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课程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加坡计划小组设定的中学地理教育目标为:
①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和技能。
②培养对环境欣赏和负责的态度。
③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容忍的态度。
④通过教学活动,发展思考和观察能力。
除上述目标外,在第三、四册的地理课程中,除强调地理知识的获得,另外增设了五项教育目标:
①理解学生自己居住地区的基本地理特征。
②从地理空间上的系统观念,理解乡土区域是更大区域的一部分。
③从地理本质来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④应用原则和概念于乡土区域和更大区域的主题上,做有系统的研究。
⑤通过日常生活的各层面,理解地理和日常生活的关联。
其中的所谓更大区域,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观点,借以强调新加坡的位置。区域地理没有单独安排主题或单 元,而是安排在各册的单元内容中,并注意由浅入深的设计。
教材大纲以主题式的课程结构来规划,如表6和表7。
表6: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年级两册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单 元 第 地图判读 1.地球行星。2.座标与方格网。3.纬线与经线。
4.距离。5.方向。6.比例尺和图例。7.等高线。
自然景观 8、我们居住的陆地。9、地形与地球运动地壳变动。
10、地表的变化。 一 天气的要素 11、天气:温度。12、天气:雨量。13、天气:风。
天然植物 14、天然植物
人文景观 15、人文景观
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16、中心商业区。17、中心商业区的都市更新。
18、作为国际港、航空中心和世界性城市。
19、工业景观。20、住宅景观。21、新市镇 册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 22、农业。23、渔业和水产养殖。
24、水库和休闲设施 第 环境 1.环境和它的要素。2.人类和它们的活动。
3.人和环境。
交互作用 4、交互作用。5、移动和流动的交互作用。
6、移动、流动和网络。 二 成长与改变 7、成长与改变。8、聚落的成长与改变。
9、成长的结果。
阶层 10、阶层:一个良好的组织方式。
11、商业的阶层。12、聚落的阶层。
决策 13、景观和决策。14、农业和工业上的决策。
15、计划和决策。 册 统一性和杂异性 16、统一性和杂异性。17、杂异性的意义。
18、杂异性中的统一性。
表7、新加坡中学三、四年级两册地理教材的主题与单元 主题 第三册单元 第四册单元 自 1、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 1、地形(四)海水作用 然 2、地形(一)地壳运动 2、气候及生物(二)温带 地 3、地形(二)风化 理 4、地形(三)河流作用 的 5、气候:天气的研究 要素 6、气候及生物(一)热带地区 乡 7、农业(一)热带地区的农业发展 3、农业(三)热带栽培、集 土 约式农业、渔业 区 8、农业(二)农业类型 4、制造业(四)煤和石油的 域 的 提炼钢铁及炼油工业 及 产 9、制造业(一)工业的区位 5、制造业(五)日本工业的 更 业 分布和发展 大 10、制造业(二)原料的提炼 6、制造业(六)森林及木材工业 区 11、制造业(三)工业类型 域 12、服务业:观光 聚落及 13、聚落(一)人口 7、聚落(三)聚落的成长与阶段 人口 14、聚落(二)乡村 8、聚落(四)都市结构
的都市聚落 9、聚落(五)人口分布 地图 15、地图判读(一) 10、地图判读(二)土地利用与 判读 基本技术 照片的判读
注:以上是中学特别课程和快捷课程三、四年级所学的地理教材单元。而中学普通课程三年级只学第三册 2、3、4、5、7、8、9、13、15等单元,四年级只学第三册的其余单元及第四册的3、10两单元 ,五年级才学第四册的其余单元。
(二)各国中学地理课程纲要的特点
1、地理课程纲要的灵活性较大,多纲多本现象普遍
一个国家,特别是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比较大,因而教育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 有差异。如果用一个标准去统一要求,有时不一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 同的地理课程纲要很有必要。国外多纲多本现象很普遍,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历史上就曾长期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和学大纲;德国不同州有不同的地理教学大纲,就是同一个州,也不止一个大纲。另外象美国、加拿大 、法国等也都不只一个大纲,世界各国的地理课程及纲要或标准,多样化仍是主流。
2、大多数国家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都是从培养合格的公民出发,注意能力培养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目标中,三项就有两项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由此可见,英国地理教育极为重 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家地理课程》对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 同的要求,以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同时具有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将能力培养自 始至终贯穿在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全过程中。例如,一开始学习地理时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说出一些地理事物和地 理名词、术语。然后,要求学生能描述一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 释和说明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与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 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决策的能力,以及进行概括特征、综合归纳、评估 相关的政策与决策的能力等。
德国的地理课程采用专题式的方式,打破系统和完整性的束缚,抓住地理学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代地 理学的实际问题(如社会地理学专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在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俄罗斯普通教育部分地理教学纲要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学中利用平面图和地图确定方向 、距离、地物和绝对高度,利用地图在地面定方向等等,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等的提高十分有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资源和环境地理及俄罗斯地理中都穿插有能力的要求。
日本现行的中学课程“地理分野”中规定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以直接接触地理事象来进行正确考察所必要 的能力,及根据适当的资料对地理事项给予恰当评价的能力。另外,在低年级对地图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印度的中学地理教育中明确把天气观测和地图实习列入大纲,对能力的要求具体并且较严格。如记录天气 数据,以统计图的形式描出统计数据的曲线图、环形图和条形图等,地图野外实习和实物模型制造。
从新加坡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来看,对野外实际考察、地图判读、决策等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地理能 力的章节也较多。要求详细具体,如作业簿中对野外考察作了四个部分的要求:
①问题:讨论圣陶沙(Sentosa)成为观光胜地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列为待验证的假设。
②实察前:以收集该地有关的资料为活动的重点。
③实察中:透过实际的实察所得到的资料,由此检验假说。
教师手册中对这次活动的具体建议为:
①实察前: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并提示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实察中:建议将班级学生分组,以展开访谈工作;在过程中则不要忘记检验假设这一实察的目的。
③实察后:就所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检验假说。
从课程纲要中,发现其主题或单元的名称有关地图判读的就有9个,如关于土地利用与照片的判读、地图 判读基本技术等。
3、普遍重视乡土地理和环境地理教育
英国大纲虽然没有集中安排乡土地理,但是有关乡土地理的知识还是较多。特别是在各个教学目标和一些 重要专题中,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这有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地理,英国大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将环境地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从教学 内容方面看,英国大纲的环境地理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涉及到全球性的森林剧减、酸雨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通过让学生设计改进当地环境方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德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乡土地理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巴伐利亚州普通中学地理大纲中,5年级讲授 的就是巴伐利亚地理,然后再由近及远讲述德国、欧洲和世界。有关环境地理,人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 容,如垃圾处理站的地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同时也吸收全球性的问题,如热带雨林的破 坏,废气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
俄国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对于环境地理也开辟了单独的一部分——资源和环境地理(利用自然及生态学) 。另外,在俄罗斯地理中,也不乏环境地理内容。
新加坡中学地理一、二册纲要中,有关新加坡地理和环境地理的单元占有较大比重,如新加坡的都市景观 、新加坡的城乡边缘和环境等主题。
4、从各国实际出发,内容选择紧密联系国情和为己所用,并且注重本国与世界的比较
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多,相对地资源对外依赖性较大,因此提出“基于广阔的视野,培养对我国国土 的知识”,“从理解各区域的相互关联中,思考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从中学课程纲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也可以体现这些目标来。以“周围、日本、世界”三个区域为范围,并特别重视自己国家的学习。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强调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培养对环境 欣赏和负责的态度。在课程纲要的主题和单元之中,有关新加坡城市地理方面的内容占较大比重。另外,还有 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新加坡的水库和休闲设施、都市结构等,与新加坡这样一个城市国家是相一致的,就是区 域内容的选择,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谓更大区域。
