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 ----校本层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模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素养”是学校层面落实“整合”实效性的能力保障,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层面推进“整合”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静态结构分析
中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时,是以其教育基本理论修养、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改进等其他一般性能力和素养为基础的,但除此之外, “整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系统的要求。信息技术整合素养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构成: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其中,第1方面是整个素养结构的知识技能基础;2、3、4是信息技术整合素养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第5方面是与整合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文修养;第6方面是教师信息技术整合素养的动力系统。
二、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实践
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其自我职业发展的研究普遍发现,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教师的职前教育;(2)教师的校本实践;(3)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总结;(4)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同行交流、合作;(5)专业引领。除了职前教育外,其余因素均属于教师培训和自我职业发展的范畴。“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下述前后相继的行为链:“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在系统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在校本实践过程中开展教学反思并与同行进行交流研讨----新一轮教学设计基础上的校本实践”。
三、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实施流程
1、专家报告,专家----教师研讨。
采用专家报告、讨论等方式,系统地介绍有基本概念。结合案例分析,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关理论研究、应用模式、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通过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讨和观念碰撞,理解整合的有关模式,引导并帮助教师从教师的视角理性、全面地思考和建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
本环节的关键是改变教师 “被动受训者”的角色,组织教师合作研讨、主动理解和建构有关理论和模式。
2、以教师为主体,合作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将有关 “整合”的理论和模式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 1)教学设计培训:以其他教师的课例为载体,采用案例分析法,向教师介绍系统教学设计应包括的所有环节、要素,各环节和要素应如何设计及其注意事项等;展示并讨论“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介绍“模板”的使用方法。
( 2)按领域/学科分组:每组由教育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代表组成,教师控制在10名左右。向小组成员布置明确的合作教学设计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如半天)内,经过研讨,合作设计出一堂或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准备案例展示材料。
( 3)选定教学主题、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并非所有的教学主题都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因此,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适合的教学设计主题,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小组成员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备选的教学或活动主题(最好是近期计划教授的主题)。然后,对备选主题的价值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每组选定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为了便于操作,教师按学科/领域分组,但每个小组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时要注意渗透课程综合化的思想,有条件的学科小组可设计一些跨学科或者综合化的主题单元,切忌由于按学科分组人为导致学科之间的相互孤立和脱节。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分析环节可渗透到主题选择阶段进行,主要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培养目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 4)系统思考和讨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参照“教学设计模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系统教学设计,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教学理念,选择或创造教学及评价方式,论证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选择合适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确定适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设计各环节(包括教学和学习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后)的具体教学和学习活动,重点考虑教学任务的设置、教学管理、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论证教学活动对人力、物力、设备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等。
( 5)小组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后小组讨论教学设计方案并修改。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专家设计的课程成品,教师应由被动的课程“使用者”和“消费者”,转变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成为校本课程的创造性的“生产者”。[1]
3、展示、交流、评价教学设计方案
各小组向全体教师展示各自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专家和其他小组教师对各组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重点分析和学习各教学设计方案的优点;发现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4、制定校本方案,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校本研究
( 1)制定校本方案和实施计划:合作教学设计之后,教师根据小组设计的教学方案,结合当地/本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教师、学生和设备的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或调适,制定出在本地和本校切实可行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案,周密考虑并列出实施该教学方案所需的资料和资源。
( 2)在自然情景下实施校本实践和校本研究,形成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档案袋。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并在本校的自然情景下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应全面翔实地记录教学和学习过程,形成完整的 “教师教学档案袋”和“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教学档案袋包括教学方案(在教学实施后,教师应及时修改、补充教学设计方案,尤其是补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用的或自己制作的教学材料、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教学任务、教学组织方式、具体的评价量规或测验、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教学处理策略等)和教学录像。学生学习档案袋包括:学习过程录像、学生作品和成果。
5、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自我反思、总结
教学活动完毕,教师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包括:分析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比较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审视实际教学活动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审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
通过第 4、5个环节,重在帮助教师通过校本的实践及反思,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变。[1]
6、案例展示与评价,经验总结与交流
组织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案例,交流优秀经验。案例展示至少应包括 3部分内容: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展示教学录像,交流自己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总结。每个案例展示后,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分析,总结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可组织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教师展示各自的校本实践案例,交流校本教研经验。
教学设计环节是教师将整合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过程,而本环节就是将各自的教学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论的过程。其间,要发挥专家,包括专家型教师的理论特长,与教师共同总结适合当地特色的整合模式,考察有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实现条件,分析原有理论的缺陷或不足,提升理解和认识,总结能有效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具有高度适恰性的 “个别化”理论。[2]本环节既是一轮“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的最后环节,也可以作为下一轮“专家-教师理论研讨”的起点,以此形成环环相扣的校本实践行为链。
四、专业引领下的校本实践模式:特点和实施关键
1、以教师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为目标: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为整合的有效推进提供师资保障。
2、在校本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立足于本校或当地实际,将有关理论应用于本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模式和理论,弥合一般性的理论和模式于学校教学工作复杂性和各地巨大差异性之间的鸿沟。
3、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参与和实践:与传统的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在本模式的所有环节中都是实践的主体和主动创造者,培训者或专业指导人员只是教师的“协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同时,专业指导人员在帮助和引领教师的同时与教师共同学习和提高。[3]
4、重视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和校本实践习惯性的反思,可通过多重途径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使教师清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纵向发展轨迹,有助于确立自我职业发展的信心;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理论修养方面的缺陷,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新信息;发现自己具体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教学习惯及其消极后果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
5、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在与各地区、各学科的同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更多的视角和层次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良好的社会建构;同时,同行之间持续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各地、各学科的教师逐步建立研究共同体,以便分担压力,共享资源。[4]
6、重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实现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脱离专业引领和理论总结,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实践很容易陷入从实践到实践的低水平重复,学校的实践工作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都难以提升。本模式的各个环节都重视专业引领的作用,组织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全过程对话,唯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持续推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整合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建明.(2002).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2]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高等教育,2002.(5)。
