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地理学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地理学科总结

篇1

一 融洽师生关系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对学生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这就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教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教师所任学科便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倘若一位学生受到教师的青睐和表扬,那么他必定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在平时要发挥民主、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能使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中,由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高中地理,从而对高中地理产生兴趣,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运用地图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等内容所涉及的面广、量大,且较枯燥。在教学中引入地图直观教学,可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动觉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中国政区时,运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观察每一个地区,描绘他的形状,如黑龙江像天鹅,台湾像香蕉等,学生在积极的联想中就记住了相关地区的位置、特征等有关内容。

三 运用易记教学法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容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如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分界,以及注入的海洋等,可以编成顺口溜记忆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另外,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14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效果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初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教师对于那些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亲自讲解,而应把它们交给学生去讨论争辩,发动学生互帮互学,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问题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解决;对于以学生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则要及时参与讨论、点拨,引领学生去想,拓宽学生的思路;若仍不能解决,再有的放矢地去讲解。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细心观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 在学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目标。要想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构建互动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往,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者和主人。

六 坚持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图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

高中地理地图的教学内容包括地图的会看、会画,比例尺的知识点,地球仪的使用等,它自身就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同时,地理地图又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辅助学习其他知识点的工具。高中地理的知识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都离不开图的使用。地理地图的教学可以说又是作为地理学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有自身的完整性,不同于地理中的其他知识内容,它有自身的教学特点。作为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中地理地图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非常有意义。

一、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内容特点

(一)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完整独立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完整独立,知识点都是比较固定的,但也有一些有规律性的,重在理解,只要理解了,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且在其他的知识内容点出现还是一样的。地图的内容有些比较抽象,有些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地理本来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也正因为是这样,高中地理地图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从地图的认读中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许多种能力,画简单地图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看图观察地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细心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二)高中地理地图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数学方面的计算知识

虽然属于文综类的学科,但是高中地理学科可以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因为高中地理学科的一些特点与理科更加接近,如抽象思维、操作实践性等。高中地理地图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数学方面的计算知识,例如比例尺的学习与计算、山高海拔的计算等。在记忆地理地图的知识点上也要运用数学等学科中的一些方法,如四大洋、七大洲的形状、面积的辨认等。

(三)高中地理地图的教学关键是要找到规律与方法

除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数据等知识外,地理的知识点都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与找到了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一切都会觉得简单起来。并且这些方法与规律只要理解了,就能灵活运用,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观察等能力

高中地理地图部分由于其内容知识点的归纳性、需观察、联想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观察等能力。应该说,只要是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高中地理地图的知识内容能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能力,特别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强大的综合能力才能让一个人走向成功,处于不败之地。

(二)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多样性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还可以利用地理地图特有的教学器材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例如地球仪的使用、陆地地形的模型,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想象空间中与现实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在采用这些方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操作能力。

三、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一)要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学习地理就不能离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地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校园简图画下来,看谁画得像,学生通过画的过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地图学习的真正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地理学科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的。

(二)要重视地图教学模型的使用

地理学科中的许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要善于利用地图教学的各种模型。“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同样的没有地图模型的课也不能称为地图教学的课。在上课时运用到这些模型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接触得到,可以采取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共同探究学习。

(三)要充分利用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地图教学的演化

在地理地图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依靠模型也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就要运用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地图教学的演化来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电脑模拟的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形式来使知识点更加形象、简明易懂,这样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瑞红.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下旬刊,2014(10).

[2]洪华.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5(06).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高效课堂

一、加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意义

倡导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必须从学科价值和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可以把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价值最大化。

1、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

地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凝结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也带动了海洋时代和现代工业时代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上大多采用照本宣科,学生学习上大多采用死记硬背,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联系不大,学生学习地理感觉对于生活帮助不大。而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地理在我国国防、能源、军事、地质勘探等许多方面的重要应用,可以感受到地理已经逐步演变成生活的地理学和社会的地理学,从而能够凸显高中地理学科的价值,深刻改变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程度。

2、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

我们的所有学科都是人类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提炼和高度升华,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的高中生应该充分利用源于生活的地理知识去理解社会生活,加强高中地理知识与课堂教学的认知。这样,才能通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去感悟生活化的地理和社会化的地理,锻炼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互动性和社会实践操作的能力。而通过生活化的地理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地理场景,能够建立起应对生活中苦难,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从而能够培养终身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加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手段

