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谐校园的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校园文化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过程的始终,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形象思维,特别是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想象正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培养起来的。①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完善其人格,塑造其精神。

就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简历造假、考试作弊,因生活琐事就拿起斧头砍杀自己的同学,拿过钱来遗弃生身父母,走出校门遗忘赞助自己的恩人等。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说明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落不到实处,其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当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诸如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功利,轻道德等。这些问题小而言之,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而言之,将影响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②

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教育的发展,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③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独立自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育人功能即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级人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育人功能来实现。因此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通过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④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而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雅致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绿色的校园生态,以及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等。

第二,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第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学习气氛等,就能引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第四,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人本的规范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第五,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而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因此,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总是随着社会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目的不断调整而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剂,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概括地讲,和谐校园具有如下特征: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发展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其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应该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就会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国家的进步。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创造作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爱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就会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

目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要发挥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要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改变以往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有计划地纳入到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应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地讲,应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开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2)中外艺术模块。开设中外美术简史、中外影视赏析与评论、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等。(3)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开设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和世界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等。(4)形势与政策模块。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专题等。(5)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开设市场经济导论、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专题、当代管理理论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开设30~40学时,面向全校由学生自由选课。在教学管理上,可采取考查、撰写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积极选课。在保证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⑥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尤其是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一所优秀的大学,常常使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文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在大学社区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心理的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软性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制度建立,有利于协调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高校有序发展,有

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要正确把握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要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学生,需要有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充满着开放、宽容、尊重,充满着求真、竞争、批判的校园风气和精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⑦

要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优化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刘吕,高吴冬.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②⑤乔潮.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性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1).

③⑦杨禹.论加强大学生人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8,(1).

篇2

现如今,大学生的成绩已经不是衡量他们自身能力的主要标准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人文素养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关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现实中我国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这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外国文学的教育优势。

关键词:英美文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教学

通常情况下,以人为中心的理性思考能够启蒙人类的人文素养,以人为中心的理性思考源于外国的文学作品,以英美的文学作品为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程中有外国文学教学课程,当然就少不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人文素养及其与英美文学教学的联系,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概念论述

1.1何谓“人文素养”

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都称为“人文”,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在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人自身由知识、能力、情感、观念和意志等因素共同组成的个人内在品质。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需要提高其人生境界、塑造崇高理想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可以表现其性格、气质和修养,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价值观、思考方式、处事行为。在人文素养的教学活动中,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尤其注重研究人本身价值体系的形成。所以在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的教育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教育,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

1.2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联

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是通过人文文化表现出来的,而英美文学作品是人文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学生从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学习历史知识,学会将人类的文明进行延续并将人类历史推向更高的文明;在文学作品中学到的哲学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宗教知识以及道德观念都是积极向上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诚信做人,生活得更加高雅有情趣。优秀的英美文学所弘扬的价值核心都是真善美,可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学习作品中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如责任感、奋斗精神、勇敢坚强的品质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必要的掌控或者揣摩别人的情绪,学会承受困难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这都体现了英美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此外,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智慧、情感、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生命意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少数民族大学生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1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自身的功利性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教育的育人本性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淡忘,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人文素质缺乏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对文史知识很少涉及。根据相关调查,有不少学生甚至不知道建国前的。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甚至有学生不知道聂耳的著名作品有什么,也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是哪国人,这样的现状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此外,因历史上的民族遗留问题,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问题的看法还比较偏激。有调查显示,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抱有“本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这一看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圈子里也经常出现诸如“我们民族怎么样,汉族怎么样?”之类的讨论,这固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一种体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民族认知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地区发展及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由此引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2.2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英美文学课程是对西方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在学生的外国语言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学习西方优秀文学。但是在现实中,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中却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在本就被压缩的极为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学生在上课时兴趣了了,“上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没兴趣,下课后不复习”成了学习的常态。英美国家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近期研究成果的吸收和运用,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其本身的文学素养。

2.3对人文素养的讨论已经引起了教学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针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低下的现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一问题是一个长久积累的问题,我国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接受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把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在课业任务上,不能开拓其他领域的认知。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我国文理分科政策的影响,使得学习理科的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接触到文史类知识,使得他们的大脑中出现一个大范围的文史空白。到了大学阶段,专业划分十分细致,专业口径窄导致学生人文知识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科学,出现失衡问题。很多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教学质量硬性指标的完成,忽视了对大学文化发展态势的研究,在实际的学校建设过程中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措施,没有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很多学生因为心理疾病问题而与其他同学难以相处甚至出现自虐自杀的现象,这说明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由于该问题的长久积累性以及我国教育体系的确存在问题,所以要抓紧时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改革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和老师、培养目标、教学规范、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4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陶冶情操

通过对世界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世界文学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大都源自英美文学,比方说,一些大文学家莎士比亚、米尔顿、马克•吐温等都属于英美文学的研究者。现在我国参与到文学阅读中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认真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还能积累一些审美经验,学习英美文学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文学的强大力量,在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让人们用心来感悟生活的美好,乐于生活,乐于学习。另外,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存在较强的教育意义,人们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还能够让自己更加睿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自然就能够陶冶高尚的情操了。首先,英美文学作品中大都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人物,并给予这些人物鲜明的形象,阅读者就能够从中学到坚强的人物性格以及鲜明的形象,为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比方说,富兰克林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给年青一代的劝诫,我们可以从海明威的小说中学会冒险,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能给人以启迪,不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人格塑造以及意志力的锻炼方面都能得到你想要的,其次,学习英美文学的人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同情心,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陶冶高尚的情操。

2.5培养少数民族的跨文化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社会,懂得一门国家语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甚至懂得英语的人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了,目前,社会对掌握英语的人才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英美文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学习目标。由于英美文学中包含了很多西方文学知识,因此少数民族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变相的了解外国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熟悉掌握外国文学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外国英美文学,可以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外国文化,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区别。现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当然如果是跨文化的英语人才就更好了。

3英美文学教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3.1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完善

现在,英美文学在高校芙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它在公共英语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各高校正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文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学作为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在高等教育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文学素质作为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也应该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出来。高等教育中除了开设公共选修课,如《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文学教学也应纳人大学英语教学的体系中来。目前,我国高校内大学英语课时普遍较少,而且随着课改的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会相应减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目前有两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挑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有着深远影响的英美作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雪莱、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如开设《西方名著赏析》课程;也可专讲某一文学专题,如《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圣经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二是利用西方文化教学促进英美文学教学,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如《西方文化导论》、《文艺复兴史》等。

3.2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具体改进方法如下,我们建议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进行专题探讨。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大量阅读理解任务后,针对某一个作家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尽量拓展视野,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文化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并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黑格尔辩证法,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也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

3.3对外国英美文学知识的本质目的的准确了解

现在的外国英美文化教学似乎变得更加商业化,没有了当初的纯粹性,现在的教学大多比较关注英语教学效率,忽视了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向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就要从学习外国英美文学做起。详细来讲,学习外国英美文学的本质就是让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民众了解英美文学,学习英美文化知识,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学习英美文学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在提升人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人文精神的本真。因此,在少数民族学习英美文学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习英美文学的本质和目的,尽量接受较为专业系统的学习,领悟外国文学的真谛,走进英美文学作品的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英美文学课程建设,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培育的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迪的重要形式。本文在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需要高校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高度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峰,张岩.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178-180.

