并根据自身不足,勤于完善自我创新素质,丰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要多调研,突出金融产品创新主题,深入、细致的针对市场进行调研,把握市场缺口,形成创新动力,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针对性。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能单一依靠市场,更需要政府的行政机制引导,但政府的行政机制又不能卡的太紧,这就要求政府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管理要多以服务为主,以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为目的。因此,在管理机制上要适时放宽金融产品经营范围和条件,对于尚未成熟的金融产品,在鼓励调研的基础上可进行小范围实验,以便查漏补缺,提高金融产品创新的完善程度。同时,要多关注商业银行自身创新的金融产品,既要管得住,又要服务得好,规范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行为,树立正确的市场发展动机,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发展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峻源.基于创新管理的新时期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分析[J].现代商业,2013.2.
篇3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价值计量,可靠性,相关性,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孕育阶段(加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束)、发展和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美国次贷危机前)、反思和完善阶段(美国次贷危机以来)。
美国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最早的国家,也是对公允价值计量认识最深刻的国家,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考察了公允价值发展的历史。
一、 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此阶段,无论是会计实务界还是监管机构、准则的制定者都是历史成本计量的拥护者,因为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反映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并且可以避免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操纵股票价格。但由于历史成本计量也有其局限性。例如不能有效反映某些交易的真实情况,因此公允价值计量也得到了有限的应用。但是历史成本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公允价值只得到有限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公允价值相比,不确定性较少,所以历史 成本的可靠较高。另外,在这个阶段,许多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建立,资产的价格变动情况主要靠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缺乏市场价格的支持。若使用反映资产价格变动的公允价值,就有利用资产价格变动操纵利润的嫌疑。
2、使用历史成本,有利于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可以如实反映管理层对股东托付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与公允价值相比,使用历史成本的处理成本较低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格在资产持有期间会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会计人员需不断地调整账目,工作量大,处理成本高而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格在资产持有期间是不变的,都是按照资产购入或投入的价格计量,会计人员无需进行任何调整,工作量小,处理成本低。
二、孕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已无法应对这些复杂的交易,公允价值的应用被监管机构、准则的制定者提上议事日程。
1、美国储蓄及贷款危机刺激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础上的财务报告不能揭示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误导了监管者和投资者,使得危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此次危机促使(证券监管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定者)认真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用于金融机构。他们认为,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能够提供更相关和有用的信息。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是美国储蓄及贷款危机带来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
2、公允价值开始在金融工具中运用20世纪70,80年代金融监管放松带来了汇率、利率的剧烈波动。为了规避汇率、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得以大量的使用。此时,历史成本已无法胜任新环境的要求,公允价值得以登上会计实务的舞台。
三、发展和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美国次贷危机前)
在这个阶段,公允价值已经与历史成本一样,成为企业重要的计量模式,而且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之势。经过十几年的酝酿和讨论,美国于2000年2月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首次从概念框架层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主要的计量基础。
关于公允价值的层级,按照参照信息的优先秩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二层级,根据除第一层级的报价外,可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例如活跃市场中有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有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等)。
四、 反思和完善阶段(美国次贷危机以来)
发生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造成重创,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机构。许多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金融机构以市场价格(即公允价值)对自身投资组合中的证券进行估值,从而将证券价格迅速下降的市场变化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市场产生恐慌,金融机构所持证券进一步下跌,使得金融机构的损失被放大,如此反复,导致恶性循环,局面无法控制。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争论还在继续:
1、现有准则确有需完善之处。准则按照参照信息的优先秩序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级,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参照信息来确定公允价值的层级,决定采用何种计量方法。但准则未考虑某些极端情况。
2、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其固有缺陷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够可靠。尤其是属于第二、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因为这两个层级的计量都需借助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估计,而企业管理人员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做出的估计很难如实反映所计量的资产、负债。另外,用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计量技术也有许多适用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适用条件,得到的计量结果也很难做到如实反映。
虽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再次引发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但公允价值计量不会被其他计量模式取代,而且促使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随着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完善,公允价值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反洗钱;资金监测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1-0012-0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洗钱犯罪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国纷纷颁布反洗钱法律法规,建立金融情报中心(Finance Intelligence Unit,以下简称FIU)收集和分析反洗钱数据,防范洗钱犯罪,为惩治洗钱提供线索。国际上也建立了像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Finance Action Task Force)、埃格蒙特集团(Egmont Group)和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Group)等国际反洗钱组织,积极指导各国反洗钱工作,为各国反洗钱合作提供交流平台。2004年4月,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成立。该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负责我国的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的收集和分析,向有关方面移送涉嫌洗钱案件,并与各国反洗钱情报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本文对我国的FIU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洗钱数据的方式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一、国外反洗钱资金监测的经验
(一)美国的实践
在美国,反洗钱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由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FinanCial Crime En-forcement Network)来完成。FinCEN的数据有三个来源:第一、依据《银行保密法》和《现金管理法案》,由各银行和其它机构向FinCEN报送的金融交易数据。这部分资金交易数据不是按月或按季报告,而是在交易发生日后,或者被鉴别为可疑资金交易后一定时间内报告。第二、FinCEN从从事数据收集的企业购买的公共数据。第三、根据FinCEN与各执法机构的协议,各执法机构向Fin-CEN提供的共享数据。此外,各执法机构对各调查对象进行查询的记录也保存在FinCEN。
FinCEN拥有约200名全职职员,多为情报、金融、技术、法律方面的专家,其工作人员几乎全部在总部,另还有来自20多个国内执法机构的40多名人员常年派驻。FinCEN设有三个部门,一是战略管理部负责洗钱犯罪活动的趋势分析;二是行政管理部负责管理各机构是否正常报告;三是调查支持部负责为各执法机构提供服务。FinCEN对反洗钱数据的分析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确定洗钱犯罪的高发地区、行业以及犯罪手法,从而指导反洗钱工作人员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微观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洗钱线索,进而打击洗钱犯罪。
(二)澳大利亚的经验
澳大利亚的金融情报中心是澳大利亚交易报告与分析中心(AUSTRAC,Australian Transaction Reports and Analysis Centre)。AUSTRAC依据《金融交易报告法》收集由各银行和其它机构向Aus-TRAC报送的金融交易数据。AUSTRAC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洗钱犯罪的趋势性特征和案件线索,并将发现的案件线索移交司法与海关部下属的联邦警察部队,案件的取证和处理工作由联邦警察部队负责。
AUSTRAC拥有正式员工63人,其中在悉尼总部人员47人,在堪培拉、墨尔木、拍斯、布利班等地设有代办处。AUSTRAC有三个部门:一是洗钱遏制部(Money Laundering Deterrence)负责报告机构按《现金交易报告法》要求履行报告责任。二是洗钱跟踪部(Money Laundering Targeting)负责分析和金融交易报告信息。三是信息技术部(Information Technoligy)负责发展和维护各项信息系统。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国情的不同,金融情报中心的名称不一样,反洗钱数据收集的范围存在差异,数据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分析方法上也存在许多共性,即通过宏观分析提供洗钱问题的趋势,通过微观分析发现洗钱的线索,通过跟踪分析为FIU和其他部门提供个案服务。
