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管理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书管理工作内容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图书管理;优势;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35-01

引言: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许多行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本行业的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内容复杂、涉及元素多的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无论是管理工作的程序还是管理对象,都需要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便利。

一、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图书资源作为各个学校的关键学习补充资源,同时也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各个学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实施的基本上都是以人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飞速进步,学生阅读量及参与阅读学习的学生数量急速增加,无论从图书管理的客观要求及主观需求方面,几乎所有学校都引进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图书管理工作,而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随着图书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上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加大,同时图书资源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纸质阅读转向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相结合,然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得到有效增加,同时图书管理人员的图书管理技能和水平也未能有效提升。

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1.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通常被认为是服务部门,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资料和查询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图书馆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出现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形式,图书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传统的书籍文献资料,同时也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料,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馆、跨地区的信息资料查询,使读者真正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

2.合理整合了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属于虚拟性技术的一种,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传递的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在类别上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传递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垃圾信息和无用信息,为优化网络资源,就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递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整理。除此之外,科技的不断进步,会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实现升级,升级后的信息技术会对网络传递的信息资源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相比较传统的信息技术,也会具有更易操作的特性。加之各种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人T能充分利用网络传递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具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图书管理服务,从而为提升图书管理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很多事情都需要手工完成,这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人工操作也极易出现失误,增加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难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后,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操控来完成,只需要编制相关程序,配备较少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用信息技术也显著提高了图书馆工作质量。

4.使图书馆藏的内容更加丰富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如今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书籍报刊、互联网、光盘、电子图书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承载者。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形式上的改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服务咨询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馆藏内容的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使得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有数据文献、电子信息、音像资料等,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中心。

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讲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质上主要讲述的就是突出表现的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图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而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实质上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图书管理智能化系统。

1.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的任务分析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节省人工支出,同时提升图书管理效率。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改善传统图书管理方式的不足,只用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就能让整个图书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有效使用,图书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图书借阅、归还登记,而是包含平台维护、电子图书管理、服务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内容,使整个服务内容实现了途径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化。

2.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

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是图书馆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方法。有效区分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对添加修改图书信息进行有效区分,同时也需要对设置读者的借阅权限等功能进行仔细甄别,并结合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管理系统进行改造,促使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其中,图书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采用分别管理形式对图书馆的图书类别和信息进行管理,对图书的借阅、存储、版本以及位置等进行科学管理。系统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读者可随时修改并维护个人信息。读者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借书以及还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应用现代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并完善借阅图书流程,结合系统的具体应用逻辑,有效衔接各个功能板块。此外,还应不断更新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及时修补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

3.提供便捷化、网络化计算机信息检索

当借阅人员对某一类书籍或者某一本书籍有阅读兴趣时,都可以借助计算机以及信息检索系统提前进行查阅,查询图书馆藏信息内是否收录,而关于纸质图书,则是查询馆藏中是否有存书以及归还期限等。通过便捷网络化的信息检索,能够使借阅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查询图书信息。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完善的检索系统,可以将每一本书籍按照类型进行收录、归纳、分类,让阅读人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查询到图书信息,进而提高借阅便利度。而检索系统的建设与普及,能够让图书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

4.提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远程服务

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图书管理工作,图书借阅服务已经实现了地域因素限制,所以要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提供完善的网络远程服务,让更多的阅读者能够借助网络远程服务,实现更好、更便利的阅读图书。而网络远程服务实质上也是学生图书阅读习惯变更的重要要求。从根本上应用好计算机技术,可以借助图书管理系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整个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通过有效结合计算机技术,最终实现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孔纯蓉.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

篇2

【关键词】图书管理 计算机管理系统 问题 重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行业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图书管理是囊括了图书登记、分类、资料、注销和阅览等多种内容的一项非常复杂与细致的管理工作。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处理数据快速、准确的特点,被逐渐应用到了如今的图书管理工作当中。