篇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研究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时期,很多人都认为“90后”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强、个性化诉求高、富有创造性的优点,同时普遍存在自我为中心、内心脆弱、道德文化素质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缺点。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课程教学研究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涵盖了地理学、生物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提供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和技能。根据近几年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是否点名、平时成绩计算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90后”的大学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他们享受着父母和众多亲戚的关爱,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如电视、手机、电脑、网络、品牌服饰等等。总的来讲,“90后”大学生的特点如下:
1 知识面广,信息量大
1990以后,随着我国电视的普及率逐年增加,电台逐年增多,各地的节目日益丰富多彩,港澳台影视剧、日本动漫、美国迪尼斯动漫以及奥斯卡经典影视作品等陪伴“90后”快乐成长。与此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与电脑的普及,使得获取知识、信息和结交朋友的途径更为便捷,也使“90后”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具备视野广,接受信息的速度快、途径多的优势。
2 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
“90后”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懂得综合各种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各种变革,根据不同时机,适时进行自我选择。从各类兼职、炒股、网店、工作室到自主创业,充分体现了“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比从前的大学生更加活跃。因为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万般宠爱,是家人眼中的中心,所以他们的自主意识非常强,很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
3 心智发展超前,个性鲜明张扬
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平民化使“90后”大学生思想成熟较早并且发展较快,他们比从前的大学生更注重金钱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目标定位明显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崇尚自由,敢拼敢闯,勇于对抗风险而显得更年轻、更自信、更张扬,这种开朗、奔放的个性与内敛、低调的传统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1 数据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毕业学生65名,在校学生为296人,女生居多,总体占73%;其中11级女生比例最高,占86%;09级女生比例最低,但仍为68%,基本为“80末90后”大学生。
《中国旅游地理》这一课程并没有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而是面向全校的公选课,学生主要来自旅游管理以外其他专业的学生。本文主要想通过《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是否点名、平时成绩计算方法的调查结果来探讨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以便为《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课程的教学方式提供参考。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65份,其中有效问卷155份,有效率达94%。
2 样本数据概况和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数据中,男生居多,占52%,女生占48%;主要是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二的学生占56%,大三的学生占40%;分别来自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
从选修的目的来看,7%的学生是为了修学分,其中男生占5%,女生占2%,男生略高于女生;23%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其中男生占12%,女生占11%,男生与女生基本持平;既为修学分又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最高,占68%,男、女生所占比例皆为34%。
从点名的必要性来看,72%的学生反对点名,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32%,充分说明个性张扬的“90后”大学生对点名的反感。
从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来看,最受“90后”大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播放视频(占48%),其中男生占26%,女生占22%;其次为情景教学,占28%,其中男生占15%,女生占13%;然后为案例分析,占14%,男生、女生均为7%;而传统的理论讲解仅占8%,其中,男生占3%,女生占5%,男生略低于女生,充分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思考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在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建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重构教学内容
通过视频,图片、地图、具体实例等媒介对我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培养山水情怀,人文素养,进而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据旅游地理分区,布置灵活有趣的课程任务或课程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教学互动。通过旅游线路设计,在进一步熟悉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搜集分析资料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其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创新。因此可以考虑引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研读、思考所得的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
3 建立评价体系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考核主要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纪律、课堂练习和课程作业进行考核,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出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而且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都有所体现。
总之,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和建立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和创新。从学生的角度讲,通过课程改革,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同时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博,“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4(6):27-28
[2]赵建建,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5):73-75
篇3
关键词: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7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为了落实这一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立足于教材,更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参与生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又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的活力。在种类纷杂的地理课程资源中,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是最贴近学生、生动直观的一种教学资源。那么,什么是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这种教学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又是如何应用的?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社区环境中蕴含的具有地理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民族风俗、语言文化、地理教育场馆设施(天文台、气象站、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教师将地理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找到地理教学融入社会的突破口,增强地理教学的开放性,而且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学生校内地理学习的延伸,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优化地理教学的实效性。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引进来”,将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与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所谓“引进来”,就是开发社区中的各种未被利用的地理教育资源,结合教学的实际,将这些资源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并引进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
1、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整合初中地理教材
新版初中地理教材虽然文字精简生动,图片丰富直观,但在信息时代,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生个体认知差异很大,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仅仅运用地理教材中已有的这些知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钻研和筛选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有关的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比如学校周边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地域景观、民俗节庆等,并对其进行优化、合并、精简,与地理教材进一步整合,把那些学生熟悉的地理生活情景作为教材中地理案例的补充,把社区生活中富有地理知识的图片作为教材图片的延伸,把社区活动中出现的含有地理元素的影像视频作为无声教材的拓展。社区地理资源与地理教材的整合,可使地理教材更贴近生活,更具有趣味性和时代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优化初中地理课堂
