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快递行业市场细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营快递企业;合纵连横;跨越式发展
一、引言
我国的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利润丰厚、潜力巨大的行业。近几年国内快递业每年以30%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物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亿元。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剧和加入WTO物流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国内快递行业格局的打破,国外快递企业大举扩张,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外资、民营等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外国“列强”资金雄厚,硬件条件优越,品牌优势显著;国营“巨头”网络完善,背景深厚;而民营快递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这场竞争中的生力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营快递企业如何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竞争态势分析
在这种快递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竞争势力都在大举的攻城掠地。根据原有的实力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快递市场上现有的企业划分为外资快递企业、中国邮政、其他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四个梯队。
(一)外资快递企业
外资快递企业主要是以DHL、TNT、UPS、FedEx四大巨头为代表的跨国性快递企业。外资快递企业大部分是跟随着他们的客户来到中国,主要是将中国的货物运往海外,并将海外的商品运抵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资快递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的海外网络。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由于国家对外资的限制,同时也是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他们大都采用了和国内的大企业合作的形式渗透中国市场。例如,通过2000―2005年五年和中国国内企业的合作,联邦快递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两百多个网点,大大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网络建设。
但是随着他们对中国情况的了解以及中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履行,外资快递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现在,独资几乎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2006年1月24日,FedEx斥资四亿元结束了和大田集团的合作。而在这之前,UPS早已结束了和中外运的合作。外资企业良好的服务模式,雄厚的资金实力给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加分不少。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巨大的市场。为了能够尽快地赶上中国快递市场的发展速度,大部分的外资企业采取了用资金换时间和换网络的战略。通过大量的投资首先占据了中国快递国际业务的大部分市场分额,然后通过大量的设置分拨点开始蚕食中国的国内市场。
然而,外资也有外资的弱点。首先,外资企业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的一个中层经理的年薪几乎和民营快递企业的一个区域的开销相等。其次,在国际化的战略中,外资企业的战略重点还是在于本国的业务。例如,在联邦快递和UPS的业务中,本国的业务都占到了总收入的76%和81%,而海外业务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所以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发展中,海外业务的优先级别还有待提升。
(二)中国邮政
在中国境内现有的快递企业中,中国邮政无论从历史、规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当之无愧地坐第一把交椅。在中国邮政没有进行改制之前,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快递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兼任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角色。但是从去年年底邮政改制之后,中国邮政成为了快递市场上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具有了平等竞争的资质。但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中国邮政在快递市场的地位开始动摇。
邮政快递业务(EMS)是中国邮政产业中最快捷的信息和实物传递方式,其收入已经占中国邮政总收入的12%,是邮政的传统业务中唯一盈利的业务。中国邮政在国内快递中建立了318个城市快递邮件的查询和跟踪系统,占据了国内快递业务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城际快递和同城快递市场上民营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方式和较低的价格对中国邮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上,中国邮政仅仅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在服务的质量和业务类型方面中国邮政主要承揽文件类和一般物品类的快递,而对于精细快递和特殊要求的快递大部分由外资企业来承揽。
(三)其他国有快递企业
在我国的快递市场上,除了中国邮政之外,中铁快运、中外运还有民航快递等也是值得关注的国有快递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从原有的国有运输企业或者是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他们在国内快递市场上同样拥有成熟的网络、强大的品牌和资本优势。由于拥有特殊资源的垄断条件,在一些细分市场中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整体实力平平。例如,中外运的业务中海陆空货运和快递业务最为出色,目前中外运的国际快递业务占到了中国市场25%的份额,但是与此相对“在国内快递中还是一个婴儿”。而民航快递和中铁快运因为坐享铁路和航空的巨大网络优势,在我国的区域快递市场上也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快递企业因为是从传统的物流企业转型而来,所以在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在新兴的同城快递等市场领域涉足甚少,在业务类型上仍以物品的快递和城际以及区域的快递为主。
(四)民营快递企业
民营快递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量民营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年的业务量以60%―1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98年以来,每年的业务量都以120%―200%的速度递增。一大批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如东方万邦、宅急送、申通、大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如北京宅急送公司成立于1994年,现在发展到业务遍布全国1000多个城市,有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华西区四大区,近300家分支机构,并有数百家合作公司,递增率超过65%。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企业平均年营业规模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
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同城快递,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同城快递服务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在区域快递市场已经与邮政系统平分天下了。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邮政。但是民营快递企业在国际业务上是一个“瘸子”,几乎没有自己的网络。
虽然民营快递业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实力和前几个梯队相比还是相差悬殊。尤其是在民营快递业内部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既有像“宅急送”这样的大企业,也有十几个人一间屋的“微缩”企业。但是民营快递企业无疑是快递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一支力量。
三、民营快递企业的合纵连横
在这种竞争激烈,实力相差悬殊的市场争夺战中,民营快递如何能够和国营企业、外资巨头们竞争,实现短时间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从合纵连横中获取灵感。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从割据走向统一强盛时采取的策略,通过几国的合纵或连横,扩大实力,与强大的对手相抗衡。所谓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
在当今的企业竞争中,合纵连横策略也频频被企业所用,成为企业借助外部力量的一种手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态势已经从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转变成为双赢的竞合,即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新的发展环境要求民营快递企业的成长不应当拘泥于以往的循序渐进式的经营方式,而应当善于借势,广泛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
(一)连横
所谓连横,就是指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自身在不同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与相关强势企业建立业务联系、战略联盟、并购等手法,与外部企业建立灵活的联系方式,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和市场取胜机会。现在比较典型的连横方式是网络互补性的连横。
在快递行业中,网络是一种基础性的资源,只能通过长时间的建设才能逐步完善。在现在“时间就是利润”的背景下,很多的企业是通过收购的方式快速的获得互补性的市场。
从表1能够看出,民营企业的主要业务力量是在国内的快递市场,而国有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主要的强势在于国际快递市场。所以这两者完全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各取所需。中外运试图入主申通51%股份和川航49%的股份,就充分表明了中外运希望加强在国内快递业的实力。
在这连横的合作方式中,强势企业能够迅速的扩展业务,并且能够通过管理输出、技术输出、资金支持和共享市场信息提升弱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种合作从短期来看是一种共赢,但是这种合作是以牺牲独立行性为代价的。
(二)合纵
当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合纵的方式,将众多的中小民营快递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我国中小物流快递企业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由于快递行业进入壁垒比较低,中小物流快递企业大多集中于国内的市内快递行业,通过无序的价格竞争和短期行为来谋取利润,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市场状况就已经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从良性竞争进入过度竞争甚至到恶性竞争。目前,国内有几十个中心城市的中小快递企业超过500家,全行业从业人数超过100万。合纵战略可以实现小企业的集成发展。典型的合纵方式可以包括联盟和虚拟经营。
与并购或新设企业相比,联盟的合作方式灵活、松散,投入相对较少,退出也灵活,退出成本低。企业通过契约结成联盟,利用结盟各方的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如果中小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大企业联盟,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结成联盟,形成合力,节约成本,这是更加现实的。例如很多的中小快递公司通过与不同地域快递企业的合作,互换网络,迅速的扩展自己的网络,实现在城际快递甚至是国际快递的业务经营能力。
虚拟经营也是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中小企业扩张应当立足于广泛协调使用不同所有者的经营资源,最大限度地使用他人占有的经营资源,进行虚拟经营扩张。虚拟经营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规模扩张,以协作方式,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
四、结语
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促使我国民营快递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任何一种战略都不是万灵药,最终合作的结果要取决于民营物流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希望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在“战火硝烟”中快速成长,担当中国快递业的脊梁。
参考文献:
1、任亚飞.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储运,2006(4).
2、柴营辉.中国快递业变局:四方势力利益博弈再度升级[J].北方经济,2006(2).
3、韦灯明.快递争霸战[M].东方出版社,2005.
4、薛蓉娜,赵会娟.中国邮政快递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6(2).
5、赵玉敏,张洪斌.民营快递业在夹缝中生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4).