一、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由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诸多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量大。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十分巨大且繁重的工作任务。通常一个图书馆便是一个单位的主要资料库,图书的基础工作包括了图书的总括、个别和注销登记,同时需将图书做好严格的分类,设立好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并且还需要仔细做好图书的收藏、借阅、借阅归还等各个环节的流通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图书的保养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图书的防火、防晒、防尘等,通过定期的打扫来保证图书的清洁与完整。在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图书管理的基础工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2.项目混乱。由于对图书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管理过程当中往往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分类、编目和资料检索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使得图书管理的项目混乱,严重阻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服务受限。给单位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图书馆设立的主要目的,因而图书管理的重点便是其服务性,图书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员工的图书服务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借阅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给其提供一定的服务与帮助。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常常受到不恰当的图书管理的影响导致图书的服务水平受到限制。

二、图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图书资源的存储量。计算机庞大的资料储存功能适应了图书管理的需求,在图书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存储大量内容具体的信息与资料,而借助计算机技术使得这些内容实现了存储的系统化。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将每一个图书馆当中的大量书籍按照种类、年限、形式、名称等标准来进行分类,有效地实现了图书存储的规范化。

2.实现了对用户查阅信息的准确识别。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学方法,图书管理实现了格式、精细程度和查询路径等多方面的统一。在管理过程当中可以借助模块来对信息进行整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识别用户查阅的相关内容,在给用户通过必要的资料服务的同时,系统还进行了相关词条的延伸,使用户获得的信息具有更加广泛的价值。除此之外,计算机管理系统还能够对用户所查阅的信息做出必要的解释,大大简化了用户分析资料的繁琐程序。

3.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器来对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有效管理。借助信息处理器,信息资料的保存与加工更加便捷,同时实现了对存储资源的合理控制。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需求界面十分直观,且使用与输入过程非常简单方便,给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帮助。其中,纠错功能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所具备的明显优势,系统会对信息处理中出现的错误给出明显的提示,并告知用户哪些操作需要更改,从而实现了图书管理程序的改善。

4.实现了图书管理的数据化。数据化可以借助控制软件对建立起的图书属性根据窗口所设定的类型来进行菜单选择。数据化管理即对图书具体项目做好编号,让程序与类容一一对应,使得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数据化管理统一整合了图书管理对象的过程、原理以及结果,使其达到了数据的组织形式并依照一定的格式来对不同的风格进行显示。

5.有利于人力书库管理的解放。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的借阅、归还等工作都十分复杂与盲目,具有借阅人员多、工作效率低的弊端,在借阅时还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借阅后的归还工作也极易产生差错。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图书查阅过程当中的各种弊端得以避免。同时计算机管理系统还设立了相应的查询窗口、还书期限、借阅人库维护与书库维护等等多种功能各异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图书管理的人力。

三、总结

计算机管理系统让图书管理工作变得简单、直观,纳入了图书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实现了图书的随时调阅、随时查询以及随时检索,大大推动了图书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当中的应用,既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工作强度,也给图书借阅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因此,在图书管理中大力推广与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志荣. 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图书管理的重要影响[J]. 科技资讯,2013,35:254.

[2]耿慧勇. 商务管理学校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3

图书对于广大的阅读者而言是一种精神的纽带和桥梁的链接,它像是一所没有门槛的大学,面向全社会提供无尽的知识阅读,思想启蒙和公民智力上的深层开发;图书馆中不仅仅拥有着古今中外宝贵多彩的文化资源整合,也向人们展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姿的文化生活,它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结晶和文化的重要产物。它把社会服务、人类教育、精神学术等各类知识进行整合并向全世界的人民所展示。通过文献的整理,收集,分类罗列,让更多的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性阅读,为广大的读者提供的精神进步的宝贵资源并创造看了阅读条件。

