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管理体系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大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关系;异同点
一、引言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三大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预防污染、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从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出发点来看,二者有着一致性。所以,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全面认识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一)二者的共同点
第一,科学性相同。广大企业对三大体系的标准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正视二者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大体系、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在有效汲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技术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于一体的理论与方法。二者在管理原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以构建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二,方法和运行模式相同。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一个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到合格评定、分析改进,再到标准修订的动态过程,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企业标准化。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这一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中应用了先进的PDCA管理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的循环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同样运用了PDCA管理模式,以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第三,最终目的相同。构建、实施三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能力。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是维持管理系统中产供销、人财物的最佳秩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表面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建立目的,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三大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秩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三大体系包含的是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第二,标准依据不同。企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而构建三大体系的标准依据则分别采用了管理型的国际标准,或参考了管理型的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技术文件。第三,适用对象不同。企业标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社会员工、社区居民、顾客、股东、国际社会、相关团体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包括组织内的员工、合同方人员及其他人员。所以,三大体系的适用对象既包括了企业内部又包括了企业外部。
三、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析
(一)标准体系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了:企业标准体系应当是其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等)的重要基础。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满足相关管理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促成企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我完善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二)三大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
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与质量相关,其包含了安全、能源、环境、职业健康等技术标准。同时,在GB/T1549-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也规定了: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技术性的相关要求;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技术性要求。由此可见,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的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的,在技术标准体系中,涵盖了三大体系所有的技术要素,三大体系可以视为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补充,而技术标准反过来又是三大体系的技术文件。
(三)三大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关系
管理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其是实施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其层次结构由第1层管理基础标准、第2层管理标准(包括设计、经营、开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等)所构成。在这些管理标准中,即宝库了质量体系的要素的全部,也包括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
(四)三大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的关系
工作标准体系,是按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工作标准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三大体系的运行基础,其可作为三大体系的支撑性标准文件。通过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对岗位操作程序加以优化,以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三大体系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整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2:112-114.
[2]王丽君.试论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03:14-18.
[3]罗成书.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J].中国水泥,2013,08:97-100.
篇2
1 新版IS0 9001标准DIS稿主要内容及变化点解析
(1)新版IS0 9001标准的修订过程和计划安排
新标准修订计划安排见表1。
(2)本次标准修订的设计规范
1)修订的战略意图和目的
1)反映自2000版IS0 9001标准以来QMS在实践和技术方面的变化,并为未来或更长一段时间提供一组稳定的核心要求;
2)反映组织运行过程中日益加剧的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变化;
3)方便组织有效运用及利用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合格评定;
4)确保能充分地对满足要求的组织传递足够的信任。
2 修订过程的主要要求
①满足上述战略意图和目的;
②应用《ISO导则83》提出的“管理体系标准通用框架及高层条款结构”:规范标准的结构和内容,以提高与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③保持标准的通用性: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并能适应尽可能广泛的组织范围和不同成熟度的质量管理体系:
④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文本,以便于理解和提高对要求解读的一致性。
(3)新版IS0 9001标准DIS稿的“术语与定义”
1) “术语与定义”的数量与类别
标准中的定义共69个,其中通用术语22个,QMS专用术语47个。
2)通用术语与定义
a)全部引自“ISO导则83”;
b)其中包括:组织、利益相关方、要求、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有效性、方针、目标、风险、能力、文件化信息、过程、绩效、外包、监视、测量、审核、符合、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3) QMS专用术语
其中包括!参与、组织的环境、作用、顾客、供方、改进、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基础设施、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战略、客观对象、质量、法律要求、法规要求、缺陷、可追溯性、创新、合同、设计和开发、质量目标、输出、产品、服务、数据、信息、客观证据、信息系统、知识、验证、确认、反馈、顾客满意、抱怨、审核方案、审核准则、客观/审核证据、审核发现、让步、放行、特性、绩效指标、确定、评审、测量设备。
4)有新意或变化较大的专用术语
①输出、产品、服务
a) “输出(output):过程的结果”替代原“产品(product):过程的结果”。
b) “产品(product)”和“服务(ser-vice)”均定义为过程的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c) “产品”只保留三种示例: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
d) “服务”与“产品”完全分离,彼此独立,互不隶属。
2)组织的环境
特指商业环境(business environment),具体指能影响组织的产品、服务、投资和感兴趣的各种领域预定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集合。
(4)新版IS0 9001 DIS稿的条款结构及条款结构的总体变化
1)新版IS0 9001 DIS稿的条款结构见表2。
2)新版标准条款结构的总体变化
1 以“ISO导则83”的通用框架作为新标准的基础条款,保留了通用框架的所有条款(一级七个、二级20个、三级三个),并以此作为新标准的基础。
2 大部分2008版IS0 9001标准的特有条款均保留下来(特别是原“7产品实现”的绝大多数二、三级条款),但部分条款按通用框架重新排列,移动了位置,修改了名称。典型示例包括:
a)原“42文件要求”移至“7支持”中,将“文件”视为一种类似资源的“支持过程”:
b)原“56管理评审”从“5管理职责”移至“9绩效评价”,作为最高层绩效评价工具;
c)原“76监视测量设备的控制”从“7产品实现”移至“7.1资源”中,并改称“监视和测量资源”:
d)原“83不合格品的控制”从“8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移至“8运行”中,并更名为“不合格的过程输出、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3 2008版9001标准的原有条款有合有分,层次有升有降,
a)条款合并的示例
原“423文件控制”和“424记录控制”合并为“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原“7.3.4/5/6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确认”合并为“834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原“7.5.1/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确认”合并为“85 1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原“8.2.3/4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合并为“9.1.1监视分析评价的总则”。
b)条款细分的示例
原“622能力、培训与意识”细分为“7.2能力”、“7.3意识”和“7.1.6组织的知识”三个条款:
原“7.5.5产品防护”细分为“8.5.4防护”、“8.5.5交付后的活动”和“8.6产品和服务放行”三个条款。
c)条款层次上升的示例
“质量目标”由原“5.4.1”升至“6.2”:
“内部审核”由原“8.2.2”升至“9.2”。
d)条款层次下降的示例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由原“5.2”降为“5.1.2”:
“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由原“6.3/4”降为“7.1.3/4”:
“监视测量设备的控制”由原“7.6”降为“7.1.5”。
④新旧版9001标准的条款数量对比见表3。
(5)新版IS0 9001标准DIS稿内容及要求的几个显著变化
新版IS0 9001标准DIS稿提出了一些新术语、新条款、新概念和新要求,使得新版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出现了如下几个显著的变化,
1) “4组织的环境”成为组织建立QMS的重要输入和基础
①将一般意义的“4.1总要求”变为具有新意的“4组织的环境”:
②新增两个重要的新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③“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要求。组织应确定能够影响组织的战略方向及实现QMS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并监视评审与内外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组织应确定与QMS有关的相关方及他们的要求并监视评审与此相关的信息:
⑤“4.1”与“4.2”的要求与“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是确定QMS范围的三个依据。
2)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将QMS建成抵御风险及充分利用机遇的预防工具 ①新增“6.1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和“6.3变更的策划”两个条款!