篇2
摘要:传统教科书关于市场细分的介绍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随着世界营销研究和实践逐步从交易范式过渡到关系范式,市场细分理论与应用发生了变革。本文对比研究了新旧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差异,率先建立了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关键变量(因变量)体系,对Y.Wind的管理任务与细分标准选择模型做了修正,为当前国内一些重要行业开展直接营销、数据库营销、BtoB营销、顾客关系管理等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市场细分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已故的WendellSmith(1956)提出。它是指通过寻找顾客特征或购买行为的相似处来划分市场。所选的顾客群体(目标市场)可能会表现出相似的购买行为,从而可以发展出一个可执行的营销战略。如今,市场细分已成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成为战略营销(STP)的首要步骤。那么在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究竟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旧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差别,阐述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的新内涵,建立起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关键变量体系,试图为当前国内零售业、汽车业、金融业、电信业等焦点行业广泛开展的直接营销、数据库营销、BtoB营销、顾客关系管理等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变革
笔者认为,新经济的信息支持环境和关系范式下营销目标的新要求(楼天阳,何佳讯,2003),成为市场细分变革的两大动力。它们推动新范式下市场细分产生五大方面的根本变革。变革导致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运用新的细分变量和细分工具。下面逐一展开分析。
(一)从面向营销组合到面向价值组合
关系范式下的市场细分不仅关注不同顾客群体需求差异,更重要的是着眼于细分市场对收入和利润所具有的不同含义。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中国不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发现,前20%具有最高用户平均消费值的用户带来了超过60%的边际利润,而最后20%的用户带来极微小利润甚至有一部分用户的用户平均消费值已低于边际成本,对利润带来不利的影响。BCG对中国移动市场的调查显示,有许多高价值顾客流失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的服务,而最低端的10%用户(那些无利可图的用户)所获得的服务的成本却几乎与高价值的顾客相差无几。显然,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对于所有的细分市场采取完全一样的服务策略已不再有效。因此,市场细分的新任务是从原来面向营销组合转向以顾客群体价值相匹配的成本提供区别化的价值组合。
(二)从粗略细分到微观细分
众所周知,市场细分理论诞生后市场营销进入目标营销阶段。在这个营销层次,现在公司也超向于把市场划分为许多极细微的细分市场。科特勒(1999)依次解构为三种层级:品牌细分市场层级(brandsegmentlevel)、利基层级(nichelevel)和市场分子层级(marketcelllevel)。如果为数更少的顾客具有共同特征,又足以提供市场机会,这些人便是所谓的“市场分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例如,借助于数据挖掘(datamining)技术和高性能的统计分析技术,IBM的研究人员为某家拥有200万名顾客的大型服装目录邮购公司标示出5000个“市场分子”,而非提出一般常见的5种细分市场或是50种利基。
(三)从细分预期顾客到细分现有顾客
进入21世纪以后,市场营销活动的竞争核心发生了转移。区别于经典的营销范式,新营销的观念是维持性营销,营销侧重点是现有顾客,营销活动是为了使现有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以期建立他们与企业之间良好的长期关系,避免营销资源的浪费(张洪吉,桑银峰,2002)。在关系范式下,发展营销战略的第一步是建立顾客数据库,然后再用按照共同特征细分顾客(BillBishop,1998)。因此,关系范式下的市场细分开拓了对现有顾客进行细分的新阶段。为实施交叉销售、关联销售、进阶销售等关系营销新策略,借助顾客数据库,要对现有顾客进行多次再细分。据估计,在英国,数据库的业主拥有英国50%以上家庭的生活方式资料;在美国,56%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拥有强大的营销数据库,85%的零售商和制造商认为顾客数据库必不可少。
(四)从特征细分标准主导到反应细分标准主导传统的营销方式
以人口统计资料和现有顾客的资料为细分基准,聚合具有相同或类似背景的个体为群组:而关系范式下的营销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资料区分现有顾客群及潜在顾客群,再运用统计模式推算出个体的背景资料和价值观。因此市场细分从特征细分标准(因变量)主导(先期市场细分)转变为反应细分标准(因变量)主导(经验市场细分)。在过去的营销中,人口统计资料易得,而在新经济的营销中,感测和响应消费者成为一种的营销能力(StephenP.Bradley,RichardL.Nolan,1998),及时获得顾客的动态反应信息是建立关系的基本要求。例如,运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了解自己顾客的需求和行为(JohnMcKean,1999),可以开展以忠诚为基础的细分。
(五)从静态细分到动态细分
由于关系范式下顾客数据库已是企业营销的基础设施,它能够及时地提供顾客的基本资料和历史交易行为等信息,并不断地实时更新,因此细分性质由静态变为了动态。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和动态性质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顾客需求变化带来的动态,个人所处不同的环境背景,或进入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求发生改变。借助CRM系统,这种需求变化可以被很好地感知。二是顾客生命周期(CLC)阶段演化带来的动态。在不同阶段,顾客关系的特征(如交易量、价格、成本、间接效益等)存在明显差异,需求也不同(Dwyer,schurrandoh,1987),因而形成了对之细分的前提条件。三是顾客与细分市场隶属关系变化带来的动态。企业传统的做法在确定了市场细分结构,并将每个顾客划分到某个具体的细分市场后,就不再改变该顾客的细分市场隶属状况。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消费者会改变其细分市场的隶属关系,因而企业应该动态地判断每个消费者的细分市场隶属身份。
二、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的关键变量
细分变量是市场细分方法的基础。在讨论细分变量的运用上常有两个区别角度:一是消费者市场与企业市场细分的变量运用区别;二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细分变量运用的区别。除这两个区别角度外,其实还存在交易市场和关系市场的细分变量运用差异。本文正是研究后者。笔者认为,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变量分为两类。一是关键变量,这类变量是区分关系性质和关系质量的决定性变量(因变量);二是描述变量(自变量),这类变量由原来区分顾客特征的变量组成。关系范式下的关键变量体系由三个维度组成:价值、需求和行为。这个关键变量体系同时适用于消费者市场和企业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限于篇幅,下面选择一些关键变量展开解释。
(一)基于价值的细分
顾客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关系范式下的市场细分首先是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细分,以盈利能力为标准为顾客打分,企业根据每类顾客的价值制订相应的资源配置和保持策略,保留在每位顾客上所作的最适投资量,将较多的注意力分配给较具价值的顾客,有效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早在数据库营销中,借助两种最基本的分析工具证实并非所有顾客的价值都相等。一是“货币十分位分析”,把顾客分为10等份,分析某一时间内每10%的顾客对总利润和总销售额的贡献率,这种分析验证了帕累托定律,即20%的顾客带来80%的销售利润;二是“购买十分位分析”,把总销售额和总利润分为10等份,显示有多少顾客实现了10%的公司利润。这种分析显示实现公司10%的销售额仅仅需要1%的顾客就够了。这些规律的客观存在表明关系营销基于价值细分的有效性。在实践中,例如联邦快递公司变革了其营销哲学,它根据顾客的盈利能力把顾客分为好顾客、不好的顾客和坏顾客,对好顾客进行营销,努力把不好顾客变成好顾客,并尽量使坏顾客不再上门。(1)当前盈利能力/未来盈利能力。在以价值为基础的细分方法上,一小部分企业现在根据当前盈利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不同来细分市场
(2)顾客终生价值。更确切的做法是根据潜在顾客和顾客对企业的终生价值细分出顾客层级。这种价值可以用销售收益或利润(历史利润和未来利润)作为判断的标准。一般着眼于采用用未来利润标准,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假设顾客现行购买行为模式不变时顾客未来可望为公司创造的利润总和的现值,为“顾客当前价值”;二是假定公司采用积极的顾客保持策略,使顾客未来可望为增加的利润总和的现值,此为“顾客增值潜力”。这两个维度分高低两档可将顾客分为四组(陈明亮,2002)。不管以何种指标作评估,以顾客终生价值进行细分通常形成一个四层级的顾客层级模型
(RolandT.Rustetal,2000;P.Kotleretal,2002):①白金顾客层级(“顶尖”顾客)、②黄金顾客层级(“大”顾客)、③铁顾客层级(“中等”顾客)与④铅顾客层级(“小”顾客)。不同层级顾客的属性和特征、对服务质量的看法、新购买发生的比率和购买数量增加的推动要素、服务质量改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帮助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3)顾客生命周期。顾客关系的动态特征表明,顾客关系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顾客的行为特征和为企业创造的利润也不同,因而需要在营销策略上找到驱动顾客关系发展的因素。其前提是先要识别和确认企业与顾客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二)基于需求的细分
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demandmanagemnt)。关系范式下以需求为基础进行细分是对需求的程度、时机与组成要素发挥影响力,形成争取顾客、留住顾客、增加顾客的不同营销策略。
(1)需求结构。顾客的需求结构,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的细分市场结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顾客关系结构。从顾客的角度来说,顾客关系所反映的是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对顾客的相对吸引力。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关系表现为顾客对企业的相对偏好。企业对顾客有多大的吸引力,取决于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该顾客的需求。同时,顾客对企业的相对偏好,也取决于各个竞争的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相对程度。从企业战略层次对市场进行细分,其细分的基础必须由顾客的基本需求结构来决定。这改变了传统市场细分实践只在每个细分市场上来分析和描述市场竞争和企业市场定位的不足。因为它只能揭示每个企业在该细分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而无法揭示各个企业在该细分市场上的总体竞争优势。因此也就无法直接发现市场竞争中的真空。
(2)利益偏好。利益偏好可分很多方面。这里以顾客服务偏好加以说明。A.Sharma(1990)曾建立了基于顾客服务的市场细分方法论。其步骤是:首先辨认顾客服务因子,可以通过借鉴对以前研究人员提出的各要素,再补充特定行业的具体要素等来获得;接下来是顾客调查,明确这些要素在他们选择或评价供应商时具有的重要性;第三步是数据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找出顾客服务的不同维度,把因子缩减成更易理解的内容;第四步是通过聚类分析把在顾客服务特性的重要性排序问题上作出类似反应的购买者归类,形成细分市场;最后识别细分市场的特征,用人口或后勤相关的变量来描述。
(三)基于行为的细分
许多营销者相信,行为变量(场合、利益、用户地位、使用率、忠诚状况、购买准备阶段和态度)是构建细分市场的最佳起点(Kotler,2000)。由于关系范式以顾客反应为驱动力,因此行为变量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每个顾客和每个市场,对于种种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不同促进因素将做出不同的反应,营销人员通过顾客测度衡量,确定那些急需改进的促进因素,而不是把各细分市场平均化,体现出关系营销战略的优先顺序法则(MichaelD.Johnson,AndersGustafsson,2000)。
(1)忠诚度。在以行为为基础的细分中,顾客忠诚度是一个关键变量。某些忠诚顾客群体带来的销售额和盈利水平对公司至关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是研究者把忠诚分成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两个维度(Dekimpeetal.1997;DickandBasu1994;Jacoby1978)。SharynRundle-Thiele和LarryLockshin的研究(2001)表明,忠诚是由多个维度组成:态度忠诚,对竞争性提供物的抵制,情景忠诚和个体性格倾向的忠诚;Dick和Basu(1994)认为,只有当重复购买行为伴随着较高的态度取向时才产生真正的顾客忠诚。Griffin(1995)依据重复购买的程度和积极态度的强度把忠诚分为四类:忠诚,不忠诚,潜在忠诚与虚假忠诚,并提出了顾客关系阶梯,共分七个等级:猜疑、潜在的购买者、不合格的购买者、第一次购买的顾客、重复购买的顾客、忠诚顾客以及倡导者;Gremler和Brown(1996)把忠诚分为行为忠诚(实际表现出来的重复购买行为)、意识忠诚(未来可能购买的意向)和情感忠诚(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态度,如积极宣传等)。三个方面组成的顾客忠诚度,着重于对顾客行为趋向的评价,衡量指标有再购买意向(再购买周期)、再购买行为(频率和数量)等。SharynRundle-Thiele和RebekahBennett(2001)基于顾客对产品价值认知的差异,通过对不同价值指标的认知测度,把汽车购买者区分出重品牌组、重价格组、重品质组和忠诚不专一组等四个细分市场。
(2)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可作为对产品或服务的各类不同态度的总体评价而近似于一种态度。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只有最高的满意等级才能产生忠诚。例如在医疗保健业和汽车产业中,“一般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率为23%,“比较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例为31%,当顾客感到“完全满意”时,忠诚比率达到75%。施乐公司对办公用品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完全满意”的顾客在购买后18个月再次购买的概率是“比较满意”的六倍。依据不同等级的满意度细分市场,也可帮助企业制定与各细分市场相协调的营销战略。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关系范式下“市场细分”也可称为“顾客细分”或“客户细分”,其策略内涵发生了变化。但市场细分理论仍发挥实质性指导作用,不管用何种称谓,“细分”(segmentation)仍是新经济时代营销战略的核心组成。我们要重视新经济下市场细分的变革和变量使用的要求,以期推动企业营销实践的转型。
参考文献:
[1]WendellR.Smith.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marketsegmentationasalternativemarketingstrategies[J],JournalofMarketing,Jury1956,pp3-8.
