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时间:2023-08-07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篇1

《经济》: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目标。这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其难点何在?

黄洁夫:我国在2009年启动的第一阶段医改中,“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亮点,三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基本医药服务框架初步形成是这个阶段的最大成果,但改革的难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尽管试点工作取得一些改善医院微观管理层面上的成绩,但对宏观的医院体系改革顶层设计重视不够,现尚未触碰公立医院急需改革的核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的历史转折期,我国现行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羁绊,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大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这场攻坚战中将“发展”作为改革主线,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革路线图。

总理报告中讲的“医药分开”、“管办分开”要如何落实?“以药补医”机制破除后,用什么方法来补医?要解决这个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卫生经济的复杂问题,需要卫生、财政、发改委、人事、社保、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才有可能破解。“以药补医”是上个世纪50年代采用补偿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政策。80年代后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机制逐步蜕变,成为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在经济利益趋动下,“药费虚高”、“过度医疗”腐蚀了卫生队伍,我们现在必须破除这种机制。但破除后,应建立起合理的补偿医院正常收入和发展经费的相应机制。首先要改变现在我国医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事业单位”的属性,采用一种增加政府投入和符合医疗市场内部规律的经费补偿方法,使医务人员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奉献合理地得到体现,医院发展必需的经费也可得到保障。不要出现“断奶”后医院“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从而使多年来困扰医院的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设备较差、医护比例不合理、医学人才匮乏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面临“进退两难”的风险。要加强从国家层面上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统筹力度,把公立医院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链接,要将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因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财政、编制、教育、医保和医院等多部门的隶属关系均会对改革现行的举措产生制约和束缚,各级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去解决“药价虚高”、“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等具体问题,只会“按下葫芦又起来瓢”。医院为了其生存和发展,又会采用对应的手段去从医疗服务中“想方设法”地去挣钱,“堤内损失堤外补”,而使“看病贵”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认为,依靠现在设定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付方式等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会导致政府多个部门的利益冲突,进入一个盘根错节的怪圈,难以实现破除“以药补医”的目标,这可能是种“硬着陆”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困境,人民群众难以感受医疗服务费用下降的实惠,医务人员也难以调动积极性。

《经济》:您说过,公立医院改革应该立足于用更开放改革的态度去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医疗市场。这个医疗市场应该怎样建设?

黄洁夫: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当然应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要将公立医院逐渐引入“政府主导,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医疗卫生改革”的道路。对公立医院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政府的投入,使之在公共财政中占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也要考虑与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需要增加政府投入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卫生投入。政府目前的责任和做法只能是切实保障那些贫困的弱势人群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称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使那些有能力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的人与国家共同去承担、去分享不同层次服务的费用。要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补充医疗卫生经费的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市场,只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能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我们要承认医疗也是一个社会生产,而不仅仅是一个公众福利。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GDP每增长1%,其中就有0.5%是与生命科学产业直接相关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要不断向内向性经济发展。为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应该是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培育医疗卫生市场,解放医疗生产力,鼓励市场竞争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也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应该投入市场没办法做的领域,如边远穷困地区、公共卫生、慢病防治、大病救助和医学研究等,简单的说法是“基本”由政府办,“非基本”社会按市场规律办。我认为,不动员社会力量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基础的改革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经济》:北京市最近公布了“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政策和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推动医院大发展的举措。对此,您作何评价?

黄洁夫:我十分赞同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它可以打破挡住社会办医的“玻璃门”,把大医院的医疗资源释放出来,建立起医疗领域的要素市场和医务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个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公平竞争的平台,才能更好提供群众医疗服务。我十分赞成医卫组不少委员在小组发言中谈到的破解“管办分开”难题的办法,要打破这个并不能充分实现“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推进一个公立医院改革的“211”工程,国家应保障支持有限的公立医院,形成一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院体系,包括农村的2000多家县医院,城市的代表国家和地区水平的约1000家左右的“国家队”,100家左右国家级临床医疗科研中心,其他医院应按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在政府主导下分批、合理地进行改革,通过宏观调控将大医院的医生、设备和病人向中小医院分流:一些大医院可取消财政拨款,放开服务价格管制,实行有别于国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政策,可以办成“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和少许高档服务的专科医院,形成多元化的有活力的医疗市场。在政府有序指导下,改变我国医疗市场现在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而民营医院处于弱势,无法进入公平竞争,为脱离困境铤而走险,采用不法手段去欺骗群众的现象。就我了解,大多数医务人员是支持改革的,要充分相信这支800万的队伍是有觉悟、有能力的,只要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就会在改革的阵痛中诞生新的生命,医疗卫生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经济》:如此说来,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还不能完成公立医院的改革,还需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对吗?

黄洁夫:现行的医改设计拟通过调整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综合措施来补充取消“药品加成”后留下的这个资金缺口,我看执行起来会困难重重。因为我国政府设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很低,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不成比例。例如护理费,特护25院/天,一级护理9元/天,二级护理7元/天,三级护理5元/天。一台需要七八个医护人员配合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外科手术,手术费仅2000~3000元。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动不值钱,而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等却很挣钱,要怎样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才合理?“单病种收费”?一个病人往往有几个疾病,如何收?临床路径?取舍还是医生说了算,何谓合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牵一发动全身,搞不好会导致医疗服务费全面上涨,反而增加群众负担。3年来,全国财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对于全国近2万间医院来说,颇有杯水车薪之感。国家财政今年的医疗补助均摊到每家县医院仅有23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补这个缺口也是不现实的。

总理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我国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只可能给有限的公立医院提供财政保障和支持,所以应该打破医疗市场的垄断,给社会资本立体办医提供公平创业发展的环境,培育多元化的医疗卫生市场。在“以药补医”被破除后,让社会资本填补留下的医疗投入空白。事实上,我国已经有些办得好的民营医院的经验,收费低于公立医院,服务优于公立医院。例如,台湾长庚医院的发展之路很有借鉴意义。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落实政策,改善执业环境,对各类社会资本开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经济》:您方才提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211”工程,这涉及制度设计问题。您对这一制度设计有何设想?

