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治理范文

时间:2023-08-08 17:1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监管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监管治理

篇1

关键词:金融监管;激励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我国对金融监管治理的激励机制研究成果较少,大部分将理论分析作为研究的重点,缺少对理论模型的系统推演。下面在研究风险中性委托人以及风险规避人的特征基础上,对监管者的激励机制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金融监管治理激励模型

西方经济理论中明确地介绍了以激励机制为基础的委托模型,参考该模型可以认为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是委托关系。政府部门是社会利益主体的代表者,拥有监管金融行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其并不直接参与监管工作,而监管者则是依照委托人的意愿对金融领域进行监管,是监管权利的行使着。从中能够明确的看出政府与监管者的角色分配。这里所说的监管人员广义上讲为行使监管权利的机构,狭义上指行使监管权利的个人。政府部门会参考监管人员的具体表现给予一定的报酬奖励或者提升监管者的职位。下面对监管者所能获得的收益进行阐述。

金融监管者的收益用字母y代替,根据公式y=(m+θ)e-N(e)就能算出其收益情况,公式中m+θ代表因为出现金融违规行为交纳的处罚金,m代表一个常数,θ~N(0,σ2)指代市场上无法预知的各类因素。e是金融违规事件的总和,N(e)指查处违规案件的成本,它的计算公式为N(e)=(n+ε)e,公式中的n指单位查获的监管成本,ε是无法确定的随机取值,如果ε~N(0,σ2),设ε和θ之间的关系数为r,其关系符合正太分布,即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委托人政府期望获得的收益满足下列公式

E(y)=E【(m+θ)e-(n+ε)e】=(m-n)e.............(1)

方差计算公式为

Var(y)=(σ2+δ2-2rσδ)e2=φ2e2..................(2)

其中φ2=(σ2+δ2-2rσδ)

下面针对人和委托的不同情况进行讨论:

1.风险规避人

人属于事业单位,因此具有有意规避风险的意识,其规避效用函数为U(x)=-e-ρx,公式中的ρ代表风险规避程度,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它的取值应大于零,式中的x代表其收入,则金融监管人员激励合同满足下列公式:

w(y)=γ+ky.........................(3)

公式中的γ是发放给监管人员的基本工资,k(0

2.风险中性的委托人

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是公共利益,因此对风险的关注程度不高,在这里将其看做是中性的,即E(U(π))=U(E(π)),其效用函数使用公式U(π)=π则委托人政府部门的期望收益满足公式E(π)=E(y-w(y)),参考公式(1)、(2)得E(π)=-γ+(m-n)e-k((m-n)e),那么监管人的收入为w(y)-ψ(e)=γ+ky-1/2λe2,又因为EU(x)=u(CE),综合以上各公式整理化简得CE=γ+k((m-n)e)-1/2λe2-1/ρk2φ2e2。

二、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激励契约分析

所谓的完全信息指政府部门能够观察出金融监管人员的努力,很显然它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则在最优条件,即必须满足下列约束公式

(1)

很显然

(2)

将上述公式带入目标函数,进行化简得出

(3)

因为其满足凸函数要求,则k*=0,e*=(m-n)/λ,将该公式带入公式1得金融监管人员的收入公式为γ*=t+(m-n)2/2λ。当k*=0时为最优,即满足w(y)*=γ*因此得出最优报酬激励契约公式为

w(y)*=γ*=t+(m-n)2/2λ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部门能够观察出人的努力程度,所以金融管理活动中监管人员不会承担风险,此时委托人给予监管人员的费用为人努力成本和参与收入的综合。另外,如果政府部门发现人选择e*

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激励契约分析

在该条件下政府部门并不知道监管人员的努力水平,即满足下列等值收入

(4)

则一阶条件为e**=k(m-n)/(λ+ρk2φ2)

从中能够看出e**

(5)

将上述公式进行求导得出

(6)

从公式中能够看出k**是委托人为金融管理人员设计的有关最优风险激励系数,该值很显然大于零,在在不完全条件下,人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综合考虑完全信息条件的情况可知,为了保证委托人的收益大于零当人的努力水平有所下降,其基本工资没有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高。

四、总结

本文对金融监管人员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条件下的委托进行分析,得出监管者是否尽较大努力和委托人制定的风险激励系数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委托人想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使监管人员付出较大的努力,则应合理的调整相关系数。

参考文献:

篇2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历经半个世纪,期间的每一个曲折回转、每一次突破发展,都与当时的经济改革背景息息相关。从思想演进的角度来考察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在中国经济学界既有艰难的探索,更有激烈的争鸣。

1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阶段

1948年—1957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金融监管异化为人民银行的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信贷管制和利率管制,在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体制下,人民银行按照行政命令执行信贷计划。从1969年至改革开放前,人民银行隶属于财政部,在这样的行政隶属关系中,人民银行的金融管理不过是政府贯彻信贷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不难看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正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这种特定的经济体制所独有的局限性特征决定了银行体系的高度集中,“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更加有利于对全国金融业进行全局掌控,增强了政策贯彻的畅通性。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所形成的银行体系具有极强的历史局限性,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层次时,这种银行体系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就会暴露无遗。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忽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得价值规律无法有效地在市场运行中发挥调节作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过低,基层金融机构成长缓慢,整个金融系统缺乏活力和动力,起不到经济剂的作用。同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高度集中和统一的单一金融体制。在这种金融体制下,金融监督管理虽然也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但绝非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理念发展缺乏良好有利的制度环境,处于“禁锢”期。应当肯定的是这种控制性的金融管理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完全符合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通过这个银行体系有力地集中起来,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相较旧中国的经济面貌,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得到完全颠覆,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尤其在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国家颁布了“银行六条”,通过信贷和货币发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严格控制银行信贷和货币发行,使国家很快度过了困难时期,取得了利用金融业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经验。与此同时,由于这个时期以严格的行政指令作为措施手段,因此相应的制度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政策特征,控制性金融管理思想过度依赖行政体系和行政权威,以行政指导为主要实施手段,也使金融管理具有政策特征。行政指导的具体内容可能是无法可依、无据可循的,不仅受短期政策目标影响,还受执行机关的意志左右。这种不透明性和无规则性,使得金融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深化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只有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社会主义活力的方针提上日程的时候,克服这种思想弊端的改革要求才有其现实性和紧迫性。