[2]JenniferBarron,JimHollingshead.Makingsegmentationwork[J],MarketingManagement,January/February2002,pp24-28.
[3]PhilipKoltler.MarketingManagement(10/e)M,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2001,P267,270.
[4]SharynRundle-Thiele,RebekahBennett.Abrandforallseasons?Adiscussionofbrandloyaltyapproachesandtheirapplicabilityfordifferentmarkets[J],TheJournalofproductBrandManagement,2001,10(1),pp25-37.
[5]S.Knox.Loyalty-BasedSegmentationandtheCustomerDevelopmentProcess[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1998,16(6),pp.729-739.
[6]DwyerF.Robert,SchurrPaulH.,OhSejo.Developingbuyer-sellerrelations[J],JournalofMarketing,April1987,51,pp11-28.
[7]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谈营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营销新论[M],中信出版社,2002.
[9]RolandT.Rustetal.驾驭顾客资产[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0]陈明亮.基于全生命周期利润的客户细分方法[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20),42-45.
[11]楼天阳,何佳讯.关系范式下营销目标的基础指标[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4).
篇3
【关键字】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市场细分,物流企业市场定位
一、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管理,电商时代的到来更是大大的推动了我国快递企业的发展迅猛发展。有需求就有市场,我国物流业自2009年开始就被列入十大振兴行业规划,但是这些利好政策并没有从根本改变我国物流业得现状,在我国的物流产业中,中小型物流企业仍然占据相当大得比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服务意识淡薄
从现代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物流业隶属服务业,但是大多数的物流从业者包括物流业的领导者都将物流企业看做是劳动力的提供者而非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业应立足于客户得需求,物流是物流服务得内容、服务的方式还是服务得水平都应该以客户的满意为最终得要求。物流企业对客户态度冷漠,很多货车的司机懒散、闯红灯、接私活、对货主态度恶劣、仓储人员野蛮装卸等诸如此类显现屡见不鲜。客户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但是很多物流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这将大大的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
2.物流设备陈旧劳动强度大
由于对专业的物流业务需求大量增加,短期内大量的货运业务公司迅速崛起。在当时,往往只要有一部电话、一辆卡车,租个货运档口、招两三个人,便可以开展货物运输、搬家、信息配载等业务,大多数是作坊式的家族型小企业,譬如以夫妻档、父子档、兄弟姐妹档、同乡党等家族或家乡式的货运托运部为主,这就是中小物流企业的雏形。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迅速涌现,其中主要以经营省内长短途和省际间的专线货运为主。很多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只有少数的基础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流转基本靠人工和纸质单据。作业效率低下,且技艺出现错误,使操作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大量的经历都牵涉在繁杂的单证制作与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上,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差错率高,货物错投的现象不仅增加了物流企业本身的纠错成本,同时由于物流业的错误会使得客户的生产成本,信誉等多方面受到损失,造成物流业的普遍口碑较差。比如生产线上需要的配件,可能会因物流公司的漏运或错运造成整个生产线停工待产;商场黄金周所需的商品却在节后运达,错过最佳的销售时机,这样给企业信誉度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大量的生产企业对物流公司又爱又恨。
3.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化管理系统刚刚起步,且处于初步阶段。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不完善、信息交流手段不完备,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有效的协作。影响物流企业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物流企业进一步开拓和延伸。
物流管理企业的目前欠缺大量的高层管理人员。物流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普遍没有受过专业的现代物流教育。对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储运阶段,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由于管理不善,技术不成熟而导致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如果想进一步上一个台阶就需要将现有的非专业人员通过教育培训转化为专业的物流人才。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市场定位
1、物流企业市场细分。根据物流服务需求的差异性,我们将现有的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将我国物流市场划分为三大块:物流业务外包、包裹邮递业务及物流咨询服务、货运业务。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企业的规模性、服务地域范围及物流品牌的影响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物流细分市场,为该细分市场的顾客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2、物流企业市场定位。物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阶差确实已经给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但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往往挑战的背后蕴涵着巨大的机遇。当前不管是正准备进入物流行业国内外的企业,还是已经立足于物流行业的企业,在看清目前较为强大的市场需求的所蕴含的机遇的同时,更应该仔细分析物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不管市场的竞争如何激烈,市场总会为那些定位准确的企业预留生存空间。所以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生存的关键。
三、市场营销策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型物流企业除了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还应该经营过程中制定符合自己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1.决策系统化――追求企业物流活动的整体优化。物流企业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内部贯彻标准作业和目标管理原则,在更新改造物流设施的同时,对各物流要素重新组合,使之适应于市场营销战略。
2.符合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物流决策必须纳入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综合管理,即围绕目标市场需要,与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定价、促销、特别是渠道选择等基本策略相结合。
3.强调经营效益。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益评价系统比较复杂,既有数量指标,又有难以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以经营为导向,应考虑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物流体制的合理性、物流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物流效率对企业整体的贡献程序等多种因素。
篇4
通过对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进行市场细分,重新定位道路客运行业的服务外延,与高铁、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建立有效的协同联动,将道路客运行业特定的属性转化为优势,打破“等客上门”的传统经营模式,构建以客运站综合体为中心的站商融合盈利模式,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和前后关联产业的资源整合,深化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客运”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道路客运服务的升级版,将是道路客运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
一、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趋势
1、道路客运行业向公益性回归
综合运输体系新格局将促使道路客运服务业的经营回归本位,行业平均利润降低并逐步转向公益性。点对点的长途班线客运在市场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高铁、民航这类在长距离运输中效率更高的运输方式。短途客运和对接运输在细分市场中逐渐占据主导位置,融合班车客运和包车客运技术经济优势的新型体验式服务产品正在兴起,对安全性、环保性更加注重。在这种新的发展定位下,道路客运服务产业应立足保障性、基础性、衔接性和兼容性,有选择性地避开高铁民航优势覆盖的区域,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便捷性和机动性优势,在县市直达、城乡对接以及农村客运市场做好服务,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差异化发展。
2、道路客运行业向信息化升级
在新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道路客运行业不仅面临其他旅客运输方式的挑战,各种移动互联网出行软件APP的应用也成为新的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如:滴滴专车、定制巴士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以及柔性化的服务将成为影响旅客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道路客运行业必须推进信息技术与行业管理和柔的深度融合,大力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深化政府与企业间合作,共同打造交通信息服务产业新生态,以智慧客运实现道路客运行业向信息化升级。
3、客运站经营向综合体发展
由于汽车客运站是公众场所,往往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因此,在过去的车站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往往要求把客运站建造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使很多汽车客运站建筑物具有“占地多、规模大、个性化”的特点,而实际上用于客运服务的空间并不多,特别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后,旅客购票、候车及乘车效率大幅提升,大量旅客在车站长时间停留的现象已不再多见。为了提升站房的利用效率,利用多余闲置的站房开发改造为适合于旅客需求的商业空间,汽车客运站由单一的客运服务向商业综合体发展已成为趋势。
二、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在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道路客运企业应转变通过中长途线路实现经营利润的惯性思维,积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促进道路客运行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在道路客运的优势领域找准定位、寻求商机,实现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以及与相关产业的服务互补,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1、城际公交,实现在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道路客运具有需求响应快、便捷灵活等特点,在200km以内的运距范围内有民航、高铁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在我国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骨架不断拓展扩大,但受到地形和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道路客运仍然是公铁对接、城际连接和城乡衔接的主要运输方式。因此,大力发展城际公交、以低票价、大容量、高密度的运行方式为城镇居民提供出行服务将成为道路客运行业在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实现功能定位的主要方向。
2、站商融合,挖掘流量经济所蕴藏的边际效益
随着客运班线从定线到定制,运输距离从中长途到中短途的发展,客运站场旅客的停留时间相对缩短,站场的集散功能得到提升,客运站周边人流、车流聚集,为站场带来潜在的商业价值。要让这种“内生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则应该从站场建设的设计环节就植入站商融合的理念,万达商业综合体就是十分成功的典范。在客运站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旅客的流动性、客运站的中转和集散特点、客运车辆行李厢的搭载功能等合理在建筑物内设置商业区域,引进便利店、熟食快餐店、快递服务、旅游服务、汽车展厅以及快捷酒店等业态,深入挖掘旅客流量的潜在价值,提升客运站场自身的盈利能力。
3、运游结合,延伸道路客运产业链条
道路客运以其速度快、灵活性强、受地形限制小等优势,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在一定区域内(特别是景点周围)可快捷送达旅客,为游客出行节约时间,是旅游出行的最佳选择。道路客运企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借助自身的客运网络为旅客提供快捷的出行服务,从而提高客运主业的资源利用率。
4、智慧交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传统行业品质升级
一方面,道路客运企业间要借助“互联网+”破除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区域间信息交互壁垒,以畅通的信息链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信息共享和供需匹配;同时,道路客运企业要从服务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强化互联网思维,在现阶段已经实现的掌上购票、扫码上车等技术性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细分等一系列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模式。
三、对行业监管和地方政策的相关建议
1、在行业治理方面,要把传统的线路行政审批逐步放开,对道路客运企业的资质评定要引入社会群众和第三方的意见,对优质服务、运输安全的道路客运企业要开放线路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道路客运企业的优胜劣汰。
2、在发展智慧交通方面,行业管理部门要制订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标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平台,提升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为实现企业资源和旅客需求的精准匹配建立大数据系统支持。
篇5
【关键词】快递业;民营快递企业;利基市场;并购
1.引言
根据新《邮政法》第九章,快递是指在承诺的时限内快速完成的寄递活动,即将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装上的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活动,包括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快递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在我国,国有邮政EMS率先于1980年7月15日提供快递服务,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诞生于1993年。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快递业务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快递业务收入达到574.6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23.4亿件,比2006年翻了一番。从业务量来看,2010年同比增长25.9%;从业务收入来看,2010年同比增长20%,均达到或接近GDP增长速度的2倍,也是第三产业增速的2倍以上。业务收入占全国GDP总值的0.14%,占第三产业总值的0.34%。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形势良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这些都表明我国快递业务仍有巨大潜力。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早期的较高收益,较低的进入门槛,庞大的市场规模,物流业的全面开放等因素导致快递企业数目激增,竞争激烈。企业行为不规范,监管制度不完善,整个快递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正经历着淘汰与整合的痛苦阶段。
