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篇1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五中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王一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也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理解以上表述?

王一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过去30年我国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而且使原有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不仅表现在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化解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后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还要为我国今后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人民论坛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舆论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这种深刻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一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所谓“渐进改革”,就是改革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地方。所谓“增量改革”,就是在保持“存量”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育新的“增量”,以市场化的“增量”推动“存量”调整。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试验。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要求推进全面改革,也要求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王一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就是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就是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以加快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以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人民论坛记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强民富”的呼声很高,您如何看待民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内需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这些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30年具有长远意义。请您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选择。

王一鸣:第一,立足于国内需要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国需求调整的基本方向。

首先,调整两个结构,一个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一个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进出口的规模、减少出口。投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换,不是简单压缩投资,因为投资里面有40%的消费转换成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消费动力,在动态中调整这种比例关系,不能静态地去看待此问题。因此,我们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其次,因为工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储蓄率会相应的下降。再次,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政府的储蓄率会下降。

第二,以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生产业已经成为价值链增值的主体。产品增值环节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服务环节,不在制造环节,而我国几乎都是在制造环节。其次,制约我国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附加值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大多是低附加值企业、初级加工业。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战略性信息化产业的加快发展,通过展开组织调研,提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区域布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

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

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机车车辆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

篇3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问题 自主创新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五年。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年度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年外),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可是,党的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经济发展代替经济增长,也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平等教育、保证平等机会、解决腐败和破坏环境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GDP年增长率都在8%以上,但总体来说还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依然是以高投入为支撑

我国的经济长期存在着高投资率,低投资效率的问题。40%的投资率远高于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技术创新所占的比重很小。据统计,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

(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弱

我国技术贡献率不到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并且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三者脱节,企业虽然研发的产业化目标很明确但研发能力不足,科研院所虽然具有大量的研发设备和研发人才但却不能将研发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政府也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三)投入不合理,物质资源的消耗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扩张,物质资源消耗大而效率不高。2009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8%,但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我国原油、原煤、铁矿石消耗量也都居世界前列。如此多的资源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资源都是各国争夺的对象,我国在原油储备,铁矿石的议价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高资源消耗的路子肯定是走不通的。

(四)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3%~7%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得来的。高排放、高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很多省份,水问题相当严重,中国的水质7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黄河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长江日趋黄河化。这在最后危害的将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居世界百位以后,且不说单纯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本来就不合理,更何况有大量地方政府为了业绩虚报谎报指标。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而不注重长远利益。总的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属粗放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生产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那么,要想改变我国现有的这种数量型、高成本型、高资源消耗的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而向质量型、低成本型、效率提高型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即是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支撑。

不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企业的角度来看,自主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大规模吸引外国投资“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科技发展上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为明显。

从社会的角度看提高创新能力把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依托,那么资源的消耗自然就减少了,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此举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此外环保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污染排放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现在不断恶化的环境。

从企业来看,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而只获取微薄的利润。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拿走,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搞自主研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获取创新利润,形成良性的自主创新机制,从而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形成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主动。

三、我国自主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篇4

国家之所以不断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就是因为农村组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一,为了经济转型与市场的需求,要求实行农民组织化。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主要实行的是,然而市场不断在变化,农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在的基础上,要对农民进行组织,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加大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第二,我国的惠农农业政策众多,近些年三农问题也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有很多政策到了地方开展实行的并不是很好,农民各有各的难处,国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农民出台一项政策,所以要实行农民组织化。根据其实际情况将一个地区的农民组织起来,目标、利益都集中起来。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千我国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并且在实践中实时反馈信息,纠正政策制定以及应用时所有可能的偏差,使得政策可以更好地为农民谋福利。第三,要想做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科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还处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粗放散乱的农村经济,就无法普及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将农民组织起来,由专业的教师来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除了科技技术方面之外,在合作中农民也可以培养出集体意识和市场意识,更好地提升了其竞争力。

2、如何以农民组织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以合作承包进行土地流转,组织主体规模化运营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农村开始实行,在当时的情况下,联产承包的确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土地政策也要随之与时俱进。健全合作承包,以此来进行土地的流转,将分散细碎的土地统一起来,为规模化经营提供前决条件。

2.2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农业结构

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单一的粮食为主已经不能够满足农业的发展。要真正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就要在粮食的基础上,扩大其他优质农产品的种植,例如:药材、高档水果、有机蔬菜、花卉等等。另外,还要将粗放农业转变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农民组织化以及科技的支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益。

