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3.政策

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

篇2

[关键词]大都市;区域治理;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曾望军,湖南文理学院科技处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常德415000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06-04

大都市区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我国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适应,以都市区带动城市化的新城市时代。因此,大都市区管治是中国未来区域政策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对与世界各国大都市区域发展的成熟经验,我国大都市区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借鉴世界经验和我国城市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完善我国大都市区的治理。

一、国外大都市区域治理的经验启示

许多欧美国家比我国较早进入城市化阶段,积累了许多大都市区域管理的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大都市管理方法和模式,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的大都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大都市区域协调治理注重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郊区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协调发展是国外大都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展是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日本东京、澳大利亚墨尔本、美国纽约等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城区范围迅速扩展到近郊甚至远郊;中心城区制造业、零售业等产业大批向郊区转移;人口加快向郊区扩散;郊区小城镇和各种规模的商业、工业、聚居中心大量涌现。实践表明,在中心城区扩张的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郊区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是国外大都市实现城郊协调发展的普遍选择。

1 郊区工业化是实现城郊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郊区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逐步建立起与中心城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才能全面带动郊区经济发展,缩小城郊经济差距。郊区工业化一方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还能为郊区城镇化提供物质保障,支撑乡村城镇化所需大量人力、资金和物资投入。澳大利亚墨尔本在短期内通过新建和迁移来实现郊区工业化,其大多数大工厂主要集中在墨尔本康、富茨克雷、威廉斯敦及阿尔托纳等近郊区,而许多小型企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如服装、首饰、印刷业则集中在城市中心及近郊。

2 乡村城镇化是实现郊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郊区依托产业布局,通过开展大规模城镇建设,逐步改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落后状况,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形成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互为依托的格局,将推动郊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高速起飞,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在城市近郊大量农田被占用,污染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业生产大幅下降。对此,日本制定了农村整治计划,加大对农村投资力度,引导工业合理分布,促进农村开发。1970年至1977年建成430个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继续建设450个小城镇。日本在推进村镇建设过程中,注意防止农村人口外流,大大促进了农村致富的过程,推动了郊区与城区协调发展。

3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郊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国外大都市普遍依靠现代化的装备等手段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也解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释放出大量土地用于工业、住房、公共设施建设。如以日本园艺生产为例,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生产过程有52%实现现代化,花卉栽培过程有80%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激发了高水平生产率,释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为城郊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化早期的欧洲及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多数在都市快速膨胀时期,过分强调城乡经济发展均衡,而忽视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结果导致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基础设施与居民生活基本需要之间产生巨大缺口,发生了严重的“城市病”。所以,越来越多的大都市从历史教训中总结经验,逐步改变单一追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城郊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设施建设。如一些国家相继制订法律,规定大都市新兴工业区和居民住宅区都必须有相应的排水、给水和道路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另一方面越来越重视郊区规划和环境保护。国外大都市纷纷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规划管理,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

(三)根据大都市区内部事务相互关联性。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美国虽有强烈的地方自治传统和需要选民支持的“民主自由”文化背景,但为了协调区域性矛盾,解决单一城市政府无法解决的区际问题,仍有为数不少的大都市区在城市政府之上建立了统一的权威机构――大都市区政府。大都市区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盛极一时。当前,最为典型的例子有“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和“双城大都市区议会”。华盛顿大都市区包括哥伦比亚特区(核心区)及马里兰州、弗吉尼亚洲的15个市县,由于其作为联邦首府所在地而受到相对强烈的政府调控影响和成员政府间较强的合作意愿,1957年成立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MWCOG)现已成为包括18个成员政府、120名雇员、年预算千万美元的统一正规组织。其主要职能为实施从交通到环境保护的众多规划,并具有联邦和州政府拨款的资金分配权,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公众关注的区域问题。双城大都市区(位于明尼苏达州东部两城市圣保罗和明尼阿波利斯及其附近连绵成片的城镇密集区)总共有372个独立的地方政府单元,包括58个县、138个市、50个镇、149个学区、6个都市组织、22个特别法院;同时,为了解决因机构复杂多样而导致的区域矛盾,于1967年终于成立了双城大都市区议会(MUC),议会共有17个成员,由州长按照城市规模提名任命。其主要职能是对大都市区的交通、空间用地、垃圾处理、机场、环保等事务进行长远发展规划;x~--些都市组织(交通局、垃圾处理委员会等)进行监督,就某些重大问题给县政府和市议会提供咨询服务。实践证明,通过都市区政府管理都市区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充分考虑到都市区的各种功能联系,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更加高效合理,从而有利于促进都市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