篇2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来制定。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多是以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依据编制,强调培养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整合与创新能力。由于《标准》已有十余年,部分内容已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所以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就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情况,在强调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新要求。《能力标准》的颁布,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重构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其它理论的相关论述,结合《标准》与《能力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各教学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并理解学习共同体和参与式学习文化的内涵;拥有利用新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变革探索的勇气和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的重构
基于上述目标,重构后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终身学习能力为扩展”的三维能力培养体系。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实践教学内容将由“数字化学习与教学技术”、“媒体素材采集与加工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技术”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技术”四个模块组成。
2.1模块1:数字化学习与教学技术。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新型学习方式和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我们面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熟料掌握这些方法和工具,一方面用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则要指导学生利用相关技术和工具开展学习,所以课程实践教学的第一个模块是关于数字化学习与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将包括:知识管理与时间管理的艺术、思维导图的绘制、社会化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与环境、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web2.0的相关技术运用等。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两次(4课时)实验,一次为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一次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操作与环境的参观。
2.2模块2:媒体素材采集与加工技术。
为了满足教学的个性化、创新性和多样性等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使用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不同的素材,而且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也会用到各类素材,因此对于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能力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模块要求学生完成学习后,能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加工和处理多媒体素材,主要内容将包括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五类媒体素材的搜索、获取、采集与加工技术,如word排版技术、图形处理技术、视音频的转换及截取技术等。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件需求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比如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多讲一些图形处理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多讲一些音频处理等。由于本模块涉及的软件较多,可安排三次(6课时)实验,分别就媒体素材的搜索与获取、图形素材处理和视音频素材加工进行学习。
2.3模块3: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技术。
培养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的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能力,是本模块的核心目标,主要内容将包括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利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的技术;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及技术等。在实际操作中,同样需针对学生专业做相应内容调整,如对文科类师范生多讲PPT课件设计技术;而对理工科的则可以多讲Flash和Authorware。为了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避免走入技术培训的误区,本模块的实验应依托模块4的相关任务开展。
2.4模块4:信息化教学设计技术。
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整个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本模块将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进行组合,重点就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运用能力进行训练,主要内容将包括:教学设计过程管理、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微课的录制及等。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安排四至五次(8-10课时)左右的实验,分别就设计方案的编写、教学辅助用课件的制作、教学展示及微课的录制开展练习。
3结语
篇3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 《药用植物》 项目化教学
【基金项目】1.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药用动植物识别技术》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0-YGH136); 2.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课题一项“高职高专《药用植物》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 (项目编号:YB0904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9-02
项目化教学法【1】是加拿大的查德博士和凯茨博士于2001年共同创立的,最早用于早期教育中。由于该教学方法具有诸多优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后逐渐被引入到西方的职业教育中,现在为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采用的教学方法。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很多共同之处。
近几年来,国内多位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项目化教学做出了探讨与实践。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周建惠认为除专业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的、跨职业的核心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她对高职专业英语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丁继斌对《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选题特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3】;常州工程学院的蒋涛等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4】;西北师范大学的苏文倩做了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高专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项目化教学能提供一个整合了智能、知识、技术、文化的学习环境,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充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5】。
《药用植物》学科实践性强,特别适宜项目化教学,但其研究情况未见报道。
1.《药用植物》项目化教学设计背景
当前的《药用植物》往往是“填鸭式”理论教学和验证式机械实验,学生机械地按照老师地演示依葫芦画瓢得到结果,没有新鲜感、没有热情。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和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身顺而面违”,成为学习技能的机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总之,当前的教学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实验漫不经心,学习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同时学生之间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综合素质得不到明显提高。
事实上,现代的大学生厌烦长时间坐在教室听课,喜欢在实验室动手。很多同学理论课上兴趣缺缺,甚至昏昏欲睡,期末考试前挑灯夜读应付考试,考完就忘,一无所获。激发学生潜能,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样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药用植物》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激发学生求知欲: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更常见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图片认识了美丽的草酸钙簇晶,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在大黄药材中找到钻石般的簇晶,那该是多么有趣。同组同学的协调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出发,由易到难设计出项目,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索不同的完成办法,交流经验等过程,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药用植物》是一门实践性、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里面的项目都可以在校园内实验室等场所完成,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激起探索的欲望,一次次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智力得到了开发,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不断得到提高。
3.《药用植物》课程学习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
综合素质,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方面的综合素养。现代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予学生专业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药用植物》课程学习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定位:
基本素质:细心观察、团队精神、热爱自然、节水意识、环境保护、增强自信。专业能力:查阅分类检索表、制作植物标本、识别药用植物、使用显微镜、制作各种临时装片、简单种植药用植物、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专业知识:植物显微识别特征:细胞、组织、内部构造等;植物器官的识别特征:根、茎、叶、花、果、种等;常见药用大科的主要特征,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等;常见中草药栽培方法。
4.《药用植物》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
4.1设计思路及步骤
第一步:分析岗位群。确定岗位:中药购销员、药用植物园栽培管理员、中药规范化种植员。第二步:根据岗位群推导核心技能:分类检索表的应用;宏观识别药用植物;显微镜使用及制片方法;微观识别植物细胞、组织及药材;中草药移苗、保苗、栽培方法等。第三步:根据核心能力推导教学模块:微观识别药用植物基础(镜下识别显微特征)、宏观识别药用植物基础(植物形态器官的识别)、分类识别常用中药基源植物、中草药栽培。
4.2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共设计五个项目。每项目下设若干任务。项目一是植物的宏观认知,项目二是植物的微观认知,为两个入门项目,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必需的基础理论及应会的基本技能;项目三是药用植物识别技术,项目四是药用植物简易栽培技术,为两个主体项目,让读者在任务实践中掌握识别和栽培药用植物的基本方法;项目五是综合识别周边药用植物,是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完成的综合性项目。每个项目列出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然后由浅入深安排不同的任务让读者动手动脑完成。具体项目及实施方案:
5.项目化教学实施中的难点
师资力量常常不足。学生分多个小组完成任务,老师必须辅导多个组,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到项目化教学中,学校师资力量可能难以达到。解决方案:邀请中药鉴定的教师和课程实验员一同进行项目化教学。
配套基地和实践场所不理想。如果在学校周边没有合适的药用植物实践场所如种植园、标本园等,项目化教学实施会有一定障碍。解决方案:盆栽中草药的方式或提供名录建议学校后勤部门选择药用观赏植物美化校园。
综合素质考核方式难以合理设计。过程评价是项目化教学考核的重点,但是如何设计尚须认真探讨。解决方案:提炼每个项目的核心能力,设计实践环节评价;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与评价同组他人。
没有项目化教学配套教材。传统的教材以知识为主线,不方便进行项目化教学。解决方案:自编项目化教学教材。
参考文献:
[1]SandraKerka,Career andTechnical Education:A New Look,In Brief:Fast Fact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No.8,2000,National Dissemination Center for Career&Technical Education,US.
