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

篇1

一、图书借阅证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办理手续繁琐,时间过长。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只能凭借图书借阅证进入馆内。而图书借阅证的办理制度则相对繁琐,在职或者新调入学校的教职工,应该由所在单位开证明或者持本人工作证进行办理;新生入学,应该由教务处提供名单进行集体办理;学校额外聘任的客座教授等人员,应该凭借主管部门的签字介绍才能给予办理。一般来说,办证时间都在两周左右。在图书借阅证尚未办下来之前,读者是没有权利进入图书馆的。这样烦琐的办证手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读者想进入馆内探索知识海洋的美好愿望。

(二)图书借阅证容易丢失,而补办时间较长。读者在使用图书借阅证的时候,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疏忽大意,经常会出现例如图书借阅证丢失但是还没来得及挂失;图书借阅证的证号被他人盗用等情况。捡到借阅证的人极有可能盗用证件去图书馆借书,即使借阅证上有照片,但是一般情况下,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较多,工作人员很难验明是否人证合一。这样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经济损失,使得读者利益受到损害。

二、加强图书馆借阅证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统筹安排,提高读者信息采集的效率。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以往办理借阅证的经验,形成一套有效的读者信息采集流程,在新学年开始,馆内应该指定专门负责人与各个系以及教务处联系好,由各系尽快统计新生各班人数和名单,由图书馆进行信息录入以及核对和微调之后,尽快制作借阅证卡片,根据班级进行分批发放。快速的读者信息采集流程能够使图书馆尽快采集好读者信息,最终达到尽快为新生发放借阅证,使得新生能够及时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目的。

(二)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录入的准确率。应该指定专人进行新生信息录入,在录入时为了避免将学生照片和个人信息的对应关系弄错和弄混,可先确定输入信息的顺序以及照片的先后顺序。然后都按照同一个顺序同时进行录入,在办理过程中应该进行及时检查,同时出现相应生僻字时,应该将各班级名单以及教务处总名单进行及时核查即可合理解决。

(三)制定合理的借阅证补办措施。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并不清楚具体的图书馆借阅证补办流程。针对此种情况,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及时向学生说明清楚,使新生明白借阅证办理流程。另外一方面,在图书馆办理的相关场所之外,也应该清晰地标明办理流程。此外,在学生申请图书借阅证办理时,也应该让学生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听取学生的补办理由,很多学生只是因为一时找不到图书证,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是一种浪费,也影响了学生在图书馆的正常借阅行为。针对此种情况,应该允许学生对于丢失的借阅证进行挂失,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借阅证可以解除挂失,规定时间之后如果确实找不到图书证再来馆内进行补办。

三、引导新生积极使用借阅证

(一)重视迎新工作,做好新生入馆教育,鼓励新生走进图书馆。为了让高校新生更好地走进图书馆,新生到校之后,图书馆应该主动和各个?W院联系,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从理论上学会使用图书馆。为了使得学生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现代化设备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书刊资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图书馆应该利用电子阅览室对新生进行上机操作培训,教育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文献和书目查找的技巧。

(二)根据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实际学习需要,为新生开设导读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内专业设置多样化,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实际学习需要不相同,因此在入馆教育课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加强对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如何借阅专业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把专业资料的引导工作提前放在入馆教育课上,入馆教育课会更有针对性。另外,在对于图书馆的专业资料管理方面也可以设置相应标示,引导相关学生进行借阅。

篇2

(一)管理模式滞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无法有效满足人们对图书资源的需求。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使图书实现全球化借阅,从而促进图书资源的共享,这样更容易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2]但是,目前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其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和人性化管理严重滞后,对图书馆的有效管理产生了一定阻碍。(二)管理缺乏人性化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缺乏人性化和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程序化,缺乏应有的管理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外,图书馆管理的方法只是简单的借助于以往的管理经验,不能有效地运用、结合管理学的模式制定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缺乏人性化,严重束缚了管理员的管理自由和工作积极性。(三)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无法使图书馆和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传统管理制度最大的缺点是上下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信息反馈滞后,限制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借阅人员的交流。这样不利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也不利于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展开,最终不能做到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及互动。(四)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更无法适应未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传统图书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仅仅是从学历的角度来考察,并不是从图书馆管理能力的角度来招聘管理人员,致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只能完成一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3]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管理人员偏低的管理素质阻碍了人性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从而无法使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建议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目前图书馆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图书馆管理创新,可使图书馆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完善,并可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一定提高。此外,还能吸引具有专业管理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图书馆制度的创新上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馆未来的发展。[4](一)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健全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制度是人性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图书馆管理流程,提高管理人员人性化管理的意识,才能为借阅者和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帮助。同时,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图书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理念的实施。在制定图书馆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使管理制度实现人性化、细致化、科学化、便捷化,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读者在借阅图书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二)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培训,并强化其对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使他们在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得到一定提高,吸引优秀的、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加入到人性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建设中来。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不仅体现在科技化带给图书馆管理方便、快捷方面,以及信息化带给读者人性化服务方面,更体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对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力上。同时强化用人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更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人员配备。合理使用人才,对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以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以促进专业素质及业务技能的有效提高。(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落实责任制,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周到的服务,加大图书馆管理的制度创新和科学化管理创新。[5]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是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建设的关键,充分体现科技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为配合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同样要结合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优势,建立合理的奖罚措施,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管理图书馆事务。