(四)以横向合作为基础。组建松散型城市政府联合组织。在美国强大的“地方自治制度”传统和“民主自由”文化背景下,普遍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广泛形成了都市区域内的各城市水平方式的自愿联合、获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支持、具有特殊协调功能的半官方、松散型城市市政联合组合――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协会,这是一种城市联合管理体系,而非城市政府结构的联合最为典型的就196年成立的“旧金山湾区地方政府协会”(ABAG)悼J。在其发展的全盛时期,有8个县、82个城市作为资格成员,其起初职能定位是大都区发展规划咨询机构,旨在向区内地方政府和州政府提出解决各类区域性问题的方案;后来又逐渐成为专门进行区域性废弃物处理和空气质量控制计划的管理机构,开始从事环境管理的工作,其影响力很大。

二、我国大都市区域治理尝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建轻管”和“单一式”的治理理念。当前,我国大都市区建设和管理的主导思想仍然是注重城市管理的“硬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城市管理的“软件”――人文环境的保护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突出表现为城市管理投入与建设投资增长的比重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使许多城市发展的外延形态同内涵功能之间的差距拉大,导致管理工作跟不上;管治滞后又使建设好的设施得不到很好的维护,有的甚至损失较重,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作用发挥不足,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管治理念的“单一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把大都市区管治与发展中的“发展”单纯地理解为主要是经济增长和物质性扩张,而把城市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置于次要地位,或者不能把经济、社会、环境整合起来进行发展与管理;二是把大都市区管治与发展中的“管治”理解为政府单一主体的行为,并以建立在传统科层制基础上的行政为主导。

(二)区域间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在我国的大都市区管治中,普遍存在着区域间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越位”是政府插手不该管的事情,及运用本部门的权威和其他便利条件,制定某些符合部门利益的规章制度,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缺位”是政府部门应该管理的领域却又没有部门管理,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秩序,给失业者、贫困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低收入保障,提供充足的公共品和各种社会服务,政府的工作却经常不到位。“错位”是政府与企业、市场分工不清,行使了一些不该由政府行使的职能。政府管理虽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管理成本高昂。

(三)部分大都市区缺乏统一的治理行政主体。大都市区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这表明从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区发展到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大都市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当超出了一定行政范围之后,就出现了没有明确行政主体的大都市区,由此导致行政主体的缺失,这种现象在京津冀和长三角非常突出。部分大都市区行政主体的缺失,是长期以来制约区域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瓶颈,导致各地方行政主体各自为政,使发展成熟的大都市区管治处于无序状况。

(四)大都市区域间公共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在我国以行政区划为基本格局的城市政治经济管理模式下,各城市形成了彼此分割、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和公共管理主体。他们单独承担对城市内的所有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共管理体系。(1)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协调力度不足。目前城市群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2)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我国城市群内的城市间联系度不高,区域内的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的目标大体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导致整个区域内资源浪费。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摩擦大于融合,这使城市群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竞争力的整体发展优势。

(五)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度不高。在“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体制下,大都市区各类社会组织发育相对迟缓,各种功能也不够健全。有些社会组织是在政府管理部门培育和推动下产生的。由于这些组织与政府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组织很难拥有独立的意志和活动,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本来需要政府部门完成的工作,而在发动市民参与大都市区管治方面又相对有限;加上一些非政府组织自我规范性不够、自律性不强、社会监督缺位,导致一些违法乱纪现象出现。尽管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也有了较大的增强,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市民的行为仍呈现出明显的顺从性与依赖感,没有形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加之参与公共管理的范围有限,参与程序非常复杂,参与形式单一,整体上呈现参与程度较低的局面。

三、我国大都市区域治理的模式创新

(一)树立全局发展。综合协调的治理理念。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快速扩散与融合,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明显加强;城市空间形态的网络化特征日趋明显;城市化发展模式也开始转变为以城镇密集区为主的“都市区化”模式;大都市区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选择“大都市区化”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区的各城市政府要正确认识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借鉴国外大都市区发展的过程和经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尽快转变传统的地方观念和本位主义做法,树立区域观和全球观,逐渐淡化各自的行政区划界限,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从思想、观念上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大都市区”之中,并为此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是能够真正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都市区的根本基础,也是建立大都市区长效性协调管理机制的保证。

(二)科学定位区域间政府职能。我国的城市政府是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公共资源和资产的所有者、控制者和管理者;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决策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政府手里,同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资金也几乎完全由政府筹措和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政府面I临着城市建设资金和服务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此外,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同时,效率低下、浪费严重,难以适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尽快转变,强化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生产服务、社会保障等职能;要关注社会公平目标、环境目标,以及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障;鼓励中