2.3国家宣传引导,地方试点先行

农民组织化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业,因此国家在引导扶持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宣传,与此同时操作不可操之过急。要在几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先展开试点工作,政府在试点地区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到农民组织化这一概念,看到其效果,然后再逐步地将农民组织化扩大到全国。

2.4政府方面

篇5

关键词: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认识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2009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已达到30.5亿吨,煤炭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为77.2%,万元GDP煤炭消费为1.1吨。煤炭占据我国能源的主导位置,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即使国家采取逐步稳健的替代能源政策,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将在55%左右,消费总量将达到38亿吨左右。煤炭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经济发展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所带来的安全、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也较为突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立足安全发展和保护环境,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煤炭经济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构筑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煤炭工业保障体系,才能最终实现以安全为重、生态和谐、经济发展和民生为主的真正意义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以下就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谈谈四个方面的认识:

1.抓好安全发展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中之重。

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建立在煤矿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从业人员安全保障和职业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既要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要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于倚重煤炭,煤炭工业一直摆脱不了负重爬坡式发展模式,安全费用占比过低,安全投入存在很多历史欠账,造成安全问题较突出。2009年全国煤矿生产事故死亡263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86,是美国的10倍。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好转,但重大事故仍有发生,特别是中小煤矿,安全问题较明显。现阶段,只有通过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以安全发展理念为主导,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加快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全面提高煤矿安全防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的安全状况。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中之重就是抓好安全发展,煤炭经济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最重要内容,是煤炭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坚固根基,更是最终提升煤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牢靠保证。

2.依靠科技创新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实现煤矿现代化是发展煤炭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方向,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科技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国有大中型煤矿在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却不断提高,无不得益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有足够的发展后劲,必须树立“科技立矿”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要强化形成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机制。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发展引领的方针,加快煤炭科技创新建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煤炭科技整体实力。要不断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向科学技术要效率,要效益。目前,煤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煤田地质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地质条件下高产高效开采技术基本成熟,高参数、自动化、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能力明显增强,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等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得到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煤炭清洁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煤炭气化、煤化工等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转化。     

3、紧抓国家煤炭资源规划的根本纲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是基础所在。

国家根据煤炭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煤炭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控制产量规模,控制煤炭资源投放和煤矿建设核准数量,及时调控总体产量规模,控制煤矿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前我国中小煤矿企业过多,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煤炭资源配置还不趋于合理。国家只有严格把住煤矿准入关,提高办矿门槛,通过建设大型国家煤炭基地,优化煤矿结构和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达到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加快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步伐,2010年,国家规划建设的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已达到22亿吨左右,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5%左右。“十二五”国家还将继续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4.紧抓国家煤炭资源整合的中心环节,积极培育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核心关键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主体,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利于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供给的大集团的核心保障能力,有利于稳定科学合理的煤炭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严肃性,提高执行力;有利于按照市场机制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小煤矿正规开采。按照市场机制,以资源整合与集中开发为目标,通过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兼并、重组改造一批;通过小煤矿联合重组,壮大发展一批;对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关闭淘汰一批,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水平,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开采。 “十一五”期间,我国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煤炭企业有46家,其产量合计超过2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重组的具体方向就是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煤为主,多业并举,充分 实现煤炭企业的集团化经营应成为煤炭经济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最终目标。

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不仅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现实和长远需要,而且是加快煤炭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位于产业链最前端,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达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平衡。做到煤炭、煤伴生资源、煤矸石、矿井水、粉煤灰等物尽其用,鼓励企业依据自身的实力和资源状况,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资源、资产、市场等为纽带,加强与煤相关产业的联合、重组,形成以煤炭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集团化经营综合能源集团。大型煤炭企业要凭借资金、人才、技术实力,积极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产业联合,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物流等相关的产业,延伸煤基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的同时,做实做优企业的循环多元化发展,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集团化经营,这样煤炭企业抵御单一市场风险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源源不竭。

综上所述,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方向,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站在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中赢得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的有机结合,抓住制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全局的矛盾所在,用科学理念和系统方法,统筹供给与需求的协调,统筹开发与生态的协调,实现产业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现管理粗放型向集约性的转变,真正实现煤炭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俞珠峰 ?王立杰,《中国煤炭》2005年09期

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煤炭结构调整??》,张宏,《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

一、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对工业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外成熟理论研究已有很多,这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实践方面,我们选择了经济发达、同为大国的美国作为参照物,来对比判断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理论方面,我们参照钱纳里等著名学者的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同类指标对比,来判断我国所处的阶段。