篇2

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西部地区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过去和未来取得成就的首要条件。

(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自治区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开发及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吸引和聚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自治区经济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和农畜产业加工业的支柱地位,将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作为新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多层次、多专业、多技能的人才不仅为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及产业升级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还将增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人才总量和层次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人才主要供给渠道来源于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及其他渠道。由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理论型人才多于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人才招聘难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人才需求量仍然不断递增,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二、人才强区战略实施成就

(一)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

2004年,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增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各类人才储备达到6万多人。全区具有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6155万人,比2005年增加2.6194万人。截至2009年底,公务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2004年的18.1%提高到49.3%,苏木乡镇干部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8.79%提高到38.44%。

(二)人才开发机制和体系逐渐完善

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各类平台,如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训专业人才,依托社会办学机构组织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使各类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人才开发体制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自治区区情,探索与创新人才引入机制,2005年自治区实施的“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在自治区6大优势特色产业的6个龙头企业中建立6个人才智力引进示范基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高端人才。此外,大力拓展人才吸纳渠道,开发特殊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效能不断提高

自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颁布了《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的通知》。纲要中强调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以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赶超型人才发展战略模式,使自治区在成为国民收入流入区之后,尽快成为人才流入区。2010年1月,内蒙古推出人才战略新举措,启动并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大局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以引进带培养、以培养促引进”的方式加大自治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其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自治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总量虽然增加,但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短缺,基层人才匮乏、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二是人才管理机制,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三是人才施展才能缺乏有效平台,研究交流渠道不畅,与高校交流合作不足;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软环境仍需改善。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各项措施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只有牢牢把握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为人才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人力资本意识,健全人才投入机制

1.创新人才理念,强化人力资本意识。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与积累;善于经营人才,有效、合理进行开发使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激发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树立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建立人才流通机制,鼓励人才资源合理流动。

2.建立健全各项人才制度,强化人力资本的政策性投入。依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现状,制定一系列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以优质的环境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

3.探索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投入机制。高素质人才是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智力支持,科学的人才投入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投资机制,吸纳民营资金、海外资金和其他形式的资金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创业活动,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投入机制。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源状况,优化基础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进一步加强民族特色教育。

2.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从促进与经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的战略角度,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创新办学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功能,将职后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终身培训体系。

3.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代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水平,使自治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跨上新的台阶。

(三)合理配置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环境

1.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重点加大科技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扩充高层次管理人才规模。同时增加人才的经费投人,以培养为主,对于数量少而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应树立“大人才”观念,继续坚持“柔性”引进原则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做好科技型、技能型及高端管理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2.以区内高校为依托,强化联系,探索订单合作模式,做好人才增量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自治区强大的高校优质资源,加强学术交流及校企合作。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高校建立订单合作模式,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自治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实现用人主体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共赢。

3.优化人才环境,实施文化制胜策略。优美的自然环境、高雅的城市品位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具有与物质因素同等重要的吸引力。为适应人才对文化软环境的需求,不仅应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要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提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四)创新人才考评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创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打破人才选拔中唯身份、唯资历、唯学历的传统观念,创建重学识、重能力、重业绩的人才任用机制,深化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

2.创建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坚持重品质、重能力、重实绩的人才考评原则,开发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实现人才评价标准多维度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人才绩效考评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篇3

作为一家根植青海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青海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与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牢牢把握青海省经济发展脉搏,将信贷资金和优质服务投向青海省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与青海地方经济的共同腾飞。按照全省经济发展战略部署,青海银行积极扩大信贷投放,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用足、用好人民银行核定的信贷规模,并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规模支持,探索多渠道融资模式,努力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近三年来,信贷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增速达到33.67%,2012年达到38.89%,2013年达到48.7%,位居全省金融机构前列。在有效增加信贷投放的过程中,青海银行明确信贷投向,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信贷资源重点向政府支持和引导的优势领域、重点项目倾斜,并通过压缩票据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来控制总量增长的办法,腾挪规模支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对优质项目、政府关注和引导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按照优质等级、缓急程度排序储备,动态管理,及时做好项目衔接和资金跟进工作。同时,密切配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将信贷资金投向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城市建设、“双百”、玉树灾后重建等关键领域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等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积极支持了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累计发放玉树灾后重建贷款近7亿元,全力支持了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为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32.04亿元。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青海银行灵活运用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信托理财等多种融资工具和业务产品,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先后与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西宁市政府、海东行署、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金融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优化机制推动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立足区域经济、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是青海银行始终坚持的市场定位。多年来,青海银行从体制机制、信贷投放、流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能力的举措,致力于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小金融办出大特色,为青海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按照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于2011年创新设立了全省首家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青海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使青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真正步入了批量化、流程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轨道。小企业信贷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高效快捷、结构合理、系统优化的经营体系,研发具有小企业特色的贷款新产品,通过对传统经营方式的创新,以良好的形象、优美的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满足了青海省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小企业成长的好银行、好伙伴。按照服务中小企业的既定市场定位,青海银行确定了“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每年将新投放贷款的60%以上投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业务不受规模限制的战略举措。特别是2011年,全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0%,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87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商贸、制造、电子、建材、卫生、物流、种植等领域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中小企业。2013年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20亿元,增幅达32.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点,青海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力求通过产品创新,使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如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快”的特点,开发了“循环贷”,针对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特点,开发了“联保贷”。还研发了仓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水泥提货单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开辟了优质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同时,加强了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大力推广了担保贷款;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提高了中小企业办贷效率;清理整合了服务收费项目,减轻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截至2013年底,青海银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96.86亿元,余额达到170.14亿元。

