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低碳循环 耦合 结构 途径 国有林区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54-02
一、引言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许多国有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森林资源结构严重失衡,国有林区深深陷入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之中。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在2010年的两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林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林业要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
(一)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界定
低碳循环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为指导,以高效能、高效率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则是一种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林区低碳循环经济,是指在林区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增加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构成
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低碳循环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国有林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实施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中就形成了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此系统的结构构成图如图1所示。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
1.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循环经济手段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循环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高维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系统是由低碳循环经济、低碳循环社会和低碳循环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循环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循环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3.复杂性。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系统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发展低碳循环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低碳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4.涌现性。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四)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保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利用、林业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循环经济,特别是要把资源循环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途径,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资源利用、资源回收、能源生产利用、污染物排放等的各个方面,实现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的永续发展。
根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异同点,立足我国当前国情,以两者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为基础,将“3R”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态”系统,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之路,以克服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单行发展的困境。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致力于两个重点:
第一,以低碳经济补充循环经济的能源缺口,同时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则形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此一来,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无法解决的能源循环困境就可通过低碳经济要求的低碳、零碳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而得以破解;低碳经济单行发展的现实经济效益瓶颈也可被循环经济突破,从而刺激个人的低碳消费、企业的低碳生产和林区的低碳流通,推动国有林区低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在具体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整合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运行环境“软件”及技术“硬件”的相似性,积极推行能促进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相应措施和相关对策,实现两者正效应的叠加,做到一举两得。
三、国有林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监测
1.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按照碳汇和减排的要求,加强林业低碳循环森林培育业的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推进科学经营,加强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能源林等商品林的建设以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营造,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二是在森林培育全过程中,科学整地、施肥和抚育,减少土壤、化肥以及林木腐解等释放的CO2量,并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森林培育的减排。
2.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将管护区落实到山头地块,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强化管护人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森林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管护经营责任人参与分配森林资源培育成果的机制。
(二)遵循3R原则,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森林资源(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循环利用
实施清洁生产,既需要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推动,又需要有企业微观层面的执行。在企业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提高森林资源循环利用率。林业企业的生产方式是:“木质或非木质资源―产品―剩余物―产品”,它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充分和最合理利用。实施清洁生产要求企业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回收处理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产品和服务的森林资源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废弃物质的排放;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的耐用度和抗变性;尽可能提高森林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强度;尽可能强化相关森林资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
(三)建立区域产业代谢,构建林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建立林区低碳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化体系,建立绿色森林资源原料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林副产品加工、种植和驯养产业,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的生态观光、旅游业,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多重需求;发展高科技绿色森林产品深加工业,用高科技来发掘森林资源的无穷价值;强化森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维护森林资源未来发展潜力。可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化体。
(四)实施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增强低碳消费意识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宣传低碳农业相关知识,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行动;加强媒体和公众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引导企业逐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低碳经济”形象,促进企业完成低碳经济目标和指标。
