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表现考核意见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表现考核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表现考核意见

篇1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绩效考核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困难

1、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勤工助学、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学生党建和“团学”等一系列琐碎而复杂的工作,常常要接受学院、学工部、资助管理中心、团委等部门的多重领导。可以说,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最后都会落在辅导员头上,繁重的工作压力让辅导员们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还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才能够得以完成。而这些工作却不能够像专任教师那样通过课时来进行量化考核,长期以来,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主要是定性评价,考核结果主观性较大,导致辅导员产生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的不公平感。

2、考核方法不科学。目前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大多由职能部门布置,但人事关系在学院,对辅导员的年度考核也由学院组织进行,学校职能部门一般不参与对他们的考核。而学院往往将辅导员与其他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一并考核,一般是针对人员的德能勤绩方面采取群众评分和领导干部评分按权重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的标准、程序、方法并不能突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也达不到合理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目的。在学院“重教学而轻行政”的环境中,辅导员是很难获得考核优秀等级,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3、考核结果未得到很好的运用。学校往往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不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对于考核优秀的辅导员,很多高校的奖励力度甚微,除了颁发一纸证书之外,鲜有其他奖励,难以调动起辅导员争先恐后的工作积极性。而对辅导员在考核中反映出的优点与不足,没有及时反馈,辅导员并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工作,考核结果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辅导员要成为青年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自己首先要成为坚定的青年者。因此,辅导员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观点,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才能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工作能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指挥和协调,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基层指挥员。辅导员要经常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各种活动,协调各种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还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工作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3、敬业精神。辅导员工作繁杂而琐碎,既不容易被量化,又难以出显著的成绩,因此辅导员工作成为一份“良心”职业,要具有较高的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

4、工作业绩。“绩”应该包括了所有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既包括了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服务指导、党团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又包括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以及他人对其工作表现的总体评价,是对辅导员工作情况的综合反映。

三、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1、一级指标。根据考核的内容,按照“德、能、勤、绩”设定一级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

2、二级指标。“德”方面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表现、政策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三个二级指标进行考核。“能”方面主要考核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勤”方面要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绩”方面主要考核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四、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施路径

1、考核的方法

(1)德非尔法确定指标权重。德菲尔法是依据若干专家的知识、智慧、经验、信息和价值观,对已拟出的考评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权衡并赋予相应权值的一种调查法。一般需经过多轮匿名调查。在专家意见比较一致的基础上,经组织者对专家意见进行数据处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达到要求之后,得到各考评指标的初检验专始权重向量,再对其作归一化处理,获得各个考评指标的权重向量,即权重系数。

(2)360度考核方法进行考核。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最早被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运用。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通过评论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2、考核的步骤

(1)个人自评:辅导员按考核的内容和要求,认真总结本学年工作,提交个人的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并向所在学院进行年终述职。(2)学院考核 :学院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对辅导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定,填写《辅导员工作考核综合量化表(学院用表)》。(3)学生评议:各学院从辅导员所带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各层次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对其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填写《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量化表(学生用表)》。(4)职能部门考核。学校分管职能部门(学工部、团委、资助管理中心等)根据平时工作情况,综合专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测评,填写《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量化表(职能部门用表)》。(5)同级评议:分管职能部门组织辅导员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填写《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量化表(同级互评用表)》(6)学校考核小组审核:学校考核小组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学院考核、学生评议、同级互评和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按照考核总分=∑各部分得分×权重进行汇总审核。

五、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应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篇2

一当前我院辅导员考核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对辅导员的考核是参照行政管理部门对员工的要求进行的,着重工作态度和整体综合表现,并没有细化到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环节,针对性并不太强。根据在辅导员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本人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考核内容体系的构建

目前,在辅导员考核内容上,我院参照对行政管理人员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特点,例如,过于重视对辅导员工作态度、岗位出勤的考核,而对辅导员工作实绩却不甚重视,未能把握以绩效为中心的原则,达不到合理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目的。

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

近年来,我院在辅导员考核中普遍采用定量考核的办法,定量考核有一定的优点,但却出现了纠枉过正的情况,将考核内容一概定量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的德、能较难量化。一个人品德的好坏、能力的高低是难以用参加多少次政治学习、组织多少次班会加以评定的。所以,过分的不合理量化只会带来考核的片面性。为此,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是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又一个难点[2]。

