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初中;素质教育问题;解决对策;应试教育

教育是指教授知识、教书育人以及人才的培养,初中作为学生素质、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学校更要加强初中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初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初中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受到学习压力的严重影响,心理长期处于非常压抑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身体健康和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2)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试技巧的培训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3)由于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受到当前初中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初中学校的教师过分注重中考科目的教学工作,而忽视了非中考科目的教学,虽然初中教学课程也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是课程的设计有其合理性,侧重部分教育课程,直接会导致教育效果的缺陷,这也是我国初中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4)过分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初中素质教育应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减负”但不“放纵”

由于我国中学生普遍存在压力过大,所以学校为了响应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号召,通过各种手段,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降低试题难度,教学工作严格执行课程标准,降低题目和教材的编写难度等。但是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问题,由于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一些学生贪图玩乐,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还要严格遵守“严师出高徒”的教学原则,适当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当然,也不能完全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妥善处理学生、家庭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校和家庭的核心,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地方,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最主要的活动场地。所以家庭和学校也要做好沟通联系,努力为初中生提供既宽松又严格的成长、学习环境。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学生家长,教师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者,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这是前提,这种教育方式也可以称为“前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要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初中生可以在更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中健康发展。

3.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我国虽然摒弃了应试教育方式,但是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仅仅为了考试和升学率而进行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获得提高,并且可以以统一的标准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但是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优点。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式,努力改变以学习成绩为评估标准的现状,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但是要注意,评估形式应尽量科学、量化,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这种评估形式可以在发展学生个性、贯彻教育方针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教育模式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对于初中教育这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在实践中摸索加强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方法,探讨素质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新茂.对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人民教育,1998(01):28-30.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教学;效率;提高

一、教师人格征服学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

1.教师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2.教师应该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3.教师的高尚人格应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4.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二、教师思想魅力感染学生,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语文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让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跟着最受欢迎的老师学习,教学效率肯定会

提高

1.语文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2.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3.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4.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堂 素质教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及做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试举我执教的《落花生》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知道是把落花生与苹果等对比起来写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找出对比方面,学生找到了“理”与“挂”,“枝上”与“地下”、“高高”与“矮矮”、“一见就生……”与“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等四组对比词语,感受落花生与苹果的鲜明区别。第三步,让学生自读自谈,体会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格。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尝,体会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析中提高。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而言是一支支兴奋剂

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问题之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在全国各高度相似,真像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一样。

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1.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2.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

篇4

1.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

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长心情舒畅,情绪愉快,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宽松、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家长所交给的任务,精神会更加专注,学习效果当然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家长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交自己在工作中的不顺心的事和不满的情绪带回到家中,甚至把孩子当作发泄对象,就会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和戒备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导致厌学等不良习惯的形成及学习效果差。也用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无限地流露自己的爱,或者当着孩子在客人面前无何止地赞扬自己的孩子,甚至夸大其词,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不知道过度溺爱并不是真正关爱孩子,面往往是害了孩子,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在起大落、喜怒无常。

2.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坚定性

一个优秀的家长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孩子们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成功后的喜悦。同样,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做事的坚定性,也应该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育好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小学阶段在孩子们下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具有模仿性强、辨别力弱、可塑性强、自制力弱等特点,既易接受好的影响力,也易点染坏的影响,要把他们教育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同样也是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循循善诱、坚持不懈、坚忍不拔。

篇5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江苏体系建设;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39-03

【作者简介】许振华,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与教育管理。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显性指标,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观测:一是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规模数量、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通道是否有效形成;三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与质量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等。这些制度设计与重大举措,引领和推动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地各职业院校围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统筹协调、培养模式以及价值取向诸方面的差异,学校在实施中产生了不少困惑,本文择其重点略作思考与探讨。

一、江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在数量、结构和纵向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

