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周期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危机的周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债务-通货紧缩-大萧条机制;顺周期;金融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0-0065-06
一、金融经济现实挑战传统周期理论
短期经济波动是使经济学家着迷的永恒话题。克拉克曾经说过:“现代世界关注经济周期就像古代埃及人关注尼罗河泛滥一样,这种现象间断地反复出现,它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而它的自然原因却无法理解”。我们显然要比古代埃及人幸运。主流宏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经济波动并对其进行数量分析的框架,然而近些年来,金融经济现实却向传统周期理论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传统周期理论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是不能为金融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满意的解答。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和凯恩斯主义的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框架。虽然两者在许多方面完全不同,然而却都因循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MM定理,1958)的假设,其结论是金融市场和信用市场的各种变化不影响真实经济活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仍然墨守MM定理和从生产函数角度推导经济波动原因的理论传统,在其框架中,金融市场的作用往往被简化成一个代表资金流向的函数,无法被引入经济周期模型。随着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凸显以及经济的日益虚拟化,现代经济周期愈来愈呈现出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特征:经济运行与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形成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放大和加速作用而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严重的衰退。显然,传统周期理论无法为这些现象提供令人满意和信服的答案,宏观经济分析迫切需要寻找更加贴近现实、更具现实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rnanke)从探讨“大萧条”的非货币效果人手,发现信贷市场某些条件(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借贷成本等)的变化会放大并传播初始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随后他和戈特勒等人将金融市场摩擦纳入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分析框架,阐述了最初的微小冲击通过信贷市场状态的改变被传递和加剧的机理,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的概念。金融加速器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和一般分析框架,为现代金融经济周期的诸多现象和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力。
二、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萌芽与发展脉络
伯南克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并不是全新的思想,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剖析大萧条的大师欧文・费雪(L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大萧条机制”。费雪认为,1929--1933年间,在以高杠杆形成的一系列信用链中,初期的商业下滑导致了一些企业的破产和支出下降,并直接导致新一轮的破产潮。在这种直接作用机制以外,是一种涉及所有借款人的更为重要的间接机制在起作用:资产和商品价格给名义债务人造成巨大偿债压力,迫使他们低价倾销资产,这反过来又迫使价格进一步下降,触发金融危机。在费雪看来,广泛的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恶化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产出和价格的自由落体式下降,使当时的美国经济出现一种债务-通缩(Debt-Deflation)越来越严重的自我加速恶性循环。信用市场条件恶化并不仅仅是真实经济活动下滑的简单被动反映,它们本身就是导致经济衰退和萧条的主要力量。“债务――通货紧缩―大萧条机制”虽然内涵丰富且思想深邃,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隔半个世纪,伯南克重新唤起了费雪的主题。伯南克在分析了美国大萧条期间货币与金融总量的相对重要性后,强调金融系统的崩溃才是决定大萧条的深度和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他指出,1930-1933年金融体系全面崩溃、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和银行信贷全面紧缩等导致了当时的经济下滑并转变成长期的经济萧条。伯南克(1995)基本厘清了“金融危机一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滑”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他还和戈特勒(Mark Gertler)等人将金融市场摩擦纳入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分析框架,最终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理论。
伯南克和戈特勒(以下简称BG)在一个“非莫迪利亚利-米勒世界”中,基于一个具有固定规模投资计划借款者(或企业)面对“有代价的状态证实”(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CSV”)问题的代际交叠模型,阐述了“金融加速器”的基本思想。在CSV框架中,企业家净财富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外部融资溢价的上升。因此,一个初始的不利冲击(比如生产率的下降)会减少企业家的净财富,导致内部融资能力降低、外部融资溢价的上升,企业由于融资约束收紧而减少投资支出,这进一步降低了下一期的经济活动水平和企业净财富。伯南克和戈特勒等对此机制进行了梳理,正式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的概念。他们提出:“假设信贷市场存在摩擦或成本、总的融资需求不变、存在不对称信息,标准的贷款行为分析模型证明:外部融资额外成本与借款者资产净值负相关。一般而言,借款者的资产净值随经济周期正向变动(比如企业的利润和资产价格就是随经济周期正向变动),那么外部融资额外成本将随经济周期反向变动,由此触发企业融资的波动,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投资支出和生产波动。我们将由信贷市场状况变化导致的初始冲击被放大的机制称作金融加速器”。伯南克和戈特勒等(1996)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的两个宏观经济动态含义,并运用商业季度金融报告(QFR)的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证实了金融加速器理论的预测。该文为检验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现实存在性提供了基于计量手段的实证路径。
伯南克等早期的开创性研究激发了众多学者的兴趣,金融加速器模型随后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在BG模型中,金融合约只在单一时期有效,戈特勒(1992)证明即使允许放款人和借款人签订多期合同,类似的结论仍然成立;BG的另一个简化假设是产出变化仅仅反映在生产率变化和资本存量的变化上,经济中的总就业保持不变。Greenwald & Stiglitz证明厂商对就业的需求也会受到金融因素的影响,并产生金融加速器效应。Aghion & Bolton详尽分析了整个宏观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BG模型假设真实利率由当前可供选择的技术决定,且固定不变。Aghion,Banerjee & Piketty
(1997)刻划了当利率变动是内生变量时,此类模型的动态过程如何被影响。在BG(1989)模型里,企业净值顺周期变化的主要渠道是外部冲击改变企业现金流。实际上,企业资产净值更大幅度受其真实资产和金融资产之价值变动的影响。Kiyotaki & Moore在Hart & Moore债务合约框架的基础上将上述论点模型化,其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突出特点是资产价格内生的、顺周期的变化是导致借款人的净财富、信贷可得性、支出和生产水平等波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Carlstrom & Fuerst将信用市场的特征方程纳入通常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藉此量化经济周期中成本对厂商投资需求和经济总产出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这直接启发了伯南克等的研究。Ber-nanke、Gertler & Gilchrist(以下简称BGG)的在Carlstrom & Fuerst研究的基础上,将信贷市场不完美和企业净值纳入动态新凯恩斯(Dynamic New Keynesian,简称DNK)模型的分析框架,设计了一个可供计算的包含金融加速器的一般均衡框架,并通过该模型定量地展示了金融加速器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BGGTM是金融加速器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其所建立的数量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为后续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此后有关金融加速器的大多数研究多是基于BGG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Stochastic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的框架下展开的。随后,伯南克和戈特勒(2001)探讨了金融加速器效应下针对资产价格动荡的货币政策规则,提出总体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下的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准则。自此有关金融加速器的研究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三、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现实解释力