三、结语

篇3

(一)丰富图书资源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极大满足,因此转而有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随着经济水平的不但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市、县等都建有区域性的图书馆,但由于资金以及规模等条件的限制,地域性图书馆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其次一些大型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的高费用也是的一些小型图书馆望而却步,由此导致图书馆中的电子数据库资源有限。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图书馆资源更新速度,因此各图书馆对图书资源更新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加速图书馆管理信息的信息化

图书馆是为人们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却又不注重收益的场所,因此在资源配置以及储存搜索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现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满足人们对特定信息的需求,实现人们的自身强化,发挥图书馆的根本作用。另外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还能通过人的管理,便于知识的拓展及传递,以此服务更多的人。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管理实现图书馆在现代环境下的前进,便于图书馆更好的发展。知识管理是由信息管理发展而来,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来说,只有实现了信息管理,才能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创新建立在信息管理的稳定性以及全面性的基础上。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信息管理的有效延伸,为信息管理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三)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

传统图书馆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仅仅局限于当地,无法满足更大范围的需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过于落后,无法实现数据库间的有效连接,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无法达到学习型社会图书管理的基本要求,这些固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让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因此要建立先进的学习型社会体系就要对传统图书管管理进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使得图书管理行业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学习型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

二、学习型社会图书管理创新措施

(一)创新图书管理理念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必须改善当前图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图书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前首先需要对图书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传统的常规化管理向顺应时代的特色管理迈进,加强图书管理的特色建设,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还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

2.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对图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科技应用于实际的体现。

3.有传统的封闭式图书管理向协作化管理迈进,各图书馆见需要加强联系,共享图书资源,并在管理模式上互相借鉴,使各图书馆同步发展,避免局部图书馆出现井底之蛙的状况。

(二)创新图书资源配置以及时地传递新知识

当前图书馆的地域性较强,因此当某区域读者对图书资源有一定需求时往往无法在图书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为改变当前图书资源比较匮乏的状况,首先需要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在进行图书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对图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其次需要对图书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开发,增加不同种类的图书资源,突破学术性信息资源开发的限制。最后通过网络加强对信息资源以及脑力资源的开发,向读者传递当前最新知识动向,为读者提供更为先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

图书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习型社会中对知识渴求的人们,因此对图书的管理应该围绕这一群体展开。首先需要对当前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规范图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行政管理进行创新。我国的图书馆大多为公益性组织,因此行政部门是图书馆管理的住到单位,在进行管理规章制度的创新时首先需要进行行政管理。

2.综合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图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涉及到众多人员,因此需要建立先进的综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促进图书管理的有效展开。

3.业务工作制度方面的创新。当前的图书管理制度仍旧局限于传统管理方式,很多管理制度存在先天性不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效率。

4.读者服务规范方面的创新。读者是图书管理的服务对象,图书管理的效果主要通过读者的满意程度反应,为更好的提供服务必须对服务规范进行创新。

(四)促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高校逐渐遍布与全国各地。当前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其中的藏书多种多样,设甚至高于当地一些图书馆藏书数量。当前高校仅面对学校内部学生开放,未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服务对象有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图书馆是一种未被充分开发的社会资源,在学习型社会为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可以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会读者提供图书阅读服务,逐步提升高校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为便于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图书借阅资格、借阅期限、借阅数量等各方面进行规定,并对图书馆管理系统建立专门对外的窗口,对有一定需求且信用度较高的社会学员可适当提高其权限,增加借阅图书数量以及借阅期限,将社会和高校图书馆紧密连接起来,促进学习型社会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图书馆; 藏书; 布局; 三线典藏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082- 01

