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计划范文
时间:2023-08-07 17: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课程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全省首批31个基地之一,江苏省天一中学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涵盖了数理化生地等科学课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技术课程、人生规划与生活德育等社会课程,强调学科教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基地作为STS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了以“创新实验室”为载体,以项目学习为依托,以研究活动为平台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本文即是在此建设实践基础上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1.教学情境的空洞。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的显著特点,应较多地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组织学习。传统教学中,普通教室多存在模型、实物及现场环境等形象化要素缺失的共性,学生只能就课本中的抽象事物、原理进行简单和机械的学习。
2.社会生活的脱节。
即便在新课标得到广泛认同的今天,高度抽象知识的学习仍占据着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真实情境的缺失、原始问题的离场,将学生进一步束缚在课本世界之中,粗暴地割裂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沟通和联系。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从生活中有效汲取信息和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低下,导致其社会智能发育的不良。
3.科学精神的缺失。
作为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理学包括气候学、水文学、海洋学、冰川学、地貌学、土壤学等十余个分支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受文理分科的影响,地理在高中普遍被视为文科,相关的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科学思维与精神等的教育活动存在严重不足。
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是“满足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这与学校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提出的培养具有“卓越思维、宏观视野、积极人格、济世情怀”等人格品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使命是一致的。
1.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求之一是营造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大量运用模型、实物、图像、视频或软件等资源,借助图形化手段来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课程学习中的重难点可以通过模型建构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其图文转换能力,加深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转变及统一是十分有效的。
2.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
求之二是建设社会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引入真实问题、原始问题的学习研究,让学生体验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真正互通互联。互通互联不仅仅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成了教育信息和资源,而且预示着学生也将对社会承担相当程度的责任,在促进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担负一定的义务。
3.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诉
求之三是树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将地理课程核心知识项目化,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为项目研究的过程,进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设、界定问题、研究实践、设计成果……依托项目化的平台,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尽早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势智能,激励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进行较为深入的个性化学习与研究,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合理、规范、专业化的科学研究思维与
方法。
为实现以上三大诉求,STS地理课程基地以项目学习为依托,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搭建项目学习平台。
在文化与制度建设层面,学校通过各类会议、材料、主题征文的形式,面向全校推出了“三类丰富课程”教学模式理论。项目学习作为其中的第三类丰富课程,也是最高层次的课型,首先在课程基地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应用。为了指导和规范项目学习课型的开展,《项目学习评价表》《学生活动记录表》《学生校本课过程性评价单》等一批学习评价文件先后编制并投入使用;为肯定和推动项目学习课型的开展,“青企奖学金”“恒丰奖教基金”等面向学生、教师的专项奖励基金相继设立并有序运作。
在学习环境创设层面,基于“营造可视化的教学情境”的诉求,学校改建、拓建和新建了一批创新实验室,与地理相关的就有天文实验室、矿石实验室、中草药基地、生态农场等;天一科学院E学习平台、市中小学天文联合会网站等在线资源库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项目学习的领域,丰富了情境的可视化手段;测光仪、SID监测仪、月球仪、矿石标本、中草药植物等设施设备的配置,为项目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装备支撑;紫金山天文台、阳山火山地质公园、中国药科大学等专业台站、科普基地、高校与学校的联合,则为项目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
2.设立名师工作中心。
为实现“树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的诉求,学校通过教师自荐、教研组推荐、部门推荐等多种形式,在各创新实验室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促成了教师特长、专业发展,学生兴趣、个性发展,学校特色、优质发展三者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关系。
如笔者领衔的天文巡星工作室,联合地理、物理、艺术等学科的多位教师,共同出谋划策,提供分类指导,确保了学生在跨学科项目课题(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监测网络建设、月球陨石坑研究等)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技术原理、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科学性、准确性。
名师工作室的设立,不仅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室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培养教师,带动了一批教师向一专多能的具备跨学科教学、项目教学能力的复合型、多元型教师转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
3.建构核心知识模型。
“社会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强调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紧密结合,注重体验与探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要科学开展“社会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其关键在于核心知识的梳理及模型的建构。
核心知识的梳理,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册、选修5册)中的重难点知识,也要结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如“中学生学天文”“矿石鉴赏”)的特性需求,甚至是与高校相关课程(如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的衔接。梳理的第二步是建立层级式的知识树,将核心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因果、从属或并列等各种关系直观、明了地呈现出来。第三步是购置或设计、研发教学模型,通过物态或非物态的模型建构,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立体化地予以表达。最后一步将是真实问题、原始问题的提出与导入,项目学习主阶段的开始。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核心知识提出的真实问题开展的项目学习,改进了核心知识的赋存情境、表达方式与传导方式,结合教师对规范化研究方法的指导,可以探索并形成校本化的项目学习课程体系模型架构,如项目引入方式、研究方法、操作程序、评价体系等;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研究精神与能力,而且养成关注社会、关爱社会的人格品质。
以“创新实验室”为载体,结合项目学习教学理念,在对核心知识进行模型建构的基础上,地理课程基地构建了“3+1”的课程体系,“3”指“三类丰富课程”,包括科普型、基础型和研究型三种;“1”指北京大学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
1.科普型课程。
科普型课程指利用基地资源,以体验为基本形式的,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为主要目的而开设的项目体验课程。
比如,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中有关“天体与星空”“太阳系与地月系”等章节的核心知识,地理课程基地设计了野外观星“天一观星营”项目、“科普实验与科技制作”项目,指导学生开展星空观测(辨识星座与亮星、观测日面与月面、观测大行星与深空天体等),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简易日晷、简易望远镜等),实验设计(彗星彗尾实验、陨石冲击实验等);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选修二中有关“海岸”“海洋水体”等章节的核心知识,基地设计了“天文巡星夏令营”项目,利用暑期带领学生赴浙江舟山等地开展活动,除观星外,还指导学生观察钱塘江口地貌,舟山群岛基岩海岸、砂质海岸,舟山朱家尖岛潮汐涨落规律等地理现象,基地还向上海交大“走向深蓝”海洋夏令营推荐了优秀学生。
2.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指结合学科核心知识,在普通教室或创新实验室开设的,以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素养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学习课程。
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节中,基地设计了“移民外太空”为主题的项目课程。课程通过真实问题――“火星一号”移民火星计划作为导入,探讨了“火星在哪里”“火星上为何没有生命存在而地球上为何有生命存在”“应去哪里寻找外星生命”等问题,不仅解决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等),而且以项目为载体,营造了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引入真实问题的探讨,架设了连通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作为最高层次的项目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及能力为主要目的,仅面向少数对地理及其交叉学科的项目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开设。