[2]王守仁,张杰,朱刚.外语教学改革出路笔谈:十二篇[J].中国大学教学,2007(4):69-70.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72 -03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虽然也经常出现某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等乐观报道,但对整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统计却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6月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本科就业排名前50位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才91.2%,相应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只有88.1%。这还是数据优化后的结果,比如数据中不包含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也不包含继续深造的学生,更不包括很多民办院校。也就是说,每年从高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将近有100万人没有工作,累计往年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状况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着很多原因,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原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长,导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其次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众多调查发现: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欠缺,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与此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岗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不是不招人,而是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所招聘企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对高校而言,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如何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AST D)指出就业能力涵盖了16 项技能, 包括5 个类别: 基本胜任力( 阅读、写作、计算) , 沟通能力( 说和听) , 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 , 群体效果( 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和影响能力( 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 等。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可以塑造和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 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二)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目前众说纷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有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身体素质是成为合格员工的基础,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可以达到,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素质的“关键”是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地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一种理解是“素质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及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根本,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使他们顺利就业,并使其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学校只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也才能建立起学校的信誉,建立起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系,真正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的培养往往由于难以量化而被忽视,或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道德素质教育,把体育课等同于体育素质的培养、把一些选修课作为审美素质的培养,这不仅片面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体的综合素质割裂,把无法用分值量化的素质强行分值化,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归宿就是学会做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而人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也不能单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统一、重视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的主客体对受教者的培养目标清晰明确,上下统一,综合素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开展起来。

(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高度重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本纲领,它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更要结合专业和岗位需求,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后续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严谨、客观的态度,更要结合高校的专业以及就业岗位、企业需求来商讨制定。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对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外,对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引导学生往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方向发展。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三)适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 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以高职教育为例,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出台了14号、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在人才模式的内涵中有“高素质”的表述,然而,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模块通常是最容易被淡化的一块。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能证书考试、从业资格训练等实践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和课时却总量锐减。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深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要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中心, 包括基本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的素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由于高职年限较短, 技能实训任务较重, 不可能开设太多的素质教育专门课程,应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内化和升华。

其三,加大公选课的开设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 文科专业学生则增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通过跨专业选修的方式, 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兼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有效的交际能力。

(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既然难以量化,就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实质说到底是人的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学校,教师往往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不仅体现在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治学态度上。一个道德修养高尚、治学态度严谨、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客观、积极的人生观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的作用往往胜过一门课程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能结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体质以及娴熟的学习劳动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使社会能更好地接纳学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金生,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2009,(04).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1,(23).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 高教探索,2007,(06).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谭属春.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篇4

(一)通识课程开发要彰显文化功能

从文化选择的高度开发通识课程,就不能限于教学单纯知识传授,应将课程置于广阔的文化结构和视野中,保证所授知识具有社会文化之精华特征。从社会文化的基点出发,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曾将课程定义为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即学校教育受制于时间因素的有限性,不可能笼统地、无原则地传播所有文化,并且并非所有的文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由此,通识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课程开发的原则也表现为对文化选择与组织方面的规范,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怎样组织这些文化形式等。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强调一门科程的多功能性,每门课程都应当具有立体化教育的任务,能够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

(二)通识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全人课程目标要求,通识教育涉及国际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或隐型课程等多种类型。也可以为分布必修型课程、名著型课程、核心型课程、自由选修型等课程。把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外语、多元文化等领域的课程融入到通识教育过程中去。这样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内容及其所代表的理念使得传统的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意义更加深远。以学生为本从多元文化角度设计的通识课程,可以打破专门学科狭隘的框框,触及到学术界中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的多元角度,探讨哲学人生课题。学生在通识课程文化之中可以涉猎人类知识文化的各主要领域,以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通达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三)通识课程评价体系要开放多元

课程评价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系统的终端,是一种导向机制,能在过程中发挥着质量监控作用。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要过分地强调标准化。要衡量一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考查其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能是静止的、终结性的,而应贯穿于通识课程教育的全程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不能仅用一把尺子,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参与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自我评价法、专题评价法、观察法等方法。

(四)通识课程设计要与专业课程融合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一种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大体系。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虽然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在具体实施时,只重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会导致现代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美中不足的缺陷。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以适当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无疑是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必须走通专结合道路的根本原因。以这一思想去指导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化解通识教育困境的正确选择。上世纪日本曾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受到质疑,与专业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呈现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序列中。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

(一)设置联合专业———英国通识教育实践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通识化。英国大学,无论是古典大学、城市大学还是新大学,专业设置面都非常宽广,设有大量联合专业。联合专业的具体形式有双科专业、三科专业和主副修专业。如三科专业,“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中工程学课程占2/3比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占1/3比重;双科专业,如“现代史与经济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与物理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学习双科专业的优势是两个相关学科并列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其中每一学科的理解,同时学到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增强学生从多维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联合专业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贯通,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得出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要学习英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独立通识课程———美国通识教育实践

美国通识教育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杜克大学面向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报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建议》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至2000年美国通识教育呈现: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州政府、评审机构、教师、学术负责人等内外部力量综合作用促进通识教育发展;所有类型本科院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毕业学分中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更加规范化。美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突出课程国际化下的人的全球视野和整体性发展。提倡培养理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思想精华,富有才能的青年人。如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本科生必须接受自然科学核心课程6门,人文学科、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和技术限选2门,实验1-2门课程等的教育。

(三)国家立法规定———日本通识教育实践日本称通识教育为“教养教育”,日本是亚洲各国中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率先现代化的国家。日本历届政府教育部门重视教养教育。二战后,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中,提出将培养社会需要高水平、综合性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947年日本制定了《大学基准》,对新制大学实施“教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开始对通识教育探索。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审议方案,促进大学和教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的实施责任体制。指出在激烈变革的时代,用地球规模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多元的视点来考虑问题的能力。注重以通识课程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进行课程整合,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等思想。这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气氛,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政策和思想条件。