从2013年始,江苏推出了“3+3”“4+2”“3+4”“3+2”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以此为逐步调整与扩大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政策上的导向,并为应用性本专科院校提供生源储备。同时,建立中高、中本、专本衔接通道,破除职校生成长的“天花板”,探索区别于高中后的“一贯制、分段式、双证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以来,有三个显性的矛盾影响了项目推进。一是高校热情不高,原因不仅是这一模式占用原校招生指标,分段式培养与高中后入学的学生考量标准也不同,教学管理难度增大,质量尺度难以把控。二是试点项目所选专业的合理性与适切度有待提高。2016年江苏省公布了616个试点项目,其中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390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6项,高职院校与本科“3+2”分段培养105项,高职院校与本科联合培养25项,计划数近24000人,再加上前三年入学的学生,总量已逾100000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在专业设置及选择上,绝大多数牵头的高职院校并未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与可行性分析,这种“定制培养模式”对地方产业的需求、项目数量与结构等缺乏预判。三是分段培养的人才方案、转段考核要求以及过程性的质量控制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尤其是“3+3”模式,随意性比较大。

(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与现行中高职学程模式的兼容管理问题

从2015年始,江苏省中高职学历教育由原来的“2+1”和“4+1”学程模式分别调整为“2.5+0.5”和“4.5+0.5”学程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亦进行了相应调整,即学生顶岗实习由原来的一年缩短为半年,且在第五学期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这是刚性要求,其目的是强化对学生文化基础、专业知识的诊断。而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采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贯制和分段实施相对独立的方式,与前者在教材选用、教学安排以及考核要求等方面难以融合。如“3+4”的学生要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其他试点项目学生要参加高职院校的转段考核等。另外,现代学徒制、中外联合办学等也是各具特点,培养机制、模式、考核要求和工学结合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不同办学形式在中高职学程模式的框架下难以并轨运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多向性,提出分类管理、合理兼容的可行性指导意见。

(三)学业水平测试的价值取向、标准制定和统筹安排问题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职业精神,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省教育厅于2014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2015年开始试点,2016年正式实施。这里涉及三个关键词:“全省”“学测”“制度”。可以这样理解,全省统一组织,运用学测手段进行教学诊断,通过制度形式予以保障。但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和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审视,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首先,现代职教体系的特征是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如上述的现代学徒制、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但在统一的学测制度下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其次,用学测这种手段对基础差异较大、专业类别不同、学校基础条件不一的学生进行教学诊断与甄别,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值得商榷。第三,学测标准的制定与结果的使用很难准确把握,A、B、C、D四个等级对毕业、升学和就业究竟起什么效用(文件中只对升学有定性描述)等,还需进行深入探究。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的瓶颈问题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这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了全国165家单位(17个城市、8家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13家行业)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这种“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工学交替深度融合”的升级版学徒制,行业企业协同职业院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统筹协调招生与招工、学习与工作、教学与实践、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管理。运行一年来,在现有环境下有三大难题亟待破解。一是地方政府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扶持政策、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奖励保障措施尚未出台,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以及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责任难以落到实处。二是大多数企业由于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判和企业发展需求缺少比较清晰的规划,特别是新学徒制的实施区别于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在多个岗位进行锻炼,企业在人力、财力上投入成本较高,热情不高,缺少动力。三是双导师制难以形成。受制于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学校与企业都面临着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以及双方的责任和待遇等方面的新y题。此外,“双证融通”也有不少环节值得研究。

二、江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

仔细研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其中对政府及各级部门提出的目标、任务及要求是比较明晰的。作为职教大省,江苏在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过程中先行先试责无旁贷,但必须理性思考,科学设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研制职教体系三级考量指标

当下,江苏正处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时增长的发展阶段,科学研究表明,这个阶段应该实施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结构。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形成有依据、可操作的省、市、区(县)三级考量指标,通过大数据、时间表、路线图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核心指标(例如职业院校的数量、规模、布局、层次、发展定位以及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等)进行科学的设计。要着力统筹与整合职教资源,扭转职业院校多头管理、专业建设重复、同质化办学以及财力重复投资的倾向。要进一步规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形式、范围,明确入学条件、转段要求、证书发放等方面的政策,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4〕2号)精神。同时,为实现人才分段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对高校并轨招生和质量监控要加以引导,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

鲁昕曾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个要素: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政府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导者,行业企业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学校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不难理解,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有效搭建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的活力与积极性,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常设管理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教集团、教育联盟和政府督察的职能效应。否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难以真正开展,产教融合将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的矛盾、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将难以根本改变。

