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健康教育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健康教育;卫生资源;农村人口;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51-02
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疾病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1]。农村小学作为农村儿童接受教育、发展技能的场所,一方面具有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职能,同时还应兼顾促进学生健康的功能。通过学校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健康意识与行为,把健康作为自身发展和生活的一部分[2]。当前农村健康教育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是农民保健意识差、健康投资意识薄弱、医学知识没有普及[3]。农村学校的有效健康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农村小学健康教育师资状况及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以便有效配合农村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笔者于2005年7-9月,对安徽省某县32个乡镇小学共51所接受教学改革课程培训的小学校长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徽省某县32个乡镇所有参加培训的小学校长及教师,共194名。共调查小学校长54名,其中男性50名,女性4名;30~40岁5名,40~50岁33名,50岁以上13名;中专学历30名,大专学历20名。调查小学教师140名,其中男性108名,女性32名;20~30岁10名,30~40岁16名,40~50岁46名,50岁以上62名;中专学历占81.4%,大专学历占14.3%。
1.2 方法 采用封闭与开放问题相结合的问卷,当场发放并逐项进行解释,统一要求,让每位调查者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知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健康教育培训需求。其中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测试,采用开放式提问方法,由参与人员如实填写,由具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背景人员进行评分。共发问卷203份,回收194份,回收率为95.6%。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软件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资源及活动开展情况 农村小学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以及专项资金严重不足,调查学校每学期健康教育开课
2.2 校长及教师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水平 本次调查从健康教育基本内容、方法、评价3个方面对小学校长的健康教育意识进行考核,根据开放式回答进行评分,达到了解以及非常了解程度的校长
2.3 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2.3.1 健康行为教育情况 为考核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健康行为教育情况,从刷牙正确方法、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正确“读”“写”“坐”的姿势、吸烟危害、饮用生水的危害、饭前便后洗手的好处、甲型肝炎传播途径、碘缺乏疾病及预防措施、合理膳食的好处、食品卫生教育共10项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方面进行考核。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传授相关内容,则得1分,总分10分,调查教师平均得分为(8.4±1.6)分,中专与大专学历教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心理辅导情况 对农村小学学生心理辅导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焦虑、学习困难、厌学、不良行为等,问卷提示小学教师对上述现象进行个别辅导均为80%以上;在开放式问题回答中,6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心理辅导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辅导方法单一,主要是个别谈话,且不能坚持,缺乏学生家庭支持。
2.3.3 健康促进项目开展情况 农村小学健康促进项目开展较少,一些基本的低成本高潜在健康促进效果的项目如眼保健操、饮水供应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能做到1日2次眼保健操的学校仅占37.0%;能对学生定期体检的学校更少,为13.0%;有常规性的饮水供应设施的占42.6%;有个人健康档案的学校占24.1%。
2.4 健康教育培训需求 84.3%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培训。认为最佳的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依次是短期脱产自学(38.6%)、培训(37.1%)、刊授与函授(14.3%)、网络学习(7.1%)、学历教育(2.9%)。88.9%的小学校长认为学校需要对小学教师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对于培训方式的倾向依次是短期脱产培训(59.3%)、自学(16.7%)、刊授与函授(13.0%)、网络学习(1.9%)。
3 讨论
农村小学的健康教育面临着3个方面的冲突:一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时间、师资、资源上的竞争;二是农村总体环境对健康教育的忽视;三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3.1 农村小学健康教育的适宜模式 目前,我国小学健康教育主要有2种模式:一种是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另一种是将健康教育整合到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体育课等课程中[4]。在此次调查的农村小学中,均采用整合式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容易受到学校应试教育的冲击,但均认为适宜可行,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3.2 树立农村小学健康素养的教育目标 调查结果提示,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自身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有关联,小学教师在健康饮食、传染病、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得分较低,教师日常健康教育活动对甲型肝炎传播、碘盐的作用等信息传递较少,心理辅导方法单一等,说明教师的健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质量。国外对健康素养与教育、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但在我国还很少有研究,健康素养是理解健康文化的能力,这包括对科学健康概念的理解、对健康的社会影响的理解、对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等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形成必要的健康素养[5]。调查结果提示40%的农村小学校长以及15%的教师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但健康素养与文化程度不能简单替换,健康素养是在文化程度的基础之上对健康、疾病、自我功效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利用[6]。由于健康教育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水平并不能说明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农村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层面的健康素养整体缺乏的现状,也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理性发展过程,这涉及师范类院校学生健康教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健康素养的提高、学校师资的健康教育常规化的职业培训、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与互动等多个环节。
3.3 选择优先的健康促进项目进入农村学校 农村学校的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常规性课间操,此次调查的其他项目在很多学校均没有开展。针对农村具体情况,眼保健操、饮用水卫生等低成本的健康促进项目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优先考虑。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人畜共患病、艾滋病等一些传染病的疫情,有重点地在农村小学开展相关的健康促进活动。
3.4 健康教育的效果监测与合理考核 当前,国家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不必要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负担,但在农村小学,往往容易演变成“减副”,减少一些社会科学、自然常识等副课的设置,这种现状也影响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世界卫生组织赋予健康新的概念是:“健康是人们实现充实人生的资源”[7],该概念更强调健康的基础性功用,也更进一步说明健康素养与人文素养、数理素养同等重要,甚至相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处于更基础性地位。考虑到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语文课程中增加与健康相关的课文,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将学科教育与健康教育尽可能地结合起来。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篇3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学生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学习应该是学生的需求、乐趣、享受。目前,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仍一味地追求高分,偏主科、设重点,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背上沉重的包袱,而心理负担最大的还是学生,违背心理规律教育手段,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使他们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造成心理上各种矛盾的激化和混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二)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又敢于幻想和冒险。但是一些消极思想和生活方式,加上不良宣传的误导,同样冲击着身心还很幼稚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干扰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家庭因素;放纵、溺爱的家庭,导致自私、任性、粗暴、孤傲、异常心理等,残缺家庭日益增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而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使子女产生委屈,抱怨仇恨等情绪,造成自卑、孤僻、偏执、逆反等病态心理。走向极端的家庭和不利的家庭因素,使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康。3.自身因素;学生特别是青春期非常注意外表形象。个头高低,长相好坏是造成他们自傲、自卑、多疑等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性心理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异性,出现幼稚和盲目的早恋意识,学习和升学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容易导致焦虑、悲观、抑郁、冷漠、孤僻、恐惧、偏执等异常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二、在农村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针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②学习心理指导。即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情感教育。