2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部门对经济活动具有全权管理的职能,指导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思想来自于有关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理论。计划理论及其政策实践居于经济社会的核心地位。在金融体制改革以后,政府主管部门对金融活动的管理职能逐渐的转变为监督管理。简要地回顾金融监管发展的基本脉络,我们发现,注重规则监管是改革开放以来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计划体制下的行政主管部门体系虽然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基本上保留下来;在主管内容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审批制渐次得向核准制转变、更在一些领域内向登记备案制过渡等等),但是,对金融机构而言,政府方面“主管”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应该说,现实正处于监督管理的阶段,虽然这一阶段,“管理”色彩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与此同时,“监督”职能开始凸现出来。1978年—1983年,理论界形成了对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的一致看法,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1984年1月,人民银行设立了金融机构管理司,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这样的思想基础形成了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起点。在金融改革初期,各家专业银行严格执行人民银行的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并将原有的信贷计划推广到四家国有银行,对信贷计划执行的合规性监管是我国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的初始安排,另外,人民银行同时履行着金融机构审批、金融秩序整顿的管理职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迈出了依法监管的第一步。但是,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尚不系统,在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方面的规定比较宽松。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的不完善催生了金融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加,金融业务多元化发展。形成了金融业数量扩张和机构竞争的新格局,同时也带来了金融秩序的混乱。这是学界和政策界都始料未及的。随后所展开的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都始终围绕治理整顿金融秩序为主题。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各种行政性直接调控工具被重新启用,人民银行以约法三章的形式对一些新兴金融业务严厉禁止,以约法三章和信贷计划指标为凭据对金融机构组织实施大规模的临时性的稽核检查。至此,理论界和政策界形成了控制性监管制度思想。在我国,对金融监管的高度重视始于1993年,在此之前,虽然也有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审批和金融机构业务的检查,但是,所要达到的目标、采用的手段和检查的内容基本上都只能满足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求,至今,监管工作的开展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国15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从业人员的队伍成百倍的增加,初步形成了一个多门类多层次和竞争有度的金融市场,极大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加快增长和取向市场的经济改革。1993年以后,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金融法规,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金融监管迎来了“法制之年”,1995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票据法》等法律法规,对监管市场制度的相关措施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新变革,许多政策措施对控制性金融监管进行了弱化,譬如:取消贷款规模限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利率改革、监管组织体制调整等。由此,控制性金融监管逐渐弱化,放松管制和审慎监管的相关措施开始逐步得以推行。但是,理论界仍然存在控制性监管思想的基本倾向,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体现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中遗留的行政控制性监管思想中调整与突破的脉络,由弱行政控制性监管思想向审慎监管思想过渡的局面。执行初期,由于金融控制思想的遗留,审慎监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为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在冲突中,控制性监管思想逐步弱化,审慎监管思想逐步构建。

3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协调机制

1.绪论

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增多,如何选择一种既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又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监管模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Peltzman(1976)深入探讨了利益集团争取自身利益的博弈均衡是如何决定政府管制供应的,Posner(1975)认为,监管者的存在都是由利益集团造成的,“监管”名义上为公共利益服务,实际上为特定利益集团做事。Giorgio等(2005)提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协调主要采取功能性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引起了普遍关注,Masciandaro(2007)、Cihak和Podpiera(2008)、Masciandaro和Quintyn(2009)等学者集中讨论了统一监管是否能仅仅依靠央行进行。针对混业经营,Claudio Borio(2003)提出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才能避免金融不稳定性,Ranee Jayamah(2007)提出更实际的方法是监管当局之间更紧密的协调。张强、王忠生(2004)认为我国的分业监管协调合作应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李连友,罗嘉(2008)提出应基于协同学来构建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李明凯和杨富玉(2009)提出需要构建金融协调监管服务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合作、标准统一”,研究了中央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以及三个分业监管机构之间应如何协调。

论文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和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建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

2.金融监管的分类及层次

金融监管有分业监管和集中监管(统一监管),二者各有利弊。分业监管是指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监管由不同的监管机构来完成,非常适用于金融业务专业化分工经济体。集中监管指一国所有金融领域活动都由某一监管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监管的优点在于适合金融混业经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获得监管规模效应、降低监管成本,消除监管真空与重叠,有利于监管协调。但集中监管体制的有效性依赖于内部组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划分和专业化监管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那么,集中监管体制也会导致分业监管的一些弊端。

由于任何单一监管模式都存在不足,而金融监管是一种全局性的行为,金融监管目标因此也是多重的,既要关注安全,也要关注效率。因此,无论是集中监管还是分业监管,在实践中都需要一种矩阵式机构模式。金融监管的协调,实际上就是关注各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是否和谐一致,整体上是否有效率。金融监管协调可分为金融监管理念的协调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两个内容。而后者又至少分成两个层次,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如果是集中监管,就表现为机构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二是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

3.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从量上看,我国金融创新无论是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量,还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都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亚洲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从质上看,我国金融创新种类贫乏,创新层次低。我国金融创新水平落后,产品匮乏,数量有限,也间接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全、结构不平衡、金融机构之间以价格竞争为主、金融机构盈利增长空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3.1分业监管模式,协调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是典型的分业机构监管模式。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由银监会监管,证券公司由证监会监管,保险业由保监会监管。他们之间设置监管联席会议,协调相互的关系。但是,联席会议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金融监管协调在制度建设与实践操作中都存在问题;对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监管体制设计中对金融创新存在监管真空;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但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没有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和适用法律,只有在金融控股公司出现风险时,如处置德隆集团问题上,事后性的一事一议,没有完整制度化条文可遵循,更说不上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防火墙。

3.2协调机制的缺失对金融创新的不利影响

监管真空的存在以及协调机制的缺失,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现在的监管体制以及合规性的监管理念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缺乏监管疏导,会诱导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更强调盈利性、忽视安全性,当创新业务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易引发较大的风险。这种起源于监管缺失的风险却会被完全的附加在在金融创新活动自身之上,放大了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总是伴随着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风险的手段是通过合理监管以及完善金融创新活动来使风险最小化,或以金融创新收益弥补风险。但由于我国对跨行业金融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当出现风险时,这些地位不明的创新很容易被“一刀切”的禁止,而不是找问题寻方法以规避风险。例如汽车借款履约保险出现大面积风险后,车贷险条款费率就被监管部门废止。

4.美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

4.1监管模式

美国1999年的《金融服务一体化法》创设了独特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具体的说,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由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SEC)和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其相应的业务/功能进行监管,包括制定各自的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行使处处的裁决权等;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其监管结构如伞形,因此也被称为“伞形监管”。