1.我国工业化程度与美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程度相当

经反复研究,我们确定选用以下四个指标反映工业化程度,并进而判断经济发展阶段。这4个指标:一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四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现将中国2008年这4个指标与美国同数值的时期进行对照(见表1):

资料来源:1.有关中国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美国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美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来自《Z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

从表1数据和美国经济发展阶段【1】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应于美国1950-1960年代的水平即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而其就业比重对应于美国1900年的水平即其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可认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同时借助于第三产占比的对照,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相当于美国1900年即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三产产值占GDP比重相当于美国1870年以前的水平,也就是说还达不到工业化初期水平。可见,我们讲中国现阶段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判断并不很精确,也有误差,是一个"区间" 的概念。

2.我国工业化程度指标符合钱纳里多国模型工业化中期阶段判断

在现有的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他和塞尔昆(M ·Syrquin)在《发展的型式》(1975)一书中,分析比较了1950-1970年期间1O1个国家(地区)经济结构转变的全过程,揭示了收人差异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勾画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请见表2:

注:根据《发展的型式》(H.钱纳里和M.塞尔昆, 1975, 中译本(李新华等详,1988),经挤科学出版社,第31~ 32页)一书中的表格整理而来

从上表中得知工业化前、中、后期工业比重分布,我国2009年工业占GDP比重为40.1 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但我国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7.2,处在工业化前期,如果考虑加入信息技术发展对就业比重的促降影响,即根据新情况修改只截至到2O世纪7O年代的钱纳里模型,那判断工业化的就业比重就应该有所降低,我国就业指标也就接近工业化中期。综而言之,从钱纳里多国模型的工业化阶段分期看,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区间" 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3.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首先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换。现在主要的拉动靠的是第二产业,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创意的、设计的这种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实农业本身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去发展农业产业。有很多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产业结构的转换,一二三产业有一个合理的比重,现在和国际上比是差得很远,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变。

其次,拉动经济发展的这种模式应当改变。以往主要靠外需,现在应当十分重视内需。内需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以往内需主要是靠投资,现在经济发展模式要转换到消费。

最后,是要形成内生的、创新的发展模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内生的就是靠体制的力量、创新的拉动,自然而然的,目前启动内需主要是靠政府的政策,靠政府的大量的、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的,现在要把它转变成靠内需的、内生的自我创新的自然而然的发展的经济模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即转变需求结构,着重扩大消费,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增长的局面;调整要素结构,着力依靠自主创新,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

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高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为特征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世界上率先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1.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自从1990年以来,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得非常快,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已经突破了70% 的比重(见表1)。美国的第一产业到2001年的就业比重微微下降,下降幅度为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从1990年的26.1%下降到2001年的18.5%。相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快速上升了7个多百分点,从1990年的70.2%上升到2001年的79.2%[3l

从20世纪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部门变化是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1991年"新经济"开始后,由于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已非常小,占全部就业的3% 。因此,美国劳动力部门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

2.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变化是工业化过程中,三大部门产值变化趋势的延续 。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稳定中略有下降。从1990年的1.9% 稳步下降到2001年的1.3% 。该产业在1995与1996年还出现过上升的转折,到1997年该产业的比重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是明显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24.1%下降到1999年的21.8%,这期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然而,这种下降在这一区间是不均匀的,在1990-1991年期间,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在其后的十多年,总共才下降了1个百分点。在1993-1995年,同第一产业的比重一样,第二产业比重也存在一个小的上扬趋势,到1996年又重新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地上升,尤其在1990-1991年期间,这一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1995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1年达到79.6% ,详见表2。

3.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产业分布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就是两个时点上的静态比较,与历史数据相比,现阶段,美国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工业的比重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但总体上看,工业的比重总体上是上升了;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且升幅很大。1990年以来,美国产值分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收入的产业结构为农业仅占1.9% ,采矿、建筑、制造与公共事业占到了24.1% ,服务业占到了73.5%。到2001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这时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更低的农业产出比,相对低的工业比重以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从就业的部门分布来看,美国1990年与2001年就业部门的变化趋势与产值的部门变化十分相似。数据显示了美国这期间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的比重在数值上十分接近。

4.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2l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接轨,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结算与运输方式等。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和高效运作的信息网络,培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之逐步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器"。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单一。而高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扩散渗透能力,我们要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科技化、信息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提高其信息化、知识化和技术化水平,从而使产业技术层次在整体上上一个新台阶,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命和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