二、我国反洗钱资金监测的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反洗钱规定,商业银行确定了本机构或本系统反洗钱资金监测的部门和人员,制定了本系统反洗钱资金监测的办法及操作规程,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洗钱资金监测的业务培训。从2003年3月开始,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数据,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告外汇资金大额和可疑交易数据。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工作。
三、提高我国反洗钱资金监测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数据报告主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的规定,除商业银行外,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都是反洗钱资金交易报告主体。因为反洗钱资金监测人力和技术的原因,在过去的年份里,仅有商业银行报告反洗钱资金交易数据,故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将以上几类金融机构纳入报告主体范围。同时,还应增加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以及一些从事资质认定的中介机构作为报告主体。通过增加报告主体,尽可能地将所有资金交易纳入FIU或其他反洗钱部门的监测视野,从而为有效的打击洗钱犯罪创造有利条件。
(二)整合金融监管机构现有数据
该类数据是指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所掌握的能够被共享的数据,这些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程度还很低,但随着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各部门与未来的FIU的数据交换会越来越多,各监管部门的数据将为反洗钱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此类数据主要包括违法违规案件以及违法违规交易主体的详细信息等内容。
(三)整合行政管理执法司法部门数据
该部分数据是指来自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安全、海关、检察院和法院等部门的数据,以上每一个部门都收集并掌握与本部门相关的机构和个人的资料,以及违法违规案件的一些详细情况。随着反洗钱工作的全面展开,FIU与各执法部门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信息交流会越来越多。在未来的反洗钱架构中,一方面,FIU会为执法机构提供线索和金融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各执法部门的一些信息也会为FIU提供基础数据,从而增加FIU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四)充分利用国际反洗钱数据
该部分数据是指来自国际方面的反洗钱数据。为了更有效的打击洗钱犯罪,国际上成立了一
些国际性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为各国的反洗钱工作提供指导,分析国际反洗钱形式,对各国的反洗钱工作进行评价。埃格蒙特集团(Egmont Group)为各国的FIU提供了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反洗钱组织,如亚太金融行动小组(APG,Asia Pacific Groupon Money Laundering)。这些国际上的合作会提供洗钱犯罪的最新方法和最新动态,同时也会提供一些洗钱犯罪分子的名单等信息,如:联合国的恐怖人员和恐怖组织名单,此类数据为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资金监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意识。通过对商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的培训使之认识到洗钱犯罪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运营风险和信誉风险,从而增加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在技术上对商业银行进行指导。反洗钱数据的筛选分析的第一线在商业银行,FIU应该在数据的筛选分析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指导,并按时将犯罪分子洗钱的新方法告知商业银行,提高商业银行分析数据的技能。三是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为了更好地完成反洗钱工作,必要的处罚措施是必需的。
(六)提高反洗钱资金监测分析技术
一是加强宏观分析。宏观分析是通过对反洗钱数据的总体分析,从两方面为微观分系统提供支持:一是通过对反洗钱数据的分析来总结洗钱犯罪的特征;二是通过对反洗钱数据的分析来把握洗钱犯罪的趋势,指导反洗钱工作人员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二是提高微观分析水平。微观分析是利用所有的数据和各种可以利用的判断方法来发现异常资金流动,找到洗钱犯罪、恐怖融资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线索,以及对已有线索进行跟踪分析,为洗钱案件的侦破和定性提供证据。微观分析通过线索分析和跟踪分析实现。
在线索分析时,首先要需要建立行为模式特征库、关联模式特征库、名单库、数据库,通过名单过滤、行为模式分析、关联模式分析等分析阶段,由FIU工作人员对每个交易主体逐个甄别,形成进一步核查名单和移交名单。数据核查工作应有FIU工作人员来完成,而移交名单则转给相应的执法部门。
篇5
关键词:信用评级 信息披露 评级依赖 国际规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重建金融秩序的重要环节。在制度建设层面,各国就加强信用评级监管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监管规则和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时至今日,各国的评级监管改革方案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总的来看,信用评级监管改革不失为一个宏大而重要的命题,既涉及市场自由与政府管理的平衡、监管与民意的博弈,也对市场参与者风险管理的实践和交易习惯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决定了监管改革之路漫漫而修远,需要监管层和市场主体共同思考、探索、论证和推进。
危机后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制度建设概况
危机后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其中既有国际监管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适性的共识、原则、建议等,也包括各国和地区立足自身情况推出的信用评级行业监管规则。
(一)国际监管组织: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标准的完善
国际监管组织在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建设方面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标准的修改完善,制订和实施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措施,对各国推行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1.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
IOSCO早在2003年就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在业务活动中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分别是评级质量和评级过程的公正、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防范、评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保密信息管理,以确保评级过程的公正性、保护投资者利益。2004年IOSCO出台了《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作为信用评级机构贯彻执行评级基本原则和制定自身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原型。虽然鉴于IOSCO的性质和地位,其出台的相关文件对各国来说并无强制约束力,但由于其普适性和灵活性,其提出的四大原则仍然对各国评级监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推动各国监管当局建立一致的监管标准。危机后,随着信用评级机构逐步被纳入各国的监管范畴,IOSCO积极推动自律规则与各国监管制度的衔接,并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对《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
2.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FSB则着眼于如何减少外部评级依赖,于2010年10月了《降低信用评级机构依赖性的高级原则》,提出降低信用评级机构依赖的具体方向:一是降低各类标准、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二是降低金融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三是降低具体金融活动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
3.巴塞尔银行委员会(BCBS)
BCBS先后在2009年7月和2010年12月对银行资本框架进行修订,提高合格外部评级机构(ECAI)的资格标准和复杂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要求结构化证券产品必须由投资机构开展额外的尽职调查,防止信用级别下调引发的峭壁效应。
(二)美国:搭建以联邦综合性证券监管法律和联邦法规为主体的评级行业监管制度
美国在安然事件后着手推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上述进程,结合自身国情搭建起以联邦综合性证券监管法律和联邦法规为主体的评级行业监管制度。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美国法律制度分为联邦法和州立法两大体系。基于《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已明确排除州立法对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简称NRSRO)注册工作的管辖权,美国建立了以联邦法律层面《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33年证券法》为主体、以联邦法规层面评级机构统一报表体系制度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实施细则为配套的评级监管制度框架。从最新动态来看,美国证监会(SEC)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规则》(以下简称监管规则)于2014年9月15日在《联邦公报》上正式公布,新增三项NRSRO管理规则。此次颁布的监管规则基本满足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提出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离职人员回顾审查程序制定、市场推广与评级业务隔离、信息披露优化等方面14项监管规则的制定要求,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在危机后对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搭建基本完成。
(三)欧盟:实现了评级机构泛欧层面的统一监管
欧盟作为区域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在危机后从无到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级监管制度框架。具体来看,欧盟现有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主要由欧盟层面的条例和指令、各成员国根据指令制定的相关国内法以及欧盟评级监管机构即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制定的指引(guideline)这三类规则构成。通过上述制度,欧盟实现了评级机构泛欧层面的统一监管。
(四)新兴市场国家:形成了由法律和监管规则组成的评级监管制度体系
新兴市场国家信用评级行业大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不同国家评级行业监管立法体系的起点和构建过程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最终基本形成了由法律和监管规则组成的双层评级监管制度体系。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在立法过程中普遍借鉴了IOSCO的自律规则,其在评级监管制度设计方面普遍趋同。
危机后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
经历过危机的洗礼,各国和地区积极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基于自身的法律框架、市场环境和评级行业发展阶段,在吸取相关国际组织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量体裁衣,以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为两条主线大力推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在评级结果的形成方面,主要从注册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入手;在评级结果使用方面,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减少外部评级依赖为导向来规范评级结果使用。