比如,中英天文合作“月球陨石坑研究”项目是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的演化”“月球概况”等核心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面向部分学生开设的。在此项目研究中,学生使用美国宇航局近月飞行器拍摄的月面图像,分析了月球陨石坑的类型(简单型撞击构造、复杂型撞击构造、多环盆地)、分布(正反面、不同纬度)、形态特征(深度、直径、结构特征)等,合作撰写的《Practical Measuring the depth of simple craters》等两篇论文顺利发表。比如,“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项目组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有关“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一节教学的基础上,使用Sky Quality Meter-L对无锡市区光污染的地区分布、地平高度及方位分异、时间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实地测量与数据分析,据此撰写的论文《无锡城市夜空光度测量研究》不仅顺利发表,而且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国际天文学会普及办公室向学校发来函件,邀请项目组师生加入国际夜空光度监测网络Globe at Night-Sky Brightness Monitoring Network项目。
4.大学先修课程。
大学先修课程指学校参与的北京大学先修课程(APUC)项目,主要面向学有余力且有意向报考高校地学专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的优秀学生开设。
篇2
关键词: 《国际贸易地理》 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关联,从而考究地区之间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诸因素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关注于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商品的供求、交换、运输和销售等状况。从学科定性来讲,《国际贸易地理》是经济地理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部门地理学,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侧重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有关的经济活动。正因为其学科特性,通常作为物流、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从教学与实践来讲,《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甚至称之为“工具学科”也不为过。无论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人员,还是从事国际物流行业的人员,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地理知识,是最基本的从业条件。新版的教材修订说明直接指出了本学科必须与时俱进的事实:由于全球经济贸易态势的不断变化,也因为本教材的特点,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内容和相关数据。再加之适逢所有相关学科的全面教学改革,《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较为成熟。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更应该由始至终贯彻创新精神。在现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应当本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原则,从多方面深化《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教学改革则是使得教学活动永葆创造性的必经途径。鉴于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特别是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加上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国际贸易地理》学科本身研究的正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贸易,为了使教学与实际相符,学科本身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材的修订。从教材最新版与上一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使用了新的体例,每个章节前都列明学习目标,每一章节后都有小结、关键名词、概念和复习题,此为其一。其二,上一版教材总论部分的第四章世界自由经济区从书本中完全删去。从体例的改编我们可以预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将会更加直观,也更加主动。相对应的,过去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作出调整。通过这次课程的改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观念将会得到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义也必须得到具象化的执行。根据笔者的摸索与理解,《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应该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另外,不得不注意到,新的媒体工具的出现和普及(如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微博的风靡、聊天软件使用的日常化等)也为《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教学开展方式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频繁进行互动,深切地体会到《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不可能脱离这些现代化的媒体工具,而这一变化也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现今的职业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改革强调“教”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此种观念值得商榷。《国际贸易地理》是物流、商务英语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而学科课程的设计必须为专业服务,同时也必须为职业教育本身服务,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能掌握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观念却被表面化地理解为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在教育与评价学生的时候过于强调技能操作的模式化与标准化,使得学生容易变成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个标准却缺乏创新精神的“工匠”。诚然,《国际贸易地理》课本当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在新的体例下连学习目标和自测题目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但由于《国际贸易地理》涉及知识面非常广,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十分多,再加上工具学科的属性本身要求学生的掌握程度不仅仅要熟记更要灵活运用。所以,现今花样百出的“课堂互动”、“竞赛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强调学生识记能力的提高上,仍然以熟记世界各贸易区的经济贸易概况为主,仍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在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下来之后可能知识点是记住了,却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知道了朝鲜盛产人参,文莱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这又有什么用?”
(二)教材内容滞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国际贸易背景下,贸易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职业教育讲求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依然故我的沿用信息陈旧的教材则无异于刻舟求剑。现今为止最新版的教材是2010年出版的,虽说已经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更新了相关的数据,但其实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时效性,造成更新的数据本身的应用时间很短,“过期”很快。例如课本的第二部分分论的第二章“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欧盟”此节的内容中提及“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而现今欧盟形势多变,希腊退出欧元区,而英国在近来也萌生退意。这些动态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忽略也不能僵化,教师在备课与授课的过程中就增加了工作量,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压力也相应增大。
仅仅关注数据的即时更新远远不够,展示数据与信息的形式本身也亟待更新。因为数据与知识最终将为实践服务,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本身就是以文字资料为主,配有少量的表格。由文字与数据组成的传播媒介不能说传播效率低,但从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与方法来讲,贸易环境与区域经济特点这些较为直观的材料,被编者以文字与数据抽象化,再经由教学这个传播间接经验的途径被学生习得,其有效信息的命中率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将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概况以崭新的形式在教材中具象化,也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实践环节不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教学活动来说尤其如是。在全世界范围的金融风暴之下,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屡屡探底,唯独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态势较为平稳。这不得不归功于职校教育的与时俱进与贴近实际,职校的高而平稳的就业率源于职业教育本身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运作,实习环节多,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特有的制度。由此看来以《国际贸易地理》为必修基础学科的物流、商务英语等专业应该不缺乏实习的机会。其实不然,尽管在学制3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学生拥有1年甚至更多的实习期,但这些实习未必都能做到专业对口,不少学校为了追求高实习率往往不惜安排学生到非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甚至是与专业毫无联系的一线流水生产岗位,此为专业实践环节的实际不足。