0 引 言

藏书布局主要是指图书馆对馆内藏书的合理划分,是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的布置,作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内容,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藏书布局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随着信息资源载体方式的多样化,电子文献等数字资源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对于高职学院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1 高职学院图书馆藏书布局现状

高职学院图书馆藏书布局主要是以三线典藏制作为布局指导理论,所谓三线典藏制就是指在图书馆藏书管理过程中,按照不同师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借阅方式,进行图书馆藏书的布局管理。通常情况下将布局分为三线,一线主要是以具有较高的借阅率,应用性较强的图书为主,大部分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布局。二线则主要是半开放性的书库,二线藏书的特征主要为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意义,而且大部分为近期出版的图书。三线书库则主要是以典藏一些利用率相对较低,陈旧或者是不对外开放的书刊为主。通过三线典藏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层次图书的借阅情况,丰富典藏资源,并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利用效率。

2 高质图书馆藏书布局的设置原则

(1) 必须确保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合理。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必须明确图书馆文史类、专业类以及综合类借阅室内的师生分布状况,保证图书馆能够具有充足的藏书空间,同时也能够为师生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

(2) 对图书馆所有的文献资源进行优化调整。由于不同的文献资源具有不同的借阅率,因此为了保证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合理,必须对现有的文献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整理,并按照相应的三线典藏制度,分别入库排架。

(3) 能够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以及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图书馆的藏书布局进行规划的同时,应该统筹管理数字资源以及纸质资源,建立相应的电子阅览室,并结合不同的科目分类,保证及时快捷的检索。

3 高职学院图书馆藏书布局的具体优化模式研究

(1) 进一步优化图书馆藏书布局的规划方式。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藏书主要是按照文史类、专业类以及综合类进行图书的分类管理。因此,在管理中首先应该对于藏书按照固定的分类进行分流、整理以及上架,同时结合一般师生的检索阅读习惯,保证借阅工作的便利性。此外,对于一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则应该就近存放,将科目类型相近的文献资源就近上架,可以简化师生的寻找步骤,并实现图书馆藏书布局的科学合理。

(2) 针对全新的文献资源及时增加必要的图书专架。对于科技性、知识性以及专业性比较强,涉及到新的技术以及发展动态的文献资源,可以作为图书馆的最新文献采购,并设置专门的书架进行排放,保证能够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图书能够及时在图书馆上架并提供师生阅读。

(3) 为了能够使师生简单便捷地了解图书馆的整体藏书布局,必须设立全面完善的指示标志。通常情况下,图书馆的藏书是根据所有文献的科目分类进行排列的,对于初次借阅或者是不熟悉文献排列方式的师生而言,势必难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文献的查阅工作。因此,在图书馆入口以及不同借阅室设定必要的图书分类概述表以及整个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平面图,并通过辅助的标识牌或者图标,为师生提供醒目的指示标志,避免师生在图书馆盲目寻找图书文献,提高图书文献的检索效率。

4 完善图书馆典藏书布局规划管理措施研究

(1) 建立规范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① 必须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完善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工,明确不同岗位的主要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图书馆巡视管理制度。② 应该督促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对师生的还书,检查破损情况后及时修补上架,并将书架上顺序错乱,摆放不整齐的图书重新安置,保证高质量的图书排架工作。③ 应该及时统计部分图书的借阅率,将一些借阅使用较少,利用效率不高的图书及时下架,保证图书馆藏书布局合理,藏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④ 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师生的不同需求,将师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文献管理部门,做好图书的采购工作,确保图书采购的质量。

(2) 借助信息化技术,利用相应的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提高图书馆藏书的检索借阅效率。为了提高图书馆藏书的检索利用效率,在图书馆内部应该设置足够的检索设备,为师生检索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目录以及藏书位置,提供高效的服务。

(3) 图书馆应该针对藏书做好图书的导读工作。图书馆应该针对图书馆的整体藏书布局、藏书管理制度、图书查询方法以及借阅制度等几方面,为入馆师生作出明确详细的说明,使师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明确图书的排架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要求,迅速便捷地找到图书。