金融加速器理论为理解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可以对现代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危机中的诸多现象给予更加贴近现实、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1.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加速器
现代经济周期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周期的萧条、衰退阶段往往发端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一个典型例子是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长时期衰退。Ichiro Fukunaga(2002)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由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以及90年代晚期银行系统的大规模运转失灵,可能存在非常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他运用日本数据校准了包含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结果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确实能够解释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衰退中企业投资的大幅波动。Hitoshi Fuchi、Ichiro Muto和Hiroshi ugaj(2005)同样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导致的经济衰退进行了历史考察。他们对BGGTM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GMM估计,之后通过模拟发现可识别的净值冲击对产出和价格产生了显著而持久的影响,结论是负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融加速器效应能否对经济萧条、衰退时期投资、产出的大幅波动给予更好的解释呢?学者们基于BGGTM模型,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借助真实经济周期的校准技术对此进行了经验研究。Simon Hall(2001)在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早期英国企业的投资支出、财务状况和融资可得性相互关系的考察基础上,基于BGGTM模型用英国数据进行了校准、模拟,结果显示有金融加速器的模拟结果能够更好地符合此期间企业的真实活动和融资行为的关键特征,这表明金融加速器效应能够较好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英国经济的衰退中企业投资和金融状况的关系以及投资、产出的波动。
现实经济周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周期动态的内生非线性,货币政策的周期非对称性即是很好的例证。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可以对此给予很好的解释。金融加速器的宏观动态预测之一是随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金融加速器效应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在拥有充裕内部资金的经济中,当前企业利润的噪声冲击对投资支出没有影响,金融加速器机制效应微弱。相反,利润波动将对支出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衰退程度的加深,货币政策不仅通过资金成本等直接效应对经济体产生影响,同时由于融资者资产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金融加速器效应越来越显著,从而对经济产生愈来愈显著的影响。现实经济周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非对称性,一个现实例证是在由紧缩货币政策引起的经济下滑初期,小企业存货、销售等下降得更快、更多,小企业在产出的下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Gertler & Gilchrist,1993,1994)。金融加速器对此同样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这是因为,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信息问题更加突出,外部融资的成本更高。在经济繁荣时期,顺周期的企业净值为外部融资提供了充足担保,因此,不同类型企业的真实经济行为差异表现不明显。而在经济下滑时期,企业净值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问题凸显,银行信贷更多地流向大企业,导致中小企业的固定资本、存货投资支出等更早、更大的波动。
2.金融加速器与金融危机
(1)金融加速器与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学者们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金融危机和汇率制度安排、国际经济波动的传播等进行了探讨,相关的文献如Gertler,Gilchrist和Natalucci建立的小型开放经济模型,Faia建立的两国模型,Gilchfist,Hairault和Kempf(2002)的欧元区模型以及Natalucci(2001)的三国模型等。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贬值国经济的急剧崩溃使传统开放经济理论遭到了广泛质疑。传统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表明本币贬值将提高外国产品相对于本国产品的价格,导致本国产品被更多的消费,从而通过“支出一转换效应”带来产出的扩张。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学者们认为由货币贬值带来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产出急剧下降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是因为,东南亚新兴市场的外部债务几乎全部是以发达国家货币(主要是美元)计价的。当企业的收入以本国货币计价而债务以美元计价时,未预期的本币贬值严重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这反过来影响了其借贷能力。而贬值进一步恶化了借贷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外国资本的风险溢价大幅度上升,外国借贷急剧收缩,由此导致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崩溃。Cespedes,Chang and Velasco将上述作用渠道纳入不完全竞争、粘性价格的新兴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中,对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的产出收缩给予了更加正规的描述,同样的结果被Gilchrist,Gertler & Natalucci(2003)、Tovar(2003)和Cook等发现。
对开放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讨论的另一个重点是金融危机和汇率制度安排的关系问题。
Gertler,Gilchrist & Natalucci(2003)结合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的经历,建立了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小型开放经济的模型,揭示了影响企业产量的财务状况与汇率体制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如果将金融危机模型化为对大量的未预期的本国风险升水增加的内生效应,在浮动汇率制下,风险升水的增加将被本国货币的贬值所抵消,贬值减弱了对本国利率的影响,避免了资产价格和投资支出的大幅下降;在固定汇率制下,本国风险升水的增加导致本国利率的立即上升、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和外部融资升水的增加,因此,固定汇率体制下金融加速器效应大于浮动汇率制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学者们亦把金融加速器原理运用在解释国际经济波动的传播方面。Gertler & Gilchrist(2002)分析了金融加速器在货币联盟体系中的应用,结果发现金融市场的摩擦为统一货币区的不对称冲击提供了重要的国别间传导渠道,金融合约不对称的存在放大了货币区国别经济周期的差异。Ashoka Mody,Lucio Sarno & Mark P.Taylor(2007)的研究则提供了跨国金融加速器存在的经验证据。他们将信贷市场不完美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与国际间、地区间的经济波动协同研究结合起来,考察了国家间和国别上的信贷周期在解释产出波动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运用四个主要经济体和两个地区1971-2001年的数据,发现地区和国家信贷可得性指标在解释产出的共同活动方面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
(2)金融加速器与次贷危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复苏连续调低利率,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学者们对房地产部门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给予了高度关注。Aoki等在BGG模型中引入了房地产部门。在该模型中,住房既提供消费流,又是家庭借贷的抵押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家庭拥有更多的抵押价值,反过来刺激其更多地借贷为消费或房屋投资融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和经济扩张,货币冲击在房地产价格、住房投资和消费中的作用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被放大了。通过模型化以房屋所有权为担保的额外借贷成本的降低,Aoki等指出金融监管的放松和金融创新会强化金融加速器效应。Matteo Iacoviello(2005)发展了一个包含名义债务和与房地产价格相连的担保约束的名义货币周期模型,其中金融加速器机制通过两个渠道产生,房屋的担保效应提高总需求对房地产价格冲击的影响,需求冲击推动房地产价格和名义价格同方向运动,并被放大和传导;价格水平的上涨又减少了名义债务的实际价值,由于借贷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贷款者,以及财富的重估效应从而刺激消费和产出的进一步上涨(即名义家庭借贷进一步放大了房屋的担保效应),产生更加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其他学者运用跨地区(Lamont and Stein,1999)或跨国(Alemeida,Campello and Liu,2005)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检验家庭(或消费)金融加速器效应假说的有效性的同时,提供了有关房地产价格、净债务可得性和家庭消费间同向运动的强有力证据,表明了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之间的紧密关系,Richard Disney,Sarah Bridges & John Gathergood发现相对于无信贷约束的家庭来说,房屋价格的上升放松了有信贷约束家庭的信贷约束,因此这些家庭会更多地再融资,从而可能推动房屋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和商业周期的繁荣。Dell Ariccia等的实证检验表明,房贷标准的放松与信贷的超常增长、房价的过快上涨以及按揭贷款的高证券化率等联系紧密,且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为透视次贷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