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控制、调节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自我表达、放松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关系学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和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⑥自我心理休养指导。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
(二)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人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心理品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科学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同时耐心正确地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摈弃那种自以为是、主管武断的做法。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要根据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正面教育,同时注意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个别谈心,个别辅导。4.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应用性的需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取成长与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篇4
[关键词] 社区;农村老年保健;健康讲座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b)-141-02
社区老年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工作之一,辖区内老年人所占比例一般约10%[1],因此做好社区老年人保健工作,便是社区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而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2]。针对不同群体在辖区内开展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3],也受到了患者及群众的欢迎。为了解健康教育讲座的质量,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健康教育讲座的满意情况,笔者对参加我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辖区内农村老年保健讲座的村民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2009年6月参加我中心举行的“农村老年人保健系列健康讲座”活动的辖区内村民256名,其中,女性村民146人,年龄48~75岁,平均(59.2±19.2)岁,以老年居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人,中学文化78人,小学文化56人;所有女性中患有慢性病者105人。男性村民110人,年龄55~ 80岁,平均(63.4±16.5)岁,以老年居多;男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中学文化38人,小学文化41人;所有男性中患有慢性病者72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②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③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④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⑤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问卷不记名,主要有单选及多选题。经专家评定后确定。
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授课者全部为我中心全科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大专或以上的学历,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内容
以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与保健,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及睡眠等方面,老年人娱乐活动的选择为主要课题。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0%。
2.2 参加讲座希望获得的老年保健知识
88.2%和84.9%的调查对象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见表1。
表1 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的统计
2.3 开展护理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很有必要。见表2。
表2 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2.4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以往人们对老年保健知识的了解来源于社区内墙报、宣传册的占50.4%,来源于报刊杂志的占27.6%。见表3。
表3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2.5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认为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内容的通俗、易懂性很好者占26.5%,较好者占66.7%。见表4。
表4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2.6 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有76.8%的老年人认为慢性病的防治和保健的知识最有实用性,87.0%的老年人认为在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和睡眠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见表5。
表5 讲座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非常迫切。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主动接受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缺乏,长期固守的陈旧理念,因此在社区开展注重对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非常有必要和指导意义。本次调查发现,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发生很大转变,即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3]。而多数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患者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学到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讲座应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低文化水平的农村老年人,为他们多提供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2 讲座应注重饮食宣教
饮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合理饮食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中列第一位[4]。调查中84.9%的老年人想得到更多的饮食保健知识,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也更加重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使农村老年人掌握各类疾病的饮食与营养,以满足他们对健康的渴望与需求。
3.3 讲座改变了人们对社区工作的态度
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使人们认识到社区医护人员不仅仅是看病治疗,还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六位一体”工作。医护人员不仅是疾病治疗者,同样也能成为健康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从而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同和信任,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信心,更有利于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4 要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发展,社区已成为推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务,对社区居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发现,83.3%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社区健康讲座内容设计合理、实用、值得信赖,在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的健康教育,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为改善社区全体村(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活动,把医学保健知识、意识和能力教给社区居民,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采取健康行为,促进自身健康,最终达到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俊,王红红,喻俊,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10-12.
