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训范文
时间:2023-08-08 17:2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0年8月23——24日,我们寒亭区小学语文教师在寒亭外国语学校参加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培训,在听了各位老师的讲座后感觉收获颇丰。首先,这样的学习和培训,对于我们来说,太有用了,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说实话,听了各个老师的教材教法分析后,我茅塞顿开。我现在意识到,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读中识字,读中感悟!我们没有必要怕学生记不住生字而惆怅、不必要怕学生理解不了课文。只要我们解开以往的束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想办法,多研究教材。这样,教学一定能成功!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培训时,我们观看了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由潍坊市教学科学研究所的薛主任和各个学校的名师分别就课堂教法、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的基本框架体例和内容以及课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而缜密的介绍,使我们对教材有了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为今后的教学树立和方向。
一、培训体会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拼音与识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3、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4、朗读教学。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多安排时间读书,这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范读和引读外,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5、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听了薛主任的《改变我们的课堂》,感受到了“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所做的示范课例。几位教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篇2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必将对它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着重落实以下几方面的目标: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第二,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第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达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要顺利达到以下目标,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贯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认读,逐步提高
入学前学生的认识的字都很少,入学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从而为阅读奠定了一点基础。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所以,即使课文中没有生字,好多学生也会一字一顿地读,或者回读,难形成连贯的语流。因此教师应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以采用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对于较难读的句子,教师可示范甚至领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习的经验,切实过好认读关,从一字一字地读到以词或以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
二、感受乐趣,启发对话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课文和作者对话交流,受到课文丰富内涵的影响。于是学生体会到阅读可以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古今中外的人物一一道来,其乐无穷。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需要,而需要又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是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源泉。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是抽象,对初学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响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三、自主阅读,感受语言
篇3
东莞市长安镇新安小学 汤俊
市教师进修学校这次组织的小学语文科组长培训,可能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我一直都认为,关于小学语文的考试研究被忽视了。和朋友们私下交流时,我也总是说“如果不重视考试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没有任何意义”。话说得很过头,是因为我对于加强小学语文考试研究的心情非常迫切。
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平时的单元测试题会测查课文后面资料袋里的内容。我记得一张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试卷上,就曾有过一个判断题。它要求学生判断“雅鲁藏布大峡谷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这一说法的对错。在测查内容上,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出题的人没有区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两个概念,他对于“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课程内容不相等”这个问题认识不足。语文考试测查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 如果所测查的内容并非是“语文课程内容”,试卷上的分数应当如何解释呢?
我也不止一次地在期末考试阅卷的时候,向科组的同志们强调:学生答题时若有错别字,扣不扣分,要慎重 。因为,学生所得的分数最后是要在质量分析时被解释的。如果因为错别字扣了分数,那么,一个测查口语交际能力的题目的得分率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我迫切地希望小学语文考试得到改善,更迫切地希望小学语文考试研究得到重视。但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我专业上的先天不足,让我即使想有所为,也不可能有所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连“器”都没有,怎么“善”其事呢?
培训中,当我看到严考全老师讲座的标题是“东莞市基于标准的命题研讨”时 ,心情是激动的 -- 善其事的“器”,从严老师的讲座中向我走过来。毫无疑问,东莞小学语文的考试研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想,今后的教学在考试的引导下,也必然会开展得更有劲儿一些 -- 当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在教育测量的专业分析框架中得以规范的时候,拼体力、比运气的时代,会被终结!
还有一个东西一直困扰着我,就是语文考试中最后的、且分值最大的那道题的评分问题。是作文吗?不是!是“写话”和“习作”。究竟怎么评分?似乎就只有依靠感觉。毫不客气的说,感觉是不可靠的 。 尤其是在考试中,绝对不能靠感觉--考试是教育测量,依靠感觉来进行教育测量,这说法儿站得住脚吗?
我们迫切需要理据!
黄小颂老师的讲座“低年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恰好讲到了这一点。对于语文考试的得分,学生们常常是很悲观的:肯定没有一百分,作文肯定要扣分啦!在考试评分中,我们真的是集体抛弃课程标准 -- 谁还去管学生的兴趣?似乎考试评分就是为了一决高下、定其多寡。这都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了!小颂老师的讲座,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意识--
考与不考,“课程标准”就在那里,“呵护兴趣” !
