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实践能力 培养 重要性

1 会计人才市场现状

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会计各项能力的要求不断地提升,在现代会计市场中,大量会计人员在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之后就迅速的涌入到会计人才市场之中,然而其在会计的了解和认知还仅仅局限在考试教材的阶段,对于会计的各项能力培养上还相对较弱。在现代企业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财务工作的任务也在不断的增长,当财务工作和会计人员能力不能协调和同步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于会计人才市场的现状而言,正如上文中所说的大量会计人员的涌入使得企业在选择会计的时候也十分的细致,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只有资金能够流动并且不出现问题企业才能够保障其良好的运转。所以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是十分重要的。

2 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2.1 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就目前而言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还处在纯理论教学的阶段,在职业能力的塑造上,主要包括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职业技术、职业道德这三个方面的培养。现阶段我国在会计职业技术的培养上通过理论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上比较缺乏,会计人员在参加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之后几乎很少有主动和被动参与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课程。

就目前而言,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在学校阶段的发展相对较好,然而在社会就业之后就这方面的培养就相对的比较匮乏,尤其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这两个方面。

2.2 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而言,会计人员是否能够客观公正进行会计活动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与坏,当会计人员不能主动的进行会计活动的时候,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资金链断裂,项目开展费用支持不足,企业问题严重,企业利润得不到良好的反馈,会计报表不能真实记录会计信息,财务报表决策者不能有效的进行科学的决策等等。当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时候就能够保障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和记录,保障最终的反馈结果真实有效。会计人员职业意识得到良好建立的时候能够让会计人员在开展相关会计活动的时候主动的运用会计方式和会计思维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从而保障企业的决策和项目实施能够科学合理,保障企业的资金不被滥用,降低坏账的发生率等等。

2.3 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建议

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而言,首先企业应当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要让会计人员能够按时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保障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监控。在企业的制度上,企业应当注重,一岗一员的制度规范,保障企业会计的各项工作能够职责分明,再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将其进行解决。除了这个方面一起我们还需要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启用会计人员的时候需要相应的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测试,通过测试观察其是否能够胜任公司的工作,并了解其个人素质是否良好,从而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能够良好的开展。

对于职业意识的培养上需要从会计人员的自身入手,要通过积极的培训和讲座让会计人员料及职业意识对于会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具体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工作时,可以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通过让会计人员运用其职业意识对公司所下达的模拟工作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优秀职业意识员工的评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鼓励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主动地锻炼自己的会计职业意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来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进行考量,便于企业管理层掌握会计人员的心理动向和能力走势,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调动和管理。

3 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3.1 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会计人员的在校学习阶段,在社会中会计人员因为经常参与到会计操作中因此其实践能力发展较好,下面笔者就对各大高校的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介绍。

对于现阶段各大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而言,由于缺乏良好的统一性的教学课程标准,各大各大高校都是以自己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参照教育部下达文件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笔者调查研究发展,现阶段会计专业课程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的偏重较大,对于实践教学的偏重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院的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其次是虽然学院知道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缺乏有效和合理的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实践课程难以开展。

重理论轻实践是现阶段众多职业会计学校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单纯的理论教学会导致学生们对会计的学习兴趣降低,而且只开展理论教学难以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不利于各大高校的学生们进行全面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以后,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多媒体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本应被广泛的使用,然而很多学校依旧维持着单一记得教学模式,从而与会计教学的队伍脱轨,导致了学生们难以得到较好的提升。

因为各大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缺乏良好的课程设计,从而导致学生们对于企业的一些常规操作的学习能力较低。实训的作用的不到体现,导致了学生们难以快速的融入到实操工作中去。虽然现阶段学校都会与各大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让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培训和学习,然而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其实训的主体还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对动手操作方面的较少。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言,现阶段很多各大高校的教师们都是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年轻教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这部分老师的学习也主要局限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就较低那么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良好的提升。