篇5

关键词:图书管理 措施 图书利用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上需要一套较好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来支撑图书馆科学有序的运行,在这一前提下图书馆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方便读者在图书馆就读。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图书管理和图书利用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中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可以肯定的说这一问题存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即管理和利用既是相互分离又是相互排斥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吸引的,双方统一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图书期刊资源的原因。只有认识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充分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更好的服务。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好图书期刊。其实这就是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管理与服务可以相互转化,并在最后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管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中主要的工作,而其目的主要是为读者服务。所以说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为读者服务的任务。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偏向管理,而忽略了读者的需求,变成了只是为了为管理而进行单纯的管理,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图书资料的作用。在图书馆内,读者是“上帝”,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方便读者,为读者服务的。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使图书馆内的资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次,闭架借阅一直是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管理和利用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支撑。这一矛盾也一直存在于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在这种闭架借阅的阅览室中,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因为阅览室中的图书和杂志期刊只能是在阅览室中看,而且还必须是当班归还, 这就给读者的阅读时间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有些读者采取一些对图书或期刊不利的措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有的读者将图书或期刊悄悄“拿”回家,而有的读者则将所需的资料裁剪下来带出阅览室等。种种事实可以说明一点,保守的管理制度已经造成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

再次,针对图书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几条措施。第一,我们要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对图书期刊分别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的安放图书期刊的位置,编目上架,并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使图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更加的人性化;其次是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将图书和期刊分开,采取书、刊两条龙管理服务方式,并分别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服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改善借阅制度,可实行闭架和开架借阅相结合的办法。把新的图书和期刊经登记分类后,按照需求的不同决定其实施开架阅览或是闭架借阅,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要。第四,将图书和期刊进行有序科学的分类并进入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以便于读者查询。

最后,我们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一是要时时的更新已有的陈旧观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单一转变综合;由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二是根据社会和本单位的需要,作好图书采购和期刊订阅工作。图书资料室藏书多少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读者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购买新书和订阅期刊的工作过程中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重点采购和订阅目前最新的并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和期刊,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搞好特色藏书建设,可以系统收集和当地生产生活相关的专业书刊,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图书馆藏。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图书期刊的保护制度。在图书和期刊的借阅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由于机械磨损或人为因素的书刊破损现象,而这些损失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我们要求书刊管理员要严格的遵守图书管理的规章和制度,并能严格的执行借阅登记程序,在书刊归还时,要认真校对、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同时要求读者爱护书刊,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书刊保护制度,只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延长书刊的寿命。

参考文献:

[1]彭堂玉.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1997;2

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文化传播;价值

1、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起源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最早的时期,人们只能依靠一定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一开始人们只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将历史文化信息传递下去,但是,后来代表文字的一些特殊符号的出现,就代表了文字出现的萌芽,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文化记录与收集的重要性,在造纸术还没有被发明之前,最早出现的文字形式就是甲骨文和金文等的文字记载形式。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清代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是公元前约十三世纪殷商时期的遗物。甲骨上刻的大部分是那个时期奴隶主的占卜记录。管理这些甲骨文献的是当时的巫师和史官。上面记载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们可以认定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原始书的最早雏形,据专家考证,这些甲骨文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萌芽。

2、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在华夏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十分漫长而艰难地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的经历了历史长河淘炼的制度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制度。自从文字记载形式的出现开始,就出现了藏书管理制度的萌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从甲骨文的出现开始,人们就有了一套对其收集管理的方法,所以其经历了千年仍然会被我们挖掘出来并且发现,解读其中的含义,那么文字传播文化的职能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从甲骨文的时代开始,藏书的管理制度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在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它担负着传播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巨大历史重任,它担负着将华夏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的重任。直到后来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传播的载体终于有了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再也不用繁冗复杂的竹简或锦帛等记录书籍内容的形式,终于可以使用较为轻巧方便的纸张,这是一个藏书管理制度的一个革命。从此,各类的藏书书院、藏书楼和藏书阁等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对于我国的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来说,它在不断的历史变革中一直的被完善和全面化,其主要涵盖了图书的征集、整理以及保护、借阅等方面的内容,于我们现代的图书管理制度中有很大程度的体现。下面就从我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图书的整理、图书的保护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3.1、中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制度