其次是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不足。如果说针对专业的实践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具备岗位需要的技能与素养的话,那么针对课程的实践则是这些基本技能与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对于《国际贸易地理》这种工具型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现今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尤其是多媒体的完全普及使得教师可以用PPT展示图片以补充课本中直观材料的不足。但这些不能改变学生学习仍然以“习得”为主。笔者虚心观摩学习过多节《国际贸易地理》的公开课,互动学习、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在这些课堂中,学生鲜少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即便是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当中,学生最多只能在虚拟的环境中思考“印度尼西亚有哪些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这样抽象的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僵化。
《国际贸易地理》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空间特征显著,然而教材的编写却鲜少有配套相关图表,多数以文字和表格来代替。在多媒体教学器材没有普及的时候,教师一版通过挂图、模型等器材展示。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教学器材已很大程度地普及,在实际的教学中配图、模型等的工具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也的确使教学效果有所增强。同样由于网络的普及,海量的资源与数据都可以在不同的教师之间共享,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在网络上搜索相应的资源。例如在讲授印度的地理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热带季风季候特有的风光图片;在讲印度的经济的时候,可以展示一些介绍印度风光的视频等。但资源的共享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而这些弊端,使得课程改革在变革的表面下,变得僵化而雷同,而教师的教学创新,也被这些所谓“新”的教具所束缚,失去了独创的灵魂。资源的共享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计的惊人的雷同。个别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上免费共享,其余的老师就自然将之下载来参考和借鉴。此种现象本来是有益的交流,慢慢地发展成几乎所有老师都从网上下载。结果笔者发现,两个城市的教师在讲授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贸易概况时所用的课件竟然几乎相同。教师都是先从网络下载课件,然后看着课件备课,而非根据教学实际来备课,哪怕是细微的加工也欠奉。资源共享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则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越来越少的教师自主开发新的课件,更别提根据教材内的数据设计动态普片、自行剪接视频资料了。
三、深化《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振兴依靠的是教育,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创新精神是不可能“教”出来的,正如前文所言,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实践方可习得。同样,实践能力也不可能是“教”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亲身感受地“做”出来的。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素养与技术的并肩提高,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舍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管《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内容信息量极大,即便是想要在课堂上将知识如数展示一遍也有难度,但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对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取舍与加工。诸如欧盟的发展过程,西欧主要国家的贸易概况等信息,学生在将来需要运用到的时候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那么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详细讲述。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际操作。这里提出的实际操作并不是给出案例题目让学生练习,案例无论多逼真也是抽象的,只有实际操作本身是具体的。笔者所在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造物流实训室、实训平台等高模拟的硬件设施,并且充分地投入使用。让学生自己组队,分别组建外资进口商、中介、物流公司等,限定公司经营的章程,让学生真正地“经营公司”。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考虑诸如这样的问题:印度尼西亚缺乏有色金属,因此向其出口有色金属可能有比较好的销量。
(二)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
受教材出版与再版的时间限制,教材没有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与现实状况完全相符。这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收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数据,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只有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才可使学生“学在当下”。
结合时政热点,首先是让学生“放眼世界”。例如,国际经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通过学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国际经贸合作与交往取决于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由此产生的商品需求,更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本身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又例如讲东亚地区的贸易概况的时候,讲到日本发达的渔业,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可以结合近来日本严重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福岛等地方的核泄漏事故,讲明日本的渔业出口受挫的事实。
结合时政热点,其次是让学生“关心身边事”,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有人质疑,我们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地理》,不是“乡土地理”,如果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岂非喧宾夺主?首先,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只能应课程的需要,并且严格控制比例,乡土地理知识只能为教材本身的学习任务服务,国际贸易地理的知识永远是“主菜”,乡土地理知识只能是“配菜”。其次,乡土地理知识的增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不少学生曾向笔者表示,不打算将来从事外贸工作,对“外国盛产什么东西”、“贸易环境如何”等问题并不“感冒”。例如,在讲跨国公司的时候,笔者就用乡土地理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课堂上提及笔者所在区的花东镇有着不少跨国公司,例如联邦快递、风神汽车、广州本田等。
(三)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加强课程实践。
笔者一再强调,实践能力是“教”不出来的,可是靠学生自己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除了要在课堂上贯彻外,更加要在实践环节得到贯彻和体现。在上文中笔者提及,在职业教育当中学生并不缺少实习的时间,然而这种实习却是有量却未必有质的。对于专业实践如此,而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却几乎为零。加上《国际贸易地理》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对于世界各国贸易概况教师也的确很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但笔者并不认为就此应该放弃本课程的实践,相反应该加强,其中经验证具有可行性的就是结合区域本土资源此种做法。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首先是充分利用本土信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内容以世界各国贸易环境概况为主,笔者在授课之余会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某个具体的国家与地区,我们本地有什么货物可以向它出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讲,立足于本土的具体条件,问题就显得实际得多。例如笔者学校所在地――广州市花都区,就向欧洲国家出口相当数量的皮具制品。那么笔者在讲述欧洲贸易概况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分析,像瑞士、英国、丹麦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因此具有奢侈品的消费能力。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其次是充分利用本土企业。与其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未必对口的单位“深度实习”足够的时间,不如让学生大量地在真正对口的单位去“浅度观摩”。因为“深度实习”意味着学校必须与单位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单位也要进行负责的资源调配满足实习岗位的需要。而“浅度观摩”包括设置“观察员”、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几种灵活的模式,不会影响单位日常的生产,又能使学校与多个单位进行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大量地,对口地了解真正与课程有关、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四)结合新兴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技能与时俱进。
很多人认为对于《国际贸易地理》,所谓创新教学就是用新兴的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和教学,而笔者认为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远远没有被充分利用。现在教师用得比较多的无非就是PPT,除了将以前用板书和挂图做的事情全部由电脑代替而已。要做到通过教学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达到让学生技能与时俱进的目的,就需要不仅把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作为手段,更用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创造出新的教学环境。
虽然说教师的活动称之为“教学”,但我们整个过程却是“先学而后教”的,因此对于各种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教师都应该比学生先掌握和熟练。就教学媒体工具而言,除了PPT,还有PHOTOSHOP、FRESH、DVDCUT等多种简单而容易操作的媒体软件,但笔者眼见很多教师都只使用PPT。而事实上,《国际贸易地理》很多内容如果用动态的形象展现出来就会更加直观。
参考文献:
[1]苏广实.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本科;多样化案例教学;案例设计、选取;案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C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用性强、表达形式多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各高校计算机以及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基本思维及方法,进而学会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应用等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计算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当中,能够把计算机与专业课程更好的结合,编写相应的程序来解决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信息使用的素养。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的入学成绩偏低,基础较差。教学实践表明,之前的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目前C程序设计教学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教学状况
C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关键基础课,为后续学习的许多专业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但是从国内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实践本科院校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教材内容大而全,脱离实际需求
计算机发展速度快,C程序设计教材内容多,大而全的知识往往让学生只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编程思想、程序设计的能力及利用编程解决本专业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2创新型实践重视不够
C程序设计的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主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能力,没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C程序设计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撰写作业等情况核计)+期中成绩+上机实验+期末成绩组。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1.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动手能力较差
2合理设计教学案例
C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程序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现实、最具操作性的平台。所以对地方本科院校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改革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按部就班从第一章开始讲,而课本的安排都是语法在前,举例说明在后。语法知识繁多且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引出当堂课的语法及重难点等知识,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案例,有效的对知识点串联成珠,高效的完成课堂内容,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本名课程兴趣的目的。多样化案例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该名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着实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1案例设计、选取原则
教师备课时,首先当把每一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出来,然后设计案例的模式,最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只有经过精心设计、选取的案例,案例教学才会有保障,才会被学生所接受。以下是多样化案例设计、选取的原则:
(1)案例应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常见问题作为切入点是最佳的。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课程当中来,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2)一堂课上的案例不宜多而宜精,综合案例数量、难易程度要适中。案例太多,学生的思维难转换、易混淆。在能够讲清楚课程知识点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的案例。增强学生对整堂课程的把握度和理解,引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一定要能抓住重难点。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是一定要把握重难点这条主干线。学生刚学很难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这样也就很难将其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案例时,尽可能将抽象概念、难懂语法知识融入到案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即抽象概念具体化。
2.2案例多样化设计分析
根据地方性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多样化案例教学法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施,他们分别是:一种是使用flash软件做成的动画案例教学,一种是基于语句、语法等知识点的基础案例教学,一种是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
(1)动画案例教学。在讲授过程中确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再精选能够说明、反映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在案例的设计中要巧妙使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或Flas设计软件。注重案例的生动、形象,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能灵活运用。例如:指针是c程序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能够灵活运用指针解决c语言中的问题,也就掌握了该课程的灵魂。但是,指针本身的概念和使用都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以下图1是用flash做的一个案例,课堂效果非常好。
图1flash指针案例
(2)基础知识点案例教学。该案例的设计主要是基于零散较多的c语法知识、选择条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利用案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而是懂得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语法知识。
我们在设计案例时,教学内容是关键,把每个知识点、概念讲解清楚,找到贯穿整条学习内容的主线进行设计,从而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循环控制语句时,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出使用循环语句的原因,该语句的作用是和优势在哪里。然后介绍三种常用的循环语句,对比这三种语句的联系及区别。最后设计一个适当的案例把内容贯穿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三条循环语句的功能及执行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比照本宣科的效率高,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短学期综合实验教学案例。综合实验教学案例不仅培养学生如何学习C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素养。在课堂中,案例教学实施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不是把案例一个一个堆积起来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是要在案例教学的牵引下,加强管理、多种技术方法结合的手段。
3案例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实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1)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非常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C语言。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实验课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很容易懒散,效率非常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一味的就想着现成的答案。针对种种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实验课程采用任务和分组的方式完成,由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每个组由喜欢学习、较贪玩但性格相近的学生组成,每次上课完成一个或者某一个案例当中的某一块,案例由教师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教师可以抽取其中某几行代码考核学生,如果能够非常流畅的把代码写出来,则说明是学生本人编写的。采用实验结合案例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须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多媒体现在比较普及,对于C语言来说它是一种工具,在教学时,把相应的程序运行给学生看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有些趣味性的案例。如在教指针时,用一个推拉的游戏,形象化的说明指针是如何使用的,明白其真正的内涵,每个指针的指向是什么含义。而网络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有很多的定义或者程序源代码受时间等的影响可能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不够透彻。
4总结与展望
案例教学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学以致用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既解决了学生对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也解决了C语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综合实验案例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也增强其学生之间的感情,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案例教学必须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计算机更新较快,C语言的教学也是在不断创新、探讨中进行,在以后的教学课程中,将根据学生、学校的特点,不断提升、探索更好、更适合的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吴海花.多样化的求解法在C语言解题中的妙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93-295.
[2]曾夏玲.案例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3:92-95.
[3]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白孟尧.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4]廖剑华.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教法研究,2011,5:157-158.
[5]李晓玮.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283-285.