[2]孟祥臻,翟庆峰,刘晓冬,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93-795.
[3]郑小芬,郑文娴,鲁娟,等.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保健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2):90.
篇5
一、农村小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农村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不受重视。有很多教师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做与不做,只是学校政教处、班主任或心理辅导员的事,可以说从学校层面上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农村小学,缺乏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农村小学面对学生的一线德育工作者,从政教处的领导到班主任或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及运用技能方面均缺乏应有的素养。对学生心理辅导,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有的教师甚至在理论上还很模糊,在实际教育中,就显得很随意,不仅没有引导好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还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生可塑性的最强时期,面临着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成就动机与接受挫折能力、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种种矛盾。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教学中一项新的课程,它是党和政府对当前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提升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小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渗透,有明确目的地培养农村小学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并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遇到生活与学习中的任何压力和挫折,能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从而全面提升自己在各学科学习中的成绩。
(三)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全方位入手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解理论、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注重课堂外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进行。
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对农村小学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品行端正的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也将会品行端正,受益终身;相反,家长如果为人粗暴、自私自利等,对孩子的品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学校应与家长紧密结合,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沟通,互相交换意见,做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培养孩子朝着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2.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
境。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要因人而异,面对不同的学生中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应作出不同的教育策略。总的来说,首先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可通过情境模拟、谈话咨询、小组交流等方式;其次应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性作用,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个案分析等形式在无声无息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应注重在实践中去完善学生的人格,可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去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
3.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尽量在农村社会环境里消除不正之风和消极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少数阴暗面和社会转型时期暂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01),空白对照组调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0.07、0.38,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01),而模式教育组 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51、1.82,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01), while that of bc group, not significant (t=0.07,0.38;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1),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and de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q= 1.51,1.82;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 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t=0.07,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查前 后差异无显著性(t=0.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01),而 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82, 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0.001;与对照组教 育后比较,f=116.56、40.78,#q=10.12~19.41,p<0.001.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篇7
关键词 农民 健康教育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5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农村患者180例,其中男106例,女74例,均为汉族,我们设计了“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评价表”,对护士进行培训后,在患者入院时,采取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三方面在场,护士按问卷内容逐一询问,患者口答,患者家属核实或解答并且代签记录,其调查评价内容及结果见表1。
结 果
对180例农村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价,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项目经过统计分析,对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率,对疾病防治知识基本掌握率明显升高,说明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疾病防治知识,配合治疗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提高,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示我们实施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虽然患者在生活习俗方面改善率有所提高,但与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部分患者病情稍稳定就不得不离开医院,仅靠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的遵医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问题,有侍于解决。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加快,依靠合作医疗网络优势,使贫穷落后地区的人民有条件防治疾病和坚持治疗。