三、跨区设点广泛覆盖有效延伸金融服务

青海银行按照“立足青海、覆盖西部、面向全国”的战略思想,在不断改善西宁城区网点建设的同时,加快设立省内分支机构特别是藏区分支机构的区域化发展战略,力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努力在支持中小企业、青海藏区经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008年11月,青海银行迈出跨市区域经营的第一步,在格尔木市设立首家异地分行;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响应党和政府玉树重建的号召,仅用56天设立玉树州分行,成为地震发生后首家在灾区新设分支机构的银行;同年8月设立海南州分行。2012年12月设立海东分行,2013年6月设立海西州分行,2013年12月海北州分行成立投入运营。经营机构已覆盖全省主要经济区域,逐步实现了从城商行向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的战略转型。同时,2011年发起设立了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迈出了跨省发展的第一步,其成功实践为青海银行进一步延伸分支机构积累了经验。青海银行州、市分行设立运营后,坚持以业务发展为先导,以服务地方为引领,把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众的理念贯穿经营工作始终,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将维护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行业投向涵盖能源、医疗、煤炭、建材、水利水电、教育、城建、商贸、农牧产品加工、房地产等多领域,成为支持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青海银行海南州分行在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已连续三年获得海南州委、州政府“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玉树州分行成立后,认真履行地方银行服务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意见》精神,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充分发挥青海银行地方一级法人机构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办理快捷、服务优良的优势,提高信贷效率,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为打好玉树灾后重建攻坚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特色立行科学发展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青海银行坚持“特色立行”、“创新立行”的理念,紧跟客户需求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既让利于客户又推动业务发展的金融新产品。2008年,青海省首张地方信用卡——“青海银行三江贷记卡”成功推出,填补了全省地方金融机构信用卡的空白;同年,成功由“西宁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青海银行”,获得了“青海”这一金名片;2011年,网上银行业务正式上线,作为全省地方金融机构首个网上银行,极大地丰富了青海银行金融服务的内涵。同年5月,设立全省首家离行式小企业信贷中心;成立青海银行票据中心,票据业务迈上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轨道;2012年,引进德国IPC公司先进的微贷技术,大力拓展具有资源优势、民族特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全行微贷业务取得长足发展;2012年,推出“中国旅游IC卡”业务以及专为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劳务工资支付的“三江幸福卡”。先后开办了个人住房、商铺按揭贷款、购置住房、汽车、高档电器、房屋装修等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商的周转贷款、“白领通”、“易贷通”个人贷款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相继推出跨行支付、银企直联和贴心商旅业务,客户数量迅速增加,功能不断完善,交易量持续扩大。2013年,汇聚多家之长研发并推出了具有储蓄存款革命性的“如意宝”业务,同时推行了5项减免收费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广大企业与客户中得到高度赞誉和好评。加快信息科技发展是助推现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引擎。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青海银行党委充分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建设步伐。为此,青海银行针对全行科技技术发展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与客户需求,推动实现了“网上银行”、电票业务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上线运营,使全行的科技建设和运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行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切换上线,同城灾备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数据容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制定和修订了20多项科技管理制度,填补了全行在信息科技治理、IT运行管理、外包管理、数据等层面的管理空白,为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长远规划有效推进倾力培育企业文化

文化不仅是银行的灵魂,更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多年来,青海银行把培养企业文化作为谋求事业长久发展的出发点,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把“诚信包容、务实奉献、开拓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和“团结凝聚力量、团结铸就辉煌”的团队观融入到业务经营的每个层面。一是成立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在全行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充实和完善青海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了“整章建制”工作,把青海银行近年来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规章制度汇编成《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丛书》,以此规范全员的工作行为,使企业文化真正内化为全行员工的自觉行为,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经营工作的作用。在办好《青海银行》刊物的基础上,在全行营业网点开辟了“青海银行文化之窗”电子宣传栏,及时宣传行内文化动态工作,创办了《青海银行文化之苑报》。二是深入开展“标杆网点服务品质提升活动”,重点树立了一批“标杆网点”和“服务标兵”。青海银行城西支行营业室荣获“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创新培养方式,优化队伍结构。青海银行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建立有利于各类员工发展的内部职务、岗位培训体系,把干部培养寓于选人、用人之中,在选人、用人中培养干部,拓宽培养内涵,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有利于增强全行凝聚力、有利于干部员工成长的工作环境,使众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练内功、严要求、强素质、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员工整体素质,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和谐劳动关系支撑改革发展。行党委利用连续几年增收的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员工薪酬福利待遇,连续多年使员工薪酬水平超过10%的增长幅度。不断完善职代会职能,发挥职代会作用,使员工权益得到最大保障。从各种渠道倾听员工心声,尽心尽责地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六、履行责任求真务实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篇4

摘要:以1991~2012年唐山市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二者存在互为反馈的因果关系,正向响应明显。因此,未来招商引资工作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和创新市场化招商引资道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与服务、将招商引资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1-0090-06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Case Study of Tangshan City

SUN Yanan, PANG Zhen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investment promotion;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economy; foreigncapital economy; public service

Abstract: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y using the regression model, we took T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and made qualitativ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y interact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 positively 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to promote investment in future, government must clarify and standardize its own role, actively explore marketoriented path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optimiz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services, and combine the investment promotion planning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地方政府多将其作为加快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引擎,通过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以多元化、多渠道的国际合作形式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地方经济繁荣奠定基础。因此,如何看待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招商引资的良性互动以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急需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

一、文献回顾关于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凯恩斯、哈罗德和多马和麦克杜格尔等指出招商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乘数理论认为,“各生产部门间反应的连续性会导致投资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扩大化”〔1〕;经济学家哈罗德和多马同时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推演出了一种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能够形成生产力和社会总需求的双重效益,被后世称之为哈罗德―多马理论”〔2~3〕;麦克杜格尔等将研究推广至宏观层面,提出了国际资本流动模型,指出“资本国际流动将使资本边际产出平均化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4〕。罗默在1986年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技术是经济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内生”的,他认为“投资和技术能够形成价值与效率恒定的良性循环”〔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孙亚男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唐山市为例国内学者对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方面肯定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正视其负面影响。其中,多数学者持积极肯定态度,认为外资经济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并改变和提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6〕;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优化制度安排、缓解就业压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和带动对外贸易发展〔7〕;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和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逐渐增强〔8〕。另外,还有一批学者对招商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持忧虑态度,认为利用外资可能带来包括加剧地区和产业结构偏差、增大金融风险、对内在产生“挤出效应”及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面效应〔9〕;学者战明华认为外资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认为其影响效果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外资的流入结构、外资流入对平均储蓄倾向的影响程度、外资流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10〕;邹昭唏则将外资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总结为四个方面:跨国公司成为垄断寡头、结构性的产业依赖、发展中国家生产体系从属问题、口味偏好依附于跨国公司〔11〕。

现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多数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稍显不足。因此,本研究拟以唐山市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招商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互动逻辑及动态关系作系统分析,力图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二、利用外资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样本、指标与数据处理