篇4
【关键词】中职 中国经济地理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09-02
在初中阶段,地理并非主要科目,很多中学不重视,导致学生认识不到地理课的重要性。笔者对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商贸专业学生的地理知识摸底调查发现,有70%左右的学生对地理知识不了解。由此可见,与其他中职课程相比,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无疑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采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使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不仅可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中国经济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中国经济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一、中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生活化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学会共同生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也将“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教学内容应该源于生活,并把知识应用于生活。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因素,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中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生活化符合目前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也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生活化教学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科的优势
中国经济地理是中职财经类和商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中国各地区经济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实用性的人文地理课程,主要内容有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贸易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这些经济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生活化是中国经济地理这一学科的巨大优势。
(三)生活化教学迎合中职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当前中职学校入学门槛较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仅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自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但他们在学习中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动手能力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爱思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建立他们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乐学并且学有所得。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经济地理课程任课教师应依据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采用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让经济地理课堂充满活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把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中国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中职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设计适合学生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实际的案例,进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相关资料,使知识具有亲切感。例如,地处玉林的中职学校在学习经济地理的课本内容之前增加玉林概况一节内容,让学生了解玉林各个县市的位置、有什么传奇故事、有什么特产、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大企业等,并配上当地的旅游景点、特色小吃的图片和视频。学习内容贴近本地生活,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亲切感,就会觉得中国经济地理知识有实用价值,从而积极投入学习。
2.挑选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经验较近的材料,使知识具有真实感。教师不仅要多体验生活,更要善于抓住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中国经济地理事物及现象,加工设计成生活化的教学例子。例如,在讲影响经济布局的人口条件时,展现学生平时办事经常排长队、春运搭火车拥挤等图片和视频,学生平时有过这种体验,所以感触很深。
3.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巧妙结合,使知识具有时代感。经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应该经常收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事件内容,有选择地纳入到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1.剖析新闻热点,展开教学。在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每次课安排10分钟进行新闻事件演讲,或者播放新闻事件,让学生从经济地理知识的角度进行点评,既关心社会时事,又提高分析能力,复习和巩固了地理知识。
2.播放生活视频,激发兴趣。经济地理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对旅游资源的介绍,如地貌、水景、动植物、气象气候、园林、建筑等。这些旅游资源都是实实在在的,仅凭教师一张嘴不可能像用视频播放的形式那样具体、深刻。例如,播放东北地区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奇特的火山岩熔地貌、独特的民族风情、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当地的特色小吃,等等,学生对视频展示的这些内容惊叹不已,特别是对于没有见过冰雪的南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产生实地考察的想法,想亲自去看一看这些旅游资源。
3.创设生活情景,探究新知。优秀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某部分内容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生活现象可作很贴切的案例时,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利用问题,巧设悬念,激起疑惑,启发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经济评价时,播放有关工业、农业、生活中用水被污染的画面,让学生讨论水的用途和自己家用水的情况,想象如果没有水,人类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自然会想到水在生活中重要性,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4.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时,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毕业后要开一家奶茶店,是否可行?如可行,又如何选择店址?通过讨论,学生会有比较统一的答案。从思考题中,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影响某一经济活动布局的一些因素,如资源、资金、消费人群(数量、年龄构成等)、技术、店址、交通,等等。事实上影响经济布局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产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对象,要考虑的因素侧重点有所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选择。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课堂上的教学大多是感性的认识,要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应将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地理知识。一是布置富有地理知识的教室,如在教室贴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布置经济地理知识板报等,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职教育相当重视实践教学,这促使中国经济地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商贸专业及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三、对中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第一,师生关系要和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是授课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
第二,教学内容要开放。教师既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发展化、开放化、地方化或者身边化,适时地选用与教学有关、学生熟悉或想要了解的时事材料。
第三,教学方式要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现生活的多彩,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经济地理的关注度。
第四,教学时空要拓展。实施生活化教学,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空间,教学时间也并不一定要固定在每周4个课时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春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把中国经济地理课置于社会生活中。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通过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联结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淑敏.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3)
[2]高茂良.中职中国经济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
[3]余红銮.浅谈中职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上),2012(5)
篇5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76-04
一、引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16年,第一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档氖导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部分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基础,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
二、研究方法
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13级、2014级、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贡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贡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贡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12级49人,2013级35人,2014级28人,2015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篇6
关键词:无线充电传感网;CDIO;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60-03
一、引言
2014年6月,在国新办举办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新闻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证实了国家将推动600所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战略。该战略提出的背景是,我国目前拥有10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其中绝大部分与国家重点培养的211与985高校在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等方面高度雷同。211及985高校注重科研与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强调对前沿或不成熟技术的跟踪与持续深入。但是,社会上广泛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成熟技术的使用和集成创新,重视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任务,并不强调个人理论上的深入。因此,目前高校过于追求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上对应用型、团队型人才的需求。
虽然很多研究者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目前的大量研究只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不足。此外,传统教育模式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师资、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这些要求所带来成本是高校难以负担的。因此,导致目前大量高校即使知道培养的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要,就业率不断下跌,但是仍然不得不继续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缓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我们提出以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2015年广西高校科技研究项目“大规模无线充电传感器网自适应充电及路径规划研究”为基础,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科研平台,设计信息类专业中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以此为试点,探索一条更高效、低成本的人才培养道路。
我们计划结合CDIO[1][2]工程教育模式来进行改革,它是目前国际上一个正在受到日益重视的人才培养方法。CDIO的主要思想是围绕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及运作(Operation)这4个工程项目开发的主要环节来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它的特点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在具体实践中增加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实践应用的设计和组织管理,大型项目的运作和协调,技术的运用和实现,思维能力和世界观及人生观等)。可以看出,CDIO是具有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们将CDIO的综合性和目前本校已经开展的基于无线充电传感网项目的前沿性相结合,利用当前已有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的低成本性,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选择以具体范例研究改革“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作为试点,通过在多个年级和班级的应用,获得了初步的教学改革经验,为持续深入推进整个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无线充电传感网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网络的生命周期成了制约网络长期部署及应用的瓶颈,不利于传感器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通过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3]的自适应充电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采用无线的能量传输技术,网络中部署若干台充电车,将电能以无线的方式传输给能量即将耗尽的节点,可以极大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本项目在已有的周期性、静态自适应充电机制的基础上,主要考虑非周期性和动态的网络因素对充电车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路径规划、实时控制、分布式调度等理论,建立适用于大规模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节点与充电车的自适应充电模型,规划短距离的充电车行走路径,在合理时间内访问需要充电的节点并完成充电,提高网络生命周期。