对 策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实施健康教育奠定基础。尽管有部分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没有必要,有的持否定态度,但我们经过主动与患者及家人交谈,通过示范和现场指导,给予语言、实物等方式教育,耐心解答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让患者放心,同时帮助患者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尊重与理解患者,掌握交流技巧,对文盲、年纪较大、接受能力差者,着重对其家属进行教育,同时也融洽了护患关系。
患者之间要建立友情,按习惯相同病种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但来自农村的患者往往有自卑心理,怕城里人看不起,而采取自我封闭态度,护士要主动自我介绍。并介绍同室病友支持,减少陌生感,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介绍经验,介绍自己的病史,病情以及治疗的经过,从而取长补短,通过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增强自信心,有重要作用。
护士要提高对患者进行教育的意识,农村病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其日常与外界沟通信息缺乏,不懂防病知识,也不懂精神因素、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不重视自己的病情,认为是小病,挺挺就过去了,不必花冤枉钱,治疗配合欠积极,因此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护士要学会教育患者的方法,了解患者想什么需要什么,认识到开展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责,要一视同仁,不要认为患者难教就放弃。
篇8
【摘要】通过对本地区城市、农村社区居民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社区居民明显存在一些健康问题。我院欲联合地区疾病控制中心对我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为此,拟订出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建立了一套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机构并采取科学可行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欲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使其自觉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保健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全民整体的健康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石,一个人的健康与其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及如何利用卫生保健资源是紧密相关的,而如何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何改善生活环境、利用卫生保健资源,这就需要进行健康教育。
1 开展我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现状: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穷地区,总人口374.44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侗、仡老等28个民族,少数民族256.12万人,占总人口的68.4%,农业人口338.4万人,占总人口的90.4%。
由于我区农村面积广、比例大,与城市居民相比广大人口仍存在着许多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家庭合用牙刷、毛巾及吸烟、过量饮酒、喝生水、喜食动物油、高盐饮食、不合理使用碘盐造成碘的丢失等,使一些疾病在当地常年发生;另外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或疏于防范导致农药、化肥中毒;田间作业时缺乏保护意识和防护措施使稻田皮炎时常发生。
1.2 要改变上述现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光靠某个人或各级医院是难以达到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发动群众,使人们自觉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及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解教育对象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本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笔者对该地区城乡居民进行了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和比较。
2.1 调查对象的确定:农村社区: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从5个县抽取10个乡的10个村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表2000张,收回1952张,其中1912张有效。城市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铜仁城区10个居委会管辖片区抽取5个片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表2000张,收回1970张,其中1958张有效。
2.2 调查结果:历时1年完成了铜仁城、乡居民基本卫生水平及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调查及比较,结果见表1、表2、表3。
此外对农村居民的另两项调查结果如下:①最近3年稻田皮炎发病率:15.2%。②动植物油食用情况:调查人数1912人,食用油以动物油为主(全年食用的动物油占4/5)人数1341人,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全年食用的植物油占4/5)人数371人,动植物油食用人数比例3.61∶1。
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人群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不够,戒烟支持率低等,相比之下农村社区人群更为突出,更需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加以干预。
3 开展我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3.1 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它是以正确保健理论为指导,体现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反映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系。
3.2 建立了一套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机构:首先,开发领导层,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次,有完善的三级保健网可供利用,其中以爱德村医为骨干(我校曾办过爱德村医培训班三届,每年届100人,共300人),他们分布在我区的各个乡村,是对社区人群直接进行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
3.3 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先组织爱德村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让他们成为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通过讲座、报告、座谈、问答、报刊、宣传册子、图画、照片、示范表演、录象、投影、展览、游园会等多种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这种形式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完成健康教育工作。
4 拟进行的健康教育实施措施
4.1 确立健康教育主题和对象
4.1.1 主题:分析教育对象存在或潜有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4.1.2 对象:铜仁地区农村社区居民。
4.2 制订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4.2.1 确定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教育对象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生活方式,改善环境,控制和减少农村社区常见的传染病、地方病、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疾病的发生。
4.2.2 制订社区健康教育的培训方案
4.2.2.1 制订培训任务,拟出培训项目,由我校课题组人员到各县组织爱德医进行培训。选择那些危害性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允许、干预后效果显著的健康问题,确定为健康教育的项目以使健康教育有针对性,解决“作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
4.2.2.2 将编写的健康教育教材发给爱德村医并授以方法,让他们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以适当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为确保群众积极参与,每一措施的实施应有鼓励措施:奖品、纪念品等。
4.2.2.3 由我校课题组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作阶段性效果评价,对工作不合格、效果不满意者,责令重复操作,合格后再支付报酬。
