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

篇1

【关键词】石油企业 质量管理 措施

石油资源对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保证石油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石油企业质量管理措施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提出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 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对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也从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石油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子啊质量管理的水平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历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后,石油企业的不断重组,使得管理水平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管理水平的调整远远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因此必然存在着一些滞后性、不合理的因素和问题。

首先,对石油产品的质量保证存在问题。在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时,有时面对不符合开发条件的油藏进行开发,这就使得油藏的开发受到影响和破坏;石油企业对进入市场的原油和天然气在质量标准上有时难以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规范要求,给相关的生产企业带来困扰。

其次,对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的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不能深入到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对相关标准、规范的执行部严格,使得生产过程中频发各类安全事故和危险。

再次,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石油企业在组织生产中需啊哟采购大量的设备、零部件,在对这些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上存在不严格的问题,这些设备、零部件进入石油勘探开发中就会引发各种生产问题,对油气资源的开发极为不利,有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石油开发中要进行各类工程施工建设,包括管线布置、土建工程、泥浆池等,但是对该类工程施工的管理不到位就会使得相关的油气开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发现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的管理不善,缺乏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指导,基础条件薄弱;二是内部监督不到位,对质量管理的标准认定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实际应用性。

2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的保证,也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主要措施,对石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上述我国石油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要在现有的管理方法上进行科学、创新的管理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

2.1 加强质量管理的意识培养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要贯穿于勘探、钻井一直到开采整个过程始终,对原油、天然气的质量管理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内容,所以管理意识的培养和树立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要落实到石油企业的管理层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设置相应的质量评定制度,对每一个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查。对进入到油田进行施工的单位和建设工程队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或者油田企业自己建立质量优质的工程队伍进行设计施工。

2.2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要进行相关质量标准的认定和考核,对整个石油企业的管理领导层进行质量管理的训练和考核,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技能培训与考核等,将质量管理的体系与升职加薪相结合,提高质量管理的地位。运用科学额管理手段主要是指用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加强对质量管理的运用,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相关管理信息及时掌握和处理,对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2.3 将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质量管理是石油企业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把提高质量作为目标进行坚持。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对现有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突破创新,达到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功效。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所以就要对每一环节的工人进行质量提高的激励,重视对取得优秀成果的一线工作人员的精神奖励和相应的工资水平、职位的提高。

2.4 从实际出发进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依靠高水平、高素质的质量管理队伍,质量管理队伍要从实际出发,发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发现问题需要深入基层,对客户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发现产生问题的源泉,再结合现有的生产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听取一线工人的意见进行质量提高。

除了以上措施的介绍,在加强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上还包括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标准、开展文化建设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关注客户的需求和进行产品的质量评比等。

3 结语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是石油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保证。当前,我国的大多数石油企业在经历改革重组后都面临着质量管理之滞后和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来自内部的运行和监督不力和外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提高石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石油企业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提高做出些许的贡献,为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上的支持,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企业资金 资金风险 控制措施

资金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其谋求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企业日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血液。如果企业因为内部管理不善而引起资金的短缺,可能会使得企业面临着极高的融资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而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出现重大的财务危机,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因此,改进和完善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措施,控制企业资金的风险,才能够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帮助企业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保持竞争优势,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打下坚实而稳固的资金基础。

一、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风险源于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企业在决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这种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例如,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和保住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往往会采用过度宽松的信用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延长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导致企业很可能面临着大量款项无法收回的风险,增加了企业的坏账损失,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而言十分不利。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局限,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1、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资金来源分为权益性的资金和负债性的资金。在欧美等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国家,企业更倾向于获得权益性的资金。但是目前在我国,企业的资金更多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债务型的资金,这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会过高,造成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同时,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也较高,企业背负着沉重的财务负担,需要在资金管理中经常面临着到期偿还本息的压力,时刻考验着企业的偿付能力,导致企业资金风险的产生。

2、企业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制度

企业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往往会设置一些职责分离的制度,比如采购资金的申请、审批与复核需要不同级别的人员来执行,保管现金的出纳人员不能够进行会计账务的处理等等,但是这些做法都只是资金管理中的一小部分,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控制制度来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同时,科学的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必须要通过相关的负责人进行严格执行才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在经济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过分强调效率优先而忽略了程序和制度的重要性,这样很容易被一些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个人或小团体有机可乘,通过造假或者合谋钻了企业资金管理控制制度中的空子,使得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

3、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许多企业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有些企业可能直接涉及多个行业,有些企业则是通过控制子公司的方式涉及多个领域,在这种涉及多行业或领域的情况下,企业普遍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但是由于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特殊性,在资金的需求、筹集、使用和回收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在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时融资和投资决策的困难性变大,并可能与内部资金的使用需求发生冲突,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资金周转和回收缓慢,降低企业短期支付能力和长期的偿付能力,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不利于企业对资金使用和管理。