(三)形成多种模式兼容的评价体系

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的统一性和单一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有其自身的内在需求。不同的培养指向决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在现行全省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框架下,如何实行有机对接和相互兼容,在以下三方面可以做一些改良。一是基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的要求,认同和鼓励适合某一类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并用此类人才培养有代表性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替代学业水平测试,实现有效对接。二是实行不同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工学结合、考核结果之间的学分互认互换。三是通过建立弹性学制,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构建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41-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意识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文素质课程的构建及管理受制于单一中心治理的理念,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系统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性质,因此,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一、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阶段人文素质教育阶段性目标界定不清。我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接受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历经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每个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应该是有区别的,并且应该体现顺序递进的特点。此外,高等教育阶段中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两者的人文教育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各有侧重点。近年来,中小学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制订课程标准对各个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进行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然而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目标仍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高职的人文素质课程培养目标无法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区别开来,造成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上就存在问题,教学目标不清,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设置自然就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没有理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课挤占公共课的现象比较常见。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任务,职业定向性相当强。但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绝不是纯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同样是培养社会人的教育。所以,高职教育既包含专业教育,也包含人文素质教育。在重新构建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文素质体系如何做到相对独立,又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仍然是一个难题。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渠道比较单一。高职院校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人文素质课程,课程涵盖的范围相对狭窄,教育渠道比较单一。单一的教育渠道既难以体现人文素质课程丰富多彩的特性与魅力,又难以满足学生在人文知识、人文技能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要求。

(四)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师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十分短缺,尤其是人文素质课程的师资存在缺失。据相关调查,不少高职院校很少投入项目资金专门引进或培训人文素质类的教师,因此,目前高职院校从事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专职教师专业对口不多,大部分是由其他专业的老师或者是兼职教师、外聘教师临时充任。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 其创立者是以奥斯特罗姆夫妇(V incent Ostrom and E linor Ostrom)为核心的一批研究者。奥斯特罗姆对多中心的解释应是最权威完整的:大城市地区地方管辖单位的多样化就是一种“多中心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会有许多在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决策中心,它们在竞争关系中相互重视对方的存在,相互签订各种各样的合约,从事合作性的活动,或者利用核心机制来解决冲突,在这一意义上大城市地区各种各样的政治管辖单位可以连续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前后一致地运作。20世纪 90 年代后期多中心治理理论被社会科学家赋予了比较新的涵义和内容,并开始广泛应用于政治科学研究领域。多中心是相对于单中心提出的,它强调多主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其实质就是多个权力中心和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为责任目标提供服务。

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一种理念引入到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需要:一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需要。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价值观、人文行为能力。人文素养是依靠长期教学环境的“熏陶”,以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教育、浸透,才能够“内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最终成为自觉的人文行为能力,其形成过程呈现为“熏陶―浸透―内化―自觉”。人文素质的形成相对专业技能来说影响素质更纷繁,环境更为复杂,周期更长,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管理问题。二是人文素质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多中心治理是相对于单中心而言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在过去习惯性的单中心治理模式下,已经对其课程体系构建造成了阻碍,主要表现为低效率的资源配置、被压抑的创新发展意识、被边缘化的课程职能等问题。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都曾进行过人文素质课程改革,但往往都是“拓展―缩小―再一轮不同范围拓展―再缩小”,伴随着这种反复,高职院校管理人文素质课程的部门分分合合,结果往往是“放乱收死”。多中心治理的分析单位不仅包括个人,而且包括商业企业、立法机关、政党、公共机构甚至民族国家。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程,其设置和管理需要新的管理模式。鉴于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在高职整个课程体系中公共课程属性,我们可以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的优势就在于强调多主体的参与,不仅可以把局限的但独立的规则制定和规则执行权分配给无数的管辖单位,还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各管辖单位的资源。

三、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多中心治理视角构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必须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高职人才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细分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审美素质、学习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素质、创业素质等;专业素质主要有通用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对应以上素质的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一个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浸透在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通过设置思想政治课程、体育选修项目课程、心理健康与安全意识课程、就业与创业课程、人文素养选修课程等五个课程模块,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其人文视野,其中,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模块主要拓展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素质、审美素质等;以提升学生人文价值与丰富学生人文情感为目的,设置学生素质工程、校园文化活动等两个实践课程模块;同时将学生人文行为能力培养浸透到专业拓展课程、通用技能课程、专业课程等三个课程模块中(见图1)。