二、有关图书管理的现状分析

纵观我的大部分图书管理机构,基本上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些很多机构只是为了上级政府的检查和要求,应付差事,随随便便购入一些图书,不重视图书内容对于人民思想的指导意义,甚至有些地方只是随便放置一些破旧书刊,设施上形同虚设,并不能满足人民的思想文化建设要求。图书是人类精神进步的桥梁,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长久下来会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步伐。所以加强图书馆管理建设问题不容小觑。

三、我国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认识不足

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图书管理机构,往往对于图书的重视并不是那么高,在21世纪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管理和更新也往往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这一方面是由于图书管理的领导层对图书管理的工作认识不足造成的,在很多观念的问题上,领导们认为图书管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管理工作,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图书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强,忽视甚至无视图书能发挥的深远意义,在图书管理发面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步伐。

2.图书的质量和数目严重不足

有些图书馆受到资和条件的限制,馆内的藏书大部分都是一些过期陈旧的书目,是阅读者不能阅读到最近的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惠及,从而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减少阅读群体。有些图书管理机构的图书甚至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有不良或者是盗版的书籍进入,误导了阅读者的思想。所以要想真正发挥图书原本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重视书目质量的管理。

3.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技能的匮乏

由于图书管理部门被认为是相对清闲和不重要的岗位,所以人的而设置相对比较宽松,对于人员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而跟随知识的不断更新,岗位上人员若是不加强学习则越来越不能满足该岗位的要求,图书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比较精细的事务性工作,而大多数的在职岗位人员对于做事精细程度上的达不到工作要求,工作的细节性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整体效果。另外对于书管理工作人员而言,薪酬和激励体制相对低,激发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认为“做与不做都一个样”,这也是阻碍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4.图书管理机构设施的不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理念思想,新的技能和知识的普及和提出。让阅读作为一种紧跟时代进步的一种手段,应该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所以图书馆的图书应该适时进行更新,完善阅读设备,为阅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阅读环境和设备。不要为了应付政府和国家要求,随意设置,亵渎图书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5.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对于图书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和严谨是目前我国图书管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图书管理人员选拔不够严格专业,普遍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甚至连最基础的分类,编目等常识性的事务工作都做不好,造成在管理的工作和过程中出现职责疏漏和一系列不必要的损失发生。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不能把握好社会动向紧跟时代进步的要求。

四、完善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

第一,提高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图书管理的工作不仅能够影响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设,也对社会发展进步造成阻碍。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大重视程度。强化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图书管理工作的变革提到日程上来,反复强调,加大宣传,深刻图书管理工作在人门脑海中的印象。并加大对于图书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密切关注新的社会动向,把握新知识的普及,根据精神社会建设的要求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更新,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和谐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氛围。

第二,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和技能培训学习工作。因为注重人才的战略思想是发展的必备条件。而要想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少不了对图书管理人员团队的建设。为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应该定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强化工作的细节,完善工作中面临的每一个环节。从工作人员基础的管理技能入手,定期适时的开展相关方面的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另一方面要要为图书管理人员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幸福指数。完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酬体系和相关的福利体系,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社会认同度,让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加强了工作人员对于行业的认同度。适时的采取激励政策,对工作中的优秀人员进行晋升选拔,利于管理工作岗位发展的长远。

篇4

合理有效的图书管理工作,对学校学生知识面、视野开阔度、综合思考探索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除了对课本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还应对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课外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图书管理教育凭借着其丰富的图书资源,占定了一定的优势,能在很大方面的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信息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及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校图书馆必定成为学生及教师课外阅读的首选场所,在一定意义上课以称之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但是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生及教师对图书馆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寻找一本图书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期待认识整个学校图书资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学生正处于对事物认知的渴求阶段,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汲取能力。各学校应在当前教育环境的变革下,积极推动图书管理工作,使图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利用图书的教育功能,带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管理能有效促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重要阵地,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图书的阅读达到知识面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增加。学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虽然并不一定具备一定的教师资质,但是大多都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更是由于他们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与图书打交道,对各种社会信息及教育信息、教学动态有一个更加清楚且全面的了解,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图书借阅中遇到的难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着各种问题进行图书借阅,这就更要求学校将图书管理工作做到位,保证学生在进行图书借阅时能迅速、顺利的搜集到相关信息及图书资料。