在地理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地理教师更要将这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或有一定联结的社区课程资源引入到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更贴近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
此外,通过引进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出现的疑难知识点,由表及里,化难为易,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比如学习《季风气候显著》一节,我国季风气候的冬夏风向和特点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学校操场上树立的国旗在冬季和夏季飘向是否一样,结合西安冬、夏季风吹拂时的感受,从而理解冬夏季风的风向和特点,像这样引入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环境,降低了教学难度,激起了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
二、“走出去”,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
所谓“走出去”,即让学生走出地理课堂,走出学校,利用社区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构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环境观,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构建开放性地理课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观测、调查、参观、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发利用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地理教育场馆、地域文化等资源,让学生尽可能的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自主探究身边的地理现象,亲身体验身边的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天气、河流资源等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水文观测,自主研究身边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览社区内的自然风光,参观社区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天文台、气象站等场馆,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社区水资源、土地资源调查,社区民俗调查、社区灾害调查等调查研究,通过搜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或地理小论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社区的地理专家、学者、环保达人等开展地理科普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地理课外生活,使地理知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心中。
综上所述,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开发应用这些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学生地理探究能力,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社区地理课程资源繁杂,涉及面广,在开发应用中,地理教师还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校内地理资源与校外地理课资源的关系,更好地整合社区地理课程资源,为初中地理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篇4
关键词:地理课程;环境教育;价值;目标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rns the future citizen's qua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ssed in each discipline teaching at basic education stage.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akes human—earth relation as a thread and emphasize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to a great extent it has a unity wi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refore regarding geographical curriculum as carriers, excavating the valu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geography can better realize its education values and mak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geography enjoy more region spa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alue; goal
一、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国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阶段均设置了地理课程。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学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球表面圈层为主要对象;从学科体系的架构上看,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剖析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学科内容的属性上看,地理学科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因而,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教育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中学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新课程标准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地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文地理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研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区域地理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空间分布。在研究的方法、手段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空间是一个无边际的、闭合的球形,为地面上所有共同存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所占有着的空间,它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三个方面的信息。构建地理空间概念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是紧密相关的。目前,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巴西、非洲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局部地区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导致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环境教育和地理教育具有共同性,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构建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理空间里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进行个案分析,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二)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发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找到环境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是宇宙中光彩夺目的生命绿洲。在具备适宜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及它们所在的圈层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地理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具体案例分析、判断中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保护,这将是实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
(四)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中学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样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给予评价。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1月,联合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区域环境教育会议,大会获得下列结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特殊问题,具有学科整体性质,其目的在于加强价值意识,贡献于人类的共同福祉及关切人类的生存。所以就环境教育本身而言,不是零散的、附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方法和要求。环境教育应该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包含的内容应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措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中学各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内涵应具有一致性。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是环境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认识环境,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渗透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使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有机地成为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环境教育体系中地理教育承担的功能。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停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为此确立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会因环境问题而停滞。但人类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科学的发展观,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杠杆。对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反之,科学技术则能够让人类更好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加剧,同时,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1]