[2]周建惠.基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第6期,85-87.
[3]丁继斌.《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当地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期,41-43.
篇4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结构 课程教学 改革创新
建筑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培养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课程,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以及确保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为目的。
一、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在不断的增加,我国相关的建筑法律规范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建筑专业的使用的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适当的调整。
2.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一直坚持“建筑是艺术、艺术高于技术”的观念,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建筑的设计、原理以及物理等课程,没有引起对建筑结构、力学等技术性课程的重视。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例如在对空间进行考虑时,先考虑设计方案,然后才考虑设计的结构。
3.运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很多符号和计算公式,在对其进行掌握时,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主要运用闭卷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具有功利性,不能充分的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学评价方式比较落后。
二、实现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建筑结构课程主要包括了砌体结构、工程抗震、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以及钢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理论课具有有限性,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时,要将建筑结构的概念进行突出,着重于讲解概念设计,而不是对计算内容进行教学,因为很多数值都是定量的,例如弯矩值、配筋率、应力值等。概念设计教学不具有定性特点,对其不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例如在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时,着重讲解肋形楼盖板和梁的构造等内容。
2.实现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为了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水平,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动态仿真、再现动画或者智能模拟的教学方式,来对以往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例如教师在运用再现动画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著名的建筑物再现到学生面前,比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水立方等著名的建筑物,来让学生对建筑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另外,还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求知,例如让学生对鸟巢、悉尼歌剧院等建筑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对其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对各种建筑结构形式进行概括,对建筑结构与设计的关系进行总结,并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3.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受到建筑结构课程课时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讲解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自学内容进行检验时,可以运用布置课后作业或者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建筑结构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动手制作建筑结构模型,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改善教学评价形式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建筑结构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试卷为主,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特点,并且忽略了建筑结构课程学习的目标,过分关注定量分析,严重忽略了定性分析。因此,要对教学评价形式进行改善和创新,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例如可以运用开卷考试或者改革题型的形式。其中,在题型方面,多设置一些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题型,比如概念设计或者结构选型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动手制作的建筑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考核,将成绩融入期末的总成绩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改革创新策略,旨在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如何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其职业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训赛结合”项目课程教学。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将职业素养、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协调了“标”与“本”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学”和“用”的矛盾。
一、“训赛结合”项目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
“训赛结合”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是,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以深化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为重点,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以实际设计产品或服务引领教学和人才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职业活动,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训”主要指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室)或合作企业中开展的职业技能、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真实培训;“赛”主要指设计竞赛或仿真性项目训练,包括行业协会组织的艺术设计技能比赛、展览及参与企业设计项目招投标等竞技性职业活动。[1]“训赛结合”是以艺术设计职业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素质为目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针对工作内容重构教学内容,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体系。该体系由多个(可多可少)项目课程模块组成,在结构上由深而浅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艺术设计职业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工作作风、文化修养等要素,这些是从事艺术设计类职业活动的内在规范和深层要求;二是学生个性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等要素,这些既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也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三是艺术设计典型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包括图形图像制作、造型(或造形)设计、文案提交、专业软件应用等技巧和能力。
“训赛结合”项目课程结构内容虽然分层,但是在不同层面或不同模块教学中,均将职业技能、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以“训赛结合”为课程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及进度需要,及时从企业或社会组织获得足够的、合适的“训赛结合”项目;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与岗位作用,学习与同伴合作、研讨和与他人沟通交流,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一个课题的运作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每一项工作任务或竞赛、投标相结合的项目最终均以产品(或作品)的形态完成,更加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技能,发挥潜力,养成职业态度,建构知识体系(如技术实践知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2]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训赛结合”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项目情况简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60周年校庆印刷品设计
2011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60周年校庆活动,活动中需要大量印刷品,如邀请函、校园文化书签、来宾证卡、学校宣传册及手提袋等。艺术设计类专业师生受学校校庆办公室委托,承接了此项目,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相关系列印刷品的设计工作;通过比稿,由学校校庆办公室选出优选方案,并批量印制、使用。
2.项目实施过程和步骤