图1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成图

四、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管理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基本上包括了高职整个课程体系,其范围不仅包括学生在校内的活动,还随着高职校企业合作不断深入延伸到社会各行各业中。这时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管理如果还继续停留在单中心状态,显然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多中心治理的理念要求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管理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职责负责制。重新构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需要全员参与课程管理,包括产业、企业中参与教学的所有人员,院校方各部门、各单位的全体人员。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院校层面应该善于通过建章立制将人文素质课程管理的执行权分配给相关的管辖单位,比如根据图1构建的课程体系,可以打破常规单中心治理思维方式,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每个部门的一项任务,列入绩效考评范围,逐步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职责制度。多主体参与的职责制度意味着决策主体的多元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不再只由一个部门负责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及管理,几乎所有行政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都会成为相对独立的决策主体。

(二)构建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多中心治理,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形成相对的课程管理制度,并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部门,必然会存在各自利益的追逐与竞争,应通过这种竞争形成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机制。例如,通过制度的建立明确在课程管理中谁参与哪些层面的决策,以什么方式参与?形成怎样的合作制度?在这些合作活动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得到什么?对合作中的违规行为如何监督、惩罚?如何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冲突行为?这个良性循环体系的形成要让参与治理的各方尝到甜头,以长久地吸引高职院校内部及外部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到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体系中。

(三) 灵活整合利用社会各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范围将会被不断扩大,通过课程体系设置与管理课程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等,资源整合巨手将会从院校内部延伸到其他高校乃至社会各个行业之中。例如,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都引入了北京超星集团旗下的尔雅公司开发的尔雅通识网络课程,尔雅依托功能强大的在线教育技术平台,与国内外100多家教育科研机构,3000多位专家名师合作,整合了大量国内外优质的人文素质课程资源。推行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将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整合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资源。例如,青岛啤酒博物馆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完全可以整合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资源之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东盟合唱团,以音乐艺术课程教育为基础,除围绕着校园文化艺术节、节庆晚会、名家讲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新年音乐会、音乐沙龙等为主要表演形式,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同时,也注重对接社会实践,如以“东盟合唱团”为主要引导载体,通过参与东盟民歌节、南国周末音乐沙龙、亚洲声乐(合唱)节等对外交流演出,把艺术教育实践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紧密结合,成为各行业组织演出单位的重要资源,同时校内教师也将这种活动过程整合为本校的人文素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肖贻杰,梁德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探讨――基于广州市高职院校的调查[J].教育导刊,2011(10上)

[2]陈会丽.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1(3下)

[3]龚虹波.地方性高校多中心治理的制度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2(6)

[4]龙献忠.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内涵、必要性与意义[J].江苏高教,2006(6)

篇7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对专业技术性人才和生产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理工科高校十分重视专业技术性人才和生产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仿佛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技术上熟练,而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素质的求职者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理工科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境地。面对这一现象,理工科高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培养,使他们在求职生涯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已经看到了自身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的提高,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他们对策的有效程度并不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许多理工科高校的管理层与领导层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的经济管理素质,但是许多只是一些“表面文章”,并未发挥实际功效。例如,一些理工科高校在课程中添加了几门与经济和管理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数是选修课,考试仅通过简单的理论测试即可,毕业成绩单上的经济、管理学科仅是一个名字,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具体的经济、管理的技能;这些科目的开设密度较低,一周只有一至两节课,学分也比较低,完全把它当做一种点缀;这样一来,老师的要求不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就马马虎虎应付一下,成绩合格就万事大吉,对于真正的能力提高则被忽略掉了。高校的严格要求与高度负责,才能影响学生的心态,因此,高校的经济管理课程这样的零散、不成体系化,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的。

(二)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

理工科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的素质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来进行,这种途径单一的教育侧重于理论而没有相关的探究与案例分析教学,使教学成果并不明显,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高,经济管理素质还是没有得到培养。经济管理类课程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花大力气,经过多重途径进行探索才能取得进展,仅靠几节选修课,基础知识都未必能讲述完全,进行相关的扩展与研究更是不可能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是很难依靠单一方式取得成果的。