a) “6.1”及“6.3”的作用在于主动应对潜在的“风险、机会和变更”;
b)其功能是将其作为组织的总体预防措施;
②用广义的“预防工具”概念取代原来特定的“预防措施”条款
a)“4.1、6.1、6.3”三个新条款远远覆盖原“预防措施”条款的内涵;
b1“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也部分覆盖原“预防措施”的要求(确定是否存在类似的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并采取必要措施)。
3)用“产品和服务”取代“产品”,更便于服务业组织应用此标准
①“服务”从原“产品”术语中分离,成为与“产品”并列,互不隶属的术语:
2 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8运行” (原“7产品实现”)的二级条款名称和内容中。代表“运行”不同阶段(确定要求、设计开发、外部提供控制、组织提供控制、放行、不合格控制)的六个二级条款均以“产品和服务”相称。
4)用“8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控制”取代“74采购(控制)”
1 适应全球经贸一体化、过程及服务外包、互联互通等发展趋势;
2 用广义的所有形式的“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取代狭义的“产品采购控制”。
5)更加强调过程方法的应用
1 用“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取代“4质量管理体系”。 “过程”进入标题,其地位提升。
2 “过程方法”的具体要求,由原六条增至九条,新增要求为:
a)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预期的输出”;
b)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c)策划并实施与6.1条款要求相关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过程”。
6)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作用及承诺更加明确具体
1 领导作用及承诺多达11项(原为五项);
2 将“顾客满意”直接作为领导作用及承诺的具体内容;
3 淡化了管理者代表的硬性要求,展示了管理的灵活性。
7)首次提出“组织的知识”也是确保及提升质量的一种资源
1 新增“7.1.6组织的知识”三级条款:
②突出科技创新的作用,对于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尤其重要。
8)用“文件化信息”取代原有的“文件”和“记录”
①适应信息化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②更强调体系文件适应组织的规模、行业特点及产品、过程的复杂程度。
a)没有强制性的管理手册及六个程序文件的要求:
b)组织应根据对确信过程产生预期输出的必要程度保持“文件化信息”。24个条款有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证据的要求。
9)取消了可以删除某些标准条款的规定
(6)新标准DIS稿的几个无变化或无大变化的地方
1)标准的标题、使用目的和范围、应用领域没有变化:
2)质量管理的过程模式和PDCA循环没有变化,且更加强化明了;
3)质量管理基本原则没有本质变化(如附录B:质量管理原则):
1 QMP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 QMP2-领导作用;
③QMP3-全员参与;
4 QMP4-过程方法:
5 QMP5-持续改进:
6 QMP6-基于证据的决策方法;
7 QMP7-对供方等第三方的关系管理。
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标准主线没有改变
1 起点为“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重点为顾客,包括直接顾客和最终顾客);
②中间有“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8.2.1顾客沟通”、“8.5.3顾客或外部相关方的财产”等:
3 终点为“9.1.2顾客满意”。
5)与CD稿相比,DIS稿仍保留大量适合于制造业的原有内容和文字表述
①“8运行”(即原“7产品实现”)在“通用框架”(8.1)外补充了“8.2~8.7”六个特有的二级条款,在兼顾服务业的同时,仍保留了大量适合于制造业的内容和文字表述:
②“7.1.5监视和测量资源”仍保留了对监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等细化要求;
篇3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贯标的目的有悖于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衷
企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衷应是:识别并满足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组织内人员、供方、所有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竞争收益,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和能力。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贯标过程中并未完全体现这一初衷,其目的仅仅是“获取证书、通过审核”,使贯标流于形式。
2.企业内部组织贯标的部门或内审员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机构中应设有“质保部”或“质检部”,该类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检验产品质量,维护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不断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部门中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系统的管理知识,较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内审员除具备上述能力外,还应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熟悉内审工作流程。而一般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质保部和内审员并不能达到以上要求,使得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将企业贯标引向形式主义的误区。
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特点不相符,可操作性差,与实际管理工作脱节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主要是看所编写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我们的企业,是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只有员工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变得轻松自然的时候,我们的质量管理才真正可以说“迈上了新台阶”。而不是只注意把质量手册、程序、规程等文件“合格保存”或束之高阁,专等下次监督审核时向审核员提供。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是在咨询师指导下或干脆是由咨询师一手包办编写的,而咨询师不了解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和规范要求,一味套用样本式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使得文件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艺文件有效的整合,形成两本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只是留给外审专家看,而真正的质量管理组织仍执行行业技术规范、部门规定和本组织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严重的两层皮现象,将贯彻ISO9001标准引向了只是获取认证证书的误区。
4.贯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贯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质量目标内容空泛,缺乏挑战性,或者不切实际,甚至无法实现。举例说明:某勘察施工单位所确定的质量目标为:勘察科研报告合格率为100%,优良率大于60%;而另一施工单位的质量目标确定为产品合格率100%,对优良率则无要求。对于上述勘察单位的质量目标,由于近年来,行业不组织报告评优,所以制定的质量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也无法进行考核,形同虚设。就工程施工单位而言,仅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则明显偏低,缺乏挑战性。因为向顾客提供满足法律法规的产品是对组织的最低要求,是必须达到的。同时,行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有评优标准的。
(2)质量目标分解不合理,不能确保组织的质量目标完成。ISO9000族标准要求,组织的质量目标“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其目的是通过将组织的质量目标按照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和承担的项目进行逐级分解,使其确保组织的质量目标的完成。而笔者所见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是按照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和项目部所承担的建筑施工项目去制定其质量目标,而是简单的将组织的质量目标肢解给各下属单位。如将产品合格率100%作为各项目部的质量目标,将顾客满意率大于90%作为经营部门的质量目标等。
(3)质量记录过于繁杂,员工产生厌对情绪。受咨询师关于“写你所做的,记你所写的,做了就必须留有记录,不留记录等于没做”提法的影响,凡是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要填写大量的记录表格,不仅浪费了纸张,影响了工作效率,更引起了人们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误解,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就是填记录表格。事实上,如此记录,仅仅是做给外审专家看,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还存在缺少记录而“造假”的现象。这就使一些员工对贯标工作存有厌烦心理。严重阻碍了贯标工作的发展。
(4)数据分析应用不够,不会对已经发生的不符合项、不合格品进行数据分析,以找出对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过程在何处实施改进。因而,在外审过程中专家往往都会指出数据分析是薄弱环节。
二、建筑施工组织存在的上述问题,由以下原因所致
1.对顾客的识别不够充分,没有或者没有完全识别过程的特性,以及对现状分析不够
有些企业为了满足ISO9000族标准要求而规定并分解目标,完全是为了获证的需要,没有考虑企业的贯标情况(人员、规模、产品特性等因素)。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唯恐外审专家开具不符合项,所谓的质量目标实际上早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如此方法制定的目标起不到任何激励和促进作用,毫无价值;或者是为了企业宣传需要,认为越高越好,制定的质量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也无从考核。
2.没有处理好质量方针与经营方针的关系,以质量方针取代或冲淡了经营方针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质量手册中均制定了质量方针,强调了质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没有注意将质量方针融入经营方针,并注意质量方针应与经营方针协调一致。这本身就是没有深入理解ISO9001标准的表现。作为一个企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合法利润,而不是不顾一切成本,去追求产品的质量。否则就是错误的理解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
3.没有正确的理解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对记录的要求。标准换版,但旧的烙印还没有清除干净
“写你所做的、记你所写的、做什么都要留下记录、没有记录等于没做”这种提法是94版ISO9001标准对记录的要求,一些咨询师经常这样倡导企业。而ISO9001-2000标准对记录的要求则是“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只要能证明符合产品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即可,并且仅限定了21种必需的记录。而且有些规定是“适当的记录”。产生记录过多、过滥的原因主要是对ISO9001标准理解不够,又完全相信了咨询师的误导,认为记录越多证明工作越好。
4.误把数据分析等同于统计技术
数据分析是一个过程,而统计技术是一种方法。在ISO9001-1994中, 4.20章为统计技术,而ISO9001-2000中8.4明确规定了数据分析。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仍抱着94版标准的要求不放,以为统计技术就是数据分析,而统计技术要求样本量较大,且有些方法要求一定的数量基础,导致一些人产生畏难情绪,不知如何着手进行数据分析,因而形成了所谓的薄弱环节。
5.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识别不充分,生搬硬套ISO9001标准,没有实现质量管理手册(文件)与企业现行的有效管理经验相结合
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按照ISO9001-2000标准4.1条款的要求,对过程及相互关系进行识别,只是盲从咨询师的指导,按照标准条款的顺序写质量管理手册。只是考虑如何适应审核专家的要求,没有考虑如何用ISO9001标准规范本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自身的管理工作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没有很好地将ISO9001标准各条款的要求融入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去。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两层皮”现象。导致员工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记一些记录,专门留给外审专家检查,而实际按照行业技术规范和组织的质量管理制度另搞一套记录,留等主管行业或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归档使用。
三、解决对策