4.2协调的制度安排

法律对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划分有明确的界定。例如联储通常负责控股公司层面的监管,只在必要时对其银行、证券或保险子公司进行有限制的监管;若各功能监管机构认为联邦储备理事会的有限制监管不适当时,可在功能范围内优先行使自己的裁决权。为避免重复与过度监管,联储必须尊重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不同附属公司监管当局的权限,尽可能采用其检查结果。美国分业监管模式非常强调事前协调、相互遵守监管规章和建立冲突解决机构。

4.3信息收集、交换与共享方面的制度安排

由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建立统一的报表格式和要求,五家监管机构监管对象的常规数据和报表由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统一收集。各监管机构不仅共享数据和信息,而且共享检查、调查报告及其与金融机构的往来文件。例如银行监管机构有义务应SEC的要求向后者提供从事证券业务的银行有关信息;SEC在对投资银行控股公司或其联营机构进行监管时,应最大可能地接受可以满足其监管要求的、由另一监管机构提供的报告或检查结果。

4.4检查职能

OCC负责监管国民银行,联储监管州注册会员银行,FDIC监管州注册非会员银行。各监管机构根据以上分工对监管,或联合进行检查。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对名监管机构的检查活动进行统一和协调,以减轻被监管机构的负担。

4.5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美国监管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协调机制的设计应遵循权责明晰、减负高效的原则。

第二,信息收集实行分工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第三,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协调机制的运行。

第四,成立专门的机构执行协调职能。

第五,联合检查和委托检查相结合。

5.促进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研究

5.1协调机制建立的原则

第一,协调机制的建立应体现审慎的监管理念。

第二,协调机制中分工的模式的出发点应从机构监管逐步转为功能性监管。

第三,协调机制的设计应是多层次、动态的、全面的体系。

第四,协调机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5.2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因此,在设计监管协调机制之前,应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两者是不可分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因此,建议采纳美国的伞形监管体系,由中央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监管,在人事安排上,可以借调三大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另外,由于我国人民银行与三大监管机构在行政级别平等,因此,四者间的协调应额外设计一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直属国务院,人民银行与三大监管机构派出人员参与其具体工作。监管模式的改革如图1所示。

5.3协调机制的制度安排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除了需要监管模式的改革,还需要制度上的安排。具体如下:通过立法手段直接规定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框架,对它们的职能做出明确规定,使监管协调合作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规定监管协调实施细则和相应制度安排。

5.4协调机制的具体内容

(1)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主监管机构的责任

依据功能性监管原则,对交叉性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应根据具体业务性质或不同业务相对重要性来确定。规定出现交叉业务监管时,监管优先顺序与仲裁程序。

(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整合适应金融监管机制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负责采集的数据对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信息传输系统,建立信息传送制度和成本分摊的原则。

(3)建立多层次紧急磋商机制

在央行和三大监管机构之间应建立多层次紧急磋商机制,以处理紧急和难点事务。为应付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至少应建立中央与省级两层次的紧急磋商机制,及时的对一些金融创新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与监管职责的设定。

(4)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

各监管机构在制定规章时要进行协商,避免规则冲突。具体的讲,在各监管机构讨论制定规章时,应邀请其他监管部门旁听,当出现矛盾内部不能解决时,应根据争端解决机制向仲裁机构诉求解决,实践当中可由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来担当仲裁者。

(5)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签署备忘录制度

联席会议常规化,由人民银行、三大监管机构、财政部组成,并轮流担任主席。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别设立秘书处,负责收集有关监管信息,建立监管信息库。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签署谅解备忘录。对于法律没有明确,存在明显边界模糊和职能交叉的事宜,以及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协调合作事宜,可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方式来明确,必要时实施联合监管。

6.结论与启示

论文根据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了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从协调机制建立原则、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协调机制制度安排、协调机制具体内容等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

篇4

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

根据监管主体的数量与职能范围,可以把金融监管模式分为合并监管模式和分业监管模式。合并监管是由一家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所有成员进行监管,在近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英国、日本、德国等都通过法律,引人注目地设立了单一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业务实行全面监管。分业监管是一家监管机构只监管一个公司内成员,监管机构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在其权属范围内执行监管权利、履行监管义务,又被称为“多头监管”。

(1)合并监管(consolidatedregulation)

在合并监管的情况下,监管的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大额贷款、持有的外汇头寸、股东和管理人的资格、信息披露,等等。它是通过对控股公司主要股东和管理层资格提出要求,以加强成员的自。对银行业的监管当局来说往往要求银行总部对所有下属机构拥有明确的权威,因此合并监管在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最为常见。

合并监管的问题与困难在于:从政府的角度看,把监管延伸到全部集团成员,可能给监管当局带来很大的负担;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需要现有几个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甚至是整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2)分业监管(separateregulation)

分业监管可以把公司内成员之间的风险传播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在分业监管模式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和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分业监管是证券、保险和投资公司的监管者所提倡的,这一选择是基于以下原则:对某一专业活动最好由专业的监管者来进行监管。在分业监管情况下,对传染性、透明度和组织结构的监管通过要求追加的资本(要与总的风险暴露数额相一致),在风险暴露和交易类型之间建立限制(或其他限制)以及建立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适应标准等来进行。

在实践中,时间、地点以及各国的金融发展背景都将影响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选择。但在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对多元化金融集团进行分业监管将更加困难。而来自于公众的对传染性问题的认识,将无法使集团内部的各类金融机构成为独立的个体。因此,即使在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建立了资金、业务等方面的“防火墙”,也无法成为市场的“信心防火墙”,一旦集团内部任何组成部门出现问题,都会使市场对整个集团失去信心,从而引起危机。

1999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就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达成共识,联合公布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最终文件的基本精神是:(1)分别监管的要求仍然坚持,各个监管当局提出的单一资本要求仍然有效。(2)提出度量金融集团整体资本水平的5项原则与计算方法。(3)强调不同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议设立主要监管机构,作为金融集团的主要监管当局。

然而在现实中,严格地实行合并监管或分业监管的做法并不多见,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需求。鉴于合并监管在操作中的困难,监管当局必须得到与监管对象有关的其他信息,限制其他集团成员对监管对象的风险传播,这与分别监管之下的要求是类似的。另一方面,坚持分业监管的当局常常对其他可能向监管对象传播风险的机构感兴趣,尽管这些机构处于它们的监管范围之外,这又接近于合并监管之下的要求。大部分国家的银行监管者希望选择合并监管,而证券、保险的监管则愿意分业监管。