(一)实行评级机构注册制度,规范准入管理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针对评级机构监管展开一系列改革,将评级机构纳入金融监管范畴,改变此前评级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状况,而根据评级机构的重要性实施评级机构分类管理亦成为包括美国、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一致选择。
1.美国
在《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合力之下,美国以评级结果是否用于监管目的为标准,将评级机构划分为注册机构和非注册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就现行规定来看,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明确了“信用评级”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注册评级机构(NRSROs)的直接管理,相应的监管制度设计、执法检查也均围绕注册机构重点展开。在注册评级机构准入环节,美国实行分业务领域的资质认可制度,即由评级机构申请注册不同业务品种的执业资质。
2.欧盟
相比美国,欧盟的准入管理制度更为复杂,其实行的是由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负责的评级机构注册与认证制度,并针对境外评级机构所作评级结果配套实施背书制度。相比解决未在欧盟境内设立相关实体的评级机构准入问题的认证制度,背书制度意在解决境内注册机构的关联机构评级结果的跨法域使用问题。从其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上述准入制度同样仅针对将其评级结果用于监管目的的评级机构进行资质认可。
3.新兴市场国家
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等均实行评级机构注册准入管理制度,南非则在实行注册准入制度的同时参照欧盟引入背书制度。
(二)防范利益冲突,提高评级质量
为提高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确保评级的公正客观,国外监管当局主要从业务开展和人员管理两个维度建立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在业务开展方面,主要涉及评级业务的隔离、收入信息的公开、竞争行为的禁止、付费模式的改革和引入双评级制度等方面。在人员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回避制度、离职人员回顾审查、分析师与评级机构轮换制防范利益冲突。
(三)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的透明度
危机后,国外监管当局进一步强化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从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两方面提高评级的透明度,也便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评级结果。
从披露内容来看,信息披露要求主要集中在评级行动和评级历史方面,评级机构需公开评级符号体系、评级流程、评级方法、主要假设、评级结果的局限性、利益冲突、第三方尽职调查服务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对于评级历史,美欧要求公开披露采取评级行动的日期、评级对象信息、评级行动类型以及级别信息等。
从披露方式看,美国要求评级机构主动在其机构网站上公布评级历史信息,欧盟则以监管当局建立的中央数据库(central repository)作为平台,由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来统一公布各评级机构向其提交的相关信息。对于评级过程中获取的非公开信息管理,美欧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一致,即禁止不当传播行为、利用非公开信息获益的交易行为和提前散布评级结果等不当使用非公开信息的行为。
(四)夯实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促进规范运作
一是在内部程序制度方面,监管部门要求评级机构必须制定信用评级程序和方法,并建立起执行和遵守信用评级政策、程序和方法的内控管理体系,做好上述政策、程序和内控体系的维护、运作和记录保存,从完善内部流程的角度出发确保评级程序和方法的严谨性和稳定性。
二是在内部监督职能方面,美欧要求评级机构通过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来加强内部合规性监督,实现该监督职能的主体主要是合规专员和董事会;还规定董事会或监管委员会须对评级政策和流程机制、利益冲突防范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进行监督。
三是在人员管理方面,美欧均要求评级机构所聘分析师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匹配的职业素质。
(五)明确法律责任,强化执法检查
金融危机前,各国的立法中很少涉及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法律责任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均逐步强化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制定了针对信用评级机构违反监管规定的处罚措施。同时,执法检查是保障既有评级业务规范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从美欧的做法来看,其一方面要求评级机构制作相应的内部记录,作为执法检查的基础;另一方面借助非现场审查和现场检查强化评级监管,落实相关规范要求,督促评级机构进行整改和提高,提高监管行为的透明度。
(六)减少外部评级依赖,推动合理使用评级结果
金融危机后,减少评级依赖成为国际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共识。在国际组织层面,以FSB、IOSC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进程。FSB于2010年10月了《降低依赖外部评级机构评级的原则》,并于2012年设定了降低外部评级依赖的实施路线图。此外,FSB建议各国当局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加强与市场参与者对话,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其业务和区域特征的内部评级方法。IOSCO在2014年6月《资产管理中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良好实践》的征求意见稿,从金融操作层面降低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2015年5月再次《大型中介机构使用信用评级评估信用品质的替代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推进相关工作。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在危机后颁布的监管法案中,明确提出减少现有监管法规对于外部评级的依赖。
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主要经验
截至目前,危机后评级机构相关监管改革方案仍处于不断落地的阶段。以美欧为代表的成熟债券市场在推行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和构建评级监管制度中形成了以下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
(一)基于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两条主线系统设计评级监管制度,构建多层次法律框架
危机后,信用评级结果被认为是诱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之一。在此共识下,各国在设计评级监管改革制度过程中以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为主线,通过规范评级机构准入――评级过程管理――评级结果使用等环节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提高评级质量和透明度,推动评级结果的合理使用。从国外危机后的制度建设来看,评级监管制度框架基本体现为三个层面:顶层为基本法律,中间层为监管规则,底层为指引和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其中,顶层法律效力位阶较高,其明确了基本监管原则与重点、界定检查权力边界以及评级机构内部业务规范;中间的监管规则根据法律的授权,从日常监管的角度出发,针对注册审查、信息披露等须监管机构审查的事项,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底层的指引和指南对评级机构没有强制约束力,但在监管工作中扮演着解释和指导的角色。
(二)明确适当的监管尺度和方式
与其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既有事实给出鉴证性意见不同,信用评级是第三方对未来概率性事件的主观预测且在相关监管规则中被普遍使用。基于上述特点,在构建评级监管框架时应明确适当的监管尺度,既有利于在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对于二者如何平衡,美欧表现出一致的立场,既不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作实质干预,也不对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加以判断,而是只对评级方法进行合规性审查。但为了确保有效约束,美欧着重采取信息披露的方式向各市场主体充分提供关于评级结果、评级表现、评级流程和评级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由市场主体自行独立判断和选择,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强化声誉机制的约束。
在市场准入环节,美欧也尽量降低规则层面的障碍,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机制并没有对整个评级市场设置准入门槛,而仅针对评级结果用于监管目的的评级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其他机构未经注册也可从事评级业务,只是其评级结果不得被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于监管目的。当然,在减少评级依赖的背景下,“监管目的”的范畴和内涵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实行评级机构统一监管,协调好机构管理与市场管理的关系
如前所述,评级监管的主要内容涉及机构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两个方面。在金融监管主体多元的国家,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往往通过引用外部评级结果来限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基金的可投资范围,由此形成了分市场管理评级结果的需要。因此,评级机构注册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二者在监管主体层面如何统筹,成为评级行业监管中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统筹评级机构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的普遍做法,是其他监管机构直接引用评级监管机构所注册管理的评级机构所作的评级结果。这一模式有利于对评级结果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统一规范,避免评级机构监管套利,有利于促进评级行业的竞争。
(四)探索付费模式改革以解决评级机构利益冲突
从信用评级起源地美国来看,其信用评级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实行投资人付费模式。随着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声誉逐步建立及监管规则对其认可后,发行人也开始愿意有偿获得评级以降低融资成本,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逐渐开始转向发行人付费。此后由于评级信息外部性等因素导致其生存困难,投资人付费模式一直仅作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主导下的补充形式。金融危机后,发行人付费模式广受市场质疑,各国监管当局和专家学者陆续提出了探索多元化付费模式来解决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投资人付费模式以其独立性优势和长期的行业实践经验受到重点关注。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市场认同下,其生存环境已经有所改善。美国三家中小型投资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先后获得NRSRO认证资格,其中克罗尔评级公司(Kroll)已成为资产证券化评级业务领域的黑马,在CMBS评级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标普,仅次于穆迪和惠誉。
(五)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在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促进公众监督、提升内部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多重功效
在评级监管过程中,评级机构对外提供的信息既包括公开信息,如评级机构的组织架构、级别的决定方法和程序等,也包括仅向监管部门提供的非公开信息,如占净收入比的排名为前20位的客户列表、财务报表等信息。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落实监管规则的重要依据,而公开信息既可以促进公众监督,也是公众评估特定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重要途径。
(六)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不当依赖是未来发展趋势