(三)地域性原则
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全球各国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相同;就全球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而言,有的地域面临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则面临着荒漠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等。环境问题的地域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家乡所在的地域入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的方法和对策。地域性的原则使地理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多元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包括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观;同时每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还应注意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和恰当渗透。地理课程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地理课程中环境教研目标的制定应明确以地理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地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通道,使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和谐融合,在完成地理课程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任务,从而保证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转贴于 三、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目标
(一)地理课程环境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它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两个角度认识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并致力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所以地理课程教育的立足点是地球表面的人地关系。它与哲学抽象地思考人地关系和生物学具体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不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更强调地域性、综合性。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2]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根据这一立足点,在制定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全球和各个地域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和谐”“协调”“统一”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贯穿始终。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的特征
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应围绕上述立足点,并结合地理课程的目标,构成自身的目标体系,该体系应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1.群体性是指环境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整体,它要求每个子目标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2.关联性主要是指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子目标应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该目标体系应与地理课程目标及环境教育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3.层次性特征是指环境目标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它们之间构成纵向结构关系。总目标分解成为数个子目标,而子目标又由下一层次的子目标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开放性特征是指在实现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功能的过程中,各个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及其他学科的环境教育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开放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部的开放行为;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教育目标的开放行为。
5.动态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其动态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内容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整体状况及整体作用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目标及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就充分说明这一特征。
6.整体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共同承担着环境教育中地理学科承担的环境教育任务。虽然各个子目标有其自己的指向性和内涵,但各个子目标却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共同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整体上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
在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的特色,发挥地理学的教育功能。在以协调人地关系总目标基础上,达成以下五大目标。
五大目标与环境教育目标及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示意图
1.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人地关系协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二是地球表面各个空间(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面对全球及各个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地球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从18世纪开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急速增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地球资源利用迅速扩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是动物界的一员,其生存和健康依靠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我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也是全球人类的共同任务。
2.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整个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结构、组成及形成变化规律有关。中学地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中就包括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7]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地理知识后,就能较好地判断、阐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
具体的环境教育应该从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入手,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都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家乡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结合乡土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了解、观察家乡的环境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学生通过家乡环境的了解,会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首先要爱护好自己的家乡环境。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去,保护他乡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的地理环境。
3.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域,由于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理课程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能够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不同地域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掌握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特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从而形成对不同地域环境问题探究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能力基础。
4.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爱护环境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必须与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把爱护环境从具体的行动上升到一种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社会公正、批判性与参与性;容忍、理解和开放思维;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家乡以及更广大地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知道不同地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本质,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更有理性,做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合格公民。