(四)通专教育融合———德国通识教育实践

德国大学专业领域的学习更多地渗透了科研的要素和精神,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传统与精神。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校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充分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行灵活有效的多时段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在人文教育形式外另辟途径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把通识教育蕴含于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对拓展通识教育的范畴与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五)综合素质课程———中国通识教育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课程改革进入重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阶段。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许多高校进行了有效实践探索,如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清华大学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将德育放在首位且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也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分制银行的通识教育探索,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学分银行,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企业工作实践、取得应用能力证书、申请发明专利、文艺体育等竞赛和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证书考试(如计算机和外语口语等级证书、驾驶、职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等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此项规定的实施推动了高职通识教育开展。此外,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做了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认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从认知结构上可分为六类,即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公共艺体类、综合素质类等。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的方面。社会科学课程学习能使学生具有对各种信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的广博见识及理性判断。学校可开设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科学类。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需要、意志、愿望和价值,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对过去的研究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人文科学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是要使学生理解所有人类都要受其支配的自然法则,同时告诉他们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理解世界、保持世界的调和的前提下,刺激想象力、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为发现新的真理做贡献的意欲。能教会学生学会理论思考的方法。工程技术类。工程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手段。英国科学协会称工程技术为“社会中的科学”。工程技术类课程是指可直接运用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安装技术、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课程,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措施、技术标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其中,政策法规、各种规范的颁布,对于该类课程的影响最大。工程技术课程如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识图、环境绿化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建筑概论、工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价格法、工业基础概论、机器人、空中客车、航天航空航海等。公共艺术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的大任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校园的文化品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开设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摄影、歌唱基础、中国民居艺术赏析、动漫人物速写技法与赏析、现代景观设计赏析、影视艺术与审美、服饰文化等公共艺体类课程。综合素质类。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方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高职在设置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程中。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的“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还有如“问题分析与解决”、“有效会议管理”、课程教学“高绩效团队建立与运作”、“人际勾通与服务文化”等。高职院校要始终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理想高远,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教育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覆盖面较广,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计算机类、语言、艺术、体育卫生、基本技能类等学科的综合。

(二)文理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宽泛的专业知识教育。开展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专业设置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高职人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要形成通识教育共识,淡化专业思想,改变课程设置单一性、封闭性、滞后性,确保课程的多样化、规范化,加强综合课程,文理渗透和融合。尝试通过学分制,满足学员在求知上的“各取所需”。课程体系方面,本着强化基础的原则,减少课程数目,精炼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知识、文化素质修养知识充实于课程之中,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文科、理科方向上要有所侧重。1.理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理工科学生往往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所以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系列科学课程。如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2.文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文科生要修《高等数学》,特别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逻辑的培养、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系列课程,科技、经济、社会、化学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态学等。3.文理生通识教育共修艺术课程设计。文理科生都要修完一定学分的艺术课程。如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中外艺术歌曲赏析、中外艺术歌曲赏析等。

(三)公共基础奠基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普适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互相渗透和支撑,共同作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承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基础能力培养任务,在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奠基作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1.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任务。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校要创建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真正实现思政课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转变。3.其它课程。如体育(健康与运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为高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职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通过思想领域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自身通识人才的价值观,使学生选课避免功利化取向。

(四)体现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情况。职业素养是个大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学校可开设职场礼仪、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产业文化、沟通技巧、职业素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以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五)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生活目标的要求是以“促进学生成长需要”结合“社会需要”,来选择相应的人文通识课程。在此目标下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应包括积极生活和社会问题处理类课程。这类课程如《幸福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生态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经济与人生》、《人与环境》等。这类课程设置主要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即学习社会关系处理、社会问题认识、社交礼仪等。

(六)人化校园环境的课程体系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双重人格;时代征候;教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教育制度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于焦虑或阵痛之中。这种变化也波及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①处于冲突与困惑的境地。双重人格②即是这种困惑的集中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可以概括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开放的人际关系、多样化的行为取向、丰富而外露的情感表达、冲突对立的价值观念。这些人格现状反映在道德人格上,则表现为自我道德与他人(社会)道德、现实道德与理想道德、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两极对峙。这种对峙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中双重人格的出现。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抵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科学素养与人文涵养的对立、自我意识与集体观念的冲突、功利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失重等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反映在日常生活世界,言行相悖、知行不一、明迎暗拒、名实相离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反映在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则表现为热情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实然与应然悖离的矛盾心态。有学者将大学生道德价值的矛盾心态归纳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的冲突以及“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1]的对峙。

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发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复杂而矛盾的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具体表现。只有深入客观地分析、阐释这一现象,才能寻觅化解这一矛盾人格的教育措施。

(一)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及其教化

市场经济主导的经济文化铸就了大学生群体独立、进取、开放、多元的道德人格,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育也造成了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念和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拒斥传统、蔑视道德、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许多大学生在道德人格上陷入了困惑和迷茫、矛盾和冲突的境地,重智轻德、重个人道德轻社会公德的双重道德人格倾向已露端倪。

国内有学者对大学生价值观结构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法律规范取向、舆论从众取向、道德良心取向;而大学生目标实现的手段倾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知识努力取向(知识、实力、努力、毅力),智慧机遇取向(智慧、机遇、天赋、社会支持),人格品质取向(诚信、自信、坚强)。[2]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逐渐淡化,道德敏感性有降低的趋势。

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重视自我道德的表现而缺乏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这使其道德人格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错位或失重。许多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热衷于自我设计而忽视了自我设计的社会意义与道德意义;注重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他人的主观感受和利益需求;注重自我道德的建设而忽视了公共道德的构建。无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公共秩序领域还是公共资源领域,大学生公共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都极为常见。这种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薄弱和公德修养的残缺。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曾批判中国人只讲私德、不讲公德的行为,他在《论公德》中如是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公共生活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使得个人的道德最终失去了意义。

社会公德反映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与陌生人相互对待时的道德表现,它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底限道德行为要求,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反映。遭致大学生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错位的原因,从社会的外在制约性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意识和功利意识凸显的社会反映;从其价值观深处看,乃是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和道德实用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其形成的文化机理看,则是依附性的保守的生活方式在道德行为中的体现(大学生习惯于学校生活、班级生活、宿舍生活等熟悉场域中的道德交往,而对日常公共生活领域及其规则较为陌生,从而导致了公共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失重以及道德人格的失范);从教育机制看,公民教育特别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最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文化层次的背离。另外,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习惯于注重集体活动而忽视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培育与引导的结果,一旦集体的教育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形成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而且也不可能培植其良好的个人道德,只能导致其道德意志的非自主性和道德行为的从众性。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是其道德缺乏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表现,是其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冲突――即主观的体验者与客观的被观察者的冲突的结果。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大学生道德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与发展这一关键点,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自我设计与社会性成长、个体自由与道德责任、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通过加强有针对性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与个体意识并重、个人修养与社会修养并举的和谐而完整的道德人格。

(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中的道德冲突及其教化

实践性是道德的本质规定性,知行统一是和谐道德人格的理想境地。然而,在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世界里,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却存在相互脱节、彼此分离的现象。

在大学生身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通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对称性、矛盾性或不一致性。如在道德认知上,他们忧国忧民,对社会的不良现象愤恨不已;然而,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却又表现出举止的随意性、唯我性。在道德认知上,大学生都认可互帮互助、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念,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却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错位。一项关于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与道德领悟内涵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大学生对诸如勇敢、节制、勤勉、公正、忠诚、友善等道德图式单元的理解普遍较为准确(约占63%,且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而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相关度则不明显,表现出“对道德概念进行认知和判断的过程往往只是逻辑判断而缺乏价值判断与善恶判断的参与”意识与行为倾向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责任和义务相分离”的倾向。[3]也有人对目前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进行了调查,认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判断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具体的生活行为中却表现出考虑个人多、讲实惠(约占57.4%),组织纪律与集体观念差(约占43.8%),幼稚、偏激(35.1%),眼高手低(64.3%)等道德倾向。[4]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导致两种结果:道德认知的闲置或过剩;道德行为的滞后。由道德认知的闲置而导致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造成道德教育资源和劳动的浪费;而由道德行为的滞后导致的道德认知的无效、无用,则直接预制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失效。如若理性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不能转化为生动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行为,则理性就成了多余的点缀或装饰。