二我院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第一,辅导员工作琐碎,无固定的工作量考核。它既没有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也没有科研教师的具体科研开发项目。它主要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缺乏统一的衡量指标。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这是长期以来,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形象写照,当前辅导员仍没有实现从“事务性管理者”向“人生导师”的成功转型。而且,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据统计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占了整个工作时间的70%,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其结果是辅导员身心疲惫,没有绩效[3]。辅导员工作和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去构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辅导员工作,打造一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更需要实施绩效管理,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第二,辅导员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岗位不被人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往往由许许多多琐碎的工作组成,工作地点遍布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工作时间常常是课余休息时间,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因此常常不被人了解。甚至部分人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像“保姆”一样,干的都是些围绕学生的琐事。

第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大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陷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当中,只要跟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辅导员去管,被迫成了“保姆”、“警察”、“消防员”、“勤杂工”、“万金油”。而对其原本的工作重心———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谈不上主动地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导致辅导员队伍总体上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

三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突破点

1改进测评标准

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些日常的管理工作辅导员要参与,但是不宜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量化考评。比如,辅导员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次数、辅导员检查学生就寝的次数等。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必须不断面临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如果采用以上绝对化的评分方法,易导致辅导员满足于完成上述工作,不利于辅导员开拓工作新局面。

对辅导员工作测评的中心和重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辅导员的工作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指导学生党团活动的情况;(3)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4)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5)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6)各类奖助学金开展的情况;(7)特殊群体、个体的辅导;(8)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二为辅导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情况,主要包括:(1)辅导员的业务能力;(2)辅导员的学习情况;(3)辅导员参与调查研究的情况;(4)辅导员科研成果等[4]。

2明确测评主体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和学校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和老师、学生、兄弟系辅导员都有广泛地接触。他们都可以成为辅导员考评的主体。辅导员测评主体应该是基于辅导员自身包括其他相关对象的综合主体。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开展情况,各主体测评结果的权重可拟定为学生测评结果占10%;系领导占30%;学工部占30%;辅导员自评占30%。

3改进测评形式

(1)学生测评应体现不同学生群体意见。学生测评有利于学生大胆反映意见和建议。但是也容易出现乘机报复的心态。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价值观等的差异,辅导员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一定能得到每个学生的认同,所以学生对辅导员的评分往往既有合理的内容,但也有偏颇之处。我们建议从不同学生群体中选择代表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评,比如学生测评人群的确定应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贫困生以及普通同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反映不同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的评价,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打击、报复等情况的发生。但是,需要辅导员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面对学生的低分要善于反省自己的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其工作业绩评价涉及到多种因素,其综合评价结论具有模糊性。例如,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等方面的评价,往往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值点来表现,只能用相应的优劣等级来表示。所以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此难以处理,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却能够较好地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因此,定性评价是综合评价辅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方法。但对于一些可以用数据来明确的工作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如学生申请入党的申请情况、学生日常行为违纪情况、学生获得各类奖励的比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等。

(3)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主要考核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及基础性工作。平时考核也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评价主要是在学期末、年末,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最后,将集中评价结果与平时考核的记录按一定的权重折合,形成最终考评结论[6]。

四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步骤

第一,建立辅导员工作考核与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辅导员述职报告会,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辅导员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组长。

第二,各系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集中进行述职汇报。述职内容包括(1)常规工作以及一年来突出的工作和特色;(2)对特殊群体或个人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成效;(3)本人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4)心得体会及科研成果等。

第三,系领导根据考核结果,结合学生评分、自评分、系部评分、学工部评分,按1:3:3:3的比记出总分,系部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考评意见,报至学工部。

第四,下点检查。学院成立辅导员考核监督小组到各系了解系领导、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映,并了解各系对辅导员考核的开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学工部及时做好评估工作的总结和表彰。(1)认真总结,概括出学生工作的成绩与不足;(2)吸取经验教训,为新学年的学生工作指明方向;(3)对评估情况进行排名,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最终评出年度综合优秀和各专项优秀[7]。

五考核结果与运用

第一,辅导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者为优秀;70~89分者为称职;60~69为基本称职;低于60分者为不称职。

第二,在工作中,组织纪律性差,长期(二周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在岗,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不良影响、所带班级出现较大责任事故,并负有一定责任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第三,考核结果要与本人见面,并存入档案,辅导员本人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复议后仍有异议,本人可写出书面意见,一并存入档案。

第四,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评选先进、津贴发放等的依据。优秀者按120%的标准核发辅导员津贴;称职者按100%发放;基本称职发90%;不称职扣发50%的工作津贴;并要求其制定措施,限期改正;连续两年不称职者,调离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岗位,按学院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考核领导小组对参评辅导员排出名次,确定前10%为院级优秀辅导员拟评人选,在全院公示三天,无异议者授予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并推荐参加上级评优。

总之,2006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第24号文件另的颁布,对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对辅导员更好的管理,因此,一套完整、科学、切实的考核与评估体系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程晓军.高校学生辅导员考核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2]王大壮.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2).