从各国评级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模式可大致总结为两种,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自发生成模式和以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为典型的政府导入模式。在两种模式下,外部评级都得到了监管规则的广泛应用,由此形成了评级机构的准监管地位。然而,金融危机的教训显示,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成熟,监管层和市场操作层面长期以来对外部评级的单一、机械化应用,已逐步演化为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容易形成峭壁效应,放大顺周期性,引发系统性风险。对此,危机后各国和地区普遍修改相关立法,减少监管规则对外部评级结果的直接引用,同时鼓励市场参与者建立内部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七)注重对国际规则的有效吸收,实现规则的对外接轨
篇6
关键词:金融文化;金融期刊;历史经验;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建设
当前我国的金融期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院校学报、科研院所创办的金融刊物等,本文主要考察狭义上的金融期刊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并以其中区域性期刊为视角。
作为金融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主管的研究类刊物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理论推动者之一,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读者要求的逐步提高和日益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面前,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只有依托依然具有“大金融”性质的金融学会,立足本地市场需求特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才能保持各自曾经拥有的品牌优势并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才能为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提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概况
简要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依托,共同促进。改革开放前,人民银行在全国尚无一本研究性刊物,到1982年,从总行到分行的研究系统期刊迅速发展到35家,至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分行、省会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和计划单列市中心支行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期刊总数为32家。从办刊方式上看,区域性期刊中除了少数几家属市场化经营程度较高、初步具备金融传媒性质的期刊外,绝大多数仍为在金融学会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学术刊物。从办刊方向上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差异,各家区域性期刊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办刊方向:一是以《上海金融》为代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性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研究人员或专业工作者。二是以《金融纵横》为代表的金融实务型研究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金融实务界人士及对金融业感兴趣的非理论研究者。
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饯行者
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转型乃至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思想源泉、学术研究源泉、政策争鸣源泉和操作方法论源泉。一是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改革中汲取研究和分析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改革的思想本质。金融改革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也是在金融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参与了这一理论体系重构的全过程,用严谨的思维和研究性语言来描述金融转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二是服务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已经成为重大金融理论问题与改革政策的争鸣讲坛;在浩如烟海的金融改革文献中,人民银行系统学术刊物总是能敏锐捕捉中国金融体制的脉动,总是能准确把握中国金融运行中能激发各阶层人士思索的关键性问题。总是能为价值判断各异、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不同的作者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也就因此能够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对学术产品的需求。
(二)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是期刊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
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能够在正悄然嬗变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绝非单纯依托中央银行行政力量保障所致,其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是奠定人民银行系统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
一是政策性强。“政策性”是人民银行主管期刊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学术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已形成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政策性研究导向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型”政策研究方法,亦即把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和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工具作为分析手段,以翔实的实证研究作为立足点,以时间趋势或横断面比较为基本框架,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阐释政策建议。为各层次读者提供论据充分、分析严谨的范例。二是学术性强。由于中央银行研究系统与期刊在研究方向上的互动,不少影响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专题讨论往往能在人民银行系统的学术期刊中寻觅到,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对现实金融现象的发掘是期刊站在金融学前沿的必要条件;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人民银行学术期刊推出了很多具有理论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定篇幅的计量模型和数理分析。正是坚持了学术性不动摇,研究类期刊尤其是具有中文核心期刊地位的金融刊物才形成对高水平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号召力,才形成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学术声誉。三是实践性强。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整合,期刊具备统计数据优势、研究部门的纵向系统优势和对当地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感性认识优势,因此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由此,《金融研究》等期刊大力推行结合理论与实证两大领域的“案例研究”新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
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瓶颈制约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重挑战来自财经类期刊发展的新趋势。随着金融信息披露的日益透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明显弱化,势必要求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准确合理定位,在基本发展方向上把握好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配比问题,兼顾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院校科研机构的读者和作者群体,在研究和用稿范围上坚持稳定性和多样化。第二重挑战来自研究类期刊的优胜劣汰。研究类期刊的学术产品竞争力是期刊市场化的操作载体,能否制造出有使用价值、有特色和有历史价值的学术产品,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主要标准。对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而言,由于受地域、读者和编辑人员学术水平等诸多制约条件所限,短时间内实现质量飞跃是不现实的,因此追求稳定的文章质量是更为现实的应对手段。第三重挑战来自各期刊的品牌竞争。学术期刊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积聚效应,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会追逐具有较强品牌特色的期刊,目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刊物都逐步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竞争对手无法仿效的核心技术,构筑竞争优势。为此,依托中央银行和金融学会的各区域性学术期刊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逐渐实行依托市场选择的办刊方式。更多地引进现代期刊质量管理中的科学手段,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全面打造期刊品牌。
(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从整体上看。目前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已完成品牌建设的第一阶段,在金融系统和学术界、期刊界初具声望。但其办刊机制和办刊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改革发展和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要求,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报刊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及广大读者的期望值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牌营销意识尚不清晰,未能将每一期刊物的选题策划都归集到品牌建设这一基本发展方向下进行,期刊的地域特色不够浓郁,从而影响了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二是来稿结构不尽合理。高等院校师生的纯理论文章多,金融系统研究人员和调研骨干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少;实务性偏强的文章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好的稿件少;描述性、解释性、总结性论文偏多,有数据、有分析、有深度、观点新、指导意义较大的文章偏少。这种“三多三少”的来稿现象在客观上造成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文章的采稿配比失衡。三是办刊机制尚未完全由信息传递型转为读者导向型。不但来稿的供给结构与核心读者群的需求结构不完全匹配,而且刊物的编排体例缺乏创意从而影响了可读性。四是在编辑方式上仍维持传统的“卖场模式”,普遍处于被动等稿状态,势必造成用稿质量的不稳定和期刊品牌的落后。五是编辑自身的知识广博性和学术敏锐性不够充分,其理论素养和实证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四、以创新提升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面对院校、科研院所及商业化新锐平面媒体、财经类网络媒体等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学术期刊阵地的渗透,面对读者导向型时代的日益迫近,比较优势正逐步缩小的区域性金融学术期刊必须在注重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下,从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寻求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举措,把期刊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成果的集聚和扩散平台,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信息的交流中心和学术思想争鸣的主渠道。