专业,在权力和习俗面前不失语 -- 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如果我们真能执行“课程标准”,孩子们不至于对于语文考试的得分再这么悲观吧?
深圳宝安实验学校陶莉老师团队带来的批注式阅读,我非常喜欢。
在知道“批注式阅读”之前,我曾了解过“非指示性教学”。我觉得两者非常相似,其区别在于“非指示性教学”并不像“批注式阅读”那样,重视落笔 -- 用笔写出来。前者“说”得多。
尽管有区别,但它们有着共同的优点。
“非指示性教学”在进入课堂的时候,一开始,教师是没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最初阶段基于文本的对话,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批注式阅读”在“一次批注”时,教师也是不介入的 -- 学生能批注出什么来,也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现状。这两种教学在最初阶段,教师都不干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有个好处,就是摸清楚学生的起点,并且摸到的起点是原生态 -- 没有外来的因素影响他们呈现起点。
其二,“非指示性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在后段生成的。“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是在“二次批注”时生成的。教学的后段,教师都介入了。而教师此时教给学生,就是学生 “真正没有注意到的”和“确实不会的”。
这两种教学的课堂生态,想来也应该不像我们惯常看到的公开课那样精彩纷呈、迭起和掌声如雷。一定会有磕磕绊绊或者断断续续。但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得,未必不如那些“作出来的课”;对于教师专业性的要求,也不会更低,只会更高 -- 通过实时探测,能现场摸准学生需要自己再教些什么,没有高度的专业性,是办不到的。但有可能,这也成为推广“非指示性教学”和“批注式阅读”的短板。
陶莉老师团队的“批注式阅读”,我很喜欢,因为它有理据 -- “多读多写文自工”,有理据的东西我都喜欢;但因为“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王荣生), 一年级的孩子注定不能因为我喜欢而去践行“批注式阅读”。需要等待一个“五年级下学期”或者“一个六年级”。
这次培训,值得称说的方面是很多的。能受教于像王亚芸老师等这样知识渊博的学者,感恩!能享受到进修学校方方面面的服务,感恩!
篇4
一、收获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1、7月8日,我们聆听了李湘蓉教授的讲座《反思与展望——上更好的语文课,做更好的语文教师》。李教授以述事的方式,带领我们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让我们记住了语文课堂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一定要在反思中进行比较,这样才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并结合我们的教育现实状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发展的教师才能教出不断发展的学生。
7月9日,我们聆听了黄祖训教授的讲座《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黄教授的讲座让我们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平时对学生统一要求、划一的指导,这样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今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到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创造出具有个性化发挥的条件。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所以7月11日李庄教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讲座让我们如同“久旱逢甘雨”。李教授例举了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习作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对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课堂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更重要是大家在培训中感受到:只有扎实上好每一节习作课,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篇5
能参加“国培计划”中重庆市农村教学能手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我深感荣幸。能面对面听专家讲课,并参与互动交流,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我认为更多的是肩负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对于这次培训,我将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和探求,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以重庆教育学院制定出的本期研修班的研修计划为依据,制定出了一套自己的具体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言。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四、研修内容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去实地考察,并观摩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养。
3、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4、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
5、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6、每天填写好研修日志,将自己的思想文字化,行动化。
7、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自己的感悟文字化。
五、研修方式
篇6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讲课中,多注重学生的理解,少讲、多读,多读,学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学会不讲,对一些学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彻的,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不觉得累了。避免老师啰啰嗦嗦一节课,学生感觉如在梦境中,什么也没学到,而老师呢?口干舌燥,毫无益处。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三、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让语文课堂布满吸引力。如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以前那种老师只顾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没有学习的爱好和进取心,教学进度虽然把握得很好,但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可以想见的。好课的标准归结如下:
1、看教学目标的制订。首先是作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内容。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篇7
在过去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时我也会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又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
经过这次学习,我觉得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第一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应用学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更多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从而着力丰富语文素养。
篇8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一项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民素质的大工程。由于校本培训是一种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好方法,是一种集实践性、问题性、探究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培训方式,它既注重了教师个体差异,又使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反思与探索中为教师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具有在本地培训消耗低,培训注重教师发展与学校问题解决的双重目标等经济实惠的特点,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教师的校本培训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参训动力不足。
校本培训应该是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使教师在培训中成为主动的发掘者和创造者,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健康地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实际的学校培训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是出于外部的压力,或者说借培训之机外出放松,对培训能帮助自我成长的作用认识不足,并没有树立终身学习观,也没有把自身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导致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