对策一:加强对ISO9001:2000版标准的培训,深刻领会标准要求的实质。究其质量体系运行存在问题之根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对ISO9001标准理解不到位所致。如质量记录过于繁琐,数据分析不够、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不到位等等均是如此。所以企业要重新组织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重新培训ISO9001:2000版标准。最好是聘请既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咨询师或审核员,又是本系统本行业的专家讲解ISO9001:2000版标准,杜绝不结合本行业实际,空对空宣贯的做法。
对策二: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目前,建筑施工行业仍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几十年一贯制,仍处于封闭、保守的状态,急需加以改变。首先,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做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不断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如质量方面的6δ管理,生产管理中的5S管理法、清洁生产法、3A管理模式、TMS管理法等等,提升管理档次,实现“跳起来摘苹果”。这样也可以解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沟通等方面不协调问题。
对策三: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自立、自强,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组织行为等理论(系统的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即五项修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积极倡导、精心设计、大力培训优秀的文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文化的更新,在搞好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组织成功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分析研究现有“文化理念”及其适应性,认清组织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障碍等,指正进行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根据单位的事业领域和战略目标确定基本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管理理念及人才观,搞好职业道德和员工行为准则,以及文化形象定位等。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形成激励机制,使员工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乐于为组织积极奉献。做到这些,就能解决质量方针与经营方针(宗旨)的不协调。质量目标与经营目标及企业质量目标与各职能、层次、人员质量目标相脱节的问题。
对策四: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应该深刻领会、灵活运用ISO9000族标准。对检测仪器实行分类管理。
(1)对于强制检定的仪器,必须做到按期到指定机构进行检定。如:水准仪、经纬仪等。
篇4
一、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及分析
1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在分析了目前通行的6种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模式(建设专用小系统、利用传统系统引进知识管理、知识门户建设、信息系统知识化建设、知识社区建设、个性化知识管理应用建设)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地物所以“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为原则,实施了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以此推进地物所的知识管理。在构建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首先,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3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以及涉及的4个方面:知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方式管理,对地物所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梳理,在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上规范固化了事务性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管理制度内化到事务性工作流程中。这种方式使地物所的知识管理与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一方面,利用流程归档企业管理信息资料,提供查询回溯,进行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在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的科研工作中,优化了员工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内嵌在事务性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使知识管理根植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知识管理得以与企业共同演变,保障了知识管理的长效性。历经4年建设,目前地物所共建立14类75个流程,每年归档流程9000多个。同时,业务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次,在利用编码化方法促进个人知识共享时,地物所各业务部门对所辖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建立了以业务导向为主的部门文档目录,对各类信息资料进行归档。通过灵活多变的权限管理满足不同角色员工对信息资料的使用需求,促进了信息资料在地物所的流动,提高了知识共享效率。同时,通过对地物所各级业务部门运行一年后的文档目录进行梳理评估,完善优化地物所文档目录结构,努力使文档目录更为自然地与地物所业务运转紧密结合。目前,在线文档目录546个,累计文档38328篇,每年累计文档1万多篇。第三,建立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主要关注企业核心的战略重点性知识,是促进核心知识标准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知识地图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呈现方式对知识进行标准化和体系化,使其更好地传播。目前,地物所完成了QHSE管理体系的知识地图制作。第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知识交流互动平台,这是实现知识共享个人化方法的有效手段。专业交流社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灵活地聚集了相关专业内的个体,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目前,地物所活跃的交流社区有“物探处理系统运维群”和“综合解释系统运维群”。2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分析尽管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为地物所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进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地物所也遇到了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企业核心知识资产纳入管理,使知识管理成为可持续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在地物所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在保持现有业务逻辑的原则下,从底层技术平台入手,通过优化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地推行知识管理。这种从底层向上,从周边向核心的推进方式避免了对现有业务的冲击,着眼于业务粒度的细化控制实现,回避了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核心业务逻辑优化设计的困难。但是,随着知识管理的深入推进,由于缺乏知识管理体系的支撑,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暴露出持续深入推进困难的弊端。由于在建设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知识管理只是在推进流程管理过程中的附带功能,没有明确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和知识管理目标,仅着眼于利用综合管理协同平台进行触手可及的知识管理,使得地物所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知识———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游离于知识管理之外,无法对地物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支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整体战略进行整合,缺乏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物探、地质、钻井、测井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利用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创新协作的知识和数据生产活动。要对这一多学科协作的科研活动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依据地物所的发展战略进行学科知识体系规划建设,明确核心知识体系,围绕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工作支撑环境;其次,更为重要和困难的是,要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知识管理,必须对业务运行进行分析,消除现有业务逻辑中的不合理之处,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依据科研活动的本质规律设计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
二、结语
知识管理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而产生,是管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利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董玉敏张晋楠杨敏单位: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篇5
【关键词】生产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01-02
EHS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是一个有序地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大量原始记录的处理、保存和调用,知识的更新、共享和传播,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生产制造行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来全面控制EHS管理体系的运行成为可能。EHS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运行的EHS信息处于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状态,甚至可以智能化地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或发出预警。通过在EHS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EHS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地配置PDCA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HSE管理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比如员工可以查阅EHS相关资料、定期接受在线的EHS知识测试以检验培训成果;EHS经理可以分析工厂的工伤和患病趋势;系统可以随时提供EHS执行和计划实施的情况,按月、季、年汇报EHS业绩数据。
1 EHS的内涵有所延伸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和安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生产制造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这3方面的内涵都有所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生产制造行业的EHS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具有保健功能,更应当有机会发挥出其激励作用。
1.1 环境内涵的延伸。
E代表环境,ISO14000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指出: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行业的环境管理只关注于企业生产过程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生产制造行业还应将产品和生产现场包含在内。生产过程对环境除了具有直接的危害性又有着依赖性,而且一些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中间产品也要配合满足、甚至帮助实现各种终端电子产品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1.2 健康内涵的延伸。
H代表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以往的EHS管理体系中可以将H理解为职业健康或者工业卫生。企业生产厂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高危害性,欧美国家都将生产厂都盖在非常偏远的地区,甚至包括沙漠地带。而在我国,工厂却多占据在人口密度较高的高科技园区,所以我国生产制造行业的健康管理还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和信息沟通措施,包括社区、来访者、外包供应商等。