(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选择

我国现行的是严格分业的金融经营制度,监管模式也是单纯的分业监管(如表2)。银行方面的事务归银监会管辖,证券方面的事务归证监会管辖,而保险方面的事务则交由保监会。这种模式逐渐不适应高速发育的金融市场,甚至有变相割裂统一市场之嫌。

2004年6月2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曾正式公布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参加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但由于这种监管协调机制对监管各方没有直接的管辖权,不具有强制力和决策性质的制度安排,其决策效力也远未达到当初的设想,最终使得这种联席会议的监管协调流于形式。

我国三足鼎立的监管体制刚刚形成,进行综合、高效监管所需的各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所以,金融业微观基础的创新和宏观监管体制的滞后的矛盾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了。更为棘手的是,我国要像英国等国那样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就不仅需要对原有机构和人员进行大调整,而且会涉及行政体制的变动,现阶段实行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在不变和大变之间,我国宜采中庸之道——建立以行业为基础的主监管机构体制:在银行、证券、保险各业受到目前严格的分业监管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金融集团的结构特点,确认一家为主要的监管机构,并确立一家有权威的机构进行协调,在协调各个监管的机构的基础上,统一负责对金融集团整体的监管工作,以此达到避免重复监管,监管漏洞和提高监管效率的目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应建立统一监管协调机制下的分业监管模式。

2.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四角伞型网状监管

“伞型”的顶端是国务院领导下常设的国家金融监管局,其与四角的连线表示领导与隶属关系;“四角”分别代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它们均有各自的职能;“网状”是指四角之间的连线,既表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如及时沟通有关金融市场风险和营运情况等),也代表其间的联系、磋商和协调机制(如共同制定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案和对策、协调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和步骤等);“四角”的下属层次(图1中标出了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既是伞型的延伸,也是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该监管体系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指标体系,分级监控的原则来运行,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协调。

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暴露出了地位平等、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三大监管部门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有效的约束将各自的监管信息向对方披露、重要政策征求对方意见并实施事前“会签”的约定很可能只是徒有告知的形式,并不具备必须披露或“会签”的任何强制力,一旦部门之间对某项政策产生利益纠葛,便会出现无人出面协调与沟通等问题。因此,在制度设计中,关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威权性和协调制度的可操作性就十分重要。金融监管局的作用更多地应当体现在金融战略的制定上。当前金融领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或多或少与缺少清晰的金融发展、改革与开放的战略有关,因此金融监管局未来的重心应将制定国家金融战略和金融业发展战略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金融监管局关键是要发挥更高层次的整合作用,既要防止监管越位,又要防止监管真空。为此,其职能应该是关注并表监管、金融创新以及一些空白监管地带。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金融控股机构实行主监管制度,即对集团层面按其主业性质归属相应的部门监管;对子公司按照业务性质实行分业监管。这样,没有一个监管部门能够完整的掌握跨领域金融机构的全貌,对整个集团统一的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率并无了解,关联交易的监控也是空白。金融监管局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并表监管。

第二,对目前已经实际存在的实业类控股公司,由于其集团层面不属于金融机构而是实业机构,因此不在主监管领域内,属于目前监管机构没有覆盖到的地方。这可以由金融监管局来监管。

第三,协调金融创新业务领域的监管。在分业监管模式下,金融创新往往存在监管混乱的局面,一个创新产品可能要几家监管部门批,最终可能还定不下来。因此,金融监管局可以来划清创新产品审批与否的界限以及相应流程。

篇5

关键词:金融管理;协调机制;机制建设

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基层央行新增了辖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广等职能,牵涉面广、责任重大,各类地方金融管理协调作机制应运而生,增强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金融系统的工作合力。

一、当前基层央行推进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推动设立金融管理协调机制难度大

1.基层央行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暂未赋予央行协调其它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和权限,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截至目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相关办法仍未出台;2013年,国务院批复人民银行《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工作方案的请示》,同意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该批复仍仅明确了“一行三会一局”总部层面的监管协调工作机制,对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没有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和硬性要求。此外,我国《证券法》、《保险法》、《银监法》等金融法律以及一些行政法规也只对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对金融监管协同机制中的其它内容没有提及。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法规支持,基层央行牵头推动建立区域性金融管理协调机制难度较大。

2.各监管部门政策目标差异,难以达成管理合作共识。

目前,地区金融业监督管理主要由“一行一局”(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但双方在金融管理方面的出发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人民银行主要关注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则更加关心如何突破现有金融体系约束,强化地方金融功能,加快金融机构集聚,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二者在政策及管理目标上的差异,导致难以达成共识、协调管理。体现在:一是在贯彻货币政策方面,中央与地方存在“博弈”,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扩张意愿,而自主收缩调节动力不足,可能对货币政策“选择性配合”,当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与央行政策调控周期相逆时,基层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达成政策落实共识的难度往往较大。二是在金融管理方面,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往往热衷于推进各类准金融组织、草根金融发展、创新,如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财富管理中心、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等,但由于政策理念滞后及监管人才缺乏,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情况。三是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目前,地方政府设立相关管理协调机制更多是在金融风险爆发后,才牵头处理风险事件、化解债务危机、维持社会稳定,而人民银行更需要在事前进行风险监测和防范准备的协调机制。

3.部门利益藩篱制约。

如为增进货币信贷政策与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升金融支持辖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效,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往往通过市政府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协调机制,提请政府和有关部门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策资源、金融资源和项目资源有效对接,以撬动更多信贷资源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但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利益藩篱阻碍以及其它原因,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虽有成交和,但未能达理想效果。

(二)地方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

1.基层央行内部缺乏管理对外协调议事机制专门部门。

目前,基层央行没有明确专门部门来统筹规划对外协调议事机制建设,由各职能科室和部门分头主导、单独推进,造成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加重成员单位负担,导致相关资源浪费。如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地市中支层面先后主导或参与建立了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创建金融生态良好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等协调机制,这些协调机制工作职能、成员单位相近,一些协调机制实际可以合并运行。

2.设立标准缺失,对外协调机制数量冗繁。

人民银行系统内部没有出台专门制度、办法来规范对外管理协调机制建设标准,如哪些领域应设立管理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范围、规格应达到哪个层次,发起或参与协调机制内部审批程序等,均没有得到明确,各部门在建立相关管理机制时,存在“一事一设”的情况,产生了大量临时性、单一性甚至缺乏实质内容的管理协调机制。