项目课程教学伊始,校庆办公室提供了学校标志、标准字、校庆60周年标志、学校宣传照片等相关资料,根据设计清单,由学生个人选择最有兴趣和最具激情的某一项目进行创意设计,选择同一项目的3-5名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小组,“训赛结合”课程结束时各小组进行比稿,从中优选出创意设计方案,然后制作完成。教学方式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整个“训赛”项目分为六个步骤,每个步骤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中蕴含职业技能培训、核心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容,教学设计由合而分,教学过程中由分而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任务一:市场调查与研究。收集和研究与创意密切相关的资料,以保证创意品质和设计效果。除了校庆办公室和专业教师提供的资料外,需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有:同类设计状况、优秀案例、目标对象(群)的资料等。
任务二:项目解读与文案。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以确定项目的主要诉求点,即设计定位。各创意小组在此阶段要多次讨论,调动各种元素,为后面创意设计创造条件。
任务三:创意思维与草图。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综合重组排列,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力求创新;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这期间,创意可能是不完整的,要多记录,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要求学生画大量草图,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用文字、图形或其他符号形象化地表现出来,逐渐发展成创意雏形,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广告创意时,集思广益,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任务四:广告设计与表现。运用电脑进行设计,把所产生的创意表现出来,通过文字、图形和色彩等将创意具体化。
任务五:客户沟通与修正。与学校领导和校庆办公室专门人员取得联系,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任务六:作品与展示。定稿后予以制作。
三、“训赛结合”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以“训赛结合”为课程组织形式,及时从企业或社会组织获得“训赛结合”项目,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训赛结合”的过程中使职业素养成为学生“融化为魂”的综合品质,使核心能力成为学生“内化于心”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岗位“外化于形”的职业技能。
2.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训赛结合”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以赛带培”,可以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以研促训”, 可以搭建教师发展的宽平台;“研训结合”, 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加快教师团队的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训赛结合”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3.企业选拔人才更有针对性
在“训赛结合”的过程中,教学与生产一体化,企业与学生“零距离”,用人单位与实习生和毕业生双方都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接触与了解,更加有利于企业选人、用人和学生就业。近三年,本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攀升,专业对口率不断提高。
4.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
“训赛结合”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或竞赛、投标相结合的项目最终均以产品(或作品)的形态完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近三年,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第时报金犊奖、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公益宣传画征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报应用创意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获奖20余项;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综合设计制作项目9项;还参与了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推广工作,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勇.论“训赛结合”项目教学与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培养[A].潘云鹤等.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66-667.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
篇6
关键词: PDCA 中职 仓储与配送实务 理实一体化
一、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中职物流最初因为没有丰富的图像、视频资料和实训条件,《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只能以理论为主,教材以文字为主,教学方法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媒介也仅依靠黑板和粉笔。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被动,学习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如此以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职院校也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同时有的院校也根据自身条件开始建设物流实训室。院校开始重视实践,纷纷加入了校内实践课程。《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也被许多院校分为了理论与实训两门课,先上《仓储与配送实务》的理论课,再上《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实训课。老师先完成理论教学,再开始实训教学,教材逐渐图文并茂,教学方法也逐渐丰富多样,教学的媒介除了黑板、粉笔外,也引入了多媒体和实训室。老师可以借助文字、图像、视频进行理论教学,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训平台开发实训课程的校本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我们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有的院校同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承担,甚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如此,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学习了,但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上、内容上完全是分离的,从而造成了“理论教学没实践、实践教学缺理论”的现象,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近几年,我们开始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在教学环节中以任务为驱动,以技能操作为主线,以理论学习为穿插,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师生互动性,教学评价全面。理实一体化突出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PDCA在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意义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PDCA由Plan、Do、Check和Action的第一个字母组成。Plan表示计划,就是要制定方针、目标、实施方案等。Do表示执行,就是根据制定方案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heck表示检查,就是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可取之处,明确不足之处。Action表示处理,就是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进行完善,对失败的教训进行分析,并将失败之处作为新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如图1所示)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教学质量管理是对学校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教学中的体现。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素之一。而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如果能将PDCA有效地应用到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深度对接,使课程改革由原先的“式的改革”变为“可持续性的改革”,使教学内容由“理论实践相分离”变为“理实一体化”,使教学评价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从而从各方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PDCA在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计划—Plan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仓储与配送实务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和实训环境分析学生应有的仓储与配送实务岗位技能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点,确定课程目标,利用关联图将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点整合为一个理实一体化的单项任务,再将各个单项任务根据合理的逻辑型整合为多个综合技能的项目,构建一个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以“WMS入库作业”项目为例,我们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将项目按操作顺序依次分为了6个单项任务,将每个任务中的技能要求和理论要求都列出来,并与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的鉴定细目进行对接(如表1所示)。其他项目用同样的思路去分析。