2.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达到5000多家。按照资本性质和经济主体的不同,我国快递业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资快递,包括联邦快递(FedEx)、敦豪(DHL)、天地快运(TNT)、联合包裹(UPS)等国际快递巨头;第二类是国有快递,包括中国邮政(EMS)、民航快递(CAE)、中铁快运(CRE)等;第三类是民营快递,包括顺丰、宅急送、申通等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以及数量众多实力不强的小型民营快递企业。
2.1 优势
2.1.1 成本低,价格低
民营快递善于成本控制,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对于价格敏感度高的顾客相当有吸引力。以淘宝为例,民营快递“四通一达”仍然是主要的选择。
2.1.2 体制灵活,反应迅速
民营快递机制灵活,依靠自营、加盟、等业务模式发展迅速,遍及城乡甚至新疆、等地。城到县,县到乡,乡到村的大部分业务掌握在民营快递手中。民营快递在取件和送件环节尤为灵活,能够利用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甚至马车。以同城快递为例,民营快递优势明显。如曾经的北京小红马,它在每个居民区设一个服务站,接到委托后,骑自行车10分钟内上门取货,每个地铁站口都有员工接送。在交通拥堵的中心城市,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是快递模式一种创新,既有时效性又体现了成本优势,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2.1.3 了解需求,贴近市场
多数民营快递依靠大量一线员工发展起来的,他们真正与顾客接触,能够了解实际需要。因此,民营快递借助本土化的特色和本地化的优势,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完全有可能立足于利基市场。在美国除了有UPS,FedEx等快递巨头外,也有9000家左右的中小型快递公司,通过特色服务占领利基市场,生存状态良好。
2.2 发展瓶颈
2.2.1 成本压力上升,价格优势消散
近年来,能源、土地、人力等价格不断上涨,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而外部成本、隐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都导致快递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据调查显示,全国公路罚款额每年可能高达4000亿元,约占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的15%;路桥费占到了快递企业运营成本的20%-30%。
低价作为民营快递企业的竞争利器已经锋芒不再。国有和外资快递企业主动降价,争夺低端市场,进一步挤压民营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早期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激增,盲目扩张,竞争方式以低价为主,大量集中于低端市场,与顾客关系松散。因此,面临巨大成本压力的民营快递不敢轻言涨价,但是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2.2 人才匮乏,服务不佳
多数民营快递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的特征。一方面,缺少高层次的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快递人员素质低,缺少服务意识,操作不规范。快递工作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人员流动性较大。快递从业人员缺少长期职业规划,缺乏职业承诺和认同感。快递作为服务性行业,本身就具有无形性、个人化等难以测量的特性。而且,快递又有距离长,范围广,责任分散等特点。快递人员在外作业,服务质量很难适时监控。因此,快递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顾客满意度影响很大。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与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1月和2月涉及快递业务问题的申诉量均增长了200%以上,3月更是增长了315.4%,其中大部分申诉涉及民营快递。
2.2.3 急速扩张,盲目求大
规模经济、距离效应要求快递企业拥有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服务网络。自建网络资金压力大,周期长。而民营快递普遍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以、分包、加盟等形式扩张以克服资金问题。但是这些体制关系松散,管理混乱,责任和权利模糊不清。各商、加盟商等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局部效益、短期利益出发,甚至违规操作;总部则控制力不足,支持乏力,缺少全局规划、长期计划。总的来说,民营快递企业普遍缺乏横向协作,纵向控制能力也很薄弱。例如,2004年宅急送建了170多个分公司,但是信誉达到了历史最低点,利润率以18%速度递减,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漏洞,投诉达历年最多。
2.2.4 业务结构不合理,服务模式单一
EMS控制40%国内快递业务,其余由各民营快递瓜分。国际快递业务的80%左右都由外资巨头占据。国际快递是快递业务中高端领域,具有资产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利润率也最高。而民营快递顾客群单一,过度依赖网络购物和个人快递,大量聚集于低端市场。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六成以上的业务量都来自网络购物。民营快递服务单一,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竞争优势匮乏,不能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更不要说物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咨询业务。
2.2.5 管理水平低下,缺少品牌意识
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建立时间短,处在企业发展初期,组织结构不合理,仍以个人、家族治理为主,品牌管理观念淡薄。由于民营快递企业缺少积累融资困难,对于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科技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改造只能望而却步。所以民营快递企业普遍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作业流程漏洞多,网络布局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民营快递的健康发展。
3.我国民营快递并购可行性分析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最狭义的并购是指公司法上所定义的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狭义的并购是指一个企业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进入其他行业或者以获利为目的,将另一正在经营中的企业纳入其集团,或者在并购后将该企业分割出售。除公司法上的吸收或者新设合并外,它还包括股权或资产的购买,并且此种购买不以取得被购买方全部股份或资产为限,仅取得部分资产或股份亦可。广义上的并购除包括狭义的企业并购外,还包括任何形式上或实质上的企业经营权的转移。从行业角度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纵向并购是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是发生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
国际上快递行业的并购行为很常见,国际快递巨头几乎都通过频繁的并购行为增强实力开拓业务,绕开壁垒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进入相关联的物流、保险、金融、咨询、零售等行业,获得范围经济优势。自2005年12月1日起我国物流及快递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快递业并购时有发生。但是绝大多数以外资快递收购国内民营企业,民营快递很少主动发起并购。目前,民营快递的发展已经进入整合期,没有规模没有特色的快递企业将难以为继。据快递行业专家徐勇预测,将来在我国从事国内快递(全国范围)的知名企业在8家左右,其余会向专业化、区域性或者同城快递转型。民营快递如果能够拓宽思路,把握并购机遇,不但有可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还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有能力应对国有和外资快递的挑战。
3.1 行业前景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在《中国物流报告》中指出: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将成为新兴的产业,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业的收入将保持在每年20%的增长幅度。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为快递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为快递业提供了业务增长点。据统计,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超过5亿件,占快递业全年业务量的1/3左右。网络购物对快递的依赖程度极高。目前,一些高端的网络购物异军突起,如家用电器、奢侈品等,表明网络购物的顾客趋向多样化,有一部分对于服务质量的关注度远高于价格敏感度。这为民营快递企业的个人快递业务转型带来契机。商务快递也有巨大发展空间。企业用户主要来自于高科技业,IT和电讯业,医药及金融服务业。很多行业中推行的零库存、准时化、定制、敏捷制造、精益化生产和快速响应等现代化经营方式都给快递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并购能帮助民营快递抓住机会,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打造出有竞争实力的民族品牌。
3.2 行业特性
快递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并购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扩展企业规模,克服分散经营带来的无效率。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2.1 规模经济,协同效应
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规模经营。信息技术的运用,运输工具的配置,资产设备的使用,仓库土地的利用等都得到了有效地整合,能够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并购企业通过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组织,可以共享管理资源。另一方面,民营快递的成功并购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发挥品牌伞效应,共享和增加这种无形资产。并购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进入关联行业,产生协同效应。
3.2.2 占领市场,抵御竞争
快递企业的并购可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延伸和拓宽快递网络,增加业务量,提高业务能力。并购能够有效减少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保持适当的市场集中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抵御潜在进入者。另一方面,如果行业内企业数量过多,市场过度分散,竞争过于激烈,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后也会伤害顾客,对供需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3.3 政策导向
新《邮政法》确立快递企业的合法性,为快递行业的并购整合建立了基础。新《邮政法》同时规定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设置了快递行业的准入门槛。新《邮政法》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五十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一百万元,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二百万元”;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政策的调整将导致部分快递企业的退出,进一步规范了快递市场。
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者专家等正大力推动快递行业的整合,减少内耗,提升我国快递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快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包括快递在内的邮政业被纳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快递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用地难、通行难、融资难等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邮政局也出台了《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快递行业兼并重组的发展方向。
3.4 企业自身
从1993年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成立开始,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部分民营快递在市场中建立了基础,在行业中获得了口碑。这几年激烈的无序竞争也让这些企业倍感压力,内忧外患让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并购等手段获得跨越式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方式,对于自己创立的企业和品牌有相当深厚的感情,不愿意被别的企业打垮或者收购,更愿意自己发起或主导并购行为,保留品牌,提升民族企业的竞争力。
4.我国民营快递并购障碍及解决对策
民营快递企业普遍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在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多方面有待完善。实践表明,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发起的并购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我国民营快递面临外资巨头和国有快递的内外夹攻,不可能渐进式的发展,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提高竞争力。并购能够促进加盟模式为主的民营快递向直营转变,在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后,积累经验吸引更多资金开发高端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发挥资本的最大能量。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和金融市场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快递行业的整合不现实。一方面,民营快递企业自身要转变思路,借鉴国内外快递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民营快递运营环境,发挥资本市场对快递行业整合的加速器作用。
4.1 转变竞争方式,发展核心优势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认清形势,摒弃单纯依靠低价争夺市场的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开发高附加值的业务,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转变发展思路,提升品牌价值,积极借助现代化的金融手段和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紧紧抓住行业整合的契机。
4.2 减轻税收负担,规范过路过桥收费
政府应当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来减轻民营快递企业的负担,如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大幅度降低过路过桥收费,规范罚款行为,避免以罚代管。近期,以省级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已经启动。如果能确保该项清理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将大大改善快递企业的运营环境。
4.3 推进物流技术研发,加快培养快递人才