(三)地方金融管理机制运行效能有待提升

1.管理权限不足。

如金融业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虽然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明确了“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的职责,但并没有相关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赋予人民银行监管权限,基层人民银行缺乏行使有效的处罚措施,弱化了管理协调机制效能。

2.信息统计及共享水平低。

一方面,当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统计监测信息不全面,风险监测制度体系不健全,对银行机构存贷业务信息统计较为全面,但对表外业务、衍生业务、理财产品、交叉金融工具、影子银行、准金融机构业务等方面数据缺乏统计,且数据采集方式较为落实,数据统计系统不能直接嵌入银行业务系统抓取数据,只能由银行人员根据统计口径汇总后手工录入央行统计系统端口,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地方人民银行、银监局、金融办等部门之间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信息交换与共享长效机制,数据共享的频度、深度还有待提升,一些数据往往只有在需要时才临时交换,如对人民银行金融稳定事关重要的信贷质量数据,目前银监部门每个季度才与人民银行交换一次,且仅包括总的以及分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数据,缺乏分行业明细数据,难以完全满足人民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求。

二、关于完善地方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管理协调法律法规

尽快修订《人民银行法》等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各级人民银行推进金融管理协调的职能和权限,为地方金融管理协调机制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一是建立“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主导,包括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自律组织、银证保险等机构的地方金融管理协调及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其中,人民银行主要负责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管理协调,并在没有证监、保监及银监机构的地市和县域层面,由人民银行对银、证、保行业进行委托监管,地方政府金融办负责联合工商、商务、司法等部门,建立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法规,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卖行、P2P公司、投资公司、民间融资中介机构等进行联合监管,二者形成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的“大金融”管理机制,加强金融监测监管和信息共享,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二是建立健全地方层面货币信贷政策和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机制。搭建涵盖发改委、财税、经信、农委、科技、旅游、商务、银行、企业等部门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平台,及时共享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企业信息,促进资源对接;加强政策目标协调,打破部门利益藩篱,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银行提供融资担保、信贷贴息、风险补偿等,更好地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和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合力。

(二)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应加强协调机制建设管理

一方面,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专门部门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基层央行对外协调机制建设,出台专门办法明确可设立对外协调机制的标准及内部审批程序,对现有存量协调机制进行清理,对新设对外管理协调机制进行审核把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加强“大金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大金融”管理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为基层央行履行金融监管协调职责提供人才支持。

(三)加强金融管理协调机制配套建设,不断提升运行效能

篇6

近年来,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投资类理财公司等具有融资功能的组织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发展转向新常态,部分地区民间金融的无序扩张势头明显,地方金融风险不断加大。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有效处置区域金融风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等要求。浙江温州等地开启的金融改革试验,已经把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或目标。2014年,国务院国发30号文,对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进行了划分。由于中央与地方监管理念差异、地方政府各金融管理部门职权划分尚需明晰,为贯彻落实好国发30号文精神,合理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有效防控民间金融风险,进一步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现状与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金融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配置已经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成功的实践做法,关于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论述并没有特意区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且主要体现在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影响方面。20世纪60年代,麦金农和肖等以金融受到抑制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减少政府干预打破金融抑制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政府为推动金融发展而推出一系列金融干预政策措施的金融约束理论。最近的研究表明,政府对金融运行的干预既可能存在促进金融体制健全的作用,如EsseneRienze(2010)的德国企业的研究;也有可能对金融发展具有负面效应,如Sapienza(2004)对意大利银行信贷研究所发现的与政府关联银行在贷款发放方面的腐败可能性。

鉴于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相关研究较为集中在国内文献,主要涉及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地方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等内容,且侧重于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董敏、袁云峰(2012)通过对浙江的数据分析,提出现有地方金融结构不利于浙江经济效率的提升,在不根本性改变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仅调整金融结构是无益于效率提高的,且在制订和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要考虑地区性特征。贾静雅(2012)等梳理了地方金融改革的4个阶段并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借贷危机是促进目前地方金融改革的促发因素。王鹏飞(2012)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了管控民间借贷风险的意义。吴国培(2014)提出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中存在金融事权过于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职能需要规范、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边界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杨涛(2013)、杜强(2013)等提出了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改革路径。王英(2013)等提出了构建权责明晰的中央和地方双层监管体系的构想。张健华(2014)、宋成玉(2014)等提出了地方金融体系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和风险处置责任、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和规范民间融资等措施。

总体来看,国外关于地方金融管理改革缺乏专门的研究,仅有运作成熟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可供参考。国内研究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常常对地方金融改革和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未加以严格区分,同时在理论深度和实践的指导性方面尚待深化,尤其在研究中央和地方关于金融监管权限资源配置基础上,未能专门系统深入研究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中的管理职能和实施机制等问题。

三、政策思路

笔者认为,地方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宜着眼于系统性风险防范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要求,在国发30号文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地方金融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进行研判、以及由何单位做出权威性研判的问题,为更加有效促进国发30号文精神贯彻落实做初步探索。具体而言,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

篇7

(-)吸引外资效应。著名的钱纳里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国内储蓄率低,国内储蓄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对资本的需求,普遍存在着“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储蓄不足和外汇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引进外资才能弥补这两个缺口,并使其潜在的经济增长变为现实。泰勒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外资流入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发展中国家引进大量外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与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无论是外国金融服务机构的直接投资还是其它类型的跨国公司的投资都会随着本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另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必须积极主动地成为各种国际或区域性协议的签约国,这无形中将对我国政府以往经济管制行为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给予一定的约束,促使政府按照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金融监管活动,重建社会信用基础。这将为本国金融市场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降低金融领域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大大提高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二)金融效率效应。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低效率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因就是竞争的缺乏。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状况将会得到有效克服。(1)竞争性市场金融体系的形成,将有效克服垄断经营所产生的“租金”,从而促进金融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减少甚至消除“寻租”行为对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体系秩序的不利影响。(2)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有利于限制和减少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介入和干预,增强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金融机构能够根据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选择信贷对象,分配信贷资源,保证信贷资源流向高效益的经济部门和企业,提高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信贷资源的质量。(3)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市场化金融体制的形成,而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将强化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弱化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有效遏止企业的过度扩张行为和“投资饥渴”,从而提高银行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质量。(4)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国内金融服务企业可以相对便捷的学习和模仿外国同行的管理和交易技术,并且在存在巨大国际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学习和自我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技术转移的有效性。(5)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后,伴随着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入,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对人才的常规培训工作以及所提供的接触国际社会的机会、了解国际市场新信息的渠道都为培养本地人才提供了相当可贵的条件。