表1 理实一体化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WMS入库作业
任务 技能要求 理论要求 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鉴定细目
1、在WMS中生成入库单信息,并下达入库任务 1、会利用WMS入库订单中正确进行入库信息的输入。
2、会利用WMS生成入库作业计划。 1、知道入库单的作用。
2、熟悉入库单的内容。
3、掌握入库单填写的注意事项。 1、台账的定义
2、台账的内容
3、商品入库凭证的名称
2、接货、验收 1、能进行接货准备。
2、能正确进行验收。
3、能根据验收情况正确填写验收单。 1、熟悉接货的流程。
2、熟悉验收的流程。
3、知道验收工作要求。
4、知道验收准备内容。
5、验收方法、验收内容。
3、验收单。
3、验收的异常处理。 1、接运差错处理
2、货物验收的定义、目的
3、组织验收工作的内容
4、货物验收的方法
5、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6、验收准备工作的内容
7、数量检验的定义、形式、内容
8、验收中发现问题的种类及的处理方法
3、堆码、理货 1、能根据货品包装尺寸和包装标志正确堆码。
2、能够利用RF进行理货操作。
3、学会正确利用RF进行对货品和托盘的红外线扫描。 1、熟悉包装标志。
2、熟悉托盘的规格。
3、牢记堆码的要求。
4、熟悉堆码的方式与特点。
5、了解信息采集技术。 1、包装标志
2、托盘的定义、托盘的规格
3、堆垛法种类的名称
4、堆垛法种类的特点
5、条码的概念
6、条码识别技术的特点
4、入库搬运 1、能够正确使用手动液压叉车。
2、学会利用RF进行搬运操作。 1、掌握手动液压叉车规范操作要领。
2、了解搬运的作用。
3、熟悉装卸搬运的种类。 1、仓储设施设备。
2、仓库人力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3、装卸搬运的作用与种类
5、入库上架 1、能利用手动液压叉车和RF进行入库上架。
2、能正确分配储位。 1、掌握手动液压叉车规范操作要领。
2、掌握储位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1、仓储设施设备
2、选择货位的原则、原则、方法
3、
6、入库确认 1、能利用RF正确进行入库确认。 1、掌握入库确认后库存的变化。 1、入库台账。
2、库存明细账。
课程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设计方案给企业和同行的专家进行审核,根据专家的建议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努力使设计的初步方案不偏离理实一体化的轨道,避免今后的反复大返工。
(二)理实一体化计划的实施—Do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方案确认后,老师要对每个项目和任务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任务背景、任务条件、任务要求、操作的内容和步骤、“做、教、学”的先后顺序等。同时,老师可以根据方案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习题集,根据教学设计详细进行课程课堂教学的安排,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开发理实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专业老师要根据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方法、凭借多媒体、实训室等媒介进行“做中学、做中教”。此阶段,专业老师在授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全面的、直观的、科学的教学评价等教学问题。
(三)理实一体化效果的检查—Check
在老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教学自我检查和学生反馈,将成功的经验保留下来,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记录和反思。此阶段,我们要制定比较全面的教学指标(如学生上课参与度、教学任务完成度等)体系,设计一些检查表(Checklist)进行教学实施过程的连续的、动态的跟踪。根据检查表反馈情况进行理实一体化细节的分析与总结,如理实一体化整合的效果反馈表用来跟踪实践是否与知识点的衔接度;教学任务完成记录表用来记录各个任务的教学完成情况;学生考核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在每个任务中的态度、参与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情况;学生任务反馈表用来记录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等。
(四)理实一体化结果的分析与处理—Action
老师将每个项目或任务的检查表的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处理,从学习积极性(出勤、课堂参与度等)、学习的效率(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考证通过率等方面信息分析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从教学完成情况(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的记录中分析教学的得与失,整理出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任务与项目,对于实施中失败的地方进行汇总,作为下次PDCA循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不是将理论与实践简单的结合,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融合;不是一位专业老师的事情,而是我们物流专业全体师生的事情;不是一次公开课就能实现的事情,而是整个课程自始而终的事情;不是一次就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事情,而是不断完善的事情;不是拍拍脑袋随意变动的事情,而是根据教学规律有步骤、有秩序地创新的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而是随人才市场的变动而动态更新的事情。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而课程教学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将PDCA应用于《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实现课程的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等人才供应链中各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林晶.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J]. 海峡科学. 2012(7)
[2] 刘志鹏 冉娟.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初探[J]. 中外教育研究. 2012(8)
[3] 姜芳禄. 建筑安全的PDCA循环. 安全与环境工程[J]. 2004(3) 第11卷第1期
[4] 唐仁春. 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策略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3)
[5]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R]. 教职成厅[2012]5号
篇7
1“生成式教学”的概念
探讨“生成式教学”这一新兴概念,最先需要了解的是它的定义与范畴。从反面来考察,“生成”所针对的是“预设”。传统的预设式教学,其特征呈线性、封闭、确定性,强调教师对课堂秩序、节奏与语境的掌控,该教学模式固然顺利流畅,但却丧失了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以及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在根本的理念上并未深入触及问题的核心所在。于是,教育学研究者提出了“生成式教学”。在《教育大辞典》(第五卷)中,有关教学的“生成”定义如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提倡者多尔曾明确表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它并不意味着某种绝对真理,相反却赋予了每个人探究与理解的权利[1]。基于此定义,可得出一个基本的概念,即教学中的“生成”或“生成式教学”是一个主动的、变化的、各种因素建构的,强调互动、开放性的动态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内化”课程相关信息,而课程会在已有经验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中逐步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以学生为中心”而放任自流的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仍是非常重要的。如此理解“生成式教学”应是较为妥帖的:“‘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动态性、不确定性展开状态的刻划。即强调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有机关联性的行为,并不断产生新的、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的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学活动呈现出指向教学目标的动态推进过程。”[2]由是,生成式教学可在“生成”的概念基础上,建构起其机制,体现出独特内涵,并蕴涵着交往互动性、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非线性与创造性等诸多特征[2],形成对传统预设式教学、或是稍后的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批判、借鉴与超越。
2建筑设计课程与生成式教学的特殊联系