2.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

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内容,善于寻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将其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升华,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群体关注,进而能够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比如,教师在教授高压和低压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居民做饭用的高压锅来讲解。属于高原地带,气压低,造成水的沸点低,在传统的锅灶里做饭就会造成水不到100℃就沸腾了,所以居民在做饭时必须用高压锅,脱离低气压环节才能做熟饭。通过做饭这个场景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2.2创造贴合学生生活场景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将有价值的、符合学生生活需求的地理现象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来。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活高度吻合的学科,而符合学生生活场景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得课堂教学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理解。比如,教师在教授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就可以利用几何地图教学工具来构建地球表面复杂的水循环系统,深入解释“地球上有哪些水体,而地球上的水是怎么形成的”这两个地理问题,最后通过在实验室搭建“水雾化,形成云,云遇到低气压凝结成水”这样的地理场景,就让大家真实感受到生活中雨水的产生过程,进而能够理解地球上的水是怎么循环的。

2.3符合生活化场景和学生需求的手段

带有生活意味的教学手段,也是确保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一定要注意采用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手段,它应该是对于地理生活化场景的高度呈现,但是同时也是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需求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被教师所掌握和驾驭的。比如,教师在教授日全食这个地理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Flash课件制作地球、月亮和太阳三个宇宙天体的运动关系图,利用多媒体视频来播放过去发生的日全食视频画面。教师在播放过程中,可以操作Flash课件来引导学生理解日全食、日偏食的区别,通过多媒体视频画面来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化场景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是和学生的生活场景、社会场景结合比较密切的学科,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分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将生活化的高中地理知识还原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活跃课堂气氛,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将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发散思维,更加的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地理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地理学科;案例教学方法;

1.前言

众所周知,着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多年来都没有度过的瓶颈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上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种问题都表明,高中的基础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式,亟待改革。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这是一个理论性很强,同时需要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实践能力的专业,这就需要基础教育上的双重侧重,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能只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2.教学的相关概念和当前现状

2.1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2.1.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近年来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倡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水平、能力、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来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打下基础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模式[1]。

2.1.2新课标

新课标是指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采取的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在政府和教育部门各方面专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制定出来的,代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要求和总方向[2]。新课标不仅包括宏观上的教育方针,覆盖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的执行,同时也包括微观上的每一学期、每一周甚至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1.3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在学习西方以及总结我国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课题,同学分工合作查找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老师一定程度上的指导,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3]。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地实现了教与学的紧密结合,老师摆脱了过去一味“灌学”的现象,学生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为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地理学科教育的现状

过去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只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课程设置古板而缺少变化,致使学生经过专业的培养却根本没有掌握实际的能力,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所学习的东西却根本没收到成效,最终由于缺乏必要的地理学素质而与地理无缘。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实现全方位的利用,也根本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方面,上到领导下到老师,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应用上也不成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课堂陷入混乱的弊端。

另一方面,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不适应素质教育政策下开展的新课标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采用,反而使得学生不能抓住重点、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由于合作学习能力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果。

3.建议措施

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推进高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合乎素质教育政策下新课标教学的新体系,真正将案例教学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去,以促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开展,是摆在政府、学校和学生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3.1对于政府来说

首先,在政策上,坚持素质教育的理论不动摇,坚持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相结合的总方针不动摇,鼓励高中在大的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发展,同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校地理教学呈现与现阶段教学不同的风貌。其次,在资金上,加大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为学校发展案例教学提供资金保证。

3.2对于高中自身来说

3.2.1加强实践工作

地理学科可以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而能力培养可以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3.2.2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再教育

教师要自觉地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习素质教育理念下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这种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水平自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3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学生必须自觉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课程要求,自觉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现有的一切资源,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卓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成为新时代社会上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4.结语

综观全文所述,发展素质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随着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战略性调整,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来说,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还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在政府、学校以及学生的参与和努力下,这种僵局终会被打破,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终会寻找到融合的途径,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焦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2008,(06):2-4

[2]李端蓉.基于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的案例教学研究[D].2006,(08):2

[3]侯建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误区与价值建设取向[J].地理教学.2013,(01):40

[4]王春禹,常丽.基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方法探究[J].教学研讨.2012,(12):243