大力推动物流技术的创新,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发,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尽快进行调研摸底,对于快递人才的需求做出分析和响应。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已经启动的快递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快递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成本,避免造成民营快递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要多渠道重点培养和吸纳高素质的综合性的物流人才和金融人才,可以考虑培养和引进职业经理人,直接为快递行业的兼并重组服务。
4.4 鼓励整合行业资源
支持大型优秀的民营快递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民营快递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并且建立专项基金重点扶持经营规范有特色的民营快递企业,促进其快速发展。鼓励航空、铁路、公路等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资、合作或兼并重组,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联合或兼并重组,从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一体化整合。同时,鼓励优势快递企业跨国兼并重组,建立境外分支机构,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灵活应用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多种并购方向,支持不同资本类型的并购。
4.5 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我国行政管理条块分割严重,从中央到地方很多职能部门都能够不同程度介入快递管理,对快递行业的管理职能分散;同时也造成了对管理环节本身的监管、监控不足、责任模糊不清。民营快递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利益主体,并购难度很大。并购行为必然会对整个行业形成冲击,威胁到国有快递的地位,不排除有关利益集团会干涉并购的审批过程。因此,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消除地区封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快递服务的行为。加强对民营快递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打破行业垄断,使不同资本类型的企业能够公平竞争,促进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
4.6 改善并购资金融通渠道
并购需要资金的保障,特别是重大的并购行为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企业融资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手段。内部融资以内部积累为主。外部融资包括债权、股权、借贷等。上市或者银行借贷等方式门槛高,审批周期长,手续复杂,对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限制很多。而民间融资虽然活跃,但是融资成本高,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属于边缘地带,并不适合作为并购的融资手段。
并购是以市场为依托而进行的产权交易。企业的产权交易一般有两种市场制度,一种是证券市场,另一种是非证化的产权交易市场。前者是上市公司的并购市场,后者是非上市公司的并购市场。我国民营快递几乎都是非上市公司,并购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缺少资本运作的人才,这些导致并购困难重重。
政府应当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大信贷授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快递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为并购融资。加快金融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平衡资本的供需,拓宽民营快递的并购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将资本市场和行业企业更好的结合起来,真正发挥金融加速器的作用。
总之,快递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民营快递企业作为一支活跃的力量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生机。目前,快递行业处于优胜劣汰的整合期,民营快递如果能利用好并购重组的机会,适当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有可能打造出有国际水平的快递企业。
参考文献
[1]李电生,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10(236):64-66.
[2]周艳军,黄中鼎.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6,9:50-53.
[3]徐俊杰.大型民营快递并购重组研究[J].物流科技,2010,10:141-143.
[4]李艺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35-1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EB].spb.省略/.
篇6
关键词:民营快递;快递业;竞争力;城际快递;加盟体制
中图分类号:F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2-0071-06
Study on the Sol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xpress Companies
YANG Yong-fang, WANG Dao-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ress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vate express companies(PEC)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As the operation right was opened for the foreign express companies in China, many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ccurred to the PEC to whose possible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keys, such as: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ose PECs,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l strategy and effective brand building.
Key words:private express company; express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ter-city express; franchise-chain-system
1 引言
快递服务,按照我国邮政行业标准定义为:快速收寄、运输、投递单独封装的、有名址的快件,在向寄件人承诺的时限内将快件或其他不需储存的物品送到指定地点递交给收件人、并获得签收的服务形式[1]。快递服务是一种门到门的第三方运输服务方式,作为第三方物流的一部分,时效性非常强,极大地缩短了物流时间,使整个供应链得到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货物送达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递业正逐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现代商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民营快递企业的产生和现状
2.1 民营快递企业的产生
我国的国内快递始于1984年,作为一个新生的行业,1993年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快客达成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民营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全国,最多时高达30000多家。民营快递企业的产生打破了邮政EMS一揽天下格局,它与邮政EMS打了一个“观念差”、“时间差”和“机遇差”。
民营快递业产生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内经济拉动强劲,城市化进程加速;(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迅速形成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三个经济圈,这些区域成为快递需求程度极为旺盛的地区;(3)我国对外开放力度逐年加大,外贸进出口量逐年增加;外贸运作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4)邮政EMS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快速增长与时限的需求;(5)时间价值在现代经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6)通讯业的迅猛发展为快递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7)电子商务的发展强力推动着快递需求的发展。
2.2 民营快递企业的现状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达497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7.3%,明显高于8.9%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中国快递行业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物流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主要有三种力量在争夺国内快递市场:
首先,是以EMS为首的国营快递企业;其次是国际速递巨头;第三股力量来自于民营快递企业。以邮政EMS领衔的国有快递企业凭借其网络、品牌等优势,把握着国内异地业务的主动权,占据我国快递市场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外资快递凭借其遍布全球的快递网络、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实力,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在国际快递业务上优势明显;2009年,外资企业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32.6%,但其国内快递收入仅占1.5%。民营快递企业则凭借其灵活的机制、相对较低的成本、方便的服务以及众多的从业主体,占据了19.6%的营业收入;民营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基本上都是国内快递业务收入。 由此可见,我国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3 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国内经济拉动强劲,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子商务等需求迅速增加,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对跨地区业务、管理和合作的需求,将促使国内快件、包裹运量迅速增加;个人网上购物、邮购等产业的发展要求及时的配送服务能力,也为快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3]。据此,麦肯锡公司预计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将保持29%的年复合增长率。因此,民营快递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1 民营快递企业的成本较低
相对于外资快递企业的资本优势和国有快递企业的网络优势,民营快递企业的优势在于成本。快递服务具有强烈的网络性,网络是企业提供快递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快递服务竞争能力的基础条件[4]。民营快递企业通过由加盟商自行负担成本、自负盈亏及自主经营的“加盟体制”迅速铺开网络,使其实现了低成本的迅速扩张,快速地拥有了国有快递企业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建立起来的网络优势。
加盟快递公司实质上是由一群加盟商组成的一个联盟,他们享受了各自的利润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与公司总部的关系仅仅是使用了总部的品牌,购买总部的原料(信封和运单)并付给相应的运输费用而已[5]。而公司总部则是担任着作为仲裁者、调解人的身份,除负责运营、集散管理外,实质上不负责具体的业务开拓和客户管理。这种模式很灵活,经营成本基本上由网络的加盟商承担了。这种模式,不会涉及大量的贷款,也就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加盟体制的独立经营和成本自行承担促使加盟网络不断地优胜劣汰、推陈出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加盟模式基本上是由加盟商来分担风险和成本,使得民营快递企业的经营成本相对国有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来说较低。
3.2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在现阶段的主要形式为企业与企业(B to B)、企业与客户(B to C)、个人对个人(C to C)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近年来,由于作为电子商务载体的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它的发展风起云涌。
据《亚洲B to C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相关数据,2006年亚洲B to C电子商务零售额为51亿美元,2010年该数字将达到1150亿美元,其中2006年中国的B to C电子商务零售额将占据50%的份额,2006~20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4%,2010年的零售额将达到180亿美元。
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的迅速拓展要求其具备高效迅捷的服务配送能力,为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民营快递企业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网络购物市场迅速增长成为快递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4 制约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
4.1 外资快递企业将大举进入国内快递市场,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随着2005年12月我国对外国资本限制的放开,外资快递公司加快了进入国内快递市场的步伐。跨国公司在投资方式上,更多地选择独资或通过增资扩股取得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在服务对象上,也不再局限于国外企业,而逐步向本土企业渗透;在投资地域上,将会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并逐步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有快递公司、民营快递公司及外资快递公司多元竞争的格局。
在业务方面,除联邦快递和DHL已经开展国内快件业务外,TNT则通过并购华宇物流开展了国内公路快运业务;UPS已经在对国内的一些跨国公司提供国内快递业务,并将在今后加大对跨国企业推广在中国国内快递业务的力度。从运作上看,DHL的“天价”销售价格可以看出他是“尝试性”的经营策略;而联邦快递国内快递价格一连三次的降价,使得其价格相似甚至低于顺丰或EMS,符合外资快递企业循序渐进“切入”市场的经营策略[6];
外资快递企业在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和经验等方面占据优势,民营快递企业起步较晚,与外资快递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7]。一旦外资快递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快递市场,民营快递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
4.2 国内快递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我国国内快递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者众多,整个行业又缺乏自律,出现了低价竞争、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了快递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快递市场里,民营快递是最弱势的,没有政府背景,没有强大资金,人员良莠不齐,管理松散拖拉。民营快递由于其自身的限制,一直立足于低端市场,依靠其“低价策略”来争取客户,使得大多数客户已习惯于使用低价格的快递服务,由于快递公司主要通过低价格手段来争取客户,致使客户在服务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对价格相当敏感。一旦调价,客户就会投奔其他快递公司。因此,为了争取客户,各民营快递公司大打价格战,价格不断下降,已使行业利润降至最低。微薄的利润,使得民营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大打折扣,整个快递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
由于资本的限制,民营快递公司大多采取“加盟体制”实现网络的扩张。但随着网点的开设,集散、分拔中心不断增加,中转、派送的成本也在增加,各加盟网点的管理、经营和控制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服务质量下降,极大影响了民营快递的竞争力,与以直营为主的国营快递、外资快递相比,劣势格外明显。