2加强图书管理的措施

2.1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力度

各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对素质教育的推动意义,对图书管理及建设工作加以重视,从教学经费中抽出适当的资金对图书馆或图书室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发展。除了注重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应不断充实教育教学所需的图书存量,并将图书馆建设及图书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评估工作之中。

2.2强化管理意识

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兼具管理性和服务性两项性质,要在服务师生中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又是为了服务于师生。因此,学校应将图书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范畴之中,通过学习及宣传活动,增强教职工图书管理意识,并能做到对图书工具的爱惜与维护。同时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图书管理网络,成立图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图书管理工作的日常开张,对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2.3优化图书环境

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书室环境更能使师生在环境气氛的熏陶下进行图书管理及阅读,这也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首先应做到图书馆摆列陈设的整齐有序,要有专门人员对杂放乱放的书籍进行归为管理。其次应对不同种类的书籍进行分类摆设,发挥其对学生的隐形教育功能。对于图书管的制度规章应装裱在墙上,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图书借阅环境,也有力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提升管理人员水平

篇5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 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10-01

一、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实现了开放式管理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往往是由学生将其需要的图书以及图书代码交由图书管理员,再由图书管理员将学生所需要的图书递交给学生。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借阅分离严重影响了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开放式管理模式的确定,实现了图书借阅的自由化,中小学生能够在阅览室充分了解各类书籍,实现图书使用效率的飞跃。目前,部分中小学的图书室已经实现了学习、借阅一体化,实现了在图书管理模式上的质变。

2.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在信息化的推动下电子图书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下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诸多学校的电子图书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区域信息共享体系,在校学生以及教师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资源分享系统获取大量的图书资源。

3.人文管理精神得到凸显

传统的管理制度过于僵化,已经无法适应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僵化管理模式下,只能是循规蹈矩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图书管理过程中,灵活性、自主性不强。现阶段,图书管理活动中的人文管理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管理自主化、人本化的趋势得到了加强。人文管理精神的注入,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人员素质令人堪忧

目前,中小学的图书管理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学校教师的家属,因此其没有接受专业的图书管理培训。往往是在入职后,由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工作要求、工作既能够培训后就直接上岗。因此,诸多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电子化的相关工作不熟悉。因此,其个人工作素质不能够适应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甚至严重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藏书适应性不高

所谓的藏书适应性,指的是图书馆的图书是否能够满足学校学生、老师的需求。目前,学校在进行图书采购时,往往采取一次性大量采购,进而图书在时时更新方面有所欠缺。并且,学校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过于”专断”,没有多途径征求学生、教师的意见,进而导致了其采购图书偏离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

3.图书经费紧张

目前,图书经费紧张是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目前入学儿童激增,学校的基础性建设经费开支较大,对于图书购置经费的重视程度往往偏低。期刊、报纸得不到时时的更新。此外,图书馆内大量陈旧图书得不到恰当的利用与处理,进而占用了大量的金钱与藏书空间。

4.缺乏创新服务

目前,图书管理服务创新是提升图书管理效率与改革的内在要求。但是,就目前中小学的图书管理服务现状来说,往往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第一,服务对象局限。目前,中小学图书室的开放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学生与教师,服务对象过于局限。图书服务要得到发展,服务对象首先要广,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满足群众的非物质需求。

第二,缺乏交流与互动。这里所指的交流与互动,主要针对图书管理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图书管理人员往往无法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进而也导致了服务的发展滞后。

第三,图书借阅统计管理不严格。图书借阅统计是了解服务对象图书需求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关于借阅统计的相关信息缺失,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在采购图书时无法准确把握图书的需求种类。

三、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1.组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基础。学校要结合其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将电子信息化、图书情报信息处理等新项目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且,培训计划要有阶段性、目的性,通过系统的培育课程切实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奠定专业基础。

