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这些人有能力从事较高层次的经济活动,吸收先进知识和先进理念,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产业,学习并利用新技术。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高素质的劳动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具有很大潜能,他们所起的作用涉及许多内容,比如生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改善企业营销等,而这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国民素质基础之上。
(二)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众所周知,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消费,产品就无法转化成财富,而消费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低质量的、保守的、基本的消费,另一种属于高质量的、扩张型的消费。当然,第一种消费不能促进经济的实质性增长,第二种消费趋势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消费市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二要形成高素质的消费群体;三要形成理智而超前的消费心理。通常来说,消费的增长往往依赖于经济增长,但是只有拥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促成高质量的消费群体,从而拉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三)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力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心。一般情况下,在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显得非常有效,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国家迅速摆脱困境,从而寻求新的发展动机。如,在具体的金融危机中,如果全国民众能够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促使政府快速进行经济改革,不但可以摆脱经济危机,而且能够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良好的国民素质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
(四)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尽管优胜劣汰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但是也要建立在较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向经济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优秀人才,甚至会形成优秀人才过剩的局面,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优胜劣汰,从整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竞争力。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人才过剩,经济竞争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还会使政府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氛围;对于个人而言,在这种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必定会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发奋学习和努力工作。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一)转变国民思想观念
不同的时代,都有自身的时念,且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相比资金和设备,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要,领先的思想观念是产生不竭动力的源泉。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转变国民的思想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转变国民素质的意义,不断摒弃“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建立知识资本的新型财富观,将国民素质看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文化知识第一”的时代观,这也是把握社会发展、顺应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国民思想观念,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改变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不良情形,最大限度地形成经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良好体制。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三个方面的科技主体,一要使国立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成为科学创新的主体,将研究重点放在重大基础科学理论上,不断走向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这样才能为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提供科学支持;二要使从事技术应用的科研院不断走向市场,联合企业一起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三要使企业逐步成为产品创新的主体,以便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并为科技的进步提供物质支持。因此,只有真正改革了这三个层次的科技主体,才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倡导国民终身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倡导国民终身教育,实现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办学体制,以便加快国民教育发展的步伐,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首先,需要在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经济后备军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其次,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成功经验,使我国国民的终身教育变成人才竞争的自觉手段;最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知识、科技和人才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深化改革,进行知识更新,实现就业者和待业者的终身文化知识教育,才能改变国民素质的现状。如,可以通过电大、自大、函大、成人技校、其他成人教育等业余教育模式,从根本上为青壮年创造理想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四有”公民奠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四有”公民奠定基础。基于此目的,我们必须把小学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素质上。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学法即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技能等。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结果,都离不开学法,要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古人强调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时,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比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国外有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学法指导呢?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如何预习,如何观察,如何有效地思考等。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优化课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要转变教育观念,又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了“四化”学习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1、教学过程“主动化”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在新知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主动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能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求知准备,重点帮助学生明确求知的目标、要求和方法,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必要铺垫;第二,进行探索,重点是启发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探索;第三,引出结论,重点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总结,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从而达到主动求知的要求。
2、解题方法“程序化”
解题方法"程序化"就是培养学生在解题中形成一种基本技能。解题时明确考虑哪些方面,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严密性,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因此,在教学时,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说说分析、操作思路,逐步让学生形成“程序”。如教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们帮助学生建立如下操作程序;先看一看,看此题运算顺序和数字的特点;再想一想,想能否简算及简算的依据,如不能简算,再确定运算顺序;然后计算并验算。如此长期坚持,学生逐步对四则混合计算形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途径。我们主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课往往是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方法配合运用,整体优化,发挥最佳功效。
如对于概念、法则及规律性内容的教学,可采用讲解、讨论并辅之练习法;对应用题的教学,可采用谈话、演示或尝试练习等方法;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可采用直观演示或实验操作法,让学生在数数、量量、摆摆、画画、拼拼、剪剪中积累表象,逐步理解几何图形特征,应用计算公式。教学中必须长期坚持并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应用,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能够学好数学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
篇3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
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
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p#分页标题#e#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决摒弃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标准,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估手段和技术,将中学的合格率与升学率分开,并在评价上脱钩,建立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运行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
篇4
关键词:儿童国民教育 书法课程 地位
五、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国民素质、公民素养的基本教育。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 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学校通过诸多课程来实现国家对其国民或者公民素质教育。因此,对儿童进行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道德与审美等教育每一门课程,均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书法课程是诸多课程中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它书写汉字、承载思想、传播文化,它体现思维品质和民族精神。
(一)国民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
国民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教育方针对此有明确要求,十最新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完整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也是现如今对学生培养的核心方向,对于这一点,人们已达成共识。德育,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解决人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及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解决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美育,则是解决人的审美观及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升华。
在《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国民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说的更通俗一点,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国民或公民,应该具有思考、交流、创造及审美等方面的能力,所有能力获得之基础,实为语言和文字,语言之说和文字之写,实乃人类文明之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说:“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
中国的古人对此有极为深刻之认识。《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东汉许慎也曾说:“仓颉造书势,盖取诸,扬于王廷,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文字之用已备矣!