本文以唐山市为例,探索劳动力价格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之所以选择唐山市作为研究案例,原因有二:其一,从区域招商引资模式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自由度,催生了各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大胆探索,各地纷纷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劣势以及新趋势对适合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有效构建,呈现出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之势,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三地模式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长三角”模式属于典型的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多样化招商引资形式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模式,以上海、苏州最为突出;“珠三角”模式则属于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招商引资模式,以东莞最为典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模式相比,“京津唐”引资模式可看作介于长、珠模式之间,践行的是“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并行”的理念。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看,该模式更契合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现实需求,而唐山市正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相较于京津两地,唐山市没有先天的政治因素的干扰影响,因而研究更具价值性。其二,从招商发展历程看,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市一直将招商引资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战略,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招商引资充分扮演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角色,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作用更为明显,因此选择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意义。

在阅读大量文献并参照政府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分别从两个角度遴选评价指标,针对招商引资,本研究用唐山市年度利用外资金额来衡量,其数字大小表示该地区当年度招商引资的规模,经济增长则用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万元)来代替,分别标记为CAP、GDP。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和原始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对变量作自然对数处理,标记分别为InCAP、InGDP。

原始数据以1991~2012年为时间序列,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河北统计年鉴》、《唐山统计年鉴》、历年唐山市统计公报等。选择1991年为时间序列起始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另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唐山市招商引资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其间虽有政策调整和规划变动,但招商引资一直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有利于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评价方法及模型设定

为研究唐山市招商引资与该区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选取VAR模型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干扰项对系统的动态影响,故设立以下模型:Iny=∑pi=1Inyt-i+∑rj=1β1jInxt-i+μ1。

其中,x、y分别表示招商引资和各个变量,α、β

为待估参数,μ表示扰动项。

(三)ADF检验

在分析之前,采用Eviews 6.0对LnCAP和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表1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类型(C,T,K)1%水平下临界值5%水平下临界值10%水平下临界值ADF检验值检验结果LNCAP(C,0,0)-4.61621-3.71048-3.2978-2.90445非平稳LNCAP(C,0,0)-4.49831-3.65845-3.26897-4.80415平稳I(1)LNGDP(C,0,0)-4.61621-3.71048-3.2978-4.04955非平稳LNGDP(C,0,0)-4.49831-3.65845-3.26897-4.68085平稳I(1)检验形式(C,T,K)中的C、T、K分别代表ADF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C和T取0表示模型中不包括常数项和趋势项,滞后期的选择标准是以AIC和SC的值最小为准则,表示一阶差分。

从表1可知,lnGDP和LnCAP均为非平稳时序,而一阶差分后趋于平稳,因此二者为一阶单整时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四)实证分析

1.协整检验

为判断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2.模型构建

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经过多次Lag Length Cirteria试验,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可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2阶,在此时,所建模型的LR、FPE、AIC、SC和HannanQuinn准则同时满足。因此应选择VAR(2)建立模型以判断LnCAP与LnGDP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表4为模型的OLS运行结果。

从表4可知,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可得结论:短期内,经济增长与招商引资的波动受以往自身和对方波动的影响。就lnGDP而言,自身一阶滞后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lnCAP一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二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这说明,唐山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一期滞后的“推力”和招商引资一期滞后的“拉力”,前一期GDP规模和招商引资水平对后一期经济增长产生一个正的影响,这与投资乘数效应的时滞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就lnCAP而言,自身一阶滞后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lnGDP一阶滞后系数略大于二阶滞后系数,二者相差不大,这表明lnCAP主要受自身一阶滞后值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对招商引资有较弱正向影响。这是容易理解的,在政绩强制性压迫下,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具有极强的内在扩张冲动,未来年度的招商引资指标的确定是在前一年招商引资完成度基础上的调增,以至于前期招商引资规模对后期招商引资表现出极强的正向影响。而作为经济增长的附属产物,公共服务提升和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则与政府任期、政府自身偏好、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期跨度有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集中的滞后效应得到稀释,因而经济增长滞后值对招商引资表现出较弱的正向影响。

3.脉冲响应函数

篇5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必须抓住产业优化升级的“牛鼻子”,在重点板块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今后五年,完成工业投资一万亿元,注重龙头项目、关键项目牵引,构建新型产业链,实现“整机+零部件”一体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六大优势产业,力争工业销售值翻一番、达到2.5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比提高到40%,改变汽摩产业一枝独大的局面。

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投资带动性强,代表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新兴产业,不能盲目跟风,要立足自身优势量身打造,主攻方向应锁定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以及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这既是扩大内需的潜力,也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点。要坚持生产业与生活业协调互动,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旅游、物流运输、软件信息及服务外包、中介咨询等服务业,到2015年力争服务业比重超过40%,到2020年建成西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地。

四是加强自主创新。这是实现“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的核心动力。关键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要提升科研平台的整体水平,做大做强风险投资,注重专利、品牌和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善于借助外力,针对性引进高新技术,通过集成和技术本地化,实现“二次开花”。

建设“五个重庆”,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水平

“五个重庆”是贯穿城市化进程的主轴线,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牵引力。“十二五”期间,要建成“五个重庆”,覆盖主城、区县城、中心镇和广大农村。

一是加强枢纽建设。致力于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今后五年铁路建设投资五倍于“十一五”,将有11条铁路贯穿重庆,新增营运里程1000公里,实现“8小时出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3000公里,与欧洲发达国家每万人一公里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建成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旅客年吞吐能力可达4500万人次。提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主城九区全覆盖。

二是打造宜居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对生命的最大关爱。我们抓发展,决不能“解决了温饱,失去了环保;实现了小康,失去了健康”。去年一年种了十年的树,今后十年要种100年的树。到2012年主城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到2015年全面绿化600公里的长江两岸。全面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快整治城市主干道和老旧街区,建成一批“农民新村”和特色中心镇,实现城乡面貌大改善、城市品质大提升。

三是切实改善软环境。“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既是软环境,也是硬支撑。这几年,“打黑除恶”、交巡警警务机制、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生命工程”等,都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些惠民措施,让市民感到更加安全,生活得更加健康、更有质量和品位。

加快推进城镇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作为中等省的构架,我市要以特大城市为龙头,加快构建起大都市连绵带。

分层次看:主城已进入“二环时代”,“十二五”期间21个大型人口集聚区要布局到位,并实现功能优化,基本形成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大都市格局。按500万人口集聚规模,加快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辅以市级功能性项目配套、财税和土地等政策优惠,发挥其转承联系、次级聚散的作用。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高中心镇承载能力,促进人口聚集。