4、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不强

由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政策的多变性,如果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做法不能够快速持续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那么像持续增长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变动的市场利率以及国际货币性资金的持续贬值等都会给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很大的外部风险,使得企业的资金非常不安全。目前而言,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不高,在融资和投资的决策时随意性都很大,常常根据个人的喜恶来判断,并没有通过客观的数据或有效的调研来进行决策。同时,也因为管理人员对于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不高,即便企业设置了相关的资金风险控制制度,往往也会由于监督不力而导致这些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形同虚设,这将会使企业的资金管理产生巨大的风险。

二、改善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

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就必然会产生不确定性的风险。但是为了加强企业资金安全的管理,企业能够通过改善控制措施来规避或者降低资金风险,改变资金管理传统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和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对各类风险加以科学的预测、识别和应对,以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和效益,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改善企业对资金管理风险的控制。

1、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进行融资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资本的结构,根据企业自身和行业的特点来优化企业的资本构成。由于负债资金具有财务杠杆的效应,因此如何通过适度的负债来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企业收益是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也就是企业更多地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负债性的资金,那么意味着企业要支付更多的财务费用和承担更大的财务风险,在企业长期获利能力一般的情况下,企业陷入重大的财务危机的风险非常大;如果资产负债率过低,企业更多的资金是来源于权益市场,虽然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但是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会增大,而且过低的负债水平往往不能够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进行业务扩展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和长远的发展。当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能够发生积极的效应,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当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则会发生消极的作用,降低企业的收益。那么,企业通过合理分析、预测行业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比较投资收益率与负债利率的大小,从而进行融资和投资的决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不仅能够有效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控制资金风险,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

2、完善企业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想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当中控制资金风险,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定和完善企业资金控制制度。需要建立的资金控制制度主要有:一是企业资金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在企业使用资金时,应当根据宏观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立资金分级的授权和审批标准,依照审定的资金额度和范围对资金进行使用管理,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二是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调拨控制。企业根据各个子公司或者部门对资金的需求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统一由集团总部或企业总部根据需求进行筹集资金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再将资金通过调拨分配给各个子公司或部门,并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记录和控制;三是不相容的职责分离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的授权审批需要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不能而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分离制度,才能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减少资金管理的风险。

3、树立企业资金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当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家经济政策保持高度的关注,增加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预见性,合理预测和判断汇率、利率等变动趋势,通过客观的市场调研结果来为企业制定资金的需求和投放,树立和强化企业资金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由于宏观环境变化等影响因素而带来的资金操作风险。同时,企业应当通过较为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来作出更为精准的预算,根据预算来作出与企业自身所处行业和所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融资和投资决策:首先应当加强对确立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比例和规模的管理,在保证企业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内部融资以降低融资成本;其次应加强对应收款项的回收管理,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快速回笼和制定更合理的信用政策,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再次还应加强对资金投放的管理,确定收益合理和企业能力所及的项目,减少投资高风险的领域或项目,通过合理的投资决策来稳定企业的收益并减少闲置资金以大幅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4、建立企业资金风险预测机制

为了更好地抵御企业资金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除了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当中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之外,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从企业资金的提供、调拨、分发到周转、回收等各个步骤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资金风险预警和监测指标体系,根据资金安全系数、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债务风险的水平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对比,以及与自身的历史同期进行纵向对比,从而判断资金风险的高低。通过重视风险发生可能性较高的重要领域和项目,分析异常变动的指标,采取重点跟踪和监控,时刻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及时预测风险并发出预警信号,预判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并作出应对方案,减少由于风险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和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企业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来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通过不断查找和发现资金风险管理中各个重要环节出现的问题,从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资金风险管理控制制度,不断探索资金风险管理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实现企业的持续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利群: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分析及控制对策[J].财经界,2011(11).

[2] 张大华:企业资金风险分析与管理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0(52).

[3] 聂朝阳:企业资金风险管理及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篇3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管理职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55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1

1 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在企业管理中控制着整个管理系统,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与方向起着导向的作用,下面介绍了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

1.1 管理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层,是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等总体策划起控制作用的人员。在企业的正常营运过程中,其起着完全的管理职能,从企业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核心的管理作用。

1.2 协调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在参与企业管理中有着协调的职能,对于上下层的领导矛盾,其可以作为一个“中间人”来协调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人力资源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但这种协调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企业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3 参与政务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行使行政职能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为企业管理层服务,有着参与企业各项政务的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对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与企业稳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4 服务职能

服务是企业行政管理的真实目的,企业行政管理自始到终都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各个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层起着协调和助手的作用,服务职能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魂”,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行政人员需要审时度势服务于企业的常态化发展。