基于此,可以看出古代对国民教育亦有基本要求。西周时期,对国民有所谓“六艺”教育,“养国子以道,教之众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就是古代国民规定的的六大基本素质。其中“六书”为文字之学、造字之法,教化是从识字习书开始,并作为“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大事。因而,汉字及书法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可谓久远、厚重!
毫无疑问,古今国民教育中,无论是古人所提倡的“六艺”教育,还是当下强调的国民素质教育,以汉字为核心、以汉字知识为内涵、以汉字文化为拓展、以书写艺术为审美的书法课程,必须确定应有之地位。
(二)影响书法课程地位的价值取向
一门课程的地位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与学科逻辑结构的作用与人们对它的认识,亦即该门课程存在的价值。书法正在成为独立的学科,书法课程也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超越了语文课程的范围,它更不同于美术课程,它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1.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
众所周知,国民教育是由国家举办,面向全体国民,以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普适性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国民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尤为明确地决定了它应当而且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从其根本任务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国民教育都必然包含知识传播、技术创新、文化传承、道德熏陶的内涵。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对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尤为重要。这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课程是文化传承教育的捷径。我们通过书法课程教育,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必定能行之有效,这是因为书法课程教育是最生动的“活的文化教育”。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既要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要科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及其内容,因此,把国学、国粹中的核心――书法课程化,把书法课程的价值和地位凸显出来,其迫切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促进儿童成长的价值
我们知道,儿童是未来的国民或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对国民或公民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二是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三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其内涵应该是:以传授普遍性、通用性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主的教育,它在人类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开凿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技能和知识是国民教育的两大基本要素。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需要成长与发展,就需要获得相应的知识、文化、技能等,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文字书写、审美欣赏及心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书法课程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它可以承担其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满足了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尤其在促进儿童成长方面,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能力的一种基本教育需要。因此,在古代、现实和未来,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最为典型的民族特征的课程。
3.验证学科发展的价值
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类的知识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对课程的影响也最为久远、直接而深刻。在教育中,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学科知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没有学科知识就无所谓课程,没有课程则无法使学科知识进入教育活动中。因此,书法的学科知识需要以课程的形式得以展现,并且在课程教育得以验证、发展与传播。书法学是正在形成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发。书法学科发展的水平与其所显现出来的价值,既需要在书法课程建设得以实现,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书法课程的地位。
(三)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1.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书法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历来是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日常书写是指汉字在日常应用中的书写,它促使了汉字书法的产生。中国书法史中留存的大量书迹,是日常书写的产物。古人呈现给我们面前的大量的书法作品是一种自由、随性、率意的日常书写状态,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感悟、思考、发现和描绘,反映人的思考、志向,如诗词、文赋、书信、便笺等形式,便如北宋欧阳修云:“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可见,古人的日常书写之美,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景、尊重个性、生态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随手写来,可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日常书写,想见其个性为人也,真性情也,真实者也弥足宝贵!