(三)国际收支效应。(1)经常项目效应。外资的大量流入加速了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部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从而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会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从而为促进和带动本国的货物商品与服务商品的出口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和海外业务的发展,使金融机构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向本国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提供从信息咨询、市场调研与预测、各种贸易融资便得,到贸易结算在内的多功能、全方位金融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资本项目效应。从理论上讲,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通过资本项目的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调节国际收支失衡。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一方面为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大规模融资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从而使得国际信贷成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另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资本的自由出入扫清了障碍,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国际资本的流出入来平衡国际收支提供了条件。

二、金融服务业的特质与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一是金融服务业的特殊性质,即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金融市场的失灵使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1)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性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来进行补偿,但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显然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2)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共同享受,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享受此收益,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3)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4)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中突出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现象,导致即使主观上愿意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随时因信息问题而陷入困境。然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因此,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而适当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是发展中国家自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体系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主要通过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宏观环境四个子系统体现出来。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实质上主要是由金融制度丧失或部分丧失其基本功能所造成的。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有关分析显示,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自1995年已基本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化正在逐步提高,这无疑是我国今后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保证。从四大子系统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子来看,银行系统对整体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因子自1996年以来一直高于50%,1998年高达636%,2000年为57%下降了66个百分点。这与近年来国家实行“债转股”等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措施有关,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水平,其脆弱性程度令人担忧。金融市场子系统对整体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因子自1995年以来相对于其它子系统而言越来越突出,影响因子从1995年的144%上升到2000年的232%,在四大子系统中仅次于银行系统位居第二并呈上升趋势。今后我们应从完善金融监控机制着手,更多关注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的脆弱性,及时化解股市风险,防止股市脆弱性累积,以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稳定。

三、我国金融监管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分离监管职能。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同时承担着制定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两项重要职能,随着国内金融业垄断市场格局的打破,金融市场体系的扩张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依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水平,人民银行在完成制定货币政策、经营管理国际储备、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等任务的同时,对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庞大商业银行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管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放在一个部门内,也具有很强的道德风险,管理者会以一个目标的完成来掩盖另一个目标的失败。因此,突出金融监管的地位,实现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项职能的分离是我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必要内容。

(二)创新监管组织。目前的分业监管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监管协调机制缺乏、监管重复现象严重、监管信息不能共享、结构性监管与业务发展多样化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等。入世后,随着国内的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机构之间业务的日益混合和联系的不断加强,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中隐含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在目前监管机构设置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组织创新。目前可行的办法是,由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家监管机构,成立金融业监管协调委员会,开展联合监管。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设置可以大大促进金融创新,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效率,抵制潜在的监管信息内部化倾向。

(三)明确监管目标。总体来讲,我国金融监管目标过于宽泛,既不明确又难以操作,更难以量化考核。根据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金融监管的目标一般有两个,即: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稳定。前者是由于在金融活动中,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金融机构一般比债权人拥有更为充分的信息,这就使它们有可能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将金融风险或损夫转嫁给债权人。后者是由于一方面金融机构经营的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而且其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以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信用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内在风险,另一方面金融风险本身具有较强的连带性和易传播性。自从1990年代以来,随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的加大,维护金融稳定逐渐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

篇8

关键词:分业监管;统一监管;宏观审慎;信息协调机制;国际合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evolution, integrating with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supervis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with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situation in China is put forw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upervised; Unified supervision; Macro cautiously; Inform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现阶段中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采取中央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分业监管的模式,结合我国客观环境,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业监管体制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模式是相符合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是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健全程度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角度还是从金融业务角度来看,分业式的经营模式特征都是很明显的。

2.成本收益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的分业监管体制是有经济效率的

体制变迁的成本是隐形的、巨大的。我国现阶段“三足鼎立”的分业监管格局是经过改革形成的,且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如果现阶段转变为统一监管体制,会造成监管与经营的脱节。

3.基本适应金融发展和监管目标的调整。

我国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特征明显,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经济前景黯淡,我国金融业要稳步向前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目标为促进金融机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也符合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基调。

二、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发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发展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核心环节。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利改汇改以促进我国发展与国际接轨,发展市场主导型的完善金融市场,在宏观审慎的前提下促进金融创新,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趋势下,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特征不断凸显,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也需不断发展完善。

1.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将向着统一监管模式迈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受经济模式制约,金融监管体制将向着统一监管迈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

2.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

(1)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作为金融监管的最高权力机构,协调三会之间的监管工作,防止监管重复和监管疏漏,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监管标准,达到监管责任明确,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2)与中央银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我国中央银行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行宏观调控为主要职责,这需要金融市场的全面的及时的信息,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也要和中央银行保持信息相同以正确把握我国国情与金融业发展方向,及时实时调整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以更好的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3)赋予金融监管委员会以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能,弥补现阶段分业监管体制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无人来管的缺陷和不足,使其在金融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3.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它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在于将整个金融系统所面对的风险都纳入监管范畴,即把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制定全面的金融稳定政策,避免金融机构负面作用的冲击和蔓延带来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宏观审慎在各方面的重要性。由此,树立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加强逆周期监管政策体系建设,稳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势在必行。

4.拓展监管视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一体化市场,金融风险也突破国界,其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应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信息交流,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和隐患,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丁建臣.金融监管教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施天涛.商法学(第三版)[M].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篇9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入wto后,外资商业银行以经济区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配置金融资源的模式对国有银行传统的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了冲击,竞争的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而我国东中西梯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金融机构跨区域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但目前行政区划、地方利益、国有银行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等方面的因素对建立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制约,亟需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和完善各种服务手段来实现区域金融服务协调与互动,适应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凸现。金融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市场已是势在必行。而如何立足于开放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使金融机构根据区域间要素禀赋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是当前中央银行发展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跨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现状 

 

(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以经济圈的形式聚集,其客户的业务范围、结算方式、关联企业均依存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从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甚至内地的经营策略顺应了当前的区域市场经济需要,其对行政区域划分色彩分明的国有银行经营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由于市场没有行政区域的概念,故传统的行政政地域概念实际上是将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的循环切断,这将提高银行的发展成本。行政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在金融服务的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对撞。围绕客户需求规模化、集约化趋势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的问题凸现在中央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面前。 