1.3 安全内涵的延伸。
S代表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如同健康管理,生产制造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样也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方面,包括来访者、外包的供应商、顾客、社区等。 此外,我国企业生产相对其他行业对“安全”的期望也更为苛刻。一些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有时半年甚至一季即推出新的产品。我国企业在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下,是依靠在产品周期内快速大批量生产来获利,很难承受哪怕微小事故带来的损失。
2 涵盖的标准有所增加
由于生产制造行业EHS内涵的延伸,其EHS管理体系应涵盖的国际标准也随之增加。除了ISO14001和OHSAS18000外,还应涵盖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QC080000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开发,是基于过程管理思想建立的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它强调应用通用的“过程管理”模式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国家与地区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多样性,建立统一的国际管理标准与持久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跨越种类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一方面,QC080000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分子。ISO14000是对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管理,它的重点是生产过程的污染预防、环境保护、改革工艺设备和实现节能降耗,而QC080000的侧重点在于控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达到无有害物质的要求也需要让生产的工艺环境无污染,这就可能会涉及要达到ISO14001中的一些要求,或者是利用ISO14000的部分管理措施来共同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将产品的环境要求视为产品质量内涵的一种延伸,QC080000也可以看作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附加要求,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维护的整个过程中控制有害物质的一个管理体制。涵盖了QC080000的EHS管理体系需要将过程模式和PDCA循环模式统一结合运行,这也为未来EHS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
EHS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工具,但它仍然要由具体的人来落实和推行。根据其他行业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来看,管理体系若要真正发挥出效力并持续改善,必须有一个支撑它的文化氛围。在生产制造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不妨利用该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加强企业的EHS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障EHS管理体系的运行。知识有助文化的形成,先进的文化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探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生产制造行业EHS管理体系中知识的概念包含信息、经验、文化、思想、制度、流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如标准、法规、操作规范等显性知识,也包括思想、习惯、经验等隐性知识。可以将一般管理体系中的“能力,培训与意识”、“法律、法规和与相关方要求”、“领导和承诺”、甚至“文件和文件控制”要素都整合在“知识”要素下,从知识管理和文化培育的角度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积累经验教训,通过知识要素的实施促进EHS文化的认同,借力EHS文化加速EHS管理体系的深入建设。
4 结束语
很多企业存在着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IC;EHS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产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但目前在全球IC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以代工为主的从属地位。同时,IC生产在EHS(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具有高危风险,需要特殊的设备设施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来进行控制,并随制程工艺和相关法规要求的变化而持续改进。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下,发达国家正把这种风险向代工厂所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此外,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我国IC企业还必须应对与EHS相关层出不穷的法令法规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再加之我国自身对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意识增强,我国IC产业将不得不直面其在EHS方面的挑战。
管理体系是现代的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和运行EHS管理体系来管控组织EHS风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实,我国IC行业引入这一科学方法势在必行。但目前EHS管理体系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模式和标准,各国都在积极探讨研究之中。我国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在分析和借鉴相关管理体系标准的经验之上,更需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来设计和实施。
一、整合型的管理体系
石化行业的HSE(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是石化行业在其多年安全工作经验上为满足自身发展而自发开展的,在时间上甚至早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且并不以获得认证为目的。当石化企业要获得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还须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与ISO14000、OHSAS18000进行整合。相对于石化行业的自发型管理体系,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是一种整合型管理体系,它在管控企业EHS风险的同时也要适用于相关国际标准的认证。这就要求它在一个框架下同时满足EHS相关的各种国际标准体系要求,使组织在管理上能够既兼顾各个体系不同,又能够将体系统一策划、资源协同配置,并减少组织机构在职能和人员配置上的重叠、减少工作重复和文件数量。
二、E、H、S的内涵有所延伸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和安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这3方面的内涵都有所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IC行业的EHS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具有保健功能,更应当有机会发挥出其激励作用。
(一)环境内涵的延伸
E代表环境,ISO14000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指出: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行业的环境管理只关注于企业生产过程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IC行业还应将产品和生产现场包含在内。与其他行业相比,IC生产过程对环境除了具有直接的危害性又有着依赖性,而且IC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中间产品也要配合满足、甚至帮助实现各种终端电子产品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IC产业是一个需要无污染或污染程度极低环境的产业。现在的IC生产技术已经进入纳米阶段,超静厂房的内部洁净度已经达到100级、10级、1级甚至更低。一个可吸颗粒入物甚多、灰尘始终驱之不散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品率,为了消除这些灰尘颗粒,需要付出极高的空气净化成本。此外,IC生产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这样可以使水的净化处理成本大大降低。根据MOS电路失效的原因分析,由于污染问题造成产品失效的比例高达60%左右。由灰尘微粒、无机离子、有机物质、微生物等杂质造成的集成电路表面擦伤、图形断线、线间短路、出现针孔等现象,将直接导致漏电、电特性异常乃至产品报废。这样,IC生产现场(无尘室)的管理自然成为IC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IC是整机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倍增器,但它并不是最终产品,如果它不能在整机和系统中应用就没有价值,最终产品的很多关键性能也需要它来实现。比如,在探索降低家用电器待机功耗的电源管理技术中,IC产品的解决方案在节能降耗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还比如IC产品作为电子电器整机产品的核心部件,在整机产品生产的供应链体系中,同样受到欧盟RoHS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管制。
(二)健康内涵的延伸
H代表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以往的EHS管理体系中可以将H理解为职业健康或者工业卫生。因IC生产厂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高危害性,欧美国家都将IC生产厂都盖在非常偏远的地区,甚至包括沙漠地带。而在我国,IC代工厂却多占据在人口密度较高的高科技园区,所以我国IC行业的健康管理还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和信息沟通措施,包括社区、来访者、外包供应商等。
(三)安全内涵的延伸
S代表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如同健康管理,IC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样也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方面,包括来访者、外包的供应商、顾客、社区等。
此外,我国的IC生产相对其他行业对“安全”的期望也更为苛刻。IC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有时半年甚至一季即推出新的产品。我国IC企业在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下,是依靠在产品周期内快速大批量生产来获利,很难承受哪怕微小事故带来的损失。一般情况下,IC制造厂停产每分钟会造成约4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且事故通常造成的停机时间为30分钟,那么每次错误的停机警报将会导致上百万美元甚至更高的经济损失,这还没有算上由于停机产生的报废产品的价值。先进半导体2007年10月27日发生的长达2小时停电事故,严重损坏公司5英寸、6英寸和8英寸工厂若干设备及正在生产程式中的晶圆,此次事故造成的晶圆和生产能力损失可能使该公司2007年第4季度销售收入减少1亿元。主要是因为它在制程中使用高毒性、腐蚀性及易燃性气体,及液体外亦使用大量可燃性塑材,增加火灾的重要因素。
三、涵盖的标准有所增加
由于IC行业EHS内涵的延伸,其EHS管理体系应涵盖的国际标准也随之增加。除了ISO14001和OHSAS18000外,还应涵盖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QC080000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开发,是基于过程管理思想建立的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它强调应用通用的“过程管理”模式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国家与地区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多样性,建立统一的国际管理标准与持久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跨越种类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一方面,QC080000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分子。ISO14000是对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管理,它的重点是生产过程的污染预防、环境保护、改革工艺设备和实现节能降耗,而QC080000的侧重点在于控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达到无有害物质的要求也需要让生产的工艺环境无污染,这就可能会涉及要达到ISO14001中的一些要求,或者是利用ISO14000的部分管理措施来共同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将产品的环境要求视为产品质量内涵的一种延伸,QC080000也可以看作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附加要求,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维护的整个过程中控制有害物质的一个管理体制。涵盖了QC080000的EHS管理体系需要将过程模式和PDCA循环模式统一结合运行,这也为未来EHS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