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项新颖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中地理课程而言,便于教学问题的直观展现,加强对地理知识内容的分析,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将地理知识与相关案例要点相互融合,强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在本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学习任务优化设计、问题思考创设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还可应用案例教学法,强化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故此,文章将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方法展开分析,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重要的教学建议。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可应用不同的形式展开,所发挥的教学作用也不尽相同。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知识难度逐渐加深,特别针对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难题,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1]。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更新与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同时,不断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新颖的教学元素,便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将地理知识形成有关的教学案例,就是一次教学创新的伟大尝试,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引用多个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相比单一的知识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高中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构建高效地理课程,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成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帮助学生消除认知上的障碍。通过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此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达到增强实效的教学作用。以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由于我国人口逐渐由西部向东部沿海区域发生转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节课知识内容,地理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引用孔雀南飞的实例,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掌握实际生活中空缺的生活习惯,联想人们迁移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往东部沿海区域迁移的内在意义。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优势十分多元,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效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地理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阔学生地理学习视野的主要路径。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类型的地理规律,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地理学科学习的实效性。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相对复杂多变,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知识内容只能浅层次介绍,针对值得探究分析的地理问题,无法深入探究[2]。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引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融入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体会到地理学习的魅力。案例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例相互连接,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导向作用,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开端。高中地理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扩展延伸不同的内容,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起到辅助效果。高中地理教师可通过有目的性、有组织性的选取案例内容,将案例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使学生收获更多,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为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十分有限,难以切身体会全球各地的国家文化与居民特点。此时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在课下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搜索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将其引用到案例教学之中,将枯燥单一的知识内容,转变成形象真实的视频动画,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使学生通过领略世界各地的国家文化、居民特点,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实现地理教学预期目标。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开放式教学

案例内容的选编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案例内容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的选取要想突出其案例的思辨性特征,才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3]。为此,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前精心编选案例内容,具体方法如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材更加多元化,对于一个知识内容的讲解,常常可应用不同的案例。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只需要分析案例内容,即可了解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材案例的应用。第二,视选取学生熟知的案例内容,相比于地理教材中已经拥有的案例,大多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案例的熟知度更高,也了解其有关的背景内容。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选取耳濡目染的案例内容,加强教学案例和知识原理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角色之中,让学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识内在本质,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地理教学的预期目标。以人教版《产业转移》为例,教材中引用的案例主要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学生理解分析的难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引用学生较为熟知的长江三角洲等区域纺织工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四、利用案例教学法,强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只是片面地“讲案例”,通过细致整合与耐心讲解案例内容,不仅与案例教学的目的相悖,还深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误区,此种教学方式和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用案例教”的效果。其中,“用案例教”主要针对以案例作为学习导向,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4]。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媒介,并非教学的侧重点,也不需要让学生多加留意和具体掌握,只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本质,学会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案例作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突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有效性的作用特点,为学生构建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地理课堂之中,激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上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案例内容的具体掌控,而是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迁移、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启迪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加以重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案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更新与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认知思想,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为学生耐心讲解地理知识,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满足学生认知规律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水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96.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

[3]刘春雪.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19(22):151.

篇6

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当今时代背景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他们具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国家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是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的实践性特点必然要求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决定开展野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它需要每个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操作”、“实践”、“调查”等活动,既要自己动脑筋去想,还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操作,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二、提高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是意识

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地理学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的教师思维,破除教师简单的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思维,积极参与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去,充分研究和探讨野外活动教学方式对高中地理学科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形式。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如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地理考察和野外观测能力,地理环境分析与预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地理知识的能力等。

三、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进行野外实践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类,选取适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且通过野外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并且提升学生实践技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价值观和对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上的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预案,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地理知识的实践和学习。

四、选取恰当的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的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什么时间进行野外实践教学,就需要教师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选择,结合教学内容分析,进行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储备能力,尽可能将教学效果提高到最大程度,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在进行野外教学实践的设计时,要考虑到时间和时空对于课程设计的限制,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占地和占时较少,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进行安排。

五、制定并遵守活动程序

1.充分准备。教师在准备进行野外实践教学之前,要严格按照课程安排,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准备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以及遥感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对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料做好分析检验。然后教师要将准备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结束后的成果总结分析汇报进行具体安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对学生也要进行适当分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践内容。