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只能承担同城快递业务或部分的城际业务,使得同城快递集中度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
但同城快递相对较高的利润额,使得国营快递公司纷纷涉足同城快递;EMS面对跨国快递公司在国际快递市场的强大优势,也无心恋战,转而重视尚未完全定局的国内快递市场,并从2007年重点推广同城快递业务;甚至连联邦快递这样的跨国巨头,虽然名义上没有同城快递业务,也同样实际接纳同城快递业务。同城快递市场过剩,民营快递公司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临被优胜劣汰、合并、并购危险,预计在2010年将有40%的同城快递公司破产。
4.3 民营快递企业品牌意识淡薄
我国的民营快递在快速完成了小规模的“原始积累”并形成初级企业的形象后,亟须树立一个品牌形象。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在维护和推广品牌方面,普遍意识淡薄。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晰,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不足,专业化不够,对目标客户界定模糊,品牌的内容相似,没有个性化的特色。
各民营快递企业推出的快递服务在种类、功能、结构等方面大多比较接近,难以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大致来讲,各快递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文件和小包裹上,递送时限大约为1~3天,服务水平也大致相似。这使得民营快递公司的品牌特色很不鲜明,品牌缺乏内涵。由于客户的“价格敏感度”很高,“低价策略”成为民营快递品牌的“杀手锏”。但仅依赖低价来维护品牌,无异于杀鸡取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各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造成民营快递企业间的互相降低价格,互挖客户的恶性竞争。在品牌优势明显的外资快递也加入价格大战时,民营快递企业的低价优势将风光不再,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4.4 民营快递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人才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发展。现代快递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信息技术、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缺乏是目前制约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的快递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与先进国家的快递业相比,我国快递市场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快递的认识也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尤其是我国各类快递企业和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现代快递业务管理和
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科学的培训,这也正成为我国现代快递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5 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快递业是一个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是近几年中国经济领域中最活跃、最热点的行业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快递产业尚处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也不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我国快递业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短期看,除联邦快递外,国际快递企业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在中国境内的跨国企业,因此对中国快递企业的冲击还不算太大,但随着联邦快递的连续三次大幅度降价,国际快递的威胁已逐步显现。
从长远看,如果民营快递企业不能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范围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其面临的市场压力和挑战将会越来越大。“品牌先导,加强合作,战略重组,重视人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民营快递发展的主旋律。民营快递企业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1 民营快递企业间必须加强合作,实施战略联盟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正处在成长期以及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的交融期。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技术装备落后,正是重组、兼并的好时机。在竞争中,那些没有品牌特色、不具备网络规模优势、运营成本高昂和对市场不能做出灵敏反应的民营快递企业将逐步被兼并、重组或淘汰出局。所以品牌培养、网络建设、技术高低和服务质量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虽然国际快递巨头历史长,资金厚,管理先进,但民营快递企业经过将近20年的迅猛发展,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在国内快递,区域快递,同城快递方面都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网络建设也基本成型。此外廉价的成本和灵活的客户配套功能也是国外企业难以具备的。
民营快递公司在原始积累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主要通过“加盟体制”来发展, 这是一种松散的合作方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难继续向前发展。民营快递企业仅仅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从内部寻求力量来发展壮大很困难,只有通过企业间加强合作,实施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与外资及国有快递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2 民营快递企业需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抓住细分市场
迈克尔•波特提出,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可采用的基本竞争战略无非是两种: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8]。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由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民营快递企业近年来都通过“低价策略”来争取客户,价格竞争必将导致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的循环。同时,民营快递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融资困难,很难取得规模优势以降低成本。因此,民营快递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灵活易变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进而展开错位竞争,形成竞争优势[9]。
民营快递企业必须在多元化的目标市场上,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在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让顾客感觉其产品和服务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致力于服务某一特定的市场细分、某一特定的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10]。相比于大型的外资及国有快递公司而言,民营快递公司随时上门服务,免费打包,代收货款,结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就客户不同公斤段的货物给予不同折扣,竞争优势明显。民营快递最成功的例子―顺丰速运就成功地运用了差异化战略,使其成为仅次于EMS的第二大国内快递运营商,成为民营快递企业成功的标杆。顺丰速运是国内第一家使用包机模式进行快件运送的民营快递企业,多年来牢牢抓住航空快件市场,没有盲目进行多元化操作,其专业和执着得到了市场丰厚回报。其次,顺丰始终坚持各个营业网点的直营模式,虽然成本高,但执行力强,服务质量稳定,吸引了一大批固定客户[11]。最后,顺丰坚持周六日和节假日正常取派件,赢得竞争对手忽略的市场空间。因此,在2009年,顺丰速运以年营业额64亿元成为民营快递的金子招牌。另外,宅急送立足于经济快递市场,小红马快递主攻票务快递市场,都取得不俗的战绩。
5.3 民营快递企业亟须加强品牌意识,创建强有力的品牌
民营快递在成立之初由于市场观念淡薄、投资有限,为迅速达到规模效应,大多通过“加盟式”来拓展网络[12]。加盟模式能在短期内将业务提升,利于激发站点的积极性。但由于“加盟商”所形成各网点分属不同的老板,各自为政,形态涣散,使得品牌特许商很难对加盟商进行管理,导致民营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低、投诉多、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低下,成为加盟式民营快递企业的瓶颈。随着快递市场的开放,快递企业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加强品牌意识,创建强有力的品牌成为民营快递企业当务之急。
民营快递企业应逐步改革改造松散的加盟机制,并通过收购或参股的形式收回并控制集散中心和主要城市的公司,以达到“直营化”的目的,从而控制分公司及网点的服务质量和提高控制力度。同时,对一些暂时无法收回的加盟网点,也可以部分保留或者干脆采用的形式进行管理。一旦发现公司存在服务质量问题,则可以随时更换公司,而不至于影响公司的品牌。“直营”+“”模式,是外资快递企业在国内开展国际国内业务通用的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民营快递企业在二次创业期间,保证品牌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同时,为创建强有力的品牌,民营快递企业要规范服务,要以快捷、准确和安全服务为宗旨,改革投递内部结算机制;塑造文明形象和个性化企业文化;尽快提高快件运行的科技含量;导入CI系统进行“包装”,创出品牌。
5.4 民营快递企业应加速向电子商务配送领域发展
网络购物是电子商务B to C与C to C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的使用率和规模增长迅速,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人数已达1.2亿,网络交易的规模以每年180%的速度增长。
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要求电子商务具备及时高效的服务配送能力,这为快递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艾瑞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已达到2483.5亿元,但仅占到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98%,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超过5亿件,占快递业全年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2009年,国内最大的C to C交易平台――淘宝网一家产生的包裹量就达到10亿个,与其合作密切的圆通、申通等民营快递企业,其六成以上的业务量均来自网购交易。
预计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将达5000亿元,这将为我国国内快递企业带来近800亿的营业额。因此,电子商务配送领域正在逐步成长为民营快递企业最大的利润源。同时,由于B to C与C to C的销售模式的日趋“扁平化”,“直销”模式和“门到门”以及限时服务被广泛认同,快递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使得电子商务与快递业成为两个相互促进的体系。而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与增值服务的日趋增多,将拉动企业电子商务交易的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又给快递配送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5.5 民营快递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民营快递在通过“加盟式”完成了“原始积累”后,由于加强品牌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二次创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更大的挑战就是人才的培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民营快递企业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而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人才流失不仅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使企业竞争力严重下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防止人才流失,为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是当前众多民营快递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民营快递企业90%的员工由一线的操作人员组成,这部分人一般来说文化素质不高,需要从事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而由于民营快递企业一般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企业所创造的内部环境也不尽人意,导致部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经常发生丢件、盗件、抢件、迟到和快件损坏事件,也使得民营快递企业的投诉率居高难下。
在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只“用人”不“养人” 的理念依然存在。由于“小富即满”的心理,一些民营快递不注重引进人才,人才对民营快递也不了解,当然也不会涉足民营快递,而了解民营快递的人才又对技术含量较低的民营快递不感兴趣。因此,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成了民营快递发展的瓶颈[13]。
因此,民营快递企业不仅需要大胆引进高端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还需要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吸引并留住中低端人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以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6 结论
WTO后过渡期已经结束,我国快递市场在经历了3~5年的保护期后,已经向整个世界的快递业巨头开放。现代快递服务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在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递业市场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总而言之,内外兼修、取长补短,加强民营快递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实施差异化战略及创建强有力的品牌是民营快递企业提高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S].国家邮政局,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09年邮政业运行情况[EB/OL].chinapost.省略/folder92/2010/01/2010-01-2047567,2010-01-20.
[3]刘建新.中国快递服务业的机遇与掣肘[N].中国经济时报,2008-09-17(12).
[4]薛蓉娜,赵会娟.中国邮政快递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6,(2):87-102.
[5]冯雄华.联邦快递正在迷失自己[EB/OL].省略/2008/87548-2.shtml,2008-07-24.
[6]刘伟勋.“价格屠夫”联邦快递[N].经济观察报,2008-10-07(25).
[7]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The Integrated Express Industry in China[R]. 2003. 11-24.
[8]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61-65.
[9]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157-162.
[10]McGonagle J J. Strategic and tactical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for sales and marketing/developing a successful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gram[J].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2000, 11(4): 102.