介组织、非盈利机构、市民、企业等广泛参与维持秩序,参加经济和社会管理。

(三)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域治理行政主体。在中央指导下组建集权过渡型大都市区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成熟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内部的行政分割和区际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根除。由于我国长期的集权政治文化背景,人们部分还存在行政命令高于一切的意识,现实国情也表明集权化管理模式确实能够起到协调和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作用。我们认为,在中央的指导下可以在中央成立一个“大都市区协调与规划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在其直接指导和领导下,组建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三个集权过渡性大都市区政府。其权力来自于中央下放、省政府及中心城市政府适当上收两方面,并赋予它以区域环境整治、交通建设等资金的分配权、区域性空间协调发展的审批权或实施监督权、区域性贷款投资的倡议权等。经费来源中央政府出一部分,中央政府给地方拨款中抽一部分,大都市区相关省市政府出一部分。主要职能为对大都市区的公共服务、交通、空间用地、产业布局、垃圾处理、机场、环保等事务进行统一长远发展规划;对大都市区各类省市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就某些重大问题给省政府和市(县)提供咨询服务,使省市(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更加高效合理,促进大都市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大都市区政府应置于省政府之上,形成大都市区政府―省政府―市县政府的等级序列。其过渡性主要是指,等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熟,大都市区要素市场发育完善,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的时候,撤销大都市区政府,其职能完全让位于大都市区具有跨界协调职能的松散型政府联合组织――大都市联盟。

篇3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篇4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治理 成都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33-04

[基金项目] 2016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Z03),2016年度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测度及比较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 姚毅(1982 ― ),四川阆中人,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

城市空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及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同时城市空间治理必须充分尊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规律,推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摊大饼”向“多中心、网络化”的转变;必须坚持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推动实现政府、市场、市民多元主体的有序参与以及行政机制、市场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多个机制共同作用。

一、成都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的

发展形势和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的升级,成都城市空间布局进入了深度调整期,逐渐呈现出向“双中心、网络化”发展的态势。同时,中央、省委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深入实施,成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成都城市空间治理的基础和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上位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需要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在东中西和东北部“四大板块”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最终形成“4+3”的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同时,四川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提出“坚持把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作为总揽,在加快区域竞相发展中提升全省整体实力”,并进一步指出“首位城市要对标高端、辐射带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四川“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首位城市”,成都城市空间治理需要以中央、省委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在推进国内外联动、区域间协同,互联互通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

国务院通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获批,表明成都由区域中心城市正式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也将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更加注重多层次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全球分工合作体系,努力为内陆其他城市转型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探索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这需要改变成都“单中心、圈层式”的城市空间格局,着力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格局,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空间载体。

(三)天府新区建设的加快为成都城市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

2010年天府新区成立以来,尤其是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以后,新区发展迅速,为成都空间格局由单中心、摊大饼向双核、哑铃型转变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国务院批复明确提出“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四川“三大新兴经济增长极”的首位增长极,天府新区“四化同步、四态合一”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新区,经过5年多的积淀,逐步形成了符合内陆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顺应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趋势、具有经济高地典型特征的发展趋势。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成都城市空间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成都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成都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特色亮点,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市)县GDP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同时,成都各区(市)县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明显。中心城区正逐渐成为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都市工业的重点区域;近郊区域以产业和城市互动升级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和城市功能的提升;远郊区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特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成都中心、成都科学城、成都医学城和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将进一步增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升级的载体支撑。

二是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成都中小城市人口和产业承载力。近年来,成都市立足“全域成都”的发展思维,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加快推进 “覆盖全域”、“区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连片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型”的新农村建设。成都市域的副中心、卫星城、小城市、特色镇和新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实现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的城乡全覆盖;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实施标准化建设;“全域成都”范围内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和相互衔接;城乡户籍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城乡居民自由迁徙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一体化目标基本实现。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市域各地区之间的网络化联接。市域轨道交通水平大幅提升,地铁运营总里程108公里、在建205公里,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式获批,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完成。“十三五”时期,将进一步按照“中心城区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成网,两核互动加强,全域基本覆盖”的要求及构建市域和市区两个“30分钟轨道交通圈”的目标,强化“双核”之间轨道交通联系,形成“3快3普”共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便捷联系,强化“双核”与城市副中心、卫星城之间点到点的轨道交通联系。

同时,成都城市空间治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在城市快速扩张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中心城区、近郊、远郊逐次递减的问题;中心城区功能疏解不够和产城融合发展不足,市域“承担、分担、共担”的城市功能布局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加大,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

成都城市空间战略指引

在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157”总体思路中,明确了“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的城市空间战略。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从“市域、区域、国际”三个层次协同推进,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功能支撑。