2.具体实践。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真指导,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准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对于学生需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工具等要求,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安排,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完成预期的实践活动。

3.课后总结。在课外实践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对野外实践教学的笔记整理和补记工作,并指导学生完成野外实践教学的课后总结工作。对于学生完成的课后总结和汇总,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批改,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分析活动的欠缺之处,为相关课程的开展积累经验。对于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7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地理学科较强的综合性,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修养,让自己对地理教材的内容了解深刻,对地理知识的理论讲解熟悉把握。关注新课程改革制度的要求和理念也是地理教师的首要职责和任务,对新的课程要求和标准要牢记于心,对于课程的讲解过程要穿插新课改理念,让教学模式多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课堂的深入了解和认知,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拥有更多的热情。这些都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基础实践步骤。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融入地理学习中去,从心底热爱地理课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陈旧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接触地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读懂地理了解地理,让学生自我发现探索,提高自身对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成绩评价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成绩认可,不仅仅在意学生的应试能力,更多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能力和进步能力,让学生不气馁、不后退,不再对地理学习抱有完成任务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对地理热情对待。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紧密挂钩的学科,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由实际出发的,学生要在学习中逐渐明白地理学习的优势和可开发性。以上是关于提高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篇8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99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难点就是地理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地理方位的相关特点。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粉笔教学的方式,在黑板上进行相关的地理图示和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然而,由于地理事物的规律相对复杂、晦涩,因此成为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学科。通过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协助教师通过视频和动态图画进行地理知识教学,能够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和零散的知识点,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针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进步。

一、地理微课的教学特点

进行微课教学,就要积极了解微课的相关特性和优势,从而才能更好使用微课为高中地理进行课程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逐渐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从视频设计、动态演示以及相关的音像结合等,给微课教学带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地理微课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微课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微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课程的学科特性影响,微课教学能够同时通过使用文字、动画、影视、PPT等进行相关的地理规律和事物特性展示,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晦涩、复杂的地理知识。与此同时,通过微课的演示功能能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进行具体化的教学,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地理课程中有关水循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能够用动态图画演示的过程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微课进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在学习到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微课教学的生活性

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学以致用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课本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性材料,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平时在课本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充分的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在地理教学必修一中讲到“河流地貌的发展”章节时,教师要积极联系家乡十年和二十年的道路建设、城区分布以及河道变化,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加以分析,将家乡的实际问题与课本理论相互印证,让学生在感受河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地理微课教学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教学存在独特的教学学科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基本学科特点,因此学好地理教学就要结合这两个特性将理论问题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地理课程设计范围广、学科知识相对宽泛和复杂。所以,地理教师在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课程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制作微课,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在微课中尽可能多的体现地理知识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考点,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识。

二、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一)生动有趣,有助于地理学习中积极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程而言,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微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引导,能够为学生提供中促进学习效率的动力,因而,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为主的原则,积极选取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图片和词语,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素养和微课优势。

(二)短小精炼,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与初中地理课程相比,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容量较大,知识体系复杂,每一堂课都会存在很多难点和重点,这样的课程特点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很大的负担。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炼的教学特点,将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重点进行合理的浓缩,从而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快速性的复习和重点突破,提高学习效率。正常的微课教学时间为6-10分钟左右,很少存在微课时间超过10分钟。在10分钟之内的微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课程中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讲解和分析,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内容的精炼性。

(三)资源多彩,有助于呈现多元化资源融合

微课教学主要依靠“微视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并在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进行课程活动的基础上,采取教师合理分析的方法,因此能够营造一个与具体实际活动紧密结合、合理分析的“课程教学资源模式”,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微课中版图、PPT、白板、视频等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素质教学的发展。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微课教学模式,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实际案例,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导入预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分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预习,通过微视频以及课程的相互结合,对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了解,从而对整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要对相关的褶皱、断层等概念进行了解,在把握概念的基础上,对形成过程进行自我分析,为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二)延伸扩展,帮助不同程度学生需求

对于高中地理而言,由于其特殊性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地理的掌握程度相对存在差别,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教学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均衡的设计,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知识点回顾以及课程复习、预习等帮助不同的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促进整个教学的共同进步。

(三)课后知识巩固

在教学之后,学生需要在课下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弥补课堂中学习时的不足,而且能够进一步消化知识,巩固记忆,从而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地理知识比较杂乱,学习起来比较费力,而通过微课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复习与巩固,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总结之前的内容,进行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对于不太熟悉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深入学习与总结,进一步进行掌握,把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并形成更为牢固的认识。这样的过程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有效性。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虽然只是一种正在趋于成熟的辅教学手段,但是其根本特点对于课程教学具有很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通过微课的特点合理的设计地理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地理教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 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7):181-182.