建筑学专业的范畴涉及甚广,兼有工程技术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的特点,强调技术与人文、艺术等的结合,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突出应用创新[3]。因而,相较于其他专业,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方式。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设计课程,它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基础概念讲解-教师布置设计任务书-学生自行设计-教师讲解与批改-学生修改。后两个阶段不断反复,直至成图。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学成果本身就是多元而开放式的,其教学目标也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设计能力的切实提高与创造性的发挥。设计没有固定答案,教师的偏好也不该作为准绳或铁则。长期的预设式教学带来的固有思想与其说束缚了教师,不如说更多地束缚了学生,因为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迎合教师的设计准则或倾向,尽管教师可能一再强调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那么,这一设计课程,本身蕴涵着哪些与生成式教学的特殊联系呢?设计本身即是“生成”的。任何设计均是设计者固有的知识系统与认知结构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在具体任务的指引下结合给定的新信息、新概念建构出新的设计成果的一个过程。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基于自身的认知去理解任务书与基地环境、了解类似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而提出设计方案。此过程中,设计者必须积极地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任务或理念的新信息相互作用,才能主动建构新的设计方案。如勒•柯布西耶设计郎香教堂时,在动笔之前,便充分考察基地环境,深入了解宗教文脉,结合自己对教堂设计的认知,提出了设计的核心理念———“形式领域的听觉器件”(象征着人与上帝沟通的渠道和关键),同时从内在的知识系统中提取巨量元素———薄壳屋盖形式源自蟹壳与飞机、采光井形式源自古罗马石窟、墙面处理方法源自北非民居等[4]。他谈及自己的创作方法便是先将任务存于脑中并不动笔,但尽可能输入与任务有关的大量信息,让“内在的自然的创作过程完成”。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生成”的方式。如果以生成式教学的六个特征(交往互动性、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非线性、创造性)来审视建筑设计课程,我们便能发现课程与生成式教学的固有联系:“学生设计-教师修改”这一反复的过程,较一般课程拥有更多的交往互动性;建筑设计本身即具有动态与发展的特性,因而不可用静态观念待之;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蕴涵着开放性的可能,而其成果本就将是开放而多元并存的;建筑设计课程真正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学也应当重在过程本身的设计,即强调“过程性”;建筑设计本身所蕴含的复杂多维、灵活多变也决定了课程教学不应当用线性、单向的思路去完成,而要体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非线性与复杂性;“创造性”是所有设计必备的特征,而设计的教学就更是如此,以学生为设计者、教师为指导者,一方面将真正的教学过程创造出来,另一方面也将设计成果创造出来。因而,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提倡生成式教学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3“生成式教学”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运作方式
“‘生成性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过程。”[5]这虽是谈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教学中的“生成式教学”,但就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专业相似度而言,是可以借鉴的。如何真正地将生成式教学理念导入建筑设计课程中,笔者认为可从五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3.1考虑任务书的“生成”建筑设计的起点即是任务书。在大学建筑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如下方式:在讲解基础概念之后,布置任务书,学生基于对基础概念与任务书的理解开始进入设计阶段。一般而言,任务书是由教师讨论设计出来的,并无“生成”的必要。但笔者在湖南大学本科时期所经历的一个学期的带有试验性质的设计课却并非如此。当时教师出了“吃•喝•玩•乐”这样一道题,任由学生分为四组,各选一字,在给定的基地上自拟任务书自行设计,功能不限但须合情合理。这一新颖的题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很多有趣而精彩的设计就此诞生。笔者认为可使用类似竞赛的宽泛而概念化的题目,例如本院杨健老师在设计周中所提供的题目“平凡的建筑”,让学生们在一个抽象概念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理念和灵感自行“生成”自己的任务书。当然这种题目要和传统的类型化的题目相互结合、穿插交互,以免偏颇而使得学生过于讲究自由创作而难以适应传统设计方式。
3.2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教师要明确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的能力与教学实施的能力是统一的,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看成是一种实时的动态设计过程,才能避免静态教学设计与动态教学实施的矛盾。”[6]换言之,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生成”,不过分拘泥于原本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在互动中不断启发学生“生成”新概念、新思想。如先不揭示正确概念与答案,而是针对学生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加以诱导和启发,以使他们自己“生成”正确的概念;可从身边的建筑物实例出发,让学生自行总结出不同建筑的风格特征与设计要点。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设计思路的打开有很大好处。
3.3强调设计过程中的“生成”局限于固有的观念,学生总是单向而线性地思考任务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期望得到“最优解”,但实际上建筑设计是不存在“最优解”的。每个设计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素养与认知结构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解”,也因此,设计者必须尝试大量的方向、绘制大量的草图、阅读大量的资料去整合自己的诸多思路,以此“生成”属于自己的方案。一方面应向学生强调多方案、多方向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摒除他们脑海中固有的指向单一结果的思想;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预设”可能带来的困扰,不要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倾向束缚了学生的思路。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多个教师联合评图改图的方式,来规避一些个人倾向所带来的问题。
3.4强调设计中的交流与互动,“生成”设计氛围要强调交流与互动。首先,不仅师生间,生生间更要强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发现,师生交流的密度强度远超过生生交流。换言之,学生们本身相互交流探讨的氛围并不是很容易建立,这当然也是固有观念带来的影响。在带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定期讨论,很多问题在自行讨论中解决,很多灵感也就在其中诞生,同时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效果相当不错。其次,与外界的互动。如促成学生接触校外的实际项目,结合真实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或是促成学生学会与甲方、政府人员、使用者等之间的沟通,当然这一部分在实习中也将涉及,在设计课程中作为一些辅助要素加入即可。
3.5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式,结合“生成式教学”如近来引起了极大关注的“生成设计”与“仿生设计”。生成设计是使用特定的计算机生成系统来实现诸多设计元素的自组织方式排列组合,以此来激发设计者借助传统方法不能得到的灵感与思想[7]。仿生设计是一种新的建筑教学方法论,提供了关于自然功能的根本信息,以便将自然界的结构法则应用在建筑中。仿生方法在建筑中的应用是一种基于自然现象观察规律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生成设计”与“生成式教学”并无概念上的联系。“生成设计”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对设计加以“生成”的设计方式,“生成式教学”是一种注重“生成”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生成设计”与“仿生设计”等全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式,其本身就极具开放、多元与创造性等特性,因此与“生成式教学”的相似性极高,完全可以成为“生成式教学”的教学手段,对“生成式教学”做有力的补充。
4结语
篇8
Abstract: Itemization teaching reform is one of the measures with faster results and little invest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o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Each teacher conducts a course's itemization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which could improve teachers' course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and establish the real curriculum system conformed to voc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The same course,every teacher has his own point of view when chooses the project,so the teaching goal achieved is also different. The paper,basing on the ventilation design project,goes from the easy to the difficult conducts the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design.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通风工程》
Key words: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temization teaching;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67-03
0引言
为了把高职学生培养成“面向一线的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使高职毕业生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定岗”的培养要求,满足企业需求,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因为原来学科制课程结构和内容教不会学生工作过程知识,并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能完全达到我们预先希望的教学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其他如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必须围绕着课程建设来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真正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院项目化教学课改要求全院每位教师进行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讲(说)一堂典型课程。教师学习培训后,只看理论文章,到具体做的时候还是问题比较多。借鉴具体一门课程的实例,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改革创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做的《通风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和大家共同提高。