本文作者所在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实验室、控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力系统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9个相关实验室,拥有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工业控制计算机、单片机开发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装置等一批软硬件设备,满足项目开展的需要。
三、CDIO简介及标准
1.CDIO简介。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提出的一种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法[4][5]。经过20多年的实践、研究和改进,该方法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功推广到了数十个国家。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以工程项目管理中,从开始的项目构思、过程设计、具体实施到系统运行的一个完整流程为背景,设计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课程模式和实践方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边做边学。这样可以由实践引出理论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出自内心的兴趣。在此过程,学生不仅能积累良好的学习经验,而且能以更实际和直观的形式理解专业理论,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扩展应用。
2.CDIO标准。CDIO能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得益于其规范而严谨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从它被创建之初,MIT及多个国际组织就对它的内涵、形式、实施及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范,便于不同的学校采用。此外,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对CDIO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扩充,使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基本的CDIO教学标准有12条[6][7]:(1)通过项目为实例让学生参与;(2)教学目标;(3)与项目实例结合的教学计划;(4)项目实施的工程化导引;(5)项目的设计和实现;(6)项目具体实践环境;(7)多方面的综合性学习;(8)培养学生主动性;(9)培养教师实践能力;(10)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11)综合性学习评价和考核;(12)教学评估等。围绕这些标准,可以设计具有综合实践和理论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CDIO目前已经在推广过的学校得到了广泛认可,社会承认度也很高。以这些标准为中心,实施的高校可以加入适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环节,也可以与其他实施CDIO体系的高校进行课程联合和交换,促进多方面的交流和互补。
四、以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为例设计基于CDIO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
1.背景。由于对CDIO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不适宜立即推广到整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我们选择信息类专业最基础的专业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作为试点。长期以来,虽然“程序设计基础”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教学效果不佳。综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兴趣度不高。学生主要希望能学习目前比较热门的编程语言,但是“程序设计基础”主要是教授学生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比较枯燥。
(2)学生动手机会少。目前学校能安排的上机时间只是一个学期不到20学时,这对于掌握深入的编程技巧远远不足。
(3)学生课后继续跟进学习较少。虽然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有电脑,但是课后主要的活动是娱乐,主要精力并不会主动投入到复习和扩展学习上。
(4)学生协作机会不多。课程的学习主要依靠个人学习为主,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的基础,导致学生之间的协作较少。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利用目前已经开展的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为背景,设计课程实例,把最新的科研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一个大型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最后,由于我们已经开展了前期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定的研究基础,能以较低成本提供实践环境和内容给学生进行参与。
2.实施方案。我们将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分为4个模块,分别对应CDIO 4个方面技能的培养目标。
(1)大规模网络部署的构思。在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节点,这些节点需要协同地开展监测、跟踪、定位等工作。为了满足用户在实时性、低成本、能量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节点需要采取不同的部署策略,例如:随机部署、区域部署、栅栏部署、兴趣点部署等。选择合适的部署策略,并且编写模拟实现的程序,是学生编写程序的基本任务。完成该模块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构思的能力。
(2)充电模式的设计。在网络中,选择哪些节点进行充电,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比如:有10个节点的能量即将耗尽,如何选择最短的路径,让充电车访问所有的节点并完成充电,对网络保持持续的监测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将被要求设计合理的充电模式和路径规划,保证网络持续工作。该模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网络模拟的实现。如果将整个网络工作的过程展示给用户,是关系到网络能否得到用户支持和信心的关键。网络模拟需要开发直观的图形界面,考查学生综合使用不同软件工具的能力。此外,模拟展示的环境需要呈现各个学生负责模块的结果,这需要学生协作完成模拟器的开发。
(4)网络的运作。系统评价的指标是网络能否按用户的要求正常运行。学生需要协作地把不同的网络功能组件实现并联调,使得网络可以稳定地开展工作。教师通过评价网络运行的效果,考核学生的能力。此外,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
五、效果和经验
1.改革的效果。经过将一年多的改革试点,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教师通过课程的改革,获得了更多的提升的空间,对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实际的开发能力。并且,通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建立良好的融洽的亲近感情,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
其次,通过项目式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获得更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的锻炼,由原来的单一重复和模仿练习转变为多重的任务型和开发性训练,从被动地完成作业转变到作为重要角色参与项目并完成自选模块,从参与过程中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慢慢适应并追赶,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兴趣得到明显提高。
另外,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其他课程专业知识,同时更积极参加课外挑战比赛,如:程序设计大赛。
取得的这些成果说明,当前的改革思路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当前的模式。
2.改革的经验。通过回顾改革的整个过程,我们总结了部分的实施经验:
(1)教学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但要保持实际。学生产生厌学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长久不更新,缺乏新意,和社会需求脱节太大。如果能选择一个当前社会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背景,将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套上华丽的外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具体实际的内容,更具有可探讨性,可以吸引学生深入参与到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环节。
(2)教学方法上需更侧重放手给学生探索。传统教学存在教师掌控全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的缺点,这样大量的学生只会等待老师灌输知识,缺乏主动性和自学能力。通过CDIO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很高的学习自,由接受“鱼”转为开展“渔”。学生在探索中的错误,将被淡化,更多得到的是鼓励和支持,进而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
(3)教学手段上更注重实际项目为背景。CDIO突出工程项目为背景的教育,我们以当前开展的科研项目为背景,能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对于学生,可以了解最新专业科技前沿的信息;对于老师,可以让更多本专业的学生关注科研动态,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4)教学资源的选择需要结合网络化和虚拟化平台。教学资源缺乏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学的一个方面,购买实体教学资源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占用教学场所。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化和虚拟化教学资源库,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给学生进行选择,同时大大降低教学过程实施的成本。
(5)重视科研与教学的关联。长期以来,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是分离的,导致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学,自己的科研成果也无法让学生接触。通过本次改革的试点,我们将科研与教学进行了相互融合,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总结
当前社会亟须大量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有宽广的构思、设计、协作及动手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仅仅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以我们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无线充电传感器网络研究为例,设计基于CDIO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多维度的人才培养。通过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试点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获得了初步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改革进行融合,寻找具有更高经济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案,培养能力更全面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耀林,陈友荣,周莹.CDIO教学模式指导下网路工程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0):107-109.
[2]陈季萍.CDIO模式下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5):107-108.
[3]陈雪寒,陈志刚,张德宇,曾锋.C-MCC: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分簇的多MC协同充电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35(10):2231-2236.
[4]裴玖玲,孙少杰.基于CDIO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5):48-49.
[5]薛凤.基于CDIO的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0):216-2017.
篇7
>> “冷作钣金专业”一体化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职业院校任务引领式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实践 任务引领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CAD/CAM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一体化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基于项目化的高职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开发与利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实施 校企合作一体化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建立一体化教学公共实训基地的探索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中职酒店管理实训基地推进“产教研一体化”的探索 校企一体化下的汽车实训基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如何建设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高职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刑事一体化实训课程初探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经营性实训基地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任务驱动式《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一体化教材开发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张立富.人力资源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40-51.
[6]缪宁陵,等.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12):62-64.
[7][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9-23.
