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工作亮点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治理工作亮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治理工作亮点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以“五乱”治理为核心,着力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打造城乡环境示范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镇城乡面貌持续好转。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属地管理、分类指导、村民自治、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环卫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把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与建设生态文明家园、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和制度创新,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深化“两点六线”治理重点。全面巩固菜坝、凉水井场镇“两点”和宜飞路、菜喜路、垃圾场路、两凉路、偏凉路、围场路“六线”整治成效,打造整治亮点。

(二)规范垃圾处理机制。统一规划布局,具备生活垃圾转运条件的,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方式集中处理;不具备转运条件的,按“适当集中、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分片建设处理设施,适当集中处理。

(三)推动全民参与环境治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广泛建立环卫志愿者队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化“六进”活动和卫生村、卫生单位、卫生户的创评活动,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纵深推进;引导群众集资、社会各界捐资、政府加大投入,共同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活动。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除四害”宣传工作和健康教育进村(社区)活动,全面落实爱国卫生月(周末)大扫除、重大节假日整治。村、社区、驻镇单位每年灭鼠二次以上。自建小区、农户庭院要配置好环卫基础设施、修补路面、清洁粉饰墙面、补绿植绿。

四、工作机制

(一)落实责任机制。努力构建党政主要领导负责指导和督促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指导和督促所联系单位、村(社区)、分管部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企事业单位开展好责任范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开展好责任范围整治工作;村(社区)干部搞好本辖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村(居)民认真履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着力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

(二)落实问责机制。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曝光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个人进行曝光,单位主要领导作书面整改承诺,并限期整改。畅通服务热线、投诉信箱等意见受理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监督问责体系。

(三)落实激励机制。一是加强督查考核。镇政府对村(社区)每季(抽)检查一次(事前不通知),每半年评比一次,半年、年终检查前三名的村(社区)和联系村干部分别加3分、2分、1分,半年、年终检查最后三名的村(社区)和联系村干部目标考核总分中扣1分、2分、3分。镇政府临时安排迎接检查突击整治的村(社区),检查获得好评的,每次加2分;检查未通过的,每次扣2分。二是加强财力保障。按照政府补贴(按50%配套工作经费的方式)点、村(社区)出点、村民筹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设施建设维护。三是加强工作奖惩。与各村、社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按考核细则考核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加大对评比的卫生庭院户和批准建立的垃圾池(房)材料费的奖励补助力度,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政府调整充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组,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保障。坚持舆论开道,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素质。采用进村入户宣传、志愿者劝导、强化学校行为习惯教育等方式,带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篇3

一、加强综治基础建设,推进新一轮平安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㈠深入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以平安村(社区)创建为重点,在全镇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达到新一轮平安创建标准。

㈡切实加强综治机构建设。加强综治机构自身建设,健全各项制度。调查研究,明察暗访,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狠抓各项综治措施的落实。

㈢大力推进综治工作中心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镇综治中心和村级综治工作站,有效整合公安、、民政、国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工作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稳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㈣健全农村平安建设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确保年内基本完成村(社区)为核心,警务室或调解室为支撑,治安巡逻队为基础的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体系的目标要求。

二、着力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体系,维护社会持续稳定

㈠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组织领导和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组织领导,实现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㈡健全预警机制。继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制度。密切关注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排查梳理新农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农民工资引发的矛盾纠纷,掌握社情民意,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加大信息汇总、形势研判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积极做好应对因各种因素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工作。

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着力健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

㈠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斗争,统一执法思想,加大打击力度。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打击能力,减少社会对抗,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㈡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宗教极端势力和各种特别是“全能神”组织的渗透与分裂、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㈢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控体系。把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建设规划,构建以巡逻员为骨干,其它群防群治队伍为重要力量。切实加强我镇治安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保持社会治安平稳。

㈣继续开展视频监控村村通建设。

四、创新重点群体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㈠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全力做好返乡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措施,形成服务管理合力。

㈡加强重点人头,重点领域排查管控。推进重点群体信息库建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已转化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因灾孤残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工作。

㈢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抓好企业安全的监管,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势头,做好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和改进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和交通运输,消除安全隐患。

五、加强和改进宣传教育工作

篇4

各社区居委会、各有关单位:

2006年办事处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区委七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法治新浦”、“平安新浦”建设,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和协社会的能力,改造特殊群体的能力和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为构建和协社会、服务跨越发展贡献力量。2006年工作目标是:1、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3、落实学法制度,抓好重点对象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列入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4、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工作,达到市级规范化要求;5、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各项制度,继续探索“大调解”平台作用以及功能的发挥。