(一)市域层面:推进城市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从城市经济视角来看,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塔尖”,需要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形成示范,而市域空间布局调整和功能结构优化是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先行策略。具体而言,国家中心城市在市域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一方面,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来看,国家中心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阶段,需要顺应城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圈层式”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的发展趋势,加快形成城市中心、副中心、卫星城、小城市、特色镇和新农村等不同层次的市域空间在城市功能上的“承担、分担、共担”的良性关系;另一方面,从国外城市空间治理的经验来看,需要注重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城市用地的再开发、城市社区的人文关怀以及各个功能组团交通的网络化联接。

(二)区域层面:加强多层次高水平的区域交流与合作

从区域经济视角来看,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升级版,需要切实贯彻落实上位区域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区域的引领、辐射、集聚作用。具体而言,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一方面,要按照国家“4+3”的区域发展战略,立足城市发展实际,以融入发展为基本路径,主动对接国家相关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地承担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国家使命;另一方面,要注重城市与区域的动态平衡和有机平衡,立足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实际,找准在不同区域层次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主体作用,促进多层次区域空间互为支撑和协调发展。

(三)国际层面:增强与全球的互联互通

从世界经济视角来看,国家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网络体系重要节点,是国家推进开放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功能载体。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确立的“五通”合作重点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着先导性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具体而言,国家中心城市在国际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需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一方面,要树立全球视野和开放理念,主动对接国家开放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和能级;另一方面,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先导,统筹推进“五通”的协调互动发展,建强作为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门户城市的功能。

三、成都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的重点策略

成都城市空间治理要立足成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城市空间战略为基本指引,增强城市空间治理的法治保障、多元参与,有重点地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升级。

(一)增强城市空间治理的法治保障

一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法制建设。加快城市空间治理的立法进程,统筹市政设施建设、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发展、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公共安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六大重点领域的城市建设管理,为城市空间治理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规划引领。聚焦国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枢纽”功能定位,抓紧各类城市规划修编,注重市域和区域的统筹,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多规合一”确保“三生”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三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的政策体系。重新梳理成都已有的城市空间政策体系,加大对于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城市空间治理新兴领域的政策指引。

(二)促进城市空间治理的多元协商合作

一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PPP模式的运用。建立健全城市空间治理的PPP模式,重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环保、旅游、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多个领域的PPP项目试点,增进成都城市空间治理效率。二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社会参与和规划参与。发挥基层社区和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民互动桥梁的作用,拓展民意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完善民意表达的规则和信息指引,搭建多层次的多方利益协商平台,建立健全及时回馈、共同决策的良性互动模式,强化公共参与的社会监督,使得成都城市空间治理的规划和政策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三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决策咨询。探索建立由党政职能部门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界精英组成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咨询委员会”,采取“官助民办”的运行模式,对涉及城市空间治理的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为政府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三)推进多层次区域空间治理的协调互动

一是注重不同区域层次的空间治理的协同推进。在市域层面,要注重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升级,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的优化;在区域层面,要加强成都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不同区域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在国际层面,要强化与全球的互联互通,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二是注重城市内部“双中心”和卫星城的网络化联接。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双中心”的核心功能,合理疏解城市中心的非核心功能;各卫星城要按照“独立城市”发展理念,建强各自主体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并注重引导形成多样化非主体功能,增强卫星城的对于产业、人口的吸引和吸纳能力;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加快建立市域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多制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轨道交通系统。三是注重城市基本空间单元的“人文关怀、功能复合、有机组合”。要注重城市街区、城市社区、城市枢纽站点区域等城市基本空间单元的治理,增强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强化城市街区、城市社区和城市建筑功能复合性开发以及城市枢纽站点地下空间的使用,强化各种功能之间的系统组合和高效的网络化联接。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经济地理学与空间治理[J].地理学报,2014(8).

[2] 方维慰.城市空间结构政府治理的优化[J].学海,2014(6).

[3] 王宁.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缺陷与“城市病”治理[J].区域经济评论,2015(1).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要性;特征;影响因素;措施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区域经济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同当前的发展模式相匹配。基于此,以下就影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措施进行探讨。

1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决定的。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国际形势所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管理现代化模式。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2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特征

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依托时展的需求,立足于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化特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智能化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2)人性化特征。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及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管理现代化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人性化的特征。(3)民主化特征。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民主性特征,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3影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1人才因素。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中人才因素非常关键。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3.2资金因素。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需要资金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3.3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的重要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新技术等。

4加强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管理现代化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管理现代化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征,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4.3借鉴管理现代化方式,创新区域经济管理。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起步较晚,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现代化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信息化、人性化、民主化等特征。但是制约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人才、资金、政策等因素,只有获得上述影响因素的支持,才能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