发生在美国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或新的制度安排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社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变革,包括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等,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在生产领域,小型创业公司的兴起,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上的协作关系;在流通领域,各种金融创新、风险投资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股票期权的盛行;在企业管理领域,层级制为水平型管理和对基层授权所取代等等。在产业结构的调燕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市场力量和一些间接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变。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既是促使各类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也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虽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残留的体制却已不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借鉴美国产业体制变革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产业体制。一是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推动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将适宜由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步剥离,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二是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使体制改革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推矾产业体制改革。四是要通过加强人才管理机制来促进产业机制的改革,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各产业的创新,从而得到适合经济发展的优化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被讨论至少二十八年还未得以实现的现实来看,问题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有关专家分析,问题在于,第一,转变发展模式是非常艰巨的事情,需要有压力,如果没有这个压力,企业不愁需求,就不会改进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就会到房地产市场上做投机生意,引起泡沫;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要有制度环境,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在技术上有很多很重要的技术突破,从外国引进了很多重要的技术发明,但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碰到了严重的制度。要实现中国政府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结构优化的方针,需要两条,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一定要用改革来改变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焱宇,钱立伟.2003年的美国[J].国际资料信息2OO4,(1):19-21

[2]范跃进.世界经济年度报告200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美)祆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 -布罗克.美国产业结构(第1O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蓝庆新.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5,(4).

[5]凌云,王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9-92.

[6]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7]W ·W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 经济研究, 2009,(3).

[9]宋德勇, 卢忠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3).

[10]唐跃军. 跨组织系统(IOS)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模式[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2).

[11]唐跃军. 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J]. 经济评论, 2002,(6).

[12]Antoine, Dechezlepr阾re, Glachant, Matthieu, and Yann M閚i鑢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CDM Projects: A Comparison of Brazil, China, India and Mexico[J]. Energy Policy, 2009, 37(2).

[13]Azqueta, D., and Sotelsek, D. Valuing Nature: From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Natural Capita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63).

[14]Bator, F.M.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8,(72).

[15]Baumol, W.J., and Oates, W.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J].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1,(73).

[16]Bertram, Geoffre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the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28(3).

[17]Choi, Y.-Y. A Green GNP Model and Sustainable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21).

[18]Clarkson, P.M., Yue, L.,and Richardson, G.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Expenditures by

Pulp and Paper Companies[J].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

[19]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3).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社会制度 影响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是通过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概述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资源消耗日益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开始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都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表现在:①环境保护的要求;②资源紧缺的形势;③国际竞争的需要;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需求。

3.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从高能耗经济向节能经济转变,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从粗犷型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④从物质化经济向非物质化经济转变,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减少对于资源等物质资料的需求。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社会制度的影响

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从共性上说,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稳步发展。而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1.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不足和问题,推动了其对于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的调整,以现代市场经济代替了自由市场经济,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而科学技术取代生产资料成为第一生产力,则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例如,在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充分利用各自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新型科技手段,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安装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系统等方式,建设新型住宅,极大地节约了能源资源,也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长远发展而言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相对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机遇则相对较大,因此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2.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也是双面性的,因此需要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视。前苏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发展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导致了失败,甚至最终引起了国家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消亡;同样,阿根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外国资本,金融过度开放,最终也导致经济转型的失败。我国必须以这些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切实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

以我国的发展为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虽然时间较短,在转变初期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准备充分,应对及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建立,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对于科学技术更加重视,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粗犷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逐渐实现了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繁荣。但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较多的矛盾和不足,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进入产业链竞争,坚持“走出去”战略,不能一味固守加工组装的微薄利润;②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保障;④调节分配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引导消费。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但是归根到底,世界各国都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玲.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5):47-49.

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0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国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表征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际上是对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依存度高,外需、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许多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应对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表现。

(二)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深度调整期,包括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世界贸易格局的调整。从增长速度来看,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从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调整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恢复,甚至会相对收缩。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整体经济转型,真正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才能适应后国际金融时期全球经济调整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显然要缓解乃至解决新世纪我国持续增长和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利用、高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四)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大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条件。

(一)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体制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途径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下决心、花大力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缺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三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消除政府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解决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三是进一步完善统一市场,使全社会所有要素在城乡、区域、产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起来。

(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结构调整总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所要求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和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调整需求结构。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四是调整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五是调整对外经济结构。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技术进步尤其是自主创新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实施“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强自主创新”的国家技术发展战略。一是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二是加快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增加对战略性高端技术、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及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政府投入。

三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制与机制。四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由单纯依赖引进向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转变。