EHS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工具,但它仍然要由具体的人来落实和推行。根据其他行业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来看,管理体系若要真正发挥出效力并持续改善,必须有一个支撑它的文化氛围。在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不妨利用该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加强企业的EHS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障EHS管理体系的运行。知识有助文化的形成,先进的文化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探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IC行业EHS管理体系中知识的概念包含信息、经验、文化、思想、制度、流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如标准、法规、操作规范等显性知识,也包括思想、习惯、经验等隐性知识。可以将一般管理体系中的“能力,培训与意识”、“法律、法规和与相关方要求”、“领导和承诺”、甚至“文件和文件控制”要素都整合在“知识”要素下,从知识管理和文化培育的角度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积累经验教训,通过知识要素的实施促进EHS文化的认同,借力EHS文化加速EHS管理体系的深入建设。
五、管理体系信息化控制
EHS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是一个有序地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大量原始记录的处理、保存和调用,知识的更新、共享和传播,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IC行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来全面控制EHS管理体系的运行成为可能。EHS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运行的EHS信息处于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状态,甚至可以智能化地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或发出预警。通过在EHS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EHS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地配置PDCA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HSE管理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比如员工可以查阅EHS相关资料、定期接受在线的EHS知识测试以检验培训成果;EHS经理可以分析工厂的工伤和患病趋势;系统可以随时提供EHS执行和计划实施的情况,按月、季、年汇报EHS业绩数据。以外,应当注意EHS管理涉及到组织的各个业务环节,因此EHS管理信息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流程应当与企业内其他系统的功能和流程相集成,比如IC制造厂中的MES系统。
参考文献:
1、卓红,吴宁.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四川冶金,2008(2).
2、周爱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整合技术原理和实践[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3(1).
3、王阳元,王永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路[M].科学出版社,2008.
4、张立勇.浅谈企业HSE文化的培育与创建[J].吐哈汽油,2008(2).
篇7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知识管理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或者正在着手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创新从而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但在中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知识管理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所以许多中国企业在知识管理实施中往往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从而最终迁怒于知识管理本身。
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储存、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同时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知识交流和使用场所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知识管理过程涉及组织战略、架构、组织文化、知识工作者、制度、IT系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某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导致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不理想。
从总体上说,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到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的软硬件支撑两大部分。
其中,知识管理理念包括知识管理目标管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企业制度、战略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知识管理的硬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IT平台,它是一个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平台,通过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和知识门户等技术工具将知识和应用有机整合。
知识管理的软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系统,它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群件技术、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技术工具,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到相互转化。
知识管理不仅是一套系统
从本质上讲,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的管理实践。知识管理不等于一套所谓的知识管理系统,据有关数据显示,知识管理是“95%的管理+文化和5%的技术”。
我国知识管理实施领域最大的障碍和问题在于企业忽视了人(知识工作者)和文化问题。许多知识管理系统厂商虚假宣传通过他们的软件、系统、平台就可以实现组织的知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
目标管理 要成功地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首先必须明确企业发展前景和方向。确定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一定要与企业总体的经营目标相一致。
文化建设主要是创建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学习文化和创新文化。
在企业中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消除阻碍沟通的等级制度,建立员工之间相互平等信任、宽松、和谐的共享型企业文化。
通过为员工提供直接交流的空间和虚拟空间,如会议室、茶话会、讨论社区、视频会议等,创造交流共享的环境;采取知识共享激励措施,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鼓励全体员工加强交流。
通过多学科团队、虚拟团队等促使企业内部从各部门的多头作战转向团队协作,强调与内部员工、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的协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建立学习型组织,塑造组织的学习文化,培养组织的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条件,通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知识库和在线学习系统,员工自学、“师傅带徒弟”、参加会议、聘请专家、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鼓励员工探索新的领域,促进员工终身学习。
组织推动 在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还需要设立专门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主管(CKO),CKO应是副总裁一级的人物,是具备权利、声望、财务预算能力的企业高层领导的一员,具有明确的重要地位,以确保工作执行的权威性。
团队建设 建立一套企业人力资源的选拔和评价体系,鼓励更多的员工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共享知识,为员工提供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制度建设 主要是建立知识的运行机制、明晰机制、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度保障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
如建立知识的收集与文档积累机制、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利用与转化机制、更新与清理机制、传播机制,共享交流等知识运行机制。
通过考核制度对员工的知识管理贡献和成果进行审查和评鉴,将知识共享的数量和质量、参与程度与个人的工作绩效评定挂钩;同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管理,促进并奖励知识共享。
战略机制实现知识管理的战略部署,通过评估当前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现状,找出差距,形成知识管理目标和知识管理战略规划。
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应该反映总体的竞争战略,采用个性化的战略模式,实施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知识保护等,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
软硬件支撑
在知识管理的软硬件支撑中,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硬件环境都不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硬件也毫不逊色,对知识管理的硬件支撑系统本文不再详述。
但中国的知识管理的软件却不尽如人意,鱼龙混杂,许多挂着知识管理的“羊头”的软件和系统根本不能促进知识的共享、传递和利用。
笔者认为,真正的知识管理软件必须能够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
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作用在于帮助员工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识资源,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
知识库将企业的各类知识条理化、知识标准化和知识分类编码后,储存于知识库。
专家网络 专家网络包括专家地图、专家解疑和专家评议。
业务流程 对企业内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的业务流程都要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处理,把指派任务、任务跟踪、通知和情况汇报等职责流程都通过工作流实现。
协同工作 通过建立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和企业级的高效配合和协作,及时地沟通交流,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有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创新提供有效的空间和氛围。
企业培训(E-Learning)建立在线学习系统,根据员工岗位以及需要而设计课程,将企业的一些基本技巧、操作性知识制作成文件手册、训练教材等放在网上,实现员工自主、随时随地地进行在职培训。
CKO工具箱为CKO和相关领导提供多种知识推进功能,包括知识规划、知识跟踪与推进、知识评测、知识审核等。
篇8
我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众多企业应运而生。从知识管理方面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方案是企业的一大发展途径。如今,社会上有人才冗余与人才短缺的并存现象,主要表现为高学历人才比重不断增加,技术性人才短缺。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期,逐渐由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而人才资源则是该转型中的重要推力。因此,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式。转型成功的企业在企业效益获得上,由关键性的20%员工创造。知识型人才所带来的潜在价值,成为创新型企业成功与发展的基础。而知识型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多受到良好的学历教育,因而表现为较强的独立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现有的新型人力资源。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由Wiig首次提出的,是知识管理研究的开始。知识管理将人类历史划分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以及管理革命3个主要阶段。我国在知识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断言:“就像19世纪的一项伟大任务是使手工劳动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一样,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是20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如果没有知识管理,则企业将不能称之为大企业,因为宝贵的知识经验没有得到有效共享与传承;如果没有知识管理,则企业将不能称之为老企业,因为企业的工作一直是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多半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管理体系,将其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三、将知识管理融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转型必须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有效转化,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型人才在需求层次上的高标准。