对于中国古代藏书征集制度来说,藏书的征集是藏书管理所必须的,因为没有征集就谈不上管理,更何况一个书院很难达到对于书源的自给自足。在我国古代,这些藏书一般都是从官方书局或者从私人书坊征集而来的,或者是接受社会各个阶层的捐赠而来。并且,接受的捐赠图书是他们藏书的主要来源。这种捐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点是可以获得朝廷的赐书,这些赐书的故事都在史料上有过较多的记载,例如宋代四大书院都先后接受过朝廷的赐书,还有,如岳麓书院刚建成的时候,地方上的太守奏明朝廷,希望赐以国子监诸经释文义疏及《史记》、《唐韵》、《玉篇》等得到了准许。另外还可以接受官绅私人的捐赠田产或者做官俸禄收入来购买书籍,增加藏书。除此之外,一些官绅的捐赠也是一个重要的藏书来源,例如史料记载“福建布政使司吴荣光捐置书籍千余卷送给凤池书院”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来自于官方的藏书,统治者为了统一思想,会印发一批又一批的书籍,部分收录到官方后,剩余的部分就会被分散到民间藏书院或者藏书阁中,这对于官方和民间的藏书阁或者藏书院来说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这些就是古代书院藏书来源的主要征集形式。

3.2、中国古代藏书的整理以及保护方法

对于藏书的整理,目录的编制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藏书的质量和保存时间的长短。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古代的藏书制度中式相当完善的。首先,式对于图书的分类,这一点对于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就需要整理人员有足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文化基础。对于图书的分门别类式一项专业的工作,这需要对藏书有充足的了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内容,必须要充分的加以区分,一边为了以后的借阅提供方便。其中对于作者的分别也做了很好的分类,后期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藏书就只按内容来加以区分,这样更加方便记录和借阅。对于藏书的保护,低一点就是书籍的装帧,古人对于书籍的装帧持有非常严谨的态度,他们在书籍的粘贴分娩所用的浆糊中就加入了川椒、白矾等用来防止虫蛀。另外,古人还有曝书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将书搬出室外进行晾晒,防止藏书发霉,这是对于书籍的很好的一种保护。

结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璀璨,源远流长,与我国古代藏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古人对于藏书的不断收集和妥善的保护,才使得我们得以了解中国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使得我们得以用书来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所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去改进并且完善现有的藏书管理制度,才能够使我国的先进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引言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图书馆管理创新首先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将以往被动地服务意识和管理模式转变为积极的和主动的,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图书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馆员都是人,所以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服务的全面性以及管理体制方面,也需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

1.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校图书管理管理体制不健全

(1)缺乏应有的管理监督制度。由于多数人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管理,导致管理者都是由上一级领导直接任命,没有相应的考核和监督制度,而且在工作中,由于各部门各行其职,部门沟通较少,也导致不能形成全面的监督管理。

(2)缺乏合乎要求的激励制度。很多高校都没有健全的激励制度,导致图书馆人员几乎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而且经常会发现图书馆借阅室人员利用电脑在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或是经常不在工作岗位上,给师生们查阅资料或是借阅带来影响。

(3)缺乏合理的人员配置。图书馆的工作除了对图书进行摆放,整理,装磁条、借还书等方面,还包含了维护计算机的操作,图书的收集、图书档案的管理等,所以需要对图书书籍有准确把握和对管理形式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水平却在专业岗位上工作,或是将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人员分配做辅工作,使工作效率大大受到影响。

1.2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高

(1)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正如前文所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图书馆人员没有全心全意为在校师生服务的意识,甚至有些人员服务态度较差,因为多数馆员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完,到点下班即可,所以导致图书馆人员与师生缺少应有的互动。

(2)相配套的服务体系不完善。虽然高校图书馆人员多数的服务意识差,专业知识不强,但管理者可以通过后期的培训和学习对其进行提升,但正是由于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者都忽视这一问题,缺少相应的专业培训体系,才会让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素养较低。除了服务体系的软件不完善外,在硬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更新不及时,或是图书馆可供师生们阅读的场所、查阅资料的计算机都存在满足不了师生需求的情况。

2.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

基于以上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从管理体制还是服务制度上来说,都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重视物而忽视人,从而导致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发挥,所提供的服务单一和被动。同样的图书馆人员的主体地位也没得到肯定,导致工作效率低,由此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改进高校图书馆管理是很有必要和益处的。

2.1 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础

基于以师生为本的图书馆管理创新可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在图书馆人员的服务态度上,要尊重每个师生,不能因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就忽视读者的需求,不热情的解答疑问,而是要充分体现图书馆不仅能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是具有一定人文情怀气氛的阅读场所,让师生乐于借阅图书。

二是与师生进行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包含了平时借阅者与馆员的日常沟通,比如计算机搜索引擎的使用说明,或是新的图书馆规章制度等方面,而且还包含了师生的信息反馈,比如定期举办图书交流会,设置意见箱或是进行问卷调查等措施来获取师生对现阶段图书馆的管理意见或是看法,这样在充分肯定师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也能从中挖掘出图书馆在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完善。