(五)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继续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林木生物质能源是直接来自光合作用的木材,以及根、茎、叶等采伐剩余物和刨花、碎木、木屑等加工剩余物,还包括各类可作为能源的木制品废物等。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在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规划与措施,以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六)加强政府对林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要加强政府对低碳林业发展的指导,制定农村新能源发展利用纲要和专项规划,提出低碳循环林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研究低碳循环林业的统计方法和考核指标,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源效果评价机制。
研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撑森林资源低碳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广低碳循环林业技术并建立林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经验,大力推广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林业机械节能减排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市场化的政策工具,探索发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建立广泛的碳交易机制,使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服务市场化。
建立林产品低碳认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低碳林产品实行低碳认证,并给予这些林产品一定价格补贴,改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C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L11CC14)]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李斌.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2.韩宝华,李光.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3.张秋根.林业低碳经济探讨[J].林业经济,2010(3)
4.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0(6)
5.陈钰.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及对策分析―以河西走廊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篇2
关键词 动画 场景设计 地域特征
民族性问题是文艺作品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动画也不例外,在民族文化需要振兴的当下,地域文化逐渐又被大家重新关注起来。一方面,地域文化的注入会使短片的特色和风格更加鲜明,以至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至于被湮没,对下一辈的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注入可以给动画更增加一种内在的灵魂,具有一种新的生命。而地域文化在场景设计中的表现为地域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应该对动画场景设计中地域特征的表现来进行一些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关于地域特征的解释并不多,字面意义上地域特征是指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特征。“地域特征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这是关于地域特征可查证到的直接解释,笔者认为如果仅仅将地域特征解释为自然方面的表现未免有些狭隘,地域特征还应该包涵人文风情方面的内容,地域特征是自然地域和文化地域的双重表现,它在动画中的表现又是另一种形态。
地域特征在动画中场景设计中一经表现便与整个动画合而为一,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域特征,仿佛是动画的另一处灵魂,也是动画成功的一大要素。场景的设计通常是以剧本为依据,为某一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活动和剧情发展的背景空间进行有框架要求的设计。而这个背景空间需要有具体时间和空间的架构,这个架构的平台来源于真实并高于真实,地域特征就是最好的根基。任何动画的场景设计都需要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特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设计元素,在表现地域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师再进一步的美术创作。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动画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动画设计成熟,领域宽广,不同的地域都有所尝试。其中大部分作品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利润,分析他们的优秀作品则不难看出,地域特征在动画场景设计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表现空间。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大片所钟爱的表现内容,其表现的领域宽广,题材广泛。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文化传统约束较少,在自然主义的影响下探索自然的各种地域,《狮子王》的非洲大草原,《海底总动员》的深海,《人猿泰山》的雨林等等,其丰富性足以满足荧幕前观众的视觉享受。同时美国建国历史短,缺乏经典故事,它只好放眼全球,借鉴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从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到埃及传说《埃及王子》,从法国经典文学作品《钟楼怪人》到希腊神话《大力神》都取到了巨大的成功。恢宏大气多是美国动画里的场景具有的一大特征,上述的动画就都证实了这一点,都创造了票房奇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相同之处在于同样都奉行“拿来主义”,从世界各国吸取题材,不仅创造了日本版的孙悟空也有日本动画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正是这种开放性才缔造了日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既然取材广泛,其表现的地域特征自然也丰富,与美国一样日本动画中描述的地域也是丰富多彩,早期的日本动画更是明显,大量的模仿欧美动画,到了后期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两大风格走向,机械工业风和民族自然风,以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机械工业风,动画中的场景多为未来设定没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可言。而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民族自然风,地域特征在他的场景中表现极为明显,多以乡村自然和小城镇为主。没有美国式的恢宏大气,更多的是清新自然与神秘奇幻。
篇3
关键词:长江河漫滩、地层特征、基础类型
中图分类号: P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河漫滩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周期性泛滥的产物,是分布在河床两侧,经常受洪水淹没的浅滩。在河流中游,河漫滩一般为砂土所组成。河流下游,河漫滩一般为粘性土所组成。南京处于长江中下游地段,长江漫滩区广泛发育。其漫滩相地貌兼具长江中下游地貌特征,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晚~中更新世冲积相沉积物、白垩纪沉积岩,土层以软~流塑亚粘土和稍密~密实的砂性土为主,总体分布不稳定,其下为泥质粉砂岩,长江漫滩区以软弱场地土为主。本文通过实例对南京长江漫滩相地貌的地层及基础类型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二、工程实例分析
实例1、某拟建筑物包括2个25000 m3甲醇储罐、3个10000m3HAC储罐及配套建筑(泵房、醋酸尾气吸收器、污水池及中和池)。其中25000m3甲醇储罐直径39.0m,重量27578吨;10000m3HAC储罐直径29.0m,重量12784吨。
(1)地基土的构成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原位测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在勘探深度范围内(0.00~58.0m),本场地地基土岩层可分为五大层十二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1层碎石素填土:杂色,以碎石为主,碎石含量60~70%,内充填粉砂,回填年限3年左右,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0.60~2.30m,层底埋深:0.60~2.30m。
①-2层素填土(粉细砂):为水力泵送所形成,灰褐色,中密状态,局部稍密,土质极不均匀,回填年限3年左右。其中J22、C19、C20孔为松散状粉砂夹淤泥质土,J23、C23、C24、C25为淤泥质土夹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变化大,该层层厚:1.90~7.50m,层底埋深:2.90~8.30m。
②-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粉砂:灰色,流塑状态,夹薄层粉土、粉砂及少量贝壳、腐殖物,粉土、粉砂单层厚1cm左右,局部呈互层状,土质极不均匀,切面稍有光滑,具轻微摇震反应,该层干强度中~低,韧性中~低。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5.10~10.40m,层底埋深:12.70~14.10m。
②-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局部流塑状态,粉土、粉砂单层厚度1~2cm,局部呈互层状,土质不均,切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层干强度中~低,韧性中~低。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4.90~6.30m,层底埋深:18.00~20.00m。
②-3层粉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互层: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局部流塑状态,粉土、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单层厚度2~3cm,土质不均,土切面粗糙,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1.90~4.10m,层底埋深:21.20~23.50m。