5.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课程,也要求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环境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研究,并把地理环境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础规律。[3,4]从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必须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因而引导学生选择具体地域环境问题的案例,参与环境问题现状的调研与原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及决策行动,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生有了科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对环境深刻的认识,就会有意识地采取正确行动去保护环境,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顾骏,王必亚.环境教育(高中选修教材)[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山,金其铭.人地关系研究的起点与主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8-19.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 改革
随着我国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水平已取得了较大的提升,而且地理课也早已纳入高考的范畴,因此其重要性也被师生广泛的认识。但由于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强,且知识跨度大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进,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中地理课任课教师,现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情况,简单谈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1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整个宇宙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因此地理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但我国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方面,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都不能很好地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这样一来学生接受的知识就停留在一个较早的水平,有的知识可能在如今看来甚至是错误的,有时学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最新的知识时,当发现与课本有出入,学生便会陷入迷惑,甚至是对地理教材的权威产生怀疑,从而失去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丰富
目前虽然我国新课改事业已推进多年,但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处在较为传统的水平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同时地理课程也是一门需要记忆、背诵的学科,因此有的老师就运用这一特点,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知识的背诵上,而不是做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来记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为低下,从而感觉地理课学起来累,这就导致学生对地理课产生厌恶感。
1.3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和人本化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早教学上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思想观念不能及时的更新,在知识的传授上仍是专注于教材,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也是一味地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同时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被老师剥夺,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
1.4教学空间狭隘,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极少地涉及课外实践教学,因此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同时由于课本的知识有限,且都属于抽象的知识或概念,因此许多地理知识点,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这也与地理课程的特点有关,这也是由于区域局限性决定的。
2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措施
2.1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由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其难度不一样,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鼓励学生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合作交流的氛围。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组一个组长,每组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牵头,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地理知识辩论赛或是抢答赛,这样一来每组成员为了自己所在组的集体荣誉,就会努力地去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这样一来,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将会大大的提高。
2.2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
由于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难度大、综合性强,知识极具抽象性,因此学生要想仅从课本上来学好高中地理课程时极为困难,而想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近各种地理知识的真实情况,这也是不可能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图片、视频来辅助教学,这样就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向学生讲述地震的相关知识时,可通过三维模拟视频,来进行辅助教学,如地球分为很多板块,地球板块运动,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从而产生的振动传波等具体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3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来学校就是来接受教育,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学生这一主体地位的特点,并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将课堂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但并不等于教师就没有事可做,而恰恰相反,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堂组织。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最终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2.4组织对教师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
由于地理知识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而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师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这样极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为了及时更新课本上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新课改事业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来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这是学生和教师都应认真考虑的事情,但有几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学生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最终实现学生轻松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6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落实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越会有效。比如中国气候的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向学生讲清纬度位置,季风环流,地形地势等因素如何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然后列举我县也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但季节不均。冬季和全国东部地区一样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吹寒冷干燥的偏北风,雨量仅占全年的7.5%,入春由于东南风北上,春雨早发,三、四月雨量占全年的16.7%,五月随着锋面的移入进入雨季、降水增多,五、六月雨量占全年的30%,七八月锋面北移,县境内受到高气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的伏旱天气,时有暴雨洪涝出现,降雨量占全年的21%,九、十月夏季风南撤,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带来持久的秋雨,雨量占全年的18.5%。由此可见,我县和我国东部地区一样深受季风进退、锋面移动的影响行成了上述气候特征。通过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又亲身经历了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感受深刻,即使学生理解了家乡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又对课程标准中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原因也加深了认识理解,同时还较好的阐明了我国雨带移动情况,再结合教材适当补充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对完成气候方面的课程标准要求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增强教学的活力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地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借助各种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活力。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等,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农村有的橙子、橘子等制作小地球仪,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②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例如,新闻报道了“新西兰遭遇暴风雪袭击”,我们却穿着T恤在上课,同样是6月,天气为什么截然相反?2004年底印尼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惨重损失,近来印尼地震、火山喷发不断发生,请结合所学过知识解释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向印尼人民提出防震减灾的措施或建议。③运用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在讲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这部分内容时,可通过对我县位置、资源、交通、消费能力、经济技术等情况,例举讨论,提出在我县应发展布局一些什么工业?如建玻璃厂、家电厂、啤酒厂是否合理?由于学生对家乡的实际情况熟悉,思维积极,兴趣浓厚。④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服务教学。