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经过近30年的“复兴”,日渐成为人们所崇尚的一件“雅事”、“趣事”。随着思想开放,文艺勃兴,文化复兴,书法也开始大规模的“复兴”。书法的身份开始重新得以确认,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书法的观念开始不断充实内涵,古典主义、现代书派、流行书风等多元共生、异彩纷呈;书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专业书法家,还有大众书法爱好者数量众多。书法以及书法文化在现代社会正在被更为广泛的人们所接受,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刻。
由此来看,古往今来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独特而不可缺少的。书法课程中的书写技巧、文化内涵、创作审美等方面所辐射的影响,对国民教育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2.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书法课程可以作为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汉字在充当语言符号的同时,还是“负载思维、表达思维的工具”,“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而且是思维的符号。”学科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文字传导,文字书写实际上是一切学科知识记录、承载的基本方式。因此,文字书写是重要的交际手段,还是学术的载体,政教的工具。于是,书法课程具有崇高的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书法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能力的体现,首要一点也是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的个性风格得到洗礼。书法所具有的传播功能,是书法所固有的本体特征决定的。它是书法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国人深爱她的重要原因之一。“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个人和社会的未来。”书法艺术既是历史的镜子,它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又是个人的一面镜子,它可以体现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个性心理;它还是社会未来的一面镜子,反映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追求。鲁迅曾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作为生命之法,书法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尺。书法艺术超越了表象直达人类本质,这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从看似简单的笔画中,可以看出书写者本身的心性、胸襟与涵养,正所谓“字如其人”。中国书法体现人个性风格,但它心与道沟通恰恰可以塑造人的个性风格。
3.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书法为什么能传播诸多的文化信息?因为它的造型基础是汉字。汉字肇始于自然,成熟于“六书”,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蕴含着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天生有“状物抒情”的功能,融汇了历史文化基因。因此,书法课程可以让书写者在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文字、文献、文化的基本信息,得到审美熏陶和德育默化,还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尤其在当今科技的发展,国人对文字的应用止步于实用交流层面,传统文明的断代裂痕现象正在发生,而书法课程教育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在汉字书法的教育过程中,其艺术实践、文化体验与道德经验,是其它课程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可以说,书法课程教育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正面价值,提升生命厚度。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对于古代文化来说如此,对现代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汉字来自遥远的古代,它承载着许多历史的信息,对于懂得它的人来说,就可以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了解这些信息。这种思维方式善于把握事物对立统一,习惯于讲偶讲对。在古代的雕板印刷中,把一些文字刻在一个方形木板之上,文字按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次序排列。一个汉字占一小方格,一些汉字被排在一个大方格内。以平衡、匀称为美,并让汉字及其整体呈现出方形。这一汉字特点的形成,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和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
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汉字渗透着民族的精神、道德和情感,汉字的构字方式和书写规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也蕴涵着传统的基本审美内涵;我们民族的处世哲学、风俗习惯与汉字紧密相连。
书法课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掌握汉字书写技巧等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传承方式,决定了它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书法课程只有放在国民教育的视野中,才能凸显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实施国民素质、公民素养教育的许多课程,包括语文、美术等,都无法替代书法课程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未完待续)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2JCWH11YB)和绍兴市教育科学2013年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兰亭书法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参考文献:
[1]《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2]习鲁洁 滕 纯 斩乃铮等 《教育大辞典》l卷[M] 顾明远 季啸风 张瑞瑶等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71
[3](东汉)许 慎 《说文解字・叙》《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8 12
[4](东汉)班 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5]《杜威教育论著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98
[6]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普通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 2005.5 7
[7]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
[8]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第一版213
[9]连登岗 《汉字理论与实践》[M]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5 34
篇5
关键词 后语文教育 基础教育 语文素养 终身教育
一、引言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语文教育起着熟稔祖国文化、提升人文素质的关键作用,这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语文基础教育与语文继续教育一直相伴相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民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职业教育、工读主义教育及本世纪的全纳教育等社会化教育,都有基础教育之后语文继续教育的影子,随着上世纪末终身教育理论的传入,使人们对语文的后续教育问题更加关注。
1.对“后语文教育”概念的界定
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目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所谓语文教育,对受教育对象的界定是儿童及青少年;对语文学习阶段的界定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即指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我们所说的“后语文教育”是指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后语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某一种社会教育形式中的语文教育形式,它是与有限的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相连接的一种无限的语文教育形式,即利用一切语文教育资源,呈现着基础教育之后的连续性的语文教育,并且这种连续性的语文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语文教育过程之中。
2.用终身教育理论引领“后语文教育”问题研究