3.2 学校对会计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

对于现阶段会计人才培养问题而言,首先各大高校要了解清楚我国的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式,通过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现阶段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并通过明确会计人才的培训目标从而实现对会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端正会计学习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要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要充分的了解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点和技术要求水平。在学院方面而言,学院要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摆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的发展。要通过将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进行结合,从而推动学生们的能力发展。

就目前而言,在各大高校中开展会计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已经成为了推动现在学生们实践能力发展的首要办法,在现如今各大高校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开展相应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时间技能,现如今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得到了提升,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通过运用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让学生们能够在学校中进行会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后能够快速的适应企业的工作需求。

总 结

对于会计职业能力和会计实践能力而言,笔者在本文中分别从企业方面和学校方面这两个角度进行了培养方法的概述,在本文章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会计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会计人员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就需要在企业和学校中重视这两方面的培养。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快速的提升,会计人员应当自觉主动的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始终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刘玲雪. 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

[2] 黄铁梅.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J]. 价值工程,2009,08:48-52.

[3] 朱红梅. 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 原和平.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 孙永军. 会计职业行为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62-64.

篇2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27—01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在他有能力去处理事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把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当今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让父母家人帮助解决,连幼儿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父母家人代替做了,大人还总埋怨,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差了,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养成和促成了孩子们的依赖感,不管是谁的责任和任何原因,我们面对孩子时,有两件最根本的事情要严肃以对。

第一件事是孩子对活动的热爱,以及热切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渴望,如果以大人的观点来看,孩子们做了哪些活动,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认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恰当的。例如,在孩子们的活动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模仿”,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虽然孩子们说不出原由,但是他们会以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模仿大人,而模仿这样的活动过程,对孩子日后是否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影响十分重大。

第二件事就是孩子们的独立性,事实上,为成长所做的任何努力,最终就是要获得独立,身为“人”,最重要的,就是个体要能独立运作,因此,为了成长发展的需要,孩子们都需要培养独立性。

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会一再表露他想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需求。比如:孩子们常说:“妈妈帮助我自己做”,孩子们穿衣服时,妈妈可以协助孩子穿好,而不是怕麻烦,代替他一穿了之,可以藉由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来把事情完成,这种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给孩子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们可以操控掌握的,不管孩子多小,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东西。

篇3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束语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阅读能力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影响?培养小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营养剂。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功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阅读速度慢,阅读策略不对头,在阅读课外书时就很以做到广采博取,知识量就会受到影响。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改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是每个学生的迫切希望。因此,学会阅读,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1、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其落后,知识的传递主要靠口耳相授。口头的传递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且极易消失,因此传递的范围是很窄的。自从有了文字,人们把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变成书面的形式,广为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消除了声音瞬间即逝的烦恼,阅读也就成了人们获取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家牛顿曾经很形象地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有希望比巨人还要高出一头。一个人不可能亲自阅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和事情,去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事实上,人们的大多数知识是依靠读书来间接获得的,即“间接经验”。可以说,读书是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人获取无穷知识与经验的捷径。

2、读书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洞悉人生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阅读能力培养的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 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②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 脚?它是怎样移动的?③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指导读: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课上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和疑问去阅读,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阅读。

2、课上研究共同读: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使他们养成看书的习惯和具有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适时地设置一些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他们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有关课本内容,进行议论评判,使他们对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篇4

一、重视阅读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空间,增强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语文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如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阅读目标,提高阅读效果

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找准阅读目标,有针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阅读指导。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掌握这种教学突破口,科学把握存在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