[3]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4]陈瑞三,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安颖,卢中彬,于彦丽.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3).

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绩效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基层工作者,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从而达到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现状

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高校都在尝试制定科学有效的辅导员考评机制,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大多存在以下不足:

1.缺乏发展性评价。从目前各高校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评价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重视工作评价、忽视个体发展,重视定量考核、忽视定性评价等问题。大多着眼于对辅导员工作的优劣进行评定,而较少从促进辅导员个体发展,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角度去考核,不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斗志,考核效果不佳。

2.评价体系不科学。高校普遍没有形成与辅导员岗位相协调的考核机制。有的直接将辅导员考核与干部或教师考核等同,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按同一程序进行,考核结果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特点;有的虽然制定了专门针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指标,但这些考核指标不能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辅导员个人成长相结合,考核只限于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没有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

3.评价方法不健全。国内的理论研究普遍赞同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优化辅导员考核工作,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并重。但在高校具体实践中却又往往陷入人事考核的思维困境,普遍采用以学生工作甚至是学生成绩为基础的指标细化法,而辅导员的“德”、“能”却很难量化,这种评价方法片面的看重辅导员的外显业绩,忽视了辅导员的专业培养和内心体验。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借鉴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和以往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经验,笔者认为,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工作理念与态度、工作能力与成绩、工作评价与反馈。

1.工作理念与态度。工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工作的指导思想,辅导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工作理念决定着其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实绩转换的“中介”,对辅导员工作态度的评价应将形式与实质结合起来,工作态度是思想素质和工作理念的具体表现,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

2.工作能力与成绩。工作能力是辅导员本身所具有的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在设置辅导员工作能力绩效评价指标时应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考查。工作成绩是辅导员主观努力并得到认可的劳动成果,它是辅导员履行工作职责的具体体现。在设置辅导员工作实绩评价指标时,可对思想教育、学生组织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咨询服务四个二级指标加以考察。工作实绩指标是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最重要的内容,它既包括了辅导员的基础性工作成果,如班风学风建设、日常安全与稳定工作等,也包括了专项工作成果,如特困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工作评价与反馈。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校应成立校辅导员考核领导小组,辅导员的日常考核及年终部分测评工作由各院(系)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辅导员评价考核应该是由辅导员自评(个人总结)、学生测评、院(系)考核小组测评和辅导员互评等四部分内容和考核办法组成的工作评价体系。

辅导员对照考核的内容,对本人的工作做出全面总结,提交述职报告等相关材料,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由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组织落实学生测评,通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或网上评价,掌握辅导员工作成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将统计测评结果报学生工作部(处);各院(系)考核小组根据辅导员平时表现情况,对照辅导员个人总结和学生测评结果,填写测评表,对本院(系)辅导员进行测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落实召开辅导员民主测评会,每位辅导员用3~5分钟述职,然后辅导员互评。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的建议

针对以上辅导员考评工作的难点,辅导员考评工作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1.明确评价主体。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和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老师以及学生都有广泛地接触,他们都应该成为辅导员考评的主体。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不宜作为主要考评指标,如果采用绝对化的评分方法,易导致辅导员满足于完成量化工作,不利于开拓新局面。

2.改进评价形式。采用网络实名测评,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事求是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的平台,辅导员要正确对待测评结果,对学生反映的问题积极总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研究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宜采用业绩模糊评价方法,笔者较为赞同。辅导员的工作繁杂,其工作评价涉及多方面,综合评价结论具有模糊性,例如: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等方面的评价,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值体现,只能通过优劣等级来表示。因此定性评价是综合评价高校辅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方法,一些可以用数据来明确的工作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如学生日常违纪情况、学生考研比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等等。

3.丰富评价方法。在辅导员工作评价中,应把他评与自评、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核包括定期与不定期考核,对阶段性及基础性工作进行考评;集中考核主要在学期末和年末,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最后综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形成最终考评结论。

参考文献:

[1]何树莲. 关于改进高校辅导员考核工

作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9).

[2]张坚. 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

的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07,(8).