篇2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集团公司与旗下瑞穗实业银行、瑞穗银行、瑞穗信托银行、瑞穗证券等公司一道,致力成为有助于社会的、最受信赖的金融机构。
瑞穗金融集团将CSR方面的举措定位为“以创造和发展新的企业价值为目标的企业行动的主轴”。在集团中设置CSR委员会的同时,还设置了专职部门――CSR推进室,以完善推进集团统一举措的体制。
瑞穗金融集团要求控股金融机构的CSR行动包含三个主题,即“维持信用秩序,确保对储户等的保护”、“塑造未来的金融”、“为了从本质上推进CSR活动而提高企业经营的素质”。对此,瑞穗金融集团分别在五个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活动(如下图)。根据社会形势及与利益相关方对话等产生的意见来选定具体举措,并通过CSR报告来汇报每年的成果。
着力塑造未来的金融
一是推进环保举措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演变为全球性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瑞穗金融集团认为可以通过金融机制对环保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目前,整个集团正共同推进加强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业务以及降低自身环境负荷等环保举措。
遵循赤道原则
瑞穗实业银行是在瑞穗金融集团旗下,以大企业(部分上市企业等)及其集团公司、金融机构、公共机构、以及海外的日资和非日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在中国,瑞穗实业银行以1981年设立的北京代表处为开端不断扩大网点,并于2007年6月作为首家日资银行设立了当地法人――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目前,除了在上海的总行以外,分别在北京、大连、天津、青岛、无锡、苏州、武汉、广州、深圳共设有9家分行和1家支行,连同瑞穗实业银行代表处(南京、厦门)构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
瑞穗实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为了开展关爱环境的投资及融资项目,于2003年10月在日资银行中首先采纳了“赤道原则”。基于该原则,在实施项目融资时,考虑对被开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不悖。同时,瑞穗金融集团还作为世界上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集团的运营委员会成员发挥领导作用。
在中国,除了向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大学举办关于赤道原则的说明会之外,瑞穗金融集团还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提供采纳赤道原则的支持。这些举措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好评。2009年3月,瑞穗金融集团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环境投资保护大会”上荣获“2008银行绿色会融贡献大奖”。
开展环保相关业务
瑞穗金融集团各公司都已开展与各自业态相应的环境贡献型业务。例如,对降低环境负荷业务提供融资及咨询,开发和销售含有环保概念的各种金融商品,等等。
在中国,瑞穗金融集团也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知识、持续积累的金融经验以及与广泛的客户关系等优势,来支持各项节能环保举措。例如,2010年3月与6月,分别与武汉市政府、青岛市政府签订了关于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协议书;2011年6月,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日本东芝集团签订了关于推进“环保城市项目”的备忘录;11月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日本东芝集团签订了关于“节能环保事业合作”的备忘录;紧接着12月,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本日挥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成立“中日节能环保基金”的备忘录。
二是支持金融教育
为支持金融教育,瑞穗金融集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例如,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方面与金融教育相关的大学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举办职场体验活动,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设置义务教育课程、义务讲座等。2010年共举办了150次职场体验活动,上门授课与职场体验的听课人数累计超过1万人。
自1979年以来,瑞穗金融集团每年均举办“MFS金融研修班”,邀请来自中国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10至15名人员前往日本,参加日本的经济、产业、金融市场相关课程,参观IY-。瑞穗金融集团还设置了“瑞穗基金”,并以存款利息为本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3届“瑞穗基金金融论坛”。另外,参与了由中国日本商会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视察日本‘走近日本、感受日本”’活动的策划,并接受参观银行办公室的请求,为大学生提供住宿场所等。
此外,在慈善公益方面,瑞穗金融集团以支持中国的基础教育为目的,在自2006年起的10年内分别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中学设置“瑞穗奖励基金”,向各校选拔的学生和教师发放奖励金。
在发生各类自然灾害时,瑞穗金融集团全体员工均积极参加捐款。2010年,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员工发起募捐活动,向甘肃省泥石流、青海省地震等灾区人民捐赠了21.932万元人民币;瑞穗金融集团和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分别捐赠了1080万日元和20万元人民币。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灾害中,包括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捐赠的18,1万元人民币在内,集团国内外员工共捐赠了6637万日元。
篇3
此次股灾暴跌严重程度,对比历史上海外牛市的中期调整也不遑多让。本轮A股创业板和中小板最大跌幅已与1987年美国股灾相当,但耗时更短,单个交易日平均跌幅更大。在连续大跌中,沪深两市市值蒸发了21万亿元之多,户均损失超过42万元,市值蒸发总量相当于一个深交所的全部股票市值。
虽然股灾之后,“国家队”大规模入市,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救市,股市危机已初步得到缓解,但由股市暴跌所引发的社会恐慌还在延续,对于股灾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担忧亦在引发诸多人的担忧。对于当前由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能不加以警惕与预防。
分析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其根源是资本市场表现长期与基本面背离且得不到收敛,若存在高杠杆融资维持泡沫,则泡沫破灭后危机的深度和长度将急剧加深。通过比较历史上主要金融危机及其救市途径的比较,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中国台湾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中国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债务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和低利率时代;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5)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政府果断出手是政府惯例。回想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香港,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当时香港政府的果断出手干预,已经沦为超级提款机的香港将会面临何等灾难,以及其对内地造成连锁反应。更为深刻的案例是欧央行行长德拉吉曾在2012年欧债危机最为严峻的时候,曾抛出“whatever it takes to save the euro”(不惜一切代价维持保卫欧元)。此举让欧央行在市场恐慌之际,力挽狂澜,重拾市场信心,避免欧元危机爆发。
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涵义和利弊
(一) 公允价值会计涵义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价格、公允市价。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所确定的价格,或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无关联双方的一项资产可以被进行买卖的成交价格。在购买法下,购买企业记录合并业务需要对公允价值的信息进行运用。确定公允价值,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非常重要。在实务中,基本上是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被并企业的净资产。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市场价值作为负债和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利弊
公允价值被批评的主要原因有:(1)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着高成本、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因素,致使在可靠性上公允价值较差;(2)公允价值的财务报表项目增加的波动性,可能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会产生误导;(3)报告的损失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损失是暂时的,损失在市场恢复后将得到逆转;(4)在市场交易不存在的情况下,在会计计量中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限制技术很难操作。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问题
(一)负反馈效应