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

四、促进有效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篇5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其次,幼儿挫折教育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球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隔壁班的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其他小朋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篇6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对材料进行观察。第二,对学生进行观察进程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了解观察步骤、掌握观察方法,知道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观察中采用哪种方法等。第三,适时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效果。观察不仅仅是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时要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要带着疑问去观察,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同时引发深思。例如在讲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时,教师要先进行分组,再准备好实验材料并进行发放:每组两个杯子、筷子1根、红糖两包、矿泉水1瓶、热水、水果糖、溶解快慢记录表等,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观看肥皂溶解的对比实验中,指导学生通过物质溶解来掌握对比观察的实验方法,教授学生方法就是授之以渔。在观察水的温度越高越能加快红糖的溶解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观察的重点在水温的变化上,看水温的变化能不能使红糖的溶解更快。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打好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早以前我国的学者就注意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科学》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最适宜在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实践者。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多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空间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读文本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观点的机会让给学生,更要把做实验的过程放给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同时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发挥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分工合作去动手实践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天气日历”时,教师完全可以权力下放以充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说、自己做。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找组员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然后使用这些天气符号把之前记录的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记录资料变成符号化记录,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在制作中可以小组分工合作,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标注好每次记录的日期。最后,天气日历以每个小组一个天气日历的形式当成作业上交,从而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播,更应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做到创新,为创新准备好沃土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学好基础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前提。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对最基本的知识不了解何谈创新。其次,教师要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科学家及小学生们创造发明小故事,用励志的故事激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第三,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篇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素质教育在社会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学美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审美能力、审美修养的重要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中学美术教育要足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美术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和需求,迎接新的改革挑战。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注重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成为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从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实际情况来看,中学美术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由于在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完善及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改革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美术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和家长都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美术教育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对美术的热情。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教师对学生水平了解不够,要求过高,使学生难以跟上讲课进度。教师的授课内容限于教材,缺少对知识的扩展,很少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能力培养。在素质教育日益被重视的现状下,我国的美术素质教育被推到前沿。美术素质教育通过发挥美术教学培养情操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观察力训练、空间思维的培养、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高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美术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修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创新能力教育的主要途径,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中学美术教育不仅对我国青少年鉴赏水平提升和审美能力培养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美术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教育的发展之路。使中学美术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和需求,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教育与人才竞争。为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市场需求的综合人才,要加强在中学美术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能够从美术教育中了解掌握更多的有关美术的知识和事物,开阔自己的思维空间,不断完善自我,增强创新能力。

重视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和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市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全面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个人修养、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从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高校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必须依靠中学美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机会,扩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重要性

十几年来,我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深刻地体会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下面我谈谈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养成学生的学习技能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采取自觉主动的态度,其行为表现为课前充分预习、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中自觉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发言、解决问题、课后自觉概括知识要点,循序练习和重点练习,及时复习和及时在练习、及时进行纠正学习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客观的评价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勉励自己、挑战自己、不断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摄取更丰富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如《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科书》九年级英语课本中系统地分析了三种构词法(转化/派生/合成)。同时还介绍了两大种派生词的词缀,这些都要求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熟记,并且模仿使用。如一些表示天气类的名词,如sun cloud等可以在词尾加尾缀y构成表示天气类的形容词。这样日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书本列出类似的单词,如salt health等词在词尾加y构成表示这些词意义的形容词。经过学生们如此的概括,学生们能在熟记单词、对比差异和模仿使用语言的同时,可以创造性地概括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只要有概括就有认识,有认识通过学习就有知识,甚至产生了学习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进而对课堂教学起促进作用。

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

对于广大中国学生来说,英语与母语在词汇、句法、语境、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下大功夫,勤学苦练。例如在学习中要过许多关:语言关、开口关、拼读关、朗读关、默读关、快读关记忆单词关、句型转换关、情景对话关、快速听写关等。每一关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苦尽甘来,只要略有松懈、稍有懒惰,就会在知识结构中出现夹生饭。自主学习能力恰恰具备了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即在顺利的条件中能够抵挡外在的诱惑,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勇闯难关,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意志的过程。

英语学习离不开记忆,而且有大量的机械记忆。在这种记忆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用心平气和的心态去战胜枯燥乏味之感。而这恰恰就是为一个人的成长、开拓生活、谋求发展所应具备的重要修养。