[2]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

篇6

一、经济社会发展于新常态背景之下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上所呈现出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完善经济结构,提升增长质量,实现稳定地发展。这也代表我国将从高度发展阶段过渡至中速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培养新兴产业以应对经济结构带来的后遗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从宽松的货币政策变成了稳健型的货币政策。经济所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无论是就业率、社会保障,还是各区域的发展方面,皆会受到深入的影响。(二)政治上所呈现出的新常态。政治上所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指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我国的治理体系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主要包括了公共权力使用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以及制度安排民主化等等。而社会新常态主要是指,在法制建设以及新常态发展时期,需将法制社会建设落到位。首先,应当通过对法制精神的大力宣传,来让人民群众在心中建立法律观念,其次,是应当在法律的结构中创新社会治理对策,形成多层次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三)环境上所呈现出的新常态。环境上所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是指以很快的速度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把源头控制、责任追求以及环境治理等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环境新常态、社会生活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这三只之间,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是进行公共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不过这也表示,在新常态下环境管理肯定会与经济主体、社会组织出现许多矛盾及摩擦。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问题沉重艰巨且公共管理主体能力差。在新常态下,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均会凸显出来。纵观我国管理主体现阶段的总体能力,各领域诟病的解决对策大多是以经济增长作为掩饰,用具有隐含的策略处理当下的问题,现在公共管理主体所具备的能力及经验还无法根治各种社会弊端。(二)公告管理技术飞速发展和可落地领域空间狭窄间的矛盾。公共管理技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民主化、透明化以及服务化的特点,比方说,电子政务技术。尽管很多公共管理技术都得到了上级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在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智能政务平台建设上绞尽脑汁,但是在实际的运用环节却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有在线可办的业务类型不多、信息孤岛严重、信息没有完全透明化以及很多重要领域未实现公共监督等。(三)个人自觉性差且组织氛围不佳。公共管理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并且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多变。因为治理的体系及技术皆不理想,很多公共组织都存在灰色地点,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多以官员为代表的集体丧失了基本道德,,导致腐败案件频繁出现在各个层级和部门。高素质且具有上进心的人在融入于腐败集体之中时,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大多数人都会同流合污。所以缺乏法制化的体系约束,腐败现象会不断蔓延。

三、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公共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在权利的行使上实现现代化考核制度。新常态下的权利赋予和行使方面,应当尽快出台科学化、民主化以及制度化的考核方式,以改变公共管理部门的官僚作风,贯彻落实服务及治理。由目前国家集体领导的发展政策可见,国家顶层设计正在朝着法制以及民主的方向飞速发展,切实促进政府职能以及形象的转型。在新常态背景下,看一个政府是否有所作为,并不是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唯一硬性标准,而是要看是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以及社会是否和谐统一等等。在新常态背景下,公共治理必须在权利的赋予和行使方面落实民主化,科学、实事求是地对绩效进行考核。利用制度保障让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都可以参与到监督和决策队伍之中来,从而做到整个社会对公共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新常态发展背道而驰的组织应当尽快取缔,让更有能力的人服务大众。(二)灵活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以提升公众服务体验。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其并不是针对于某个人的,而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必须讲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广泛运用于实践之中,在提升管理总效率的同时,讲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带给人民群众。打个比方,数字化的智能政物便是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应当全面落实政务上网,节省线下奔波所花费的不必要开支。其次,应当尽可能快地突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资源共享。另外,在分配以及运用公共资源方面,应当灵活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让信息的透明化和智能化早日实现,避免因为信息的封闭滋生大量的腐败现象。(三)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政府部门需提供良好的平台,让社会各领域人士扮演主角。历经三十余年的国家宏观主导型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化及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等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依靠宏观政策是无效的,应当通过社会力量,使更多的区域能够发掘到内在的发展模式。在政策上出台均衡的发展制度,让公共品实现均衡分配[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背景下,应当尽快创新公共管理机制,在权利的行使上实现现代化考核制度,灵活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以提升公众服务体验,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让社会各领域的能人皆参与其中。公众也应当强化自身的主人翁观念,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及道德取向,积极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

作者:龚春燕 申斌 单位:南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伟.新常态下提升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探析[J].决策咨询,2015,10(5):49-51.