[3]陈瑞三,胡立男. 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

篇4

关键词:中专教育;思想政治;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50-02

对于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来讲,只有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专学生群体思想方面的特征,了解剖析其特殊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当今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不重视改造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需要,仅仅作为课程需要而设置,笔者认为应该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中专学生生源分析

中专教育所面向的招收对象主要是16~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与刚恢复高考时的状况不同(那时候的大中专学生凤毛麟角,都可谓是当时青少年中的佼佼者),在我国现阶段,扩大招生使得升学率普遍提高,就学历而言,这类学生最高学历一般为高中,主要包括高中辍学生或者初中辍学生;就综合素质而言,这类学生在普通初中或高中阶段通常被视为“差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思想素质都不能与其他学生相比。以笔者所在的中等财会学校为例,学校总共有269名学生,其中90%以上为农村户口学生,有138名为初中毕业未考入普通高中的生源(占51.3%),49名为初中辍学生(占18.2%),其余82名为高中辍学生源(占30.4%)。

二、中专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当前中专学生群体以初中后学生为主,这个阶段正是学生青春期发育阶段,其身体与心理正趋向于成熟。尽管中专学生生源相对处于劣势,但不能就此否认其作为青少年本身具有的同阶段其他类学生相同的思想特征:

1.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思想稳定性差。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思想还处于未成年时期,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等也正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也表现出思想稳定性差的特征。

2.智力发展迅速,求知欲强烈,但盲目性强。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

3.尽管中专学生身上有着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的共性,但是囿于学生生源这一现实条件,使得中专学生的思想特征还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有如下三个方面:①追求个性,叛逆心理过于强烈。追求个性是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追求个性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起到培养自己独特性格、增强个人魅力的作用,但其相反面却是以追求个性为借口,拒绝接受意见和劝诫,这无疑是当前中专学生思想性格中所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伴随着“个性突出”,中专学生在面对家长、老师的劝诫时听不进去,采取对着干的方式,助长了其叛逆心理的增长。②自信心不足,极易诱发自卑心理。自信心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习进步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但中专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由于学习成绩欠缺,通常被冠以“差生”的称谓,长期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日久而诱发自卑心理,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日久积深,会对该类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③自暴自弃心态严重。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相比,有自暴自弃心态的学生更加让人担心,自信心不足,尚且有“惧怕”心理存在,而自暴自弃者,对外界没有畏惧,我行我素,如同失控之火车,沿原来轨迹滑动,让人在一旁徒劳叹息。由于初中阶段成绩差,老师批评,家长数落,缺乏关爱,自认为是破车一辆、破罐一个,从而自甘堕落,破罐破摔。导致学生此类心理的主因是自尊缺失,因为较长时间缺乏周围人的关爱,自己轻视自己,从而导致心态失衡。

三、思想政治课的改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中专学生思想特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改进,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引导中专学生修正思想错误、向正确方向前进的作用。当今中专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修改。

1.强化思想政治课在中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中专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必须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大到和就业同等地位来考虑,如果学生仅仅专业技能、文化知识水平达标,而思想水平处在低端水平,无异于为社会培养了一个潜在的危险人员,诚然违背教育的初衷。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地位,需要学校领导重视,除了各年级设置专门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外,各班级要以思想政治教师为骨干,同时发挥各科教师协同教学的作用,从相关老师处了解学生近期的行为表现,将表现纳为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范围内,在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后,本着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采取疏导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思想行为的端正。同时加大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和奖励力度,树立榜样,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2.改变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形式。试卷考试几乎是各类课程最终考核的必选形式,对基础知识性的科目,试卷考核不失为最佳形式,但对于中专思想政治课来讲,其意义有很大折扣,该课程本身是以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向上为目的,其政治思想面貌需要通过本人的具体行为来表现,而一张试卷只能看出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的多寡,根本看不出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其具体行为有所改善,这种考试必然不会有多大实效。考核形式应分成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类,各占一半。平时成绩需要根据学生上课情况、下课表现来打分,具体需要从各科教师和同学间了解,好则加分,坏则扣分。

3.增设信心教育章节,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课堂上要求学生铭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义,告诫学生不应该仅看学习成绩就判定一个人好坏优劣,判定一人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励志类电影、图片、文字等以增强学生感受;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其潜能,通过培养多种能力来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李福森.新时期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传承,2010,(8).

[2]陈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浅见[J].内江科技,2009,(12).