4.3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4.3.1 评价形式:即时评价:要求教育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通过教育对象的不同形式反馈,如面部表情、提问等,作效果评价并对教育方式及方法及时作出修改。
4.3.2 评价指标:在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时将用的指标有:①反映被教育者知识水平的指标;如保健知识及格率、保健知识达标率。②反映被教育者对社保态度的指标:如戒烟的支持率、保健活动的参与率等。③反映被教育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的指标:如不良行为转变率、成功戒烟率等。④反映教育深度的指标:如健康覆盖率。
5 讨论
通过对铜仁地区城市、农村社区居民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发现城市社区居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农村社区,所以各类卫生行为指标显著优于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居民则明显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人群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不够,及格率仅为35%;戒烟支持率低,如不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难以控制吸烟趋势;多数家庭合用脸盆、毛巾,这不利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多数人不正确使用碘盐,使食盐中的碘在烹调过程中丢失,达不到预防碘缺乏性疾病的目的;绝大部分人习惯喝生水,易引发介水传染病的传播;人群缺乏稻田皮炎预防知识;人群动物油食用比例过高。
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措施,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人们自觉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保健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欲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控制疾病以降低医疗费用,与临床医疗措施相比其投入小、收效大,在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能更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健康水健康教育这一社会卫生措施能建立人群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从而创新控制疾病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卫生厅科教处、贵州省中等卫生教育研究委员会编.预防医学.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11.
篇9
为全面实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积极推进市“行动”示范镇、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示范企业创建,启动“健康村”试点建设。根据市政府有关健康教育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健康工作的责任感
开展健康教育,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卫生先进镇、村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自我卫生保健意识,克服不良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抓好健康教育的责任感,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为使健康教育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各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兼职教员,制订健教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三、大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巡讲等传播手段做好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宣传活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指导手册》、《省居民健康读本》入户达到80%,在形式上要从传统的传播转向重视行为改变。建立健康素养监测网络,按照省方案要求,5月份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居民及农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使全镇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动态掌握我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四、积极推进“行动”示范乡镇建设
1、今年我镇将按照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教育要求和市“行动”示范镇标准,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争我镇能完成“行动”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2、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镇卫生院和村中心卫生室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健康教育的指导中心,镇村卫生机构及企事业单位要开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其内容根据不同季节和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关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全年至少完成主要卫生宣传活动10次以上,有活动方案、照片、总结。开展3类以上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和知晓率调查,知识知晓率达到75%。有方案、调查报告、活动记录、成绩记录、总结等资料。
3、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关系到造就一大批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大问题。根据国家教委、卫生部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应达100%,全镇各中、小学应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课时、有师资、有备课笔记、有考核记载,确保每两周一课时,全学年安排18课时,学校不得以各种挤占健康教育课,初中生物课,早上晨会课都不能替代健康教育课。
4、做好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加强公共场所宣传。有关公共场所及企事业单位要有醒目的健康教育宣传牌和禁烟制度和禁止随地吐痰等警示,车站、农贸市场、商场、影剧院、机关、学校、医院等要率先搞好健康教育宣传。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落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要求,向居民提供健康宣传信息和健康咨询服务。镇村都要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每月更换一次内容;组织健康素养讲师团,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平台深入城乡开展健康讲座。镇卫生院每年开展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讲座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不少于6次;健康知识资料入户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入户率达100%。有讲师团成立文件、讲座通知、签到、课件、照片等资料,专栏内容有照片,按照要求做好台帐记录。
2、镇卫生院对各村健康教育专栏设置及内容更新情况、健康教育资料入户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每季度抽查2个村,有评估记录。
六、加强资料收集,做好健教台帐
篇10
基金项目:全球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第三轮中国艾滋病项目(项目编号:CHN-304-G03-H)。
作者简介:汪婷梅(1969-),女,湖北大冶,主管护师,大专学历,现主要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摘要】目的:为获得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变化状况,反映项目工作进展和效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04-08年利用项目资金支持,在全市广泛开展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于05、06、07、08年底,连续4年对全市农村居民随机整群抽样,使用统一问卷分别调查400-500人,根据调查结果对比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显著提高,08年达79.39%,其中15-24岁居民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4年知晓率情况分别为13.16%、15.63%、70.11%、69.77%;25-49岁居民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4年知晓率情况分别为25.43%、29.18%、66.67%、81.60%。农村居民过去一个月看到、读到或听说过艾滋病预防信息的比例逐年显著提高,08年达到95.44%。结论:提高了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变了对艾滋病的态度。