因为活跃市场消失,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CDS、CDO、MBS及ABS等次贷产品的级次降到二或三级,致使金融机构的巨额未实现的损失得以确认,引起投资者对这些巨大的账面亏损恐慌性的抛售,对次贷产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了,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对更大幅度的减值损失不得不进行确认。
(二)混响效应
随着金融创新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不断深化的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金融市场间出现巨大的混响效应。 (三)顺周期效应
金融机构杠杆具有顺周期效应,在经济萧条时减少杠杆,在经济繁荣时增加杠杆,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机构更多的资产,明显表现这种顺周期效应。
(四)非活跃市场的挑战
非活跃市场,主要表现在其他投资工具和次贷产品交易金额减少、交易频率降低和出价与要价差价增大等。
三、金融危机中解决公允价值问题的建议
(一)金融监管与会计准则制定相协调
金融监管机构与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应加强合作,在现行金融监管中使逆周期因素加入。三种改革金融中介的方案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可以减轻,即逆周期的最低资本的采用要求管制减轻资本负债表的波动和金融机构杠杆;采用向前看的动态拨备制度,对萧条或繁荣的周期波动减轻;改革金融中介结构,对中介链条的长度进行限制,提倡较短的中介链条形成。在监管机制中逆周期的措施引入,如调整最低资本要求,可以将其与系统性风险相关的系数和宏观审慎监管和联系起来。
(二)提升估值技术明确估值条件
通过借鉴美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方面的指导意见,对公允价值会计估算的适用条件进行明确,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并辅之以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等相关知识,对计量估价模型进行开发从而更加成熟,对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进行提高,使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得到保证。还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价格或公开的网络平台,并保证每个月相应的机构相关信息,包括相应的行业模型、参考价格、指数及参数和公允价值等,使公允价值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或者标准。
(三)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要不断加强
披露包括:(1)主体应用公允价值负债和计量资产的范围;(2)主体计量公允价值所用的依据的假设和估价技术;(3)对主体损益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影响。可采用VaR法对于特殊金融工具披露风险。不仅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风险管理活动,而且对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和执行力度要不断强化。 (四)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坚持不动摇
通过对“顺周期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证明“顺周期效应”与公允价值并无直接联系。(1)市场价值的顺周期性并非是公允价值计量特有的现象,资本逐利本性的推动是其背后的原因;(2)次贷产品的复杂性特征与“顺周期效应”有直接关系,次贷产品的复杂性特征源于次贷参与者通过信用衍生、证券化等复杂分割次贷产品风险的过程,也与金融机构安排许多次贷产品作为表外融资有关。
参考文献
[1]王守海.公允价值和财务报表波动性研究:次贷危机分析视角[J].新会计,2009(08).
[2]孙俪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
[3]周明春,刘西红.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09).
篇5
自2007年7月以来,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断加深,逐渐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引起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这场风暴先是摧残了华尔街以及全球重要金融机构,导致美国五大投行、两房公司以及AIG等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以及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目前又开始逐渐影响实体经济中的房地产、汽车、IT等行业,使得失业率不断走高,消费支出快速减少,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是什么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进而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破坏传导效应,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方向如何,中国经济又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全球经济运行周期的必然结果
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发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务引发的金融领域信贷危机。然而,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信贷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与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金融领域扮演的主导角色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点与全球经济运行中的调整阶段不无吻合。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回顾美国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看出,美国的发展与停滞,与全球经济的上行及减速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美国占全球GDP比重仍然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
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已经被证明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通过周期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研究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扩张期后必然伴随着一个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调整期的到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美国经济发展周期状况:
美国GDP调整的年份发生在1973-1974、1981-1982、1990-1991、2001-2002,一直到近期我们预测的2008-2009年。从中可以看出:
1、经济周期时间上,8-10年美国经济便会出现一次调整,从而带动全球经济步入调整;
2、调整幅度上,1982年的调整幅度较大,由于当时两次石油危机聚集的恶性通胀导致经济生产大倒退,其余年份调整幅度都在1%之内;
3、调整时间上,每次调整时间都维持在2年左右;
4、调整原因上,全部是由于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导致。其中,1973-1974年为第一次石油危机、1981-1982年为第二次石油危机、1990-1991年为日本、俄罗斯、拉美等危机集中爆发、2001-2002年为网络泡沫破灭、2008-2009年为次级债危机。
综上分析,结合经济发展的周期理论,本次经济低迷是在经过2002-2007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一个必然调整时期,本次经济调整即使不由次级债危机引起,也会由其他方式爆发,因此本轮金融危机在此时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
全球经济面临调整
低迷状况还将持续
按照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一个经济周期要经历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过前一阶段2002-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经济必然面临一个调整阶段。
从近期各国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蔓延至实体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和增长放缓已经不容置疑。欧元区和日本已经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长率为负值,正式出现了经济衰退。美国第三季度的GDP下降0.3%,美国已经宣布2008年经济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之中,从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到房地产业、汽车业等实体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还在深化。
这次金融危机会带来大萧条吗?从当前情况看,此次危机规模很大,但和以往的危机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在应对措施上有很大不同。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这次危机出现后,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迅速采取了果断的大规模救市计划,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抵御金融动荡。同时各国协同连续降息,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经济。虽然如此,要使经济脱离严重的衰退、迎来复苏,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萧条不可避免,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在2009年延续目前的调整,进入衰退阶段。如果当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足够有效的话,全球经济可能在2010年逐步复苏,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中国经济发展“危”“机”并存