分区域看:要加快构建以主城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网络和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推动“一圈”率先发展。把振兴“两翼”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力度,市级以上财政转移支付更多地支持“两翼”,促其尽快崛起。三峡库区已转入后续工作阶段,以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为核心,重点抓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地灾防治三件大事,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库区繁荣发展的需要。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城乡统筹一体化,重点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源要素流动五大统筹。突出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一县一基地、一片区一特色”的思路,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粮油、蔬菜等保障水平。强力推进科技兴农,培育发展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机、生产资料、科技推广等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没有一批百亿级的龙头企业,没有广覆盖的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完善的要素市场,就不可能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串接起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空谈。要抓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要素市场三个关键,实现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确保农林产品销得出、卖得好。

三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重庆金融领先中西部,农村金融也要走到前列。土交所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载体,要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扩大地票交易规模和品种。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创新金融品种,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试点,发展个人信用贷款,让农村不再“贫血”。

加强社会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

一是充分保障就业。未来十年,我市将新增1000万城市人口,必须超前谋划,布局和发展就业带动强的产业集群。以创业带动就业,调整就业培训补助政策,扶持发展微型企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让所有劳动者都能更加体面地劳动、更有尊严地生活。

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水平。

三是优先发展教育。这是跨越中部、赶上东部的不二法宝。要实施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老龄化问题,将给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带来巨大压力,要未雨绸缪,在优生优育、社会养老服务、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实效,尽量延长人口红利期。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应对全球资源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紧迫课题。

一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把结构调整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这是“釜底抽薪”之策。继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节能减排,不仅要降低工业能耗,更要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国家已确定将氨氮、氮氧化物这两项指标增列为减排考核指标,要尽快制定过硬措施。

二是着力发展低碳经济。要加快发展低碳排放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增加森林碳汇,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低碳型社会。

篇6

论文关键词:分配公正 公共性 制度建设 秩序

社会分配公正价值探讨

公正是人类不变的价值诉求,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严重。分配公正首先是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的公正。它涉及到分配的关系和分配的种类,包括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竞争条件平等、手段合理,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公正,活劳动、物化劳动和自然资源都会影响利益分配,每种劳动内部和各种劳动之间比例测定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是需要成本的。

社会分配不应理解为单纯的社会物质财富或资源的分配,而是指一种通过社会基本制度安排所实现的价值分配,分配问题不仅决定着能否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和运用其能力。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的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的某些弊病,不论每个人在劳动上投入多少,收入却大致持平,导致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克服了以社会效益为依据的分配使人变的僵化,给人以冰冷之感。它作为个人与社会的中介调整着个人收入与贡献。但在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公正,是对按劳分配的侵犯。

“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约翰·罗尔斯,1997),市场具有实现分配公正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是经济活动的起点上的公平;规则公平是作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的公平。在市场竞争中,只要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拥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遵循公平的竞争规则,无论结果怎样都被看成是公平的。但是市场自身也有缺陷,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追求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发展应该和人的发展相协调而不是造成人的异化,异化的扬弃就是人的自我复归。为避免把人的发展引向单向度的偏颇,就必须承认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权利。个体人格包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地位、人的个性,是历史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易变成冷冰冰的利益交换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促成人们追求利欲的热情高涨,同时也为重新分配财富提供了刺激和机会。那些因各种原因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无疑在财富分配和利益重组过程中处于有利位置,成为财富新贵;而那些因种种原因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则屡遭挫折、生活艰难或至少处境不妙。市场经济的本性是优胜劣汰,但那些突然暴富的人不乏利用不当手段巧取豪夺和以权谋私者。这对那些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剥夺的人说来无疑是不仁不义,也不符合公正和正义的精神。

个体的存在不可避免同他人发生联系,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参与到共存和合作当中。公正问题渗入社会集体关系层面,社会的良好运转同社会成员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限制紧密不可分。所以,公共空间的运转不能离开个人赞同,公共认同在分配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某项权利如果没有人承认它的有效性,那么在实践中它就失去存在的必要。但是给予某些人的权利的同时有些人必须放弃一些权利,因此个体权利只能通过建立在妥协与让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当代社会需要有一种积极的社会共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离,它使政府改革提上日程。这不仅是政府机构的调整,而且是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必经的过程。社会由国家集权的“整体性社会”向社会自治的现代“公民社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三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作为社会的基础结构,正在并持续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价值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现代社会公共价值的实质是人的生存、自由和全面发展。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就当下中国社会而言,还只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要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必须根据社会生产发展提供的条件来确定分配的水平及其公平程度。

如何实现社会分配的公正

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解构”、“差异性”、“边缘化”等都是对传统的公共性理论的批判,是对那种过分关注人类社会微观领域内的公共性;而忽视宏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的矫正。后现代主义哲学同样具有与“公有现实”相对应的“公共性”的本性。只不过它要求人们走出狭隘的“公有现实”的范畴,去追寻人间的和谐美德和正义之善,而且要注意建立人、社会、自然之间更广阔的公共秩序。很多人将公正和结果平等等同起来,错误地理解分配公正的概念,即把分配公正理解为分配的均等化,进而把分配公正理解成是经济效率的对立物,这种观点是有害的。实践证明了只追求自由、平等,而不建立起公正的社会制约机制,其结果也是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

制度问题在整个时代背景下显的尤为重要。当我们谈制度时总是和政策分不开的,制度的变革总是以政策性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很多因制度引起的不公正都可归结到政策的失误上。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创新、制度建构成为主要内容。因而,必须把社会公正纳入到社会制度中去才能得到有效合理解决。制度是调整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形式和力量,只有制度的科学合理才能保证社会公正和社会的发展。

制度的本质是形式合理性、合法性与实质公正性的统一,它的功能在于实现人类文明有序发展。社会公正和制度在义理上是相通的,都在于合理疏导、调节人类的各种欲望本能和利益冲突,以保持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在一定意义上讲,公正必须和社会基本制度、体制制度、规章制度结合在一起考虑,才能变成事实上的社会公正。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制度建设和创新就没有社会公正。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总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制度本身就含有伦理公正的预设。公正是尽可能平衡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和价值冲突,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实现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公正分配(何建华,2004)。