②-4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局部流塑状态,粉土、粉砂层厚1~2cm,局部呈互层状,土质不均,切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层干强度中~低,韧性中~低。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2.70~4.40m,层底埋深:23.90~27.60m。
③-1层粉砂:灰色,湿,中密状态为主,局部夹薄层软塑状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单层厚1cm左右,粉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园形或亚园形,级配不良。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6.80~9.70m,层底埋深:32.80~35.40m。
③-2层粉砂夹粉质粘土:灰色,粉砂为松散~稍密状态,粉质粘土为软~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单层厚度2~3cm,土质不均匀,粉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园形或亚园形,级配不良。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0.90~2.10m,层底埋深:34.10~37.30m。
③-3层粉砂:灰色,湿,中密状态,局部密实状态,局部夹薄层软塑状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单层厚1cm左右,粉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呈园形或亚园形,级配不良。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8.10~11.30m,层底埋深:45.20~46.10m。
④层卵石层:灰色~灰绿色,稍~中密状态,卵石砾径3~5cm,磨园度较好,卵石含量60%左右,内充填中粗砂,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1.50~2.30m,层底埋深:46.90~47.7m。
⑤-1层强风化泥岩:褐红色,岩石强烈风化成土块状,用手可捏碎,浸水软化,该层矿物成分显著变化,组织结构基本破坏,标准贯入实测击数皆大于50击。该层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场区普遍分布,该层层厚:2.70~3.40m,层底埋深:50.30~50.60m。
⑤-2层中风化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层理清晰,呈泥页岩状,该层组织结构基本完整,岩芯呈长柱状,岩芯采取率大于90%,完整率大于90%,局部有裂隙,裂隙充填粘土矿物。该层浸水易软化,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未穿透。
表1-1参照室内土工试验指标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注:回归修正系数:γs =1-(2.884/√n+7.918/n2)*δ。
表1-2、综合确定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推荐值
注:⑤-1层地基承载力系根据野外鉴别及地区经验提供。
(2)基础分析评价
拟建储罐(包括2个25000m3和3个10000 m3,其中25000m3储罐直径39.0m,重量27578吨;10000m3储罐直径29.0m,重量12784吨)荷重大,浅部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其设计要求,须采用桩基础或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土的分布特点结合地区经验,可供选择的桩基型式有钻孔灌注桩和静压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因③-1层粉砂呈中密状态,埋深在25.0m左右,厚度在8.0m左右,因此建议以③-1层粉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少于3d,设计时尚应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条件许可时,③-3、④、⑤-1、⑤-2层也可作为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
实例2、某码头拟新建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和5000吨级散货泊位各一个。
(1)地形、地貌、地基土的构成及其主要特征
勘察场地位于长江岸边。场地地貌单元为长江河漫滩~长江河道地貌。
①层素填土:黄褐色,稍湿,可塑状态,土质较疏松,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②-1层粉质粘土:灰黄,湿,可塑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孔隙较发育,韧性一般,稍有光泽。场区大部分地段分布。
②-2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灰色,软塑状态,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粉砂呈薄层状,其单层厚度
②-3层粉砂:灰,稍密,级配一般,摇震反应迅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软塑,土质不均匀,粉质粘土单层厚度约1--5mm不等,量约10--15%。场区普遍分布。
③-1层粉质粘土:灰绿色,湿,可塑状态,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③-2层粉质粘土:灰黄色,湿,可塑状态,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土质较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③-3层粉质粘土夹粉砂:灰,湿,软塑状态,粉砂呈松散状态,量占20--25%左右,土质不均匀。场区大部分地段分布。
③-4层粉质粘土:灰绿,灰黄色,稍湿, 可~硬塑状态,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切面光滑,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⑤-1层强风化凝灰岩:灰绿,灰黄色,呈碎块状,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岩体较破碎。场区普遍分布。
⑤-2层中风化凝灰岩:灰绿,灰黄色,块状构造,岩芯呈长柱状,较完整。该层未穿透。
表2-1根据物理指标按场区工程实践经验确定承载力设计值:
表2-2各土层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建议值表:
(2)基础分析
通过对地基土进行分析,根据拟建码头特征并结合场地情况,应采用桩基础,桩型可采用预制桩,以③-4层粉质粘土作为桩端的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应大于1倍桩径。
篇4
[关键字]铀矿床 构造控矿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84-1
仁差盆地区域上位于南岭东端与武夷山南端交汇处,呈NNE向,盆地向北延伸至福建省,在粤东北出露面积约200km2。铀矿床位于仁(居)差(干)断陷盆地南部,属火山岩型铀矿床。区内地层单一,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根据目前地质勘探程度,该矿床受构造作用影响明显,属典型的构造控矿。
1 区域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
盆地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次为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以NNE向为主,次为EW向和NWW 向。 NNE 向的鹧鸪隆断裂、猪麻坝断裂是盆地的主要控盆控岩构造,它控制了盆地的形成。鹧鸪隆断裂构造的这种体制变革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是该仁差盆地热液成因铀及多金属矿床的导矿构造。猪麻坝断裂倾向与鹧鸪隆断裂相反,共同组成仁差地堑式断陷盆地。
2 构造对铀矿床的矿体控制特征
矿床产出于麻楼断裂带,并受NNE向组构造联合控制。
麻楼断裂带是一大角度逆冲推覆构造,既是矿床的导矿构造,又是该矿床的含矿构造。目前认为该构造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由于区域挤压运动造成局部寒武纪地层覆盖在上白垩地层之上,在燕山运动尾声力学性质变为张性,导致火山喷发,次火山岩浅侵入。
F1构造为北西向构造迁就利用东西向麻楼构造带的产物,是麻楼断裂的主构造,其产出部位恰处于寒武系浅变质岩与次流纹斑岩的交界处。走向295°,倾向南西,倾角50~70°,延伸大于2km,宽0.5~2m。呈舒缓波状,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点。充填变质岩、石英砂岩、次流纹斑岩等角砾。
F1在成矿前期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其成份有脉石英、变质岩角砾,伴有弱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出现早期褪色带,构造力学性质属压性。成矿期:含铀热液沿构造带活动,可见赤铁矿化碎裂岩、紫黑色萤石胶结的角砾岩及萤石脉、玫瑰红色方解石脉、沥青铀矿脉等,构造力学性质为张性。
成矿后期:沿F1或其附近,形成挤压破碎带、充填构造泥、高岭土等,见滑动镜面、水平擦痕,构造北盘向反时针方向扭动,活动不强,仅使带内矿体错乱或稍有贫化,力学性质属压扭性。
F1经过了压性—张性的一个完整序列,在逆冲推覆时,基地寒武纪变质砂岩覆盖在盆地上部,形成一个有利于铀成矿的圈闭构造;随着火山喷发,次流纹斑岩侵入,使F1 由一个冷构造变为热构造,为含矿热液提供热源;火山活动结束后,岩石冷却,次流纹斑岩与变质砂岩形成一个明显的刚柔岩性界面,矿体就定位在这界面里。成矿模型成矿前期区域挤压作用,为成矿热液提供最理想屏蔽条件;在成矿期构造张开,铀从热液中沉淀出来。
矿区除F1构造外,NNE向构造发育。矿床内规模稍大的几条NNE向构造,以大体平行和等间距的构造形式出现,横切麻楼构造带(F1)、火山岩及变质岩,使岩层产生相对位移。现已查明的有12条。此组构造,走向10~25°,倾向则以F2为界,以西倾向北西,以东倾向南东,倾角70~85°,宽10~30cm,延伸几十米至500m。
早期充填物为围岩碎屑,属左旋动;成矿期充填紫黑色萤石、赤铁矿、玉髓、沥青铀矿,构造性质属张性;成矿后期充填高岭土、断层泥,属右旋扭动。NNE向F2、F4、F6、F8、F10与NWW向F1截接复合部位,裂隙尤为发育,岩石破碎,铀矿化有明显加富。工业矿体主要集中于F22~F12之间460m范围之内。矿床西段最大的4号矿体就是受F1和F2夹持控制,东段最大的19号矿体就是受F1和F8夹持控制。
根据2007、2008年地质钻探工作成果,即深部矿体主要赋存在与F2和F8的侧伏部位,在剖面图上呈人字形状。根据2007年γ测量,可见明显的异常晕圈,晕圈与F1构造走向一致,同时在NNE向构造上可见晕圈加强,并在这些构造走向上延伸,说明了F1构造有过大规模的含铀热液活动。由于多组次级构造的释压作用,岩石破碎,含矿热液顺着构造流动和岩石裂隙中渗透,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铀矿物沉淀,矿床定位。
3 找矿前景与方向