[3]沈宇辰.浅析当前加强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师,2008,(11).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42-02

当前,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繁杂并续。新问题、新情况的涌现对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包括四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笔者拟对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现阶段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的问题

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方案的出台彰显了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然而,从有关考试结果方面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还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形势的需求。

(一)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

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功能[1]。其中,评价功能是考试的基本功能,督促、反馈和导向功能是考试的重要功能。长久以来,军校中的考试,更重视的是考试的评价功能。各所院校在评优和评奖的过程中,考试的成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考试成绩优异不但可以评选优秀学员,还可以保送读研究生。相反,成绩不好就可能被列为落后分子和帮助对象。成绩和名誉、利益的联系,导致无论是领导、教员和学员都十分重视考试成绩,把其看成是衡量学员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从而夸大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忽略了考试的其他功能。

(二)考试形式单一

许多院校至今仍然采用“一卷终结制”,每门课都通过期末的一张试卷作为评定学员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标准。这样做尽管便于操作,为授课教员减少了许多麻烦,但是这种陈旧的考试方法,受到命题内容和试题篇幅的限制,很难全面掌握和品评学员的思想动态。也正是由于这种期末考查预期的存在,学员把注意焦点都集中在试卷上,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普遍存在。颇为尴尬的是,有的时候考试一结束,学员连教材都扔在考场,索性不要了。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仅偏重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而对于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很少,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规律,“既难于检测学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难于检测学员思想观点、政治倾向和思想进步状况,不能全面反映教与学的真实情况。”[2]

(三)考试内容刻板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除理论讲授外,更要注重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内容来看,注重的仍是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其范围大多是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甚至是教师划定的重点,考试的题型客观题多,主观性发挥的题目少,虽有论述题、材料分析题,但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其内容和覆盖面也毕竟有限,学员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另外,主观题往往也是规定了标准答案,学员必须在圈定好的框框点点中回答问题,这就局限了学员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反到成了学员背死书的催化剂。

(四)考试结果掺杂较多人为因素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很少被人们关注。在很多院校,试卷成绩往往和最后的上报成绩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和地方高校相比更为普遍和明显。学员成绩的好坏和个人的利益有着重要的联系,每门课程成绩的累加可能影响到学员的发展和命运,一些和成绩挂钩的制度使学员很难喊出地方大学生“60分万岁”的口号。尽管我们鼓励以个人的努力来赢取优异的成绩,但是传统的“一卷定等级”的考试方式给了部分学员不劳而获的运作空间。于是老乡关系、队干部打招呼等人为因素掺杂到考试结果当中,使成绩中有了水分。当实际成绩和预期有着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有证据表明存在人为因素时,包括受益的学员在内的所有学员都会有着一种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导致学员对所学的政治理论课产生质疑,对教员的教育产生反感,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可见,考试结果的公正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探索

改革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法是整个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更新考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重新认识了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作用和重要性,才能对传统考试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考试是课程的延伸,考试不仅要检验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提升学员用所学知识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的理念,不要把对学员的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检验学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学员思想政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记忆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因此,我们要把对学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目标定位于以考核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确立一套适合军校学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考试评价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为培养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提高学员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考试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就应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以激发学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说,应采取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相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课堂成绩和课后论文成绩相结合。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论文成绩问题,“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论文方式考核尤其要防止学生以应付的态度从报刊上摘取文章或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使论文考查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3]

(三)丰富考核内容

增加社会实践考查内容。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才能解决学员“真学真信”的问题。设置社会实践考核内容,能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实践课程、学员的寒暑假以及到部队代职锻炼的机会,设置相应题目,组织学员进行社会调查调研、参观见学,指导学员撰写调查报告,并把调查报告纳入学员的最终考核成绩。

增加团队意识考查内容。军人尤为讲究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也是政治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员要设置相应的题目和要求,对学员进行考核。比如,可以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辩论,正反和反方都由若干学员组成,每方的综合表现作为每个成员的得分标准,增强学员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互助意识。

增加队干部评测、学员互评的考查内容。为避免学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增加相应的评测内容,对学员的个人表现综合评议。考核内容应包括对该学员集体意识、服从意识、互助意识、责任意识、学习主动性等多个方面。但同时,由于存在较大的个人情感因素,这一部分成绩的比例不宜过大,防止因学员个性原因或特殊事由导致成绩过低,出现恶性循环。

(四)公正考试结果

考试结果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效果,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对教员的教育。教员对成绩公平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治理论教员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人情问题”的出现往往只是出于他们对问题认识的不足。加强对教员的教育,提高教员的思想认识,考试公平公正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其次,要丰富考试形式,增强考试结果公平性。增加平时成绩,并及时公布,增加透明度。增设口试尤其是期末综合口试内容,当场公布成绩,这样既能锻炼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还能使学员在对比中感受到公平公正。

再次,要完善出题、改卷、登分机制,为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应不同教员交叉出题,交叉改卷,交叉登分。题目如果是统一的,要做到交叉改卷和交叉登分。

最后,要加强对试卷和考试成绩的检查。教研室领导、教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要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试卷和考试成绩进行检查,避免人情卷和人情分的出现。

综上所诉,如果我们能够潜心研究、务实求真,对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方法进行有益的改革,就一定能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员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艾红.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的新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