知识型人才的个性较为突出,对物质要求较高的基础上,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知识型人才在工作中渴望不断提升自己,得到自我成长。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将无法留住知识型人才。因此,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激发不仅局限在物质财富的奖励上,更倾向于知识的获取。
2.知识型人才在工作流动性上比较大。
因为知识型人才的自身独立性,会更关注于能提供更高自身成长的企业。因而企业想留住员工,必须要让员工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知识积累的可能性。同时,知识型人才因为更加独立自我,而使得其团队观念比较薄弱,更乐于选择挑战性较高的工作,使得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障碍。而知识资源的交流阻碍也侧面上影响到了企业与人才自身的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知识管理入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社会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企业不断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综合企业以及员工自身的知识需求,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让员工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
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于知识管理的优势分析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知识管理实现的根本基础。现代企业必须要依据高效的信息技术,运用合理的组织本身,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1.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切合企业的战略规划
以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能够帮助管理者在战略目标的制定、实施、分析的各环节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作用。以知识管理作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将不再只是局限在人事管理上,同时更应该发展相关的一些增值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也更容易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更适合企业员工以及企业本身的长远战略目标。
2.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追求完善的机制与体系
知识管理的实施,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形成完整的机制与体系,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以及规章上的保证,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以及体系化。以知识管理作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工作拥有了规章与制度,工作将会更加流程化以及专业化。而流程化、专业化的工作将会大大节省工作时间,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控制,同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3.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丰富化与深度化
知识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血液,激发了其活力,主要表现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丰富上。同时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方面,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了绩效管理的系统建设。知识管理还将人力资源管理扩展到更深层次的人本管理以及人才培育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
五、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
1.创建完善、实用的共享知识库,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员工在企业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都会获得或多或少的知识经验,而这些零散的知识经验都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宝贵财富。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库,引导员工上传自己的知识以及经验,同时搭建交流平台,为员工提供自我提升以及相互进步的平台。而由员工上传的知识与经验应该受到一定的激励,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理,维护知识库的顺利运行。一个完善的共享知识库,能够帮助整合企业中的散乱知识,而由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对知识库进行制度建设以及内容扩充,引导知识库的优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有效资源配置。
信息时代必须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不是表现在通用上,恰恰相反,不同的知识内容有着不同的合适的承载媒体。在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知识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学习特点。在知识库不断提升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传统学习方法中的缺陷,同时还要避免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进入纯技术流的误区。针对员工在使用知识库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
员工在知识库中获得间接经验,能够用来提高专业技术以及文化素养,同时由交流工具可以打散员工之间的壁垒,有助于员工的交流沟通。再次,完善的共享知识库,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以及教育机会,是员工获得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而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必须要做好知识的发现、收集、分类以及整理工作,其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扩散以及应用,最终根据员工的应用达到反馈,促进知识的创新以及深化。
2.应用有效的人才引入策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做好人才的引进计划。现行企业多是通过招聘引进人才的,而如何提高招聘人才的素质则是现代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以知识管理作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要求具有良好的知识学习及运用能力,同时具有长久的学习热情以及创新精神的人才。
人才的引进必须要做好合理的招聘规划,必须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招聘到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决策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知识库的现有资源,判断所缺少的知识以及技能,进而确定这方面的人才招聘。同时,企业还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判断企业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人才招聘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主要有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两种方式。内部招聘主要是只根据企业内部员工的意愿以及表现,进行岗位变换。而外部招聘主要有校园招聘和专业猎头企业两种。专业的猎头企业也是一种有效的招聘方式,利用专业企业的运作,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质量。
3.注重高效的人才使用效率,促进人才与岗位的动态合理匹配
知识管理要求必须要不断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进行测评,而以此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则设置相应的动态岗位配置机制。在新员工入岗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企业在试用期中对员工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若发现员工不具备岗位所需要的素质,或者发现员工更适合其他岗位,则将员工的岗位进行再次分配。同时,企业还必须要对企业中的职位充分了解,清楚岗位的属性。
在岗员工在工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以及兴趣,企业则可以根据这些表现,调整员工的岗位,可以有效提供员工的工作兴趣以及积极性。对人才的使用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才的充分了解之上,必须要对员工的素质与岗位进行比较,做好专业的职位匹配调查书,以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动态合理配置。
4.设置合理的员工培训机制,提供人才学习提高途径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时代,人才的关注重点从物质获取转移到精神充实上,企业员工更加注重工作对自我提高与丰富的作用。企业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支持并帮助员工的自我成长以及发展。企业员工必须要确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将培训作为知识共享的一个有效途径,建立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必须要建立学习型的组织。
企业可以从改变学习模式作为,采用双环学习模式,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多系统的查找原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有效的组织学习框架,有助于员工的知识整合,并利用优化群体性知识促进企业的正常运作。
企业还必须要在员工之间建立起竞争性的学习机制,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则是设计出合理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必须要切合员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注意深入浅出的内容安排。而企业可采用的培训方式则有讨论式、引导自学式以及知识库培训式等,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5.注重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
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知识是一种流动性非常大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新旧员工的流动带动的知识流动。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更加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是将人作为对象的管理工作,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基础。必须要促进知识管理深度融合进人力资源管理中,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中。
篇9
广东院所处的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目前在人员规模和业务范围上已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广东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承担了大量的工程建设任务,积累了大量的文档资料,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沉淀了丰富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近几年,广东院开始涉足国外市场,如何充分挖掘广东院的知识财富并有效利用,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发展,推动广东院向国际型工程公司发展是研究院面临的新问题。在这种形式下,研究院的知识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知识领先地位?如何维持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如何让新员工快速上岗并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让老员工实现经验的积累和传承等?