一、全面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综合素质

司法行政工作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司法行政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2006年,我处司法行政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继续加强与工作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业务培训,以务实和求实为工作目标,做到通识与通才培训兼顾。二是进一步要求工作人员和基层调解员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自学,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制作的水平。三是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运用。特别是相似案件处理方法比较分析,有助于提高业务技能。

二、继续发挥“大调解”平台作用及其功能

首先,要进一步将工作力量、工作重心前移,把摸排和预防工作放在工作的重点来抓,做到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堵,宜钝不宜激,宜小不宜大,把钝化控制矛盾的形成和激化作为前移工作重点,进一步减小大调解平台的压力。其次,抓人民调解的潜能挖掘。人民调解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传统业务,要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着力提高调解人员整体素质。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年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4次纠纷排查活动,集中调处和化解带有规律性、季节性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三、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继续落实安置帮教措施

我处社区矫正工作重点,是要在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上下功夫v,。要按照“重在矫正”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方法,不断提高矫正程序的严密性和矫正手段的科学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矫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合力,努力提高矫正质量。要按照“抓住重点、培育亮点、形成特色”的要求,着力完善规章制度、质量评估、安全保证等体系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实践总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来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完善矫正工作程序,健全志愿者队伍,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不脱漏管和无重新犯罪现象。

篇5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贯彻工作要点为重点,做好验收阶段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强与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继续加强深入开展农村主题法制宣传、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法律七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各县(区)至少各确定3个拿得出、叫得响的点。--以开展法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法治县(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组织并推荐“全区法治县(区)先进单位”的表彰。打造特色亮点工程,进一步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依法办事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以全面落实规划为重点,切实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对照国家“五五”普法规划和区、市《实施意见》规定,积极动员部署,拾遗补缺,攻坚克难,充分弘扬六盘山精神,切实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的各项迎检工作。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认真研究制定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检查验收标准,进一步细化工作,确保检查验收工作规范有序、客观全面。确立目标责任制体系,采取分片包干措施,确保“五五”普法工作通过全区、全市验收。--以“六五”研究制定为重点,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新发展。加强“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研究,研究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六五”普法规划制定的理论研究,广泛听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制定好“六五”普法规划打下广泛的社会基础,力求新的五年普法规划有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新发展。--以创新宣传形式为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以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为抓手,建立法制宣传的长效机制,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加强法制新闻宣传工作,发挥传媒作用。在主流媒体积极创办法制宣传专刊、专栏、专版,广泛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协调配合的宣传格局。加强流动普法阵地建设,依托各级党校、学校、培训中心(基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开展法制宣传。借助已有的各类手机宣传平台、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新的宣传渠道和信息平台,不断扩大法制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以组织保障机制为重点,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各级人大监督检查职能,督促“一府两院”及其部门落实“五五”普法决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经费保障作为“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开展法治建设专题理论研究,为领导干部及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开办法制讲座,参与重大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大众传媒的法制宣传工作,每年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开展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

 

篇6

一、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

1、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全面提高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

2、广泛动员各级机关、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地方立法和依法治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快“法治”建设步伐。

3、积极开展以“每月一法”为专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国家法律颁布时间,制定具体普法计划,切实落实好每月的主题法制宣传活动。

二、广泛开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围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开展与促进就业、发展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住房拆迁、物价调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打造“法律惠民”服务品牌,依法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学习宣传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转方式、调结构保驾护航,促进我市强力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面貌改观,创新绿色发展,实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6、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大众化、社会化。

三、继续深化“法律七进”活动

7、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认真落实机关普法联络员制度,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不断增强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机关普法制度化。

8、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全面推广农村“1+10”(一名党员或普法骨干联系十户家庭)的普法模式,落实农村法制教育阵地“五个一”建设,加强农村“两委”成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实现农村普法多样化。

9、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一长三员”(楼长、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普法队伍的作用,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普法规范化。

10、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小手拉大手,我与家长同学法”、“模拟法庭”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普法社会化。

11、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开展“诚信守法企业”、“文明守法经营户”等评比表彰活动,配备企业法律顾问,健全企业和企业职工维权机制,推动法律进车间、进班组、进工地,实现企业普法阵地化。

12.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全面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单位普法属地化。

13、深化“法律进家庭”活动。开展“遵纪守法光荣户”、“学法普法带头人”等评比表彰工作,增强家庭成员的民主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家庭普法常态化。

四、扎实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14、继续健全完善法治创建制度体系。建立完善法治创建组织形式,做到组织健全、人员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法治机关、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法治单位和法治区市”7个创建标准。全市将选择1-2个镇街作为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