(三)经济管理类的师资不足

理工科高校要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并进行素质教育,需要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否则,教学效果很难突出。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性强,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涉猎,因此没有相关的基础,如果随便找其他专业的老师依据课本讲解,是很难有成果的,还可能误人子弟;另外,在理工科高校教授经济管理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懂得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相关的理工科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两者的密切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经济管理类知识,才能提高这方面的素质。

(四)适合理工科学生的经济管理类教材缺乏

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真正有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是结合本专业编写的,能够将理工科的学科特色和经济管理类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起来。但是,理工科门类众多,并没有专门对应某一专业的经济管理类教材。这样的弊端是,即使学生能够通过经济管理类的一般教材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但无法跟自己的专业具体结合起来,因此在实践中是很难应用的。

二、应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

理工科高校在抓好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放在显要的地位上,通过一些实际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一方面,可以将经济管理类课程放在必修科目的行列,并且以学生实际参加的经济管理活动和实验探索作为成绩考核的参评标准,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多多参加经济管理的探究活动与实践活动,在行为上得到锻炼,使这方面的素质提高;另一方面,除了在课程资源上有保障以外,还可以请专门人员开讲座,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而不是满足于课本的理论知识,一般来说,讲座都是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是讲解者的研究结果,因此,比较有效;再者,理工科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素养和拓展自身的知识水平,不仅对学生讲解经济管理素质的重要意义,还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经济管理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取得进步。此外,学校可以组织经济管理能力方面的竞赛,要求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将经济管理的思想蕴含在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接受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佳的成果。

(二)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加大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其实有多种,关键靠师生的发掘,因此,认识到经济管理类教育的重要性后,就要活跃思维,寻求各种方法进行教育。首先,课堂教学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资源,让大学生牢固掌握经济管理类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实践做好铺垫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加到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并在期末考试的综合测评中侧重于此方面,显示其重要性。第二,要鼓励学生参加经济管理类的科研与探究实验,并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奖励。第三,建立模拟的实训基地,由老师带领研究课题,将经济管理类常识与所学的理工科专业联系起来,模仿企业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具备实战能力。第四,利用假期或者空闲时间,到企业进行实际的考察和感悟,体会所学专业与所学技能是如何结合的,明白经济管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可以由企业的技术工人讲解经济管理思想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与侧重方面,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计划指明方向。

(三)吸引、培养经济管理类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的接受、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关联,因此,高校筹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理工科高校应该以优厚的待遇招募经济管理类的人才前来出任教师;第二,高校对于已经工作的教师应该进行定期的评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的途径加以解决,还要对这一部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自身的素质提高,保证教学质量;第三,理工科教师也应该对自己提高要求,不满足于自身专业技能的局限,积极学习经济管理类知识,并了解经济管理类知识在专业里的运用,在教学中不断接受前沿的科研成果,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更新,保持领先。

(四)合理编制教材,合理设置课程

如今理工科高校使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都不配套,只是一些宏观教材,与理工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性不强,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也不利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真正具备经济管理类素质,因此,编写适合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适合的经济管理类教材迫在眉睫。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经济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并且加入一些与理工科专业相结合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实践中经济管理类知识是怎样运用到理工科的学习中的;在经济管理类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到细分,不应该笼统,经济管理类课程既应该包含基本的理论知识,又应该设置实际操作的实践探究课程,使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接轨;理论课和实践课应该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三、总结

为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使其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还应该重视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专业课程与经济管理知识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理论应用于实践之路,满足社会不同岗位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乐.谈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8(4)

[2]周光迅.对理工科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石油教育,2009(3)

篇8

我觉得“素质教育和应试如何实现双赢”这个论题本身有问题:

1.这个论题把素质教育和应试看成了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体,非此即彼。要么应试,你就不是素质教育;要么素质教育,你就不能有应试。以我愚见,这个论题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提出的:目前的情况下,应试不对,但它是无可奈何无法改变的现实,素质教育对,但它没法适应现在的应试。素质教育和应试是让教师烦恼的一对矛盾。所以,无奈之下,请你找一条“既能实施素质教育,又能适应现在的考试”的最佳途径吧!