篇8
[关键词]龙岩万安 风化壳离子吸附性稀土矿 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54-1
风化壳离子吸附性稀土矿床是是在含矿原岩经表生作用使稀土元素在次生富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经历了内生和外生作用两个阶段,前者是成矿物质来源,后者对成矿物质“加工”,使其富集具有工业价值的地质体。
1成矿地质特征
1.1区域成矿背景
矿区位于大地构造华南褶皱带东部的闽西南拗陷带的胡坊―永定隆起东缘、大田―龙岩凹陷带中段北部;位于福建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重要的成矿带的浦城―龙岩Ⅲ级成矿带之白莲―古田Ⅳ级成矿远景区内,区内含矿花岗岩岩体分布范围广,风化壳发育,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越。
1.2矿区成矿地质条件
在矿区内广泛分布海西―印支期灰色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γ43),次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的肉红色钾长花岗岩( γ52(1)c)。海西―印支期灰色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γ43),岩石中粒或中粗粒似斑状结构,粒径2―5mm,主要矿物组分为钾长石(30―35%)、斜长石(20―25%)。石英(25―30%)、黑云母(2―5%)。呈岩基产出(溪口岩体),为姑田岩体的一部分。
1.3岩石类型及蚀变情况
矿区内稀土矿成矿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次为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及辉绿岩,蚀变为高岭土化、硅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
2含矿风化壳发育特征
2.1风化壳类型
矿床以离子吸附形式赋存于风化壳中,含矿风化壳一般风化程度较高,化学风化较强,主要形成硅铝粘土型和砂土性风化壳。硅铝粘土高岭石型风化壳主要为酸性、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在表生风化作用条件下,铝硅酸盐矿物、长石等形成高岭石、水云母等粘土矿物,多呈灰白色、土黄色、砖红色,有的呈母岩原色的砂土、亚砂土状壳层覆盖于基岩之上,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的赋存部位。
2.2风化壳的垂直分层结构
矿区风化壳结构层发育、保存良好,风化壳特征从上到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2.2.1表土层为腐殖土层(A),厚约0~0.5m,呈灰褐色、深褐色,成分主要为植物根茎、腐植叶及少量泥质土。
2.2.2全风化层:包含粘土层(B)和砂土层(C)。①粘土层一般厚约0.5m~6m,平均在3m左右,个别大于12m。本层风化完全、彻底,呈土黄色、砖红色,由粘土(70-80%)、石英砂(20-30%)及脉石英碎块等组成。②砂土层一般厚约5-30m,局部大于30m,呈土黄色、砖红―浅肉红色,有的呈母岩原色,成分为石英(20-35%)、粘土矿物(50-60%)及部分残留长石碎粒,土质疏松。
2.2.3半风化层(D):呈淡肉红色、浅灰色,较坚硬,呈砂状或松散块状,主要由长石 (40~50%)及石英(20-30%)及粘土矿物(10-30%)组成。
2.2.4基岩层(E):呈肉红-灰褐色,似斑状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结构。岩石坚硬、完整。岩石发育硅化,绿帘石化,是稀土矿的成矿母岩。
3矿区矿床类型及稀土矿富集规律
3.1矿区矿床类型
矿区平均品位(∑REO):0.091%。根据稀土配分结果,本区Y2O3的配分值为2.67-57.28%,平均为21.44%;Sm2O3的配分值为1.56-4.41%,平均3.27%;Eu2O3的配分值为0.23-0.78%,平均0.43%;Tb4O7的配分值为0.17-1.01%,平均0.47%; Dy2O3的配分值为0.71-3.25%,平均1.92%; ∑Y为7.12-69.45%,平均20.07%; ∑Ce为30.55-93.87%,平均79.93%; ∑Y/∑Ce为0.11-2.27,平均0.27。根据“南岭五省稀土资源远景调查”协调会议纪要划分原则,按三分组划分:轻稀土LREE(La-Nd)平均为76.23%,中稀土MREE(Sm-Gd)平均为8.89%,重稀土HREE(Tb-Lu+Y)平均为14.89%。
3.2矿床富集规律
根据万安矿区、武平金桥矿区、长汀中坊矿区的有关资料,归纳有以下规律:
3.2.1水平方向上矿化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如图)。
3.2.2在垂直结构上具有一定分层型和差异性。
由图3可见呈“凸”型,上贫,中下富。产生这种形式可能与三个方面有关系,①与粘土矿物的含量有关,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离子吸附相(其中所占比例一般为7.56-99.89%,平均为66.78%);②与介质的酸碱度有关,介质在弱酸性-中性条件下,稀土元素与HCO3-等酸根结合成络离子,在水介质的参与下,经迁移、分异在风化壳的有利部分形成次生富集成矿;③与风化壳的厚度有关,基于100个工程控制事例总结:据统计孔深10m的为84个,其中REO品位0.1%为74个,占88.10%,占工程总数的74%;孔深
4结论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一,随风化作用加深风化壳化学成份有显著变化,其中SiO2、TiO2的含量变化不大,Fe2O3和Al2O3相对降低,K2O+Na2O大大增高,钾钠比也相对增大;其二,矿石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离子吸附相(其中所占比例一般为7.56-99.89%,平均为66.78%),其次为矿物相(赋存于独居石、磷钇矿、褐帘石、锆石、榍石等花岗岩副矿物中);其三,矿体存在的风化壳主要以“戴帽式”为主,局部为“残留式”和“全覆盖式”。 矿体富集于山头山脊向边坡山谷逐渐变薄;其四,不同成矿母岩风化层粘土矿物成份也不同,一般为高岭石、多水高岭石、埃洛石、铁埃洛石、水云母等。综上所述,其结论对于后期的稀土矿寻找,改善浅钻验证方式,扩大找矿成果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颐,《福建省新罗区万安矿区稀土矿调查实施方案》,2010年.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应用现状;应用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应用这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以一个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技术就是近年来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更能满足学生对新时期课堂的要求。接下来,本文就对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行简单探讨。
1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学中一种科技性较强且比较“前卫”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相比,有很多优势。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个多元化的课堂中进行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本上静态的内容动起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通过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科学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很多应用优势,但是在现阶段的地理课堂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还不是很乐观。例如,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时间很难做到得心应手的应用,并且,初次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所以,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第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的达到促进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作用。无论应用哪一种教学手段,都需要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充分的考虑,才能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挥最大的作用。
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3.1由多媒体技术引出课程内容: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多媒体技术引出课程内容的方式,就是一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即将进行的课程内容起到铺垫作用,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动画视频,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可以将地球的的圈层结构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地球的结构,也感受到地球内部的神秘。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程理解: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中课程中的难点内容,尤其是自然地理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讲的主要是气压,洋流,气旋的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相对抽象,给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总结知识点,播放气压等自然气象变化图,使课本上静态的内容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使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我们很熟悉但是有很陌生的内容。熟悉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陌生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气压以及风带的不同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时候影响。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3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地理课堂:课堂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更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选修一“天体和星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课堂环境。天体和星空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探索和向往的神秘领域,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投影技术,将星空的影像投影到教室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有更高的学习情绪,更好的学习状态。