1.5 检查监控职能

在当前社会大力反腐下,检查监控在企业管理中逐步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也具有检查监控的职能。每一个企业行政管理层都设有监察机构,负责检查企业营运的安全生产,监管企业账务。

2 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

2.1 有助于强化现代企业的市场适应性

企业行政管理有着强化现代企业市场适应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企业行政管理收集现代企业市场的所有信息,并根据市场信息做出判断,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企业行政管理为企业适应现代市场并稳定发展所提供的导向作用。

2.2 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日常发展中需要掌握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机遇、困境、变革,只有了解市场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企业需要构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只有保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来保障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有利于实现现代企业发展的总目标

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到企业,企业便能根据这一信息制定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内部支持,而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并收集市场中科学合理的信息,从而确保现代企业实现发展的总目标。

3 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

企业行政管理事关企业内部体系的完整、有序,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至关重要,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管控企业的全局,是有效进行企业控制的核心平台与体系,这一系统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行政管理框架,其能够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保证管理系统自上而下的连接呼应。

3.2 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现如今,国内企业行政管理尚处在一个不完善、不健全的状态,这就需要更多的行政管理专家分析企业的各种状况,在企业行政框架下,制定一系列有效、可行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行政管理层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管控。如果企业做出的决策不具有科学的操作性,行政管理要拿出相关的企业规章依据,以避免不合适的决策带来的负面结果,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保证。

3.3 充分挖掘企I高层行政人员的潜能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行政管理综合能力的标准,具有较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健康成长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企业行政管理层要充分挖掘管理人员创新、积极、灵活、奋进的能力,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于其他普通员工,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员工做好工作。

3.4 建立完善的行政评价激励机制

绩效评估是推进和强化行政管理,提升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特性、员工的岗位特征、组织文化等情况,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管理效率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此过程中,绩效考核要具有公正性,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考核指标趋于合理化,考核制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物质激励,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建立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挂钩的激励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资金管理;风险隐患;措施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无论是从规模上、人数上还是市场覆盖率以及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发展近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而国内国际市场的进一步稳定与规范也给房地产企业创造出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房地产企业数量的增多,以及众多国外优秀企业的不断涌入,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白热化,房地产企业在迎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与同行业冲击,所以企业的未来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想要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与经济实力,树立企业社会形象和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力度着手,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具有资金高度密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方面的特点,所以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工作力度是管理的关键和重点,一旦离开资金的有效支持,任何发展蓝图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不应该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当前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虽然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管理意识不够积极正确、资金使用过于随意无计划、具体管理工作不够精细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等问题,而且在管理体系中缺乏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这都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增加了资金管理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加强资金管理风险防控的措施研究

(一)树立正确资金管理意识

资金管理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要明确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加强对资金筹集与使用在意识上的积极性,更加需要明确资金使用过程中风险隐患的客观存在性以及树立对抗风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为了真正将这些正确意识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企业管理者、决策者和经营者还要加强资金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管理上的运筹帷幄、有的放矢,从而将资金管理正确意识真正结合于具体工作而非只是一句口号。在意识树立方面,不仅最高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正确意识,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必要的学习也是很关键的,因为资金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一家的职责,更是需要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加强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树立对资金管理的正确意识和有效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更好的执行相关制度、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配合度以及制度执行的有效度,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及风险防控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前期分析工作力度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使用数额大、范围广、投资回报周期长,所以资金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如何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对于风险防控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完成对各种行为的事前分析,这样才能够找到风险发生的关键点从而防患于未然。

首先,投资环节有效分析。房地产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都是从确定投资目标开始的,而房地产建设投资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营利性对于资金管理能够有效进行意义重大,也是最为先决的条件。所以加强对投资行为及项目本身的有效分析是加强资金管理的第一步。加强投资风险分析首先要对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分析,要对市场变化发展进行分析,加强项目本身营利性、预期收益水平以及所可能产生的经济连锁反应的有效分析,从而避免投资的盲目性,让投资更加有效,让资金使用更加可靠。

其次,加强具体资金运营方面的分析工作力度。资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经济血液,一切项目施工、具体建设、房产销售、后期服务及运营活动都要依靠资金的扶持。企业开展各项经营管理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对资金的有效使用来为企业谋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加强资金在具体运营方面的有效分析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后续具体工作,实现经济价值提升。首先要分析资金在运营方面的占用比重,掌握企业资金的灵活程度,如果占用资金的比重偏大,就需要调整存货比例,从而避免流动资金受到严重影响而制约企业的日常运作。此外还要加强对赊销销售方式的有效控制,有效分析每一项赊销账目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最大限度降低赊销销售比例,有效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几率,提升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再次,加强企业短期收益与长远收益的正确分析。企业的实际收益情况直接影响到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企业的短期收益能够有效促进资金的及时回收,但是如果缺乏长期收益那么也表示资金在经济价值提升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加强收益分配分析,有效分配在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如通过股票发放、股权政策等来合理配置短期资金及长期资金使用,这样才能够在确保短期及时回收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资金,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具体管理措施研究