15、定期开展法治创建监督检查。要主动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的支持,定期组织开展对法治创建情况的视察、检查和监督,以促进创建工作落实。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于第四季度对全市法治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并作为评比表彰先进的依据。

16、开展基层依法治理评比表彰工作。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教先进学校”、“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和评比表彰工作。年内,受到各级表彰的民主法治村(社区)达到70%以上。

五、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

1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全市年内将着重培养并规范2个试点单位,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18、巩固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四六制”工作格局。即以“六类”(在校、落榜、失学、待业、服刑在教和刑释解教)青少年法律需求为突破口;以青少年普法“六进”(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监所)活动为平台;以创建“六项机制”(领导机制、制度机制、队伍机制、资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档案规范化机制)为保障;以建设“六个”普法渠道(广播电视普法频道、报刊法制栏目、互联网普法网站或网页、普法信息广场、青少年普法教材、普法维权平台)为载体,实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常态化、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全面营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六、切实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19、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并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动作用。

20、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学习,加大公务员法律知识测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把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计划,把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情况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

22、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四民主两公开”自觉性。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提高其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提高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质量。充分发挥农民工法制学校作用,定期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消除乡村和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死角”和“盲点”。

23、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使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24、12月份,将分别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村(居)“两委”成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

七、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25、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组织各类媒体开设法制专版、专栏、频道、网站等,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

26、整合优化社会资源,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文化团体和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推动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有特色、高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八、全面加强普法队伍和阵地建设

27、要按照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普法队伍的要求,全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专职队伍、各级普法讲师团队伍、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类普法骨干。

28、抓好普法骨干培训。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提升全市普法宣传教育骨干队伍素质。上半年,市里将对普法骨干进行集中轮训,使之全面掌握《“六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9、巩固强化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努力打造新型普法阵地。在继续健全和巩固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站、普法大集、法治广场、法治公园和法治楼院等传统普法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法在线》、“以案释法”等媒体普法专题栏目,探讨建立大型普法广告宣传牌(屏)、普法网站(页)等普法阵地,培育普法“亮点”。

30、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普法氛围。把每年的12月份作为全市“法制宣传月”,深入开展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为主导、以宣传宪法为核心的各类宣传活动;把每个季度的第4周作为全市“法制宣传周”;把每个月的第4天作为全市的“法制宣传日”。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时机,开展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法教育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九、健全和完善普法保障机制

31、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到位、领导有力。

32、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所确立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需求,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篇7

一、工作任务

全面检查局机关、所属各二级单位五年以来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工作资料,查找问题不足,切实做好“六五”普法终期迎检准备工作,推动《市体育局“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为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一领导。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广泛动员,精心部署,自下而上地做好“六五”普法迎检各项工作。

(二)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掌握了解真实情况,总结成绩、经验,发掘、培育亮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三)坚持协调配合。局机关相关科室、所属各二级单位要通力合作,沟通协调,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性,互相配合,努力使迎检的过程成为凝聚各方共识,合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

三、迎检主要内容及方法

“六五”普法迎检的主要内容是:(一)“六五”普法规划和《XX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二)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普法重点内容的学习宣传情况。(三)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居民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的情况。(四)面向社会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活动,特别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情况。(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情况等。

具体内容参照“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验收资料目录准备。

四、实施步骤

工作从5月开始,9月份结束(具体时间以上级文件通知为准),具体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5月中旬至5月31日)

局机关办公室、所属各二级单位要对照本验收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自查阶段。(2015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局机关办公室、所属各二级单位对照“六五”普法迎检工作责任一览表,重点结合工作任务和要求,认真梳理本单位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形成“可听、可看、可查”的经验做法。局办公室将“六五”普法五年(2011年——2015年)的工作轨迹材料于6月20日前报送市依法治市办审查验收。所属各二级单位将其“六五”普法五年(2011年——2015年)的工作轨迹材料于6月20日前报送局办公室审查验收。

(三)检查阶段。(2015年7月1日至8月30日)

市检查验收组对各单位进行实地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所属各二级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做好“六五”普法迎检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工作,结合实际,制定迎检方案和措施,认真进行动员部署,确保考核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篇8

1、深入做好“四五”普法的总结验收工作。

根据市的“四五”普法依法治区考核验收标准和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开展自查,总结经验,提炼精品,确保“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工作有行动,有亮点,有实效。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收集整理依普工作有关文字、音像等资料,合理分类,规范装订,妥善保管。教育局由党办牵头组成检查组对各单位“四五”普法依法治教工作进行抽查。