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知性化倾向以及道德教育对道德行为的根本性忽视;二是大学生自身道德人格发展的特质。就前者而言,我们的道德教育囿于知识本位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忽视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环节,致使其道德行为滞后于道德认知。知性道德教育仅囿于“是什么”的传输,而疏于“为什么”“应该如何”的疏导,这使得道德教育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消化不良”。就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的特质而言,大学生的人格特别是道德人格发展水平仍处于成长、变化之中,关于道德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仍处于两极分化等多种可能性之中。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看不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表现出急于求成、偏激的思想与心理倾向;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和自身的心理期望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处于种种困惑与矛盾之中,表现为独立与依赖、开放与闭锁、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理性与情感、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反抗与屈从等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制约着大学生群体道德人格的发展。

知行合一是改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基本原则,也是化解其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的道德冲突的基本策略。高等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道德观念:知识并不等同于教养,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实践行为才是教养。因而,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强化道德自律机制,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人格的引导与建构,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在实践层面,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生活中的海报、广播台、刊物、社团等舆论媒介,形成扬善抑恶的思想氛围和舆论导向,挖掘校园内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鞭挞和舆论谴责;同时,通过课堂的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和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规范其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模式,使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知善、爱善、求善、行善,养成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及其教化

当代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崇高、朴实相比,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则多为世俗、实用、灵活。道德生活以及道德行为的境遇化,使得大学生在道德人格方面呈现出矛盾性。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矛盾性,使其在处于不同的环境、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时难以表现出一以贯之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不少大学生在毕业之初雄心勃勃,志向高远,抱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信念,但当遭遇真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不良道德现状时往往信心锐减,不得不“退而独善其身”。学校教育不能照料社会生活的现实,还易于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采取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对他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对自己只求权利、不尽义务,而对他人和社会则表现出苛刻、严格的道德期望与道德评价。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学生习惯于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优越感、独立感,但也易于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的自我中心倾向。一旦这种自我中心倾向与过强的自尊心、唯我独尊的心理特征相结合,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扭曲的、失去道德指向的自我中心倾向。当这种扭曲的自我中心与功利性诉求相结合时,就会导致一种欲望扩张与心理准备不足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使其人格处于某种困惑之中。因而,我们常常看到,大学生一方面因交往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借助于便捷的网络交际媒介)而“朋友遍天下”,另一方面又时常莫名地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孤独;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谊,却又逃脱不了功利的驱使和人际关系的物质化、庸俗化;渴望道德的崇高,但又往往为达到某种功利性目的而不择手段,表现出明显的投机行为。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道德面孔与行为表现,也造成学生道德人格的结构性混乱。在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的道德世界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原则的功利化、道德价值实现的个性化以及道德生活的虚拟化或网络化;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则呈现出极强的功利性、实用性、唯我性、两面性等道德人格表现。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自我和大学生群体的公民道德状况评价较高,而对社会公民道德状况评价较低,这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差距。[5]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带有较强的理想色彩,呈现出理想性有余而务实性不强的显著特点。

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是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脱节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德育习惯于宣传造势、集体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化与启迪,即使开展的道德教育也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的缺陷,而理论的教学又习惯于灌输给学生一些理想化、空泛化、高标准的道德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基础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忽视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挑战与要求。诚如有学者所言:“当代大学生大多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摔打和社会生活的磨练,单一的学校生活使得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往往在政治上缺乏辨别能力,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能力,在情感上缺乏控制能力,在心理上缺乏调适能力,在行为上缺乏自主能力,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6]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也易使学生的自我认同产生某种危机,当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理想的道德目标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相互抵牾时,大学生易于表现出两极化的思想行为: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批判挞伐,盲目发泄。这既不利于其道德人格的自我确证,也不利于其道德人格的社会性发展。

因此,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效连接,是促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健康成长,防止其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重要举措。首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道德问题的讨论,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形成关于是非善恶的正确的集体舆论和扬善抑恶的道德规范意识。其次,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人的道德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主建构起来的。仅靠劝导和讲述并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品格与行为,只有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其从容不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正确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道德教育是以行动为基础、为了行动的教育,“只有通过行动,青少年才能如实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超越世俗意义的原则上形成他们的道德自我同一性。”[7]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技能,培育相互信任的关系,形成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的自我同一性。“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给个人作出道德决定的具体经验和懂得实践推理技能的机会,才能促进人的发展。”[8]

(四)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学校人文教育与专业培养的道德冲突及其教化

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人文生活与专业生活的隔离,也是导致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的重要因素。当代的大学生,忙于科学知识的获取、职业技能的锻炼和各种考试的准备而疏于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的提高,致使其素质结构单一,文化涵养失调。而一旦青年学生的人文涵养陷入淡薄、低下、庸俗的境地,则其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之为人的精神诉求便被搁置。人们不难发现,在高等教育生活领域,许多大学生逃避教育、鄙夷学习、远离学术,而耽于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新奇刺激的追求,生活承受力十分脆弱;高等教育又热衷于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升学预备的培训与引导,疏于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忽视其心灵的教化和道德人格的培养;即使开展的道德教育也囿于高尚理想、高端行为的硬性灌输与机械培塑,忽视了个性化、生活化的个人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获取学分的需要,学生逃课现象较为普遍,人文课程仅成为一种虚饰或点缀;不少高校的人文课程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极不理想,根本无法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之于塑造大学生优良道德人格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的低效乃至匮乏仍然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现实。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了学生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弱的文化熏染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性涵养不高;过强的统一要求和共性制约导致了学生缺乏个性发展的动力。而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完整的文化素质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结构的形成。文化是人格的外部投射,是人格的放大;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亦是文化的创造物。对任何人而言,文化都具有某种“先在的给定性”。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核心――人格。文化影响并塑造着人格。人格的生成与文化的演进是双向互动、同构共契的,“人创造文化意味着人的出现,同时文化又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反过来规定着人性……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主观精神感悟、认识、了解、同化已客观化了的周围文化,把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原则汲取和积淀于自己的人性之中”[9],形成人的道德人格。

高等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以及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青年学生的双重道德人格,高等教育必须着力加强有精神含量和学术内涵的人文精神教育,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层思考,是对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理性态度,是个体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思、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指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精神的重要表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道德文明的智慧传递给学生,是纯化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相对稳定而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内在品质的有利途径。“一种人文思想如果不能进入‘教育域’,就很难说是彻底的思想,因为所有人文思想都应该是关于人的思想,都涉及人的思想实践,只有被实践,思想才能实现自己。”[10]借助于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和谐相处,而这也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与知识教育相比,人格教育更深沉,更能决定人的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因之,高等教育应该形成一种教养比知识、品格比才能、态度比天资、努力比能力更具价值的新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必须切实改变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设计轻道德人格、重职业培训轻综合素质的沉疴痼疾,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讲座、报告和深度的学术对话等人文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工具与价值、生活与意义、知识与精神、理性与人文的相互渗透、相涉相融。

注释:

①本文中的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气节操守、精神修养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即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并通过动态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趋势表现出来的道德规定性。

②即主体的内在人格与其外部言行相背离的人格特性,或人格的内在状态与外在形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或二重性,它是人格的一种分裂或异化。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7,(9):80―85.