2.建立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平台

沟通交流平台是图书管理人员获取服务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信箱等方式搭建双方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平台,师生能够针对学校的图书管理服务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图书管理服务的提升指明方向。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了解师生对图书的需求,避免其采购资源的浪费。

3.建立考核机制

目前,针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考核尚不完善,真是部分学校缺失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的消极懈怠,缺乏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将其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服务能力等列入考核内容。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图书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图书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四、总结

图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对于知识的渴求往往也是通过图书得到满足。因此,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相对于上个世纪,我国图书管理工作无论在工作模式、服务模式还是工作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经费紧张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用户的服务需求。通过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约束机制,使全体员工树立起“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价值观,创建起图书馆的质量文化,可持续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起码应把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做好,才算得上一名比较称职的图书管理人员。要积极提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立志岗位,刻苦专研,勤于实践,勇于进取,成为图书管理的专门人才,使图书管理工作真正起到服务于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1 充分认知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从图书馆的传统功能来认知

图书馆是收藏图书、文献的知识宝库,充分发挥各类信息集散功能。同时,它承担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职责。自从人类发明了印刷术以来,图书馆就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而图书馆员是直接从事图书馆的日常事务,因此他们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这项文明传承使者的工作。

1.2从图书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来认知

图书馆管理员和其它的社会成员一样,应该为自己的工作树立“读者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确立以读者的学习和科研方向为指导的图书馆管理观,从而适应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新要求。

2 图书馆馆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各项政策。大力开发图书信息资源,坚持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力求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 增加知识积累,学习和研究图书管和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学科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有关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必须具备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与图书管理工作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方面与一些学科在研究内容上交叉重复,在渊源、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中,都有着同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自身理论与实践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着应用的关系。与图书管理相关的学科主要有档案学、情报学和目录学等,学好这三门学科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3.1图书管理与档案学

早期的图书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历史发展上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联系更加明显,诸如图书和档案的积累、整理、组织和利用、保管等重要环节,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3.2图书管理与情报学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目录学都是情报学的先导科学。它们为情报学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材料,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对情报工作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从而成为情报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在学科内容上反映出两者交叉重复。这主要是由于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在理论上都必须研究文献情报源,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利用文献情报的缘故。

3.3图书管理与文献学

作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的文献工作,实际上是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等的基本工作内容,因为这些机构工作的主要对象都是文献。虽然它们在工作程序、工作手段与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性质和对象的一致性,故而文献学的原理、方法对图书馆学,乃至对档案学、情报学、目录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4图书管理与目录学

在图书管理业务中,最先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部分内容是目录工作,从收集、整理、加工,一直到宣传推荐、检索和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要应用目录和目录学知识。目录学始终作为图书馆学最亲密的姐妹学科之一同步发展。

3.5图书管理与其他学科

图书馆在借阅书刊、宣传推荐、指导阅读、解答咨询以及其他服务工作过程中,对读者施以教育影响,甚至图书馆的环境,对读者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都需要借助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管理研究中运用心理学,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图书馆更有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当代图书馆学中任何重大的研究课题,都需要将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除此之外统计学、传播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也是与图书管理相关的学科。

4 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图书管理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图书事业的重要性。社会分工的存在,产生了专门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自新成立以来,图书事业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从事图书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在我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图书管理工作说到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和利用。管理是基础,利用是目的。做好利用工作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图书管理人员要运用图书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对于收集齐全的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图书文献资料由无序变有序,便于管理和利用。

4.2 图书保管要安全可靠。图书库房和书架排列要科学合理,温湿度要适宜,并采取多种专门措施,延长图书文献使用寿命,如复制、修裱、消毒灭菌等。

4.3 要重视基础工作,便于提供利用。除日常管理工作外,要十分重视基础工作,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编制图书管理和检索工具,以便于更好地提供利用。