篇7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水利建设 评价

[中图分类号] F42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75-01

一、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

水利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治水理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化、管理服务现代化四个方面。现阶段,我国在水利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总整体上来看,与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

1.各地区水利现代化程度不同

受水资源、人口、耕地、经济、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利现代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河道外计划取水中取得了巨大建设成效。但是与此同时,各地区在水利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管理等方面的实现程度不高,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从我国各省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实现程度上来看,北京、天津已经基本实现了水利现代化,山东、重庆等地区进入了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区仍处于水利现代化初级阶段。

2.全国水利现代化水平稳步上升

当前,在我国四大经济分区中,水利现代化水平从高到底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前三个经济分区基本均处于水利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处于水利现代化起步阶段。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发展较快的地区大部分为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仍然处于水利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水利安全保障水平不高,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都处于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使其呈现出缓慢提升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将呈现出平稳上升态势。

3.全国水利现代化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我国水利发展战略的转型,我国水利发展自2000年后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水利现代化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十五”初期的0.43,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提升到0.53;城乡供水普及率已达到80%,预计2020年,城乡生活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5%以上,并且全面落实集中供水机制;按照当前我国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到2015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比将下降为34%,2030年将下降为35%。

二、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展望

1.分区域实现水利现代化

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地区气候、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有序推进水利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应采取分区发展策略,遵循东部巩固提高、中部稳定发展、西部加快发展的原则,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水利建设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预计于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在我国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稳步推进水利建设发展,预计于2020年中部部分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30年全部实现水利现代化;在我国西部地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在东部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后,着力发展中西部地区水利现代化。预计于2030年,中西部部分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2050年全部地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2.明确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

我国应当从流域、省区、城市三个层面入手,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在流域层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妥善处理好上下游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对流域的防洪抗旱、生态安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利用等各项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在明确行政区域管理责权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落实流域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在省区层面,加快建设区域水利保障工程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水利标准化,创新现代水利发展机制,不断提高科学治水、依法治水能力,着力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水景观和水文化;在城市层面,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尤其要重视防洪排涝建设,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信息化,为城市供水以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

为了推动我国水利现代化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水利统计制度,确保水利现代化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目前,在许多重要的水利指标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计算口径,如水利信息化指数、水利科技贡献率等,同时一部分指标没有纳入到统计范围内,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所以,我国必须根据水利工作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水利统计指标,完善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对水利统计数据的监督检查,确保技术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我国对水资源综合管理、污染防治、流域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势必会加快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水利建设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浩.谢新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3(3).

[2]叶健.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估与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10(6).

篇8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经济

目前,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四大突出问题:

1. 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普遍存在的特点——不平衡性,其体现在经济基础及发展规模的阶梯差异,城市如此,我国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至“八五”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2463,1995年上升至0.2747,1996年略有下降,直到2012年将突破0.55,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明显。首先,从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来看,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部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农村区域发展与全国其他各地进一步拉大了差距,目前我国虽然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 农村区域环境问题

我国在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山地农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的耕作也造成较多的土壤风蚀。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成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

2.2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的不断聚集,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解决生活污染的配套设施,极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因此,优化我国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推动我国农村区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工业污染严重

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乡镇企业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未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治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依靠其自然优势大力扶植发展养殖业,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工业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业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近十多年来,工业化畜禽养殖业又成为新的污染源。而诸如河北的废品回收加工、贵州的土法炼焦等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因而多次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探索出相应经济条件下的出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仅会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会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乃至社会治安紊乱的严重后果。

4.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县域经济在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基于农村、立足县乡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农村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的主导作用应同时体现在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合理存在的市场因素得以全面调动,同时为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而在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 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体质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结语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实力还有待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口近7 成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域,它覆盖我国大多数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农村区域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也成了中国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80973)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管理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LBH-Z10211)支持。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2]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覃志豪,尹昌斌.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调研世界,1996,(1).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 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永强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科学管理与工程博士后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

篇9

Abstract: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severe in Jiangsu province at the momen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station drawed up a plan about protecting the local air pollution. Article also expounds the some problem about improving air pollution at present. So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 空气质量;污染防治;障碍

Key words: air quality;pollution prevention;obstacles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136-02

0 引言

全省环境空气状况总结:目前,全省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13个省辖城市中多数达标,部分城市受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三级及以上。各市空气污染指数(API)优良天数比例在76.5~93.4%之间,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9%。全省酸雨频率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无锡市酸雨发生率最高。全省各地降水中的pH均值变化不明显,说明降水酸度并未明显减弱。我省的沙尘天气基本推进方向是从江苏西北部到东南方向蔓延,沙尘空气影响到各区域时,其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高的位置,随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渐减弱,其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随之变小。经监测和分析在南京,春季大气汞浓度平均值为6.94ng/m3,超出全球大气汞浓度背景值1.5~2ng/m3;大气汞浓度随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大气汞浓度与湿度正相关。