三是定期对师生借阅的图书和期望能借阅哪种类型的图书进行数据统计,以便进一步了解师生都喜欢借阅哪种类型的图书和图书馆在哪些专业方面的书籍还不完善,在今后的采购中多注意这类书籍的购置,以此来满足师生的需求。

四是加强图书馆硬件设施,便于师生的借阅和查询,比如在文献检索方面,尽可能全面和易于操作,或是与其他高校的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在借阅书籍方面,在校师生通过计算机就能自己查阅到图书的归还时间和进行图书延期申请,不需要到图书馆咨询图书馆员,这样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方便性得到了提高;在阅读场所和计算机的使用方面,为师生阅读和查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备。

2.2 完善各项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是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图书馆人员各负其责,虽然没有大的问题,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凭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需要对每位馆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激励,让馆员的薪资、晋升与日常的工作状态和行为挂钩,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而且也能规范馆员的言行举止,提高他们的操守,有助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培训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提高馆员的人文素质,而且能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每年有计划,有目标的,有针对性的对馆员定期进行培训,比如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或是专业知识和提升工作能力的培训,这都将有助于馆员和高校图书馆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其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比如在开会交流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积极发言,并且管理者多采纳下级人员的意见和想法,在平时也多鼓励员工或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多对馆员进行关怀,或是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都是以图书馆人员为中心的表现。

2.3 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保障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理念和制度都需要依靠管理者来进行实践,也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自身素质要高,如果管理着自身都不履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而是一味地要求下级人员做到,这样的管理方式也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所以管理者要做好带头表率作用。此外管理者的能力要强,在新的制度和体制颁布后,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管理者需要协调图书馆中各个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从而体现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性和信息共享性,这样才能促进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有条不紊的实施。

3.结语

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其价值的发挥和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提出了以高校师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同时也从提高馆员的素质、能力以及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来强化这一管理创新模式,并认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琼州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费福敏,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创新科技,2013(10):57-58

篇8

关键词:农村文化 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

中图分类号:G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56-01

1 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状

1.1 农家书屋的工程建设方面

自2008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今年来,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怀和引导下,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家书屋工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改变农民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村的业余生活提供新亮点。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建成达标农家书屋389家。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就把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列入预算,专门安排资金支持书屋工程建设,我市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1.2 农家书屋的管理与服务方面

我市农家书屋管理模式整体上呈现良好状态,书屋都能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制订了健全的《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出版物登记完备,统一编目,分类陈列,书屋开放时间都能保证每周不少于35小时。

第一,图书的分类配置状况较好。图书摆放整齐,分类较为合理,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常识、儿童读物、文化教育、古典名著、红色经典、名人传记、现代文学、农业科技、生活百科、史书及计划生育专栏等,方便村民查询与阅读。

第二,拥有报刊杂志,紧跟时代潮流。书屋配有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刊杂志近30余种,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0余种报刊,并保证当日报刊能及时送到,同时登记上架,报刊根据不同种类,每月装订一次,能够很好的保存各种资料,使得村民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2 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农家书屋的维护与管理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和提升的方法,但在农家书屋建设的藏书结构、人员配备、管理员培训及书屋开闭时间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方面

(1)书屋图书的配备不尽合理。由于2008年图书没有通过全省统一采购,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书屋图书购置与村民文化结构不相称等问题,从而导致该部分图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书屋中占相当多数的古典名著、文化教育、史学、法律常识等书籍要求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此类问题可能会导致书屋部分图书十分受欢迎,出现图书资源相对紧张的局面,而另一些书却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书屋图书效用的发挥是长期惠民的关键部分,科技、法律书籍过于陈旧,农学及其养殖等方面的书籍相对较少,图书购置不合理等问题长久必将影响书屋整体藏书的质量,导致书屋在基层服务于农的效用大大降低。

(2)农家书屋购书经费相对紧张。由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大多数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主体为村级,因此缺乏资金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对相关主管部门财政支持力度有限,书屋的长远发展更需要农村基层自己解决。同时由于缺乏资金也带来一系列其他的问题,例如图书更新速度慢、比较贵重的图书难以购买,无法满足村民阅读需求等,影响书屋长远发展。