当代教育发展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这不仅强调了终身教育的连续性与包容性,而且阐释了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基石的重要性。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是一种统合体系。终身教育的目的是重新建立现有的教育制度;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即:“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全面的、连续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体制的组织基础上的,需要以包容的教育模式去实现一切教育的可能性。依据终身教育理论,从“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语文教育,结合“后语文教育”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明确语文基础教育不是语文教育的结束,而是另一种语文教育的开始,强调语文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此来阐述语文后续教育的问题。
二、“后语文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对语文学科的系统学习,基础教育阶段之后的语文教育,由于其价值取向中功利性弱及非显学的特点,使其呈现零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人们并不重视“后语文教育”,社会化用工很少对语文知识进行考核,甚至一直以来,一些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科目里,也去掉了对语文学科的考核项目。取得英语四、六级证是大学生求职的门槛,语文教育没有过级证,更落得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语文的后续学习与社会推崇的求职标配“过级证”相比,早已被边缘化了;与职业技术技能相比,也已失去了学习的功利性价值。由此导致去功利化的“后语文学习”变得无足轻重或可有可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语文素养参差不齐
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出口成“脏”的现象并不少见。人生很短,我们不能漠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了解人类、了解自然、了解自我的渠道,所以一个人一生能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所有人的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促进人们的自我完善。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与全面发展的人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而“后语文教育”则是延续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
2.国民素质亟待提升
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升;不热爱学习,不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群,无形中将会降低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在没有文化的环境里能够使国民的群体意识得提升的案例,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体现文化氛围的产物。终身教育的对象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限定于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与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教育的主要方面。“后语文教育”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相衔接,肩负着基础教育之后语文学习的任务,重视“后语文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后劲不足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在他的《小序》中有言:“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学海无边,只有学习,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这是学习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社会促使每个人自身进步的基本方法。哈弗教授丘成桐在北师大附中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他阅读了大量古代章回小说,也读过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人的著作及西方文学作品,这些著作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对他的数学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终身教育延续了教育的阶段性,打破了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的时限,改变了“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传统观念。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使得各类教育之间统一起来,形成完整与全面的教育体系。那种以为基础教育中的语文学习是语文教育终点的观点是狭隘的语文教育观,是造成语文素养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也是与终身教育的理论背道而驰的。
三、“后语文教育”的实施对策
“后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后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社会需要“后语文教育”来继续语文教育,“后语文教育”对于增强国民的文化底蕴、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提倡“后语文教育”的教育理念
语文素养薄弱常被认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语文教育的重大改革也大都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语文教育由建国初期的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教学目标,发展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性质也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具说”发展成为新课改后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学理念;而对语文的继续教育则研究过少,存在“高中毕业时学到的语文知识够用一生”的误区。终身教育理论已经形成了世人对教育的全新认识。终身教育的过程是促进社会教育化与学习社会化的过程,终身教育注重知识发展的连续性,终身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注重现代人需要和发展的教育,语文继续教育需要明确各阶段教育的目的,以此来研究基础教育之后语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完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同时,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后语文教育”的发展有了实际保障,为语文继续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强化“后语文教育”的国民认知
强调“后语文教育”,发展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把“后语文教育”看成是一个教育过程,以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并能以其所学回报社会。一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劳动者。那种认为“普通教育与后续教育的结合是学习者与劳动者的结合”的观点是错误的。教育应该是连续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后语文教育”主张基础教育与后续教育并行,后续教育需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与工作成为一体,不仅能够促进教育的个性化,也能够促进教育的社会化。终身教育肯定自学、自我教育,重视最广泛地利用民众的教育力量,确立非正规教育的地位,把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结合成互相补充的教育体系,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发展“后语文教育”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尽管目前“后语文教育”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且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继续学习语文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保障国民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加大,“后语文教育”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3.完善“后语文教育”的教育体系
“后语文教育”涉及到社会上不同的教育群体,在语文后续教育方面都表现出不够重视的问题。例如,高校中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极少再学习语文知识。取而代之的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人文类的共同课或通识课,如《大学语文》等。作为一种与专业课联系不大,与就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资源,选课的人数并不多。实际上,《大学语文》等共同课程、通识课程已经沦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一种点缀。那么,应该如何完善“后语文教育”体系呢?