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实际已表现在多个层面。在宏观经济层面,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外汇储备可能的缩水、外贸出口的减少、经济增长的减速。在经济微观层面,情况可能更为严重,这就是大批低附加值中小企业面临困局,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其中出口型纺织企业就已倒闭上万家。显示金融危机正冲击中国大陆的实体经济,而企业倒闭增多,将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即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是此次危机加剧的因素以及是否应当对其进行修改,已成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我国现行准则中充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将由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直接列入企业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项,说明今后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活动控制的市场环境。本文以2008年12月31日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将2007年和2008年数据进行对比,以揭示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影响程度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现状
(一)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体分析 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2008两个年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的统计(表1)可以看出,2007年共有427家上市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情况,而2008年共有400家上市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情况,总额为242489.86万元,披露公司数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较2007年都有大幅下降。但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损失两个项目单独来看,2008年上市公司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2007年的变化,要远大于2008年上市公司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2007年的变化,最终导致了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的减少,进而将会直接导致200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减少。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来讲,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范围比较谨慎,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会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两个项目,因此,本文的分析对象主要集中在这两点。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的引入,有利于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必将对金融企业的会计实务和风险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对于非金融类的上市公司来讲,虽然金融工具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这两年进行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较多,所以金融工具准则在上市公司运用的也较为普遍,影响范围也较大。从统计数据(表2)可以看出,2007年有296家上市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情况, 2008年则有392家上市公司披露,数量有所上升。但是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市值的变化来看,则呈减少的状态,并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年度的净利润。
(三)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需要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对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并确定使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一旦房地产升值时,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又由于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使费用减少,也会增加当年利润。因此,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会随房地产市场价格成正比例变动。从(表3)可以看出,2007年共有67家上市公司对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4.58%。2008年则有71家上市公司对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占当年度上市公司总数的4.45%,比重有所下降。这大概与现行准则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为成本模式,计量模式具有不可逆的特点。因此,为了规避会计政策选择后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行业风险问题,多数上市公司选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关。但由于本文旨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因此,把关注点放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这些公司上,以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当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净利润产生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股票价格指数具有宏观经济先行指针的功能,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及其净利润的大小。
(1)经济周期因素。回顾我国20年来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见表4),我国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连续十多年保持高速增长,GDP增长率最高和总量增幅最快的年份是1992年至1993年,分别都超过了10%和20%。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步入经济收缩期,到1999年底,7年内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仅1%左右,波动较为平缓,但下滑时间较长。从2000年开始,宏观经济开始走出低谷,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但是经济增长率仍在低位徘徊,且面临较严重的通货紧缩。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2003年至2007年GDP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而到了2008年,中国经济从前期的高速增长开始逐渐回落,周期性的调整已经开始,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进入经济收缩期。部分人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由2007年年底经济增长过热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以及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的。还有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有内在的调整要求,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会调整。从根本上讲,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衰退时,股市行情必然随之疲软下跌;经济复苏繁荣时,股价也会上升或呈现坚挺的上涨走势。即在金融危机以及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经济进入了收缩期,会导致股市行情有下跌的趋势。这一点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得到验证。从(表5)可知,2006年至今,股市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运行情况相一致。从2006年至2007年,股市进入第三个周期中的上升阶段,宏观经济也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股市进入了第三个周期中的下降阶段,而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的决定作用是内在的、长久的和根本的,但这并不代表两个周期永远都是完全同步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股市的波动也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可能产生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同步,甚至背离的现象。
(2)货币政策因素。货币政策是政府用来调节经济走向,刺激或者收缩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市场,以达到调控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目的。以利率为例,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将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随着企业股票发行和筹资量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会相应扩大,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进而会带动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利率的变化具有直接或间接调节经济的作用。因此,当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并且影响到实体经济时,各国央行选择通过利率来调节。2008年10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央行、英国英格兰银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发表联合声明,采取降息措施以缓解全球金融局势,均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而我国央行随后也宣布,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将2008年我国央行利率调整与股票价格短期波动进行比较见(表6)可以发现,2008年主要有三次降息活动,总体上看,利率调整对股票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较明显,主要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因此,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刺激政策的出台,以及逐步降息的作用,利率对股市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