2.以我之体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青少年一代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单纯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而毫不顾及其他的片面教育(其实这已经不能叫教育,只能叫着考试训练)。素质教育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和选拔教育;二是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心(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而不是只训练学生怎样应试。素质教育也要而且应该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但它不单纯以此为目的。它要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追求更多学生升学的同时,更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法制纪律、心理人格、意志品质、健全体魄、生活技能、适应环境、交往共处等等素质的锻炼培养。其中,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未知世界(即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3.在全民声讨应试教育,仿佛我们当今中国的教育已经全部陷入应试教育的大海之中的时候,我想提出我个人的观点: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其实就是正在实施素质教育。不错,我们的确是想追求升学率,让更多的学生考上高中,升上大学,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深造的机会,也满足广大家长望子成材的迫切愿望。所以,我们教师尽职尽责地教,学生刻苦认真地学,甚至让老师和学生加班加点抓紧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训练其应试能力。但我们更注意学生成人,成一个品行良好,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锻炼习惯的人,成为一个懂得纪律,畏惧法律,不怕困难,争取上进的人;成为一个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人。我们没有追求人人都去考重高,升大学。对于很多没有升大学潜质的学生,我们并不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我们让他们多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多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我相信,绝大多数学校都在这样做着。只是,有的地方做得不够,做得不好,必须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更科学地更有效地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篇9

关键词:南能地区;高职学生;环境素质;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37-03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口、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构成了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环境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素质。环境素质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技术工人的主体,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其环境素质的高低将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笔者对南通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环境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增强环境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院校有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高职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行为、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共计22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2份,回收576份,总回收率为99.0%,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有效样本为560份。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在校高职学生。

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环境意识分析

环境意识是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参与保护环境的动机和基础,将直接影响学生探求环境知识的愿望、环境价值的判断及良好环境行为的形成。本次调查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对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的敏感程度两方面考察高职学生的环境意识。

调查发现,有88.6%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很关注或较为关注,仅有11.4%的学生不太关注或从不关注环境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南通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10.3%的学生认为南通地区环境质量很好,60.1%的学生认为南通地区环境质量尚可,学生所做出的判断基本符合当地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南通市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问卷设计了7个可能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让被调查者选择一个他所认为的最严重的环境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见图1。学生认为,南通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其次是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显然,学生对日常生活环境较为关注,认为应当优先解决的都是经常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为了考察学生的环境态度,调查问卷中请学生选择对“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这一观点的看法,有70.1%的学生选择了“完全同意”,12.7%的学生选择了“基本同意”。

(二)高职学生环境知识分析

环境知识是指人们对有关环境、环境问题、环保事物的了解及把握程度,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基础构成部分。

在环境知识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世界环境日、温室效应和蓝藻形成的原因等相关内容。每一个内容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是否听说过这些概念,第二个层次为是否了解相关概念的具体内容。

统计表明,有86.5%的学生听说过世界环境日,95.2%的学生听说过温室效应,87.8%的学生听说过蓝藻事件;而对第二个层次,只有51.2%的学生确切知道世界环境日为6月5日,72.9%的学生知道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而对于蓝藻形成的原因,回答正确率只有38.6%。可见,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入性和全面性,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从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上看(如图2所示),广播电视所占比例最高,为26.9%,其次是网络及课堂教学,分别占22.6%和16.1%。当今社会各种媒体传播途径多,时效性强,信息量丰富,对普及环境知识是非常有利的。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主要渠道,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仅有5.4%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获取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认为家庭教育是获取环境知识的主要途径的仅占1.1%。

(三)高职学生环境行为分析

环境行为是综合环境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环境素质高低的最直观指标。本次调查从学生日常环保习惯和参与环保行动的愿望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

对学生日常环保习惯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六种日常环保习惯中,学生习惯倾向最强的是“随手关紧水龙头”,这一行为已成为绝大多数人能经常保持的习惯行为。与之相比,能经常做到“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及“使用节能产品”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0%左右,而经常做到“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购物时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的人所占比例不足被调查人数的20%。由此可见,在高职学生中,能真正将环境保护行为作为一种习惯行为的人数偏低。

关于高职学生环保行动的参与愿望,调查显示,有89.1%的学生表示积极参加或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环保参与愿望较强。

(四)高职学生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反映了高职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观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能否对学生顺利实施环境素质教育。本次调查分别从学生对学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的认识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