篇6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广东广州511483)

摘要:在各高职院校纷纷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大潮下,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步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创新。本文试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就如何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效性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期有益于课程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4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91—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谢艳霜(1982— ),女,广东番禺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在各高职院校纷纷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大潮下,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步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创新,以开辟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方式和手段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应该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指掌握知识和技能,属于基本生存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学会学习和工作;社会能力是指学会共处和做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是关键能力,因为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总方针,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从而得以在社会上长期发展。众所周知,培养人的品格比培养人的技术更难,人的品格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加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拟定“知识与能力共发展”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兼顾“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会使课程偏向高深难懂;过分强调实践能力,既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也容易导致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因而,科学地分配“知识”与“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分量、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作为一门课程,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框架是必须要传授给学生的,不能因为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就直接将其忽略掉,教师要力求通过各种方式将理论讲透,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要在基本社会情感和价值判断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更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和处理人生抉择和成长问题,让静态的道德知识化作动态的道德能力。最后,要结合高职教育培养优秀职业劳动人才的目标,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即社会能力。

(二)要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笔者所在的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题,以专题为单位组织教学。每一个专题会配备一个实践项目,教师在新专题开讲之前会预先给学生布置任务,理论讲授完毕后会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成果,并制定相关的评选制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由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点评,课后会要求每位学生对展示的成果作进一步完善,形成文字性材料。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和局限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总体来说,教学内容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推进,通过问题、案例讲道理,通过任务项目作驱动,以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感悟理论的魅力;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专题式的理论教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和升华理论,让教学不仅有理论框架,而且组织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在“学中做”,也在“做中学”。

(三)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认为课程评价要实现“三个转化”:第一,从注重考核学习结果向注重考核学习过程转化;第二,从重视考查理论知识向重视考查素质与能力转化;第三,从单一的考查形式向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转化。具体的做法就是取消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平时考核、作业成绩、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课程考核当中,通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各项表现来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更不可能只通过一张试卷体现出来,所以,对学生的考核必须“跟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思想转变。

笔者认为,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应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的相互评价”纳入其中。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律,通过比照评价标准,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互相评价是为了发挥同学之间的监督作用,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育人手段。

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将继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丽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研究[J].山西高教研究,2002(4).

[2]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S].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2006 年 ,教育部颁发了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孕育而生。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大力推行,同时,作为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面临重大调整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面临观念、心理及职业道德素养的重大调整。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学生到企业,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工作。学生从原来的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突然踏入社会,轻松自由的校园氛围一下子让位给紧张繁重的工作,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还存在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使学生产生消极、倦怠、失落、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困惑。此外,部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出他们职业道德素养的缺陷,如缺乏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服从敬业的精神,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企业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2、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严峻挑战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了解学校又要了解企业,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既要懂教育规律又要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能够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联结起来,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相对而言,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总体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修学习的机会也很少;此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流动性较大,专业训练不够,事务性工作太多,有关政策措施也不尽完善,这都影响着这支队伍的整体建设,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校外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实现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与相互配合。但就目前来讲,企在没有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教育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所下降;同时,企业更注重的是现实的经济效益,对人才培养成本的付出缺乏深刻、长远的认识,企业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往往会出现量上的不足与质上的欠缺,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盲点。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校企合作、良性互动,成为工学结合模式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

为了使得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有效并且能够长远健康地发展,需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校企思政教育多元化互动机制。

     1、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制度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推行思想政治导师制,能帮助学生从学校学习生活到单位工作生活的顺利过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密切接触,把实践教学发展成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持续性和常规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①针对高职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感、挫折感等心理障碍,思想政治导师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剖析自我,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等。当学生规划设计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他们在学习上就更具有目的性,在岗位的选择上更具有目标性,避免出现学习与工作选择的盲目性与"跟风"现象。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在网上与老师聊天互动,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

     2、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工学结合背景下思政教师应不断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并努力自己实践能力。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工学结合的职业化育人倾向,需要高职思政教师加强职业性教育,不断整合、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思政教师应依照工学结合的职业素质要求,针对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素质空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上设计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教学专题,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通过社会调查、到企业实践、外出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3、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伴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确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也不能只限于纯理论考核,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完成的设计、实验等的具体表现,包括实践教学的态度以及企业调研报告的完成情况等应纳入考核范围,从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企业对毕业生做人方面的要求外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还可邀请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组成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从而建立综合有效的实考核机制。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态度和成果,还应该包括指导教师是否履行职责和是否严格按照有关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指导等。总之,建立一个规范的考核体系将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8