[2] 辛志勇,金盛华.大学生的价值观概念与价值观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6,(2):89―96.

[3] 顾春雨.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特点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44―148.

[4] 李英林.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30―31.

[5] 王志勇,等.大学生公民道德状况及其特点分析[J].社会工作,2007,(8):30―33.

[6] 杨芷英.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分离与协调[J].教学与研究,1997,(2):58―60.

[7] 杨韶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43.

[8] R.T.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5.

[9]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06.

篇6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质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5-03

一、引言

数学不以客观世界的某一领域、过程或对象作为研究目的,故数学不能算自然科学;数学显然也不属于人文学科,这种矛盾性体现了数学逻辑性的思维和人文性的统一,数学教育应兼顾两者。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德国数学家格瑞斯曼说:“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之外,还有另一个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功能。”数学文化的出现是顺应数学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对数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提出的。“数学文化”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2001年南开大学率先开设了针对普通本科生的“数学文化”课,现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其第三部分单独安排了“数学文化”板块。自此以后,各高校相继开设数学文化课,探讨“数学文化”在新教育改革和促进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大量出现。关于数学文化的课程建设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两届,充分肯定了数学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二、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除具有狭义的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面对本科生所讲的数学文化,一般是指狭义的表述。

如今,“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已被中国的数学教育界认同,它体现着文理交融。从文化角度分析,“数学是一种文化”包括人类在数学活动中所创造的两种结果。一是静态的,例如数学的概念、知识、方法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二是动态的,包括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过程。静态和动态的结果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完整而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

什么是数学素养?通俗地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例如,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严密地求证、简洁和准确地表达问题、逻辑推理、合理简化所从事工作的能力等。

三、开设公选课的不足和解决办法

受到大学扩招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具有学生多、数学课授课任务量大的特点,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只能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例如作者在学校开设了《数学文化》公选课,共32学时,每次选修人数约150人。教材选用顾沛教授的《数学文化》,再融入作者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和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学生对于《数学文化》课的反响是好的,但由于受到学时和人数的限制,很多精彩的内容没有时间上,很多学生也选不到此课。受到大学基础课总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开设《数学文化》。本校在这方面的不足也是很多兄弟理工科院校的通病。理工科院校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在目前还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对全体学生并无多大的帮助。此外,因为是公选课,多数学生上课本着应付的态度,能认真听讲、思考、解决老师所留问题的是少数,多数学生只想拿到两个学分了事。以上所列因素都使得理工科院校以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的形式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效果打了折扣。

考虑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科院校的三门主干基础课,这三门课一般需要学生三个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具有授课时间长、学时多的特点。就课程内容来说,三门课内容多,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丰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高等数学》,它将现代微积分的内容都融入进去了,其本身包含了极限、逼近、集合论、无穷、归纳等数学思想。如果能在三门课的授课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发展、思维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那么必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和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得,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时、授课内容以及受益人数上有很大的不足。将数学文化融入理工科大学的三门主干基础课,对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来说更具有可行性。

四、加强数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素质教育,实行文理交融的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中国实行的是文理分科教育,从高中时候起,学生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按文理科进行设置。理科生在高中接受的文科教育就不多,在大学接受的文科知识也较少。分科教育的结果就是理科生文科知识欠缺。数学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学习数学文化,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文理交融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修养。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吸取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学会善良、宽容、刚强、不屈不挠和献身等美好的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是教育对学生只重视考试能力,不注重人格培养的修正。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家的献身、执着以及专注的精神是无与伦比的。数学天才牛顿就因专注于数学,而错过了两次结婚的机会。第一次是牛顿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到乡下躲避鼠疫,与自己23岁的表妹心心相印。然而,牛顿生性腼腆,未能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又因牛顿回到了剑桥后,钟情于数学,不重视自己的个人生活,很快忘记了自己的表妹。牛顿的表妹在长久的等待中心灰意冷,终于嫁给他人。后一次恋情更有戏剧性,有一次,牛顿轻轻握着自己中意姑娘的手,含情脉脉注视着姑娘,就在将要有什么事情发生的千钧一发之际,牛顿的心却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无穷小量的二项式定理。结果是姑娘离开了牛顿,牛顿也决定终身不娶。三十岁执掌英国数学界牛耳的大师哈代也是一辈子不结婚。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里住宿,都是先用毛巾把旅馆的镜子盖住,他不想因为关注容貌而浪费时间。不同数学学派之间的宽容是有目共睹的,支持欧式几何学的人并没有与支持非欧几何学的人相互争论,反而在一起相互生存,相互发展。阿尔布斯纳特・约翰(Arbuthnot John)说过:“数学能唤起热情而抑制急躁,净化灵魂而使之杜绝偏见与错误。恶习乃是错误、混乱和虚伪的根源,所有的真理都与此抗衡。而数学真理更有益于青年人摒弃恶习。”

第三,数学素质能提高学生的美学欣赏力 。波莱尔说:“数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主要是思维的创造,靠才智取得进展,很多进展出自脑海深处,只有美学标准才是最后的鉴定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和善又都导致美。美,具有文化的属性,而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表现数学思想深刻之美。例如黄金分割的再生性、“等于”的思想和逼近的思想都体现着数学的美。数学是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殿堂,柏拉图言:“几何把我们的灵魂引导到真理面前。”数学是静谧、深奥和典雅的音乐,其书写语言和符号是理性的音符,数学追求美,创造美,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加灿烂绚丽。理解数学的美,必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美学欣赏力。

关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已在多篇论文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五、数学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

第一,重新编写三门基础数学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将数学文化融入新教材中。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水平、学习动机、精力投入等方面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差距很大。中国传统的数学教材来源于前苏联时代,有很强的研究色彩。少数学生通过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会获得超强的计算能力、深厚的数学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会感觉听不懂、学不会。新编的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在保留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后,应加强数学内容的思想性、方法性;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数学内容,引入数学的应用背景;降低数学抽象所带来的难度,适当融入数学建模的方法,介绍最新的数学软件和编程方法。新教材应体现数学的亲和力,注重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阐述数学思想,少些复杂的运算过程。大多数数学老师授课方式都是采用先介绍定义,定理,然后给出证明,最后给出一两个例子结束。至于为什么要有这个定义、定理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就基本不讲了。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就是学生越学越糊涂,以至最后放弃数学。通过阐述数学思想,解释定义、定理出现的原因,能够使得学生明白“为什么”,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讲授微积分的中值定理时,可按照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来介绍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

第三,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数学史,讲发展和过程,讲数学体现的文化内涵,包括存在的问题,展望前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学科,任意一个知识点必有其源头,必有若干数学家在此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通过介绍数学史,能让学生明白众多数学家为此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讲数学知识点的发展和过程,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思考和提出问题。

第四,教师应揭示数学与生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重视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管数学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应用却鲜为人知。例如,搜索引擎如何在浩瀚的互联网上找到所需要的网页,如何计算炮弹的弹着点,在面临选择时,如何运用概率论的知识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必将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以上这些能够实现,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本身的数学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熟悉数学史、了解数学有哪些思想、方法等等。因此,加强授课老师数学文化修养就很重要。这不仅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还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理交融,打造“数学文化”特色课程[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

[2]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淑红.漫谈终身未婚的数学家[J].数学文化,2012,(3).