(一)坚持学术研究导向和服务实践功能并重,夯实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两大基石。
其一,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的学术性是无可置疑的,人民银行绝大多数研究类期刊依托长期形成的深厚研究传统和中央银行的整体优势,在当地期刊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性与金融业的特殊性高度相关。一方面,货币和金融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学科。其中货币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货币经济学的演进。另一方面,在当前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各地金融学会与人民银行的天然联系,使得金融研究领域还保留着综合化趋势,从而为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各期刊往往为当地不同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搭建起统一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从根本上构筑对网络媒体和其他“快餐式”财经类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期刊依托中央银行所体现的权威性。
其二,作为各地金融学会主办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行属期刊,其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从核心竞争力角度看,服务于实践操作是研究系统期刊的基本功能。根据研究系统大部分区域性期刊的主要受众面以及诸多制约条件,为辖内广大基层金融实务工作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和政策理论指导,就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二)充分依托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较为成熟而完备的研究体系,以专业化优势提升读者和作者的认同度。从期刊市场的运行逻辑看,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评判标准永远掌握在读者和作者手中,考虑到金融期刊的读者和作者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化优势无疑是衡量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基本标准。首先,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中央银行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是研究系统期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研究方向无论对从事纯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还是对从事应用理论研究的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研究系统期刊的大量论文都与中央银行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由此保证了论文选题的领先性和整个期刊的可读性。其次,中央银行研究成果的独到性是期刊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中央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统计系统和研究体系,针对某些重大经济金融现象或政策安排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研究资源是系统而新颖的,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独到的。另一方面,就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而言,专业化优势又体现为区域化优势。人民银行区域性金融期刊几乎每一期都刊载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实务论文和研究报告,因此可充分依托辖内金融系统研究体系的专业优势,立足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不同理论倾向的印证比较,形成各具特色、持续跟踪、相互补充的调查研究网络,通过引导推动、平台搭建和研究产品展示,逐步形成各家期刊在特色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福建金融》注重发掘福建金融系统在两岸金融方面的研究资源积累优势,以“海峡金融”专栏为载体,刊登了系列特色研究报告,已初步创立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领域的特色研究品牌。
为更好地发掘和整合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专业化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学术期刊可在以下层面上寻求创新:其一,找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架设横跨学术和实务的桥梁,使不同的读者和作者得到良好的沟通。由此,一方面,应重视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政策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的微观研究,逐步将那些紧密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点的基层调研类成果,提升到兼具理论素养和政策内涵的“案例研究”层次上,更好地促成从事纯理论研究的作者了解现实金融运行的鲜活资料,深刻认识到研究现实问题才是实现理论突破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推出具有明确政策含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编辑部应立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层次上的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文献和观点综述,引导各层次作者群对关系货币稳定和金融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多角度思索,鼓励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其三,加强期刊与金融学会在研究成果上的相互支撑,实现期刊工作与学会工作的良性互动。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即各地金融学会的平台,积极跟踪关注学会会员单位的最新研究进展,既保证及时对学会的重点课题及学术研讨的重要成果加以刊载。又能为刊物核心作者提供研究指引,由此获得基本的研究资源。
(三)推进期刊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此优化期刊的治理。
一是健全和完善期刊编委会制度,为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针对目前各家金融期刊编委会成员中行政领导居多、专家学者偏少的状况,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的平台来优化编委会成员结构,增补当地相关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一些专家学者为期刊编委。这些增补的编委将从理论或研究方法创新的角度,对期刊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提出
建设性意见。
二是进一步创新编辑体制,构建完善的稿件质量管理体系。首先,逐步确立责任编辑―特约编辑的两级编辑制度。凡遇推荐来稿,可先由相关特约编辑对稿件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证性作出基本评价,并在初审中侧重于向作者提出业务上和技术上的修改意见,然后才进入责任编辑的文字处理程序。其次,试引入匿名审稿制度,确立相对公平的用稿程序和尺度,逐渐改变责任编辑决定稿件取舍的基本模式。结合区域性期刊的实际,可考虑先着手建立匿名审稿专家库,具体人选可从各地金融学会会员单位骨干作者、各刊特约高级撰稿人,以及辖内各专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或研究人员中选聘,初步建立起各刊的特约审稿人队伍,由这些专家型编辑匿名编审特定的学术性、专业性或技术性偏强的稿件。
篇7
【摘要】国际保理业务已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很不稳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完善市场、控制风险、加快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上加以应对,以加快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国际保理,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指出口商利用商业信用出卖商品,在货物装船后,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无追索权地卖断给保理商,立即或远期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
保理这种结算方式适应了目前国际贸易中流行的非信用证结算的实际情况。目前,国际上已成立包括我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保理联合会FCI,并公布了世界各国保理公司所接受的统一惯例。
一、我国保理业务的难点分析
(一)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保理业务总额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这和我国作为第3大贸易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中国银行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1993年加入FCI,成为FCI的正式成员。之后,交通银行和东方国际保理咨询服务中心也陆续参与了此项业务。1995年5月,中国银行也启用了EDIFACT系统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保理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在信息传递上更加及时、准确。但是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是很不稳定的,按照FCI的统计,2001年中行、交行的保理业务额为4000万美元,2002年下降到1500万美元,2003年和2004年也分别为2000万美元。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量只占我国结算量的很小比例。
(二)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难点分析
1.信用风险控制不健全。信用交易在我国当前尚未普遍建立,由于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方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满足于用传统的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不能完全适应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保理业务。
2.保理业务立法不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管理规则》、《国际保理公约》等,但这些规则尚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我国尚需要建立一套指导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
3.保理业务的信息化、电子化设施尚不完备。能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的因特网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自然也渗入了保理业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网上交易成为满足客户要求,战胜竞争对手,占有市场的又一利器。而我国商业银行与各国保理公司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互网络,降低了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相对落后的硬件设施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保理业务走向国际市场。