[11]Niehues A, Zubrod J, Tse E. Express opportunities in China[R]. 2007 Booz Allen Hamilton GmbH, 2007.
篇7
【关键词】校园 外卖 推广
为解决校园中随意摆摊,同学叫“外卖难”、“快递难”,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了克服交易信息不确切、跳蚤市场少、兼职信息不可靠、学生资源整合不力、淘宝一类网站服务不具有针对性等缺陷,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需的信息分门别类,建立“校园六八网”这样一个网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一、时代背景
中国互联网是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中国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关注一种趋势,那就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最大的优势,中国互联网经济势不可挡,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金融、数字营销、物联网等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崛起,互联网产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在重新解构行业格局;大数据时代的遍地狼烟,更是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变革。
二、行业背景
(一)商务型网站分析(淘宝网)
淘宝网是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占领了国内个人交易市场,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发展奇迹,成为了社会个人网络创业平台的首选。淘宝网的辉煌世人共睹,电商战争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公司企业都在这无硝烟的战争中争夺着自己的地盘。
通过分析淘宝网的不足,发现校园68网特色校园服务的市场机会:
① 淘宝不能满足客户当天服务到位,客户需要等待时间有2-3天。
② 淘宝卖家成千上万,必将导致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客户对商品的信任指数。
③ 淘宝是面向社会的,无法达到特色的校园服务网站。
④ 淘宝客户群广大对于本地服务这一领域无法顾全。
(二)信息型网站分析(58同城)
58同城网是一个本地城市资讯网络平台,58同城网流量已经跃升生活服务类网站第一名,访问人数和页面访问量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做为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本地化、自主且免费、真实高效是58同城网的三大特色。其服务覆盖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房屋租售、餐饮娱乐、招聘求职、二手买卖、汽车租售、宠物票务、旅游交友、交友征婚、兼职服务等多种生活信息,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如此神奇的网站却不能渗透校园生活当中,在此有必要进行思考:
① 58以城市为主体,虽然城市已经覆盖校园,但很难渗透进入校园生活,因为校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活圈,有着校园独特的运作模式,如果58整出校园切换则显得非常乱,服务不够专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② 58同城这一类服务类网站所展现的闲置信息资源缺乏优质筛选,对于线下信息只有陈列、分类,缺乏对线下商户以及服务网点的深入合作模式的探索。
三、网站创新与优势
(一)走高校特色服务之路
校园68网具有三大特色: 本校化、信息精确化以及走综合服务道路。
(二)自主研发智能“e-餐”系统
项目灵感来源于校园六八网外卖运营,在外卖运营过程当中,体会到了人工协调来不仅占用时间,而且效率也不高,客户得不到快捷的服务。为了达到优良的运营模式,网站衍生出了智能外卖下单系统的开发,系统分为网络端和客户端两部分,上部分为网络端订单系统,下部分为客户端外卖下单系统。此系统有利于提高校园68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外卖行业,还有望成为公司的附属产业,其优势如下:
1. 运营成本底,客户端不需要电脑网络等设备的支持;
2. 可以降低校园68的人力成本,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
3. 维护成本小,本产品设备极易维护和操作;
4. 信息传达方便高效,有望改变传统下单模式。
(三)网站立足点
网站的本身是校园商务和校园信息服务网站,前期网站的基本骨架是可以支撑着二类网站的体系的发展的,以构思打造基础,以前景构思未来,绘制蓝图案,网站的内部技术构思不断,不断完善,有投资企业未拨费的情况,后期技术已构思但未打造。看好的企业和投资商也越来越感兴趣。
(四)市场商家
校园店铺租金贵,而校园店铺对于校园市场的眼红,即为校园六八网提供了大量的货源,校园“隐形商家”一直扎根于校园,但是新的校园管理团队和校园创新团队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他们,还有校园微信商业团队,虽然他们不用面临实体店铺的租金压力,但是微信商业团队受到很多因素的局限性,难以产业化。
四、盈利策略
校园68网主要通过 “E餐外卖”、“校园商城”、“二手市场”、“信息服务”等四大板块获取收益,提高网站整体运营能力。
1.中介收入
通过校园68网的“E餐外卖”服务,实现外卖商家的线上线下联动,带动外卖整体销量。对实现的每一笔成功订单向商家收取0.3元中介费,若商家需要外卖配送,则另外收取配送费1元。
2.广告推广收入
广告对商家产品销售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广告制定不同收费标准,实行差异化广告营销策略。前期为吸引大批外卖商家入驻,不收取网上店铺费,对其只收取实现订单时的中介费,但此项基本业务只提供将商家的商品名称及价格罗列到网上,附赠3张产品展示图片,若想更加提高店铺吸引程度,可办理包月增值服务。
3.店铺排名竞价收入
尽管网络店铺前期不收取店铺费,但若想排名靠前,更多被顾客关注,需要另付黄金浏览地带排名费,具体收费视竞争情况而定,否则商家店铺位置服从竞价安排。
篇8
甘肃特产尽管品质出色,但是要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关键要做好产品销售。不管是特色农产品还是手工艺品,销售都受到信息不畅的制约,销售渠道仍然以传统的上门采购为主,在“走出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网络营销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一)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实现品牌营销
甘肃的很多特产还停留在“产品”的阶段,而“特”色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现有的一些地方品牌虽然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出了甘肃却鲜有人知。以苹果为例,很多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山东烟台苹果和陕西苹果,而对甘肃的天水花牛苹果、静宁苹果等知之甚少。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营销模式的更新换代。关于甘肃特产开展网络营销的初步探讨文/梁小丽据统计,60%以上的网购者都有购买食物的习惯和经历。在各大电商网站上,引入眼帘的首先是“新疆特产”、“云南特产”、“四川特产”等字眼,而几乎看不到“甘肃特产”的身影。尤其是新疆特产,通过网络营销极大的提升了其特产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并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值得甘肃借鉴的地方。
(二)经济的滞后阻碍了信息化的步伐
众所周知,甘肃的经济发展落后,发展速度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广大农村正是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最正宗的源泉。甘肃省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远远仍不能满足网络营销的需求,很多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服务几乎为零,电子化程度低,导致信息的利用率也很低。武汉名优特产“周黑鸭”,已经随着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连锁店为人们所熟知。网店的开设提高了品牌在偏远地区的知名度,也进一步将市场的触角伸及到这些地方。信息化的社会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三)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匮乏
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网络营销,人才是关键。特色产品的宣传、品牌定位、市场细分、配送服务、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营销、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目前甘肃的实际来看,省内高校大多也开设了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但是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以城市为目标,极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甘肃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设施非常薄弱,信息化程度很低,再加上没有专门的人才,让特色产品的销售更是雪上加霜。
二、甘肃特产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措施
甘肃省内对特色产品的需求非常有限,只有大力拓展甘肃特产在省外乃至国外的市场空间,才能产生更多需求。开展网络营销,借助电子支付手段,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运转。
(一)发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1.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甘肃特产的网络营销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消费者在网购方面领先全球,每天都有七分之一的消费者在网购,每星期的网购比例超过60%。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支付机构累计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金额9.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1%和48.6%。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消费群体庞大,随着收入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慢慢转变,“足不出户就可尝遍天下美食”的观念深入人心,网络购物的市场具有无限潜力。
2.“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是占据网络市场的法宝
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营销手段,网络营销重在“特”。兰州百合、静宁苹果、定西中药材、洮砚、刺绣等都是易储存的商品,和一些特殊商品例如大闸蟹等相比,对电商物流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也正是甘肃特产的优势所在。此外,甘肃特产大都是甘肃独有,这种浓郁的地方特色也为商品本身增色不少,这正好是网络营销中消费者所看重的。
(二)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1.加快信息化步伐,树立网络营销的理念
信息流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信息的畅通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保障。实现供需信息的共享,克服信息的不对称,才能引导甘肃特产的网络营销进入健康轨道。面对目前网络设施非常落后的现状,首先要引导农户和初级经销商树立网络营销的理念,通过新疆特产网络销售的成功经验,让人们看到真实的经济效益,通过网络数据共享,了解本地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和价格。
2.引进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育网络品牌
在众多的以销售各地特产为主的网店中,品牌一直是软肋。一是因为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不健全,杂牌、甚至假冒品牌层出不穷;二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品牌战略实施不够。目前,只有“渭河源”等寥寥无几的品牌苦苦支撑甘肃特产的销售。在品牌的建设和网络销售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地方“筑巢引凤”,用良好的用人环境来吸引人才,同时,也可通过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吸引人才。专业人才的另外一个作用还体现在商品的推广方面。以庆阳的手工刺绣为例,可以将庆阳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精巧的手艺联系在一起,对商品进行描述,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系列的产品(手包、小摆件、婴幼儿服饰)的消费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描述,以此来提升产品在网上的美誉度。
3.完善配套服务,提升网络营销水平
在中国快递行业,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桐庐帮”,国内的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物流公司都是由桐庐人创办并经营,在他们的业务量成倍增长的背后,是大量桐庐人为其提供的配套服务,包括产品包装、配送等。在河北白沟、广东揭阳等地的淘宝村,已经形成了从生产到配送的一条龙服务,有些网店年收入上千万。这些都为甘肃特产的销售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在网络设施慢慢普及的前提下,引入快递、保险、包装等公司,可以极大地提升物流周转的速度和效率。
4.将强政策支撑,为网络营销提供法律保障
篇9
关键词:网络购物;博弈;策略
一、博弈论的应用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按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Robert Aumann教授的说法,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石油涨价了,就使有车一族放弃私家车而该坐公交车,也使汽车销售陷入低迷;猪肉涨价了,人们饭桌上鸡蛋常见了。在市场经济竞争下,竞争对手降价了,你马上调整价格。商家之间、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时时都处于博弈,期望取得双赢的结果。
二、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存在的博弈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各种行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而网络购物则在金融危机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消费者来说,经济不景气工资福利水平降低了,在网络上购物能享受到实体店没有的折扣,从而减少开支;而对商家来说在网上开店能减少店铺的租金、人员的雇佣等一系列开支同时也能增加销量。而随着网店的增多如何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消费者如何在众多商家中选择合适的产品,博弈的存在则促使了商家之间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共赢。
三、网络购物中商家之间的博弈
以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为例。在淘宝上销售同一商品的商家有很多,而如何在众多商家的博弈中胜出,扩大销售量,根据笔者的调查可以有如下几种策略;
1.网络购物之所以能吸引很多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在于商品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而质优价廉的货源是商家博弈胜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浙江、温州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商品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品种丰富,所以在淘宝网上浙江、温州地带的网店生意比其他地方的要好的多。