三、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对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和教材以外的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它们是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新的地理教材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担负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的教学材料,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更好地用“教材教”。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每个学校的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教师可以利用旗帜的飘扬方向教学生认识风向;可以利用旗杆在一年中正午的影子长短来深刻领悟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变化规律;……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如:外星人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收集资料出黑板报或手抄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收集资料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创造地理学习的环境,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如收集矿物岩石的标本,制作经纬网仪,编制地理课件。教师应注重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及时增添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
篇7
一、课程性质更丰富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课程性质在“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使地理课程的特征更具体丰富。新标准关于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设计,清晰地体现了课程性质的新要求。
在“思想性”方面,强调地理课程要“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赋予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全新内涵,体现了地理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融合。
例如,“中国地理”中“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以及“活动建议”中安排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等内容都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要求。
“生活性”强调“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一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认识、欣赏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丰富精神体验。
例如,“地图与地球”中“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世界地理·居民”中的“活动建议”——围绕“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组织辩论,“中国地理·经济与文化”中“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活动建议”——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等内容都体现了地理课程的“生活性”特征。
“实践性”强调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中国地理”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传和公转”这条标准,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条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原来可随意选择的“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这对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影响。
又如,“乡土地理”部分的“活动建议”删去了“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和“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设想”等活动,鼓励和提倡开展操作类、体验类、室外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建议”中增添了更为具体的“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的内容。
二、课程理念更简洁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由原来的6条减为3条,“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内容分别并入“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之中进行阐述,精简后的课程理念更加清晰。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意涵更为具体明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则强调“地理课程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观,具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转变“教教材”的陈旧观念,拓展地理课程学习空间,为学生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课程平台。
三、课程设计思路更清晰
新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虽然条目减少,但主要内容并没有减少,只是将原来的表述进行了整合,此外,还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变化后的“课程设计思路”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尤其是新增加的“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此图原来位于实验稿《地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与设计思路同时呈现,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课程设计意图。
四、课程总目标体现较强时代特征
对于地理课程总目标的表述,突出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降低了认知要求,删去了第二条目标中的“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这一内容。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将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由“抽象、概括”等改为“分析、归纳”,认知要求更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等更为具体的描述性文字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彰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价值。
五、课程内容稳中有变
1.新标准删除了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不能达到或在高中阶段要学习或在其它学科学习更恰当的内容
篇8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篇9
关键词:课堂活动;初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国民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在新时期及新环境下也要求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改革,采取更加可行而又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讨及研究,人们提出课堂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此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切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得以调动,而且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也能够得以提高,可谓是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一种有效性教学策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彻底摒弃以往滞后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真正实行有效性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活动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提倡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事业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也不例外,不同学生的个性是不尽相同的,这便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切实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加以采用,充分尊重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地理教师还应当确保在课堂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为辅导者,实现课堂主体的有效转换,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在课堂活动中大力倡导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及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及鼓励参与教学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必要的课堂活动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少之甚少,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差,而且动手能力不强。长此以往极易遗忘所学的知识,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活动效果。应当强调的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要始终构建在参与教学的前提下,在整体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是因为初中地理学科具备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以及开放性强等诸多特点,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一系列要素,并且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穿插,还有着相对较强的地域性、差异性,比如说江河、矿产、物质、丘陵、山地、平原等要素所构成的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按照地理课程的特点,借助于课堂活动来组织学生接受地理知识,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发现及解决地理问题。