4.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保理人才队伍。保理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不仅具备熟练的英语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较丰富的国际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熟悉相关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我国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的国际保理业务培训;在实践中从业人员也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我国的保理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业务量低,开展的区域有限,但是国际保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力发展保理业务是国内各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对于今后保理业务如何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保理市场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份额的迅猛增长,我国必然要建立与增长相适应的、和国际接轨的现金国际结算工具。在这一环境下,单纯依靠我国企业自觉转变交易观念,改变传统交易习惯不能适应这一发展。政府必须出台扶植政策,鼓励出口企业应用保理业务以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利益驱动机制,使出口商、保理商都能在开展保理业务中有利可图,从而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引导示范。在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开办、金融创新业务品种推出的审批问题上,金融监管当局可在各商业银行实行有效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尽快批准。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当努力改进信息调研工作,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广泛运用世界各地的行网络和保理商网络,为客户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保理风险控制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做保理业务时必须做好信用风险的防范,银行应该对销售商、购货商的资信进行评估,核定保理信用额度。其次,保理业务作为一项金融服务,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其微观角度来看,都需要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出台保理业务管理法规和基本操作规定,以规范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同时加强保理业务的现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措施。通过配套的法规建设,可以保证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减少甚至避免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优势,提高国际贸易份额。再次,促使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各商业银行都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共同遵循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惯例。
(三)加快国际保理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国际业务,提供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和采用保理业务进行结算的企业都应重视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商业银行可以邀请与我国有业务往来的国外大保理公司人员来介绍国外开展保理业务的最新动态,请国际知名专家到我国各地举办各类保理业务培训班,组织人员参加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保理课程学习、考试,通过考核挑选高学历、高智商的人进行有目的的培养、锻炼,为保理业务的开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另外,国内同行之间应定期进行业务研讨,磋商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在内部管理上,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机构可考虑设置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业务操作规程及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另一方面在国际保理业务的定价问题上,可参照国际标准再加上对本行开展该业务的成本收益分析,确定合理的价格,同时对在不同目标市场的客户体现差别定价策略,甚至可与单一大客户协商来确定价格。
再次,就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的直接起因看,70%的国际拖欠是由于对客户资信不掌握,25%是产品质量及货期方面。可见,要想成功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必须做到:一是切实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意识及防范措施的教育;二是严格把好出口商品质量关。
篇8
内容提要
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任何企业经营
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试对什么是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现代商业银行与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
的关系,现代商业银行智能开发的过程、方法与技术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商业银行智能开发
一、现代商业银行与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
1.现代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智能开发的含义
所谓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就是商业银行等组织通过培训或开发项目
增进或提高银行职员能力水平和组织业绩的一种有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习惯上,智能开发被称为培训。
2.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对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智能开发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兴衰密切相关。因为信息和知识是现代企业前进的推动力,而培训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最有效途径。现代商业银行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特殊的角色。它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的智能开发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2.1智能开发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主要是指负债性经营、风险性经营和盈利性经营。因此,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金融产业是一种竞争激烈的高风险产业。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安全性的核心就在于正确处理风险。金融风险并非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发生,金融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损失常常因信用特点而一直为其表面所掩盖着。信用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因此产生的有借有还、存款此存彼取、贷款此还彼借,导致了损失或不利因素被这种信用循环所掩盖。同时商业银行具有信用货币发行和创造信用的功能,从而使得本来属于即期的金融风险的后果,可能由于通货膨胀、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形式掩盖事实上的金融损失。另外,商业银行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它一头连接着成千上万的储蓄者,另一头聚集着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只有在保证存款支取兑付的同时,通过贷款才能创造派生存款。因此金融风险不仅具有对原生存款者和初始投资者广泛的影响,还具有数量倍数扩散的效应。因此,金融风险一旦爆发,出现存款不能兑付时,极易产生社会波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努力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要能够依据一定的方法、制度对风险进行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
流动性问题是任何财务活动和金融活动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但作为商业银行,研究和掌握流动性要比一般企业显得更为重要。银行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对银行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要比出现经营亏损更为可怕。流动性是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如何安排三者之间的比例,灵活调度,是银行家最重要的经营诀窍和经营艺术。
所以,商业银行在负债经营的前提下,面临着包括信用风险、支付风险、资产损失风险、犯罪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而又要完成作为企业必须完成的盈利目标,所以就必须通过培训使管理者了解金融风险的性质、产生条件;识别金融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掌握概率统计知识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各项金融风险的技术性参数;学习现代金融制度。懂得如何衡量风险,如何分析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控制和减少风险,如何转移风险,如何预防风险都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所必备的素质。
要真正实现商业银行的这种"三性"方针,要始终保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的作用的发挥,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显而易见的。难怪西方商业银行无不把人力资源视为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的最重要的资产和最珍贵的资源,把人力资源看作保障正常运营的最有效保证。商业银行要安全运行并获得盈利,需要一个敏锐的、平稳发挥功能的员工队伍,需要这一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必须有智慧、知识与诚信,而这些恰恰都需要经过对员工进行智能开发,或者说培训。
2.2智能开发商业银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
由于科技知识的突飞猛进,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不停变化。在整个社会和经济演进的过程中,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不停的"推陈出新"以满足整个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否则终必遭市场所淘汰。银行因为外界的刺激则必须力争上游,在服务的性能、品质上不断创新。因此,如果组织外界的大环境在变化、在进步,而维系整个组织成败的“人”品质方面却没有进步,势必使组织在可见的未来,丧失了在市场上与同业竞争的能力,除非是垄断,而垄断毕竟是少有的、暂时的。
当代金融新浪潮虽然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努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为其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使自身的传统业务和优势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就应审时度势,在指导方针、经营思想、管理模式、业务活动、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利用其传统优势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去适应新的环境与要求。而这一切的背后首先需要的就是银行员工及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银行根据客观变化的要求,适时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保持一支生气勃勃、技能超群的员工队伍。离开了这一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版权所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将逐渐放宽,这一方面加剧了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一些非金融机构也进入金融领域与金融机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过去的垄断地位和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并且,随着加入WTO日程的日益临近,我们的国有银行也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竞争是将全方位的,包括管理竞争、业务竞争、资本竞争、服务竞争、技术竞争,但人才竞争是最关键的内容,因为一切竞争都是以人为载体的。国际银行业服务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的速度因高科技、高技术的引入而逐步加快,我国的商业银行对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的紧迫感也随之增加。