1、激励性原则 考核工作坚持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出满勤,爱岗敬业,注重师德,钻研业务,更好地教书育人;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性原则 在考核中坚持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领导、教师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全面评价,既要防止求全责备,又要防止以偏概全。

3、客观性原则 考核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求做到考核内容真实全面,考核方法科学简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导向性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精神鼓励为主,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考核工作,引导教师立足岗位比能力,比贡献。

二、考核内容

我校共有58名教师参加考核。教师年度考核内容是2011年度全年工作的考核。分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及业务能力、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全面评价。考核的重点是工作实绩,也就是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

三、考核方法和步骤

1、我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考核小组部署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组 长:甘红枝

组 员:汪 峰 张传东 郑 钧 兰宏伟 段 毅

邓建华 罗 锐 杨 刚 邓惠兰 舒 霞

2、全体教师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的总结。总结要求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并形成文字材料。总结材料交考核小组。

3、考核小组汇总考核材料,开始进行考核。在考核称职的基础上,按相关要求进行评定优秀。

全体教师进行民主评议、不记名投票,按得票数评出优秀人选。

 

篇9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其理论性强,实践性高为突出特点。该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找出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以此提高学生认识理解社会、分析实际问题、提升实践分辨的能力,从而带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该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积极投身于实践过程,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向自我修养的实际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纠正学生“重学习成绩、轻行为践履”的倾向

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改变旧有的那种“上课记笔记,考试答笔记”的学习弊端,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增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更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从而真正发挥该课程导向与检测作用。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客观反映学生修养的实际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的考核,是根据有关真实记录共同评定,这样得出的成绩是全面、客观、公正的,是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思想修养状况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实际和行为实际,应体现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四统一”的原则:

1.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统一

与一般专业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实际效果的优劣需要学生根据具体表现来评定,可是实际表现单纯通过量化的考核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层次性的基本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2.在考核内容上实行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的统一

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和道德自律,直至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而这一切的完成自然离不开道德认知作为基础,这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的目的所在。另一方面,道德实践更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键所在。因为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桥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道德自律的支配和指导。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双方面的情况,考核体系指标既要包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指标,又要包括对理论的实践程度指标,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3.在考核阶段上实行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修养、法律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更强调的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考核评价要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就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情况,该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落在实处。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除了期末进行学业考核外,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特别是要将课堂外的日常道德和法律修养行为表现纳入到该课程的考核之中,在考核指标中应包含体现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完成各项活动、遵纪守法等指标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4.在考核主体上实行教师考核与辅导员考核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作出评定的重要主体。但是任课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法律行为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了解,这种单一的评价有失公允。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听取和尊重辅导员的意见进行考评,这样有利于使本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增强本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也更有利于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积善成德”。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为了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了334的层次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即30%日常教学活动考核,30%辅导员考核,40%期末成绩,从而体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考核、课内与课外考核、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的精神,见表1。

1.知识与行为的考核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

(1)对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完成作业等具体情况进行的考核。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视。

(2)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方面所掌握的道德、法律规范进行的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形式完成。期末考核遵循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基础知识考核与灵活运用考核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方向发展的命题原则。在试题的编写上,基础知识的比例可占50%的比例,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出发,重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考察,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特别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该部分考核占50%。实行开卷考试。按照统一阅卷标准,采取集体流水阅卷的方式,由1―2名教师批阅一类题型,以确保阅卷的公正性、一致性与准确性。[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

这类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进行考察。该考核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展开。课内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上课具体表现、和学习态度等;课外考核的内容包括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参加校内外活动情况等。同时,该考核也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每一项内容中设定具体的考察项目,可以量化的予以量化,不可量化的采取定性考核的方法。此外,还应对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予以奖励或惩罚。对于在道德实践方面表现突出者,如获优秀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或是在各校、院、系的各类学习竞赛中成绩优异者,以及有过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行为者,可以给予适当加分鼓励,反之,如出现违反法律、校纪等行为时,则应予以减分惩罚。

2.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考核

1. 任课教师的考核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同时包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成绩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定,比例占总评成绩的70%(日常教学活动占30%,期末考试占40%),见表2。

2. 辅导员的考核

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相对来说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更多,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更有发言权。因此,要将辅导员对学生的意见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考核中,使得学生们在任课教师面前和辅导员面前的行为表现更加一致,也使更多的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还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见表3。

由表3中可见,课程总成绩=授课教师考核成绩(70%)+辅导员考核成绩( 30%)。实现了学生在课堂内理论内容的学习、提高与在课堂外的养成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内听课态度与参与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的评定考核,与辅导员对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的评定考核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能体现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能引导大学生应用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更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实际情况,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说明

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我们认为在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确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成绩评定办法,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 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科学落实考核评价体系

因为考核体系会涉及到学生日常操行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考核工作应整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和群策群力,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相结合。从而保证考核结论的准确性。可以考虑聘请课程辅助教师,也就是聘请相关班级的辅导员作为课程辅助教师,帮助完成课程考核,如果辅导员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由班级辅导员担任。[2]

3. 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篇10

考核内容及程序方式凸显客观公正公平

《当代贵州》:省直单位省管干部的年度考核有那些考核内容?