(1)重视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
重视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在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增设人文类课程的门类,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高校应重视并提倡开设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名著阅读、古文赏析等课程,不仅可以设置为共同课、通识课,也可以升级为选修课、必修课。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制造业以外,大量的属于三产服务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交往、服务他人,更要注重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即使从事制造业的一线工人,要生存、要发展同样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资源型发展方式向人力资源型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基础教育之后的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养已经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所以说,“后语文教育”强调的继续语文学习十分必要。
(2)逐步开放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类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逐步开放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类教育机构,利于基础教育体系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终身教育强调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呈现全面的、连续的教育过程,影响着人所有方面的发展,并且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虽然不等同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社会化教育形式中的某一部分,但它与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就是以一种包容的教育模式去实现一切教育的可能性。教育通过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制度,打破基础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教育,利用社会民众的教育力量,确立非正规教育的地位,把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结合成一个互相补充的整体。人的一生应该是受教育的一生,语文教育要对所有想要学习语文知识的人随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后语文教育”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们需要更多地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构。
(3)建立完整的基础教育之后的教育网络
我国基础教育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到2013年,已经有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现在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之后的教育网络化体系,覆盖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老年人教育等教育系统。学习型社会需要一体化的完整的教育网络,实现终身教育提出的“教育应当是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联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系统。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已经把终身教育体系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学无止境,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语文教育能够延续到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之中,“后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营造了空间,突破了基础教育的藩篱,延伸了语文教育概念的外延,加强了语文教育与后续语文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每个人的教育都是终身学习的过程,语文教育也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王建.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推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3(9).
[2] 阎光才.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篇6
当前,课外活动越来越被众多的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因为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教师,对于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本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课外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过去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课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完成对青少年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只重视课堂教学,放弃对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是不全面的,而且是有害的。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但只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个性与才智的发展。因此,开展课外活动就成了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必须重视的。
二、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多年来,我班的课外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近年来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我们借鉴了好的经验,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管理得当,措施到位,实施有效。并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把开展课外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我们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1、以人为本,增进健康。
实施课外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我们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项目的选择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不感觉到课外活动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一些课外活动项目做了加工处理,改变了学法和练法,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锻炼热情,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又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从不歧视与挖苦,而去安慰和鼓励他们,使他们不但在素质上得到加强,在心灵上更树立了自尊与自信。
2、结合竞赛,常抓不懈。
篇7
1.民族振兴的需要
大力推进教育是国家的既定方略,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大举措。为了适应新世纪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高科技人才,使下一代成为国之栋梁,面向世界。一个少数民族汉语工作者,为了不被时代前进的步伐所抛弃,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下一代的呼唤
奠定基础教育,需要高质量的工程师。要使素质教育成为规模,造就跨世纪的一代四有新人,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名师出高徒”,不误下一代。
人民教师肩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一代素质的直接责任。只有想学生之所需,急时代之所求,才能不负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二、如何练好内功
1.从口语入手
作为汉语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能正确运用汉语并口述。平时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课前反复读课文,研究教材,领会其意,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力求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教成什么口音,学生自然“染青则青”。应该抓住锻炼自己口语水平的每一个机会,向同行请教,到汉语班听课取经,不断充实自己。
2.练好书法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必须练得一手好字。不管是粉笔字、钢笔字、还是毛笔字。不仅要书写规范,而且又要美观耐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汉语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文字结构也变幻莫测,耐人寻味,就开始跟着教师的“感觉走”,对这位教师就会增加一份信任感,以实际行动强化自己的书写能力。
3.正确使用语境