2.2 农家书屋的管理与服务方面

(1)书屋管理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图书管理培训机制欠缺。鉴于基层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困难、缺少专业人员等原因,造成图书管理培训缺失成为一个阻碍农家书屋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农家书屋的发展,必将对管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提高。管理员队伍建设落后必将影响图书更新、图书购置等环节,进而影响整个书屋的长远发展。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建立了书屋管理人员选拔、培训制度,制定严格的标准条件已经成为书屋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机制决定了图书资源的有效配置,借阅制度是书屋管理体制中一项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对书屋的效用发挥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大部分书屋都是白天开放,在周一至周五村中的部分妇女、和大多数老人是在家做家务的,只是青壮年外出务工,儿童上学。这就要求书屋管理员得重新审视一下书屋开放时间的间隔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管理借阅制度,合理分配开放时间,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 推进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发展的建议

农家书屋的维护和管理体制事关书屋效用的发挥,好的图书来源渠道、图书管理机制、专业的管理员队伍,充分利用书屋服务于农民,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文化课题。因此,要像搞经济工作一样实实在在地去抓农家书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3.1 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针对农家书屋重硬件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轻用的现象,提议应该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符和农村实际,针对现状,因地制宜,图书购置应符合农村文化结构,根据产业特色和农民们生产、生活需要购置图书,使农家书屋真正能够帮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选择农民需要的、愿意看又能看得懂的书籍”的原则,这样农家书屋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了群众的青睐。

3.2 进一步调整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

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购书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需求。依据农村现实情况,书屋建设中要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品种。随着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法律问题。所以有必要侧重购买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这样有助于农民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水平,学会依法处理各种矛盾,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9

【关键词】:图书资料 资料室管理 整体素质 现代化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正在以前所谓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高校资料室也必须不断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其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呢?

一、首先要加大力度对现有图书资料进行科学管理

对资料室现有图书一定要加强管理,要对图书认真分类登记编目、登记编号、盖馆藏章、贴书袋卡、装流通卡片,以便建立完整的借阅手续,对资料室进行科学地管理。每年我们都要定期对图书进行维护、修整,以避免图书破损严重。同时要对图书期刊合理安排上架,土地呼气看的目录科学分类虽然很重要,但要使读者能迅速准确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还必须合理安排图书期刊的排架;使图书按不同的类别、学科上架,而且每一排架都必须贴上标签,标明类别名称、编号范围等;这样有利于读者浏览某一类别、某一学科的图书期刊。既方便了读者的借阅又便于资料室的管理。

二、对新进图书要进行严格把关,让一线教师参与图书期刊的订购工作

由于各院系资料室经费有限,再加上近几年图书资料印刷成本的提高,使图书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样更显得资金短缺经费少。只有教师参与图书期刊的订购,才能保证所购图书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从而大大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进而避免了资金的浪费,能将有限的资金充分的利用到教学和科研中。

三、加强资料室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图书资料实行开架借阅,使读者和书有了充分的接触,这样大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但在方便读者借阅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丢失图书、在图书资料上乱写乱画、图书破损、撕页、丢失图书套壳等现象经常发生。还有的同学随意变换图书位置,看这本书好拿下来,又看这本书好取下来。因此拿了这本书又放了那本书,走到哪里放到哪里;这样就造成图书乱架、错位甚至死书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资料室的正常工作,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给借阅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完善的资料室管理制度,对每一条每一款都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读者一定要严肃处理。同时资料室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经常对读者进行道德文明教育,并且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新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且现有的规章制度要不断的补充、完善,使资料室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

四、努力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资料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影响着读者的读书效率和质量,影响着图书资料的利用率,甚至对院系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努力提高资料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资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服务素质、文化素质等。

所谓政治素质就是要认真学习。热爱图书管理工作,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和评价我们工作优劣的最终标准。

所谓业务素质就是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善于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对搜集来的文献进行科学的有目的地加工处理、分析研究;以便于读者充分利用文献资料。要掌握本院系各学科各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资料室藏书的组织结构,熟练掌握借阅资料的业务操作技能,只有业务水平熟练才能为读者提供高素质的服务。

高校的图书资料就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谓服务素质就是要采用科学的先进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充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有极高的服务素质,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在管理和服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具备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文化素质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图书管理人员每天都要与众多的读者进行交流、接触,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学识、修养、知识和能力,所以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服务态度等都对读者有很深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为读者服务,给读者展示一个光辉的形象。

只有不断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高质量的服务于读者,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所以每个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应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图书资料管理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篇10