王玉生等借鉴国内外近年来找矿新经验和新理论,认为矿床很有可能隐伏着富矿大矿[4]。在已有的勘查程度看来,矿床各矿体严格受F1 和NNE向构造夹持控制NNE向构造组中数F2和F8成矿意义最大,F2 构造是NNE向鹿子坑断裂的南部延伸,该断裂东部控制279铀矿床。F8 侧伏深,且与19号矿体走向一致。
该两组NNE构造走向铀矿化情况都没有控制到边,找矿潜力巨大,是以后勘查的重点。同时,火山作用本身也是一种应力-岩浆-热液作用的过程,由于次火山岩结晶分异作用和流体与熔体的分异作用,推覆体与次流纹斑岩的破碎带中也有铀的富集。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 ]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4, 767-769.
[2] 余达淦.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思路( Ⅱ)[J]. 铀矿地 质,2001,17(6):257- 265.
篇5
关键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在现今的新的经济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题,单单发展经济的落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低碳经济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为特征,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1],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有长远的经济战略意义。
一、我国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开发水资源、矿产和原油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次,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利用效率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迫切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节能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方式的大转变,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由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变,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它是一种环保科学的经济形态,旨在高效利用清洁能源,能源技术创新,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内涵之中,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体现清洁生产,促进高排放企业的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低污染,倡导保护环境,尽可能的利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生产,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环保两者双赢;低能耗倡导节约资源,生产开发低能耗产品,节约资源,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
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的宣传低碳环保的优越性,使企业的员工充分了解大战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优越性,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支持低碳环保型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生产中,很多的企业对环保型经济的认识并不足,很多情况下还只是一味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大力的进行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要在企业文化中凸显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越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从而促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国家政府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发展战略
指导企业行动的方向与方式,例如:大排放、大能耗企业的主动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员工拒绝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与使用等。
3.企业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与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根据产业结构冗杂不合理的现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应当生产小排量和节能型新型汽车,降低污染与能耗,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三地产业”,努力自主创新。
4.大力开发新能源,促进技术创新,开发利用低碳产品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且能源资源有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再生资源却越来越少。这就加剧了资源紧张的形势,同时也伴随着高污染与高能耗,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不断,威胁人类生存。因此,企业必须要促进技术的创新,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产品[2],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渐的代替造成高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得经济朝着环保经济型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是意味着减少生产,降低生产量,从而导致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而是意味着生产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环保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企业要想长远有前途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环保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够真正的与世界接轨,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篇7
关键词:中国经济;低碳经济;法律规制;路径选择
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兴起与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并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大多数国家就发展低碳经济已基本达成共识。我国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承担履行国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法律规制内涵界定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5年,在英国召开的“向低碳经济迈进”的高层会议之后,低碳经济概念很快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越发重视本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与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问题。所谓“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国内外学界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并未形成共识,尚未给出一个确切而统一的诠释,这充分反映出各国基于自身国情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诉求。国内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清洁能源开发和高效利用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创新制度设计为契机,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标。
(二)低碳经济的法律特征
从法律层面上剖析低碳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广泛性,低碳经济涉及到建筑、消费、环保等多个行业,低碳经济法律调整的内容也日渐增多;二是多元化,低碳经济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对传统法律关系的一种突破,它是以全球为基准点,包含国家、机构组织、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主体体现多元化的特征;三是非强制性,我国目前是以政策法和促进法的形式要求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多采用税收、金融、市场等手段引领低碳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缺乏明显的强制性特征;四是强调政府的责任性,市场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与外部性,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及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因此单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可能很难保障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公约、各国政府都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的阐释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发挥规制作用。法律规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反映了法律规范建立到具体权利义务实现的整个动态过程。法律对低碳经济的规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适当、目标与强制等三个方面。通过三个功能的充分发挥,将使低碳经济发展更加符合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将低碳理念转化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并实现环境利益与相关利益之间的公平分配。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法律规制,推进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现状