常言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看来,语言的作用可真够大的。语言有时候在不同的场合,词的意思也不同,所以不能乱用词、乱添词、曲解其意。由于语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又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语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解词汇和课文,而是要在讲解中融进语境的因素。也就是说要结合汉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要让学生沉浸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所学的知识。
4.具备多方面的才能
从学校教学来看,汉语教学不单是一种语言教学,也牵涉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牵涉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牵涉到整个民族教育的兴衰。由此看来,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汉语教师必须对两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生活、风俗习惯等差异了如指掌。这样在课堂教学上,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把相关的课外知识也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要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心理,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使每节课都做到充分准备,也就是“有备而来,有获而收”。
三、汉语教学任重道远
我认为,作为老师不能单方面要求学生怎么做,而应该问一下自己做到了吗?或做了吗?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做到或没做,那么,老师根本就没资格要求学生去做到。现在全国掀起了“苹果”热,就像几年前掀起的“足球”热一样,不管我们老师、家长怎么反对,怎么不喜欢,学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足球赛,唱足球歌,连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盒都买印有“各国图案”的。可见,足球、苹果在全国青少年朋友中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留下一生难以扑灭的“烙印”。虽然我们教师不可能像“球星”、像“苹果”一样占据整个学生的心理,但也应该让学生注意到自己。在学生的心中占“一席之地”。我相信,如果教师自己做到的,学生一定能做到。“汉语博大精深、学无涯、教亦无涯,我会继续学下去,教下去,乐此不疲”。在教法上,我将不断改进,探索汉语的变化规律,找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读书之道。为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的提高,再尽自己的一份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和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21世纪新的教育形式,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补足和完善,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重视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迫切需要。
1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继续教育办学的理念落后
目前的高职院院校对继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深,认为继续教育可有可没有的教育形式,在办学的理念上有偏差,没有将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共同的发展起来。而是死板的做法利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来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社会建设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人认为,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对自己有了肯定的文化技术基础,可以通过自己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提升资历。另外一种情况是,社会者和在校的学生对继续教育投入认为是一种消费,觉得我自考本科,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导致这样的局面,影响到社会各行业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都比较低,经济发展缺乏也比较落后。
1.3 高职院校继续教学内容陈旧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几乎就是考什么学什么,从不开设本专业以外的课程,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只要拿到60分就行,而且对素质教育也不利。高职院校现在对继续教育除了在技能培训上与普通高职院校的教育有差别外,其它还是延续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方式。这样,继续教育调动不起学生求学的欲望,使得办学的质量不高。
1.4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师资力量较缺乏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继续教育的资金和人员的消减,导致师资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比如,对继续教育授课的教师大多数是本学院上课的教师,有的甚至是临时抽调的专业不对口老师在授课,那桌书本在讲台上念。其次,还有上课时间较短,利用周末时间上课,导致到课率较低,老师对学生也不了解,不知道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所以老师做不到因材施教,那教学的质量就达不到效果。
1.5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不到位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基本上是只抓前面和后面,只抓招生和发证,对中间环节抓的较少甚至不闻不问,这种放任式管理导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质量不高,社会认同率下降。在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也成了不利的效果,应该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关系,这样就会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
2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对策
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抓机遇,才能促进改革,不断解决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力构建有利于调动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1 更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理念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转变原有的观念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和优势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规范办学的各个教育机构,学院可以依托职业中专、企业等来办学,这些企业和单位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师资上都没有办高等教育的条件,多以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与质量也需要提高。要认真分析学院的资源优势,对应市场新兴产业,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有新人才,才能提高办学质量。
2.2 加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正规的师资培训机构,调整师资培训的课程能适合教学的要求,提高继续教育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其次使师资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与固定化,固定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性的基础。继续教育事业只有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3 加强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教的教学标准设置的,尤其是教学内容,因而也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现在,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手段,因此要采取建立学习成果的肯定评价体系,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2.4 加强继续教育展现的未来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继续教育在这场变革的深刻的表现上有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新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在教育结构体系的丰富性和教育制度的弹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方面。它需要社会制度、组织、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与支持。
总之,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还有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促进学习化社会中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才能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奠定实践基础,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尽早形成。我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办学观念,准确定位,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创新,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宁国安,杨琼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3):27-28.
[2] 刘凤菊,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5) .