【关键词】农村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
大冶市是艾滋病的重灾区,于2003年6月被列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04年9月又被纳入中国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执行县。大冶市92%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消除歧视是防艾工作重点,也是项目目标要求。以项目为依托,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标语,配合大量传播材料的发放,多部门共同参与等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现将05年至08年农村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大冶市11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15-49岁普通农村居民1742人。
1.2 内容与方法:内容包括农村居民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他们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及他们对艾滋病的态度,并了解他们从社会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渠道及对社会的需求情况。方法:2005年至2008年,连续4年,每年12月,对全市所有农村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以自然村/居委会作为初级抽样单位,全市365个村和31个社区共396个社区及自然村构成抽样框架,随机抽取8个自然村或社区,每个自然村或社区调查60人左右,每年无重复。问卷由统一培训的性病艾滋病防治所专业工作人员面对面、一问一答式调查获得。数据采用EpiData3.0数据库双录入,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农村居民人口学基本特征:2005-2008年分别对426、442、413、461名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9.11岁,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已婚占84.85%,未婚占14.01%,其它占1.14%;男女之比为1∶1。四年比较,农村居民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婚姻等情况没有明显变化。
2.2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4年专题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除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回答正确率一直较高(原因是本地最初感染者均系血液传播),无明显差异性,其它知识问题回答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知晓率呈现逐年提高。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回答正确率只有87.85%外,其它知识问题正确率均达95%以上。(见表1)
2.3 农村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指标变化情况:4年专题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居民过去一个月看到、读到或听说过艾滋病预防信息的比例逐年显著提高,08年达到95.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即①-⑤5个问题回答全部正确率)逐年显著提高,08年达79.39%,其中15-24岁居民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4年知晓率情况分别为13.16%、15.63%、70.11%、69.77%;25-49岁居民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4年知晓率情况分别为25.43%、29.18%、66.67%、81.60%。结果显示,15-24岁居民知晓率明显低于25-49岁居民知识知晓率。(见表2)
2.4 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态度变化情况:如果你的熟人(如邻居、亲戚、朋友或同学等)感染了HIV病毒,会继续与她/他交往吗?回答会与不会或不知道,4年数据有显著性差异(χ2 =1.52P
2.5 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信息的主要来源变化情况: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信息的主要来源第一是电视,达84%以上,4年调查情况无明显改变,其次05、06年是报刊书籍、医生、朋友等,而07、08年改变为宣传栏广告栏、报刊书籍、免费宣传材料等。(见表3)
3 讨论
3.1 以项目为依托,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牌、宣传栏宣传标语,配合大量传播材料的发放,多部门共同参与等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模式取得显著效果4年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05年的23.24%上升到08年79.39%,已超过2010年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的目标[1],相关知晓率高于国内其它短期干预效果[2-3]。农村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指标均达到了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目标要求。
3.2 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态度显著改变:从4年调查结果来看,愿意与艾滋病人正常交往的比例从05年的53.05%,上升到08年的87.42%。表明大部份农村居民已无恐艾情绪,歧视现象极大降低,有效改善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生活生存环境。
3.3 宣教活动的多层次、多形式、持续性,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的保证: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宣传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宣传阵地,是农村居民普遍最容易接受、最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是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电视媒体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公益广告的宣传,确保按一定比例播出[1]。制作大型广告牌、每村6条标语,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信息的渠道。传播材料进村入户,宣传册子人手一册,宣传年画张贴等是对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发挥村干部、村医在村民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进行言传身教,对许多文化素质低的村民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接受信息的渠道,同时在村委会与村卫生室建立宣传栏,起到持续宣传作用。除卫生部门外,多部门合作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如妇联、共青团面对面活动,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培训,计生部门育龄妇女中开展宣传活动,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开展宣传活动,基督教协会在基督教徒中开展宣传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信息反复传递,信息传递的持续性,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3]加上持续5年的坚持宣传,保证了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3.4 关注校外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15-24岁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25-49岁居民,两者知晓率分别为69.77%和81.60%。而青少年更是艾滋病干预的重点人群,因此要注重对校外青少年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Z].2006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
- 下一篇:地理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