2、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

公务员及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聘有法律顾问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中层以上干部中进行教育法规的学习。书记校长学习日及各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宪法修正案》、《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年中将组织进行学习情况记录检查,并提供相关练习卷进行练习巩固,提高学习实效。

3、教师法制教育。

各单位要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时间安排学法内容,每月集中学习2小时以上。做好暑期师德培训法制教育工作。教师法制教育重点学习《宪法修正案》及与教师利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4、青少年法制教育。

继续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开展“五个一”法制教育活动,以课堂教育和专题活动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即组织一次法制教育的参观或观看一次VCD,举办一次法制知识演讲会,上好一堂法制知识教育课,举办一次法制知识征文比赛,组织一次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宣传舆论工具的作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继续办好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橱窗、专栏、板报、墙报、图展,搞好法律进学校的活动。充分发挥好教育主阵地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采取各种形式,把理论性与实践性,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各校法制副校长要协助校长,加强与当地综治办的联系,积极参与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治理工作,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法制教育。积极配合社区进行课外法制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

5、健全预防和保障工作机制。

学校要了解并准确把握在校学生的情况,要在确定需帮教对象,在掌握被帮教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落实行之有效的帮教与管理措施。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德育导师、学生小组成员、法制辅导员等与被帮教学生结对子,与学校签订“结对帮教协议书”,开展“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多种形式的帮教工作,正面引导学生,防患于未然。

篇9

(一)围绕目标,夯实基础。法治建设事关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各项政策,必须绝对确保政治方向上不发生偏差。根据上级部署和__区实际,今年__区依法治区工作的整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在“四个全面”上勇当排头兵的要求,围绕区委“123456”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城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为建设“生态__、科技高地、创业新城、乐活城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据此,依法治区办经过认真研究,确立今年依法治区工作目标是:落实建设一流法治城区“1+6”文件,加快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打造公平公正、规范守信、高效透明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城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使依法治国决策在__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二)领导重视,全面部署。区委区政府部署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工作后,依法治区办立即制定了工作方案(即“1+6”文件)。今年初,在区委五届二次党代会上,区委把贯彻落实“加快一流法治城区建设”列为今年重点工作,提出勇当“四个全面”尖兵的工作目标。3月初,区委区政府召开依法治区工作部署会,区委书记、区长及区几套班子悉数出席,对今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动员,把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四个全面”统筹推进,旗帜鲜明地表明区委建设一流法治城区的坚强决心,有效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依法治区工作的积极性。前段时间,依法治区办对全区各单位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推进措施,并进一步梳理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今年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保障、三个结合。一个中心是:推进落实“1+6”文件。两个保障是:加强依法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和努力推进中国法治创新服务基地建设。三个结合:一是探索法治建设与政治建设结合。抓领导这个“关键少数”学法尊法守法护法,提升行政首长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助推政治文明。二是探索法治建设与基层社会建设结合。重点推进法治框架下多方协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工作,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助推基层治理。三是探索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选择有条件的创新平台,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引进和培育高端法律服务业等工作,助推“高端引领、创新驱动”。

(三)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根据区委“1+6”文件要求,依法治区办协调各牵头部门,结合实际,相互协作,推出了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一是营造氛围。今年4月份区依法治区办与区政协办、区法制办一起谋划了今年第一季度法治政府建设协商议政会,38个有关单位和一批政协委员参加议政会;8月18日,区依法治区办又专门主持召开了__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__法治城区建设的建议》区政协1号提案推进会,对法治城区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7月份,区依法治区办联合区人大法工委、区教育局举办了人大代表视察法治进校园工作,研究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此营造全社会重视、营造了法治建设的氛围。二是凝聚合力。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是依法治区工作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区办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依法治区办分别到八个街道调研,与文件中六个牵头单位对接,开年即召开司法所长及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经常性地到各部门到街道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三是细化责任。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定《一流法治城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法治框架下化解基层矛盾工作任务分解表》及其实施意见,按季度细化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工作任务,每月了解工作动态,及时跟进协调具体问题。四是加强督导。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依法治区办密切配合,组成联合督查小组,制定《__区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区重点工作督查方案》,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依法治区办经常主动向区委区政府督查室汇报工作推进情况。8月18日市局蒋溪林局长到__区调研在法治框架下矛盾化解工作,为这项工作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五是落实考核。3月10日,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考核会议,研究决定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对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依法治区办于6月25日制定出了56项考核指标的《__区依法治区工作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已印发全区18个党群部门实施,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六是培育亮点。依法治区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和街道创新工作,挖掘亮点,加大