1 为改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应对措施

1.1 江苏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 江苏省于2010年8月2日实施了《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提出:全省到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并对目标和任务提出科学研究、综合治理、联防联控、完善政策以及目标管理等具体措施。

第一、实施联防联控。

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对规划、监测、监管、评估、协调方面进行统一,各地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与此同时,严格标准,健全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防治大气污染,以及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等。为构建实施蓝天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征因子的排放标准。

第二、铸就碧空蓝图。

通过产业转移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防止污染转移。结合产业结构对城区内的重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对于建成区及郊区的新建、扩建的钢铁、有色、石化等重污染企业强化管控力度。

对投入运行的新建燃煤电厂实施严格控制,通过在线方式对其脱硫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并对能源结构鼓励其进行调整,通过创新,不断发展新型能源。2011年全面启动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新、改、扩建的火电机组,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必须建立配套的烟气脱硝设施,对现役的火电机组进行改造,在低氮燃烧技术的基础上让其建立配套的烟气脱硝设施。并对钢铁、石化等重污染行业进行达标治理。

在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方面,停止使用怠速法,对轻型汽油车尾气检测一律采用简易稳态工况法。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严格遵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并定期对运行使用中的机动车进行尾气污染检验,对于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车辆,不予办理签章手续。对机动车环保标志进行规范化发放和管理,通过制定交通管制的措施对无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在行驶区域、行驶时间等方面进行交通管制。

推行“绿色施工”,加大扬尘污染治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制,积极推广施工扬尘报监制度及扬尘控制责任人制度,采取措施控制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及物料堆场作业扬尘等。

在防治秸秆污染和综合利用方面,对高速公路、机场及其他重点区域加大监测力度,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以及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等技术,进一步发展生物质能,对于以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要加大扶持的力度。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率35%以上,其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

另外,在控制大气污染源方面,2011年底前,省商务厅同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餐饮服务业的布局规划。在指定区域和指定时间以外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实施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制度,对烟花爆竹进行管控。全面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溶剂的使用,限制管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1.2 构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①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分析各类大气污染因子对构成霾天气的贡献率,确定监测指标进而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客观检测,建立和完善灰霾监测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我省空气质量的地方标准。

②完善经济政策。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对编制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项目治理,以及对大气的学术研究等进行补助。为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为改善空气质量,推行相应的经济政策,鼓励电厂建立脱硝工程;通过差别电价措施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管控;与金融服务部门合作,建立污染减排的信贷投向分类机制,积极推行绿色信贷等。

③强化监测预警。自2010年起,在常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标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细颗粒物(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黑炭等指标,对灰霾污染进行监测。成立省级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构建区域全覆盖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④建立协调机制。通过编制联防联控规划对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进行管控,逐年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加强监督与考核。为了便于监督检查“蓝天工程”年度目标实施情况,进而建立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⑤加大环境保护宣教力度。借助媒体对大气环境保护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中来,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的生活。

1.3 环保工程监测能力建设

①逐步开展臭氧监测,解决地级以上城市日益严重的光化学污染的监测需求。

②逐步开展细粒子的监测,解决重点城市和重点区域日益严重的细粒子污染的监测需求。

③加快开展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的空气质量监测,解决城市公众对此类频繁出现的环境现象的监测信息需求。

④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全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控保障。

⑤继续完善及优化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满足急剧增长的城市化形势需要。

⑥建立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结合地面监测的立体监测网络,为沙尘暴监测提供依据和预警信息。

⑦建立区域超级站,了解区域污染状况。

2 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障碍与难题

2.1 资金不是问题 从今年起,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环保部将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将其监测结果进行实时。当前最大的障碍仍然是资金问题,根据初步估算对38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监测,其购置监测设备总共要投入20多个亿,而各地能够掌握的资金非常有限。

从不把PM2.5当回事,到PM2.5监测千呼万唤始出来,尽管PM2.5监测要分四步走,到2016年才实行全国普遍监测,人们还是对当下的进步欢欣鼓舞,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充满期待,但缺钱障碍似乎让人们感到前景不乐观。

资金难以筹措实质上反映的是环保态度问题。最大障碍不在于资金,钱的问题或许可以解决,更令人担心的是,监测设备买了,也安装了,但是不是如期客观数据还没有谱,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真枪实弹地来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现在似乎还有确切的答案和有效行动。

2.2 缺乏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①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时间较早,许多规定设计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法规法则规定多,缺乏可操作性。

②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重视不足,偏重与污染防治,导致我国自然资源的滥用、破坏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③环境法律责任不够明确,法律救济途径十分不通畅,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更加严重。

④很多环保相关的规定只停留在政策上还未法律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缺少衔接,法规中逻辑结构很不完整有行为无后果等等。