首先,在资金筹集的管理方面,要切实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实际来选择更加合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如股票发行、社会集资、商业贷款等,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是进行具体资金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进一步完善管理部门的岗位与岗位制度,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审批授权制度以及职务不相容原则,加强相关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加强专项资金与生产经营资金的分离管理,杜绝专款私用问题发生,降低资金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再次,要建立资金的集中管理制度,各部门的资金分配要在满足部门具体需要的前提之下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与调度,避免部门之间的贫富差距,充分保证各部门的有序发展。对于结余资金应该进行上缴和回流,为了加强部门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可以将结余资金的一部分作为奖励交由工作部门自行支配,但是对于未能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细则的具体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促进管理人员和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自律性。

最后,要加强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不仅要将企业自身在发展历史上所遭遇到的资金管理风险作为常规风险严格防控,还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所遭遇的资金管理风险来制定资金管理应急预案,研究防范措施,最大限度杜绝未知风险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聂朝阳.企业资金风险管理及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重要性;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管理的重要性

1.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生存与发展就一定会进行生产经营,那么就会存在着潜在的由于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不利因素而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果损失的可能,企业风险管理目的就是使用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实现经营目标,就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企业生产经营中离不开投资、筹资、利益分配等活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并且它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起到了监督保证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有利于为企业营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经营环境

我们知道有风险就应该有防范,这样才能将风险有效地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企业经营也是这样,企业在正常投入生产后,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往往是高负债经营,这样又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必须加以防范,这是企业企业经营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2)有利于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开发市场,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对市场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识别,有针对性实施风险应对。这是企业资金顺利周转的有效保障,更是企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

(3)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如何筹措、使用、调节、盘活企业资金,使资金在市场经济中保值、增值、确保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我们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促使财务管理在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获利能力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国家汇率和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政府运用宏观与微观调控手段进行市场调控等引起,以上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企业只能及时地改变其内部环境来适应上述环境变化给企业财务带来的风险。内部风险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利益,片面的追求生产规模、销售量等,忽视了投资、筹资等资金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情况如下:

1.资本结构缺乏理性考虑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不仅可以给企业节约资金还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为企业避免合理的经营风险。但是凡是都有个“度”字,这个“度”需要企业在资金的安排上慎重考虑,企业应该合理地安排自有资金与外来资金。但是现在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现象,没钱找银行成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过多的依赖银行,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当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对银行的依赖性更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融资成本与财务风险逐步加大。资本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导致沉重的企业财务负担使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2.投资过于盲目化

我们知道企业投资包括对内与对外投资,在对内投资上一般是对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的投入比较多;对外投资主要体现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在对内投资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只看外表,没有看到其实在,缺乏对可行性项目的调研与周密的分析及预测,盲目地扩建、改建、大量地购进固定资产,结果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如果决策失利可能会导致投资无法按期收回,最终导致给企业债务累累,财务风险巨大,经营难以维持。外部投资是指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由于缺乏对其的可信度、资质能力、获利能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详细调查与集体分析,容易导致“一人说了算”,盲目草率签订合同,最后导致资金投入无法收回,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濒临破产。

3.销售及采购策略不当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告诉我们:好的营销策略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强壮企业的法宝之一。所以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活动,这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策略,也是现代市场管理的需要。但是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盲目生产,在没有对市场进行仔细的调研与科学的预测下,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制定了大量采取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一旦资金不能顺利回收,企业财务风险剧增。再有,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大量采购原材料,从而导致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当随着市场的环境变化而减少生产时,原材料超储积压成存货。销售及采购策略不当将严重影响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最终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应采取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如果防范措施不当其危害性极大,那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使其化险为夷,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即是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反映企业的债权和股权的比例。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相适应的资本结构就是最佳资本结构。企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确定这个比例。如在考虑资金成本的前提下,还要考虑风险程度和收益水平,并且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求最佳组合。这是降低财务风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稳中有序经营的最佳思路。

2.做好市场调研,提高财务决策的依据

既然外部风险我们无法回避,那么面对市场经营的风险,我们就应该认真地分析并且去面对。如在市场条件好和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这样可以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与运用;在市场环境不利的前提下,由于整个社会经济低迷,那么企业就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少借些资金,合理有效地组织调整资本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应对措施要与企业的成长阶段、财务管理策略、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为企业管理层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持。

3.保持较高资金流动性及最佳存货持有量

较高资金流动性及最佳存货持有量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企业经营压力的重要保障之一。因为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越强,其变现能力就越强,则偿债能力越强,这样财务风险就越小。同时企业要合理安排好最佳存货持有量。包括购进的原材料与成产品的持有量,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再有还有安排好企业的借款到期日、利息的支付日和存货的库存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达到资金的充分合理运用。