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还存在着一种旧观念"进了银行门,就是国家人",因此导致银行的有关部门忽视培训工作,一部分银行职员放松自身的学习。这势必影响银行银行职员的整体的素质,导致竞争的劣势。面对变化无常的经营前景,商业银行必须强化培训的意识,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值得借鉴的是,由于意识到培训所带来的巨大效益,香港汇丰银行仅香港地区每年花在员工培训开支就达9000亿港币,其培训体系也是相当完善的,对培训的巨大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已使该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他们在市场份额占用率上均已超过对手而名列前茅。在强手如林的国际金融市场上,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抓住培训这一环节。
2.3智能开发是促进商业银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作为商业银行的员工,每个人都希望在组织中有成长晋升的机会,这就需要他们
不断的学习。不但要熟练自己的工作,还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掌握有关的新技
术和新方法,使自己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自己的职业道路
有长远计划的人,一般都渴望能有学习的机会,以利于下一步的发展。
员工的这些愿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很容易降低工作热情,最终导致员工流失,尤其是优秀的员工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能更加强烈。
因此,智能开发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之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组织的重用,从而对工作满腔热情,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这个角度看,智能开发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现代商业银行安排职员参加培训,通过去国外分行任职,去先进银行学习,或者去先进国家进修等形式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经过培训的银行职员,不仅提高了素质和能力,也改善了工作动机和工作态度。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特征和智能开发的目标定位
现代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功能的金融企业。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它是历史最为悠久、业务范围最为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种。
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具有一般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它拥有业务经营的自有资金,以利润为最终目标,按商品经济的经营原则从事经营活动,这些与其他工商企业并无二致。但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与一般工商企业截然不同。工商企业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的金融服务。
与一般性企业相比,现代商业银行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其多元化的业务经营对象和多功能的服务品种也远远高于一般企业。
与一般金融企业相比,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与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是金融媒介,他们在经济生活中同样发挥信用中介作用。从这方面讲,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但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它经营一切零售和批发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放款业务中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当然,随着各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但从整体上看,商业银行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现代商业银行呈现了业务经营综合化、银行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银行电子化等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它为传统商业银行打破地域限制,迈入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商业银行的全球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伴随着新的经营方式、业务品种、交易方法的出现,使商业银行步入了更多的新领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讲是一场真正的挑战。
现代商业银行的这种特征自然对其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决定了其智能开发的目标定位。现代商业银行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员工熟悉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员工掌握与银行业相关的工业、贸易、商业、财税、甚至理工等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不仅要掌握信贷、储蓄、会计等基本业务知识,而且对国际、国内的最新管理技术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国际化,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业务,员工不仅要熟悉本币业务,而且要了解外币业务,不仅要熟悉金融业务,而且要掌握英语、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要想拥有这样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为员工提供的全方位的培训机会。
三、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智能开发的原则
为了指导商业银行智能开发工作有效进行,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德才兼备的原则
员工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水平。所以,员工培训必须兼顾这两方面。银
行是接触大量钱财的场所,银行职员的道德水平是需要严格把关的。
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是每个新行员的重要课题,通过培训,熟悉有关银行职业道德和银行规范的内容,并逐步转化成自身的素质。而对于老行员,尤其是中、高层领导干部,更要不断强化道德原则和金融纪律规范的约束,一旦这些掌握了较高权力或专业技能的人员出现了道德问题,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1995年,拥有232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仅以1.6英镑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反面教训。导致这家著名的银行破产的罪魁祸首就是其新加坡分行的经理兼交易负责人尼克.利森,他利用职务之便,违规进行期货交易导致了这场恶果。纵观我国的金融案件,从犯罪人的角度讲,都是其道德水平不过关。尤其在我国金融监管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更要加强有关职业道德的培训。
2.全员培训和分类培训的原则
全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在职的各级各类银行职员都进行培训,这是提高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只有全体职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全员培训往往是针对共性的、基础的内容,例如,银行内部规范、银行职业道德。根据银行职员的分工和级别的不同,应该把重点放在分类培训上。对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教程、设计不同的培训评估方案。
3.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培训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严格考核
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考核合格,才能择优录用或提拔。鉴于很多培训只是为了提高素质,因此对受训人员择优奖励就成为调动其积极性的有利杠杆。要根据考核成绩,设不同的奖励等级,还可记入档案,与今后的奖励、晋级等挂起钩来。
4.激发兴趣原则
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为培训工作的一个关键。人们总是出于某种动机而学习,这种动机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学习动机是积极的,学习效率才会高。并且,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技术、知识和环境日益变化的今天,更多的人深切的感到学习的重要性,"终生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建立学习性的组织,这就是要求通过银行培训倡导终生学习之风,培养职员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的学习。
5.前瞻性与连续性原则
员工培训有的能立竿见影,很快反应到员工绩效上,有的则可能若干年后才可能
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很多主管人员来说,这似乎是"赔本买卖"。若缺乏高瞻远瞩
的魄力,对员工培训就不会有积极性。因此,抓好员工培训,各级主管人员要把目光
放远,胸怀放大,从长远发展考虑,舍得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在考虑到培训的长
远性的同时,鉴于培训在时间上的阶段性,还应注意到不同培训计划之间的连续和衔
接。通过一项项培训的有机结合,将整个组织对其员工的长远培训目标和总体计划体
现和反映出来,使员工通过一个一个层次,一个一个阶段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
面的素质。
四、现代商业银行智能开发的形式――培训
1.培训的过程
1.1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必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必须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否则就是劳民伤财。所以在培训之前,商业银行必须对人员素质的现状进行充分的摸底调查;或者是预测未来,培养适合商业银行超前发展的人才。因此,培训的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培训需求。培训需求可从组织需求、工作需求和个体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这三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而认任务分析和工作绩效分析是确定培训需求的两个主要技术。任务分析是从分析某个岗位要求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出发,从而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和范围,它一般是针对新行员的;工作绩效分析是找到在岗行员现有的工作水平与期望的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不愿意做的。如果是不能做的,就说明培训的不够;如果是不愿意做的,就需要采取激励的手段。
1.2确定培训目标
商业银行的职员构成有不同的工作分工和等级序列。因此在整体的人员素质要求下,又要针对不同类别的职员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如果按照等级序列,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人员结构划分为前台业务人员、中级职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由于前台业务人员直接接触客户和现金,因此我们对其确定的培训目标就是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对于来自银行外部不法之徒的欺诈行为,银行所应采取的最基本对策就是加强内部控制。为此,银行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项业务的操作程序和相关要求,并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这些都是一线职员的重点培训内容,他们要具备洞察可疑之处的职业嗅觉,一旦在基层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应变和补救措施,防范欺诈行为。