(一)隐含低碳理念的法律规范
中国一直将节约使用能源,加快研发节能环保技术,以环境指标、排放标准等作为国家未来制定发展规划的硬性指标,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奖励与惩罚并重,这其中也包含了气候变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单行法,这些主要单行法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导向与支撑作用,其隐含的低碳理念在相关法律的具体内容上均有所体现。
(二)蕴含低碳理念的政策和规划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及能源危机,为更好的履行国际社会责任及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分别加入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议定书》。从政府颁布的政策措施来看,主要包括:《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在政策措施中,政府会对具体减排任务、能源发展目标、气候变化的相关立法、排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等内容进行说明。通过颁布与实施蕴含低碳理念的政策和规划,政府从加入国际公约与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
(一)低碳经济法律规制体系存在立法空白
在法理学中,制度结构要以体系为基础,要求法律体系与制度结构保持一致性,不能够相互缺乏支撑,互不关联。从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来看,缺少一门专门的全国性、统一的法律,而不是分散在《宪法》、《环境法》等不同的法律领域,涉及的领域过于繁杂,加大了低碳法律制度间的协调难度,不利于互相兼容。此外,针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存在能源单行法律缺失的现象。
(二)现有低碳经济法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首先,受我国法制建设的传统影响,低碳经济法律具有条文受我国法制建设传统的影响,很多条文没有具体化,而更多体现为粗略化、原则化,虽然有利于应用的灵活性,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有的没有细化的奖励手段和奖励程序,缺乏足够的操作性,难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其次,在低碳经济领域存在政府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的现象,在现有低碳经济法律条文中过于重视政府的权利,而常常忽略了企业或个人的权利。此外,法律法规中相应的硬性数字指标数量过少。
(三)现有低碳经济法律的激励较弱
为了鼓励我国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措施,我国政府在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中专门制定了奖励激励政策,但从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仍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激励性政策措施多以政府采购、专向性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为主,多为依靠政府命令手段彼此孤立实施,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联动。第二,措施权威性不够,有关激励性措施的条文常用“具体办法由……制定”结尾,法律条文内容宽泛化,不够具体,立法机构层次较低,使得激励措施的权威性不够。第三,执法缺乏协调性,现有的法律政策缺乏具体的执行内容,多为原则性、政策性的陈述,执法过程中能否协调尚存疑虑,阻碍低碳法律规制建设的发展。
(四)现有低碳法律的监管机制落后
目前,我国低碳法律监管机制方面以形成行政机关监督为主,以社会团体与公众的舆论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但监督效果仍不能满足预期。一是现有低碳法律政策权力与义务的界定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政府、企业与个人应享有的权力及应承担的义务。二是执法部门执法依据与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依据与执法标准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于违背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可以起到惩罚作用,增加企业污染环境的成本。如果执法依据与执法标准不统一,将使污染企业很难形成稳定惩罚程度预期,导致执法效果及监管有效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我国目前还未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社会团体与公众在现有低碳法律监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不能有效保障低碳发展诉权。
四、我国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合理构建低碳经济法律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法制必须先行。根据法律效用最大化原则,构建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际的法律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理性选择我国低碳经济制度保障路径。通过合理评估政策与法律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利性,在政策性措施与法律措施之间进行合理抉择;在需要用法律规制的领域合理选择不同的法律方案;优先确立起我国所承诺的国际公约下的国内法保障机制。其次,酝酿制定低碳经济基本立法,并做到具体化,有针对性,而不是宽泛化与原则化,并作为统领其他相关子法的基本法律依据,并在其中明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等完备的权责体系。再次,梳理并修订现行低碳经济立法。在《低碳经济促进法》的引领下,加强对其他现有涉及低碳经济法律的梳理、修订,完善其相关配套法规与政策措施。最后,制定低碳经济专门领域立法。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经过充分论证,选取重点领域,有重点、分先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能源、消费、交通、财税、贸易、计划、就业专门领域的立法修法,以此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体系。
(二)提高个人低碳领域的法制观念
公众个体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更新公众个体低碳法制观念,有助于个体更加自觉地履行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首先,进一步加强公众个体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政府部门、媒体机构要承担起低碳经济的宣传责任,要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征、重要性等内容进行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个体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的理念,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促使企业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其次,进一步提高个人低碳领域的法制观念。低碳经济的法制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物,要想被大众认识并且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宣传、激励等多种措施加强公众对低碳领域法律内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公众的正当诉求政府环保执法部门要给予支持,甚至可以适当给予公众作为主体提出诉讼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强化公众监督的作用。再次,进一步约束和引导大众选择低碳消费。不断扩大低碳消费知识教育,提高大众对低碳消费的价值认同和理性认知。完善消费立法,实时出台生态消费税、燃油税等制度,进一步拓展奢侈品与奢侈行为消费税的范围,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三)完善低碳经济立法的执行与监督机制
法律的实施需要明确的执行与监督机制的保障。完善低碳经济立法的执行与监督机制,使得我国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顺利实施。首先,建立专门的执法和监督机构。为了保证执法、监督行为的公平有效,需要分别设立低碳经济执法和监督机构;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的职责,限定执法主体的范围。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考察,切实提高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监督机构与执法机构分离,相互独立,分工明确,监督机构重点对执法队伍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其次,强化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为了保证低碳经济执法行为的有效进行,必须建立起以行政监督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众监督为辅助的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落实监督措施,强化低碳经济法律政策的落实。再次,拓宽公众参与及投诉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立法,授予公民基于保护气候、环境、资源的适格主体地位,完善公众的环境索赔权和诉讼权;保证公民知情权,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立法,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监督、救济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环境信息明确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张剑波.英国“低碳国家转型”国策的法制化特征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1).