4.4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图书管理工作应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以书为本”过渡到“以读者为本”。在“以读者为本”原则指导下,高等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应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关怀和培养,在观念意识和待遇上都加以关心和重视,为其创造学习、工作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图书馆也可以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坚持“以读者为本”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紧跟时展的步伐,分析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地调查了解师生的需求信息;同时,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要能够比较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本馆藏书情况以及市场的最新情报,深入熟悉有关图书的内容,做到有书可荐,有的放矢。

5 结束语

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将成为人们一种不可获缺的方式,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图书事业的根本保证。现代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除了保存文献,普及文化知识外,正在成为人类信息交流的中心。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将成为人们一种不可获缺的生活方式。为了适应图书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图书管理干部队伍,就成为图书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图书管理人才的造就培养上,要从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学军.图书馆员新角色浅议[J].津图学刊,2010,(4)

篇7

[关键词]图书馆 规范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18-01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人们获取新的信息知识,进行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最重要的一个传播媒介就是图书、报刊、杂志等。对任何科学理论以及党史的研究都必须从收集、掌握、熟悉图书资料开始,就可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做出新的总结,谋求新的发展。因此,推进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有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图书馆管理工作就是整理图书、收集材料、保管文件,认为图书管理不是单位的主要业务,也不能为单位创造效益和业绩,不足以体现工作人员的价值和地位,这种轻视图书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必须加以改变。

(二)图书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受过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培训,以致这些人对于图书管理工作不能保证投入足够的精力,对图书的分类管理知识也不甚了解。在一些单位图书管理还存在着分类混乱、首页目录与文件内容不相符等问题,尤其是图书存在缺页挖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调阅图书或档案费时费力的情况发生。

(三)图书管理交接手续不严密

在一些地区,由于一些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对于移交过来的图书不仔细检查数量和规格,检查过程草草了事,新增的图书和档案不能及时、准确登记。在原图书管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图书移交手续不合制度规定,对于必须检查和清理的过期图书没能按制度进行清理,有时甚至连移交人、监交人的签字都没有,从而导致图书的数量不足、材料缺失,事后追究起来无法确定责任人和责任界限。

(四)图书管理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包括一些地方上的图书馆、党校、档案馆管理过程中没有引入计算机以及图书管理软件,查阅档案文件和管理图书的方法单一且效率低下。此外,一些单位储存图书的设备比较陈旧,原有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图书管理需要,一些图书馆管理中心亟待设立专门的综合图书管理室和图书储存设备。

二、实施图书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图书管理相关单位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单位和个人进行理论研究、调阅参考文献、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科学规范化管理图书和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有利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图书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有效发挥文化服务功能,促进部分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整体提升。

三、加强图书馆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要增强责任感

通过开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图书管理人员详细讲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流程,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认识,重新看待图书馆管理工作,将该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图书馆管理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人定岗,分清管理责任人。其次,要根据自身条件,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选派图书馆管理人员到高等专业学校学习,进修图书馆管理课程,也可以请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再次,在努力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严把质量关,充分提高管理水平。

(三)规范图书管理程序

图书移交是一项重要、细致而又严密的工作,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办理图书交接,首先要对馆藏图书资料进行分拣清理,保证账实相符;其次要对以往未曾整理的文件分类存放,按时间先后及时归档;再次要建立移交档案,对移交的图书资料必须记明移交的时间、地点、移交清册、图书数量、监交人、移交人和接交人,主管领导出面监督交接,监督过程要细致,做到对交接双方负责。

(四)完善图书管理硬件设施

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图书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意识,加强对综合图书管理库的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库房面积,购买空调、干燥机、图书柜、档案架等必要设施;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图书馆未来发展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使图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为积极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必须争取财政资金投入,购买新式计算机和引入图书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图书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篇8

【关键词】图书管理 管理素质 有效素质 提高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38-01

1.前言

在过去,图书馆员只是承担管理者的角色,只负责书籍的借还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观念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社会背景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逐渐成熟,导致各学科的知识文献呈几何数量递增,在增加了每个学科知识的综合程度之际,也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所以要想让图书馆中各科文献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但能够推动图书馆事业良好发展,还能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