(3)汇率因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仅从8.70上升至8.28。从2005年我国开始了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宽了人民币汇率的每日波动范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逐步走高,在短短2年中连续突破8.00和7.50关口,至2008底已升值到了6.8346元。汇率波动使得整个宏观经济易受到外部冲击,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造成影响。汇率波动也必将对上市公司进出口价格产生影响。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减少其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此外,汇率浮动后,海外游资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或流出以进行汇率投机,从而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4)国家财政政策因素。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对股市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国家财政支出紧缩时,市场资金紧缺,利率上调,股价通常会下跌。而财政支出增加时,金融环境放松,市场资金充足,利率下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很多游资会从银行转向股市,股价往往会出现上升。将我国近几年内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后可以发现(表7),财政支出数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速较2006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但2008年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速较2007年仅上升了2.5个百分点,出现回落的趋势,究其原因为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使国家在2008年初实行了紧缩性财政政策。银根紧缩,经济增长减缓,多重因素促使股指迅速下滑,2008年年末股市上证A股综合指数降至1821点。
(5)对外投资因素。金融危机导致各国企业面临普遍低迷的市场需求。因此,各国在2008年均不同程度地大幅削减了其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经急剧下滑到了2%的增长水平。由于受到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削减的影响,许多周期敏感性行业,如汽车业、交通运输业、金属及非金属制品业,以及化工行业等的盈利状况都有所下滑。从更大范围来看,整个制造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而那些更多来自于稳定需求而较少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如农业、食品及服务业等,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此外,对于中长期市场需求迅速膨胀的行业,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会相对小一些。这些都会无一例外地表现在上市公司的股指变化上。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8 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快速下行,房地产行业也受到重创,除了房地产价格出现调整外,成交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来说,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1)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如(表8)所示,2008年前三季度,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28.9%,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4%,行业的业绩增速出现明显放缓。除此之外,通货膨胀推高了房地产行业的建筑成本,房地产公司净利润增速下滑比营业收入要快。2008年前三季度,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37.1%,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4.7%。
(2)房地产行业市场分析。2008 年1月至10月,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表9),其中,商品房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7.4%,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5%。从商品房月度数据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自2007年10月以来已连续12个月下滑。从重点监测的几个大中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均出现了成交量的大幅萎缩,销售面积同比减少幅度在23%至54%之间。大中城市销售量的萎缩幅度大于全国平均值。2008年1月至10月,根据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新建商品房的平均销售单价为3,933元/平方米,较2007年的3,885元/平方米上升1.23%,较2008年7月份最高的4,013元/平方米出现了下降,年度同比涨幅也是1995年来最低的。从(表10)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全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除少数城市外,绝大多数都呈下降趋势。很显然,2008年房价已开始从高位回落。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统计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汇率浮动、利率调整、以及对外投资等因素都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并且表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减少,也即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产生,这些最终会直接影响到2008年度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数值,且表现为利润减少的趋势。二是从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情况和2008年全国房产市场的销售情况都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不小。特别是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的下跌对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来说,其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必然减少,也即会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产生,进而减少2008年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但应当注意到的是,政策是影响中国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走向的很重要的因素,政府的后续政策还有较大的空间。从国内形势来看,政府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短期拉动效应正逐渐显现,当前宏观经济已显露出复苏迹象,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也将逐步回暖。
*本文系航空基金项目“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成本控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ZG55012)及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3073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特征;非周期性;预警机制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据宋涛所言,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的金融动荡。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一般有四种。
1.货币危机。又称货币汇率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引起资本外逃、利率上升,造成金融市场混乱的情况。货币危机多发生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和汇率制度存在缺陷的国家,在投机的冲击下导致货币大幅度贬值,迫使当局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或大幅度提高利率以保持本币币值稳定,结果造成一国的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严重混乱,甚至使原有的汇率制度趋于崩溃的局面。它对证券市场、银行业、国际收支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将产生强烈的影响,容易引发证券市场危机、银行业危机及债务危机等多种危机。
2.债务危机。一国或地区无力偿还其所欠的外债,引起外资抽逃、金融环境恶化的情形。债务危机通常发生在借入大量外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形势变化和管理不善导致短期内无法支付到期的本息,引起金融市场恐慌。
3.银行业危机。又称金融机构危机,是指由于银行所持有的债权资产无法收回或权益资产价格下降引起丧失支付能力或破产倒闭的情形。银行危机通常会在银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一批金融机构丧失支付能力或破产。