[2]尹华广.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J].未来与发展,2010,(09).
[3]郑玲丽.低碳经济下碳交易法律体系的构建月[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21(06).
[4]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董战峰,於方,曹东.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的必然选择[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03).
[6]杨春平.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内涵及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
篇8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牛文元(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朱有志(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却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即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涉及到能源利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等多方面内容。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进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即将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低碳经济逐渐优化,表现为CO2排放增长速度放缓、CO2排放量减少、空气中CO2含量降低。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征:(1)以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发展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使用结构,降低碳强度,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装备制造业为重要载体,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特征明显,而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耗能效率。(3)以技术创新和交流为动力,降低碳排放量。以低碳技术促进制造业、电热、交通、建筑等部门实现低排放目标,开发和推广能源技术和CCS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终端用能设备效率。(4)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原则,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与现实问题
(一)历史条件: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能源产生强劲的需求。2008年,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表明,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翻一番多:2005年为17.42亿吨标准油,而2030年将达到38.19亿吨标准油,年均增长率为3.2%。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2010年之后不久,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①
2.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主体是工业,而低技术水平发展的工业又增加了高碳经济特征。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万亿元,出口规模处于世界第一,制造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低下,对资源和能源的依存度逐年增高,原料和原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因此,经济发展不仅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而且造成了环境恶化。
3.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碳排放降低难度。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一次性能源煤炭消费为主的国家。五十多年来,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消费的绝对消费量不断上升,其所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到2007年煤炭仍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69.5%。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这使得“高碳”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增加了碳排放降低的难度。
4.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资金、技术作为强有力支撑。新兴的低碳经济的重点是依靠能源技术创新与资金支持,推动强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利用清洁低碳能源,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要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碳排量降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始终面临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挑战。
(二)现实基础:资源、环境与人口
1.资源短缺时代下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对各种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能源和大宗矿产的需求压力尤为突出。
2.我国面临着是“消除”还是“优化”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压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现代化进程的迟滞与延缓更加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城乡关系由正常到失衡和不协调发展,以致城乡经济流通渠道狭窄、滞塞,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力。中国积极加入一体化进程,引进外资,促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和享受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利益,为世界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就在中国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这些国家摒弃了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目标,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人类生存环境、能源问题、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并且支持和发展绿色贸易,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市场。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国别问题,碳排放量正在急剧增加,见图1。低碳经济已影响到世界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国际间经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三)变化趋势:低碳经济下的工业化道路
1.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过许多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过程,而是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时再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转向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2.中国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从工业化进程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们收入及财富增加的过程,在人们分享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碳排放量也在增加。例如,英国、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后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与韩国。如果仅从年均排放量看,英国、美国碳排放量则低于日本与韩国,故人均碳排放量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碳排放情况。
3.中国工业化的技术创新要求。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依靠信息化和技术进步来推动工业化。通过技术进步,使工业化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上档次,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要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内,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分工的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②