(二)培训内容系统性不强。
校本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普遍存在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的问题。校本培训到底应该培训什么呢?这项行动需要规划一个目标,不能今天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不行,就开展如何上课的培训,明天觉得教师理论功底太差,就忙着学习理论,后天觉得教师不会搞科研,急着培训怎么搞科研。如果对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缺少系统思考,找不到适合的切入口,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症结,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三)校本培训的模式僵化,方法简单。
专题讲座、集中观摩、教师自学仍不失为学校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它对快捷转化教师观念,更新教师知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不少学校校本培训模式局限于开展几次课堂观摩、举办几个专题讲座、开展几次教学竞赛,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校本培训无固定统一模式,要针对不同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
(四)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缺乏。
评价是指挥棒,目前校本培训评价主要考查的是教师备课、听课笔记、作业批改次数等一些教学基本功方面的内容,评价内容不全面,体系不健全,评价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激励性。学校应制定切合本校实际,有助于吸引各层次教师积极参与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注重理论学习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具体措施如:对担任校内培训指导的教师给以奖励;对创新教法的教师给以奖励;对教、学、研成绩显著者给以奖励;对充分体现教师合作发展的教研组和教师给以奖励;对违反培训学习要求和纪律的给以严肃教育,等等。
三、提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效的策略
(一)校本培训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校本培训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研相统一的过程。校本培训应通过对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案例进行剖析,促进教师成长。校本培训的内容要有助于促进教师形成自我在岗学习提高的需要;要有助于促进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研讨、案例分析、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可以交叉进行,使培训始终与教师的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激发教师的探求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全方位、多层次。
培训内容是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要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在每次培训任务确定后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本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学校发展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发现矛盾和问题,把矛盾和问题提炼成“主题”。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还要进行筛选、提炼,形成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主题。通过主题的研究,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因为关键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三)不断改革培训方式,注重实用性。
1.模块式培训: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采取“任务驱动、专家引领、以研为主、注重个性”的培训模式,强化校本培训的效果,再根据培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根据模块主题选择相关的资料,群体参与,分头研究。
2.教师论坛:选派一部分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这些受过培训、学过先进理念的教师可根据培训的感受,在本校教师圈中担任一次论坛主角,将自己的经验、体会、认识及困惑整理成提纲,利用“论坛”的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其他教师将各自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3.案例教学:督促培训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实践中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判断。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四)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规范管理、及时考核。
篇9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省级小学英语网络培训,受益匪浅。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但相信对于我们每个学员来说影响是深远的。通过这次学习,相信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怎样上好一节有效的英语课有了新的认识;对怎样做一个好老师也有了新的标准。
钱志亮教授的讲座,语言幽默诙谐,举例生动。听了这个讲座,使我明白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适当放宽对个别学生的要求,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些学困生。特级教师沈峰的课或讲座,都是我们一线教师渴望学习的。在讲座《怎样上好一节课》“一课三品”的观念带给我对听课全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以前我听课只是在“听”,在今后的听课中要做到思考这些问题: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这节课还可以怎样上?只有多思考,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10节优秀的课例中,不但领略到了这些优秀教师上课时的风采,更是学习了如何说课,以及学习了专家们的评课。每个老师在上课时所展现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是有目共睹的,纯正的语音语调、自然亲切的教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扎实的教学功底、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以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学习,才会造就精彩的课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同行学员之间也学到了不少。每次的集体讨论和发的帖子及其回答中,了解到了大家在工作中都有什么样的困难,大家对于提出的问题总是献计献策,真正让我体验了一回“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通过多交流,才能丰富自己。
“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是教师队伍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也明白教师这份职业沉重的分量和责任。“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已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们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吸取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认真钻研教书这门艺术。把自己的所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共同为学生的未来添砖添瓦。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是教师的成长之路;只有心中有学生,才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篇10
日期
2020.5.18
地点
办公室
主题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四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过程摘要
校长发言:5. 标点符号的位置
5.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5.4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6. 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6.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6.4 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 上一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
- 下一篇:办公楼结构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