4.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两大工具。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发展,内部控制由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逐步发展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也有分散的财务、经营、战略风险管理逐步发展为整合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全员、全流程的控制,因此要想做好风险管理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5.建立应急财务预警预案系统

企业一定要认真分析财务报表及各项指标间关联方式,并将企业目前以及即将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并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来引起投资者与管理者以及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因为企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应该立足于市场,因此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市场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及时地收集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各项资料与对策。最后一定要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贯穿与企业发展的始终。

总之,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稳中求胜的最佳法宝。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质量

一、前言

从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总体发展效果的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拥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所以,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真分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积极效果,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成是单纯的人事管理活动,只进行简单的劳动组织、档案管理、工资分配、考核升级等低层次的管理活动,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资源,没有把它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由此导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整体管理效果不明显。

(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能力,不具备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管理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是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比例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在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工资不能按岗位、能力、贡献拉开差距。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会对人才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四)忽视了员工素质的培训和潜能的开发

不少中小企业把对员工的培训看成是企业成本的增加,忽视了培训是企业实现管理的工具,是促进企业发展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手段。培训不仅可以提升职工的技能和智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员工的活力,培育员工的忠诚度,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总目标。所以,在中小企业中,应对员工的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识到员工素质培训和潜能开发的重要性。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因

从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在目前中小企业中,许多企业都将工作重点放在经营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关注不够,不但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上也比较陈旧,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或者开展效果不理想。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是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员工招聘程序不规范,决策过程不科学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员工招聘程序,导致员工招聘过程中难以按照既定目标执行,一方面造成企业聘任的员工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造成企业难以招到急需工种的员工,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小企业员工招聘程序不规范现象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重要原因。

(三)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

从中小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看,人才选拔往往流于形式,有才能的员工未必能够在选拔中脱颖而出,造成埋没人才的现象发生。如此一来,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合理,给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人才选拔的有效性。所以,在中小企业中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就要保证人才选拔的合理性。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中小企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平均主义现象,这不但严重伤害了基层员工,还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难以在企业中获得期望的薪酬,从而影响了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所以,激励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给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要想提高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就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四、中小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在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来看,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就要从管理理念的创新入手,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尊重人才、依靠人才,使人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企业的快速增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规范员工招聘程序

考虑到中小企业员工招聘过程中的不规范性及存在的问题,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对员工招聘程序进行进一步规范,保证员工招聘程序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员工招聘能够提升整体效果,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员工招聘程序,为员工招聘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三)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

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在管理理念和招聘程序上进行更新和完善,还要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健全人力资源培训制度,使人力资源培训能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积极效果。所以,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

(四)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管理体系

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管理体系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从管理制度和决策层面入手,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我们应从决策管理体系的建设入手,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是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持续有效经营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从管理理念更新、规范招聘程序、做好培训工作和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入手,保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云璧.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1(24).

[2] 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 赵景华.人力资源管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同时房地产的大面积建设,对城市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房地产开发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概念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工程质量不仅仅指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它反映

的是包括建筑产品施工质量在内的产品综合品质。其验收标准是基于现行国家

验收规范即所谓国家标准之上的用户标准。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施工质量”

而言,工程质量包含的范畴更广泛,其验收标准更严格,且目前尚未形成统一

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施工质量方面可能由施工原因引起,也可能由设计原因引起(例如露台反坎,露空处涂料,开敞式电梯厅吊顶等)。

(2)产品效果质量方面主要包括:设计引起的建筑产品功能、用户舒适性、美观质量问题。

(3)不满足于政府主管部门竣工验收要求的质量要求(例如出入口净高、通道净宽、电梯前室窗开启面积)

(4)设计出图质量(例如各细分专业图纸设计矛盾等)

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

(1)减少因设计缺陷影响建筑功能性或用户舒适性;

(2)减少因设计缺陷造成工程质量;

(3)减少设计不符合规范影响验收;

(4)减少设计与销售不符引起住户投诉;

(5)减少设计与报建不符影响规划或消防验收;

(6)加强细部构造处理,提升项目精品形象;

(7)减少施工技术层面的安全事故及技术性质量问题;

(8)将施工控制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三、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1)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在公司技术部门的配合下,在开工前由监理公司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并做详细记录。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后报监理公司审核,由项目部审批后实施。

(3)施工放线控制由监理公司监理员、公司项目部测量工程师会同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进行复测。

(4)工程开工审批公司项目部根据开工申请,审批开工报告,并签发开工令;未办理开工手续的工程不得擅自开工。

(5)健全公司项目部施工质量检查日记制度,项目部工程经理每天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施工记录日志。