(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与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快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我国依托中西部发展东部,发展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加速期,各种市场要素急需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而日前,由于机制的缺失,金融资源的配置反其道而行之,各种金融资源正加速由西向东流动,形成东部金融资源过剩而西部金融资源不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效应。 

(三)在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幅员辽阔,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经济金融格局。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等诸多方面优劣势差异明显、具有互补性,建立有效的市场配置机制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理论上来说,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而目前,我国区域国有银行间在金融服务上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与合作。区域间金融机构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行政壁垒、业务壁垒和政策壁垒较大程度存在着,即使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也是单一项目上的低层次合作,能够促使跨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的市场机制远末建立。因此,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跨区域的金融服务,以体现效率的同时,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 

(四)行政区域内金融服务尚未建立有力的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会分设后,对金融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一直未有明确规定,这一点上,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既存在着职能交叉又存在着管理真空,导致一定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工作缺乏外部协调机制的有效制约,各金融机构间的统筹配合不够,服务效率和水平难以提高。比如,在人民币管理、征信建设、反洗钱等服务工作上,各行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工作合力不足。 

 

二、制约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域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国有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被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这一局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有银行的跨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外资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域幅射性较强,一些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其经营范围也覆盖到华东,在财务管理集中化的要求之下,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站式服务。而国有银行,在涉及到全国时,需要总行出面解决,决策路线长,协调难度大,服务效率就难免下降。在解决跨区域金融服务问题上,国有商业银行在近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如果不改变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由一些分行自发进行合作就只能在较低层次和一些零星项目上展开,而无法在整体上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 

(二)服务技术平台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国有银行跨区域服务的瓶颈 

多年来,分散的经营管理导致国有银行的技术平台不统一,基本的全国范围内的通存通兑都没有完全解决,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

而且各金融机构分行间的考核竞争加剧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这也是最近几年工、农、中、建各大行都抓紧建设it中心的根本原因。现在工行、中行等都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数据中心,跨区域服务的技术问题正得到解决,但与外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服务资源的做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在搭建高质量的服务技术平台上做的不够,而且对现有技术平台的利用也不充分,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中央银行建成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标志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各国有商业银行仍坚持发展系统内的资金汇划系统,导致大、小额支付系统负载不足、资源闲置,形成服务设施的部门分割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区域资金运转的效率。 

(三)行政干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市场为联系纽带的,跨越了行政建制和区划设置。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地方政府在税收、投资及其它经济政策上存在分岐,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割裂,对区域间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造成了影响。表现为:一是待遇不平等。各地政府在金融服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存在重地方性金融机构,轻跨区域金融机构的问题。二是发展不平衡。比如,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上,各地方政府在用卡环境的搭建、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认识不同、投入不一,使区域间结算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融合。特别是在反洗钱、征信建设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建设上,地方政府的态度不一。三是区域间金融开放程序不够。各地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对区域间的金融竞争存在片面认识,特别是对异地金融机构进入辖区发展高端业务持消极态度,地缘观念较浓,在预算单位账户开立、高端客户的争取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协调机制在利益分配面前软化,阻碍了区域金融服务模式的搭建。 

三、完善跨区域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的途径 

 

(一)中央银行要强力打造一个高效快捷的资金运转体系 

建立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提高结算资金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大力推广同城票据清算系统,抓紧建设现代化文付清算系统,为推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资金清算服务。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金融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基础公共网络,加快以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代表的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同时,适应要素跨区流动要求创新服务手段,推动跨区域票据结算合作,适应客户群在跨区,提供包括信贷、咨询和清算等在内的综合性融资服务。 

(二)突破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经营局面,建立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加快业务的合作与协调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二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未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三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引导资源流动的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 

(三)大力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资源在区域金融服务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要把促进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之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要加快推动城商行、城信社改革发展的步伐,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突破口,把增资扩股作为切入点,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在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城商行、城信社实现业务联合与资本联合,充分调动、整合、利用中西部地方金融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打造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联合体,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支持中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影响区域金融的政策障碍 

认真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范围内不同地区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问题,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决策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职能,由市场未决定利益分配办法、未决定资金流动,通过税收本地化或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促进跨区域合作。政府应减少对生产要素正常流动的阻碍性干预,营造与强化生产要素流动对地方长远利益的正面效应。 

篇10

关键词: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完善措施

现阶段,国内地方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收入,同时也关乎着各地方发展经济的程度高低,是影响作用着我国地方资本是否能够得到合理地投资运用的因素之一。近几年,国内地方金融的发展势头与影响力度,逐渐影响着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及行政做法,使他们不断加大对市场经济的关注力度,可是现今国内各个省市的金融体制构建程度不一、地方金融管理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要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实施地方金融改革显得尤其关键,其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现阶段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国内地方金融机构一直处于快速进步与发展的状态,可是其仍然要面临着金融深化改革的社会挑战,这就需求我们按照现阶段地方金融管理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探索。所以,要更快、更好地推动地方市场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就务必要更深入地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让其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基石。自从我国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内金融管理工作的负责者开始由中央转变为地方,国内各个省市都已经制定了相对应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众所周知,我国各省市的发展程度以及金融环境都不太一样,所以也难以制定较为统一协调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从而很难以相同标准实施金融管理工作。现阶段,国内金融管理工作还采用原来传统的以“一行三会”作为管理内容的管理方法,在整体上进行全面的宏观管理,从而确保国家所颁布的货币政策等宏观措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是事实上其却缺乏针对于地方金融的管理策略,难以适应各地方的经济变化,地方金融管理的对象与主体的确定不清晰,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可依循的法律制度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地方金融管理的能力。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需要时常作为出款人或者出资人,进而大大增加了地方金融管理风险指数,所以,需要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通过制度来约束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尽可能降低其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系数,确保地方金融机构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保留自身的一席之地。

除此以外,现阶段我国金融业呈现出垂直的管理局面,中央掌握着较大部分的金融管理实权,部分市级、县级的金融管理力度仍然不足,从而极大可能地阻碍着地方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处于这样的经济状况下,各省市就较容易出现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服务主体不清晰等问题,可是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都比较注重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地方金融管理工作是可忽视的一项。因为目前国家的金融管理权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想推动当地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却因无实权而有所限制,从而使得各省市出现地方金融资源运用不平衡的问题。所以,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地方政府推动金融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展现地方政府金融资源的作用,实现最优化的地方资源配置,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金融业的进步与发展,是目前金融业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所以,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实施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措施,望能够对往后地方金融管理机制的构建工作有所帮助。