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是否和他们相吻合。制度建构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这表现在人类在进行自身管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利益,绝对意义上的公正是不存在的。社会活动的公正不仅仅在于活动的内部的规则的合理性,而且在于活动本身的合理性。某种制度是通过人们理性的思考和当权者在利益权衡的情况下制定的,只要制度在技术上是公正的,那么就可能规避危险的直接冲突而形成公平的市场交易,公民主体和市场主体互相获利。

自由的民主制度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使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产生于个体的良知决判,其存在的问题是道德规范的共同性很难建构。与此相反,人民民主制度中的公共生活并没有以法律上划定的私人领域为基础。道德规范的公共性由政党国家建构,却得不到个体良知决判的支撑,因为政党伦理所依靠不是社会中的群体,而是国家法权及其制度结构。

社会伦理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法权建构起来的,它没有获得切实的社会性。没有取得社会中个体自主自愿认同,缺乏个体意识内在的支持,没有个体意识的自愿参与,而靠强制性制度的伦理教育和灌输,是不可能保证取得个体行为的积极支撑。

公共生活的伦理秩序的规范切实依靠社会而不是国家之中。改革期经济秩序的转型加剧了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但是国家的制度结构仍在维持既有的政治利益的不平等,不平等已经扩散到经济利益当中。转型期的经济秩序的开放结构会因此加剧不平等分配。因此,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秩序的重新构建必须顾及日益增强的各种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不仅要通过公共论域的监督,法律秩序的自治性程度的提高和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尽可能的抑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不平等的扩散和激化;而且要通过社会中自性的超世的宗教伦理和制度安排为社会不平等提供弥补性的平衡。

按照基本的权利平等和非基本权利按比例平等的原则,分配社会价值以实现具体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公正。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从法理上说必须要有事实上的司法公正、立法公正、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完善监督机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作为利益交换的规则正义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有条件”意思是说,如果社会上非正义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制裁,那么具有正义愿望的人就会不同程度上仿效这种行为,从而造成非正义行为泛滥。因而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符合它的目的。某些法律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约翰·罗尔斯,1997)。从市场经济领域视角看,通过建立合理的产权、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范制度,是实现公正的重要条件。我国市场制度的基础尚未完全建立。在今天既缺乏实质公正,更缺乏形式公正,这表现政策歧视依然存在,城乡分割、市场分割、就业歧视、教育歧视,分割垄断了自由流动,歧视强化了身份差异。因此建立和发展市场制度,确立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意味着政府应在公共领域和公共政策多作为,退出对私人领域的控制。

按照总体受益的原则,总体承受能力原则和最少受惠者的利益补偿的原则,在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上最大限度的均衡社会利益冲突,因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那些最少受惠者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公正。罗尔斯为此就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调节系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帮助机制,如增大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通过福利制度、文教卫生制度的特殊辅助政策,缩小人和人、地区和地区、行业和行业的差距以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和社会整体公正(约翰·罗尔斯,1997)。

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或体制既要有利于实现人们政治上和经济的平等,又要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现实中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进一步拓宽公众民主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权利的渠道,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抑制经济社会运行、基层社区管理中权力的个人垄断。通过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不同阶层参与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实现方式,以保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和安全结果;通过积极稳妥推进民主政治和文化制度建设,依据社会公正原则制定和健全各项制度保障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方面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全体人民真实而公正地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项合法权益,坚持平等根除一切特权。

篇7

关键词:吉林省;机械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7-02

吉林省是国家制造业重要的发展基地之一,主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汽车、光电子信息、轨道客车、装备制造等成为省内支柱产业;要实现吉林省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科技创新及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吉林省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布局、规模与结构区域布局平衡等,是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并经历过一定的实践训练、工程训练,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调整、设计、改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省内支柱产业的有利条件,实施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和进行深层次合作,形成校企联合、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产学研相结合的利益共同体,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学研究、素质培养融于一体,创建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校地处吉林省,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的层次上本科教育占比较大的比例,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科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都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本科机械专业,是工科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用人范围最广的、最有代表性的专业,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正是为现代化建设出力的关键时刻,是一批重要的技术力量,这些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校期间是否养成积极主动、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创新能力和习惯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以及机械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此,解决产学研结合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对机械专业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吉林省经济建设需要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建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高等教育与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构建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对企业和行业的大量调研、与企业优秀技术骨干人员共同研究讨论,双方共同进行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内容增减、取舍,对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活动等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上有意识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完善校企管理制度,提高校企教学科研结合的实效性,将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校企结合的课程体系

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进行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环节、实践实习、综合实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学研究、服务企业与社会进行改革与探索,可根据企业要求,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技术人才,有效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根据企业对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调整教学环节进度,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增加学生对生产实践的了解,利用先进企业的加工装备、检测仪器等条件优势,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建在企业,校企共享实验资源。完成对专业主要课程的重点建设,开设企业需求的一些必要的选修课,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课堂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程多、学时少的情况下,课堂教学要讲主要内容、讲重点、讲透、使学生理解并达到会用,即:一主、二重、三透、四会、五用;或者通过开设课后培训课程,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又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有针对性的增加课后培训环节,使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近年来,根据省内机械制造企业对产品三维数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人才需求,我们有针对性的举办课后CATIA、UG、SOLIDWORKS、PROE、CAXA、AOTUCAD软件培训班,使1000余名本科生参加培训获得国家和企业颁发的合格证书,既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又促进了就业。在毕业设计选题等方面,尽量结合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真刀真枪的进行,学生在参与企业产品市场调研分析、产品技术革新、工程设计与实践、科研项目等工作中,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促进学生就业。确保学生适应社会,在产业群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三、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

在结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促进教学方面,遵循工科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基本职能,坚持教学、科研与服务吉林省地方经济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校以人才培养为天职,而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教学。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是现代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研在促进了教学的同时又为产业提供内在动力,产业也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物质保障。科研创新是与之相关的产业实现进步的核心动力。创新人才在企业发挥作用即可有力地促进产业发展,也能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教师在科研方面一方面紧密结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申报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另一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深入省内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与相关企业签订科研合作研究协议,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双方共同组成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台,就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进行重点技术攻关,让企业受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科研工作,一方面锻炼了高校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保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编入教材,完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建立起学校与吉林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校企结合基地,建立起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机械创新人才长期和短期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结合模式上,一方面聘请吉林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轨道客车等、机床厂)等相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科研所和企业培训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工作,使青年教师熟悉工艺、设备,提高学术水平,并完成一批科研项目。教师在不断积极学习、积累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是振兴吉林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在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中承担着人才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和数量是制约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的严重隐患,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艰巨。高校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按照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努力构建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与地区产业发展相联系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2]顾力平.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利益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篇8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就业率 就业力