2.3 传统理念的影响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让公众参与环保,依然存在很多困难。追根溯源,除了缺少相应的法律制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环保事务中一些负责人坚持政府部门的绝对主体地位,特别是环保和地方的经济利益发生抵触的时候,政府凭借手中的职权对民间的环保声音与环保行为进行镇压,进而将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环保与经济利益此消彼长,由煤炭、混凝土等带动的GDP,必然会因环保活动的高涨而出现下滑,对政府的“政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当前,正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时期,政府能否创造条件,带动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环保中来,成为检验政府部门环保能力和环保意志的关键和标准。

我省的环境空气质量当前形势紧迫,这对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环境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对环境进行现代化的监测是现代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异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没有现代化方式对环境进行监测,那么环境质量、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以及形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就不能深刻地认识,必然导致环境决策难以进行准确性、科学性的量测。因此,对环境监测要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郝吉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保护人民群众健康[J].求是,2012(08).

篇10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近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因为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在农村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不能有效治理,水土资源就不能有效地得到保护,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也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1.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作用

1.1减弱灾害程度

经过本次研究,对坡面采取了修梯田、栽植经济果林、植树、种草等处理措施,保持了区域内充足的水资源。在流域中上游布设谷坊、蓄水池(窖),对水资源的使用起到了控制效果。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各项工程在蓄水减沙、防洪抗旱等方面都有所改善。

1.2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对流域展开综合治理时积极建立经果林,绿化了各个地区的环境,改进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了土地的合理作用。对于单一的粮食生产格局起到了优化的作用,这就促进了农林牧副各业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趋势。

1.3改善水土流失问题

在采取措施后进行了相关的效果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措施年有效拦蓄径流191.25 万m3,减少土壤侵蚀量8.47万t,减蚀率在80%左右。早期的水土流失得到显著控制,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率。

1.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后,各地区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立科学的农业发展格局。让更多的水资源被有效的利用起来,这将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水土保持小流域的治理问题研究

2.1提高对小流域治理的群众积极性

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小流域治理工程的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关键是要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要靠政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

2.2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各个区域要结合本地不同的经济状况来进行在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要结合区域的各种产业来开发,通过农业部门的指导,围绕各地的水果、药材、蔬菜及畜牧等特色产业进行市场分析、提供综合信息。在推进小流域治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小流域的有利资源转化成经济利益,让群众在配合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3农田基本建设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保证农业高产、稳产,让农民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村山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让每家每户都能建好、种好和管理好自己的基本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不仅能够解决农村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是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核心。

2.4对小流域水土保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注重精品建设,建立生态经济型流域,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效益。要注重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质量和效益,降低治理成本,因而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要根据生态农业的先天条件,加强种草的研究,做到草蓄同步,打破区域界线,建立完整的工程体系[3]。

2.5增加对水土保持小区域资金的投入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公益性事业,小流域的建设是涉及到林业、农业及国土资源等很多部门的项目,这些涉及到的部门要联合起来,把对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列到财政预算中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进行治理。要派专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给予提供低利息小额贷款的支持,鼓励农民购买荒山、荒沟进行治理。

3.治理小流域的综合措施

3.1构建生态系统模型

采取梯田、水平台、水窖、沟头等必要的预防措施,增加土壤内部的养分,让整个土壤生态系统有所改善。同时结合当前的地理位置条件来种植不同的植物,以形成一道适用的绿色保护墙。针对沟道,则可以维护措施为指导,科学设置沟头防护、谷坊、淤地坝。

3.2保护原始的林草植被

依靠当前现有的生态植被做好处理,让水分得到充足的涵养。并且安排人员管理,防止出现砍伐林木和人为扰动。在对植被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人为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植物的作用,改进封林质量和林种结构。

3.3天然次生林和灌木林的保护

对于生态交错带、潜在水土流失地区以及陡坡耕地中受影响较大的地区,通过对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良沙棘树种进行维护和推广,提高林草的覆盖率。

3.4加强全方位管理

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样才能将大家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更好地开展治理工作。各地区的领导应积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以点带面示范,优化资源配置。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景展望

小流域治理工作今后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建成质量高、效益好的精品流域,这就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治理。针对当前小流域治理工作实际,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科技水平。 首先要有重点地开展一些重大课题研究,使小流域治理开发的效益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二是要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搞好各类流域示范区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运用小流域治理的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并进一步完善小流域治理的理论体系。五是加速推进小流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不断提升小流域的建设管理水平。

5.结束语

防止水土流失,为改良保良、保护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做进一步的发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通过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完美结合,真正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协调。 [科]

【参考文献】

[1]李乃联,张吉锁.治理流域搞突破,开发荒山求发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