3.4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能力测评:阶段性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测,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固定的检测时间会使部分学生的学习计划被打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建立一个自主检测平台,定期将地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在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适合的时间进行检测。这种灵活的检测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检验,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结语
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得到稳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永成.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
[2]王建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04)
篇10
关键词:地理课程;内容标准;比较分析
一、中韩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分析
1.中国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我国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突破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传统理念,建立模块和主题形式的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见表1),将地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中必修三大模块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选修以主题形式呈现,主要是7个应用地理主题,包括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覆盖了理论、应用和技术三大地理层面。必修模块强调基础,选修模块体现个性发展,三大必修模块构成一个主干,7个选修主题课程作为补充。
2.韩国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韩国地理(社会)课程标准组织结构,打破必修和选修结合的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只设置选修课程,包括韩国地理、世界地理和地域理解三大主题。在内容上分为一般课程和深化课程,一般课程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主要指韩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深化课程是补充和升华,主要指地域理解。3.中韩两国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比较从课程设置结构的数量看,我国地理课程由10个部分组成,而韩国仅含3部分,我国在地理内容上的划分更加细致。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看,我国采用必修和选修形式,3大必修模块在一定层度上反映我国比较注重基础学习,选修主题有7个体现个性化,而韩国只是将课程分成三个部分,未设置必修课程。如果仅从数量看,我国选修课程数量大于韩国,但从课程体系看,韩国整个高中课程都属于选修内容,故其选修容量大于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韩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从高一开始便可以选修学习,起步时间早,课程选择更加灵活,但是缺乏系统性。
二、中韩地理课程内容选取分析
1.中韩地理课程内容选取相同点
(1)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为人地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文关怀培养。中韩都围绕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以及两者相互关系展开课程内容的编排,在课程目标上也有体现,如我国三维目标中(见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韩国也在选修3地域理解的课程目标中提出“体系性地接触与地域理解相关联的地理性环境的相互作用、历史性起源与发展、对各地域社会环境变化有效理解的方法”等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地理能力。两国都大量选取地理信息课程内容。例如,我国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包含GPS、GIS、RS、数字地球,韩国则在地域理解模块中地域理解的过程与方法部分展开;我国对课程学习目标分类中,划分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强调培养学生地理能力,韩国的课程学习目标别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调世界观同时,注重结合本国国情,体现国家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例如,韩国比较注重开展爱国教育、关注国土统一、民族团结、小国地域观和人口老龄化;我国则加入台湾回归问题、环境保护、人口问题、计划生育、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相关议题。
2.中韩地理课程内容选取差异性
(1)韩国地理课程内容国际地理和国内地理界限较为显著(表3),但各个选修小主题的内容没有明显的界限,每个选修主题都包含系统地理和应用地理;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例如,选修2中主要由世界的文化、世界的经济和人口构成。而我国对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的界限进行了相对明显的区分,例如,必修1偏向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必修2注重人口和经济分析,必修3强调区域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内容选取上小主题综合性偏弱。(2)两国虽然都关注国内地理问题,但国情不同,关注内容不尽相同。例如,我国是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所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变成关注焦点,故在必修1中用3个章节强调地球环境,必修2的3个章节着重讲述人口,必修3强化环境、人口和资源观;而韩国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中等发达国家,选修1强调区域政治、国家统一问题,选修2对国内人口老龄化、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的问题做了重点论述,选修3关注将土地集约与利用。(3)韩国地理课程内容选取更强调个性化,注重培养“创意人”。如在选修3地域理解中,为理解地域的发展过程,从地域、时间、社会化,以共同体、区域、国家、全球为对象,实施地域资料收集、事例研究及比较分析方法,进而多视角分析政治经济性矛盾与共存,国际互联网时代的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讨论矛盾与共存的问题,凸显培养“创意人”特征。我国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做了严谨详尽的论述,虽然学习内容明确,有利于开展计划性学习,但抑制地理科学的开放性,虽然我国在必修和选修中也渗透了全方位分析地理问题的思想,但未将其作为一个专注对象。
三、对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建议
1.适当放宽应用地理和系统地理界限,凸显地域特色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四大特征,这些特征应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每个部分。相较于韩国的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和内容选取,我国在凸显综合性和开放性方面做得比较突出,而韩国课程内容选取在凸显地域性和开放性方面占据优势。我国地理课程组织结构可以适当放松系统地理和应用地理界限,凸显地域特色,增加课程灵活性,让地域性不仅仅在区域地理汇总凸显,增加中国特色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中,在实际教学执行过程中也要关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与时俱进加快修订符合最新国情的地理课程标准
韩国较为及时地调整地理(社会)课程标准,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虽然过于频繁地修订课程标准可能会对地理教育造成一定冲击,但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调整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中不适应新要求的内容不可避免,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作为“发展人”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未富先老,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资源消耗过快,利用率不高;环境破坏,生态效益低下;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压力增大,面对这些新时代的特征,适当加快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相关素养,争取在教育领域领先他国一步势在必行。
3.努力做到课程内容标准“精而简”
我国可吸收借鉴韩国的“纲要化”课程内容形式,对具体学习内容进行简洁化处理,给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较大的调控和选择空间,增加课程内容选择的灵活度和弹性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建议适当减少课程内容,减轻学生压力,加强地理课程内容深度,努力融合地理课程与不同领域科学的内容,注重培养多样化的地理观,落实社会对高综合素养人才的要求。
作者:肖素平 刘利科 钟娅琳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省宜章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 上一篇: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定位
-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