(6)项目部实行旁站及巡视监理制度。

(7)严格执行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设备报验、检查。

(8)严格遵守分项(部)及隐蔽工程的验收程序

1、分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先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质量报验单,并附质量保证资料及自检资料向项目部提请验收。

2、隐蔽工程验收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做好现场签证,严禁事后补签。

3、一般的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验收检查后签认,重要的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必须组织质量监督站及设计人员共同进行验收签认。

(9)严把精装修交楼标准的质量检查关

1、装修材料的核对装修材料或物资进场后,由公司项目部会同公司相关部门及监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开箱检查,分别核对材质、颜色、色号和产品合格证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材料检测报告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2、对交楼精装修的工程实行分户验收。

(10)工程暂停工与复工

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经专业工程师提出后施工单位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措施不力,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可下达暂停工令;施工单位接到暂停工通知后立刻停工并按要求认真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成后,提出复工申请经专业工程师审核后,可由项目部经理签发复工令。

(11)对已完工精装修进行成品保护

1、公司项目部人员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建筑成品保护规定,并监督执行;

2、成品保护的控制重点内容主要有如下:

预埋给排水管道、卫生洁具、水龙头、花洒、橱柜及随楼附送的物品; 重要的机电设备;门窗及锁、木地板、镀膜玻璃、窗台大理石、防水层、阳台栏杆、避雷针、园建绿化。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具体措施

(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并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基础环节,是项目工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保障,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工程规模大小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的专职质检员,质检员必须充分授权,质量不达标时可行使质量否决权。

(2)对重要部位或重要工序的操作工人实行考核上岗

对于一些对工人操作技能有较高要求的重要部位或重要工序的施工,对操作工人实行考核上岗。

(3)为加强现场过程管理,梳理出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位,项目部相关人员对这些质量控制点必须加强验收、严格把控,具体如下:

1、基础施工:地下室防水施工、止水钢板焊接、地下室顶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预留洞口的封堵和防水处理、地下室结构变形缝设置、后浇带留置及施工、人防设备预埋、防雷接地、电梯井防渗漏措施。

2、主体施工:砌筑及粉刷的抗裂措施、厨卫的防水施工、砌体洞口的位置及防水措施、等电位、粉刷配合比、屋顶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屋面金属构件的接地。

3、保温施工:门窗节点处的防水处理、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粘贴锚固是否按方案进行。

4、外墙石材幕墙施工:膨胀螺栓或者化学螺栓的施工间距、龙骨等的防锈处理及焊接情况、焊接后的防锈处理、石材的防水处理、耐候胶的材料控制、门窗变口的节点处理。

5、旧有建筑外墙翻新:裂缝处理:(1)非结构性裂缝处理用砂轮打磨机将裂缝外表面的涂层打磨掉,露出素混凝土表面裂缝两边各10mm.用钢丝刷和毛刷除去裂缝处的灰尘.在裂缝处涂刷高渗透性底漆一道。采用弹性中涂漆修补平整修补宽度以不大于20mm为宜。(2)结构性裂缝处理。首先用砂轮打磨机将裂缝外表面的涂层打磨掉.露出素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和毛刷除去裂缝处的灰尘,当裂缝的宽度大于0.2mm时,采用加注的方式处理小于0.2mm的处理方法同非结构性裂缝。安装加注嘴,灌注环氧修补材料。

6、施工样板、样板间验收:凡装饰工程(如外墙、抹灰、室内装饰面、干挂石、天花等)、橱柜安装、墙体砌筑、厨房厕所的洁具安装、给排水管道接头、玻璃幕墙、园建、绿化等全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均做样板,装饰装修工程的样板还必须有小样或排版图。施工样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组织施工,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施工单位擅自铺开施工的,项目部有权下达暂停工通知,造成返工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样板间完工后由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样板报验表》,由项目部会同公司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的样板间作为今后竣工验收的标准。

7、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检验,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主要设备的到货检验主要设备如电梯、煤气调压柜、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消防控制柜、柴油发电机组、空调主机(冷水机组、柜机)、水泵等到场后,项目部必须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到货验收。

2)电气设备线路绝缘检查和接地电阻测试电梯、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消防控制柜、柴油发电机组、动力照明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及安装好的电气线路,未安装的电力、控制电缆应在安装和使用前进行绝缘和耐火等级检查,项目部必须安排现场专业工程师监督检查。

3)给排水管道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施工单位做给水管道的分段和系统打压试验时,项目部现场工程师必须在场监督。

4)主要机电设备的单体检验、调试及试运行电梯、煤气、消防、空调系统等安装后,施工单位进行单体试车调试、试运转检验时,项目部现场工程师必须在场监督。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作为建设方的工程管理的思维应该改变,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基础,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业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科技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科技企业集团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发展实力、获得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而,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经济发展应成为我国科技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

一、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相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为由于科技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条件等方面更为复杂与多变,因而,决定了科技企业集团拥有了一些易于一般企业的特点:

1.财务管理层级大且财务目标由最高决策者制定

相较于一般的企业财务管理而言,科技企业集团由于成员企业众多,加上成员企业之间内部的关联交易频繁,因而,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在跨度上、纬度上都要困难许多。首先,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利润的分配上也是比较难以协调;其次,科技企业集团中的财会业务不仅要满足企业内部各种经营活动的需求,还要向政府、社会以及信息的其他使用者提供准确、公正的财务信息。

2.财务活动复杂,企业财务管理控制难度大

一般而言,企业集团具有较大的规模,因而具有规模化的管理效应。而科技企业集团为发挥规模化效应的优势,就会采取多元化的筹资与投资管理策略。结果就会导致财务管理的经营模式、成本核算方式及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时候难度增大,也就进一步增加了科技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难度。

二、当前科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集团管理机制不畅导致企业资金管理失效

由原本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的科技企业集团,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未建立有效地管控体系来实施企业集团策略,依旧存在的现象。由于,企业集团治理结构欠规范,导致下属企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资金管理不严,体外循环现象无法避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进而损害了集团的整体利益。同时,有的企业集团管理模式僵化,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投融资、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资本使用控制得不到位,无法形成良性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企业盈利能力低下,无法在集团内部达到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和融资成本最低化,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2.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手段,难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集团由于组织结构庞大,集团的财政集权、分权问题尚未达成一致,因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内部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尚未形成集团利益的整体意识,经营与管理职能出现界定不清、资源配置与调度不协调等问题。因而,由于财务协调手段缺乏,难以编制全面预算,开展财务分析,因而,很难在集团内部形成协同的效应,开展企业资源配置及管控的全面预算,使得财务预算与整个预算相互不衔接,有的预算的监控力度薄弱、缺少严密的计量标准和绩效考核力度,最终必然无法落实,流于形式,进而难以发挥集团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发挥整体优势。

三、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科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质量

1.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融资力度与能力

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是在保障集团利益的基础上,既要充分尊重子公司的法人地位,还应积极的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因而,应积极的构建适于科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以集团利益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投资控股公司、上市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进一步丰富投融资手段和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支持主业发展。使财务管理涵盖企业投资与融资、收入与分配等多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同时,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对新材料、节能环保、置业、物业等业务进行重组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引入战略合作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落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以确保提供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企业

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做好管理是重要因素,而抓企业管理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基础。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分配都是通过财务管理实现的,企业财务管理则通过价值形态实现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综合性管理,财务反映和调控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购入、销售、及存储等多个环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近些年,一些国有企业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参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管理不力、相对混乱、运营成本过高等现象,制约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兰州电建实业公司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1.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意义

①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呈现出相对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状况,财务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上,认为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仅就是算好账、管好钱,没有真正意识到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有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较为肤浅,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建企业的发展需要。

②公司自成立以来虽然建立了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仍存在财务是会计的附庸现象,财务管理局限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以成本费用控制为主,而在对企业发展中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合理分配等方面的研究管理则相当欠缺,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③财务管理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方位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下生存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核算、分析、对比等专业的财务活动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经营管理漏洞并解决问题。透过价值形态达到对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使财务管理贯穿、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更好的为企业生产经营搞好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

④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理解,通过财务沟通平台,可有效制定和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控制和预算把握,为企业增加收入、减少浪费提供可靠的数据指导,也为企业领导审时度势、全面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可将财务管理责任与企业整体战略充分、有效结合起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健全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①企业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及生产规模不同,其财务管理方式也不相同,兰州电建实业公司在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时必须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才能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开展财务工作,进而实现企业目标,为国家电力建设事业和西部经济腾飞创造辉煌。

②首先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树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想和决心,摒弃传统财务管理错误认识,全力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健康建设。

③企业财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成立专门领导组织小组,为帮助和辅导制度建立工作肃清障碍,全面普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工作的开展。

④其次还要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利用参加培训班、研讨班和会议讲座等加强其对市场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的学习,提高电建企业财务人员爱岗敬业、严以律己的职业道德和现代财会业务水平。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财务部门管理着每一个部门的资金运营,同时每个部门在资金使用、资金节俭问题上接受着公司财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财务制度的约束,因此,只有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到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渗透到每一项工作细节中,才能协调每个部门,保证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可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财务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合理、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运行程序的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可靠提高。