二、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机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要求。伴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部分地方金融机构也开始将创新元素融入至地方金融改革项目当中,可是由于许多地方金融机构急于创新而导致了经济市场产生混乱的问题,从而令目前所构建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地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没有较好地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合理地沟通交流工作,使得金融管理工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方针,没有体现两者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各个省市都开始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平台,比如典当行等,可是因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没有较好地沟通交流,使得国家相关部门较少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从而使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缺陷与危机;第二,国内各个省市的发展状况与经济能力存在差距,使各个省市所制定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除此以外因为现阶段地方经济发展较好的金融体系或者金融机构逐渐摆脱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管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管理的风险系数。除此以外,市级、县级的金融管理部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两者间的合作交流意识较为薄弱,县级的金融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较好地监督管理,使得工作缺乏一定的可信性,最终导致地方金融管理机制的构建不完善。并且,现在许多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之际,一般会是基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强调大项目的投资贷款,如此做法不但会影响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阻碍了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内地方金融管理机制所对应的主体对象不明确。现阶段,国内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各个省市自行制定的,并且每省市各部门的配置发展状况各不相同,甚至有的省市因为地方经济问题或者实际情况而没有配置专门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除此以外,各省市所制定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名称以及职责不明确,时常会使得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出现交叉的问题。而且部分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对自身作用、职能的定位存在偏差,比如一些金融管理机构主要趋向于为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一些金融管理机构却是趋向于对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以上的职能偏差问题,非常容易形成交叉管理的现象,比如部分省市按照职能不一的地方金融机构来制定不相同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例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主要是受到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以上分散化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是难以推动地方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而且非常容易导致各个部门、机构相互推脱责任的问题,进而大大降低了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难以继续进行地方的金融管理,从而破坏了地方金融业发展的社会条件,使金融业失衡。所以,务必要按照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规定地方金融管理的对象主体以及其职责,比如清晰指明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与工作职责等。

(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范畴与地方金融业发展实情难以

适应。目前,我国金融行业所采取的“一行三会”作为管理内容的监督方式,在监督管理一些地方金融体制运行状况之际会趋向于监督管理地方的金融风险,而且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准入与运行的检查都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实施,从而使得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且阻碍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可是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可以较快较好地推动经济运行,就迫切想对地方金融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太过严格的准入规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当地政府的发展方向,阻碍地方金融的发展,从而导致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范畴与地方金融业发展事情难以相适应。国家中央为了能够较好、较快地对各地方金融实施监督管理,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一刀切”的模式,让许多地方政府预先制定的金融规划难以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地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现阶段,国内各个省市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部分地方的金融资源倾向于集中化,而部分地方的金融资源却出现匮乏的现象。所以,务必要根据当地金融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地方金融实施监督管理,坚持完成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管理层面所规定工作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许可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管理行为的出现。

(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以及监督管理能力

不足。与其它地方性管理职能相比,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偏高。这是因为地方政府一般是提供群众一些综合性较高的服务,比较少会接触到金融方面的知识服务,所以就导致目前地方金融管理人才较为匮乏,人员配置难以适应当前地方金融业的进步与发展。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负有相应的指导、监督责任,不但要促进它的发展,而且还要监督管理其操作行为,从而预防其存在的风险管理。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会着重强调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规划而较少关注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因此就呈现出了“关注发展、忽视管理,强调审批、忽略监督”的局面。而且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漏洞,很多国家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三、如何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

(一)转变传统的地方金融管理理念,指引科学恰当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时代的变化,需求地方政府也适当地转变传统的地方金融管理理念,渐进地指引科学恰当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地方金融资源能否可以获得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直接影响作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是权衡地方金融管理模式采用得是否科学恰当的标准。所以,地方政府在对地方金融进行管理时应当同时参考当地金融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具体务实地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合法合理的金融管理行为,保证地方金融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建立和谐美好的地方金融发展环境。指引科学合理的地方金融管理模式,国家中央应当尽快颁布有关地方金融管理的法律法规,清晰表明地方金融管理的内容以及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尽可能采用统一标准对其进行监督管理。除此以外,中央还可以通过较为完善的地方金融预算管理来实时地对地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限制地方金融管理模式中的越界行为,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促进地方金融全面进步,更有利于从中央向地方转变的职能变化。

(二)清晰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的界限。众所周知,地方金融管理是属于较为繁杂的工程项目,要使得地方金融管理获得较佳的效果,就要清晰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的界限,中央的监督管理确实能够指导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地方金融管理的专业含量,从而通过一定的界限来增强中央与地方金融的一致性。当中央对地方金融实施监督管理时,务必要遵循“垂直监管、地方协调”的基本准则,开展具备专业化与一致性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例如,中央在对地方金融实施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时,地方应当实施一系列服务协调项目;中央在落实国家相关金融管理政策时,地方应当实施相关的落实反馈工作。总而言之,地方金融管理应当严格坚持“主管负责制”,清晰表明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能任务与职责,切实地作好有关地方金融长远发展计划、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中央金融管理工作的实施、制定地方金融管理的日常工作灯,从而不断推动地方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

(三)坚持统一的监督管理标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项目应当坚持统一的标准,确立相同的监督管理主体,在各地方配置统一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除此以外还应当清晰表明其需监督管理的项目。除此以外,按照各地方经济发展以及金融的实况,清晰指出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职责,且把位于本地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纳入管理范畴,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尽可能地展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能力。可是,就现阶段我国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而言,每个地方的金融监督管理工作都需求将其细分化,从而更快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管。对规模大小不一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细分化工作,需依据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量,同时还要实施价值评估,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监督管理准则,有效控制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情形,采取各种方法对地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总而言之,在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机制时,务必要做到全面地考虑,不能忽视任何一项细节或者风险要素,准确地了解与掌握地方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且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动态化地实施地方金融管理工作,让地方政府可以拥有更大的监督管理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风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金融资源配置权博弈[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2] 杨丹.政府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控制及其效应[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12)

[3] 魏倩.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J].世界经济情况.2009(01)

[4] 张翼.我国地方金融管理的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09(11)

[5] 防控信贷高速增长潜藏风险[J].望.2009(33)

[6] 李晓蒙.建立政府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机制探析[J].商品与质量. 2010(S8)

[7] 薛建峰,冯学培.对海西州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调查[J]. 西部金融.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