篇9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的成果与结晶,是中国教育走向21世纪的旗帜和方向。
下面笔者试图就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作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狠抓“四个优化”工作,带动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
(一)优化德育工作。
前不久,李岚清副总理就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其中“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制力、鉴别力、抵抗力,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1、实行校级、班级两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3、开展普及法律教育活动,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4、围绕“五会”教育加强德育工作一月一专题教育活动。5、采用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用表及“家长、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评估的方法,进行量化考核。6、实施生动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开拓生动活泼的教育新天地。在实施生动教育过程中,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英雄为榜样,始终坚持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思想教育活动,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为实施生动教育,我校每年举办“读书节”、“雪地杯足球赛”、“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爱我中华读书演讲会”等活动。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教师队伍。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而艰巨的改革。要实现转变,就必须在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根本问题上彻底转变传统的意识,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极大的优化教师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从“四个结合”入手,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第1、指令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第2、指导与自修相结合;
第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第4、教学急需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
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请进来,走出去。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聘请有关专家顾问来校指导教研活动,同时委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区各类骨干教师培训。
2、结对子,老带新。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拜师,新老教师签订师徒合同。老教师耐心传、帮、带,新教师虚心求教。组织定期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做汇报课,评选教学“新秀”。高级教师讲授示范课,中级教师每学期出一节教研观摩课。
3、定期开展基本功竞赛活动。学校先后举办书法、绘画、教案和教材分析等项竞赛活动。
4、树典型,培养学科带头人。几年来,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出去拜师,学习教学经验,摸索教学方法,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压担子”。“搭台子”。
5、双向反馈,服务学校。凡是参加国家、省、市、区继续教育的教师无一例外都要完两个任务:
(1)带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参加培训和进修。
(2)将培训进修的学习成果主动自觉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目前,我校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师队伍,有利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优化科研管理。
科研为先,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不注重科研管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抓不好科研工作的校长不是聪明的校长,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确定了“端正认识、科研兴校;领导重视、广泛发动;健全组织、加强培训”的教科研工作方针。
我们宣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成人成才的学生,鼓励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出成绩。
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由于它的本质特性、过程的长期性、效益的滞后性等等,如果不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一切改革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所以我们在教工中大力提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学习之钟长鸣,校风建设之本已成共识;“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大家的行动口号。我们提倡教师人人走学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鞭策教师破除科研神秘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理论思维,增强科研意识。
教研、科研管理人员深入到教师中去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用心发现、培养、总结、推广那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充分展开对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带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广泛地开展。
近年来,我校全面工作在教育科研导向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先后有2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一位骨干教师参加了首届“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十六位青年教师出类拔萃,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先后有两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区先进教研组。连续三年接受市、区综合办学水平检查,名列榜首,并对我校工作给与高度评价。1999年,被省授予“先进家长学校”称号,“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先进试验校”称号,并荣获省级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科研成果二等奖。于2000年4月我校课题:《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方案》,荣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总之,一种学风浓厚、教风严谨、校风向上、人人“知耻而后勇”、“发愤而成才”的朝气蓬勃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优化管理机制
我校本着狠抓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为切入点,依照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则,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落实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学校全员岗位职责》、《学生管理考评细则》和《学校教职工奖惩办法》等,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科学轨道。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努力变消极为积极,变矛盾为团结,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效的保证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产生了飞跃,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先进校行列。
二.加强教研教改,探索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新模式 。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无疑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挑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择功能,忽视学生的综合评价等。为此,有必要采用硬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初级中学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结合我校的探索实践,我们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第1、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次”。
第2、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按照这样的教育思想,教学活动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一节好课,评价一节好课也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教学。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但不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因此是低水平的,如何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正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说法:“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这句话引人深思,课内课外为什么两张皮?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是故意为之,广大校长、教师对改革课堂教学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深感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围绕创新精神的培养制定了一套符合校情的教育教学方案,即《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方案》。
要素一: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课程体系。
要素二: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 合”模式的课堂体系。
要素三: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素四: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管理体系。