篇9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从大类上划分,地理学科属于人文类学科,然而与政治、历史这样的人文类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其中的理科特征又比较强,因此,我们通常把地理学科称为“文科中的理科”。由此可以看出,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文理特色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学好地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依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不但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显得被动,无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而且使得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收获十分有限,只是掌握了一些固定化的地理知识,地理学科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我们在新课改的引领之下,开始重视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获得实际能力的提升。而在地理学科中,这种实际的能力既包括基本的地理知识,又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重视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活动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教学知识和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教学基本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策略的设计等。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方面的准备。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对象,必然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包括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有了这些翔实的学生信息作为基础,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导入技巧的使用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承担着引起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知识的讲授做铺垫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时间,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这三五分钟的时间,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导入方式,就会使得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包括以旧引新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例如,在教学《环境与环境问题》这章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自制了一张幻灯片。我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了很多有关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土地沙化、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图片,再配以一些文字说明,使得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工具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课的热情相较于以前显得更加高涨,教学效果很理想。

三、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活动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定要注意教与学的有机统一。然而,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我们仅仅是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却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使得教与学发生了割裂,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一改往日的教师“一言堂”,注意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灵活地采取各种学习方式,如讨论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引导发现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我在讲到“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书籍报刊查阅、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一些我国近几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灾害,然后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我国境内比较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哪些?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分布的地域集中在哪里?就这样,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且参与的热情相较于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要更高。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团结协作等一系列的能力,从而使得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除此以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相较于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活动,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四、丰富作业形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要想实现有效教学,作业设计环节有效至关重要。然而,地理作业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封闭等一系列问题,往往不是选择题就是填空题,不是填图题就是简答题,这种作业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难以发挥作业应该具有的功能。因此,我们要改进作业设计理念,注意对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突破,例如,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活动类作业,像是一些课外调查报告、课外小制作、专题演讲稿等,使得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形式,而是在类型上更加多样化。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中实现各种能力的提升,使得课后作业不仅成为巩固旧知识的手段,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地理学科中实施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契机,争取在地理教学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进军.有效教学及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尝试[J].科技信息,2009,(24).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43-01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尽管很勤奋,但地理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没能养成很好的学习综合能力。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其实考试成绩已证明此法不行;因为误解,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要想学好地理,具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何为地理综合能力?又该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地理综合能力就是对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智能和技能综合的结果。其中智能方面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能力等要素;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图像技能、计算技能、实验技能和实习技能要素。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依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一、扎实地理双基与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相结合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扎实的地理基础是培养地理综合能力的前提。如何获取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呢?如果采用与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则可达到“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之效果。

二、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成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先天条件。比如,目前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和开采利用不合理;人口的激增带来粮食短缺、资源贫乏、空间紧张等严重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去深入分析讨论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学会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全面、发展、辩证地看问题。

地理学的地域性决定了“空间综合分析法”成为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求培养学生必须建立正确的区域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既能运用全球性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具体地区的空间位置,认识和分析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能力,又能将同类地区的共同特点归纳、概括成一般规律的地理综合能力。这是在中学区域地理案例分析教学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的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地理学科的能力因素比较丰富而全面的学科天然优势进行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必然要求,才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地理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

三、以地理图表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图文结合原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正确方法。在掌握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如复习“美国”这一章节时,我充分利用美国地图,引导同学们运用初高中知识,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河湖、城市、资源、工业中心的分布和特点,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区扩散、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农业带分布其粮食生产区位因素评价,环境问题等知识内容。并要求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日本图”、“德国图”、“俄罗斯图”等进行单图概括、双图比较。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许多地理知识零零散散,不好掌握且容易遗忘。如果把看似孤立的地理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把众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科学地构建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系统,那么会大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好方法。高中地理新课程每一个章节或每个模块都围绕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某一要素展开的,看似孤立、“零散”的地理知识实际上有它的学科内在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清晰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事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地理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地理学科内的知识逻辑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