负责人:省管干部年度考核,主要考核本年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内容。德,是指个人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当代贵州》:省直单位省管干部的年度考核主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负责人:在年度总结的基础上,采取组织评价与干部群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参考部分省区的做法,决定在个人年度述职的基础上,主要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开展年度考核,根据民主测评情况,组织综合评定。这样做,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省直单位省管干部的年度思想和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有利于领导干部接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监督,激励和督促领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同时,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还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改进民主测评工作,积极稳妥扩大参与测评范围,逐步试行民意调查等有效方式,使测评工作更加贴近基层一线、贴近服务对象。

《当代贵州》:年度考核工作具体有哪些工作程序?

负责人:省直单位的省管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一般安排在当年12月或翌年第一季度内进行。

一是考核准备。省管干部个人在认真总结本人年度思想、学习、工作、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个人述职报告。并填写《贵州省省直单位省管干部年度考核登记表》。同时,被考核单位党委(党组)与省委组织部衔接,确定述职测评会议时间,并在确定的会议时间前10天通知被测评人员做好述职准备,提前3天将述职材料送参会人员,或登载在内部网站,以方便群众测评时参考。

二是大会述职。单位党委(党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召开述职测评大会。被测评人员一般应进行大会述职,特殊情况也可书面述职。参加述职测评大会的人员范围一般为: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单位人数少于100人的,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直属单位、市(州、地)对口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一般干部职工代表等。根据测评单位工作性质,还可邀请部分服务对象参加测评。参加测评人数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三是民主测评。大会述职结束后,发放民主测评表。由参会人员将填写好的有关表格投放到指定票箱内。由省委组织部负责收回或组织前进。

四是集体研究。省委组织部向单位党委(党组)反馈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汇总情况后,单位党委(党组)根据干部平时工作表现、民主测评情况及名额(比例)要求,综合干部主管(分管)工作基础、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等情况,集体研究提出考核等次评定建议。本人应对考核意见及等次表明意见并签名。

五是考核审批。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结合当年度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巡视组巡视、重大事项跟踪考察、民主生活会等方面反映的情况,联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历史状况与工作基础、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对被考核省管干部逐一提出考核意见(单位正职[含设常务副职单位的常务副职]等次确定,还须以适当方式征求分管省领导意见),确定考核等次。其中,单位正职(含设常务副职单位的常务副职)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报省委审定。拟确定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的,由省委组织部派出考察组进行考察,并报省委审定。

六是结果公示。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省管干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不少于七天的公示。公示情况影响考核结果的,根据调查核实情况重新评定等次。

考核结果让能者上、庸者下

《当代贵州》:有考核就有考核结果。省直单位省管干部的年度考核有哪些考核等次,又如何来界定各个等次?

负责人: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确定为“优秀”的省管干部,应符合以下条件:思想政治素质高,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领导能力强,有改革创新精神;工作勤奋、实绩突出;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民主测评优秀得票率不低于70%,且优秀和称职得票率不低于90%。

确定为“称职”的省管干部,应符合以下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领导能力较强;工作责任心强,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工作实绩较为突出;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能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达到三分之二及以上,且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不高于三分之一。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省管干部,应确定为“基本称职”:思想政治素质一般;组织领导能力较弱;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能基本完成工作任务,但工作实绩不突出,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失误,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存在不足。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达不到三分之二,且不称职票不高于三分之一。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省管干部,应确定为“不称职”:思想政治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岗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工作作风差;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存在不廉洁问题。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

同时,《办法》还规定,考核期内出现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处置不力,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处级以上干部中有因廉洁自律原因受到以上处分;受到中央、国务院,中央有关单位(部门)或省委、省政府通报批评;违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选人用人,或者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省直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及分管副职当年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年度考核的省管干部,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的,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对在年度考核过程中有、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当代贵州》:考核的结果将如何使用?

负责人:年度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及奖惩的重要依据。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当年给予嘉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一次。被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具有晋升工资、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晋升职务等资格。对确定为基本称职的,视具体情况建议省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工作调整;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年终目标奖减半发给。对确定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建议省委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不享受年终目标奖。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