本《通风工程》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通风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为61学时(其中教师讲课36学时、指导学生做课程设计1周),是专业必修课程,先修课:《热工学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等;后续课:《空气调节工程》、《暖通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暖通施工技术》、《空调系统运行调试与维护》等等。
1《通风工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整体设计要提炼本课程的具体能力和素质目标、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课程能力训练的操作办法、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评价、课程教学的成果(证书、竞赛、作品、事件)等内容。
1.1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能在建筑安装生产一线,从事通风工程施工、设计、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实施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独立解决施工现场常见技术问题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能力目标:
①具有识读通风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②具有从事通风工程设计的能力;
③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岗位能力,信息收集能力;
④对工作发展的预判能力,对工作实施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⑤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专业素养。
知识目标:
①了解通风系统的形式;掌握通风系统的布置、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风管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的常用方法。
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
①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有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③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④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
⑤具有团队管理、有效与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⑥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能力;
⑦具有做事有计划、有总结的工作方法。
1.2 课程内容设计
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6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
1.3 第一节课设计
1.3.1 进行教学场景设计,老师是委托设计的业主(甲方),学生是设计院的工程师(乙方),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甲方委托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通风设计要求。学生每组6-7人,自由分组,推选组长一名。每次活动由组长确定本次活动的组内分工,每次都要不同,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3.2 现场导课,为什么通风?通风用在那些地方?
①让学生们想一想学习和生活场所那些地方通风?说出本教学楼那些房间有通风设施?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B、D、E、G区阶梯大教室)、机械通风(厕所、C区、F区阶梯大教室、顶层电梯间)、A座走廊排烟】
②给出教学楼通风的图纸,让学生找出通风排烟的部位,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下课后到实地找出机械排风所在的房间号(课后作业)。
③学生们画出所给的教学楼通风平面图所对应的系统图(草图)来,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到哪儿去?
④本教学楼的厕所是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民用建筑通风还是工业建筑通风?局部排风还是全面排风?学生自己查参考资料确定本教学楼厕所通风量的确定、管路的水力计算和风机的选择(用到上学期学的《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知识)。
⑤让学生自己总结: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概念;民用建筑通风和工业建筑通风的概念;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的概念(厨房的排烟罩,本教学楼的通风)。这就是通风的分类。
⑥2009年6月河南新密市人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说明生产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学生说说起因,后面写的内容学生汇报完了以后再总结)。职业病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对室内空气环境国家有卫生标准规定,排到大气环境中的气体要通过净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工业有害物主要指工业生产中散发的悬浮微粒、有害蒸体和气体、余热余湿。
⑦以上问题让每组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或做PPT展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汇报,说得最全面小组得分最高。每个小组各个成员的分数由各小组按每个成员起到的作用评定成绩,每个小组各个分数段成绩人数的比例是一样的,得分最高小组每人再乘上1.2的系数。
⑧学生汇报完了后,老师补充、总结这部分涉及到的通风知识。
1.3.3 评价方法介绍。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将本堂课进行的内容进行评价,让学生们熟悉评价标准。
1.3.4 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安排和考核办法,强调以“项目式教学”模式。
1.3.5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发给每位同学一套公共厕所的设计图纸。课下同学们进行资料查阅、建筑识图、确定通风量,画出通风系统设计草图,进行了管路的水力计算、风机选型等,下节课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老师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1.4 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综合考核,知识考核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学生分别完成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的开卷考试。标准化试题来自于《通风工程》试题库,采用机考的方式随机抽取相关知识体系的题目。开放性试题采用无标准答案或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学生可以利用参考书籍辅助解答,着重考核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综合考核的形式是实操考核,主要用于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师预先准备好数十个题目,然后在考试时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所内完成方案制定、设计出图,最后综合学生的考试资料、实际表现和测定结果给予成绩评定。
重点强调占总成绩70%的过程性评价,所有评价的结果,都记录在统一编制的过程性评价表(表1~表6)上,这些评价表中记录着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得到肯定的评价,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每个项目所占比例见上表。
①学习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目中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以小组为一评价整体;
②活动表现成绩为学习中能力训练可展示成果、作业成绩的平均值;
③综合评价则是教师针对各设计组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素质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然后再根据学习活动记录表计算出每个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度系数,用综合评价的分数乘以贡献度系数即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
④学生自评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各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
⑤学生互评则是各工作室根据学习活动记录表对每个成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作出评价,文字叙述意见,给出分数。
表1:学习活动记录表(学生用表)(略)
表2:学习档案评价表(教师用表)(略)
表3:教师综合评价(教师用表)(略)
表4: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用表)(略)
表5:项目工作方案评分表(教师用表)(略)
表6:课堂汇报评分表(教师用表)(略)
1.5 教材资料(略)
1.6 参考资料(略)
1.7 工具材料
实验室,教室,机房,资料室,黑板,投影仪,相机。
1.8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因此设计的进程表仅作为参考计划,具体项目和任务的实施时间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1.9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略)
2《通风工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以一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项目为引导,在案例和项目教学中导入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入,结合工作任务,知识穿插在案例或项目中,能力训练方法要求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可以考核(见表2)。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产、证、学、赛、研”融合;“职位升迁”情境;“技能、管理”二八定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分层次、多口径”考核