21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社会公众正在逐渐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众多职业教育专家面前,职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但低就业力”。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众多职业学校只注重追求高就业率,忽视就业力,是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纲要》的颁布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职业教育高就业率向高就业力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就业率与就业力

不管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一直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发展规模和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从校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到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估无不唯“就业率”马首是瞻,受就业压力和“就业率”的影响,不少职业院校盲目追求“高就业率”,急于将毕业生推向劳动力市场,却忽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就必须重新审视就业率与就业力的关系。所谓就业率是指年度毕业生中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就业力则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概念。“就业力”即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及做好工作的能力。[1]就业力不同于就业率,它更偏重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应成为衡量职业院校的关键指标,代替传统单一的就业率指标。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认清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思想上重视培养学生“就业力”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

二、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首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随着东南沿海经济复苏,东部地区、珠三角地区普遍出现“用工荒”,用人单位提供较为丰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眼球,说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当广阔,就业形势十分乐观。一些人才稀缺的热门专业的职校学生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与本科生“就业难”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次,职校毕业生的用人成本比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低。企业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在一般性的操作岗、行政岗位,更愿意聘用职校生,因为职校毕业生在学校培养期间已经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形式使学生亲身参与生产实践,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其技能水平能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需求,上岗后可直接安排使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成本。此外,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纲要》指出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提高职校学生的就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劣势

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定位不准,发展潜力受制约。据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数学没有达到初二及格水平,还有不少没达到小学四年级水平。[2]这说明职校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当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知识的欠缺会限制职校生的晋升,影响职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前途。职校毕业生普遍缺乏自信,很多毕业生认为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职校生的就业成功率就更低,不敢投简历、更不敢面试,表现出自卑、焦躁、懈怠等消极心理。由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发现,70%以上的毕业生都去民营、三资企业从事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作,仅5%左右的学生进入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关,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毕业生都放弃专业、放弃自身的优势和特长。[3]而自我定位过高也使不少学生妄自尊大,择业标准要求三高:高工资、高福利、高地位,对于很多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不予理会,想一步登上管理岗位而屡屡受挫。

三、职校生就业力培养途径分析

(一)职业院校承担培养学生就业力的重要责任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要紧贴市场需求,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职责衔接,理性面对热门专业、新兴专业的未来走向,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虽然职业学校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要解决职校生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课程设置上文化课课时要与专业课课时持平或略高于专业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职业院校的文化课教学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教授学生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理工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侧重于设备、机器的流程学习,将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作为语文学习材料,提高学生对于说明书操作流程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数学教学更要贴近专业,利用数学逻辑和数学关系解决专业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侧重于专业术语、专业会话的学习。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场所,职业学校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先进的与时展相适应的生产操作设备,保障学生都能参与到仿真的职业环境中,亲历生产活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实训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基层工作经验,拥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整个职业教育阶段,使学生确定正确的职业定位、了解自己,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传授学生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积极响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通过参与学校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直接影响学校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缩短专业技能与工作技能的差距。企业根据用人需求,与学校签订培养合同,进行订单培养,增强企业人才后备力量,强化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应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化管理。《纲要》第六章第十五条明确强调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等。在此大背景下,企业应率先响应国家号召,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工学结合层次,制定校企合作配套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学校、政府三方职责权限,规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内容、目标及职责任务、考核评估等,建立科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力评价体系。

(三)学生自身努力是提升就业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学生应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知识的习得是靠后天培养获得的,遗传因素奠定知识习得的生理基础。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但并不代表不能培养学习能力。学生要树立“勤能补拙”的观点,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克服厌学情绪,通过寻找学习兴趣、爱好等方法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职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除具备专业技能外,职校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养成勤勤恳恳的工作学习态度,培养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职校学生要确立从基层到管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吃得了苦,爬得起来”,稳扎稳打,逐步发展自己。最后,职校学生要注意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职校学生应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等平台锻炼自己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提升就业力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办学机制。重视对行业企业关键岗位和工种的技能要求,针对技能型人才制定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不断明细和强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信号,并通过市场机制传递给人才供给方的职业院校,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4]政府引导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反映能力,从而缩小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缺口,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越来越趋近于“地方化”,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应适当下放职业院校的招生自、办学自等权利,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灵活性,使职业院校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应采用税收优惠、名誉奖励等方式表彰优秀企事业单位与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制度,营造出社会、学校、政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高任重而道远,是一个系统浩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上,共同担负起提高就业质量这一重任。深刻认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力不足这一现实,客观分析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努力建设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实现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发挥其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N].济南时报,2010-01-07:B09.

[2]邵敏.分层次教学在中职文化课教学中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篇9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a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designer's quality and ability in which she decides the fate of the design team. Team leader in any a team is a team with dynamic force, and as an engaged in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more to have strong ability to learn, and the idea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关键词:学习能力、设计师、创新、意识、团队

Key words: learning ability, designer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eam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一名成功建筑装饰设计师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她所在设计团队的命运。团队领导者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是一个赋予团队生机勃勃的力量,而作为一名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人员,更加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创新意识。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一个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三方面的结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的竞争、团队素质的竞争。团队中每一个设计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学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名成功的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员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因此,创新学习型团队,鼓励团队每一名成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获胜的重要保证。

世界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知识在设计中愈发重要。因此,带领建筑设计专业的团队领导者既要加强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也要学习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及时转变观念,彻底摈弃传统思想。把对权力的追求转变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样你带领的团队就能为我们的国家设计并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作品。

学习新科技、新发明并把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用,让地球变得更小,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国外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理念及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致于改变了传统的交接方式,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如果我们的建筑装饰从业人员或者是领导者不注重学习这些新科技、新发明相关的信息,就很难正确、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带领团队完成设计以及施工任务,设计水平无法提高,将会被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淘汰!