三、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初中地理课程的趣味性是将渴望知识火药点燃的导火索,地理课程如果无法吸引学生亦或是学生不感兴趣,那么便会使得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学科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将地理课程的特点把握好,只有教师能够正确地解释地理现象、认识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才能够将学生的能力提高,这不仅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点,同样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难点。所以,在地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课堂活动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比如在设计“中国行政区划”的课堂活动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①想象。要将拆分的各省拼图首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个省区的大致轮廓进行仔细观察,启示他们将其与生活中的某些实物联系起来。接着教师对几个省的轮廓图予以出示,以此将达成抛砖引玉的效果。②示范。把拆分后的各省轮廓在相应的板块上还原。③准备。学生对各省区的相应位置及轮廓进行强化记忆。④竞赛。各学生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表演拼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增强。
四、加强信息传输,巧用多媒体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学生是借助于触觉、视觉以及听觉来接受信息,其中视觉是人们认为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大量的实践充分表明,综合传输远远优于单一的形式,因而多渠道的视听结合信息传输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具备着突出的优势。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入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学习氛围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对“长江”的课程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有关长江的影视片段,动听优美的解说,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很快便能够融入其中,不仅将美的享受带给学生,而且还使得学生分散的心很快地得以集中。再比如讲解“日本”的知识时,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凸显日本国家的地理特点的图片或者短片播放给学生,启发学生的讨论。以此使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在感知中讨论,教学的重难点便得以强化。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学科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课程,蕴含着大量且丰富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中采取有效性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道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
篇10
目前高中地理并无单独讲授乡土地理的课时,这并不意味着乡土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是不重要的,事实上,现行的高中教材中编制了大量联系乡土实际的“问题和练习”。这表明联系好乡土地理知识,实现统编教材与乡土地理的互补整合才能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任务。
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乡土地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布鲁纳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乡土地理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而人文地理教材有些内容枯燥乏味,乡土地理就是最好的调节纽带。每次在课堂上展示厦门乡土地理,学生马上打起精神,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好,可见,乡土地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0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很多学生一直认为地理就是死记硬背,这是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忽视乡土地理导致的结果。其实,“地理不是地理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地理环境本身。”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乐趣,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通过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创造性能力。此外,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耳闻目睹,也弥补了教材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的滞后性和时代性。
(三)有利于开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对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有利于多渠道、多角度、多元化的开展教学。尽管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学要求,时效性强,能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益。然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假期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查找部门资料、定期观察、咨询父母、采访农民等途径,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地理教学正呈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局限于课堂,而是深入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使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向开放型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于学生德育教育,我们总希望能在学科中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乡土地理资料可以使学生通过地理环境的真实形象,直接感受家乡自然美和社会美,是最为生动具体的美育过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家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安顺市的学生是安顺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透过对家乡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并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创造课程,缺少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对于像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这样一项国家没有规定教科书的内容,有许多教师不知该如何去教,更不知道如何去开发与之相关的乡土地理资源。由于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一方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高中实际的地理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结构过于简单化
从开发出来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素材与内容上看,不少教师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有关所要用到的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但忽略这些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来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偏重于文本资料,而对于开发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资源、文化景观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看,重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此外,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来看,重视教师自身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但对学生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样也必然会造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结构上的缺失。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实施策略
(一)教学中以地理课程资源为教学实例
在讲述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地学原理等知识时,当碰列一些带有结论性和抽象的地理判断时,为增强说服力,可以选用有关的乡土地理课资料加以印证。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先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的预报时间,确定观测的时机和程序,记录观测的现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快行冷锋天气。还可以引导学生思,为什么北京沙暴天气的发生较前些年严重,这就成为沙暴天气成因。
(二)加强实践活动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
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计划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也有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比如,讲授气候时,可以要求学生对学校或者家庭周围的气候情况做观察记录,包括温度,降水。对一年的气温、降水总趋势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印象,也可以向长辈请教。这样的实践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对于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就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户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