[4]方延明.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顾沛.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

[6]顾沛.数学文化课的探索和启示[J].中国大学数学,2012,(2).

篇7

关键词:信息素养;分类培养;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3-02

当前,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在信息时代里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要有适量的信息知识作基础,要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发现潜在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机会,还要有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手段,这样的过程,同社交礼仪一样,要有符合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息道德做约束。

一、信息素养及其分类培养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培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他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美国的迈克・艾森堡和鲍勃・伯克维茨两位学者在1955年首先提出“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用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人认为,Big6技能是“信息素质重大成果”。胡家荣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中认为,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国内高校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基本原理、提高信息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基础课”,其他课程门类非常少。目前,国内外针对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证研究更是尚未深入探究,较为相关的研究热点是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导向和推介机制等问题,而不是指向教育教学本身。

二、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反映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少有基于本科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质量标准进行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具体到某一基础课程如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具体实施

1.开展非计算机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对信息素养要求的调研。作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教育质量,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全面地加以审视,从整体上辩证地加以考量,结合客观情况,实施分类分层教育。许多著名高校都有针对性地提出或实施分类、分级、分层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案,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计算机科学原理(概论/导论)”、“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兴趣特长拓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设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实训式教学等。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给出明确的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要求或目标(与计算机关联紧密的电气和信管类专业除外)。

2.开展抽样调查,分析处理调查数据。作者参考了国内外重要的标准和大量实用资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编写了《南华大学隐性知识和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新生用)》,用于测量大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共印制问卷600份,根据我校的专业类别构成和教学任务分配情况抽取了12个专业班级作为样本,发放591份问卷,实际回收503份,具体发放情况如下。

对原始数据中的答案项(含100题)分解成100个独立项,然后进行筛查,清除严重缺项和马虎作答的,再逐条核对、更正机阅出错的项,清理后得到可用数据471条,再将其进行数字化编码转换;接着应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国际专业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如下统计分析:项目分析,剔除个别鉴别力低的题项(84题的t检验结果p=0.303>0.01,相关分析结果p=0.654>0.01,鉴别力低,删去);计算调查数据的克朗巴哈α系数,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验证调查数据的效度,整理问卷题项形成两级评价指标。

给多位信息化领域专家发放《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试用版)专家意见征集表,填写比较判断矩阵,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目前收集到15位专家的比较判断矩阵,录入计算机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除1位专家以外,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另考虑到1位校外专家对信息素养领域熟悉程度不高,最后确定13位专家的判断矩阵用于指标权重的计算。将上述权重用于制定《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再以本评价体系计算之前调查到的471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3.依托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制定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作者从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中分析得出,当前新进校的大学生一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但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还有很大欠缺,且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差异,亟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培养并分类实施。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结合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制订详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计划,具体路径为:首先,确立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其次,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按照不同的层级和需要制定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案;第三,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信息素养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专业信息能力并整合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最终把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各专业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第四,依托大学优质信息化资源,广泛开展各类综合素质提升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素养培育环境。

4.结合研究成果,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提升本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力度,作者所在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管理和实践的专职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各项方法和手段,同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和不同专业后继学习的需求,从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移以及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着手,充分融入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理念,自2012级新生起,对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采取了“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改革。其做法是,依据新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按学生信息化掌握水平将之划分为两级,分别编入高级班和普通班,开展分级分类课程教学。具体划分如下:

①高级班:入学后通过上机考试(相当于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选拔,免修相应课程,单独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C++)》、《软件技术基础》(含综合实践)、软件开发讲座等课程,推荐参加ACM计算机程序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模竞赛、挑战杯等竞赛培训。

②普通班:再按专业类别划分为3类。

理工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C)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经管、医学、建筑学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VB)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文法、外语、艺术设计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VBA I、II,要求达到国家一级水平。

同时,依据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结合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学生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需要,重新编制修订了计算机公共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包含3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根据新版大纲和新编教材改写了教学日历、教案、课件等其他教学文件。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了立体化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搭建了在线测试和考核平台。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按照专业的职业特征和人才培养的不同点,深化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分专业教学改革及实施,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分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路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研究内容新颖,包括:一是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人文取向为价值导向和质量标准,来设计和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施标准,研究视角新颖;二是分专业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为所用”、“学为所愿”,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满足学生在信息素养上的社会要求和个人内在要求,研究过程具有创新之处;三是将探索出一条适应高等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并力求分析构建出一套适应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模型,这项研究内容本身就是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丛荣华.基于任务驱动法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116-118.

[2]胡家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1):14-15.

篇8

[关键词]和谐校园 教育本质 人文教育 博雅教育

[作者简介]郭伶俐(1964-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理论与人文教育方法论研究。(河南 焦作 45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3BSH012)和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理工院校《基本原理概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GLX1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6-03

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是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人文教育,需要人文教育为其营造适宜的文化氛围,需要人文教育为其培养和谐理念,需要人文教育这种最有效的途径;同样,大学人文教育也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本质的现实要求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说文解字》如此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是“教子使作善也”。概括起来,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而进行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也称为“人道教育”“成人教育”。古希腊的“派地亚”传统体现了这种理念,即通过系统的教育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乃是人的本性”也是这种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当代教育理念秉承了历史传统,雅斯贝尔斯就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①为此,教育活动应该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②。

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的地方,大学教育之目的就在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见识的文化人。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现代文明危机,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渗入以及教育内容的功利主义色彩,致使专业教育和科技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结果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教养”“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现象乃至教育理念,而“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则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社会后果。因此,时代正呼唤一种能提高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大学人文教育,来扭转或缓解专业教育对人性生成的扭曲。

教育本质和大学理念的实现则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需要大学各教育要素均处于协调有序的育人氛围之中。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其各种组织要素只有处于协调有序的运转状态,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文教育效果。校园和谐不仅包括校园组织系统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也包括教育环境和谐和个体自身和谐;不仅包括教育内容人性化、人文化建构与理性化建构的和谐,也包括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和谐。置身于高雅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之中,才能更好地“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③,从而通达博雅教育的最高境界――心智的创造之美。