(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虑到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信息化条件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具体说就是在下面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破口。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渗透。三是推进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四是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型产业。五是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三、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杰.中国经济转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李炳炎.中国模式经济发展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篇9

[关键词] 科技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福建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核心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顺应世界竞争格局新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特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本质上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发展方式转变,从外向拉动型向内外联合拉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物质化”向“人本化”发展方式转变,从倾斜型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从效率优先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这八个方面的转变,从根本上讲,必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石和动力,它通过不断调整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来引领全社会需求结构转变;通过促进要素新组合、增加替代性要素和促进要素流动来推动要素结构转变;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效率和丰富技术形态来改变产业发展生命周期、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2 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急迫性

2.1 经济发展已迈入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福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56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49.5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从18646元增加到33051元,已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3000美元的社会发展临界线。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理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意味着工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新起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信号,也标志着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由单纯的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知识创造与应用创新驱动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这就要更多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而驱动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增长。

2.2 产业结构演化亟待跃升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12.6∶49.2∶38.2调整到2011年的9.2∶52.7∶38.1。但相比于美国(目前约为1:20:79)和日本(目前约为1:29:70)等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化历程与发展趋势,显示了福建产业结构仍处于经济结构演化的较低层次。福建虽已出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但确保方案有效落实的关键核心仍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此,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实现重点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塑造和产业集群的壮大发展,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

*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1GXQ4D055)“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0R0001)“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省上下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

2.3 引领未来急需新增长点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产业演变过程中,新旧产业发生替换,进行新陈代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新兴产业行业,就是新经济增长点。然而,回顾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是保证新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要确保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势头,谋求后危机时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选择好、培养好、发展好新经济增长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及长远利益。

3 科技创新驱动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

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和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期间,福建科技发展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机遇,把“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奋斗目标,体现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惠及民生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把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等作为重要战略导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支撑和引领福建经济社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70

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效果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之下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增加,对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在今后需要积极地推广低碳农业,促进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11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遭破坏

资源短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1]在当今农业经济的进程中,耕地资源存在持续的流失现象,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存在的退化、沙化等问题也逐渐加重,农业发展中用水状况有着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的一般都低于50%,这一利用率只占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形式的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都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另外,整体的生态环境也遇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让原本就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问题都变得更加严重,恶化速度也更快了;天然森林的实际面积正在持续减少,其具备的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也不断下降,草地资源也正面临着持续的退化、沙化等状况,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恶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

12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力低

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含有大量的镉、铬、铅等重金属成分,并且含量超标,这些工业废物对土地及水资源能够造成直接的危害,在土地种植生长的农产品其本身的安全性也就需要进一步地确认了。在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管理比较混乱,从而有大量的农田面积被占用或者p坏,使得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也愈加严重。在农业种植中人们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科学的问题,出现了土、水的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下生长的动植物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模式,对农业的相关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先进,土地产出率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等各种问题,使得农业的综合生产力降低了,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低碳经济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将碳排放绝对量减少作为其发展目标,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将碳排放相对减少当作发展目标。[2]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寻求的是各个国家能够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各国在自己的发展中采取的具体策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各自的发展中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相同,形成的相关温室气体浓度约束标准对自身发展的速度及方式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避免气候系统受到损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环境的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观察,人们根据考察结果对农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量实行了科学的监督,在国家政府的管理层面,也能按照实际的低碳经济的践行状况去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或惩罚。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的整体进步能够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农业发展中的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会主动地采取一些治理手段,这对于农业经济在现阶段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策略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3]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其发展中需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能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的节约,对各种资源需要实现综合化的利用,特别是需要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发展,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理念,使得低投入、低排放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深入人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农业资源、产品、废物的利用循环系统,减少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既确保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进程中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退化等问题获得明显的改善。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的支持下产生的,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混合多种生产技术推动生产进步,逐渐形成人类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4]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学依据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合理正确的,可以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农业生态化的进程,其发展方面的重点是利用评价及一定的设计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立法及行政政策的辅助下,尽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目标。

33选择低碳技术结构

低碳技术的发展涉及了电力、交通、化工等多个部门领域,它还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管控,低碳技术主要有3个类型,分别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以及去碳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低碳技术,一方面需要继承原有的精耕细作的模式,实现有机农业的革新发展,采用农家肥,减少对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另外,还需要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沼气技术增强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出适当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具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多地选择自然肥料及微生物去进行田间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开发并使用新能源,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增加农业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殿安,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12):25-27

[2]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4):3-5

[3]钟芸香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