2.图书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图书馆使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不管对于普通市民还是在校学生而言,图书馆都有着别的平台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图书管理工作主要为读者提供优良服务,并且实现各学科文献的合理利用,只有完成好这两个任务,图书馆管理人员才算做好了本职工作。所以,唯有当工作人员确保优质的图书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读者的要求,才可以真正实现图书馆的自身职责,也才能真正地为大众服务。所以,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在提高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持续地加强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1]

3.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分析

3.1图书管理员在信息时代下转变自身角色

在过去,图书馆员只是承担管理者的角色,只负责书籍的借还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观念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社会背景了。这是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读者不仅需要借阅图书,更是需要图书馆员为期提供其它的有用信息,这就注定了图书馆员的角色不能局限于过去管理图书和图书馆借阅的工作,而是需要利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在信息时代下自身角色的转换。[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员的服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环境,它不但可以让馆员与读者进行双向交流,还可以在交流中反复涌现相关服务的工作信息,从而让图书馆员主动地了解服务工作的相关信息。此外,馆员还可以凭借着自己所了解的信息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通过网络交流为读者服务。这些新的服务方式改变了图书馆员从过去被动地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到下载主动去了解工作内容,为读者的需求主动服务。

3.2更新服务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高科技和智能化管理工具的诞生以及在图书行业中的运用,逐渐淘汰了过去图书管理工作中以人工为主的工作办法。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能够有效地处理图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都直接淘汰过去老旧的工作方式,对于现有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如数官员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重视自身素质对管理工作和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工作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下的图书管理工作需求。[3]

3.3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主管能动性起着主要作用,只有图书管理人员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地投入到有目的的学习中,才可以获取优良的学习效果,获得自身的成长。否则把学习当作自身工作的负担与生活的压力,结果不但不能加强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反而会对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4.结语

宗旨,在目前的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对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工作能力的加强来实现对各科文献的有效利用和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达到图书管理创新、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论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其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

[2]刘红.高校图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办公室业务. 2015(11)

篇9

关键词:图书管理 工作方法 创新途径

图书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以提升我国的民众文化层次,并推动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越发多元化的读者需求,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对传统图书馆冲击十分的大,传统图书馆在网络兴起的今天遇到了重重困难,弊端也开始慢慢暴露。一是图书馆的管理中注重硬件的更新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在网络兴起的今天,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了纸质图书的阅读,传统的图书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相比,电子图书的便捷性更加的好,因此人们青睐于指尖触碰的阅读而放弃了纸质书籍的品读。因此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是图书馆的问题所在,二是图书馆的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多是抱着国家财政的铁饭碗,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活力和工作热情不高,在图书馆中主要从事机械的工作,工作的主动性缺失。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已经成为图书馆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不仅可以培养更加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更主要的是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让读者更加喜爱去图书馆中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在阅读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在阅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为培养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创新还能让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得到锻炼,在工作的同时得到工作的乐趣,让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图书管理工作创新途径

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对于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并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是需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阅读的主体主要是读者,因此要根据他们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如制定符合教育行业读者阅读需求的借阅制度和人本服务,让教师在图书馆中能够借阅到对自己的授课有力的图书。或者制定符合学习类读者学习的服务制度,让参加考试的学生能够在图书馆中找到适合自习的空间,为自习的同学提供安静的自习环境。或者为在图书馆阅读的读者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料,报刊,杂志,书籍要进行必要的更新以满足不懂个体的阅读需求。总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保证读者在图书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空间,让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实施人性化考核方法

图书馆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要注重人性化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服务意识的提高,对于绩效的考核要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挂钩。一是绩效考核注重人的服务品质的考核,为服务理念好,服务水平高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加分制度,保证人性化的管理落实。二是重新出台绩效考核的制度,让绩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培养和管理,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要体现在绩效考核之中。通过实施人性化的考核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创新图书阅读服务,从而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实施民主化管理