4.证券市场危机。又称资本市场危机,表现为资本二级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强烈波动,由于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并竞相退出,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金融资产价格狂跌,股市崩盘。
二、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传播范围广
在二战前,金融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偶然性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影响,其发生频率也是有限的。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波及范围较广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危机使固定汇率制受到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债务危机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有加快的趋势。从传播范围看,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明显不一样,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爆发的,然后传播到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所受的冲击较大,以及欧美股市受到波动,它们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相反,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墨西哥金融危机也是从墨西哥迅速蔓延到阿根廷、秘鲁、巴西、智利等国家,而这次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金融危机的非周期性和突发性
传统的金融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引起的,并伴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高峰和低谷。然而,当代金融危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随经济证券化、国际化、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经济运行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经济运动的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危机,首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当代金融危机的超前性、突发性加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三)金融危机的蔓延性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一旦重要国家内部爆发危机,就将迅速的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四)外汇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由上述可知,拥有一国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控制了该国的经济。当外汇的剧烈变动时肯定会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轻则经济衰退,重则出现金融危机。同样的,国际游资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是以套利、套汇从而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资金。近年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是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实质上充当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力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金融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常因信息分散与金融衍生工具增加而使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是国际货币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为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经济的稳定,只有通过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有利于信息集中和有效监管国际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机制
鉴于以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国际金融风险的七项预警指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账户逆差、消费比例过大、预算赤字较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相对应于这七项预警指标,必须尽快建立起配套的金融危机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预警网络。同时,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金融衍生物市场的监管水平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生信用危机,将极易引发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的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提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所必须的条件。
(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和引导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国资本必须进行适度的监控并有效利用,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和投向,尤其是控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投向,防止短期资本大规模撤离,遏制资本流动中的投机性和破坏性,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逐渐加快,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危机发生的原因,了解危机发生的特征,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使我国在危机中依然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挑战 发展
一、引言
会计准则对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而这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引起我们对会计信息规范的思考,同时必须考虑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方向。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的会计准则的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引起的争议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问题。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活跃市场,那么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如果市场不存在相同产品的成交价,那么类似产品可观测到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如果上述两种条件均不具备,则需要通过产品的价值评估来量化公允价值。综上,可以得出国际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上有双重原则――市场客观性原则和主观判断性原则,这两种原则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极易诱使判断主体出现估值偏好的现象。(2)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会计以盯市为原则,资产价值与市值相衔接,往往容易导致“顺周期效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当市场环境良好时金融产品常常回报率较高,管理者往往会盲目乐观、大胆冒进,加重的投机欲望促使使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不断上涨。然而当市场出现利空的时候,金融产品的价值就会迅速下降,此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就需计提减值准备,从而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进而陷入不断抛售金融产品的恶性循环之中,直至金融危机爆发。(3)增加。“非理性投资行为”。公允价值应当在一个非常健康的市场环境下使用,这个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灵活的调控机制和健全的政策体系。不但要防止经济过热,还要要防止经济过冷,既不可以在市场高涨时“火上浇油”,也不可以在市场低迷时盲目看空。有些企业在金融动荡时为了规避责任,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变更同一企业、同一债券的信用等级,这不但加剧了市场恐慌,也形成了消极因素累加放大的作用。
2 会计信息的披露
此次金融危机,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需要依据会计提供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权益状况变动表等财务报表外,其他的信息披露要求主要集中在对报表信息的解释和补充,主要以报表附注和补充信息的形式存在。对于金融监管来说,信息披露的内容除了包括财务信息外,更多的是要求披露风险方面的信息。
3 现行的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没有充分反映企业资产整体价值
所谓企业的整体价值是指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价值,会计准则应当采用恰当的计量方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内在整体价值,但是目前的会计准则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现行的会计准则只公允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而对是否要公允反映负债没有明确的规定。(2)现行的准则虽然对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非流动资产规定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没有明确地规定上述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如果期后升值的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更不能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3)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不能是单个资产价值的累加,而应取决于未来持续流人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