2.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支出不仅包含商品的价格还有货物运输的价格,所以在商品同等价格的条件下,谁能提供低价的运输费用,谁就能胜出。而商家和快递公司之间的博弈则存在于大城市和小城市这两种环境。一般在大城市因为快递公司数量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商家往往能取得比较低的运输费用,同样在大城市商家的销售量比较大,快件比较多快递公司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一样能够获利,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而对于小城市快递公司不发达,数量少,相应竞争不激烈快递费用就比较高,高的快递费用导致商家销量降低,快件减少最终的局面是彼此都不获利。
3.网络购物中商家的服务态度也是博弈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淘宝上的那些皇冠卖家基本上都有专职的客服人员和售后人员,专门用来解答消费者的咨询和售后工作,一些皇冠卖家还设置的有对本店客服人员的评价措施,用来监督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
4.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对同一商品往往货比百家、千家,而要得到这千家的信息都是通过信息搜索,在排序的时候消费者往往通过信誉度或价格进行排序,而要想自己的商品被消费者搜到并查看,排名很重要。那些刚刚起步的商家本身产品很不错但因为刚刚起步信誉度比较低而不被消费者所知,若按价格排序又不具备竞争优势,笔者在淘宝上搜索时发现很多商家把产品的价格转移到运费上,比如一件产品正常情况下是50元,商家对产品定价20元,运费30元,加起来还是50元,但在按价格排序的情况下该商家的产品就排在了前列,增加了被消费者查看的几率。
四、网络购物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在网络购物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对消费者来说就是购买和不购买,而对商家来说就是出售和多出售。消费者不购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对网络购物安全性的考虑,针对消费者不购买的原因,笔者认为商家要想售出商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在知名度比较高的购物平台上开店,店址的选择有时候也能影响消费者购物的决策。若购物平台系统比较完善,提供的支付方式比较安全,可以打消消费者购物的一些疑虑。
2.通过实名认证,并参加平台提供的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正品保障、假一赔三等消费者保障服务。
3.参加网络促销并在网络上打广告,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而对于消费者有了购物的欲望条件下,商家的对策是不仅出售而且要增加销售量,笔者经常在网上购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调查所得,觉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当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需要自己付运费的情况下,根据商品的情况可以提供购几件免运费,至于免运费的数量商家要根据情况而定不能太多同时也不能因为数量少免运费而赔本。
2.网络购物的人群中以20―35岁的人群居多,其中以女性朋友居多。很多店家在销售的同时免费派送小礼物,而小礼物的选择需要消费者拍下来但是免费的,对商家来说增加了店铺的好评,而对消费者来说举手之劳获取了免费的小礼物何乐而不为呢。
3.在淘宝购物时很多商家设定的有VIP、金卡、银卡等会员价,消费者在该商家购买的商品金额越多享受的折扣越大,同时享有的权利也越多,对商家而言稳定了一部分老客户,对消费者而言同等质量的商品购买哪个商家都一样,但若购买越多有折扣的话以后会经常光顾。
4.网店商家定期举行一些抽奖活动,奖品为一定金额的购物券。当消费者在活动时间内购买商品时可以用购物券冲抵一部分现金,也许消费者没有购买的欲望但会觉得这些购物券若不使用到期浪费了很可惜,从而激发了购买增加购买量,商家的销量也得到了提高。
五、网络购物平台之间的博弈
网络购物的兴起也催生了购物平台的发展,而如何吸引更多的买家和卖家则成了众多购物平台之间的博弈。网络购物平台从易趣、拍拍到淘宝一家为大,而百度也看中了这方乐土推出了百度有啊。随着网络店铺的增加和网购人群的增多,虚假信用、劣质产品逐渐充斥购物平台,消费者对网购的信心在减少,淘宝重磅推出了惩罚恶意刷信用的店铺及发送垃圾短信的会员,及时挽回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信心。
六、小结
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商家之间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会进行一些资源整合,商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商品优势进行发展,对市场进行细分。中国网购人群比较多,职业覆盖比较广,所以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是被一家垄断,都会有几家进行竞争,通过市场细分和良性竞争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
而商家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不断调整策略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越小,在生活必需品消费价格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而网络购物也会为这部分需求提供服务使商家和消费者均获得满足。
而低价线路的博弈会导致小商家逐渐被淘汰,而大的生产厂家则占据网络销售的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而高档消费品线路则会使杂牌产品下线促使品牌的产生,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洪波:生活中的博弈论.北京:中国书店,2007.3.
篇10
据统计,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包含在物流系统内。沃尔沃集团全球副总裁吴瑜章有句座右铭,叫“渠成,水自到!”用这句话来形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十分恰当:只要物流顺畅,中国的制造业就可以根据自己在世界上所占的经济分量、市场份额,相应地成为全球物流及物流延伸行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出路:做大或做专
据专业人士介绍,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但整体而言还是存在很大不足。
国内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是由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只有极少数有科学化的组织与管理。现在。中国物流企业有几十万家,主体上是中小型公司。
但“小豆子”们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却都是些庞然大物――跨国公司。中国物流业2005年底全面开放,2006年成为外资大举进入的一年。如何与这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比拼,是摆在中国物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据预测,随着国外大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耀明在接受《财经文摘》专访时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很多小的物流企业,在市场开放中很可能会消失。未来,中国物流企业只有两条出路,即做大或做专。”
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生产的50%,贸易量的60%到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世界上主要的物流企业都非常大,如UPS分支机构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Exel在全球拥有网点1300个,5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美洲、欧洲和非洲以及亚太地区;联邦快递国际业务占其收入的24%;TNT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邮递、速递和物流服务。
有关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没有能力做大、做全的企业,只有争取做专、做精。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专注于某一方面业务的发展,成为用户物流供应链中具有独特核心能力的一环,可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国外情况来看,各物流企业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如TNT 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子、快速消费品、汽车物流三大领域;三井物产则以钢铁物流闻名;Ryder是世界著名的汽车物流服务商;宅配便以小件快运以及城际配送为龙头业务;联邦快递则主要专注于国际快递业务。
此外,化工物流、家具物流、医药物流等因行业特征明显,在国外也都是由专业物流公司运作。
机遇:错过就是敌人
中国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弱小的供应能力,使国外物流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跃跃欲试。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也给了投资者一个发挥的空间。
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加大,已不仅仅着眼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而是在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着眼于整体物流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投资方式也由原来的参股,到现在的参股、控股、独资等多元化方式发展。
同时,外资物流企业的独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其业务扩张和本土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中国市场全面放开,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已经铺设起庞大的物流网络,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本土物流企业。
在清华大学(2007)中国制造业、物流业CEO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微女士表示,现在的中国物流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应对挑战更重要”。吴瑜章则更直接地说:“机遇,错过了就是敌人。”
竞争压力不断加重,使中国物流企业的危机感增强,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则进一步地促使了国内物流业的优化整合。王微女士认为:“外资的进入也并非不利的事情,至少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也给了国内企业学习的机会。”
目前,中国的物流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改革开放前单一的国家所有,变为民营、外资等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物流企业的服务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运输、仓储功能,整合为提供多种服务的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
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和物流服务回报,为中外企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使中国物流市场与国际物流市场连为一体。苏耀明表示,以后物流企业的发展,要走向组织化、系统化、程序化,并在业务流程上与客户对接,使企业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
市场:由大到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工厂”迁入中国固然反映出中国的某些优势,但并不代表经济的竞争力也具有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现在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对这些领域的资源控制和整合的能力,远比生产制造能力更加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在服务上的缺失,使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不高,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份额非常大,但相应的利润价值却没有实现。要想提高竞争力,制造业就必须与服务业相结合,中国的物流业也应抓住机遇,加快自身的转型,
回到开头所述,POLO衬衣之所以实现不到10%的价值,是因为,衬衣不仅仅是在车间生产出来就能实现价值,之后还有很长的物流、整合系统、供应链的延伸。这些后续的服务,占据了整个产业90%以上的产值。
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警示:如果单纯停留在传统的制造业层面,中国制造业永远都只能做大而做不强。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物流业的成本,比国外要高两到三倍。吴瑜章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沃尔玛的货物永远在路上,国内企业的货物总是在仓库里,这就是差距。
某物流公司的一位经理人告诉《财经文摘》记者,中国公路运输的空载率达到50%以上,货源供应不上,物流企业就算硬件好也往往是闲置。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一定要相互配合,才能使两者都得到发展。
现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实现对接联动后,才能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并使服务业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清华大学(2007)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CEO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呼吁,中国要想强大,必须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对接联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认为,两者实现对接联动的关键点,是制造业供应链的完整,同时还要唤起国内制造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与重视。
据统计,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国却不超过10%。王微的看法是,必须使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
剥离非核心业务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中国企业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过程费用大、浪费惊人,不仅造成制造业的低效率,也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苏耀明表示,中国很多企业对外包的概念认识还不是很到位,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他们不得不对此考虑,这是一个早晚发生的趋势。
世界500强中,400多家企业在华有投资,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而中国企业的物流外包比例只有16%左右。
朱森第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应有自己的业务核心,专注于某一方面发展专长,企业中辅的非核心业务则应该外包。对于资源,企业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促进专业化分工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这样既能提高制造业的效率,也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