二、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

教育的重要本质是其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它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品质。“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④这里所谈及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动物的本能决定其“无法无天”,而人的天赋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发展而来。通过人文教育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把自己置于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状态之中,真正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同理,通过人文教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品质,因为人文教育尊重个体思想,体现人的终极关怀,关注“人文世界”。所谓人文世界,是指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体现着人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与“客观化”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交往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文化和传统的不断解读、表达和重构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都有赖于文化传统而存在,他不仅从中获得行为处世的规范,而且获得丰富的思想资源;任何一个人又都会重新表达自己对传统、对规范的理解,甚至参与对文化体系的重构。“人”与“文”的交往,是一种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建构的过程。因此,康德指出,只有通过世世代代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变得完美,“每一代人,只要具备了上一代人的知识,就更加能够促成一种教育,它将发挥人的各种天赋,分清应有的轻重缓急,同时结合这些天赋的指归,由此推断全人类完成自身的命运”⑤。

2.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公共关怀。”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上联讲的是人文教育对读书人的自我教育功能,即个人修养与道德关怀;下联讲的是公共关怀问题,即培养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古希腊的“派地亚”教育理念也比较早地揭示了人文教育双重意蕴的统一。“派地亚”不仅表示“教育”或“教养”,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等;“派地亚”教育不仅要提高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完善道德人格和培养公共角色。耶格尔在《教化:希腊文化的理想》一书中把“派地亚”(paideia)译为“教化”,文中指出,“开宗明义,教化不只是指个体的实践: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的一种功能。”⑦中外历史上的人文教育表明,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使大学生从历史和理论高度理解蕴含在中国传统中的深厚文化之源,自觉在感情和认识上树立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增强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是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重大课题。

3.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⑧。文化自觉不仅要求认识本土文化,还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把本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化之中来理解,并从世界文化角度来确定本土文化的位置。中国经济崛起是具有世界文明史意义的大事件,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甚至改变整个世界格局。中国人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还要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状况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文化历史视野相当狭窄。因此,我们要从具体的事情着手,做耐心细致的文化奠基工作。文化自觉是当代社会世界的一种要求,是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也是大学创新的精神之源。文化自觉是在人文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养成的,要达到文化自觉,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三、和谐校园建设凸显人文教育功能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运作来论及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从和谐校园建设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人文教育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校园建设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型塑关系,尤其和谐校园建设所彰显的人文教育功能。

1.和谐校园建设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和谐校园的文化教育功能。校园和谐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以及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不仅包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也包括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具有历史传统,无论西方知识传统还是中国知识传统,都不乏这种和谐的内容。古希腊的“派迪亚”传统把课程学习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教化方式使人具有人性,这是最早的文化教育和谐。从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对“七艺”的理解,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和两类教育(自由教育和非自由教育),无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基督教的“虔心即知识”打破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教育和谐,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重新恢复了以往文化教育和谐的教育理念;启蒙主义者把近代科学理性视为“文明的唯一希望”,卢梭则“崇尚友好和仁爱的情感,崇尚善意和虔诚”,康德则不仅看到了科学知识的局限性,而且通过限制知识应用的方式为道德价值留下无限空间,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的和谐;现代工业文明把“人是万物的尺度”落到了实处,同时表明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中国知识传统的历史演进同样包含着文化教育的和谐与统一,中国古代的“六艺”教化就是典型例证。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以及教育的专门化,使得原有和谐的文化教育变得不和谐,出现了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情形,而和谐校园建设则可以弥补文化教育不和谐的缺憾。

2.和谐校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主动的习惯”,表现了其人文生成功能。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人是可以引导其内在潜能去获得自由的意志并超越,人的真正使命在于不断超越,只有不断超越,人才能够达到认识存在自身。人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发展,人可以在和谐环境中不断超越,人可以在超越中达到心智的创造,这就是生成教育。通过历史积淀、环境熏陶和自身奋发,人的人文精神就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但是,习惯则是这种生成教育的坚实基础。心理学把习惯形成解释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地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个体在生存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这种习惯可以看成是约定俗成的。教育学家杜威则把习惯看作构成继续不断的生长,这是“主动的习惯”,它“包含思维、发明和使自己的能力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因此“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⑨。雅斯贝尔斯也把习惯作为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习惯作为底蕴,人类精神的每一项进步都将是不可能的。他还对习惯作了深入分析, “习惯既巩固了传统,但同时也削弱了传统”⑩。正是习惯的多重可能性,才有了生成教育的可能性。无论是心理学家的习惯概念还是教育学家的习惯范畴,都把习惯置于情境环境之中,借助于境遇之力解读习惯之养成与特征,并运用习惯概念分析教育之生成。因此,宽松、向上、活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土壤,而且本身正以潜移默化方式担当着人文教育职能。

3.和谐校园的多种和谐,具有人文渗透功能。如果说教育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工具,那么人文教育则是校园和谐的文化基础。反过来说,和谐校园本身还担当着人文教育的职责,而这种担当的实现要靠渗透,它类似于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杜威曾指出:“社会环境通过每个人所从事种种活动,以养成个人行为的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这种种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种冲动,并且有某种目的,产生某种结果。一个生长在音乐家家里的儿童,他在音乐上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将被激发起来,比在另一环境中可能被激发的其他冲动所受到的刺激,相对地说要格外多些……一个人与别人有了联系,对于他周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有所参与;社会环境不知不觉地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地对他们施加教育的或陶冶的影响。”11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具体包括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和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和谐以及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等等。置身于多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不知不觉地受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不仅能够增强爱校之情并激发和固化为爱国主义精神,还能够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更是塑造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②⑩(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4,15.

③戴跃侬.和谐校园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④⑤(德)伊曼纽尔・康德.论教育[A].杨自伍,编译.∥教育:让人成为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

⑥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导言6.

⑦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

⑧费宗敏,张荣华.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⑨1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6,118.

[参考文献]

[1](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振涛.大学文化精神的静态考察[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1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

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是各个人文教育学科综合公共艺术学科形成的,该学科的内容是针对公共艺术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并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践证明.该学科包括公共艺术的表现形态、本质内容、价值观念、创作技巧、审美方式等内容.对于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所包含的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怀,并将艺术的价值发挥出来.也因此使得公共艺术的教育成为了美学学科教育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目前,国内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在人文教育的内容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或缺的内容,所以各大高校也对其越来越关注.而之所以要设立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对于公共艺术的教育,各大高校应该加快步伐.不过,就因为各大高校的教育现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公共艺术的教育发展并不全面.

2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进入2000年以后,国内教育相关部门就颁发了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对艺术教育进行了规划,规划内容包括了非校内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艺术课程、校内的艺术活动等各个方面.此外,部分教育设施先进的学校把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公共艺术的教育相融合,二者彼此补充,使得二者的教育水平都有所发展提升.不过具体的实施过程里,却遭遇了很多的戳着和困难,而且不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高校中的研究人员或是授课老师对艺术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比如因为现实功利的心态,高校中艺术教育的表现就是各种学生艺术组织形成了学校的艺术的艺术文化,还有美学学科的教育只是通过各个名目繁多的公选课来实现,这与真正的艺术教育内容相差胜远.根据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以及讲课形式还有最终的艺术考核来看,艺术教育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2.1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只以书本内容作为重点,并没有将书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也没有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而且授课是有课时限制的,所以很多高校的老师主要注重书本知识内容的讲解,比如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的类别以及各个艺术家的艺术理论等等,有时会带同学们参观相关的名人艺术.实际上,艺术的价值是在于其拥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达自由的思想,而各大高校的教育形式,使得艺术的教育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完结以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只记住了相关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史,或者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名词等,这和艺术内涵的本身就不相符.其实,在艺术教育中,并不用过分强调艺术学家的成就,也不用过分强调艺术的发展历史,对于艺术的概念只需简单带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思维,并给学生们带来艺术创作的灵感,而不是让其成为纸上谈兵的艺术生.