(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路径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资金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的选择存在差异,见表1。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国家综合实力强,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以替代为主要手段实施碳减排战略;而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差异较大,民众低碳意识、认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目前其碳排放也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的上升通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选择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建立在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偏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较低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资金与技术障碍,但也具有后发优势。中国应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以“低碳装备”为主要实现路径,调整发展过程和发展内容,优化经济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走文明发展之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虽然目前低碳经济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但以往研究往往都是从各个领域多角度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主要从居民、工业、交通、热电、其他(商业、公共服务、其他能源)几个方面分析碳排放量,从碳源部门角度显示其评价思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从能源需求角度探讨了碳排放情景,涉及到工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朱有志(2009)依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从碳排放、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碳交易与合作五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林香娣(2010)、付加锋等(2010)初步探讨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如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探讨了指标无量纲方法,但并没有进行实证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2011)。本文在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装备”(装备制造业和装备思想)为低碳经济主要实现路径,参考学习其它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维度(本质维度)、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维度(目标维度)和低碳经济发展贡献维度(关联维度)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指标体系,在每个维度下按照一定的准则,分别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④,具体见表2—表4。上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设计,对于各指标的具体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篇9
关键词 南京;低碳经济;城市化;气候变暖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028-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05
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也是碳排放的最重要来源。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定量关系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8]。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存在下的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和模型预测方法[9-11]。在EKC的讨论研究方面主要从收入(或消费)的边际效应、制度因素和减排成本等方面予以解释。在低碳经济方面主要是研究低碳经济的模式、低碳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碳排放量预测等,对于城市发展与碳排放的定量关系研究较少。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当前正面临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的巨大压力,研究南京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的关联性对于努力探索我国城市发展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来定量化研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利用Moom soon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南京市增长模型,预测不同发展速度和低碳经济水平下2050年南京碳排放总量的变化,选择最优的低碳经济模式。
所用经济资料来自于南京市经济统计年鉴1979-2008[12],部分来自江苏省统计局资料;气象资料来自于国家气候中心信息资料室,能源和碳排放来源于中国能源年鉴。所有资料整理和模型计算采用SPSS13.0和Malable软件。
2 模型研建
2.1 碳消耗强度系数
G=ΔGDPGDP
C=ΔCO2CO2(1)
ε=CG(2)
其中,G为经济增长强度,GDP为经济增长量,C为碳消耗增长强度,为碳消耗强度。
2.2 碳消费预测模型
为了研究能源强度和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Moon 和Sonn[13]将能源投入引入生产函数,构造Cobb Douglas生产函数:
Y(t)=AKαE1-α(3)
南京能源98%以上属于区域外输入,假设完全依赖区外的情况下,能源的支出为:
R(t)=b(t)E(t)(4)
其中,b为能量市场价格。
经济稳态最优增长率为:
G=-1σ[ρ-(1-bΓ)A1/αΓ(1-α)/α] (0
式中:σ是风险厌恶系数,ρ为时间偏好率,1-α为能源产出弹性系数。当1-α>0时,即能源投入的增大会促进经济增长,当1-α/α
能源消费总量预测模型:
E(t)=ε(t)f(t-1)(1+ΔG(t))(6)
最佳能源消费模型:
E(t)=Γ(t)y(t-1)(g+1)(7)
E为能源消费总量,G为经济增长量,为碳消耗强度系数,f与y为经济增长随机函数,g为经济增长强度系数。
3 结果分析
3.1 南京低碳经济阶段特征分析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国际上通常用“脱钩”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实质。建立脱钩指标的目的在于检验一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寻求影响连接与可能造成脱钩的因素,作为制定适当脱钩政策的依据[14]。若CO2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不平行,即称经济体系产生脱钩现象。若经济增长率高于CO2排放增长率,即称为相对脱钩(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倘若经济驱动力呈现稳定增长,而CO2排放量反而减少,称为绝对脱钩(绝对的低碳经济发展)。Tapio[15]利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将脱钩指标再细分为连接(Coupled)、脱钩或负(Negatively)脱钩三种状态,再依据不同弹性值,再进一步细分为弱(Weak)脱钩、强(Strong)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负(Expansion negative)脱钩、扩张连接、衰退(Recession)脱钩与衰退连接等类(见图1)。2005年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25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俄罗斯,在6个时间段至少出现一次强脱钩,其中英国最为突出,一直呈现强脱钩特征。其余发达国家也以强脱钩和弱脱钩为主要特征。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虽然在某些时段出现过弱脱钩特征,但非常不稳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强脱钩是完全可能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努
力做到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更为现实。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经济区和最重要的城市群,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之一, 1978-2008年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倍以上,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极具代表性。
30年来,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呈现波动反复的特征(见表1),南京市经济已经实现不同形式的与能源消费脱钩现象,30年中出现能源高消费低经济增长的扩张负脱钩3次,较高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形式-扩张连接4次,经济发展实现与能源消费较好脱钩的弱负脱钩1次,强脱钩4次,其余为弱脱钩。这表明,南京市处于低碳经济水平较低的弱脱钩阶段,低碳经济尚不稳定,虽然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其能源消费总量也相应大幅增加,碳排放压力在较长时间依然较大,实现强脱钩阶段的较高水平的低碳经济尚需时日。南京市属于能源输入性城市,能源构成中煤炭和原油占绝对比重,其余所占比重较小;能源总量除个别年份(1994、2000年)均呈现上升趋势,各种能源中煤炭、原油和焦煤消费量上升速度较快,2000年后其增长的速度呈加快之势(见图2)。南京市尚处于明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碳消费总量压力较大。
3.2 南京未来50年低碳经济及碳消费演变预测模拟
选取1980-2006年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统计数据作为样本,代入模型计算出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对统计模型进行回归,发现方程拟和程度非常好,R2为0.982,其中除生产要素A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余参数均在5%水平之上显著。虽然生产要素变动不明显,考虑到技术进步对其产出的影响,仍将其保留在模型中。A=0.017 62e0.000 115 4 t。根据实际数据校正,设定固定资本折旧率为10% 的情况下,ε值为0.953。
模拟结果显示,在考虑最优经济增长模式的情况下,南京市经济在50年内保持5%以上的高增长,GDP总量20年翻3番,同时,保持了较高的能源强度,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2010-2030年20年内碳排放总量增加6倍,2030-2050年期间碳排放总量预计增加3-4倍,2050-2060年碳排放总量增加速度逐步减缓,大约在2058年左右实现负增长。50年内前期南京市预计为扩张负脱钩和扩张连接,2030-2055年处于弱脱钩阶段,2055-2060年才逐步实现强脱钩(见表3)。如果以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南京市在未来的50年内其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稳定的高水平低碳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将是以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为代价,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增长模式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不相适应。设定最优能源强度参数的模式下,南京迅速实现稳定强脱钩的低碳经济,能源强度小,同时能保持3-6%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碳释放量EKC曲线呈现倒U型,且在2015