一、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院系资料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院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有利于贯彻高校图书馆规程,一般认为学科较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立院系资料室,院系资料室主要是为了收集、整理及研究与本院校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服务对象是全校相关专业人员。我国院系资料室从建设初期到现在,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资料室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是高校图书馆无法替代的。所a以,加强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对高校及院校发展非常重要。其次,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可以加强学科发展与建设,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学科的建设水平,所以说,现阶段院系资料室的建设情况已经成为高校申请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说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对高校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最后,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可以提高科研水平,高校科研水平提高需要高校专业教师的钻研,需要院系资料室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院校资料室是为了院系师生而收集整理的图书文献资料,院系资料室根据院校的科研立项及教师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性的收集整理专业资料,这样可以促进院系教师科研工作,提高院系科研水平。

二、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资料室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在资料管理员方面,高校资料室管理员的编制、职称、日常管理、业务等由相应的院系管理,管理制度并不与校图书馆管理相统一;其二,图书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管理并没有考虑到一些院系之间的图书资料共享,而是各个院系都分别有各自的资料室,资料室设置不区分院系学生及职工数量和专业多少,其三,院系资料室在图书资料的分类、采购、编制目录、借阅管理仍主要为管理员手工操作,图书资料管理电子化管理缺乏,教职工和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图书仍然靠手动查阅,院系资料室没有同学校图书馆网络连接。其四,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下,信息资源更新变化迅速,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缺乏、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与学院招生、教学管理现代化并不匹配,院系资料并没有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二)文献资源建设不足,服务水平较低

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料建设不足,服务水平比较低。首先,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拨付经费不足,与院系资料室采购计划严重不符,院系资料室获得的经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纸质化文献价格上涨,使得院系资料室的拨付的经费不能满足采购要求;其次,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缺乏规划,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建设普遍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院系资料室采购文献资料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根据研究人员或是教师的需求决定的,没有对文献资源进行很好的规划,出现有些方面的资料过多,而有些方面的资料缺乏的现象;然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较低,院系资料室主要是服务于本院师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而各个院系资料室资源侧重点不一样,加上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及管理体制等约束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共建共享程度较低;最后,院系资料室服务水平较低,服务种类较少,主要是提供借阅服务,院系资料室资源资料利用率不高,院系资料室对借阅信息的记录不多,有些只记录借出信息,有些记录是纸质版,有些的电子版。

(三)人才流动率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经费普遍偏少,使得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待遇较低,相比于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完善,院系资料室人才待遇与院校图书馆人才的待遇差别比较大,另一方面,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及专业教育,使得院系资料室人才得不到提升,这就造成院系资料室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动比较快。另外,高校院系资料室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院系资料室人员都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做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教育程度也不高,还有些资料室人员身兼数职,管理院系档案、设备,也管理院系图书资料。院系资料室人才流动过快,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

高校各个院系应完善各自图书资料室管理制度,加强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具体表现为:其一,将院系资料管理员的职称编制、图书资料业务范畴、日常管理制度同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相统一,通过与校级图书资料管理和其他院系图书资料管理实现统一管理来实现院系之间、院系和校级之间资料共享,避免资料重复购买,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少相关性强的专业院系的资料重复较多,这些院系可以通过资料室合并以消除资料重复浪费以将资源放在拓展图书资料方面;其二,院系资料室应实现网络化,在图书资料的分类、采购、编制目录、图书借阅方面通过网络化与校图书馆实现连通,这样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职工和学生查阅效率,比如,学生或教职工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来快速定位所需资料,又可以强化图书资料管理,降低成本,减少资料丢失。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高校院系资料室应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对院系资料室经费的拨付,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共建共享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资料室已不再可以满足现代资料室发展的需求,为此,院系资料室应该增加经费投入,在院系资料室中配备计算机,并将计算机接入学校的校园网与图书馆,根据院系科研人员及教师教学情况来配置计算机数量,具有较好条件的院系应该建立教师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及扫描仪等,使得院系资料室资料收集、整理、传递等都能实现现代化,可以满足科研人员、教师及学生等各种文献资料需求。二是,统筹规划好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院系资料室建设与管理应该兼顾专业性与系统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保证院系各个学科可以覆盖,能够有效地弥补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专业,对于院系各个学科类别的书籍资料应该进行系统全面的收藏,协调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情况是,避免造成重复,但也需要增加资料的专业性,突出院系本身的专业特色。三是,注重提供专业化及特色化资料文献服务,大部分的高校院系文献服务主要是提供借阅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地域性优势越来越弱,为了在信息网络时挥出院系资料室的作用,高校院系资料室应该提供有针对地服务,对本院系相关的科研教学书籍、资料进行汇编、整合,使得资料需求者可以快速获得资源,提高使用效率,节约时间。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