2.2艺术教育在讲课形式上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只以老师为讲课中心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里,每个班级都是有相应的人数限制的,而且课堂上老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主动的,课堂氛围也比较死板,对于艺术教育,学生大多知识进行理论知识的记录和背诵.此外,很多老师因为受教育时代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当下信息时代的授课方式,对于多媒体教育缺乏了解,掌握得不够熟练,所以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艺术交流,更是比较困难.所以课堂的讲课方式缺乏多样性,艺术作品的展示不够生动,所以学生不能真切地接近、感受艺术.还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不会进行变通,也不会拓展知识,教条式教育使得艺术教育失去了本真.因为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艺术教育缺乏生动而丰富的授课方式,使得艺术教育古板而失去了艺术真正的内涵.

2.3艺术教育的最终考察知识针对理论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真正了解艺术

因为以上提到的原因1和原因2,艺术教育的考察形式也是考试,采用闭卷或者是开卷的方式,通过概念性内容的填空、艺术名词的解释以及相关名人名言的简答理解还有对某一艺术观点的论述等考核学生的艺术知识掌握情况,在以上考核的题型里,只有最后对某一艺术观点进行论述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其余的基本都是通过背诵完成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依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由各种概念、各种专业术语等组成的艺术早已失去了其生命,就算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学生依然对艺术并不了解,对艺术的创作也没有作用,更不用说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教育放到公选课中是对艺术学科的认可,也可以普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与学校中存在的艺术组织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不过都能够发展艺术,只是由于我国的国情、社会情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就是将艺术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即可,从而忽略了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了艺术思想的传播,也忽略了艺术创作的引导.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教育目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各大高校所进行的教育皆是为学生以后的生存打基础,并且在教学时老师所传授的教育目的也是此,使得学校的教育过于现实功利,学生在学习时的功利心过重,导致其最终学以致用时的心态也过于现实功利,缺乏审美情趣.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3.1对各个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艺术教育培训,并对其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培养

现在依然会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还有一些老师受教育的学校就是艺术学校,虽然其具有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但是教育方式并不够丰富,而且很多老师在受教育时重点也是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艺术教育的老师在学校的工作不但是给学生们授课,还有学校中与艺术相关的工作都会有所涉及,比如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讲座等,但是这部分工作并没有相应的报酬,教师在举办相关活动时就会过于应付,而且,过杂的工作内容使得教师无法对艺术进行自发的深入的研究,对于其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来不及思考.而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学的老师本身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对于艺术学科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以及对学科的评价等,除此之外,还要求授课的老师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所以在各大高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不但可以对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有所提升,还可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建立符合每个学校本身状况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系统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相关项目表示:“每个高级院校都能够依据学校本身所在区域、学科建设等具有的教育特长,同时还有老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可以建立多种具备特色的艺术性选修课以及各种类型的专题演讲,从而达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来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对于某些学校来说,这类选修课也可以加入学分.综合性高等院校其学科较为丰富完善,教学能力也非常高强,对于艺术学院里面有关艺术的教育方面能够建立综合科目以及艺术选修课,同时对于课程的教育上可以采用自由选修的方式进行,对于课程的构架上实行横跨型方式进行.对于某些大学来说,其不具备完善的学科系统以及分布不均匀的师资力量,对于艺术教育这一公共教学课程来说,可以实行分布必修方式以及核心课程模型教学,有关课程的构架方面可以实行并列性架构,从而达到完善课程构架不完善的缺憾.某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的关系出现了比较单一的学科结构或者是单科性学校,这使得他们在专业面上非常狭隘,在创建通识教育系统上非常困难,艺术教育要联系上团委、教务处以及美育等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建导论科目、跨学科综合科目以及共同核心科目.当前中国很多大学联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高校联合体,他们连同建立了共享性通识教育系统,并且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远程教学、评价以及考核等.同时还能够请一些社会上的艺术家以及民间艺术大师来做指导教师.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达到学生和艺术家的现实交流,从而让艺术方面的课程得以完善.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科目在建立过程中应当有固定的学分,具有一定的课时量,具有具体的统一的要求,一定的师资资源,同时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的进行,不需要过于专业化,但是要做到覆盖度更广,并且在教育全程中应当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同时每个学校应该依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符合自己的通识教育系统,比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师资资源以及学科条件等.

3.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和普通的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不但要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对于艺术的创作能力、艺术思想等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针对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在评估方面,考试的方式就可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但是艺术素养、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思想等的评估,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所以要做出评估并不容易.进行科学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到教育以及学习这2个角度,这样才能确保教与学能够可持续性的增强.在评价老师工作成效以及学生学习成果时必须以通识教育的目的为评价基础.在评价教方面应该考核课程管理.艺术科目具备课内外练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既严肃又活泼的独特性,所以教育过程必须加强规范化建设.在评价与考核学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后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方向.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哈佛大学使用的方式大多数为家庭作业、论文、参与讨论问题的程度等等;1980年左右很多美国大学都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考核学生,这种方法主要是收集整理学习的有关作品以及创作和表演的数据、影像、文章、报告等资料,然后在总体评价学生.我国在建立艺术教育评价系统过程中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融入自身的条件来建立.

4结语

“通识教育”向我们打开了一种新型的理论以及教育思路,让我们能够深层次的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以及实行方法.传统的艺术选修课程是不能够达到教授艺术知识目的了,而且当前课程中融入某些实践型、体验型以及研讨型等课程是具备时尚和前沿优势的,同时还应当转变成创造性以及审美鉴赏方面,从而上升到审美人格的高度.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大公共艺术教育”环境,建立一个第一、二课堂互相提高、第二课堂同学校文化建立相互促进.在当今高等院校中,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以及生命意识比较薄弱的现象,本人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教育应当是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本人认为只有品质却没有知识是很脆弱的,而只有知识却没有品质同样很危险,时刻威胁着社会.当人没有完整的人格,同时还不能够认识到生的意义时,对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危害.艺术教育需要用其独特性,在艺术欣赏以及创作阶段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以及心理构造,帮助大学生建立成具有生命和人生充满热情的“综合人才”.这种综合人才具有很多优良的素质,其中包括视野开阔、思维独立、想象力丰富、胸襟宽广、抱负宏大、使命感强烈等,这些优良品质都应当在通识教育的引导中让教育者明白,然后利用艺术教育的方式得到塑造.在各大高校中,艺术学科的教育只有在通识教育的帮助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通识教育也对艺术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教育标准,各个高校的老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与专家都对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划.完善艺术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的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对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进行了实践,在将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会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会有所改进,而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闻晓明.加强师资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

〔2〕孙亮.高校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4〕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5〕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J].教育求索,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