一名优秀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及带领团队的领头人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国外的设计团队进军中国,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设计团队,加快步伐,加强技术创新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选择和必由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当今时代,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解放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科学技术改革,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是永远不可引进。而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学习,技术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术、无源之水。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在整个场馆中,各国建筑装饰设计师利用多项新技术、展示崭新艺术设计,表现世博会主题,体现了世界文明进步,给人艺术享受,令人惊喜感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和皮亚诺从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出发开始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险。罗杰斯将金属制品和设备管道的组合变成了优美的技术艺术。以上实例证明了创新意识可以使我们顺利进入国际设计市场,为世界各国架起交流平台,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繁荣昌盛,使我们国家能居于不败之地。

建筑装饰行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有很多知识需要我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建筑装饰行业之间的竞争迅速加剧,为了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建筑装饰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领导者必须提高学习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白春礼,《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中国人民出版社

世界建筑导报 增刊

篇10

地处苏皖两省、三市(天长、仪征、高邮)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安徽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和滁州市经济强镇。辖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另有外来务工人员1.8万人。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1.2亿元,财政收入1038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0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一是全民创业氛围浓厚。目前全镇共拥有各类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234家,平均每6户就有一个小老板,被誉为“安徽的温州模式”,从事电子等产业的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工商户852家,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180家,超1000万元的72家,超5000万的12家,超亿元的11家,超5亿元的2家,拥有10家省级集团企业。全镇有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百强企业,3家企业进入全省私企出口创汇50强,88家企业通过ISO9000论证,42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FCC、VBE认证,67家企业通过ROSH环保认证,企业注册的商标超过300件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来自个私企业打工收入。

二是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工业主要有电子、光伏、光电、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以及长毛绒玩具等十大门类,但以电子产业发展的规模大、水平高,其产值、税收、从业人数都占到全镇工业的85%以上。目前,全镇高压包、遥控器组装企业共有400家,但配套企业就达800多家,使形成一个大工厂,街道就是流水线,你的车间就是我的仓库,我的仓库就是你的车间,相互配套,相互协作,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目前,高压包和遥控器年生产量分别达到1.5亿和4.5亿只以上,正因为如此,省信息产业厅把的电子产业集群列为全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之一。

三是经济外向水平较高。全镇有60%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其中68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出口产品涉及到5大类800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出口供货值达22.4亿元。2007年直接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成为安徽省首家以乡镇为区域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乡镇,并连续10年出口创汇名列全省乡镇第一。其中,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84%,被省商务厅授予安徽省电子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电子产业驰名海内外,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的遥控器,国内外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近年来,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等新产品。目前,民营企业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滁州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1000多人,专利38项。2007年以来,电子企业新上和利用原有设备转产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控制器的企业已达34家;有17家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内外资合作的形式,联合投资进入光伏产业,主要涉及多晶硅、单晶硅、破方、电池片和组件等生产环节,产业链条已比较完整,2008年,被省发改委授予“安徽天长光伏产业基地”。

在推进全民创业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多年来,我们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产业兴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致力于扶持能人当老板,引导企业上规模,培育产业成气候。一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宣传国家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断激活民间投资,引导全民创业;二是正面引导,大张旗鼓地表彰成功创业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的光荣感和积极性,把群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集中到创业致富上来;三是对个体私营业主做到“服务零距离,服务零收费,服务零缺陷”,着力在全社会树立“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只要想创业就能做老板,只要是能人就能成老板”的浓厚创业氛围。近几年来,镇每年新增民营企业数量都保持在200户以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本镇80%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农民收入约80%的来源,还吸纳了外地农民工2万余人,每年从带走打工收入2.5亿元以上,全镇形成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无闲人,天天能赚钱”的喜人景象。

第二,打造平台,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建设产业发展平台。举全镇之力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建设,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每年投入的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目前,开发区规模已扩大到5.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亿元,申请入园企业已达191家,其中146家建成投产,45家正在建设,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此外,今年还在开发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了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和服务设施8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二是建设人口集聚平台。产业的集聚需要人口的集聚作支撑,针对用工紧张的瓶颈,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按照城镇规划,加快面积为0.8平方公里的省级农民小康住宅示范村建设,现已基本完成了道路、电力、供排水以及路灯、通讯、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目前,示范村已入住居民1200户,并且每年都保持400户以上的农民洗脚进镇。示范村建成后可安置农民3千户,新增集镇劳动力1万人。三是建设行业自律平台。成立电子商会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商会开展活动,加强同质化企业用工、价格自律来提高商会的影响力,目前已发展会员企业180多家。企业竞争由恶性竞争转变为合作竞争。四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积极争取和协调相关部门,先后成立了示范区管委会、中介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物流服务、ROHS指令检测中心、融资服务、会计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基本满足了现阶段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三,破除瓶颈,化解创业难题。与其他地方一样,在全民创业中,也遇到了融资难、用电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我们在融资方面已连续十年争取到省农行对企业直接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5亿元,另外通过担保公司等平台,每年为出口企业融资1.5亿以上。在电力保障方面,通过争取,电力部门在建设两座35千伏变电所,其中一座今年将升级为110千伏变电所。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我们每年都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我们还与南京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EMBA”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队伍素质。此外,我们还通过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成长型以上企业招聘素质相对较高的办公室主任,建立企业办公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招工方面,我们支持电子商会成立了“天长市英才劳务输入服务中心”专门服务企业招工,同时,每年春节前后,我们都专门派人与外地劳动部门接洽,在媒体上做宣传,介绍产业发展状况、工资待遇等方面情况,帮助企业招工。

第四,诚信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尤其重要,推进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比的就是服务和诚信,同时,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取信于投资者。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上可概括为三句话: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服务中管理,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买单”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承诺的践行。如近年来我镇新兴的光伏产业,就是由江苏友邻镇的一家企业率先来投资而形成的这家企业的带动下,先后有4家江苏企业来投资,外资企业的影响下,又有10多家本地电子企业转型进入光伏领域。目前,17家光伏企业已投入固定资产近15亿元,年产能达50亿元。江苏友邻镇的领导到该企业调查其来投资的原因时,企业老总说,优化环境仅停留在口头上,优化发展环境是付诸在行动上,把理念变成了实践,其次他承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能如数兑现,这就是来发展的原因。