三、自主学习可以发展能力,完善思维

在一个人的能力结构中,母语能力是至为重要的。经过比较英语与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各有千秋。汉语说:天上有星星。英语说: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汉语说:下雨了。英语说:It is raining.在这些很简单和很普通的句子里,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却有明显的不同,汉语和英语所表现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都不一致,尽管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对等或对应的,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时就会深入体会用英语思维的特点,学会英语思维方式。而且一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英语思维特点,也就等于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原有的汉语思维方式与新掌握的英语思维方式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英语学习者的思维就会潜移默化地具有两种思维方式的优点,达到简练与确切,概括与细致的和谐统一。

四、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知识 应用能力 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应试教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过去教师只注重知识教学,先教学例题知识,接着重复做机械式的习题,一次不行两次三次……这样做往往会使学生不但没有掌握知识,反而因重复次数太多,乏味而导致学生厌倦,甚至厌学,更进一步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归根到底都是教师没有重视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由于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失掉了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能够从知识结构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在解题中的运用,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联想、多方位分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的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把已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解题方法上,学生就能轻松地驾驭知识,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做,只是着重把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讲清楚,在学生掌握数理后,我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你想出的解题方法能比书本的解题方法更好吗?”学生心理特征都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这一问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精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待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实践证明,学生能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新的知识上,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敢于尝试、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现、敢于运用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并且由于我能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坚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方法都灵活起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解题法。在考试、测验中这种能力的体现就更明显了,我所教的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可以超出区优秀水平,这就是一个好很的证明。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从知识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尽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学生意识到知识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时,就会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y=ax(第一课时),在讲形如y=ax(a>1,a≠1)的指数函数前先演示一个小计算题,一张厚度是0.1mm的白纸,反复对折15次,厚度超过了身长2米的人。学生在半信半疑中指出,这实际是求y=0.1×215的值,底数不变,纸对折一次厚度是0.1×2=0.2(mm);纸对折两次的厚度是0.1×22=0.4(mm);……当对折15次后,该纸厚度应是:0.1×215=3276.8(mm),厚度当然超过两米身高的人了(实际是难折15次的)。底数不变,指数变化的函数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理解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信息,更加激发他们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情感,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最后我还问,在生活上什么时候会用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你运用了什么方面的知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说出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事例。

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负起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10

【关键词】创新能力 观念更新 基础训练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47-01

一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充满想象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数学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而营造良好的环境,而数学课堂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尽快地吸收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 更新观念

第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就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第二,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创新。很多教师对创新的认识还停留在极浅的一个层面,认为创新就是别出心裁,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使之在学习中脱离实际教学,走入一个学习的盲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是在于这一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首先教师要能高效地驾驭教材,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某一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宽松氛围、关系融洽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给学生留有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

三 注重基础训练,立足基础,提高能力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中,都会觉得枯燥、烦琐、难懂,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教学的进度,日积月累,问题就越来越多。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前,要先着重对学生基础的训练,培养学生在解题时的条理性、思维性,着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运用。

教师应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不同训练方案,使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要激励学生多提问,使学生逐渐乐于学习,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促进教与学的统一,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第一,抓住学生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心理,创设情境环境,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有趣的提问,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学生信心,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第二,利用几何图形,提高学生兴趣,初中数学开始大量接触几何图形的学习,枯燥但有趣,教师可根据所学课程理论依据,利用几何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感官上的冲击,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图形“美”,再把这种“美”糅合到学习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第三,新课标强调各学科的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别的学科内容,对数学课程学习进行辅导和创新。如可讲一些著名数学家的历史典故、创新故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而这种方法可缓解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丰富学生知识,一劳多得,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断创新。

五 结束语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多引导和多方面的发觉辅助才会逐见成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是多方面的,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沟通,相互配合,教学相长,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