据此,我们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的空间。建 立和不断完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在课程改革、师生评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应用等方面统筹规划,以科学、规范、有序、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创新教育的开展。我校多年来坚持课程改革,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三大板块,把选修课开课门类增加到20余种;并增加了一些新型课程,如学法指导课,心理健康课等。创造条件实施周末活动方案,即在学生中进行5个学科的竞赛训练,开办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四室,开展科技、社会实践、小型体育比赛等三类活动,举办音乐、美术等2种欣赏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完善教师评估体系,特别是调整班主任工作评估指导思想,把教师从沉重升学率的竞争转移到注重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上,促使全体教师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力军,让他们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各种文体艺社团队、学科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组织指导下,体验创新教育的成功。
三、办特色学校,发挥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优势。
根据我校实际,创办计算机教学和英语教学为特色学科。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单科突破,整体优化”的可喜成果,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又摸索出了新的经验。这是学校领导班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适应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适应学校办特色教育的需要着眼做出的大胆决策。
篇10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思想品德上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差异,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也不能怨天怨地,而是想办法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学生之间有差异,因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部分优秀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特别重视、关注相当数量的中等生、后进生素质的提高。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就围绕如何关注不同类别的学生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优等生培养重在心理教育
“优等生”是一个受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他们被家长和老师寄予厚望,在享受格外关爱的同时,也承载着相当的压力,他们有的盲目自信,可一旦遇到挫折就难以面对现实,有的则嫉妒心太强,不能正确看待同伴的进步与成长,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绩一样值得关注。我认为教育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首先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提过高的要求。
二、改变错误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
三、教育他们正确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妨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自信,提高勇气。
第二,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当你遇到挫折时,要勇往直前。你的既定目标不变,努力的程度加倍。
第三,寻找原因,理清思路。当你受挫时,先静下心来把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出来,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情绪转移,寻求升华。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方式,使情绪得以调适,情感得以升华。
第五,学会宣泄,摆脱压力。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第六,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要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相信你一定能走出迷团,迎接新的太阳。
中等生的培养重在学法指导
描红,是初学书者的惯招。通常是一张薄纸蒙于帖上,“亦笔亦趋”。由此想起中等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来。我平时观察,他们学习比较刻苦,课堂笔记也作的好,可就是每次考试成绩上不来;每节课,都认为学懂了,作业也会做,可隔一段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学生,虽然他们的智力不差、其他课成绩或技能也比较好,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他们“描红”式的学习,学习的成绩和品质落后于其他学习者,我这里把他们叫做“中等生”。其实他们很有潜力,帮他们一把非常必要。
一、从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
一是改变对中等生的看法,从根本上重视他们,要让他们感觉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关心。经常与中等生谈心,一定关注他们的学习、思想,关注他们的需要。
二是改变角色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 ,力求只讲20分钟。多讨论研究到生成知识,注意思考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层面学习。
三是让学生“动”起来。我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鼓励 “上课答问、提问自由,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和课本的思路”,深受欢迎。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也就更有活力、有生机。要改变中等生“描红式”的学习,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主动构建。
二、从学习方法上加以引导
教学中,我经过仔细考察和反思,这些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模仿老师讲授的解题方法,自己真动脑筋的少,对问题的本质思考、回味得少。他们老在“描红”,亦步亦趋、师云亦云地读书、解题,欠缺思维的积极性与求异性,没有从初中的模仿学习,过渡到“领悟”层次,导致较长时间学不得法。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是最关键的。因此,告诉他们:“我们需要花时间来检讨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我们的学习方法,改正自己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成绩的突破性飞跃就指日可待。”
看书与做题的三重境界是这样的:
看书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记”,就是记住课本上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明白这些知识的含义;第二重境界是“联”,就是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与已经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整理知识组成系统或者网络;第三重境界是“用”,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题中,只有会应用的知识才算是真正掌握。
解题的第一重境界是“解”,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第二重境界是“思”,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第三重境界是“归”,就是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书本上去。
学习成绩不理想一般是由于看书和解题的境界较低。怎样提升境界,提升成绩呢?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应努力做到:第一、看书时多总结归纳,将知识形成体系和网络,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的情形,并辅之以配套练习;第二、解题时要留一些时间来总结,从题型、解题方法和思路上总结,还要多想书本,思考这些问题和书本的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争取“打通”书本知识和习题之间的关系。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从中等生的学习习惯抓起。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一个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天生脚快的兔子,做了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取胜的法宝是什么呢?伊索的描述是“一往直前,毫不停歇”的优秀习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两个哪怕是顶尖的优秀行为终究敌不过优秀的行为习惯。有了好的方法再加上优秀的学习习惯,我们还怕什么?
后进生的培养重在转变学习态度,“偏爱”他们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后进生的文化基础差,很大程度和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由于基础差而不想学,再由不想学而成绩越差。怎样使这恶性循环逆转呢?就必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同时要教育他们在学习上认真查漏补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学。作为教师,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一旦端正过来时,更应及时表扬,适当引导,认真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进入上层生的行列。
二、 充满爱心,赢得信任。
爱心,是转变后进生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试想,如果老师对后进生冷嘲热讽、无情打击,他们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那还能产生多少教育效果?只有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感受到老师在思想、学习、身体乃至生活等方面的关怀,老师才能逐步树立威信并最终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交流思想,沟通心灵。
三、付有耐心和客观鼓励
这部分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交,催急了。就照抄别人的,怎么办呢?这时一定要设法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找他交谈,坚持下去,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轻言放弃总是太早。有时用放大镜给予鼓励和肯定,有时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时常在他们的单元试卷上、作业本上,写下一些激励的话语和对症下药的批注、圈点,作出一些发展性、进步性评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还要有一种执著,对他们的教育很难一次凑效,不是一次谈话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要有一种韧性和毅力拒绝放弃,就是要有坚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