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之一还包括民主化管理,这不仅需要必要的民主参与,还需要必要的民主环境。一要增加图书馆管理的民主参与水平,让所有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来。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也可以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意见,让管理更加的民主。二要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让读者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体会到民主管理的热情,管理者要实现图书馆的民主化转变,提供图书馆更加民主的管理环境。总之,图书馆的民主化管理要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和落实,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的发扬。

(四)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的软制度还要成为图书馆的硬性规定,才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是根据图书馆的管理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我国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必要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图书馆管理实际的制度,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二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向国外的图书馆管理进行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实际,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可行性强的制度。三是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让制度制定更加的科学,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同时还要保证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更加的可持续,保证人本理念的持续发展。总之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要进行必要的更新,在更新过程中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以人文本理念的发展。让人本理念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中进行发扬和传承。

三、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创新策略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以更好的满足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娟.高校图书馆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22)

[2]顾勇宇,胡长锋.转型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初探[J].温州大学学报.2012(02)

篇10

一、配合教育改革形势,实现图书管理工作观念的创新

时代在不断前进,形势在不断变化,同样也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图书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特别是当前正处在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使得图书管理在促进教育改革、加快学校发展、加大信息量方面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体现时代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学课程的不断调整、规模扩大,对中学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从而引起了图书馆在整修管理方式、服务手段、藏书容量等方面的转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增强图书管理的时代感和说服力,使图书管理工作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强心剂。

2. 提高针对性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扩大图书管理的覆盖面,提高图书管理的整合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图书管理室“知识喷泉”的作用,创造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以取得师生的尊敬和信赖,让师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让图书管理室像一艘船,能够带领学生们从知识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

3. 增强实效性

从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出发,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服务,活跃校园生活,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引领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书籍这个窗口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使书本的知识充实学生的生活和头脑,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桥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有利于发展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着眼学校发展实际,实现图书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

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第二课堂、知识乐园。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图书馆是教学中重要的宝贵资源,工作重心也不再仅仅是藏书,而是要用图书资料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向师生传播知识,传递信息。

1. 图书馆要突出信念和道德教育,提供学生健康的思想营养

中学图书馆的藏书普遍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特别适应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启迪性和教育性。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极强,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得正确与否,对他们将来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在图书馆建设中要着力突出信念道德教育,使学生通过阅读,既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以及爱国主义事迹和爱国主义思想,又能够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 图书馆要利用丰富的藏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需要自觉地加以培训和训练。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首先要多观察、多引导、多思维,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的滋养。只有勤于学习,创造才能有结果。中学图书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兴趣和爱好选择图书资料,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是任何课堂教育不能相比的。

3. 图书馆要及时更新资料的来源,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来源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在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图书馆通过报刊剪辑、索引、图书文摘、书本目录、专题资料编辑等方式,能帮助学生使用最节省的时间查找所需资料。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引领阅读,通过与学生们的交谈和借阅记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需求,帮助他们准确、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书籍。同时还要注重在选购、添置新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三、增强优质服务意识,实现图书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我们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其根本就是做好图书管理的服务工作,这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创建优美读书环境

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环境在图书馆实施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从优化环境入手,让学生们从繁重枯燥的作业堆中走出来,坚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整洁、安静、优美的宜人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产生亲切感、舒适感,这不仅消除了紧张疲劳,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为确保图书排架有序,符合规范,我们每天要对书库内的书整理,对于在流通中稍有破损、脱页的书及时修补。室内卫生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窗明几净、室内整洁,使学生走进来就感觉到身心愉悦。

2. 追求优质服务理念

图书管理人员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图书馆为素质教育所起作用的大小。一方面,要加大现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从应届大学生中吸收专业人才,以补充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

3. 开展多彩读书活动

图书馆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读书成果、享受读书快乐、分享收获的喜悦。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将给予自己心灵震撼和人生启迪的好书推荐给更多的学生,营造更浓厚的阅读氛围,增强读书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