4.现行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合并报表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另外,合并财务报表可以控制人为粉饰财务报表。但是,合并财务报表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某些缺陷,例如,合并财务报表增加母公司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金融危机下会计准则的改革方向
此次金融危机百年不遇,给我们的会计行业带来了极大地带来的挑战。那么,会计准则应该如何从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来加快自身的改革呢?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顺应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改革方向进行相应的改革,即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建立前瞻性和逆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
对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修改,吸收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精华”,消除两者的弊端,通过合理的改善,对未来会计准则进行改革。
应当尽量降低公允价值会计的复杂性,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不要追求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加强计量方法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增加对风险信息的披露。
充分发挥会计准则监督功能。会计不但有核算职能,还有应有的监督职能。所以,应首先加强对公允价值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快完善会计监督的相关预警制度。其次,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威慑力,以规范执行者的行为。最后,对于相关信用评级机构或个人,要进行相应规范,防范其不作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扩大化。为了提升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对金融衍生产品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决策,应加强对其定价模型、假设前提和相关数据来源等因素的披露力度。
此外,针对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建议对外取消合并报表的使用,进一步完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核算方法。为了提高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建议计提企业经营风险金等措施。
参考文献
篇10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保险行业。尽管中国寿险公司在国家政策壁垒的保护下,没有出现由于直接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带来的财务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相对较小,但这对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中国保险业来说,依然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前,中国保险公司受到了以下四方面影响。
1.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投资市场疲软造成中国各寿险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3.8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4.74亿元增长了55%;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6.4%;中国太平洋实现净利润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8.88%.
2.营业收入稳步提升
寿险公司积极调整了业务结构,使保险业务收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达到2955.91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50.34%。中国平安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1.78亿元,同比增长27.79%。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660.92亿元,较上年增加30.39%。
3.大多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充足
收到中国资产市场的负面影响,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是均高于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截至2008年末,中国人数寿险业合计偿付能力溢额1141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310%。平安保险公司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8%,较2007年的486.7%出现明显下滑,其寿险偿付能力在180%以上。太保人寿保险业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编辑:)
4.调整资产结构,加强实现风险管理
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中国保险业迅速做出反应,在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面对不利的投资环境,大多数寿险公司一致的举措都是积极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如进一步加大债券类投资占比和固定存款投资占比,并缩减了投资风险较大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如下表所示。
二、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由于政策壁垒等原因是中国寿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直接受损情况不大,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势必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寿险公司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缺乏足够认识,超范围、超比例投资时有发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寿险公司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是一次难得的风险教育机会。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强调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注重承保和投资的共同盈利。
2.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提前进行风险防范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确保寿险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中国寿险公司需要关注宏观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经济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注对保险业产生突出影响的领域,有准备地化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可能给寿险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3.加强银行合作
2008年以来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不断走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因此发生了变化。银行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适当减少贷款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中国寿险公司应该抓住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机会,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和寿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有利于扩大寿险产品的销售份额。
4.发展保障型产品
近年来,寿险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型产品占比过高等问题。在现今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背景下,保障型保险产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应加大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力度。
5.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寿险产品对销售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基本的保险知识和营销技巧,还要有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要根据当前实际,探索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寿险销售资格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摘要: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寿险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各方面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影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