对“环境素质教育是否是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问题,有91.6%的学生答案为“是”,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素质教育、提高环境素质在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对“高职院校是否应该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问题,有87.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环境素质教育,有81.2%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可见学生接受环境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较高。

关于“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环境素质教育方式”,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课堂讲授的方式学习环境教育课程,说明高职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环境知识,学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

(五)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对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笔者主要从学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的频繁程度、主要形式及环保知识在各专业学科中的渗透状况等方面加以考察。

关于“学校是否经常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有28.3%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开展这类活动,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学校较少开展这类活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园内,校内媒体的宣传居于首位,其次是校内活动和课堂教学,而社会实践活动所占比例较少(如图3所示)。

关于环保知识在各专业学科中的渗透状况,调查发现,尽管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均会包含一定的环境素质教育内容,但情况并不理想,只有27.8%的教师上课时会穿插讲解与专业及课程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高职学生总体环境意识较强,具备积极的环境态度,对环境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问题较为关注。

2.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但在知识的全面性及对深层次问题的认识上明显不足,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媒体,其次是学校教育,而社会实践及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参与环保行动的愿望,但良好的环境行为远未养成,环保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从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状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加强环境素质教育的作用,认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学生接受环境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对于单一的课堂教育,学生更愿意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接受环境素质教育。

4.从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学校较少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在已有的活动中,主要是校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

针对本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的环境知识结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入性和全面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环境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可结合专业实际,从各专业选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合并成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专业选修课。同时,作为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应选取合适的教学形式完善学生的环境知识结构。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找到环境素质教育的最佳渗透点,将环境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素质教育。

2.注重学生良好环境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实现从环境态度向环境行为的转化。环境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及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针对调查显示的高职学生中存在的“环境意识、态度超前,环境行为滞后”现象,在环境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环境行为习惯的引导,促使学生完成从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向良好环境行为的转化,从而实现环境素质教育的目的。

3.拓展实践活动的途径。实践性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最有效的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是在环境中的教育。调查显示,实践活动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环境素质教育方式,在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中,实践活动所占比例极少。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如组建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组织学生对所在地区的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4.协调各方力量,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的联动作用。学校作为环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将环境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要加强家庭对高职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的配合和支持。社会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归宿,学校环境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学生在校所学的环境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向能力的转化,体现环境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伟辉.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8):37-38.

[2]邵凤娈,王永贵,王慧.济南市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52-157.

[3]姚红,肖雪琴.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32-34.

[4]杨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状况调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37-40.

[5]王芳,杨雄.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1(1):1-11.

[6]张秋根,魏立安,魏洽.江西省部分高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2-56.

[7]刘建伟,郭桂平.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21-23.

篇10

【深度剖析】

解读一:加强对成年人的素质教育。

公民素质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公民文明素质问题,首先是成年人的问题。那些在国外丢脸的事,大多数是成年人所为。即使中国小孩子有不够文明的行为,外国人大都表示宽容,唯独对于那些因有几个臭钱而趾高气扬的大人的不良行为,人家着实难以谅解。因此,素质教育首先应该面向广大成年人,不要动辄把矛头指向孩子。

解读二:重视家庭在养成儿童文明素质中的作用。

对青少年儿童,当然存在素质教育的问题。这首先是家庭的责任,不能全交给学校。家庭是儿童最早的学校,家长是儿童最早的老师。中国的家长历来重视儿童教育,在古代的家庭教育中,洒扫庭除、出入应对的教育占很大比例。现在的中国家庭,一如既往地重视孩子的教育,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有的家长放弃工作,全职投入。但是,在这种家庭教育中,受重视的还是科学知识一类的学习以及某些弹琴唱歌之类的特长培养,目的都是为了应对升学竞争。至于普通的文明素养的培育,则严重缺位。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把毛病传给孩子;有的家长因怕孩子“吃亏”,故意灌输给他们一些不良的观念。

解读三:应重视青少年基本文明行为的养成。

我们的中小学德育,注重思想灌输,对行为养成重视不够。其实,小学阶段以及学前阶段,更应重视文明行为的熏陶和养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思想上会逐步成熟,行为自觉性也在提高,对社会规范也有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