2004年到2010年是广东院信息化建设比较集中的时期。经初步统计,所里实施的IT管理系统达16种之多。然而,在已经建立的系统之间并没有实现数据的集成,没有实现资源和知识的共享。全院的知识分散在各系统之中,不利于对知识的综合管理利用。另一方面,广东院当前主要关注对内部文档等显性知识的管理,缺少对专家和员工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管理,也不利于知识的沉淀和传承。因此,广东院决定进行知识管理体系的咨询和系统建设,构建支撑研究院发展的知识管理支撑平台。
广东院通过与AMT咨询的合作,深入分析了目前的知识管理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广东院知识管理策略分析和规划,明确了广东院知识管理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建立了知识管理体系、知识分类体系、知识地图等规范标准,明确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最终建立了广东院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和系统平台。
主要包含的工作内容有:知识管理现状评估、知识管理战略规划、知识管理内容规划、隐性知识梳理、知识地图制作、知识管理制度设计、系统需求分析以及实现、贯穿全程的知识管理的宣传与培训。
业务部门的知识识别
AMT咨询通过对院领导及所有部门113人次调研访谈,近500份调研问卷,了解了广东院的知识管理现状和需求,选取了包含总承包部、机务部、网信部等对知识管理有迫切需求的业务部门的部门负责人以及知识管理专员进行多次沟通,对知识分类体系、权限进行梳理,识别相应的知识点。后期对其他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及优化。比如,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文档多,同时也是最核心的知识文档,可以作为目录分类备选,主要属性包括:专业、项目、项目阶段。研讨确定按照专业-项目类型/项目阶段-项目文件逻辑顺序管理知识。
专业:广东院业务过程专业性强,专业之间差异大;各部门知识积累和应用仍以专业为主;广东院虽然采用矩阵式管理,但专业的因素更强。
项目:虽然生产过程可以按照项目规整,但每年新增项目量大,以项目作为目录不符合目录的稳定性原则;对于差异较多的项目,可以以项目类型作为分类进行划分。
项目阶段:项目阶段很好地反应了项目的开展过程,可以作为管理知识文档的目录。
梳理隐性知识点清单和知识地图清单
梳理方式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确定清单-沟通交流-成果讨论-优化完善。通过部门内经验较丰富的员工参与清单和成果的讨论,并要求每个隐性知识梳理和知识地图设计有明确的参与人员和时间要求。
隐性知识的管理,首先要员工能够明白隐性知识点有哪些,适合采用哪些工具,哪些人员参与。通过讨论梳理以及反复的调整,使部门把口头上的积累经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试点开展的隐性知识挖掘帮助员工理解了协同写作开展机制及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开展过程中发现不足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协同写作机制可待通过制度及知识管理平台的跟进,结合广东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加以优化。
比如,项目总结和质量分析会存在的最大问题,总结的成果不方便以后的检索,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总结的成果进行结构化的存储。在各个项目设项目经理组织完成项目总结后,安排人员将项目总结中的“项目亮点”部分、“项目建议”部分复制到知识管理系统中的规定位置,以方便查阅使用。质量分析会完成后,安排人员将质量分析会中的“问题、分析、措施”复制到知识管理系统中的规定位置,以方便查阅使用。
各领域专家通过设计知识地图,再次梳理了与本业务领域相关的重要知识,调整了前期整理的知识地图清单。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广东院基本掌握了知识地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可以通过这些步骤发现各业务领域缺少的知识点,整理出更多有待增加及完善的隐性知识点。
知识管理制度的完善
明确各部门知识管理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通过知识管理制度规范广东院知识的采集和存储制度、日常维护制度、支持制度,并给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知识考核与激励制度。该阶段由AMT咨询整理出知识管理制度初稿,由广东院审核。
知识管理IT系统建设
广东院通过该项目搭建了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搜索引擎(AUTONOMY)实现了对现有系统知识的抽取以及在知识门户上的展现,并实现知识搜索、知识地图、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Autonomy引擎成为串联知识的中枢,实现了人、业务、案例、项目的紧密结合。通过分词系统,建立了自身的分类词表,在知识管理体系中出现的关于知识的类目都有相关的解释、关联的专家和关联的问题、案例,实现了知识的推送,任何知识都非独立存在,让用户形成知识网络。广东院知识体系的几大模块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简单、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每个有权限的人都可以修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每个人都可以使用,通过激励体系实现共享最大化。
本次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利用Autonomy搜索引擎从各个专业系统中继承文档和访问权限,避免了知识管理系统成为知识孤岛,也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开发工作量。
Autonomy搜索从业务系统中采集知识文档索引,在协同办公系统中展现和管理;广东院现有业务系统比较复杂,且直接管理着业务运营,改造业务系统的影响较大。通过从原有业务系统中采集数据联接,不修改原有系统的逻辑,只建立数据接口,工作量相对较小,不影响原有系统架构。在应用界面上,知识管理应用初期,应用界面友好灵活,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还可根据需要较灵活地定制应用界面。
根据知识管理规划设定的原则,业务系统与管理系统相互独立,而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并不需要满足业务运营的需求,因此知识管理系统中从其他专业系统抓取的文档主要满足查阅要求。
广东院初期试用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主要为:行动后写作(AAR)和协同写作(COP)。后期持续优化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主要包含:知识问答、专家黄页和实践社区等。
点评:袁磊 AMT咨询 知识管理专家
篇10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 知识管理的优势决定了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它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也带来了困难,图书馆的职能就是将文献进行整理、搜集和存储。开发智力和进行教育与知识的管理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知识的管理对于知识的创新有促进的作用,对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引导,促使知识的不断的更新。相比传统图书馆对信息管理,现代的图书馆更注重采用网络和信息的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对于已经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综合的管理方式,更加重视对于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使知识能够有效的进行传播和更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交流平台,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流通的速度,将知识的模式进行转化,以促进知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1.2 实施知识管理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深化
社会需要激励了图书馆不断进行发展,图书馆经历了时代的流逝至今还占据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它对于知识创新和共享。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中储存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但是由于大量的信息,使其进行更新的困难增加。知识经济的出现就迫使图书馆进行智能的转变,使管理模式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模式进行改变。依据知识的管理模式,把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竞争的主要目标,知识服务是把图书馆的读者和市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将读者对于资料的需求作为服务的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使知识的管理作为促进图书馆知识质量提高的动力,知识管理对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使图书馆的创新工作不断发展,在对图书馆的客户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借鉴企业管理观念对服务的观念和形式进行改革,使知识的服务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3 依靠知识管理来加强图书馆管理的功能
阅读室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隐藏的问题日益显著,使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制约。例如对于信息的资源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度就比较弱。所以,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应加强对于服务的重视程度,同时对于知识型的人才管理也应加大重视力度,并把知识管理的科学开展作为图书馆资料创新的基本前提,将提升管理者的素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积极建立一个知识传播的空间,可以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随意进行转换。因此,图书馆管理中包含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方面。由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将人和物的管理相结合,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扩展,为图书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捷径。