宣传,尽快形成工作成效。重点培育区人力资源局打造以企业责任主体的劳资纠纷源头稳控体系工作、团区委创新青少年社区矫正机制改革工作、__街道依法治街工作、__街道在法治框架下化解基层矛盾工作、__街道在天安数码城筹建法律服务平台工作、推广横岗街道调解司法确认工作。__街道在法治框架下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并召开全区现场会。(四)多点开花,取得成效。区依法治区办强力推进法治框架下化解基层矛盾框架省级试点工作,构建三级调解网络、整合三大调解体系、推广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完善涉法涉诉法律援助机制等,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区法制办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截至2015年7月底,共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137件,拟保留115件,修改9件、废止和宣布失效13件,确保政府决策的合法性、有效性。区人大在__街道__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挂牌建立全市首个立法联系点,及时反馈基层立法意见建议,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区纪委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通效能监察系统,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建立健全防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常态化制度的实施方案》,形成纠治“”的高压态势。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区政协的法治建设专项课题调研工作也已铺开,部分调研课题已结题,涉及依法治区工作的建议和提案正顺利推进之中。区委政法委牵头各部门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区公安专项改革、法警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区法院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启动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委会职能,实行专职委员列席不捕案件讨论!机制、取保候审案件备案审查通报机制和检委会委员督察案件机制。__公安分局进一步完善了“一中心三制度”,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首创了驻看守所法制员制度,组建了收押中队。区司法局扎实做好“六五”普法迎检工作。__街道打造人民调解“111”、“333”工程顺利进行。__街道启动法治文化公园和法治广场后序工程建设。__街道积极服务华为等企业发展,精心构建多方协同化解矛盾大格局,工作初见成效。横岗街道送法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法律“四进”工作顺利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成效显著。南湾街道继续建设联创科技园法治宣传示范点,推出了“社区法治学堂”等系列法治惠民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认真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重点推进“1+6”文件各项工作落实。

该项工作已于20__年底正式启动,我科将协调督导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工作机制改革等239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区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的各项工作,探索依法化解矛盾纠纷长效机制,为推进法治框架下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依法治区各项工作目标要求,分领域分类别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各领域规章制度,消除制度之间交叉、重叠、冲突、缺漏等问题,全面加强政策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篇10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山水城治安中心户(楼)长制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水城综治办,政法综治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搞好调查,把好选配关

治安中心户(楼、组)长选配原则上在现有社区居民小组长或“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中产生,应具备政治可靠、身体健康、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素质较高的条件。要严防在选人的过程中搞形式主义,防止做好人、认人唯亲,搞亲疏关系。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上把好关,确实把那些有能力、想管事、能管事的人选上来。

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政法综治中心已组织对所有社区的治安中心户(楼、组)长的姓名、人数、身份进行了调查摸底。目前街道共有治安中心户(楼、组)长235名(南泉135名、雪浪90名),人员身份符合区会议精神。

三、注重培训,提升素质

一是搞好培训。区计划每年组织一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培训,每个社区1名;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1-2批培训,以会代训或集中授课,编制印发有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内容的小册子,让每名同志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印发日常工作联系卡,当遇有棘手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时,知道和谁联系,向谁报告,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事态扩大,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各社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重点进行有关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范工作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结合会议进行培训。

二是发挥作用。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在社区综治站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积极当好“八个员”:法制宣传员、义务巡逻员、矛盾调解员、矫正帮教员、治安信息员、安全监督员、外口协管员、联络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治安中心户(楼、组)长职责见附表一]

四、培养典型,打造品牌

7月份,随着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工作的普及和展开,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将选1-2个安置小区或商品房小区,做为典型,重点培养,打造品牌。年底,组织辖区内所有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参观学习,宣扬他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实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山水城治安中心户(楼、组)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开展“当好‘八个员’,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在治安中心户(楼、组)长中分别培养各个方面的典型,并进行大力宣扬,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局面,营造一种想干事、干好事的氛围,打造工作亮点。

五、坚持制度,规范建设

各社区要严格落实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治安中心户(楼、组)长会议,主要是总结工作、分析问题、明确工作要求,会议一般由书记或主任召集;

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分析排查会议,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相应对策措施,会议一般由治保主任和社区民警召集,书记或主任、调解主任要参加;

补贴激励资金(区级财政出40%,街道财政出40%,社区补贴20%)根据工作实绩,在年底以补贴的形式集中发放,社区配套资金必须足额到位,和区、街道下发的补贴一起,确实发到每名治安中心户(楼、组)长手中,不得拖欠,街道将会同财政部门,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专项经费使用情况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