年左右即达到了峰值(见表4),此后预计随经济增长碳释放量呈持续下降态势,真正实现碳排放的负增长,达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的。综合各种因素,南京近几年将延续模式1的增长模式,在2020年左右实现向模式2转变,其碳释放量峰值约出现在2028年前后。
从南京现有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比重占主体,且
2000年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明显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增速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也有明显的增速,但其比重仍小于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过小,且呈迅速下降趋势,表明重工业在南京市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见图4),而重工业是相对高耗能产业,不利于南京低碳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优
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比重,引进利
用先进国家低碳技术和资金是提高南京低碳经济水平的有效途径。强化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使南京在2020年前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使南京2035年前实现碳零排放,建成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论与讨论
30年来,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呈现波动反复的特征,
扩张负脱钩3次,较高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形式-扩张连
接4次,经济发展实现与能源消费较好脱钩的弱负脱钩1次,强脱钩4次,其余为弱脱钩。
不同发展模式南京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考虑最优经济增长模式的情况下,南京市在未来的50年内其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稳定的高水平低碳经济增长模式。最优能源强度模式下,南京碳释放量EKC曲线呈现倒U型,且在2015年左右即达到了峰值。
针对南京经济发展现状和碳排放规律,南京要在未来的20年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低碳经济,应该采取如下措施:①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代替规模发
展和外延发展模式;②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依靠科
技拉长产业链,减少碳排放;③注重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总量,科学规划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
减少拆迁量,加大城市森林公园和绿林建设,注重城、林、山、水、人文资源的有效结合,
建设低碳、环保、高效、美观的现代化南京古城。
总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探讨经济-环境耦合最优发展模式及其参数量的设定是今后区域低碳经济定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anice J, Francesca M. Moving on: Farmer Education in Integrated Insect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M]. Farmer Education in Integrated Insect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2009.
[2]Urban F, Benders R M J, Moll H C. Renewable and Low carbon Energies as Mitigation O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China[J]. Climatic Change, 2009, 94:169-188.
[3]Kei Gomi, Koji Shimada, Yuzuru Matsuoka, et al. Scenario Study for a Regional Low carbon Society[J]. Sustain Sci , 2007, (2):121-131.
[4]Jaber J O, Badran O O, Abu Shikhah N. Sustain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Role of Renewables as Clean and Secure Source of Energy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Jordan[J]. Clea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Policy ,2004,(6): 174-186.
[5]任小波,曲建升,张志强. 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的经济学评估[J].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7): 754-760.[Ren Xiaobo,Qu Jiansheng,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7): 754-760.]
[6]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8. [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3):12-18.]
[7]沈镭,刘立涛. 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J]. 资源科学,2009,31(8):1264-1271.[Shen Lei,Liu Litao.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and Energy Policies Options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09,31(8):1264-1271.]
[8]宋德勇,卢忠宝.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8-24.[Song Deyong, Lu Zhongbao.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and Periodic Fluctuations of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3):18-24.]
[9]朱守先.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2009,115(4):10-13.[Zhu Shouxian. On Levels of Urba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s[J].China Opening Herald,2009,115(4):10-13.]
[10]朱永彬, 王铮,庞丽,等.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 地理学报,2009,64(8):935-944.[Zhu Yongbin, Wang Zheng,Pang Li, et al. Simulation on China’s Economy and Predic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under Optimal Growth Path[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64(8):935-944.]
[11]于文金,邹欣庆.江苏盐城海岸带环境效应与产业调整定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2):188-192.[ Yu Wenjin, ZouXinqing.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bout Coastal Ocean of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8,28(2):188-192.]
[12]南京市年鉴编委会.南京市统计年鉴1978-2010[M].北京:统计出版社,2010.[Yearbook Editorial Committee of Nanjing. Nanj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1978-2010 [M].Beijing: Statistics Press,2010]
[13]Moon Y S, Sonn Y H. Produ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Application[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 189-200.
[14]Pan Jiahua. “Commitment to Human Development Goals with Low Emission: An Alternative to Emissions Caps for Post Kyoto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 Presentation at Side Event Hosted by Research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NFCCC COP9 December 1, 2003.
[15]Tapio.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 port Policy,2005,(12):137- 151.
Quantitative Study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Nanjing City
YU Wen jin1,2 YAN Yong gang1 ZHANG Chao lin3
(1.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gical Disa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44,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Coastal Disasters and Def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Jiangsu 210098, China;3.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y CMA,Beijing 100089, China)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国际社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逐渐流行的低碳经济概念。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发表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一些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加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而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化工能源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对化工能源的持续消费,必然会带来碳排放物的相应增加,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 上一篇:数控机床市场研究报告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