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
知识是人类生存在世界的证明,是长期对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从社会的层面来分析,人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有主观和客观两种状态,主观知识主要是指在人的头脑中构成的影像,客观知识指的是区别于人脑中的知识,独立存在的知识记载,主客观两者之间的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
现在我们正处于知识爆发的经济时代,知识和智商的贡献要远远超出自然所产生的资金和资源,知识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管理知识都能转化为财富,只有可以为企业和图书馆制造财富的知识才能被称作知识资产,只有将主观知识在企业内部之中进行运作为企业带来丰富收益才能转化为隐性资产,最后可以转化成显性资产,客观知识则只有在企业和图书馆内部结构中运作,发挥其作用,才能使其向显性资产转变,也可以变为隐性的资产,这种情况阐释了企业知识的管理对象就是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表现形式还是隐性资产和显性资产,但是在图书馆中的丰富资料却不能作为显性资料,原因是图书馆中的员工将部分资料改变成单位个人和集体的知识时候,但是又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料都转化为单位个人和集体的知识,实际图书馆的文献只能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转化,变为图书馆和企业的知识资产。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图书馆的社会收益。为完成目标,就要求图书馆对于自身的材料进行系统的管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和文献提供学术服务。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就是图书馆的资料和知识资产。对于图书馆的知识资产和工作对象的阐述,使图书馆的组织特性表现极为明显,但是最为主要的是为了突出服务的本质。
3 图书馆中的管理领域
3.1 对图书馆的知识资产进行管理
图书馆的知识资产由知识资产、组织资产和人力资产相组成,人力的资产主要是指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对知识管理进行及时的创新和转变,知识产权资产是自动的对系统进行开发,市场资产就是指图书馆在其形象、品牌、信誉方面的无形资产,这就是市场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就是对于管理体系和信息体制的组织和管理。
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中隐性知识是指经过组织文化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技术长期形成的工作专业技能。显性知识指的是组成对管理的系统和制度的服务标签,图书馆中的资料库和研发的系统等。
3.2 管理社会的客观资料
图书馆的性质是非营利、公益性的机构,为了使用者提供资料服务,和企业的性质有着根本上的区分,图书馆对于知识的管理不仅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的管理,还有对于主观和客观知识进行的统一管理。
对于资料的管理中,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对资料的管理和采集,为了读者进行资料提供。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除了可以提供参考资料以外,还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资料服务和信息的服务就像计算机软件的升级一样,应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其发生质的飞跃。
3.3 对图书馆的供应链进行系统管理
资产管理是图书馆进行管理的一个基本管理项目。为更好的对读者的知识体系进行管理提供理论和借鉴,对于知识的管理中出现的成熟知识和思想,客观地知识管理对于管理水平具有提高作用,为了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对于知识的供应链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处理。
4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程序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程序中需要对于制定、统筹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管理,是单位个人和集体的制造、获得、运用知识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使竞争力得到提高,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1 制定合理的战略管理体系
最近,知识的管理在图书管理层面中出现了很多争论,使得领导阶层对于知识的管理效率更加重视,并清楚的了解了如何对图书馆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对于知识的管理系统进行投资,组织定期的学习、创建新的工程体系和提供学术方面的服务,都要积极的对于图书馆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领导就这些问题,应制定一套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
图书馆的战略管理体系主要是对管理提系的研究、探讨、实施和控制四方面,战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对内外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及最后集体讨论制定计划这几方面,而战略的制定计划具体包括是制定新的战略标准,为了实现这个标准做出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和计划,战略的实行就是对战略的计划和方案采取一定的行为。战略控制是指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对战略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进行估量和绩效,对于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4.2 组织图书馆内部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过程是指:知识过程就是分享和产生知识的过程,以及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实施的过程,可是知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是将生产、使用和共享三者之间有机的进行结合。
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的资料和业务知识。知识的产生程序是由知识采集、分类和保存的过程组成的。对于显性知识应该及时进行调查、收集及组织,隐性知识只能在经过加工和总结才可以变为显性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专业的人员帮助使隐性知识分享的范围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增加。
知识存储是知识进行共享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图书馆的知识进行共享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口头传播的方式对图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存储,二是,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学习和交流来对知识进行分享,三是,对知识的整理进行记录,通过书面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享。例如:MSN、电子邮件等方式,也可以在知识库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检索,使知识得到传播。对于知识的运用是指将知识中延伸出来的资料解决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表现为运用学习的知识组织读者进行知识服务,还可以运用学习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
知识的更新是新知识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知识的产生包含知识产品的出现、新的用户材料、新的常识知识等,知识的创新是图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图书馆的规模不断进行扩大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并且保证图书的内容的质量和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化。
4.3 对社会知识进行管理过程
在知识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图书馆的职能必须进行实时更新,由信息化向知识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变化,为单位个人和集体的提供信息和资料的服务。社会知识的管理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根据服务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学习,个人和组织可以将文献转化为现有的知识,在对资料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特性、作者、名称等信息,提取摘要、关键词、主要内容等资料,为知识管理提供条件。在知识的管理基础上,和对知识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采集和存储、检索与传播。
4.4 对图书馆的资料供应链条进行管理
知识的供应链条为读者搜索资料提供了一个捷径,把知识进行创新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将读者和使用的人都聚集起来,帮助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尽快实现。知识供应链包含了直接和间接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每个成员都能充分的理解产品的总体功能和作用。
图书馆的知识源于人类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以及通过受教育所收集的知识。管理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创新经验来为他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收集和查找所需的资料,形成一个专业的供应链条。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链条主要是包括资料的按时供应,知识的供应方,信息的管理和知识技术管理,使用者。图书馆对知识技术进行开发和管理,收集各种资料和知识,图书馆中的知识链条可以对知识进行分析和保存,将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术语,使知识更好的进行共享和分析,图书馆中的知识链条在客观上支持了知识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