一、课程分析
《物流信息管理》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物流管理特色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60课时),是院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改课程。
1.课程分析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根本区别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信息技术并用其进行物流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紧迫的需求,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顺此需求开设。在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和网络调研的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层级为:基层操作岗位基层管理岗位中层管理岗位,目标就业岗位为基层管理岗位。《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对应的信息主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课程目标
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和系统、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并用其解决物流领域各种问题,形成报告并有效汇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开展、物流师和快递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以及“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等赛事提供技术支撑。
3.课程内容
二、课改思路
1.贴企遵证,任务抽取
根据合作企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确定授课内容、抽取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软件同理、大赛仿真”原则设计教学项目。本文以“手持终端”为例示范,如图1。
2.职位升迁,情境创设
遵循“职位升迁”主线,创设“面试入职”“试用实习”“储备提拔”“职位晋升”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实施“学生实训任务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指导其职业规划,如图2。
3.二八定律,课改实施
遵循“技能、管理”二八定律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运用“学生实训任务书”等教学资料,实施小组讨论、上机操作和现场汇报,让学生践行“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4.教室赛场,课堂延伸
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实训室、竞赛场、科技场,学生除参与课堂学习外,利用第二课堂、专业社团等积极参与“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等技能大赛,以及信息技术类科创活动,锻炼技能、提升素质。
5.分层多口,多样考核
针对个体差异的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次、多口径”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包括任务书、演讲和设备操作等),综合考核占40%(包括机考、调研和专题汇报等),晋升考核占10%(包括技能大赛、科创活动和小论文等)。
三、《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四、《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单元设计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项目一物流信息应用调研”为例展示课程单元设计,限于篇幅,已简化(如表3所示)。
五、《物流信息管理》课改实施效果
《物流信息管理》自2009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贴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课改内容和探索实施课改,最终取得了“产、证、学、赛、研”融合的课改成果,成果如下:
2011年院级精品课程
2012年物流信息化信息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2年山东省“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技能大赛二等奖(技术支撑)
2012年《物流信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公开出版
2014年获批中国物流学会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实训设备实时监控管理系统”
2015年《物流信息管理》实训手册(校本教材)
六、总结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就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抽取典型工作任务,创设“职位升迁”教学情境,遵循“技能、管理”二八定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实训室、竞赛场和科技场,运用“分层次、多口径”课程考核,形成了“产、证、学、赛、研”融合的《物流信息管理》课改成果。
参考文献:
[1]赵珩君,许路遥.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2(6):21-24.
[2]李佑珍,陈艳.“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52-27.
[3]杨玉婷.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12,14(9):43.
[4]陈建松,朱志祥.物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5):30-32.
篇10
一、高职应用写作教育生态系统框架
在我国相关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在应用写作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在工作中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需要有机结合职业特点和能力训练,促使学生对相关应用类文章和写作要领进行掌握,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和分析处理水平。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讲,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需要以生态系统来看待课程教学,将中心内容定义为应用写作教学活动,教育主体指的是学生和教师,在特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按照相应的关系来促使良好教学生态系统的形成,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中,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助于物质环境,教学信息、课堂教学文化以及教学制度等则属于精神环境。
二、基于生态教育学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策略
因为教育生态学要求教育主体能够紧密的联系环境,促使其能够和谐相处,那么就可以将情景教学法应用过来。情景教学法指的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有机的结合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将教育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并且重视多元环境体系;具体来讲,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教学目标科学设置: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并且不同专业写作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大力训练广告方案、活动方案等方面;从生态教育学的角度上来讲,本措施属于转移教学主体角色,让学生们意识到任务不是老师所安排的,是自己需要完成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开放性,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在基础理论课中加入了高职应用写作课程,但是本门课程是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那么为了对这种实践认知的欠缺进行弥补;教师作为重要的教学主题,就需要将开放性原则充分体现出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对教学需求的素材进行获取。其次是具体性,要保证所有的教学情景中都有与之对应的教学任务,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两个同桌扮演上下级关系,上级需要写请示,然后上级批复请示,之后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写作热情给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是生产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只有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充分激发出来,才可以对高职学生传统的应用写作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具体来讲,就是要结合写作任务,对教学情景进行合理设置,促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有效向能力迁移写作知识。比如在训练财经类应用写作模块教学中,我们就将学校附近的繁华市场作为了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是调查市场,结合调查结果,写出相关的文章,如市场可行性报告、市场计划书以及市场策划书等等。要将实践案例、工作流程等作为每一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学生深入到社会现场,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结合自身的具体精力来对教学进行科学组织,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结合实际的工作精力,促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可以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主体地位充分突出来,同时,也可以促使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有效互动,形成一个亲密和谐的氛围,并且动态平衡各个教育因素,将学生的学习潜能给充分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