3.1 制定完善、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要遵守《会计法》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结合《合同法》等经济法规,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企业资产安全保障并能合理使用,发挥最佳经济效益。按照公司章程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划分出公司内部管理层、财务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财务管理职权范围,实现全公司财务管理的高效有序运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基本业务程序制度,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业务中的财务核算管理,负债审批及登记、归还、计息处理流程,所收款项的登记、核对、清理及保管,加强项目可行性分析程序、立项审批及管理考核方法的制定,强化项目成本费用计算与资金分摊办法和费用开支审批程序制定等;建立企业财产物资、资金收支管理及其清查盘点制度,对公司各项财产物资的购入、收发、销售、损毁、报废、盘盈亏相关手续及管理建立制度,健全货币资金收付和牵制制度,建立起公司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日常维护及维修制度,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企业财产盘存制对公司财产进行清查盘点。

3.2 遵循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原则

首先要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遵循合规性原则,符合并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此来引导并制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兰州电建公司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及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又不失本行业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这样就充分发挥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其制定出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在进行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和企业财务关系处理时,要立足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的原则,以责任为中心,采取权力作为保证并兼顾利益为手段,强化企业内部在岗人员责任制;而且要保证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全面性,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全面规范化。

3.3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根据国网公司以及国家经贸委颁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中明确提出的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的要求,企业必须全面推行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作为开展集团化管理的突破口实现企业对内部的控制管理。树立正确、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注重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协同效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层级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严格、完善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勇.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开封大学学报,2008,22(3).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内容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利用技术、方法比较与效果评价、经济分析对施工中消耗资源与费用做出指导、监督和调节,对那些还没有发生和发生过的偏差做到及时纠正,把各项费用尽可能控制在控制方案范围内。目前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就是目标管理法。即纵向采用层级包干方法,项目经理根据核定好的利润和施工班组签订以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作为主要指标的承包合同;各个班组负责人把承包指标,使用任务书方法告知作业队;每个作业队把规定的工日作为依据,对施工人员下达每天的施工任务。在横向上,项目经理以委托人身份和公司内部与外部的施工、生产、经营等单位签订预制件、材料采购与外包工程上的经济合同,运用相应的经济与法律措施来规范项目部和其它单位的责任,有效围绕达到成本目标来进行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中成本控制包括三个控制层次:第一层次是项目部和造价人员在整个工程周期落实相互牵制和制约的制度,建立有效的监控防线。第二层次是有关人员处理业务时,需要明确处理权限与责任,要对其进行程序化与规范的管理,把监督过程与结算定期反馈到财务部门相关人员那里。第三层次是把现在的监察、审计部门当成一个基础,建立一个审计小组,受到公司的直接领导并审计项目,建立以查为主要措施的监督防线。这三个层次控制体系对工程项目的经济业务做到防、堵、查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这对尽早发现问题、防范与解决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有直接作用。

工程成本和它持续时间的关系,随着工程时间的延长或者缩短,成本也会随着变化。所以不同安排会有对应的总工期和对应的总成本,这就引起工程总工期与总成本的复杂关系。一般情况下工程的工期与成本关系如图1所示:

在具体工程中,精确绘制该曲线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工期压缩引起可选方案也较多,方案组合形式更是数不胜数。多设计几个方案像模板、设备和组织等方面方案,从中获得工期和成本的几个点,大概能够确定这两者关系走向。

从成本控制内容可以看出,其中最重要的支点就是预算管理,它是对比、分析和制定目标的基础,建立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预算管理的问题

预算管理定义。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预算管理指在某项工程施工中,预算人员把工程文件、国家关于项目限额标准、工程各环节金额指标作为基础,针对工程中各环节在新建、重建或者扩建等方面所需金额做出较为准确的计算与确定,然后实施严格与保密管理。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工程中的预算管理。

工程中预算管理内容。工程中标和在开工前,造价编制和管理的负责人要指导项目部选好工程目标的责任成本,项目部要结合该成本来编制相应的控制计划,已中标额为基础调整预算进而确定工程预算成本,也就是从中标额内除去间接费用和利润等;选定预算成本的税金时,如果它的数额比从业主那里获得数额要高或低,要根据应交数额进行调整;现场经费的短期设施费要结合实际需求情况来调整,先把中标价的短期设施费减掉,再把现场产生的费用纳入预算成本中。预算成本对于项目部成本来说是最高限额,必须不能突破。结合工程合同的承诺、所处环境、人材机情况和市场发展来控制材料费、机械费和人工费、数量很大材料的价格控制表,并编制出分项工程上的责任预算。项目部把分项工程实物量作为基础,结合部门、施工队与班组来分解各自的工程,对于每个部门、施工队与班组建立相应的责任成本,给后面的成本控制打下基础。项目经理对于各分项工程负责人签订把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和基于分项工程的承包合同,分项工程负责人把承包指标以任务书的方式下达给施工队组,每一个施工队组把定额当成参考依据,给小组下达每日具体的施工任务。

现在建筑工程中的预算管理有不少新情况与新问题,例如对造价管理多个部门下达指令、招投标过程中的压价、一些新材料价格问题等。如何找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制约体制,使预算管理不断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这些年来建筑工程中的预算管理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