对于中级职员,在经过培训之后,他们应该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情况,熟悉相关的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高级管理人员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他们应该具有较高的技术职称,有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随机事件能够应变自如,熟悉政策法规,要有开阔的眼界,掌握管理技巧,具备较高的决策、协调、指挥能力。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看,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把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快培养一大批领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的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造就一批银行家。为此我们要对在职的各级行员,特别是二级行行长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培养出相当一批精通本外币业务、善于领导管理、熟悉有关法律、了解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可担任二级行行长以上职务的商业银行优秀管理人才,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宏大目标的迫切需要。
至于不同部门的职员,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自然不同。以客户服务部为例(客户服务部是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营销员,负责拓展市场、受理和采集客户需求、营销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优质金融服务)。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性企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以求在竞争中取胜,它更需强调"客户是上帝"的原则。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国有银行不可避免的要流失一部分优质的客户,我们必须不断加快服务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我们的市场分额。因此,商业银行要客户服务培训放在重点位置上。客户服务部的职员较其他部门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例如客户服务部的主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自身的现象与修养,维护该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和整体利益;具有一定的银行从业经验,熟悉该行大多数业务的基本运作方式和操作流程,能够熟练掌握该行的优势和特色业务;了解该行的历史、组织机构、运营机制、经营模式、在当地及全国的市场份额及地位,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业务优势、主要客户分布等;掌握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政策以及该行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交和公关能力,善于与人沟通与合作。
培训目标是评估机制的基础,因此要力求定量化和可操作性强。
1.3选择培训方式
培养高素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但不论是离职培训或
是在职培训,在国内培训或是到国外培训,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培训教材。高质量的培训教材,不但要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一般知识,更要充分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新经验,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西方商业银行在其几百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这些经验编入我们的教材,有助于开阔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视野,并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当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不应照搬照抄,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必须看到,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变化过程中,许多制度还有待完善,有些方面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差别还很大。例如,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以其业务普遍综合化、多样化为基础的,而我国对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政策,这必然会影响经营管理方法的运用。因此,要注意培训教材和金融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统一性。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自己的经验,也要认真总结归纳,进行分析比较。这是我们在选择和编写培训教材时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
除了培训教材,还有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就是案例分析。这一方式适合各个层次上的银行职员。对于新行员来说,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环境和管理实践,而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对案例的研究,能够开发出受训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决策与应变能力。例如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从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来看,我国的金融领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通过对这一经典案例的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4培训效果的评估
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之后,必须经过培训效果的评估,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
过程。培训效果的评估就是检验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培训活动的普遍化,培训评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单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家对经营成本都很谨慎和敏感。钱花出去了,就要看到成效。另外,从法律的角度,企业为了在员工培训和开发的组织活动中保持公正、合理、合法的形象,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和规范的组织程序和操作程序,即完善的评估制度系统。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培训中心,但培训体制还比较混乱。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商业银行之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培训机构,中央银行必然成为这个牵头部门,央行要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适时调整各商业银行的培训目标和规划,对其下所有商业银行的培训机构进行调整充实,并对其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各商业银行在进行培训评估的时候,因为对不同层次的职员所设定的培训目标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员设计不同的评估方案。评估的结果和成绩应记入每个人的培训档案。这里,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培训考核的成绩或积分累计,作为年度等级考核、资格认定、升迁奖励的重要依据。
2.培训的形式
2.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可以促进学习的竞争,创造学习的气氛。可以同时培训许多人,充分利
用师资力量;但是这种方法缺乏针对性,实用性较差。
集中培训有几种方法:基础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入行的员工;业务培训的目的是熟悉各种票据、工作程序,各种具体规定和要求等;中坚培训是指对工作骨干的培训专门培训则是针对某相专门业务的培训,如外汇业务;特殊培训即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培训,如计算机联网的运用。
2.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一般是一帮一的以老带新,所以针对性较强。
在职培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轮换制度。具体讲,是把有培养前途管理层人员,横向的在组织机构的同一层次上,从一个部门调换到另一个部门。例如营业部的主管人员去负责信贷部的工作,以后又去担任外汇业务部门的领导。由此可见,它不同于职务提升,不是垂直的在组织机构的上下级别之间进行调动。一般来说,事先并不规定轮换时间的长短。但要让被轮换者感到,自己将"永久性"的工作,这样才可能使其在新岗位上认真钻研。
这种轮换形式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首先,被轮换者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负责,连续经历不同的情况,能够取得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受训者可以深入了解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再次,这种方法有助于形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些对于培养银行领导层的接班人是非常重要的。
(2)技术比赛
技术比赛种类很多,但点钞是必须参加的,其他科目可以自愿参加。技术比赛也是一种考试,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3)电话培训
一般是请某个顾客用电话向各支行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然后把各支行的回答进行比较。这样做是因为技术比赛和各种考试看不出职员的服务态度如何,而顾客用电话联系业务时,就可以对职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各支行及当事人,以便于总结经验。
2.3自我学习
就是引导职员自学,这是对集中培训和在职培训进行补充的一种形式。它的优点是比较系统,可以将以上两种形式中学不到的东西系统的补充一下,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比较灵活。但是完全靠自学,缺乏必要的指导,遇到难题弄不通,会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促进自学,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考试制度,职员们可以自愿参加,借此衡量自己所达到的成度。考试成绩放在人力资源部门,但并不与工资和升迁挂钩,只是作为促进学习的辅助手段。
3.外出研修
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职业性强,时间充裕,可以深入学习。但由于成本较大,
这种方式不可能面向全体职员,在受训人数上受到限制。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采取了出国考察、到外地考察或到兄弟银行学习的方式,但往往存在着计划不周详,行程目的不明;以培训为名,休闲活动过多的问题。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国家钱财,实际工作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容易使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尤其是出国考察的项目应该由上级部门严格审查,而所有考察结束,都要对考察汇报进行评价。
五、结论
当今国内外知名企业无论是对于培训的认识,还是自身培训的方法、手段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任何有志之士都应该把员工培训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带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自觉的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但对培训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培训水平和培训手段,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国际上企业员工培训的趋势不十分了解,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不利的。商业银行的员工培训工作还任重道远,只有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从长远看,我国的商业银行才能在经营管理、创新等方面向一流的国际化商业银行迈进。
参考文献
1、蔡鄂生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2、戴相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3、戴相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4、刘卫东等《中国银行基础培训教材》中国银行教育部1998年版
5、加里.德斯勒(美)《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人大出版社1999年版
6、韦任重《人才开发》1999年第6期P45
7、张成福等《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